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7年我的知青岁月征文实用3篇 作文怎么写(最新20篇)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为国捐躯,不怕牺牲,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要为祖国做出贡献,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的作文:

浏览

450

作文

31

篇1:青葱岁月筑梦年华征文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阴雨濛濛的秋季,我又上学了。不过这回是离开那个曾经承载过我的快乐和忧伤的高中,搭上去西安的列车然后上大学。

我的学校在南郊,远离市区,这多少让我有点失落。记得报名那天,天空很适时地下着毛毛雨,跟大家的心情真是绝配。我突然间想到了退学,然后回家补习......因为很难过,学校太偏僻了,感觉很伤感。不过只是想想,开开玩笑罢了,走到这一步就无法回头了。

第一次离开家,也是第一次住宿舍。这种想家的痛苦相信很多同学都能理解,也应该经历过吧。我记得来学校的第二天晚上我哭得像个小孩子,只是因为想家......

第三天我们就开始军训,14天的军训生活让我学会了很多。

军训,最难忘的是连长的歌唱得很好听,还有就是晚上十几个营的娃娃坐在一起拉歌。大家就像是一家人!这首先教会了我和同学和睦相处。因为太认真,不会学别人偷懒,所以我的脚在训练时候磨破了,腿也拉伤了。其实我不在意这点小痛,虽然我是女生......我明白,长大的过程是痛苦的。就像蚕化茧,茧化蝶一样痛苦。这又教会了我坚强和诚实。

记得军训前一天晚上首长安排的任务:每人写一份军训决心书!我就说其实我挺害怕的,因为有听哥哥姐姐们说过军训很苦。不过我不会当逃兵的,我会好好配合连长,认真学习每个动作。我决心挑战自己!结果我真的做到了,虽然最后因为个子低被刷掉了,但我还是被评上了优秀个人。我很骄傲!不仅是因为这个奖,更是因为我学会了勇敢面对,而不是以前那样只是逃避。

我相信,任何人只要拥有一颗健康向上的心,再加上勤奋努力就离成功不远了。我曾经被郭敬明的文字深深吸引着,甚至整理了很多他的经典语录,整天揣在兜里背诵。最可笑的是我曾经还刻意模仿小四,直到我的文字里有了深深的忧伤!而且很多时候我会无故就感觉到伤感,和很多朋友走着走着突然就沉默了,装沉思者......现在回忆起来感觉真的挺可笑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不应该那样轻易就被一个人影响。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很重要,尤其是在高三!

现在我心如止水,不知道是不是麻木了?或许只是因为刚刚军训完,太累了吧!朋友说的话让我心里暖暖的你的选择,我的支持;既选之,则乐之!

今天军训汇报完毕,明天开始正式开课。我要好好学习专业课,然后进军学生会,混个官当当。再就是参加社交,学习我的最爱街舞!用我的认真和热忱完成我的大学生活,书写一张多彩的扉页!

希望学弟学妹们加油,尤其是高三的朋友们,不要喊累。要知道你在休息的同时有人在看书!早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1144 字

+ 加入清单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69年我刚高中毕业就赶上了上山下乡的大潮。告别了扬子江畔的石头城来到广阔的苏北大地——灌云,从此我的命运就与这片热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株巴根草在苏北海灌平原上扎根、开花、结果,成为了数百万灌云人中的一员,从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皇城根下的城市单身青年到只有三百年风雨沧桑的海灌平原农民一家,我把我的以及我子孙的生命深深地融进了这片土地。

在南京知青上山下乡40周之际回首命运的与众不同真是感慨万千,现仅选取其中的一些留在记忆深处的片段来展示那段火热的知青生活……

(一)参加第一次劳动

69年的灌云还是一片荒芜,置身于老牛梨地、炊烟飘渺、茅草小屋的乡间田野,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热情的公社干部操作浓重的海灌方言以苏北人的豪爽接纳我们,多少让我们这些离开父母、离开家乡的知青们些许欣慰。但短暂的客人资格随即中止,我和几个知青随后就被分配到插队的知青安置点——灌云县沂北公社红旗大队三队。第二天天色蒙胧我们就在生产队长大嗓门的“男女劳动力——男女知青——上工了——”的吆喝声中揉着惺忪的睡眼,步履蹒跚地走到地里干活,记得很清楚那天是69年10月18日(因为那天是我姐姐的生日)!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庄稼上挂满露珠,蚂蚱、青蛙在脚下乱跳,耳边的蝈蝈声此起彼伏。我和几个知青被分在三个组里由队长、指导员和会计三人带领。那天的早工是翻山芋秧(那时的山芋秧都要翻,要不它发达的气根就扎进土里,把营养分散,主根上就结不出山芋来,必须过一段时间就翻动一下,把这些根须弄断,这样营养才能集中到主根的山芋上),这活虽然不重但很累人,弓腰探臂,双手贴着山芋垄子把山芋秧子操起来翻到山芋垄的另一边,像摸鱼一样,很快浑身的衣服全都湿透沾裹在身上难受极了,鞋子里灌上土粒、露水滑叽得不跟脚,一垄不到头腰就直不起来了,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重!到收工时已是太阳高照(大概8点多钟吧。那时生产队没人有手表或闹钟,时间只靠生产队长的经验猜测、判断,记得一次公社召开知青会议,要求知青早上7点到会,队长考虑走路的就时间就提前叫醒我们,当我们一脚高、一脚低走到公社礼堂时月亮还挂在天上,等了好半天鸡才叫!),吃过玉米面粥就盐拌小瓜菜又去干活,上午的活是捉棉铃虫,下午是折棉花公枝,我们知青没有经验,往往不能确定公枝母枝,要不断地询问队长、指导员、会计等人,他们也不厌其烦地指导,但次数多了也就没有耐心了,就不要我们干了,让我们唱歌给他们听,其实唱歌比劳动还累,早上喝的两碗稀粥两泡尿就没了,根本没有劲唱。晚上其他社员要上晚工,而我们知青却有特殊任务——排节目演戏!也算是一天难得的休闲了。我会很多乐器,就当伴奏和导演,那是我下放到农村参加的第一个文艺节目——京剧《打虎上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4030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皮鞋、旅游鞋、休闲鞋走俏,城市里,很少有布鞋出售,更别说纯手工做的布鞋了。就连乡下,手工缝制的布鞋也越来越少见了。时间无情地吞噬掉过去的许多东西,诸如茅屋、纸窗、怀表、油灯等等。我们对这些不再有相应实物现身的词语日益陌生,遥远的恍如隔世。

一双布鞋闪烁着钻石之光,在记忆之河里晶莹可鉴。

那是我亲手缝制的一双布鞋。

说来奇怪,不擅家务,一根缝衣针拿在手上,不亚于铁棒般沉重,至今尚未缝纫、编制过什么,一动手的露出弱智本性的我,却为自己做过一双颇为像样的布鞋。

如此的不可思议,又是今生唯一做过的事情,就印象特别深,又幽梦般悬浮。悖逆本性,却开出旖旎的花儿,深嵌着那个错乱年代无法绕过的苍凉与悲伤。当然,也有人性的温情,在寒冷的冬日里燃烧,使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还有一缕光亮仍绕心间,引我前行。

那是知青时。

一个山清水秀、闭塞贫困的山村。每日劳作之余,无书可读,我就到社员家串门,以打发寂寞难耐。

常去的是顾大婶家。大婶四十多岁。人长得干干净净,家也收拾得整洁清爽。她性情温和,眼角眉梢时常堆着笑意,咧开的嘴巴里露出当地人少有的白洁牙齿。我一直喜欢干净的人,和大婶性情相合,和她的走动就多了起来。

冬天昼短夜长,收工早,晚饭也吃得早,农活也不累,血气方刚的我们,谁也不想早早钻进被窝睡大觉。闲来没事,我就常往顾大婶家跑。一天晚上,我俩坐在暖融融的炕头有一句无一句地东扯西拉,大婶不耽误手里的活计,飞快地纳鞋底。乡村女人忙完队里就是家里,每天只有睡下才得闲。只见她右手握住的锥子飞快地往左手捏住的鞋底“嗖”地一下扎出孔眼,随之将针插入,牵引麻绳“刺刺”地穿行其中。她的两只手翻花似地轻盈舞动着,又配合得环环相扣,宛若行云流水,大珠小珠落玉盘。原来鞋底也能纳出花儿来啊,我竟痴痴地看呆了。与此同时,随着“刺刺”之声此起彼伏,一种裹挟着阳光、泥土、乡音的气味源源而来,直入肺腑,绵软而亲切。儿时,我常常在母亲、继祖母纳鞋底的“刺刺”声中进入梦乡,偶尔醒来,昏黄的油灯下,麻绳穿过袼褙特有的声音和气味,在茅草泥屋里弥漫,我香甜地咂砸嘴巴,即刻,又沉沉地睡着了。此刻,温软的,甘甜的气息将我缠绕润泽,仿佛又回到了故乡的老屋,我找到了在家的感觉。

见我半天没吭声,大婶用锥子轻轻地插入头上的发丝,笑呵呵地问我,村里比你小的姑娘家全会做鞋,想不想学?

反正闲着太无聊,正闷得慌,不如鼓捣点什么。心是这么想的,嘴上却说,我连针都拿不好,手笨着呢,能行吗?我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没啥大不了的,这不还有大婶我呢,我这袼褙、麻绳都现成的,哪天你有空,到供销社扯点儿布头做鞋面用。

按照顾大婶的吩咐,一日到公社开会,顺便到供销社买了一块浅灰布头,又买了2尺白花旗,用来做衬子及滚鞋边用。看到柜台里炉果、桃酥、饼干等糕点,口水忍不住往外涌,我责怪自己没出息,还是经不住诱惑,下意识去兜里掏钱。囊中羞涩啊!在生产队出一天工,挣满10分也就值贰角多钱,一年到头即使出满勤,勉强挣回一个人的口粮,见不到现钱是自然的了。我一跺脚,从兜里掏出6角钱,买了一斤桃酥。那时节,长年缺少油脂的肚里总有馋虫潜伏,一包玉米面制作的粗糙点心,胜过任何佳肴。我在回去的路上,边走边吃。油乎乎、香喷喷的味儿顺着口舌、肠胃传遍全身,令我飘飘然。这一来自舌尖上的美感,在心中回旋至今。这就是我们那代人极度贫瘠的青春岁月!

几天以后,下工的路上,顾大婶告诉我鞋面的袼褙(鞋面与里衬两层)已干透,今晚到她家剪鞋样。

在青年点吃过晚饭,我兴冲冲地来到大婶家。大婶已经收拾完毕,猪也喂好了,正在炕头坐着等我呢。她家三间房,见我进屋,打过招呼后,顾大叔转身就到东屋去了,顾大婶和我会意的相视一笑。我美滋滋地脱下帆布绿的农田鞋,上炕坐下了,大婶让我往炕头挪挪,说这儿热乎,离火盆儿又近,咱就别磨蹭了。说着,她哈腰从地上拿起我的一只农田鞋,放到早已准备好的一张泛黄的旧报纸上,用铅笔画出沿线,再用剪子剪出鞋底的大样。又从一本书里拿出她收藏的鞋样(也是报纸剪的),按照剪出鞋底纸样的大小,边合计着,边对照手中的鞋样,修修改改,很快剪出鞋帮的纸样。她将2张纸样分别用针线别在一新一旧的两块袼褙上,在她的一手操办下,鞋底、鞋面就齐全了。剩下的,就由我这个徒弟去完成了。

起初,无论是用锥子在几层袼褙粘连的鞋底上扎眼,还是穿针引拽麻绳,我都不得要领,两手根本不听使唤。即使大婶在鞋底上画出点位,我只要照着扎眼,用针将麻绳引进针眼里,再把麻绳套上锥把绕上几圈,用力拽实就行了,我却好半天纳不上一针。右手中指箍的顶针与我离心离德,老是串位,躲在一边看笑话,手指肚不时被针尖戳破,就有血痕渗出。大婶见状,心疼地抓住我的右手,长长地叹了口气说,真难为你了。

手指疼,对一向皮实的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我主要是心痛。眼下的日子,没有任何盼头可指望。回校继续读书、乃至上大学都成了泡影,那种与书本、笔墨相交甚欢的好日子一去不返了;远在百里之外的父母身体软弱,弟弟妹妹还太小,一家人活得疙疙瘩瘩的,我又不能给父母减轻一点负担。。。。。。不由得悲从中来,眼圈也湿漉漉的了。为了掩饰囧态,就嚷嚷我怎么这么笨啊。大婶笑着安慰说,万事开头难,这活儿只要上手,慢慢就熟练了。就这样,在大婶的鼓励和帮助下,虽然别别扭扭,鞋底纳得不整齐受看,每晚下来,还是有进展的。

我怕同学笑话,一直没把鞋拿回青年点里做。差不多每个晚上,我都在大婶家,一边学纳鞋底、滚鞋帮、上鞋,一边与手里断不了活计的大婶扯些闲篇。有事儿忙活着,时间过得就快,一转眼,就到熄灯睡觉的时候了。我便下炕穿鞋,在门外与大婶告别,伴着满天的寒霜,踩着一地的冰雪回青年点。那时,村里的治安好,一个女孩子走夜路也没什么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

泥墙纸窗的屋子里清静又温暖,火炕热热地烘着我的屁股和双腿,身边的炭火盆里硬木柴的余烬长久地发散着暖暖的热气,暖着前胸后背;当时偏僻的山村也无法避开的、此起彼伏的斗批改声浪被远隔在外。舒心的安静中,只响动着宛若母女的轻言细语与手工活计的轻音乐。哈,如此美好的夜晚,如此美好的环境,还能有什么烦心的事儿滞留心中,让人焦虑伤怀?在大婶身边学做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快乐,一点点的长进和成果,都让我激动不已;大婶的深情厚谊,从她的眼神、话语、动作和气息里漫溢而来,让我格外的温暖、踏实,就觉得时间不那么难过了。偶尔,抬头看看我和大婶投在泥墙上做活的影子,不禁哑言而笑。谁能想到——当初向同学信誓坦坦地宣布,我这一辈子只做学问,让那些家务活滚得远远的吧!惹得周围一片哄笑。这个书呆子啊,现在不仅整天与泥土打交道,还为一双鞋子忙得甚欢,真是世事难料,沧海桑田啊。

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多月,一双有拉带的布鞋就大功告成了。

等我做完最后一针,将麻绳在鞋底打个小结,用剪子将麻绳剪断,一双崭新的布鞋就竣工问世了。现在,两只容光焕发的新鞋子,喜气盈盈地对着我,这是多大的收获啊!对我而言,破天荒地做成了原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它是值得骄傲和庆祝的——我的第一个作品!那里面的每一针,每个绳角,都融进了我的手纹,我的呼吸,我的体温,我的心路,连同顾大婶的关心和体贴,堪为心灵牧场里的一湾绿洲。我情不自禁地将鞋子捧在手里,紧紧地贴在脸上摩挲着,呼吸袼褙和麻绳散发的乡土味儿,心里开花似的,一片锦绣。连连说道,这是我做的么,这是我做的么?

孩子,说实在的,送给你一双现成的新鞋,倒不是什么难事,比你自己学做容易多了。我是不忍心看你一到收工就像丢了魂似的,故意给你找点事儿做,手上有活占着,心也就静了,你说是不是?

我一头扑入顾大婶的怀里,夺眶而出的眼泪哒哒地往下掉,哽咽地说,大婶啊,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大婶用衣襟轻轻擦去我脸上的泪水,又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傻孩子,要是我的孩子独自在外,不也一样?嘿,别光顾着说话了,还不赶紧试试,看合不合脚?

说罢,她用斧头将两只鞋子分别锤了锤,再用手撅了撅,告诉我这是为了将新鞋揉熟,好柔软些,穿起来好舒服点儿。

我笑看了大婶一眼,转身下地,郑重其事地一只一只地穿上新鞋。哈,想不到这么随脚,不松垮也不紧巴。走两步,看看!大婶话音未落,我又笑看了她一眼,手舞足蹈地在屋地上来回走了起来。鞋子那个透气、舒适有弹性啊,熨帖、爽爽的感觉洋溢心头,美美地回应着拍手叫好的大婶,我在屋地上两只脚腾空连连蹦了好几下。

这天夜里,我好久睡不着觉。一种直觉明明白白地告诉我,我所遭遇的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离家远了,上不了学了,没书可消遣了,笨手笨脚干农活虽纠结郁闷,毕竟有饱饭可吃。当地社员每年的口粮才300斤毛粮(知青是600斤粮),一年到头除了过年能吃几顿像样的好饭食,大部分的日子里是喝稀粥,瓜菜代,却从没见到哪个人愁眉苦脸的,相反,他们却有说有笑地安渡苦日子,他们,不也是活生生的人吗?

顾大婶教我学会做布鞋,也教我学会如何与命运和解——无论命运将我带到何方,都要自觉地尊重并珍惜命运给予的困境及苦痛,从中寻找、顿悟让自己解脱,进而超拔出来的点点滴滴,在脚踏实地与放飞视野中,步入安然、豁达、温暖、快乐的境地,更好地活出质量,活出风采来。

无疑,这双布鞋,成了我人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拐点。

从这以后,我不再自怨自艾,自我消沉,自我折磨,而是有了定性,也有了方向,尽管这方向还不甚清晰,眼前有了一缕闪光的火苗毕竟给人以鼓舞与引领。我开始在乡间收寻可读之物,功夫不负有心人,喜出望外地在一个社员家里找到破旧不堪的《世说新语》;坚持每晚临睡前必在日记簿里乱写一通——纪实见闻,宣泄心绪;自告奋勇地当大队的业余报道员,点灯熬油地写出一篇篇豆腐块稿件。难熬的知青生活开始变得有趣起来——农田里既出力抛洒汗水,又乐于融入人群之中,互送温暖与快乐;夜读或信笔涂鸦中,与文字耳鬓厮磨,就有思深的朋友心心相印,性灵之光降临照耀我心。于是,我的身体日益强壮起来,我的思绪振翅而飞,我向着无限辽阔的远方大步奔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军训征文:那一段艰苦的岁月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在步入初中的殿堂之前,我们经过了一段令人难忘而又感到艰苦的记忆——军训。在这七天中,我们有哭有笑,严格的训练使我们记忆犹新。它是我们在科大附中上的第一课,也是我们人生的第一课。

迎着清爽的晨风,我们来到西安市国防教育——蓝田基地,开始了七天的军营生活。要做一个军人首先要有良好的军资,所以,练习坐姿、站姿、蹲姿成了我们每天的必修课。烈日当头,同学们个个大汗淋漓,有的躬着腰,有的摘下帽子,为自己扇凉,我也承受不住了。可看着教官黝黑的脸上一滴滴滑落的汗水,我马上调整了坐姿,后面的同学也像被传染了似的一个个坐得笔直。我从小就羡慕军人挺拔的身姿和整齐化一的队列,可现在才知道在这背后军人们流了多少汗,花了多少时间。他们的身心变得更加坚强,他们的信念变得更加坚定,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要付出努力,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一份努力一份收获,只要你努力,没有做不好的事。

教官说有人曾称他“魔鬼”。是的,我们的教官十分严厉,但就是因为他的严厉,我们才会取得拔河比赛的冠军,也正是他的严厉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父母、老师的良苦用心。平日里过惯了舒服的日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这里,没有溺爱,没有同情,只有纪律;在这里,我们学会了自立、自强;在这里,我们学会了互相关爱;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团结一心……。了解了国防知识,掌握了军事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我们的素质,纠正了我们的缺点。

当汗水浸湿衣襟,泪水滑过脸颊,我们依然坚持到底。因为有老师,在我们背后默默支持我们,鼓励我们,关心我们。当黑夜占据天空,寝室里老师在与同学们亲切的聊天,为同学们抹痱子粉,亲切地向我们的妈妈……

短短的七天军训结束了,但七天中的点点滴滴永远留在我的心里,成为我人生的第一课,成为我一生难忘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青葱岁月筑梦年华征文

全文共 1457 字

+ 加入清单

四月是个欢乐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季节,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在这里,我们再次让青春放飞,用欢声笑语谱写了一首青春之歌,用活力和激情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姿的青春画卷。

青春,流露着浓浓的诗情画意;青春,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幽情。青春里拥有难以忘怀的篇目,也有不堪回首的章节。对拥有青春的你,我将送你一句话:青春是生命之晨,是日之黎明,要珍惜自己的青春,不要轻言放弃,让你的青春绽放出一样的光彩。 每个人都经历过青春,相信在你的青春中也有那么一段令你值得回忆的。但是,你是否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没有辜负青春!我想那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如今,我们的青春就在眼前。那么,处在这黄金时代的我们,该怎么办呢?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还是争分夺秒,开拓奋进?只要稍有头脑的人,谁都会选择后者。诚然,人生能有几回搏?也许有人会这样想: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此生难得有这个好机会,何不无牵无挂地快乐一阵子,来个“今朝有酒今朝醉”呢。然而,你可想过: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中有这么一段话:“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和信心的青春。”每个人都要珍惜青春,因为,青春逝去就不再回来了,等到你后悔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

青春是短暂的,同时也是最美好的。我们也应为此而更加明白青春的珍贵,珍惜我们的大好年华。正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过:“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许许多多的革命先辈就已在青春时立大志,做大事了。少年的时候,周恩来就立志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青年的毛泽东,就在湖南第一师范大展自己的宏图,书写自己的远大抱负;狼牙山五壮士,为革命英勇跳下山去……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作为新世纪中学生的我们,只在幸福年代接过建设者的任务,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又有什么理由可以蹉跎岁月呢?

人人都知道:迷人的彩虹出自大雨的洗礼,丰硕的果实来自辛勤的耕耘。朋友,今天我们正处在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时代,前有师长掌舵,后有父母加油,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必须像海绵吸水一样,在学习上永不知足。面对挑战,我们怎能被一些挫折和失败所吓倒呢?让我们好好地把握住青春,学那穿云破雾的海燕去搏击八方的风雨;学那高大挺拔的青松去经霜傲雪。只有如此,才能在你的青春史上谱下无怨无悔的一页。

青春的梦想时刻都又在激励我。有人说:“人不可有傲气。”是不全面的,没有傲气,哪来奋斗的目标,没有傲气,哪来飞越。

“青春”这名词是属于我们的,因为我们的青春列车从这里出发,驶向我们梦想的彼岸。我们的青春是富有活力的,因为我们已经习惯踏上征途,就像骑兵跨上征鞍,去远方寻找我们青春的梦想。我们的童心虽未泯,但我们充满雄心壮志,坚守誓言,不落后于时间。我们敢于拼搏,因为我们宁做放声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正如《北京欢迎你》这首歌中的歌词“让我们都加油去超越自己,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不要怕输,青春是永远不服输的,只要你肯努力,梦想终会实现。 我们既被称为朝阳,就理应拥有光彩照人的青春。青春,短暂而珍贵。请爱惜青春吧,别让青春过早流逝;为青春自豪吧,切不要虚度光阴,青春毕竟是我们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刻!同学们,我们风华正茂,我们英姿勃发,让我们用青春拥抱时代,用生命点燃未来,就此努力吧,以无悔的青春去谱写中国的历史新篇章! 让我们放飞我们的梦想,飞扬我们的青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1630 字

+ 加入清单

在人生的旅途中,许多往事都可以渐渐淡漠,唯独那段知青岁月,却叫人不能忘掉。我的青春和追求,就是在那段岁月里开始的;我的人生之路,就是在我生活和劳动的地方,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近日,到南山参加《重庆煤炭》通讯员培训,观看了培训班组织的“红色经典”文娱演出,又激起我对知青生活的回忆。1969年11月初中尚未毕业的我,为响应毛主席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号召,同绝大多数往届、应届毕业生愉快地奔赴了农村那广阔的天地,来到万县分水兴发五队安家落户。

那时,我们正是风华正茂之时,为响应号召,扎根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把所学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广袤的土地上,把城里的信息和先进思维带给落户的贫困乡村,使那里充满新的气息和活力,是我们的信念和追求。到达那里后,我们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公社、大队走村串户演唱革命歌曲、舞蹈、样板戏时的那种激情、那种投入是永久难以忘怀的。

记得刚去不久就遇上冬季来临,在那高高的兴发山上,我们迎着大风、寒流和雪,撞在身上钻心疼痛。在搞水利工程挖渠引水为来年农作做准备时,阵阵寒气袭人,双脚泡在水中,身子冰凉冰凉的,我们全然不顾,一个信心就是挖好渠、理好沟。中午开饭时,我们每人一碗红苕饭就着老乡给的咸菜,大家有说有笑,吃的津津有味。晚上,我们又翻山越岭,爬坡上坎与其它队知青聚合一起排练节目,没有报酬、没有要求。闲暇之时,我们前往同班异性同学住处玩耍,招来一些流言蜚语,传到公社竞引来莫名其妙的大会点、小会批,气得她们哭了好几天,抚今追昔,总有那说不完的感叹。大雪封山后,那些社员都在家中围着地灶烤火,却又安排我们去照山护树,防止山下人前来“偷砍”树林,我们还真当一回事,在山林中走来串去,抓住一些偷伐树木的,还振振有词地严厉训斥,可惜当时条件差没能拍下那些值得回味的珍贵的镜头。我想,那绝不仅仅是一个劳动场面的记录,而是我们知青生活的记录呀。春节刚过,我们又从重庆沙坪坝家中赶回村里,和全队男女老少一起又走进地春耕春种的季节,盼望着那收获的喜悦。

夏锄时,骄阳似火,大地晒的发烫,汗水和泥土混合着,干渴与腰疼相伴着,锄完长长一垅麦苗,几乎站不起来,在那个年代出工早,收工晚两头见不着太阳的日子里,我们一块下乡的伙伴有的受不了这种煎熬,跑的跑、溜的溜,串村的串村,剩下我们少部分人顽强的坚持着。有一次实在累的够呛的我,便倒在坡地上睡着了。待醒来后,看到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们已经移到另一块地上不声不响地干着时,我心里愧疚极了。于是我拖着疲倦的身子又干了起来。社员们看我实在跟不上趟,便帮我锄上一段。啊,可甭小视这一段,那是农民给我的温暖、信心和力量!我的眼睛被泪水模糊了,泪水尽情地流在了那块多情的土地上。

当难耐的夏锄结束后,初秋的脚步也姗姗到来,我又同社员们一起投入了紧张的收割。在那些天里,我的双手打满了血泡,镰刀割破了手,染红了手中的稻麦,劳动一天下来,全身像散了架似的难受,当我看到喜气洋洋的社员把割倒的稻麦堆码起来时,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高兴。因为这金色的收获中也有我们知青的滴滴汗水呀。

冬去春来,在那里我度过两个寒暑,经历了种种酸甜苦辣,真正认识了土地,认识了农民,体会到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真实滋味,理解了生存的意义和艰辛。在知青大返城的浪潮中,招工来到煤矿。临别农村时,相处两年的社员们竞依依不舍地成群结队、敲锣打鼓、扛着红旗送我20多里路程来到山下分水镇乘车。当汽车起动走出几十米仍见他们站在原地不停地挥手告别,泪水倾刻间就涌了出来。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在我曾经生活过的第二故乡,已经深深地留下了我青春的足迹,我的汗水、泪水、心血和情感,它们已经永久的留在了那块黑土地上。每当谈及这些往事时总有人说我们那是傻,失去的过多,但我们认为那是我们的纯朴,忠诚,没有全部失去,那一段人生经历,对我们来说,是一笔终生的财富,是一段珍贵的阅历,是一堂深刻的课程,令人永远难忘。那一段美好的回忆,将永远印在我们那一代人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建党95周年“跟党走过的岁月”征文启事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95年风雨兼程,铸就辉煌;95年岁月如歌,忧思难忘。在党的95岁生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忆党史、话党情、跟党走,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决定开展“跟党走过的岁月”征文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对象

全市广大共产党员

二、征文要求

1.本次征文活动以“跟党走过的岁月”为主题,主要以回忆录的形式,回顾自己和身边党员在党的激励关怀下,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成长进步、甘于奉献、建功立业,与党一起走过的光辉岁月,与鄂尔多斯共同走过的发展历程,充分抒发爱党敬党为党的热烈情怀。

2.文章要观点鲜明、主题突出,内容健康向上,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较强的可读性。

3.题目自拟,字数在1000—3000字之间。

4.也可以提供有纪念意义的图片资料,配简要文字说明。

三、征文时间

征文截至2016年6月30日

四、投稿方式

请将来稿发至ordoszhengwen95@163.com,或邮寄到市党政大楼c座307室,并注明作者信息(姓名、单位、职务、通讯地址、联系方式)。“七一”后,将根据投稿数量,按比例评选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予以奖励,并颁发证书。

联系电话:*******(市委组织部党建秘书处)

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

鄂尔多斯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6年6月1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青葱岁月筑梦年华征文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三尺讲台献青春,教书育人著华章】

多年来,她一直担任初三语文教学工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她积极查找、制作课件,准备教具。复习阶段,她把每一星期的教学重点内容用电脑打印出来,为的就是让学生有个清晰的复习印象。她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及时查缺补漏。辅导学生参加初中生阅读大赛多次获奖,辅导学生撰写各类征文多人次获奖,2010年第六届“新华杯”《阅读年选》征文比赛中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近年来辅导学生撰写的优秀作文十多篇刊载在《靖江日报》上。

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主持的教育科研课题《课堂教学中赏识与激励的研究》、《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圆满结题。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近10篇论文获得靖江市、泰州市、省各类奖项。

【勤学苦练强素质 立足岗位创先进】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团队的组织作用,大力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不断培养优秀的共青团员,为组织注入新的活水源头。力求耐心细致,帮助他们切实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通过各种节庆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主题班会,带领学生到德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服务、学会创新、学会做人。

【 她深知尽自己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就是人民教师的重大责任,她愿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心血,为学生洒下勤奋的汗水,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青葱岁月筑梦年华征文800字

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春选择小草,因为他清新自然;冬选择白雪,因为它高雅纯洁。我们选择补习,因为我们坚信自己能坚强地面对生活。风雨过后,我们依然有笑对彩虹,拥抱阳光的激情!

在哪繁花似锦的六月,我们失败过,但我们不言放弃,我们注定要满怀激情,要唱响青春的最强音,挥洒奋力拼搏的汗水,为了实现心中未实现的梦想,为了开启一扇全新的人生之门。梦想一旦付诸实践,就会变得神圣。

追逐梦想的过程必定是艰辛的,但不能因此拼搏的勇气。冰心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雪雨。”

多彩年华,青春闪亮,年轻意味着奋斗,意味着要为未来储备知识和力量。此刻应该选择奋斗,选择坚持,选择负重前行,年轻时代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必会成为一生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只要心无旁骛,不断锤炼能力,完善人格,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有拼搏的汗水,才能浇开灿烂的梦想花朵,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当我们回眸时,也许会发现,一路走来的各种艰辛,都会沉淀为美好的回忆。

当然,高考也不是通往梦想的唯一途径。相对于高考成绩,坚韧不拔的毅力、积积极进取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诚实正直的品德,更重要的人生财富。高考不只是考查知识水平,更考验道德人格和纪律素养。无论高考结果如果,我们永远不能失掉追逐梦想的勇气和决心。

我们选择坚强,就选择了一种独特的经历。记得从前的日子里,面对学习的压力,病痛的折磨,有多少次都想要放弃,然而我们不愿也不能啊!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的,世界上处处有阳光,但阳光总在风雨后。最美的心灵也必须经历考验。所以,我们不怕雷电,我们不怕狂风,我们不怕生活给我们的诸多考验,因为无数次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坚定不变的信仰:坚强的面对一切,总会有阳光灿烂“那一天”!

衷心祝愿我们高三补习的所有同学放都飞激情的青春梦想,照亮前方的路,开启未来!成功必将属于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接受再教育的具体形式是用锄头、扁担、粪桶等原始劳作用具去面朝黄土背朝天,而绝非青春的想象和激情。

——题记

公元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伟大领袖发出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历时十年牵动数千万个家庭和个人命运的上山下乡运动从此拉开序幕。

一九七四年初,仅有初中学历的我被当时的眉山磷肥厂勒令退“工”(“土儿工”),理由:属下乡对象。

一九七四年四月十二日,眉山城区一派节日气氛。县级各 机关、工矿、学校、街道群众共八千余人,敲锣打鼓,热烈欢送当 年春季首批下乡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

一九七四年六月四日,一个改变我命运的日子,我背着背兜,只有母亲一人陪着,来到眉山县象耳公社农林大队三生产队插队落户。

时年不到l7岁。

激情、忠诚、无奈……说不清楚。

下多的第一课是种红苕。第一天的劳作便颇尝艰辛之苦。

其实我并非是怕吃苦之人,可孱弱的身体确实使人感到严酷的 现实好象一块砧板。

记得当时的工分值是十分二角多钱,我虽为男人,却因只能挑八十来斤而列入妇女中的最低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打谷子、割麦子、栽稻秧、挑粪、担土……社员们说,这几年是农村劳动最艰苦的时期。“双季稻,双脚跳”,此话一点不假。

每繁重的体力劳作之后,不得不使人对诗情画意的天空而是对吃饭睡觉等实质性问题表现出更大的热情,因为生存比很漫更重晏。

最怕是收割稻谷的季节,风高物燥,烈日炙烤。在收获的同时,领略更多的是收工后步履踉跄的穷累相。

“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这是一剂被知青们称作“精神解疲法”的“强心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青葱岁月筑梦年华征文800字

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梦是期待?梦想是坚强?青春岁月充满奇迹,我们心中大大小小的梦,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弥漫芬芳。让我们一起扬帆起航!飘过辽阔的海洋,去追寻彼此的青春梦想。问世间什么最美丽?是明媚的阳光?是灵动的山川?还是微风吹拂着的波澜?我说:“最美丽的是我们跳跃的青春。对于我们,青春已经伴着我们走进了初中的校园,大家活跃在这美丽的校园中,拿着课本;背着书包;青春的脸盘上洋溢着阳光的气息!青春的梦想更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编织。青春的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青春的梦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青春的梦想是灯?照亮前行的道路。

青春的梦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但是,如果我们空有理想而不付诸于行动,我们将一事无成。就如同一万个零不如一个一。理想好比是巨轮的罗盘与灯塔!能够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而行动则是理想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是理想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任何理想只有脚踏实地得去努力才变得有意义。

有一位哲人说过:“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人不能躺在梦幻式的理想中生活。“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都是古人的语言。告诉我们切莫空想,要从点滴开始做起。把理想真正赋予于实际行动中。

当然,实现理想的路上免不了坎坷崎岖,我们需要有决心,有信心,有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面对挫折,我们不能望而生畏。就此却步,要拿出客服困难的勇气。不懈地去努力,面对成绩,则不能沾沾自喜,不思进取,要戒骄戒躁,以此为动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因为,青春正在赋予着我们激情、力量!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有丝毫的懈怠!从而消磨浪费它!我们要在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挥洒青春的色彩,让青春飞扬!正是青春的激情,鼓舞着我们的斗志!

正是青春的芬芳,陶醉着我们的心灵!正是青春的奋斗,成就着远大的理想!昨天的理想,就是今天的希望!今天的理想,就是明天的现实!放飞我们的理想,相信你有改变的力量!放飞我们的理想,心手相通一齐努力的方向!放飞我们的理想,让大海掀起巨浪!让我们理想真正在行动中启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七年知青岁月读书笔记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有幸拜读了《习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再现了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习扎根陕北黄土高原,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描述了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整本下来似乎是目睹了习在陕北插队时的成长与奉献。让我不由想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被感动着,也被激励着。

习在七年的上山下乡学习生活中,知道了什么是中国的实际,他真正把自己融入了人民之中,在梁家河村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办沼气、办铁业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店、打井、搞河桥治理、打5大块坝地等。对无所事事的人来说,两年时间很漫长,但若想做出这么多大事实事,两年时间又实在太短。习在梁家河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之前村子里从未有过的事,都是便民惠民的事,都是身体力行、苦干实干做出来的事,这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苦干实干精神和勇于担当精神。

书中提到,在陕北梁家河要过五个关: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观,过关的过程,是战胜自己的过程,更是自我升华的过程。在老三届知青当中,习“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眼看着一起来的知青陆陆续续都走了,梁家河就剩他一个知青的时候,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学习、工作,一点也没有彷徨。这样淡定、从容地面对未来,是因为在艰苦岁月里,他已经把心留在了延安,决心无论自己的境遇怎样,都要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不辜负光阴、不辜负自己。就是这样的心态,这样的信念,让他从平凡的起点开始,走上了不平凡的人生道路。

15岁到22岁,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习选择在艰苦的陕北农村度过。正是这七年的知青岁月,磨练了总以苦为乐、敢想敢干的优秀品质,也让他找准了人生的坐标。

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是车站一名普通的客运员,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旅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常抱怨工作枯燥乏味,却忽视了铁路“把旅客当亲人,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服务宗旨,和当时身处梁家河的习相比,我深刻认识到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更需要像习那样不忘初心与使命,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每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青葱岁月筑梦年华征文

全文共 1804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就如一段长跑,你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但是却知道目标在前方。

生活就像一段旅程,只有不断地追逐,才能遇到最美丽的风景。不管是谁,都免不了在探索自己的人生路中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这是对自己也是对生命的负责!也是每一个人所谓的梦想即是目标。没有梦想的人就如同一潭死水,即使是水却没有该有的灵气。一个没有梦想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流不定,只会到达失望、失败和丧气的海滩。成功者总是那些有目标的人,鲜花和荣誉从来不会降临到那些无头苍蝇一样在人生之旅中四处碰壁的人头上。人生之所以迷茫,归根结底主要是没有远大的志向和为之奋斗的明确目标。没有目标,只会停留在原地。没有志向,只会变得慵懒,只能听天由命,叹息茫然。想不让机会就这样溜走,不叫青春就这样逝去,只有靠志向和理想冲出迷茫的漩涡,为自己的人生掀起一个新篇章。

一个人不必在乎自己梦想的大小,只要是正确的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可以了。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做一个好人,记得小时候,当时我大概只有三、四岁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也不知道怎么的,爬到了石板上,还在那上面发现了一个新奇的东西还会爬哦,当时我把它叫作“鱼”(暂且叫鱼吧),我兴致勃勃地把它拿在手里,嘴巴里还稚嫩地喊着“鱼”。不料这个奇怪的东西咬了我一口,疼的我哇哇直哭,隔壁的邻居听见了,连忙放下手上的事情,跑了过来,忙问我怎么了,又抱我回家,只是我家里人都不在,邻居就更加着急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抱我去了医院。那时候的科技没有现在怎么发达,我爸爸妈妈找不到我,于是就开始找我,后来听妈妈说好多人一起找我还是没有找到,只是后来邻居抱我回家时,我隐约听见我爸妈道谢声,邻居只是尴尬地说:“都没有和你说,就带她去医院了,不过”妈妈也不好意思地说:“都是我的疏忽没有看好这个小丫头。”现在妈妈和我提起那个事情,我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那个咬我的东西是什么,妈妈看着我笑了一下是:“那个被你叫做“鱼”的其实是蜈蚣。”我尴尬地笑了,老妈又说:“那时候要是没有那个邻居,我现在指不定会怎么样,毕竟那个蜈蚣是有巨毒的。”我心想也许没有那个童年时的好人,我现在又应该是怎么样,所以我一直以做一个好人为目标为自己的底线。

这些年,总是有许多好人好事发生,他们给我上了深刻的一课。常山县招贤镇一位56岁的村民苏裕德,25年来,坚持着做同一件好事——义务为村庄打扫卫生。苏爷爷给人的经典形象是,头戴鸭舌帽,身着宽大的西装,灰黄的污渍沾满了衣襟袖口、整条裤子、整双鞋,踩着三轮车走巷串户,舞着扫把和铁锹和周围的人家相比,苏爷爷家的泥瓦房显得斑驳老旧,里面堆了不少旧书报和瓶瓶罐罐。他整天在外打扫村子,却没有时间整理下自家屋子。屋外的墙上,用黑笔写着苏爷爷的手机号,“我天天在外头,如果村民有事让我上门收垃圾,就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苏爷爷憨厚地解释。他雷打不动,每隔2个小时出门打扫一次,穿梭在1.1平方公里的古县村。20多年来,苏裕德为了坚持扫地,也经历了种种酸甜苦辣和风风雨雨,但最终用整洁的环境赢得了一片赞誉,也促使村民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面对掌声,苏爷爷常说,自己只是继承父亲的优良作风,“我爸爸生前是一个特别好的人,村里人人都对他竖大拇指,大家都说找不到第二个像他这么好的人。他看到路不平就会主动补掉,看到脏东西就会主动扫掉……”不善言辞的苏爷爷说起自己的父亲,脸上不禁泛出一种自豪。从去年3月起,他正式受聘担任村里的保洁员,每月有450元的补贴,不过这些钱基本用于他每天的伙食开销。由于妻子和儿女都在外打工,难得回家,平日里老苏便常常到小店里吃碗面条买个面包馒头对付。他的双手手掌和手背都长满了老茧,厚得甚至无法将手握拢,缝隙中积满了污渍,怎么洗也洗不干净,“但从没人嫌我脏,村民们对我总是很热情“我会一直扫到扫不动为止,希望到时候能有人来接我的班。”他持之以恒的精神给我们上了一课。苏爷爷的事不正是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追逐梦想的路上虽然艰辛,但是更不应该放弃。

追逐梦想,寻找自己的蓝天。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不会遇到挫折,偶尔遇到挫折,就犹如遇到暴风雨般的平常。当人们遇到这种挫折、困难、忧伤、失意时,不要灰心丧气,应该沉着应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相信自己,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总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而这片蓝天,是人生旅途的终生伴侣,它将跟随每个人走完人生路上的每一条布有荆棘的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也许,曾经感伤的日子也是一种美好,因为我体会到人世间最真挚的温情。

——题记

听说刘文俊因病致贫巳死去几年了,我的心不觉一怔,深为这位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农村汉子终因贫困而没能赶上今天这个好日子颇感遗憾。

有人曾问我,当知青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说,除艰辛的劳作,艰苦的生活之外,农民们那种善良和温情给我留下深深的烙印。

刘文俊就是其中一位。尽管他家也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总忘不了照顾我们这些从城里来的知青。只要认为是哪怕一点点好吃的东西,总忘不了给我们端来。生产队分给我的一分菜地,挖地、浇水几乎被他承包了。

生产队里一位被称为幺婶的女人是我十分钦佩的。她的男人因车祸去世时,她还不到四十岁。可她硬是用农村妇女坚毅的韧性将四个孩子抚养成人。不仅如此,在她最艰苦的日子里,还为我们知青奉献出关爱之情。特别是在我生病时,她总会象一母亲一样给我深情。

前几年回了一趟生产队。当路过王保管的门前时,忽见他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门坎上,给入一种苍老而悲怆之感。我心里顿觉一酸。他是一位很善良的好人,对我们几个知青,他用了仅有的一点点权利关心我们,使入至今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农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过衣暖食饱的生活。

——题记

下乡不久,发生在我所在生产队~件真实事例震撼了我:农民刘文俊不满五岁的女儿半夜饥饿难忍,她艰难而无力地爬到灶边,看到早巳空空如也的蒸子时,连哭的力气也没有了。

尽管这位不幸的幼女没被饿死,但每日只吃两顿稀饭的农家却不在少数。

作为知青,在填饱肚子方面比农民幸运的多,毕竟每月有几十斤谷子作为吃的保证。况且生产队的保管对我们几位知青格外“手下留情”,每次称谷子时,大称总是很旺,至少多称出几斤,这令我们很感动。尽管这样,我还是有挨饿的时候。有一月,我因饮食没注意平衡,导致提前断粮。一天晚上饿得实在没法,

只好到旁边的猪圈房里偷偷舀了一碗喂猪的麦麸来煮,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尝到饲料的味道。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贫贱起盗心。在我的一生中,知青时代的一件事令我至今忏悔不已。那是七六年夏季一个没出工的雨天,~只小母鸡突然窜到我住的茅房屋外。好久没沾腥味的我顿时血液骤涌,一种从未有过的念头占据脑门。当我捉住小鸡关紧木门,一口气吃完用盐水煮熟的小鸡后,心里说不出是一种口服感还是愧疚感。晚上,我听见聂家大娘高声呼唤小鸡,心中一阵紧张,继而是忏悔。这毕竟是我平生第一次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

在连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其住房和穿着更成问题。全生产队二十多户人家,大半都住在低矮、潮湿的土墙垒成的茅草屋里。家中除基本的劳作工具外,电器物什很难见到。贫穷不但滋生罪恶,还导致羞耻。我在劳动时曾几次窥见生产队年轻女子连短裤都没穿。我也曾为自己有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衣而自豪好长一阵时间,那是我节食卖了十多斤大米而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我们今天已经步入中年,已经走向事业成熟或已擎起社会栋梁的一代人来说,知青大返城无疑是我们过去人生舞台上一个高潮的谢幕,一支命运交响曲的辉煌的断章。

——题记

一则统计数据:

截止一九七八年底,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进入第十个年头,也是最后一个年头。全国知青总数已达两千万人,这个数字超过二战时期加拿大全国人口总数。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目的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据说有文件规定:知青下乡必须满两年才有招工、升学等资格。然而真正有幸满两年能就业、读书、当兵的知青人数却少得可怜。特别是象我们出身不好的知青,其“乡龄”之长就可想而知了。

看到早来的或比自己迟来的知青战友陆续离开农村,无奈之中只能哀叹命运的不公。

工作,对绝大部分知青,是无权选择的,只要能走,就是最大的幸运。

一九七八年,是上山下乡运动最后一年,这一年是我下乡第四个年头,而全国的知青大返城也是在这一年进入高潮。据东坡区政协编撰的知青专辑统计:当年全县实际下乡知青只有58人,而通过招生、招工、当兵、病残等途径调离农村的知青人数则达2945人,为历年之最,但尚在农村知青总数还有2800余人。

我是一九七八年年底被招工进入企业的。颇具纪念意义的是,此时正值具有改革开放、拨乱反正重大意义的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 。

应该说,进当时的中央厂矿——眉山车辆厂,对我这个出身不好的知青来讲,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我得感谢母亲。最初得知当时的眉城区有五个教师子女招工指标时,母亲丢掉了任何“面子”,跑上跑下,可以说,是用眼泪争取到的。

真的有希望了,但我并非为这迟来的机遇而兴奋,因为此时我已转为民办教师,已喜欢上教书之道,并已小有名气。

当时的象耳小校校长曾公平坦言:我的调走至少是象耳教育界的一大损失。

正如我下乡时孤独情景一样,走的时候也是悄悄地离开,因为我不愿让还在农村的知青战友们悲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的知青岁月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40年前,历史在给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相识相知一起工作学习的机会。我们这些刚从学校毕业、未涉世事、素未谋面的粤海知识青年,在懵懵懂懂中,从五湖四海来到了那个偏远荒凉又让人刻骨铭心的地方——海南东岭农场。

正是在那让人终生挂念的农场,我们学会了生存,懂得了人生,认识了做人的道理。

正是在风雨共舟的辛勤劳动中,我们磨练了意志,也结下了真诚的友谊,那是此生最为难得的缘份。

正是在那荒山野岭和橡胶林中,我们沿着崎岖的小道一步一步走下去,一天天成长,一天天成熟起来。

农场生活的岁月,十分漫长,却又十分短暂。我们的事业和征程,正是以农场为起点的,农场生活是我们丰富人生的重要乐章。

回首农场往事,我们在失去的同时收获,在遗憾的同时庆幸,在伤感的同时快乐。农场永远成为我们每个人心灵的第二故乡,正是她成就了我们的今天。

今天,我们回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珍惜现在。明天,我们回忆现在,是为了继续创造将来。

虽然,我们已经年近花甲,但年轻时农场的生活将永远刻录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我们也将步入老年,老年就像陈年的酒,老年的酒更香,老年的情更浓,老年有温暖的爱,老年是不了的情,老年的时光象夕阳一样红。

虽然,我们没有更多的东西留给下一代,况且今天的世界千变万化,日新月异,但不管世界如何变化,有一种东西是永远不会变的,哪就是艰苦奋斗,坚忍不拔,永远是成就一个人的精神支柱。

怀念农场的场友,我就深深祝愿,希望场友们更加珍惜友情,珍惜生活,珍惜事业,珍惜健康,珍惜农场生活美好的回忆。

怀念农场的场友,我想套用唐朝诗人李益的一首诗送给他们:卅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夕阳道,秋山又几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七年知青岁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学习计划,我用两天时间阅读了《习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此书通过当年与总在插队时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亲和知青面对面对话,向我们呈现了总在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间在陕西延安梁家河插队时的生活、学习、劳动时的点点滴滴。通读全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青年时期的总身上三个闪光点:

酷爱学习,甘于分享。

在去延安插队时,总给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书多、爱看书。在去延安插队时就带了满满一箱子的书籍,书籍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不管在窑洞、田间地头,还是赶集出差,也不管白天黑夜,都书不离手,孜孜不倦地从书的海洋中汲取营养,而且长期坚持,这为年轻时期的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积累,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总还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对梁家河大队的社员,总通过讲故事、办学习班以及和年轻人聊天的形式分享自己丰富的知识,帮助生活在封闭小山村的社员增长知识;对有阅读能力的年轻人,通过借书,分享书本知识,开阔社员视野。

安心插队,成为黄土地的一份子

当年插队的知青从生活优越的大城市突然来到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极其艰苦的陕北延安,绝大部分都受不了这份罪,无法安心劳动,更无法在内心融入当地的生活、生产,一心想着如何尽快离开。总能用心克服困难,顺利过了“五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参加劳动,多与社员交朋友,无私帮助有困难的社员,并发挥自己丰富的知识优势,出谋划策,迅速得到了社员们的认可,从一名“黑帮子弟”变成了社员眼中的“好后生”,黄土高坡的群众不仅接纳了总,也磨砺了他坚定的意志品质。总也忘记了自己的知青身份,将自己完成当成了梁家河的社员,成为了黄土地的一份子。

为民办实事,当好党支部书记

在梁家河大队当党支部书记,应该是总从政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总时时处处为民着想,不但带领社员打了5片坝地,还根据实际需要,办沼气、打井、办铁业社、种烤烟、办代销店,大大方便了社员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扬,这一阶段是总治国理政思想初步实施阶段。两年多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工作经历,是总为民办实事治国理政精神的萌芽阶段,之后在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和党的总任上,总无时无刻都在诠释为民办实事的执政理念。

本书语言朴实生动,形式新颖,使我们对一位大国领袖成长经历的重要阶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直接的了解,对各级群众更加深入了解总治国理政的思想的形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党建教育读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知青岁月:能吃苦,有威信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1969年,不到21岁的王岐山到延安插队。春天刚到,知青们就要学着在地里施肥播种。肥料不是化肥,而是生物肥。“牛粪、驴粪、羊粪都有。每天要赶着驴从村里往山上运两次粪,每次都要一个多小时。干粪每袋四五十斤,有点水分就重一点,六七十斤。”当时的大队支书尹治海回忆,赶驴驮粪上山不是件容易的事,山路是崎岖的羊肠小道,一脚踩不稳,就会滑到沟底。大队长韩志厚担心知青们干不了这活。但王岐山说:“我们现在就是康坪村的一员,生产队的活就是大家的活。”韩志厚听了,半开玩笑地说:“你娃娃要是真能送了粪,才算得上是康坪村的一员。”

第一天送粪,知青们将粪袋抬到驴背上,驴刚走两步,粪袋就掉了下来,他们不得不喊住驴,再抬,再赶,再掉……后来王岐山经过观察发现,要想让粪袋不掉下来,必须要将粪袋装瓷实,给驴压力,还要把粪袋放在驴背的正中间,以保持平衡。下午的时候,男知青们在王岐山的带领下,已经能顺利地送粪了。

知青到来后,康坪大队副业和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大队的干部和财务工作受到无端猜忌。王岐山建议财务公开,他与大队支书尹治海、村会计高志强一起,核查了村里的农业、副业和知青安家费的开支情况,并没有发现不妥。调查组把各项开支公示,还了生产队干部一个清白。如今在知青窑洞里,还保存着当年王岐山书写的调查记录:“1969年康坪知青安家费每人由公社实发194.00元,共2716.00元。生活费开支1342.19元,医药费71.08元,建窑费840.00元……总之,康坪知青安家费收支平衡。”右下角是调查组各成员签名,日期为1970年9月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岁月里的光荣与感动征文

全文共 2028 字

+ 加入清单

悠悠岁月,峥嵘历史,弹指一挥间,留下的是太多的感动与自豪。翻开历史的篇章,有数不清的英雄,他们以辉煌的事迹和永不磨灭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几代人。从最初的辛亥革命到如今的改革开放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无不反映出我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伟大的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曾经创造出世界上独领风骚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康乾盛世”更是使这种繁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同时,不得不承认,在这种盛世下已蕴含着衰败,帝国主义的入侵,将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华民族沦落到深度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在这种时代大潮之下,辛亥革命应运而生。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在此过程中,虽然困难重重且历尽千辛万苦,但是它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走向了民主共和,与此同时,他也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辛亥革命虽然打破了中国封建帝制的牢笼,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革命屡屡挫败。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此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诞生,同时也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曙光。

任何事物发展的道路都是曲折的,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从最初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量的革命人士遭到迫害,再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出局有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再到那伟大的长征,充满艰辛,但无数的革命志士在他们坚定的信仰和信念的指引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是对生死的考验,可他们毫不畏惧,勇往直前。他们在民族危急存亡之际,毅然决然地参加革命,们一生都九死不悔,从来没有动摇过,且不仅是革命战争时期,包括和平年代,他们的信念都从不动摇。哪怕在奉献的道路上遇到无数的曲折泥泞,他们依然百折不回、勇往直前,那是因为他心中有着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始终不渝的共产主义信念。

在革命的征程中,无数的仁人志士将自己的热血投入到最后的战争,他们在炮火中传递着青春永恒,他们拥有坚定的信念,不变的忠诚,他们将曾经的宣言化作英特纳雄耐尔最美丽的歌声。其实,有时候,黑夜会在白天降临,有时候,喜悦也伴随着疼痛的发生,有时候,心灵要面对的是那些永不停止的折磨与打击。但是他们永不退却,因为他们相信,那遥远的深深的光指引着心灵上路,是的,天仍然会亮,因为有党这强大的力量。

我们的党,在一次次风雨中走来,在一次次磨难中崛起。坚实有力的脚步,那是勤劳的见证,那是智慧的见证。1921年7月1日,见证了我们党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见证了我们的民族独立。伟人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那以后,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中华民族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中华民族漫漫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90年,是短暂一瞬。然而,党成立以来的90年,我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中国的现代化变革,开辟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纪元。今天,我们将迎来一个辉煌的节日。今天,我们将迎来一个辉煌的盛典。它将见证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的九十年不平凡的历程。九十年的奋斗,一路走来。一个个美的段落,一个个力的章节。耕一层彩云、犁一曲彩虹,我们在春天耕耘,我们在金秋收获。新中国的成长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成就了新中国的多彩画卷。九十年见证了新中国的民族复兴,我们顶天立地的精气神,我们思想、精神、希望和梦想的光芒。

如今,我们的改革开放已得伟大的成就,“神七”已把人类带到了遥远的太空,青藏铁路的修建我国领先于世界的水平,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较有实力的国家。但是,我们仍要牢记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而做出贡献的英雄们,让英雄事迹如松柏长青,烈士精神与天地共存。同时我们也坚信,我们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团结在以胡锦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绚丽多彩,我们的国家将更加繁荣富强!

生命之水奔流不息。历史长河永远向前。个人如同小溪,汇入社会的的巨流,在前进中见证,在见证中前进。生活的风雨见证了我的奋斗,美丽的秋天见证了我的丰收。汶川地震见证了一个不屈的民族在灾难面前的勇气和信心。北京奥运见证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的灿烂和辉煌。灾难给了我们悲痛的见证,胜利给了我们最后的信心。无论是大地震还是奥运会这样的大事,都已经成为我们见证的重要事件,成为历史的见证。重大事件是人类成长的最大的礼物,我们幸运地得到过,并已经珍藏。见证苦难,见证辉煌,让我们与历史共同成长。高山见证,大河见证,祖国见证,我要用汗水染绿长江与黄河,我要用双手雕琢三山和五岳。让我的青春共祖国永不变色,让我的年轮与中华一同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