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党永远在我心中(汇编20篇)

小鸟因为选择了蓝天,才能尽情飞翔;小溪因为选择了大海,才能尽情流淌;青松因为选择了危峻,才显示了生命之顽强;小编收集了选择梦想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387

作文

504

永远的重阳节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是重阳节,也是一年一度的老人节,可也就在昨晚,噩耗传来。

晚上,正当我们一家欢聚一堂,有说有笑地吃着晚饭时,妈妈的手机响了,妈妈接完电话,我问妈妈是谁的电话,妈妈黯然的告诉我,住我家三楼的高祖母(舅婆的妈妈)去世了,说完,便和爸爸匆匆忙忙地出去了。这对我来说,简直犹如晴天霹雳,眼泪直往下流。我掩饰不了我的伤心,更掩饰不了我对高祖母的愧疚……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家里没人,我又没带钥匙,焦急万分。我跑到三楼敲响了高祖母家的门。她开了门,见是我,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我给妈妈打了电话,才安下了心。挡高祖母颤颤巍巍地把可口的饭菜端到我的面前时,顿时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而我,而我却……却……每次高祖母去散步遇见我,我都不理不睬,连招呼都不打,就像没看见一样,可她老远就望见我了。现在,高祖母去世了,我后悔莫及,可一切太晚了,太晚了……我再也见不到她慈祥的面庞,再也感觉不到她的爱。天上的星星,请你告诉我,高祖母能听到我说话吗?她会原谅我吗?地上的小草,请你告诉我,高祖母睡得好吗?

我会永远记住昨天——重阳节。安息吧!高祖母,以后每年的重阳节,我都会来看望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永远的笑脸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微笑是人类最常有的表情,看似简单的微笑,却可以大大影响别人的情绪。

刘尚权是我的同学,虽然我们已经分开三年了,但他的笑容依然让我印象深刻。

在我八岁那年,全家因爸爸工作的关系搬去武汉。那时我转入当地一所小学就读,所有的学生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

当第二天我走进教室,我的手、脚发软,紧张到突然觉得眼前一片空白,心跳高达一百三十下。我选了一个最后面、最角落的位置坐下。接着老师要我们自我介绍,前面的同学们各个高谈阔论,让我感到压力更大。轮到我时,我慢慢的走上台,小小声的说:“我是林冠腾。”那时我好害羞,头低到我连自己要说什么都忘 了。我看到台下的同学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面无表情,这时,我忽然看到坐在第四排、第一位的刘尚权,他对着我露出微笑,顿时,觉得紧张的心都融化了。

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刘尚权给了我微笑,让我不再感到紧张,更有勇气,面对异地生活。下次如果有同学和我一样焦虑时,我也要和刘尚权一样用微笑,及时给他们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永远的月亮高中生作文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一轮皓月,苏轼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饱含万千愁绪,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遥思故国家园,李煜说:“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千百年来,月亮成了中国人精神的归宿、情感的家园、心灵的密友,亲切、多情、神秘。

对于月亮,我也有太多的幻想和憧憬。“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小时候,每当我吟诵这首诗时,便会遐想吴刚伐桂、白兔捣药、嫦娥舞袖。这些美好的神话伴我走过了快乐的童年,使我对月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上了小学。老师教我们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教我们李白的《月下独酌》……我对月亮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月亮更增添了向往之情。

后来,我又读到了许许多多关于月球的科普文章,开始不满足于传说和文字,我渴望有朝一日能踏上探月之旅。

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十一号”宇宙飞船第一次登上月球,为人类揭开了月亮女神的神秘面纱。我渴盼中国人也能造访月球,月球上也能留下中国人的脚印。如今,“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人正在一步步走近月球,中华民族千年愿望的实现指日可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管现实中的月球如何死寂荒芜,都无法磨损月亮在中国人心中的美好形象。她是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一种寄托,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月的魅力依然存在,中国人探月的步伐不会中止。我相信中国一定会在世界航天事业中再立功勋,中国人一定会在奔月的征程中阔步走在世界的前列!

点评:“永远的月亮”是一个好标题,它一下提携了全文,概括了文章内容。你知道它在本文有哪两个含义吗?一是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一种寄托;二是它代表着中华民族在科学发展路上的不懈追求。这两大内容以月亮贯串,和谐相融,显示了作者谋篇布局的功底。

[永远的月亮高中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永远的清明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这天,阳光明媚,春风习习。几声清脆的鸟鸣声早早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家西边的小河边许多人都在采摘嫩嫩的杨柳叶。

奶奶也做了杨柳摊饼。奶奶的手艺还真不错,摊饼做得像个圆圆的锅子,烤得黄黄的,上面均匀地撒者一些碧玉般的杨柳叶,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真是既好看又好吃。

吃过午饭,我和爷爷、爸爸妈妈一起去祖坟上祭祖。一路上,看到许多人大老远赶回老家来祭祀祖先。我家后面很大一块地方去年刚刚□,今年有了一片不一样的风景。大路边上陆陆续续停了许多远道而来的车,麦田间稀稀落落地摆放着一些饭菜,糕点,也看见几束鲜花。空中,是飞舞的纸灰。爷爷说:“这些人虽然□了,可是不管多忙,清明节总得赶着回来看看,总还是忘不了老祖宗的。”曾祖父的坟墓在一片绿油油的麦田间。爷爷默默地给祖坟添上了几把新土,也烧了一些纸钱。

我有些不解,妈妈告诉我这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人们想起死去的亲人,心里怎么会不难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永远的怀念郭永怀

全文共 9507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唯一一位在导弹、核弹和卫星都做过卓越贡献的“两弹一星”元勋,也是唯一一位获革命“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题记

郭永怀,生于1909年,山东荣成人,中国共产党员,国际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跨声速流中的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为人类突破“声障”,实现超声速飞行解决了重大理论问题,倡导了我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的导弹与核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牺牲,其骨灰被埋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他的塑像下面,陪伴他的还有与他一同牺牲的忠实警卫员牟方东。

郭永怀生平

郭永怀幼时聪慧,勤奋好学。1929年夏,进入南开大学预科班学习。1931年,郭永怀转入本科,攻读物理。1933年转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35年毕业后,他留校任助教兼做研究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永怀曾回家乡威海任教。1938年威海沦陷,郭永怀又辗转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半工半读,在那里,基于科学救国思想,他放弃了原来的光学专业,转入航空工程系,学习流体力学。

1939年,郭永怀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生。经过一些波折,于翌年9月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应用数学系主任辛格指导下从事研究。他仅以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可压缩粘性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的论文,并获得了硕士学位。1941年5月,他又来到当时国际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心——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在航空大师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工作。他主动提出要进行当时空气动力学的前沿问题——跨声速流下连续解的研究,并于1945年获得博士学位。

1946年,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院。他特聘郭永怀前去参加业务领导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之职。他着重对跨声速理论与粘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可压缩无旋亚声速和超声速混合型流动和上临界马赫数》(与钱学森合作)、《关于中等雷诺数下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绕平板的流动》、《弱激波从沿平板的边界层的反射》等重要文章,解决了跨声速飞行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此同时,为了解决边界层的奇异性,他改进了庞加莱、莱特希尔的变形参数和变形坐标法,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为人类突破“声障”做出重要贡献。为此,钱学森于1955年在《应用力学进展》杂志上发表文章,将这一方法命名为PLK方法。郭永怀因在空气动力学与应用数学中的研究成果而驰名世界。

1956,受人民中国感召和钱学森热情邀请,回到祖国。在国内工作的12年期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领导国内的力学与国防科研上,并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部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二机部九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国防科委空气动力学专业组成员和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筹备组副组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1956年,郭永怀参加了制订“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规划”,担任了力学专业副组长。他和力学界的其他专家一起审时度势,分析国际上力学研究的动向,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制订出学科近期发展规划与远期奋斗目标,确定高等学校力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为我国随后若干年的发展方向确定方针大计。规划的实施使我国的力学研究从解放初期只有少量理论工作的状况发展到能够通过现场测试、大型实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重大项目研究的现代力学阶段。

50年代,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的发展。1957年,郭永怀在《现代空气动力学问题》的报告中,指出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应该是我国随后一个时期的重点研究方向。他和钱学森极力倡导在国内开展高速、超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为了将这些领域的研究铺开,他在北京组织了高超声速讨论班,研究探讨了许多前沿领域的重大课题,对我国高速飞行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世纪中叶,由于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和高速流动中电离现象的出现,磁流体这门新学科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郭永怀抓住这一苗头,于1961年在力学所筹建并领导了磁流体力学研究室。他为这个室选定了三大研究课题:磁流体和等离子体稳定性;磁流体直接发电;同位素的电磁分离。他还以敏锐的眼光指出磁流体发电原理应当和原子能技术结合起来。这是很富有创造性的思想。他亲自参加力学所电磁流体组每周一次的学术讨论会;60年代初,他组织了北京地区高超声速讨论班;他一方面要求大爆破问题组人员踏踏实实地学一本书,一方面又鼓励大家深入实际。他指导研究生从事这些新方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对于新学科方向的发展,他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精辟的见解。

60年代初,郭永怀指出了爆炸力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负责指导力学所爆炸力学室。他组织制定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有关爆炸力学的规划,在爆炸力学的民用和国防应用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这一时期,郭永怀还担任了核防护新技术领导小组副组长,并直接指导完成了《三峡水坝抗核爆炸模拟实验中相似关系换算》的技术报告。

郭永怀异常重视实验研究和实验设备的建设。为了在“一穷二白”的状况下开展力学实验研究,他提出了搞实验要符合我国国情的思想。他说:“就象高能物理研究那样,我们不能搞昂贵的大型高能加速器,但可以用小型设备来观测宇宙线;我们搞气动力的,不能一上来就搞大型风洞,而搞激波管和激波风洞却是力所能及的捷径。”

郭永怀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和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等一道,规划了我国高等学校力学专业的设置。他和力学家们运筹帷幄,认真研究了近代力学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学科的近期发展规划和远期奋斗目标,使我国力学学科的面貌大为改观,特别是近代力学科学一起步就有很高的基准,只短短的几年功夫,在某些方面就已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

郭永怀对于国防工业和科研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涉及了许多重大的项目。

从1957年11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起,他就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星际航行座谈会,大力倡导我国要发展航天事业,并就许多技术问题,如运载工具、推进剂、姿态控制、气动力、气动热等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和主张。在第四次座谈会上作了“宇宙飞船的回地问题”的中心发言,对气动减速、气动加热、烧蚀防热、回地轨道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还提出了利用举力面的设想。

在中国开始研制核武器时,他负责动力项目研究。提出了“铁条包布”的设计思想。为核武器真正武器化做出贡献。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洞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此外,在潜-地导弹、地对空导弹、氢氧火箭发动机和反导弹系统的研究试验中,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郭永怀还应两弹结合时期的需要,对我国核武器科研体制提出了重要设想。随后,当研制人造卫星提到议事日程上时,郭永怀参加了负责卫星本体设计的人造卫星研究院的领导工作。

1964年,郭永怀参加了再入物理工程的筹备工作。他认为应将再入物理现象的研究作为这个项目的理论研究方向,并明确提出建立高温物理所的主张,对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他亦费尽心血;1967年,郭永怀参加了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的筹建工作,担任了主管技术工作的副组长。他首先就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的服务对象、研究手段、重点设备、测试方法等提出了建议,并和钱学森一起为该院规划了蓝图,为以后空气动力学研究发展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为了发展我国的“两弹”事业,郭永怀呕心沥血,从理论到实践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多次赴现场参加准备工作。1968年10月,郭永怀再次赴青海,筹划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试验工作。在离开青海之前,他对这次国家试验进行过评价发言。当时,试验的理论方面有“过早点火几率”问题;实验方面有设计内球新结构问题;材料加工方面正考虑产品自热和装配贮存问题;在整体系统方面有“弹、伞、机”的协同配合问题。郭永怀从这次热试验的准备情况瞻望1969年和以后的任务,大胆提出今后设计要重新考虑上述各方面的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机动、安全、和小型化指明了方向。12月5日,郭永怀从兰州乘飞机返京。当飞机在北京机场着陆时,发生了事故,郭永怀不幸牺牲,牺牲时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拥抱,用身体保护了装有宝贵科研资料的公文包。郭永怀为我国的力学事业、国防科技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教书育人

郭永怀一直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主要学术领导人。他不仅在筹建研究室、培养人才、建设实验设备、规划研究方向、指导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而且还身体力行,参与许多具体课题的研究。

早在回国以前,郭永怀就同谈镐生探讨过回国后如何培养力学人才的问题。回国后,他始终把培养科技人才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1956年,我国恢复建立研究生制度。郭永怀积极筹划力学所的研究生培养。在第一批招生中,他一人就带了5名研究生,以后又亲自带过几批。他主张:培养人才要“言教、身教,以身教为主”。在教学和科研中,他自己做表率,经常同年轻人一道解决一个个具体的技术问题。在培养研究生和助手时,他注重使他们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都得到提高。他对年轻人的指导和帮助是启发式的、循序渐进的,重点强调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本领,而不仅仅是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在他的培养下,研究生中有不少已成为所级学术领导人或博士研究生的导师。

1957年,郭永怀和钱伟长组织并领导了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他除负责研究班的日常组织工作外,还亲自执教,讲授流体力学概论。开课前,他把辅导教员找来,亲自带领他们到有关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参观,对一些关键问题给予一些启示,再让他们为课程安排一个实验计划,使这门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临毕业前,郭永怀亲自指导安排学员们的毕业论文题目,并设法每周都同辅导教员和学员碰头,了解进展情况,帮助解决问题。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前后共办了三届,毕业生达290多名。现在这些学员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个部门,特别是在国防科研单位和重点院校的力学系或力学专业教研室,他们起着顶梁柱的作用。

郭永怀在培养人才方面不遗余力。1958年,他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和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授,讲授高速边界层。执教中,每堂课都凝结了他的心血。他评论和分析学者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使初入门的研究人员都深受启发,甚至终生受用。在讲到求解各种形式的NS方程时,他总是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指出采用什么样的变换有希望获得成功,走哪一条路是徒劳的,会遇到什么问题,症结何在。凡听过他课的人都感到回味无穷。陆士嘉(普朗特唯一的中国学生,也是唯一的女学生,冯·卡门的师妹,也是杰出的流体力学家)也常常赶来听郭永怀的讲课。她当时曾评价说:“只有他能讲得这样传神。”在这期间,郭永怀创办了《力学学报》和《力学译丛》,并亲任主编,翻译出版了《流体力学概论》等多部学术名著,先后开展了新兴的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其成果不断引起国际科学界瞩目。

郭永怀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将自己比作一颗石子,甘愿为青年人的成长铺路。他深感大批培养优秀人才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培养学术接班人这一艰巨任务在他的工作安排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他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这一点。1961年,他曾写道:“当前的打算是早日培养一批骨干力量,慢慢形成一支专业队伍。”随后他欣慰地说:“由于几年的工作,已经见到效果。”

人民的科学家

郭永怀是怀着科学救国的愿望漂洋过海的。受聘于康奈尔大学时,他就向校方表示“我到贵校是暂时的,将来在适当的时候就要离开”;为此,校方不让他从事机密工作。但空气动力学,特别是令人烦畏的数学难题,又不得不请郭永怀处理,他们便要郭永怀填一张表格,在“如果发生战争,是否愿意屡美国服兵役?”一栏中,郭永怀填写了“不”,对于让他申请加入美国籍的来信,一概置之不理。为此,他没有查阅任何秘密资料的权利,但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郭永怀从未流露出任何一丝悔意。

知郭永怀者莫过钱学森。当时已任力学研究所所长的钱学森,于1956年6月写信给郭永怀,盼他回国的急切之情跃然笔端:“永怀兄,我们现在为力学吧,我们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自然是力学研究所,来,快来,快来,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

“我们一年来是生活在最愉快的生活中,每一天都被美好的前景所鼓舞,我们想您们也必定会有一样的经验……

自然我们现在是‘统一分配’,老兄必定要填写志愿书,请您只写力学所……我们拼命欢迎的,请你不要使我们失望”。

1956年9月30日,郭永怀和妻子李佩等科学家历尽千难险阻离开美国,到达罗湖边防站,他们终于踏上了祖国大陆的土地。

回到北京,郭永怀便很快见到了先期回国的钱学森,他兴奋得流下热泪。钱学森推荐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不久,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郭永怀,问他有什么要求,郭永怀焦急地说道:“我想尽快投入工作”。

回国后,郭永怀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高超空气动力学、爆炸力学、电磁流体力学、飞行力学和固体力学的研究和指导工作之中。星期天和节假日他从不休息,经常是早出晚归,整天埋头书案,工作是他最大的乐趣。甚至连听音乐的时间也没有了。从美国带回来的两箱新唱片一直未拆封,后来他全部送给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爱好集邮,自清朝以来的国内外邮票整整搜集了3大本,后来全部送给了国家邮政总局;他十分喜爱摄影,现在也顾不上了。

1957年初,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约见钱学森,让他推荐工程力学方面的技术负责人人选,钱学森毫不迟疑地说:“我看郭永怀完全可以胜任!他学术造诣很深,而且作风正派,工作扎实。”当时力学研究所的年轻学者回忆说,他们当时有疑惑,因为郭先生在美国学的是空气动力学,他没有摸过原子弹,美国人是绝密的,苏联也是绝密的,他怎么懂啊?实践证明,郭先生确实完全担当了信任。

据钱伟长先生回忆,那时很多人是教育救国论者,认为国家要脱去贫困落后只有大办教育,培养几百万大学生。郭永怀不例外,也就是这样想的。但他回国后一看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短短几年,就以发展生产建设国家为目标,建立了科学院、几百所大专院校和几百个研究所。新中国蓬勃兴盛的景象,使他无比欣慰。当国家要求他主持力学研究所和参加两弹工作时,他当然是欣然应命,努力从事了。

1957年,郭永怀还发表文章说:“自从1949年人民政府建立以来,买办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工具被逐出中国大陆,广大的人民就真正地抬起了头,有了办法,有了保障,这个保障便是中国共产党。这几年来,我国在共产党领导下获得了辉煌成绩,连我们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我自以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我衷心希望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早日实现现代化,早日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对鼓舞全世界的革命人民。”

“由于执行了百家争鸣的政策,对所有问题我们都虚怀若谷,不经过讨论,就没有定论。对每一个方面我们需要权威,但是权威不能专有真理。这点,我相信一年以来,已经是做到了。”

1958年,教育界展开“教育革命”,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运动中也出现了“左”的倾向。有些人通过向空中扔十字架用库达-儒可夫斯基定理不好解释,就认为这个定理不对了;通过观察荷叶上的水滴可自由运动,就说NS方程的边界条件是不对的;通过当时的设计部门说,飞机的阻力现在还不能用边界层理论算,就认为边界层理论没用。他们请来郭永怀,想让他赞同这些“新发现”,不料郭永怀说:“我常想,一个新发现,要推翻什么东西,应该有以下工作。第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你们说的问题,没有经过慎重的思考,只看到了表皮现象,就做结论。第二,要有真正的胆识,敢于做研究。你们对荷叶很有胆量,但不是科学的胆识。第三,要有毅力,可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要有非搞清楚不算完的毅力,你们不是这样,是凭一时的热情冲动”。既中肯又有理有节,反对了“左”的倾向,又教育了青年。

他曾不止一次地对青年们说:“我给你们提的建议看法仅供你们参考,不一定按我的办法做,一切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郭永怀回国后指导的研究生之一的李家春院士(中科院)回忆说,当时郭先生刚回国不久,许多专业词汇还不能准确地用中文表达,但他坚持每次授课必用汉语。遇到一些专业词汇,常常说出几个译名,问听课的学生和助教,当他的译名得到认可时,郭永怀像学生做出了一道难题那样高兴。他的另一个学生俞鸿儒院士(中科院),记得郭永怀第一次与他们谈话的时候,曾经给他的学生一种“特权”,只要是学术问题向他请教,什么时候都可以。

张涵信院士(中科院)回忆:“彬彬有礼的郭永怀先生,对力学工作十分严肃认真。他甚至连Supersonic是翻译成超声速还是超音速,Euler的名字为什么翻译成欧拉等讲究。他主张读经典著作,他说这Prandtl的时代是流体力学的丰收期。Prandtl本人是个大权威,有学识有经验,书写得全面深刻,因此应该学习他的‘流体力学概论’。”

1963年前后,当时在清华大学工作的张涵信同志投寄了一篇由他和郭永怀先生联合署名的论文,经审查通过后送请郭先生最后定稿时,他大笔一挥把自己的署名勾掉。并表示:“国外的工作条件比国内优越得多,如果不是为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我何必从国外回来!说实在话,我从回国之日起,已把个人科研上的得失置之度外。我认为不署名有利于青年人增强独立工作的意识,有利于他们迅速成长。”

钱伟长被划为右派后,郭永怀仍委托他做不记名的力学学报审稿工作。曾有一名牌大学的教授投稿给《力学学报》,经钱伟长先生审阅,发现有很多基本的力学概念是错误的,并认定论文中有51个错误,认为该论文不家发表;论文作者竟然提出“左派教授的文章不许右派教授审查”的无理要求。郭永怀先生义正词严地说:“我们相信钱伟长的意见是正确的,这和左右无关”。钱伟长多年后回忆这段往事时,仍然激动不已。他说:“这才是堂堂正正的正直学者”。

1961年7月,他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得知后,一上班,他就喜笑颜开地对对事说:“我入党了,像我这样的人,在美国学习、生活、工作多年,家庭出身又是地主,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党对我是多么的信任……”同事说:“祝贺您!祝贺您”,他谦虚地说:“我刚入党,是个小学生,你是老党员,你是我的老师”

他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当选为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之后,有位年轻同志打趣说,郭老当大官了!没想到一向为人随和的郭永怀竟板起脸来说:“我们回国的目的都是为了报效祖国,你们乃至二三代科学工作者都要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铺路石,要有思想准备吃苦受罪,不要为名利所累!”

中央出于对科学家的保护,认为郭永怀等科学家外出不宜乘坐飞机,要乘坐火车。为了节省时间,郭永怀总是乘坐飞机,尤其选择夜航,他说:“乘飞机节约时间,夜航打个盹就到了,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他还说:“我是学航空的,学航空的人都不敢坐飞机,那让谁来坐。”充满一种谭嗣同式的大无畏精神。谭嗣同说过:“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郭永怀先生就是这样一种悲天悯人、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人。反观今天一些改革家,改革失败让别人来承担代价,自己越改越富,群众却被越改越穷。

成功的奥秘

郭永怀的学生辈同事郑哲敏院士(中科院)回忆说:“郭先生在国外主要是从事理论工作和解析工作,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选定的课题都是国际上的难题。他不畏艰险硬是坚持用解析方法把它们做到底,得出重要的结论。这些工作使他在国外学术界有很高的声誉。为此人们往往把他看作一位单纯的理论家。使我感到意外的是,他也很重视新技术和实验工作,而且为新成立的中科院力学所带来了新技术和实验手段。这至少包括当时世界上出现不久的激波管技术和等离子体动力学。后来我了解到,原来在郭先生准备回国之前,他曾经专门考察过他认为为我国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新技术和新领域。”

郑哲敏院士和李家春院士在《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典范――纪念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一文中恰当的总结了郭永怀先生一生的工作,“他总是将当前有重大应用背景的科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同国家结合民族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他善于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既能反映问题本质,又能具体进行定量分析的简化数学模型来进行研究;他能运用一切现有的有效数学手段,或研究和发展新的数学方法,得到满足工程需要的解答;分析所获得的结果,深入研究其中的规律,进一步指导未来的工程实践。这是他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关键。”

郭永怀先生在国外求学期间,曾师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数学系主任辛格教授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他们都是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传人。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于20世纪初发源于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由知名的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和力学家普朗特开创,并由普朗特的学生冯·卡门将其带到了美国。理论与实际、科学与技术,数学科学与应用科学密切结合是该学派最具代表性的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他们主张从复杂的扑朔迷离的问题中,寻找出最基本的物理过程,然后再运用简化了的数学方法加以分析,从而把理论与设计结合起来。郭永怀先生无论是在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制,还是授课育人无不以此为指导思想。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和民主作风也是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之所以很吸引人的秘诀,良好民主作风体现之一就是举办讨论班,冯·卡门受益于这样的讨论会,“在学术讨论会上,我不仅结识了许多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而且对各个科学分支――从初露头角的原子理论到沙漠的砂粒运动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日后我不独钻一门,能从事空间技术多方面的研究工作,正是靠在哥廷根打下的基础”,并把这个优良的传统带到了美国,发扬光大。他每周主持一次工作会议和一次学术活动,每周都开,从不间断。在工作会议上,他希望每个人都报告自己的工作,不管是教授还是学生,讨论十分活跃,说错了也不要紧。“开始时,有些同学感到,怕提的问题暴露出自己知识贫乏。不久,他们便发现这种集体‘会诊’对解决问题大有好处”。现在由于郭永怀先生将这一传统带回中国并发扬光大,举办讨论班的做法已经全国遍地开花,一片喜人的景象。当年郭永怀先生在中科院力学所的电磁流体力学研究室也组织了每周一次的研讨班,集中攻读留比莫夫的有关专著,并研讨相关的几个研究方向。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常常为一个有歧见的问题争吵得脸红脖子粗,结果总是郭先生的意见成为定论,大家常为郭永怀先生的许多真知灼见所折服。

钱学森说:“我认为郭永怀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应用力学家,他把力学理论和火热的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了。其实这也不只是应用力学的特点,也是一切技术科学所共有的,一方面是精深的理论,一方面是火样的斗争,是冷与热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没有胆小鬼的藏身处,也没有私心重的活动地;这里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献身精神。郭永怀同志的这些贡献,我想人民是感谢他的。周代表党和全国人民对郭永怀同志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是证据。大家辛勤工作,为翻译、编辑和出版这本文集(郭永怀纪念文集)付出了劳动,也是个证据。是的,人民感谢郭永怀同志!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人民的感谢就是一生最好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永远的老师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当老师是一种享受,如今,当老师只有辛苦和疲劳。因为现在有些学生已经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名话给遗忘了,所以老师就变得更加辛苦了,最终积劳成疾,住进了医院。哎!同学们,难道你们希望这样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吗?

老师是我们的父母,可我们为什么一点也不尊重她们,也不理解她们。而最让我感动的那一次老师说她自己会尽全力地把自己所学到的、所知道的都毫不保留地教给我们。虽然老师有时候是会有一点哆嗦,但是老师也是为了我们好。我们有时候是应该静下来好好想一想,认真地反思一下自己做得对不对,让自己更深切地认识自己。如果沉得自己做得对,那就让自己继续这样做;如果觉得自己做得不对,那就请自己及时改正。总的来说,我们要完全、彻底地为老师减轻辛苦和疲劳。

说到这里,我回想起那一次的校园经历,觉得我们的确不应该那样做,该……

上课了,原本早就该安静的教室却一直安静不下来。一会儿,从教室门外走进一个人,这个人拿着一本数学书,笑着对我们说:“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数学代理老师——刘老师”。话音刚落,咱们一看班主任不在,又继续随意玩耍。因此,刘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十分吃力,而她刘老师却依然微笑。但刘老师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了,而且声音也越来越低沉了。如果我们那时不那么吵闹的话,那么刘老师就不会这样。随道讲台下的声音越来越大,而刘老师刘时的声音却越来越小,越来越沙哑。终于,我们听到了下课铃声响起来了,立即就出了教室,可在我们身后的刘老师却用手吃力的拿起书,慢慢地走出了教室,结束了她的这一堂课。

第二天,班主任对着我们全班同学说:“上一次给你们上课的刘老师现在住院了。”因为她在昨天就已经是患有了感冒,再加上给你们上课时,你们在下面乱哄哄而且一点也没有秩序,让她的感冒又加重了,但刘老师还是强忍着咳嗽,给你们上完了这一堂课。所以刘老师她还是住进了医院,这时的我们才恍然大悟,明白了……

“我们的老师,永远的父母”。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老师,敬爱我们的老师,不管是哪位老师,我们都要让她感到温暖。因为,没有他们,我们就没有丰富的知识。所有,我们要尊敬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永远的鲁迅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七十年前,一个伟人带着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与呐喊永远地走了,然而他的民族之魂却永远地留在了这个世界,他的名字叫鲁迅。七十年后,当人们轰轰烈烈地为他的忌日而追思、缅怀时,我不禁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鲁迅精神的时代意义是什么?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是读着鲁迅的作品长大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社戏》、《藤野先生》、《药》、《祥林嫂》、《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那一篇篇或愉悦或悲哀、或沉郁或激昂的文字,让我感味着这位伟大思想家与文学家情怀的热烈、思想的深邃与语言的犀利,也让我空白的心灵从此铸起一座精神的丰碑。鲁迅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我想,是那种强烈的爱国激情与民族自尊,是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是那种勇于自我解剖的高尚人格,是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鲜明爱憎,是那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干正视淋漓的鲜血”,与敌人永不妥协的勇敢与执著……它是一座博大的精神宝库,它带给后人的思考与启迪是丰富而又绵长的。

然而今天,我们看到鲁迅精神正在人们心里逐渐缺失,为了一己私利而蝇营狗苟,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对专制、腐败与邪恶淡漠、麻木、妥协甚至奴性十足;笑贫不笑娼,笑贫不笑贪,笑贫不笑骗;浅薄作家,脂粉文章,沽名钓誉……几千年封建社会造成的中国人身上的劣根性,鲁迅对此早有批判,而当这种劣根性一旦形成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后,这个民族恐怕也就失去了生机与希望。纪念鲁迅、学习鲁迅,我想绝不能止于热闹的形式和空洞的口号,如何让鲁迅精神真正的弘扬,改造国人的灵魂,救治我们的心灵,使之成为一种激发人们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人格意识的精神财富,这或许才是最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精神并不会像某些人所说的过时了,它是永恒的。

七十年前,郁达夫在《怀鲁迅》中曾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深刻的教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永远的感动作文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星星满天》。

文章讲的是一个名叫美雁的女孩,她的父母是研究生物的。那天晚上,她母亲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坐在她跟前,“美雁,这这是美影,是你妹妹,以后她和我们住在一起。”

美雁很吃惊,母亲又对她说:“爸爸妈妈最近在研究新课题,美影她……是我们克隆出来的。”

“美影体内有部分你的DNA,她现在和你小时候差不多。”一旁的爸爸插嘴道。

“这是我和你爸爸私自研究的,你要替我们保守秘密。”

美雁一脸木然,不知所措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现在的美影,生长速度与各项指标都达到了与人类同步的水平,成为一个“正常人”。美影对美雁尤其亲,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第一时间分给她。

一次,母亲买了两条金吊坠项链,美雁的是大雁状,美影的是星星状,美雁偷偷对美影说她更喜欢星星状,美影二话不说把星星给了她,还如获至宝似的把大雁戴在了脖子上。

后来美影更加懂事,父母也对她疼爱有加,无论吃喝玩乐,一律让她优先。这让美雁感到失落,以后美影给她东西也不领情,直到那天——姐妹俩在马路边溜达时,美雁突然肚子一阵痛,她赶紧跑到公厕,并让美影等她。十多分钟后,美雁出来了,却发现美影不在,她的怒气一下蹿上来,掉头跑回了家。回到家,美影还是不在,一惊,才想起要去找父母。她沿着刚刚走过的路,突然看见马路上卧着一个人,走近了,她发出一声尖叫——“美影”

她冲过去,跪到美影的身边,她的肚子下一片血迹。“哇——”她大哭起来。

原来美影看见药店没关,跑到药店去买了药,跑回来时被车撞了。美雁拉着美影的手,手里掉出一个小药瓶,她认出那是治肠胃炎的药。

美雁跌坐在地上,心如刀割……

几天后,美影走了,离开了他们。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说,拥有的,就要好好珍惜,因为,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而且,叛逆时期犯下的一些错,有些可以挽回,但是,有些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弥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永远的爱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已经成为一个生命,老天就注定我的家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直到现在感觉这份是那么地自然,就因它的自然才应了那句话:亲情就像空气,在平时不是引起你的注意,但不能否认它的重要性,分秒难离。

寂寞的人是最可怜的,但你永远都不会失去亲情,亲情的理所当然成就了它的传大。在现实生活中,它是最保障的依靠。这份爱可以抵抗一切。不管你曾经是如何的伤害他们,但就是有浓得不可思议的力量让一切重归于好。

爱与被爱的世界是最美好的,曾认为宇宙创造人类就是为了来到这个世间体会一生的爱。亲情的关爱,亲情的无私,让我坚信了它的永恒。

爸爸、妈妈永恒的精典名词,而这两个人对于孩子的爱是最伟大的。做为孩子,就一辈子是父母的孩子。这个孩子理所当然地接受着这一份关心,这一份呵护,这一份付出。这是爱的自然,让你自然成习惯,习惯地难以去发现,更难以去体会。这就是所谓的“亲情往往,难以珍惜。

不管孩子是健全,是残疾;是聪慧,是愚钝;父母都会像稀世珍宝一样对待他们。也许社会的为人父母中,有地位,有身份不同的,但对于这份对孩子的责任心,每个人都竭力做到最好。

可以这么说,父母就是最懂得欣赏自己的艺术家。不管你有你的优点,你有你的缺点,但对于他们,可能就看作了你独特的个性。从而你就是世间的唯一。

从各界新闻,媒体中看到过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伟大事迹,我为之惊叹。但回头看看,这世间的父母,有哪一位是渺小的?从小的拉扯,没有这份爱在挺着,怎么会有这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

父母的爱是宇宙的一种造物奇迹,难道十月怀胎的感情会如此之深。它将埋在心里的最底层。对于父母,不管孩子怎样,付出一切。作为孩子爱父母就应该真诚相待。有一句名言为:施比受更有福,意思为施爱比受爱更有福。对于你爱的人又这么百般爱你,你是否也应该随着这股爱的和风,安抚、感谢这最伟大的人——Rorever!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永远的记忆永远的记忆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下午刚从章丘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回来,有些疲惫也有些不舍。

五天短暂的生活,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得到了许多收获,也深深的体会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感觉。

这五天的生活或许是我一辈子美好的回忆,可能我一辈子就去这一次,也可能一辈子就这一次独特的体验吧!通过这五天的各种活动感觉完善了自己,磨练了意志,更增进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五天里,我们流下了辛勤的汗水,留下了欢乐的笑声,也留下了一种美好的情谊!!

其实这几天里我们都过的比较轻松,虽然累点可是在那里我们没有学习的压力,没有写不完的作业,也不用"百米冲刺抢琴练,觉得过的特别自由特别舒服。更重要的是不用愁吃饭,每天都有可口的饭菜(尽管有时不喜欢吃可还是比较好的)。一天中我们最期待的就是吃饭时间,只要哨声一响我们就非常迅速的排队吃饭,平时很难得10个人一起吃饭,感觉特热闹,人多了吃起来也特香。记得最后一顿饭时,我们还说这或许是我们最后一次一起吃饭了。也的确聚一次的确挺难的,呵呵。

我还要说说难得的篝火晚会,我们都欢聚在起,在那火光的照耀下我们放飞着欢乐,用笑声,用掌声,来烘托着那片绿色的草地,感觉特别美。就好像我有一双翅膀,可以在天空翱翔一样!我想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心情吧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得很开心吧!

心里有好多想说的,可一时间却又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或许太激动了。呵呵

不管怎样我会好好珍惜这一切的一切,永远珍藏这永存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永远的座右铭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从不知道座右铭能如此激励人们奋进……可是,自从那次之后才懂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如此的重要。

记得以前我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女生,而且很胆小。老师总是有意识地训练我的胆量,因此,我‘荣幸’地成为班上的纪律委员。或许对于别人而言,是真的很荣幸。可是,对于我却恰恰相反,因为我胆小,所以不敢叫他们安静,因此我这个纪律委员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为此,我很不开心,但又没那胆子,心里很是难受。

星期天的时候,我和妈妈在看电视,妈妈似乎发现了我的不对劲。于是问我:“你怎么了?”我把我担任纪律委员的事告诉了她,她说了一句令我印象最深的话!她说:“人总要面对新的事物,只有敢尝试,才会知道这其中的乐趣!”我顿时恍然大悟。

到了第二天,老师安排了一节自习课,因为数学老师生病了,叫我们做作业,但是,老师一走后,教室里便立刻沸腾了起来。这时,我突然想起妈妈的话!于是,我鼓起勇气大声地说:“安静!”他们听见了都露出惊讶的神情,而且都安静了下来,我感觉他们可能是没想到我会这样吧!可是,大概过了一分钟,他们又说:“你以为你是谁啊!凭什么管我们?”还有人说:“别以为……!”听了这些话,我扑在座位上哭了,直到老师叫我,我才停止哭泣。

放学之后,我顶着两个桃子眼回到家,妈妈看见后对我说:“今天的事老师都和我说了!你要坚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要放弃,懂吗?”我点点头。

于是,以后我再也不怕别人的反对了,因为我是纪律委员,就应该做纪律委员该做的事。

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得到了全班的认可!如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成为伴我成长的座右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永远的记忆700字作文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双翅膀,我永远记忆

——记一件难忘的事

“送你一双翅膀,让你去飞翔。” ——题记小草吸取雨露的甘甜,向广阔的平野吐露一片绿色;花儿接受阳光的温暖,向辽阔的川原绽放一片微笑;小鸟沐浴微风的温柔,向湛蓝的苍穹唱响一片欢歌。世界真美。教室里,兢兢业业工作十几年的谭老师正潇洒地挥舞手中的粉笔,为同学们板书。有认真听讲的学生,也有不懂事的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他们怎么会知道,这是谭老师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节课。

一切从宁静开始,一瞬间,一个可怕的恶魔闯进了教室,教室里开始剧烈摇晃,整个世界开始摇晃。呼喊声,惊叫声,房屋倒塌声,四周被恐怖笼罩着。一切又恢复了宁静,人们向四周望去,原先的琼楼玉宇已经变成了一片片残缺的瓦砾深深的刺痛人们的心。世界变了。再看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大家意识到,是地震,同学们开始慌张起了。此时的谭老师立即清醒起来,组织同学们有序退场。大地仍然在剧烈的摇晃,有几个被吓坏的同学躲在墙角里不敢动弹。谭老师见教室里还有同学,毫不犹豫地冲回教室里,想把同学们拉出来。此时天花板已经开始开裂,突然间,教学楼从中间开始裂开,一切都来不及了。“快,快躲到桌子底下!可慌乱的同学们竟把桌子给推翻了,谭老师猛扑过去,扶起桌子,张开双臂,用身躯死死的护住桌子。刹那间,天花板塌了下来。谭老师的微笑成了永恒……

“送给你一双翅膀,让你去飞翔。”谭老师用他的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他用他的翅膀给祖国的花朵带去了生的希望。四川的地震已经过去,但那双翅膀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永远的格桑梅朵作文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每每看见路边不知名的花,我就会想起记忆中那个女人说的话。她说,在藏语里,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每一朵不知名的花都是格桑梅朵。而她,也成为了我心底的一朵格桑梅朵。

四岁时,爸爸收到了爷爷突然离世的消息,急急忙忙地将我托付给邻居——一个藏族女人的手里后,就与妈妈回到了他的故乡。我望着眼前这个将要与我生活一年的女人。她,穿着暗红的藏袍,黝黑的手臂上套着一只鲜红的玛瑙手镯。乌黑的发丝束在身后,头上戴着一个印有藏族图腾的发饰。一个朴实的女人——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

待我回过神来时,她已弯腰蹲下来,用一口别扭的汉语对我说道:“我叫央吉卓玛,以后你要乖乖听话哦!”央吉卓玛,我想这是一个好听的名字。便拉起她的手,对她乐呵呵地笑道。而她一下子愣住了,随后脸上浮起了春阳般温暖的微笑。那一笑,好似凡尘中的每一朵花都绽放开来。

有一天,我从学校回来,肚子早已抗议很久。我急忙放下书包,跑到央吉屋里请她给我做好吃的。只是当我看见一向脸上是笑容的她,此时却是眼眶红红的。她的身子因抽泣而颤抖着。我不禁疑惑了,连忙跑到她身边,牵起她的手,小声问道:“阿妈拉,你怎么了?”她不说话,呆呆地望着墙上的一副草原画出神。我一瞬间明白她是想家了。我伸出小手,紧紧抱住她颤抖的身躯,开口安慰道:“那是我的故乡,美丽的大草原。清澈的溪流啊,它流淌着。那儿的人啊,他们是友好的啊,我怀念它···”这是我想爸爸妈妈时,央吉常唱给我听的一首民谣。据说这首歌谣是央吉的阿妈拉教她的。央吉听着,眼泪涌出眼眶,顺着脸颊,滴在了我的手背上。炽热而又深沉。她一把抱住我,喃喃道:“谢谢你,我的孩子。”后来,央吉离开我了,走的时候,她把那副草原画送给了我。至今我还留着。后来的后来,我才知道。那天,央吉的阿妈拉走了。她为了不让我独自在家而没回去参加自己母亲的葬礼。我捧着手中还早已陈旧的画泪流不止。

央吉,我的阿妈拉。虽然岁月已夺去你的花容月貌,但你依旧是我心中永远的格桑梅朵,开遍我生命的每段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永远的朋友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平时,我觉得很恶心的人,就会随口而出脏话,不管他们在不在意,我都会说出来。因此我得罪了许多人,也因此我认识了一个人,是他教会了我感恩。这个人的名字叫李俊。

这件事发生在我十岁的时候,那是个炎热的日子。我在外面闲逛,忽然,我遇见了我那个严肃的哥哥,他的旁边站着一位比较帅的男孩,跟我哥一样,看起来有十二岁。我哥看见了我,便叫道:“调皮鬼,你过来,我给你介绍个人,他是我的同学,叫李俊,你跟他玩!”哥哥故意用那种调皮的眼神看了我一眼,还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我明白哥哥说得是什么意思。但我一点也不在意,因为我已经听习惯了。反而,我说:“你们这两个神经病在干吗呢?”这口气好像我跟李俊已经很熟了。李俊说:“你这样‘出口成脏’,哪个人愿意跟你好好说话啊!”我说:“我怎么会跟你这种脑残说好听的话呢?”李俊露出了生气的样子。可是我一说完,扭头便走了。

有一次,我去商场玩,把钱用完了,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我想:这回真的完了,我怎么回家啊?难道走回去,不累死人啊!早知道多带点钱了。

就在这时,那个叫李俊的人走了过来,我以为他是幸灾乐祸,没想到,他却把四块钱塞给了我,对我说:“以后可别这样,如果你不想乘车也行,那你就坐我的自行车吧!我把你载回家!OK?”我的心头忽然就感觉暖暖的。我说:“好吧!我问你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这样帮我?”他并没有回答,而是呆呆地望着我。他把车推了出来,我坐在他的车后,感到很害怕,但又不敢抱着他,就让他骑慢点,他却说:“那你抱着我啊,又没关系。”我说:“你要不要脸啊!”他说:“当然要。”我听了,哈哈大笑,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可高兴了。我在路上想:以后,我可不能再这样对他了。在他的身上,我找到了一种温暖的哥哥感觉。

第二天,我拿着一个音乐盒和一盒巧克力送给他。这是我第一次送人礼物。

是他让我懂得了感恩之情。他像我的一位小老师,更是我永远的好朋友。我相信他对待别人也是一样的友好,他一定有很多朋友。我会永远记住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永远的期待作文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黑色的天幕刚刚散去,月儿也收起了最后一点光芒,笼罩整个大山的除了寂静还是寂静。

伴随着一扇破旧的窗户的打开,一张饱含稚气而又清纯的脸蛋出现在窗中:两弯淡淡的眉毛,一双玲珑剔透的眼睛。刚才她迫不及待地打开窗子,一股清新的气流迎面扑来,引来阵阵寒意。又是一个黎明,又是新的一天了。

多少不眠的夜晚,多少思念的日子,小女孩盼望着,盼望着在开学的前一天,远方的父亲能给她带来希望,这一天,终于来了。

小女孩翻箱倒柜地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一件半新半旧还带着补丁的“花格子衣服”。今天她要穿上这件衣服去“迎接”她的父亲,去“捧回”她的梦想……

她,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精灵”,在弯弯曲曲的小道上,时隐时现。那件花格子的衣服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彩四射,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在一棵小树旁,她停下了。流出来的汗她忘记了擦。延伸到远方、载着她的父亲和她全部希望的小道。她不知道曾在这里呆了多长时间,等了多少回。她把这里当成了她的“第二个家”。把这棵小树当成她“真诚的伙伴”,与她一起盼望父亲满载而归的伙伴,过去的岁月不及此时她心情的激动,她默默的想着自己即将到来的上学梦……

风而轻轻送来了花儿的清香、鸟儿的鸣唱,然而,她却忘记了它们的存在。她的目光仍一动不动地注视着那条毫不起眼的小道。她生怕自己一不留神,“父亲”就会消失,“希望”就会破灭……这一天,她等得太久太久……

时间一分一秒地踩着鲜花走过去了,阳光从背上爬到脸上,汗珠从脸上滚到身上。好像站了一个世纪之久,女孩的脸显得有些“憔悴”目光也不那么“有神”了。或许是饿了,或许是困了,她终于倚着小树慢慢的坐了下来,嘴里轻声地念着:“爸爸,快回来,爸爸……”

“女儿,你醒醒,爸爸回来了,爸爸给你带来的惊喜,你可以上学了,和别的孩子一样,你可以上学了!”“太好了,我可以上学了,爸爸你最好了,你最好了……”

小女孩敏感的察觉到,身上渐渐没有那么暖和了。醒来一看,才知道刚自己在做梦。爸爸为什么还不回来,他是不是忘了明天就是开学的日子了?不!他不会的,他说过等挣钱就回来让我上学的,可现在……

小女孩难过地抬起头,太阳快要下山了,花格子衣服看起来不那么鲜亮了,慢慢的暗淡……

对着山顶的那一轮落日,她无力的摇了摇头,此刻,她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停歇,真的。她不想再看到黑夜,她不敢再次面对那漫长的“黑暗”。她希望落日的余晖能照亮父亲回来的那条路,照亮自己的“上学路”……

这是她最大的梦想,也是她永远期待啊,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将她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永远的太阳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太阳是炙热的,因为太阳将大地烘烤,叶儿不停地呻吟着,知了不停地喘息着;有人说太阳是残酷的,因为太阳是无情的,每天都不辞而别,使一切都变得冰冷与黑暗;也有人说太阳是温暖的,它给人们带来冬日里最和煦、最温暖的一缕阳光……

我刚刚来到这个世间,我看到你闪着惊喜的光芒,咧着嘴笑个不停。我却无知地摆动着双手。我无力地叫着,或傻傻地笑着,却全然不知我这一个小生命对于你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慢慢地,我开始长大,渐渐地,我从爬到走,到含糊地叫着你“妈妈”,并开始屁颠屁颠地学会了跑步。后来我上了初中,初中的生活使我很不习惯,中考的科目压着我,使我一天到晚稀里糊涂。

第一次考试,我失败了,从前成绩不错的我一下子退步十多位,你看着我憔悴的神情,带我去了湖北,我哥的老家,那儿有山有水,城市的喧嚣被隔绝在千里之外,我痛痛快快地在那儿玩了5天。在回来的火车上,你用你那瘦弱的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湖北与城市里相比,差得实在太多了,没有钱,没有店,没有电脑,没有电话,你却可以快乐。现在的你,在初中正如在湖北一般,只要你用心感受,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即使没有时间逛,没时间上网,也一定会十分充实。”我点点头,从那以后,我听你的话,认真学习了,又经常请教老师和同学问题,我的成绩慢慢回升了,对上课也慢慢地产生了兴趣。

初三那年,是最艰苦的一年了,不但作业多,而且我身体不好,365天,几乎天天感冒,却总因时间不够而忘记了吃药,你发现了,每天早上与我同起,看着我把药喝了,才上去睡。

6月1日,我收到了5中的保送生的录取通知书。你比我更兴奋,手舞足蹈,也不顾人家笑,认为你疯了,你还兴高采烈地告诉邻居,女儿被5中录取了,晚饭时,你还高兴地说,你要看着我读名牌大学,读硕士、博士。我知道这是你对我的期望,虽然我并不聪明,但是看着你坚定的眼神,我在心中狠狠地下一次决心,我要实现这愿望。

妈妈,你是温暖的,是轻柔的,是迷人的,是我永远的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永远的铁道兵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031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画面,承载文化,弥足珍贵,一脉相传;惊险的镜头,彰显精神,质朴厚重,敢为人先;鲜为人知的故事,平凡真实,斗志昂扬,触动人心,这是铁道兵的故事。

山高谷深,川大流急,若是欣赏景色,想必是极好的。但山水之上架起铁龙,美景顿时化为险境。虽无心登高望远附风雅,但也不知难而退示懦弱。“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

你无法改变潮起潮落,但可以选择乘风破浪。筑路时,冬日单衣,冰水刺骨,仍纵身一跃,咬牙坚持,众志成城,架起桥梁,欢笑时已忘记那冷,那痛。房屋简陋,饮食单一,物质匮乏,看铁道兵,施工之隙,垦荒种粮,自力更生,又听得鼓舞士气的口号震天响,苦为荣,苦为乐,铁道兵斗志昂扬。国家需要,人民期盼,铁道兵甘愿夜以继日,奋勇酣战,多少人累坏身体,却毫无怨言。“为祖国修铁路,越艰苦越幸福”。风雨后是彩虹,艰苦后是幸福。这是铁道兵最为朴实的心愿。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才有了联合国列为“人类在20世纪三项伟大杰作之一”的成昆铁路,才有了被称为“一条神奇的天路”的青藏铁路。

万里铁路,纵横全国,畅通无阻;八千战士,魂驻异乡,不可磨灭。舒适地坐着火车时,或远望风景,或遐想目的地,但你是否会记起那些宝贵的生命。铁道兵烈士,一个沉重却又光荣的名字。一座座烈士陵园,一位位可敬可咏的前辈。各族人民,自发扫墓,缅怀烈士。虽时光流逝,但他们质朴的音容相貌永存后辈心中。“不怕苦,不怕死”,“舍小家,为大家”,“识大体,顾全局”的铁道兵精神,化作我们的实际行动,传承远扬。

三十五载铁道兵史,三十年改革奋斗,铁建人时刻警示自己:光辉传统不可丢,昂扬斗志不可灭。忆往昔,单衣、草屋、稀薄饭;看今朝,空调、板房、营养餐。工作条件,相比以前,实为幸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铁建人知道好条件由苦而来,不可不珍惜。在如此环境下,铁建人筑路会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施工条件、生活条件的改善,给予铁建人极大的信心,以抓住时代的机遇。精神条件——“铁道兵精神”的传承,是铁建人勇往直前,继往开来的尖锐武器。

兵不可谓不众,将不可谓不强。铁建人何以“更高,更远,更强”。首在亮“铁道兵精神”之剑,披荆斩棘,凡遇困阻,胆大心细,处置得当。其次以人为本,领导与职工团结一心,技术人员与施工队伍携手共进。后中之重,是以铁建文化养铁建雄师。铮铮铁骨,富有内涵,技术与修养结合,硬实力与软实力共提高,是当代铁建人的风貌。

永远的铁道兵,不朽的铁道兵精神。铁建人,乘“铁道兵精神”之风,及“国富强,民便利”之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永远的淡淡清香作文800字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一种悠闲。喜欢在黄昏时分,徒步于蜿蜒的堤岸,看彩霞满天,看波光潋滟。静静伫立,任微风轻轻拂起如丝的长发,恬静飘逸,一如清水漫怀,通透淋漓。在每一个渐浓渐暗的夜色中,看苍穹里隐约的繁星,看灯火争辉。感受到海天一色的豁然,静听风起涟漪的曼妙。

喜欢一种流浪。喜欢一个人背着背包拿着地图,在陌生的城市里行走,看一道道的风景,感受不同城市的魅力,感受各自的风尘俗事和许许多多有着深远的文化底蕴。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纵然身处红尘,一路走来,忘却虚伪与伤害,忘却现实与繁华,心如烟云,潇潇洒洒,从从容容。

喜欢一种宁静。喜欢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泡上一杯清淡的香茗,一首首悠扬的音乐,弥漫在清冽的空气里,用拙劣的文字书写全部的思绪与心情。就这样,满屏涂鸦,任凭它,文不成文,章不成章。也许,只有在这样的时分,才可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安静,听到来自手指在键盘跳动的声音,仿如心灵在梳理,跳动着欢笑,跳动着泪水,跳动着内心的一份淡然。

喜欢一种乐趣。喜欢在闲暇的时候,手捧书卷,自由自在地翱翔于书的海洋里,细细地品味着书的意蕴,领略书的真味。在每一个细节的欢乐里,在每一个细节的感动里,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珍惜,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喜欢一种优雅。喜欢在秋日的午后,十指轻叩,轻弹出一首首悠扬轻快的曲调,宛如潺潺的泉水,叮叮咚咚,缓缓地淌过心田,幽幽地荡涤着一切的尘埃。让心情自由地舒展,回归于心底里那一份纯净。

喜欢一种浪漫。喜欢在每个清晨时分,为心爱的孩子做份可口的早餐。在每个临睡前的晚上,和爱人一起聊聊趣事谈谈天。在每一个乍暖还寒的春季里为年迈的父母送去欢乐和温暖。在每一个愉快的周末里全家出动,骑上单车一同游于郊外,徜徉在山水间,穿行于满眼绿色的林间小道,聆听清脆嘹亮的鸟鸣,摒弃积贮的郁悒,心,回归于自然。

喜欢做这样一个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气质女人。远离喧哗和浮躁,力求一份的安详,永存一份平静安宁的心态,从容地看天空云卷云舒,看地上花开花落,看人间人聚人散。在如水的岁月里,活出一份的精彩,超脱出一份旷世的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永远的脚印作文800字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而在你旅行的途中会留下你深深的脚印;即使时间在不停地走着,但脚步也不会被磨灭。

人生的脚印里饱含了亲情的关爱。或许儿时骑在爸爸脖子上欢快地叫着“驾驾……”;又或许依偎在妈妈的怀里,静静地听着妈妈哼着《摇篮曲》,轻轻地闭上眼睛,进入梦乡,已是儿时最快乐的时光。

人生的脚印饱含了友谊的温暖。在我不舒服时,同学们为我担心;在我即将要离开这带给我无限快乐的学校时,同学们让我难舍难分。尽管有着“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的道理,但我们从不会想要去理解它,因为我们彼此都不愿舍去。

人生的脚印也包含了老师的鼓励。在我们取的优异成绩时,老师会送来欣慰和赞许的目光,告诉我们不要骄傲,要再接再厉;而当我们失败时,她又送来鼓励的目光,告诉我们不要气馁,增添了我们与挫折斗争的勇气。

人生的脚印也充满着烦恼。儿时的我们,想要成为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所以我们想要长大,去迎接这个美丽的世界;而现在的我们,又因学业的繁重和家长的期望,而且明白了世界并非那么容易,希望能够回到童年,继续过那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时间是不会为我们任何一人而停下来的。人生的脚印还充满着艰难的抉择,选择一条真正属于自己而有正确的道路是难之又难的。有时我会想如果时间是倒着走的该有多好,这样我就能再一次地去经历我所有的历程,找回那些珍贵的脚印。有一首诗写道:有朝一日,我们会在密密的树林里,在黄叶底下,拾起自己的脚印,如同当年捡拾野果;街市华灯明灭,长桥人头攒动,我们在密密的的人流中寻觅,只为捡拾曾经留下的脚印,一如当年挤掉的鞋子。

我们会想要去搜寻我们的记忆,因为脚印是不会随着时间变迁而磨灭的。的确,尽管桥塌了,路已改了,巷已深了,只要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匣子:脚印,依然在那阑珊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以永远的姥姥命题的作文

全文共 112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中午,姥姥说她等不到你了,走了……”

瞬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眼泪布满了脸颊也毫不知情。终于等到放假,即使知道已经于事无补,但还是匆匆买了最早回家的班机,云层之上,在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我却再也无法见到你了,我深爱的姥姥。我的思维麻木着,依然无法相信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竟是阴阳两隔。

下了飞机,家乡的风已微寒,就好像姥姥一样,一如既往地明白我的心思。3200 公里,我在心里默念,我终于回来了,回来了。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死亡的意义,就是天涯海角,你便再也见不到。再也见不到,那个因为想我,走十多公里一路把我抱回家的你。再也见不到,那个夏天,在我熟睡时,自己热得不行,却为我扇风的你。再也见不到,那个冬天,在灯下一针一线为我缝棉袄棉裤的你。再也见不到,那个总把最好的东西偷偷藏起来留给我的你。再也见不到你……

三个月前,你被查出患了胃癌晚期,当我拿到化验单的那一刻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胃癌,这个听说了多少遍的词汇,没想到会在我最亲近的人身上发现。百度搜索了无数次,如何才能治疗好,应该注意什么,怎么做才能延长寿命,治疗期间如何才能不痛苦……却发现都只不过是徒劳罢了。眼看着你吃进去的东西又马上吐出来,直到渐渐地完全吃不下东西,病床上的你脸色越发苍白,本就消瘦的身躯瘦到只剩下一把骨头,只能靠胃管维持生命。小时候我摔倒了你都会心疼得不行,而现在你如此痛苦,我却帮不上一点忙。此时的我是恨自己的,恨自己没有多一点时间陪你,恨自己会经常惹你生气,恨自己没有对你再好一点,恨自己当初没有学医,恨自己不能替你疼,恨自己为什么这么没用!

临行前,你对我说:“莹莹,出去要好好工作,不用惦记家里,去那么远自己要好好照顾自己。我没事,等你十一回来了,包你最爱的饺子给你吃。”却没想到,这一别,却是永恒。我想都不敢想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我终究还是没能见到你最后一面,还是没能送你最后一程。我总是以为,死亡离我很远,却不曾想它就在我身边。我总是以为,爱我的人会一直在我身边,却不曾想他们随时都可能会离我而去……小时候我们总是期盼着长大,但却忽略了,伴随着我们成长的父母和长辈们却在慢慢老去,他们不会始终拉着我们的手。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 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生命都是按照自己既定的路径一步步轮回,死亡不过是向彼生的过渡。多希望时光你能慢慢地走,我只想留住陪伴我走过最美时光的你们。然而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光辗转,我不求它安分守己,只求它能在我生命里留下温度,姥姥的爱转化成我的思念,回溯到儿时的小木桌前,我仿佛又看到姥姥温暖的笑脸,听我用稚嫩的嗓音背诵:“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以永远的姥姥命题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永远的思念_高三作文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打开堆积在角落的旧信件

却也无法找回流失的时间

那些曾被遗忘的记忆碎片

还有彼此携手走过的从前

闭上眼渐渐涌现出的点滴思念

徘徊在现实或营造飘渺的画面

伸出手,总想去触摸最后的温柔

停留太久,却只见你的身影散去

守候着到如今依然存在的信念

想起那些与你约定的海誓山盟

背负着沉重未知的明天

忘却残余温热的爱恋

一遍又一遍回首再见

随风飘散吹落的瞬间……

瞬间是永恒的错觉

在耳边依稀呼唤我的声音

恍惚间又是听到谁的叹息

月色下不断摇曳飞舞的花

诉说这年与月季节的变化

敲醒坠落心底深处的牵挂

缠绕你的指尖握不住长发

掩饰的伤轻抚泪湿的脸颊

命运的分岔,已注定独自前行

怀抱熟悉的气息只能留作纪念

冰冷荒芜是终点的滋味

站在这暮秋的烟雨中。

绵绵的雨丝中,望不尽苍穹。

哀伤凄婉,封锁心扉。

缠绵的,忧郁的曲调划过思绪。

绵绵无期的想念,回忆过往曾经。

转望烟雨弥漫处,期待蓦然回首。

雨一重,雾一重。

朦胧烟雨模糊我的视线

相遇的情节、最后的离别

岁月不曾磨灭的笑靥

一点又一点破碎撕裂

随风飘散吹落的瞬间……

还会想起你的容颜

背负着沉重未知的明天

忘却残余温热的爱恋

一遍又一遍回首再见

随风飘散吹落的瞬间……

瞬间是我们的永远的思念。

[永远的思念_高三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