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戏曲的作文结尾合集19篇

中国传统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写戏曲的作文结尾,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5410

作文

161

戏曲大舞台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种戏曲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京剧的容华美;昆曲的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黄梅戏的悠扬委婉……

为了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我特地去“师学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不见其人,只闻其声,不用猜就知道张奶奶又在一展歌喉了。

点明来意后,张奶奶乐得合不拢嘴,二话不说便开始教我唱戏了。

张奶奶给我选了一段既简单又好听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张奶奶先找来了《天仙配》的音乐让我欣赏一番,那似乎散发着清香的泥土气息的黄梅小调使人仿佛感受到了剧情人物的欢喜幸福,看到了潺潺的溪水,在枝头欢歌的小鸟……突然,我感到一阵摇晃,猛地睁开眼,才知道是张奶奶正唤醒沉迷于戏曲的我。原来戏早已唱完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戏曲也并不亚于现在的流行歌曲,同样挺好听。

接着张奶奶开始一句一句地教我唱,她唱一句,我学一句。一曲下来,原本婉转的黄梅戏被我唱得“面目全非”,没一句是着了调的。在场的叔叔阿姨听后笑得前仰后合,我不禁愁眉苦脸开始丧失了学戏的信心。奶奶看到我这副表情,便和蔼地对我说:“别急,万事开头难,只要有毅力一定能学好。”听了这话,我心头一热,信心之火又重新燃起。张奶奶也继续教我唱。遇到较难的让我重复练习,不厌其烦地示范唱,直到把我教会为止。几遍下来,我已能完整并着调地唱下来了。又跟着音乐练几遍后,我便能与张奶奶一个“牛郎”一个“织女”地对唱起来了。

常言道: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去尝尝。其实,很多东西不能光看表面,需要亲自去实践,才能知道事物的真假,做事的难易。同时,我还悟出另一个道理,凡事熟能生巧,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戏曲大舞台之粤剧作文1200字

全文共 150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粤剧则产于我的家乡——广东。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粤剧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且有世代相承的艺人、固定的班社组织、同业行会和传统演出场地,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吉隆坡的“普长春”。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在后来粤剧常演的开台例戏《六国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中,仍保存了这种声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汉调西皮和祁阳戏“北路”的曲调)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艺人,受春柳社新剧(俗称文明戏)的影响,纷纷组织“志士班”,与工人、学生一起,进行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编演了《文天祥殉国》等戏。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开始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1920年前后,不少粤剧大班社经常集中在广州、香港、澳门演出,习称“省港大班”。他们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很快使自己丰富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肃清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艺术上也进行了全面革新,不仅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广东粤剧院。

粤剧的传统剧目,早期主要有《一捧雪》等所谓“江湖十八本”;清同治七年(1868)以后,又有《黄花山》等“新江湖十八本”;清光绪中叶,出现了侧重唱功的“粤剧文静戏”,如《仕林祭塔》等,称为“大排场十八本”。“省港大班”阶段的剧目有根据西文电影、小说改编的《贼王子》等。经过整理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剧《平贵别窑》、《凤仪亭》、《赵子龙催归》、《宝莲灯》、《西河会》、《罗成写书》以及现代戏《山乡风云》等。已经摄制成影片的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并保留有弋阳腔与昆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鱼、龙舟、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

粤剧的脚色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省港大班”时期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粤剧的表演艺术保持了早期“过山班”粗犷、质朴的特点。不少名演员都具有单脚、筋斗、滑索、踩跻、运眼、甩发、髯口等方面的绝招。武打以“南派武功”为基础,包括刚劲有力的靶子、手桥、少林拳以及高难度的椅子功和高台功。

粤剧的著名演员早期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后建立“大成国”自称平靖王的二花脸李文茂,创建粤剧同业行会“八和会馆”的老生邝新华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被称为“薛马争雄”的年代,文武生薛觉先和丑生马师曾对粤剧的革新都颇有贡献。他们和小生白驹荣、小武桂名扬被称为粤剧“四大家”或“五大流派”(加上演丑的廖侠怀)。实行男女合班后,上海妹创造了粤剧女脚特有的抒情唱法,后以红线女影响最大。同时,广州的罗品超、文觉非、陈笑风和香港的新马师曾、何非凡、林家声等也都各有擅长,颇有影响。

现在你是否感受到它的内涵了,是否品味到它的韵味了,不如你也向我介绍一下你的家乡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戏曲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水袖翻飞美难收,凌波莲步掌上轻。听君一曲梦归春,十万貔貅罢长征。”这个寒假,我到正乙词古戏楼听戏,改变了我以往对于京剧刻板、无味的态度,体会到了京剧艺术别样的韵味。

不同于我们平时对于古代文化复杂、繁琐的看法,戏曲的精妙在于它的“简约”。京剧演出,只有几样唱腔、伴奏和造型。只是几句简单的旋律,经过演员的演绎变得扎实、有韵味。不管是悲伤,还是喜悦,唱还是说,都靠着一把嗓子。只是简简单单的曲儿,就都能将情感表现出来。再就是伴奏之简,京剧的伴奏十分简单,主要就是京胡、月琴、弦子三样组成。伴奏在舞台大幕的一角,但作用却极为重要。既可以表现邻家别院,又能马上转化为战场上的千军万马。经过几种乐器的配合,衬托出台上人物的心情。

相比于现在经过层层包装的流行音乐。京剧的音乐既简约又凝炼、清新。京剧虽然简约,但不简陋,对于人物的行头以及脸谱都有很高的要求。造型是对人物刻画的重要体现,演员们一个个衣着得体,粉墨登场。戏曲表演的构思也极为巧妙。第一次去正乙祠古戏楼,就被那里的风格深深地吸引。它保留了古代戏楼的格局,共有三层。舞台一直铺到观众席,使得观众能近距离地欣赏作品,坐在那里犹如身临其境。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项羽中计被困的那段。士兵在三楼击鼓,二楼有敌方叫阵,项羽独自在一楼,显得孤立无援。这样的舞台效果,也体现了作者精致的构思。

戏曲除了娱乐,还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霸王别姬》中项羽不听虞姬劝阻,不顾反对,明知有诈却受不了挑衅而中计。江山失手他人。正应了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类人物的塑造,体现了人的莽撞、刚愎自用等性格弱点,意在告诉人们要谨慎小心、虚心。还有《锁麟囊》中薛湘灵与赵守贞的命运反转,其中有一句唱词就是:“我只道铁富贵今生铸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让我不禁感叹人生百变,善终有善报,恶终究有恶报。戏曲是古代人们最重要的娱乐方式,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戏曲的艺术魅力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华师大闵行校区,我们欣赏了上海越剧院优秀青年演员王柔桑老师的讲座《中国戏曲与越剧小生艺术流派》。了解了一些戏曲知识和表演风格,实在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

戏曲指中国传统的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形式,其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以及灯光、道具、布景、服装等表现形式。戏曲具有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写意性的艺术特点,服饰有冠、盔、巾、帽、蟒、帔、衣、鞋、靴等等,其服饰变化不仅塑造人物形象,而且对表现时间、地点、场景以及人物性格、身份都有独特作用。

越剧是流行于我国沪浙苏等地的地方戏曲之一,在全国很有影响。小生流派有尹桂芳、范瑞娟、徐玉兰、陆锦花、毕春芳、竺水招等越剧表演大师,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沙漠王子》、《孔雀东南飞》、《红楼梦》、《白蛇传》、《盘夫索夫》、《珍珠塔》、《西厢记》等。各个流派在唱腔上或奔放高亢、跌宕起伏,或稳健轩昂、倜傥豪爽,或朴素大方、柔中带刚。

王老师在现场边讲解,边示范,并带妆彩唱,音色圆润嘹亮,音质优美动听,表演生动传神,给人美的艺术享受。表演结束时,她还热情签名留念,并以精彩贺卡相赠。从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她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对观众朋友的真挚情感,以及对事业的执着探索和不懈追求。

十分怀念小时候跑到十里八村听戏、听评书、看杂技、看电影,抱着收音机收听《岳飞传》、《杨家将》的美好时光。戏曲艺术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一场精彩的戏曲,往往能使观众震撼思想、愉悦心灵、同喜同悲、荡涤灵魂,受到思想教育、情感陶冶和美的享受。衷心希望我国戏曲传统艺术不断发扬光大,久唱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最喜欢的戏曲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秦腔我爱秦腔在中国西北地区,流传着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目—秦腔,唱腔高亢激昂,其声如吼,让人振奋。

我是陕西人,从小就爱听秦腔戏,每次听到秦腔,都觉得很亲切,仿佛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家乡的距离。我姥姥是个秦腔迷,她经常放着碟跟着电视里的人唱,还给我讲里面的故事,带我去看戏。受姥姥的影响,我看了秦腔《三滴血》,这是秦腔的代表曲目。这出戏讲了一个叫晋信书的县令,根据书上的传说故事滴血认亲来断案,让父子分离、姐弟失散。讽刺了那些不切实际只信书本知识的糊涂官。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们读书不能读死书,死读书。我最喜欢看《铡美案》,里面的包拯是个大花脸,他不畏权势,铁面无私,刚正不阿。“陈世美”也成了那些攀龙附凤,抛弃妻子,忘恩负义的男人的代名词。现在,我生活在兰州,在黄河之滨的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那些秦腔迷在唱秦腔戏。从那里路过,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观看。他们有的唱腔悠扬,有的高亢有力,不管是着便装还是戏服,都一样的有板有眼,惟妙惟肖,真让人看着不想离开。虽然我和同龄的孩子一样,也喜欢流行的热歌劲舞,但我更喜欢秦腔,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因为他用脍炙人口,浅显易懂的故事反映了深刻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戏曲传统艺术_550字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讲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别于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但是近几年来,戏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日趋衰弱,受到了新生艺术的冲击。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涌入内地,学生追星捧星,趋之若骛,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却是知之甚少。

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

现代戏剧主要指的是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入的话剧、歌剧、舞剧等,话剧是主体,外国戏剧一般专指话剧。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戏曲进校门观后感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在我校开展了第一届“戏曲进校园”活动,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去观看了戏曲表演。

小时候,看见自己的爷爷和奶奶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很老土,赶不上潮流,可今天我欣赏了戏曲后,我才被戏曲震撼了。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川剧变脸。看了很长时间,经过仔细观察,我终于知道了变脸的“庐山真面目”。其实变脸人的衣服后面有一个机关,每次要变脸时,我都注意到变脸人的手会往背后伸。

还有使我高兴的一出戏,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头上戴个有“翅膀”的帽子,这个节目快把我笑死了。老爷爷戏没有唱多少,但表演非常厉害。他头上的两个“小翅膀”很神,爷爷头晃晃它就一直在转。老爷爷走路,走着走着摔倒了,倒下时还一直在吹胡子,从中看出老爷爷的功底很深呀,表演完后,主持人说爷爷练了二十多年了,我都惊呆了,不愧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呐。

戏曲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是珍贵的,需要大家不懈努力,去延续这份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身边的戏曲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戏曲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可如今,却要面对是去?还是留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电影,电视,几乎没有人关注戏曲。在以前,爷爷在没事的时候就会听听戏曲。可现在,爷爷闲的时候却不是看戏曲,而是看电剧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

俗话说:要想知道果子甜不甜,最好亲口尝一尝。戏曲也是如此,只有亲身去体会,才能知道它的奥妙。

生活中的美是靠大家的眼睛去发现的,而戏曲中的韵味则需要大家去细细品味。

中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以前,戏曲是人们喜闻见乐的文艺形式。而现在,人们休闲的方式却是看电影,电视,逛街。除了一些老人之外,大部分人都不曾接触过戏曲。

在老家,有一位十分喜爱戏曲的老人曾说过:“戏曲的舞台上尽管没有崇山峻岭,河流湖泊,没有狂风骤雨,骄阳似火,但演员可以凭借虚拟的表演,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如京剧《三岔口》,仅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靠演员的精湛技艺就表现出了摸黑打斗的真实情景。这些都是电影,电视剧做不到的。”这样的戏曲难道会比电影,电视剧差吗?我们不应该去关注和学习吗?

爷爷跟我说过“在老家每年过年的时候都会有唱戏的人来我们村。没到这时候,村里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很开心,到唱戏的时候,舞台旁边就会站满人,唱戏人精彩的表演常常会赢来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到了结束的时候大家都恋恋不舍。然而,当村里有了第一部彩电的时候,大家没事的时候都围着电视看春晚,每年看戏的人越来越少,以前是一村的人,到后来大家家里都有电视时,看戏的只剩下两三个人,到最后唱戏的人都不来了。”时代在进步,可我们艺术瑰宝却在消失。

现在的“90后”“00后”的大部分人都说戏曲过时了,老土,而去追求他们所谓的时尚,流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中国的戏曲是独一无二的,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我们独一无二的戏曲正要面临着失传。

我们应该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文化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的韵味。

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决定权在大家手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传统戏曲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个剧种,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韵味以及内涵: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还有越剧的轻柔婉转……

可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似乎有些站不住脚根。如今的艺术形式日渐丰富了,传统戏曲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挑战。它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更多人喜欢追流行,认为在流行中能够展现西我,获得满足。“弃之戏曲,投之流行”。

为什么传统戏曲会面临如此的抉择?是它乏味?不是。是因为它抵制不住流行的强撼冲击。流行是什么?引领潮流,追求时尚。不可否认,“流行”,也是一门艺术,但是现实中的艺术。

打个比喻,流行就像划过天际的一颗流行,一划而过,短暂却璀璨,更多人惊艳于它的闪亮,于是抛传统追流行,心中只觉得流行放射出的夺目光彩才为自己瞩目。殊不知,一划而过的背后,是寂静,没有任何追求后的精神享受。而传统戏曲,就好像宇宙中一颗并不耀眼夺目的恒星,虽然若隐若现,但它始终保持自己的韵律哼唱宁静。它摆脱了喧嚣与浮华。深夜,一个人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地听一段戏曲,或是泡上一杯醇香的茶,看一会儿戏剧节目,你定会感到超脱的自然与静心,感觉古老却清新的戏曲很美,很美。

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如一袭清风吹拂着,精神与灵魂,此刻,都能得到升华。其实,中国传统戏曲,根本不存在什么“去”与“留”,它一直是我么民族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永恒的历史文化。

听,风的拂动,叶的摆动,云的笑声,是我自失地又想到了古老而自然的韵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艺术戏曲作文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淮剧是我家乡中戏曲剧种之一,它原名叫江淮戏,流行于淮阴、盐城等地。

淮剧的表演人物不限,而且演员的服装、化妆不像京剧那么复杂、那么讲究。基本上只要穿上你所要表演的角色的人的衣服,化妆也是一样,如要扮演一位老太婆,只需穿一身老太婆的服装,和戴一头假白发,再化妆成一个老太婆的样子就可以了,不像京剧,脸上画脸谱,服装还要穿得像

展翅要飞的燕子似的。

淮剧的唱声也不像京剧那么粗或细,而且淮剧表演的整个过程中,有很少的唱段,不像京剧表演过程中基本都要唱,还要在场上在走来走去,做出一些随表演的变化而变化的表情,可淮剧则就不那么麻烦,只要你稍稍改变一下声带,做一些极奇简单的动物和表情就可以。

比较有名气的淮剧有:《对舌》、《赶脚》、《巧奶奶骂猫》和大戏“九莲十三英”(即《秦香莲》、《蓝玉莲》等9本带“莲”字的戏和《王二英》、《苏迪英》等13本带“英”字的戏)。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后,还编出了一些现代的淮剧。这些淮剧,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给我的家乡的人民带来了欢乐。

这就是我家乡的淮剧,一个具有活力、颇具魅力的戏曲剧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戏曲的谚语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1.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2.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3.字不清,唱不明。

4.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5.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6.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7.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8.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9.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10.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1.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12.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3.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14.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5.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16.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17.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18.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19.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20.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戏曲的谚语大全最新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拳不离手,唱不离口。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指任何事情都得下一番苦工夫,方能做出好的成就。

师父领进们,修行靠个人

指旁人对你的辅助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本领在乎自身的努力与提高。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

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私下练,台上见。

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

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腔好唱,味儿难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戏曲进校园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上午后两节课,我们在学校大操场上观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好戏,这可是西峡戏曲团免费巡回演出哦!大家都高兴坏了。

戏曲开场了,上台的主持人是一位有点苍老的叔叔,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听他说表演有川剧绝活——《变脸》,同学们个个都期待不已。

第一个节目是戏曲韵律操。14位穿黑色衣服的小姐姐,先做了热身运动。热身运动之后,就是期待已久的变脸节目了,我想:这样的重头戏不都是在最后吗?难道还有比这更厉害的在后面?不管了,我又专心致志地看起来。

变脸节目开始了,只见一个穿着红衣戏服的演员走上台,一转眼功夫,他那红脸瞬间变成了蓝脸,接着,又从蓝脸变成了白脸,这真是太神奇了!这个演员每变一次脸,台下老师和同学们都热烈鼓掌,同学们还时不时发出“哇”的赞叹声,这个节目真是太精彩了,后来还变到了孙悟空的脸呢!

下面的两个节目是《朝阳沟》和《亲家母你坐下》。我怎么看也看不懂,看来这几个节目只有中老年人才能看懂吧!我感觉不是一个世界,完全听不懂。坐在我旁边的同学们都也看不懂,其中一个同学说:“这好像是四个女儿在夸母亲吧!”

二胡独奏《大起板》开始。那是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叔叔表演,他弹奏的速度太快了,非常娴熟,曲调热烈中有些凄凉。后面还有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夜深沉》等好多节目,都非常精彩。

因我校演出时间和场地有限,很多演员还没上台就到了放学时间,我感到有些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戏曲大舞台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

小时候,在沉闷的假期里,按动电视遥控器,不时地会发现有一些关于“社戏”的节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跳过了,看那些有趣的动画片。

很多熟悉歌曲,都来自社戏。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妈妈嘴边挂着,不时还会哼两下: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我非常需要认识“社戏”,恰好我上了一节关于“社戏”的课。

课上,我们先听了一首歌叫《唱脸谱》,我觉得很有趣,因为歌里有现代的音调,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来是交流资料,因为我准备充分,自然也会学得很好。

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我们还欣赏了几种戏曲剧的简介: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我们欣赏了我最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粤剧《分飞燕》、豫剧《花木兰》。

我们还学了京剧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性质、角色和命运。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戏曲文化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戏曲可谓流芳千古,历史悠久了,而且中国戏曲的种类繁多,全国许多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而且每一个地方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风情。不信?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戏曲文化瑰宝,享受它独特的美吧!

中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是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更是惊人:可以以万数计!我们知道许多剧种很多剧种都是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我们知道的比较有名的剧种:如京剧,越剧,吉剧等等。而且中国的戏曲与西方的戏剧不同,它有自以独特的审美观念与表演体系,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吧:“生”是除大花脸与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统称,里外又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统称,分: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净”是指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净”又分以唱工及以工为主的花脸;“丑”扮演喜剧角色。

怎样?看了之后是不是觉得有趣呢?其实还有很多呢!我国戏曲主要戏曲有:昆剧,京剧,黄梅戏这三派。二京剧又分:梅派,程派,苟派,尚派,这四派。而且我们在电视上可以看到这京剧人物脸谱是十分微妙的,在演员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此人的性格与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一大特点,它的作用是帮助观众理解剧情。简单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英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而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存了这一点。

看了上面的介绍感觉不错吧!中国的戏曲文化就是这么精彩,要一点一点讲十天十夜都说不完呢!希望未来的我们能继续发扬它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牵挂戏曲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看越剧。最近戴村在演越剧,我是偶然间坐公交车路过看到的。如果没有看到,我可能不会这么想它。可知道了那边有戏曲,我的心里就好像被什么牵绊了似的。演员的一举手,一抬足,一颦一笑,都会在我的脑海里一遍一遍地过,让我激动不已。甚至有一次因为想得太投入,不自觉地做了一个兰花指,被同学们笑话为“戏痴”。

一放学,我就像脱缰的野马,拼命地往戏台跑,看个尾巴过过瘾也好,再看看晚上演什么戏。戏散场,看到邻居奶奶也在看戏,我问这问那,问得她都烦了。回到家,听妈妈说这戏要演五天,双休日就在其中,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天大的喜讯,我高兴得抱住了妈妈,好像得到了什么表扬似的。每天睡觉前,我都会对自己说,快到双休日了,我可以看戏了。

过年时,外婆家也在唱戏,整整五天,我是场场必到。五天过去了,可我觉得好像只过了一天,一下子溜走了。看完五天的戏,我回忆唱了哪些戏,有些什么动作,台词。每次看戏我都喜欢坐在最前排,因为最前排可以看得更清楚,听得更清楚。我喜欢仔细地看他们的头饰,衣服,喜欢听他们的唱腔。每一个人的服装不一样,公主的衣服很漂亮,侍女的衣服很简单,书生和贫民的衣服很朴素。头饰也不同,有插满发钗的,也有只带一支的,都是有讲究的。唱腔有轻柔温婉的,也有深沉嘶哑的,在我听来都是那么的优雅动听。

我想念戏曲,我不止一次梦见我穿着华丽的戏服在舞台上表演。可是我的嗓音不行,所以欣赏戏曲成为我最开心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戏曲大舞台优秀作文_[第四单元]戏曲大舞台3100字

全文共 2986 字

+ 加入清单

1戏曲舞台

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中,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昆曲的典雅精致,粤西的轻柔玩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宝贝——吸取天地之中,去感受他拨打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据统计,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很多剧中,都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如大家都知道的京剧,就是由安徽的徽调和湖北的汉调及昆曲、秦腔糅合发展而来的;东北的吉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二人转衍化而来的。

中国的戏曲和西方戏剧不同,他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演体系。比如我们经常在洗礼看见的大花脸,那就是戏曲中的一个行当。戏曲剧种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表演上也具有中国传统美学的协议特点,比如用几个龙套表演就代表千军万马,舞台上开门关门等也往往用虚拟的动作来表下。

中国的戏曲,真是几天几夜也说不完。

“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

2戏曲大舞台

“戏曲”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词,只是一个上代人爱看的节目,远远不及现代的动画片,所以我从来没有看过,根本不了解“戏曲”的所有相关资料。

小时候,在沉闷的假期里,按动电视遥控器,不时地会发现有一些关于“社戏”的节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跳过了,看那些有趣的动画片。

很多熟悉歌曲,都来自社戏。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妈妈嘴边挂着,不时还会哼两下: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我非常需要认识“社戏”,恰好我上了一节关于“社戏”的课。

课上,我们先听了一首歌叫《唱脸谱》,我觉得很有趣,因为歌里有现代的音调,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来是交流资料,因为我准备充分,自然也会学得很好。

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我们还欣赏了几种戏曲剧的简介: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我们欣赏了我最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粤剧《分飞燕》、豫剧《花木兰》。

我们还学了京剧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性质、角色和命运。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

3戏曲大舞台

仙居古镇的路是泥泞的,雨天几乎难走人;仙居古镇的路是狭窄的,小车几乎难停靠;仙居古镇的路是冷清的,行路几乎难遇人。

我独自在古镇走着,一座高大宽阔的古园吸引了我。跨过半膝高的门槛,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别致的戏台。“哦,是戏院。”

五丈高的戏台,散发着神秘的而古朴的气息,我忍不住东张西望,左摸右敲。

“喂,你干什么?!”

我猛一回头,蓦地发现戏台下已是人山人海。喝茶的,嗑瓜子的,聊天的,拉二胡的……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身强力壮的青年,衣着高贵的富人,衣衫褴褛的穷人……戏台上方,依然人如云烟。很多人都在上方伸着脑袋,似乎在等待些什么。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一片嘈杂;邻边儿有个大妈,同样在向外张望,还嗑起了瓜子,一个劲儿地往下吐。台下的人都好不情愿地看瓜子壳零零落落地往下掉,一下子翻了脸,吵得不可开交,到处是闹哄哄的一片。

“呛呛呛呛——噌——”全场骤然鸦雀无声。我也慌忙后退了几步,想探个究竟。只见一个“红眼”俏女迈着扭捏的碎步出场了。着装很是简单,仅陈旧破烂的戏服,脸上几抹淡淡的妆术,便绘成了一个角色。她先是用手在脸上遮遮掩掩的,之后竟然在原地兜起了圈子,白色的大褂,跟着她飘。耳边响起一阵如雷掌声。台下一人大吼:“祝英台,好!”

原来是“梁祝”,我擦亮了眼。

祝英台跷着兰花指左一点,右一指,那表情极为夸张,红色的粉底反衬着柳般细目,樱桃小嘴念着歌样的戏词,慢慢吟唱着,一个字似乎拖上了几分钟。那永远捕捉不到的眼珠子羞答答转着。

许久,“蓝袍”俊生大模大样从后台绕出来,和着祝英台的曲调唱起来,唱得刚强有力。想必此人就是梁山伯。

若祝英台是柔美,他则是刚毅,两者结合就是缠绵。场下几十个人都激动地吼起来,掌声似乎从未停过。

“喂,孩子你在干什么呢?发什么呆呀?”

我恍惚了一下,骤惊。戏曲声停了,掌声停了。台上台下所有人都似乎与梁祝一同“化蝶”了,就连那住大妈吐得一地的瓜子壳都不翼而飞了。

整所园子依旧冷清冷清的,泥泞泥泞的。

惟剩下眼前这个并不相识的百岁老人茫然的眼神。

我问这里过去干吗用,他说表演越剧;我又问这里现在干吗用,他说这是他们住的地方。

据说,留守下来的除上百岁老人便是不满十岁的孩童,壮年男女都去了新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的人越来越少。没人听戏剧,戏台也成了没用的东西了。

但是无论再残旧、泥泞、冷清……久经岁月的沧桑的一砖一瓦见证了戏曲艺术旧时的辉煌。台下现在只有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和一个年幼的我,在倾听着若隐若现的吟唱声……

4戏曲大舞台——记一次综合性活动

小时候,在沉闷的假期里,按动电视遥控器,不时地会发现有一些关于“社戏”的节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跳过了,看那些有趣的动画片。

很多熟悉歌曲,都来自社戏。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妈妈嘴边挂着,不时还会哼两下: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我非常需要认识“社戏”,恰好我上了一节关于“社戏”的课。

课上,我们先听了一首歌叫《唱脸谱》,我觉得很有趣,因为歌里有现代的音调,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来是交流资料,因为我准备充分,自然也会学得很好。

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我们还欣赏了几种戏曲剧的简介: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我们欣赏了我最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粤剧《分飞燕》、豫剧《花木兰》。

我们还学了京剧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性质、角色和命运。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

“戏曲”这个词突然变新鲜了,我真想回到从前,看那古代的戏曲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戏曲作文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我对京剧一词十分陌生,只知道京剧是“咿咿呀呀”唱的。可自从老师对我们说有“国粹进校园”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时,我才对京剧有了更深的了解。

老师让我们去查与京剧相关的资料,我到电脑上一看,原来和京剧相关的资料这么多!

原来,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在查资料时,我学了一小段京剧,无意间看了看京剧的唱法和曲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我一跳!从古至今,共有五千八百多个曲目!有十九种唱法!京剧真不愧是中国的国粹,真不愧是“东方歌剧”!

京剧演员最常用的唱法,就是“真嗓”了。“真嗓”亦名大嗓,本嗓。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在演唱时,除小生和念白,其余均用真嗓。

你瞧!京剧多受人们喜爱啊!京剧之所以被誉为“国粹”,“东方歌剧”,就是因为它受到中国的重视,受到日本,美国,欧洲的重视!愿京剧将来有新的发展,走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戏曲人生作文600字

全文共 1871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如戏,总是有那么多的事出其不意的就来了,让人毫无招架之力。于是就在困惑中沉沦,在自卑中徘徊,在茅盾中挣扎,在失落中腐朽。我常常在想,就这样吧,管它什么雄心斗志,崇高理想,还有那浪漫情怀,什么都是虚伪的,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个梦罢了,可是我不甘心啊!曾经我怀着一个未来的梦信心十足地等待,当梦破碎我才发现不能释怀,连重来一次的勇气也没有,眼泪和脆弱那么轻易就占了上风,让我想起: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有太多的理由和借口来自慰,可是我不想这样自欺欺人下去。有人说,上帝是公平的,你左手失去了一样东西,右手会得到一样更好的,只是你活在“失去”的阴影里,所以到最后,你什么也没有!是啊。为什么就是不能抬起头来看看前面的光明大道呢?总是要把自己置身于过去的不快回忆里?可能吧,这就是所谓的人生如戏,感觉上真的好象是在做梦一般。

憧憬中又长了一岁。回顾过去,什么也没有,只是两手空空的在这个城市里游荡,我总是背着双肩包很认真的穿越斑马线,一脸天真的从人群里走过,按时给家里打电话,人人都说我是好孩子,大家都说我好乖,可是他们从来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一直都在寻找我的奶酪,可是没有人知道啊!我的奶酪,在哪里呢?

我是个不太爱惜自己身体的笨小孩,长期的暴饮暴食最终落下了胃痛的毛病,常常在半夜里胃痛得排山倒海,死去活来的,可是还是固执的不吃任何东西,有自虞的倾向。身体带来的疼痛可以给平日里的压抑带来一丝的快感。

安说,恋爱越谈越寂寞,我却是觉得网是越上越孤独啊!突然觉得一个人年龄越大越难以交上朋友,除了彼此的相互猜岂和怀疑,我不知道还有多少真诚。也可能吧,是太过于自闭,于是乎就失去了语言能力,不再懂得怎么样和人去交流。常常只是一个人望着天花板发呆,看鸟儿从天空飞过的影子,在黑暗里喝自来水,听到喉咙发出的寂寞的声响,任由胃痛在心里隐隐作痛,一副混然不知的样子。我想我是叛逆的、只是在生活中我不能够任由自已放任吧!常常在生活里失去一切出口,可那仍是我的自由,不是吗?安是这样说的。

以前总是觉得自己还年轻,现在才明白,那两个字不是随便可以挂在嘴上的,只是年少时的轻狂对无知世态的诠释。现在想起来,年轻真好啊!可是我那所剩无几的青春,还有多少让我去挥霍?何炅在三十岁生日时说,如果我现在要是二十岁那该多好啊,年轻无限,我也多么渴望能够回到过去,一切重新开始!走路也会笑的少年是快乐的,因为他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财富DD年轻!而这所有的一切,曾经是那样的与我擦肩而过,只留下那淡淡的感伤在心底,慢慢咀嚼,细细回味,独自品尝!

在与时间作对的日子里,在与光阴抗衡的岁月里,在年岁渐长的叛逆里,渐渐的学会对过往迫不得已的放弃,也开始明白,善意的谎言比现实更容易让人接受,并且逐渐相信,人的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回忆!也就在这样的情节里,开始变得脆弱而敏感,好多时候,情感就在瞬间泛滥!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忠于自己的感情,只是不想要带着留恋和遣憾前行!在我面前有太多的岔路口,太多难以取舍的选择,我很贪心,一样也不想失去,我也很纯真,一个也不想要伤害,可是到最后,却是什么也没了,所有的人都受到了伤害!

一直以来,都对自己说要过不一样的生活,最后还是发现,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什么样的风花雪月,醉生梦死,还是海誓山盟,当所有的一切都已悄然离去暗淡下去的时候,当花瓣离开花朵时是否还真的残留暗香?

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然而这里不属于我。我只是一个匆匆而来的过客,在与这个城市交会的那刻,我感觉到了我们之间相互的排斥。于是我赶着生活节奏的拍子,忙着寻找下一处停顿的驿站!

每个人都有一种活法,你可以选择不一样的方式来面对种种不是,可是你无法逃避现实的残酷,或许在这样的世界里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真真假假!

我们一边在这里倾诉生活的种种琐事,一边又欣然地接受着命运的安排,其实想来也就是这么回事,在怨声载道的同时又在心甘情愿的为它屈服,都是没有用的叹息和徘徊,只是在生命里徒增困惑罢了!不过呢,还是有那么多忧愁善感的人在那里发表着自己的感伤,想到这里多我一个又有何防呢,呵呵!

人与人之间的信赖与之依赖相比之下,不知道哪一种更为盲目一些,有时候,只是允许自己在某个时刻与某个人在某个瞬间有着一定距离的接触,当这样的倾诉完了之后,却有着更为严重的寂寞。当你离开这个熟悉的屏幕还有那动感的键盘时,一切又都有归于了寂静,所有的空虚还有那淡淡的情感又开始不听使呼的袭来,包围着整个的空间,每一丝每一缕空气里满是这样的味道,让人无处可逃,也不能够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戏曲进校园观后感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戏曲,中国的文化源泉,却正一步一步走向衰落。

戏曲,从前满大街的戏迷,现在已后继无人,从前人们耳熟能详,现在却一问三不知;从前的刀嗑话题,现在已无人问津。这一切都在诉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戏曲将会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戏曲这一个庞大的家族衰落不禁令我有以下的观点:戏曲的衰落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时代在发展变化,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像流行歌曲一样,过时了,不流行了,自然就会被淘汰。它虽然是中国的艺术瑰宝,但有一点不可忽略,它也是一种供人们娱乐的工具,如果有比戏曲更好的娱乐工具,人们自然会向往着好的。大自然有着一个法则弱肉强食,也就是说如果戏曲不能超越那些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的新娱乐工具,那戏曲被淘汰将会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大自然还有一个法则适者生存。戏曲作为古典文化,如果一直因循守旧在那个世界中,不敢走向新世界的话,迎来的是会消失。

想到这儿,我不禁多了几分担心,戏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信仰,试想,一个民族若没有了信仰,那岂不是一团乱麻,观后感《《戏曲进校园》观后感心得体会》(http://www.35d1.com)。于是,我又想到了一个拯救戏曲的观点:戏曲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十分古典的,场面小,表演的方式单一,而且在人们印象中是一成不变的,似乎从未发生改变。所以,第一,在戏曲内涵不变的条件下,要添加新的元素,让戏曲是多样化的,变化的,这样会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第二,在剧情不变的条件下,场面要变,要一改以往秀气的风格,几个人当千军万马?不,至少要上百个,这样才热闹,才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有亲和感;第三,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表演的方式要变,可以将戏曲的故事起源拍成电影、电视剧、卡通片或是动画片,例如《梅兰芳》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开端;第四,政府可以请些明星来唱戏、表演,这样,我相信戏曲将不再孤单。

我想着,新的戏曲将掀起一股热捧的浪潮;也想着,梅兰芳在新戏曲前也只不过是班门弄斧;想着,外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