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是鲁迅作文(优秀20篇)

导语: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鲁迅的名言警句,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浏览

7960

作文

1000

篇1:鲁迅先生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一生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鲁迅先生的大半生中,去影院的次数比较多。他看电影不拘一格,尤其讲究电影的品位鲁迅当时很推崇进步的外国电影。他对前苏联的早期革命电影情有独钟,如《夏伯阳》、《复仇艳遇》(《杜勃罗夫斯基》)等。许广平曾回忆说:"至于苏联的片鲁迅是每部都不肯错过的,任何影院不管远近,我们都到的,着重在片子。"虽然,在当时很难看到这些影片,鲁迅先生还是想尽办法看了10部。就在他逝世前的10天,还看了由普希金小说改编的《复仇艳遇》,鲁迅把它视为"最大慰藉、最深喜爱、最足纪念的临死前的快意"影片,并向友人推荐"不可不看"。

对美国电影,他以"拿来主义"的态度接受、欣赏。二三十年代美国电影波及到世界各个影院,充斥着驳杂斑斓的美国文化特点。而对传入中国的美国电影,鲁迅先生虽时而流露出不满和激愤,但更多的还是成了他考察美国文化和作为文化娱乐的重要途径。据统计,鲁迅在1927-1936年的10年间,共观看了142部影片,其中美国片就有121部。对好莱坞的探险片、喜剧片、侦探片、歌舞片都作了公允的评价,特别对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城市之光》给以热烈的赞赏。他看得最多的是美国纪录片学派实地拍摄的探险片,有37部之多,如《南极探险》、《奇观》等等,有的不止看了一遍。

鲁迅热情扶持中国的"左翼"电影事业,在《准风月谈·后记》、《中国文坛上的鬼魅》中,他毫不畏惧地痛斥了蓝衣社特务用法西斯手段捣毁艺华影业公司,禁演田汉、夏衍等编写的早期进步电影的罪恶行径。特别是对早期进步演员阮玲玉的自杀和"左翼剧联"盟员艾霞之死,鲁迅写下了怒不可遏的檄文《论人言可畏》。鲁迅对当时一些不好的国产电影也兴趣索然。针对无聊的电影,鲁迅曾当头棒喝:"现在的中国电影,还很受着才子加流氓式的影响……看了之后,令人觉得现在倘要做英雄,做好人,也必须是流氓。"

[关于鲁迅先生的作文3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识鲁迅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鲁迅是一位大文豪。他也是一位“战士”,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连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也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1918年5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1919),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大胆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从这些语言中也可见一斑——鲁迅是非常关心儿童的。

鲁迅有一句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从父母的口中,我了解到鲁迅当时所处的旧社会的罪恶,而鲁迅,正是这些罪恶的克星,人民的救星。鲁迅同情劳动大众,关心社会最基层的人民,有着崇高的思想道德。他对人民群众无私的爱,被后人传颂。

鲁迅非常节约时间,争取每一分每一秒去写作,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想必大家还记得鲁迅的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正是因为鲁迅有着这样的习惯,所以他才能成为中国第一文豪。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与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爱心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和冷漠。这样的黑暗社会令人感到无比的揪心、痛心。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也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这就是鲁迅,中国最伟大的文豪。他的身上有着更多美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心中的鲁迅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现在已经学了第五个单元了,这个单元主要写了一个人。

这个人经常穿一件中式长衫,浓密的胡须成隶书的“一”字,这个人就就是鲁迅

在我没有学习这个单元时,我一直认为鲁迅先生就就是一个作家,一个写作之人。和现代作家一样,只为了写作。一生没有什么很伟大,很吸引人的故事。

但就是,在学习这个单元后,我对鲁迅先生就有所改观了。

尤其就是在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五件事。

这篇文章里的故事让我知道了鲁迅先生写作就是为了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不就是只为了写作。YANG这篇课文让我对鲁迅先生有所改观,让我知道了鲁迅先生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她了印象加深了,对他的了解更深了。现在,我心目中的鲁迅就是伟大的,就是高尚的,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鲁迅的一生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想不到我已与您阔别二十多年了,您一切安好吧!

在这二十多年里,我并没有忘记过您那高大的形象,相反是日益清晰高大了。我永远都忘记不了您在仙台时,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与热心的帮助。其实那时的我就明白,您这样做,小而言之时为中国,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了学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您是位真正的学者,治学严谨。您无民族偏见公正地对待一个来自“弱国”地学生抱着同情与尊重,我唯有你这样的先生而骄傲。我原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向我父亲似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自从我看到外国人枪毙中国人的影片后,我的意见却发生了变化。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唤醒爱国主义精神。于是,我最后弃医从文。但是,无论我的路怎样走,我永远都感激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鲁迅后院的蜗牛

全文共 2563 字

+ 加入清单

想起朱安,眼前就浮现一口井。那深深的院落,高高的围墙,阴晦的天气,一个又一个孤寂的上午、下午,夜里颤抖的星星……无不使人联想起“心似枯井”这个词语。即使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在那八道湾胡同或砖塔胡同,这口井仍一如既往地空旷、孤寂,几乎令人害怕。

鲁迅反感朱安,有充分的理由。1906年接到“母病速回”电报,鲁迅匆匆赶回去,却发现家里一片张灯结彩,惊愕之余很快就明白了。他没有反对,甚至对家里人给他戴假辫子,也没有表示特别的不快。他知道这个时候,一切反对都于事无补。而朱安,一个过于平凡的绍兴女人,矮小,瘦弱,狭长脸,突出的额,小脚,不但毫不漂亮,连一般年轻女人的活力都几乎没有一点儿。虽然鲁迅不至于以貌取人,但我想当他看见母亲给了他这样一个“礼物”时,总不免有些寒心。如果朱安漂亮一点儿,哪怕就是像胡适原配江冬秀那样,对鲁迅可能也是个安慰。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当朋友向鲁迅打听成婚的事时,他自嘲地说:“是母亲娶媳妇,没有我的事。”婚后第二天晚上,他在母亲房里磨蹭,不想回去睡觉,后来干脆躺在书房里。婚后第五天,他就借口“不能荒废学业”,带着二弟周作人去日本了。

上帝的居心,有时真让人怀疑。像鲁迅这么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闯将,怎么偏偏会碰上朱安这么一个最守旧最庸常的女人?鲁迅也曾想和她沟通。有一次,跟她说日本有一种甜点,很好吃。朱安马上说,是的是的,我也吃过的。她可能太自卑了,急着要讨好这位“大先生”,反令鲁迅不快。那种甜点,不但绍兴没有,整个中国都没有的。鲁老太太还知道点外面的事,能看看新书报,她是一点也看不懂。当鲁迅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来了,小鸟一样在院子里喳喳叫,她一句话也插不上,只能静静地呆在自己房里。她的心里,真能像外表那么平静吗?

五四之后,风气渐开,郁达夫、郭沫若等与鲁迅一样饱受旧式婚姻折磨的作家,大多挣脱了束缚,开始了新生活。也有人劝鲁迅离婚,鲁迅肯定早就彻夜不眠地考虑过,但还是难以跨出这一步。鲁迅年龄比郁达夫、郭沫若大很多,受传统影响更深,不能像郁达夫、郭沫若那样放得开,估计这是一个原因。但他主要顾虑的还是朱安。按绍兴习俗,一个嫁出去的女人被退回娘家,就会被认为是被“休”了,家人的歧视、舆论的谴责将使她处于极难堪的境地,家庭的社会地位也将一落千丈。有些性格软弱的女人竟会因此而自杀。鲁迅显然是不忍把朱安推到这样一个境地的。在《随感录四十》中,鲁迅谈到自己这一代人的婚姻:“在女性一方面,本来也没有罪,现在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又不能责备异性,于是只好陪着做一世的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这正是鲁迅伟大的地方。什么是伟大?能为别人担当起痛苦,就是伟大。郁达夫、郭沫若都是浪漫、潇洒的,他们的选择在当时情况下无可指责,但显然与伟大无关。

而“陪着做一世的牺牲”的,不仅是鲁迅,还有朱安。朱安这个女子,嫁给鲁迅实在是天大的不幸。她如果嫁一个普通的男子甚至就是村夫莽汉,可能也比嫁给鲁迅幸福。贫贱平凡的夫妻总还是夫妻,朱安与鲁迅却实在算不上夫妻。她曾向人诉苦道:“老太太嫌我没有儿子,大先生终年不同我说话,怎么会生儿子呢?”一个妇人对外人说出这样的话,内心的凄楚可以想见。她日常生活的中心就是侍候鲁迅的母亲,也真应了鲁迅当年的话:“是母亲娶媳妇。”与鲁迅相比,朱安更加不幸。鲁迅忍受了漫长的煎熬,最终还是等到了他的“月亮”——许广平;而朱安,却真的“做一世的牺牲”,陪伴她的,只有年迈的鲁老太太,迟迟的日光,夜夜的空房……

过着与世隔绝一般生活的朱安,并非真的心如枯井。其实,她一直在想着改善与鲁迅的关系,只是与鲁迅在人格、思想各方面差距实在太大,渐渐也就没有了机会。鲁迅和许广平在上海同居并生下海婴,对她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房东的妹妹俞芳问她以后怎么办,她凄凉地说:“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地服侍他,一切顺着他,将来总会好——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儿一点儿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读了这朴实而悲惨的言辞,我不禁泪下——一只蜗牛!我怜悯朱安一生悲苦的命运,更惊异于她对自己处境的准确体认——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对世界的感悟啊。哪一个文学家,就是鲁迅,也没有想到用这么一个比喻来形容朱安吧?朱安一生的苦难,只有自己知道,这个比喻,也只有她能想象得到。她没有文化,但她深知,她就是一只永远也爬不到墙顶的蜗牛。朱安因这个比喻而定格。如果把封建礼教比作一口深井,鲁迅和朱安都被困在井底,一点儿一点儿往上爬,鲁迅历尽千辛万苦,总算爬上来了,虽然遍体鳞伤;而朱安,永远爬不到头!

我止不住想,像朱安这样一个生命的诞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上帝为什么要安排这么一出荒诞得令人泪下的悲剧呢?我有一个看上去有点儿过于大胆的想法:鲁迅生命中的两个女人,朱安与许广平,若论谁对鲁迅的影响更大,不是许广平而是朱安。正是朱安,使鲁迅体味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命运的荒诞,断了他的后路,刺激他与传统彻底决裂,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地反抗封建礼教,与命运进行“绝望的抗争”。一个伟人的诞生,往往出于迫不得已。鲁迅文风的阴冷、偏激、滞涩,也与朱安这个背景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安成就了鲁迅。两个反差极大的生命体被捆绑到一起,激起巨大的思想和情感波澜,不和谐处被极端放大,化作鲁迅沉郁的文字和骇人的意象,惊现于世人面前。如果鲁迅一开始就为妩媚的“月亮”所笼罩,现代文学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这,就是朱安的价值。当许广平来到鲁迅身边,鲁迅已经成熟,她看到的,是一个结果。

因此我又想,上帝也许是对的,在他看似荒谬可憎的组合中,包含着深刻的必然。朱安,也许是上帝特意安排到鲁迅身边的。这只小小的在后院寂寞爬行的蜗牛,维系了鲁迅一生的沉重。

鲁迅死时,朱安在北京的宅院里设立灵堂,一身孝服,为鲁迅守灵。

朱安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人。在遗嘱中,朱安说:“灵柩回南,葬在大先生之旁。”

这个愿望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她被葬在北京西直门外保福寺村,仍然陪伴她侍候了一生的鲁老太太。

专家点评:

本文叙述详细具体,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如“鲁迅以他那深刻的思想、辛辣的文笔、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凌厉的战斗风格赢得了中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且文笔简练,感受真实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心中的鲁迅作文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这个在我心中模模糊糊又清晰可见。鲁迅,一个中国人,那么普通,事迹那么特殊。笔作武器,精神的使者,心中的火把。

也许鲁迅并不是身份特殊,而是事迹特别,与众不同罢了。

可能人的“身份”是相同的,但事迹不可能完全相同。鲁迅,一个把时间看做金钱,不!应该看作是一切。为了挤出一点时间来写作,做精神的斗争,不光拯救了人民,也挽回了民魂,但他却为祖国付出了生命。

爱国胜于自己的幸福,心被祖国纠缠,为祖国舍去了自己完美的家庭,在某种意义上,他用自己照亮了黑暗的世界。在人们的脑海里浮出奋笔为国的情形。

鲁迅的样字,在我心中是一个黄皮肤,一字形胡子,不时尚,但非常朴素。身穿一件件米色长衫,永远带着微笑。

人民心中,他是一把伞,遮挡了风雨;他是一盏灯,点亮了心灵;他是一棵树,矗立在我心中。

鲁迅的财产是精神,是一比不可摧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鲁迅革命名言

全文共 1562 字

+ 加入清单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小编收集了鲁迅革命名言,欢迎阅读。

1、 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2、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3、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4、 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5、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6、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7、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8、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9、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10、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1、 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12、 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13、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4、 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5、 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名言

16、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17、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8、 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9、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0、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21、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2、 不满足是向上的齿轮。

23、 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24、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25、 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26、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27、 只有孔乙己来了,才可以笑几声。

28、 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29、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30、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31、 智识太多 ,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 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32、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33、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34、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35、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36、 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37、 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38、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史记》)

39、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40、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1、 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42、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43、 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鲁迅名言

44、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45、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46、 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47、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名言

48、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49、 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

50、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51、 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52、 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53、 纠缠如毒蛇,执着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游鲁迅的故里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这次我们要去游玩的地方就是鲁迅的故里——绍兴。 绍兴最著名的景点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等,下面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去参观这些著名的景点吧。

首先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房子比较古老,也很多。房子与房子之间由大大小小的走廊连通,我们走在里面就像走迷宫。据说鲁迅的父亲曾当过清朝的官,家中比较富裕,所以又这么大的房子。 这是鲁迅家的“会客厅”

这是景点里卖纪念品的地方

然后我们来到了“百草园”。“百草园”其实就是鲁迅家屋后的菜园子,小时候的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来这里捉蟋蟀、摘果子、听蝉鸣、挖何首乌根,是鲁迅小时候最爱玩的地方。

这里是鲁迅家的明堂,俗称天井。由于这里原本种着两株茂盛的桂花,故得名“桂花明堂”。鲁迅小时候经常在桂花树下乘凉,听祖母给他讲故事,猜谜语。照片里的塑像就是上面所说的场景。 出了“百草园”,我们来到了“绍兴鲁迅纪念馆”。这里详细地介绍了鲁迅的学习、生活经历,展示着有关鲁迅的各种资料,能让人们完整的了解鲁迅先生伟大的一生。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三味书屋”。这儿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据说小鲁迅用过的课桌上还刻了一个“早”字,为的是提醒自己上学不要迟到。

除此之外,我们还参观了“沈园”,“咸亨酒店”等,还在古玩城里看到了一张五百万的钱,只不过那是以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鲁迅的烟斗_1500字

全文共 1515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鲁迅描绘的绍兴水乡乌篷船和孔乙己的茴香豆一直漂浮在我的脑海中,我便想有机会一定要去绍兴看看。

到了绍兴城,横亘在眼前的是一座风光旖旎的现代化城市。城中有水,水中浮城,鲁迅在《社戏》中走过的路如今成了一条韵味无穷的旅游线路。一场大雨把一群人拢在了一起,导游小姐撑开一把花伞把我引到了当年鲁迅躲雨的地方,我看到了鲁迅的影子兴奋地跑进雨中的样子。我逃开那把花伞,跟着鲁迅的影子跑进雨中,跑进那条仿古的现代工艺品小街,寻找着想象中的乌篷船、鲁迅的烟斗和孔乙己的雕像。雨停了,团队鱼贯而出,一无所获的我被导游小姐拉上车往下一站奔去。

在三味书屋门前,两三米宽的河沟里躺着两三只小小的乌篷船,踏上去照一张像两元钱,已经没有了鲁迅坐在上面的韵味。儿子属龙喜欢玩水,特别喜欢小船,便想为他买一只乌篷船回去,河边的小店却没有乌篷船只有写了“三味书屋”的纸扇和刻有“百草园”的镇纸。回到宾馆,大堂正中摆着一只金光闪闪的乌篷船,可惜只是一种标志不是商品。

逃离团队安排的晚餐,三轮车夫把我引到了“咸亨酒店”门前,我站在孔乙己当年站着喝酒的柜台前,要了一碟茴香豆和一碗花雕酒,喝着喝着就有了飘然若仙的感觉,后脑勺似被鲁迅那眉头紧皱的双眼盯得发烧。握住孔乙己罩着茴香豆的手留了影,帮老孔扶了扶快要掉下来的眼镜,才发现老孔只是一尊雕像。

挨个逛了几个纪念品商店,在丰富多彩的纪念品中却没有孔乙己的雕像。有两排烟斗凸现在我的眼前,我问那位同“豆腐西施”杨二嫂有些相似的服务员有没有鲁迅的烟斗?她浅浅一笑说,只有各式各样的烟斗,没有鲁迅的烟斗。鲁迅常叼在嘴上的那种烟斗没有,而其他烟斗上也没有刻上鲁迅或与鲁迅有关的文字,哪怕在作为商品的烟斗上写上“鲁迅故乡的烟斗”几个字,我也会买上一大堆在文友面前炫耀并送给他们。

有个著名女明星说过她喜欢“有点烟味的男人”,起初以为只是为某烟厂打广告,后来想想烟草可能应该是男人的一种味道。我没有吸烟的嗜好,但偶尔也抽一支,只在口腔里转转咽不下肚。但我喜欢烟斗。我眼前常常闪现出许多名人的烟斗,凡高最后一幅自画像就叼着烟斗,似在沉思;牛顿发现地心引力的功臣之一就是烟斗;爱因斯坦说过“抽烟斗能使判断力更加正确”;烟斗让斯大林在最紧要关头总能保持沉稳;烟斗陪伴了贺龙整个战争生涯;烟斗让海明威在最孤独的时候有了朋友……而鲁迅写作时烟缸与茶缸各占一边,嘴里常叼着烟斗,于是烟斗变成犀利的文字变成投枪变成一代文豪的战友。有人说过,烟斗只属于男人,而且只属于有品位的和成功的男人,因为它可以适当地凸显男人的儒雅与绅士风度。喜用烟斗的男人性格特征大致表现为:冷静、稳定、内敛、自信、沉着、不羁、谦让、较少焦虑。这些特征正是一个成熟男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用烟斗不但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过程。一个男人只有达到一定的人生境界,才可能把握好手中的那只烟斗。鲁迅就具备这些基本性格,且很好地把握了那只烟斗。我追求能把握那只烟斗的境界,所以我喜欢烟斗。还有文人莫名其妙地比喻,也佐证了我的烟斗情结。他们说,一般的香烟是“欲望之烟”,像艳遇,一次性的消费,快餐式的味道,而且风险(尼古丁)较高;雪茄是“精神之烟”,像情人,花费巨大,配置奢侈,虽然可以在人前炫耀,但是随着最后一缕轻烟袅袅飘逝,便也曲终人散;烟斗是“理性之烟”,像妻子,一旦拥有,相伴一生。 第一次鲁迅故乡行,感受了大师故乡骨子里的那般美丽与冷静,也留下一些遗憾。没有乌篷船可以向儿子解释,没有孔乙己的雕像但有与他的合影,而没有鲁迅的烟斗却让我有些沮丧。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风景固然重要,而文化尤其神奇,有了文化风景才能活,而有了文化的商品呢?于是我一直在想鲁迅的烟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鲁迅自传读后感

全文共 1492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认识鲁迅先生的,那是我还在读小学,老师说,我们这个年龄不适合读先生的文章。我那时就纳闷了,就买了本《鲁迅全集》来看。第一篇是《孔乙己》,我读了5遍还是读不懂。到初中时,我又学了《鲁迅自传》才明白,要读懂先生的文章就得先了解先生生活的那个年代的背景。

鲁迅先生的大半生是复杂坎坷的,《鲁迅自传》仅用千余字就浓缩了先生近50年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成果,表现了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爱国思想,为我们展示了一段真实而精彩的人生。

鲁迅先生十三岁时,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下狱。狱中的打点需要钱,父亲一病三年也需要钱,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费都无法筹措。且家庭败落后,亲戚族人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这种由富家公子到“乞食者”急剧的变化,使少年鲁迅深刻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人生的阴暗面,过早的体会到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上流社会人物的虚伪与堕落,对于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罪恶有了切身的感受。

也正是由于这一段痛苦的人生财富使得少年鲁迅迅速成长、成熟起来。

胸怀大志、卓然不群的少年鲁迅,他怀揣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理想,毅然决然地跨出封建宗法社会的门槛,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后来因为国难旋赴日本留学。鲁迅选择学医,是确知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助力,想通过学医,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状况,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但后来通过“看电影事件”认识到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弃医从文”,希望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来达到富国强民,改变落后面貌。

如果说出国前鲁迅多次的人生选择多是被迫的、无奈的,那么留学日本后,鲁迅也经历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则完全把自己的学业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是为民救国的赤子。如果说出国前的鲁迅更多的是为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奔波的话,出国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则成长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理想、积极探索救国道路的志士,开始了他更富有传奇色彩的精彩人生。

工作以后,鲁迅从浙江杭州到绍兴,又从北京转到厦门、广州,最后定于上海。由普通中学教员到教务长、教育部员、大学教授,每一次波折都是一段精彩人生!都是因为宣传进步思想,揭露政府劣行和帝国主义列强罪行而受到排挤、迫害!而这些也正是他为人民奔波,同敌人作战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写照。

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奔波表现得极为平淡,用 “走出”“又走出”“被拒绝”“到底被拒绝”,较详叙述的只是从北京到厦门的一次,这表明鲁迅先生对个人奔波毫不介意,而对反动政府的迫害则不屑置辩,不以为然。由此可见,在文章朴实平缓的语言之中,包含了先生对民族、国家的挚爱,也有对反动者的气愤与不耻。“到1926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被政府通缉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但鲁迅先生却以轻描淡写的语气表达出来,将那种欲置自己于死地的告密行为说成“说我不好”,重话轻讲,充分体现了先生蔑视反动政府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与反动军警不两立的坚定立场。而将告密者尊称为“学者”,则不无调侃嘲弄之味。

先生很简单的介绍自己的作品,还提到“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其实,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为世人所推崇。他的这种写法,恰恰表现了他谦逊质朴的人品。

我们从《鲁迅自传》中看不到一丝先生对个人命运的慨叹惋惜,却能感受到他为祖国不惜一切、无悔奋斗的精神和谦逊平易的高尚风范。总之,先生光辉的一生,无愧于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宣誓,是一段真实感人、精彩纷呈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您留给了我们一笔巨大的物质精神财富,其中有您爱国爱民的精神,有您关心帮助他人的品格,有您对读书的思考,有您不朽的作品。但是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您对珍惜时间的感悟。”

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我十分认同您说过的一句话: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没错,您是名副其实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您把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您从来没有虚度光阴,浪费时间,甚至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刀刃上。您珍惜时间的精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您不但珍惜自己的时间,还珍惜别人的时间。您和别人聊天时,从来都是长话短说,如果别人邀你赴宴,您只有早到,从不迟到。您用‘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谋财害命’表现了一切!”

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我以前做事马马虎虎。晚上老师布置大量作业,可我依然看电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浑然不知。爸爸妈妈不知骂了多少遍,我也改不了这个坏习惯。自从在书上学习了您的故事,我奇迹般地改掉了这个坏习惯,懂得了珍惜时间。”

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您对时间的感悟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好好珍惜时间的,谢谢您!人总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在自己拥有的时间里跑快几步,这样一来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干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走进鲁迅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古文古诗写得极好,可他并不尊唐崇汉,他给中国文学的大河开辟了一个新的支流。他不会因为旧物的羁绊而停止探求新事物的步伐。新文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他都站在最前面。他独自在黑暗中摸索着,常常“碰壁”,碰扁了鼻子。他无时无刻不在探求着、实践着。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最简单的文字、感情、思想,容纳在一两千字里,像一块玲垅的瘦石,但永远新鲜,永远清晰,永远软中透硬,永远厉害而不粗鄙,有着一颗手榴弹的力量。

鲁迅先生是相信进化论的。他有一颗纯洁的心,关爱着青年们,有时甚至是溺爱。他相信新一代的青年必定是新中国的栋梁,必定有出息,就用自己的手把他们一个个托起来,唯恐自己的光芒遮住了他们。

中国人民虔诚地崇拜着鲁迅。因为他是在国人需要精神支柱的时候挺身而出,顶天立地地站在华夏大地上的。鲁迅先生的精神,至少让三代中国人灵魂受到洗礼。鲁迅先生的精神,渗透了中国的每一寸士地。他伟大,他坚强。

鲁迅精神并没有随着时问的推移被人们淡忘,它已经播散到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激励着我们直血现实,勇于反省自我,不断前行。

母亲的书桌上终年摆着一尊镶嵌着鲁迅像的瓷盘。听母亲说,文化大革命“焚书坑儒”, 可是没烧鲁迅的书,书店里除了毛泽东选集马恩列斯全集,剩下的就是鲁迅全集赫然摆在那里。

鲁迅,一个神圣的名字,像所有被推到高处的神话人物一样,在鲁迅周围始终有一种威慑的气氛和蛮横的力量,压迫着我不敢双眼直视他。他是作为一个不可言说的奇迹存在的。

在那个风云变幻,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拯救阴霾笼罩的旧中国,鲁迅先生沉思着、探索着,“众人皆醉我独醒”,做出了坚定的选择,用笔来代替手术刀,摘除中国人封闭头颅里思想的毒瘤。有人说鲁迅先生的文章不是很过硬,可没有人敢说他的思想精神神不过硬。那精神到今天还闪烁着锋利的光芒。

说到鲁迅精神,这个我是知道的,就是以笔为投枪和匕首,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痛打落水狗,毫小妥协地向一切黑暗势力挑战,“一个都小宽恕!”,“横眉冷对于大指,俯首甘为孺了牛”,“半殖民地人民最可贵的品格,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与之相联的形象便是孤愤、激昂、单枪匹马。前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明枪,身后是飞蝗一般放不完的冷箭,简言之,鲁迅的一生是战士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鲁迅先生

我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给你写这封,因为昨夜我破天荒地梦见了你。第二天醒来,回忆梦境,纵观现在社会现实,有几句话想与地下的你说说。

你是我读着你的文章长大的(或者说是读你的文章了解你一生的),我是读着你的文章长大的。从童年的《三味书屋》、《少年闰土》到少年的《社戏》,你的童年是那样的充满乐趣。但从13岁起,你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狱,此后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你便开始和社会有了接触,亲自尝受人世的辛酸了。之后,你便走上了时代的浪尖,创作了骇世惊人的一部部小说、散文、杂文。整整影响了一代文人。

那个特殊的年代,铸造了特殊的你,虽然你没有手拿刀枪在前沿阵地上冲锋,但敌人却因的一篇篇犀利文章而闻风丧胆,因此,你手中的笔,是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刃。有人说:鲁迅是个社会批判家,他的文章是攻击时弊的,什么时候时弊消亡了,鲁迅的文章也就失去了现实针对性,仅存留其历史文献价值。

果真如此,事隔70多年后,你及你的文章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当然了,在歌舞旌平的年代,谁又会惦记起一个穷酸的文人呢?

古今大小人物,被影视剧作家们拍了又翻拍,演绎了又演绎,唯有你笔下的闰土、阿Q、祥林嫂及你,却很少在银屏上露脸(或者说没有),是这些题材太单调而无人出资,可是只要上过初中的人,都认得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的。是你的才华太高无人敢动,还是文人相文人相轻,我用你的一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度中国人的。”这当真是文人的悲哀么。

因此,我就想,当初你为何弃医从文?

当医生多好:没病看有病,小病看成大病,小病小红包,大病大红包。吃香着呢。从文也罢,却要写些剔骨的词,让当局政府到处追究你,像林语堂、琼瑶他们多好:一部《京华烟云》拍成了44集的电视剧,火得不得了;一部《情深深雨蒙蒙》让半个中国的少男少女们哭红了眼睛。

我不敢妄加评论你,因为我读你的文章太少。你在印象中永远是“活着的战士”。而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手中常夹一支吕宋烟的,就是真实的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走近鲁迅先生

全文共 1180 字

+ 加入清单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绍兴县打出了力塑鲁迅文章的文化牌,打造了旅游业的新景点——鲁镇,把鲁迅作品中的"鲁镇"搬到现实中来.在鲁迅笔下《祝福》、《孔乙己》、《明天》等作品中频频出现的绍兴鲁镇,虽然是虚拟的,但绍兴县投入2亿多元,营造了一个占地9公顷的"鲁镇".在这里,融汇了昔日古城绍兴的民俗风情、民居建筑.鲁镇景区突出了鲁迅先生在故乡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弘扬了鲁迅文化,并将绍兴的水文化、桥文化、酒文化等融入其中.

百年历史的绍兴水乡缩影的鲁镇,在这得到重放,又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绍兴人亦或是外地人,徜徉在这古老的石板街道上,穿梭于民居村落,探寻绍兴的民俗风情,感受水乡的另一番情韵和意境……绍兴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这是绍兴名胜的最独特之处,对各省旅游资源的再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许多年来,“鲁镇”一直是个被国内外鲁研专家频频使用的词,在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已成了鲁迅作品的代名词,与三味书屋、百草园一起构成一种独特的鲁迅文化语境.可当有人问起“鲁镇”在哪里时,我们便难指其实了,而要说清“鲁镇”的面貌,更是勉为其难了.确实,“鲁镇”在鲁迅作品中仅是一种泛概念,它没有具体的方位,没有具体的形象描绘,留给人们太多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

同时,当“鲁镇”历史的守护者们悄然离我们远去,古老的水乡风俗被现代文明逼进历史角落时,久居于繁闹与喧哗的人们便开始渴求一种文化的回归,希冀一种宁静、安适的生活,安然地在曲曲弯弯的窄巷、碧波荡漾的流水、垂柳依依的小桥观赏一种景致、品味一种风俗、寻觅一段历史.于是,建造一个新“鲁镇”便成了一种时代的召唤.

坦诚地说,随着岁月的流逝,鲁迅和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鲁迅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貌我们越来越感到陌生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所发出的“鲁迅的书真难读真难懂”的阵阵感叹,为继承和弘扬先进的鲁迅文化,人们在做种种不懈的努力.如影视、戏剧界将《祝福》、《故乡》、《阿Q正传》等鲁迅作品搬上了银屏、舞台,出版界出版了《呐喊》、《朝花夕拾》等图文并茂的鲁迅作品,使广大观众和读者有了形象感受,读鲁迅原著相对轻松和容易多了.如今,鉴湖畔的“鲁镇”,更让所有文学爱好者有了读鲁迅的一把钥匙.

再看,鲁迅墓地位于虹口的鲁迅公园.墓地占地1600平方米,周围种植了松柏、香樟、广玉兰等长青树,墓前平台可同时容纳400人在此瞻仰.草坪上的鲁迅座像是浙江美院萧传玖所塑,墓栏里安放着灵柩的墓椁,上铺光洁坚固的花岗石,两旁两棵松柏系鲁迅夫人许广平及其孩子周海婴亲手栽植.墓穴后是花岗石做的大墓碑,上刻 “鲁迅先生之墓”六字,为毛泽东所题.

最后,在这次外调活动中,我们想对鲁迅老先生表达一种感情——尽管我们对鲁迅专题还存在种种困难,但我们总是以一种尊敬、敬畏的眼神去看待他,因为他的作品,因为他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眼中的鲁迅先生作文450字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流传很广的一句诗,表现了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

鲁迅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称为“民族魂”。他憎恨黑暗势力如同憎恨魔鬼,他写的文章直刺敌人的心脏。

鲁迅先生有着一头漆黑的短发,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胡须就像个大写的“一”字,别看他端正的脸显得十分严肃,其实鲁迅先生也有风趣的一面。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来理发店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朴素,就给鲁迅先生随便剪了个头。理完发后,鲁迅随便抓了一把钱给理发师。理发师数了数,发现有好多钱,开心坏了。

一个多月后,鲁迅先生又来到这家理发店。理发师发现鲁迅先生还是一身朴素的打扮,想起他上次给了自己好多钱,心想,这次要好好剪。于是,理发师认认真真、小心翼翼、规规矩矩地给鲁迅先生理了一次头发。付钱时,鲁迅先生认真地把钱数好给他。

理发师觉得很奇观,就问他问什么。鲁迅先生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给我剪头,我就乱付钱给你。你这次给我认真剪头,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啊!”

理发师听了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你说,鲁迅先生是不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大文豪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参观鲁迅纪念馆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万里晴空,我们跟着大队走到了鲁迅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真是雄伟壮丽!

老远,我就望见正门上那个庄严的鲁迅画像,边上端端正正地写着“鲁迅纪念馆”五个大字。

进了大门就是中央大厅,。只见一个高大的石像挺立在面前。这个人是谁?哦,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他站在石头上,搂着一个小女孩,轻轻地挥动着左手,好像正严肃地说:“世界是广阔的。要在这世界上生存下去,是要有智慧的。当有人想侵略我们的祖国时,我们要为我们的祖国出谋划策,打倒侵略者。”

穿过大厅,走进一楼的展览厅,这里的文物可真多啊!里面有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亲笔书信,人人敬佩的周恩来总理的笔记,慈祥的邓小平爷爷的照片等各种有名人物的照片。

离开一楼的展览厅,我们又上了二楼的展览厅,里面的东西更多了!有很久很久以钱,各种人物的头像。我突然间发现在一面很打的墙上面刻着中国的战争记录。我看完了以后,大吃一惊,心里想:我们中国人为了祖国不知牺牲了多少多少革命烈士,但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才换来了祖国的新生。

时间到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但我会把这一切永远刻在我美好的童年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有关鲁迅的名言警句

全文共 354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鲁迅相信大家都知道,但你知道他说过那些名言警句吗?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1、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2、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3、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4、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

5、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6、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

7、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8、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9、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0、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1、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2、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

13、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

14、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15、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16、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17、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8、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19、了才快活的。

20、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鲁迅名言

21、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

22、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23、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

24、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25、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

26、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27、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28、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

29、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30、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31、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32、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3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34、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35、有舍身求法的人……

36、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37、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38、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39、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40、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41、从来如此,便对吗?

42、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43、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44、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4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6、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47、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

48、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见泯恩仇。

49、此,大抵!

50、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51、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52、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5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5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5、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56、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57、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58、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名言

5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0、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61、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62、纠缠如毒蛇,执着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63、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64、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

65、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66、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67、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

68、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69、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70、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71、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72、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73、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

74、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75、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76、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77、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78、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79、……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80、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81、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82、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83、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84、在运动会上,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85、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86、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87、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88、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89、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90、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9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9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93、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94、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9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9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97、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9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0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01、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102、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10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04、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05、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106、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07、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08、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109、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110、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111、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112、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113、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114、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115、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16、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17、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18、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119、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120、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121、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122、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123、智识太多 ,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 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124、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乔大壮为鲁迅书写对联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乔大壮书联

山东淄博 孟祥海

乔大壮(1892—1948),四川成都人,名曾劬,别号壮翁,民国时期著名诗人、篆刻家和书法家,其诗词、行楷和篆刻,当时谓之“乔翁三绝”。

1913年乔大壮在教育部任图书审定员,与时任教育部佥事的周豫才(鲁迅)成了对桌办公四年的同事和朋友。鲁迅曾赠送他《中国小说史略》等书籍,并请他书写一副《离骚》句集联。《鲁迅日记》1924年9月8日载:“自集《离骚》句为联,托乔大壮写之。”

此联为:“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上款为“豫才先生集离骚经句”,称字“豫才先生”表示乔对鲁迅的尊敬,左下署“曾劬”,则为大壮自谦 之语。此联高65厘米,宽29.2厘米,雅宣。(如图) 从联中可看出,乔大壮功力精湛,行笔方起圆收,中侧锋互用。其中“鸟”字旁的“鹈、鴂、鸣”三字 古朴凝重,各自不同,“之”、“先”、“迫”等字力拔千钧,戛然而止,神气十足,既无毫纤漂浮,更无媚俗柔弱,大有魏晋碑帖之风。

书此幅时乔大壮刚22岁,当时已是书法高手的鲁迅,竟然要请嘱比他小十几岁的乔大壮书出此联,挂在书房,足见鲁迅对乔大壮书法的喜爱和欣赏。

1926年,鲁迅离开北京,这联条幅就留在北京的寓所里,直到今天。这幅对联也成了鲁迅与乔大壮友谊的见证。

(责任编辑:小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鲁迅《药》读后感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写于20XX年4月,作品通过对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愚弄人民的罪行,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惋惜的指出了辛亥革命未能贴近群众的局限性。作品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治病为明线,以革命者夏瑜被反动派杀害为暗线,两线交织,结构故事。

《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的是为谁,却还要因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鲁迅先生用他的一支笔,将当时整个社会浓缩到简短的文字中,字里行间都射出残酷的社会现实!发人深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鲁迅的故事

全文共 135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来试着以一种私人的方式,谈论鲁迅先生。

第一,我喜欢看他的照片,他的样子,我以为鲁迅先生长得真好看。

老先生的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可是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

法国人摆得出司汤达、巴尔扎克的好样子;英国人摆得出哈代、狄更斯的好样子;德国人摆得出歌德、席勒的好样子;俄国人摆得出托尔斯泰或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好样子;20世纪的印度还有个泰戈尔,也是好样子———现代中国呢,大家想想看,除了鲁迅先生,哪一张脸摆出去,要比他更有分量,更有泰斗相,更有民族性,更有象征性,更有历史性?

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他要是长得跟萧伯纳一般高大,像巴尔扎克那么壮硕,便是致命的错误。可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沈钧儒那样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还是不像他。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地"五四",非常地"中国",又其实非常摩登……

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

我喜欢鲁迅的第二个理由,是老先生好玩。就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70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位斗士、勇士、先驱、导师、革命家,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是心胸狭窄、不知宽容、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综合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肯定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

现在我这样子单挑个所谓"好玩"的说法来说鲁迅,大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我不过是在众人的话语缝隙中,捡我自己的心得,描一幅我以为"好玩"的鲁迅图像。

随便举个微不足道的例子吧。在《看萧和"看萧的人们"》中,记录内山完造那边通知鲁迅说,萧伯纳到了上海了,正在孙夫人即宋庆龄家里吃饭,问他愿不愿意去见见。鲁迅于是写道:有这样的要我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罢。

什么意思呢———鲁迅知道萧是大人物,鲁迅知道自己也是大人物。不去见,或赶紧去见;看得很重,或存心看轻,都没必要,都不恰当、不大方。其实鲁迅是想要见见的,又其实"特意搜寻着要去见一见的意思,倒也没有"。现在人家来了,邀请也来了,那么:有这样的要我去见一见,那就见一见罢。

这意思很深,也很浅,很率性,也很得体,他当时那么想了一想,事后这么写了一笔,很轻,很随便,用了点心思,又看不出怎样用心思,然而有这么一笔在———后来便写他去了,居然坐在那里看萧和众人吃饭,看萧怎样不熟练地使筷子夹菜———这就是我所谓的好玩,很不起眼的两句话,年轻时读到,不注意,中年后读到,我心里笑起来。

在回忆老先生的文字中,似乎女性比较地能够把握老先生"好玩"的一面。近年的出版物,密集呈现了相对真实的鲁迅,看下来,鲁迅简直随时随地对身边人、身边事在那里开玩笑。那年他送书给刚结婚的川岛,就在封面上题词道: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汇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那种亲昵、仁厚、淘气与得意!一个智力与感受力过剩的人,大概才会这样随时随地讲"戏话"。

我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定义它,它的效果,绝不只是滑稽、好笑、可喜,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