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朗读者之许渊冲观后感(精选20篇)

浏览

386

作文

184

篇1:2024年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

全文共 3013 字

+ 加入清单

导演陆川在央视《朗读者》节目里的处女秀,就是朗读作家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他要把这篇散文献给多年来关注自然、默默守护可可西里的人们。在陆川的朗读中,那只面对猎人枪口跪拜的藏羚羊并没能挽救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却让猎人从此放下了猎枪。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陆川自认为是个“见光死”的人,在镜头前做任何事情都会情不自禁地紧张,在镜头后面看监视器,才会觉得舒服。距离拍摄电影《可可西里》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当年在可可西里的那段经历成了陆川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不仅影响了他后来的创作,更让他对生命和信仰有了全新的认识。

对于生和死的探讨

以天葬的仪式开场,以天葬的仪式结束,不论是谕示生命的不断转世,还是象征着生死的无尽轮回,影片《可可西里》已然将焦点锁定在人类永恒的死亡主题上。那片土地孕育的每个生命神圣却又脆弱,无人区的奔波追逐,还有那些野蛮的放逐,让观众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无助,以及命运的无常。影片没有那种惩恶扬善的鲜明表达,充斥全片的只有绝境中的挣扎,与自然抗争,与盗猎者抗争,与自己抗争。

2004年,陆川编剧、导演的《可可西里》上映,这部电影给他带来了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香港电影金像奖等荣誉,同年他还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它让陆川成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佼佼者。陆川曾经说过,《可可西里》给他最大的收获,是让他找到了拍一辈子电影的方法,还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的第二部电影不是《可可西里》,我可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也不可能有后面的创作。拍完《可可西里》的时候,感觉对于生和死的探讨没有做完,好像只做了一半儿。”回忆当年拍摄《可可西里》的经历,陆川说,在拍这部电影之前,敬畏自然只是在书本上读到过的概念,并不是自己内心真正的信仰,“等走过了可可西里之后,经历了那里林林总总的一切,在藏地见证了很多的东西之后,对环境的敬重和敬畏之心就根植在我内心了”。

有一次,一个地方政府想请陆川去做一个实景演出,看过之后他发现这个演出可能会破坏当地的植被和水源,就放弃了这个项目。不仅创作,连日常生活里很多小习惯也彻底改变了,见到穿皮草的人他会上前提醒,对以前喜欢的象牙雕刻也敬而远之了,以前喜欢看马戏,现在感觉到马戏团是一个有悖于自然法则的挺残酷的事情。去年,陆川的动物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和观众见面,“在拍摄这两部电影的过程中间,我的很多生活习惯、很多想法都改变了。在将近五六年的时间里,和野生动物打交道,接触环保主义者,他们对我的改变很大。”陆川说。

1971年出生于新疆奎屯的陆川,2002年凭借自己编剧、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寻枪》在中国影坛崭露头角,《可可西里》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对于陆川而言,拍摄《可可西里》的那段日子让他难忘,花了两年时间在可可西里选景,然后下去生活,再写剧本再拍。所有参与这部戏拍摄的剧组成员都存在健康遭受损害的情况,而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为中国电影创作一部不一样的作品。

陆川的电影之路是从阅读小说开始的,尽管父亲、剧作家陆天明和姑姑、作家陆星儿对他直接的帮助不是很大,但是,儿时的文学积累给他日后的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厚的营养。陆川坦言,自己一直没有把电影当作一个职业来对待,“所以就很想去拍不同的电影,去尝试不同的事儿。影评人和观众有时候会希望你保持自己的风格,但我想通过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切面去了解不同的人性”。

好坏评判标准在那片土地上彻底失效

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100万只高原动物藏羚羊,不过随着藏羚羊绒的价格暴涨,可可西里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从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边地区的藏族人和汉族人在队长索南达杰的领导下,组成了一支名为野牦牛队的巡山保护队,志愿进入可可西里进行反盗猎行动。陆川说,影片灵感来自有关藏羚羊、野牦牛被残酷猎杀的新闻报道,最终,那里的人们挣扎的生存状态深深打动了他。

直到今天,在陆川的记忆里,可可西里都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存在:缺水缺油,冰天雪地,狂风怒吼,流沙肆虐。可可西里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美丽的少女”,名字虽然美丽,却是一个被欲望、罪恶、死亡笼罩的地方,那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总是现实而残忍,暴力而血腥。在那海拔4700米的无人区,危险的荒漠之地,有人可以因为贪婪去掠杀藏羚羊,有人可以因为5元钱残忍地做帮凶,好坏善恶、理想现实、震撼愤怒无奈,所有这一切,都在那片土地上纠缠博弈。

人类为什要蹂躏这片美丽的土地,为什么要残害这些藏羚羊呢?因为有些女人要用羊毛装扮自己的美丽,于是有些人便通过猎杀藏羚羊以满足金钱欲望,还有一些人只是为了生存。

作为一个非典型的英雄,《可可西里》中的主人公日泰身上混杂了理想主义和残酷现实的尴尬,他不是警察,只是以西部工委的名义行动的自愿巡山队成员,他对在冰上抓住的捕鱼的人罚款,现场开条子并从口袋里把公章拿出来盖章,他指示队员卖皮子,他不顾队员和自己的性命去追那个老板,似乎这一切都会让我们对这个人物的正义性和纯洁性产生怀疑。

在这部电影里,刘栋作为巡山队员,被队长日泰呼来唤去左右驱使不但毫无怨言,同时他身上也显现着鲜明的生命本性追求,而最惊人的一笔,却是他毫不脸红地伸手向做“三陪”的女友要钱,然后再转身拿着最底层女性的血肉钱,赶去捍卫一群志愿者的崇高使命。

“在可可西里,我们沿用多年简单明了的好坏评判标准彻底失效,好与坏可以在瞬间转换,一如生死。盗猎者为了生存而盗猎藏羚羊,而巡山队员为了给队友治病也卖羚羊皮。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恶,恶人会在某些情况下选择善。”陆川说,现实中,“好”与“坏”并非泾渭分明,更多时候道德屈从于生存,那里的人们用坚定的毅力奋斗在生命的禁区,用人们无法想象的意志生存,“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狱,还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

想要给观众留下的不是眼泪,而是思考

2004年,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中国唯一一部参赛影片《可可西里》获得了评委特别奖。领奖台上,陆川落下了男儿泪。

生活中,陆川自认是个“泪点奇低的人”,最主要喜欢流泪的场合是看电影,经常情不自禁眼泪就下来了,有时候在飞机上对着电脑泪流满面,弄得空姐一头雾水。

在可可西里,剧组所有人都身体不舒服。在《可可西里》的拍摄中,一次意外让陆川失去了一个伙伴,他流下了痛苦的眼泪,可在电影剪辑时他又狠心删掉了很多煽情的桥段,他想要给观众留下的不是眼泪,而是思考。看过太多的生与死,感受过大自然可怕的力量,陆川想要把人类生命的脆弱传递给观众。

为了拍《可可西里》,陆川多次跟随当地的巡山队员进入无人区巡逻,他最迫切要表达的就是真实。2003年8月,影片正式开拍,陆川率领剧组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我觉得煽情是对可可西里的不负责任,因为那里拒绝眼泪,只有绝望、平静与内敛”。

《可可西里》全部都在海拔3800米以上拍摄,其中有30%的内容是在无人区拍的。为了追求真实效果,剧组还在可可西里高原最高峰布格达尔峰海拔6200米处取景拍摄。在布格达尔峰,剧组遇到了电影里巡山队经常碰到的事,在风雪中露宿,极度缺氧,头痛、头晕、呕吐,高原反应强烈,电影拍到最后,原本有100多人的剧组只剩下60多人,电影的拍摄也超期一个多月。

陆川把《可可西里》当作一部纪录片来拍,片中演员基本是非专业的,陆川逼着演员们去感受最真实的绝望,一次次去跳冰河,一次次去陷流沙,到最后,他们已不是在表演,而是一种生存本能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朗读者观后感600字作文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亭是我特别喜欢的设置。当初我们创意是希望能够让普通人也慢慢地开始接受有这样一种传递感情的一种手段。其实朗读真的应该像唱歌说话一样,我们有时候可以用这种方式借文传情。”正如最近爆红的节目《朗读者》的制作人董卿的初衷一样,朗读亭是带着《朗读者》节目的使命,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距离,走近每个朗读者的身边,将一段六十分钟的客厅文化转变为一场2017最具热点的全民文化活动。它的推出旨在让各行各业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稍作暂停,走进“朗读亭”朗读名篇片段,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情愫,用发至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人生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作为《朗读者》节目播出后抵达的第一个城市,朗读亭在杭州迅速成为爆款,将杭州人民的朗读热情全数激发,引得媒体争相报道。浙江大学微信号发布关于朗读亭的文章也瞬间突破100000+的阅读量,可见朗读亭的备受追捧。

京杭运河畔,是朗读亭在杭州的第一站,一位大爷在亭前挥毫写意,洋洋洒洒写下“朗读亭”三个大字,引发路人围观。紧接着,朗读亭来到第二站杭州市图书馆,穿戏服的女子、外国留学生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朗读亭前驻足,其中,75岁的王佩英奶奶朗读了病床上老伴写的情书,走出亭子时,她泪流满面,在场的众人也纷纷为之动容。

前日,朗读亭移动到浙江大学站。这是朗读亭到杭州的第五天,当天寒风冷雨的恶劣天气状况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朗读亭的热度。源源不断的人撑着伞来到朗读亭前排队,仅从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朗读亭就已倾听了80多位朗读者的故事。他们中有浙大的学子,也有特地赶来的中、小学生,还有不同职业的人、不同年龄的人都聚集在这小小的朗读亭周围,渴望朗读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原定晚上十点的录制,也到接近零点时才录完最后一个朗读者。

一天下来,朗读亭已经收录了超过170位朗读者的朗读片段,连节目组的导演和摄像,都被杭州人民的这股热情和毅力吓到,表示:“今天我看到好多教授学者进亭子朗读,这种状况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在冷风里排了几小时队,脸上还是笑呵呵的,这在别的城市也难以想象,没想到,杭州人为了朗读这件事,这么有恒心,有耐力。

杭州朗读亭在哪里?本周末,朗读亭将会移动到浙江图书馆。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走进朗读亭,在其中朗读出自己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第6期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亭设立在新清华学堂广场,亭内设置有录音及录像设备。朗读者们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诗歌或经典作品选段,走进朗读亭,通过诵读讲述埋藏在心底的故事,用声音传递温暖向上的力量。朗读结束后,还可以获得清华大学研究生会颁发的专属证书,并可在合影墙前进行合影。

清华大学图书馆教师张秋和孩子一起走进朗读亭,希望将热爱读书的火种传递下去;计算机系研究生矣晓沅选读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现于中国文联工作的校友李丽朗读了原创作品《难忘铁凝为我改稿》,纪念难忘的师生情。

清华大学原创话剧《马兰花开》中许鹿希女士的扮演者蔡丹阳,通过朗读《两弹元勋邓稼先》,表达了对“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敬意;苏世民书院学生李施军朗读了《祖国不会忘记》,送给那些和他一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当代青年。

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白本锋老师也走进朗读亭,朗诵了朱自清的著名篇章《荷塘月色》,希望同学们能够记住清华这个可爱而美丽的园子。

好读书协会的会员们走进朗读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好读书、多读书的约定;清华大学的国际学生们用各自国家的语言朗读了自己国家的经典作品;来自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朗读了《酿了又酿的青稞酒》《西藏支教日记》等文章,重温在雪域高原支教的时光,更加坚定自己的责任与信仰。

伴随“朗读亭进清华”活动,校研究生会同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时光慢递”活动邀请同学们在订制明信片上写下自己近期的读书计划并投入邮箱中,一个月后由工作人员将明信片寄到同学手中,帮助同学们自查读书情况;“书香校园”活动鼓励同学们捐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用于图书漂流活动。校研究生会希望借此次活动,推广校园读书活动常态化,着力营造全民读书氛围。

《朗读者》栏目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栏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朗读者第六期观后感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央视一套8点档的《朗读者》,播出柳州“走心情侣”丁一舟、赖敏的故事。赖敏现场朗读台湾作家三毛作品,催泪台下观众。

丁一舟、赖敏这对患难情侣,相信柳州人不会陌生。一辆单车、一辆轮椅、一只狗、两个人……为了让患“企鹅病”的女友在剩余生命里到处看看,丁一舟决定带着患病的赖敏,在全国地图上走出一个心形。

2月25日,丁一舟、赖敏受邀到北京,参加央视《朗读者》节目录制。昨晚播出的《朗读者》上,丁一舟、赖敏与董卿互动,他们和大家分享了旅途中的故事,并分享了即将为人父母的喜悦。赖敏还在现场朗读了一段女作家三毛的作品,《你是我不及的梦》一书中《夜深了,花睡了》的片段。

赖敏说,自从2015年从柳州出发以来,都是丁一舟挣钱养活她,旅途除了快乐,还有很多艰辛。即便如此,丁一舟还是会尽量满足她各种小女人的幻想,给她买婚戒、在拉萨求婚,又在四川甘孜理塘与她举行藏式婚礼。或许他们的生活并不阔绰,但精神却非常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第六期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1519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每次她学习,我都是看书。很久不曾看过电视了。

现在,孩子放暑假了,我也跟着放松一下。前几日,叫上孩子一起看口碑还不错的《朗读者》。从电脑上找到了《朗读者》第6期。

说实话,董卿的外貌,我并不是多欣赏,尤其是现在又把脸整成那么一个尖下巴,每次看到这个明显是整过的小尖下巴,我都觉得把她的美又打了折扣。好在,董卿的才华弥补了这个人工缺陷。

这一期的主题词是“告别”。董卿的开场白,真的挺不错。

告别是主动的选择,有些时候告别是被动的承受,那我们如何面对告别呢?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是对迷失的告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豪迈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这么优美、深情、诗一般的语言一下子就抓住的我的心。

这一期邀请到的朗读者嘉宾,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有同感,而泪流满面的是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

我的女儿从小学升入初中,在小学时,曹文轩的作品她读了不少。每次只是给她买,或者图书馆借,但说实话,对曹文轩的作品,我读的不多,总觉得是写给小朋友的。象他写的《草房子》,我也读过,但印象并不深。

这次,董卿问他:你写的《草房子》里面的主人公桑桑,父亲桑乔背着他看病,这是真事么?

曹文轩:这其实就是写的少年经历。14岁时,我的脖子处有一肿块。父亲背着我,四处求医。父亲背进背出,我被多家医院判为不治之症。我当时的感觉是,我可能要离开这个世界。后来我们去上海,一名老大夫非常有把握地说:这只是淋巴结核,会好的。父亲听到这个结论,再一次泪流满面。

这是一个虚拟的告别,却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生死,理解了告别,理解了爱。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女儿也在一边说:“妈妈,他和你得过一样的病。”

是啊,2012年的那个端午节,我的脖子左侧发现了一肿块,当时,在洛阳多家医院,做过各种检查,被当地医生诊断为肿瘤。还按肿瘤进行了一次化疗,满头秀发掉成了光头,我也瘦到80来斤。

我当时痛苦,绝望,以为我年轻的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以为我就要离开这个世界,就要离开我不舍的亲人,就要离开我年仅8岁的女儿。那时候从医院回到家,我都要拉上先生,换上最漂亮的裙子,让先生给我拍照,录像,想为孩子多留些对于妈妈的记忆。

在洛阳化疗一次后,我们去北京,找同学,找朋友,去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301医院,这两家国内顶级医院,在一周内得到确诊,我得的不是肿瘤,是淋巴结核,不用动手术,按时吃半年以上的药就会痊愈。天啊,不是肿瘤,那我还可以活着;并且不用手术,那我脖子处不会有疤痕,不影响夏天臭美,不影响脖子上戴项链!

是的,就是和曹文轩年少时得的病是一样的,是淋巴结核。所以,我理解他的心情,理解他父亲当年的心情,那时的泪流满面是重生后的狂喜。

我曾经说,即使演员演戏,也不会演得这么逼真。我当时的伤心绝望和后来的狂喜,真的无法表述。觉得到了地狱,又被拉回了平凡生活的地面。而原来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却原来是如此美好。

所以,这真象曹文轩所说,这是一场虚拟的告别,而不是真正的告别,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生了一场病,被误诊了,我并没有觉得不幸。相反,我觉得这是一场幸运,幸运的,生了一场病,渐渐意识到生命里曾经忽视的东西那么重要:

健康的身心

陪伴家人朋友的时光

穿透一切黑暗的太阳

雨后泛着青草味的空气

承载着万物的地球母亲。

愿我们的每一次告别,只是短暂的告别,我们还会再见,这就是幸福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中央台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定位为文化情感类节目,通过节目中嘉宾的朗读,让观众感受文学之美、声音之美和情感之美。

蒋雯丽分享与艾滋病患者“亲密”故事

从2002年开始,蒋雯丽已经做了十五年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员了,她说当初只是有这样一个愿望,想做一些好事、善事,结果一做就是这么多年。蒋雯丽与先生顾长卫合作的电影《最爱》就是以艾滋病感染者为背景,而片中就是找了这群感染者来拍摄。在《朗读者》访谈中,蒋雯丽谈起了电影拍摄时的幕后故事:她要求剧组工作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们同吃同住。值得一提的是,今晚在《朗读者》的现场将会出现神秘嘉宾,让蒋雯丽感动不已。

“同桌妈妈”16年陪读 儿子以朗读感恩母亲

除了蒋雯丽分享与艾滋病患者“亲密”故事外,另一位感动无数国人的“同桌妈妈”陶艳波也将和儿子杨乃斌一起走上《朗读者》的舞台。因为16年坚持陪伴患有听力障碍的儿子杨乃斌读书,“同桌妈妈”陶艳波曾获评“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从无法说出一个词汇,到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杨乃斌16年的学习生涯,全部都有母亲陪伴,这中间历尽艰辛,旁人无法想象。不过,陶艳波从未有过怨言,她说,“教育乃斌是我一辈子的职责。这是一个母亲会做的,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只是坚持走的路比别人长一点。”

为了报答母亲的付出,在《朗读者》的舞台上,杨乃斌将朗读冰心的散文《不为什么》,“献给我的母亲,如果不是她16年的陪伴,可能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当所有人都想要放弃的时候,只有她还一直坚持,一直鼓励我。”他还分享说,之所以来到这个舞台,是因为这么多年,他都想跟妈妈说一声谢谢,但是一直没有好的表达方式。杨乃斌还推荐听障孩子以朗读作为康复训练,“对于一些听障孩子来说,这样的朗读相当于一次康复训练,是有实质帮助的,我小时候也每天都朗读训练。朗读对于听障孩子来说是有特殊的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朗读者告别观后感模板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一开始看到《朗读者》介绍,想起前不久才结束的同为董卿主持的诗词大会,心里念着这一定又会掀起收视狂潮。看到第一期前半部分,才想起了类似的节目《见字如面》。

今天不谈节目内容,谈现象。一股脑出现了一系列文化类节目让我们看到的是电视人在试图拯救现在趋近于数典忘祖的年青一代。不幸的是这个出发点本身隐藏的文化流逝之痛,而幸运的是从颇高的评价中看出这些电视人的努力没有白费。

用那句很老但很经典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之于电视人和中国文化均是如此。当你看到满屏的真人秀和鲜肉,真的不会觉得被娱乐和综艺侵占太久的电视行业是在和互联网新媒体的博弈中垂死挣扎。是时候换换口味了,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

我们该被其包含的多样文化性而折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勇气

全文共 1387 字

+ 加入清单

除了《中国诗词大会》,最近又有个电视节目火了,就是央视的《朗读者》。

主持人,都是董卿。

这两个节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蕴藏于节目中的人文精神。《中国诗词大会》选手比较的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记忆,已经播出过很多期,观众比较熟悉了。《朗读者》却是一个全新的节目,正像主持人董卿解释的那样:“朗声者我认为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就是传播文字,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朗读者。”

如果我们留心的话,我们不妨简单梳理下这几年中国综艺节目的脉络。最开始火的是什么呢?是以湖南卫视《玫瑰之约》为代表的相亲节目;后来是《快乐大本营》,再后来就是《爸爸去哪了》、《奔跑吧兄弟》以及《我是歌手》这类节目;然后才是《中国诗词大会》以及现在的《朗读者》。发现什么了吗?如果说中间有规律的话,那就是《玫瑰之约》这类的相亲类节目,其实是打破了中国人的“害羞之心”,《快乐大本营》是让人尽情地释放和恶俗搞笑,释放人的“本心”,怎么闹腾怎么来;到了《爸爸去哪了》、《我是歌手》这类节目,就已经开始强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感情、兄弟的感情都成了抓人眼球的东西,相比以前,节目开始变得内敛;《中国诗词大会》表面上强调的是记忆力,但根本上比较的还是嘉宾选手中国人文的修养;到了最新的《朗读者》这里,董卿花一年时间打磨的这档节目,王牌核心就是知识、人文,而这些知识和人文区别于《中国诗词大会》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她更强调出席嘉宾的人文底蕴份量。

说到这里,我们是不是都明白了点什么?包括从我们的国家上层建筑层面上,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提倡家风、在提倡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里找到我们国家的“存在感”,那么具体到社会上,汉服在被很多人开始注意和接收,茶文化、香文化以及许许多多中国传统的东西,开始渗入平常人的生活。手工的东西、绿色生态的东西,“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健康生活方式,成了中国人流行追求的东西和存在状态。这种种的迹象表明,当我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当我们的生活被各种选择所迷惑,我们终于开始回归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开始回归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那部分文化和生活积淀。而这部分积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被国人所重视,甚至是鄙夷。这种重视和回归,表面上是喝茶、闻香这类东西,但更深层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东方化,即便是家风、养生这些东西,也是这种东方化在思想上的进一步延伸和表现。

《朗读者》的走红,也是这种更深刻社会和人文变化,在综艺节目上的体现。这是一个大的土壤环境,即便这次不是《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我们也相信会有同类的人文节目走红,而且在这两档节目的带动下,相同的节目也会很快出现。

我们曾经一度感慨中国人文精神的失落,很多人也试图通过不同的渠道挽回中国的人文精神,但多是“曲高和寡”,并不能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响应。这是当时大的社会环境,还并不能让中国人文精神得到很好的灌溉,即便是有个别人种一棵小苗,也会因为营养和水份不足,而很快枯死,即便是成活下来,也是细弱不堪。但是现在却正好是中国人文精神得以复活和快速成长的好时候,这种中国人文的东西,已经不是个别人的个别行为艺术一样的表达,而是一种被大众所普遍认可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

注重人文,注重传统文化,特别是开始注重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东西,在中国人文整体复苏的土壤之下,才有《朗读者》的一夜爆红和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朗读者最新一期观后感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不,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这段作为《朗读者》的开场白,击在了每位观众的心里。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这是这档节目的自白,也是出彩之处。重点放在挖掘人的百态――每位嘉宾带来的不是干巴巴的选取片段,而是自身的真实写照,自己的人生感悟。

既然名为“朗读者”,那让谁来朗诵就显得尤为重要。节目的嘉宾设置没有一味地追求大牌,而是采用“明星+素人”这样荤素搭配的巧妙结合。在2月18日第一期节目中,明星阵容包括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著名翻译大师许渊冲,还有鲜花夫妇周小林殷洁,无国界医生志愿者蒋励这样的普通人。

在节目设置中,更是看出了节目组的独具匠心。每一期设置一个主题,配上董卿的阐释,再选择相关联的嘉宾和朗读的作品。第一期的主题定为“遇见”,每位嘉宾都结合自己的故事选取最触动自己的一段文字进行朗读。还设置了开场曲的演奏和结尾的弹唱。此番用心在综艺节目中实在是少见。

央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第七集节目中,董卿邀请到“微博女王”姚晨、影视演员李立群、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著名作家王蒙、维和英雄、音乐剧译配程何等嘉宾,一同在朗读中分享那些有关“告别”的人生故事。

在我们的一生中,要告别的人有太多太多,大部分人印象最深的都是与至亲的告别。但对于姚晨来说,提起“告别”,她首先想到的却是那些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14岁那年,姚晨就独自一人北上来到北京求学。二十多年来,在火车旅途中、在小影楼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在刚生完孩的那段时光里,姚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遇见与告别,结识了一波又一波陌生人。这些在姚晨生命中短暂出现的面孔到现在都时常出现在她的脑海中,现场姚晨坦言:“我觉得可能没有这些人,我的人生轨迹会被改写,会是另一番景象。”

当年报考北影之前,姚晨曾有一段时间无处可去,好在之前勤工俭学时认识的一位“胖姑娘”收留了她。直到现在,姚晨还记得那个名叫王栋的“胖姑娘”的小屋在北京六环外的一个远郊小村里,当时一进门,姚晨直接吓了一跳,“我觉得那个房间的宽度可能就这一张沙发这么宽吧,摆了一个木板,下面用一些东西垫起来,就是一张床。”

在那个现在看来甚至“不太适合人居住”的小屋里,姚晨和“胖姑娘”一起挤了一个月,“基本她睡就占了三分之二的床,然后我占了三分之一,趴在墙上睡。”虽然时隔多年,但谈起那段经历姚晨依然记忆犹新。对于这些虽是萍水相逢但却给她过无数温暖的陌生人,姚晨会选择为他们朗读怎样的文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朗读者最新一期观后感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新一档文化类节目《朗读者》首播满堂红,这也是主持人董卿首次担任节目制作人的节目,此前董卿还曾担任《中国诗词大会》等多个文化类节目的主持人,不过,在她看来,这并不代表文化类节目要开始大火了,只是个风向标。

当下,碎片化阅读成主流,深度阅读日渐式微。尽管超过半数的人表示,非常愿意“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当强大的社会生存压力迫使人们的精力向工作倾斜,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骤减。这未必全然归因于人们文学价值的忽视,主流媒体在阅读氛围和倡导文化价值的职能上也存在缺失。

在这样的社会现实和需求下,文化类节目迎来了绝佳时机。在满屏的娱乐类综艺节目中,文化节目相继涌现似乎是一种时代的必然,也是一种价值的回归。当观众的眼睛被娱乐填满之时,自然会产生新的需求——对自我、对世界产生疑问,寻求答案。优质的文化节目也就适时而生。

相较于娱乐类节目,文化节目确实有一定的准入门槛。董卿也认为文化类的节目很难做,需要更精心的设计,他们希望把《朗读者》打造成一档“高而不冷”的优秀文化节目。“高”是来自文学品质,而“不冷”靠的则是情怀,用真挚的情感让文化更加平易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本周末,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将迎来第四期的播出,这一期的主题词是“礼物”。本期节目中,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倪萍将登上《朗读者》的舞台,与董卿首次同框,讲述多年为子求医的心路历程。淡出娱乐圈多年的李亚鹏重回公众视野,分享他的教育观点及陪伴女儿成长的故事。此外,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前女排名将赵蕊蕊等也将在本期节目中亮相。

倪萍为儿子求医退出舞台 回顾多年心路历程

倪萍曾是一代人的春晚回忆,她的声音陪伴大家度过了13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是无数观众心目中的“女神”。然而在2004年,倪萍4个月大的儿子被诊断出一种罕见的疾病,如果不治疗,他的眼睛就会慢慢看不见,甚至会死亡。倪萍为了儿子赴美求医,退出央视的舞台。2014年,倪萍又重回央视舞台,对倪萍来说,守候她的观众是失散多年的“礼物”。倪萍为何回归?重新站在舞台上的她有何感受?在舞台下的倪萍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种种心路历程,倪萍都将在《朗读者》中对董卿和盘托出。

更值得一提的是,两代央视一姐同台惺惺相惜,董卿称对倪萍充满敬佩之情,倪萍也称赞董卿说“为她骄傲”,两人同框是何种画风?节目播出便可一睹究竟。

父爱如山 李亚鹏大方分享教育心得

知名演员李亚鹏,本期节目也走进了《朗读者》的现场。他是《将爱情进行到底》中的青春偶像,是《射雕英雄传》里的郭大侠,他是一位商人,更是一位父亲。对他来说,女儿李嫣是上天给他的最好的礼物。女儿的到来甚至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十几年时间,嫣儿撕掉了唇颚裂儿童的标签,成长为了一个阳光自信的女孩儿。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父亲的李亚鹏都做了些什么?为何令董卿发出“如果拼爹的话,嫣儿赢了”的赞叹?李亚鹏坦言,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教育真的是有方法的,但如果缺少了爱,一切方法都是教条。”除了分享与女儿的故事,李亚鹏还在节目中为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朗读了一段催人泪下的文字。究竟李亚鹏将为谁朗读?本周六、日央视一套和央视三套黄金档联合播出的《朗读者》将一一揭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央视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还记得董卿在节目录制时感慨吗?“我当了21年主持人,而今仿佛回到了起点。追求制作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终于要实现了。”自去年3月起,筹备接近1年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即将与观众见面了。

柳传志:我其实挺“怕”我儿子的

知名企业家柳传志在节目中畅谈因拙成巧的人生轨迹,高三时为何与成为飞行员的机会失之交臂?节目现场柳传志重现“父亲的演讲”,朗读儿子婚礼上的家信,“柳式家训”又有哪些另类之处?

许渊冲:诗译英法唯一人

曾翻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96岁高龄翻译家许渊冲也受邀到场。追忆往事,他道出曾翻译林徽因诗词,只为追求女同学的独家趣闻。已为中外文化传输做出杰出贡献的许渊冲老人,虽近百岁高龄,却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到凌晨3、4点,驱动他活到老译到老的动力是什么?走过一个世纪,他又带来了哪些直击心底的人生感悟?

濮存昕:感恩那个让我重生的人

濮存昕在《朗读者》中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直到他遇到了一位医生,帮他扔掉了拐杖,重拾了信心,濮存昕说:“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濮存昕。”生命的奇妙之处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幸运的是相遇后发生了一切美好的事。

蒋励:在战火纷飞中接生

蒋励,33岁,一名妇产科医生。她在节目中讲述了作为“无国界医生”在阿富汗面对生死一百天里发生的故事。

“鲜花山古”夫妇:1200亩花园见证爱情

四川省转龙镇有一片美丽的鲜花山谷,这不仅是世界上最大面积的蜀葵花海,更成为了周小林与殷洁这对夫妻的爱情见证。“鲜花山谷”夫妇在《朗读者》现场分享他们的日记,分享他们普通却不平淡的爱情故事。

张梓琳:一举夺魁后的生活

世界小姐张梓琳首度在节目中透露当选世界小姐冠军的决定性因素,光环背后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初为人母的她还分享了孩子带给她的惊喜与感动。现场她将为谁朗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朗读者第十期观后感胡忠英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登场的第十期《朗读者》主题词是“味道”,杭州人看着特别亲切,因为有杭帮菜掌门人胡忠英。这次胡大师出场的身份也格外隆重,字幕打出的头衔是:G20杭州峰会餐饮文化组组长。据说胡忠英上《朗读者》,是董卿亲自点的名,也是她心中这一期的重头戏。

胡忠英的节目是3月22日晚上录的,一共录制了40分钟,所以有很多精彩花絮没有放出来。

比如上场前,胡忠英在化妆室吃了一盒工作盒饭。候场时,节目组有个刚结婚的小姑娘拿了笔和本子,来请教胡忠英怎么做菜。胡忠英隆重推荐了杭州的湖羊酱油,手把手地教她做蒜蓉鱼片。

直到演播间里,胡忠英和董卿才第一次见面。“当时董卿用杭州话和我问好:‘你是杭州人?’我也用杭州话回她:你的杭州话讲得蛮好嘛,董卿说她在杭州待了五年。我问她有没有吃过南方大包,她说想不起来了。后来她嘉兴话出来了。可惜摄像师说没录进,第二遍她就改别的台词了。”胡忠英说。

节目录完,董卿还和胡忠英约好:“下次我来杭州吃鳕鱼狮子头。”这道菜是G20菜单上的,“因为很多老外吃不来鱼刺,所以用鳕鱼做”。

胡忠英在解密G20菜单时,全场观众都听得咽口水,像龙井问茶,把猫耳朵做成茶叶的样子,好看到不舍得吃;桥与荷,简直马上可以吟诗,“接天莲叶无穷碧”。

胡忠英说了三个70秒的秘诀,可以看出严谨的匠人精神,“70秒把36盆菜装好。70秒18个跑菜生把菜送到,70秒放到手上。保温箱里都是85℃,盘子里也是85℃,每个细节都考虑到,在国宴上没有差不多的说法。”他朗读的是古龙的散文《吃胆与口福》,献给已故师父童水林。录制前,胡忠英一直担心自己的普通话,“我在家里练了几天,夫人给我纠正,嚼是个多音字,我特地查了字典,在文章里念jué,开怀大嚼。”他一共念了两遍,第一遍有点快,董卿笑着问,“要不再来一遍?刀功都练了十多年了,这朗诵再来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在《朗读者》节目中,节目组和潘老特意选择的便是当年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写的那篇著名的檄文——《告全国民众书》。

节目组除了请来近十位清华校友与潘老共同朗读这篇血泪檄文,还邀请了十多位当年西南联大的清华老校友:91岁的音乐家茅沅、95岁的历史学者胡邦定、97岁的诗人郑敏、91岁的航天科学家林宗棠等等在场外一同朗诵。

老人们的总年龄加起来有1200岁,但当他们读起这一段“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时,依然像几十年前一样心潮澎湃,群情激愤。

是啊!没有国,哪有家?

潘老在节目中透露:经历过卢沟桥事变的他,差点死于日军的轰炸,最后全家成了难民。

他说:我们念书的目的就是抗日,救国,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朗读者那一天观后感

全文共 194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当我们见证各类以文字为生的平民明星横空出世、“一战成名”时,应当感谢的绝不是什么“祖师爷赏饭吃”,而是新文化运动的各位先贤干将。没有他们整整一个世纪前的艰难推动,就不可能有现代文学革命,更不可能有这类文化领域的“庶民胜利”。

新文化运动从白话文开始,白话文的推广从标点符号开始。“句读之不知”似乎比“惑之不解”更低级。但是,当胡适等人试图引入现代标点符号来解决这个初级问题,竟然遭到那样强烈的抵触:“秤钩(指问号)也能入文吗?”

白话文革命的最根本动机和最深远影响在于达到“言文一致”的效果。所谓言文一致,简单说来,就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表达一致。晚清的黄遵宪说“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胡适说“一部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部活文学逐渐代替死文学的历史”。人们常常用“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来描绘人的言行分离。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人们的言行分离之间还有一个过渡状态,就是言文分离。说的是一套,写的另一套;日常语言是一套,文化积淀又是一套。

“言文一致”有助于消除言说经过文字最终过渡到行为的中间环节。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并轨,当然是前者对后者的兼容并包、雅俗共赏,让文学飞入寻常百姓家,不离乎人伦日用。由此,从文学革命而至伦理革命,再由伦理革命发展到五四时期的政治革命。五四青年们的街头演说,一定不会是大臣们的奏折体,也不大可能是西游水浒红楼体,而只能是一种更彻底的平民话语体系。只有这种言文一致的文体能够发挥出政治动员的巨大能量。

大俗之中蕴含着大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非要表达出某种民粹主义的腔调,那未免做作,也沦为乡愿。然而雅俗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通道。诗三百篇不过是时人口耳相传的歌谣,传至今日已被人们奉为大雅,正所谓“思无邪”;诗为正统时,词体被认为是轻佻浮躁,太过世俗,陆放翁生逢诗词相交之际,诗有九千首,词却不多,不过是用作世俗消遣;待后人将词奉入庙堂,民间的曲又成为世俗的代表;再后来是小说,然后是白话小说,到今日白话小说也已登上大雅之堂了。这雅俗之辨,实在是亘古不绝,绵绵不断。

为了推广白话文,当年胡适曾与古文派在诗歌层面上“斗法”。相对温和的保守派文学团体“南社”并不反对在小说和演讲中使用白话,但坚持认为诗歌是个例外,因为诗歌是“文学的高级形式”。胡适偏不信这个邪,闲来无事写了不少白话打油诗作,这些当时的旧派文人以为俗不可耐的作品有不少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其中就包括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流行歌曲《兰花草》。

我们完全无须抬高这些年不断出现的某些现象级平民文人,他们的文风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并非有多么的清奇超凡。恰恰相反,这些“新风气”正合于陈独秀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摇旗呐喊时,所撰的《文学革命论》中那几句标志性口号:“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白话文的推广固然有新文化运动先锋们冲锋陷阵、左冲右突的功绩,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制度背景则是数量庞大的“阅读受众”群体被批量化地生产出来了。各类新式学堂层出不穷,培养出大量现代知识阶层,他们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是有钱有闲的市民阶层。

在当时的脉络中,农村被视为文化荒漠,没有哪家媒体是旨在为农民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今天则不同了。文盲几乎不存在了,文化传播的载体也一跃进入智能化、数字化阶段。技术进步貌似让世界变得更“平”、也给城乡设置同样的文化议程。因而,掌握了先进的文化手段和工具的农民,也可以在今天写出动人心弦的文字。

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今天热捧的很多平民文人,不过是做到了“我口道我心,我手写我口”这样的最基本要求,平实记述自己生活,居然就被大家如获至宝一般孜孜以求、推崇备至?难道说,一百年来,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的成果遭到蚕食,以至于我们对这类返璞归真的文字感到新鲜、稀罕起来?抑或是,今天很多专“以文字为生”者,偏离这些基本要求太过遥远,以至于回归到“言文一致”、说真话、讲人话,似乎又成了一个很高的标准?再或者是,我们使用白话文一百年之后,又“增生”出某种文化的“赘疣”(官话、套话、空话、大话),以至于一些朴素的文字扑面而来时,有一种久违的感动,进而视如珍宝?

另一个大问题是,今天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在表面繁盛之下,也有着迥异于以往的乱象,这很像波兹曼对奥威尔和赫胥黎的比较:也许今天更值得我们担忧的,是那种淹没在一地鸡毛下的生活琐事、汪洋大海的信息浪潮之中的精神文化需求。每每看到世界读书日所披露的国民阅读质量每况愈下,我就不由得想起那句老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对于物质需要的满足,文化需要的满足谈何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朗读者第九期的观后感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毕飞宇与"爱"和解 独特解读亲情打动网友

对于普通人来说,家是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是一个无论外面如何变幻,都始终不会拒绝自己的归宿。然而对于毕飞宇来说,家最深刻的印象却是漂泊。

作为一名文艺创作者,毕飞宇有着远超普通人的敏感内心。节目中,毕飞宇坦言由于父母不断调换工作和父系长辈缺失的缘故,自己从小就有种"没有根"的感觉。以至于后来,毕飞宇还曾和父亲商量,说:"你行行好,必须给我们做儿孙的有一个跪的地方。"这种看似独特的想法其实代表着一种大众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思维,令不少网友感叹:"其实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很容易理解,每个人都知道落叶归根,这种“没有根”的感觉该有多孤独。"

而父亲的个性同样影响着毕飞宇。由于对工作生活的失望,毕飞宇的父亲平时沉默寡言,面对毕飞宇也无话可说。这种疏离感持续了很长时间,以至于后来父子俩第一次亲密接触甚至令毕飞宇感到"煎熬"。好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现在,毕飞宇已经学会了向父亲表达爱意,节目中他就为父亲朗读了自己写的小说《推拿》中的选段。毕飞宇说:"爱的习惯需要好几代人一点点建立。"这种独特的亲情解读为观众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不少观众在看过节目后深受触动,直言:"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父亲,总是含蓄内敛不善于表达,这种现象应该改改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朗读者第七期主题观后感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似乎一夜之间,人们都从撕名牌的狂热爱好者变成了诗词歌赋和历史正剧的拥趸。无论综艺节目,还是电视剧,突然发生了一次风格上的逆转。《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刷爆朋友圈,《大明王朝1566》十年后复播被重新发现,惊为神作,《大秦帝国》引起的诸多热议与争议,这一切似乎都在证明着某种“正剧”的复兴。

看似巧合的背后其实有着深切的原因。政策的推动、大众接受美学的嬗变、文化心理的基础,都在这个时刻与那些节目的风格互相印证。这是娱乐至死的拐点,还是多元化选择的开端,或者只是附庸风雅的昙花一现?答案只能留给时间。

《朗读者》舞台上的董卿和春晚舞台上的董卿不太一样。她不再身穿华服,也不再把发髻高高竖起,她穿着一身浅粉色套装,搭配白色的丝质围巾。她所讲的那些话也不再是导演给她的主持人文稿,她开始讲她心里的话。这一次,她的身份是主持人兼制作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朗读者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是一件人人都会做的平凡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恨不得天天必做,对朗读无比反感,但今天我在《朗读者》节目听到这段朗读时潸然泪下。

朗读者是斯琴高娃,她扮演的孝庄太后已是家喻户晓。她读的是贾平凹献给母亲的一篇散文,声情并茂,句句动人心弦,微微颤抖的声音却坚强有力,当我听到“我在地上,她在地下。”一句心灵一震,想起了那一幕。

那时我还小,那天的事已很模糊,记得是我做错了事,母亲罚我面壁思过。我不高兴,一心想着玩儿,便开始闹。踢坏了小板凳,弄翻了花瓶,踩脏了沙发……躲在卫生间里大哭大闹,突然我听见了几声抽泣—是母亲在哭,我不知怎的,心痛了,一下冲出来,紧紧的搂着她,莫名的乐了……记忆的长河中这段已是记不清了,也很少回忆它,如今竟因看一个节目,听一段朗读,唤起了那段儿时的记忆。现在拨开母亲的黑发,那一根根银丝闪烁的岁月光芒,有几根是那时添的呢!去问那已逝的光阴吧,我也猜不到啦!时间啊,慢下你的脚步,让我再多看几眼母亲那年轻的容颜;记忆啊,慢下你的流逝,让我再多回想一下母亲那灿烂的笑脸…………泪花在我心头绽放。那是一朵坚强的花,一朵充满爱的花,一朵永不枯萎的花。

晶莹的泪花里有多少讲不完的故事呢?母亲坐在阳台上读着海子的诗,让她静静地读下去吧!我愿做她永远的听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电视节目《朗读者》人气十分火热,我们一起看了第一期节目,它的主题词是“遇见”。

一些人, 一些事,一些不经意中的遇见,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道路。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人墨客,用笔,描绘了一场又一场遇见。

这一期中,使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都是我的好孩子。

就是这句话,激励着联想的老板柳传志。他原来可以成为飞行员的,但因为他的一个舅舅是右派,因此,他当飞行员的梦想破灭了。就在这个时候,他爸爸对他说了这句话,他豁然开朗,最终成为了联想的总裁。

是啊,我们为什么在遇见挫折时不乐观面对呢?人最重要的就是品行好。只要品行好,不管你身居何位,是老板,是平民,是乞丐,只要怀有一颗正直的心,努力奋斗,一定会成功的。

在生活中,我们时刻要注意自已的品行,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并且坚持下去。长大以后才会成功。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要抱着一颗正直的心,看见负能量要及时制止,这样下去,我们的心就永远是正的,就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