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铁路发展史观后感作文(优秀20篇)

导语:中国梦是翅膀,让我们自由翱翔;中国梦是希望,让我们充满动力;中国梦是前方的灯塔,为我们指明航向;中国梦是成功的铺路石,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和努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关于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作文,欢迎大家一起阅读参考!

浏览

1951

作文

1000

篇1: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678 字

+ 加入清单

20_年_月_日晚8点,《感动中国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四川木里火灾中牺牲的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当地扑火人员、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顾方舟、浙江省嘉兴市盲人中医师朱丽华、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等人获得“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荣誉。

感动一座城,感动一个国家,也感动了14亿中国人,他们获得“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荣誉,实至名归。大半生献给莫高窟的樊锦诗,“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功业凝成糖丸一粒”的顾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劫难,何其伟哉!“逾古稀而不辞,虽千万人而往”的伍淑清,一颗心爱国爱港,是美心,更是良心;从不放弃,永不言败,女排姑娘身上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

《感动中国》节目被誉为“年度精神史诗”,就在于获奖者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无论爱国还是敬业,无论诚信还是友善,无论积极进取还是崇德向善……他们身上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醒目的精神标识。

看到那一幕幕细节,我们无法不感动。比如,1949年10月1日,杜岚在濠江中学升起了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澳门回归祖国当天,已经87岁高龄的杜岚,放下拐杖亲自升起国旗,把对国家的爱传递给澳门濠江中学的孩子们。再比如,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回乡工作的黄文秀,主动选择当驻村第一书记,从帮村里引进砂糖橘种植技术,到教村民做电商,带领贫困户脱贫,可惜壮志未酬——因遭遇突发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每位获奖者都是可敬的,他们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不只是感动了我们,还温暖、鼓舞和启迪了我们。

我们有理由向他们衷心感谢。“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每位获奖者都在所处的领域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们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我们生活的社会更有温度,让我们更有动力前行。比如朱丽华,她因伤失明,遭遇不幸,但不被命运摆布,而是自学成为当地盲人中医师,从事推拿工作30余年,开创了自己的诊所,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非常了不起。更可贵的是,朱丽华坚持做慈善,截至目前已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为希望工程捐款达373万元。

恰巧,17日是第30个全国助残日。朱丽华本身是残疾人,靠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又为残疾人提供了巨大帮助,不仅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发展,也让这个社会更美好,可敬可赞。

我们有责任用感奋回馈他们。每位获奖者身上都蕴藏着“精神富矿”,他们用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坚守,诠释和定义了平凡中的不平凡,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特别在当下,更有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面对这场大战和大考,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举世瞩目。比如,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以及各方面人员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展示了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同样的逻辑是,从获奖者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我们就更有勇气走过苦难,走向胜利。

我们也有必要感悟人生。获奖者中,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共同点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有些人的高度,我们永远无法企及,比如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的张富清,再比如拿了十个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但是,他们对国家的热爱,他们的责任感,他们的拼搏精神,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换言之,我们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但可以像他们一样顽强奋斗,可以像他们一样把个体命运与国家需求结合一起。

获奖者中有一名美国人,名叫潘维廉,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后来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潘维廉令人感佩之处在于,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他热情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他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在哪里,能够做推动社会进步、推动国际合作的事,就是有价值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是无尽的。”如果说主流媒体发力道德模范宣传报道,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体现了媒体责任,那么从中不断获取精神的力量,把这种力量融进工作岗位中,则是我辈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节目优秀的观后感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 今天,我读了一篇关于陶星哥哥的文章,我很有感触。  陶星哥哥才十七岁,在这个年龄阶段本该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可是,在他心目中,母亲和学习是不分上下的。

陶星哥哥带着母亲上学,不仅如此,他每天中午还要一路小跑回家给患有羊颠疯病的母亲做饭。每天还得帮母亲挤牙膏,洗衣服等等,甚至是洗澡。自从陶星哥哥的父亲去世后,凡是一个家长该为一个两岁孩子做的,他都做了。陶星哥哥还说:“在家里,妈妈是个孩子,我是个大人。”陶星哥哥和他的姐姐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像陶星哥哥这样的人,我们应当伸出自己的双手,献出自己的爱心,来无私地关心和关怀陶星哥哥。

虽说家庭的重担是过早的压在了他和他姐姐的身上,但是,他却以自身顽强的意志战胜它。

陶星哥哥你真棒!家庭的不幸,让他成为了一种动力,让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奋发向上,他在逆境中,没有退缩。而是努力前进。陶星哥哥的精神,感动你我,感动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走遍中国的观后感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美丽富饶的文明古国。她有风光旖旎的云南,资源丰富的海南,历经沧桑的北京,幽静美丽的澳门……《走遍中国》这个电视节目,让我更了解了祖国。

在它的引领下,我们来到无锡——《二泉映月》的故乡,来到浙江——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发源地,我们感受到了音乐源泉的古雅清新与飘渺缠绵;牵着它的手,我们来到寄畅园、北海公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园林的混然天成与巧夺天工;乘着它的翅膀,我们来到九寨沟,来到了张家界,我们感受到了那份自然天成的诗情画意;与它相邀,我们来到要遥远的香格里拉,来到神秘的古丝绸之路,我们更寻觅到了那份幽深的文化源泉;而当我们祖国的宝岛——海南岛,感受到的是祖国山水的奔放与激情……一个个童话般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令人神往……《走遍中国》这个节目引领我们进入了梦的境界!

它,使我更了解祖国,更多地领略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它使我惊叹,惊叹中国的旅游文化事业如此发达;它使我佩服,佩服那些千古流芳的文化名人,它使我赞扬,赞扬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和如此壮丽的河山;它,使我陶醉,陶醉在那一幅幅美丽的图景中。透过它我看到了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透过它,我看到了祖国的文化,如此精彩;透过它,我看到了祖国的历史,如此惊心动魄!啊,江山如此多娇,文化如此源远流长,《走遍中国》走遍中国,赞歌唱遍神州。同学们,来吧,就让我们锁定《走遍中国》,追随着徐霞客的步伐,走遍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CCTV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全文共 1552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王定国,“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生于1913年的她,是目前仍然在世为数不多的长征老红军。她以百岁的壮丽人生,见证大国的崛起,并为伟大的时代讴歌!

如今,百岁高龄的她,脚步依然忙碌,还时常外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作了人们认为在这个年龄不可能做到的事。新年伊始,记者来到王定国位于北京北四环附近的家中,看望并采访了这位值得至深崇敬的百岁老人。

见到王定国老人时,她正在家中和子女打麻将。王老打牌,干净利落,落牌之声,清脆有力。闲时,王老爱打麻将,身边的人说,她只要一上麻将桌,立马精神百倍,“大杀四方”。记者不禁好奇百岁老人为何有如此之好的身体和精神,王老的小儿子谢亚旭道出“秘诀”:“我们老太太是一个活在精神世界的人,她对吃穿住这些物质上的东西看得开,没有任何要求,有时出门回家饿了,就吃包方便面,还不用水泡,就干啃。老太太常说,两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

90多岁高龄,重走长征路

1933年12月,王定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出任四川营山妇女独立营营长、川陕苏区保卫局妇女连连长,为红军送弹药、清剿土匪,拿过枪、上过战场……1935年3月,王定国调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前进剧团,自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

回忆长征路上的艰辛磨难,王老出奇地平静,“草地我走了3遍,翻了5座大雪山,我们文工团要做宣传鼓动工作,行军途中跑前跑后,走的路远不止2万5千里,应该是一倍以上。”王老在雪山上还冻掉一个脚趾头,“就是用手一拨,趾头就掉了,也不疼也不流血。”过往的艰苦岁月,王老不愿多谈,但长征在王老的记忆中永不磨灭。

“母亲一直想去当年走过的地方看一看,看看革命老区,看看当年的乡亲。我们知道母亲心底有重走长征路的心愿”,谢亚旭对记者说,2004年,王定国91岁,恰逢纪念红军开始长征70周年,谢亚旭跟母亲商定了重走长征路的计划,“那段时间,母亲情绪非常好,很兴奋。但考虑她年事已高,不可能沿原来的线路再走一遍,我们就挑选了一些关键点,比如她参加红军的地方、入党的地方、第一次打仗的地方……并打算用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她的心愿。”

2004年,91岁的长征老战士,重新踏上了长征路。

王老重走长征路的第一站选在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管辖的泸定县,红军长征时期著名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战役就在这里发生。“到达泸定县,我们稍作休息就走上了铁索桥,那天的江水特别湍急,站在桥面往下看就直头晕。但母亲非常兴奋,站在铁索桥上不用人搀扶走了一个来回。站在泸定桥上,母亲把我们招呼过去,对我们说,‘长征中我走的不是这条路,但你们父亲是从这条铁索桥上过去的,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我这次带你们到这里来就是让你们感受父亲他们当年的不容易’”。当时王老的三个儿子谢烈、谢云、谢亚旭陪在她身边,一起重走长征路,“像这样的话,母亲一路上说过多次,在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政府父亲当年住过的房前,母亲也说过,并且要求我们做儿女的,要带自己的孩子到这里来看看他们的爷爷,让他们不要忘记过去、忘记历史。”

“弹指一挥七十年,血染山河马列坚。立新革旧非常业,星火燎原乾坤传。七十年后又进川,心潮难平语万千。”这是王老200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而作的诗。几十年来,她最喜欢穿的衣服是红军的灰军装、八角帽,最喜欢写的字是“红军万岁”,她还曾写道,“70年前,我和我的战友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万里长征。雪山、草地,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战火硝烟中,无数英勇先烈为了理想信念而奋斗,最后成就了伟大的胜利。从红军长征到今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理想和信念矢志不渝地奋斗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往往在感动的瞬间,总能体会到感动背后的辛酸,单说“感动”二词,感觉这是非常的笼统,具体的说,“感动”就是老师一个鼓励的眼神,妈妈在夜深人静时候为你织衣服的瞬间……总有太多太多的事让我们感动,感动辛酸,感动幸福,感动情感……

支月英,女,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闪亮的名字最美铁路人个人观后感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46岁的邢云堂,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棵树机务段动动车组司机,火车驾龄24年。从时速80公里的货车到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动车组,他驾驶过的车型不下10种。对标停车一把闸,误差不超过20厘米。他成为业内传奇级人物。24年来,他安全行驶40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100多圈。

有梦想才有奋进的力量,有希望才有勇闯的决心。近3万公里的高铁营业里程,超过世界三分之二高铁总里程,累计运输旅客突破90亿,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铁路职工奋进新时代创造来的,是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干出来的。一条条高铁线路穿山越岭,植根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更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是新时代邢云堂式的铁路职工一起拼搏、一起奋斗的结果,是面对天堑沟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信念,更是面对困难坎坷敢于亮剑拼搏、只争朝夕的劲头,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从独当一面的“大将军”成长为传道授业的“总教头”。邢云堂在高寒高铁上奋力追梦,成就梦想。为取得黑龙江第一代高铁司机资格,他可以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把挤出来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为攻克哈大高铁冬夏温差70摄氏度下安全运行的世界级的课题。邢云堂在没有成形经验借鉴的情况下,采取“回手柄”减少50%牵引力和“比例制动”方式控车,一举解决难题。在缺少动车操作指导书和应急处置教材的情况下,他凭借丰富现场经验主持编写了相关教程,填补了高寒地区高铁司机作业标准空白,成为高寒地区高铁司机的必修书目。把重复的事情千万次的做好,把枯燥的岗位日复一日的守好,把每项工作都做到极致完美,把攻克难关当做超越目标,就是匠心的体现,就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升华。可以说“邢云堂”的背后,是千千万万铁路技术工人对安全的执着求索和对技术极致追求,他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作孜孜以求,体现的不仅仅是他个人勤勉敬业、忘我工作的风采,更折射了无数铁路工人无私奉献、实干拼闯精神的荣光。

从邢云堂身上,我们看到了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地钻研,并把娴熟的技术运用到工作中的匠心品质;我们看到了用心把每项工作认真做好,将所有操作规程刻在心中的责任担当;我们看到了激情不减,永不言苦的持续干劲。正是邢玉堂这样的铁路匠人用奋斗和拼搏交递出中国高铁最闪亮的名片,奏响了“交通强国”最美丽的音符,他们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落实十九大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离不开各行各业工匠追求突破、追求极致的不断创新,更离不开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持续传承。进入新时代,各项伟大事业需要更多邢云堂这样不忘初心、追求卓越、承责担当的劳动者,需要更多邢云堂这样爱岗敬业、专注创新的工匠人,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力量提供动力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最美铁路人观后感

全文共 10049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这边还是偏,再往右边一点点……快点快点!”于本蕃单腿跪在混凝土轨枕上,脸几乎贴着道砟石,瞄着钢轨边看边喊。三个工友围在旁边,轮换着用长把、短把扳手使劲拧轨道螺栓。一番松动,于本蕃爬起来走到旁边,拎过道尺,横在两条钢轨中间测轨距、量水平,而后皱着眉头拿粉笔在混凝土轨枕上写下一串数字。厚毛线帽再往深里戴一戴,于本蕃又一猫腰钻到工友堆里调轨距去了。

钢轨旁,一个工友使劲拉着引线启动捣固机,为下一个环节工作做准备。海拔高、气压低,柴油发动机突突突冒着黑烟,半天也发动不起来,于本蕃急得又跑过去帮忙,“天窗时间短,抓紧点就能多干点活,多干点就意味着火车安全多一分保障”。

上午10:30,青藏铁路格拉段不冻泉站,于本蕃和工友们当天第一次天窗时间就这样在紧张忙碌中开始。长期在高寒地区进行紧张的天窗作业,于本蕃和同事们语速极快,声音很大,脾气也有点急躁。

这次任务有两项:起道捣固,保证钢轨平整;还有道岔转辙部改道作业。于本蕃和10名工友分成两组,他带着一队人进行改道作业。这是铁道线路养护人员常规工作内容,但在气温零下十几度、风力六七级,海拔4500多米、含氧量不到内地45%的昆仑山口、可可西里无人区,这些数值转换为人的体感便是极寒、大风、缺氧。在这里,空手走路也相当于平原负重20公斤,日常工作更平添难以想象的艰辛。

这是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于本蕃守护青藏铁路第14年。清筛整理不洁道床和边坡土垄;根据线路情况起道捣固;整治钢轨病害和接头病害;更换、放正和修理轨枕;改道、拨道、调整道岔各部位尺寸,全面拨正线路曲线……他于平沙无垠、天寥地阔中,担负青藏铁路全线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灾害最多的格拉段冻土线路养护任务,并总结看、测、析、敲、听、验“六标”检修工作法,在格尔木工务段推广应用。

高原的风并无遮挡,从四面八方肆意而来,又互相撕扯着呼啸而去。扳手、锤子和钢轨的敲击声此起彼伏,尽管于本蕃和工友们挨得很近,胳膊和肩膀总撞在一起,但他的声音还是在大风中变得微弱缥缈。更多时候,完成工作靠彼此间的默契和信任。

还有冷。望昆一日四季,几乎终年飘雪。线路养护要求细至毫微,很多时候不能戴手套,10月已冰寒刺骨,手指一会儿就冻得生疼。“冬天最冷时零下40多度,穿再厚也被冻透”,于本蕃语气平常,“习惯了”。

换道岔工作完成,轨距测量仪显示出令人满意的数字。工作完成得好,于本蕃晒得黑红黑红的脸上才露出轻松的笑。

120分钟天窗时间似乎转瞬即逝。于本蕃和工友并没马上返回,当天13:30,还有一个小时天窗时间,往返宿舍太浪费时间,他们出发时带着干粮,中午就在线路上凑合。在气温零下十几度的高原,热饭菜即便放在车里也迅速凉透。于本蕃他们往往干活前把饭盒放在车前挡风玻璃里,借着高原的阳光,把午饭“热”一下。

这是于本蕃14年来再平常不过的一幕。唐古拉的狂风暴雪、望昆的飞沙走石,夏日钢轨的炙烤、严冬轨枕的寒凉,多年冻土线路的重重难题……许多令人生畏的考验,未曾击退他,反而锻造他。在日复一日巡查检修、思考总结中,于本蕃从仅有中专学历的普通线路工人,成长为高原冻土铁路养修领域专家。十几年前白白净净的小伙子,在各种磨砺中变得沧桑。

无人区的孤寂、终日面对两根钢轨的枯燥,使他越发寡言,那个热爱生活、喜欢旅游的于本蕃被他留在高原之下。

于本蕃默默承受高原对健康的损害,说话时间稍长,便有明显气喘。但他不想离开,“毕竟总要有人坚守”。当人们坐着火车去拉萨,一路惊叹雄浑壮美时,或许不知守护“天路”的艰辛,更鲜有人知他们的名字,唯有火车悠长明亮的汽笛声,是对坚守者的至高礼赞。

内心安稳坚定,才能守护好“天路”

于本蕃的高原铁路养护生涯,始于“5072”。

5072米,是唐古拉火车站海拔高度。这座客货两用、无人值守的四等站,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安多县交界处,是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的站点,比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村子西藏自治区推瓦村还高两米,被誉为青藏铁路之巅。

2006年初,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在即。有三年工作经验的于本蕃主动报名,成为青藏铁路第一批养护人员。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三,于本蕃在春节爆竹的喧嚣和团聚的欢庆中告别父母家人,到格拉段,经过两天短暂培训,与120多人一起上山了。大巴车拉着他们沿青藏公路一路向高原深处行进,“走到一个线路车间,就分下去十几个二十个人”。海拔越来越高,车上人越来越少,行至唐古拉线路车间,于本蕃下车了,他被分到唐古拉线路车间雁石坪线路工区工作。

这是于本蕃初上雪域高原。第一天感觉还不错,高原反应在第二天出现,当时24岁的他身体正好,相比高原反应厉害、整夜睡不着觉的同事,他觉得头疼、嘴唇青紫“对自己影响不算大”。与平时常说“坐着不如躺着”相反,当时车间流行一句半开玩笑的话,“站着的人比坐着的人舒服,外面跑着的人比在屋里呆着的人舒服”,能在唐古拉正常工作,是令人羡慕的事。

第一批上去的线路工人,住在此前修路的工程建设单位移交的简易板房里,简易铁皮板房四处漏风,于本蕃不知不觉落下腿疼的病根。同为第一批上唐古拉的赵师傅记得,坐在宿舍里看电视,铁皮屋顶是漏的,抬头能看到太阳,面前电视机屏幕里一片“雪花”。他们喝山上的水,乳白色像浆糊一样浑浊,放在盆里澄清一个礼拜,还像浆糊一样。“就那么喝下去了,”赵师傅“骄傲”地说,“现在身体还不是好好的”。

比起生活上的艰苦,唐古拉更残酷的是对人精神的考验。唐古拉山脉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蒙古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这里号称“风雪仓库”,终年风雪交加,天地苍茫中看不到一个人,只有风刮过的声音。那时没有手机信号,同事们排队在车间仅有的一部电话前,轮流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挂断电话,就跟外界断绝一切联系。于本蕃曾和小伙伴们试着用洗脸盆养花种菜,“可惜不论我们怎么呵护,植物从来活不过三天”。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第一批唐古拉线路车间工人们前期磨合整理、验收维修、调配线路,为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做各种准备工作。

曾有人因为各种原因拼命想要离开,于本蕃没想离开,但最初想挑战的刺激感和新鲜劲过后,也有些茫然。“环境艰苦、生活枯燥、工作单调,难道注定就要在这里度过一生吗?”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不知将向何处去。老师傅们说:“如果你觉得这里海拔高、缺氧,是无人区,闭塞,见识少,这个工作不适合你;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能力去大城市闯,那么你一定要能先征服摆在面前的这座山,现在的事都做不了,将来还能干啥?不能一山望着一山高。”于本蕃记住了这番话,内心也在冰雪重重的苦寒与静寂中安定下来。

“现在回头看,当时环境还是很恶劣”,已经在高原工作14年,于本蕃依然不忍回忆,“大家互相鼓励,靠着集体的力量共同努力才一起走过来。只有一两个人,不论如何也坚持不住”。

此后不久,于本蕃休假时到西宁一家医院看病,等检查结果时与医生聊天,医生的话让于本蕃对自己的选择有了新认识:“他说,‘如果把工作只当成养家糊口,那干什么都可以,哪怕打工也能挣点钱养活自己;如果把工作当成事业,就不仅是为了生存,而且是人生的奋斗目标’。这对我触动很大,我们只是萍水相逢,但这句话至今记得,还常常想起。”

于本蕃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扎下根来,养护青藏铁路海拔最高、工作难度最大、自然条件最差、灾害最多的125公里冻土线路,从跟着师傅学,到当上工长、车间副主任,带领大家一起干,一守14年。同事马忠义曾说,“别说待十几年,能待两年我都觉得特别厉害”。

直到今天,“做好本职工作,岗位上的每一天都要认真坚守”,仍是于本蕃给新入路的年轻人上的第一课。采访时,新职工沈小多刚分到望昆线路车间20多天,已把于本蕃视为人生导师:“于书记跟我们谈过话,他说人不能混,混一天也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认真学习、好好工作也是一天。比如跟老师傅起道,他们起两处,我就起四处,我起得不好,就多起几处,练得多了,干得就好了。”

现在,沈小多总是攥着道岔检查记录簿。每次外出作业回来,小本子里密密麻麻写着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的各种数值,那是他的作业,“回宿舍先对着规程好好学习,再给师父检查记录对不对。于书记让我们每天写工作总结,他定期检查。他说,每个人都要对得起自己的使命和追求”。

“再冷再累再难也要守住线路”

2006年7月1日11时05分,“青1”次旅客列车从青海省格尔木市发车,驶向1142公里外的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于本蕃和同事们站在他们用近半年时间验收调试、养护的铁路旁,看着列车从面前轰轰隆隆飞驰而过。强烈的幸福感和荣耀感让他们至今回忆时仍不由地挺直腰板,“这是政治任务,绝不能出问题”。

从1958年西宁至格尔木段开工建设算起,青藏铁路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漫长设计、修建,连接起青海省西宁市和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通往西藏腹地第一条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开通后,留给于本蕃和同事们的,是日复一日的养护检修。“群山连绵,冰峰并列,积雪没领,空气稀薄,篷绝草枯,云冷霜寒,生命禁区,危乎高哉!”这是唐古拉火车站旁树立的纪念碑碑文所述,在如此环境里进行铁道养护,确保不出问题,谈何容易!

于本蕃经常一天徒步巡检近10公里线路,对轨道上的连接螺栓也逐一查看,每走50米,他就要单膝跪到钢轨上,俯身检查轨道平顺度,一次巡检超过8小时。春天巡线,他还不时下意识用脚踩踩路基,“冻土路基开融,路面可能翻浆,必须注意观察”。夏日正午,钢轨温度飙升至四五十摄氏度,膝盖跪在上面烙出一道道痕;冬季严寒,钢轨冰得刺骨,“戴护膝干活不得劲”。经年累月炙烤、冰冻,于本蕃膝盖上生生磨出厚茧,他开玩笑说这是“人肉护膝”。

2015年3月,时任车间技术员的于本蕃带领维护施工队伍冒雪前往青藏铁路布强格至唐古拉站区间巡查,在1386公里450米处发现路基不平,“经测量,这段长15米的路基,塌陷最大地段达20厘米,中间还有一条25厘米宽的裂缝”。于本蕃一边向青藏铁路公司调度报告,一边做好两端防护,调集所有机具、人员立即投入抢修。用了近五小时进行路基夯实后,线路顺利开通。此时大雪并未停歇,为保证铁路线安全畅通,于本蕃主动留下来连夜驻守现场,严密监视整治路段状态,尽管当时他早已体力透支。

2017年,于本蕃从工作了11年的唐古拉线路车间雁石坪工区调任望昆线路车间,任车间副主任,现担任车间党支部书记。

望昆,意为“守望昆仑”,一个浪漫的名字。的确,望昆线路车间与望昆火车站相邻,坐落于海拔6500米的雪峰玉虚峰下,距昆仑山脉主峰玉珠峰25公里。碧空之下,白墙红顶的站房、写有白底黑字“望昆”二字的站牌、工区院内飘扬的国旗,与雪山绵延映衬,闪着童话般的光芒。然而回到现实,望昆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境内,四周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虽然比唐古拉海拔稍低,车间负责的116公里线路仍旧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空气中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45%;仍旧在无人区,杳无人迹。

望昆一天四季,狂风、暴雨、冰雹、大雪可能在同一天轮番上阵。8月、9月温度最高时也要套着棉外套。每年5月至10月是望昆雨季,降水量达到一定数值,养护工人就要沿管内线路徒步巡视,一走就是十几二十公里,直到上级单位人员添乘检查,确定安全后下达指令。望昆车间副主任吴德俊说,养护工人收到指令后才能返回工区,“否则我们就一直徒步巡视,无人区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头灯照到的地方有一点光亮”。

线路工人作业工具动辄几十、上百公斤,一台大型捣固机要四个人才能抬起来,在空手走路相当于内地负重20公斤的高海拔地区,搬动这些机器并不容易。2018年4月,于本蕃当天天窗作业区段位于雁石坪至唐岗间1309+100米处。相比作业内容,于本蕃和同事首先发愁怎样把150多公斤的螺栓机,抬上坡度近70度、长度500米的坡道线路上。最终,于本蕃统一指挥,前面三个人用麻绳拉,后面六个人抬,艰难地把螺栓机抬上线路,开始作业。

格尔木工务段察尔汗线路车间达布逊线路工区工长唐城,曾在望昆线路车间轮岗半年,“山上的风真大,有时在铁道桥上作业,风刮得人都站不住,要腰间绑着绳子,把自己拴在桥栏上,才能干活。上过山,才知道什么叫艰苦。”

于本蕃到望昆线路车间不久,2018年4月,就赶上车间对管辖线路进行大机捣固作业,也就是用大型养路机械捣固车将铁路轨枕下面道砟捣密实。作业完成后,他带领车间班组职工对捣固处所线路设备质量进行全面回检。时任望昆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土单次仁记得,一天,于本蕃带大家忙完当天工作后,疲惫不堪的职工们都已进入梦乡,他却还要第一时间复核。走到不冻泉站4号道岔时,风雪不期而至,雪片借着怒吼的狂风瞬间漫天弥散,于本蕃还是坚持徒步检查完当天的线路质量,直到确认施工处所的设备绝对安全,才放心回到车间。

吴德俊说:“于书记就是这样的人。他各方面付出太多,面对艰难任务,总是于书记冲在最前面。”每年10月到次年5月,是望昆雪季,天寒地冻,暴风雪随时来袭。对于铁路人而言,雪从不是风景而是命令。积雪太厚影响道岔转换时,养护工人必须时刻准备,随时听令,不分昼夜赶去除冰雪。“路基很高,是碎石子或片石堆起来的大陡坡,也没有台阶,爬上去就要喘一会”,吴德俊说,“抢险时,于书记会跑着上去。他说,我们快一分钟,线路就早一分钟畅通,区间运行的车就能早一分钟通过。”对于铁路畅通而言,一分钟也要抢。

在于本蕃记忆中,迄今为止最大的“暴风雪阻击战”在2019年2月打响。“那天也是凌晨,段上电话通知管内k965—k975区段线路被大雪掩埋,影响行车,要立刻上道处理险情。于本蕃带着应急抢险队伍往现场赶,“雪太大,去往线路的路上雪太厚,汽车已经开不动,我们乘坐铁路通勤机车上去。距离积雪线路还有好几十米,机车也行进不了,我们下车拖着设备趟雪前行,几十米的距离足足走了二十多分钟”。风夹着雪像鞭子一样抽在脸上,寒冷中氧气好像更稀薄,张大嘴也喘不上气来。于本蕃说当时真想休息一下,哪怕一分钟也行。但线路积雪已高出轨面十几厘米,只能争分夺秒。

“几十米长的一段线路,我们刚清理这边,那边又积满雪;再扫回去,刚刚清干净的地方又堆了厚厚一层……雪疯狂地下,我们10个人拼命地扫,好像陷在看不到尽头的搏斗中。”早上六点多,雪基本清理完毕,穿着棉服套羽绒服、棉裤套羽绒裤,戴着棉帽子和厚脖套的于本蕃,感觉自己似乎被冻僵,脸、手和脚都没知觉,哈气和落在棉帽子上的雪混在一起,冰和霜结了一层又一层。“那是我经历最大的一场雪,但再冷再累再难也要守住线路,保畅通是铁路人雷打不动的职责。”

高原14年,当初和于本蕃一起上唐古拉的20多名同事,唯有他还坚守“天路之巅”。空闲时,他喜欢看满载乘客的客运列车,拉着纯碱、原盐、钾肥等工业产品的长长的货运列车,交织着从工区前的青藏铁路上驶过。据统计,自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至2018年,近4830万吨货物通过青藏铁路进出藏;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由2005年的126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3368.7万人次。或许于本蕃未曾想过,自己日夜守护的线路,已成为“世界屋脊”发展引擎。

十几万字笔记炼出“冻土真经”

多年冻土,是修建高原铁路一项世界性难题。冻土随季节交替不断冻结、融化,会造成路基冻胀、下沉,严重影响铁路通车。为把铁路修到拉萨,中国工程师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抗争了半个世纪。最终,青藏铁路穿越550多千米多年冻土,成功铺进西藏后,多年冻土又成为铁路养护工人接力面对的课题。于本蕃就是其中一位“接棒者”。

每年3月至5月,青藏铁路格拉段虽仍在雪季,户外温度零下10℃左右,天空鹅毛大雪纷纷洒洒,但地表气温却在悄然回升,冻土逐渐软化,容易造成路基失稳,“表里不一”十分考验铁路线路维护工作。“夏天冻土消融,要提防路基下陷;冬天冻土结冰,要防范路基升高……铁路下面的土层中,大大小小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每个季节养护侧重点都不同,准备的工具和设备也不一样。”

线桥专业中专学历的于本蕃,可不是从一开始就懂多年冻土。在唐古拉,他与冻土第一次相遇,于本蕃有点措手不及,又很着急。起初,他天天追着师父问,“问到答案就觉得满足”。有一天,师父反问他:“你问的问题,自己都思考过么?除了我教给你的办法,你还有没有其他想法?”于本蕃明白了,高原铁路养护的接力棒传到自己手上,不只是传承,还要有所突破。他琢磨着怎么解决问题。每天外出作业碰到的情况,和晚上总结会上大家讨论的各类问题,于本蕃都工工整整记在笔记本上,一边是案例,一边是原理方法,为了醒目,他特意用不同颜色的笔,有些地方还画出示意图。十几年下来,大大小小的案例积攒了十几万字,其中有小技巧,也有大经验;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教训,他将之命名为“抗冻笔记”。

于本蕃说:“这里海拔高、湿度低,全年最低气温低于零下40℃,昼夜温差超过20℃,线路可能因为热胀冷缩或者路基翻浆,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和排除。在这里,养护工人首要任务是严密监测温度、湿度及其他气象因素变化对冻土路段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实际作业中,“抗冻笔记”帮了他大忙。“案例多了,我开始自己归纳提炼,总结出来的经验对干活确实管用”。比如检修时,于本蕃看接头钢轨光带异常时,钢轨敲击声音也跟正常状态不太一样,就要注意钢轨是不是有掉块,是明掉,还是暗掉。“总结出两者之间关系后再上道检修,工作量骤减。”

当时青藏铁路已全线开通多年,多年冻土路段部分病害还是整治得不彻底、不到位。“同一种病害反复出现,大家经常重复去同一个地段处理病害,有时反而容易造成次生病害发生,而且工作量大增,人力、物力消耗很大,心情也很沮丧”,于本蕃既憋屈,又着急。车间人手也不够,冻土线路养护对工人作业技能和冻土知识掌握都有要求,于本蕃说,“我们的工具、材料动辄几十斤、上百斤,但作业精细程度要求是毫米级,一般一个新入路职工,即便肯学,也要两三年才能掌握,可是线路缺人,需要新人尽快顶岗。”

“这就是‘六标’检修工作法的原动力。”经过再思考、再提炼,于本蕃最终将十几万字“抗冻笔记”凝练为“看、测、析、敲、听、验”六个字。“我们总结课本知识、学习借鉴其他车间经验,再加上我的精细化作业经验,总结出一套作业流程,新职工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技能,有些方面可能比老师傅做得还好,大大缓解人员紧缺问题。应该说这是铁路发展需求、职工成长需要,我们被逼着想办法。”于本蕃将此命名“六标”检修工作法,同事们更愿意叫它“冻土真经”。

有些难题,困扰大家多时。悬绳起拨道法,于本蕃前前后后想了半年多。“起道”是铁道线路养护术语,是将线路低洼处起高,以找平轨面、改善道床弹性。“正常情况,起道后用绳子检测,绳子应该是水平,和钢轨吻合,但实际测量就是不平,钢轨呈波浪形”,各种方法试过,于本蕃发现是起道顺序问题,优化之后,问题迎刃而解。用类似原理,拨道也变得顺畅。

“高原冻土对线路破坏特别大,一直没有解决方案。冻土线路养护耗时耗力,‘冻土真经’解决了大问题。”望昆线路车间技术员李奋武说。

“老于这套方法管用,尤其适用于唐古拉、望昆等高海拔车间,好多次故障都用‘六标’检测法检测、解决,效率高。”唐古拉线路车间主任李彪林说。例如检测法中的“敲”,检查路基下面是否有空洞时,原来做法是把所有螺栓口全部松开,观察枕木是否自然下垂,如果中间还有其他连接部件,也全部要拆开。后来于本蕃敲轨枕头和道心,听声音虚实推测轨枕下面空的还是实的,“虚、实声音完全不一样,这样至少节省30分钟”。

“节省30分钟”听上去可能没什么,但天窗作业时间通常只有120分钟,“30分钟”意味着完成更多工作,检修更多项目,养护更为精细……于本蕃说,“铁路养护需要在一个规定周期内完成线路设备养护,只有提高效率,在周期内高质量完成养护工作,才能确保线路畅通、行车安全”。

“吃苦、服从和奉献好像是本能”

干铁道、守线路、保畅通,似乎是“铁二代”于本蕃别无二致的人生选择。

于本蕃老家河南,1981年,在铁路上工作的父母支援大西北,进行铁路维护工作。于本蕃一岁多时,被父母接到青海乌兰县柯柯镇。这座因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通车而兴起的小镇,当时广袤荒远,没有树木,不见草原,牧群也不来,只有风沙特别大,刮起沙尘来暗无天日。“那是很荒凉的地方,他们是拓荒者,比我们现在艰苦得多。记得住小泥房,食品按量供应,每星期火车运来一次……”于本蕃看着父母忙得不着家,却从来听不到他们抱怨。

小时候,于本蕃好奇只有两根钢轨并行组成的铁路,背后竟如此庞大,“有开火车的,有调车的,有维修水电的,每一道工序都与下一道工序紧密相连、相辅相成,让这套严密系统运转的,是背后默默付出的铁路人”。

长大后,他也终于成为这样的人。高原上很多个难以入眠的夜晚,于本蕃想起曾在青藏铁路柯柯段工作的父亲,小时候跟着父亲在线路上检查的情形不断翻涌。“在铁路工作,苦、服从和奉献好像是本能。”

多年来,他见证着工具、设备不断更新,环境逐步改善,也看着铁路越修越远、火车越跑越快。2018年车间标准化建设以来,格拉段各车间的办公区和宿舍由原来小平房改建成二层宿舍楼,电取暖,暖气片上还有温度值,屋里暖烘烘的。洗漱间里有两台大洗衣机,工服和被褥分开洗,还有淋浴间。望昆线路车间院子里,地热温室大棚刚刚建好,于本蕃说,“明年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只有剧烈体育运动还是碰不得的“禁区”。望昆车间宿舍楼里有一间屋子用于文体活动,里面是台球和棋牌类。

高海拔对身体,侵蚀于无形中。“高原对记忆力损伤特别厉害,我原来记性很好,可是现在,在一楼办公室跟我说一件事,我到二楼就忘得干干净净”,于本蕃无奈地说。在望昆线路车间,每个人都离不开“小本子”,刚刚入路的新职工也不例外。不管是小笔记本,还是手机记事本,但凡有一件事,马上写在上面,“要不转头就忘”。

14年高海拔地区工作经历,于本蕃现在心脏肥大,患有糖尿病,“最近几年每次体检都好几项数值报警”。在望昆,几个同事总追着于本蕃念叨“于书记歇会儿,注意身体”。于书记并不在意,下楼梯噔噔噔一溜小跑,他也没打算往海拔低的车间调动,“觉得身体还行”。

他几乎没有时间关心自己。铁路养护工人的作息,跟着天窗时间和临时调度命令走。他满脑子装的是这里要养护、那里要巡查,还有哪个疑难杂症没解决,车间同事谁有心事了得问问,新入路的年轻人能不能适应、会不会干活……“操的心都操到,还是怕出问题”,于本蕃连吃饭时间也不放过,聊着家常,开着玩笑,就把大家的心思掌握了。“进入10月,冬季除冰雪、保畅通又要开始。而且气温不断降低,钢轨被冻得发脆,还要密切巡查,防止断裂。”

工作上,还不断有问题等着于本蕃带大家解决。采访当天,他吃过晚饭就在餐厅饭桌上拉着工长欧师傅研究道岔转辙部改道作业。于本蕃说,欧工长是段上道岔专家,干了一辈子道岔工作,积累几十年经验,明年将要退休,现在还不断精进工艺,“比如换道岔轨件时,是先切好钢轨再打眼,还是先打眼再切钢轨,两种切割方式反映考虑问题的两个思路,我们就要展开讨论,好好商量商量”。

父母家人也是通过媒体报道,才知道于本蕃真实的工作环境。第一次看到时,他们忍不住泪流满面。起初,父母极力反对儿子上高原,现在早已从接受变成理解,相对于很多父母希望孩子生活安逸舒适,他们只说“平安就好”。

妻子王兴芳为了支持于本蕃,好几年全职在家带孩子。“她开始也不理解,我怎么那么忙!有时晚上车间业务学习,来不及接她电话,还闹过不愉快。”2018年8月,王兴芳带孩子来到望昆车间看望于本蕃,虽然已是一年中气候最好的时节,王兴芳还是因为高原反应几乎一直卧床,于本蕃则不断带队冒雨巡线、汛期防洪、天窗作业,忙得脚不沾地。“她不再埋怨,知道我真的会忙到连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于本蕃眼中闪过一丝愧疚,顿了顿,聊起另一个话题。

近年来,于本蕃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铁路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铁路系统“火车头奖章”、全路“青年岗位安全标兵”、“全路党员安全标兵”等荣誉。相比于对荣誉的关注,他更希望更多人知道高原上有一群人在坚守、他们的坚守有价值。

风停雪住时,望昆很美。玉珠峰主峰及周边雪峰绵延起伏,冰川纵横,积雪在山脊上闪耀光芒,巍峨冷峻又深情款款。碧透的蓝天、绚烂的高原阳光、深褐色的土地,雪山像银龙的脊背伸向远方,青藏铁路在天地之间划出一道蜿蜒曲线,坚毅而美……亘古与当下、原始与现代、自然与人交织共存,清晨与黄昏都有醉人的光影,令人震撼。

于本蕃从来无心欣赏雪域之美,哪怕片刻。“只要走进车间,心思全在工作上。”其实,他是热爱旅游的人,去过国内很多地方,北京的城、大连的海、拉萨的寺、成都的街……喧闹繁华亦或寻常巷陌,都曾令他短暂流连,但他并不为之所动,甘愿沉于看不到尽头的钢轨,在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风的嘶吼中坚守、追寻。他深知,自己心有所属在“天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最让我感动的是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迹、感人的创造、感人肺腑的场面让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让我敬佩的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

在亲人眼里,何玥是个爱学习、有爱心的孩子。今年4月,做完手术第三天,她就回到学校上课了。她的家里满满一面墙都贴着她的“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08年汶川地震时,她硬逼着父母捐出了一个月的工钱。她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要父亲捐给更需要的人。

9月中旬,爸爸从广东打工回来,她第一句话就说:“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说,她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亲戚们最终同意了何玥的想法,决定帮助她完成遗愿。

我以后也要向何玥学习,学习她做一个对社会有很大作用的、有爱心的人。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今日,我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这次颁奖典礼中,有为了让失聪的儿子理解正常教育,和儿子同桌16年的陶艳波;默默捐款二十余年从不留名的普通市民张纪清;打击暴恐分子嚣张气焰,被誉为沙漠“飞鹰”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普江……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十三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的孝女朱晓晖。

朱晓晖的父亲在2002年患了弥漫性脑梗塞,生活不能自理。她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辞去了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将房子卖掉了,但依然欠下一身债务。她和父亲便在社区的车库里安家,一住就是十三年。他们生活的唯一来源是她父亲每月一千余元的养老保险,常常只能让父亲一人吃饱,她也有十余年没买过新衣服,生活的重担使她才41岁就头发灰白……

她的故事,我忍不住问自我:“她在那么艰苦的情景下也能将”孝“这个字的本意作出最好的诠释,那我呢?”我想,我以后也要和她一样孝敬自我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做一个孝顺的人,让父母更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看过视频,我知道了:原来在酸甜苦辣咸这几种味道里,辣最年轻,也最刺激。贵州遵义市,是一个吃辣很普遍的城市,也是中国最早把辣椒当做下饭菜来吃的地方。在外地工作的贵州人,经常会随身携带一瓶辣椒酱,既是怀念家乡的味道,又是对辣椒的忠诚。在成都的菜市场里,辣椒遍地都是,随处可见。很多成都人对辣椒都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喜爱之情。想想我们广东人,我们对辣椒的感情是不深的,因为辣椒不常吃,只是在做菜时,偶尔放一点提味。

说完辣椒,我再来说说白菜。冬季的中国东北,很多人都会吃白菜。它对于东北人的意义,不仅仅是由衷的喜爱,而且是打小的饮食习惯。东北天气严寒,一到冬天便很少有蔬菜供大众食用。没有了当季的新鲜蔬菜,那么白菜自然就成了首选。对于东北人来说,腌酸菜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用新鲜的白菜来腌制,味道会更好。这件事看起来难,但做起来却很简单。腌好的酸菜可以配鱼煮着吃,也可以和肉搅拌在一起,包成酸菜馅儿的饺子。时代在变,大家的口味也在调整,可对于大多数的东北人来说,不变的就是对酸菜的热爱。我觉得,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美食,不同的美食又有着不同的味道,我们应当享受这种美妙的味觉之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航拍中国的主题观后感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在哔哩哔哩上看完的《航拍中国》海南篇,看着弹幕里齐刷刷发出“好美啊”的赞叹,真心觉得祖国河山的壮阔和美丽,有机会真的应该多出去看一看这个世界,才不会局限于眼前的微小得失。就拿海南来说,这片祖国南端的神奇土地,从古至今孕育了无数靠海而生的人民,对于他们来说,大海并不意味着阻隔,而是通往远方的道路。从一颗顺着洋流而来的椰子,到迎着灯塔生生不息的赶海人,海南不但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更是蕴藏着无限希望的沃土。

身为北方人,我曾有幸去过海南,最大的感受是蓝天碧海,水清沙白,迎着阳光看巨大的南海观音像时,总有种身处世外桃源的错觉。比起北方的雾霾和沙尘,海南真的是太适合度假休闲了。我家亲戚每年冬天,都要带孩子固定去海南住上一个月,好躲开雾霾最严重的那些天。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从明星到普通人,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选择在海南买房子。即使一年只能住1、2个月,这片土地都算得上如今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地区前三名了。

多亏有了航拍中国这档纪录片,才让我能看到除了天涯海角外,更多元的海南。我知道了这里有东南亚风情的骑楼建筑,也有从小渔村变身亚洲论坛永久举办地的博鳌。还知道了博鳌这个名字代表的是鱼多鱼肥的意思,所以说,有时候起个好名字有时候真的很重要。

除了看到海南的美景和自然地貌外,我还看到了海南飞速的发展。这里有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只需要3小时,就可以绕岛一周。也有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的蜿蜒海岸线;有尽情享受慢生活的内地游客,也有渴望搭上祖国发展列车的海南当地人。就像海南篇最终的结语一样,海南岛的发展,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富饶资源,更得益于祖国对海南逐年的重视,从自然经济到国防发展,未来海南的发展就像它身后的这片大海一样,前方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永无止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忠于职责日理方机似觉少,廉洁行医额外一分也嫌多。

----题记

什么是美?

兴许你会说是那初春的牡丹,盛夏的荷塘,那红秋的枫叶,冬至的雪花。但总有人觉得还不够。这时你又会说,是那深海蓝鲸跃出水面的那一刻,是天空雄鹰冲破云彩的那一刹,是那皓月当空之时坠落的星辰,是北海道上华丽的极光,那确实很美,但却依旧不是最美。

那到底什么才称得上是最美?

其实,这并没有准确的答案。每从心中都有着自己烛一无二的最美。而我心中的最美,那是寸步难行时勇往直前的倔强;那是挫折坎坷前迎难而上的不畏;那还是窘况之下挺身而出的勇敢;那更是幽深渊中仅存的一丝的曙光。

什么又是逆行者?

“身如逆流船,心如铁石坚,望悲成欣喜,至死不怕难”这就是逆行者。“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这也是逆行者。“既然天道不公,那我要逆天而行”这更是所谓的逆行者。他们勇敢,不畏惧,他们坚强,不放弃,生活中更是有着许许多多的逆行者,他们平凡却伟大,普通但坚韧,信念便是他们的行囊。

在当下,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逆天而行,从死神手中带回了一批又一批人,他们与死神赛跑,受万众爱戴,他们就是那最美逆行者。

今年的春节非比寻常,今年的街道更是人迹罕至,这让人哀悼的命运,这该死的锁人命的病毒,让我们在这么一个热闹的时节寸步难行,就当许多人因此而滞留于家中时,这样一群人,这么一群逆行者,面对疫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选择逆行,迎难而上,这是因为他们热爱着自己的职业,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钟南山教授,去武汉的照片上了热搜。他高龄八十四,重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临危受命,无不让人敬畏,让人赞叹!他是最美的逆行者!

但是逆行者还有很多很多,有这么一群人头顶蓝白“三级盔”,手拿针药如兵器,身着白衣战袍,这么一群人廉洁行医,为党为民,德艺双馨,利人利苍生,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万事开头难,只要不放弃,坚持就是胜利!加油武汉!加油中国!盼疫情如烟散去,祈盼万家团圆美满在此!

在此,向我们最圣洁的天使-----最美逆行者们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观后感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一)

在2000多平方公里的浙东海域上,矗立着12座灯塔。这里留下了叶氏家族五代灯塔工的足迹。

自1883年白节山灯塔建成,渔民叶来荣带着一家老小上岛,成为中国第一代灯塔工,一守就是五代人。

年复一年的守望,必须冒着风险,克服无边无际的孤独。灯塔工要在孤岛上连续工作11个月才有20来天的休息,这11个月时间里,只有海风,只见海水。

在茫茫大海里,灯塔就是希望,就是家的方向,叶家人为灯塔付出了很多,叶家有三口人因为灯塔失去了生命,但他们没有气馁,一直坚持下来。

(二)

景海鹏,50岁,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1998年1月,景海鹏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2012年6月,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担任指令长,同年10月,被授予二级航天功勋奖章。2016年6月,入选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担任指令长。

陈冬,38岁,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2010年5月,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 2016年6月,入选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中国”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张渠伟;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张渠伟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几十年间,张玉滚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张玉滚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张玉滚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中国”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美术馆观后感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下午,爸爸妈妈带着我,参观了美术馆“人与自然”大型科普展。

我一进入展厅大门,就被面前的巨大恐龙给吸引住了,体长26米,身高足有9米的亚洲最长最完整的马门溪龙,而旁边只有1米出头的鹦鹉嘴尤其显得袖珍了很多,它半直立的后肢和灵巧的前肢让人觉得家里的小宠物一样。

据展区的阿姨介绍,马门溪龙以植物为食,是20XX年在四川省井研县发掘的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是世界上脖子最长的动物,它四足行走,身体笨重,行动迟缓,估计体重达60多吨,生活在1亿6千万年的早期。

一旁的鹦鹉嘴龙是角龙中最为原始的型类,是后来长角角龙的最早的祖先。在至今发现的鹦鹉嘴龙个体长超过2米的很少,身体都比较轻巧,并且前肢明显短于后肢,主要依靠后肢来走路,牙齿平滑,以植物为食,是恐龙家族中的“小不点”。

走进右边的三号展厅,这里有7条大大小小的恐龙,此外,值得一看的还有一旁的一窝30多个恐龙蛋,是目前为止中国出土最多最完整的恐龙蛋。

还有人体展览区,展区陈列着72件人体各器官标本,有九大系统展览:运动系、消化系、呼吸系等,有彩色分辨头盖骨,用不同的颜色将人的头盖骨的各部分分解开来,还有髋关节、骨盆、畸形的胎儿……

更有意思的是凡进入展区的参观者都有一张答题纸,如答对了,就可以赢得一份纪念品,并有机会获得恐龙蛋呢!

这次的参观让我学到不少课外知识,也让我喜欢上了科学,更让我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

[中国美术馆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这歌词多么让人感动。是啊!一缕阳光让你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动万千。世界上无时无刻都在有人献爱心,温暖他人的心,也在感动着--中国。

春天是美丽的,人是受感动的。我的耳边又回响起了那首歌:“感动中国,感动你我,这世界才会永恒。”

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_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试飞员——梁万俊。

梁万俊是一名试飞员。一次,一架新型战斗机诞生了,梁万俊接受了这个任务。

半路上,战斗机突然发生状况,飞机失控了!飞机帽出了黑烟这时的梁万俊完全可以打开降落伞跳机,但这样的话,人是保住了可飞机却会坠毁。梁万俊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他跳下去了,这个科学家们辛辛苦苦制作出来的新型飞机就会坠毁,将会成为一堆废铁。为了保全飞机,为了保全国家财产,梁万军毅然决定迫降。但这样很容易机毁人亡------虽然梁万俊心里知道这一点,但他依然没有动摇这个决心。总部以为迫降做好了准备,梁万俊小心翼翼的驾驶着飞机着陆了,飞机在停机场上划了好久才停下来。算算看的话,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就用了八分钟!这紧紧握着一条火热的生命的八分钟啊!你又孕育了一颗生命种子。

公共财物是国家的财产,这是由许许多多的人创造出来的。梁万俊把战斗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他的不顾一切,感动了总部,感动了全中国人民,同时,也感动了——中国。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之中国梦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人在最求梦想的过程是极为短暂的,追梦是不在结果的,而在过程,天空那么大,没有鸟疯过的踪迹,而追梦也是如此,不追求结果而求已经为之奋斗过了,看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不求有多么出色的成绩,只要能好好的活下去。

在残疾人追梦的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去适应别人的方式,这一切着实不易。

在追梦的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重复、尝试,再无数的尝试之下,虽然经历了数不清的困难与挫折,但是,请不要放弃,要不断的变化自己的梦想,以寻找真正可行之梦想。只有一次次的尝试才会有机会,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

在梦想中,只有付出眼泪与汗水才会有成功,要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坚持,永远不要放弃!

对于别人的理解、宽容与信任有助于梦想的成功,学会变通。梦想是个人的,理想是大家的,不能着急,要学会运用自己的大脑、自己的智慧,这样会帮助梦想的实现。

坚持梦想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抬头看着你的梦想,脚踏实地的努力,每天都离梦想更近一步。

在讲我们大名鼎鼎的飞行员——李中华时,我们了解了他的资料,当得知他冒着生命危险救回了一架飞机并顺利完成了科研工作后,那真是太感动了,简直无法形容的感动!

为了梦想,为了蓝天。

梦想的实现,需要不断的努力,希望是每个人前进的不竭动力!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需要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造,只有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才能让梦想激发出生命中更多的潜能。

中国梦,承载着中国精神。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自己的努力,共同构筑梦想,让梦想照耀中国,闪亮世界。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之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观后感

全文共 3110 字

+ 加入清单

王定国,“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生于1913年,是健在的年龄最大的女红军。她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9月,被评为双百人物之一。

“我清楚地记得在漆黑的夜晚,在蜿蜒曲折的路上,我们点燃了火把,长长的队伍像火龙一样,把天地照得通红……我一直在寻找这生命的火种。”王定国这样回忆。

这是一个忠贞追随者的人生写照。

百多年风雨,从黑暗到光明;两世纪奋斗,唯初心从未变。

蜕变:从童养媳到女红军

王定国的原名叫王乙香,1913年2月出生在四川省营山县的一个佃户家庭。困苦的生活迫使她早早地挑起了重担,六七岁的她,就要到卖担担面的面食馆推磨挣钱。

那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王家也难逃噩运。由于没有粮食,她的妹妹被活活饿死了,父亲也因过重的压力病故了。无奈的母亲卖掉了她三岁半的二弟,才安葬了她的父亲。为了活下来,只好把她给了邻村的李家当童养媳。

川东地下党中心县委委员杨克明以布客身份来山区开展工作。王乙香简陋的家,成了农会活动的秘密联络点。她从退婚、剪长发、解放小脚开始了闹翻身、求解放的征途。

获得自由的王乙香改名王定国,配合农民协会四处宣传放脚、剪发、男女平等三件事,让妇女劝男人不吸鸦片,动员妇女参加农民协会。

1933年10月,许世友率红九军解放营山,王定国参加了红军,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县苏维埃政权内务委员会主席、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营长、川陕苏区保卫局妇女连连长,为红军送弹药、清剿土匪,拿过枪、上过战场……

至今,王定国清楚地记得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些细节:

“1932年,我跟着王维舟的川东游击队走南闯北。他有一个侄子叫王波,当时在91师,要我跟着他们走,我就跟着他们打游击去了。”“1933年12月,营山县委在消水河地区召开党代表大会期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记得那天晚上,县苏维埃组织部领导找到我,宣布我为中共正式党员,无候补期。他们和我谈了话,鼓励我在今后的斗争中要更加坚强。入党令我心绪万千,心情激动,我感到自己终于有了依靠,有了人生的奋斗目标。”

如果说一个人从平凡到伟大有一个起点,入党就是王定国的起点:“从那天起,我就只有一个想法,跟党走,不掉队!”

长征:五过雪山三过草地

1935年3月,王定国调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前进剧团,自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

长征,一个震撼世界的艰难征程。在王老记忆中,牺牲与战斗永不磨灭:“草地我走了3遍,翻了5座大雪山,我们文工团要做宣传鼓动工作,行军途中跑前跑后,走的路远不止二万五千里,应该是一倍以上。”王老在雪山上还冻掉一个脚趾头,“用手一拨,趾头就掉了,也不疼也不流血。”

王老记得:“百丈关战斗,当时敌人把路全都堵住了,不让我们走,牺牲了很多人。剧团的人也参战,我们枪很少,大家都背着乐器赶路,手里有扁担之类的棍棒。也不是空手打仗,用棍棍棒棒打。”

艰苦卓绝这四个字,对长征中的女红军来说,考验更大。王老说:“过草地很艰苦,仗打得也很苦。敌人多,我们人少,打得好就赢了,打得不好,人就没了。”

革命路上有艰险,有时更会身临绝境。“我们想的,就是打开一条路,唯一目的就是和其他部队会合。男女没有什么区别,打仗时不是说女的留下男的打,而是大家一起打。”王老如此坚定。

过若尔盖草地时,王老的体重仅剩下50多斤,“要是胖的话,哪里过得来啊!踩到泥潭里就要陷下了。”除了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雪山草地的严酷环境,饥饿、疾病、疲劳也是大敌。历经艰辛,王定国最终还是走出来了。

让王老铭记的,是和毛泽东主席一起过草地,“毛主席和战士们一起行军,也不骑马,徒步前行,还一路用浓重的湘潭口音给大家鼓劲儿。”

王定国的这条路走得心里踏实,步履坚定。

战斗:在危难中鼓舞士气

从长征开始,王定国的战斗方式就是一手拿着枪、一手拿着剧本。

王定国身材瘦小,平时就爱唱爱跳,还担任过地方革命负责人,随中央红军长征后,被抽调到剧团做宣传工作。

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那个时代的战地宣传是怎样的情景,又意味着什么。

王老曾这样回忆,“山高路险,道不好走,剧团走前面,当拉拉队,大家看了我们唱歌、跳舞,忘了疲劳和艰苦,就走得快了。”

一边要长征,一边要作战,一边还要创作、编演、做宣传。部队行军时,剧团必须在队伍前头赶路;休息时,演员们还得回过头来进行慰问演出,从队头一直演到队尾。有人说:宣传队员所走的长征路,有时甚至超过一般部队的一倍。

仓德山是红军战士们翻越的第四座雪山。在那之前,战士们已经翻过了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雪山上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上山时,还是阳光明媚,爬到半山腰就云遮雾罩,寒气袭人。等爬到山顶时,气温更是急转直下。爬上来时刚出了一身大汗,紧接着被冷风一吹,顿觉腰背冰凉。战士们的双手被冻得僵直,几乎抓不住木棍,耳朵也仿佛是要被冻掉一般。

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王定国和剧团的战友们仍然坚持着为同志们鼓劲,他们用自己的歌声和呼喊唤起同志们的斗志:“打了胜仗以后,剧团要去慰问我们的战士,我们去唱唱歌,跳跳舞,欢迎归来的战士,他们就不想战斗的事了,忘记战斗的苦了。”

1936年1月中旬,剧团翻过夹金山到大炮山慰问红五军三十七团,那里人烟稀少,野兽很多,经过艰苦行军,走了整整两天两夜才赶到大炮山脚下的牦牛村。“三十七团指战员听说我们冒着风雪,长途跋涉来前沿阵地演出,高兴极了,提前为战友做饭、烧水,并派人前往迎接。演出时,风像刀子一样刮着战士们的脸,而脸部肌肉冻僵了,手脚冻麻了,可这喧闹的锣鼓声却振奋着每个战士的心。”王定国回忆。

无悔:生死追随不改初心

在王定国的一生中,更严峻的考验是在参加西路军作战那一时期。

1936年11月,西路军向河西走廊挺进。王定国所在的剧团改称为“红西路军前进剧团”,过黄河后剧团跟总部行动。

“战斗中,我右腿被流弹击伤,剧团从士门到凉州时,我右腿又挨一枪,腿完全麻木了,天冷血流出来也冻成了冰,也不知道痛,包扎了一下照样行军。”王定国回忆说。

1936年12月5日,剧社奉命慰问从古浪突围出来的红九军,不料与马步芳部队遭遇。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剧社余下的30多人被敌人抓入了牢房。

“白天,不见太阳;夜晚,不见月亮。房阴森森,人孤零零,只有豺狼把牢房。”多年后回忆起被俘的境况,王定国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不叛变、不泄密、不出卖组织,千方百计营救战友,是王定国那个时期的全部信念。

1937年8月,党中央在兰州成立八路军办事处,全力营救被俘的西路军官兵,王定国和战友们被救出。当时担任八路军办事处党代表的是谢觉哉。

等见到营救回来的红军官兵时,谢觉哉一下子认出了王定国。谢觉哉日记中曾记载,王定国就是在长征途中替自己缝过羊毛衣的姑娘。经过“同志们关心,组织上安排”,1937年10月,两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在兰州“八办”简陋狭小的平房里,幸福地结成了革命家庭。

从此,从兰州、延安到北京,王定国几乎一直在谢觉哉身边工作。

从此,不识字的王定国有了一个不知疲倦的“识字教师”。

从此,王定国先后生育了7个子女,并全都抚养成才。

1971年6月15日,谢觉哉与世长辞。王定国在谢老走后的6年里,先后整理、撰写、出版了大量谢觉哉文献,总文字量多达500万字。

岁月易逝人易老,但革命者王定国心随党走不觉老。

1983年,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王定国开始了新忙碌。她参与筹建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她还关注林业发展,提出了我国造纸业应走林、浆、纸一体化等建议。2009年4月王定国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中国生态贡献奖“特别奖”,2011年又被授予 “终身生态贡献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美术馆观后感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美术馆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许多名画全在此展出,由此引来了很多的中外游客。

刚刚进门,一堆抽象画扑入眼帘,抽象画说来也奇,看着人不像人,树不像树,可走近一赏也却别有一番情趣。

我们继续往里走,那是应天齐老师的作品,他的画大部分是用大量的油墨为人们展现出一种立体的感觉,他的作品有的平淡无奇,有的波涛汹涌,有的则栩栩如生,而的却热情奔放。一进他的展厅,我就被眼前的“景色”一下子震住了,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明”,还是平淡无奇“竹帘”,全都让人感到瞠目结舌,大厅中间,一块“金砖”极为醒目,据说这“金砖”是为了纪念西递老城而制作的,砖上刻有“西递”二字,这是一位老人家赠给应天齐的,赠后却去世了,应天齐就把这块砖当模子,制作了一块一模一样的“金砖”。旁边的墙上挂了三幅单色调的油墨画“厚黑”、“无极”、“王者”。其“厚黑”是用特别多的油墨为人们展现出十分立体的艺术,走近细品会令人感到浩瀚大海上的波涛汹涌;“无极”则是纯白色的,它则让人感到自己再天空中自由翱翔;“王者”却有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它以红色色调为主,使人感到充满希望。

再往里走是革命右派廖冰兄老人家的漫画作品,他是悲愤画神,老人家出生于1915年,2006年去世,他生前最有名的漫画是“禁鸣”,这幅画是一头肥硕的猫头鹰用力咬住一只瘦小的公鸡,不让它打鸣,这幅画反应了文革时期社会的黑暗与**,文化知识分子们就是这只瘦小的公鸡,没有光明,不能自由,此外,他还有“自嘲”、“破炉”、“血腻鱼肥”等作品非常有名,这真是“悲愤画神”呀!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长了知识,而且还让我看到了悲愤画神廖冰兄,还让我见识到了用油墨感动世界的应天齐老师,这次参观收获不小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