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践行理念的名言一篇

浏览

3704

作文

1

篇1:教育理念的名人名言

全文共 2010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是教人育才的一种方式,从古到今,教育一直是我们的重要领域。小编收集;了关于教育理念名人名言,欢迎阅读。

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赫尔巴特

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马克思

儿童集体里的舆论力量,完全是一种物质的实际可以感触到的教育力量。 马卡连柯

人类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信念,只有信念才能影响信念。 乌申斯基

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欧文

从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开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 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第斯多惠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苏霍姆林斯基

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赫尔巴特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夸美纽斯

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教师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

站上讲台的教师,是合格教师;站稳讲台的教师,是骨干教师;站好讲台的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

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

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衡量教学是否失败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眩耀。

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教师对待学生要用“放大镜”、“反光镜”和“显微镜”:“放大镜”——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彰显学生的个性。

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www.yiqig.com 感悟人生)。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

“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

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所做的一切要向他们负责。

爱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创新是教育的希望。

和学生共同成长,是新世纪赋予教育和教育者的新的要求。

“蹲下”一词是多么贴切的词语,只有“蹲下”才能和孩子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才能看到孩子看到的一切,才能从孩子的位置出发去理解世界。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寻找新课程中“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使新课程成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和学生交朋友,才能听到他们的心里话。

给学生一片蓝天,他们会让它繁星点点;给学生一片绿地,他们会让它春色满园。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我们应用“问题”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付出的才是真爱。

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影响孩子终身的大事。

赏识就在我们身边,赏识就在我们一言一行中,所以我们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

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

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教育既有可能为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成为发展的动力,也有可能阻碍,甚至扼杀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摧残天资优异而具创造力的年轻人,比鼓励他们开花结果要容易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