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故事

故事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故事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故事问题。

分享

浏览

5793

作文

27767

小刺猬童话故事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刺猬想开一家店,但想不出卖什么好,于是去请教狐狸。

狐狸摸摸脑门,说:“卖什么好呢?”随即,它又把眼珠一转,眉开眼笑地对小刺猬说:“你的刺多,不如卖刺,怎么样?”

小刺猬说:“好呀,我的刺多,可以拿去卖,但是拔刺会很痛的呀。”狐狸对小刺猬说:“你拔刺的时候,只要涂上这种药,就不会痛了。”说着,狐狸就从身上取出一个小瓶子,给了小刺猬。

第二天,森林里的动物们听说小刺猬开了一家专门卖刺的店,都去小刺猬家买刺。

小白兔买了一根刺,说:“用这根刺织毛衣,肯定很好用。”

狮子买了一根刺,说:“用这根刺当牙签,肯定很好用。”

松鼠买了一根刺,说:“用这根刺来针灸,肯定很好用。”

……

小刺猬的刺很受欢迎,小刺猬用了三天就把自己全身的刺一根不剩地卖出去了。这时,狐狸出现了,奸笑着对小刺猬说:“现在你得跟我走了。”还没等小刺猬反应过来,狐狸就已经把小刺猬吞到肚子里去了,小刺猬后悔都来不及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童第周勤奋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1222 字

+ 加入清单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知己知彼的成语故事完整版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zhī jǐ zhī bǐ

成语故事

孙武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字长卿,齐国人。他的著作《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最杰出的兵书。吴王阖庐(一作阖闾,名光,公元前514年~前496年在位)在读了孙武的兵书以后,对孙武的军事才能很赞赏,便任孙武为将,带领吴军攻破了楚国。孙武积极主张改革图强。他在《兵法》中提出了许多有关军事方面的卓越的见解。如《计篇》说,军事是国家的大事,他还指出战争的形势千变万化,强调在战略战术上应该“奇正相生”,灵活运用,指挥者应根据敌军形势的变化巧妙决策,以取得胜利。《谋攻篇》里写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它的大意是说:熟悉自己又熟悉对方的情况,身经百战却不会失败;不熟悉对方而只是熟悉自己的情况,胜负的可能性各占一半;既不熟悉对方,又不熟悉自己的情况,每打一仗都必然要失败。由于上述思想对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所以,“知彼知己”成了一句成语被广为运用。只有对主、客观两方面都有透彻的了解,包括作战在内,人们办一切事情才能获得成功。

【典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

【释义】原意是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泛指对双方情况都很了解。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军事、商业等

【近义词】了如指掌、明察秋毫、自知之明

【相反词】心中无数、不得要领、雾里看花

展开阅读全文

经典人生哲理故事:骄傲的猴子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座深山里,有一群猴子,相处得非常和睦,好像大家庭一般。其中有只猴子特别精灵,什么事都想带头当领导,但是,其他猴子却都离它远远的。

这只猴子常认为,「我比你们聪明、精灵,为什么大家都排斥我?好吧!没有你们,我也生活得很好。」它依然故我,非常骄傲

一天,猎人来到山上,远远地看到了猴群,于是走向前去。所有的猴子都吓得一哄而散,赶紧躲起来,只有那只精灵的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逗弄猎人,卖弄它的聪明。

猎人张开弓箭向它射去,但射了好几箭都射不着。其实猎人原本无意射杀猴子,谁知猴子却调皮地一直捉弄他;猎人被气得怒火中烧,于是指示同行的一群猎人说:「来,我们同时把箭射过去!」

尽管那只猴子非常精灵,仍逃不过众人同时射出的箭,结果身中好几支箭死了。

在生活中若能群居和睦,就能相安无事;假如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自以为优秀或孤芳自赏──认为「我很聪明能干,别人都是愚昧无知……。」这样的人生是很痛苦的啊!

好比那只猴子,它若能和整群猴子和睦相处,有人来侵犯时,也随着猴群同进退,就可以保平安啊!可惜它自以为灵巧,卖弄小聪明,却因而丧命,实在令人惋惜。

待人处事,必定要「声色柔和」,不可夸耀自己的才华或骄傲自大。若不谨言慎行,往往会招来他人的嫌怨,明明在群众中,却会被人排斥、距离拉得很远,因此觉得孤单寂寞。像这样实在是很不快乐的人生,也是失败的人生;而这都是因为自己的过失,所招惹来的众怨。

人不能离开群众而独居,能得到人人的欢喜赞叹,才是真正的成功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天天照顾好自己的一念「心」。

展开阅读全文

老猫的故事

全文共 2380 字

+ 加入清单

我蹬掉鞋子,光着脚板啪嗒啪嗒地跑进厨房,然后听见水咕咚咕咚灌进自己的喉咙。在喝水的时候,我又瞥见它正倚靠在墙根纳凉。

“妈,这只老怎么又来了?老猫,你自己说,怎么又混在这里?”我扯了洗脸的毛巾用力地擦脸上的汗珠。

老猫眼皮也不抬地兀自养神,不搭理我。我没好气地走过去敲敲它的头,算是问候。老猫抬起眼皮,无力地动了动嘴,却没有发出声音,转眼间又眯上眼睛。

“这老猫――”我怏怏地说,“老糊涂啦,居然不理我!看你这病秧子――”

妈妈理好我胡乱搁着的毛巾,替老猫不平:“你这么大的人欺负人家一只猫做什么?可别瞅着它老得懒得动了,就去捣鼓人家,你难道就忘了它小时候咬你的那几口?”

“怎么会忘?这家伙从前可野着呢!我不过碰它一下,它就死命咬我手指头,像咬什么似的。”我轻轻地扇着懒在地上的老猫的黑耳朵,想起了从前,“其实你小时候蛮乖的。”

那一年,初三的我放学回家,走到楼下时,看见一只小小的猫咪坐在树荫下舔着自己茸茸的小爪子。这是只普通的小家猫,它的黑色底毛夹杂着斑驳的颜色。当时红彤彤的晚霞挤过树缝,映在它圆呼呼的小身子上,可爱极了。我一面惊呼哪里来的这样可爱的小东西,一面慢慢地靠近它。可这小家伙的警惕性实在了不得――我刚迈开步子走到距它三米的地方,小家伙就停下来用圆圆的小黑眼珠子瞪着我;待到我再往前挪动一小步,它就像只兔子似的一蹦一蹦地飞跑开了。

“那是谁家的小猫,怎么被丢在外面了?”回到家里我问母亲。

“你是说那只深色的小麻猫吧?那是五楼的猫。那户人家刚搬来,在忙着收拾屋子呢,哪还管得了猫,就暂时搁在楼下任它自己玩一会子。”母亲在厨房里张罗着碗筷说,“即使家里收拾好了,说不定也会放它在楼层间任它跑,反正我们这些邻居都是喜欢动物的,谁也不会伤害它。你瞧金子可不就是从一楼玩到六楼?”

“对啊,还有二楼的金子!这样它们就彼此有个伙伴了!”我高兴得拍起手来。

但那时的我忘了,猫并不是喜欢群居的动物。那只叫金子的猫也就理所当然地没有因为小麻猫的到来而使生活发生什么改变。但它们的关系有点奇怪――邻居家的小男孩告诉我,金子是小麻猫的父亲。

“父亲?”我看着小男孩一本正经的表情,提出自己的疑惑,“可是它们长得一点都不像,不能理解它们是父女。再说,怎么这样巧――世界那么大,它们就撞在我们这幢楼里?”我觉得小孩子的话不能太相信。

“但是它们要亲嘴!”另一户邻居的小女儿小鱼嘻嘻地笑着凑到我耳边轻轻地说,“我亲眼看见的。”

听到那样小的女孩说猫要“亲嘴”,我想我当时的表情一定奇怪极了。但是不久我便看见了小女孩所说那一幕:小麻猫从容地走到金子跟前,用自己小小的嘴碰了碰金子的嘴,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大概猫就是那样招呼的。”后来我对小女孩解释。

可是很快我就不太喜欢这只小麻猫了,因为它爱伤人――或抓或咬。有时你抚着它,相安无事,但如果它突然不高兴了,回过头来就咬你。不过它咬得不大厉害,只是送你道小伤口,叫你记住它可不是任人摆弄的温驯宠物――不像金子,除了吃饭的时候,你无论是轻轻拧它耳朵,或是替它挠痒痒,哪怕扯扯它尾巴,只要别太过火,它都不会对你怎样。所以,我当初对小麻猫的喜爱,全都转移到金子身上了。若是见到金子,我会笑着走上前去拍拍它脑袋,看它一脸享受的幸福,我的虚荣――动物和我的感情好着呢――也得到极大的满足。但若见到小麻猫,我的薄弱的虚荣马上被它的警惕和时刻准备着的小爪子敲得粉碎。于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不是瞪大了眼睛恐吓它,就是故意狠狠地用脚跺跺地,吓得小麻猫没命地逃。

直到有一天,我又在楼道里碰到了小麻猫,发现它的肚子似乎比从前胖多了,对我也更为谨慎了。我起初只当这只贪嘴的坏蛋“发福”了,几天之后我从母亲那里得知,小麻猫要做母亲了。

“天啊!它怀上小猫啦?”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第一次见到的小不点都长成猫妈妈了,“那,那小猫的爸爸是谁?”

“我妈妈说,金子是小猫猫的爸爸。可是,它不是小麻猫的爸爸吗?那小猫猫要叫金子什么呢?爸爸,外公?”小鱼的小脸蛋上画满了大问号。

谁也没有兴趣去考证金子与小麻猫的关系――尽管之前有小男孩说它们是父女,如今小鱼又说它们做了猫夫妻。

看着小麻猫――哦,不能再叫我们可爱的猫妈妈为“小麻猫”了,可它没有别的名字,我只好胡乱地叫它“麻猫”了――看着麻猫一天天鼓起来的肚子,我不禁投入极大的好奇和关爱,虽然这种关爱只限于在心里想想――除了不再对它恶言相对和无理吓唬以外,我没有什么具体的行动。

终于有一天,麻猫的肚子突然瘪下去了。是的,有四只小猫出生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像个称职的宣传队员兴奋地到处“发布”小猫诞生的消息,但令我极为不高兴的是,我没能得到麻猫的主人的准许,去探望小猫。直到四只小猫长足月被送人那一天,我也没有能见到它们。

后来,麻猫又好几次怀上小猫。每一次我都重复着以往的热情和失望。我怏怏地埋怨着那家主人的小气,望着又开始蹿上蹿下的麻猫,牵挂着我素未谋面的小猫们。

几年后,已经高二的我在三月初的某天突然撞见已经步入中老年的金子和麻猫在距我几步之遥的地方。我很奇怪:它们怎么会在一块?于是我拎着自己的好奇心静静地站在原地看看它们在捣什么鬼。只见金子正小心翼翼地骑在麻猫身上。麻猫似乎很痛苦,发出低低地呻吟声,有好几次还挣脱掉金子,跑开几步,又停下来梳理腹部的毛发。金子死死地盯住麻猫,一逮到机会就迅速地跑过去骑住它。这样反反复复了好几次,直到最后麻猫跑开,并且再也没有回来。

四楼的老奶奶听过我的见闻后,笑着告诉我那是猫咪们在交配呢。果然,几周以后,麻猫的肚子有了动静。

谁会想到,也是在这个时候麻猫的主人因为跳槽到另一座小城里,又搬走了,无情地忘了麻猫在这幢楼里。幸好五楼的一户邻居收养了它,但也只负责它的三餐――因为楼底上有堆稻草,是邻居们没有用完留下来的,麻猫可以睡在那里。从此,麻猫正式成了我们大家的猫咪,自由却寂寞地穿梭在楼层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寓言故事:老鹰和猫头鹰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一只老鹰,他是鸟中之王,常常在山谷上方飞翔找食物,自由自在的生活着。

有一天,他看到一棵很高的松树,树上有一只母猫头鹰,同时又看到她的巢里有四颗蛋。当老鹰飞下去,到巢边准备吃那四颗蛋时,母猫头鹰很恭敬地说:“鹰大王,你早啊!我想你现在一定不饿吧!”

“不!”老鹰说,“我很饿,我准备把你那四颗正在孵化的蛋吃了充饥,那一定非常可口的!”

“鹰王啊!”母猫头鹰说,“假如你答应不吃我的小孩子,我将永远只在晚上飞翔,专吃毒蛇和蝎子,而把小鸟和小鼠留给你吃,不知道你赞不赞成!”

“好啊!”老鹰说,“我就答应不吃你的小孩!但是我怎么认识你的小孩呢?”

“不错!我是应该告诉你的。我的小孩很容易辨认,他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母猫头鹰很得意地说。

一天,老鹰又在山上飞着,用锐利的目光寻找食物。不久,看见下面一棵松树上,有四只小白鸟,很香甜地睡着,他就很快地飞下去。

但是当他正准备吃他们的时候,听见他们“吱吱吱”的叫声,并且发现他们长得很美丽很可爱。于是自言自语地说道:“嗯!这四只美丽的小白鸟一定是母猫头鹰的小孩吧!我不能吃他们。”

他一眼又看到松林上另一个鸟巢。鹰王飞去一看,巢内有四只它从来没见过的丑怪小鸟,并且叫声非常难听。

“嗄!”鹰王叫着,“这些丑陋的小鸟一定不是母猫头鹰的小鸟。”于是把他们吃掉了。

正在这时候,母猫头鹰飞回她的巢里来,发觉鹰王吃掉了她的小孩子,伤心地哭了。

“吐唏!吐唏!吐唏!鹰王啊!你不遵守约定,吃掉我的孩子!叫我怎么办呢?”

“请原谅我吧!”鹰王说,“我实在不知道他们是你的孩子,你不是说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吗?但是我现在所吃的,却是再难看没有的!”

“吐唏!吐唏!吐唏!”母猫头鹰哭着说,“你是鸟类之王,但是你不知道没有一个母亲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美丽的!”

展开阅读全文

“不可多得”成语故事

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不可多得”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除指人外,有时也指物。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孔融《荐祢衡表》,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叫祢(mi,旧读ni)衡的著名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善于论辨,写文章又快又好,只是相当自傲,好与人争斗。当时的名士孔融非常欣赏他,认为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特地写了荐表,把他推荐给汉献帝。

在荐表中,孔融盛赞祢衡有惊人的才学和记忆力,只见过一次,就能背诵,只听到一次就能记住。像祢衡这样的奇才,是不可多得的。汉献帝什么都要听命于独揽朝廷大权的曹操,便把荐表交给了他,由他去作主。曹操决定召见祢衡,但祢衡瞧不起曹操,自称得了狂病,不肯前往,后来总算去了,但在言语之间得罪了曹操。

曹操心里冒火,便让祢衡当鼓吏,在自己大宴宾客的时候让他击鼓,借以当众侮辱。不料,祢衡竟利用当这个差的机会,击一阵鼓骂一阵曹操。结果,受辱的倒反是曹操。

曹操本想杀了祢衡,但又怕留下害贤的坏名声,便派他去荆州劝说刘表来降,实际上是企图借刘表之手杀他。

不料,刘表仰慕祢衡之名已久,把他奉为上宾,并把他当作高级顾问,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要征求他的意见,他不表态便不作决定。但是,祢衡在刘表那里的时间也不长。日子一久,他傲慢地对待刘表,使刘表无法忍受。于是,刘表将他派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当书记。

黄祖知道祢衡的文名很高,让他起草文稿。不论是什么文稿,祢衡总是一挥而成,而且总是写得非常得体,符合黄祖的要求。为此,黄祖很看重他。

黄祖的长子黄射(yi)也是当官的。他对祢衡的文才同样非常欣赏,常常邀祢衡游山玩水。一次,两人参观了东汉文字家蔡邕(yong)写的一块碑文,都觉得文笔很好,书法也很漂亮,深为赞美。

回家后,黄射懊悔当时没有把碑文抄下来,以便细细回味。祢衡知道了他的心思后,说:“不妨事,我虽然只看了一遍,但还能记住。且让我写出来。”

祢衡说罢,竟凭记忆把碑文全部默写了出来。事后,黄射派人去核对,竟然一字不差。众人知道,都夸祢衡是不可多得的奇才。一次,黄射欢宴宾客,有人在宴会上献给他一只鹦鹉。黄射非常喜爱,当场请祢衡作一篇关于鹦鹉的赋。祢衡略一思忖,便举笔疾书,不一会儿把赋写毕。这就是他的代表作《鹦鹉赋》。

尽管祢衡才学很高,记忆力惊人,但他狂妄自傲的表现没有丝毫收敛。一天,黄祖在船上宴客,他出言不逊。黄祖数说了他几句,他竟当众大骂黄祖。黄祖在盛怒之下,命人将他拉上岸去处死。当时祢衡才二十五岁。

展开阅读全文

哲理故事:滴水之恩,当滴水报之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曾经问孔子:“以德报怨好不好?”

孔子反问:“以德报怨?拿什么来报德?”

那么,如果有人问孔子:“受人滴之恩,涌泉相报好不好?”

孔子大概也会反问:“那受人涌泉之恩怎么办?难道你有本事,把自己变成太平洋?”

人生,就是不断地施与受。施恩不望报,受恩永不忘,是中国人最传统的美德,可是也必须有一个度。

常常见到,有人给过人一点儿微不足道的好处,就天天挂在嘴边上,“你还记得我请你吃过一次饭吗?”“你还记得最早是我把他的电话给了你吗?”他实在记得他滴的那几滴水,比依云矿泉水还贵。

也有忠厚人,受过恩惠则刻骨铭心:“如果不是他当年给过我半个馍……”所以甘心拿出全部来回报。只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佛祖舍身饲了虎,就再没骨肉皮给别的动物吃。他只记得悲悯众生,有时候反而疏忽了家人——若说恩情,没有什么比他们更大。

施与受,不是不像借贷关系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多少,还多少。这是民间借贷关系,国家和人情都允许收取利息,可是该给多少,事先没有白纸黑字,只能各凭良心。总之,这借贷,是有限责任,而不是无限责任。

收到一盒巧克力,回他一个吻;收到一个红包,下一年,给他的小孩更大的一个;被提携,被帮助,被拯救,默默地记在心里,如果有一日,他需要,尽力地给他回馈——但是,人家有困难帮,没困难,硬要制造困难帮,就不必了。

滴水之恩,当滴水报之。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班门弄斧成语故事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班门弄斧"这条成语,就是说在内行面前摆弄自个儿的学问。小编收集关于班门弄斧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多用于自谦。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李白,字太白,好饮酒,人称李谪仙,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关于他的死,有种种神话似的传说。例如,有的说李白晚年浏览洞庭、岳阳和金陵(现在的南京)等地。一天,泊舟采石江边(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境内,北临长江)。晚上,月明如昼,李白在舟中对月畅饮,喝得大醉,见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没。有的传说更神,说这时江中忽然风浪大作,有巨鲸奋鬣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旌节,请李白坐于鲸背,音乐前导,腾空而去。这些传说,当然不能信为,但是在采石,后来却因此出现不少名胜。不但有李白墓,还有谪仙楼、捉月亭等,并引起了无数游人的兴趣。有些文章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更在李白墓上胡诌乱题,十分可笑。梅之涣的这首诗,就是讥讽这类游人的。他认为在大诗人的墓上乱题歪诗,简直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太不自量。

鲁班,据说姓公输,名般,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也称鲁般。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面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作“班门弄斧”。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他《为王氏伯仲唱和诗》所作的序中说:“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郢,指另一个古代的操斧能手,参看“斧正”。“强颜”,是厚着脸皮的意思。)看来,“班门弄斧”这句成语不仅脱胎于明朝梅之涣的上述诗句,而远在唐代就已有了它的雏形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施展本领。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开学第一课:耿飚长征路上的故事

全文共 1879 字

+ 加入清单

耿飚长征时期红军一位著名的指挥官,被誉为“铁军团长”。在节目现场,耿飚的女儿耿莹讲述了父亲的故事。耿莹说,父亲带领的红四团是长征的先头部队,长征第一步就是他们迈出的。长征中,父亲和广大红军战士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创下了一天行军240里的奇迹。“他们并没有超人的体力,而是用超人的意志力,跋涉过了万水千山。”

耿飚虽生于湖南贫穷之家,但也从小读私塾,背诗文。特别是他的传奇家世,对他的一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他的曾祖是靠苦读起家的举人,祖父是个游方郎中。到了父亲,则闯荡江湖,混到抚台的亲兵营里学了9年武功,接着差点被选入皇宫。他领了一副皇上赐来的虎头双钩后,慈禧却下令解散了这些武士。他父亲以“双钩大侠”的美称,回乡打工,先后学了木匠、铁匠、瓦匠和医术,后来又跟株萍铁路的德国工程师学会了看图纸。耿飚的父亲耿楚南慢慢认识到革命的真理,支持孩子和亲戚们投身革命。1909年出生的耿飚作为长子,从小一方面学会了多种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又热爱学问,喜欢文史。十三岁,到水口山矿上当童工,开始投身革命。 父亲主要教给他南拳、气功、单刀、点穴功。

第一次反围剿,毛泽东指挥活捉张辉瓒,用的是太平军的“五瓣莲花抄尾阵”。战斗中,耿飚作为参谋,有勇有谋,他手挥马刀,冲锋陷阵,如天神一般,所向披靡。由于懂得战术阵法,耿飚被任命为九师作战科长,管理第一期教导队。

耿飚文武双全,非常重视地图。他把缴获的地图跟现场勘察结合,纠正谬误,重新标记,这样的本事,跟“做学问”的功夫是一致的。他自学的能力非常强,为了给部队架桥,硬是啃下了一本《工程学》,成为红军的架桥专家。

耿飚水口战役中负伤,子弹打尽,靠一把马刀杀回师部。

率领红四团勇猛战斗,在战斗中带头冲锋,歼灭敌人一个旅,只消耗了四百发子弹就俘敌千余,红军只有三个人负伤。陈光师长先表扬他打胜仗,而后又批评他带领党员干部打冲锋,罚他写文章,题目叫《反对个人勇敢》。耿飚当天就写好了,发表在《红色中华》上。这就是电视剧《亮剑》里李云龙的原型。

一次黄永胜邓华的红三团与敌人硬打,耿飚三次建议,黄永胜才留下一个连守住隘口。结果面临被围歼的危险后,幸好留守连拼命阻击,才避免了全团覆没。陈光表扬了耿飚。

长征时,耿飚克服疟疾,为全军当开路先锋。幸遇一位神医给他配了一副秘方,根除了他的恶性脾寒,但副作用是掉头发和手足发麻。耿飚严守诺言,终生也没有公布那个药方。老神医还建议红军用“七叶灵芝草”抵御深山老林的瘴气,非常灵验。而所谓“七叶灵芝草”,其实就是大蒜。

湘江之战,要是没有耿飚这样天神般的勇将拼死冲杀,红军肯定彻底覆灭。耿飚的一个团居然阻击了整整十五个团,这在现代中外战争史上,都是不可想象的。作为团长的耿飚,手挥马刀亲身搏斗,全身都是血浆,血腥味呛得他不停地干呕。连林彪聂荣臻都差点被敌人包了饺子。血战五天五夜,红军由八万四千人打到不足四万人。海龟派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要是没有毛泽东、林彪、彭德怀、耿飚这样一个中国革命的“天神系列”,那就不会有“长征”这个词。

突破五道封锁线后,毛泽东的主张开始得到重视,耿飚所部连打胜仗。强渡乌江时,炮兵的五发炮弹发挥了作用。炮兵连长赵章成信佛,每次开炮前要念经,抚摸着炮弹说些“执行公务,不打不行,死鬼别怨”之类的话,煞是好笑。由于神速突破了乌江天险,老百姓和敌军都传言说红军是“水马渡乌江”,先头部队干脆写上了“第一水马司令部”。百姓和学生都围着红军要看“水马”,还说:“莫要保密啦,我们都是穷人啦,与红军是一家呀。”耿飚的红四团能者多劳,连续不能休息,强渡乌江就打娄山关,一路见敌就打,真是天兵怒气。俘虏惊讶地问:“你们的水马在旱地上也能跑啊?”耿飚随即升为红一师参谋长。

渡金沙江时,耿飚组织部队采购大蒜,解决了瘴气和江水里的毒气问题。刘伯承跟小叶丹歃血为盟时,耿飚在场协助。遇到一些难以沟通的少数民族的攻击时,红军打几颗信号弹,他们以为遇到了妖魔,就远远逃走了。

非常可贵的是,耿飚这员毛泽东重视的猛将,长征途中居然每天写日记。

1.2016年开学第一课:贺龙女儿贺捷生的长征故事

2.2016年《开学第一课》:“百折不挠”秦华礼的长征故事

3.2016开学第一课:梁天文的长征故事

4.2016年《开学第一课》百岁老人秦华礼讲述红色故事

5.2016开学第一课:“独臂将军”贺炳炎的故事

6.2016开学第一课:贺龙女儿贺捷生的抗战故事

7.2016开学第一课:老红军胡正先的抗战故事

8.2016年开学第一课:神十航天员王亚平的成长故事

9.司号员“八斤半”的长征故事

10.老红军王承登被子弹打穿眼窝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狮子和狐狸的故事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年老的狮子饿了,但它又老得跑不动了,他就想了个主意,自己装病,趁动物来看它的时候吃掉它们。

第一天,小兔来送水果,狮子看见它来,马上叫它进来,当小兔走到床前,狮子就一口把它给吃了。第二个来的是小绵羊,绵羊走进屋里,狮子也一口把它给吃了。长颈鹿也来了,狮子咬住它的脖子,把它给咬死了。最后一个来的是狐狸,狐狸走到门前,看到门前的脚印,狐狸想:“小动物们只有进去的脚印,怎么没有出来的脚印呢?”他就站在门口对狮子说:“我怕被你吃掉了。”狮子看狐狸没上当,在床上唉哟唉哟地叫,说:“我这么老了,怎么会有力气来吃你呢?你快进来吧!”狐狸想:“它肯定是装的,我狐狸天才怎么会上当呢!”狐狸立刻离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仔细观察,多动脑筋,不能不经过思考,只学别人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奋斗哲理故事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一次,去拜会一位事业上颇有成就的朋友,闲聊中谈起了命运。我问: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命运?他说:当然有啊。我再问:命运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命中注定,那奋斗又有什么用?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笑着抓起我的左手,说不妨先看看我的手相,帮我算算命。给我讲了一能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等诸如此类的话之后,突然,他对我说:把手伸好,照我的样子做一个动作。他的动作就是:举起左手,慢慢地而且越来越紧地握起拳头。末了,他问:握紧了没有?我有些迷惑,答道:握紧啦。他又问:那些命运线在哪里?我机械地回答:在我的手里呀。他再追问:请问,命运在哪里?我如当头棒喝,恍然大悟:命运在自己的手里!

他很平静地继续道:不管别人怎么跟你说,不管算命先生们如何给你算,记住,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这就是命运。当然,你再看看你自己的拳头,你还会发现你的生命线有一部分还留在外面,没有被握住,它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命运绝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但还有一部分掌握在上天手里。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奋斗的意义就在于用其一生的努力,去争取。

展开阅读全文

中外名人幽默故事——《萧伯纳》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萧伯纳应邀参加了一个丰盛的晚宴。席间有一青年在大文豪面前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的天才,好像自己天南海北样样通晓,大有不可一世的气概。

起初,萧伯纳缄口不言,洗耳恭听。后来,愈听愈觉得不是滋味。最后,他终于忍不住了,便开口说道:“年轻的朋友,只要我们两人联合起来,世界上的事情就无一不晓了。”

那人惊愕地说:“未必如此吧!”

萧伯纳说:“怎么不是,你是这样地精通世界万物,不过,尚有一点欠缺,就是不知夸夸其谈会使丰盛的佳肴也变得淡而无味,而我刚好明了这一点,咱俩合起来,岂不是无一不晓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3我和语文老师的故事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是我的班主任也是我的语文老师,我很喜欢她,因为老师的脸总是笑咪咪的。

吴老师有一双大大的眼睛,乌溜溜的眼珠好像会说话。每次上课我想开小差的时候,总觉得老师的眼睛在盯着我好像在说:“上课要专心听讲!”吴老师喜欢扎一个马尾辫,走路的时候马尾辫在背后一甩一甩的,显得人很精神!吴老师还非常喜欢穿高跟鞋和黑颜色的衣服,很好看。

我是班里的劳动委员。有一次,我在扫地,地上有很多垃圾,还有好多白色的修正贴和胶带粘在地上很难弄,我想老师没发现就算了吧,但很快被一个躲在角落里的同学看见了,告了老师,我心里暗暗地说:“怪你多管闲事,害得我逃跑计划失败。”吴老师知道了并没有批评我,只是小声的和我说:“周晨睿,你再去扫扫干净好吗?”我点点头,接着认真扫完地,跟吴老师说了再见,看着吴老师笑眯眯的脸,我高兴地回家了。

我下次不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认真,不能偷懒,不能半途而废。我暗暗地对自己说。

展开阅读全文

童话故事作文200字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粮食大丰收,小动物们都载歌载舞,庆祝丰收。集集小镇又造了几个大粮仓。似虎猫喵王当上了粮仓的保安。附近有只老鼠叫杰火,已经在粮仓附近转悠了好几天了。看着这些可口的粮食,杰火的口水禁不住的流了下来。“一定要想个办法把小猫搞定!”杰火心里暗暗地下了决心。

第二天,杰火到超市买了一瓶黄酒,一大串小猫最喜欢的小黄鱼。杰火哈着腰,来到似虎猫喵王跟前,壮起胆子假惺惺地说:“猫大哥,你辛苦了,这里有你喜欢的小黄鱼,歇一会儿吧!我来帮你值班吧!”

喵王气愤地说:“我没空,我还要值班呢!”杰火咽了一下口水,连忙说:“求求你了。”喵王哈哈大笑起来:“少来这一套,想趁我喝醉的时候偷粮食吗?”喵王完全不相信老鼠的话,它二话没说,用力向前一扑,就把老鼠吃掉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老鼠来偷粮食了,所以小动物们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成长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的回忆就像一杯美味的咖啡,有甜,有苦,虽然喝进嘴里但却不舍得咽下去。

我从小开始学习奥数至今,参加了许多比赛,也取得过几次好成绩。这些成绩的背后,更多的是付出的汗水和一次次的失败,一起来看下我的故事吧。

三年级的时候,我为了备考一个奥数杯赛刻苦努力,每天都要做好多习题,几乎天天都是10点后才睡觉。到了初赛的当天,拿到试卷后我心里还是有点紧张,但随着一道道试题的解答,我逐渐进入了考试状态,并最终顺利地通过了初赛,爸爸妈妈都很为我骄傲,也鼓励我要好好的备战决赛。我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决赛中考出好成绩。于是我就更加认真地备考。但决赛的题目难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再加之做不出题目后的紧张,我没有能发挥自己的水平,虽然最终也拿到一个安慰性的优胜奖,但我知道我考砸了。

我真的好难过,自己辛勤的付出只换来了这样的结果,难道我真的不是学奥数的料?我犹豫了,也动摇了,是否应该放弃呢?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她亲切对我说:“学习奥数7分靠天赋,3分靠技巧,剩下的90分和做所有事一样靠认真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你不是奥数天才,但只要肯努力一样能取得好成绩,但如果你选择放弃,那么终将一事无成。”“对!我不能放弃!我也不怕失败!”我对自己说。于是我加倍努力的投入到奥数的学习中,首先从基础部分下手,确保基础题的成功率;进而开阔自己的眼界多做一些不同类型的题目,并参考历届奥数比赛的题型,不断地刷题纠错。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我对自己的解题能力更有自信。恰好此时又将面对一次杯赛的机会,于是我针对该项赛事已往试题的类型有针对性的复习,认真准备,果然当天的考题很多都是我复习过的类型,使我解题时能得心应手,除了个别的难题外,基本都能做出,最终的结果也如我所料,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次的比赛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可能不是奥数的天才,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认真的态度我一样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奥数如此做其他事也是一样,我相信世间的难事,也会害怕面对“努力”和“认真”。只要能做到这两点,我可以自信的面对一切困难。这也是我在这段时间里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可以令我终身受益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700字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小名堂写作班图书柜上拿了一本书看,书名叫《中外名人故事》。其中有篇文章《发明留声机的爱迪生》深深吸引了我。文章中写道,爱迪生在调试电话时注意到声音的强弱与传话器模板的颤动程度有关,经过多次实验后,便发明了留声机。

爱迪生从生活的实践中发现声音强弱与颤动程度的关系后,便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说话能使模板振动,那这种振动也可以发出原来的声音。于是,他产生了发明一种留住声音的机器。在他的努力钻研下,一种会说话的机器——留声机问世了,这在当时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

生活中的一个细节,让爱迪生萌生了发明留声机的想法,从这里可以看出,爱迪生善于观察和思考,从而激发起创作的兴趣,最终发明留声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其实,我们生活中用到的许多东西,都是人们仔细观察并刻苦钻研的结果。如鲁班被长满了锋利的齿的一种草割破手指,经过多次试验后发明了锯子;瓦特通过煮饭蒸汽顶开锅盖而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发明和发现,都来源于实际生活,这说明知识都藏在万物中,就看我们有没有用心去观察和思考。正是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和思考,从一些现象总结规律,并想办法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才有了这些发明和发现。反过来讲,如果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不仔细看,不认真想,不动手做,人类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发明和发现呢?

爱迪生等人的事例告诉我们,知识的源泉就是生活。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的纷繁差异,自然界的神奇不可思议,还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解开。

我觉得,我们要向爱迪生学习。学习他这种对万物充满好奇的心,对事物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怕苦不怕累,不断探寻知识的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照片里的故事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帅yu)

我们家有几张在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拍的照片,每年暑假我们家都会出去旅游,2012年也不例外,2012年的暑假我们去了昆明,香格里拉,西双版纳,大理……其中,我们去了天龙八部影视城。天龙八部是金庸的一部武侠小说,根据这本书拍的电视剧就是在大理的这个影视城拍的。

进了天龙八部影视城,我看了很多表演,比如:踩高翘,抛绣球,皮影戏……我们边走边玩,忽然发现宫廷里有一个房间里,好多人在排队。我很好奇,就跑上前去,想要看看怎么回事,可是人太多了,我好不容易才挤到前面去。我看见几个人穿着宫廷的服装坐在一个长椅上,原来游客们穿着宫廷的服装在拍照啊!外婆很想试一试,为了不扫她的兴致,爸爸穿上了皇上的衣服,妈妈穿上了皇后的衣服,配合着外婆。外婆穿着皇太后的衣服,他们要我穿格格的衣服,可我不愿意,因为我可不想和以前的人一样呢!后来,我觉得格格的衣服比他们的的衣服都漂亮,所以我也决定试一试。我们一家人套上了宫廷的衣服后,我发现他们的样子都好滑稽哦!外婆、爸爸、妈妈的帽子是圆的,我一个人的帽子是长方形的。这样的衣服配着这样的头饰让我觉得浑身不自在。摄影师要我们不要摆任何造型,只要把手放在腿上就可以了。这样“皇太后”、“皇上”、“皇后”和“格格”就有了这样一张合影!照片洗出来后,我才发现我们一家的动作都好奇怪。

直到今天,每当我看到这一张照片的时候,我都能想到这个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笔尖流出的故事铁蛋作文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一抹暖阳照在那层层叠叠的山峦上和风抚着这苍翠的低地上。

铁蛋在这种环境下生长了二十个年头,他不知道自己是否离开村庄,他也不肯离开这“仙境”。

这两年,铁蛋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为乡亲和父母的生计着想,他用那仅仅从高中文化中学来的知识,因为他只知道那些。

铁蛋的脸一年四季都那么红,他的头又圆又扁,正巧像个鸡蛋。“啊——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他走在回家的羊肠小道上总会反复地这么说,这也许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

那个初秋的傍晚,铁蛋同往常一般,背着农具回来了,可却发现家里坐着一位“不速之客”。

“啊!表哥,你怎么来了!”眼前这位穿着西装,戴着洋帽,和铁蛋年岁差不多的人便是铁蛋的表哥。“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啊!你的脸竟然还是这么红啊!”……两人谈笑间,便是到了晚饭之时,铁蛋的母亲赶忙拿来一盘窝窝头和一盘鸡肉还一边说道:“鸿炎炎,慢慢吃啊,跟铁蛋好好聊聊,他可是有话要问你的哦!”表哥招了招手和颜悦色道:“姨妈,您就放心吧。"

在这柔和的月光下,表哥热心地问着铁蛋:“蛋儿,你有啥事就跟哥说吧,不要磨叽。”“好吧!我考上了清华,我没有去上。”“嗯?”表哥一惊,“那你怎么骗我!”“因为不想让你担心,回到家里种了两年的田,但我却觉得,应该要把家乡的文明发扬光大……”铁蛋陷入了沉思。“跟我走吧!”铁蛋疑惑问道:“去哪?”北京——四年后让人们见识到你!”

在那个夜晚,铁蛋决定走向城市,但他的初心不改,他的脑海中只有……

几年后,表哥把铁蛋带回了家乡,这时,铁蛋把村里的各种小麦反复杂交,发扬。真正意义上复兴了小镇。表哥的心中也烙下了铁蛋的不屈与坚强,谱写光荣的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笔尖流出的故事六年级满分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空气十分清新,天空十分明朗,张明走在上学的路上。到了校园,张明看到一朵他从未见过的.花。于是他便走了上去,想摸一摸,但是又怕被环保主任李主任看见。出于对这朵花的好奇,最后,他还是摸了,并闻了闻这朵花的香气。他心里想:“要不我把这朵花摘下来吧?反正也没有人看见,”想完,便立刻动起手来。不巧的是,张明班的班长王飞走了过来。张明看到了,他心里清楚地知道班长是个做事情雷厉风行的人。

班长问张明:“你在这干什么呢?”

“我……我在闻……花香呢。”张明略显心虚的说。

班长知道张明在干什么,于是班长便开启了训斥模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话音未落,他们班的班主任白小宁老师来了,白老师看班长这么训斥张明,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便开导起他们俩。

“王飞,保护环境是很重要,但是你也不应该这么训斥张明吧!”白老师说。

“我知道了,”王飞脸红着点点头并转向张明说,“我不应该那样训斥你,张明,对不起。”

“张明你也不该破坏环境!”白老师严肃地说。

“老师,我知道错了。”张明坚定的说,“我以后保证不会再破坏环境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