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南海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推荐20篇

导语: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在人生征程中的行者没有不经历坎坷的。律师独具慧眼,从一艘破船上看到了人生奋斗的哲理:虽然屡遭挫折,却能够坚强且百折不挠地挺住,这就是成功的秘密。南海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由瑞文网小编最新整理收集,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1715

作文

76

篇1:当前南海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论文2000字

全文共 3455 字

+ 加入清单

南海问题实质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岛礁主权及海洋管辖权的地区性的海洋争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当前南海形势及中国面临挑战论文的内容,欢迎查看!

历史上,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南海诸岛,长期、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实施行政管辖,建立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相关海洋权益。二战期间,日本一度非法侵占我国南海诸岛,并将南海诸岛更名为“新南群岛”,划归台湾总督府高雄州高雄市管辖。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根据1943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的有关规定,中国政府于1946年恢复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南海周边国家并没有对中国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提出异议,南海局势是平静的,没有所谓的“南海问题”。此后,一些南海周边国家开始对中国南沙群岛的岛礁提出领土要求,甚至非法侵占部分岛礁,由此导致南沙群岛领土争议。这些国家还依据《公约》,提出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这些海域主张覆盖的范围相互重叠,从而形成了南海部分海域的划界问题。

南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大致是:

第一,20世纪60年代末,在南海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1968年,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探勘协调委员会发布的勘察报告指出,越南沿岸邻近海域、南沙群岛东部和南部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1969年,美国海洋调查船“亨特号”在南海进行地质调查,并宣称探明南海大陆架上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1973年,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加深了人们将石油看作一种战略资源的认识。南海的资源前景极大地刺激了越南、菲律宾等国。越、菲等南海周边国家开始加大蚕食中国在南沙群岛及相关海域权益的实际动作,并陆续提出领土和海洋权益主张。

第二,《公约》的诞生及其创设的新制度,导致海域划界争议加剧。其中专属经济区制度与南海问题的产生有直接关联。按照《公约》第121条的有关规定,岛屿如果可以维持人类居住,或可以维持自身经济生活,就可以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赋予了基于岛屿主张海域的权利,岛屿在主张海域和未来海域划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升。

此外,南海的地缘政治地位、殖民主义和大国争霸等因素也与南海问题的产生密不可分。加之二战后,中国政府虽然于1946年接收了南海诸岛,但是除中国台湾驻守的太平岛外,其他岛礁长期没有派兵驻守,有效控制不足,从而给一些国家对中国南沙岛礁的觊觎之心和非法侵占的行为留下了空间。

自2009年以来,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其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美国等域外大国通过政治外交、军事、舆论等手段,逐步加大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力度,加剧了南海海上形势发展的复杂程度。特别是随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推进,南海问题成为其牵制中国,维持其在亚太地区主导权的一个重要抓手。随着美国加大在南海地区的军力部署和军事活动,开展针对中国的南海“常态化”巡航,刺激了地缘政治竞争意识在本地区的回潮。

第二,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使其他争端国对能否保住其非法控制的南海岛礁产生焦虑。部分国家担忧随着中国的日渐强大,将有可能采取某种方式来收复被非法侵占的南沙岛礁。因此,部分争端国通过国内立法、诉诸第三方机制、与域外国家深化结盟或结伴、向域外大国提供军事基地等方式来“合法化”和“漂白”其非法主张和侵占所得,以巩固其对南沙已控制岛礁的非法占有。

第三,菲律宾、越南等有关争端国为巩固和扩大南海权益主张,不断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和扩大化,加大岛礁扩建等单边行动力度。

当前的南海形势呈现出几个新的特点:

第一,南海问题逐渐由领土争议和海域主张争议演变为地缘政治、资源开发和航道管控的博弈。

第二,南海问题“被扩大化”,已由原来直接当事国之间的“岛争”,扩大到域内外力量之间的“海争”或“水争”。

第三,由于南海地区安全机制的缺失,以及亚太地区安全结构的演变和调整,南海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战略猜疑”上升,并采取寻求域外国家的安全保护和加强自身军力建设的应对策略。因此,“大国借机谋势、小国伺机谋利、大小国联合应对中国”,以“结盟”和“拉帮结派”、谋求相对军事优势为特征的南海地缘政治博弈的特点日趋明显。

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

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在中国千百年来在开发、经营和管辖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过程当中逐步形成的,并有大量的历史证据作支撑,比如海南渔民使用的《更路簿》。

《更路簿》是中国古代使用的一种航行指南,记载了通往某个地区的航程和航向。其中古代在海上燃香一支所花费的时间为一更,一更一般能行驶10海里左右;“路”指的是航海罗盘指向的针路,即航向。海南渔民使用的多个版本《更路簿》大约起源于明代早期,一直流传至今,记载了前往西沙、南沙各岛礁捕鱼的航向航程、物资特产等。《更路簿》还生动形象地记载了100多处对西沙、南沙岛礁的命名,如“丑未”(渚碧礁),是以罗盘方位命名;“赤瓜线”(赤瓜礁),是以特产命名;“秤钩”(景宏岛),是以岛礁形状命名;“双门”(美济礁),是以水道数量命名。《更路簿》还记载了200多条航线,是中国人民持续开发利用南沙岛礁及相关海域的真实记录。《更路簿》无疑是中国拥有南海诸岛主权和历史性权利的确凿证据。

《公约》虽然没有对历史性权利作十分明确的界定,但也没有否定历史性权利的存在。而且,《公约》的宗旨包含了对历史性权利的尊重。同时,历史性权利为国际法和国际仲裁实践所认可,比如2003年的厄立特里亚诉也门案,2015年的毛里求斯诉英国案,都明确承认了历史性权利的存在。《公约》序言中明确规定:本《公约》没有涉及的其他问题仍然属于一般国际法调整的范畴。因此,历史性权利属一般国际法调整的范畴,中国不会因为《公约》无此明确定义而放弃其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主张。

中国是南海和平稳定的捍卫者:

南海事关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国一直致力于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推动《宣言》框架下的海上合作,并积极参与和推动事关南海和平稳定的机制建设,始终以克制和理性的态度处理与其他国家的争议。中国的南海政策包括:

第一,维护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南海的和平与稳定是南海争端当事方及所有南海利益攸关国的重要关切。中国作为最大的南海沿岸国,始终致力于维护南海的和平和稳定,既是南海和平稳定的建设者也是捍卫者。

至于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南沙岛礁建设问题,在岛礁建设之初中国就已经向国际社会承诺,岛上设施主要服务于和平目的,尤其是为本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提供海上搜救、助航等公共服务产品。

第二,维护南海的航行安全和自由。这也是国际社会,尤其是一些域外大国的主要关切。南海是重要的海上通道,确保各国依照国际法所享有的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是中国和其他南海沿岸国的重要共识。事实上,南沙争端产生近半个世纪以来,南海航行自由从来没有因争端受到过干扰。

第三,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争议。中国一向坚持由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南沙岛礁领土和海洋管辖权争议,这一主张是中国和其他声索方以及中国和东盟十国达成的重要共识,被写入《宣言》。对话协商解决敏感复杂的领土和边界问题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选择。中国对此拥有众多成功经验,已经通过双边政治磋商和谈判同14个陆上邻国中的12个解决了陆地边界划界问题。中国还于2000年同越南解决了北部湾海上划界问题。2015年12月,中韩正式启动海洋划界谈判。

第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南海问题应该说是涉及国家和争议岛礁数量最多、争议海域面积广的海洋争端。在短时间内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并不现实。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中国所倡导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通过在争议海域实施共同开发合作,有助于有关各方积累政治互信,从而为最终解决南海问题创造条件。

第五,“双轨思路”。2014年中国提出了处理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缅甸出席东亚峰会时予以了确认。“双轨思路”基本内涵是指有关具体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南海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加以维护。“双轨思路”旨在解决东盟与域外国家对南海和平稳定的关切,是中国政府继“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后,推动南海问题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总之,中国是南海和平稳定的坚定捍卫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一贯维护国际法治以及公平和正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定致力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致力于同直接有关的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青岛市小升初语文作文常遇问题分析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一、作文文体不确切

在青岛小升初考试中,不少孩子存在分不清作文问题的情况,作文标题表面看起来是议论文,但是实际的作文内容却是记叙文,这就叫做“议论文的脑袋,记叙文的身子”,结果导致作文扣分严重。其实,在“小升初”考试中,主要考察的是记叙文,初中以后才注重考察议论文。针对这一点,“小升初”作文训练的第二个重点就要集中在记叙文,通过让学生就日常生活展开话题作文,逐渐形成自己擅长的文体,以在考场上自然得心应手地发挥。

二、作文思路不清晰

不好孩子反映,在看到小升初作文时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最后导致作文得分并不是很高,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好作文的思路。“小升初”作文训练平常就需要通过锻炼孩子写提纲,通过养成依照提纲写作的习惯,从而确保作文有条有理,不偏题,不跑题。

三、作文语言不丰富

由于学校重视数学程度往往赶超语文,所以,很多孩子并没有放太多精力在语文学习中,这也导致孩子写东西像记流水账,语言枯燥乏味,令人生厌。这样拉家常式的叙述在试卷中,尤其是开头部分,很容易给阅卷老师留下坏印象,最容易被扣分。因此,应该加强“小升初”作文日常训练的重头戏,那就是要注重阅读,通过有目的的阅读,积累和丰富语言,同时还要注意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形成学生自己生动丰富的语言库。

四、作文材料不真实

选材是考场作文获取高分的关键。很多学生在写作材料方面都是凭空捏造,脱离生活实际,结果写得没有真情实感,不是因为材料失真而丢分,就是缺乏材料,觉得无话可说,整篇文章写不到600字。“小升初”作文补习首先要通过阅读培养写作的兴趣点,然后就读后的感受经过一番思考写出读后感,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意识的积累。

五、作文书写不规范

这具体表现为:字迹不工整,标点不正确。作文有固定的格式,如果不严格按照作文的格式写作,就会被扣分。“小升初”作文补习的第一个重点就是规范书写格式。包括要求学生规范书写笔序,字迹工整,掌握标点的用法及位置等。通过这一课,学生在“小升初”考试中凭卷面整洁度至少能提高3—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关食品安全问题论文3000字

全文共 3840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食品行业的一系列问题于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的问题是密不可分的。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往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状况。我国食品行业的一系列问题于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的问题是密不可分的。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也是有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通过世界上主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类型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形式;问题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至今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讲,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指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他组织为保障食品安全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度、方法的总和,它是既包括一个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所实行的有效的行政组织体制和机制,也包括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执法监督体系、标准检测体系、应急救援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等方面。当今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势必会暴露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我即从几个方面谈一下当今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的一些问题。

一、世界上主要国家及我国的安全监管体系形式

1、美国卫生部属下的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负责除畜、禽肉、蛋制品(不包括鲜蛋)外所有食品的监督管理,主要任务是:制定联邦法规、标准;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前的食用安全性评价与审批;低酸性、酸性罐头的注册登记;食品质量、装量规格的监督;食品生产经营条件和过程的现场监督;食品标签的管理;进口食品检验;食品安全研究;动物形势品种兽残分析;食用动物饲料的安全性监测。 农业部属下的食品安全与检测中心(FSIS) 负责畜、禽肉、蛋制品的监督管理。

2、英国成立专门、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全权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英国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管理机构是食品标准局,是监督英国食品安全的独立机构,负责食品安全质量的总体事务和制定各种标准。实行卫生大臣负责制,每年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食品标准局是一个非内阁组成的部门,由内阁授权,其最高权力机构为管理委员会,向英国议会负责。食品标准局还设立了特别工作组,由该局首席执行官挂帅,加强对食品链各环节的监控。

3、加拿大由农业部的一个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负责协调其它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监管。加拿大联邦农业部食品检查检验局集中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负责实施联邦政府规定的所有食品的监督、检验、植物保护和动物卫生检疫计划;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日常监督、抽样检验和案件查处;食品安全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并对有关法规和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制定并管理食品检验、执法、监督及控制计划,提出服务规范;发布紧急食品召回令,组织整个食品链的检验、检测和监督活动。

4、我国卫生部负责主要负责国内市场的食品卫生政策和食品管理工作;农业部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农业部农产品安全管理重大事项的研究、协调、决策和重大工作的部署;国家质检总局主要负责食品生产加工和出口领域内的食品安全控制工作;商务部则侧重于食品流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局 负责组织实施市场交易秩序的规范管理和监督,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检查,审核其主体资格,执行卫生许可前置审批规定;科技部主要负责食品安全科研工作,具体工作主要由农村与社会发展司负责。

综观各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历程,并非在其最初级阶段就存在如此多样的监管模式。由于食品种类的多样性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在食品安全监管之初,各国往往采取的是多部门分工监管的模式,尽量减少单个部门的工作压力,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质量。然而随着食品生产工艺的复杂化、社会化日益加强,一种食品“从农田到餐桌”涉及到多个环节,而将这些环节的监管工作人为地割裂开来,会导致食品安全的监管脱节、重复和冲突等诸多问题。因此到二十世纪末,各国纷纷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设立进行了重构,因各国立法背景的不同,基本形成了以上前三种监管体制模式。从食品安全监管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设立呈由分散到统一的趋势。

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的一些问题

1、从1949年至今,我国部级以上机关所颁布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以及各类规范性文件等多达840篇。由由此可见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制度繁多。它们之间有交叉、重复,又有空白,所以多种标准在市场上往来冲突,缺乏协调机制。正因为这些标准存在多头监管,实际上就造成了“多部门管不好一张餐桌”的局面,容易出现一些监管的“真空地带”,出了问题,又互相推诿。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如:美国政府每年以7亿美元的经费支持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日本1999年6月至2001年9月投资数亿日元,历时2年3个月完成了日本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制定任务。我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的标准,但许多标准标龄过长,缺乏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在技术内容方面与WTO有关协定和CAC标准存在较大差距。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家采用国际标准已达80%,日本国家标准有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发达国家目前采用国家标准面更广,某些标准甚至高于现行CAC标准水平。而我国国家标准仅40%左右等同采用或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食品行业国家标准的采标率只有14.63%。

2、我国食品检测机构目前还由政府监管,民营自主检测意识低。资料显示,我国的食品相关检测的技术机构5 630家(在世上是绝无仅有的),从业总人数达到15.04万人,其中直接从事食品检测的为3.74万人。大专、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数量接近总从业人数的50%。但是在食品流通领域,2006年国家公布的检测机构仅仅176家(国家计量认证许可),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的食品检测需求。并且食源性(生物性与化学性)危害是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而我国现在缺乏食源性危害的系统监测与评价背景资料。我国目前尚缺乏定点主动监测网络,而往往是出现事故后再进行控制。没有对引起中毒事件中常见的重要致病菌进行危险性评价的背景资料。

3、缺乏高新的检测技术,关键检测技术与设备落后。比如,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多残留方法可检测360多种农药,德国可检测325种农药,加拿大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251种农药; 而我国缺乏同时测定上百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技术。出口时只能依靠国外的检验机构检测,完全丧失了进出口贸易中的主动性。

新产品安全性评估欠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加工食品的安全性研究与评估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例如,欧美发达国家对食品工业用菌的管理和审批非常严格,对菌种的使用历史、分类鉴定、耐药性、遗传稳定性、有效性等都有明确的要求并建立了数据库,建立了完善的菌种档案和安全性评价、检验方法,而我国多年来传统食品发酵中使用的一直是大量未经检验和科学性评价的菌种。另外,我国对一些新型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酶制剂以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缺乏研究与评估。

4、食品行业及政府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社会道德与责任心问题 食品安全保障这根链条还存在着政府、监督机构、消费者以及媒体等诸多环节。有些企业心存侥幸,唯利是图,以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结果最后只能是害人又害己。近几年曝光的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就是很好的例子。在维护食品安全方面,一向被视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也肩负着捍卫自身利益的责任,社会举报便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但是当前群众举报较少,相当多的消费者认为价格便宜的食品问题不值得举报。这就存在观念问题。此外,在少数地区,地方政府和官员为了政绩,把打假工作与发展经济对立起来,担心打假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

去年出现的“三鹿奶粉事件”在我国已不是首例食品安全事件。在它之前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以后至多是舆论的一阵谴责,然后就是不了了之,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积累的太多的诟病,一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通过看其他国家的食品安全体系发展历程我发现,每个国家都出现过向我们现在类似的情况,因此我认为也不必要太过于敏感与消极。虽说食品与药品行业是所谓的“良心行业”,但我认为主要支配地位的还是体制问题,而体制不完善,法律不健全,归到底还是技术和经济因素。例如,美国在19世纪中期直至20世纪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曾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和专门的机构负责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市场上掺假食品和劣质假药泛滥,公众健康受到严重侵害。

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制度完善时,优势就会显现出来。反应停(沙利度胺)最早于1956年在原西德上市,主要治疗妊娠呕吐反应由于临床疗效明显而迅速流行,而在美国,由于该药因资料不足,未获FDA审查通过。结果在全球出现上万例新生儿畸形时,美国能幸免。这就是著名的“沙利度胺不良反应事件”,又叫做“反应停事件”。这向我们证明证明,企业集团从来都不具有维护公众利益的内在自觉性,为了谋求企业的最大利润总是不惜牺牲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即便是出现了“反应停”这样严重的药害事件,企业集团仍然会极力维护其自身利益。企业守法的自觉性只能来自于其违法行为所必须承担的风险和代价。必须通过强有力的依法监管,通过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惩处,迫使企业将国家的法律规范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由于我尚学识浅薄,只是能看到当今神会问题的这一部分,更难以提出什么实质性的解决办法,但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制度会完善,人们也会有更有效的行为规范,从而让我国食品行业有发展的更好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南海问题界定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沙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保守估计总储量将近二百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有一半以上储量分布在中国海域。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南海问题被真正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那么,所谓的“南海问题”则可以基本界定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

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其实质就是东南亚某些国家否认我国在南海U形断续线内的主权,从而非法占据并大肆掠夺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大学生诚信问题论文2500字

全文共 3358 字

+ 加入清单

诚信大学生的立身之本,也是其造福社会的基本前提。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诚信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诚信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也是其造福社会的基本前提。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不仅可以使学生个体受益终身,而且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本文从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的必要性和如何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等两个方面,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档案

个人诚信档案是每个公民在社会活动中是否诚信的真实记录,是公民个人是否诚实守信的真实凭据。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社会生活中,“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如果没有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是未来国家生存发展的主力军,理应具备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但是,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并不十分乐观,无论是在招生人学还是进校求学以及最后的求职、就业等各个阶段都存在着种种欺诈失信行为,令人不禁扼腕痛惜。这不仅站污了大学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对此,本文就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必要性

首先,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手段。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国信用记录虽然刚刚起步,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信用意识会逐步增强。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信用,自觉地维护自己良好的信用,意识到诚信是一一笔无形的资产,这笔资产无论对于将来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发展都至关重要。可以说,诚信档案是大学生的第二张身份证,是大学生步人社会的通行证,也是关系大学生未来前途的公证书,它警示大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关注自己的诚信形象,切莫为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而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川建立诚信档案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可以使大学的“终极产品”—毕业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讲信用、负责任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建立诚信档案是信息时代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客观需要。目前社会上大量假文凭、假证书、虚假求职简历的出现,使得用人单位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调查真伪,担负起打假的重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量信息以动态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对学生的在校行为作出信用评分,出具个人信用评估报告,使大学生在毕业时,除了成绩单和各种资格证书外,信用档案的内容将作为用人单位的主要参考资料,让毕业生带着个人信用档案踏上求职之路。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了社会。对个人来说,有了一张良好的信用记录就等于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竟争市场上多了一份举足轻重的竟争优势;对用人单位而言,也就等于有了一份清晰可信的关于应聘者品质的鉴定。

第三,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为了使大学生能按时偿还贷款,各高校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但实际效果都不理想,而且做起来又缺乏依据,显得底气不足。要彻底解决这一间题,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不失为上策。通过这一举措把学生的贷款情况与个人档案一并输人微机,将学生步人社会之前的第一张信誉卡公布于众,让他们接受社会的监督。这样不仅能使银行及时了解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和毕业后的去向,而且方便了银行与学生的准确、快速联系。同时,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信用,自觉维护自己的良好信用,以及时还贷为荣、恶意拖欠为耻,在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归还贷款。这样就能较好地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有利于助学贷款的继续开展。

第四,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人是组成社会的单个细胞,没有个人的诚信,也就谈不上整个社会的诚信,个人信用度之和反映了全社会的信用度。对一个人而言,诚信乃安身立命之本。不讲信用,无异于自杀,害人害社会,最终害的还是自己。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言,信用环境是衡量其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经济发展之本。综观历史,横看世界,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人能够长久立足;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也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国家能够兴旺发达。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已越来越意识到信用问题的重要,对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只有少数地区建立了个人信用体系。而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推动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也会对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家的助学贷款工作。

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构想

个人档案是档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建立健全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制度。就目前而言,刚人校园的绝大多数学生,无论是在金融信贷、投资保险方面,还是在奖励、惩罚等方面几乎是空白。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可以为他们今后完善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奠定基础。为此,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要将人事档案作为个人诚信档案的载体。在我国,无论国家干部还是普通工人,都有一个与其一生相伴随的人事档案,大学生也是如此。在他进人大学校门以前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人事档案,随着时光的流逝,档案的内容也在一点一点地充实。在人事档案的工资之后再加上一项个人信用的内容,这样既符合中国国情,实行起来也比较容易。因为几十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只要涉及、了解并证实有关个人履历等方面的情况,都习惯查阅相关人的个人人事档案,因为它记录着个人在社会主体活动中的原始情况。档案的原始性和凭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在人事档案中增加个人信用档案的内容,是对人事档案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人生刚刚掀开精彩的第一页,最绚丽的蓝图要靠自己去描绘,个人的信用也是如此。

第二,要合理规划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凡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证明主体信用的材料都应视为诚信档案。而对于一名大学生或刚人学就需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来说,他的诚信档案还是一片空白,需要在未来的岁月中自己去书写,因此应从这一时刻开始,就着手收集能反映大学生诚实守信的资料.具体内容应包括:(1)个人的基本资料。即大学生姓名、年龄、户籍所在地、家庭情况、所在院’校、学习专业、特长、学籍变动、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2)个人信用资料。即大学生与银行签定的国家助学贷款合同和申请续贷合同、离校后与银行联系还贷情况、学杂费的交纳情况、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作出的信用评分和权威部门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等。(3)个人毕业资料。即大学生毕业与否、就业情况、就业单位、联系方式,以及毕业后继续深造的院校名称和所学专业等信息。

第三,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档管理。要尽快建立大学生信用管理系统和大学生信用登记制度,并接受经办银行对借款学生个人情况的查询;逐步建立普通高校学生信用征询系统,将学生借款情况纳人个人档案,并将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同学籍管理结合起来。同时为每位大学生设立一个和居民身份证号一致的信用档案信号,经办贷款银行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违约学生的有关信息,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在高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上及时输人这些信息,并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不守信用者的姓名、人学前家庭地址、毕业学校、毕业后就业单位、身份证号码和拖欠贷款本息金额。这样从网上即可查询到每位毕业生的信息,包括信用信息。随着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无论大学生到哪里,都能从网上或人事档案中查询到他们的信用情况。如果有不良信用记录,就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求职、贷款、出国等,从而对大学生的行为真正起到制约的作用。

有“信”走遍天下,无“信”寸步难行。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虽然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它所蕴含的“信用威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信用意识和信用知识将直接影响我国信用体系的实施和发展。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建立信用制度的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诚信档案不仅能推动国家助学贷款,也必将推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南海航行自由没有问题,美方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有报道称,美军将再次派军舰到中国南沙岛礁附近进行所谓“航行自由”行动。吴谦说,南海的航行自由没有问题,这是铁的事实。我们希望美方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抱着这个伪命题没事找事、寻衅滋事。美军舰机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空域进行挑衅,严重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危及地区和平稳定。中国军队将根据需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

针对有关日本支持美国派军舰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12海里以内“自由航行”的报道,吴谦说,日本不是南海问题当事方,我们一贯反对域外国家插手南海争议。日方有人鼓吹巡航南海,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问题。回顾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方也曾巡航南海,它不仅侵占了中国的南沙群岛,还侵略了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给本地区国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我们敦促日方多做有利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有利于中日关系改善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应对措施论文2000字

全文共 2595 字

+ 加入清单

南海问题是一个长久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南海问题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近年来东南亚几国对南沙各岛屿问题的争议成为南海问题的焦点,中国主权问题受到严重的损害。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及现状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无论从南海诸岛的考古发现还是从历史典籍,都证明了这一客观事实。在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社会也都承认中国队南海诸岛的主权。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质考古发现我国南海地区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后,相关的周边国家开始蚕食、侵吞其中的一些岛礁。而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加刺激了这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分割占领。这些国家利用《海洋法公约》中的某些对其有利的条款,在南海领土主权问题上与中国公然抗争,大大提高了南海问题解决的难度,从而逐渐造成了今日南海的局势。目前,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在中国政府管辖之下。南沙群岛虽然主权属中国,但189个已有命名的岛、礁和暗滩、暗沙中,中国仅控制着9 个岛礁,其中包括台湾控制的太平岛,大部分岛屿都不在中国控制之中。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国家无视我国主权,开始分别在所占据的岛礁上修建飞机跑道,建渔港、灯塔和旅游观光点,并纷纷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南沙地区的油气资源。一些国家自从涉足这一海域后,短短十几年时间,已从南海获取了重大经济利益,有的甚至从贫油国变成了油气资源出口国。各国对中国渔业资源的掠去是惊人的,并且还经常抓捕中国渔民。

南海问题绝不仅仅事关资源、领土或者主权的问题,更在于大国战略的实现、保证国家崛起的空间与长久的国家安全,南海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对于中国来说,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缘价值,它是我国东南部战略防御的前哨阵地和华南地区的海上屏障。对于东南亚相关国家来说,南海问题主要包含着主权、领土、资源之争夺。

二、我国应逐步对南海问题采取的策施

1、经济政策

通过发展对东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大东盟各国对我之经济依赖。

首先,我们当然不需要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达到与南海各相关国实现政治统一的目标,但通过发展东盟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可以大大加强南海各相关国的在华利益,从而增强其对华的经济依赖。这对于中国在南海争端较为不明显的时代,可以随时约束相关国家在此问题上不轻易作出冒进的政策举措。而日后在南海争端激化的情况下,则也给中国增加了一份筹码,中国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南海各相关国家进行经济制裁,这对于经济上严重依赖中国的相关国家来说,将造成极大打击,控制其经济。

其次,中国应当积极与东南亚努力建立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开发的合作机制,在不同的国际市场梯次中实现进一步的合作。以“海洋开发为例,如果各国能够从海域管辖权划分、油气田勘探开发、资金投入、技术开发、产品加工等多个层面探讨对争议海域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问题, 那么在外部环境日益改善的前提下 , 南海问题争议各方将很可能在海洋资源开发领域形成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一旦这种合作形成,经济的力量将把东盟与中国紧紧捆绑。而随着南海相关国家在这一领域经济利益不断扩张,它将很难离开南海。而中国根据现有的南海开发状况,保持对南海资源的较低依存度,就可以使中国在南海争端激化时游刃有余,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

2.外交政策

在南海争端中,美国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区外角色。中国欲解决南海问题,首先必须排除或者尽量减少美国在此区域的干预和对我国在南海行动的阻挠。美国通过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军事合作,加强在此区域的军事存在,争取在此地的安全主导权,以南海问题为契机打压中国的崛起。但是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上政治大国地位的确立是无法遏制的,美国急需中国在诸多重大国际事务中对其予以支持。因此,我认为,中国对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应当:1、尽可能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外交关系,如召开 “东盟外长会议”、“东盟首脑会议”,发展“东盟10+3”等经济合作,排挤美国在此区域的势力;2、在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反恐等重大外交事件上对美国予以合理的支持,以要求其在南海问题上对我国的支持。此外,因尽量发展海军,弱化美国在此区域的军事优势。中国的崛起必将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从而排挤美国

3.军事政策

首先,应加快建设航母、新型核潜艇和大型海上作战舰艇,加强远洋作战能力。以中国目前的海空军实力,尚不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完全无法与美国抗衡。一旦美国介入南海事端,则中国将处于极端劣势的地位。

其次,与南海各相关国家展开广泛的非传统安全的合作,促进军事互信,通过军事合作,打击该海区的海盗,展示中国海军实力,对南海各相关国家产生威慑作用。

4.政治策略

首先应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各领域加强与台湾地区的友好关系。

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友好发展,可以逐渐打破美国对华的军事遏制,而且,两岸的友好发展将大大有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大陆应力求与台湾达成共识,在军事上加强合作。甚至共同在太平岛驻军,这对于南海相关国家的威慑力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加强全国人民的海权意识,保证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有足够的群众基础,减少在非正常时期的舆论压力和政策执行难度。

三、 中国政府南海政策的执行阻力

1.大国的介入,南海地区国际形势复杂。南海各相关国家为造成既成事实,加紧对南海资源的开发,借助美日等国家的力量抗衡中国;其次,南海是重要国际贸易通道,主要各国(美、日、印、欧)在此有重要利益。而且,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地区不稳定、中国的崛起,美国加紧对中国的遏制等因素,利益纠缠,国际形势复杂。

2.南海争端复杂。南海的争端,不仅仅在于南海相关国家对南海的资源开发,更在于对我主权的侵犯,使“主权在我”的前提形同虚设。各国在所占的岛屿上修筑机场、跑道、灯塔,并通过各种海基法案,无视本国政府的一再警告,肆无忌惮地侵犯我国主权。

3.南海各相关国家在南海问题上共同合作,抗击中国,使中国面对一个国家利益集团,外交上十分被动。

显然,要解决南海问题,必须排除或者最大可能减少美、日等国的干预,加强军事建设,分化瓦解东南亚各相关国家,争取各个击破。

因此,南海问题是一个长久的问题。我们要主动地争取早日解决南海问题,维护海洋安全,实现祖国的长治久安。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对作文教学现状与对策的思考论文

全文共 2563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作文教学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它的沉重在于:以应试为中心的作文教学的弊病已十分明显地损害着中学师生:中学生作文贫血缺氧,部分已蜕变为新八股文:新概念作文及一些打着其他旗号的作文竞赛有的似已走入泥淖,其负面影响误导着中学生。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教师教材方面说,虽然人教社的新课本比以前有了进步,有了写作训练的具体内容,自在体系,但其编写仍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例文陈旧,缺乏时代感,难以示例。

从另一角度说,一些老师无暇将写作究竟是什么,要求是什么,中学生学习写作的意义何在这样一些根本性的关题搞清楚,其带领学生进行的写作训练盲目性、主观随意性也就难以避免,笔者是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一名老兵,对语文老师的甘苦深有体会,我无意指责本已十分努力又十分忙碌的同事们,但以上所叙完全是事实,当今社会中,语文教师尤其是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除了用忙与累两字概括外,还有一个少字,即他们很少有时间用于学习,包括对作文教学的钻研。第二,从学生方面说,除少数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对作文训练持有偏见,认为语文是主科中的副科不予重视外,大部分学生也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有学好语文、写好作文的愿望,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功课太多,负担太重;另一方面,中学生生活圈子太小,活动空间有限,生活内容相对单调,一些封闭式管理的学校更是把学生限制在学校的四堵墙之内、小天地之中,连电视、报纸也不常接触,写作的生活之源本身就近乎枯竭,沉浸于数理化公式试题之中的大脑,怎能产生写作的冲动与灵感?狭小的生活面、一些家长不准读闲书的禁令与有的家庭电视机上的封条,这一切往往导致学生大脑的贫乏,而贫乏的大脑怎能产生深刻的思考与丰富的表达?于是,中学生作文除了空话,套话,就是谎话,假话。

深究中学生作文编假话的原因,根本的一条是生活的贫乏。平庸的生活塑造平庸的人,平庸的人必产生平庸的文--现代教育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写出不同凡响的文章,一方面又在抑制他们的灵气。再一个原因,用学生们的话来说便是:我们的作文缺氧,这氧便是写作的自由空间。事实无情地证明,同学们平常的练笔远比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写得好,写得生动活泼,充满真情。可以说练笔本是中学生青春勃发、五花八门、拥挤喧闹的一块话语天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练笔本是同学们心声的录音带,没有人要求他们必须写什么。一个事物,如果它是生活中的必需,做起来就会很自然;反之,就会成为负担或沉重的负担。比如吃饭对于每个人,看球赛对于球迷,谁会觉得痛苦呢?同样,写作一旦成了学生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了一种习惯,就会成为一种快乐,一种享受,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作文是生活的必需,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可是现在呢?

第三,从社会方面说。媒体的作用与影响是很大的,但有时候媒体充当的角色并不光彩。其一,每年高考中考之后,不少媒体总要发表一批满分作文,但其中有抄袭之作,有内容空洞、词藻华丽的美文,甚至有无病呻吟之作,影响很不好;2001年南京考生的一篇用文言文写的《赤兔之死》获满分,多家媒体竞相发表,对在校中学生实在可谓是误导,因为现在毕竟是21世纪,不能提倡用文言文写作。其二,近几年不少全国性作文大赛尤其是所谓新概念作文的获奖作文刊登之后影响不少,但其负面作用也不小。一些获奖作文难以读懂,新则新矣,但偏离了中学生的认知与生活轨道,成了十足的另类;一些作文显得出奇的老成,令人怀疑是不是出于中学生之手;其三,网络文学的影响以及网络上出售作文等做法对中学生也产生了很不好的诱导;其四,作文类出版物琳琅满目,充斥着大小书店的书架,但真正好的并不多,有的偏重于炫技,有的则提倡文字游戏;学生类报刊上的一些作文指导类文章大多讲开头X法之类的技法,很少强调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强调作文要有思想,要注重积累等要义,更有甚者,有的文章表面讲考场作文之法,实质传授如何获得阅卷老师青睐的技巧,用心可谓良苦矣!综上所述,种种负面的东西促使一部分学生的作文之舟偏离了正确的航向,陷入了一个危险的泥潭,进入了另样的圈套。

为了使沉重的话题不再沉重,变沉重为轻松,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让师生明确写作的正确含义,理解写作的真切意义与作用,树立起新的写作理念。写作是一个人的主观精神活动,是一种书面的表情达意,是一种感情的宣泄,它有鲜明的目的性和个性。《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都表明了这一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先生曾多次指出,每个人都应当能写一手好文章,它是一种有教养的标志,一种人生的优雅之举,一种做人应有的风范。曹先生把写作的意义、对人的影响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他认为一个人能写一手好文章,这是一个人的美德;他指出,写作能营造静的气氛,帮你祛除浮躁,在培养气质、性情方面,任何一种方式都难以与文字活动相媲美。这些话不仅言之有理,而且耐人寻味。叶圣陶先生早在1978年就说过:从前读书人学作文,最主要的目标在考试,总要作得能使考官中意,从而取得功名,但是,我以为现在学生不宜存有为考试而作文的想头。如果把学作文的目的仅仅定在为了考试时得高分,就显得过于偏狭、过于功利了。

二、还原作文教学丰富的内涵。首先应与学习做人紧密联系,绝不能单纯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因为写作并不仅仅是一个技巧问题。南宋大诗人陆游就告诫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一个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思想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及文字技巧等诸多因素。我认为,我们抓作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做人与作文的关系,要让他们有思想,对事物对社会有正确的、辩证的认识;引导他们用好收不断充实头脑,武装自己,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要引导他们由肤浅逐步走向深刻,由贫乏逐渐走向丰富。第二,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注重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人生体验。抓作文训练最要紧的是抓积累、抓思想,写作技巧的传授是次要的。因为作文训练说到底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和沟通的训练,而不是无聊的纯技巧的文字游戏。张志公先生有一句话给我极深的印象,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是的,一个贫乏的脑袋只能有一个贫乏的世界,而贫乏的世界所生产的只会是单调、苍白、无力的表达。抓积累要抓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和词语的积累,途径有二,一是引导读书,二是接触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论文:关于钓鱼岛的历史和归属问题

全文共 6553 字

+ 加入清单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政府罔顾这一事实,至今仍坚持1972年3月外务省发表的所谓《我国关于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笔者注)领有权的基本见解》。基于这一陈旧而荒唐的“基本见解”,日方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的强硬立场导致中日关系恶化、民众对立情绪上升。为防止领土争议继续对中日战略互惠关系造成干扰,有必要追根溯源,澄清钓鱼岛主权归属历史经纬。

日本政府的所谓“基本见解”是:“自1885年以来,日本政府通过冲绳县当局等途径再三实地调查,慎重确认尖阁诸岛不仅为无人岛,而且没有受到清朝统治的痕迹。在此基础上,于1895年1月14日,在内阁会议上决定在岛上建立标桩,以正式列入我国领土。”(1972年3月8日“外务省关于尖阁列岛领有权问题的基本见解”,日本外务省中国课(处)监修:《日中关系基本资料集1970—1992》,东京,财团法人霞山会发行,1993年11月20日,第73页。中文版见日本国驻中国大使馆网站)这就是日本有关这些岛屿领土主张的所谓基本“依据”。这等于承认,在1885年以前日本政府没有调查更没有占有过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那么,在此之前,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究竟属于哪个国家?是不是无主地?谈及钓鱼岛主权归属,首先必须澄清这些问题。

大量古代权威文献证明,在1895年日本利用甲午战争之机窃取钓鱼岛之前,中国至少已先于日本500多年发现、认识并实际利用了这些岛屿。冲绳在1879年被日本正式吞并之前为“琉球国”,曾是接受中国册封的海上独立王国,根本不是日本领土。1895年之前,琉球乃至被日本吞并后的冲绳都只有36岛而从未包括钓鱼岛。中国与琉球之间的国界线在赤尾屿和久米岛之间。这是中国、琉球、日本三国历史文献中的一致看法。

一、中国明清时期的历史记载

据记载,早自1372年开始,明太祖便派杨载作为册封使出使琉球,琉球的中山王也遣其弟随杨载入明,朝贡受封。明帝赐闽人36姓善操舟者赴琉球,以利往来朝贡(《大清一统志》,1744年,第280卷)。此后,历代册封使留下许多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不属于琉球而属于中国的历史记录。对此,古代琉球人也是认同的。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公元610年《随书.流求国传》中记载赴琉球所经由的高华屿即钓鱼岛(鞠德源着:《钓鱼岛正名》,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1页、140页)。一般认为,最早记载钓鱼岛名称之一的是明朝永乐元年,即1403年《顺风相送》一书。书中使用的名称为“钓鱼屿”和“赤坎屿”,即今天的钓鱼岛、赤尾屿(据考证,《顺风相送》是现存最早记载钓鱼岛的史籍之一,英国牛津大学波德林(Bodleian)图书馆存有该书的誊抄本。见郑海麟:“《顺风相送》所载钓鱼台列屿史实考释”,《钓鱼台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香港,1997年版,第14—27页)。这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最迟是在1372年至1403年之间即被中国赴琉球的册封使船最先发现,并作为海上航行的标志予以利用(吴天颖:《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北京,1994年8月,第25—28页)。

1534年,明朝第十一次册封使陈侃与前来迎接的琉球人一起乘船赴琉球,并在《使琉球录》中明确记载:“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鼓舞于舟,喜达于家。”(陈侃:《使琉球录》,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善本馆藏书,第25页)“古米山”又称“姑米山”、“古米岛”,即现在冲绳的久米岛;“夷人”指当时船上的琉球人。这表明,当时的琉球人认为过了钓鱼岛列岛,到达古米岛(久米岛)后才算回到自己的国家,而钓鱼屿、黄毛屿(黄尾屿)、赤屿(赤尾屿)等则不属于琉球。

1561年,册封使郭汝霖所着《重编使琉球录》中有以下记载:“闰五月初一日,过钓鱼屿。初三日,至赤屿焉。赤屿者,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之风,即可望姑米山(久米岛)矣。”(郭汝霖:《重编使琉球录》,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使琉球录三种》,台北,1970年12月出版,第73—76页)这段话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1556年,郑舜功奉命赴日考察半年后撰写了《日本一鉴》一书。该书“万里长歌”篇中明确记载了钓鱼岛属于台湾:“取小东岛之鸡笼山,……约至十更,取钓鱼屿。……自梅花渡澎湖,之小东,至琉球,到日本,……钓鱼屿小东小屿也。”(转引自郑海麟:《钓鱼台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香港,1997年版,第60页)所谓“小东”,即当时对台湾的一种称呼。这说明,中国当时已认定钓鱼岛等岛屿是台湾的附属岛屿。

清朝时期,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附属岛屿赤尾屿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基本常识。清朝第二次册封使汪楫1683年赴琉球,翌年写下《使琉球杂录》。该书记载了他途经钓鱼岛、赤尾屿后为避海难而祭祀时,船上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过郊”或“过沟”)即“中外之界也”(汪楫:《使琉球杂录》,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善本馆藏书)。

当时对日本及琉球影响最大的,堪称是清康熙册封副使徐葆光(1719年赴琉)所着《中山传信录》。该书引述琉球权威学者程顺则《指南广义》一书中的论述指出,赴琉球的海上航路是:由闽安镇出五虎门,取鸡笼头,经花瓶屿、彭家山、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取姑米山(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马齿岛,入琉球那霸港(徐葆光:《中山传信录》,康熙五十八年(1719),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馆善本馆藏书,《国家图书馆藏琉球资料汇编》中册36页。该书中三次提到钓鱼台,两次提到钓鱼屿)。中国古代的“镇山”原指主山。所谓“界上镇山”,可理解为琉球那霸西南海上边界的主岛。这是将姑米山作为中琉之间分界标志的又一可靠佐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明代,钓鱼岛就已被作为中国领土列入中国的海上防区。当时,倭寇十分猖獗,经常伙同中国当地海盗骚扰中国浙江、福建沿海一带。1561年,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与郑若曾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1621年茅元仪绘制出版的中国海防图《武备志.海防二.福建沿海山沙图》等,都将“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纳入其中,视为抵御倭寇骚扰浙闽的海上前沿。

二、古代琉球王国和日本的文献记载

琉球王府权威史书——琉球宰相向象贤监修的《琉球国中山世鉴》(1650年),转引陈侃“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之说,认定赤尾屿及其以西岛屿非琉球领土。1708年,琉球大学者程顺则在《指南广义》一书中也称,姑米山(久米岛)为“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而琉球学者1950年出版的《南岛风土记》一书指出,程顺则所着《指南广义》中的附图,是根据1392年明朝选派福建36姓赴琉移民时的航海图绘制的。([日]东恩那纳宽惇:《南岛风土记》,冲绳文化协会,冲绳,昭和25年(1950年)3月版,第455页。)这证明,中国册封使船发现和利用钓鱼岛早于琉球人。至迟在18世纪初,中、琉两国便认定双方海上边界在久米岛和赤尾屿之间。

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书面材料当属1785年林子平所着《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其中钓鱼台等岛屿的着色与中国大陆相同,并未包括在琉球范围内。1876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的《大日本全图》、1873年大槻文彦出版的《琉球新志》一书所附《琉球诸岛全图》等,均不含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转引自郑海麟:《钓鱼台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香港,1997年版,第126—128页)。

日本官方关于冲绳地理最早的权威著作是1877年出版的《冲绳志》。该书作者系1875年受明治政府委派到琉球推行“废藩立县”的官员伊地知贞馨。他在冲绳全岛名称和附图中均未提到钓鱼岛或“尖阁诸岛”([日]伊地知贞馨:《冲绳志》,1877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日文部藏书)。

即便在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并将其称为“冲绳县”后,也没有改变上述界限。直到1895年之前,冲绳只有36岛,其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1880年,清政府与明治政府就琉球归属谈判时,中日双方确认,琉球总共36岛,其中未包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同年10月7日,日方向中方提交的正式文件《宫古八重山两岛考略》及所附地图中均无钓鱼岛或“尖阁诸岛”([日]田中敬一编:《琉球事件记录》(一),详见鞠德源:《日本国窃土源流 钓鱼列屿主权辨》上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01年5月版,第102—104页)。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绝非琉球的一部分,更不是所谓日本的固有领土。

日本已故著名历史学家、京都大学教授井上清经过查阅历史文献,在专着《“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中指出:明治时代(1868年)以前,在日本和琉球,离开中国文献而言及钓鱼岛的文献,实际上一个也找不到。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日]井上清:《“尖阁”列岛——鱼钓诸屿的历史解明》,日本现代评论社,1972年10月,第14页)。他强调,“钓鱼岛等岛屿最迟从明代起便是中国领土。这一事实不仅是中国人,就连琉球人、日本人也都确实承认”([日]井上清:《“尖阁”列岛——鱼钓诸屿的历史解明》,日本现代评论社,1972年10月,第58页)。

三、日本窃取钓鱼岛前后的史实与国际法解释

日本方面称,1884年日本福冈人古贺辰四郎“发现”黄尾屿有大量信天翁栖息,羽毛可销往欧洲,便于1885年请求冲绳县令允许其开拓,并在岛上竖立标记,上写“黄尾岛古贺开垦”。日本政府以此为据,称钓鱼岛是“无主地”,是由日本人先占的,而非甲午战争时从中国夺取的。其实不然,因当时日本政府根本没敢立即批准。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反覆调查后已知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并非无主地,而属中国,故未敢轻举妄动。

直到1895年1月14日才乘甲午战争得势之机,抢在《马关条约》谈判前先行窃取了觊觎已久的钓鱼岛。中国在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中被迫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其中自然包括钓鱼岛。古贺辰四郎1896年才获准登岛开发,而同年日本“关于冲绳县郡构成之敕令”中尚未提及钓鱼岛。因而日本政府的所谓“先占”根本不成立。

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暴力和贪欲所获取之所有土地。”《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王绳祖、何春超、吴世民编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7世纪中叶—1945年),法律出版社,北京,1988年版,第859、876页)根据这些国际法文件,日本此前窃取的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领土都应归还中国。日本既已接受《波茨坦公告》,钓鱼岛等岛屿连同台湾一起在法理上已归还中国(吴天颖:《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北京,1994年8月,第8页)。

欲盖弥彰的是,日本政府“基本见解”主张:“该列岛历史上一直是我国领土西南诸岛的组成部分,不包括在根据明治28年生效的下关条约(即《马关条约》)接受割让的台湾及澎湖诸岛之内。”([日]1972年3月8日“外务省关于尖阁列岛领有权问题的基本见解”,日本外务省中国课(处)监修:《日中关系基本资料集1970—1992》,东京,财团法人霞山会发行,1993年11月20日,第73页)然而,日方没有证据也无法证明前半句话。《马关条约》第2条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王绳祖、何春超、吴世民编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17世纪中叶—1945年),法律出版社,北京,1988年版,第290页)。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便包括在其中,只不过如同花瓶屿等其他台湾附属岛屿一样,未在条约中一一列举而已。

日本政府“基本见解”称:“尖阁列岛也未包括在根据《旧金山和约》第2条日本放弃的领土之中,而是根据第3条作为南西诸岛的一部分置于美国的行政管理之下,包括在根据去年(1971年)6月17日签署的日美有关琉球诸岛及大东岛协定归还我国施政权的地域之中”。“美国将托管地区交给日本后,其自然是日本的领土”。外务省认为,“尖阁诸岛包含在根据《旧金山和约》第三条由美国施政的地区,中国并未对这一事实提出任何异议,这表明中国并没有认为尖阁诸岛为台湾的一部分”,“只是到1970年后半期,东海大陆架石油开发动向浮出水面后,才首次提出尖阁诸岛领有权问题”([日]1972年3月8日“外务省关于尖阁列岛领有权问题的基本见解”,日本外务省中国课(处)监修:《日中关系基本资料集1970—1992》,东京,财团法人霞山会发行,1993年11月20日,第73页)。

这显然不符合事实。《旧金山和约》草案刚一出笼,时任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便发表声明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无论其内容和结果如何,中国人民政府一概认为是非法的,因而也是无效的。”

1951年日本政府曾就《旧金山和约》第三条的地理概念所做解释为,“历史上的北纬29度以南的西南群岛,大体是指旧琉球王的势力所及范围”([日]每日新闻社《对日和平条约》,东京,1952年,第36页。转引自郑海麟:《钓鱼台列屿之历史与法理研究》,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香港,1997年版,第154、155页)。然而,旧琉球王从未把钓鱼岛列岛作为琉球的一部分,所以仅按经纬度划定领土归属是行不通的。

1971年10月,美国政府表示:“把原从日本取得的对这些岛屿的行政权归还给日本,毫不损害有关主权的主张。美国既不能给日本增加在它们将这些岛屿行政权移交给我们之前所拥有的法律权利,也不能因为归还给日本行政权而削弱其他要求者的权利。……对此等岛屿的任何争议的要求均为当事者所应彼此解决的事项。”([美]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听证会第92届国会记录,1971年10月27日至29日,第91页)同年美国参议院批准“归还冲绳协定”时,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尽管美国将该群岛的管辖权交还日本,但是在中日双方对群岛对抗性的领土主张中,美国将采取中立立场,不偏向于争端中的任何一方。直到2010年8月16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仍就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表示:“美国的政策是长期的,从未改变。美国在钓鱼岛最终主权归属问题上没有立场。我们期待各方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四、所谓中方曾承认钓鱼岛属日的说法不成立

综上可见,日本政府关于钓鱼岛主权归属的所谓“基本见解”完全背离了基本史实,纯属自欺欺人。目前,与其相比更具有欺骗性的是,日本还有三种企图证明中国曾经承认钓鱼岛属于日本的欺人之谈:

一是1920年中国驻长崎领事颁发给日方搭救中国渔民的“感谢状”提及“八重山郡尖阁列岛内和洋岛(即钓鱼岛)”。然而,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的这类所谓“证据”其实都不足为据。二是1958年中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中把“尖阁诸岛”划在冲绳范围。不过,这版地图的扉页上已注明:部分中国国界是根据抗日战争前申报地图绘制。在1956年中国出版的《世界分国图》中,冲绳并不包括钓鱼岛。三是1953年1月8日《人民日报》登载的文章称琉球群岛包括“尖阁诸岛”。经查,该文是一篇编译自日文材料的无署名“资料”。文中“嘉手纳”被按日文发音翻译为“卡台那(译音)”即是证明(《琉球群岛人民反对美国占领的斗争》,见《人民日报》1953年1月8日第4版)。故该根据不能代表中国政府有关钓鱼岛归属的立场。

目前,日本一些政要坚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不存在领土问题”。但不容否认的是,中日双方都坚持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所以领土争议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包括美国在内,国际社会并不认同日本政要的上述说法,而普遍希望中日两国根据国际法,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议。这就需要中日双方的诚意与智慧。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如果暂时解决不了,从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大局出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也许仍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科技论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初写科技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在第二步时,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在第三步时,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第四步时,对某一学科有关的领域有深邃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某学科提供创造性见解,对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此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注意不必要去追求写全面论述性的大问题,所写的主题,可以很小,却又是重要的。其实选题很多,选自己熟悉和所从事的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有益的选题,既能总结工作的得失又能促进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理想信念存在问题分析

全文共 2026 字

+ 加入清单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作为党的事业的骨干,领导干部尤其要补足精神上的“钙”。习近平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告诫全党:“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人民军队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牢记使命责任,做坚定理想信念的标杆,以模范行动带领广大官兵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而奋斗。

深刻认识高举理想信念旗帜的重大意义。人民军队与其他军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始终以崇高的理想信念为旗帜。这决定了人民军队的领导干部必须是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以此来动员群众、教育官兵。那个时代,军队领导干部就是践行理想信念的标杆,他们不怕苦不怕死,永远冲锋在前,党指向哪里就冲向哪里。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培养“四有”干部,并指出“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按照这个标准,军队起用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干部。新形势下,如何坚定理想信念是军队领导干部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针对党和军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带领军队高级领导干部回到古田这个政治建军原则的确立地寻根溯源,强调“要把理想信念在全军牢固立起来,适应强军目标要求,把坚定官兵理想信念作为固本培元、凝魂聚气的战略工程”。治军必先治将。只有领导干部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真正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军队,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全军的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取得实效。军队各级领导干部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带领官兵重整行装再出发,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应有贡献。

不断增强为理想信念奋斗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面对多元思想交织、各种利益诱惑,领导干部要牢记革命初心,心如铁、志如钢,关键是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上、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上。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理想信念坚定,就是因为他们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中看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今天,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仍然要认识规律、追求真理,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为此,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切实掌握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理想信念上的坚定。坚定理想信念,就要旗帜鲜明弘扬理想信念。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在过去一个时期,一些领导干部把讲共产主义信仰当作唱高调,一些政治干部也不敢理直气壮讲马克思主义,导致政治教育出现形式化、任务化倾向。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必须坚决扭转这种不正常现象。坚定理想信念,就要脚踏实地践行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衡量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这“四个能否”是检验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的标尺。

把理想信念转化为继续前进的能力素质。习近平同志指出:“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要求军队各级领导干部在党的领导下,以理想信念为引领,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一是增强看齐意识。一个有着88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如果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就会是一盘散沙,就会一事无成。军队领导干部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决维护和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将其作为最大的忠诚、最大的政治,作为铁规铁律来坚守。二是强化担当精神。习近平同志强调,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军队改革全面启动,矛盾问题易发多发。军队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担当精神投入改革强军实践。要忠诚履职,牢记兵权神圣,踏实做事、敬业创业;要敢于碰硬、敢于作为,执行改革任务不变形、不走样;要胸怀坦荡,正确对待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挫折,出问题时不回避、不遮掩、不推诿,总结经验,以利再战。三是提高打仗本领。当前,国际安全形势风云变幻,军队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箭在弦上的战备状态,把精力用在谋打仗练打仗上,严格端正训风演风考风,不能口号喊得响、行动打折扣。要始终用战斗力这个“指挥棒”引导军队建设,切实形成有利于提升战斗力的工作导向、用人导向和激励导向,持续激发官兵的练兵打仗热情,确保人民军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四风问题党性分析材料

全文共 2707 字

+ 加入清单

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根据市林水局统一安排部署,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重点剖析存在的“四风”问题及根源,做到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透、整改措施实。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重点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修正缺点、增强党性的目的。

我个人在近期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党风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和作风问题的决定》等。通过学习、查摆、对照,充分认识到,“四风”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死敌大敌顽敌,其要害是一方面使党脱离群众、丧失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四风”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是当前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按照“照镜子”的要求,对照党章和改进作风的有关要求,进行“四风”问题对照剖析,挖掘思想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尤其检查了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缺点和不足,主要有:

一、自我对照与剖析

1、形式主义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在政治理论学习中,浮在上面,做一般理解,深入学习思考少,往往把学习文件浏览一下,没有真正研读文件,分析文件,掌握文件的内涵,理论与实践有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二是有时接到工作任务,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有时存在着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影响了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三是工作欠缺创新意识,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有时产生的新想法也只是停留于心动而无行动的状态;四深入林农基层少,表现在技术指导、科技服务方面存在着走老路,如在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中,有时在没有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就举办培训班,但有时不知道林农是否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并对培训的实效也没有进行反馈。

2、官僚主义方面

一是与职工谈心少,交流少,没有真正了解职工的思想和工作思路,有时对职工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没有经过充分考虑,就给与一定的答复,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现象。二是宗旨意识不够强。群众意识不够强,虽然也经常下基层调研,但主动性不强、不够深入,有时候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完全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民服务的宗旨有待加强。三是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密。科研工作接地气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林农林企、科研院所等部门的合作,人才、技术、资源优势突显不够。

3、享乐主义方面

一是有时在工作中碰到公车调度有困难,就不会坐公共交通前往,在等待公车有空了才出发工作;二是有时在出差时,对方安排了单间住宿,住宿费存在超标现象;三是有过收受土特产现象,有时下乡出于基层热情和熟人情面,收受过土特产。

4、奢靡之风方面

一是在公务接待中,虽然注意节约,但和“光盘”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存在浪费现象;二是是执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规定把关不严,在坚持学习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和自觉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还不够深入,偶有存在把关不严的现象。

二、原因分析

1、求真务实不够,与时俱进不强。工作中有时侯忽视了事物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矛盾的特殊性研究不够,有理论与实践、制度与实际相脱节的现象。平时也要求自己工作中要注意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但在处理具体问题有时也存在脱节现象,存在主观主义因素。致使工作有时侯不够深入,不够细致,不够务实。

2、群众观念单薄,宗旨观念有所淡化。有时侯没有深入实际认真了解职工所想、所需、所盼、所急、所怨的是什么,在感情上对群众有所疏远。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到位,还没有完全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不强,有时侯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指导工作存在主观意志。

3、对自我要求有所放松,没有时刻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入,随着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有时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一些社会现象见怪不怪,。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不热情接待说明对客人不够客气,每个菜都吃光显得主人寒碜,不喝酒就没有气氛,就不能交朋友,认为个人无法改变,而只能随大流。基层群众是朴实热情的,认为你帮他解决技术问题,给点土特产作为感激,当面拒绝有碍情面思想。这些都是改造主观世界不够自觉主动,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的具体表现。

4、对艰苦奋斗认识存在误区,存在以事务工作代替政治和党性锻炼。对艰苦奋斗精神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社会发展了,物质丰富了,艰苦奋斗没有必要了,甚至有时候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随着实际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改善,滋长了安于现状、不图进取的情绪,。存在以事务工作代替政治和党性锻炼,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了,这些现象都是党性不强的具体表现。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1、纠正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强化进取意识,大力发扬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二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在林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中求突破。三是乐于奉献,勤政为民,争当林农群众的贴心人,力争在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等方面有新的更大的步子,搭建科技人员与林农沟通的平台,积极争当林农的贴心人。

2、纠正官僚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做决策前,针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做到决策接地气,符合当前政策环境和院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二是多开职工座谈会,多与职工交流,对职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拿出整改措施,抓整改落实,并反馈给提出意见的职工。三是科研推广工作要与杭州林业生产、生态建设紧密结合,真正满足群众的需求,利用我院的技术、人才、设备等科技资源,为各级政府、林业企业和林农提供技术服务

3、纠正享乐主义方面的问题

一是努力克服享乐主义的思想,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出差,住宿费不超标。二是乡和各种工作交往过程中,做好解释和说明工作,绝不收受土特产。

4、纠正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组织活动不讲究排场,按规定标准安排餐饮,不发、不收受土特产等礼品。二是杜绝,公款吃喝现象,做好“光盘行动”。三是按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约束全院的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做好表率。

总之,教育实践活动,是在反对“四风”问题今后改进措施与努力方向上做出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并以实际行动履约践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加倍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当代大学生艾滋病预防问题论文

全文共 345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给出的数据和分析指出:"截至2013年8月31日,我国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428867例,死亡人数127758例"。 以下是小编今天整理的当代大学生艾滋病预防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艾滋病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发现,至今仍是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最严峻的传染病挑战。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发病人数和感染者人数处于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职业为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给出的数据: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占当年病例报告总数的比例从2006年1-9月的0.96%上升至2011年1-9月的1.64%。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的上升,不仅危害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人口结构和整体素质。本文将从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原因和途径入手,通过对大学生危险性情况和政府制定防控干预政策的分析,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达到大学生艾滋病预防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艾滋病;防控;干预政策

一、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的现状分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给出的数据和分析指出:"截至2013年8月31日,我国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428867例,死亡人数127758例"。 其中15-24岁青年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从2008年的482例增加到2012年的1387例,占每年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构成比例从2008年的0.9%到2012年的1.7%,呈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

"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已经从高危人群开始向普通人群蔓延,青少年已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 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处于活跃时期,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知识尚不完整,性观念又比较趋于开放,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来抗击艾滋病,让自己免于艾滋病的侵袭,因此,有学者将大学生也归为了艾滋病毒的高危易感染人群。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是不安全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我国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态度逐渐开放,性行为的发生率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高校学生卖淫嫖娼的行为以及男性同性恋感染艾滋病的新闻报道也已屡见不鲜。另外,虽然政府机构在积极倡导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艾滋病,但由于艾滋病对人体巨大的危害和至今为止的不可治愈性使恐艾心理在中国民众中普遍存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也不例外。根据笔者的调查,有74%的同学表示不愿意和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住同一个寝室,有72%的人表示如果自己不幸感染率艾滋病将会选择不将其公之于众。因此,面临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的逐年上升,对该群体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二、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上升的原因

(一)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

通过对安徽、湖南、兰州地区部分高校的30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本身的认识及其传播途径的知晓不全面准确。分别有41%、53%的同学一般都在报纸书刊、电视广播中获取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和新闻。而通过老师传授获得艾滋病知识的学生只占28%。有57%的大学生表示在大学期间从未参加或遇到过学校举办的任何关于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活动。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觉得艾滋病离自己的生活很远,和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能够完全清楚正确地回答出艾滋病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的学生数也只占43%。大多数学生也表示不知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或艾滋病发病期间身体会出现怎样的反映和症状。同时大部分学生也表示愿意甚至渴望了解更多关于艾滋病的知识 ,对艾滋病防控问题持有非常积极的态度。

艾滋病所带来的社会恐慌也会影响艾滋病感染率的上升,本只是慢性传染病的艾滋病在我国被赋予了道德的不同色彩。那些艾滋病毒携带者怕受到外界的孤立和职责而不敢对外宣扬,有的甚至可能会出现抱负社会的负面情绪。而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匮乏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艾滋病毒携带者,以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调查数据指出,当知道有同学感染了艾滋病后,有67%的学生选择会减少与之交往的频率,大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同住一个宿舍。

(二)学校对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不够重视

被调查者中有53%的人表示在大学期间从未参加或遇到过学校举办的任何关于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活动。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艾滋病的预防控制,采取下发文件,增加投入等十分积极的措施,但是在具体的落实方面仍存在不够重视或流于形式等问题,宣传内容带了太多理论化的色彩,形式单一,在学校开展的艾滋病宣传教育还不到位,不能满足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学校对艾滋病预防控制重视程度的不足会直接导致学生的防艾意识观念淡薄。

(三)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易受外界诱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性的看法和认识越来越开放,青年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新观念,对婚前性行为和同居甚至同性相恋的观念变得更加开放。同时,大学生的生理正处于青春期这一阶段,他们对性产生更多的兴趣,并由最初的反感转为爱慕,这本身就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知识结构也不完整,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情绪又很多变,在诱惑面前感性和冲动往往会战胜理性而不能自制。也有学生因为金钱等利益的诱惑而成为性工作者,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另外,教育的缺乏和青少年自控能力的不足让部分大学生容易染上毒品,从而也增加了大学生的艾滋病感染率。

三、大学生艾滋病防控的建议措施

艾滋病的危害已经不单单是对个体生命和公共卫生的影响,它已经转变成整个社会的一种价值理念,危及到了社会的和谐运行机制。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新生代的主力军,对艾滋病的防控变得越来越必要,本文大学生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也尝试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

(一)高校需加大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前文所提学生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仍非常缺乏,同时也抱有积极学习的态度。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和领导组织单位,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艾滋病的防控工作。学校可开设生理卫生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选修课程,通过老师的讲述让学生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艾滋病。举办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讲座,邀请专业人士前来讲学。另外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校园内外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活动,例如在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举行以艾滋病预防控制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或者座谈会等各种不同形式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学校在举办这些活动的时候应按照宣传教育为主、培养文明健康生活的方式,坚持贴近学生实际,注重活动的实际效用,而不只是流于形式,只为完成任务,要将经常性的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

(二)开辟新的引导途径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行为方式

人们都通常更愿意听取与自己年龄相仿,背景、兴趣爱好等相近的朋友或同伴的看法和建议,特别是大学生还处在迷茫、叛逆的青春期,需要那种可以相互讨论怀孕、性、吸毒等一些敏感话题的同伴,因此在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工作中,大学生的同伴教育有时远比老师的说教有效得多。招募一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对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有热情的大学生志愿者,对他们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沟通能力等的培训,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健康的行为方式。这些志愿者通过同伴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行为示范等来影响和教育周围的同学,以此类推,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形成积极的影响和效应。

另外,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社交已经不再局限于校园生活,各种网络社交团体中都有大学生的身影活跃着。网络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对大学生健康行为方式的建立会产生很多的不良影响,因此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网络社交行为,避免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诱惑而感染艾滋病毒。

(三)鼓励学生自发的组织干预,在社会的防艾工作中起带头作用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知识层次比较高,更易于接受和掌握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可塑性又很强,在学校的教育和引导思维同时,鼓励大学生自发成立关于艾滋病预防控制的社团组织,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教育,定期举行艾滋病防控的主题活动,由大学生自己策划、宣传和执行,能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队伍。在进行大学生自身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同时,还可以走进社会,走进艾滋病人的生活,宣传艾滋病的防控和治疗,作为纽带来帮助艾滋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人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生活。只要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引导,大学生的青春朝气和爱国热情将会给我国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发挥积极的作用。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小学生优秀作文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

全文共 1790 字

+ 加入清单

论文摘要: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学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长期以来,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己成为小学生作文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作文教学高耗低效,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从而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效率呢?在大语文观和语文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偿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学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长期以来,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己成为小学生作文严重的心理障碍,导致作文教学高耗低效,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许多语文教师。

那么,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从而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效率呢?在大语文观和语文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一些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作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有益的偿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师“全程”示范作文

这里的“全程”示范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教师写作实践可以给儿童树立写作的榜样,一个常有文字见诸报端的教师,一定会为学生们所崇拜和效仿。美国新罕布尔大学的教授认为“教师应该是从事写作的专家,这样他们就会了解写作的过程,就会知道既然教师逃避真正的写作教学,那么学生不愿意写作就是很自然的了。”二是教师写的文章不但是可供模仿的榜样,还是向学生展示写作过程怎样进行的实例。在黑板上当面做写作演示,教师边写作边向学生解释写作时内在的思维过程;在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内在的写作心理过程,变为学生可以观察和意识到的外显行为,学生很乐于接受,并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加强课外阅读活动,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练笔活动

小学生作文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它的性质是练笔。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实践证明,作文课上,先开展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再以此为练笔内容,小学生往往非常愿意接受,并能倾注情感,活跃思维,写出好的习作来。比如:先做后练、先画后练、先演后练、先编后练……,都是比较为小学生的喜欢的练笔活动。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抓住灵感一现时,从情感入手,引导学生即兴练笔,学生往往更能写出充满灵性、富有童心童趣、表达真情实感的习作来。比如: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一阵不期而至的狂风暴雨,一只闯入教室的小鸟……

四、要多给学生以作文成功的体验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动力。”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充分地享受到作文成功的体验,首先,我们就要降低作文的起点和要求,精心构建作文进步的平台。以往小学生作文成人化,文学化的现象己经极大地挫伤了小学生的作文心理,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到:写作文我能行。其次,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作文,要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的作文,而不是一味地挑剔、批评。要懂得欣赏孩子特有的原始、稚拙、可爱的语言以及新奇大胆的想象。你的评价的语言应该是欣赏的、商量的和富有建设性的,修改的意见也应该是委婉的、中肯的,而不应该是讽刺,挖苦的和泛泛的。想一想,婴儿是怎样在大人惊喜的欢呼中蹒跚学步的,你就会明白这个道理。第三,每学期由学生自己选4篇认为较好的作文存档,学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选作文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习作与原文同时保留。到学生小学毕业,几十篇学生自己的作品,字数由少到多,语言由幼稚到趋于成熟,清楚地记录了学生作文成长的过程,它可以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看到自己作文进步的历程。另外,在班级编辑学生自己的优秀作文集,每学期上下两辑,师生共同设计封面,插图,学生、老师、家长共同欣赏,评价;鼓励学生向小学生报刊投稿,向学校的《春芽报》,“七色光”播音室投稿,参加各类作文竞赛,都是让学生享受作文成功喜悦的好办法。

高明的教师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作文,写出文通字顺、表达真情实感、充满童趣的习作来。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喜欢作文,乐于作文,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始终追求的一种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境界。深入到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知道什么是孩子所喜欢的,所乐于接受的,在作文教学中真正地关注孩子,关注孩子的发展,才能帮助孩子们克服怕作文、烦作文的心理。这样努力去做了,你就会发觉你的作文教学己经渐入佳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谈谈对中国南海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全文共 1163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南海局势的发展令人瞩目。以下是小编今天整理的谈谈中国南海问题认识看法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南海海域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资源,也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之邻近的菲律宾,一直对南海虎视眈眈,企图将南海部分地区及海域归于自己领土的一部分。菲律宾多次在南海地区与我国巡逻船只发生摩擦,其目的是让国际舆论更加支持他们。而在2013年,菲律宾将南海问题单方面提交国际仲裁,请求其将南海仲裁给自己。就在今年7月12日,菲律宾当地仲裁庭做出非法无效的裁定。对于这个结果,我国多次发表声明,菲律宾政府的做法违反了国际法的相关条例,而当地的仲裁庭没有对于南海的相关管辖权,我国的态度就是不接受也不承认。

南海事件虽是菲律宾的单方面行为,但此事件一出,也引起了来自全世界的关注,目前有90多个国家都公开表示是站在中国这一边的,支持南海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政府一向是反对一些国家对于领土的非法侵占以及干涉中国相关海域的管辖权,不管菲律宾,还是前段时间日本与中国的钓鱼岛问题。中国愿意与相关的当事国在历史基础上,并且根据国际法的相关规定,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南海争端的问题。中国愿意同相关当事国进行友好的沟通,做出最有利于双方的安排,对南海海域进行开发,实现国家的互利互赢,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此次南海事件一出,立即引发了国内外各大网站网民热议,其中一部分表示我国应该奋起反击,不要畏畏缩缩,拿出实际行动来捍卫我国领土的尊严;另一部分网民表示在和平的基础上绝不退让,领土问题不能协商,南海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决不可能让其它国家夺走;还有有一小部分人对此没有明确态度。

其实个人觉得,不管菲律宾如何宣扬,都无法更改南海属于中国领土的事实。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做的是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在出了这些事之后,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打着爱国、保护国家的名号,抵制外货,危害同胞生命安全、损害同胞利益。钓鱼岛事件后,国内的某些极端做法就是前车之鉴。这种莽撞的行为是极为愚蠢的,这样只会伤害我们自己人,影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对于那些有想法的国家来说,这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因此,面对轻蔑和挑衅,我们首先以强硬的态势来宣布我们国家领土的完整性;其次,我们应用宽容的态度来包容他们这种无知的行为;最后,作为年轻一代,更应该努力学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盲目跟风,不要成为一个战争狂热者,任何战争没有赢家,战争只会给平民老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如果你真的是一个爱国人士,就应该做自己应做的事,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才是真正的最好的爱国行为。只有当一切都好起来了,国民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高了,国家越来越强大了,觊觎我们的人才会越发忌惮,争端问题才会更加的少,国家才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现状分析

全文共 2989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形势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现状分析的内容,欢迎查看!

摘要:南海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南海问题 现状 成因 对策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

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中国南海的基本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南海概况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

(二)南海问题的界定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三)中国南海问题

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如今,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问题之争愈演愈烈。越南继前几天刚刚在我国渔民传统作业

海域抓扣我国渔民之后,于6月13日举行专门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其野心和动机已昭然若揭,而且这些都已经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美联社就此评论称,越南此举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回应”中国,因为中国此前要求越南停止在该海域的所有石油勘探活动。

三、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

(一)南海地区资源丰富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二)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

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三)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的争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许多国家觊觎南海石油资源是南海争端激化的主要原因。越菲马等国也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或部分主权,并依靠南海油气资源获得的巨额财富不断扩充军备,加快在南海未来战场上的建设步伐。

(四)国际海洋法因素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 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据此,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五)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

二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到目前为止, 我们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我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武力夺取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屿,在没有强大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

也很难长期坚守。

四、中国解决目前南海问题及应对周边的国家安全形势的对策

维护南海权益是我国突破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的维权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可以采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从总体上看,要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一是可以为国家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可以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从局部来看,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对东盟具有制约性的因素,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地区性经济,从而增加东盟一些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对我国的依赖性,进而增强我国对东盟一些国家的制约能力。

(二)合理开展地缘政治斗争

主要是处理好和东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东盟十国虽有宪章约束,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与我国亲疏不一,利益矛盾时有发生。我国需要选准时机与重点,集中力量加强与其中一国或数国的合作,重点争取缅、老、柬。其次,积极谋求和台湾达成谅解,应该积极谋求和台湾联手合作。

(三)提高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

首先要巩固我国在东沙和西沙的地位。中国南海由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组成。南海问题主要不是东沙和西沙群岛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首先扎实做好对东沙和西沙群岛的实际控制,其次是加快对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

(四)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有所调整,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对于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围绕南沙问题的争端,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臵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臵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针对现在南海的现状,中国提出南海问题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提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首先要有能力去保护。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五、提出办法,解决问题——假设分析法见真功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假设分析法,即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假设分析法可以多用几个“试问”“试想”的问句,并且注意多角度阐述材料,紧密联系中心论点,就可以使分析更加深入更加透彻。

假设分析法是专门针对材料作文的提出解决办法而设定的。根据实践经验,假设分析法在行文过程中特别受到阅卷者的亲睐。

六、归纳总结,发人深省——三言两语,简洁有力

最后一步,在文章的结尾部分,考生要以简短的文字写出一个有力、发人深省的结尾。不能有头无尾或“龙头蛇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食品安全问题论文3000字

全文共 3218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食品安全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食品安全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现状,并简要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并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辩证的思考。文中提到只有人类与自然界保持和谐,才能真正保证人类的食品安全。自然与人类的和谐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天道。

关键词:食品安全;辩证;人与自然;和谐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食品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几年来,被公开曝光生产和销售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案件层出不穷,受害者成千上万。1998年,山西朔州制售假酒喝死了人。案发后哄动全国,制假者被处以极刑,就是这样,也未使制售假酒者受到双慑。之后又在广州白云区相继发生两起白酒中毒事件,造成数十人中毒,13人死亡。制假售假者胆大妄为,无法无天,真是丧尽天良。

过去,对生产销售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治理整顿没有做到法规化,制度化,而是“救火”式的治理,哪里发生问题治哪里事情过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因而制假售假屡治不绝,屡禁不止,甚全有愈演愈烈之势。

1.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1.1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并不令人乐观: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有害生物和疫病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国内外人口流动的增加,新疾病的出现和原已消灭的重大疫病的死灰复燃等。近年在市场上曾发现食物加吊白块、鸡鸭饲喂激素、面粉加增白剂、海鲜用甲醛浸泡等,还有在水果上喷施催熟剂、膨大剂,在蔬菜上喷施剧毒农药等案例。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等,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的走向内部的、从物理的走向化学的。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1.2产生原因

对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有以下七点:一、监管疏漏,“苏丹红一号”事件呈现出国家、企业等对在食品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存在漏洞。二、执行不力,我国于20xx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动物。但在实际检测中,却发现在我国很多地方,孔雀石绿仍在被普遍使用。三、欠缺考证盲目定论,“转基因水稻事件”告诉我们,对于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不能轻易下结论。在没有精确的考证之前,任何单角度的结论都要慎重。四、利益驱动逃避责任,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超标事件为例。雀巢在这场博弈中的表现出的企业利益第一,逃避责任的做法并不是个例,其实很多其他行业的知名企业在利益与责任的博弈中也有极其相似的表现。五、政策法规不健全,国家在管理和规范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导致问题不断。六、媒体误导草木皆兵,由媒体片面报道引发的轩然大波,不得不通过权威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来消除,包括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甲醛啤酒事件——“国产啤酒95%含有甲醛”的说法是否有夸大事实的嫌疑,或者说这样的“失实”报道能不能在媒体职业操守范围内经过严格的核实而避免。另外,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也是导致此类“闹剧”时有发生的原因。七、标准滞后,国家监管部门应该根据国际标准及时修改旧标准,尤其是在食品健康安全方面更要与国际接轨。

2.辫证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人们对食品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量和安全问题,这是我们生活质量提高之后的必然要求,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种要求是合理的,也是需要不断满足的。但从一个产业的发展角度来说,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却要客观辩证地来看待。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我们不能过早过多的要求孩子具备成人的思想和品质,拥有像成人一样的言行,这对他的成长是不利的,让一个孩子从小就像成人一样,也是不现实的。产业的发展,本来就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要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适当适时地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标准,才更有利于产业自身的发展。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只有有了产业,才可能谈到发展,才可能有质量和安全。

另一方面,社会的需求也是随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不断提高的,即便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其需求也是多样性的,分不同层次的。目前,新的产业不断产生或派生出来,就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丰富多彩。同时,不同的需求也在创造着五花八门的新产业。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更多的是纵向的来划分质量安全与市场需求,而现实中质量安全与市场需求却是横向的,不同层面的市场需求有着不同的质量安全要求和标准。我们好象还只是用一个同一质量安全标准去面对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产业发展。

还有一点,要保证质量和安全,靠政府部门、靠企业自律、靠舆论监督是能够解决一定问题的,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靠产业的发展、靠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完备的信用体系的建设来保障。这种保障更持久、更有效。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消费者、我们的政府已经把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的合理要求,而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只刚刚开始。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和思考食品的安全问题。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极其复杂的矛盾方面,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考察、科学把握构成事物的所有要素及其发展趋势,全面看,看全面,认清客观事物的实际状况,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显,不闻雷霆”。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分清表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主次,区别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区别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不被表象遮眼,不被假象迷惑,从而认清趋势,把握大局。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在看到主要倾向的同时,也要看到另一种倾向;在看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严重危害,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在深刻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的同时,也要认清解决问题的有利条件,提高勇气,增强信心。

坚持辩证思维看形势,就要具有联系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既联系过去,也联系现在和将来,看清发展过程,把握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发展的趋势,知形识势,见微知著,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从而顺应规律,把握机遇,掌握主动权,促进食品药品安全总体形势向更好的方向转化和发展。

一句话,只有认清形势,才能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地为国担责,为民分忧,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安全。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从宏观上看,自然与人类的和谐至关重要,这个关系直接影响着整个人类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整个人类同时积极努力才能够遵循的自然法则;从微观上看,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监管部门,乃至企业都应从百姓餐桌无小事的角度出发,完善政策、加强监管、提高意识;从个人的角度看,不能只等着国家相关制度的完善等来解决食品安全的本质问题,需要自觉环保、自觉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获取,时刻注意树立科学饮食观念,正确地处理好饮食、营养、健康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南海问题的论文1200字

全文共 2024 字

+ 加入清单

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南海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战后,《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

二、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

(一)南海地区资源丰富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二)南海的地理优势

地理学上南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北接中国广东、广西,属中国海南省管辖。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西临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为面积3,500,000平方公里(1,351,350平方哩)的深海盆。 南海是我国南部的近海,它的南部是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面是中南半岛,东面是菲律宾群岛。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爪哇海、安达曼海、印度洋相通,东部经巴士海峡通苏禄海。

(三)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

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三、中国解决目前南海问题的对策

(一)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为了保持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势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不断让利、释放友善信息,周边国家却不断挑战我们的政策底线,其结果是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善意的回报,反而使周边国家越发大胆地蚕食南海周边海域,进而趁势将侵占行为事实化、“合法化”。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中国避免南海问题升级的战略初衷给周边国家以错误暗示,加剧了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持和平发展战略方向的同时更加主动、坚决地维护具体利益。一旦出现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中国必须亮出可信的惩罚措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外交抗议。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周边国家的机会主义心理,约束其不断突破红线的“违规行为”。

(二)内部政治的协调与平衡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利益多元化导致了政治过程的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主体开始积极发言,影响着决策过程。在南海问题上,中央政府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和社会舆论却希望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要求保护南海领土完整、加快油气资源开采。

(三)解决南海问题与经营周边地区的平衡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已经建立起难以动摇的利益共同体格局。因此,我们不宜将南海问题的严重性过于放大,从而使其成为自我证实的预言。中国固然可以通过强硬手段来解决问题,但这将造成东南亚国家对华的敌对倾向和仇恨情绪,同时也将使美国军事力量在东南亚的存在永久合法化,不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大局。因此,中国需要将南海问题的解决纳入到经营周边的战略格局中加以考虑,将其视为进一步巩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契机。

(四)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有所调整,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对于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围绕南沙问题的争端,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南海问题的实质与挑战论文

全文共 5616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南海局势的发展令人瞩目。以下是小编今天整理的有关南海问题实质挑战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南海问题的波谲云诡充分体现了其复杂本质。作为中国与东南亚邻国之间长期存在的海上领土资源争端,该问题近年来频现突发性事件,严重损害了有关国家双边关系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深度介入南海事务,其平衡中国影响力的战略考虑一目了然,南海问题的大国竞争实质日益凸显。在中关竞争的背景下,南海问题不仅对东盟在地区政治安全事务中的统一性和团结性再次提出了挑战,而且势必影响到亚太安全格局的演变。

关键词:南海问题 大国竞争 东盟 地区安全

近年来,南海局势的发展令人瞩目。虽然中国与东盟国家原则上一致同意共同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与航行自由,但各方在领土、主权和资源获取方面的争端并未平息。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在各类突发事件中的介入程度逐步加深,东南亚各声索国相应挟美以自重,南海问题的大国竞争特征日益凸显。一旦大国竞争成为规范南海问题解决方向的主要因素,无论是东盟的团结性,还是中国多年来在与东盟各国互动中形成的温和态度,都将面临巨大考验。

一、南海问题实质的转变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博弈,南海海域及其岛礁形成了被六国七方(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台湾)分别控制或声称拥有主权的复杂局面。由于靠近对世界贸易至关重要的海上通道以及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原本价值有限的南海岛礁就具有了象征意义和战略重要性。虽然2002年11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的签署为这一地区带来了和平前景,但争端各方仍时常发表关于争议岛屿的挑衅性声明,船只相撞、相互拘捕或强行搜查渔船及渔民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随着全球化石能源价格的走高,以及地区内国家经济的增长,各国纷纷寻求新的稳定的能源供应,南海海域因此成为周边国家的新目标。

南海油气、渔业等资源一直是周边国家重要的财富来源,各国进行海洋资源开发的力度不断加大。越南海洋油气开发正从近海大陆架向南海深海持续推进,以自主开发、联合外国石油公司开发和对外招标等方式侵入到中国南海传统海疆线内。菲律宾强调在石油供应上的自给自足,意图在今后几年内将中菲争议海域向外国公司开放开采合同招标。目前在南沙拥有石油承租权并从事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国际石油公司大约有200多家,南沙油气开发已呈国际化的局面。对资源的争夺成为自DOC签署以来引发南海新冲突的主要诱因。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同样如此,2009年,中国宣布将南海禁渔时间调整为每年的5月16日至8月1日。禁渔期间,中国渔政船将对在西沙群岛附近非法作业的外国渔船和船员实施执法。中国禁渔令的范围虽不包括南沙群岛,却多次遭到越南的抗议,称禁渔令影响了越南渔民的生存。越南渔船不仅越界到中国海域捕鱼,还进入到东盟其他国家的声索区域,导致与其他声索国频频产生渔业纠纷。为了配合南海资源开发以及应对日渐增加的资源争端,各声索国加强军备建设,努力提升海军和海岸警备队的能力。这些举措使南海司空见惯的小规模相互袭扰有擦枪走火升级的风险,激化了国民情绪,缩小了各国政府的妥协余地。

2009年以后,在资源争夺引起的小摩擦持续升级的情况下,美国的介入为南海问题的管理与解决再添新难题。2010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河内东盟地区论坛(ARF)上高调宣称南海争端的解决涉及美国维护海上航行自由的国家利益,暗示中国在“胁迫”南海周边国家,主张形成一个解决南海问题的“国际机制”。自此,美国积极介入南海争端的部署在“重返亚太”或“亚太再平衡”战略下逐步展开。

二、大国竞争实质的表现

金边会议前后南海问题的最新发展表明,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发酵,这一问题的实质正从基于领土资源的争端,逐渐且日趋明显地向大国竞争转变。

第一,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自希拉里-克林顿在2010年7月ARF上发表关于美国国家利益的讲话后,美国不断明确它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事实上鼓励了东盟声索国与中国对抗。美国参议院于2011年6月通过一项决议,宣称“强烈反对中国军舰在南海争端中使用武力”,敦促“通过多边和平程序解决南海争端”。该决议还“赞成美国武装力量基于支持在南海的国际水域和空域的航行自由权而继续行动”。2013年7月,美国参议院全体会议通过决议,重申亚太地区的航行自由事关美国的国家利益,再次指责中国为改变领土现状,在东海及南海威胁动用武力。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竞争公开化、复杂化。

凭借在南海问题上日益清晰的政策立场,美国以一种与中国针锋相对的态度干涉地区事务。具体而言,中美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相悖之处在于:(1)美国强调应该根据国际法的规定进行主权诉求,要求只从陆地和合法的岛屿确定海域主权;而中国则根据历史主权和权益以及首先发现的权利提出主权要求。(2)美国支持来自所有声索国的集体外交进程,并不时要求将争端交由国际法庭仲裁;而中国坚持谈判应该是在中国与东盟声索国双边范围内进行的,第三方不应卷入。(3)美国名义上宣称中立,事实上采取了站在东盟声索国一边的立场,多次表达对菲律宾和越南的支持。(4)美国明显施加了要求各方达成《南海行为准则》(COC)的压力,不断在东盟美国对话会上推动为南海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并力图影响准则的内容。这与中国渐进式的、不受任何第三方干扰的谈判立场相悖。

第二,美国调整亚太军事战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防务关系,为在军事上干涉南海问题做准备。在2012年6月第11届香格里拉对话上,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明确表示,美国在2020年前要把60%的军力部署到亚太地区。他宣称:“面对中国不断上升的军事力量,美国将更新其在亚太地区的海上力量并且保持‘警觉性’。……为了促进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的和平,我们的军队要分担安全责任。”未来中美围绕西太平洋的海权之争势必凸显。

作为调整亚太军事战略的重要步骤,美国从2012年下半年起,增加在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港的驻军,并分步扩大在澳的军事活动。在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军事合作方面,美越这对昔日宿敌在防务关系上的发展最具指向性。自2008年10月以来,美越连年举行政治、安全和防务对话,频繁开展军事互访,不时进行联合军演,对话议题和军演内容均涵盖地区安全和南海争端。与此同时,美国大力加强与传统盟国菲律宾的军事合作。美国前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坎贝尔称,“在许多方面,我们正在美国与菲律宾的关系中书写一个新篇章,将家长式的关系变成平等的伙伴关系。”美菲军事关系的发展和强化集中于海上安全方面,制度化或非制度化的联合海上军演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几乎从未间断,演习地点也时常位于或靠近南海争议海域。菲律宾借此为自己在南海争端中壮胆,而美国则为重返亚太寻找契机。即便是一向相对独立的印度尼西亚的立场也在美国亚太军事战略调整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伴随着华盛顿解除长达十余年的与雅加达发展军事关系的禁令,印尼拒绝了中国的观点――美国不应该干涉南海争端。在美国或明或暗的支持下,东盟一些声索国在南海争端中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行动,大大增加了南海的紧张和不稳定。

第三,中美战略互疑加剧。“战略互疑”指的是一种观念,即认为对方国家实现其主要长期目标是以本国的核心发展前景和利益为综合代价的。截止到2012年,战略互疑似乎在中美两国中均有增长。这种观念一旦发酵,就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导致中美关系呈现全面敌对状态。中美战略互疑必将对南海问题产生负面影响,争议解决愈加困难。

中国海军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实施“走向海洋”战略。在过去20年间,中国的海军力量与海洋利益同步得到扩展,与西太平洋上主导性海洋强权美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同时增加。美国相信,随着中国力量的上升,中国人民解放军希望控制邻近海域(近海)的强烈愿望,可能对美国自由进入公海并在其中自由行动提出挑战,而这种自由对美国履行对其地区内盟友的承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美国一些战略家认为,中国越来越依赖于原材料进口的事实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它挑战美国在亚洲的作用,其结果就是安全竞争。为了避免地区影响力遭到削弱,奥巴马政府清楚地表明其在南海的利益以及加强与盟友的关系,以对抗在西太平洋来自中国的压力。

中国对美国的战略疑虑深深扎根于历史。中国领导人倾向于将美国在亚太的同盟体系看作是冷战的残余。在南海问题上,美国的官方观点始终是保持“中立”;但在中国看来,美国采取的一系列显然意指中国的外交动作表明,它希望破坏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使争端长期存在。中国基本上相信,正是美国对于其盟友的保证才使得一些东南亚声索国在南海主权和资源问题上更加鲁莽地与中国对抗,这无异于共谋反对中国。因此,中国不得不继续暗示它的硬力量,申明坚决保卫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其他利益。

三、南海问题的未来发展

在大国竞争实质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南海问题的未来走向将在以下三种背景下展开。第一种是中美竞争加剧,南海问题演变成一场严重的地区主导权之争。在此过程中,中美竞争分裂了东盟,弱化了东盟的中心性;南海争端则持续发酵,紧张升级,各国在“行动一反应一行动”的恶性循环中政策日趋强硬,安全困境变为现实。第二种是强大的、有约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得到东盟与中国的同意和共同实施。东盟的政治竞争力和中心性得到加强,美国和其他大国在地区内的活动受到规范,南海实现和平稳定。第三种是一种多方努力管理南海问题的局面出现。争端会得到管理但不会很快解决,东盟与中国之间的对话、外交口角和紧张状态此起彼伏,同时美国在军事上并不明显地站在任何一方。

其中第三种情况,即一种消极和睦相处或称“冷和平”的局面短期内存在的可能性最大,其发展前景取决于以下因素的相互作用。一是东盟的团结性。东盟长期以来被认为只是一个“清谈会”而没有多少政治动能。但是,在美国重返亚太和中国崛起的地区环境下,它作为一种平衡力量有了新的战略重要性。东盟在南海争端上没有官方立场,其目标是在声索国与非声索国之间建立最大化的共识,并寻求在DOC乃至COC的实施规定、指导原则方面合力与中国谈判。目前,东盟声索国与非声索国之间的分歧较明显,声索国内部也时有冲突。以COC谈判为例。菲律宾认为,除非东盟在其成员国中先行达成关于准则的共识,在此基础上与中国谈判,否则东盟将失去其中心性。这种立场得到泰国和越南支持,而印度尼西亚则主张在一开始就包括中国。东盟秘书长素林宣布中国将会被邀请参加COC的起草工作,因为这表明有关讨论正处于正确的方向,并有助于让世界确信地区国家可以管理它们的分歧。在是否应在准则中包括一个争端解决机制,或为解决争端建立一个分开的论坛和一个行政框架,东盟各国之间分歧依旧。其他议题,如准则的地理范围是否包括中国控制的、越南声称拥有主权的西沙群岛,以及是否禁止在被控制的岛礁上兴建新的设施等等,也可能成为障碍。

不过,显性化的分歧终于使得东盟各国认识到团结才是今后东盟国家的当务之急。印度尼西亚外长纳塔莱加瓦说,东盟现在有了一个共同立场,即所有各方都在为达成《南海行为准则》而努力。“我甚至更加坚定地要推进达成COC。”2012年7月20日,东盟外长发表了一项声明,强调通过自我克制努力达成争端的和平解决。同时,东盟同意在内部就COC的内容进行磋商,并且开始与中国进行谈判。东盟还同意探索建立一个争端解决机制。尽管如此,考虑到东盟今后几年的轮值主席国文莱(2013)、缅甸(2014)、老挝(2015),除前者外都不是南海声索国,南海问题并不是它们的首要关切,因此这个过程仍然是相当不确定的。而面对中国和美国,即便东盟已在这一场“新博弈”中采取了两面下注政策,但是它的外交技巧和风格还需经受进一步检验。

二是美国的介入程度。作为过去和现在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南海争端中如何行为将对未来的地区地缘政治环境产生无法忽视的影响。然而,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往往是随着事态或地区形势的起伏而变化的。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弗卢努瓦曾经表示,虽然美国需要向亚太地区盟友发出明确的支持信号,但美国还需要确保其支持不会鼓励盟友肆意妄为。菲律宾有可能“误把美国的支持当作更加激进地声张主权的机会。我想我们必须谨慎地说,我们没有鼓励这种对抗性态势”。同时,美国也意识到,要求东盟必须在COC上采取共同的立场是相当困难的,这不是一个包含如此多不同利益诉求的成员国的组织能够轻易完成的任务。美国对东盟施加一些压力或许是有帮助的,但压力太大就会分裂东盟,正如金边会议所表现得那样。可以说,美国的介入已经动摇了在南海问题上存在已久的均势,但目前来看,其在政治和外交上所发挥的作用要远大于军事意义。

三是中国的态度。中国其实并不拒绝循序渐进地达成《南海行为准则》,以有效管理南海问题和中国一东盟双边关系。但是,中国并不急于盲目推进COC谈判,更不愿看到南海问题以一种威胁地区稳定的方式“国际化”。中国外交部申明,制定《南海行为准则》是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一部分,而中国自始至终的参与是COC达成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在COC最终达成之前,中国必须是讨论和谈判的一部分。为此,中国建议设立一个10成员的专家和名人政治家小组来推动COC谈判。

结语

南海争端曾被认为是中国与其邻国合作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是对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安全事务上的工作能力的考验。但随着美国加强在该地区的政治军事介入,东盟声索国加大能源开发,以及中国国家利益的日益拓展和军事力量的持续上升,这一机会似乎正在失去,考验却越来越严峻。南海问题向大国竞争方面的发展,导致地区安全受到严重影响。东盟需要提前行动,通过一致的、平衡的方式,为危机管理做好准备。中美两国则应着眼于亚太安全大局,致力于在大国协调的基础上解决地区争端,促进和平与繁荣。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