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话说端午作文1000字(经典20篇)

中国的传统文化真丰富,我们要更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小编收集了中国传统文化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1477

作文

1000

篇1:关于端午的感想900字作文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当姥姥念起这些歌谣,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

每年端午节前后我们小孩子便会挎上篮子和姥姥、姥爷一起上山去采艾草。到了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门上都会插上艾草,据说艾草会镇邪辟灾。当然在我们看来,只要闻一闻那清新又奇异的艾草的清香和采集艾草的过程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每年我和伙伴们都争着到山上去采集大片的艾草,也采下大片的快乐,并且把快乐分享给大家。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之一,今年端午这一天姥姥、姥爷早就准备了粽叶、糯米、大枣、豆沙和草绳……一些材料来包粽子,糯米要用凉水泡一泡,包出来的粽子才会粘。等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我和姥姥便会坐下来包粽子,先拿出一片粽叶把它卷成三角锥体形状,往里面装入糯米和大枣,再将多出的粽叶折回包好,再用草绳一捆一个立体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不长时间我们就包出了满满一盆形态各异的粽子。可以下锅煮了,只见姥姥把包好的粽子像赶鸭子似地倒入锅里,和粽子一起入锅的还有圆溜溜的鸡蛋,一小时过去了,终于可以出锅了,姥姥和妈妈一起把粽子和鸡蛋从锅里捞出来,全家人围在一起吃粽子、吃鸡蛋。

吃完了粽子我又和姥姥学起了缝香包,姥姥一边缝一边对我说:“以前香包一是避邪,二是为讨吉利。传说屈原投江的时候正是夏天,蚊虫四飞,老百姓唯恐屈原遗体遭叮咬,就纷纷用艾草点燃,用艾草烟熏蚊虫,后来有人建议,可以用布来包裹檀香……延续到后来人们用针线缝好香包后,再串上一根布绳,挂到脖子上,每人一串,预示着蚊虫污物不敢靠近,慢慢地流传下来,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国的传统习俗”。边说边缝,一个漂亮的香包做好了,带在脖子上一丝淡淡的香气散发出来。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电视,这时电视正在播映的节目是“赛龙舟”,只见每支龙舟上都有好多的人奋力的挥舞着小桨整齐地划着,我们被节目中紧张的气氛和壮观的场面吸引着,姥爷告诉我:“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屈原的踪迹。从那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用划龙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延续到现在端午赛龙舟就成了一种习俗”。

今年是我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端午节,我过得很有意义,我参与了采集艾草、包粽子、缝香包还了解了赛龙舟的典故。

和家人在一起过节很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话说李白论初二议论文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李白,他是一个什么的人?没有人知道!你们肯定会不服气说:豪迈,飘逸,有雄才大志……诸如之类,数不胜举。可是那是小学课本,中学教材中的形象。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不是一个贬低李白的人,相反我深深被他吸引。可是。

得意须尽欢,待沾酒长歌绘人间,这就歌词说出那种精髓。李白喜欢喝酒,经常以酒来论诗,李白酒量有多大,他的诗就写得有多好。这或许是对的吧?反正他酒量有多大,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他的诗写的很好。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称赞李白:“千载独步,惟公一人”。这句话说的是那么的豪气,契合那种笑看人生的人生境界。韩愈对李白极为推崇;在《调张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有这句话,我们应该赞一下,你们说是不是?韩愈曾说过,谁若是想贬低李杜诗篇,则就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谁能长剑挑尽人间知冷暖,纸扇墨客回眸间随口的唐诗传了千年。看流云任时间唱不完这清弦,一袭白衫鎏金鞍,那年你愤世出长安,到了洛阳赏牡丹,得知己千杯不停盏,朝如青丝莫等闲,叹骨中侠气自一篇,安能事权贵谗言,使我负气不开颜。

李白就象一个浪子,往好处说是超脱豁达,说难听的则是无情无义。这是别人的负面评价,为何?他对君王不忠;对家乡不愁,;有酒喝就好,不管他是在哪里。对这样的人,我们实在不能指望他对朋友能有什么深情厚谊。(王安石语)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诗,别人确实也能写下、模仿,而无需仰仗谪仙的高才。

哎!何人懂李白?虽说无人知其心,可也未必如此!对君王不忠,当时随便给李白弄了个官职,专门把豪材大略的李白,去给他的贵妃写诗,反正就是一直要夸其漂亮,身为一个嫉恶如仇,自高自傲的人来说。还有什么可说的?

对家乡不愁?为何不愁,要是不愁现在十三亿甚至更多的人倒背如流的《静夜思》从何处来!若自觉简单,那就写一首比过《静夜思》。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遇事不顺,豪情未完成,何颜回故乡。(我猜测得)出于陶渊明,遇愁便喝酒。一醉梦所想,尘世接可抛。

李白的送别诗约160首左右,约占李诗总数的六分之一。送别的对象有官宦、僧道、文人学士、妻子情人、亲戚朋友等等,牵扯到各种社会关系。朋友满天下,没义气怎么能行?神仙一曲赠汪伦。

王安石怎么说那?他几乎对所有人都不顺眼,特别是浪漫主义的诗人!

我或许有些护短,但是我就这样,你也不可否认。但我希望还出一个李白的朗朗乾坤。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端午抒情作文:端午的粽子

全文共 1003 字

+ 加入清单

父亲打来电话,说端午到了。我推开窗户,向远处一瞧,可不是,田野里金黄的麦子早已归仓,一场透雨,让万头攒动的玉米苗很快便绿成一片——端午是该来了。

端午到,端午的风俗也就随之而来。我的家乡河水很浅,难以承载龙舟这样的大船,但艾蒿还是插的,鸡蛋也是要煮的。煮熟了,揣在兜里,带到学校去,比谁的鸡蛋壳最硬。一切之中,最重要也最麻烦的是包粽子。先是随着母亲,到绿海一样的苇塘里采苇叶,手在上面掰着,眼却不停地在地上睃,生怕有青蛇从草丛里窜出来。糯米是自家水田里产的,红枣是邻居给的,干柴是父亲从河滩的树林子里拉回来的,只消称上一斤白糖,一切工作算是准备停当。

然而那是过去,是记忆中的事情了。现在,村子外的苇塘早被一把火烧个精光,河边的水田也因水位不断下降改作旱地了,更重要的是,传承外婆手艺的母亲也紧随外婆,撒手而去。

包粽子,似乎成了只在记忆中出现的事情了。

不料父亲说,明天我给你们包粽子去!我一愣,连一碗饭都做不好的父亲,该不是在说梦话吧!但父亲真的来了,还带来了粽叶、糯米、大枣,一兜一兜,大的小的,红的白的,煞是好看!

我知道,像我每天用纸币换取各种必需品一样,这些东西,父亲不是从家里带来的,它们都来自超市!有一样,父亲带不来,也买不来,那是干柴!家乡的河滩上,一棵棵树也都变作记忆,像母亲一样,只能永远把梦藏在远方。

护理田地里的禾苗似的,小心翼翼,父亲把一张张粽叶展平,放上糯米和红枣。像包裹一个睡熟了的婴儿,父亲谨慎地用丝绳系了,放进不锈钢盆里。我笑了。看着粽子臃肿的身子,父亲也笑了。母亲的作品,用侍弄田地的双手,竟难完成。

我也艰难完成了一个,笨猪似的。原来,手握笔杆做细活儿的我,也难传承这样看似简单的手艺!

但我们还是要传承下去。由慢到快,由笨拙到熟练,艰难地,一个一个地,堆起一座绿色的小山。

刷好大锅,生起炉火,一个一个放进去,煮,续水,再煮,然后焖上一夜,扑鼻的清香就四溢开来。原来,丑陋的外表里面,竟包含着和精致一样的味道。

一个一个拾出来,放在桌子上的盆里。热气腾腾中,我看见了母亲,端坐在云雾之上,微笑着,检阅我们耕耘的硕果。

我给父亲盛了一碗,给自己盛了一碗,也给母亲盛了一碗。母亲食量不大,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够了。我拿起一个,慢慢剥开,露出白白的糯米,红红的大枣。

我恭敬地递给父亲,父亲指指母亲。于是,虔诚地,我又转向母亲,递到含笑的母亲口中——朦胧中,母亲慢慢吐出了一个字,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令人难忘的端午话题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粽叶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五月端午,我家的厨房也飘满了粽叶的芳香。 "Demon leaves, incense kitchen, Ai Ye incense, incense." In May Dragon Boat Festival, my kitchen was full of fragrance of rice leaves.

突然,一片两头尖尖,翠绿芬芳的粽叶变成了一艘绿色的龙舟,飘到我的面前。我又惊喜又兴奋,不知不觉踏上了龙舟。龙舟飞快地向前划去,转眼间就来到了一个我从来没见过的地方。

啊!这里的景色真美啊!只见平静宽阔的江面上没有船只往来,一群群水鸟从天边掠过。一轮鲜红透亮的朝阳正缓缓从江边升起,把这里照射得像仙境一样,我不禁看呆了。

这时,我发现在寂静的江边,站着一个人。只见他穿着青色长袍,头上梳着高高的发髻,微风吹过,他的长袍和长长的胡须随风飘扬。突然,他的脸上露出坚毅激愤的神情,纵身向江水中跳去。

我的龙舟像被谁推了一把,“嗖”地向前飞去,正好稳稳当当地接住了那个人。我惊魂未定,吁了一口长气,又急切又关心地问:“请问先生,您为什么要跳到又冰又冷的江水里呀?”

紧接着我恍然大悟:“难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屈原先生?这里就是有名的汨罗江?”

只见那人缓缓地点点头,表情十分沉重,似乎并不在意我是谁,而是深深地叹了口气:“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我是不愿与那些自私的王公贵族同流合污啊!”

我轻轻地点点头,静静地倾听着屈原的倾诉:“我出生于楚国贵族,寅年寅月寅日生,是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名叫做‘原’,字叫做‘平’。‘平’是公正的意思,象征天,‘原’是地形宽阔的意思,象征地。父亲希望我能做立足天地、报效国家的人。可谁知我遭到陷害,被驱逐流放。我哀叹我那多灾多难的国家和人民啊……”

我灵机一动,想到了课本里学到的那句话:“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先生,您执着的精神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给子孙后代留下了很多鼓励和启示。所以您不应该放弃,要继续执著地求索才对啊!”

屈原听了这些话,似乎若有所思,眼睛里闪烁出一丝光芒。他放声诵唱:“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龙舟渐渐靠岸,屈原大踏步迈上岸边,飘然远去。我的粽叶龙舟也载着我欣然返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佳节

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说到端午节,也就想到了屈原,据说,屈原是在农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头自投旧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被鱼儿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进旧罗江中。 妈妈带我去奶奶家过端午。,瞧!奶奶正在煮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奶奶说:"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接着,爷爷要跟我讲讲端午节的习俗。

听说在江南地区:他们为了驱邪,用艾,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驱鬼,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这时,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刚煮好的粽子热气腾腾的,我第一个坐在位子上,说:" 奶奶,我来帮您尝尝粽子熟不熟 "奶奶笑眯眯的说:"看你这只小馋猫,好!奶奶给你先来一个。"我把粽叶拨开,看到了糯米粽子,闻一闻,哇!真香啊!接着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了粽子香气仍在我的嘴巴里回荡,奶奶说:"现在的粽子品种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听着听着,口水都要流了下来。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每当小朋友唱起这儿歌时,人们就知道端午节要来临了。

说起这赛龙舟,我觉得是端午节里的最大亮点。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去赛龙舟,就好像是一种改不掉、忘不却,有着一股神圣威严的真理!

小孩还要挂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在古代,还有着许多佳节,而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佳节。我爱端午,爱那粽子的缕缕清香;我爱端午,爱那赛龙舟激烈的场面;我爱端午,更爱其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写端午的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来临,我们全家团圆,品尝粽子。青青的粽叶、香甜可口的糯米、诱人美味的肉馅,空气中弥漫着棕香味,也弥漫着端午的气息。

盘中的粽子经过机器的精心加工包装,看起来十分可爱诱人,入口也很美味,可我的心中总是空落落的,望着桌旁空着的座位,口中的粽子便似嚼蜡一般,我的思绪便飘向故乡,飘向儿时姥姥亲手给我包的粽子,飘向远在故乡病床上的姥姥。

从我有记忆起,家中就有一个习俗,每至端午节便全家团圆,由姥姥亲自当主厨给我们包香喷喷的粽子吃,而其他人便给姥姥打下手。姥姥包的粽子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反而在我认为还没有外面买的粽子包的精细好看,可就是这样,不知为何,我只喜爱姥姥包的粽子,并觉得买的粽子总比姥姥自己包的少些什么,只是知道爱吃,便要缠着姥姥多包些。

姥姥总是很宠我,无论我提什么要求,她总是由着我,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做到。那时的我是那样的任性与天真,我不爱吃包有枣子或者肉的粽子,觉得那样太腻,却惟独偏爱那晶莹可口的糯米,于是我便求着姥姥给我端午节包只有糯米的粽子,姥姥有些为难的答应了,可年幼无知的我并不知道这只有糯米的粽子有多么难包,因为没馅或枣子在粽子底部挡着,糯米很容易漏出来。终于端午节来临了,在我期盼的眼神中,姥姥端出了一盘独属于我的白糯米粽子,我急切的剥开粽叶,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姥姥连忙劝止道:“慢点吃、慢点吃,别烫着了!”在我吃粽子的时候,我感到姥姥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我,是那样的温暖、慈祥。待我吃完后满意的说道:“真好吃!”姥姥脸上的笑容就更加浓郁了,她竟像孩子一般高兴地说“喜欢就好,我下次再给你包”,这时,姥姥发髻间渗出的小水珠终于汇集成大滴的汗珠流了下来,她不在意地擦了擦,此时我的心中却只有感动。

时光荏苒,我与父母搬到了北京,可姥姥还是独自一人呆在老家,渐渐地,我们回家团圆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也再没有与姥姥在端午节一同包过粽子。就这样一年年过去,岁月在姥姥脸上留下一道道不可消除的痕迹,我长大了,可是姥姥却一天天老去,身体一点一点不如从前,直到如今,卧在了病床上,回到家乡,看到儿时那一直健康慈祥的姥姥,如今变的如此消瘦苍老,我心中的酸涩便蔓延开来,眼泪夺眶而出。这时,长大的我已经懂得了姥姥包的粽子的奇特之处---那里满含着姥姥对家人的爱与祝福。

一阵铃声响起,将我思绪拉回到了现实中,我接起电话,原来是姥姥,我们祖孙俩聊了起来,聊到了粽子、端午、故乡,也聊到了那儿时美好的回忆……

在这里愿姥姥可以早日康复,您的孙女在端午节最诚挚的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以难忘的端午八年级话题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时值晚春,繁密的枝叶已被春风吹成深绿,再过不久,便是屈原为国捐躯的日子,人们为了鱼虾不撕咬他的身体,向河里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纪念屈原成为了中国的节日端午节。 In the late spring, the dense branches and leaves have been blown up by the spring breeze. Soon after, Qu Yuan donated a body for the country.His body invested a large amount of glutinous rice to the river, year after year,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commemorating Qu Yuan has become Chinas holiday Dragon Boat Festival.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团里放上一颗肥腻的肉块,我倒不怎么喜欢这种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

家乡的甜粽味道清香,不加修饰,更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实的想法。晾干的芦苇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尔向其中塞入一颗甜枣,折叠成锥体,绑上纤细的苇杆,载入锃亮的瓷盘,锅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龙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盘,大块浓绿被这波涛淹没,于是又拿起灶台上的锅盖,轻轻扣下,叫他接受洗礼,散发香气。

苦痛炽热的煎熬总是漫长的,待火光熄灭方才发现,苇杆不知何时变得色深柔软,棕叶绿得油亮,颇有食欲。捞入盘中,松开棕叶之上的束缚,抄起筷子,夹住一端棕叶,慢悠悠地将白玉般的糯米自棕叶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绿的粽叶下,糯米光滑的身躯更显洁白明亮。

放在盘中托在手上,轻捷地将它们摆在桌上,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几面,面前摆上载着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夹起粽子蘸少许糖,就着白酒的辣味儿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劳累一挥即散,仿佛回到古时田园的小家,食物简洁却真情四溢,总觉得这就是屈原先生向往的生活。满嘴溢着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纵使时间老去,年代老去,我们老去,但有一样东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国传统的节日,先人的愿望,我们的和谐,将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远都不会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话说古今风流人物的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可以说,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孔子,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崇敬孔子。孔子生前并非皇族,但在其以后的时光封号却一再提高,从“大成至圣先师”,直到“大成至圣文宣王”,孔门盛极一时,孔子万古流芳。

儒士注重个人的修养,孔子做为儒士之首,自然是修养极高的人。孔子一生行迹依《礼》,非礼勿行。颜回去世,孔子赞曰:“圣哉,回也。”内心极推崇他,但依礼反对厚葬。他对诸侯公卿公然欣赏天子乐舞而感到愤怒,他对列国不纳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绝对平静。身处乱世,一老者默对现实,独善其身。既有伯夷叔齐般高义,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胆识。“见贤思齐”是他的理论,论语中他直抒胸臆:“殷有三贤人。”

儒家求出仕,孔子自然亦是。在做鲁相的日子中,其能大展其才,但因国君不明,只得周游列国。或而谓之游,可绝非游说之路——诸侯无一纳其言。但其在天下纷争中,为天下奔走,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觉得“礼”已不会富国强兵之时,其却矢志不谕: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散满了他的喟叹。圣人居于天地间,绝非呼天抢地地狂号,只是留下一片静默,一片永恒。“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静默中蕴涵了无穷的力量。

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传至今日,是因为其在教育上的贡献。孔子七十二门生为贤人,另有三个人感其教化。孔子身体力行的教学,是无愧于先师的称号的。他的学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潜心学问,有的能通灵于天地,有的傲立于庙堂。孔子注重文化的传承,其修《春秋》、《诗》虽是为儒家而修,对《诗》的内容也有一定的曲解,但无疑将中华的文化传了下来。否则哪有“关关雎鸠”的千古绝唱?孔子是个文化人。他回望历史,低首是现今,远望是将来。汉代的独尊儒术使其学术的传承初见成效;传至宋代,程朱理学的高峰,也是孔子精神的续扬。一门能傲立千年的学术以其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以及能代代相传不断创新,证明了它在华夏的生命力,无人可挡的生命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的精神,他的学说也随川前行,奔流不止。

孔子为圣,圣者之圣。纷争之春,多事之秋,乱世间,圣人傲立。其对自身的感怀,对社会的关注,对教育的投入,对文化的贡献:仅有一项便可傲立于天地,何况全材乎!

步入文庙,孔子静默。一身宽服的他目视远方,目视将来。“圣人不拘于时”,他自能望见将来,不知儒士能否长存,但儒学必定仍扎根每个国人的心中。

个体之圣人,社会之圣人,教育之圣人,文化之圣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端午寄语集锦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黏黏,思念甜甜;粽子软软,祝福闪闪;粽子香香,健健康康;粽子大大,财运佳佳;粽子多多,快乐多多。端午要快乐哟~

叶叶层叠,好运不绝;米米紧粘,幸福绵绵;线线缠绕,快乐拥抱;水水相融,情意浓浓;粽粽连结,祝福不歇!

天天盼着见你,却总遥遥无期,夜夜盼着亲你,梦里为你着迷。今天见到你,忍不住狂喜,扒开你的衣,慢慢吃掉你,让你再也不能离。爱粽子的你,端午快乐!

若一粒米代表想你,我愿是一把米,时时刻刻想着你;若一颗枣代表爱你,我愿是一颗蜜枣,分分秒秒甜着你。端午我要长长久久包着你!

龙舟粽子端午的喜庆,别忘了爱护一下自己的眼睛。世界爱眼日,借着端午的歌声,放松一下自己的心灵,少看一分钟电视,远眺一次天空,保护一下我们的眼睛!

端午颂诉着古老的传说,粽子包裹着古老的风俗,艾叶凝聚着神秘的色彩,屈原坚守着民族的气节,让我们记住特殊的日子,时刻提醒勉励自己,幸福生活,努力工作,开心每一天。

粽子飘香端午到,五彩香囊身边挂,驱邪避灾福相伴,敬上一杯雄黄酒,宾朋举杯迎端阳,龙舟赛出情悠扬,一年更比一年强,生活美妙更辉煌,愿你端午快乐,幸福万年长!

张灯结彩喜气浓,艾叶高悬端午到;龙舟竞驰浪花翻,粽叶飘香精神爽;欢歌笑语连不断,乐享端午好佳节;举杯同庆送祝福,绵绵情谊润你心;祝你端午乐开怀,幸福快乐到永久!

想念,不要太满,只要让我看得见;祝福,不要太多,发条短信即可;粽子,不要太大,只要肚子装的下。怎么样,要求不多吧?端午到了,记得吃粽子啊!

糯米粘,蜜枣甜,怀念无声润心田。艾草香,菖蒲扬,思念连连满胸腔。龙舟舞,粽叶绿,祝福绵绵入心湖。屈原事,古今情,传统节日文明凝。端午时节到了,愿你快乐。

端午节祝福心意全送到:愿你“粽”是微笑,“粽”是快乐,“粽”是喜悦,“粽”是好运,“粽”是成功,“粽”是幸福,“粽”是美好。

端午到,好运随着你我笑。赛龙舟,甜蜜幸福一起收。吃粽子,缅怀屈原游古寺。我祝你,每天快乐在一起。端午节到了,祝你端午快乐。

端午节到了,送枚粽子给您。爱情是外皮,里面第一层是想你,第二层是爱你,第三层是呵护着你。吃下去让你幸福无比!亲爱的,预祝端午节快乐!

午是夕阳中远山的剪影,你还停在我的画布中;只是我怕,今天疾驶而过,明天飞奔地来,而所有昨天的细节,早已支离破碎……

古人屈原投江自杀,源于报国无门。今朝你深深的闯进我的心房,那是因为我爱你至真至纯!祝福端午!祝福我们的爱情就像粽子蔫蔫乎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话说千古风流人物孔明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47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乱世,群雄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青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摇羽扇,身在茅庐,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他便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诸葛孔明。

我眼中的孔明是智慧的。当刘备三顾茅庐向他求问治国之道时,孔明以一番精妙的“隆中对”为他勾勒出一幅宏伟的政治蓝图。而后,在他苦心经营下,天下出现了三国鼎立的新格局,使势力单薄、时运不济的刘备称霸一方。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借东风、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一招空城计吓住司马懿几十万军队,这些都是孔明过人智慧的体现。

我眼中的孔明是有情有义的。当刘备以他赤诚的情谊请来他辅佐时,他就准备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刘备、献给蜀国。当刘备集团处于最危急的时刻时,他孤身一人前往东吴,为刘备集团换来一线生机。当时的东吴是危机四伏的,迫于曹操的威胁,孙权随时都有可能投靠曹操,而为此牺牲的第一人必定是孔明。他却不顾安危,一人在东吴大殿之中舌战群儒,并最终说服孙权一同抗击曹操。这种舍生忘死的情和义是非常人所能拥有的。

我眼中的孔明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当刘备白帝城驾崩,并把辅佐刘禅的大任交给他时,蜀汉的命运便已架在孔明肩上。为了蜀汉的未来和先帝的嘱托,孔明可谓尽心尽力,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了国事当中。流传千古的出师表便是孔明对国家、对先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体现。

我眼中的孔明是悲剧的。刘备依靠三顾茅庐的真诚之举求得孔明的效忠,而后又常在孔明面前展现一副仁慈爱民的形象,两行泪更是时不时地挂在脸上。于是,孔明更是觉得自己投得明主了。对刘备,孔明表现得过于信任与忠诚。刘备白帝托孤之时,明知自己的儿子刘禅软弱无能,却还假惺惺地提出“如其不才,可自为成都之主”的话,吓得孔明手足无措、泣拜于地。刘备以此赚得孔明的尽忠。于是,刘备死后,孔明便尽心尽力地辅佐昏庸的刘禅。以当时的情况,只能退守川中,以求自保。但孔明曾经答应过刘备要一统中原、兴复汉室,于是只好不断地北伐、北伐。最终,劳累过度、积劳成疾的孔明在五丈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年仅五十四。为了刘备的梦想,孔明真是劳累了一生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后世有评孔明曰: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课表;其义,大地动容;其智慧,千古流传;其忠诚,后世敬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面对浩浩荡荡的历史之流,我也只能学东坡先生,“一樽还酹江月”,聊表我的崇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话说唐僧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唐僧。可能大多数人认为,唐僧是一个很执迷不悟的人。每次孙悟空为了保护他,打死妖魔鬼怪,可唐僧却总是怪孙悟空乱杀生。但在我看来,唐僧是一个十分值得敬佩的人。

唐僧法号“玄奘”,小名“江流儿”,因为是唐朝人,被观音菩萨指定到西天求取三藏真经所以又名“唐三藏”,与唐太宗结为兄弟又被人称为“御弟圣僧”。他原来是如来座下的二弟子金蝉子,因为轻慢佛法被如来贬下凡界,到西天取经。

唐僧值得敬佩在两个方面:第一,他的慈悲值得敬佩;第二,他的执着值得敬佩。

佛教秉承的概念是“慈悲为怀”。而唐僧从小就成为和尚,并且是如来佛祖弟子的转世,他的慈悲也到了一种常人所不能及的地步。当他看到孙悟空打死那群想杀害他们的土匪;想吃他的肉的白骨精时,他的心中总是有着浓浓的不忍,和愤怒。哪怕他知道,悟空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可他还是不忍心看着悟空杀害生灵,于是他就要念出紧箍咒。在这个过程中,唐僧和孙悟空都没有做错什么,悟空是在履行着自己的责任,他要好好保护着唐僧,让他取到真经;而唐僧是和尚,他的心中常常怀着慈悲。于是他只能责怪悟空,因为他觉得悟空是妖怪,不是人,好似念一念紧箍咒就能让那些死去的灵魂得到一些抚慰,也能安慰唐僧自己的心灵,他不忍心看着那些人就这样死去。每当听到感人的故事时,他总是会“腮边垂泪”,痛哭不已。“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从这里看,他是善良的,是慈悲的。

唐僧是一个忠诚的佛教信徒,他对佛经的痴迷和热爱程度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生命。所以当他听说在西天有“大乘佛法”可以普度众生的时候,立刻毛遂自荐要去取经。在取经的过程中,他在还没有收孙悟空为徒弟的时候,要独自一人承受着双叉岭中猛兽带来的惊吓;收到徒弟后,他又要一次次看着他们屠杀生灵,还要不停地被妖怪抓走,一次次在虎口下逃生。这些对一个寻常人来说都是不能忍受的。可为了取到真经,为了了解更多有关佛教的知识,为了见一眼如来佛祖的真身,他克服了种种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困难,执着地走了下去。最后终于到达了西天,取得了他梦寐以求的真经,同时也被封为了旃檀功德佛,待在了灵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是坚持的,是执着的。

每个人身上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而唐僧“慈悲、执着”的特点让我十分敬佩。倘若在生活中,我也能够怀着一颗慈悲而执着的心,那么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成为自己梦想中的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的味道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味道,是盛开紫罗兰的芳香,淡而优雅.

端午的味道,是绽放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纯洁.

端午的味道,是开放百合花的清香,淡而高雅.

端午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记忆忧新,

临近端午,就会想到他,他是一位博学才子,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气质过人.他在战国时期创下业绩.他不光创下业绩,还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转变为个人歌独立创作的新纪念.他是文坛的一位高手,也是仕途的弃儿.他每次都想一心报国,让自己的国家像一只雕耸立于大地上,却总是遭遇小人的妒忌与报复,是自己的辛苦迟不被采用,最后在自己临死前创作了一篇,用血和泪写成的忧国之恩的柔情长诗《离骚》.

诗创作后,他带着满脸的忧伤和愤怒来到了江边看着冰冷的河水,他突然笑了,仿佛是在笑那些小人笑今日的庸君,笑自己的衷心没有被人发现.他带着冷笑,纵身一跃跳入这冰冷的河水中,让他冲洗着自己的身躯.他走了走的凄凉与悲伤,只是他对国家的爱太深了.

他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精神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他坦然面对以,死报国,显出他是多么地热爱自己的国家他打意凛然的豪杰气魄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深思.

端午的味道,就是屈原,他那忠心耿耿的报国情怀为祖国为人民的安居乐业以幸福做出我显得努力.端午的味道是有气魄的,也是有甜味的就像棉花糖一样甜.

端午节这天,也是游子回家团聚的日子,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品尝这美味的粽子.今年我的叔叔婶婶都回来团聚,共度端午.我们家的粽子都是母亲自己亲手抱的,母亲在厨房里忙来忙去,我和姐姐在屋里看书,可我的思绪早就飞远了,想起了去年我们家的粽子不是母亲亲手抱的,而是从小摊上买来的,蒸好之后,我满怀希望,可刚尝第一口,我想被泼了一瓶水一样这个粽子一点也不好吃,我嘟囔这,母亲用慈祥的眼神望着我,温柔的说:"吃都吃了,还是下回母亲自己做吧!"我急忙叫好眼泪都流出来了.突然听见母亲那清脆的声音,粽子好了,我的思绪才飞回来,我看着桌子上热腾腾的粽子,脸上露出了微笑,大家一起坐在饭桌旁,边吃边讲着端午的来历与意义.大家都是兴高采烈.我看着这样一桌团圆饭,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的味道,就是游子们回家团聚的喜悦与幸福那是甜甜的味道.

夏天的味道,是那一簇簇盛开的花团;顽强的生命力,展示了夏天的主旋律,人生的味道,就是一次次磨练的意志与顽强,绽放人生的主旋律,而端午的味道,那是一种种传统的习俗,是那衷心报国,是那家家户户团圆,弘扬了端午的主旋律.

端午的味道,与众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他,曾漫游于邯郸,与鲁句践博戏。

他,到达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他,也曾经在燕国太子丹的厚望下前去行刺秦王,一去不复还。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他就是荆轲,一名让太子丹厚待,让秦王魂惊的刺客。

或许你在看到荆轲的资料或是历程时,会问到:荆轲是一个文人亦或是一个武人吗?不是,他既不是文人,也不是武人,他只是一个喜好吃酒,天天和一个宰狗的屠夫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的人。他们有时互娱互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好像身旁都没有人似的。但他虽说混在酒徒中,可他为人深沉稳重,喜爱读书,喜好击剑,他也爱游历各个诸侯国,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重的人相结交,可以说是文武皆有了。

在太子丹逃回燕国的时候,眼看着秦国的野心将要延伸到燕国,何况他身旁还有刚从燕国逃脱的樊於期,可谓是“把肉放在了饿虎经过的小路上”啊。他叫鞠武去结交田光,而田光却言到:“我的好朋友荆卿是可以承担这个使命的。”当荆轲到达太子丹殿时,太子丹立刻以头叩地,请求他前去劫持秦王亦或是杀死秦王,但荆轲拒绝了他,后在太子丹的极力请求之下,荆轲终究是答应了。

在荆轲答应后,太子丹十分欣喜且每天都前去问候,供给他丰盛的宴席,奇珍异宝等,荆轲说“千里马肝美”,太子丹就杀了自己的爱马取肝给荆轲,荆轲说“好手也”,太子丹就砍断美女的手,用玉盘盛给荆轲。

在荆轲思考准备刺杀秦王的要点时,曾向太子丹提过两个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两个点,就是樊将军的首级与燕国督亢的地图,但太子丹听了之后,竟说“我不忍为自己的私利而伤害这位忠厚老实的人的心。”听听吧,这是何等愚蠢?这将会因为一人性命而误了一个国家存亡!荆轲自明太子丹不忍心杀害樊将军,于是就私下与樊将军会面,言说当下燕国的情形,樊将军闻后,当机立断,自刎了。我们“温柔”的太子丹听到此消息后哭得极其悲哀,但荆轲还在为自己的“行李”做着准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王前,秦舞阳脸色突变,害怕得发抖,但荆轲却回过头向秦舞阳笑笑。这份勇气足以连现代人也为之钦佩。当在荆轲去为秦王打开地图时,图穷匕见,大家都失去常态,眼看着荆轲追赶秦王,他举起匕首投刺秦王,失手了,如果他这一击击中秦王,那我们的历史就将会被改写,也不会有秦统一天下这一史实。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过端午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转眼间又到了端午节,大街上响起了儿童们的歌谣声:“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今天,我和我妈妈来到了外婆家包粽子。包粽子前,外婆告诉我说:“传说曾经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包粽子了!”妈妈叫了一声。外婆赶紧带我走进了厨房,我看到地上摆着芦叶、肉、米粒等材料,妈妈已经有模有样的包起来了,外婆也开始教我包粽子了:“将两叶粽叶折成漏斗状,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咸蛋黄、板粟诸种馅料后,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后以粽绳扎紧。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就好了。”外婆绘声绘色地边说边给我演示。我也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错过某个细节。听完,我也认认真真地做了起来。我第一个粽子刚放米粒的时候,下面漏了一条缝。第二个粽子刚绑线时炸了开来米粒撒了一地。妈妈瞪了我一眼,对我说:“去去去,你真是大呆子帮忙——越帮越忙。”我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不久之后,种子包好了,我急切地说:“快烧吧,为了吃粽子,我早饭还没吃呢!”不久之后终于好了,我拿起一个粽子,“烫烫!”赶紧放下

我只好用筷子夹道房间,吹着空调,开着风扇,粽子很快凉了,我小心翼翼地拨开粽子,轻轻地咬了一口,味道有点咸,粘在嘴里,很有韧性,慢慢咽下去,感觉棒极了。接着我大口大口地吧第一个

粽子报销了。

还有很多习俗,如插茱萸、佩香囊……其中最受小孩喜爱的是斗蛋游戏,我也玩过很多次,记得有一次我偷偷吧石头画成鸡蛋耍赖,当然别人被我打得遍体鳞伤,后来被发现了。还有一次我的手指被鸡蛋撞得乌青乌青地,痛得眼泪直流。可我还是乐此不疲地玩着。

真希望下次端午节来得快一些。

[快乐的端午节作文9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思乡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端午节,都会泛起思乡的情怀。也许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更有端午节的气氛。

不知道从何时起,就学会了包粽子,大概还在读小学吧。每一年的端午节前一天,邻里几家都要包粽子,而且互相帮忙,尤为热闹。大人们要煮粽子,我们小孩子则要先睡觉,为的是端午节早早起来上山去踏青。这个“早”,一定是天不亮就起来,去山上采“百步草”,据说能包治百病。还要采艾蒿和黄花、芍药、野百合等野花,回到家里把家门口和窗户旁都插上艾蒿和彩色的纸葫芦,我们的还要带上五彩线,脖子上带着香包和小小的笤秫,据说能扫除病魔。回到家后,还要去牡丹江江边去洗脸,并用军用水壶带回一壶水回家。女孩子们最喜欢去山上采花,拿回来插到盛水的罐头瓶里,让鲜花多开一段时间,给平淡的日子增添几许炫丽。

两个哥哥基本不带我去踏青,主要是哥哥嫌我碍事。等长大一些了,就是跟自己的小伙伴去踏青,当然都是年龄相仿的女孩子。那个时候气温没现在高,一般早起要穿线衣线裤,山上有点冷。几个小伙伴儿互相叫起,兴高采烈地骑着自行车互相带着一起去上山。路上人很多,不用害怕夜路,都是踏青的人群。

印象很深的有两次,一次是上初二那年,六个小女孩儿夜里一点多就出发了,骑了三台自行车,不到三点钟,连人带车一起到达北山山顶。坐在山顶最高处,俯瞰牡丹江市的夜景,别有一番情趣。另一次是上初三那年,联合几个学校的同龄女孩儿,大概二十多人,在西三条路一个路口集合,浩浩荡荡地骑车去西山。那一次走得远,采得花也多,非常兴奋。

吃粽子一直是我的钟爱,也许清香的荷叶味儿更具有端午节的气息。

来到大庆,没有一次端午节让我找回从前的影子,因为大庆没有山,更没有蜿蜒的江河。

从前与我一起踏青的小伙伴儿,能联系上的所剩无几了,那份甜美的幸福一直藏在心底,无人与我分享。每逢端午,倍觉思乡。

端午来临,信笔在手机屏幕上写下:

每逢端午尤思乡

晨起踏青路人忙

艾蒿鲜花手中握

粽子鸡蛋已飘香

端午节前夕,与闺蜜一起去大庆“绿色草原”采黄花,牧场的草原上黄花开得正旺,肆无忌惮地宣泄着花儿的美丽。我们采黄花的时候,意外地发现草原上竟然还有蘑菇,据说当地人叫它“雷窝子”,说是打雷后就长出来的。蘑菇正面是白色的,比较平,背面是黑色的,有着均匀的褶皱。我们似乎被“雷窝子”蘑菇诱惑着,都顾不得蚊子的叮咬,要不是饭店那边催我们过去,估计还要采一些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在外婆家过端午

全文共 1046 字

+ 加入清单

十余年前的五月,外婆忙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以前每自清明前夜始,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外婆的絮语叮咛,她总是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下,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外婆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笑眯眯的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咕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的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欢快的童歌里。

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的童谣,我们在外婆精心准备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外婆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外婆转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外婆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外婆的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树荫下,几位老邻叙叙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外婆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最后的端午,外婆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独她不会。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外婆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外婆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外婆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端午后几日,外婆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说了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外婆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在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箭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

端午,翠绿与寂静,蒹霞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汽,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长久的凝睇里掩埋,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过几千年光阴。外婆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中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令人难忘的端午初三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放假的第一天,爷爷就对我说:“这个端午节,你就跟爷爷、奶奶回老家肖家湾去过吧!也好好体验一下老家过节的风俗。”我高兴地答应了。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holiday, Grandpa said to me, "This Dragon Boat Festival, you will go back to his hometown of Xiaojiawan with your grandpa and grandma!Experience the customs of my hometown. "I agreed happily.

为了好好地体验一下家乡过节的风俗,我们在端午的前一天就回到了老家。到家时,正是快吃晚饭的时候,家家炊烟袅袅,满湾飘溢着蒸棕子、煮盐蛋的清香。香气里还杂着酒气和蒜味。特别是每家大门前的窗户两旁,都摆放着扎成把的艾蒿和昌蒲。爷爷告诉我,这是端午节的标志,老辈传下来的,说这样能避邪,实际上也有驱蚊作用。晚上睡觉前,奶奶就用艾蒿和昌蒲在房间里薰了一下,蚊子果然少多了。

第二天清晨,奶奶就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催我随她一起去村外河边的草地。然后吩咐我用手沾着草上的露水洗眼睛。奶奶说:“这样不仅能让眼睛明亮、而且不害眼病呢!”我好奇地问:“为什么非要用端午节这天的露水洗眼才不得眼病呢?”“我也不晓得,这是老辈传下来的,老辈传下来的东西不会错。”奶奶边帮我洗眼边说:“你爸爸、二个姑姑小时候,每年也是这样洗,他们的眼睛现在不是很好吗?”用露水洗过眼睛后,奶奶就带我去割艾蒿、昌蒲。我高兴地举着艾蒿、昌蒲回家。奶奶把割来的艾蒿、昌蒲扎成把,也像邻家那样放在窗前。

接着,奶奶又在家里翻出了爸爸、姑姑小时候用过的香袋。是用绸布和五彩线缝制的,有的像辣椒、有的像金瓜、有的像灯笼,很好看。要我挑选一个,重新换上香草,让我挂在身上。爷爷又在我的额畔眉间,鼻边耳旁,点了雄黄酒。也说是为了避邪,并说蛇虫蚊蝇见了你就会躲得远远的。问其原因,回答仍是老辈传下来的。正当我准备寻根刨底的时候,外面在喊:“龙舟比赛开始了!”

这次回老家过端午,让我亲身感受到了民间浓厚的节日风俗。尽管有些好奇的事,没有得到很好的答疑,但只要知道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就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佳节赛龙舟_范例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其起因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说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打败吴国。“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事物原始·端阳》)吴越交战,勾践败而被俘,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国后,他卧薪尝胆,立志雪耻,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开始操练,终于在数年后,一举消灭吴国。后人为了昭彰勾践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于五月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以示纪念。

二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传说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曹娥驾舟去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曹娥碑》)。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

三说是为了纪念楚大夫屈原。这种说法普遍被接受,其文字记载始见于南朝梁人撰写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这些说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但都没有说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管是为了纪念某某人,还是为了“迎夏至”、“避恶日”,为什么偏偏要举办“龙舟”竞渡呢?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赛“龙舟”而不赛其它什么“舟”呢?

回答这个问题,得从龙的基本神性入手。我们说过,龙有喜水、好飞、善变、征瑞等神性和兴云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职。既然有这样的神性和神职,被生活在江渎四流、湖泊星罗的水乡各族人民所崇拜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崇拜意识必然要外化为具体行为。这些行为包括:祭神,将人间美味敬献给神灵,并伴之以香火,让其款款享用;娱神,歌唱、舞蹈,想着法儿让神快乐;拟神,模仿神的举止形态,表示自己和神物有密切的关系,自己身上已秉赋了“神性”,从而能够“神灵活现”。这大概是“龙舟竞渡”的深层动因。人们相信,通过声势浩大的竞赛龙舟,能使天上水中的神龙心神感应而大娱大悦,从而焕发神性,克尽神职,保佑一方水土风调雨顺,稼渔丰成。同时,也使人们自身秉赋龙性,像龙那样强悍矫健,进而怯邪弥难。至于纪念某某人云云,只不过是一种附会。原因大概在于,这些人杰的“人性”和龙的“神性”有相通一致之处,又多少分担了龙的一部分“神职”。比如伍子胥就曾被奉为长江水域的“水仙”、“涛神”、“潮神” 和“江神”;屈原也曾被封为“广源顺济王”,有“江神即楚大夫屈原”之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那历史长河中的璀璨人物,是多么的风流无数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请汝等与吾同坐时光机器,来到历史长卷的深处,共同研究那些千古风流人物。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伐矛。与子同仇……”战场上一声声的怒吼,呼喊着在皇宫里面一位尊贵的帝王,只见帝王手指动了动,战士们拿起武器,前往沙场之上,一矛一戟,将敌人击毙,一招一式,将对方的防御化解,进行攻击……夜晚之中,星辰渐出,战场上猩红的血液照射在月亮之上,使得月亮的颜色变得如此奇怪,战场上的战士互相搀扶着,而皇宫里面那位帝王,开始安抚战士们的情绪,也大声说道:“诸将莫慌!离胜利只剩一步之遥,望向那古老的城市,那是敌人最后的防御……”听着帝王诉说,战士们获得了一种荣誉感……不久之后,那是帝王登上高台,来到了一座巍峨高山中,向天鞠躬,向地朝拜,向将士庄严宣告:“今天起,这篇土地成为大秦帝国!你们都是大秦的战士,吾皇会为你们的汗马功劳赐予奖项的……”战士新潮热血,一声声的吼叫,便肯定了位帝王的统治,而他便是话说那千古风流人物的第一位,始皇帝——嬴政。

在安静的夜晚里面,一位皇帝招见了自己的臣子,满脸忧愁的说道:“诸位爱卿,明日恐有大事发生,可有计谋?”而那些臣子一动不动,互相大眼瞪小眼,皇帝看到后,也是暗叹一口气,而其中一位臣子直言说道:“皇上,我有一计!”皇帝立马急迫说道:“何计!”哪位臣子缓缓说道:“这个计便是您向天下之人发表错误,而重新治理民生,获得了人民的支持,您将位于不可败退之地!”而皇帝听后,犹豫片刻,点了点头……过了几天后,皇帝获得了人民的支持,朝廷众臣的美名,开启了大唐帝国的第一巅峰时期,而这位臣子便是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第二位,明镜——魏征。

明亮的阳光照射在农作物之上,在水稻之上站着一位老爷爷,他正在仔细研究着农作物的情况,似乎是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成长。而日复一日,年复一日,老爷爷依旧在农作物的稻田之上,看向天色的变化,季节的气候,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回到了房间,拿起了笔撰写书籍……《齐民要术》的一本书诞生了,为农田经营与气候管理起到了重大作用,自此,农民明确了在什么季节播种什么植物,人民的口腹之欲也得到了满足,而这位老爷爷这是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第三位,作物研究者——贾思勰。

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千古风流人物特别之多,如同天上的星辰,璀璨而又众多,短短一文说不尽其中的奥妙,但那些千古风流人物依旧在人民心中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情浓粽飘香作文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今年的端午节比往年更特殊些,因为从今年开始,国家把端午节定为法定假日,大家对这个日子也就更关注了。

前几天就开始收到朋友们的短信祝福,无形中把一个往年很平常的节日渲染得气氛很浓烈。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很隆重的习俗。大家也都知道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记得小时候,我们都盼着过端午节,倒不是因为知道屈原其人,而是每到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我们这群馋小孩,自然也巴望着吃那又香又糯的粽子了。在端阳的前一天,奶奶就开始张罗糯米、粽叶、赤豆、红枣等物品,到了隔天,就淘米洗粽叶,包上几十个粽子,然后在灶堂的锅里架火煮,待香味飘满屋时,我们的嘴馋也解了。

每当奶奶包粽子时,我就会在边上看,很认真的样子。总好奇奶奶的手怎么这么巧,会包出四个角的粽子。时常我也会学着一起包,奶奶也会一边包一边教我。所以在我十岁时,我就能独自包粽子吃了,而且经常被奶奶夸我包的很好。

其实包粽子是有点难度的,不会的人怎么也包不好。会了,就得心应手了。包粽子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很关键的。要先把粽叶洗净浸泡几小时,这样叶子不会碎裂。还要把80%的糯米和20%的梗米相配好,淘洗沥干一个小时左右,再加上食用碱水,这样的粽子糯硬香正合适,容易煮熟,煮后也不会把粽叶涨破。一切工作准备好,就可以包粽子了。

把一张粽叶呈圆锥形对折成漏斗状,在里面放上一把糯米,再放二颗红枣,再放糯米,一边放一边用手压压。这样的粽子煮熟后不松软却很糯,而且咬两口就能看到中间的红枣馅。等米放到齐粽叶口时,再把长出来的两个叶柄叶稍弯下来盖住圆口,再往边上一折成三角状,这样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捏在手心里了。当然,这时还不算完工,最主要的是还要用线把之牢牢地扎起来。那时候包粽子我们就用一根根稻草做线,用嘴咬住稻草的一头,另一只手拿着另一头开始在粽身上缠绕,绕了二至三圈后把稻草的两个头缠在一起转几圈,然后把嘴里的那头塞进粽身上的绕线里,再收紧。这样的粽子结实又不会散,而且煮熟后更香更糯。

现在倒是很少有时间自己去包粽子吃了,每到节日,也是在商场里买点各种馅的粽子吃。有豆沙的,咸肉的,栗子的,枣仁的……五花八门,口味齐全。但我还是会想念那自己包的粽子和满屋的粽叶香味。

今年的端阳,就去买了几斤糯米和一些蜜枣,自己在家包了吃。当闻到满屋的粽香时,思绪也随香味飘得很远很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