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祖国争光的文章读后感汇总20篇

承古人之衣钵,传后人以财富,使法的意志深入人民的骨髓里,使中华魂闪光于世界之巅。小编收集了中华魂征文,欢迎阅读。

浏览

1732

作文

134

篇1:朱自清文章读后感六百字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次接触到你时,应该是那篇大家都很熟悉的《匆匆》吧。“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看似平淡却意味深长的话语,便成了我心中永恒的经典。也许是从这时开始,我才开始认识你,才想要去了解你。

再有一篇,就是你的《背影》了,虽然没有多少华丽优美的语言,但那份平淡与朴实却让人更加感到感动,为那份伟大而深沉的父爱而感动。读着读着,竟会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你说:“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轻轻吐出一个又一个字,仔细品尝着其间的美妙时,我也意识到了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谢谢你。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你像个孩子似的说给我听。我第一次感到寻常的雨竟是这样的美丽,是它让我偏爱你写景抒情的散文,因为我总能从中看到你的洒脱与淡泊,读到你悲伤的心境,起伏的心情。

你的散文很美,真的很美。一如你的名字。有人说它“清丽”,有人说它“清秀”,也有人说它“清幽”,但始终离不开一个“清”字,你的“清”。炎炎夏日,我乐意坐在安静的书吧里,喝着咖啡,和着优美的古典乐轻声细读你的文字,细细品味着字里行间的韵味,细细地读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孝顺的中华儿女作文1200字

全文共 1214 字

+ 加入清单

泱泱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那文明不断变更,然而“百善孝为先”的理念,一直在传承着,牢牢地印在我们心中,时刻不忘。

孝顺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父母含辛茹苦的抚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给了我们无尽的爱与关怀。父母的爱比天还高,比海还深。爱是一把伞,为你遮风挡雨;爱是一阵风,为你带来凉意;爱是指明灯,引你走向黎明;爱是踏脚石,助你走向成功的彼岸。爱实在难以形容。

如果你渴求一滴水,我愿意倾其一片海;如果你要摘一片红叶,我给你整个枫林和云彩;如果你需要有人同行,我陪你走到未来。那英的歌在耳边回荡,父母对我们不正是如此吗?又如筷子兄弟唱的“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因此说我们不应该孝顺父母吗?

电视剧《了不起的爸爸》中,雾夜飞鹰(爸爸)为了救女儿,拼命忘我,在场的同学齐唱“世上只有爸爸好,又把的孩子不知道,若是他们知道,梦里也会笑……”同时也让仇人为之感动,便放了她的女儿。

那个一进门就喊饿了渴了的是我,那个担心我挨饿受冻的是父母;那个受了委屈就抱怨的是我,那个在受尽了气也面带微笑的是父母;那个动不动就发脾气的是我,那个一再宽容我原谅我的是父母;那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是我,那个一辈子为我们打拼的是父母;那个拿着钱大肆挥霍的是我,那个辛苦赚钱省吃俭用的是父母;那个娶媳妇忘了娘嫁了老公忘了妈的是我,那个时时刻刻全心全意为我们着想的是父母。可以说是“人间的疾苦有三分,父母却尝了七分,人间的欢乐有七分,他们只尝了三分”。

不,作为优秀的中华儿女我们应当孝顺父母,给父母倒上一杯茶,为父母捶背,经常给父母聊天……哪怕给父母一个微笑,一句祝福的话语,他们也会高兴的。

一个不孝顺的子女永远是失败的,我们都知道一个故事:一个青年人去应聘工作,老板因他没有给母亲洗过脚便不任用他。这个故事很俗气,但却使我们明白要孝顺父母。

假日里我们一起看电视剧《了不起的爸爸》,一起看电视剧《春天后母心》,感受父爱和母爱的伟大。我们一起听歌曲《父亲》《母亲》,感受父爱与母爱的美丽。我们一起看电影《爸爸去哪儿》感受父爱与母爱的动人。我们一起朗诵诗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感受父爱与母爱的精深。我们一起看“二十四孝”的故事,感受父爱与母爱的博大……一起感受人间温情。

看电视《感动中国》节目中,其中一位叫孟佩杰的小姑娘,尽心尽力的照顾生病的母亲,在承担起这一义务时,她瞬间从一个小不点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顿时,一片春意盎然,顿时,春暖花开,顿时,我们看到了石头缝里的花开。当小姑娘站在领奖台上时,她高兴的笑了。当然孝顺父母并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报答父母。同时也是给大家一个榜样,成为大家孝顺父母的动力。

有多少人都说“如果有下辈子,我做父母,你们做我的孩子”,可是,那只是如果,为什么要等到下辈子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行乐须及春,莫让花败空折枝。不要让自己的生命留下遗憾,我们要坚决打击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孝顺父母更是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伟大的历史作品,这本书里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远古到现在的社会发生过一场场悲壮的战争,涌现出一位位英雄人物,产生了一项项伟大的发明……

这本书以权威史料为依据,讲述了近两百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大禹治水这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大禹为人聪慧,做事勤恳踏实,为了彻底根除水患,他费尽心思,不畏劳苦。据说大于被派去治水的时候刚结婚三天,后来他路过家门三次都没进家。第一次妻子分娩,他向屋里看了一眼又踏上了治水的道路,第二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经学会说话了,他挥动着小手和父亲打招呼,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经几岁大了,大禹摸着他的头说:“洪水没有治好,不能回家”。经过了十三年的时间,洪水终于被治好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大禹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要象他一样,舍弃小家,一心为了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作文300字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我在读一本名叫《格兰特船长儿女》的书,这本书讲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一位少校和一位爵士以及他们的朋友,在有天驾驶一艘名叫“邓肯号”的船在大海上捕猎时,抓住了一头鲨鱼,并在鲨鱼肚子里发现了一个瓶子,瓶子里装着格兰特船长写的三封求救信。于是,他们带着船长的儿子和女儿,环绕地球去寻找失踪的船长。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吃尽了种种苦头……洪水、狼群、地震、海盗等等,各种天灾人祸都随之而来,但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最后终于找到了格兰特船长,凯旋而归。

读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爵士他们与船长素不相识,却愿意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寻找船长,这需要多大的热情和勇气啊!这些人里,格里那凡爵士、麦克那布斯少校、巴加内尔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爵士面对死亡,却毫不退缩,愿意牺牲自己而保护同伴。少校观察力敏锐,能发现非常细小的异常情况,帮了爵士不少忙。巴加内尔知识渊博,帮助爵士解开了不少难题。正是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爵士一行人才能够找到流落在荒岛上的船长。

从这本书里,我读到了善良,读到了勇敢,读到了智慧,更读到了团结……《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真是一本教育我们的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500字文章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我曾经读过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从中受益匪浅。凯勒用对生活的热爱,热情的态度写下了这本书,劝戒世人应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

海伦非常不幸,在她19个月大时失去视觉和听觉后,就与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失去了联系,只能在黑暗中度过每一天,这使得她的脾气变得古怪、粗暴、无礼。有一天,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教会她认字,学习知识。当海伦领悟到“水”这个她所认识的第一个字后,便开始了对知识、对世界强烈的渴求,开始了迫不及待地认字、阅读。对知识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中竟然学会了多国语言,阅读了多部文学和哲学名著。这些知识,像一道道阳光,点亮了海伦心灵,照亮了她的内心世界。

我们生在福中不知福,既能看到充满阳的世界,又能听到各种美妙的声音,我们还有什么遗憾呢?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虽然凯勒看不见,听不到,但在她顽强的同命运作斗争,不向命运投降,自强不息。我相信她的世界也会充满阳光、充满笑声。海伦的一生,是在黑暗中度过的,但她并没有放弃生活,坚强地站起来,面对黑暗,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命运的勇气,给世人留下了一段永不遗忘的凯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生清明节作文:缅怀先烈报效祖国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在在这里缅怀和纪念革命先烈

站在国旗下,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因为国旗是无数的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是他们用鲜血染红的。面对他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呢?烈士们是离开了我们,但谁又能说他们不是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呢?

正因为有了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他们的崇高,有了他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如今香港、澳门已回归祖国,我们国家还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六号飞船,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正在赶超先进发达国家水平。这些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将是献给烈士们最好的礼物。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不正是为了祖国的和平与统一吗?不正是为了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吗?

我热爱他们,我赞扬他们,我崇敬他们。他们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残暴折磨中,他们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宁愿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他们宁愿做光荣牺牲英雄,也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这就是我们中国烈士的特点,我也因此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佩,无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赞扬他们,他们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感谢者,他们是神圣的,没有人能取代他们。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光明的象征,他们是战胜一切的力量。

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生活在一个和平、美好的环境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才会更加努力地去创造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我们要互相团结,互相关爱,要热爱这座城市,更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们要发愤学习,为国旗添彩,为祖国争光!

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坚强与勇敢,和平环境同样会把我们培养成材,我们要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遗志,为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共创祖国美好明天!

先烈们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朱自清文章读后感六百字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朱自清的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他善于把自己等真情实感,用平易的叙述表达出来,他的笔致简约,亲切,让人读来有一种娓娓动人的风采。他的作品风格很朴素却又缜密;清携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我很喜欢看一些诗集或是散文集,因为这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值得认真读它的人细细品位,它的味道,它的感情,它的色彩,都是妙不可言的,都是美丽高贵的。我记得我第一次看完《朱自清散文集》的时候,我并没有把它放回书架,而是又一次的打开了它。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时写的一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他在这篇文章里的文字、语言的运用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荷塘的月色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读起来更是有一番韵味,闭了眼,仿佛这情这景就浮现在你眼前了。

不知为何,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论是在描写什么,叙事也好,抒情也好,写人也好,写景也好……都有一种清风拂过脸颊的感觉。不见华美辞藻,也没有造作娇揉。而单单只用了明净简单的语言,细腻的笔触,也许是一段优美至极的语言,也许只是短短几句话,却能将要所描绘述说的事情朴素而又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在读者的眼前,让人身临其境,不论是梅雨潭的景色,还是清华园的月色,都在他的笔下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也许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读他的散文的原因之一吧,朱自清的文章总是一篇有一篇的韵味,使读者总有继续阅读下去的欲望,即使你看完了这篇文章,也总有想要从头再一次的细细品位一番的念头。

这本书从最初开始的清丽婉转,到中间的质朴永,再到最后结束的深邃,没有一处不显示着他风格的独特,也没有一处不表现着他别样的人格魅力和对于人生的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报效祖国

全文共 1590 字

+ 加入清单

就在他刻苦钻研数学难题时,1937年,中国开始了近代史上最漫长的抗日战争,间接的拉开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在英国留学的华罗庚听闻曰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后’他表现的极其愤慨。次年,华罗庚抱着报国的心思,从英国回到中国抗战的根据地,在西南联大任教。

中国抗战时期是华罗庚最为艰苦的岁月,但他还是先后完成了二十余篇论文和第一部数学着作《堆垒素数论》,该书成为数学研究中的经典着作,先后被翻译成为英、德、日、匈牙利等多个国家的语言。

华罗庚受到闻一多先生的影响,他顺应潮流,投人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民主爱国运动当中。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2月至5月,华罗庚受邀访问苏联。当时的国民政府见识到原子弹的巨大威力后,为了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也萌生了研制的原子弹的心思,于是派遣当时中国科学界的一些顶尖人物前往美国考察。当年九月,华罗庚同李政道等人离开中国,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伊利诺大学担任教授。

1949年,远在大洋彼岸的华罗庚听闻中国成立了一W新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充满了爱国之心的华罗庚克服了美国方面的重重阻烧,他放弃了美国的优越生活、工作条件,他带着妻儿回到了刚刚浴火重生、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回国初期,华罗庚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系主任,潜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高端的数学人才。陈景润、王元、陆启铿等世界知名的数学家,都是华罗庚的弟子,其中华罗庚和陈景润之间的师生情谊最让人感动。当1985年传来华罗庚死讯的时候,陈景润不顾自身病重,坚持到华老灵柩前,哀恸痛哭。

从1952年起,华罗庚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短短数年内,在科学研究的领域中取得累累成果,并多次参加中国社会活动,同科学考察团出国考察。之后,华罗庚代表中国数学家参加了在匈牙利召开的世界数学家代表大会。1958年,华罗庚同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率领中国科学代表团出席在新德里召开的“在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上协调”的国际会议。

1969年,建国20周年的时候,华罗庚推出了学术着作《优选学》。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刚刚兴起计算机电子科技,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华老意识到电子计算机必将在人类生产历史中成为最高端的科学技术,《优选学》一书将人类生产、设计、制造等技术同计算机技术结合,带来了一场开天辟地般的革命效果。

1978年,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自1979年开始,他多次到世界上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将自己在数学上的研究成果毫不吝啬地同国际同行分享。华罗庚也因此受到国际上很多数学家的赞赏。

华罗庚在生前发表专着与学术论文近300篇,解决了一些世界数学史上长期末能攻破的难题,为数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更好发挥数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他还亲自到20多个省市普及数学方法。1979年,我国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应邀到英国讲学。在一次宴会上,一位美国女学者来到华罗庚面前敬酒,突然,她扬声问道:“华教授,您不为自己当初回国感到后悔吗?”这里说的“当初”,是指1950年,那年春天,华罗庚欣闻祖国大陆解放的消息,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裕的条件,带领全家人回国。途径香港时,他发了一封《致留美学生公开信》,信中写道:“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建立。”

“为我们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面对这位女学者不友好的提问,华罗庚坚定而又礼貌地回答说:“不!我一点也不后悔,我回国,是要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做些事情,并不是为了舒服,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铿锵有力的回答,掷地有声,爱国的挚情,溢于言表,充分体现了他爱国情操。

1985年,华罗庚受到日本亚洲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他前往日本访问。同年6月12日下午4时,华罗庚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进行关于《理论数学及其应用》的演讲时,讲学完毕的华罗庚准备转身接受日本友人献的鲜花时,突然猝死在讲台上。这位为中国数学研究发展呕心沥血的数学家走完了自己坎坷、传奇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为祖国点赞读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主张民为邦本、政得其名、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这些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启示。我有幸读了《我为祖国点赞》这本书,知道了我的祖国——中国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

我为平安和开放的祖国点赞。安全,关乎人民的最基本利益;安全,也是一个国家屹立于当今世界的最基本要求。社会平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伴随“平安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摸着石头过河,以上下求索的勇气和气吞山河的豪气,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工业大国、第一大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我为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点赞。我的祖国风景秀丽、景色优美、色彩斑斓、形态万千。有安徽的黄山、万里长城、北京的故宫、杭州的西湖、内蒙古的大草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中,把西湖比作了古代的美女西施,充分说明西湖的景色美丽,令人憧憬,从古至今,有多少诗人作家用博大精深的汉语赞美过她。当然,春天油菜花在我们云南罗平坝子里绽放,放眼望去,一望无际荡漾着清香的金色花海也非常壮丽。

我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和先进技术点赞。从1970年4月的“东方一号”到2003年10月的”神舟五号”,2007年10月的”嫦娥一号”到2016年9月的“天宫一号”,这四座航天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现代的中国随处可见的是支付宝、微信,人们不管走到哪里,不带现金也不会影响到生活,拿出我们的智能手机就能扫码结账,交水费、电费,生活中的琐事变得简单起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了。

我为家乡禄丰的变化点赞。家乡的变化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先从城外的道路说起,曾经的道路是一条未经修整的田间土路和农田,那是城里城外的连接线。而自从城市规划之后、土路变成了笔直宽敞的大道,道路两旁全是花草树木,一到春天,长长笔直的樱花道成为了家乡最美丽的风景。新能源灯具的安装,让从前昏暗的街道变得灯火通明起来,沿城公路由从前的尘土飞扬、坑坑洼洼变成空气清新的康庄大道。大家的出行更方便了,旧城改造工程致力于老城区打造成充满民族特色的金山古镇,推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家乡最可喜的变化还有城际列车的开通,上连昆明,下接楚雄,动车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家乡与城市的距离,城市不再遥远,未来不再是梦……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从小立志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建设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为美丽中国发展献礼,为祖国现在和未来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缅怀先烈报效祖国作文

全文共 142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人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平凡而渺小的。但当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又义无反顾地将每一个细胞,每一滴鲜血都交付于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振兴,交付给正义,真理,交付给历史发展必然的民主,自由时;当其为这一切,不惧地狱烈火的煎熬,虽九死不悔,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就此而燃,并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这就是革命先烈的故事,这一切在今天的文明社会里,似乎以被历史的尘封所覆盖。

《红色之旅》又一次把我们带回到上个世纪那腥风雪雨的年代;硝烟弥漫于整个中国大陆,中华民族深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而无法自拔,国家四分五裂,国家仇恨?那是一段屈辱史!然而,时事造英雄,无数仁人志士怀着一颗赤城的爱国心,为解救民族而艰苦探索……在此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带着历史的必然应运而生,登上历史舞台,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创业,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一直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视乎已渐渐地淡忘这种幸福的创始者——伟大的革命烈士们。二十四烈士,杨靖宇,黄励,刘胡兰,江姐,叶挺,小萝卜头……

这些名字时常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不忘伟大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胜利。可是,他们究竟伟大在哪?或许有人会说,他们如何不畏牺牲,宁死不屈,又如何信念坚定,英明勇敢,这话虽然不错,但似乎又缺了些什么,其实,要真正地理解他们的伟大之处,我们必须用心去体会,去感受烈士们对祖国的那份挚爱。

在书中我们驻足在刘胡兰纪念馆时,刘胡兰气宇轩昂,正气凛然的雕像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有一次使我们想起这位正值妙龄的少女悲惨而悲壮的命运。时年不足十五岁的共产党在敌人的威逼利诱前不为所动,毅然选择死亡,坦然地躺在刀坐上,迎接死的到来。在临行前她大呼:“怕死不当共产党”。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一身骇然正气!她牺牲了,然而革命胜利了,刘胡兰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出生于富商家庭的共产党刘国志,当亲友们知道他被捕后,利用上层关系四处营救。其五哥专程由香港赶回买通特务头子营救,只要他在悔过书上签字,脱离共产党便可摆脱这炼狱的痛苦。而他却断然拒绝了。不是他不渴望自由,不是他不珍惜生命。在亲情与酷刑,生与死的抉择中,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他说:“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有党在,我等于没有死!”这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生命曾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为了党和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曾经禁了无数革命者的白公馆,我仿佛看见国民党人狡猾的目光不怀好意的注视着眼前那张写满正气的脸,他自作聪明的认为只要他用残忍的手段就能使人屈服,但他们看错了对象。也或许说是他们太高估了他们自己的能力。有着崇高信念的人决不会因为一点折磨而放弃追求的,他们深信即使自己受迫害而死也会有更多的人加入革命的队伍,所以他们不畏惧死亡,而只有为革命事业奋斗到最后一刻的信念。像小萝卜头,年龄不足十岁,却成了传递情报的老手;像江姐,一位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女子,却成了革命者中的光荣典范。这一切只因为他们对革命的那份执著与热爱。在革命胜利的前后,革命志士们从未改变过自己的信念,他们才是真正的佳人,是为崇高事业奋斗的强人。

在这“红色之旅”即将结束之时,我不禁思绪腾飞:虽然革命先辈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那种精神永远值得称颂,他正如不灭的烈火,照耀在今天每一寸幸福的国土上。让朝气蓬勃,奋发图强的一代能够时常用这些革命志士的坚定信念去激励自己不要轻言放弃,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相信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900字作文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过这么一个故事,题目是周恩来总理的的一句名言:“为中华崛起读书”。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在周恩来12岁那年,他离开了家乡,来到了东北。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沙锅问到底。“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在说什么。

当周恩来闯进租界地,亲眼看见了外国人欺辱中国人,不把中国人当人看的情景,这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这让他立下了一个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读到这里,我就特别的佩服周恩来总理的志气。他小小年纪就富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抱负。励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好好学习。我和周恩来的少年时代不同,我有着很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就更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后来,在一次修身课上,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吃饭而读书”……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校长见周恩来没有抢着发言,就让他来说。周恩来郑重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校长很惊讶,竟有如此出众的学生。他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人们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有志不在年高。”周恩来总理用行动和言行就证明了这一点。一个短短的故事,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没一个人都要有理想,也要有正确的理想,伟大的理想。再为那个理想而奋斗、努力,你才能获得成功。我是一名非常普通的小学生,我与周恩来的少年时代不同,我是新世纪的新少年。这是一个充满知识和物质丰富的年代,我一定以周恩来的少年时代为榜样,以他的名句为动力!我下定决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更加努力,更加刻苦,为自己的理想的实现而努力。掌握更多的本领和更多的技术,长大以后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9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使我受益非凡。记忆中最深刻的是讲中国书法的老师,知识渊博,举的例子深刻有趣,上课轻松快乐,使那些埋头作业的同学都忍不住听课。但在这里我想讲一讲读中国传统史学文化的感想。

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史学的发展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见证的同时,也是对后来这个民族发展方向的一个指引,对这个民族向前良好地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古代史学是座瑰丽的宝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状况的反映。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正是因为她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而这些信息都是由历代的历史学家记录在史学著作上保存下来的。

历史上有很多很出名的名著。例如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的《史记》。从汉代就开始,《史记》的文学价值就被人们进行着广泛的分析与研究,到唐代《史记》的文学地位被奠定下来。《史记》以人物为叙事的核心,是历史学创造中的一次全新革命。宋代的众多学者对于其叙事写人的风格充分进行了分析。

比如:宋代大文学家苏洵对于《史记》叙事写人的评价特点是简而明、直而宽、隐而章。如:苏洵评价到《史记》在写人叙事中对于像廉颇、郦食其等人物缺点进行指出时,往往是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进行叙述,而在其本人的传记中则充分的展示出此人的优点与长处。这种互见性的风格使得《史记》的叙事写人更加饱满。可见司马迁在文学史上所做出的贡献是无人可比的。这也使中国传统史学更加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精神的作文

全文共 1497 字

+ 加入清单

范文:

As autumn winds blow, leaves fall. Having separated from a tree, leaves decompose into the earth and eventually return to a tree’s original roots. Hence the saying: fallen leaves are destined to return to the root.

The picture above depicts the motion of leaves towards the root, which in turn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intense bond Chinese feel towards their motherland.

More and more overseas Chinese are returning or have already returned to China. Despite the length of time they have spent abroad, or regardless of the life they may have lead, they are often disposed to return to their roots, to come home. It is commonly said that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Because they are grateful for their homeland’s nourishment and support, they return to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country with the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wealth acquired abroad. This inclination is an expression of people’s attachment to, and love of, their homeland. Patriotism is a prevailing emotion among the overseas Chinese. The Chinese still living in China should also cherish and love their country, and give back with their knowledge and actions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 country’s present and future.

译文:

秋风萧萧,落叶凋零。从树上飘落后,落叶在土壤里腐烂,最终又返回到了树根里。因此谚语说:叶落归根。上面这幅图描绘了树叶向根部落去。这也可以比喻为中华儿女内心感受到的对祖国的深深眷恋。

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已经或即将返回祖国,无论他们在海外生活了多久,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们总是要回到他们的根,即回家。人们常说:血浓于水。因为他们感谢祖国对他们的养育和支持,他们贡献出自己在国外获得的知识、经验和财产回来建设祖国。这种趋势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依恋的流露。爱国主义是海外华人的主流情感。国内的中华儿女也应该珍视和热爱祖国,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回报祖国,为了建设好祖国的今天和未来。

[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精神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文章大家毛泽东读后感

全文共 205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人民日报》梁衡写的文章《文章大家毛泽东》。

梁衡在这篇文章中说,对毛泽东的功过早已有评说,但作为文章家的 他还研究的不够。毛泽东的毛笔、钢笔、铅笔,笔走龙蛇惊风雨,白纸黑字写春秋。毛的那种风格,语言,气派,是浸在骨子里,溢于字表,穿透纸背的,只有他会有。

中国是个文章国度,青史不绝,佳作迭出。梁衡把毛泽东的文章与汉司马、唐韩柳、宋东坡、清康梁比肩竞秀,是历史群山中的一座巍峨的高峰。我看有点过誉了吧,但梁衡把毛泽东文章 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以及梁衡对文章的写法、分析是值得一看的。

梁横把毛泽东 的文章的特点总结出四个方面。

一、思想与气势

毛泽东的文章特点首在磅礴凌厉的气势。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文章之势,是文章之外的功夫,是作者的胸中之气,行事之势。古今文章家大致可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纯文人,一种是政治家。纯文人之文情胜于理,政治家之文理胜于情。理者,思想也。写文章,说到底是拼思想。只有政治家才能总结出社会规律,借历史交替,风云际会,群雄逐鹿之势,纳雷霆于文字,排山倒海,摧枯拉朽,宣扬自己的政见。毛泽东的文章就属于这一类。

举一列 ,当党内外对农民运动颇有微词时,毛泽东大声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再如,当井冈山时期革命处于低潮时,毛泽东却用诗一样的语言预言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站在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燥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 。”

对于美国的核讹诈,毛泽东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古今哪一个文章家有这等气势。这是梁横说的。

为文要有丹田之气,古人论文,讲气贯长虹,力透纸背,毛泽东的文章有思想,而且有时代思想。如果说苏东坡文如泉涌,那么毛泽东的文章就是如海之波涛了。这是梁横说的。

二、説典与用典

毛泽东文章的第二个特点是知识渊博,用典丰富,信手拈来 ,恰到好处。

一是从典籍中找根据,证目前之理。比如在《为人民服务》中引用司马迁的话: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就是政治领袖和文章大家的功力,能借力发力,翻新经典为己所用,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普及了经典知识。

二是到经典中找方法,[莲 山课件 ]以用来作比喻阐述一种道理。毛泽东的文章大部分是论说文,搬出中国人熟悉的故事,以典证理,成了他常用的方法。如《愚公移山》。他还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文学故事当作哲学、军事教材来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领袖应当首先是一个读书人,一个熟悉自己民族典籍的人,一个博学杂家。因为领导一个集团,一场斗争,一个时代,靠的是战略思维、历史案例、斗争魄力和人格魄力,这些只能从到历史典籍中去找,在数理化和自然科学中是找不到的。

三、讽刺与幽默

毛泽东的文章第三个特点是充满辛辣的讽刺和轻松的幽默。

人一当官就易假,就爱端个架子,这是官场的通病。毛泽东却不一样,他仍然嬉笑怒骂,当然他的身份有权让他这样做,但有一些人就是洒脱不起来,权力不等于才华,洒脱是需要有文化底蕴的。

洒脱和幽默都是轻松的表现,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动作。我可以用一棒打到你,但我不用,我只用一根银针轻刺你的穴道,你就酸痛难忍,哭笑不得,扑身倒地,这就是讽刺。我可以用一个笑话就妙解其理,让你在轻松愉快中茅塞顿开,这就是幽默。这就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熟知历史典籍,毛泽东是熟用讽刺和幽默的高手。

他讽刺党八股像”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他在许多危机关头,仍然很乐观。”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等等。

尖锐的讽刺,见棱见角,证明他眼光不凡:轻松的幽默,不慌不忙 ,说明他有睿智,肚里有货。

四、通俗与典雅

毛泽东的文章第四个特点是通俗与典雅完美地结合。”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等等。

文章五诀”形、事、情、理、典。不管论文、讲话、电稿等何种文体,毛泽东都能随手抓来一个形象,借典说理或借事言情,深入浅出。毛泽东是一个有大志的人,他永远有追求不完的目标。其中之一目标就是放下身段,当一个行吟诗人,当一个作家。

梁衡写的这篇文章是 值得一看的。我看到梁衡引用许多毛泽东的文章,还有一些文章没有引用,毛泽东晚年的文章,如《我的一张大字报-----炮打司令部》,毛泽东给江青的一些信,等等,使我想起了三反五反、右派斗争、大跃进、60年、过去的经历、文化大革命。梁衡把毛泽东的文章比喻同汉司马、唐韩柳、宋东坡、清康梁还是有点过誉了,大家的文章都是载誉史册的,是经典的,如同《古文观止》里的文章。但我们还是有必要静下心来研究毛泽东的文章。一是专门从事写作的人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好直立起文章的腰杆,该说的要说,该写的要写,少一些歌功颂德的词语。二是领导干部可以向他学习写作,增加领导的魅力。三是打天下靠笔杆子,治理天下更要靠笔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_400字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有体会。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到,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出去玩,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可是我却没有写,一拖再拖,企图蒙混过关。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孔子曾经说过:“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我决心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作文300字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对以游历的冒险为主题的作品似乎特别情有独钟,究其原因,是人类发自内心的渴望自己走的更远,力量更强。

在这假期里我无意间读了一本叫《格兰特船长儿女》的经典文学名著,这是一部充满激情与神秘的故事: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苏格兰贵族格力那蕃爵士从一条鲨鱼肚子里发现一支酒瓶,瓶中有三封字迹模糊的求救信。根据这些信件可以推测出,发信的主人格兰特船长被困于南纬37度线的某个地方,为了营救格兰特船长,格力那蕃爵士毅然决定带着格兰特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博尔等人,驾驶着自己的邓肯号,踏上了拯救格兰特船长的冒险之路……一路上险象环生,奇遇不断。他们遭遇地震、洪水、风暴等困难,多次陷入绝境,但他们凭借坚毅的信念和无比的勇气,与困难做着顽强抗争,终于他们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并成功返回苏格兰,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书,是人类灵魂的导师,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当放弃阅读,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思考,也能给我们以心灵的慰藉和发自内心的快乐,保持阅读的习惯,可以为我们的智慧插上翅膀,和我们心灵一同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在上下五千年里,出来了许多英雄豪杰,女中豪杰。比如:提萦、谢安、祖楸、王猛、刘裕、颤道济、管忡、鲍叔牙等等。这些人用自己,换取了别人的幸福。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经历吧!

提萦为了救父亲,让汉文帝非常的感动,把大刑改成了轻刑。提萦为天下人提供了幸福。

谢安打仗时就像下棋一样安安静静的想好每走的每一步棋子,这棋子就像士兵一样,每走一步就考虑一下。就这样谢安东军队把强大的秦军攻败了。让百姓得到了幸福。

祖楸和刘琨一起闻鸡起舞,就是要为国家奉献生命,在祖楸50岁了时候要出去打仗了,可是还是没有失去当年和刘琨一起闻鸡起舞的精神。

我想我不接着往下介绍剩下人的经历,大家应该也就知道了,这本书我觉得是在教会我们做人应该没有理由的帮助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为祖国争光

全文共 1445 字

+ 加入清单

8月10日,喀山游泳世锦赛结束,不到一个月,孙杨就出现在安徽黄山举办的全国游泳锦标赛的赛场上,并且连续一丝不苟地参加自己的主项比赛,截至10日已经收获3金1铜。连续作战的孙杨目前状态如何?已经成为奥运冠军的他对明年里约奥运会有何打算?

世锦赛后不放松

2015年全国游泳锦标赛,孙杨报名参加了男子200米自由泳、400米自由泳和1500米自由泳三个项目,不仅如此,8日晚他还代表浙江队参加了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的比赛。很多人有疑问,区区全国比赛,孙杨有必要这么卖力这么拼吗?

“这并不算拼,我只是把全国比赛当作一个连续性的高强度训练,以赛代练,如果世锦赛之后就一下子放松,之前的积累就会浪费了,非常可惜。所以我想再坚持一下高强度的节奏,然后再调整下,进入冬训,”孙杨坦言,“身体确实是很累,但是我要坚持下来。”

孙杨不仅坚持,还在7日晚的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1分45秒79的成绩夺冠,相当于喀山游泳世锦赛该项目的第四,如果除去孙杨本人的世锦赛亚军成绩,此成绩可获得世锦赛铜牌。孙杨说:“无论是50米还是1500米,游泳的每个项目都很累、很辛苦,但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咬牙去坚持,给后面的年轻运动员做好带头榜样。”在孙杨看来,优秀运动员应当在很累的时候依然保持稳定的竞技状态。

“状态好时把成绩游出来,是每名运动员回报祖国、回报教练、回报团队应该做的事情。但是要想成为成功的优秀运动员,就要在身体状况等各方面因素都不是最好的情况下,还能把比赛坚持下来,发挥稳定的状态,这才最考验和锻炼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孙杨说。

从小就渴望比赛

对于比赛,孙杨坦言“自己从小就渴望比赛”。

“比赛对一个运动员来说是辛苦训练回报的时候。我渴望比赛,希望在比赛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我渴望比赛,渴望和高手过招,希望和更多人在比赛中对抗,使我成长得更好、走得更远。我希望在明年的里约奥运会之前,我还能在外训中有机会多参加国外每周举行的挑战赛、对抗赛,促进自己去学习和提高。”孙杨说。

伦敦奥运会“双冠王”孙杨坦言,希望能够在里约奥运会上蝉联双冠,甚至期待更多,“我肯定是希望在里约能够卫冕自己的主项冠军,其他项目还要通过这一年艰苦努力,在奥运会前作出决定。奥运会非常重要,能拿一块金牌,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要巩固好自己的主项优势,争取在里约有好的表现。”

学习“铁榔头”精神

孙杨是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他认为自己从许多明星运动员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并指出“优秀运动员之所以获得成功,就在于他们比别人坚持得更久、付出得更多”。

“像美国跨栏名将梅里特得了严重的病,没办法正常训练,甚至不能正常进食,但是他还能站在世界最顶级的田径赛场上,他是所有运动员学习的榜样。我们不能因为一些轻微的感冒和小伤小病就逃避训练、选择放弃。包括匈牙利著名‘铁姑娘’霍苏,常年也是一个人孤单地训练、比赛……他们强大的心理素质需要我们学习。正是因为他们能克服孤单和枯燥,有毅力去坚持,才会有每次大赛的闪光成绩,获得众人的关注和尊重。”孙杨说。

“体育精神是相通的,像田径世锦赛法拉赫包揽男子5000米和10000米两枚金牌,中国选手刘虹在女子20公里竞走中夺冠,张文秀的女子链球、中国女排重新夺回世界杯冠军,中国田径队的突破……都是了不起的壮举。我希望用他们的这种精神来激励我,也希望郎平指导带队的‘铁榔头’风格,能在中国各个运动项目中落地开花,让每个运动员都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并发挥出来,为祖国争得荣誉。我要从我自己做起。”孙杨认真地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优美文章

全文共 1185 字

+ 加入清单

手捧着荣获“全国首届青年读物”一等奖、发行量过百万的《傅雷家书》,我仿佛看到一位身穿中山装,戴着眼镜,瘦削、严谨而又倔强的长者向我走来。

纵观《傅雷家书》,爱、艺术、人生构成它的三大主题,《傅雷家书》是在爱的主旋律下,展现人生舞台的独幕剧。每一位读者都是观众,在傅雷那颗“博爱的心”感召下,在艺术的熏陶中,接受人生的洗礼。

《傅雷家书》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又是巍峨挺拔的大山。这里既有情感的浪花、激情的波涛,又有理性的深度、哲学的冷静。读《傅雷家书》,便是同傅雷共同感受亲情的喜悦、思想的快乐与内心的苦闷。

爱是《傅雷家书》的一条主线,也是傅雷教子的根本立足点。《傅雷家书》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爱的主题,它不仅是“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对祖国、对社会的博爱篇。尽管傅雷将儿子教育成少年有为的艺术家,可他的朋友却习惯称其为“残忍”、“残酷”,但在《家书》里,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傅雷,一个外冷内热的长辈,一个时时牵挂远方游子的慈父。

傅雷曾称自己是儿子的“舵工”、“忠实的手杖”。的确,正因为傅雷的舐犊情深,才使他具有超乎想象的严厉和细致。也正是如此,他把父辈所共有的爱上升到“我也把你……当作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这就是傅雷。傅雷夫人朱梅馥曾在给傅聪的信中写道,“你的成功应该是你们父子二人合起来的。”这可谓是对傅雷“长篇累牍,鸿雁传书”苦心的绝好注脚。无论是父爱还是博爱,傅雷的浩浩写意、殷殷关爱犹如爱的絮语,滋润着,感动着,并教育着每一位读者。

楼适夷曾说《傅雷家书》是一本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的确,《傅雷家书》既有对音乐的领悟,又有对文学的研究,还有对古书、古建筑的广博认知。在这里,我们既能找到孔子、孟子的思想,又可寻到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的身影,还可见到肖邦、贝多芬的音容。傅雷曾这样写道:“整个曲子像一座巍峨建筑,给人以厚重、扎实、条理分明、波涛汹涌的感觉”,这句话便是他作品与人生的真实写照。

傅雷的人生,不是温柔欢快的小夜曲,而是恢弘有力的朔那巴。德拉赫利克曾说,“性格决定命运”,傅雷正是以他的人格魅力演奏着他的“人生协奏曲”。《傅雷家书》显示了傅雷追求高远、恬静、素雅,却又时常跳跃着火一般的激情。他耿直得如同崖上青松,执着得如同南山翠竹,倔强得如同傲雪红梅。在十年动乱的浩劫中,有些人委曲求全,傅雷却坦坦荡荡地选择了死亡。质本洁来还洁去,他性格中有宁折不弯的骨性和刚性。在政治的大潮中,个体的生命虽然渺小,但人性的光芒却是伟大的。傅雷无疑向我们展现了生命的悲壮和完满。

诚然,昨日往事,已为陈迹;逝者已矣,却悠然可追。《傅雷家书》又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一生都在实践《傅雷家书》中的那句话,做“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家书》中有一个高傲自尊的灵魂,一颗细腻敏感的心,一位仁慈博爱的父亲向我们讲述“国家荣辱、艺术尊严”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文章大家毛泽东读后感

全文共 1389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日报》昨天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梁衡先生的《文章大家毛泽东》,令人们对毛主席的文风“窥一斑而知全豹”。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众所周知标准时间是在年底,现在推出这篇文章,以愚意度之,一方面表明纪念将隆而重之,现在就拉开了序幕;另一方面,或是“转文风”的战略考虑。别以为那只是新闻界的事情,“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也是十八大报告的要求,涵盖了各级领导干部。

诚如梁文所言,对毛主席的功过已有评说,但对作为文章家的他还研究不够。梁文以大量例证概括了毛主席文章的四个特点:磅礴凌厉的气势,知识渊博、用典丰富,充满辛辣的讽刺和轻松的幽默,通俗与典雅完美地结合。这四个特点,使他的文章魅力十足。毛泽东乃不世出的伟人,在太多方面他人都无法望其项背,但文章的这几个特点却并非高不可攀,气势学不来,其他的总可以照猫画虎。但是,现在领导干部的大量文章为什么不仅丝毫没有此种迹象,相反却滑入了毛主席为“党八股”开列的那八条罪状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呢?不拘每个地方的人,看到他们主要当政者的文字都并不难,有足够耐心的话就不妨去印证一下,看看那些文字是否依然“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依然“装腔作势,借以吓人”,依然“无的放矢,不看对象”,依然“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毛主席说,要做对于党八股这些东西的肃清工作和打扫工作,是不容易的,要好好地说理,“说理的首先一个方法,就是重重地给患病者一个刺激,向他们大喝一声,说:‘你有病呀!’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地叫他们治疗”。这“偏方”不知有人用过没有,想来除了他老人家自己,对任何人都不合适。现今所见,便是可以大喝的人物,拍案一怒所对准的,往往也是会场上进入“黑甜乡”的人群,而不去理会催人入眠的根本因素。在下自然属于不敢亦无资格大喝的一类,只有小声地嘀咕一下,以所闻所见帮着“党八股”依然大行其道查找一下原因。

该有这么几种吧。一种是读书甚少,能写出什么?我们每两年有一次《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每一次都是各种的“率”——阅读、购买什么的——“持续走低”,民间的俗话就是“王小二过年”。国民阅读,自然包括领导干部在内。读逄先知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可知,毛主席走到那里,出发前都要开个书单,带书上路,经史子集只是基本读物。还有一种是为讲话而讲话,为表态而写文章。他的级别在那里,只为体现重视,或像张天翼笔下的华威先生,忙不迭地“串场”,难民救济会、通俗文艺研究会、文化界抗敌总会,都要讲话;“妇女界有些人组织了一个战时保婴会,竟没有去找他”,还令他“简直吃了一大惊”。作为领袖,毛主席的文章自然有其特殊性的一面,但亦如梁文所说,他的文章是从社会需要出发的,“那种风格、那种语言、那种气派,是浸到骨子里,溢于言表、穿透纸背的”。再有一种是全由别人代劳。黄遵宪那个时候就倡导“我手写我口”,时下却是有政研室一类的班子给他起草各种讲话,或者走到哪里讲话由哪里负责,自己只是照念一通。毛主席致完八大开幕词后,大家对“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赞不绝口,他说那是田家英的句子,毫不掠人之美。

去年年底,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提到要“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各级领导干部理应借此举一反三,在会议中、版面上,何妨把“文件、简报”置换成言之有物的“文章、讲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