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勿忘七七事变的作文【精彩20篇】

浏览

460

作文

137

篇1:纪念七七事变

全文共 1265 字

+ 加入清单

多年前的今天,日军铁蹄踏上卢沟桥。

今天,为和平,为祖国的富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让我们以理性和深情来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北京西南郊永定河上的卢沟桥。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突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兀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七七”我们拿什么来纪念?1937年的7月7日,日军进犯宛平城,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中国抗战拉开序幕。我们该拿什么来纪念69年前的“七七事变”?有人写评论建议,将7月7日定为“国耻日”;此前,也曾见到有人建议将“九·一八事变”之日确立为我国法定的“国耻日”,以警醒国人。可我总是在期待我们能以更多更实在的纪念方式,来纪念值得纪念的“纪念日”。

日本作为一个典型的新旧文化并存,菊花与刀并存的“双层文化结构”的国家,有许多让人瞠目但又不得不敬佩的厉害之处。一位深入研究日本的前苏联学者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日本人善于捕捉生命运动的最隐蔽的形式。”这句话大有深意存焉!面对人家经济文化实力的强大,在纪念日的时候,我们反思的恰恰是:我们该拿出什么样的沉甸甸的战果来!

无论是在历史文化层面,还是在经济现实层面,我们都更需要务实求真,不必过多地空喊那些愤愤然的口号。早在1987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是《有感于50年前的今天》,这是迄今为止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对“七七事变”的一个纪念,虽然无声,却有教益。那时高考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提前到6月,而开考语文的那一天恰恰是7月7日。1987年距离1937年恰好是50周年,在考场里唤醒学子对我们民族深重苦难的回忆,让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八年抗战“战场”上的枪炮声,无声地弥漫于今日的考场,这比多少空洞的说教和虚拟的纪念都要好上数百倍。

作为纪念日,有的是喜庆的,有的是耻辱的,有的是传统的,有的是新立的,有的则无关痛痒。现今国人见得最多的,大约是“疾病日”,如今几乎每一种常见疾病都设立了一个“日”。人的身体健康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健康。此时此刻,我的耳际回荡着《松花江上》的那个曲调,那是作曲家张寒晖于1937年7月12日在西安创作的歌曲,是对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的血泪控诉,也是一位作曲家对“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最好纪念———我曾读过一篇文章,忘了作者是谁了,他回忆了自己的孩提时代,懵懂中将“九一八,九一八”听成、唱成“救一把,救一把”,从而让那歌声更加悲切感人,矢志不忘!

听到了吗,在今天,我们如果真的没有更好的纪念招数,那不如干脆唱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唱一唱“九一八,九一八”吧,在心中,在心灵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纪念七七事变作文2000字

全文共 1998 字

+ 加入清单

纪念七七事变”XX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凭吊当年英勇的抗日先驱英烈,回想历史,展望未来,感慨良多。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交流的历史,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在西风东渐以前,一直是东瀛告别洪荒步入人文的师长。然而在近代,东倭却又一次走上对外穷兵黩武的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而且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冒用“中国征东将军”的名义跨越对马海峡,而是“大日本帝国天皇”的野心,矛头直指当年的恩师之国——中国,历时半个时世纪的血腥浩劫,给中国和亚洲其它一些国家造成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永远记取。

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中日两国政府关系,以及两国人民和平共处的基础。虽然1972年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由于日本开始对历史问题有了这一基本认识,中日两国才得以实现邦交正常化,民间互通有无。随着30余年来,数届清醒的日本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而总体上逐渐有所进步。1995年8月15日,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发表谈话,就过去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国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的历史,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这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从田中教荣到小泉纯一郎,也有数届逆历史潮流的日本元首和政客,公然朝拜“靖国鬼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右翼邪恶势力帮凶;人们不能不看到,日本一直存在一股干扰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逆流,并且这股反动潮流,有增无减,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地宣扬反动历史观,为过去的侵略战争翻案。日本有一个旨在为所谓大东亚战争进行总结的出版物,洋洋数十万言,所持历史观之反动,翻案气焰之嚣张,令人吃惊。甚至在日本发展到公开修改教科书,否认历史罪行。

在谈到日本侵华战争时,公然把“九一八事变”歪曲成日本的“防卫战争”,把“七七事变”说成是中国的“阴谋所致”,连日本在本世纪初向北洋政府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也被公然说成是日本在“巩固既得利益”。概言之,它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全盘否定,统统抹杀。并且发展的右翼政府公然以武力,违背国际公法,在东中国海钓鱼台列屿非法拘押我中国公民。

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妄图“八泓一宇,称霸世界”,即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19世纪甲午战争窃取琉球和台海,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全面战争。在1931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犯下的累累暴行,令人发指,其证据在案,铁证如山,罄竹难书。然而今天日本某些丧心病狂者竟然对此辩解说,“因日本土地和资源缺乏,有时需要向其他国家要求生存所需的权益”,这真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这类胡言乱语同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的舆论蛊惑和煽动何其相似乃尔。这些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当年的军国主义狂热之中。

这些人还对在历史问题上表态比较客观的日本政界人士大加攻击,对日本正直的舆论界和教育界人士发泄强烈的不满,抱怨日本患有“民族自虐症”和 “历史自虐症”。他们对日军暴行的无数人证、物证,对中国、日本和国际上的如山案卷记录目盲心蔽,对中日两国人民希望世代友好的愿望视而不见,一味地为侵略战争制造各种辩词和遁词。他们甚至扬言要改变现状,重树什么“正确的”历史观,以恢复“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必须指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疯狂肆虐时也曾鼓吹过所谓“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不仅给亚洲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今天这些人又在起劲地鼓吹这种“精神”,他们究竟想要把日本引向何方?要给日本在国际上树立什么样的形象?他们这样做,只能使周边国家对日本更加警惕,也不利于日本今后的发展。日本明智的政治家、各界有识之士对此不可不察,不能听任这些人把日本引入歧途。

本世纪以来,日本走过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结局。两相对照,不难得出正确结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才是日本的根本利益所在。利害昭昭,殷鉴不远。但是,日本有些人却头脑膨胀,忘乎所以,甚至妄图重温“军国日本”的迷梦。因此有必要正告这些人: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否则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中国古语云:知耻近乎勇。对日本而言,这应该意味着敢于正视历史,深刻反省历史错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赢得亚洲各国的信任,成为国际社会中体面的一员。

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何面对历史的大潮,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政治和精神境界。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陷入精神误区的情况并不少见,关键的问题是要有走出误区的勇气和智慧。正确认识历史往往是一个民族走向新的进步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希望日本走向和平发展之路,走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之路,而这条道路的起点之一,就是正确对待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七七事变记叙文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次美德实践大课堂的题目是勿忘国耻,爱我中华。而目的地就是卢沟桥。

我们首先参观了座落再宛平城内的抗日英雄纪念馆。

当我迈入大门看到了那些抗日英雄的雕像,我不禁想到了七七事变:当年日本人在北平做军事练习,然后自己朝天开了几枪,后又声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内搜查,却遭到29军拒绝。第二天遍炮轰宛平城。而只有4人存活,其他的革命前辈都光荣的牺牲了。

当我看到日本人给中国造成1000亿美元损害时,我气愤填胸。看到日本人残忍杀害了3500万同胞时,我握紧拳头,连给同胞报仇的心都有了。

下午,我们走出了宛平城,来到对面的卢沟桥。卢沟桥全长226.5米,宽7.5米。共有501只小狮子。这桥好歹也经历过战争了,这石狮子好歹也算文物了,但还有人用手摸它。这狮子保留下来肯定不容易,如果人人都摸,那石狮子肯定留不下来。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国家的文物都不珍惜,都克制不住自己。难道那些革命前辈就白白牺牲了吗?

这次实践结束了,但我想无论身在何方都要热爱祖国,绝对不可以忘记国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七七事变重返卢沟桥优秀作文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轰——”一声撼天动地的炮声打断了我的美梦。我睁开惺忪的睡眼,刚要发怒,却被眼前的一切吓呆了:我的面前是一群穿着黄褐色军服的士兵。从他们脸上的胡子看来,这是日本士兵。他们这是在干什么?我这是在哪儿?发生什么事了?一肚子疑问蜂拥而至。

我仔细地看着周围,发现在我身旁还有一座石桥,那上面有好多石狮子。这座桥好眼熟啊。对了,这不是卢沟桥么?那旁边的日本士兵怎么会在这儿随意开枪呢?我突然明白了,我现在就在卢沟桥事变现场。

正想着,就走过来一个中国军官,与我面前的日本军官交谈。一开始还都算友好,可是谈着谈着,双方就已面红耳赤。我想向前劝架,可是没有人理睬我。我此时才明白,他们是看不见我的,而我也不可能改变历史。

结果中国军官刚离开,日本军官一挥手臂,枪炮齐鸣。一时间火光满天。我在一旁惊呆了。看着日本士兵残忍地杀害中国人,我的热血翻涌,心中充满了愤怒和悲痛。真想拥有一种法术,把这些惨无人道的日本鬼子赶回去。可惜我不能。

终于,中国士兵抵抗不住了,日本人侵入了村子。女人的尖叫声,男人的怒吼声,老人的哀求声,孩子的啼哭声,不停地冲击着我的耳膜,无情地拨弄我心中那根名为愤怒的弦。我亲眼看着那些残忍的日本士兵轻易得将中国人蹂躏,可被害者却无力反击——反抗只能使下场更加悲惨。

在我目睹了侵略者“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后,天就快要亮了。可能是老天爷不忍看到这一幕吧,今天的清晨天空中布满了阴云,半点太阳的影子也没有。终于,阴云渐渐散了,太阳缓缓升起。火红色的朝阳似乎在暗示人们,这里发生了一场多么悲惨的战斗。

转眼间,我又回到了现实,又坐到了我的小床上。真巧,现在也同样是黎明,眼前也同样是一轮火红的朝阳。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为了不让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所要做的出了纪念之外,更要发奋图强。通过每一个中国人扎扎实实的努力,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真正的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七月七日祭奠七七事变征文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78年前的7月7日,日本侵略者进犯北平西南卢沟桥,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这段血与火的历史,具有特殊的意味。

对中国人民而言,“七七事变”具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它是一段惨痛的历史。“七七事变”爆发后,在短短的几十天里,文化古都北平和北方重镇天津接连告失。其后,日本军队兵分三路,长驱直入,敌兵所至,烧杀掳掠,仅仅一年多,祖国的半壁江山沦入敌手。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段伟大的历史。“七七事变”的枪声引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烈火,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这熊熊燃烧的烈火化作无与伦比的巨大力量,将中国推入一个民族觉醒的新时期。从此,白山黑水,长城内外,中原大地,珠江两岸,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父教其子,兄勉其弟,妻子送郎,共赴国难,开始了空前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七七事变”的教训警示我们,只有国家富强才能抗击外敌的侵略,免于强暴的蹂躏;抗战胜利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团结起来,才能救祖国于危亡,挽狂澜于既倒。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劫不衰,生生不息,创造了不朽文明,结束了上百年屈辱和苦难的历史,今天更迈向伟大的复兴,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种打不垮摧不毁无比坚韧的爱国精神,有一股不甘屈辱异常顽强而深厚的生命力量。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今天我们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但时势的变迁、世局的变幻,丝毫没有降低爱国主义精神的宝贵价值。全球化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可能给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固有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特色带来冲击;各国经济在相互融合中也有竞争;世界安全局势不容乐观,霸权主义有增无减,这些都告诉我们,面对风险和挑战,我们仍然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就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进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祖国,需要付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需要付出一点一滴的长期不懈的努力,而激励我们为祖国付出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是我们对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深挚情感和强烈认同,是亿万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追求。有了对祖国母亲深沉而诚挚的爱,我们就乐于为她奋斗,甘于为她奉献,不惜为她牺牲。

泰山耸立,黄河滔滔,昆仑巍峨,长江浩荡。意气风发、信心百倍的中国人民将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冲破任何艰难险阻,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七七事变作文:勿忘国耻,谨记

全文共 1950 字

+ 加入清单

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为了纪念这特别的日子,并绚怀为我们国家浴血抗日的英雄们,写下这激越的文章,从而激励自己并时刻提醒:勿忘国耻,谨记七七。

70年前,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70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在卢沟桥畔打响。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承受了3500万同胞的伤亡、6000亿美元的损失。

70年前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这一代人很远。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无数英烈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

70个春秋过去,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但历史的风雨怎能吹熄我们心中的卢沟桥的连绵烽火,和平的歌声中更不能隐去“七七事变”呼啸的枪声。卢沟桥的枪声是我们民族奋起雪耻的号角,是振聋发聩的警钟,是历史正义的惊堂木。面对侵略者的凶残狂暴,长期积弱受辱的中华民族,在枪声中警醒,在枪声中奋起,用正义的枪声宣告我们民族的浴火重生。牢记落的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半年世纪的侵略史,让我们对日本充满仇恨,但这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许多的人眼里还只有仇恨,而仇恨背后的智慧和自信,却经常在盲目的自大中消失。时间转到现代、现在,日本向中国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而这种挑战与100年前不同,这一次是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尽管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远,但至少我们看到了希望。这一次,日本更加聪明,更加狡诈,而中国如何不被日本牵着鼻子走,这才是中国人要做的,这是大智慧。

我们不能忘记那枪声,是因为有些本应该记住历史教训的人偏偏患上了历史的“健忘症”。日本侵华战争,明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3500万人伤亡的空前浩劫,一些日本政客和右翼分子却厚颜无耻地说日本是“受害者”,叫嚣“日本侵华是因为中国爆发了反日运动”,明明是对双手沾满中国和亚洲人民鲜血的战犯。却偏偏有人否认东京审判,不顾受害国人民的愤愤之情,再三崇拜那些罪恶的亡灵。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更警示我们要永远的记住那场战争,

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对当年带给中华民族深重苦难的那场侵华战争拒不认账谢罪,那个让中国人民蒙受耻辱的日子———“7.7”,注定不会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化或抹去。有些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可以随风而去,但是对于曾经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伤亡了3500万民众的中华民族来说,往事怎能如烟?

日本右翼势力一直没有坦诚面对那段侵略战争历史。这种异乎寻常的顽固与反动经常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受害国家人民感到愤怒和难以理解,同时也成为日本与有关国家发展关系的一大障碍。

一个对曾经伤害其他国家人民的历史讳莫如深,同时又屡屡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执意向军事大国目标迈进的国家,怎么能让曾经饱受其侵略、有过惨痛教训的邻国人民放心呢?一个缺乏勇气和正义面对自己历史污点的民族,又怎么能指望曾深受其害的邻国人民的宽恕和谅解呢?

70年前的一枪,打开了日本全面进军中国的第一枪,当今天我们最多人随着日本右翼的思路在讨论谁打枪第一枪时,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而我们国人在对待历史的似是而非的态度与我们的史学家面对政治意识形态而有意让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每模糊的同时,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我们没有日本人的严谨态度,对待历史,我们回避的太多,对待现实,我们回避的还是太多,而真正可以让我们将仇恨化为动力的源头,我们找不到,我们找到的更多的是原始的冲动与集体无意识的盲目,当我们许多人抵制时,我们就开始抵制了,当我们太多人说上街时,我们就上街了,当我太多人说日本人坏时,日本就坏了,但无论如何,日本还在好好的存在着,日本在向海外派着兵,日本在申请着入常,日本在蚕食着中国的领土,日本人在看不起中国人,这一切的一切没有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从来就没有战胜过日本,而我们面对这种日本人的种种历史与现实的蔑视,心中之情可想而知,这种民族仇恨之复杂纠缠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而中国历史与现实发展之种种悖论又让这种仇恨不断在自身与外界的情感中放大。

今天,在七七事变70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却做的是要反思我们的历史,面对我们的现实,有建设性的开拓我们的未来,历史不相信眼泪,现实不相信眼泪,未来更不相信眼泪,只有仇恨的民族将永远是卑微的民族,我们需要的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化仇恨为动力,去全民族的努力,少说多做,用自强去换取自尊,用努力去换来尊重,用智慧去换来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

全文共 2065 字

+ 加入清单

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凭吊当年英勇的抗日先驱英烈,回想历史,展望未来,感慨良多。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交流的历史,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在西风东渐以前,一直是东瀛告别洪荒步入人文的师长。然而在近代,东倭却又一次走上对外穷兵黩武的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而且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冒用“中国征东将军”的名义跨越对马海峡,而是“大日本帝国天皇”的野心,矛头直指当年的恩师之国——中国,历时半个时世纪的血腥浩劫,给中国和亚洲其它一些国家造成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永远记取。

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中日两国政府关系,以及两国人民和平共处的基础。虽然1972年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由于日本开始对历史问题有了这一基本认识,中日两国才得以实现邦交正常化,民间互通有无。随着30余年来,数届清醒的日本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而总体上逐渐有所进步。1995年8月15日,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发表谈话,就过去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国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的历史,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这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从田中教荣到小泉纯一郎,也有数届逆历史潮流的日本元首和政客,公然朝拜“靖国鬼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右翼邪恶势力帮凶;人们不能不看到,日本一直存在一股干扰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逆流,并且这股反动潮流,有增无减,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地宣扬反动历史观,为过去的侵略战争翻案。日本有一个旨在为所谓大东亚战争进行总结的出版物,洋洋数十万言,所持历史观之反动,翻案气焰之嚣张,令人吃惊2017年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征文(优秀篇)2017年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征文(优秀篇)。甚至在日本发展到公开修改教科书,否认历史罪行。

在谈到日本侵华战争时,公然把“九一八事变”歪曲成日本的“防卫战争”,把“七七事变”说成是中国的“阴谋所致”,连日本在本世纪初向北洋政府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也被公然说成是日本在“巩固既得利益”。概言之,它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全盘否定,统统抹杀。并且发展的右翼政府公然以武力,违背国际公法,在东中国海钓鱼台列屿非法拘押我中国公民。

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妄图“八泓一宇,称霸世界”,即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19世纪甲午战争窃取琉球和台海,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全面战争。在1931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犯下的累累暴行,令人发指,其证据在案,铁证如山,罄竹难书。然而今天日本某些丧心病狂者竟然对此辩解说,“因日本土地和资源缺乏,有时需要向其他国家要求生存所需的权益”,这真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这类胡言乱语同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的舆论蛊惑和煽动何其相似乃尔。这些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当年的军国主义狂热之中。

这些人还对在历史问题上表态比较客观的日本政界人士大加攻击,对日本正直的舆论界和教育界人士发泄强烈的不满,抱怨日本患有“民族自虐症”和“历史自虐症”。他们对日军暴行的无数人证、物证,对中国、日本和国际上的如山案卷记录目盲心蔽,对中日两国人民希望世代友好的愿望视而不见,一味地为侵略战争制造各种辩词和遁词。他们甚至扬言要改变现状,重树什么“正确的”历史观,以恢复“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必须指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疯狂肆虐时也曾鼓吹过所谓“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不仅给亚洲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今天这些人又在起劲地鼓吹这种“精神”,他们究竟想要把日本引向何方?要给日本在国际上树立什么样的形象?他们这样做,只能使周边国家对日本更加警惕,也不利于日本今后的发展。日本明智的政治家、各界有识之士对此不可不察,不能听任这些人把日本引入歧途。

本世纪以来,日本走过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结局。两相对照,不难得出正确结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才是日本的根本利益所在。利害昭昭,殷鉴不远。但是,日本有些人却头脑膨胀,忘乎所以,甚至妄图重温“军国日本”的迷梦。因此有必要正告这些人: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否则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2017年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征文(优秀篇)作文。

中国古语云:知耻近乎勇

对日本而言,这应该意味着敢于正视历史,深刻反省历史错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赢得亚洲各国的信任,成为国际社会中体面的一员。

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何面对历史的大潮,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政治和精神境界。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陷入精神误区的情况并不少见,关键的问题是要有走出误区的勇气和智慧。正确认识历史往往是一个民族走向新的进步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希望日本走向和平发展之路,走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之路,而这条道路的起点之一,就是正确对待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1500字,纪念七七事变

全文共 2000 字

+ 加入清单

纪念七七事变”67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凭吊当年英勇的抗日先驱英烈,回想历史,展望未来,不觉感慨良多。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交流的历史,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在西风东渐以前,一直是东瀛告别洪荒步入人文的师长。然而在近代,东倭却又一次走上对外穷兵黩武的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而且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冒用“中国征东将军”的名义跨越对马海峡,而是“大日本帝国天皇”的野心,矛头直指当年的恩师之国——中国,历时半个时世纪的血腥浩劫,给中国和亚洲其它一些国家造成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永远记取。

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中日两国政府关系,以及两国人民和平共处的基础。虽然1972年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由于日本开始对历史问题有了这一基本认识,中日两国才得以实现邦交正常化,民间互通有无。随着30余年来,数届清醒的日本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而总体上逐渐有所进步。1995年8月15日,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发表谈话,就过去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国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的历史,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这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从田中教荣到小泉纯一郎,也有数届逆历史潮流的日本元首和政客,公然朝拜“靖国鬼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右翼邪恶势力帮凶;人们不能不看到,日本一直存在一股干扰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逆流,并且这股反动潮流,有增无减,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地宣扬反动历史观,为过去的侵略战争翻案。日本有一个旨在为所谓大东亚战争进行总结的出版物,洋洋数十万言,所持历史观之反动,翻案气焰之嚣张,令人吃惊。甚至在日本发展到公开修改教科书,否认历史罪行。

在谈到日本侵华战争时,公然把“九一八事变”歪曲成日本的“防卫战争”,把“七七事变”说成是中国的“阴谋所致”,连日本在本世纪初向北洋政府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也被公然说成是日本在“巩固既得利益”。概言之,它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全盘否定,统统抹杀。并且发展的右翼政府公然以武力,违背国际公法,在东中国海钓鱼台列屿非法拘押我中国公民。

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妄图“八泓一宇,称霸世界”,即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19世纪甲午战争窃取琉球和台海,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全面战争。在1931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犯下的累累暴行,令人发指,其证据在案,铁证如山,罄竹难书。然而今天日本某些丧心病狂者竟然对此辩解说,“因日本土地和资源缺乏,有时需要向其他国家要求生存所需的权益”,这真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这类胡言乱语同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的舆论蛊惑和煽动何其相似乃尔。这些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当年的军国主义狂热之中。

这些人还对在历史问题上表态比较客观的日本政界人士大加攻击,对日本正直的舆论界和教育界人士发泄强烈的不满,抱怨日本患有“民族自虐症”和 “历史自虐症”。他们对日军暴行的无数人证、物证,对中国、日本和国际上的如山案卷记录目盲心蔽,对中日两国人民希望世代友好的愿望视而不见,一味地为侵略战争制造各种辩词和遁词。他们甚至扬言要改变现状,重树什么“正确的”历史观,以恢复“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必须指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疯狂肆虐时也曾鼓吹过所谓“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不仅给亚洲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今天这些人又在起劲地鼓吹这种“精神”,他们究竟想要把日本引向何方?要给日本在国际上树立什么样的形象?他们这样做,只能使周边国家对日本更加警惕,也不利于日本今后的发展。日本明智的政治家、各界有识之士对此不可不察,不能听任这些人把日本引入歧途。

本世纪以来,日本走过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结局。两相对照,不难得出正确结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才是日本的根本利益所在。利害昭昭,殷鉴不远。但是,日本有些人却头脑膨胀,忘乎所以,甚至妄图重温“军国日本”的迷梦。因此有必要正告这些人: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否则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中国古语云:知耻近乎勇。对日本而言,这应该意味着敢于正视历史,深刻反省历史错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赢得亚洲各国的信任,成为国际社会中体面的一员。

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何面对历史的大潮,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政治和精神境界。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陷入精神误区的情况并不少见,关键的问题是要有走出误区的勇气和智慧。正确认识历史往往是一个民族走向新的进步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希望日本走向和平发展之路,走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之路,而这条道路的起点之一,就是正确对待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读《七七事变》有感

全文共 1242 字

+ 加入清单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qiāng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qiāng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qiāng,“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点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但是,日寇亡我之心不死,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各地民众、海外华侨也纷纷来电声援,并送来了大批慰问品。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读了这一课,一股熊熊怒火就在我心中燃烧起来。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1937年7月7日深夜,侵华日军以一名日军失踪为借口,要过卢沟桥进宛平县城搜查,这显然是赤裸裸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士兵当即严词拒绝。日军恼羞成怒,随即用大-炮、机关qiāng向卢沟桥攻击,我国卢沟桥守桥士兵与日军展开了激战。守桥士兵们以桥上的望柱、栏板为掩体,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战士们愈战愈勇,抡起大刀展开白刃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日,团结对敌。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从此,一场伟大的、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七七事变纪念日的寄语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是7月7日,使我想起了逃难的往事。我随我的父母从河南焦作煤矿,逃经汉口,又逆长江西行到重庆天府煤矿,1940年随父亲举家迁至四川省威远县黄荆沟的威远煤矿。在这个煤矿的子弟小学校中,我读完了全部小学课程。我们的音乐课所唱的歌曲,至今记忆在心。那些歌曲曾让我愤慨,曾让我流泪,也曾让我立志……。

在这7月7日又要来临之际,我在清醒中吟唱着这些歌,愿同大家共同回味那段让人心酸、让人悲愤、让人痛心、让人叹息的历史年代。也许我国不会再有那样的局面,但居安思危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现实,君可见南海风波?君可见台湾尚未回归?君可见我们钓鱼岛海域的狂澜?昨日新疆又生乱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1000字,七七事变启示录

全文共 2008 字

+ 加入清单

在纪念“七七事变”74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凭吊当年英勇的抗日先驱英烈,回想历史,展望未来,感慨良多。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交流的历史,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在西风东渐以前,一直是东瀛告别洪荒步入人文的师长。然而在近代,东倭却又一次走上对外穷兵黩武的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而且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冒用“中国征东将军”的名义跨越对马海峡,而是“大日本帝国天皇”的野心,矛头直指当年的恩师之国——中国,历时半个时世纪的血腥浩劫,给中国和亚洲其它一些国家造成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永远记取。

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中日两国政府关系,以及两国人民和平共处的基础。虽然1972年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由于日本开始对历史问题有了这一基本认识,中日两国才得以实现邦交正常化,民间互通有无。随着30余年来,数届清醒的日本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而总体上逐渐有所进步。1995年8月15日,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发表谈话,就过去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国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的历史,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这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从田中教荣到小泉纯一郎,也有数届逆历史潮流的日本元首和政客,公然朝拜“靖国鬼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右翼邪恶势力帮凶;人们不能不看到,日本一直存在一股干扰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逆流,并且这股反动潮流,有增无减,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地宣扬反动历史观,为过去的侵略战争翻案。日本有一个旨在为所谓大东亚战争进行总结的出版物,洋洋数十万言,所持历史观之反动,翻案气焰之嚣张,令人吃惊。甚至在日本发展到公开修改教科书,否认历史罪行。

在谈到日本侵华战争时,公然把“九一八事变”歪曲成日本的“防卫战争”,把“七七事变”说成是中国的“阴谋所致”,连日本在本世纪初向北洋政府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也被公然说成是日本在“巩固既得利益”。概言之,它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全盘否定,统统抹杀。并且发展的右翼政府公然以武力,违背国际公法,在东中国海钓鱼台列屿非法拘押我中国公民。

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妄图“八泓一宇,称霸世界”,即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19世纪甲午战争窃取琉球和台海,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全面战争。在1931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犯下的累累暴行,令人发指,其证据在案,铁证如山,罄竹难书。然而今天日本某些丧心病狂者竟然对此辩解说,“因日本土地和资源缺乏,有时需要向其他国家要求生存所需的权益”,这真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这类胡言乱语同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的舆论蛊惑和煽动何其相似乃尔。这些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当年的军国主义狂热之中。

这些人还对在历史问题上表态比较客观的日本政界人士大加攻击,对日本正直的舆论界和教育界人士发泄强烈的不满,抱怨日本患有“民族自虐症”和“历史自虐症”。他们对日军暴行的无数人证、物证,对中国、日本和国际上的如山案卷记录目盲心蔽,对中日两国人民希望世代友好的愿望视而不见,一味地为侵略战争制造各种辩词和遁词。他们甚至扬言要改变现状,重树什么“正确的”历史观,以恢复“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必须指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疯狂肆虐时也曾鼓吹过所谓“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不仅给亚洲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今天这些人又在起劲地鼓吹这种“精神”,他们究竟想要把日本引向何方?要给日本在国际上树立什么样的形象?他们这样做,只能使周边国家对日本更加警惕,也不利于日本今后的发展。日本明智的政治家、各界有识之士对此不可不察,不能听任这些人把日本引入歧途。

本世纪以来,日本走过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结局。两相对照,不难得出正确结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才是日本的根本利益所在。利害昭昭,殷鉴不远。但是,日本有些人却头脑膨胀,忘乎所以,甚至妄图重温“军国日本”的迷梦。因此有必要正告这些人: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否则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中国古语云:知耻近乎勇。对日本而言,这应该意味着敢于正视历史,深刻反省历史错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赢得亚洲各国的信任,成为国际社会中体面的一员。

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何面对历史的大潮,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政治和精神境界。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陷入精神误区的情况并不少见,关键的问题是要有走出误区的勇气和智慧。正确认识历史往往是一个民族走向新的进步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希望日本走向和平发展之路,走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之路,而这条道路的起点之一,就是日方能正确对待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满分作文:七七事变纪念日站在卢沟桥上的遐想

全文共 1188 字

+ 加入清单

我站在这座历史的古桥上寻觅着,寻觅着一种我自己也说不清的东西。放眼望去,远远的雨中似乎有一团跳动的红光,若隐若现。

那是什么?莫不是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燃起的冲天大火?那是一个凄惨的年代,无需我再泼墨叙说那奇耻大辱,它已经沉痛地烙在中华民族的心中,再也无法抹去。一座曾可与法国的凡尔赛宫、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的皇家园林,在两伙强盗的洗劫和焚烧下,只剩下一段断壁残垣和我们这个民族的无心思索……

那是什么?莫不是日本侵略者贪婪的布满血丝的眼睛?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在一步步把魔爪伸向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从沿海到内陆,从局部到全面,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虎视眈眈。曾经使整个世界瞩目的中华民族、中华大地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炮弹在东方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滴血的两个大字--屈辱。

那红光越来越清晰。莫不是南京大屠杀中的片片血光?1937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30万,中国人民用鲜血写成的数字。日寇的南京大屠杀,这是空前的残暴的记录,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野蛮、最可耻的一页。在日军侵华的灾难岁月里的一笔笔血债、一桩桩罪行,后世子孙将永远牢记。

那红光越来越亮了。莫不是八路军帽子上的红五星?在黑夜里有红五星引路就不会迷失方向;在困难中,有红五星鼓励就不会失去壮志。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就像红五星一样挺身而出。她集中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英雄儿女,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领导全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终天取得了胜利,人民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

那红光越来越近,那是董存瑞炸碉堡时炸药包上的那根燃着火花的导火索,是天空中永不会消失的红电波,还是天安门广场上飘扬的五星红旗?

那红光终于近了,那是一位头扎红蝴蝶结的红领巾。看看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再看看四周,古老的北京城正以崭新的面貌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

我们不会忘记历史,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更应该展望未来,因为在我们这一代的努力下,祖国将更富强。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是的,雄健的精神,不管是在过去、现在、或是将来都要的!因为只有雄健的精神才能克服艰难的国运,才能开创美好的未来。我们的父辈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为了建立新中国,进行卓绝的斗争,许多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如果说艰难的国运培养了国民的雄健精神,那么要克服艰难险阻不全靠雄健的精神吗?今天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呼唤雄健的国民,即便是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的人们,在他们身上也能看见雄健的精神在闪光。

未来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这群时代的弄潮儿,民族精神----雄健的精神,将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

远处,卢沟新桥正与这座古桥遥遥相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七七事变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你是否还记得1937年7月7日那一场轰轰烈烈的战斗。血和泪,耻辱和奋斗在那里交织。那不懈战斗着的是一个民族决不屈服的灵魂!

沧海桑田,转眼已过去80年。那些石狮子还是一如从前,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那场战斗中定格。

时间倒退70年。日本借口一名士兵在军事演习中失踪,要求进入桥东宛平县城搜查。中日双方正在交涉时,卑鄙的日军突然向宛平城开枪射击,接着又炮轰卢沟桥。我军用大刀、手榴弹等劣质武器多次击退日军攻势。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鳞阁和师长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但是毕竟我们的军事装备那样落后,7月30日中国驻军强忍悲愤撤离。

我是一个90后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安静而舒适的环境中。从未遭遇过炮弹的袭击,从未嗅过硝烟的味道。但在今天,我见到了很多很多。

我看见那些年过80岁的老战士来到卢沟桥,他们看着那些死去战友的照片黯然泪下。80岁,他们依旧是战士。九个老人整齐的站成一排,喊着口号踏着步子,眼前好象浮现起昨日的硝烟。奋斗、不甘受辱、豪迈、坚强,这些情愫几乎要撑破我的心脏,轰的一下爆裂。

我看见那些飘满红色旗帜的纪念馆。往事已成历史,但有些东西绝对不能忘!那些精神那些耻辱都通通承载在一张张黑白照片一篇篇报道上。照片上战士们的眼睛里有火在燃烧。不屈不挠,要烧尽一切耻辱一切不甘!

我还看见,一些大学生在纪念馆里说说笑笑,丝毫没有感受到难过和耻辱。

我还看见记者在采访很多年轻人。记者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七。七事变么?”他们擒着一丝微笑回答到:“应该是跟抗日战争有关吧,具体的我不太清楚。”我不知道他们的微笑究竟是礼貌还是羞愧的表现。但是,这是最严肃的事情,它是我们每个国人都不能忘的事实。

更可笑的是,居然有人说七七事变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

七七这一天,我看到了很多。

七七事变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耻辱。我知道有一部分人是没有忘记的,但我还看到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忘了。

国耻不能忘。

非洲人没有忘记罪恶的黑奴买卖,日本人没有忘记美国丢向长崎和广岛的原子弹。但是我们中国人是不是偏偏要忘记我们原本不能忘记的七七事变呢?

别忘了,我们是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七七事变读后感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七七事变》这篇文章反映了七七事变的全过程,揭示了当时日军无耻的行为和表现了八路军与新四军不怕为国牺牲的精神。

文中写道:“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卢沟桥北边以进攻卢沟桥为目标,举行军事演习。他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了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县开枪炮。”这段文章反映出日军的无耻和狡诈的行为,为了占领我国领土,利用谎言想进入宛平县,我军不同意他们便开枪开炮,强行进入,表现出了他们丑陋的面孔。而在战争中为战胜敌人,有很多战士光荣的牲在卢沟桥的桥头。其中,二十九军副师长佟麟阁和二十九军师长赵登禹也光荣牺牲,他们这种为国捐躯不怕牺牲的精神真让人敬佩。

历史告诉我们,7月7日不是一个平凡的日子。看,宛平城墙上的弹坑依然有血的痕迹!听,卢沟桥畔的晨风似乎在诉说!血祭卢沟,国人难忘历史,面向未来,我们任重道远!74年前的今天,在战云密布的卢沟桥畔,日军帝国主义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同样在这一天。宁死不屈的中国军民向侵略者射出了抗击的子弹。在民族危亡时刻,中华民族同提人抗争,共赴国难,投入正义的抗战中,血雨腥风,艰苦的8年抗战,是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今天重温历史,既是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同时更是为了珍惜和平,为了开创未来。以史为鉴,才知和平的珍贵。

今日抗战胜利XX周年,我有太多的话要说,但更多的是等着我们为国家盛强。为世界和平风险智慧和力量的强大动力!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真正感受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当时的人民。百姓得可怜,当时敌人的可恶,当时的战士们的英勇,战士们是用他们的血和身躯为我们现在的生活铺下了一条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七七事变作文:不能忘的历史_1200字

全文共 1305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七月七日,抗战爆发纪念日。

我这个人很有些毛病,爱钻牛角尖。长了个不甚聪明的脑袋,却偏偏爱琢磨点事。更有毛病的是,看待问题时不喜欢跟着主流走,偏偏要自己琢磨,还要有点自己的想法——这可能已经不是毛病,而是有点思想不端了。

这不,眼看到了“七月七日”,憋不住又去翻了翻近代史。这不翻不知道,一翻之下,就有点想不明白了。“七七事变”时,日军的所谓华北驻屯军(因司令部设在天津,又称天津驻屯军。)只有区区8400人,这是查便了这段历史所有的记录,所能找到的最高数字。而此时驻守平津地区的宋哲元部二十九军有多少人?十二万!小学生都可以算出来这个比例是多少倍。当然,比起小鬼子,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是差了许多,但从总数上看,至少在火炮等重武器的数量上,二十九军仍然是日军的二到三倍。

但就是这8400人,却公然对着十二万人发起了攻击,挑起了中日之间长达八年的战争。不但敢打,而且打胜了,把十二万人赶走了。“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是二十九军的军歌,我们今天还在唱,很悲壮。可我们十几个人砍他一个,却仍然打了败仗。

往前数上六年,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一万五千人,发动“九一八”事变,二十万东北军不战而退。三天丢沈阳,七天丢辽宁,三个月丢了整个东三省。同样是十几个人砍他一个,同样打了败仗。

再往前数上三十一年,1900年八月三日,从天津出发的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八国联军陆上作战的总兵力是18811人。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中国国家的象征,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所有优势,驻守的八旗兵有十六万人,义和团还有五六十万。我们在自己的家门口以四十个人打他一个,打胜了吗?没有,不到十天,北京沦陷。

有时真的感到很茫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有人看了我的文章,忿忿不平,立即摆出一副正人君子样:“老头,你是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你居何用心?”这一声断喝真是醍醐灌顶,大彻大悟了。这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近代史会如此的屈辱!初时夜郎自大,以为泱泱大国,世界中心,蛮夷小鬼,何足挂齿?就连当时的民族英雄林则徐都说:“彼之所至,只在炮利船坚,一至岸上,则该夷无它技,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能复起,不独一兵可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制其死命。”这就是林则徐当时的看法,要知道,林则徐是当时我们民族最清醒的知识分子!!!这样的看法,怎么能不打败仗?

连着几个败仗下来,头脑有点明白了。原来西洋那些“奇技淫巧”使出来还真的管用。光在嘴上高喊“五千年文明古国”,有时候可能抵不了一颗炮弹。于是心灰气冷垂头丧气,崇洋媚外自贱菲薄。再和那洋鬼子打起仗来,不管是东洋鬼子还是西洋鬼子,未战先怯。先是张学良后是宋哲元,无出其右!

早上出去,碰见单位里的几个帅哥靓妹,问起来:今天是什么日子啊?几个人说:“七月七日,牛郎会织女,中国的情人节啊!”我说;“那是农历的七月七日,今天是公历的七月七日,想想看,今日有什么纪念意义?”好长时间,才有一个小伙子很不好意思的说:“是不是和日本人打仗的事啊?”中日战争过去了七十年,再过七十年,我们的后代还会记得我们这段历史吗?

一个健忘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国人不要健忘,不要忘记历史给我们带来的耻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七七事变”77周年祭: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新华网北京7月7日电(记者 李学梅)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7月7日,位于北京西南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聚焦世界目光。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首都各界齐聚一堂,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今年的纪念日,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

如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所说,纪念的目的,在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

对“七七事变”的纪念,首先是为了镌刻那段人类历史上难以磨灭的记忆。

历史长河中,“七七事变”是一座永恒的界碑。于中国,它标志着日军侵华战争的全面打响,铭刻着中华民族奋起反抗的历史转折;于世界,它改变了反法西斯战场的格局,彰显了正义的力量。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那些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值得世人永远铭记。

对“七七事变”的纪念,更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敲响警钟,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六七月之交,一个个历史性纪念日接踵而至:诺曼底登陆70周年、甲午战争开战12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在这个反思战争、祈祷和平的年份,曾经的施暴者日本,却在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日益成为国际共识,安倍政府偏偏逆流而动,为一己私利,成为地区稳定的“麻烦制造者”。

历史这本教科书清楚地记录着,二战前的日本军国主义如何在“亚洲解放者和保护者”的伪装下和世界主要大国的绥靖下,变成嗜血的战争恶魔;历史这味清醒剂也在警醒着世人,由于意识形态和冷战等原因,日本并未在二战后彻底清算发动侵略战争的思想根源和错误史观。

如今,历史似乎正在重演:日本新闻调查网站日前刊文指出,当年日本军方打着“保护侨民”、“自卫自存”的旗号发动战争,如今安倍采取的煽情手段以及不具现实性的种种设计,与过去日本军方的做法并无二致。

面对这样的日本,世界理应警醒:如果任由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将是对数千万二战死难者的遗忘和背叛;如果放纵安倍政府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在整军备武的道路上继续狂奔,损害的不仅是地区稳定局势,更是世界和平。

光明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

多年来,中国除了在政府层面细致梳理日本侵华历史,散落于民间及世界各地的记忆也被一点点聚拢,一大批侵华日军的官方文书、日本官兵日记和回忆录先后浮出水面。不久前,中央档案馆首次在网站陆续全文公布45名侵华日军战犯的亲笔供词。这些珍贵的一手史料,无疑是对安倍政府扭曲史观的有力回击。

此外,国际合作的展开,譬如中美共同收集南京大屠杀视频证词的行动,拉贝墓园在柏林的落成,也使得中国抗战史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视线,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中国对“七七事变”的隆重纪念,以及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无一不是在更大范围内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牢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决心。

历史不容篡改,事实不容否认。“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习近平主席庄严的宣誓,道出了中国和各国人民的心声。

“七七”警钟,为中国而鸣,更为世界而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七七事变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牢记这一天是关于纪念七七事变的作文,在纪念“七七事变”80周年之际,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更多关于纪念七七事变的作文尽在巨人。

七七又到,1937年7月7日这一天,日本军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了。

这一天,酿造了惨无人道、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之国耻!

这一天,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掀起了旷日持久的八年抗战。

八年,我们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付出宝贵生命;八年,中华儿女从不言放弃;八年,中华民族历经磨练;八年,中华民族固若长城;八年,我们拥有了摧不跨的“抗战精神”!

今天,让我们一起为七七事变和八年搞战付出生命以及做出贡献的中华儿女敬礼!

今天,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个日子,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今天,我们借助网络为我们的英雄们敬礼,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饮水思源”。

中国,一个发展中的中国,一个崛起的中国,我们需要牢记历史,回首过去,居安思危,永不忘却,让这些成为我们“强国之路”的基石。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青少年的历史意识,国难意识,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个人以为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自强精神是国家之根本。我们不但要有爱国意识,更要有忧国意识,牢记历史是我们将悲痛转换为动力的办法之一。

“抗战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儿女用生命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可以说她们是中国崛起和富强的永恒动力。可以说,只要保持着“抗战精神”和“长征精神”中国就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

牢记这一天,为我们的英雄默哀,也为我们的祖国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电影《七七事变》观后感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妈妈看了电影七七事变》,它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借口在中国芦沟桥上丢失了一名士兵,向中国挑衅。之后,抗日战争爆发了……

奋力抵抗的是中国国民党第29军。其中,有一个赵姓师长。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他不愿倒在鬼子面前,而又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在这抗日战争里,死伤无数,早已血流成河,漫山遍野都是尸体,但为了不让中国亡国,战士们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与鬼子同归于尽。

现在日本为了掩盖真相,在他们的教肓书上写了许多歪曲的事实。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日本的孩子,一进门就吼着要杀光中国人,他妈妈问他为什么,他回答:“中国人杀了很多日本人!”今年日本又想担当理事国,我们反对,他们又说是我们的错,难道日本人也不去反省一下他们自己的过错?!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皮肤黄如土地、记忆长如隧道的炎黄文明的承继者和享受者,面对某些先辈某段并不遥远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七月七日,它代表了沉重、沉痛、沉思,它以一种血火勾连的方式,以一种硝烟弥漫、哭声与怒吼交相映衬的方式,以歌唱和诀别的方式,以仆倒、挣扎、继之而起的悲壮姿态存在着。七月七日,这一天我应该做点什么,我必须做点什么,因为它之于一个中国公民,就像阵痛之于新生,分娩之于母亲。是的,我将重温历史,让它从宛平城、卢沟桥的那一页开始翻起,从29军37师219团还击的枪声中开始寻找,我的可敬祖辈们奉献和创造的历史荣光。

七 月七日,我必须让浮躁虚华的心在它面前沉静下来,因为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痛有乐、有屈辱与荣光的中国公民。伴随黎明清风的吹拂,我将捧起一首战斗史诗,一首刚刚被从历史的尘埃中打捞出的无名氏之歌,它是写给当年战斗在最前线的29军的伟大颂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委屈忍痛和平保,无可避免上刺刀,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卢沟桥、卢沟桥,立功报国在此桥!”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恭候与迎接,像一座石狮一样向它、向他们致敬,永远,永远。

因为这是不能忘却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七七事变征文卢沟桥重游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在北京市西南的丰台区永定河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卢沟桥

卢沟桥也叫芦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最有特色的则是桥墩,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它的作用就在于当洪水来临时,可以抵抗水的冲击。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的石狮。望柱上雕有数不胜数的石狮子。这些狮子有的仰望天空;有的抬头挺胸;有的母子相拥;有的面对着面,好像在交谈……所以民间才有歇后语:“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一说。

卢沟桥始建于金朝,后在明清两朝曾几次修缮,清康熙年间由于永定河洪水无法使用,康熙命人重修,卢沟桥得以恢复其容姿,而在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而卢沟晓月也成为了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对于中国人民的特殊意义也是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生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日本侵略者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而卢沟桥事变就成为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同时也是中国八年抗日战争的起点。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距北平《现在称北京》十余公里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谎称有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宛平县守军的拒绝后,就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枪开炮。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团长吉星文亲自奔赴前线指挥作战,战况惨烈……

“七七事变”是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从此,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抗争,经过八年抗战,牺牲三千多万中华儿女,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现在的卢沟桥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历经腥风血雨的战争之后,终于安详的跨在永定河之上,诉说着当年的枪林弹雨,倾听着永定河的流水,仰望着一片和平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七七事变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77年前的7月7日,日本侵略者进犯北平西南卢沟桥,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8周年的日子里,重温这段血与火的历史,具有特殊的意味。

对中国人民而言,“七七事变”具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它是一段惨痛的历史。“七七事变”爆发后,在短短的几十天里,文化古都北平和北方重镇天津接连告失。其后,日本军队兵分三路,长驱直入,敌兵所至,烧杀掳掠,仅仅一年多,祖国的半壁江山沦入敌手。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段伟大的历史。“七七事变”的枪声引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烈火,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这熊熊燃烧的烈火化作无与伦比的巨大力量,将中国推入一个民族觉醒的新时期。从此,白山黑水,长城内外,中原大地,珠江两岸,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父教其子,兄勉其弟,妻子送郎,共赴国难,开始了空前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七七事变”的教训警示我们,只有国家富强才能抗击外敌的侵略,免于强暴的蹂躏;抗战胜利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团结起来,才能救祖国于危亡,挽狂澜于既倒。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劫不衰,生生不息,创造了不朽文明,结束了上百年屈辱和苦难的历史,今天更迈向伟大的复兴,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种打不垮摧不毁无比坚韧的爱国精神,有一股不甘屈辱异常顽强而深厚的生命力量。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今天我们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但时势的变迁、世局的变幻,丝毫没有降低爱国主义精神的宝贵价值。全球化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可能给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固有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特色带来冲击;各国经济在相互融合中也有竞争;世界安全局势不容乐观,霸权主义有增无减,这些都告诉我们,面对风险和挑战,我们仍然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就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进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祖国,需要付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需要付出一点一滴的长期不懈的努力,而激励我们为祖国付出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是我们对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深挚情感和强烈认同,是亿万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追求。有了对祖国母亲深沉而诚挚的爱,我们就乐于为她奋斗,甘于为她奉献,不惜为她牺牲。

泰山耸立,黄河滔滔,昆仑巍峨,长江浩荡。意气风发、信心百倍的中国人民将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冲破任何艰难险阻,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