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北魏的分裂的历史典故(推荐20篇)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则历史典故,供欣赏,希望您能喜欢。

浏览

2643

作文

1000

一问三不知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37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人们经常用“一问三不知”来指责某人对有关情况毫无了解,那么一个问题如何带出三个不知,三个不知又具体是哪三个,历史上最早的“一问三不知”的人又是谁呢?

话说春秋时期的晋国在经历的文公时期的辉煌之后,便就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晋平公以后,晋国的朝政逐渐被掌管六卿的六姓家族把持。

等到晋出公即位的时候,晋国国君已经基本沦为傀儡。此时,晋国六大家族里的范氏和中行氏已经衰落,剩下的四大家族里,以智氏家族的实力相对较强。

智氏家族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主要人物是智瑶,智瑶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人,他在公元前475年做上了晋国的正卿,大权在握,他带领晋国军队南征北战,立下了很多战功。

公元前472年,智瑶带兵攻打齐国,大胜而归,斩杀齐国统帅颜庚,在智瑶的领导下,晋国国力呈现明显回升,大有恢复中原霸主的趋势。

击败了齐国之后,智瑶又把矛头对准了郑国,与赵氏的赵无恤多次联

手击败郑国,先后夺取郑国九座城池。

很多原先已经逐渐疏远晋国的小国诸侯,看到晋国如今的实力大为增强,又重新依附晋国,为了能早日重夺霸主,智瑶决定乘胜追击,于公元前468年,又一次帅兵出征,打算一举消灭郑国。

郑国也是个很悲剧的国家,它夹在齐国、晋国、楚国等大国中间,经常沦为各路诸侯政治游戏中的炮灰。

在春秋刚刚开始的时候,郑武公由于在烽火戏诸侯之后,帮助周天王复国有功,大受重用,而武功的儿子郑庄公也是一代枭雄,他们父子二人共同将郑国推向了一个顶峰时期。

可是如今,郑国早已衰弱,面对晋国的强大攻势根本无力阻挡,因此郑国决定向齐国求援。

齐国面对晋国如今日渐强盛的趋势,十分清楚如果郑国一旦被晋国消灭,将会对齐国构成强大的威胁,于是便排出大夫田常立即率兵火速支援郑国。

田常原先是陈国的贵族,其祖上在陈国灭亡后逃往齐国,如今爵位传到田常时期,齐国的大全基本已经被田常控制。

田常奉命出击后,带着军队一路冒雨行进,在他的坚持下,部队终于强度淄水,在战争开始之前抵达郑国城下。

智瑶看到齐国的军队竟然从天而降,且经过一番急速行军之后,依旧军容严整,知道齐军是有备而来,如果强行开战,自己一定占不到便宜,于是便下令退军,郑国之围也由此而解。

在智瑶下令退军之后,有一个名叫荀寅的人,他本是晋国六卿中行氏的后人,中行氏衰落后便辗转逃往齐国。

此刻荀寅见到晋军已经撤退,为了向田常谄媚,便告知田常说:“我听说晋国智瑶已经准备了1000辆战车来袭击我军营门,要把我军全部消灭。”

田常听了他的话以后非常生气的说道:“出发前国君已经对我下了命令,不要害怕敌军的大批人马,就算晋军的兵力超过一千辆战车,我也坚决应战,你刚才的话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我一定要把你的话禀报给国君。”

荀寅听后,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便感叹道:“君子谋划一件事,一定会将事情的起因、过程和结果都了解清楚才会上报,如今我‘三不知而入之’,难怪自己会被骂。”

由此可见,“一问三不知”的“三不知”最早是指对事情的开始、发展和结果都不知道,后来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后,变成了今天的对所有情况一概不知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经典历史典故:叶公好龙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小编整理了叶公好龙的典故,欢迎欣赏与借鉴。

[释义]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语出]《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正音]好;不能读作“hǎo”。

[辨形]龙;不能写作“尤”。

[近义]表里不一言不由衷

[反义]名副其实名实相符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定语、宾语。

[结构]主谓式。

[例句]:他表示愿意帮助别人;但当有人向他求援时;却避退三舍;这与~毫无差别。

【典故】

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释读】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小学生作文  你也可以投稿,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马背上的小红军长征历史典故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陈赓,在黄埔时代他就被称为“黄埔三杰”之一的人物,人们只知他是天不怕、地不怕、鬼不怕的英雄,却不知道他还有“三怕”。第一怕是廖仲恺先生,第二怕是彭德怀老总,第三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那就是,怕小孩子。

那是个霜雪纷飞的深秋,太阳早偏西了。陈赓感到十分疲惫,掉了队,同他那也十分疲惫的瘦马,慢慢地朝前走着。忽然来到一个掉队小红军的身旁。这个小家伙,看来不过十二岁,一口四川腔,圆溜溜的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穿着一双破草鞋的脚板子,冻得又青又红。陈赓靠近他身边说:“小鬼,你过来骑一会儿。”

小鬼拿出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用命令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

小鬼用倔犟的语气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小鬼把腰一挺,做出一个准备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你先走,我还要慢慢走,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无奈,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说:“你把它吃了。”

小鬼把身上的干粮口袋一拉,轻轻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比你还要多呢。”

陈赓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他只好爬上马背,一个人朝前走去。

不知为什么,陈赓此时心里总是静不下来。他脑子里,出现一连串孩子的影子。从上海滩上、广州沿街直到香港码头,他所打过交道的那些娃娃们,都从他的脑海里涌出来。陈赓突然喊了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他调转马头,狠踢着马肚子,向原路奔跑起来。

当陈赓寻找到这个小鬼时,已经晚了。

陈赓把小鬼抱上马背时,左手触到一件硬物。他顺着摸出来一看,原来正是小鬼那个鼓鼓的干粮袋,里面只有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留有几个牙齿印。

陈赓全明白了。然而这时,小鬼已经停止了呼吸。

陈赓一手紧搂着小鬼的尸体,一手狠狠地给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这个大笨蛋,怎么对得起阶级小兄弟!”这就是陈赓同志为什么怕同小孩子开玩笑,怕听小孩子生病,怕听小孩子哭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舍生取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9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舍生取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舍生取义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拼音]shě shēng qǔ yì

[释义]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原文】

鱼我所欲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感激)我与(通"欤"语气助词)?乡(xiàng通:向"过去,从前.下同)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荀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翻译】

鱼我所欲也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着给别人吃,乞丐因轻视而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匈奴人来攻城。友人对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乞求活命,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等到贼兵到了,问荀巨伯:“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友人生了重病,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他的生命!”匈奴人听了相互说:“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竟攻入了一个讲道义的国家!”于是调整个军队回去了,全城因已得到保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典故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程颢人称明道先生,程颐人称伊川先生,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他们为人正直做事严谨,到他们门下求学的人特别多,杨时和游酢便是其中的两位。

杨时自幼聪明好学,反应灵敏,口齿伶俐。成年后,他虽然考取了进士,却淡泊名利,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程颢死后,他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游酢是杨时的好朋友,他们二人志同道合,经常就一些问题秉烛夜谈。他听说杨时要去拜程颐为师,便也不辞辛苦,与杨时结伴而行。他们到了程家,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程颐见了感动不已,于是将自己的学问倾囊相授。杨时和游酢也不负众望,都成了饱学之士,杨时更独创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子弟兵”与“子弹兵”的长征历史典故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铁流两万五千里,机动作战,给养匮乏,常常衣不御寒,食不果腹。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红军指战员始终严守纪律,秋毫无犯,宁可忍饥挨饿,幕天席地,也决不侵犯群众利益。这与国民党军队“攫民膏以自润、夺民财以自肥”的作风形成鲜明对比。当年长征沿途的广大群众都亲切地称红军是“人民子弟兵”,而把国民党称为“子弹兵”,因为他们总是抢老百姓的东西。

在毛儿盖,饥饿每天都在吞噬着历经苦难的红军队伍。松潘一带的藏族僧侣上层和普通老百姓被迫强行“坚壁清野”,他们接到国民党严厉的禁令:有偷运粮食到苏区者处死刑;藏民有参加红军、提供粮食者以通敌罪论。大大小小的喇嘛庙里有充足的粮食,但红军总部作出严格规定,藏民的宗教场所,一律不准入内。红军将仅能找到的一点青稞统一分配,有些官兵一天只能吃一顿青稞糊糊。为了生存下去,红军官兵几乎把可以咬得动的东西都作为食物填进肚子:风干了的牛皮,腐烂了的死马,甚至从牛羊粪里拣出来的没有消化掉的青稞粒……

毛泽东也在挨饿。他的头发显得更蓬乱,脸也更黑瘦了。警卫排觉得应该让毛泽东吃得好一点,就背着他,偷偷进了一座喇嘛庙。在一间堆放杂物的平房里,警卫员王七九意外发现了一副腊羊架子。几个警卫员高兴地把它拿回来,想给毛泽东改善一下伙食。正当大家兴致勃勃地商量怎样收拾腊羊架子时,毛泽东进来了。他问明情况后,立刻把脸沉了下来,严厉地说:“你们违犯了群众纪律,在什么地方拿的,还送到什么地方去!”

“是!”王七九红着脸答应了一声,立即拿着腊羊架子跑出门去。

毛泽东看着警卫战士,语重心长地说:“我说过多少遍了,要你们严守纪律。这里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不了解我们,再加上敌人的反动宣传,见我们都躲起来了。要让群众真正了解我们,就得靠我们自己的行动,行动是最好的宣传。”王七九送完腊羊架子回来,毛泽东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用低沉的声音说了声:“我谢谢你!”

这一声发自肺腑的“谢谢”,是红军领导人对红军指战员严守纪律的赞誉。正如毛泽东所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长征走一路,把爱人民、为人民的思想播撒了一路。“爱人民”与“人民爱”,化作无坚不摧的力量,化作和谐美丽的音符,奏响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凯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陆游临终留诗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94 字

+ 加入清单

宋孝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决心改变屈辱求和的政策,很想做一番恢复中原的大事业。公元1163年,他任用了一名很有名望的老将张浚(音jùn)做枢密使。

张浚决定出兵北伐,并请朝廷发布诏书,号召中原人民奋起抗战,配合宋军收复失地。当时枢密院有个编修官陆游,很有文才,张浚就派陆游起草这份诏书。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浙江山阴人,幼年的时候,正是北宋灭亡的年代。金兵在江南抢杀掳掠,陆游从小就尝够了国难的痛苦,也看到、听到江南军民抗击金兵的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滋长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深厚感情。

少年时代的陆游,由于勤奋学习,能写一手出色的文章。二十九岁那年,他参加两浙地区的考试,被取为第一名。恰巧奸相秦桧的孙子秦埙(音xūn)也参加这次考试。秦桧在考试前就暗示考官,要让秦埙得第一名。考官没买他的账,还是秉公办事,让陆游中了第一名。

这件事使秦桧十分恼火。到了第二年,陆游到京城临安参加考试。主考官发现陆游的文才,又想让他名列前茅。秦桧得知这件事,更是生气,蛮横地命令主考官取消陆游考试的资格,还要追究两浙地区试官的责任。打那以后,秦桧对陆游怀恨在心,不让他参加朝廷工作。直到秦桧死去,他才到临安担任枢密院的编修官。

陆游热情支持北伐。可是担任统帅的张浚缺少指挥的才能。张浚手下的两名主将又相互猜忌,发生摩擦。宋军出兵没有多久,就在符离(今安徽宿县北)打了一个败仗,宋军全线溃退。

北伐失败,一贯主张求和的大臣在宋孝宗面前对张浚大肆攻击,还说张浚用兵,原是陆游怂恿出来的。后来,张浚被排挤出朝廷,陆游也罢官回山阴老家去了。

宋孝宗在金兵的威胁下,抗金决心也就动摇起来。第二年又跟金朝订立了屈辱的和约,打那以后,再也不敢提北伐的事。

差不多过了十年,负责川陕一带军事的将领王炎听到陆游的名声,把他请到汉中去,做他的幕僚。汉中接近抗金的前线,陆游认为到那里去,也许有机会参加抗金战斗,为收复失地出一份力量,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命。到了那里,他曾经骑马到大散关边,观察金人占领的地区。在王炎衙门里,他常常亲眼看见金军占领区的老百姓,冒着危险给宋军送来军事情报。这些情景使他对抗金前途充满了希望。

他经过详细考察之后,向王炎提出一个计划。他认为恢复中原一定要先收复长安,要王炎在汉中积蓄军粮,训练队伍,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可以进攻。但是,当时临安的南宋朝廷并没有北伐的打算,川陕一带的将领大多骄横腐败,王炎对他们也没有办法,更谈不上按照陆游的意见出兵。陆游满怀希望又落空了。

不久,王炎被调走,陆游也被调到成都,在安抚使范成大部下当参议官。范成大是他的老朋友,虽说是上下级关系,却并不讲究一般的官场礼节。陆游的抗金志愿得不到实现,心里气闷,就常常喝酒写诗,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但是,一般官场上的人看不惯他,说他不讲礼法,思想颓放。陆游听了,索性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放翁”。后来人们就称他陆放翁。

这样一过又是二三十年,南宋王朝又换了两个皇帝——宋光宗赵惇(音dūn)和宋宁宗赵扩,南宋王朝始终没有决心收复失地。陆游长期过着闲居的生活,他把满腔爱国热情寄托在他的诗歌创作上。

公元1206年,韩侂胄(音tuōzhòu)担任宰相,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北伐。这使陆游十分兴奋。但是韩侂胄的北伐,并没有充分准备,加上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使最后一次北伐又失败了。宋宁宗和一批投降派大臣杀害了韩侂胄,把他的头颅献给金朝,订立了屈辱的和约。

陆游一生渴望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他一生辛勤创作,一共留下了九千多首诗。在我国历代诗人中,他的创作是最丰富的。

公元1210年,这位八十六岁的爱国诗人病重。临终的时候,他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他把儿孙们叫到床边,念了他最后一首感人肺腑的《示儿》诗: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文天祥起兵的爱国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40 字

+ 加入清单

元兵乘胜南下,进逼临安。四岁的皇帝赵显,只是挂个名的。他祖母谢太后和大臣们一商量,赶紧下诏书要各地将领带兵援救朝廷。诏书发到各地,响应的人很少。只有赣州的州官文天祥和郢州(今湖北钟祥)守将张世杰两人立刻起兵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从小爱读历史上忠臣烈士的传记,立志要向他们学习。二十岁那年,他到临安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写了他的救国主张,受到主考官的赏识,中了状元。

文天祥在朝廷做了官之后,马上发现贾似道和一批宦官都是些祸国殃民的奸臣。有一回,蒙古军攻打南宋,宦官董宋臣劝宋理宗放弃临安逃跑,文天祥马上上了一道奏章要求杀掉董宋臣,免得动摇民心。为了这件事,他反被撤了职。后来,他回到临安担任起草诏书的工作,又因为得罪贾似道,在他三十七岁那年,竟被迫退休。一直到了南宋王朝快要灭亡的危急时刻,他才被派到江西去担任赣州的州官。

文天祥接到朝廷诏书,立刻招募了三万人马,准备赶到临安去。有人劝他说:“现在元兵长驱直入,您带了这些临时招募起来的人马去抵抗,好比赶着羊群去跟猛虎斗,明摆着要失败,何苦呢?”

文天祥泰然回答说:“这个道理我何尝不知道。但是国家养兵多年,现在临安危急,却没有一兵一卒为国难出力,岂不叫人痛心!我明知道自己力量有限,宁愿以死殉国。但愿天下忠义的人,闻风而起,人多势大,国家才有保全的希望。”

文天祥排除种种阻挠,带兵到了临安。右丞相陈宜中派他到平江(今江苏苏州)防守。这时候,元朝统帅伯颜已经渡过长江,分兵三路进攻临安。其中一路从建康出发,越过平江,直取独松关(今浙江余杭)。陈宜中又命令文天祥退守独松关。文天祥刚离开平江,独松关已经被元军攻破,想再回平江,平江也失守了。

文天祥回到临安,跟郢州来的将领张世杰商量,向朝廷建议,集中兵力跟元军拼个死战。但是胆小的陈宜中说什么也不同意。

伯颜带兵到了离临安只有三十里的皋亭山(在今杭州东北)。朝廷里一些没有骨气的大臣,包括左丞相留梦炎都溜走了。谢太后和陈宜中惊慌失措,赶紧派了一名官员带着国玺和求降表到伯颜大营求和。

伯颜指定要南宋丞相亲自去谈判。

陈宜中害怕被扣留,不敢到元营去,逃往南方去了;张世杰不愿投降,气得带兵乘上海船出海。

谢太后没办法,只好宣布文天祥接替陈宜中做右丞相,要他到伯颜大营去谈判投降。

文天祥答应到元营去,但是他心里另有打算。他带着大臣吴坚、贾余庆等到了元营,见了伯颜,根本不提求和的事,反而严正地责问伯颜说:“你们究竟是想跟我朝友好呢,还是存心消灭我朝?”

伯颜说:“我们皇上(指元世祖)的意思很清楚,并不是要消灭宋朝。”

文天祥说:“既然是这样,那么请你们立刻把军队撤退到平江或者嘉兴。如果你们硬要消灭我朝,南方军民一定跟你们打到底,对你们未必有好处。”

伯颜把脸一沉,用威胁的口气说:“你们再不老实投降,只怕饶不得你们。”

文天祥也气愤地说:“我是堂堂南宋宰相。现在国家危急,我已经准备好拼一死报答国家,哪怕刀山火海,我也毫不害怕。”

文天祥洪亮的声音,庄严的语言,把伯颜的威胁顶了回去。周围的元将个个吓得惊奇失色。

双方会见之后,伯颜传出话来,让别的使者先回临安去跟谢太后商量,却把文天祥留下来。文天祥知道伯颜不怀好意,向伯颜抗议。伯颜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您别发火。

两国和议大事,正需要您留下商量嘛。”

随同文天祥到元营的吴坚、贾余庆回到临安,把文天祥拒绝投降的事回奏谢太后。谢太后一心投降,改任贾余庆做右丞相,到元营去求降。伯颜接受降表后,再请文天祥进营帐,告诉他朝廷已另外派人来投降。文天祥气得把贾余庆痛骂一顿,但是投降的事已无法挽回了。

公元1276年,伯颜带兵占领临安。谢太后和赵显出宫投降,元军把赵显当作俘虏押送大都(今北京市),文天祥也被押到大都去。一路上,他一直在考虑怎样从敌人手里逃脱。路过镇江的时候,他和几个随从人员商量好,瞅元军没防备,逃出了元营,乘小船到了真州。

真州的守将苗再成听到文丞相到来,十分高兴,打开城门迎接。苗再成从文天祥那里知道临安已经陷落,表示愿意跟文天祥一起,集合淮河东西的兵力,打退元兵。

文天祥正在高兴,哪儿知道守扬州的宋军主帅李庭芝听信谣言,以为文天祥已经投降,是元军派到真州去的内奸 命令苗再成把他杀死。苗再成不相信文天祥是这样的人,但是又不敢违抗李庭芝的命令,只好把文天祥骗出真州城外,把扬州的来文给他看了,叫文天祥赶快离开。

文天祥没办法,又带着随从连夜赶到扬州。第二天天没亮,到了扬州城下,等候开门进城。城门边一些等着进城的人坐着没事都在闲谈。文天祥一听,知道扬州正在悬赏缉拿他,不能进城了。

文天祥等十二个人为了免得被缉拿,改名换姓,化了装,专拣僻静的小路走,想往东到海边去,找船向南转移。

十几个人走了一程,正遇到一队元朝的骑兵赶了上来。他们躲进一座土围子里,幸亏没被元兵发现。

文天祥等日行夜宿,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在农民的帮助下,从海口乘船到了温州。在那儿,他得到张世杰和陈宜中在福州拥立新皇帝即位的消息,就决定到福州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山公启事的历史典故推荐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此典出自《晋书·涛传》:“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 以涛轻重任意,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曰:‘夫用人唯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 称‘山公启事’。”

山涛,晋代河内怀县人,字巨源。他年少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博学多识,卓然不群。喜好《老子》、《庄子》,隐身韬晦,不露锋芒。与嵇康、阮籍等文人 为友,被称作“竹林七贤”之一。嵇康被杀之前,对儿子嵇绍说:“有巨源(山涛)在,你就不会孤立无援的。”由此可见,山涛待人坦诚,深得友人信赖。

三国时期,山涛在曹魏做过赵国相,后任尚书吏部郎。西晋政权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非常器重他,咸宁初年任他为吏部尚书。宦海风波多,仕途最坎坷。山涛对此深有体会,多次要求辞官晋武帝都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山涛无可奈何,只得硬着头皮干下去。

山涛又在吏部尚书的职位上干了十多年,负责选拔人才,荐举官吏。每当空出一个官员的位置,山涛就启奏几个备选人选,当了解皇帝的意向后,再正式启奏, 符合皇帝意图的人选予以优先安排。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皇帝任用的人有的并不是群臣荐举的,而臣也不知道是皇帝的意图,还以为是山涛任意安排的。所以, 有的大臣就在皇帝面前说山涛的坏话,晋武帝也不清楚事情的真相,给山涛写手令,告诫他说:“用人之道,唯才是举,不要遗漏疏远的人,也不要疏远出身卑贱的 人,这样,天下便可大治了。”而山涛不加解释,还是一如既往。一年以后,众臣的议论也就停止了。山涛对所荐举的人都加以评论品题,然后写成“启事”供皇帝 选用,当时人称为“山公启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与猪有关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48 字

+ 加入清单

以往人们对牛年、马年等都说了许多好听的话,如“老黄牛”精神、“千里马”速度等等,对猪能说什么呢?我左思右想,想了许久,竟然想不出一个好听的词语来形容猪。似乎猪给人的印象,就是丑、懒、脏、笨。确实,猪不雅观,眼小耳朵阔,头大鼻嘴长,脚短身体胖,臃肿怪模样。因此什么“猪朋狗友”、“猪生狗养”、“猪狗不如”、“猪拖狗拔”、“猪嘴里吐不出象牙”、“猪鼻子插葱——装象”、“猪头三”等等词语,没有一个说得好听的。就连那个也有三十六般变化,能驾云使风的八戒也没个好形象。他本是天篷元帅,因罪被谪,只因误投猪胎而生,就成了半猪半人的形体。他虽身粗力大,但好吃懒做,贪图女色,喜进馋言,并好用小手段占小便宜。其实人们对猪是很不公平的。人们几乎三天两头要吃猪肉,还吃猪肝、猪肚什么的,猪的皮给人制革,猪的鬃给人制刷,猪胆还可以制药,猪心还可用来修补人的心脏。猪可谓向人们作了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奉献了,可是人们还说它许多坏话。我们常说做人难,看来它做猪也难啊!

唐时有个猪龙的故事,说唐玄宗与安禄山一起饮酒,安禄山醉后睡觉,竟变成一个猪身龙首的怪物。左右劝玄宗杀了他,玄宗说“此猪龙,无能为”,玄宗认为是猪龙,没本事的,不会出问题的。后来却发生了安史之乱。安禄山作乱怎么也加上个猪字呢?大概猪有乱撞乱窜,会发猪颠风的特点吧。人们还说猪贪,《左传》中就有“实有豕心,贪婪无厌”的话。豕,是古代猪的别称。后来,这豕心就用来比喻贪得无厌了。这是因为猪的肚子大,吃得多给人留下的印象。在政治也有用到过猪字的,曾有人称袁世凯时的国会为“猪仔国会”,称那些议员为“猪仔议员”,因为那些议员非常贪婪,他们被袁世凯用金钱收买、利用,成了无耻的猪仔了。

由于猪是下等的,所以古人也有用猪来作谦词的。古人有称自己的儿子为“豚儿”的。豚,指小猪,温州人叫猪豚。如《聊斋志异•青凤》中有“俄少年自外入,叟曰:‘此豚儿也’。”也有称“豚儿犬子”的。

《韩非子》中有一则不错的教子故事: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场,儿子哭着要跟去。其妻说:“不要跟去,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一回来,曾子就捕猪要杀。其妻说:“不要杀猪,我是哄骗孩子的。”曾子严肃地说:“不能对孩子说谎,孩子不懂事,会跟大人学。你骗他,是教他骗。这样教育是不行的。”曾子就真的把猪杀了,烹给孩子吃。《吕氏春秋》中有一个三豕涉河的事故。“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巳亥也。’。”原来是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在传抄时写错了。这就成了因字形近似抄写出现谬误的典故。这两则故事提到猪,并未说猪好坏,只是颇有趣味,故不妨一提。还有因与猪某些方面相似的,也会带上一个猪字。如入药的真菌植物,有利水渗湿功效的猪苓,因其皮黑作块似猪粪。又,长江中的扬子鳄,因鼻嘴特长,故俗称猪婆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花蕊夫人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371 字

+ 加入清单

后蜀主孟昶少年风流,为寻找不到美女闷闷不乐,后来,有一位心腹太监在青城明察暗访终于物色到一位美女。这位美女体态轻盈,浅着粉黛,容颜绝世,给人一种空谷幽兰自然淡雅之感,孟昶如获至宝,立即留在宫中,封为慧妃。慧妃喜欢芙蓉花和牡丹花,孟昶投其所好,特地为她修了一座牡丹苑,还下令在城墙上种满芙蓉花,连寻常百姓家也要家家栽种。每到芙蓉花开时节,成都城中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红如火,白似雪,远看如朝霞灿烂,近闻花香浓郁,从此,成都也得了雅号,叫“锦城”。孟昶带着慧妃登城饮酒赏花,望着花丛中的美人,感慨地说:“你真美呀!这芙蓉不足以形容你的柔媚,这牡丹不足以形容你的明艳,你是人中之花,花中之蕊。啊,朕封你为花蕊夫人。”

公元964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兵南击后蜀,蜀军不堪一击,孟昶只得自缚请降,成了北宋的阶下囚。花蕊夫人也成了囚徒,陪孟昶被押解进京。

宋太祖早闻花蕊夫人之名,令立即召见。只见花蕊夫人腰似弱柳,眉含远山,唇若朱涂,确实是蜀国第一丽人。为掩饰自己的失态,宋太祖竟厉声指责花蕊夫人说:“人说女色是亡国祸水,你倚仗美貌,使孟昶荒于游乐,败了国家,该当何罪?”花蕊夫人面无惧色,脱口吟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几句话,不仅把才艺展示得淋漓尽致,还捎带发泄了一腔亡国之恨,对不作为的男人们,语气中不无揶揄和轻蔑。赵匡胤听了尽管不是很舒服——毕竟他也是男同胞中的一分子,但聪明的花蕊夫人只骂蜀国男人,并不针对他,所以赵匡胤还是对眼前这个才貌俱佳的奇女子产生了强烈的好感。

事后赵匡胤一比较,发现后宫中这般优雅的女人还真难找,忍不住就起了想要的念想。可是人家是有夫之妇,而夫君的级别原来和自己也是“一样一样的”,强行霸占总有点不够厚道。但赵匡胤是从不缺智慧的,只要想要,没有不能。7天后,孟昶就不明不白死去,赵匡胤名正言顺地把“无家可归”的花蕊夫人请进自己后宫,末代后蜀贵妃摇身一变成了大宋开国皇帝的妃子。赵匡胤如愿以偿。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蕊夫人这种女人想不让男人爱都难。可她现在已经名花有主,而且这主子是独此一家的天下老大,其他男人就是爱也只能是有贼心没贼胆隔靴搔痒瞎忙活。但有一个身份特殊的男人不仅有“心”而且有“胆”,这个人就是赵匡胤的亲弟弟、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

小赵匡胤12岁的赵光义此时正是想女人的年纪,血气方刚的他同样倾慕花蕊夫人的才色,心说只有我这样的帅哥才和她般配啊。为了这个女人,他明里暗里和老大较上了劲,然而,胳膊终究拧不过大腿。男人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自己喜欢的女人却被别的男人占有,眼下,这种痛苦让赵光义摊上了。自己得不到,别人也休想得到,这是一般人求得心理平衡的最有效办法。这回,赵光义决心付诸实践。

野史《铁围山丛谈》记载了赵光义亲手杀死花蕊夫人的一幕:一日,赵光义随从太祖在苑内射猎,花蕊夫人陪伴在太祖身旁。赵光义调好弓矢引满弓似要射兽,却突然间回射花蕊夫人,一箭毙命。当然,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红颜祸水,沉湎误国。不过这个理由似乎有些牵强,因为还有一说佐证了赵光义图的是“色”而非出于对江山社稷的呵护。

南宋《烬余录》载,赵光义素慕花蕊夫人,一天夜晚,太祖生病就寝,赵光义前往探视,呼之不醒,遂乘机对花蕊夫人动手动脚,太祖被惊醒。接下来就发生了那场“烛影斧声”的疑案,太祖蹊跷死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朱元璋对对子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63 字

+ 加入清单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未登基前就酷爱对联,故有“对联天子”的雅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朱元璋对对子历史典故!

元末,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朱元璋当时刚想举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途中,他遇到了好友葛恩,于是口占下联曰:“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葛恩沉思片刻,便以诘问句对出上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朱元璋听后,暗自高兴。

朱元璋率军于集庆大胜元军后,在驿站小憩,见到有一名7岁儿童居住其间,乃是代父服役,便问童子:“你会不会对句?”童子答道:“会。”朱元璋便出上联曰:“7岁儿童当马驿”,儿童上下打量朱元璋一番,心想,此人不凡,随口以“万年天子坐龙庭”相对。朱元璋大喜,下令免其劳役。

朱元璋在率军攻打姑苏城时。为了鼓舞士气,便以拆字法出了下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军师刘伯温随即以同样方法对出上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联意是说,您的“吞吴”意图,我一定会把它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来完成。朱元璋闻之大喜道:“军师知我也。”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传旨曰:不论文武百官,还是平民百姓,都要张贴春联。一日,他微服上街察访,忽见一户人家门口没有贴春联,便上前询问。原来此人家以阉苗猪为业,家里并无人会写字,一时又未请到秀才来写,正在为此事犯愁哩。弄清原委后,朱元璋自荐说:“我来替你写一副吧!”他根据户主的职业特点,展纸挥毫:“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朱元璋视察完返回时,发现这家仍未把他亲自撰写的春联贴到门上,不禁大怒。户主连呼:“皇上走后,我们才知道这是千古难得的御赐墨宝,已经把它悬挂在中堂,正在焚香祝圣呢!”朱元璋听罢,转怒为喜、命侍从赐户主白银30两,以彰其一片忠心。

一日,朱元璋在四子朱棣和孙子朱允的陪同下,观看赛马。他见骏马飞驰,四蹄生风,偶得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并让一子一孙分别对出下联。朱允抢先对道:“雨打羊毛一片毡”。太祖听后,认为对句太软弱,无气势,不悦。又让儿子对,朱棣对道:“日照龙鳞万点金”。太祖欣喜,频频点头称赞。

一日,朱元璋微服出访,途中遇到担藕叫卖的农夫,便触景生情,口占五言上联曰:“一弯西子臂”,并让农夫对下联。农夫看看藕孔,应声对出下联:“七窍比干心”。农夫对得如此快速、工整,大出朱元璋所料,他非常高兴,即封其为“祭酒”(官职名)。

某日,朱元璋又微服来到一茶馆,与一正在品茶的读书人攀谈起来。他得知书生祖籍在重庆,便以地名出上联曰:“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书生知道这是嵌地名上联。便应声对出下联曰:“一人是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朱元璋听后十分赞赏。

还有一次,朱元璋微服来到一个小镇的酒店饮酒。他见店面狭小,又没有可口的下酒菜。便口占下联曰:“小酒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店主随口对出上联曰:“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朱元璋听后大喜,欲赐其官职,店主人婉言谢绝。

朱元璋和丞相刘伯温对弈时,兴致所至,偶得下联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并让刘伯温对上联。刘略加思索,对“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朱元璋听后,感到君臣二人以对抒发胸臆,倍觉畅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司马昭之心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39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司马昭之心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魏少帝曹芳恨透了司马家族,结果被废黜,司马师立曹丕的孙子曹髦(mao)为帝。可是,曹髦空有皇帝的虚名,手中却没有实权,只是个傀儡(kuilei),连任命一个朝廷官员都做不了主。朝中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司马师和他弟弟司马昭手中。

司马昭是司马懿的第二个儿子,哥哥司马师死后,他接替做了大将军。司马昭同父亲、哥哥一样,工于心计,谋略过人。司马昭刚刚坐上大将军的宝座,镇东大将军诸葛诞谋反,司马昭率兵讨伐,大胜而归。司马昭为人奸诈,他认为魏国完全是依靠司马家族才得以有了今天,因此他进进出出都有三千名手执武器的护卫前呼后拥,所有的事情也不禀报朝廷,而直接由他决断。

曹髦做了几年有名无实的皇帝,他对司马昭大权独揽,自己不能亲理朝政,越来越不满,更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会像曹芳一样,被司马昭废掉。他想了好几天,终于作出了决定。

这天,曹髦把平日里还比较听他话的王经、王沈和王业三位大臣召入宫内,从怀中取出事先写好的讨伐司马昭的诏书,说道:“三位爱卿,司马昭大权独揽,野心勃勃,他称帝之心连过路人都知道。我决不能坐以待毙,等着他来废掉我。今天,我决定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这就是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来历。

听了这话,三位大臣呆若木鸡,半晌才回过神来。

王经跪下身,一边叩头一边劝阻道:“陛下,这可万万使不得啊!从前鲁昭公不能容忍季氏专权,结果是失败亡国,被天下人耻笑!现在司马昭专权并非一天两天的事,朝廷中他的爪牙也不是一个两个,而宫中肯听命于您的,实在是太少了!您赤手空拳,拿什么去讨伐?如果不成功的话,恐怕祸患更大。还请陛下慎重考虑,从长计议!”

曹髦激动起来,咬着牙说:“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我已下了决心,做好了死的准备,还有什么可怕的?何况我们不一定会死!”

说完,他径自入后宫,向太后禀报去了。

王沈和王业清楚地知道曹髦根本不是司马昭的对手,肯定必死无疑。他们生怕司马昭以后会治他们的罪,立刻溜出大殿,直奔司马昭府中告密去了。

曹髦手持利剑,带了一百多名童仆刚出宫门,迎面遇上了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奉令带了一队人马赶来。双方动起手来,曹髦持剑大喝一声:“我乃当朝天子,你们冲入宫中,难道想杀君谋反不成?”

这一声大喝把贾充的手下全吓得一动也不敢动,有几个胆小的甚至想转身逃跑。贾充见这情形,扯着嗓子对一个名叫成济的手下人喝道:“司马公平日里养你们是干吗用的?难道不正是为了今天这样的时刻吗?”

成济哆哆嗦嗦地问:“您看该怎么办?是杀还是绑起来?”

贾充瞪着眼说:“司马公有令,只要死的。”

成济这才壮起了胆,拿着长矛一直冲到曹髦的车前。曹髦大声说:“你小子竟敢对我无礼?”谁知话还未说完,已被成济一下子刺穿胸膛,从车上跌了下来,当场断了气。

司马昭没想到曹髦真的被手下人杀死,他有些心慌,更有些心虚。他马上把大臣们召集起来,装出非常伤心的样子,挤出几滴眼泪,假惺惺地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臣们心中都明白,却谁也不敢吱声。

司马昭又问老臣陈泰:“发生了这样的事,天下人会怎样看我呢?”

陈泰想了想,说:“只有杀了贾充,才可以向世人谢罪。”

这话让司马昭听了不顺耳,他又问:“您再想想,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吗?”

陈泰说:“实在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司马昭不再吭声,心里暗暗地盘算着这事如何处置才好。最后,他决定将罪责归于成济一人,下令将成济斩首示众。

就这样,司马昭把杀曹髦的事轻易地掩饰了过去;接着,他立曹奂为帝,即魏元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长征历史典故:不朽的丰碑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混沌迷蒙的飞雪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像狼似的嗥叫着,要征服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号骑。将军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他不时被寒风呛得咳嗽着。他要率领这支队伍向前挺进,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十分恶劣的环境和十分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要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哦,可能太多了,这支队伍的素质怎么样呢?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将军思索着……

前面的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怎么?他的衣服这么单薄、破旧?像树叶,像箔片一样薄薄地贴在身上……他的御寒衣物呢?为什么没有发下来?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要……”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

“听见没有?警卫员!快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什么人对将军小声地说了一声:“这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就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溶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雪更大了,风更狂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地钻进了弥天的风雪之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在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范滂进监狱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21 字

+ 加入清单

汉灵帝刚即位的时候,窦太后临朝,封她父亲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尉。窦武和陈蕃是支持名士一派的。他们把原来受到终身禁锢的李膺、杜密又召回来做官。

陈蕃对窦武说:“不消灭宦官,没法使天下太平。我已经是快八十的老人了,还贪图什么?我留在这里,只是想为朝廷除害,帮助将军立功。”

窦武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两人一商量,就由窦武向窦太后提出,要求消灭宦官。可是窦太后跟汉桓帝一样相信宦官,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陈蕃又向窦太后上奏章,举出宦官侯览、曹节、王甫等几个人的种种罪恶。窦太后仍旧把奏章搁在一边不理。

这一来,倒是打草惊了蛇。曹节、王甫来个先下手为强。他们先从窦太后那里抢了玉玺和印绶,把窦太后软禁起来;又用灵帝的名义,宣布窦武、陈蕃谋反,把他们杀了。

这样一来,宦官又掌了权,凡是窦武、陈蕃提拔的人统统被撤职。

李膺、杜密被撤职回到家乡,一些名士、太学生,更加推崇他们,也更痛恨宦官。宦官也把他们看作死对头,找机会陷害他们。

有个名士张俭,曾经告发过宦官侯览,侯览一心想报复。正好张俭家赶走了一个仆人。侯览利用那个仆人,诬告张俭跟同乡二十四个人结成一党,诽谤朝廷,企图造反。

宦官曹节抓住这个机会,吩咐他的心腹上奏章,要求汉灵帝再一次下令逮捕党人。

汉灵帝才十四岁,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党人。他问曹节:

“为什么要杀他们,他们有什么罪?”

曹节指手划脚把党人怎样可怕,怎样想推翻朝廷,图谋造反,乱编了一通。

汉灵帝当然相信了他们,连忙下令逮捕党人。

逮捕令一下,各州各郡又骚动起来。有人得到消息,忙去报告李膺。李膺坦然说:“我一逃,反而害了别人。再说,我年纪已经六十了,死活由他去,还逃什么!”

他就自己进了监狱,被拷打死了。杜密知道免不了一死,也自杀了。

汝南郡的督邮奉命到征羌(今河南郾城)捉拿范滂。到了征羌的驿舍里,他关上门,抱着诏书伏在床上直哭。驿舍里的人听到哭声,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消息传到范滂那里,范滂说:“我知道督邮一定是为了不愿意抓我才哭的。”

他就亲自跑到县里去投案。县令郭揖也是个正直人,他见范滂来了,吓了一大跳。他说:“天下这么大,哪儿不能去,您到这儿来干什么?”

他打算交出了官印,跟范滂一起逃走。

范滂感激郭揖,他说:“不用了。我死了,朝廷也许能把抓党人的事停下来。我怎么能连累您。再说,我母亲已经老了,我一逃,不是还连累她吗?”

县令没有法子,只好把范滂收在监狱里,并且派人通知范滂的老母亲和他的儿子跟范滂来见面。

范母带着孙儿随着公差到监狱来探望范滂。范滂安慰她说:“我死了以后,还有弟弟会抚养您。您不要过分伤心。”范母说:“你能和李、杜(指李膺、杜密)两位一样留下好名声,我已经够满意了。你也用不着难过。”

范滂跪着听他母亲说完,回过头来对他的儿子说:“我要叫你做坏事吧,可是坏事毕竟是不该做的;我要叫你做好事吧,可是我一生没有做坏事,却落得这步田地。”

旁边的人听了,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像李膺、范滂这样被杀的一共有一百多人;还有六七百个在全国有声望的,或者跟宦官有一点怨仇的,都被宦官诬指为党人,遭到逮捕,不是被杀,就是充军,至少也是禁锢终身。

只有那个宦官侯览的对头张俭,却逃过了官府搜捕。他到处躲藏,许多人情愿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他。等到官府得到消息来抓他的时候,他又躲到别处去。于是,凡是收留过他的人家都遭了祸,轻的下监狱,重的被杀,甚至整个郡县遭到灾殃。

经过这两次“党锢之祸”,朝廷里的比较鲠直的官员遭到沉重打击,大小官职差不多都由宦官和他们的门徒包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科举趣事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17 字

+ 加入清单

榜眼不服气,肉搏成状元

今天的高考虽然比较公平,但面对结果,仍会有考生不服气;古代,这种情况更不少。北宋初年,王嗣中参加科举考试,以第二名的成绩中了进士。但王嗣中却很不服气,认为排在第一名的进士赵昌言不如自己,于是就向有关部门投诉。当时,考试名次虽然排出来了,但还没宣布状元是谁,所以王嗣中就想争一把,把这个状元争过来。此事反馈到了宋太祖赵匡胤那里,赵匡胤没经历过这种事,就命人将王嗣中和赵昌言二人带到殿上来,让他们分别陈述理由。于是,二人就在大殿上吵了起来,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

赵匡胤心想:这样吵下去,吵到天亮也吵不出结果啊!便对二人说:“你们别吵了,现在,你们二人以手相互搏斗,谁胜了谁就是状元!”

众人一听,以为皇帝是在开玩笑呢,但王嗣中反应快,趁赵昌言还在发愣的时候,就抬手向赵昌言头上打去。赵昌言是个秃头,当时戴着帽子,王嗣中一打,一下子把他的帽子打掉了,露出了明晃晃的秃顶;王嗣中捡起赵昌言的帽子,向赵匡胤说:“陛下,臣胜了!”众人见了,哈哈大笑起来,赵匡胤也大笑起来,宣布说: “好吧,那就以王嗣中为状元,赵昌言为榜眼吧!”

惹恼皇帝,发配边区

王嗣中实在是很走运,但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好的运气。明永乐四年,莆田人陈实考中了进士,那一年的头名状元也是莆田人,叫林环。陈实这个人,心胸狭隘,嫉妒心强,十分自负,认为同乡林环平时的成绩和名声远不如自己,怎么他就能当上状元而我就没当上呢?于是便上疏给皇帝,说这次选取状元的结果不公平,应该存在暗箱操作情况,希望皇帝能明察。

永乐帝朱棣接到举报后,对这件事很重视,亲自召见陈实当面询问。陈实便向朱棣说:“陛下如果不相信我的才学在林环之上,可以任意出一百道题,我肯定都能答得上来。”朱棣见他如此自信,就让有关人员草拟了一道百问策,自己亲临考场,命陈实和林环当面答题。他们二人答完后,朱棣看了一下,感觉答得都很有水平,难分上下,就没有要更改状元的表示;陈实依然不服,在朝堂之上与林环争论,情急之下,陈实竟然大吵大闹起来,此举令朱棣大为不满,当场降旨将陈实发配到边远地区戍边。

陈实到达流放地不久,就憋气加窝火一命呜呼了,他的两个儿子也相继丧命,其他亲属也受到连累。直到嘉靖年间,朝廷才不再追究。

大风刮跑卷子,考生被除名

科举制度只能使极少部分人改变命运,多数人只能落榜而归。落榜的原因,成绩不够当然是主要的,但也有其他五花八门的影响因素,让人大开眼界:正德十二年,有个叫刘淮的人参加科举考试,这个人饱读诗书,中举应该没什么问题。可是,正当他在考场答卷时,忽然刮过来一阵风,把他的卷子刮跑了,卷子随风飘飞,飞过了五凤楼、落到了南御河边。卷子被找回来之后,负责录取工作的杨阁老在卷子上批了 “不谨”两个大字,刘淮因此便落榜了。杨阁老所批的“不谨”是什么意思?按字面的理解,很可能是指责刘淮“不谨慎”,可是,卷子被风刮走的事纯粹是偶然现象,再谨慎的人也不可能预测到,因为这个革除刘淮的功名,的确有些荒唐。

幸运儿中的幸运儿

科举考试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能胜出者都是幸运儿;那么,如果有人没答完卷子却依然胜出了,就应该是幸运儿中的幸运儿了!宋代有个叫刘之杰的人,就是“幸运儿中的幸运儿”。

某一年,刘之杰参加科举考试,策论题刚做了一道,肚子便疼痛难忍,只好拿着没答完的试卷往茅房跑。到了茅房后,他把试卷插在了茅房门上,打算等解手完毕之后再带回考场继续答题。但他解完手后,急匆匆地就往考场赶,忘了拿试卷这回事,等到了考场才想起来,回去找时,试卷早已不见踪影,他只好自认倒霉,认定自己这回是没希望了。

但几天之后,他竟然发现自己中了进士,而且还名列前茅!他觉得此事蹊跷,但一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刘之杰后来官至制置史,有一回,他到某州视察工作,当地的官员接待他,在聊天时,那名官员说:“我与大人恰好同年登第,有一事正想告知大人。”刘之杰便问他是什么事,那名官员屏退了左右,对刘之杰说:“当时我在考场上,也去上厕所,见到了您遗落的卷子,发现还欠第二、第三两道大题没做,就顺便带回了考场,替您把那两道题答了,然后交给了考官……”刘之杰一听,如梦方醒,连忙向那名官员表示感谢,说:“我一生官场仕宦,都是您所赐的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马齿苋异名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马齿苋”系草本植物,各地都有野生。味酸,性寒。入胃、大肠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等。说起其异名叫“长命菜”、“长寿菜”,那恐怕就陌生了。其实,这些异名的由来流传着既凄惨,又生动的故事。

相传古代,一年的夏秋之际,北方农村,久旱无雨,赤日炎炎,灾情严重,田间禾苗都枯焦而死。且疫痢流行,饥病交加,老、弱、病、残者相继死去。皇上、地方官吏,对农村的灾荒、人民的疾苦,视若无睹,漠不关心,百姓的生死存亡,只有听天由命。少数壮年力强者,勉强支撑,外出寻觅树皮野草充饥。说也奇怪,他们惊喜地发现,田埂路边有一种野草还茂盛地长着。观其全草,光滑无毛,肉质肥厚,心想:这草一定可以充饥,于是把它连根拔出,采集了一大堆,带回家给全家充饥。吃完后,再去寻觅。吃了几天后,居然大家觉得精神顿起。特别怪的是,所患的“拉肚子病”,也逐渐好了。这个好消息不胫而走,于是村里的人们都去田野寻觅。之后,村民就尊称该草叫“长命菜”、“长命苋”,也有的称它“长寿菜”,“马齿苋”的异名,一一被记载在《本草纲目》、《中国药植志》、《中国药植图鉴》等典籍中。近代编写的大型巨著《中药大辞典》也记载了“马齿苋”的异名。

将“马齿苋”连根拔出后置于烈日下曝晒,多日后仍久盛不衰,再经入地载种,仍能存活。夏秋季节花开成熟,民间大量采集,洗净,欲其贮存,四季常食,则必须将“马齿苋”全草放锅内,经沸水烫过,然后日光下曝晒多日,才能晒得干燥,贮存备用。可见,“马齿苋”的生命力,确实坚强无比,真不愧为“长命菜”、“长命苋”、“长寿草”的美名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有关尊敬老师的历史典故九:东汉魏昭的尊师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时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当他还在童年求学的时候,看到郭林宗,心想这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便对人说:“教念经书的老师是很容易请到的,但是要请到一位能教人成为老师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为老师,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粥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粥来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孔丘周游列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41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55岁时,因在鲁国难以实行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带着自己的部分学生开始周游列国。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孔丘周游列国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正当吴楚、吴越争斗激烈的时候,中原的诸侯国内部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公元前年,鲁国的国君鲁昭公被大夫季孙意如驱逐。季孙意如另立昭公庶出的儿子宋为国君。这就是鲁定公。从此,鲁定公就只成了鲁国的一个象征性的国君,鲁国的权力就分别到了三家大夫的手中。

这就是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但是,这三家大夫在各自为政的过程中,慢慢地又被自己的家臣窃取了实权。其中,以季孙氏家的问题最为严重。这时季孙意如已死,他的儿子季孙斯继承了权力,并任鲁国的相国。季孙斯的家臣阳虎,乘机攫取了季孙氏的实权,并且企图灭掉季孙、孟孙、叔孙三族,自己取而代之。

公元前年,阳虎起兵叛乱,季孙斯逃到了孟孙氏无忌的封地。孟孙无忌有个老师叫孔丘,他早已料到了这次事变,并且事先对孟孙无忌作了警告。因此,孟孙氏预先调兵遣将,将士兵伪装成搞建筑的工匠,埋伏在自己封地的四周,待阳虎赶来捉拿季孙斯时,孟孙无忌的伏兵一拥而上,将阳虎打败了。

孟孙无忌的老师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年。他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邑(今山东邹城东南)大夫。但在孔丘幼年时父亲就死了,因此家中生活很贫苦。母亲颜征在把他抚养成人。他好学不倦,学问很深,并且收了不少学生、弟子。不久,这些学生、弟子遍及各诸侯国,孔丘也很快地就在诸侯国中出了名。孔丘主张各诸侯在治理国家方面要用“德治”,要“举贤才”,同时还应该“正名”,即国君、大夫、百姓、父亲、儿子都应各守自己的本分,不得“僭(jiàn)越”。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仁”的意思就是说做人要有道德观念,要爱人;“礼”就是要人重视内心修养,并用它来约束自己。在教育上,他提倡“有教无类”,即不分人出身的门第高低,每个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他自己收教的学生,就各种出身的人都有,实践了他“有教无类”的观点。在学习方法上,他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都成为以后人们在治学方面的宝贵经验和格言。

当时一些诸侯国的国君想聘用孔丘。但是,他的一些观点显然触犯了那些掌握着诸侯国大权的大夫们的利益。比如关于“正名”的观点,正打中了大夫们的夺权割据、篡夺诸侯权力的要害,他们怎么可能让国君采用孔丘的政治主张呢?

孔丘周游列国,没有一个国家任用他,只好又回到了鲁国。孔丘五十岁那一年,正碰上阳虎叛乱。

由于孔丘提醒孟孙无忌,制止了阳虎的叛乱,孟孙无忌向相国季孙斯推荐,孔丘当上了鲁国的司空。

公元前年的一天,鲁定公让孔丘当相礼,陪定公一起去夹谷(今山东莱芜)与齐景公会盟。由于孔丘的周密筹划和临危不惧的机警应对,使齐国企图借合盟的机会羞辱和绑架鲁定公的阴谋彻底破产。

鲁定公回国后,升孔丘为大司寇(主管司法的长官),以表彰他在夹谷会盟时为鲁国立下的功劳。孔丘乘机施展了自己的抱负,他一面协助鲁定公平息了季孙斯的家臣公山不狃(niǔ)的叛乱,一面帮助相国季孙斯治理鲁国。三个月之后,鲁国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齐景公听说鲁国在孔丘的治理下正在起变化,就紧张起来了。大夫黎弥给景公出了个主意:选一批漂亮的美女和乐工送给鲁定公,让他纵情声色,疏远孔丘。这一招果然灵验。从此,鲁定公就日夜享乐,不理朝政了。

孔丘见鲁定公实在没出息,就带领一些学生再次到各国游历。他先后从卫国、宋国、郑国又到了陈国。当他准备从陈国到蔡国去的时候,楚昭王知道了,派人去请他。陈、蔡两国的大夫怕孔丘被楚国重用后会对他们不利,就在路上派兵截住了孔丘,将他围困了三天三夜。孔丘受了三天惊吓,饿了三天肚子,到第四天上,楚国的救兵到了,才脱离了困境,到了楚国。但楚昭王的大臣们也不能容纳孔丘,他最后只好又辗转回到了鲁国。

孔丘回到鲁国后,年纪也大了。他终于放弃了从政的念头,专心致志地着书立说和教授学生。古代的许多文化典籍,如《周易》、《尚书》、《诗经》、《礼》、《乐》,他都进行过系统的整理;他的言行,由他后来的弟子记录下来,编成《论语》;他教的学生、弟子,号称三千人,其中有名气有成绩的,就有七十二人。最难能可贵的,他还用编年体的形式,根据鲁国史官的记载,整理编纂成了《春秋》一书。这部书记载了从公元前年(鲁隐公元年)到公元前年(鲁哀公十四年)的我国历史上共年中的重大事件。这个时期,人们就通称它为春秋时期。孔丘于公元前年去世。按照后人对中国历史阶段的划分,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开始,到公元前年结束。也就是说,就在孔丘去世后四年,我国的社会历史,就进入战国时期了。

孔丘的学说,后来就发展成了我国文化史上的儒家学派。孔丘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由于孔丘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贡献,以后人们尊称他为孔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诸葛亮气死周瑜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54 字

+ 加入清单

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兵之后,正要乘胜进兵,攻取南郡、荆州、襄阳,刘备派使者带了礼物,向周瑜祝贺赤壁之战的胜利来了。周瑜从使者口中得知,刘备的军队正屯集在油江口。他大吃一惊,知道这是要抢先攻占南郡。心想:“我费了许多军马,用了许多钱粮,目前南郡唾手可得,他倒来抢现成!我要亲自去跟刘备讲理。”于是,他告诉使者,自己要去向刘备回礼。孔明听说周瑜要来,笑着说:“他是为了南郡。”刘备问:“我该如何应付他?”孔明说:“他来就如此如此与他应答。”随即在油江口摆开战船,岸上排列军马。周瑜一上岸,看到军势雄壮,心中不安。刘备设宴款待周瑜。周瑜客套一番之后,说:“你在这里屯兵,莫非有攻取南郡的意图?”刘备说:“听说你要夺取南郡,所以来帮助,若是你攻不下来,我一定要拿下南郡!”周瑜被刘备一激,心想:我只要弹一下手指,南郡便可到手,落得做个假人情。就说:“我若攻不下来,那时由你去取。”事情就这样说定了。周瑜回去之后,立即发兵,攻打南郡。哪知这一着早被曹操料到,他在败退途中已经给南郡的守将曹仁授予了抗击周瑜的密计。结果周瑜中计,不但没有攻下南郡,反而吃了一箭,身受重伤。

这时孔明却乘虚而入,派赵云攻占了南郡。孔明又从被俘的曹军将官手中,得到用作调兵的兵符,诈称要急救南郡,调开了荆州、襄阳的曹兵,由张飞、关羽夺取了这两座城。使刘备有了立足之处。周瑜则气得箭疮迸发,半晌方醒。公元210年,曹操为了离间刘备与孙权的关系。借用汉皇的名义,封周瑜为南郡太守,挑起两家的争端。果然,周瑜派了鲁肃,去向刘备索讨荆州。刘备借口说,若将荆州给了东吴,他就没有安身之地,先借用一下,等他攻下西川,便将荆州交还。并且立了文书,交鲁肃带回。鲁肃回报周瑜,周瑜说:“你又中了诸葛亮的诡计了,他明明是推托,哪有力量攻取西川?我有一个法子,使诸葛亮逃不出我的计算。你再去荆州对刘备说:孙、刘两家既然和好,他不去取西川,我派兵去取,然后将西川让给他,他把荆州还给东吴。”鲁肃说:“西川路远地险,很难攻取,都督的计谋非行不可吗?”周瑜笑笑说:“你真是个忠厚老实人!

我会去取西川给他?不过借这个名义,路过荆州时向他要钱要粮,乘他不防,杀了刘备,夺回荆州。”鲁肃受命,又往荆州去了。刘备与孔明商量。孔明说:“你只要看我点头,便满口应承。”鲁肃见到刘备,说:“我家主公孙将军决定,起兵替皇叔攻取西川,换回荆州。但军马经过时,望供应一些钱粮。”刘备见孔明点头,连忙说:“难得孙将军的好心!”孔明也说:“大军到时,自然会远迎犒赏。”鲁肃暗喜,告辞回去。刘备问孔明:“他这是什么用意?”孔明说:“周瑜的死期到了!这样的计策,连小儿也瞒不过。他是想等主公出城劳军,乘势拿下,杀进城来,哪里是夺取西川?”刘备大惊,问:“那该怎么办?”孔明说:“主公宽心,我只等周瑜到来,他就是不死,也差不多了。”他便把赵云召来,吩咐说:“如此如此,其余的事我自有安排。”鲁肃回去见周瑜,说刘备、孔明都很高兴,准备出城劳军。周瑜大笑说:“看来这次他中了我的计了!”这时周瑜的箭疮已经渐渐平复,便亲自带领水陆两路大军五万人,往荆州进发。到了夏口,就问:“荆州有人来接吗?”刘备派来的人回答说;“皇叔已将劳军的事安排好了,他在荆州城外恭候都督。”周瑜继续领兵前进。到了公安,并看不到有人迎接。船队开到离荆州只有十里远,江面上还是空荡荡的。哨探回报说:“荆州城头上,插着两面白旗,却看不到一个人影。”周瑜心疑,就叫船靠岸,亲自带了三千精兵,直奔荆州。到了城下,依然没有动静。就命令军士叫门,说是东吴周都督亲自来了。

话刚说完,忽听一声梆子响,城头上一齐竖起刀枪,赵云站出来问:“都督究竟为什么到荆州来?”周瑜说:“我是为刘皇叔攻取西川,你还不知道么?”赵云说:“孔明军师已看透了你的用心,所以留我在这里守城,你休想进得来!”周瑜一看情况不妙,调转马头就跑。哨探迎面赶来报告:“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四位刘备的名将,分四路杀来,也弄不清有多少军马,只听到惊天动地的喊声,都说要捉周瑜!”周瑜大叫一声,坠下马来,箭疮又裂开。左右忙将他救起,送回船去。军士们传说:“刘备、孔明在前山顶上饮酒取乐。”周瑜听了大怒,咬牙切齿地说:“你以为我取不到西川,我发誓要将它攻下!”当即传令:继续西进,攻取西川!军队开到巴丘,又有人报告说,上游有刘备的刘封、关平二将领兵切断了水路。周瑜气急败坏,进退两难。这时又得到报告:孔明派人送书信来。周瑜拆开一看,信中大意说:听说足下要取西川,我以为切切不可。西川民强地险,易守难攻。今劳师远征,转运万里,欲求成功,虽孙武不能。曹操刚于赤壁失利,片刻不忘报仇;今足下兴兵远征,倘曹操乘虚而入,江南必化为一片焦土矣!我不忍坐视,特此告知。周瑜看后,气绝身亡,时年三十六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朱元璋长相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331 字

+ 加入清单

朱元璋生就一长瓢把子驴脸,双眼深陷,脸长嘴阔,且脸上长满了麻子,望上去杀气腾腾。但这幅真实的画像一直被密藏着。另一副则是仪表堂堂,脸上一团和气,但跟他本人没有一点相象。现在朱元璋就有这两张形态各异的画像流传至今。如今这两张画像一张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张悬挂在南京明孝陵的享殿内。

朱元璋的两张画像为何形态各异?在民间有个故事。相传朱元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为自己画像。第一位被召进宫的画师,对坐在龙椅上威风凛凛的朱元璋,悉心描摹,画得惟妙惟肖,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黑黑的大脸,额头和太阳穴高高隆起,颧骨突出,宽阔的下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大鼻子,粗眉毛,一对眼晴鼓鼓的,放射出冷酷凶狠的光芒。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怒,双手将腰间的玉带直往下按,据说这是朱皇帝要杀人的习惯性动作。画师吓得魂不附体,也不知出了什么差错,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口中连声说:“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只听得朱元璋大吼一声:“来人,给我拖出去!”就这样,画师被砍掉了脑袋。第二位画师被召进了宫里,画得更加用心,将朱元璋的像画得惟妙惟肖,但同样被拖出去斩首了。

第三位画师很聪明,他悟出了其中道理,于是,对朱元璋的脸型加以较大规模的修饰,着力于眉目传神,侧重于理想表达,便有了这幅据称是不怒自威的皇帝像。据说,朱元璋见了这幅与自己本来面目没有太大关系的画像后,龙颜大悦,重赏了画师,并诏谕将这幅画像摹写了许多本子,用来赐给臣子和留给后世子孙。于是,这位经过呕心沥血、苦心加工,几乎凭空创作出来的慈眉善目的富贵老人,就成了朱元璋的标准像。而那位善解人意的聪明人也受到了奖赏与表彰。这种荒唐可笑的事情只有朱元璋才能做得出来。

有一种说法,说是刘伯温第一次见到朱元璋时,曾在心中大吃一惊,深深为朱元璋那怪异的相貌所震撼:高额细眼,凹鼻阔唇,耳虽小廓却厚,颊虽突而颏硕;身长而背弓,腿长而膝弓,腰粗而肩窄,手阔而指细;行动如虾在水,声音则鹰鸣而猿啼。据说,刘伯温一见之下,便据相术得出结论:此人之相,兼具大贤之厚朴与大奸之残暴。结果,后来的朱元璋,果然以自己的行为,准确地证明了刘伯温之所言不虚。对这段说辞,我们不必追究其真假。事实上,它是后人附会发挥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它至少在刻画朱元璋其人的容貌与作为上,相当传神。这里对相貌的描述,显然更接近未经艺术加工的那幅标准像。

弄得谁都过不好

在朱元璋统治时期,朝中人人自危,每时每刻都担心飞来横祸,官员们每天早上入朝,即跟妻子诀别,到晚上平安归来,合家才有笑容。结果官员害怕白天,夜晚不上朝,皇帝也不处理公务,生存概率要大一些。

朱元璋晚年身为帝王,号令天下,不可一世。但他并不幸福,其情绪状态一直是郁郁寡欢。朱元璋的个人悲剧在于:当他充满自卑的时候,他尚有几分自信,而当他应感到充满自信时,他却尤感自卑。换言之,当朱元璋还叫朱重八时,他表现得相当的顽强、自信、礼贤下士、恢宏大度,纵然只是红巾军的一方将领,却已是众望所归;但自打朱重八改名为朱元璋后,他便越来越敏感、脆弱、刚愎自用、残忍凶暴。由此,朱重八与朱元璋可谓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格,是仁君与暴君的鲜明对比。

明朝自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十六个皇帝中没有一个皇帝是有胸襟、有气度的。这大概是有遗传的因素在里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