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基层干部学习三严三实读书笔记(推荐20篇)

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下面是基层干部学习三严三实读书笔记,快来围观吧。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基层干部学习三严三实读书笔记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能帮助到您。

浏览

7063

作文

1000

篇1:《蓝色的兔耳朵草》读书笔记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杨红樱写的《蓝色的兔耳朵草》这本书之后,我很被笑猫的执着所感动。

虎皮猫是笑猫心爱的猫,虎皮猫在钟楼敲钟为人们祝福,耳朵被钟声震聋了。笑猫为了治好虎皮猫的耳朵,去蓝山上摘一颗蓝色的兔耳朵草,一路上危机四伏:

巨大的山蜘蛛,它要把笑猫做午餐;母老虎把笑猫给自己的孩子做学具;残暴的公花豹把笑猫当玩具,抛到空中再用嘴接住;还有那湖怪,把笑猫做猎物。笑猫义无反顾,克服了种.种困难,在猫头鹰的帮助下,终于拿到了蓝色的兔耳朵草,可是被贪吃的小兔子偷吃了。绿毛龟对笑猫说:”只要心中有爱,奇迹一定会出现。“从此,笑猫天天陪着虎皮猫,不厌其烦地讲去蓝山的遭遇,奇迹终于出现了。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只要一心一意的做一件事,一定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弟子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在二年级时,老师发给我们一本《弟子规》,我爱不释手。

我有时爱发脾气,虽然平时不爱生气,但不代表我不会生气,性情十分暴躁,想快一点写好,但又快不了。下载,我想到了《弟子规》里的“事虽小,勿擅为”。脑中就幻想除了我当时发脾气时的情景,如果我当时冷静一点,就不会为这些小事情来生气了。

在我周围的一些同伴,经常会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举动,或是出口粗话,这是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可以让我不孤单,我又想到了《弟子规》中这样的一句话“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意思是:我们都是人,但是素质不同,经常大人,骂人的很多,但是懂得谦让的人却很少。

读《弟子规》时,我最忘记不了的就是“父母乎,应勿缓,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求时要赶快做,父母命令时不能懒。我还记牢一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待,不离床。”意思是:父母有疾病了,应该赶紧给他们吃药,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要不停地服侍,不离开他们半步。

还有很多如“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等等,词和句我都牢牢记在心里,从而每时每刻告诫和提醒自己,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要听从他们的话。

在世界上,父母吧我们养大,那么疼爱我们,我们一定要孝敬他们,听从他们,服侍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笑猫日记幸福的鸭子读书笔记 陶昕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寒假里,我看了许多杨红樱阿姨写的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笑日记幸福鸭子》。里面的主要内容是:寒假里,马小跳、唐飞、毛超、张达和笑猫一起来到了乡下张达外婆的家。他们见到了巨人阿空、腊肠狗拖拖,和一只名字叫做麻花儿的女鸭子。这是一只心中常常会有幸福感的鸭子,她的幸福仿佛没有边际。我觉得麻花儿非常的善良,就拿一件事来说吧:一天,笑猫一不小心就掉进了一口枯井里,麻花儿知道了,连忙跳下了那口枯井里,用她自己的体温来温暖着笑猫。

我读完了这一本书,心里想:我要向麻花儿学习,学习麻花儿那些善良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百万英镑》读书笔记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他1935年出生于美国,是著名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他还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祭奠人,这次我看了他写的《百万英镑》,写得非常好。

《百万英镑》叙述了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穷小子亨利亚当斯应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获得了一张不能兑现的百万英镑支票。按常理来说,这张支票虽然数额巨大,但是应为不能兑换,并无实际用途。可是,在充满拜金主义的20世纪英国,围绕这张百万英镑却发生了一系列荒诞而又引人捧腹大笑的事情。亨利因为这张支票而某的一个好职位,并获得一笔不菲的钱财,还获得美人芳心,因此青云直上、飞黄腾达起来。故事虽然是以喜剧收场,却让人感叹万分。

它涵盖了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丑恶、肮脏的灵魂,讽刺了不同阶层人物虚伪的面具下掩藏的拜金主义和腐朽思想。这个故事体现了马克吐温幽默滑稽的独特风格,读来趣味横生,令人捧腹大笑。

翻开他一篇篇精彩绝伦的文章,我不仅能感受到幽默的乐趣,更能体会到社会的哲理,他也引导我深入地思考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习三严三实读书笔记

全文共 1490 字

+ 加入清单

习主席在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三严三实”的论述是对作风建设的进一步升华,简明扼要,切中要害。在学习“三严三实”后,本人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是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今后,要继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深入研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党的基本知识,掌握其精华,并将其自觉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工作上要向先进的同志学习,不断改进自身不足,生活上要树立健康、向上的意识,增强对社会的判断力和洞察力,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泄气,多接触思想水平高、道德情操好的同志,多学习他们的精神实质。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今后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情,不求别人办违反规章制度的事,不答应别人办违反规章制度的事,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牢牢限定在规章制度中,自觉遵循“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要求。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古话说“头上三尺有神明”,共产党人的“头上神明”是什么?就是对信仰的敬畏,对法纪的敬畏,对组织的敬畏,对群众的敬畏。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见异思迁、见利忘义,恪守自己的为人风范和处事品格,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政治本色。要一辈子“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就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把慎独慎微作为个人思想修养和行为规范的理性界碑,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认真做好每件小事、管好每个小节,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洁身自好,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办的事情不办,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

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民之所需、民之所欲、民之所困正是各级干部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因此,我们在谋划工作时,要从实际出发,想群众之所想,从解决群众身边的难事出发,不放过一件小事,多做有利于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大事,秉承科学精神,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创业要实要求我们要“干真事”, 以恭敬、敬业、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做事;创业要实要求我们要“会干事”,不但要有干事的热情,还要有干事的本领,具备判断事务发展的主要矛盾,具备解决矛盾的知识和能力,吃的了苦,挑得起担。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做人要实,首先要做一个“老实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待工作。其次要做一个公道正派的人,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为身边群众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做人要实,还要做一个忠诚的人,党的事业忠诚,要坚定信仰,对人民的利益忠诚,要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兑现对人民的承诺,以“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成果取信于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父与子》读书笔记 杨学商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父与子》这本书,我发现父与子在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那么的有趣,而且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最搞笑的要数家中的游艺演出了,家中的游艺演出画的是父亲带着一个帽子在沙发上抽雪茄,喷出的烟圈慢慢的扩大,而儿子就跳过烟圈。这个好笑的故事告诉我们吸烟有害健康。

最能体现父亲爱儿子的是踢错球,踢错球画的是父亲和儿子正在踢球,而足球一不小心掉到了下水管道里面,父亲便爬下去拿皮球,过了一会儿,在旁边等候的儿子看到了一个圆圆的球体,以为是足球,便踢了一下,但儿子踢的那个“球”竟然是父亲的头(父亲是光头),父亲拿球上来的时候,儿子“嘤嘤”哭了起来,父亲并不责怪儿子,和他一起回家去。并不要责怪儿子,他也不是故意的。

最能体现父亲爱儿子的是爱子无畏,这篇漫画说的是一个人拿着枪去银行抢劫,撞到了儿子,儿子哭着回家跟父亲说,父亲立刻去银行把那个人揍了一顿,银行里的人一片欢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好人好事往往是在不经意间。

……

这个光头爸爸和刺猬头儿子,带给了我们很多的快乐,也带给我们很多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人与海》读书笔记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让人感悟颇深的书——《老人与海》。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位老人常年在海上打渔的故事。有一次他看到了一条很大的金枪鱼,准备抓住它,于是老人与它搏斗了半天,终于捕到了它。可在返回的路上,金枪鱼流出的鲜血引来了成群饥饿的鲨鱼。老人使出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可是鲨鱼还是一个劲的啃食着金枪鱼。结果老人拖回去的只是一副大鱼骨架。

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各种困难,虽然不像老人的那么巨大,但我们要向老人学习,碰到困难迎头而上,不退缩,努力克服困难。比如说海伦凯勒,在她十九个月大的时候,一场疾病使她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失语。但她没有放弃,通过老师的指导,海伦十六岁时进入剑桥大学,四年后如愿进入哈佛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鼹鼠的月亮河》读后感与读书笔记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鼹鼠米加是一只像丑小鸭的人,他与哥哥们长相相差很远。皮肤黑,生活日夜颠倒,不喜欢挖掘。幸好他的父亲是个很开明的人,认为他至少还是鼹鼠,应该把他养大。米加碰到了非常穷苦的魔术师咕哩咕,向他学习变魔术。由于他们合作默契,表演非常精彩,成了魔术明星。但它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可它从不向困难低头,一直做到成功为止。有一次,米加想把树叶变成铁,居然变成了一张纸。但它并没有放弃,变了再变,变了再变。终于,把树叶变成了铁。可我有时遇到困难,还会向它低头。

以后我在生活中,要向米加学习。它聪明,又爱动手,可有些人,聪明是聪明,但懒得做事,动脑不动手,再聪明也没用。米加它的意志力很强,无论遭受多少次失败都不后退,我们也一样,不管多难,只要能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再困难的事也会成功。一个小鼹鼠都能坚持不懈地克服重重困难,我们也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皮皮鲁传读书笔记 胡田昊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我看了郑渊洁写的皮皮鲁和梦中人,这是本极富想象力的书,运用好多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

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有皮皮鲁一家、梦薇、马过山……梦薇是一名梦世界的人,她无意中走错路,来到了人类世界,她在人类世界只能活30天,回去的前提是全世界的人都要同时入睡,少一人也不行。好心的皮皮鲁一家人帮助了梦薇,当全世界的人都快睡了时,还有50名人正在开紧急会议……所以第一次失败。当医生的皮皮鲁妈妈想出了一个法子,把人类的器官植入梦薇的身体,因为梦薇的身体结构和我不一样,经过3天的手术梦薇变成了人类。

我看到皮爸爸时觉得他很机智,一看到梦薇这事就去做节目,这样两全其美,既能帮助梦薇又能提高收视率。看到马过山警探时觉得他很威武,有个警探的气质,还一直保护着梦薇,是她不被坏人欺负。看到皮妈妈时觉得她很聪明,在紧要关头,想到让梦薇变成人类的法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父与子读书笔记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中午,小明放学回家,就趴在自我的屋子里看着自我心爱的书,妈妈做好饭,爸爸说:“小明呢?”妈妈说:“在自我的屋里看书。”爸爸走进他的屋子里,对小明说:“吃饭了。”小明慢悠悠的走了出去,爸爸一看小明的这本书,就得很有意思,然后,爸爸就像小孩子一样趴在地上悠然着看了起来,小明刚做到凳子上,看见爸爸没有走过来,妈妈生气的说:“把你爸爸叫过来。”小明生气的走进自我的房间,见爸爸在悠然的看着他心爱的书,小明把爸爸叫到餐桌。

这就是一对又幽默、了不起的父与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父与子读书笔记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父与子》是一本幽默连环画。它的资料十分丰富,它使一代又一代人从中获得快乐。每个阅读《父与子》的人都无不为这一对从不安分,总得惹出点儿事来的父子由衷的发笑。

《父与子》由他们平常开始,过着快乐的生活。车子坏了用脚蹬着走。父亲吸烟被儿子以为着火了,立刻就取一桶水泼过去。儿子打翻了墨水瓶,父亲要打他,可他发现儿子裤子破了,就先帮他缝补裤子,儿子以为没事的时候,缝补完了还是照样打他。还有一个让家长签字的绝招,儿子问父亲:“你能蒙着眼睛写自我的名字吗?”结果父亲上当了,儿子把试卷给蒙着眼睛的父亲签字,签完了父亲还在为自我能蒙着眼睛签字而骄傲。

父与子是一对可爱而搞笑的人物。他们善良、正直、真诚和宽容,懂得生活,有幽默感。他们对生活中的奇遇或凡人小事,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平和的情绪,有时甚至显得天真,去消释矛盾,去自寻其乐。我们每个人,不论是小孩或大人,只要具有幽默情趣与平和的心态,生活中如何没有快乐呢?

看过这本书的人,必须忘不了这父子俩典型形象:脑袋扁圆、总穿一件马甲的父亲,一头乱发、小不点儿的儿子。

每个家庭就得以父与子为榜样,过上和谐、快乐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学习三严三实读书笔记

全文共 10840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的提出,简洁而深刻地阐述了党员领导干部修身做人、从政为官、谋事创业的核心理念,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三严三实”高度概括如何做人、做事、做官,三位一体,互为关联。“三严”之中,前提是修身;“三实”之内,基础是做人。评价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有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这就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首先从培育健康的人格、激发人格的力量上下功夫。

“三严三实”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既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结合,又体现了内在规律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既有思想要求,又有实践标准;既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又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之道”和“家国情怀”一脉相承。

一、“君子之道”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人格力量的经典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和价值追求,塑造和凝结成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力量可以用两个方面的内容来概括:在形象上,表现为“君子之道”;在内容上,表现为“家国情怀”。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君子之道”和“家国情怀”一直是相生相伴、交相辉映,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毫无疑义的道德制高点。

“君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格化的重要概念,是深入人心的人格理想。《尚书》中说,“君子勤道,不作无益害有益。”孔子一生更是对“君子”一词谆谆乐道,《论语》二十篇五百章,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劝人学为君子、行为世范。据有关学者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过107次。《论语》开篇即以“君子”发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孟子》中也有82次论及“君子”,

如“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等等。荀子则强调,“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那么,究竟什么是“君子”?孔子的理解,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究竟什么是“君子之道”? 孔子至少有过三次不同的回答。

一为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孔子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阐述君子之道,时刻以仁、知、勇三德要求自己,始终朝着不忧、不惑、不惧的目标迈进。

二为子曰:“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是孔子从为官者的角度阐述君子之道,作为一名为官从政的君子,自身的行为举止要谦虚庄重,在上级面前,要恭敬有礼,对待老百姓要爱护有加,需要百姓去做的,也应该得体适当,不能过分。

三为子曰:“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这是孔子从为人处世的角度阐述君子之道,强调要各安本分,遵守规矩,先予后取。

孔子关于“君子之道”的三段论述,分别阐发了做人、为官、处世的道理。此外,孔子还用大量篇幅,进行过“君子”与“小人”之辨,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尊贤而容众,喜善而矜不能”等等,勾勒出“君子”和“小人”的明显分野,显示出强烈的价值取向。

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里的求,是指责的意思,是说当出现过错或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时,君子一定会先反思、责备自己,从自身中寻找原因;小人则一定会想办法推卸责任,抱怨别人。这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经常想一想什么是“做人”、什么是“公仆”、什么是“权力”、什么是“考验”,始终不能忘记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品行和操守,是多么的相似!

孔子之后,后世大家对“君子之道”的引述和阐发不胜枚举。从西汉的董仲舒到唐代的孔颖达,宋代的程颢、程颐和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王夫之等等,历代相沿,融会贯通到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君子”这一理想人格的塑造,受到上至历代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推崇。直到今天,人们还常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等。在贪污腐败时有发生、欺骗讹诈屡见不鲜、假冒伪劣充斥于市,一些人不讲诚信、不守规矩、不修官德,不少人慨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今天,重提世代尊崇的“君子之道”,倡导全社会都能够学为君子、行为世范、修善讲睦、谦恭礼让、经邦济世、自强不息,无疑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格力量的核心内涵

在中国的“国家”概念中,国与家是永远联系在一起的,“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这就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而代表这种情怀最高境界的追求,就是历代仁人志士念念于心、口口相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早的记载见于《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说明个人的修养、家庭的幸福与国家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尽管孟子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真正的君子,仅仅“独善其身”、“洁身自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济世、安民、建功、立业的理想、决心和责任。正如范仲淹所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如果说,“君子之道”是传统人格力量的外在形象,“家国情怀”则是传统人格力量的核心内涵,两者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条神圣血脉。

正是在这条神圣血脉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秉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信念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决心,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或是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或是挺身而出、为民请命;或是马革裹尸、精忠报国,真可谓豪气干云,史不绝书。他们时代不同,境遇不同,地位不同,但都表现出一种至高无上、无坚不摧的人格力量,名垂青史,烛照千古。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础是修身。儒家经典《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就是说,从最高统治者到普通老百姓,都要把修身作为为人处世的基础与根本。不管是孟子倡导的“性善论”,还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在孔子眼中,都是“性相近”,但为什么又“习相远”?区分就在于是否修身。只有修身才能抑制人天性中本有的恶,光大天性中本有的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条件是齐家。《大学》强调:“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当年邓小平同志视察珠海时说:“没有家庭不行,家庭是个好东西。我们还要维持家庭,孔夫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元,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他担任领导干部后,始终秉持清廉家风,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堪称新时代“齐家”的典范。相反,近年来有少数领导干部作风不正,连带家风不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犯罪,全家覆没,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标是治国理政。“国家者众人之国家;天下者众人之天下”,于民族和人民而言,国家是每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所,国若不治,家亦难存,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有些人,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和家族考虑,全然不拿国家当回事。当权执政者都应当试问一下自己:我们的心目中还有多少国家意识、社稷观念、民本思想?还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之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结果是天下太平。平天下,就是天下为公,国泰民安。这里的“平”可理解为三层含义:

一是“和平”,如尧对舜说“协和万邦”,国与国之间协调发展,和平相处;二是“平等”,如孔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三是“平安”,如“仁者安仁”、“修己以安人”。总之,天下为公,国泰民安,不仅包括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平”,而且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还包括每个人通过修养所获得的身心内外的“安泰”、“宁静”,做到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养,人人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这就是天下之大道。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是传统人格力量的升华和发扬

邓小平同志说:“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所谓真理的力量,是指认识和掌握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引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实践的能力。所谓人格的力量,是指依靠人的信仰、气质、品德、才智等汇聚而成的感召力、影响力、带动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代表着真理的力量,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则是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一个伟大的执政党,只有掌握正确理论才能为人民指引前进方向,只有具备高尚品格才能赢得人民的认可、尊敬和追随,两种力量缺一不可。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到中国,就使苦苦求索中的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就是真理的力量。但真理自己不会说话。真理的力量要靠人格的力量来实践和体现。恩格斯曾经说过,“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他在论述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指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知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一些人用舌和笔,一些人用剑,一些人则两者并用。因此就有了使他们成为完人的那种性格上的完整和坚强”。恩格斯这段话用在近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也是非常恰当的。

共产党人并非都是完人,但必须永远朝着追求完美人格的目标而努力。回顾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格力量千锤百炼、反复锻造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典型的,具有超强人格力量的优秀共产党员。这些优秀共产党员心系天下,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融聚传统人格力量精华和党性原则于一身,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千千万万的群众认识、了解我们党,最早并不是通过学理论、听宣传、看原著,而是通过身边党员的道德品行、人格魅力、工作作风、牺牲精神等方面来感知并产生信赖的,然后才进一步认识、学习、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才进一步追随党、听党话、跟党走。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1949年我们党夺取政权,取得胜利,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真理的胜利,也是人格力量的胜利。抗日战争期间,虽然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正面战场也做出了极大的牺牲,但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及20余个中央委员先后事敌,国民政府58名将官公开投敌,一些国军部队成建制哗变,协助日军作战的伪军人数高达210万,超过侵华日军的总数,是一个抹不去的历史污点。对于那些汉奸而言,国格的沦丧根本上源于其人格的沦丧。而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共产党人如中流砥柱,独力擎天,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抗战期间,共产党的高级领导者无一人向日本人投降,也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去当伪军,两相比较,高下立判。共产党员、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在林海雪原中被日军重重包围,弹尽粮绝,有人劝他投降,他只说了一句话,“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然后以身殉国,连作为对手的敌人都为之肃然起敬。有这样的血性和铁骨,有这样的人格力量,中国共产党不可能不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的这个群体中,毛泽东同志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无疑是一位杰出的代表,他那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和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无可争辩地使他位于历史巨人之列。早在1918年,青年毛泽东就写下了“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的豪迈诗篇。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年代,他以超迈绝伦的胸襟和俾睨群雄的气魄,指点江山,运筹帷幄,勇于压倒一切敌人,勇于战胜一切困难。在率部长征到达陕北之后,他挥笔写就的《沁园春·雪》,“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气象之大,震烁古今。难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第一次接触毛泽东时,就惊异地发现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有一种不可征服的人格力量,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回国前曾是坚定的“拥蒋派”,但他延安之行后,从国共两党党员作风鲜明的对比中,看到中国的前途所在,发自肺腑地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深为人民群众怀念的周恩来总理,顾全大局,能力超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其高尚的人格,给后世留下无尽的美谈。周恩来的一生,永远是坦诚第一、他人第一、工作第一、谦逊第一,即使是曾经的谈判对手,如张治中、张冲、马歇尔等人,也无不从内心深处钦佩他一身正气、襟怀坦荡的君子之风。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建设年代,周恩来给人们留下的永远是求真务实、举轻若重、细致入微的形象,他以自己毕生的心血,践行了“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铮铮誓言,真正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也曾经说,“是周恩来的人格力量说服了我。我觉得,一个拥有如此高尚的领导人的政党是值得信赖的。”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始终把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一生为坚持真理、主持正义而“三落三起”,每次被错误批判打倒都“不坠青云之志”,始终豁达乐观、沉着坚韧,对未来充满希望;每次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都不计前嫌、无私无畏、以顽强的意志排除干扰,坚定不移推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和实践,真正做到了心底无私天地宽。邓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至今仍令无数人动容。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格力量的升华和发扬,是真理力量的生动体现,最终凝聚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和优良作风,经久不衰,历久弥新。令人欣慰的是,在历史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远见卓识,兴利除弊,革故鼎新,兼具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整体人格正在得到重新塑造和弘扬光大,希望像阳光一样重新照亮中国的大地。

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仍然是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在新的历史时期,“四大风险”、“四大考验”是我们党治国理政面临的最大风险和最新考验。面对新的挑战,如何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全党上下必须清醒认识和深刻思考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洞察时代风云,坚持从严治党,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工作开局的切入点,制定实施八项规定,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作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强调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强调要坚持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以实干促发展,以实绩论英雄,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强调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打击和遏制腐败;强调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等等。

实践已经证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这些决策和要求可以说“一洗万古凡马空”,起到了刷新吏治、提振士气、凝聚民心的巨大作用。其重大意义有多个方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正在重塑中国共产党的整体人格,我们十分注重发挥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政治力量。

首先是做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凡事都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树标杆、以上率下,“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央政治局发挥领导作用的一项基本要求,就在于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抓改进作风,必须从中央政治局抓起”、“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真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行胜于言,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领导同志这种严格的自律产生了强大的人格力量,对全党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使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不断走向深入,使党的作风建设呈现崭新面貌。

其次是立标杆。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三严三实”之后,重新走访河南兰考,重提焦裕禄精神,为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树立起了时代的标杆和学习的榜样。焦裕禄身上体现的亲民爱民的公仆精神、科学求实的实干精神、迎难而上的大无畏精神、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自律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人格力量的真实写照。正是有了无数这样的优秀党员和先进人物所汇聚的人格力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推动力。

第三,正人心。古人云,“正人心而后正天下”,“治国必先正心”。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国无法不兴,人无德不立”,在弘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伦理的同时,大力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努力以人格的力量以上领下,表率社会,凝聚共识,赢得人心。

第四,明法制。重人格,正人心,并非轻制度。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治国理政的最佳方式,是破解当前各种难题的最佳选择。如果说人治是专制的产物,法治则是民主的结晶;分散的小农经济可以实行人治,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则必须有法治保障。故此,全面依法治国应运而生。但法治不是万能的,法治的缺陷必须依靠德治来弥补。法治是他律,德治是自律,法治手段外化于行,人格力量内化于心,两者相得益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第五,反腐败。任何形式的腐败都是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背道而驰的。一个时期以来,市场交易规则严重侵蚀到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几乎无处不在,世界几无净土。严重腐败问题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也在不断地消解着人民群众的热情和对党的信任,挑战着社会心理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曾意味深长地提到著名的“塔西佗陷阱”: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予负面评价。一个执政党的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党的整体人格,公信力的丧失,意味着执政党人格的总体崩溃。在治国理政中,政治公信力是最重要的公信力,做得好就会“取信于民”,做得不好就必然“失信于民”,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共产党人人格力量的最大挑战是腐败的侵蚀。人民群众对我们有意见,不是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有意见,而是对少数党员干部的贪腐行为有意见,对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有意见。有些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利益,理想信念丧失,导致精神支柱坍塌,人生方向迷失,守不住党纪国法的底线,最终走向腐化堕落,败坏了党的形象,损害了党的权威,教训十分深刻。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腐败不除,党的人格力量和政治公信力就无从谈起。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党员、干部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在当前形势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要求,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全面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努力铸造以政治上光明磊落,作风上清廉自律,工作上求真务实,生活上简单朴素为基本内容的共产党人健康人格,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全社会做出表率。

第一,要涵养正气。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正”,是对“政”的最佳诠释。为政者就要像孟子所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领导干部第一位的要求就是要“正”。好人未必是好官,但好官必先是好人。对党忠诚,必先做人要实,为人正派。正气凛然,是共产党人健康人格的重要体现。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正气虽然无所不在,历久弥新,万古长存,但营造培养却不在一朝一夕。队伍有没有正气,有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首先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的少数”。领导干部为人堂堂正正,为官清清白白,坦坦荡荡,顶天立地,敢于担当,就很容易赢得群众的拥护。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先进性,就要始终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就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保持这样一种精神面貌,正是党的根本宗旨和先进性的重要表现”。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要重视“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风”。这都是对共产党人人格力量的最好注解。

第二,要绝对忠诚。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绝对忠诚是我们党对党员的根本政治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健康人格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行为主体,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而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这种责任,概括起来,就是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只有党员热爱党、拥护党,才能使党的肌体充满活力,使党始终保持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外敌强攻不足畏,木马藏奸最可怕”。

对于人民法官来说,不但要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还要强调忠于法律。法官最大的耻辱就是知法犯法、枉法裁判。一个对法律不忠的人,是没有资格担当法官重任的。法官不仅要模范地遵守法律,而且要善于运用法治意识和法律思维创造性地执行法律,不仅要服从现有的法律,更要服从法律的基本价值——正义和良知。正义和良知是法官健康人格的基石。

第三,要严守规矩。

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在古人心目中,君子必定是中规中矩之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中规中矩也应当是共产党人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我们党在这样一个大国执政,要保证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需要秉持法律这个准绳、用好法治这种方式。党的纪律也是刚性的规矩,对于党员而言,要始终将党纪挺在前面,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这样做、哪些事该那样做,都要遵章守纪,自觉按原则、照规矩办事。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人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暧昧、立场摇摆,对涉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政治问题公开发表反对意见,对中央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自行其是,热衷于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宗派主义,这些都属于典型的“吃党的饭砸党的锅”的行为,有的甚至触破法纪底线,滑向违法犯罪、腐败堕落的深渊。严重违纪违法者,无一不是从不讲政治、不守规矩、不听招呼开始。

第四,要保持本色。

古人云:“廉,清也”,“不受曰廉”,“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为政清廉,不被收买,也不收买别人,应当是共产党人健康人格的底线。“廉者昌,贪者亡”,“公生明,廉生威”,是古往今来执政者一条最根本的经验教训。要倡导诚实政治,按本色做人,按规矩办事,绝不做好大喜功、沽名钓誉、揽功诿过、劳民伤财的事。要坚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打击和遏制消极腐败现象。

保持清廉政治本色,还要强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能像某些腐败分子那样做“两面人”,“大奸似忠”,讲的是马列主义,信的是权钱至上;对组织不讲真话,对群众不讲实话;一面大谈廉洁,一面大肆敛财;一面严责普通工作人员,一面骄纵亲属子女和身边人、“圈内人”;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这种扭曲的人格与共产党人的健康人格是格格不入的。

总之,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体现,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的人格力量要靠千千万万党员的人格魅力来汇聚。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对照“三严三实”,在加强人格修养、增强人格力量方面,提交一份完美的答卷,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读书笔记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爱、温暖、避风港的象征,但在巴金笔下的这个旧社会中的家却是恶魔、监狱、刽子手。

小说中,有很多情节让我感到悲愤,感到惋惜,感到痛心!但我暗暗为自己庆幸,因为吃人的封建礼制已被前人埋葬,我应当感谢他们。在无数的可怜的生命做了陪葬品后,一些可爱的勇敢的人奋起而攻之,打碎了,幻灭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从前饱含女子血泪的旧路我们不会重蹈,这是最大的幸运!

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梅、琴、鸣凤、瑞钰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结果。梅,因母亲的态度而与觉新擦肩而过,并早早地做了寡妇,在与觉新重逢后,又因自己的感情不能抒发而抑郁成病,吐血而死;琴,读了几年书,积极地与觉民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的婚姻,在觉新和觉慧的帮助下最终取得了胜利,真心地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鸣凤,好一个烈女子!为了自己纯洁的爱情,不惜抛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毁了自己,我真佩服她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毅然选择这种壮烈的方式反抗;瑞钰,一个善良贞静的人儿,任人摆布,因肚子里的孩子受到众人的排斥,被赶到城外的一间阴暗潮湿的房里,而他的丈夫觉新太懦弱,导致了她在生下云儿后离开人世,这使我憎恨迷信,憎恨懦弱。这些女性人物表现出了在封建社会里有太多的人做了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品。

三兄弟的性格大不相同。作为大哥的觉新样貌清秀,品学兼优,本有着大好的前程与美满的梦,但在吃人的封建礼制面前他不敢背负不孝的罪名,他屈服了,接受了,忍受着别人难以明了的苦衷,博得长辈们表面上的暂时的友好对待,但他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失去了所爱的梅,失去了贤惠的妻子,失去了无数个反抗的机会,甚至还做过封建礼教的刽子手,逼二弟觉民完婚,但最后,他有了一点觉悟了,他终于帮助三弟成功地逃出了这个可怕的“家”;觉民拥有进步思想,但不坚定,他是处在守旧与进步之间,然而,就是这样,他凭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帮助,赢得了琴——一个进步的充满自信的新女性;觉慧,不但拥有进步的思想,而且意志坚定,他带着一个单纯的信仰,不放弃,向目标大步走去,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有一丝遗憾,觉慧的反抗为他赢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终于摆脱了这个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为了事业失去了爱情,牺牲了一个原本美好的生命。高老爷的封建思想、整个社会制度、整个迷信夺取了多少人年轻的生命!

“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我会和巴金一样记住:青春是多么的可爱,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春岁月中,我们充满了激情,我们的心里洋溢着爱!那么就让它作为我鼓舞自己的源泉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稻草人》三年级读书笔记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是叶圣陶写的一个故事集,里面有一个跟书名同名的故事。>is a set of stories written by Ye Shengtao, which contains a story with the same name as the title.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系列稻草人在夜晚发生的事情,稻草人的主人是个老寡妇,丈夫死后,刚还清葬费,儿子也死了。

这些事情讲述了稻草人是非常爱他的主人,以及虫子是如何可恶,当地封建社会是多么凄惨。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古时候,那些富人、地主,凭着自己的财富,勾结当地的县官,来欺负那些没钱的百姓们,还有些人,由于生活条件不够好,就去赌钱,赌输了,就卖妻卖子。

这个故事同时也告诉我们:以前的生活那么惨,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幸福,为何不珍惜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论语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是一部经典国学著作,众所周知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整理的,内容为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仁、义、礼、智、信”。其核心思想为“仁”,他所提出的“仁”实际上是一种公益的思想,希望建设一个公益的社会。

对于《论语》的内容,我们在初中时就开始接触了,至今过了六七年,但譬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经典语句我们依然随时都可脱口而出,这说明经典就是容易深入人心,但当时尚且年少,对其内容页大都一知半解,现在重新再细细品读,便对其内涵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论语》全书有很多章节,但我最喜欢“学而第一”章里的内容。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则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则主要是要同学们适应新环境,好好学习,培养君子风度,搞好团结,正体现了其“礼”的思想。这一则也被收录在中学语文课本的《论语》十则里,第一次学时,我并没有真正读懂它的意思,尤其是“朋”字,一直还以为是“朋友”的意思。这样又证明了《论语》的又一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果我没有重新认真的去复习,又怎会知道这里的“朋”不是朋友的意思,而是指聚在一起学习的同学们呢?

还有一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一则我经常用来提醒自己,为人处世要常常自我反省,从而自我提升。这一则的意思是:曾子说:“我每天做三个方面的反思:替人设想做到忠实了吗?与朋友交往做到诚信了吗?老师传授的学业复习好了吗?说明了作为一个学生每天应该坚持的三省内容。如果这样坚持自省,那为人必定越来越完美,我们不仅现在应该坚持,即使毕业后不再是学生了也应该继续坚持。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而《论语》中最能体现“仁”的一则是“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意思是说人如果没有仁义,还怎么对待礼?人如果没有仁义,还怎么对待乐?说明了仁是礼乐的基础。一个人如果要成为君子,即思想道德修养高的人,“仁”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如果没有“仁”,又怎会有其他的“义”、“礼”、“智”、“信”呢?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仁”,就难以成为君子。

《论语》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其所蕴含的丰富哲理时刻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它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愿《论语》文化可以继续传播扩散,经久不衰;愿社会充满仁义道德;愿孔子向往的“仁”(公益的社会)能早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学习党章党规读书笔记范文

全文共 218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在不公文写作首选网站--公文网 同时期,实行不同的治国方针策略。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不断改变治国的方针策略,这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但是有一点是永远不能变的,那就是共产党员的本色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早在 1944年9月8日 ,毛泽东主席在悼念张思德同志的会上就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是革命的政党,是为着解放人民和彻底为人民工作的政党。因此,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了我们的宗旨。也正是因为我们党一直秉承着这个正确的服务宗旨,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革命的事业才能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新党章里说得好,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这也是我们党与其它政党的区别所在。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我们党就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在革命斗争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与群众建立起密切的鱼水关系,不但保护了自己,而且壮大了自己,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革命的胜利。在革命斗争年代是如此,今天,我们在和平年代搞建设更是如此。脱离人民群众,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好像鱼离开水,这是很危险的事情,这是关系到我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只有牢牢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法宝,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才能顺利开展,我们的祖国才能繁荣富强。但是,现在我们有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没有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不顾党和人民的利益,不顾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做了一些与党和人民利益相违背的事情,侵害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损坏共产党的形象,败坏党风国法。这与党和人民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这一次党中央决定全体党员参加先进性学习,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党的执政能

在新党章中,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作为全部的指导思想并在党的性质中具体体现。这样的性质表述是切合我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的,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成为最先进的党,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的党,这样才能永葆活力。

在新党章中体现了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新党章还规定要“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并赋予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以经常性的“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进行监督”的职权,这在我们党内法规史上是第一次。显然,所有这些规定,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正如十六大关于党章修正案决议指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吸取这些年我们党自身建设取得的新经验,在党章中对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等一系列问题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坚持党要管党、把从严治党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去时,第一条强调的就是:“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经验证明,按照党章办事,关键在于党内普遍增强党章意识,首先是党的各级干部增强党章意识,把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章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就是说,要对党章的实质、内容、规定及效力有科学的理解;对执行党章有高度责任心,坚持以党章为指导,规范自己的行动,评价党内功过是非;自觉地将党章应用于党的生活,对一切违反党章的行为进行坚决斗争,把“有章必依,违章必究”看作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全党同志的集体努力中,不断充实、完善党章以及党章为主体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现在有些党组织软弱涣散,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对党章重视不够、执行不力。而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有的情况还日趋严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包括党章在内的党内法规制度未能得到遵守,甚至严重违反党章的行为也没有受到应有惩处,这是极不正常的,也是很危险的。“徒法不足以自行”。党章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效力。只有通过千千万万的党员和干部自觉遵守和实践党章,我们的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党章对于党员的阐述中有一点是要求“遵守党的章程”,这一点就意味着,每一位共产党人都要成为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每位党员必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去年年初,从广州开始爆发了“非典”传染危机,这件事情在后来的几个月内蔓延迅速且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后果。这个危机至今还没有过去,但在这个国家特殊时期里所发生的一切,让我们对于共产党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有许多的优秀的党员同志,他(她)们身为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的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明知身陷险境,仍无惧无畏,其中有一些还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生命证明了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的精神本质。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父亲的病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发生在鲁迅年轻时的绍兴城,鲁迅的父亲患水肿,长年无法康复,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人称“神医”的来看。开了不少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药,却无一见效,最终父亲还是死了。而听说那神医还天天坐着骄子,生活好得很。

这篇文章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就社会庸医的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弄玄虚,使用障眼法,对病是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给人看病都只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钱。

那时的社会就像鲁迅的父亲一样病重了。鲁迅似乎就是在呐喊着,对当时封建、腐败的社会的批判。

提起鲁迅先生,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总是那个“早”字。年少时的他,因为父亲的病而迟到后,便在学桌上刻下了“早”字来激励自己,警示自己从此不再迟到。读了《父亲的病》后我觉得,鲁迅刻下的“早”不仅是惜时的早,更是提示国人:事事都要早,思想、技术、科技、国力,都应该争先于他人,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能富强。也许医治鲁迅父亲的病在当今并不是一件难事,但在那个时候,却让鲁迅东奔西走四处求医,最终鲁父还难逃一死。

由此我联想到当时中国的落后,不仅仅是医学技术的低人一等,在思想观念上、综合国力上又何尝不是是固步自封呢?在欧洲人经过工业革命进入了机械的时代,中国却盛行女人“裹足”、“巫医不分”,延续了千年的封建思想、迷信意识,使中国人难以走出落后的泥沼。再追溯到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我们中国人都扮演着被侵略的角色,“东亚病夫”在中国人的心里留下了沉痛的烙印。但中国人不甘落后。于是,便有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旧世界旧思想宣战;之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指引了光明的道路。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一条巨龙终于在世界的东方开始了腾飞。

这六十多年来,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改革开放,第一艘载人飞船上天,成功举办奥运会。经济飞速发展,正在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鲁迅先生的一个“早”字提示我们:只有事事早,时时早,不断进取发展,我们伟大民族才能繁荣富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当刻苦学习,提升素养,让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刮目相看。这才是我们给祖国母亲的贺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昆虫记》读后感读书笔记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昆虫,也曾饲养过昆虫,在草丛中寻觅,在谷物中翻找那些蹦跳的、蠕动的小家伙是我的一大乐趣。起初只是出于好玩,为了满足好奇心,而把虫子作为自己的宠物。自从看了法布尔的.《昆虫记》以后,我对昆虫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再也无法把这些小生灵纯粹当做小宠物来看待了。

曾在草丛深处捕获了绿蚱蜢,关在玻璃瓶中,放入几根草饲养着,但没过多久它就绝食自尽了。对此我纳闷了好久,实在想不出这是为什么。看过《昆虫记》后,我知道了原因,法布尔写道:“一个休息日,我正在门外散步,突然有什么东西从树上落下,还不停地叫着。我跑过去一看。原来一只蚱蜢正在贪婪地撕咬一只蝉得腹部。蝉徒劳地叫着,不断挣扎,蚱蜢则死咬住不放,把头深深扎在它的内脏中,一小口一小口地拽下来。”原来,蚱蜢是食肉昆虫呀!

有了养蚱蜢的经验,我对于饲养昆虫更加谨慎了。在了解到蝉吃树叶的汁后,我事先放入了几片树叶,再把“囚犯”关入牢房,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它的变化。大约过了20个小时,当我再去观察它时,却发现这可伶的小蝉“六脚朝天”地躺着。我拉开纱窗,想借光细看它时,这小囚犯竟然“死而复生”,飞走了。看来这小昆虫也会骗人啊!

在《昆虫记》中,作者法布尔告诉我们许多昆虫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从圆网蛛到圣甲虫,这两位看似冷酷的妈妈实则是不惜用尽自己最后的精力为儿女毫无保留地献出所有的丝,所有精致的食物;总被人认为温柔可爱的萤火虫竟会以闪电的速度猎食蜗牛;看着笨拙的“大孔雀”蛾幼虫会织出构造巧妙的茧……这些事例都表明了昆虫拥有人类难以想象的智慧。

记住虫子并不渺小,虫子也有值得我们人类尊重的大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鲁滨孙漂流记》六年级读书笔记500字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在前几天我读了一本名叫《鲁滨逊漂流记》的书,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帮忙,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来给大家讲述一下吧。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地方,一是:“鲁滨逊来到了一个野人岛,救下了一个被抓获的野人,并把那个野人驯服,花了三年的时间教会了那个野人说话并听野人讲他们族人的事。”我想:“鲁滨逊要从一群野人中救一个被抓获的野人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并还要教野人说话,是需要多么长的时间和多么大的精力。还有让一个从来没有干过重活的一个富家大少爷吃生食,还要自我去打猎时多么大的挑战,鲁滨逊都一一克服了。”再想想我们自我从来都不帮大人做一点事,在宽敞明亮的教师却不好好学习,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这是多么大应当啊。二是:“野人把鲁滨逊带到了自我族人生活的部落,鲁滨逊看到了这了的人都吃生食,一年四季就穿自我猎到野兽的毛皮昨晨的衣服,看到那里鲁滨逊就亲自教野人们生火,做饭,织衣服,制造武器,并叫他们识字说话。”我想:“鲁滨逊是一个仁慈,有同情心的人,而我也想到了自我,在平时我有时因为一些小事就和同学们吵起架来,甚至还大打出手,搞得我们不欢而散。还有在大街上看到了有人在街边上乞求别人给他一点钱,我不仅仅没有献出自我的爱心,还大声的骂他:“你这个脏鬼离我远一点。”这是多么不应当的啊,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21世纪的领导者,让我们一齐保护弱者,让我们献

出一点爱心,让人间充满爱。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像鲁滨逊一样乐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学习民族团结读书笔记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以下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加强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范文》由出国留学网学习心得体会频道为您精心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我国自古以来是 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间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 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

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国家、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