0

猪头

猪头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猪头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猪头问题。

分享

浏览

6454

作文

5

二月二龙抬头吃猪头的习俗

全文共 229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那么在这一天,有没有什么“讨彩头”的食物要吃呢?这一天全国各地吃食也都有讲究。二月二吃什么好?普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

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

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

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

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猪头还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

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 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

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二月二"吃现代"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真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验。

二月二吃什么?

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

我国的民俗有很大一部分是食俗,二月二也不例外。龙是二月二最受尊崇的神只,二月二肴馔,无不沾有龙气:用面和糖搓成圆丸炒熟,谓之龙蛋;饼称龙鳞饼,面条谓之龙须面;米饭为龙眼;饺子为龙牙;馄饨为龙耳;煎饼为龙皮;黏糕为龙腰;食猪头为龙抬头。日常吃的食物也要叫一个好彩头,比如豆腐叫兜福,芥菜叫借财等等。

1、饺子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2、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3、春饼

立春之日讲究吃春饼,而过二月二同样讲究吃春饼,立春吃春饼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饼则叫做咬“龙鳞”,是因春饼圆且薄的形状好似鳞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源于清代,饼内卷入酱肘子、猪头肉、樟茶鸭等肉食以及韭菜、萝卜、豆芽等蔬菜。

4、驴打滚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5、面旗子

农历二月二,淄博老百姓有吃炒面旗子的传统习俗。所谓面旗子,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长、宽3-2厘米。将干后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热炒制就成炒面旗。

6、面条

北方人喜欢在二月二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龙须面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因抻出的面细如发丝,下滚水如银龙入海,故而得名。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在立春当日,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皇帝胃口大开,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从此,这种炸制的细点便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点心。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7、爆米花

当年武则天当上了皇帝,此事惹恼了玉皇大帝,玉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有条黄龙却违背了旨意。玉帝得知后,把它打下凡间,压在舍利塔下,玉帝说如果想回到天庭除非“金豆开花”。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天,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突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崩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8、炒豆子

二月二在西北,甘肃岷县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岷县的二月二会,前来浪会的人们买大黄梨拿回家孝敬老人,故“二月二”庙会又称“黄梨会”。

9、猪头

农历二月初二是老百姓的传统节日,有“龙抬头,吃猪头”的习惯。人们纷纷购买猪头肉,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

10、葱饼

有些地方二月二吃的饼叫“龙鳞饼”,而吕梁地区这天吃煎饼或葱油烙饼,称为“揭龙皮”。太原地区这天除吃烙饼外,还有吃水饺,叫做“吃龙耳”,也有人用饼卷上合菜吃,意谓合龙头。晋南这天则一定要吃麻花、馓子,谓之“啃龙骨”。

11、炒面

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乡一带,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到了中午开饭的时间,家家户户都吃炒面条。炒面条是将面条扯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与肉丝、油豆腐丝、春笋丝、青菜等混合在一起炒。因炒熟的面条外形像虫,寓意大家合力把虫炒熟并全吃掉了。

12、撑腰糕

江浙沪地区在二月二这天保留着吃“撑腰糕”的习俗,有把腰撑住的寓意,意思是吃了糕,当年里就不会腰酸背痛了。

13、芥菜饭

二月二这天有吃芥菜饭的习俗。当地方言里有一句合辙押韵的俗语,意思是这天吃了芥菜饭,一年都不会得皮肤病,这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芥菜里富含的维生素和叶绿素有益于皮肤。

展开阅读全文

二月二吃猪头肉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猪头还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二月二”吃现代“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真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猪头的爱情

全文共 3417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室友有四个,其中睡我上铺的叫猪头

夏天的时候,天气太热,压根儿睡不着。

宿舍的洗手池是又宽又长一大条,猪头热得受不了,于是跑过去,整个人穿条裤衩横躺在洗手池里。那叫一个凉快,他心满意足地睡着了。

结果同学过来洗衣服,不好意思叫醒他,就偷偷摸摸地洗,冲洗衣服的水一倒,沿着水池差点儿把猪头淹没。

猪头醒过来之后,呆呆照着镜子,说:“为什么我这么干净?”

那年放假前一个月,大家全身拼凑起来不超过十元。于是饿了三天,睡醒了赶紧到洗手间猛灌自来水,然后躺回床位保持体力,争取尽快睡着。

第四天大家饿得哭了。

后半夜猪头猛地跳下床,其他三人震惊地盯着他,问:“你去哪儿?”猪头说:“我不管我要吃饭。”我说:“你有钱吃饭?”猪头擦擦眼泪,步伐坚定地走向门口,扭动身体大喊:“我没有钱,但我不管我要吃饭。”我们三人登时骂娘,各种恶毒的话语,骂得他还没走到门口,就转身回床,哭着说:“吃饭也要被骂,我不吃了。”

清早猪头不见了。我饿得头昏眼花,突然有人端着一碗热汤递给我。我一看,是猪头,他咧着嘴笑了,说:“我们真傻,食堂的汤是免费的呀。”

全宿舍泪洒当场。猪头喃喃地说:“如果有炭烤生蚝吃该多好呀,多加蒜蓉,烤到吱吱冒水。”

再后来,猪头恋爱了。

他喜欢外系一个师姐。

猪头守在开水房,等师姐去打开水。

但他不敢表白。师姐将开水瓶放在墙边,一走远,猪头就把她的开水瓶偷回宿舍。一个月下来,猪头一共偷了她十九个水瓶。

作为室友,我们非常不理解,但隐约有点儿兴奋,我们可以去卖水瓶了。

一天深夜,猪头说:“其实我在婉转地示爱。”

我大惊,问:“何出此言?”

猪头说:“我打算在毕业前,偷满她五百二十个水瓶,她就知道这是520(我爱你)的意思了。”

大家齐齐沉默。

那时候的男生宿舍,熄灯以后,总有人站在门外,光膀子穿条内裤煲电话粥。

每张桌子的抽屉里,打废的IP电话卡日积月累,终于超过了烟盒的高度。

猪头很愤怒。他没有人可以打电话。他决定打电话给师姐,师姐叫崔敏。

那头崔敏的室友接的电话,说她已经换宿舍了。

猪头失魂落魄了一晚上。

第二天,食堂前面的海报栏人头攒动,围满学生。我路过,发现猪头在人群里面。出于好奇,我也挤了进去。

海报栏贴了张警告:某系某级崔敏,盗窃宿舍同学人民币共计两千元整,给予通告批评,同时已交由公安局处理。

大家议论纷纷。说真是人不可貌相。

我去拉猪头,发现他攥着拳头,眼睛里全是泪水。

猪头扭转头,盯着我说:“崔敏一定是被冤枉的,你相不相信?”

当天夜里,猪头破天荒地去操场跑步。我站在一边,看着他不惜体力地跑。一圈两圈三圈,他累瘫在草地上。

后来,猪头白天旷课,举着家教的纸牌,去路边找活儿干。

再后来,在人们奇怪的眼光中,猪头和师姐崔敏一起上晚自习。

到冬天,漫天大雪,猪头打着伞,身边依偎着小巧的崔敏。几年前曾经回到母校,走进那栋宿舍楼。站在走廊里,总觉得推开308,门内会团团坐着四个人,他们中间有个脸盆,泡着大家集资购买的几袋方便面,每个人嘴里念念有词。

然后我想起猪头狂奔在操场的身影,他跑得精疲力竭,深夜星光洒满年轻的面孔,似乎这样就可以追到自己心爱的姑娘。

我们朗读刚写好的情书,字斟句酌,比之后工作的每次会议都认真,似乎这样就可以站在春天的花丛永不坠落。我们没有秘密,我们没有顾虑,我们像才华横溢的诗歌,无须冥思,就自由生长,句句押韵,在记忆中铭刻剪影,阳光闪烁,边缘耀眼。

猪头结婚前来南京,我们再次相聚。再也不用考虑一顿饭要花多少钱,聊着往事,却没有人去聊如今的状况。因为我们还生活在那首诗歌中,它被十年时间埋在泥土内,只有我们自己能看见。

很快他喝多了,趴在酒桌上,小声地说:“张嘉佳,崔敏没有偷那笔钱。”

我点头,我相信。

他说:“那时候,所有人都不相信她,只有我相信她。所以,她也相信我。”

我突然眼角湿润,用力点头。

他说:“那时候,我做家教赚了点钱儿,想去还给钱被偷的女生,让她宣布,钱不是崔敏偷的。结果等我赚到费用,那个女生居然转学了。”

他说:“那天崔敏哭成了泪人。从此她永远都是个偷人家钱的女生。”

我有点儿恍惚。

他举起杯子,笑了,说:“一旦下雨,路上就有肮脏和泥泞,每个人都得踩过去。可是,我有一条命,我愿意努力工作,拼命赚钱,要让这个世界的一切苦难和艰涩,从此再也没有办法伤害到她。”

我大醉,想起自己端着泡面,站在阳台上,看校园的漫天大雪里,猪头打着伞,身边依偎着小巧的崔敏,他们互相依靠,一步步穿越青春。

十年醉了太多次,身边换了很多人,桌上换过很多菜,杯里洒过很多酒。

那是最骄傲的我们,那是最浪漫的我们,那是最无所顾忌的我们。

那是我们光芒万丈的青春。

如果可以,无论要去哪里,剩下的炭烤生蚝请让我打包。

篇二:再没有那样的情诗了

姥爷一共有过4个孩子,只活了妈妈一个;奶奶也很特别,生了爸爸这一个孩子之后就再也不生了。于是,1935年出生的爸爸和妈妈,成了那个年代少有的“独生子女”。

爸爸和妈妈都是20世纪50年代初考入铁路系统的,是新中国第一批铁路职工。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他们一起参加了铁路职工运动会。爸爸参加撑杆跳高比赛,妈妈的项目是短跑。那时他们彼此还不认识,但是两个人留在了同一张运动会的合影上。

他们还一起参加铁路文艺汇演,妈妈跳“采茶扑蝶”舞,爸爸参加了合唱——苏联歌曲《共青团员之歌》。演出结束后的集体合影上,又留下了他俩的身影。

这就叫缘分吧。

也许爸爸就是从那时开始注意妈妈的——那个不善言辞、低头走路、被誉为铁路电报所“四大美女”之一的漂亮女孩儿。

妈妈在众多通篇介绍自己成就或辉煌历史的求爱信中,看到了一封只有7个字的情书:“我想和你交朋友。”妈妈回了3个字:“我同意。”

加在一起很简单的10个字,让他们承载了日后长期两地分居的艰难和痛苦,却始终信守不渝。

确立关系一年后,爸爸肩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带着建设边疆的梦想,去了新疆。

从安徽到新疆,要坐3天4夜的火车。两个连手都没拉过的年轻人,靠通信联系着,从没考虑过将来能不能调到一起。

我曾在妈妈的抽屉里看到过一个用画报包起来的小本子,第一页上,是爸爸俊美的字体:“送给姐姐素琴,弟塔基。”

爸爸所写的情诗,好像是普希金体,那是那个年代的时尚。

本子里夹着一张很美的照片,妈妈的头发端庄地盘起,戴着一条洁白的珍珠项链。妈妈说,项链是跟同事借的。她把这张照片寄给远在新疆的爸爸,爸爸则在背面,郑重地写下了引自俄国文豪契诃夫的一段文字:“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无论是外表、衣裳、心灵,还是思想。在这一点上,我的妻,是我理想的化身。”这就是妈妈在我那理想主义的爸爸眼中的形象。

对爸爸和妈妈的各种猜想在我小小的心灵里展开:妈妈比爸爸年龄大?为什么爸爸叫妈妈“姐姐”?在爸爸的情诗里,他们成了两个无比神秘的人。

后来经过我的多方求证,终于搞清楚了,爸爸和妈妈是同年出生的,爸爸的生日在农历正月,妈妈的生日在农历十一月,所以妈妈比爸爸小了快一岁。

可爸爸为什么要管妈妈叫“姐姐”呢?后来,我干脆直接去问妈妈:“为什么爸爸叫你姐姐?”

“没有啊,你爸爸一直都叫我的名字。”妈妈好像不记得那本诗集一样。

我只能安慰自己,岁月的磨砺让妈妈的记忆力衰退了。

经过5年鸿雁传书,27岁的爸爸和妈妈作为当时的大龄青年,决定结婚。

可是那会儿,妈妈还是不知道,爸爸有没有从新疆调回来的可能,爸爸的工资是多少,爸爸家有没有房子住。直到第一次见了爷爷奶奶,妈妈才知道,爷爷奶奶就爸爸这么一个孩子,爸爸要负担爷爷奶奶的全部生活费用——真不知道爸爸妈妈那5年的通信都谈了些什么。

爸爸在新疆工作了15年后,终于在我6岁的时候,调回来了。

15年里,爸爸每年都把一年来对家人、对妻子的思念化作力量,忍受着3天4夜的火车长途跋涉的煎熬,在短短的20天里,享受着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其间诞生了我们姐妹3个。

爸爸回来后,每天晚饭时都会来姥爷家,一是因为妈妈住在姥爷家,二是因为这里有一群和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每当爸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妈妈手里忙活着家务,耳朵却听着他们的谈话,不时点头微笑。闲下来时,她就坐在一旁,深情地看着爸爸,那眼中的欣赏分明是回给爸爸的情诗。

不当诗人便亏了的爸爸,在妈妈50岁生日的时候,送给妈妈一本集合了世界著名诗人给妻子的情诗集,在扉页上用普希金式的诗体写了一首献给妈妈的情诗,这个50岁的男人依然“跪拜”在被他誉为“女神”的妈妈脚下。

我们再没有那样的时代,再没有那样的爱情了,也再没有那样的情诗了。

展开阅读全文

买猪头肉作文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我跟着爷爷一起去官司市场买猪头肉。

我们刚到,就遇到一位老人,他卖的猪头七块钱一斤,很便宜。但是爷爷仔细看了看,上面有很多脓包,很像是病死的猪头肉,我们没敢买。

接下来,我们又看了一家又好又大的猪头肉。可是一问价格,竟然要八块钱一斤,我们吓了一跳,急忙走开。

更可气的是其他猪头相貌都用不好,我们又走回去看刚才的贵猪头,和老板讨价还价。

爷爷问:“老板,便宜一点怎么样?”

老板连头也不抬:“不行,八块钱还亏本呢!要便宜的到别人家去吧,爱买不买。”

爷爷又说道:“你就便宜一点吧,小孩也爱吃这个!”

我也跟着说:“就是啊!”

可是老板不让商量:“说不行就不行!”

爷爷气火了,大喊一声:“你神经病啊?还要多少就多少的吗?你都吓着小孩了,你以为自己的猪头肉很厉害啊?”

那人说也奇怪,好像有点害怕的样子,低声说:“好吧,我就便宜一点卖给你吧,七块五一斤,今天我就亏本了!”

于是,我们高高兴兴地买上猪头回家了。此刻,爷爷在厨房做猪头,哈哈!这个年我可就有得肉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画一幅“猪头老师”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呼!终于下课了,还有7分钟呢!下节是科学课,我呆在实验室里没事做,便叫上闺蜜一起来画画。

“你觉得该画什么呢?要不画地球仪吧?”我指着讲台上的地球仪问道。“no,no,你还真是无聊透顶了!要不我们来画那个最讨厌的……”她神秘地眨眨眼,我立刻明白了,“全苍!”我们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

张全苍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外号“苍哥”,是全班公认最厌恶的老师!为了在数学课后发泄情绪,我们还特意创建了一个画他的本子呢!画他,我可是个老手!

张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胖!于是我画了一个很大的圆。我问闺蜜要画什么“物种”,她毫不犹豫地说“猪!”我在大圆中点了两个点,添了一个很大的猪鼻子和双下巴。我把画拉远,发现这个“大猪头”几乎没有眼睛,我便好心地给它添个大眼睛,闺蜜看出了我的意图,连忙制止我说:“不要改!他眼睛小是他活该!”

要画身体了,闺蜜抢过纸,也许是为了衬托他的肥大体型,她一下手就是一个啤酒肚。给“猪头先生”穿好奇怪的衣服后,又给添了四个“猪蹄”。哇呀!真是惨不忍睹!

她拿着画”欣赏“着,嘴里还幸灾乐祸地说着“完美完美”。也许是刚被老师训过的原因吧,我们俩意见统一地想画“猪头骂差生21号”。

我先是画了一个火柴人,接着给他装饰,不一会儿,一个活泼可爱的21号画好了。我灵机一动,在“猪头”旁边加上一些字:这么垃圾的没有!(他的一贯台词)21号,给我抄书去!再在21号旁边写上:啊,不要啊!又给他做了一个下跪的姿势,眼里流着眼泪。“哈哈!太逗了!太“美丽”了……

就在这时,上课铃响了,闺蜜连忙把我们的“著作”放在她的笔盒里,我们憋着笑,互相对视了一眼,开始上课了。之后,只要到无聊的时候,我们都会拿出那张纸条来找点乐子,或者添些什么。不过千万不能被老师发现,不然就完蛋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