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激发阅读兴趣英文翻译(最新14篇)

浏览

7637

作文

14

篇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方法

全文共 2424 字

+ 加入清单

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

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六、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七、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光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以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春芽》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大喊大叫,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诸熟门径,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激发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全文共 2404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

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后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时老师再进行点评,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这就告诉我们启发诱导在作文训练中的必要性。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二、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诱发写作欲望,所以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巧妙地运用迁移思维,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来,进行写作。如:第一单元之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来叙事,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在学过《金盒子》一课后,可以以“金盒子”为创新支点,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金盒子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掌握了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三、激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文,从而使作文常写常新。

构建写作乐园作家叶文玲在谈写作时说:“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为此,教师要精心备课,鼓励创新,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可以找些有个性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感悟到要想写得有点鲜味,就必须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探索未被别人发现的领域。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筛选出既有真情实感,又别具匠心的作文,将其在班上范读,让学生来共同赏析、评价,指出其新颖之处,这样一来,就给学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

有一次写环保类作文,有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写卫河的治理情况:先是臭气熏天的情景;后来水变清,出现了钓鱼、游泳的怡人情景;没过几天,卫河又变成了臭水河,上面漂满了塑料袋。从而反映环境治理需要长抓不懈的主题。还有学生文章中反映小区建设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反映生活的真实,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自己的个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另外选择内容比较新颖的文章作为剖析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把握命题这一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疱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游刃有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以"争论"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学生是个不相同的个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读者心中的《红楼梦》。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简算1200÷500一题,我让学生先自己在本上试着做一做。由于刚学完商不变的性质,在计算方法上不存在问题,所以学生们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做了起来。之后我组织同学交流结果:"商2余2""不对!应该商2余200"班里一阵骚乱,而且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居多。这时,我让学生开展讨论,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向对方提问。于是,双方同学马上就展开了唇枪舌战,一开始学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渐渐的,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同学就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且对那些反驳他们的同学表示心悦诚服。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事实证明,学习效果是极好的。因为,他们是在主动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所以,鼓励争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心需要。

学习动机是可以迁移的。现实中,对学习有厌倦的学生,往往对体育活动、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兴趣浓厚,我们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把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的动机与学习数学联系起来,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学将会事半功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第二步:验证评讲,激发兴趣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验证评讲即把学生介绍制作类、操作类、游览线路类的说明文,拿到实际中去验证它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说明文的写作由于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学生在写说明文时总觉得枯燥无味,验证评讲法则可以激发学生写说明文的兴趣

如:《从学校到我家这样走》

操作:(一)辅导时,告诉学生本次作文要采用验证评讲法。(二)作文完成后,绘好路线图,同桌交换 ,根据作文介绍,去找对方的家。(三)找的过程中,发现介绍不清、标志不明的地方进行修改。(四)写出验证评语。

这种方法颇受学生欢迎。写作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大家都怕对方找不到自己的家,因此写得认真、 清楚,有条理。验证结果,全班60多人,只有一名学生由于方位介绍不清,标记断线,对方未能找到她的家。 还有一位同学一详一略的介绍了两条路线,对方按照两条路线均找到了他的家。

验证评讲法,给了学生活动的机会,学生在作文前或亲自观察或亲自操作,既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了说明文指导生活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了写作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的兴趣爱好是阅读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面我的爱好就是看书。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书城看书,忽然一个电话响起来了,爸爸被公司叫去了,爸爸说:“公司里有点儿事,我先走了,你们在这里看书吧!办完事我再过来。”我毫无反应,我当时已经被那本《安徒生童话》吸引住了。我为卖火柴的小女孩伤心,为聪明的汉斯高兴,为美人鱼深深的叹息,为拇指姑娘暗暗的叫好!真没想到这本书里,有这么多精彩的故事,我贪婪地看着书中的每一个文字,不知不觉的到了中午,爸爸回来了,对和我妈妈说:“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家了。”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书城。回去的路上我的脑子里全部都是那些精彩的童话故事,经过那一次我才知道我是多么的喜爱那些书啊!

书是寒冷中的阳光,书是我们的力量。

书让我懂得了许多知识,书里的知识是快乐的,是悲伤的,是有趣的,是感人的,书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我再也离不开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全文共 1680 字

+ 加入清单

一、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夏衍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又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等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高一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如97级黎青云的《春夏秋冬话九中》因观察生活,写出个人的真情实感,所以以高一级学生的身份参加学校校庆征文比赛,仍获校庆征文一等奖,并发表在《南海报》上。

二·、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故而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学生个人订的《参考消息》、《文摘报》、《文萃》、《作文报》、《语文世界》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

三、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作文训练力求系列化、系统化。

四、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五、借鉴名家名篇,提倡学以致用。

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学习了课文中的名家名篇,让学生也去尝试一下,用刚学到的方法去仿写文章,也是我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如学习了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要求同学们用“移步换景法”去写《登奇山》、《游西樵山》等;学了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让学生用“定景换点法”写《校园之春》,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当然这种仿写不是呆板的照搬照套,而是让学生借鉴,学习名家的写作方法。

六、尝试写作辩论式作文,突破常规思维。

1991的高考作文题是“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考生任选其一写作,这其实便是一种辩论式作文题型。我借鉴这种作法,以“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未必事竟成”等为题,让学生进行作文辩论,让他们持其中一个观点去驳另一与之对立的观点,要求既要观点鲜明,又要注意论证的辩证法,不失之于片面偏激、写作时要求学生按观点分成两组,写出文章后各派四个代表出阵参与辩论。结果不少学生能突破常规思维,拓阔写作思路,写出了言之成理,不落俗套的好文章,辩论场面也十分热烈,学生兴趣盎然。

七、教师评改作文与学生互改、自改相结合,教师重在讲评、鼓励。

为了发挥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培养他们批改作文的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我在作文评改方面,除了教师本人评改外,还采用学生互评或自评的形式。具体做法是:课前教师浏览了学生作文,找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课堂上进行审题分析,指出此次作文的优缺点,示范评讲两三篇文章,列出批改的标准,然后让学生批改,可互评,可自评,先找优点,再指出缺点,重在鼓励,然后教师收上来再阅,贴出优秀习作。这样,学生亲自参与了文章批改,所以对本类作文的写法要求理解得更为深刻。

以上这些做法都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其中对写日记、周记、剪报作文、作文系列化训练和文章互改等方面有所侧重,收到较好的效果,98学年在学校征文比赛中,我所教班的几位同学的征文,均获校二等奖,2000学年,我任教班的几位同学,在学校征文比赛成绩不俗,其中邓佩琪是高一、高二两个年级中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另外,每个学期都有同学的作文刊登在校刊《红棉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激发中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推荐

全文共 2288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作文与说话不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而现代中学生爱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喜欢听、说训练,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说话能力的训练。如学完某课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或针对某一人物谈谈看法。可以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发言,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同样要注重对中心内容、条理安排,以及遣词造句等一些问题的及时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评议,老师适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告诉学生,他们的发言很精彩,将他们说的写到纸上便是文章,让学生明白写文章不是弄虚作假,矫揉造作,而是表情达意的需要。学生在听、说训练中放松了心情,感知了口头作文的乐趣。课前5——10分钟的听、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这项训练的规则是:由老师根据写作需要设计写作题目,学生课下写,课前读,听的同学评说,最后老师点拨。要求人人参与,采取轮流发言、自主发言、指定发言、或无规则的抽查发言等多种形式,意在调动每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课堂上,读的学生绘声绘色,尽情展现自己的写作才能;听的学生细致认真,锻炼了概括提炼能力;评议的学生尽可能用简明的语言给予公正的评价,无形中增强了表情达意的能力与品评欣赏能力。有时各抒己见,争执不下,此时老师再进行点评,学生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变学生写为学生既写又读,变老师评为师生共评的写作训练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尝试佳作鉴赏与再创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视野不阔的特点,可以用抛砖引玉的方式,开启思维,诱发创作。吕叔湘老先生在谈作文教学问题时,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1]这就告诉我们启发诱导在作文训练中的必要性。在作文训练课上,我们注重了导语的设计、写作意境的渲染与写作的指导。针对一些不好写的训练题目,尝试了“佳作引路——————学生评价————老师点拨————学生再创”的作文训练形式。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在品评鉴赏中,学到了有利于写作的语言技巧、写作方法等。在老师的启发、鼓励下,学生进行了迁移思维,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这样,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难题,在训练中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如此训练,学生易产生写作灵感,增强写作兴趣。

二、以课文为依托,架构作文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文命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谁来架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课文就能担此重任。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材版本的不断更新,课文内容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文章不仅能给人以美的熏陶,而且能起到典范作用。因此,作文教学以课文为范例,可谓就地取材,两全其美。)例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第一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反映家庭生活的,家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深的,这一单元的学习容易触发联想,诱发写作欲望,所以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情感的渲染、写作技巧的总结归纳,巧妙地运用迁移思维,将学生引领到现实生活中来,进行写作。如:第一单元之中的《金黄的大斗笠》、《金盒子》、《羚羊木雕》都是以物为题目,并以具有意义的物品为线索来叙事,进而揭示中心表达情感。因此,在学过《金盒子》一课后,可以以“金盒子”为创新支点,设计写作话题:“在你的生活中也有类似金盒子的玩具吗?其中一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凝聚着手足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你能将其写出来吗?”学生都感到有话可说,都能真实地再现生活,并掌握了以“物”为叙事线索揭示中心的写法。再如,学过《社戏》一文后,设计以“童年”为话题进行作文,很多学生无形中就模仿了《社戏》的写作风格,以质朴的语言表现童年时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私。以课文为范文,迁移思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去写作,为学生更好的展现自我架构了桥梁,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品尝到了写作的乐趣,增强了写作的信心。

三、激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文,从而使作文常写常新,构建写作乐园作家叶文玲在谈写作时说:“作文要有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为此,教师要精心备课,鼓励创新,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老师可以找些有个性的作文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感悟到要想写得有点鲜味,就必须写自己的真实感受,探索未被别人发现的领域。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筛选出既有真情实感,又别具匠心的作文,将其在班上范读,让学生来共同赏析、评价,指出其新颖之处,这样一来,就给学生指明了写作的方向。有一次写环保类作文,有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写卫河的治理情况:先是臭气熏天的情景;后来水变清,出现了钓鱼、游泳的怡人情景;没过几天,卫河又变成了臭水河,上面漂满了塑料袋。从而反映环境治理需要长抓不懈的主题。还有学生文章中反映小区建设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反映生活的真实,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自己的个性。,激发中学生写作兴趣之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用正确的评语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方法

全文共 2056 字

+ 加入清单

叶圣陶先生曾就作文修改说,修改,无非就是向学生说几句提示性的话,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该怎样想、该怎样写才好。这里所谓提示性的话,即评语。作文评语是作文评改的关键,然而很多语文老师在评改学生作文时,总是几句千篇一律的套话,不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缺乏个别性和针对性,因而无法发挥作文评语应用的指导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如何使用正确的评语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激励为主,注重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给予学生的反馈信息有两种功能:一是调节功能,让学生通过获得反馈信息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二是通过肯定与否定的评价来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们总是希望自己辛勤的劳动能得到实事求是的评价,因此,在作文评改中,老师应多用一些激励性语言,少用斥责性的评语。任何一篇学生作文,应该来说,总有其可取之处,或中心,或语言,或思路,或题材,或选材,甚至书写总有一两处值得肯定的地方。要注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些小小的优点、长处,都应予以充分肯定,以光环效应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这在老师的作文评语中更显得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评语中敢于鼓励、善于鼓励。茅盾上小学时,老师在他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的文末,写下这样的评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于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读着这样的文字,可以想象少年茅盾是如何受其感发和激励。因此老师激励性的评语,如一腔真情皆在篇首涌现,耐读!……此外,刻画十分传神,令人拍案惊奇!文章写得很有灵气!你的立意让我耳目一新……等等,必定会使学生在作文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为继续提高作文水平注入活力。而诸如习作能力太差、简直不动脑筋等训斥式的评语,只会让学生积极性下降,兴趣索然,写作信心消失。教师不必吝惜激励之辞,不必担心你的激励会捧杀学生,在评语中贯彻了鼓励性原则,少批评责备,学生就会从你的评语中看到自己的劳动和努力,从而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引发强烈的作文兴趣。当然,老师激励性的语言要符合实际,少而精,诚恳而有真情,否则将适得其反。

二、引而不发,尽力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

对学生的某篇作文出现的一些偏差,或某个方面需要探求更完美、更理想的表现形式时,评改者万万不能越俎代庖,将更加的途径和解决的办法统统指出来,评语应少用不应……应该……的字样,以免将学生的思维机械地引导到评改者的思路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宜多采用启发性的提示或暗示,用商量的方式,使用可否……?等字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领会、自己体味、自己感悟,自己去斟酌、去修改。

三、着眼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作文潜能

作文是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既是各种智能的综合,又是学生心灵世界的展示和个性特点的表现。因此,教师在作文评语中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写作动机和写作兴趣,充分挖掘学生创造潜能。作文评语应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推导不同的结果,指导学生利用事物的内在联系,寻找媒介,多方架桥,发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思维向四周发散,从而写出一篇又一篇的好文章。

四、评语具体,耐心引领学生的二次作文

老师对学生作文所下的评语,除了要有激励作用以外,还应循循善诱,跟踪学生的思路,把握学生的得与失,具体表达出老师的意图,为学生的二次作文指明修改方向。

学生的作文,特别是课堂作文,完美的必定很少,这犹如一块未琢的玉石,须老师的雕琢方令显出光彩,对于学生来讲,他们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具体指导,任何抽象空泛的评语,诸如选材欠佳;叙事不具体、不生动;文章平淡无味等等,这些评语只令使学生茫然而无所适从。像选材欠佳一语,老师若改为选材应从母爱,这个角度写一两件母亲如何指导自己学习的事,那么,母亲的伟大表现得更具体。这样,学生就有可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

当然,抽象笼统的评语是易写的,而带有具体指导性的评语是费时费神的,但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这个角度来说,只有具体指导性的评语,才令使学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改正。另外,作为语文老师,在给学生写具体评语时,应结合单元习作重点评析,使评语更有针对性,而不是漫无目的、千文一语。当然,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应建立作文指导序列,从语言到立意,从立意到选材,从选材到布局,分而治之,这会使学生作文稳步提高的。

五、重视反馈,师生共同体验作文的乐趣

作文评改,过去许多老师往往一厢情愿地包打包唱,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作巨幅评改,学生只是看一看得分或等级便束之高阁,评改效能几乎为零。我们可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作文评改活动中去,每篇作文均让学生现自评再由师评改。这样做,既督促学生认真领会老师评改作文的心理历程,又鞭策老师批阅作文不得敷衍塞责,还可让师生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获得感情的共鸣,以共同体验写作成功的乐趣。

作文评语在作文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作文评语若写不好,不仅会失去指导和帮助学生写作的意义,还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每位语文老师必须重视作文评语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兴趣来自阅读作文

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在我看来,书不仅是阶梯,还是一艘大船,带领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多读书,能开阔你的视野,能拓宽你的知识面,而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我学习的兴趣

我喜欢读书始于那本《故事大全》。现在我读过的书也是难以计数,可直到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我看过的第一本书就是《故事大全》。当时,我还小,只有7岁,正在上二年级,姑姑给我买了一本《故事大全》。一买回来,我便满怀好奇心地翻了翻。哇,内容真丰富啊!字上面有拼音,故事中还有栩栩如生的彩图,遇到不会读的字就拼拼音,实在太棒了!并且每一个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比如《螳螂学本领》中小螳螂东学西学,还没学会这一种本领又去学那一种本领,到头来什么也没学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把它做完,再去做别的事情。只有专注才能做成事,不然最后啥事也做不成。正是因为这本《故事大全》,让我爱上了书,与书成为了密不可分的朋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书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我从以前看故事书,再到童话、寓言,然后便是优秀作文选集、科普着作,直到现在我又喜欢看散文和小说了。比如《朝花夕拾·呐喊》《简·爱》《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本《昆虫记》。

十九世纪末,一本着作在法国出版了,刚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就是法国着名生物学家法布尔耗费了毕生心血所着成的《昆虫记》。

在这本书中,法布尔用爱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昆虫世界。螳螂虽然外表看似虔诚,但性情却十分凶猛,常常对过路的昆虫发出致命的一击;蝗虫的蓝翅膀、红翅膀像扇子一样张开,粗粗的后腿能让自己跳的很远很远,但它经常误打误撞,撞到了蜘蛛网上,成为了蜘蛛的美食;人们都说蝉是一个懒家伙,但实则蝉很勤快,反倒是蚂蚁常来抢它的食物;夜空中,萤火虫闪闪光亮,给人无数美好的遐想,殊不知它也有着既高超又残忍的捕食蜗牛的方法;人类对狼蛛的印象并不美好,恐怕是因为看了狼蛛那狰狞恐怖的样子吓到了,但狼蛛也有好的一面,当小狼蛛生下来时,狼蛛妈妈会把它那上百只小狼蛛孩子背在背上,带它们出去晒太阳,做游戏,非常累,可它依然如此;蜘蛛和蜂类都是昆虫界天生的建筑学家,一个把网织得结实又对称,一个把巢建得牢固又精致。在这本书中,昆虫们的习性、劳作、繁衍、争斗都表现得活灵活现,充满了灵性与智慧。

《昆虫记》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就以优美的笔触、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视角影响了无数科学家、文学家,以及我们这些普通的读者。法布尔以人性关照昆虫的习性,将专业的知识与真实情感熔于一炉,字里行间洋溢着法布尔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读了这本书也让我对很多昆虫的特点进行了了解,红蚂蚁那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狼蛛的母爱也让我感动不已;蜂类的聪明也是让我惊奇不已,竟然用六边形造的巢最牢固,最省材料。这本《昆虫记》培养了我热爱科学,亲近自然和尊重生命的探索精神,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大自然探索。

[兴趣来自阅读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阅读的兴趣作文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看书有什么好玩的,下棋、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看电视才棒呢!”过去,我一提起看书就会感到头痛。爷爷针对我不爱读书,贪玩的毛病,经常语重心长地用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来勉励我,启发我,教育我,让我养成爱看书的爱好。

记得有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一家人都在院子里纳凉。爷爷向我和妹妹提出一个历史问题:“我国在封建社会中第一个皇帝和最后一个皇帝分别是谁?”这时,一家人都用期待的目光投向我和妹妹,可是我们左思右想还是答不上来。奶奶和妈妈笑话起我们来,爸爸还风趣地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来!”顿时,我们羞得低下了头。这时,和蔼可亲的爷爷又耐心地说:“你们明天早晨去看一下《少儿百科全书》吧。”哦!我想起来了,这一套《少儿百科全书》原来是爷爷在教书的时候专门从新华书店花费了不少钱为我而买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从宝书中找到了答案立即告诉了爷爷,爷爷欣慰地笑了,笑得那么爽朗,那么开心,还向我翘起了大拇指。我从笑声中读懂了他对我的赞许之意,读懂了“开卷有益”的道理。

读书原来是那么的快乐!哦,我明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阅读的兴趣作文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过很多书籍,比如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福尔摩斯》《查理九世》等等。其中的人物让我魂牵梦绕: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狡诈阴险的曹操、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聪明绝顶的福尔摩斯、幽默机灵的查理……这些人物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仿佛自己就置身于其中。

书是我的一位好朋友。当我伤心难过时,只要捧起书,所有的烦恼就会立刻烟消云散;当我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只要捧起书,我就会变得踌躇满志,充满勇气;当我得意忘形、沾沾自喜时,只要捧起书,就会有一股清凉的泉水从头淋下,让我变得异常清醒……书是一叶小舟,我常常坐在书舟里漫游知识的海洋。书是一首奇丽的小诗,洗涤着我的心灵。书是一只雄健的苍鹰,时常把我从狭小的空间“拯救”出来。

书籍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我都会抽出时间,在书的世界中游历而不愿离去。我常常像一棵刚发芽的小树苗,贪婪地从书本的土壤中汲取养料,我总是如饥似渴地寻找着一切能读的书,享受着书籍给我带来的快感。书籍,不但使我的思想在进步,还让我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

朋友,希望你也爱书上吧!让我们共同到书的肥沃土壤中去汲取丰富的营养,为我们共同的“中国梦”集聚能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养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后,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创造的机会。要求学生要仔细领会,看别人是怎样把一件事写清楚且产生感染效果的;同时还要求学生拓展思维,鼓励学生别人没写的自己要大胆写,别人已写的自己要创新。如学了《将相和》一课后,让学生写一篇后续,想象廉颇和蔺相如后来是怎样齐心协力,一起保家卫国,学了《景阳冈》后要求学生写出《新景阳冈》,尽管有些故事学生写的不太合理,有些牵强附会,但却是他们创造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全文共 1561 字

+ 加入清单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一、留心生活,学会观察

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鲁迅也曾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这是鲁迅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

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练写随笔,积累素材

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写随笔,就是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就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内容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社会见闻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尽入笔底。有个学生对校园常作细致观察,从景到人,从人到事,连续写了校园生活之

三、课外阅读,学会迁移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题目的作文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多媒体教学不是单纯的传统面授,也不是单一的电化教学,而是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与创新。融合,表现为兼取两者之长,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创新,表现为两者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按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多媒体教学注重现代视听媒体的充分合理应用,真正做到视听组合,动脑、动口、动手相结合,全防卫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更加符合学生学习与认识事物的规律,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将长方体的6个面形象地战士在学生目前。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还有12条棱,分为3组,每组4条棱长相等的概念。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学习效率高。

留点时间、空间,让学生表现自我,“以学生发展为本体”思想的体现。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只有当每个都有主人翁意识,才能彻底改变过去被动式的学习状态。而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根本点是学生参与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因此,在教学中要留下足够的时间、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我,使他们的不同潜能能得到相应程度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育华小学:夏念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题目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