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观后感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观后感问题。

分享

浏览

18487

作文

34232

《为你而歌》专题片观后感

全文共 1110 字

+ 加入清单

为你而歌》是一部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鼓舞士气的电视片。它不是靠单纯的说教,而是靠先进典型都具有强烈的人格感召力,用非常朴实的人和事,去打动人、去教育人,好看之处就在于它在不经意中表现着人物的闪光点,亲切自然,触动人心。它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充分展现了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风范,强烈激发了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我收看了电视片《为你而歌》,它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觉得这个名字起的很好,片中的先进人物确实值得我们歌颂,他们是时代的楷模,他们是我们的自豪,是我们的骄傲!

一位平凡的老师爱事业,爱岗位,愿把一生奉献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让板结的土地长出绿草,开出鲜花,结来硕果。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岗位,今天我既然选择了这个工作,就要做出个名堂,做出味道,我观看完以后,决心以模范为榜样,树立甘愿吃亏,不怕吃苦,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刻牢记领导们的教导,时刻把学校的事业当自己的事业来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己,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真心实意地想着学员,认真听取领导们和学员的意见,虚心接受每一位的批评和监督,处处关心自己每一位学员,甘心情愿地做人民大众的牛。

我看了《为你而歌》,感触更多,在平凡的岗位可以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平凡的人可以有不平凡的贡献,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要以一个精通教练的条件要求自己,不动摇自己的信念,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广大共产党员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我虽然身体不好,行动不方便,但我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我都要紧跟党中央,做到思想上不掉队,我要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经常向党支部汇报思想,求得党支部的帮助,积极支持党支部居委会的各项工作,为社区建设提建议,主动捐款、捐物献爱心,尽我所能为社区建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反映主旋律的专题片,《为你而歌》是新时期党建成就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就是我观看《为你而歌》后最深刻的感想。他们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感染着我,只有具有高尚的情操,才能做到像他们那样,也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像他们那样忘我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才能像他们那样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在物质利益面前,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克已奉公,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用辛勤劳动的汗水,为人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展现着新时期一个个平凡的基层共产党员的风采,他们以自己无私奉献的实际行动为鲜红的党旗增光添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幸福终点站观后感

全文共 141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来自东欧最小国家的Viktor,去美国帮父亲实现一个未了的夙愿。从飞机起飞到在肯尼迪机场落地的这一段时间,他的国家发生政变,Viktor因此突然成为了没有国籍的人,无法入境,也无从出境;纵然纽约和美国就在数米之遥的门外,他仍然只能等在候机大厅里,直到身份明确。

这一等,便是9个月。

在这9个月的等待中,Viktor一点没有虚度;他在待改建的67号登机口给自己造了一个家;靠着自己的智慧,帮了一个买药救父的俄罗斯人,撮合了一段姻缘,邂逅了一段浪漫,征服了一群原本拿他当笑话的人;当他离去的时候,这个初时语言不通的东欧人,已经让整个机场为之感动。

138分钟的片子, 除了最后的几分钟,几乎都浓缩在极其有限的一个小空间里---肯尼迪机场候机大厅。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形形色色的人们,把时间延展;他们做着不同的工作,却在做着同一件事情---等待:

折腾着Viktor的海关局长Frank,等待着老局长卸任,等了17年;

Gupta,因为在印度犯了案被通缉,逃匿在机场做一个清洁工,一做23年,而他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等待。

美女空姐Amelia,从18岁到39岁,等着男人的一个承诺;她总是住酒店,为的就是男人的BP响起时,能够随时打包起身。

开餐车的Enrique,等着一个机会向暗恋的女孩靠近;

Viktor的父亲,用了40年,收集了57位爵士高手中的56个签名,他在九泉之下,等着儿子帮他圆上最后一个签名。

甚至连机场大厅里的背景中的各色人等,也都在各自等待....

不是每一个等待,都会很快就有结果,譬如那些在海关等着通关的人们,这个等待,只需要1分钟而已;

也不是每一个等待,都会有美丽的结局,如同抱得美人归的An;

即使每一个美好的结局,也都不一定都有美丽的过程,好像Viktor。

Spielberg说,我们每个人都如Viktor一样,在这充满变数的人生中,或许在某一个瞬间都会迷茫,然后去寻找去等待;而Tom Hanks说,“Viktor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不是按他自己的方式前进的;身处其中,只有为自己挣个好生活。”

不知道作家Andrew Niccol在写这个小人物时,是不是想着一位叫做Viktor E Frankl的人。这位饱尝纳粹集中营种种艰辛的幸存者这样说,“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影片中的Viktor,不是心理学者,也不是成功学家,他只是在那样一个无从选择的环境里,在他那张憨厚的笑脸里,在七零八落令人捧腹的英语中,一连串令我们忍俊不禁的小事中,展现给我们如何乐天知命,如何心存良善,如何努力的让自己离结果更近一步。而其间的深意,与Viktor Frankl的表达,异曲同工。

这部Spielberg导演,Tom Hanks和Catherine Zeta Jones主演的片子,据称票房并不理想。老实说,这部片子的确漏洞不少,结尾也多少有点画蛇添足;可是,这3个人的组合,却让这一步看似俗套的片子无限鲜活,甚至那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也都刻画得个性鲜明,令人难忘。纵然这不是你所熟悉的斯氏大片,你仍然可以从中看到清晰的斯氏烙印---天马行空甚至满怀童心的想象以及对人性的高调宣扬。

你或许可以觉得这是好莱坞的俗套,可是,我就是喜欢在外面刮着风的夜晚,抱着小瓜子,看一出充满温暖情调和轻松幽默,并充满“个人英雄”和毫无新意的“Happy Ending”的轻喜剧。然后,笑中含泪,若有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我是证人观后感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由韩国导演安相勋执导的青春悬疑影片《我是证人》被称为《盲证》的中国升级版,是在原作基础上再增强的创作!新版由中国知名编剧顾小白对剧情进行精彩的本土化改编,使之在内地市场更「接地气」不仅增加了人物设置,丰富了角色性格,使故事结构更紧密,情节更紧凑,更在路小星和林冲这对主人公的关系线和情感线上下足功夫,能将观众带入到剧情中感受电影中的各类复杂情感和体验视觉听觉和内心的刺激感!

见习女警路小星因自己的失误,亲眼目睹了弟弟的死亡,自己也双目失明!盲女路小星和街头少年林冲无意间同时成为一场车祸案的证人,路小星非同寻常的洞察判断力让经验颇丰的老刑警鲁力非常折服,但自称目击了车祸过程的另一位证人林冲!对于关键线索的描述,却与路小星截然相反。就在为谁的证词才是真实的针锋相对时,路小星和林冲浑然不知的是,他们早已悄然成为犯人意图灭口的对象……二人命在旦夕,迷雾层层,危机四起。

戏中杨幂挑战出演盲女,在绝境中探案,为了演好盲女的角色,杨幂不仅到盲人家进行学习,还去往盲人体验馆感受盲人的世界,为扮演好盲女的角色积累了经验,事实上这次的表演也是近年她最走心、最成功的一次,她细腻深刻且自然的表现出盲人细节,无论是从日常起居生活中,与导盲犬的互动中,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以及遇到险情时的应对中,表演都很到位,值得肯定。

鹿晗在《我是证人》中首次担正男一号,饰演不羁少年林冲,痞痞的但善良、机伶、勇敢,他意气风发踩着滑轮一路飞驰,有大量危险动作戏,吊威亚空中飞跃,表现亦流畅充满生气,自然而不生涩,也令人刮目相看。

诚意之作值得一看!!

展开阅读全文

《辛亥革命》观后感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2011年10月19日,我们党员在一起观看了辛亥革命电影。今年正好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以前也只是在书本上学习过这段历史,但对于这场革命的细节和前因后果并不十分清楚。看了这场振奋人心的电影,我清楚地了解了当时的历史状况。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从辛亥革命到现在已经100年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是没有当初革命者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民主、自由、舒适的生活。虽然我们现在是进步了,但我们不能停留在现在,要不断更新我们的思想,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坚定不移的跟着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运动会观后感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学校迎来了国际学校翻牌,随之小学部召开了运动会。“世界舞台,随我而动”是这次运动会的主题。

这是小学部第十五届运动会,校领导隆重出席,可见这是一场大型运动会。

为了这场运动会,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当中,足足准备两个月,真可谓尽力尽心。

从学校到班级,再到老师同学和家长,对此都是大力支持,满怀热情。六(3)班的同学对这场运动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日从繁忙的学习中挤出时间,或是到操场或是在室内,紧张而认真地反复练习着。

运动会在上周五的上午举行。这天,艳阳高照,同学们都神采奕奕,一边检查自己的装备,一边等待着每个新的开始。当乐声响起时,伴随着同学们快乐的舞蹈,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异国风情的魅力。不少同学为这激动人心的运动会投稿。优美的言词赞颂运动会,表达着同学们对运动会的支持与热爱。

我们六(3)班,身着英格兰风格的衣饰,昂首挺胸地走进场,轻快的鼓点,悠扬的笛声、小号、黑管......把歌声与微笑带给了在场的每个人,真是画龙点睛之笔!

从运动会的筹备到它的开幕再到它的结束,无不饱含着同学们的汗水,企盼,努力和尽我所能的精神。我们爱我们的运动会,细小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姿。我们爱我们的运动会,不同的风格却以同样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它,筹办它。每一种服饰,每一声音乐的节拍,都是由老师与同学,全员发动地挑选,热心默契地配合,才有了一支支精炼整齐的队伍?当每一个同学踏着自信的脚步走进场,脸上流过淡淡微笑,那不是另一种动人的风采吗?运动会,倾注了老师们的多少心血,凝聚了同学们的多少辛苦,绽放了它美丽的光采。

“世界舞台,随我而动”,多么响亮多么自信的口号啊!我们付出,我们收获,我们绽放,我们美丽。每个班级都尽情释放,尽情演绎,为这个五彩缤纷的舞台,展示我们青春的魅力。

让我们唱响这个美丽的口号:

世界舞台,随我而动!

展开阅读全文

大学开学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我们来到大学这个大家庭中已有一个多月了。今天,我们聚集在月坛体育场,举行了2016-2017年度的开学典礼。这中间的两个环节令我十分震惊。一个是新大一学生的军训表演,另一个是获得“校长奖”的两名同学的事迹。

先来说说军训表演吧,新大一的同学们身穿迷彩服,戴着军帽,像军人一样挺拔。表演开始了,他们大声喊着“一二三四”的口号声跑上场,脚步声在地板上显得格外整齐。当听到教官的口令“向右看齐”时,他们微弯双腿,小碎步向自己右边的同学看齐。紧凑的声音格外好听。这时,我想到了我们军训时的不足。在“向右看齐”时,有的同学低头向下看,给人一种不自信的感觉;有的同学脚步不紧凑,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还有的同学只顾着做动作,却并未关注自己这排的排面到底齐不齐。现在,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人家的排面齐,动作快而齐。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啊。他们还表演了武术,喊的口号声也特别齐。这时,我才注意到,大一同学们穿的衣服都是长袖,他们难道不热吗?当然热啦,同学们脸上的汗珠替我做了回答。这让我更对他们刮目相看了。其实,他们训练的时间也不算太长,只有八天。能练到这样的程度,我自然是钦佩的不得了。于是,我在心中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等到大一军训时,我一定要做得比他们更好。

再来说说获得“校长奖”同学的事迹吧。他们在美国贴在墙上的世界地图上发现中国那一部分有错误。于是径直找到了校长,将地图改正过来。爱国心每人都有,但这两位同学的勇气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从今天的开学典礼上,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我也对今后在我们大学中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不普通的青春片《黑处有什么》观后感

全文共 1464 字

+ 加入清单

希望我们每个青春幸存者都不忘来路,始终对黑处保持少年的敏锐和警惕。yuwenmi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2016年不普通的青春片《黑处有什么观后感一:

《黑处有什么》不是一部普通的青春片,一如它的片名,黑处有深意。影片在叙事中没有直面当时的现实政治环境,而以青春记忆来反思我们这个社会一些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青春成长环境,暗中还原了90年代那个被遗忘的角落。 孩子的世界往往是大人世界的寓言,晶莹剔透的纯真,终有一天被揉搓成沟壑纵横的世故。

《黑处有什么》聚焦1991年发生在一个飞机厂家属区内的连环少女离奇奸杀案,用悬疑外衣包裹,讲述了少女成长故事,并且包裹在上世纪90年代的情怀风貌之中,以细腻打动人心。导演王一淳是70年后人,创作《黑处有什么》始于2002年初,一方面是因为父亲离世带来的触动,一方面是“想拍一部不一样的青春成长片”。

2016年不普通的青春片《黑处有什么》观后感二:

对导演王一淳而言,这已是最大满足。不是科班出身,影视工作经验近乎为零,39岁的家庭主妇王一淳忐忑地交出了第一份“电影功课”——自编自导、自掏腰包制作的《黑处有什么》。

去年7月凭借此片,王一淳获得“第九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奖。姜文盛赞这部电影是“少有的那么沉着、那么荒诞的作品”。此后,被影视界大佬、《美人鱼》保底发行方“和和影业”看中,今年初全资收购该片。

“野生”导演王一淳的固执尝试,对所有向往电影的“素人”都是一种鼓舞。“新导演真心不用担忧那么多,先踏踏实实地写好故事,后面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她在接受每经影视(微信ID:meijingyingshi)记者专访时说。

透过初二少女曲靖的眼睛,《黑处有什么》带着观众张望了一起连环强奸杀人案;窥见了一段幽微细腻的青春成长;反思一个对个体缺乏尊重和爱的上世纪90年代。

这是一部小小青春片的“大野心”。它试图探索少女的内心,也探索解决了温饱问题后的社会生活问题。

新人新作,当然还有很多不完美。但这种敏锐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已让影迷及观众们感到欣慰与惊喜。

正如著名导演谢飞所说,“电影作品不能同流合污,应该有一种批判的精神,有一种忧患的意识,用作品不断的来敲打整个社会的神经对社会的反思。”

2016年不普通的青春片《黑处有什么》观后感三:

电影《黑处有什么》曾在2015年斩获第9届中国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奖,此后又相继在第66届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竞赛单元,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纽约亚洲电影节、澳大利亚悉尼电影节等十余个国际电影节崭露头角。不仅获得了姜文、曹保平等一众业界导演的青睐,一些向来口味刁钻、十分苛刻的影评人也给予了影片非常正面的评价。

在大片夹击的猛烈攻势下,《黑处有什么》上映首日拿下3.5%的排片占比,夺得155万票房,虽然在今年院线票房回落趋稳的环境下,这样的数字和成绩并不令人惊奇,甚至会让看惯了动辄“破亿”标题的观众觉得“寒碜”,然而无论是排片占比还是首日票房,该片都远远超过了同为今年备受瞩目的文艺片《路边野餐》和《长江图》,在文艺片的市场份额中,取得了可喜的增长成绩。

许多观众在观影完毕走出影院之后发出感慨:“相比太多粗制滥造、哗众取宠的国产大片而言,《黑处有什么》简直太有良心了,尤其是它对剧情的铺陈架设,对时代感细腻真实的刻画,都看出了导演的诚意。”专业策展人“陆支羽”评价道:“帮我们抓回了危机四伏的童年记忆,尸骨未寒的历史空壳。可以跟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曹保平《狗十三》放到一个序列里看。”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参观消防队观后感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增强小学生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家委会组织了二十三个家庭临沂消防中队进行了参观

首先,消防员队员们模拟了三种火灾救人的技能,先展示的是居民楼火灾现场救人,为我们演示了快速爬梯子到楼上成功救出居民。随后表演快速接消防栓的过程,只见消防队员们从车上拉出长长的水管以最快的速度冲向火灾现场。其后,他们还向我们展示了跨过障碍走单杠救人,一系列的跑啊,跳啊,展示了消防队员们为了救人争分夺秒。从孩子们不断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可以看出孩子是多么佩服这些消防员,他们利索的动作让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接着,消防队员拿出三种在不同情况下使用的防火服,挑选三名孩子给他们穿上这几件衣服,其他的孩子羡慕不已,消防员仔细讲解了这三件衣服的特别之处,我们又增加了消防知识。

最后,孩子们参观了消防员的休息室,当孩子们走到消防员叔叔的宿舍门口时,有的同学发出了惊叹声:“你们看,叔叔叠的被子好整齐呀!像一块块方方正正的豆腐一样!”看到房间内物品的整齐摆放,孩子们表示汇集也要叠这样的整齐的被子。

登上消防舰艇,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别说孩子们了,很多大人也都是初体验。大家跟随消防员从控制台——仪表室——甲板——水炮,逐一参观,消防员讲解细致,大家听得也是一丝不苟。

活动在孩子们的一阵阵惊叹声中结束,他们都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参观活动让他们了解了各种消防车以及防火的一些知识,还了解了消防员战士的辛苦其危险等等,萌发了对消防员叔叔的热爱之情。消防员那种快、迅、猛、勇的斗志赢得了全体师生的阵阵掌声,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消防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进行了一次实践性的强化。在消防队,孩子们感受了部队严谨的纪律、抢救设备的先进和消防队工作的高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摆渡人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720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不喜欢那些因为王家卫+梁朝伟+金城武+张叔平而期待看到《重庆森林》这样的电影,但看到这样的贺岁喜剧片而开黑的观众。而忽略了这部电影在那两个小时的观影时间里带给你的“感同身受”,难道该笑的地方该沉默的地方整个影厅没有一起笑一起沉默,看到泽东而是五周年标题打出来难道没有泪目的冲动,看到那些熟悉的梗难道没有勾起你曾经的回忆想要相视一笑。梁生说过,电影的美妙之处在于120分钟里观众的全情投入以及散场后给她们更美好的活下去的勇气。

我时常想起那一批看《工厂大门》的观众们,对于他们来说放映机或许就是发光的潘多拉,光线流转着的视觉魔术,创造者想象的奇迹。电影是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和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情一样,等到时间长了,细枝末节你都会忘记,剩下来的就成了你自己。我们通过电影膜拜伟大的存在,窥探别人的生活。每当我想起会有光影照进人生,会有人为此动容,这具有非常非凡的意义,具有某种普世的关怀价值,进而会影响一群人的生活。我会为这个伟大的存在热泪盈眶。就像卡夫卡所说过的关于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一样:冬天用斧头打湖面上的很厚的冰,是打不破的,可是会惊醒冰面下的鱼,但最后溶解这个冰面的一定是春天,不是斧头。所有优秀的艺术家一定都会在人文道路上相遇,这也是“感同身受”的普世意义啊。

在看《摆渡人》前的四十五分钟我看了《罗曼蒂克消亡史》,我无法否认《罗曼蒂克》带给我的观影冲击力,他的优点在于导演不想讨好观众想保留放大自己的个人风格,但这种想法本身就是这部电影的缺点。看完之后我有太多话想要说了(由于本篇不是讲《罗曼蒂克》我只在此简略说一说我的感受),构图太美了,解密的过程太爽了,有些点太想找个人一起相视一笑了。电影里那种斯斯文文,骚骚闷闷,简单直白的悲喜着,走路,杀人,吃饭,做爱的感觉我非常喜欢。在车里摄像头代替浅野忠信的眼睛带着观众一起从樱花图案的耳环开始视觉强奸坐在身旁的章子怡太带感了,我承认那时候我是目不转睛甚至还咽了下口水的。透着《罗曼蒂克消亡史》看到昆汀的《无耻混蛋》还有《低俗小说》还有黑帮题材永远绕不开的《教父》,从俯拍场景上帝视角透漏出来的杀人场面的冷淡随意,戏中戏的运用,话剧感觉的台词念白,非常多精巧的小细节(由于这篇不是讲《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我只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点。浅野忠信送章子怡去苏州,路上遇到日本军车,开始倒车让路,军车驶过,开始继续前行,这时候浅野忠信又让司机倒车两次。三次倒车的情节将一段简单的剧情牵引出人物内心的戏份,非常强烈的戏剧性,这里甚至可以毫不意外的对军车进行过度解读)我开始非常想重新认识两个演员,葛优和浅野忠信。我一开始觉得葛优饰演的戴先生远不如马龙白兰度,但最后戴先生只身离开脱帽举手的镜头我开始反思这个人物才惊觉到葛优老师表演的精妙之处。浅野忠信饰演的渡步是完全提起了我的兴趣,观影结束之后非常想了解这个演员。当然《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每个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简单一些说,他们演的我都是信的

上面一段可以看出我对《罗曼蒂克消亡史》毫不掩饰的欣赏,但四十五分钟后,我暂时忘掉了我想找个聊一聊,写一写《罗曼蒂克》的冲动。只是在看《摆渡人》,和影厅的陌生人一起笑一起沉默一起被感动。

我不认为《摆渡人》该被跟风打一星,是因为我不希望梁朝伟,王家卫,金城武这些名字成为一些人彰显所谓逼格从而掩饰他们单薄虚无缥缈的可怜自信与优越感的存在,在这样的可悲行径与心理无法得到满足后而恼羞成怒的归咎于演员和电影从而寻找另外一种可怕的安全的认同感。

我不认为《摆渡人》该被跟风打一星,是因为我非常不赞同梁朝伟这个演员被过度定义。他在成为你们喜欢的那个叶问,易先生,陈永仁,周慕云,黎耀辉,夕阳武士,663,林文清之外,仍然有非常多可能不是非常被人熟悉但依然非常出色的不一样的角色。金城武也是这样,我也不否认我对千叶,林见东,初缠恋后的二人世界中的神经质男孩,天使三号,警察223这样角色的喜爱。但他也不应该只能做你们喜欢的凤梨大男孩啊。不过度定义定性一个演员应该是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基本素养以及对演员本身寻找突破与不同的努力的肯定和尊重。

更何况《摆渡人》也算是充满了港式喜剧风格,张导对王导致敬的具有诚意的粉丝电影。

展开阅读全文

武训传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6765 字

+ 加入清单

1951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持续半年之久的批判《武训传》运动,是新中国思想文化界第一个重大事件。关于开展这场运动的历史背景以及运动所具的现实意义,在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中已有深刻揭示。

如果我们脱离建国初期的历史背景、脱离建国初期的政治思想状况、简单地机械地从感情出发,去认识和评价这场运动,或者通过否定当初发动批判的“片言只语”,进而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至少很不公平。

况且,1951年6月,毛泽东在审阅一篇稿子时有针对性地加写道:“我们说,武训自己怎样想是一件事,武训的后人替他宣传又是一件事。” 明确表示:武训本人是不重要的,他已经死了几十年了,武训办的义学也不重要,它已经几经变迁,现在成了人民的学校。重要的是我们共产党人怎么看待这件事──对武训的改良主义道路,是应该歌颂?还是应该反对?

一、《武训传》首映后社会各界的反应

电影《武训传》是在1948年7月由中国电影制片厂正式投拍的。解放后,于1950年2月经过剧本修改后再次投入拍摄。1950年底完成制作。

1951年2月21日晚7时,周恩来、朱德、胡乔木、茅盾、袁牧之等百余位中央领导在中南海某大厅观看了此片,“大厅里反应良好,映完获得不少的掌声。”

江青与毛泽东当晚没有去看,是在几天后调看的。据江青说:“看《武训传》我们俩人都不高兴,主席没有说话。我说这是改良主义的戏,主席不吭声。”

社会各界的反应如何呢?1951年新年前后,京、津、沪三大城市的一些报刊,短短的二三个月内连续发表了40多篇肯定和赞扬的武训和《武训传》的文章,出版了一批有关武训的书籍。这些文章和书籍,对武训、“武训精神”和《武训传》做了“极为夸张”的歌颂。主要表现如下:

(一)把武训、“武训精神”和“革命者”、“革命精神”视为一体。这些文章把武训描绘成符合新意识形态的要求的“先驱人物”,看作是“中国革命‘谱系’”里的重要人物,甚至于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都是“师承他们的结果”。

(二)把影片《武训传》的意义与当时的“革命运动”联系在一起:认为影片“在解放后的新中国,应当广为宣传,因为这故事有非常大的教育意义。”可以“迎接文化建设的高潮”。

(三)把武训称颂为“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旗帜”。视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劳动人民,企图本阶级从文化上翻身的一面旗帜。”“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工作者应当以武训为旗帜”,“要按照陶行知教育思想办教育”,将陶的贡献与毛泽东相提并论,认为“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是毛主席和陶行知共同创造起来的”。

二、难道“解放了的中国人民是武训事业的继承者”?

建国伊始,我们虽然国家奉行的是“新民主主义的建国大纲”,但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忘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规定的共产党人的“消灭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目标”;同时,新生政权当时从旧社会接收了大约200万的各类知识分子,他们的政治思想状况参差不一表现复杂。他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在旧社会,其中大多数人又出身于非劳动人民家庭,基本上接受的是资产阶级教育,就世界观和立场而言,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依然是资产阶级的。因其“亲美、崇美”的本质,很容易走向共产党的反面。

有鉴如此,建国初,我们在与资产阶级搞“统一战线”,坚持“团结、利用”他们的同时,也大力对其进行“限制、改造”。扫除“旧政权的社会基础”和“改造资产阶级思想”在当时是一项相对紧迫的任务,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的扫除那些“国内外的敌人”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毛泽东对农民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态度是:肯定农民的革命立场,珍视农民的革命热情,倚重农民的革命力量。

对革命的基本主张是采取“暴力革命”、“阶级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他认为:所有寄希望于既有统治阶级的改良主义都是错误的、反动的。

如果按照上述观点来观察这部电影,毫无疑问,《武训传》所宣扬的“读书救穷人”,“阶级合作”,“武训向统治者乞求、下跪”等内容,恰恰和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性质背道而驰,是一种阶级妥协或者说是阶级投降,表现的“改良主义”实质上就是“投降主义”。

三、首先扯起批判《武训传》大旗的是江青

前面说过,当初毛泽东和江青看了《武训传》后,毛泽东没有表态。江青说“这是改良主义的戏”,毛泽东“没吭声”。由于江青对这部电影所设涉及的政治问题相当敏感,所以江青并没有“善罢甘休”。

她要求主管文艺的文化部负责人周扬,批判这部“宣扬改良主义”的影片。但她的努力很不顺利,“没有一个听她的”。要求周扬等人批判碰壁后,江青开始专注有关《武训传》的评论文章。她是这样叙说的:“我们党的高级领导人也有赞成《武训传》的。我带了材料到主席那里了去,见了一面以后,他就看不见我了。有天突然到我房里来,我满屋子都是材料。主席说,我到处找你不到,你原来在搞这个。陈伯达、胡乔木路过我们那里,主席告诉他们《武训传》的事应引起注意。他们回到北京后,周扬大概觉得不好过了。”

四,毛泽东指示批判要采取“慎重”态度

据林默涵回忆:“电影《武训传》出来以后,不少人说好,据说毛主席看了这个片子,几个晚上在院子里转来转去,最后下决心要批判的。”江青收集和送的材料,正好契合了当时毛泽东对各类知识份子的政治作用和思想状况警惕之心,契合了当时毛泽东对意识形态领域“破旧立新”工作的高度重视之心理。

因为在毛泽东看来,这些连篇累牍的颂扬武训以及“武训精神”文章,与电影《武训传》一样,实质上都是表现出“否认阶级斗争,不要政治斗争,不要武装斗争,不去触发当时人民遭受苦难的基本问题”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正是资产阶级反动思想,使得人们在观察武训这个角色的时候,陷入了如此严重的错误。而这些“错误思想”在当时不仅没有得到阻止、批判,反而受到普遍好评,并且愈演愈烈,很快就“好评如潮”,甚至于许多“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也看不出问题,也去称赞的武训的精神,毛泽东认为这是“资产阶级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内”了,由此,毛泽东发出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的感叹!

《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在一次谈话中说:毛主席认为,武训最初是穷人,办义学的动机也是好的;但是,后来他有了钱、有了地,就脱离了劳动人民。毛主席说,武训办学搞的是阶级调和、改良主义,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只有人民起来搞暴力革命,才能推翻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才能真正有翻身学文化的机会,中国人民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劳动下进行武装斗争、暴力革命才取得了胜利,而不是靠甚么办义学,走教育救国、知识救国等改良主义的路。而在现在这个时候用文艺作品歌颂武训就更不应该。

显然,组织对《武训传》的批判是为了求得澄清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混乱思想”,而不是为了追究“个人责任”;由于当时奉行“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所以,毛泽东在强调要进行严肃批判的同时,又要求批判运动中执行“对事不对人”政策,即对人的处理上是采取比较慎重的态度。

五、软弱无力的批判没有达到意义特殊的政治效果

毛泽东提出批判意见后,周恩来很快执行毛泽东的意见。并且在贯彻过程中,连带做了一些自我检讨,为《武训传》承担责任。根据《周恩来年谱》记载:1951年3月24日,召集沈雁冰、陆定一、胡乔木等开会,研究加强对电影改造领导的问题。

文艺界的主管周扬得知批判《武训传》是毛泽东的意见后,他在当年3月召开的全国文化行政会议上,批评了《武训传》,并开始检讨。

胡乔木当时主管着宣传、新闻、舆论工作,直接出面组织文章。

综合各方面的批判动态,包括大多数批判文章,都认为武训的错误是“对统治阶级的软弱”和“不去斗争”的改良主义,但也都强调,武训的“动机然是好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他的愿望的。”

文章的用语都十分委婉,不泼辣,不尖锐,针对性和战斗性不强。所以,这些文章最大的特点正如5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所说的“虽然批评武训的一个方面,仍然歌颂其他方面”。这些“吞吞吐吐、含含糊糊”文章,不仅没有彻底否定武训,反而在讨论中被反覆质疑、反诘而显得理屈词穷。

一个多月的批判证明,这种相对温和的批判达不到特定的政治效果。批判运动要实现特定的政治目的,靠正常程式,以党内通知的方式是不够的,必须采用“非常方式”,以更大规模,更为激烈的方式进行才能奏效。

六、必须旗帜鲜明制止文化界的思想混乱

眼见批判的软弱无力,人们对“武训精神”崇拜依旧, 1951年4月底,毛泽东决定亲自指挥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斗争”。既然这种“钝刀子割肉”式的、小规模的、温和的批判已经证明是达不到意义特殊的政治效果的,为此,必须造成特殊的政治效果,并尽可能地发动更多人参与,以更大规模地教育人们、改造思想。

毛泽东指示胡乔木为《人民日报》写一篇社论。然而,胡乔木写的社论稿子迟迟出不来,出来的稿子仍没有达到毛泽东的要求。毛泽东于是亲自把胡乔木的稿子几乎全部改写,只是特意留下了“一个不完全的目录”,即保留了京、津、沪三城市的“报纸和刊物上所登载的歌颂《武训传》、歌颂武训、或者虽然批评武训的一个方面,仍然歌颂其他方面的论文的一个不完全目录”。

5月20日,《人民日报》第一版醒目地推出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为批判一部电影而发表社论。更重要的是,这篇社论主体由毛泽东亲自撰写。文章简单明快的点出“《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并且尖锐地说明了开展批判《武训传》的原因。与社论相配合,同日,《人民日报》“党的生活”专栏,用毋庸置辩的口气,发表了号召批判电影《武训传》的要求。

“……像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封建统治者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地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武训传》向着人民群众歌颂这种丑恶的行为,甚至打出“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旗号来歌颂,甚至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来歌颂。这难道是我们所能够容忍的吗?”

“《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的性质。……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竟至如此之多,说明了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号称学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党员。他们学得了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论,但是一遇到具体的历史事件,具体的历史人物,具体的反历史的思想(如像电影《武训传》及其它关于武训的着作),就丧失了批判的能力,有些人则竟至向这种反动思想投降。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七、江青组团调查武训事件

据毛泽东贴身警卫李家骥回忆陪同江青组团赴山东调查武训事件:

6月24日或25日,我们乘火车直奔济南。江青、袁水拍、钟惦都坐的软卧。我不知道这个调查团谁是团长、副团长,但我能感到他们三人是核心人物,尤其是袁水拍更是公开的头面人物,在公开场合江青叫李进,是工作人员。一到聊城,江青和袁水拍就召集会议研究工作。

在聊城下去调查是很辛苦的,步行十几里路,不让坐车。在郊区一个大村子,江青、袁水拍、钟惦等和几个老乡唠嗑。因我在场,听到了一些谈话内容:

“你多大年纪了?”江青问其中一位老人。

“八十多了。”

“给我们讲讲武训办义学的事好吗?”

“那时我还小,但有印象。他各地都去,求爷爷、求奶奶地到处要钱、要饭,都是为了办学。穷人太穷,没人给他捐钱,富人有钱,有的给他一点,有的也不给。他也不容易,吃了一辈子苦。办了学校,穷人的孩子还是念不起书,念得起书的还是富人家的孩子。”

“这里的老百姓怎么看武训?”

“武训不是为自己,他自己也没得到什么。听说皇上给他黄马褂,他不要。虽然累了苦了一辈子,想为穷人办点好事,穷人也没沾着多少光。”

这一天调查团还去了一个地方,在一家跟老头老太太谈了挺长时间。他们夫妇都80岁了,老太太头脑不清楚了,老头脑子很好使,他介绍了很多很客观的情况:“武训确有这个人。武训办学,也确有这个事。武训不容易,虽然他办了几所学校,有几个穷人能念得起书,还是富人在那里念书。说来说去还是为富人服务,为统治阶级服务,要不皇帝怎么给他黄马褂。”

到了堂邑,调查团调查得更细,走的地方更多,大体上也是两种观点。

大概是7月18日回到北京。对于这次调查,江青始终情绪很高,回北京带有凯旋的样子。但由于过于劳累,回到北京的第三天就病倒了,她的胆囊炎犯了。江青和袁水拍向主席汇报了这次调查的详细情况。主席对江青和调查团的工作是满意的。汇报后江青就休息了,材料的最后修改、定稿都是袁水拍、钟惦搞的。调查团写了一个很长的《武训历史调查记》,据说这个材料主席亲自修改,并在7月23日到28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以后又出了小册子。武训历史的调查和这个调查材料的发表,使讨论(说批判更准确一些)掀起了新的高潮。

最后李家骥说,我对江青有三点印象:一是以普通工作人员出现,积极工作,没搞特殊,吃派饭,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工作是深入细致的。二是江青身体不好,在农村工作20多天,很不容易。当时她因病容易出汗,尿频尿急,有时找不到厕所,困难是可以想象的。我们当时担心她挺不下来,结果还是坚持到了最后。三是与袁水拍等其他工作人员配合很好。对我们服务人员态度也比较好。总之,一切很顺利。

一天在我值班时,主席对我说:“江青争强好胜,身体不好,这次调查很顺利,没出大问题,她也挺了下来,多亏了你们帮助和照顾。”看来主席对江青在这次调查中的表现也是满意的。

八、集体检讨:武训“集封建反动落后势力之大成”

毛泽东的社论发表之后,周恩来首先在党中央为《武训传》的公映作了检讨。具体的检讨内容不得而知,但1952年周恩来在上海曾公开讲过:“最近全国都在批判电影《武训传》,拍摄和放映《武训传》,我是点了头的。因此我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我已经向党中央作了检讨,今天我在这个大会上再一次检讨。至于孙瑜同志和赵丹同志,他们都是做具体工作的,不应承担主要责任。他们都是优秀的电影工作同志,昆仑电影公司也一直是在我们党领导下的进步电影公司,拍过不少有影响的好电影。我祝愿他们总结经验教训,以后拍出更多好影片来。”由此似乎不难推测其检讨的具体内容。其他如朱德、夏衍等人也作了检讨。

党外检讨最积极的当数郭沫若。在《人民日报》社论发表仅仅十天之后,6月1日,郭沫若写出《联系着武训批判的自我检讨》,刊登在6月7日的《人民日报》上。郭认为自己犯了错误:“主要的原因是不曾从本质上去看武训,而且把他孤立地看,更不曾把他和太平天国与捻军的革命运动联系起来看。今天武训的本质被阐明了,武训活动当时的农民革命的史实也昭示了出来,便十足证明武训的落后、反动、甚至反革命了”;“武训的以身作则的奴化教育,事实上是比奴化教育本身,尤其值得诅咒”。

江青经过大量实地调查的《武训历史调查记》出炉后,郭沫若根据《调查记》主旨,再度修正了自己对武训的“认识”:“武训倒真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结晶。他以一人之身而兼备了大流氓、大骗子、大地主、大债主、大名人、大善士、大偶像……真可谓集封建反动落后势力之大成了。”郭沫若说,在读了这篇《调查记》之后,“假使不是存心反动”,“谁不会瞠然自失而深刻检讨呢?”

比郭沫若更激进的批判者也是有的。上海《大公报》1951年6月8日刊蔡尚思的文章说:“武训实集奴性、畜性之大成,不但违反了农民的性格,而且违反了人性;不但不像农民,而且不像人类。把武训看作农民就侮辱了农民,把武训看作人类就侮辱了人类。而且他连畜生都不如。”对于蔡的话,连中宣传部都认为是“迎合潮流,信口开河。”(《〈武训传〉讨论中的一些偏向》,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宣传通讯》,1951年5期,1951年6月) 。

教育界自然更是战战兢兢。红色教育家徐特立说:“武训所进行的教育是奴隶教育,是躺下来的教育,和我们今天的革命运动站起来的教育是尖锐对立的。……关于武训的讨论,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是一个斗争”;“(武训的)苦行是反革命的苦行”;“不要只看到死武训只有一个,而同情苦行的活武训数量是太大了”。

国统区教育家马叙伦检讨自己说:“武训这个人我过去也曾经很着力地表扬过。……第二个原因……我就曾经进过武训式的义塾。这种学校,这种教育,完全和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工农大众绝对没有关系。……(出来的学生)只替反动统治阶级效劳。……我过去对武训的同情和表扬,实在是错误的。尤其是在解放战争胜利,人民掌握政权以后,我已经站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并且还在领导全国的教育工作,却还来盲目地表扬武训,更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海洋奇缘电影观后感优秀作文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晚上,我爸爸带我去看电影。名字叫海洋奇缘,讲的是,有一座小岛。哪里有一个村子,里面住着一个小女孩叫莫阿娜。有一天,她跑到海边玩。爸爸发现了,把她拉进了村子。一天,一个人说他铺的鱼越来越少。莫阿娜说,为什么不能出海捕鱼。可爸爸说出海捕鱼,非常危险。莫阿娜,反复地说爸爸就是不同意。一天,莫阿娜和她的小狗撑着船出海了。她们遇到了,很大的一个浪。潜入到了海里,莫阿娜,果然觉得海里很危险。莫阿娜上了按,奶奶带她去山坡上的一个洞。说里面有,她一直想问的问题一个答案。莫阿娜走进去,快到洞口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大船。莫阿娜找到了答案,原来村子里的人以前都是航海者。她回到了村子,有一个人把她和他爸爸带到一个洞。

奶奶说,大海选择了她去拯救世界。然后,交给莫阿娜一块很想一块石头的心。说莫阿娜要带,这颗心去大海深处的一座岛找毛咿。莫阿娜,找到了毛咿,让他上了船。毛咿把莫阿娜,让下船可大海又把她送上了船。最后,毛咿和莫阿娜来到了火怪那里。他们斗不过,火怪,毛咿就归还了那颗心。

展开阅读全文

救火英雄观后感

全文共 1135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就上映的《救火英雄》,那时因为父亲住院一直没机会也没心情去看,今天找来看了。通常余文乐跟谢霆锋搭档的片子都还蛮值得看的。这是港片近五年来难得的优秀灾难片,希望能拿到今年的金像奖。

不像一般灾难片的套路,先上演一套特效震撼我们的眼球,而是延袭港片的兄弟情谊,上来就交代了三个同班毕业的兄弟,余文乐演简单直率的阿潮,另一个是功于心计的阿叶,谢霆锋演矛盾性格的阿森。一场火灾事后责任认定中,阿叶把责任推的干干净净,阿森犹豫推诿中,阿潮揽了全部责任,三个人的命运由此截然不同,阿潮成了永远得不到升迁的一线消防员,阿叶成了他们的上司,阿森则夹在中间成了小领队。胡军演的海洋代表了救赎心灵的第一拔人,他没能在火场救出自己的儿子,从此他在火灾现场尽可能的冲在前面,以此来弥补人性的脆弱。培总,老消防员,负责任,培训出很多优秀消防员,但他不主张冲在最前面就最伟大,他主张先保命再救人,听起来有点自私,实际上寓意深刻!在灾难面前,保存实力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这并不是贪生怕死!后来培总牺牲了自己,为大家打开了生命之门。他是真英雄!

影片叙事紧凑有续,每一个剧情都值得推敲,不一味强化某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讲述了消防员这个特殊群体的内心救赎,值得深思。同样一部去年的港片《逃出生天》,也挺好看,但主线单一,不如这部更为饱满。这部港片绝对能称得上是近年来香港灾难片的经典!

阿叶看似精明,世故,他心底也有重情重义的地方,他把阿森当兄弟,但阿森一直不明白,在阿叶的内心,他对同样聪明的阿森惺惺相惜,对单纯的阿潮可能有些轻视,这也是人性正常的一面。他冲进现场质问阿森为什么不听他的,一方面因为自己的前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阿森的未来。当他被困在废墟里,他首先想着是不拖累阿森,可阿森最终也没救得了他。面对阿叶妻子的质问,阿森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用培总的话说:他的心里被遮盖了浓烟。

培总说:在火场的浓烟里面,你会无助,会恐惧,会放大内心的脆弱,但真正战胜它的方式其实是与它共存,无所畏惧。人生也是如此,当你面对诱惑,面对挫折,无从选择的时候,你能做的应该是勇敢面对,静下心来,找到你心灵指引的方向!阿森最终战胜了自己,他把阿潮和阿潮的儿子锁在储藏室,自己利用粉尘爆破,牺牲了自己,救了其他人!影片并没有惯用个人英雄主义的回忆片断来突出阿森的牺牲,而是用三个人共抽一根烟的画面催人泪下,阿森点燃那根烟,传给了培总,又传给了阿叶,他们两个都已经死了,这样的画面永远定格在观众的脑海里!

这是一部让人看完了还愿意回味,还愿意思考的影片,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曾经迷失过自己,怎样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才更有意义,而不是活在回忆里,更不是活在梦里。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是现在每个年轻人需要去做的,不浮躁不骄躁,这才是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节的那一天,我观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整部电影是由七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讲述了祖国由衰弱到复兴再强大的漫长过程。通过观看此部电影,我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更深了。

对于我而言,感触最大的两个事件就是“制作第一面五星红旗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记载了新中国成立后迈出的第一步。剧中的人物动作、语言都很真实,我仿佛也置身于其中,我不仅被人们的欢声笑语所感染。更被背后遇到难以想象的挫折与太多不为人所知的艰辛所感动。

最令我欣喜的事情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虽然当时我还未出生,但我被出租车司机张北京师傅的善良感动了,他参加活动抽签时很幸运拿到了一张红桃2,获得了一张价值八百元的开幕式门票。但是在载客时被一个13岁的小男孩偷走,从而失去了好机会。但是善良的张北京并没有计较,而拿走了八百元钱后把票给了他。这件事不仅写出了出租车司机张北京的善良,而且也侧面地突出祖国的伟大与繁荣昌盛。

最使我欣慰的事件是1997年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香港离开了一百年,祖国母亲伤心了一百年,痛苦诉说了一百年,7月1日这天,香港终于回来了。在零点时,中英两国准时奏响国歌,在十几亿同胞的期盼下,香港终于回归了。我们心里都很清楚:是因为国家的积贫积弱失去土地,又是因为祖国的强大让游子回归。

中国女排给我们展示的是积极向上拼搏精神,神舟一号飞船着陆成功证明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2015年阅兵仪式表现了国人有昂扬斗志的面貌,这一个一个伟大的事件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不朽精神。

身为一名中国人,我为自己的祖国感动,更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火影忍者观后感

全文共 1639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动画讲的是在十二年前,九尾妖狐袭击了平静祥和的木叶忍者村,木叶忍者村的首领第四代火影以生命为代价将九尾妖狐封印在尚在襁褓之中的主人公旋涡鸣人,保住了村子。正因为这样,村中的人把对九尾妖狐的怨恨强加在他的身上,他在人们的鄙夷的目光中孤独的成长着……然而,他的坚强使他从不绝望,他努力,给自己进行特训,渴望让自己能得到大家的认同,与此同时了他也结识了很多生死与共的伙伴,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变得越来越强,于是通过努力从一个吊车尾变成火影。

这部动画看似讲的是一个以吊车尾成为天才为题材的平淡无奇的动画片,而其中却告诉了我们许许多多需要一生去感悟的道理。在中忍考试期间,邻国音之国与砂之国企图分裂村子,在危急情况下,第三代火影为了挫败邻国音之国与砂之国企图分裂村子的阴谋,而同第四代火影一样为了村子牺牲了生命。在死前,他留下这么一番话:“只要有树叶飞舞的地方,火就会燃烧,火的影子会照耀着村子,树叶还会重新发芽。为保护自己最重要的人而战,即便知道那是邪恶的,人也抵不过孤独。掉落在木叶上的小小火种啊会更加的强大,熊熊的燃烧,继续照耀着这个村子,保护着这个村子,总有一天,成为新的火影!”这段话中充满着第三代火影对村子的美好期望与他对木叶忍者村的理解,他与每一代火影一样用死贯彻了火影的忍道!这种为了保护重要的事物而做出牺牲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试想看,假如有一辆车快撞了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人,你有挺身而出的机会,你是等你最重要的人被活活撞死呢,还是自己挺身而出保护他(她),或者是听天由命呢?我估计没什么人会选第二个,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还不够勇敢,不够坚强。要知道,如果这个世界上还有需要你的人,还有需要你做的事,自己不是没有价值的,不是有没有都可以的。那么,我们就有了活下去的意义和勇气。真的,我也很希望我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可以让我用生命去保护的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火影忍者》这部动画,它带给我一种精神上的震撼,一种实实在在的感动。《火影忍者》这不动漫多年来成了我的益友,我把它归纳成“鸣人精神”——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独立精神。作为我的精神支柱,我时不时地看几集“充电”。是它教会我坚强、努力和刚毅,让我告别青涩,养成在困境中积极向上的独立精神。

大家可知道,《火影忍者》中的社会就相当于我们的现实社会,主人公虽然被人认为是吊车尾,但他们并不像主人公一样毫不气馁,拼命给自己特训,渴望为人们所重视,成为被人所景仰的忍者。他坚守着自己的忍道,努力着,奋斗着,就是这不灭的斗志打动了一个又一个人,伊鲁卡老师,卡卡西老师,甚至是三忍之一的自来也,他们帮助鸣人,帮他变的越来越强,并使其灵活应用自己的九尾之力,超越了一个又一个有着血继界限的天才们。作品中的忍者们都坚守着自己的忍道,用自己忍道来规范着自己的行为,引导自己走的路,而这个忍道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是----信念。始终保持自己的信念也是这部作品要突出的主题之一。

在《火影忍者》这部作品中,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日向宁次:“人的命运到底是沉浮在像云一样已经决定好的潮流之中,还是能够跟随着自己所选择的潮流走的东西呢?”考官:“不管选择哪条路,最后可能都会走到同样的终点。但是当选择了后者时,人们就可以努力地为活着的目的努力,而拥有这种想法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相信自己的力量,这就是转变成的改变命运的力量啊!”而主人公也曾这么说过:“我现在决定了,我要走我自己的忍道,朝着一条绝对不会后悔的路,一直往前走!我一直都是有话直说。这就是我的忍道!我说过了,我最不喜欢放弃!对这种以命运为借口想要逃避的人,我是绝对不会输的!我要去证明给他看,在这个世上英雄……还是存在的!”

这部作品不只是给小孩看的,更是给成年人看的。《火影忍者》早已在外国赫赫有名,连老年人都津津乐道,为什么?这部作品从1999年连载至今还人气不降,为什么?就是因为它里面的精神感动了一代代人!激起了许多人对生活的无限向往。

我深深地爱着这部动漫,因为它的灵魂永不熄灭。

展开阅读全文

2024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或学习感想

全文共 929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在看抗美援朝记录片,被志愿军的精神和牺牲深深得感动着,他们确实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很多人永远的留在了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着床单死去的伤员,那些一声都不敢发出痛呼的伤员,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鲜活的在我的脑袋中来回浮现,几乎数次泪流满面,最近我经常跟父亲争论,争论人性中的自私,争论天下皆为利,两个人争来争去,现在我真为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感到羞愧,但是其中我觉得欣慰的是,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这个社会,即便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人,很多现象都不值得去爱,但是,我们的父辈用自己的鲜血为我们换来现在的生活,我有什么资格不去爱她,与守护她呢,我的祖国人们勤劳,勇敢,聪明,努力,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嫌弃她们呢?

父亲老是说觉得活着真没有意思,又说他活的也够本了,家人不懂,抱怨父亲说这样的话至子女于何地,不懂现在的生活这样富裕,这样平稳,为何老是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而我突然好像稍微有点懂了,父亲出生在1955年,他的三爷是烈士,他的爸爸从小就被日本人绑在吊绳上要他说出三爷的下落,父亲因为生在烈士的家庭倍感骄傲,从小接受的都是这种精神,他的父辈的牺牲是为了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平等的活着,所以在父亲的心目中,利益反而淡化,人性中的自私在这种大无畏的面前也不值得一提,所以我的争执,我说的人性中的自私和凉薄他不是不懂。他是更加向往那样的生活。

最可惜的是父亲这一辈子没有当兵,爷爷死的早,家里没有壮劳力,他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必须和奶奶顶起这个家,他的一生,平淡安宁,但他心中一股火,一股精神,这股精神不在乎他是不是军人,不在乎他能拿到多少钱,不在乎他现在吃什么东西,住什么房子,在家人轮番劝说和洗脑下,孤独的支撑,倔强的站着,这就是我的父亲,你说他傻么?不,那些为了抗战胜利的人们都是这样的,有这样的信仰支撑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这个多么宝贵,而我一度想要去改变他,再一次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

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快的我们早就不提革命前辈,早就没有了牺牲自我的精神,人性中的自私,趋利避害的本性,以及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在想多挣点钱,多两套房子,无可厚非,人的本性,但如果有一天国家需要我的话,我会二话不说的献上我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中学生直播节目《老师好!》观后感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感恩是个充满温馨的字眼,每一个人曾经都感恩过和被感恩过,都感受过感恩时得到的快乐。在这个世界上给我爱最多的人,莫过于我的父母。这个暑假因为我生病,爸爸放下了自己的工作,带我去贵阳省人民医院看病。回到家之后妈妈叫我喝药,我还不肯喝,我说:“我怕苦,那药味儿真是太难闻了,又臭又苦真要人命!”妈妈为我的病急得要命。从那时我感受到父母为我的成长不容易,我长大要好好报答父母。

我不仅仅只对父母感恩,还要对我的老师感恩。姚老师就像辛勤的使者,白天为我们上课,晚上为我们批改作业。记得我刚刚转到第八小学时,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校园,当时姚老师微笑着对我说:“欢迎你来到第八小学。”是她带我走进了这个丰富多彩的校园,让我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不管什么时候,她都是面带微笑。当我们犯错的时候,她总是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

记得那一次考试,我先把试卷的内容看了一遍,心里想:这次试卷这么简单,我一定能拿100分。大约半小时,我就把试卷做完了,我没有检查就把试卷交给了老师。星期三下午,老师把试卷发下来,我只得了99分,没有得到100分。由于我的粗心,我把“既然”写成了“竟然”。当天下午,姚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给我讲解了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教导我以后要仔细看题,认真思考,今后不要再犯同样错误,我点着头说:“知道了,我以后会细心的。”

感恩就像雨露滋润着大地,无时不刻都在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老师您讲的每一节课,都是那么的深动,那么的仔细,每一句话语,每一个动作,都在教导着我们。老师,您是辛勤的园丁,是奉献的春蚕,是无私的人梯;姚老师,您又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明天是教师节,在这特别的日子里,祝您节日快乐!祝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纪录片《同心战疫》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年初一,全国人民还都沉浸在春节的欢快中,但关于以武汉为中心的新型病毒的新闻铺天盖地般地传遍吾中华神州。几天后,各地疫情随之爆发,病逝、封路、封村接踵而来。速度之快,疫情之重,令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正午,温暖的阳光下,我站在窗前,望着南方。以往车流如织的马路上,店铺门可落雀,车辆稀稀拉拉,行人寥寥无几,如迟暮的老人,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繁华。小区广场及道路上,没有了运动爱好者们那矫健的身躯,没有了老人们的聊聊我我,更没有了孩童们的欢歌笑语,仅有的是那面带口罩、匆忙赶路的寥寥数人。花园内,腊梅依旧笑寒冬,唯有雀儿卧枝头。

病毒无情,人有情。

再来看看我们那既可爱又令人尊敬的白衣天使阿姨们,她们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地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饿了,她们不按食点,快速地吃上一点食物;累了,她们找一块空地,躺下而眠,没有床,没有被,就像当年的红军。闲了,就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拖着疲惫的身躯,摘下口罩,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可她们那美丽的容颜,因长期佩戴口罩,已变得苍老不堪。这些都是所能承受的,可精神上压力,她们不堪重负。她们的好姐妹因病毒传染而永久地离开了这美好的世间。她们每一个都是值得我们敬重的人。

社会各界人士,面对病毒疫情,也都伸出援助之手。有的当自愿者,有的捐款,也有的捐物。其中有两位令人感动,一位是环卫工人以不记名的方式为疫情灾区捐款一万多元,虽然与那些捐款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与他微薄的工资相比,一是天文数字了。另一位是农民伯伯,将以自己勤劳的双手种植的十万斤蔬菜捐献给武汉重灾区。这些行为都是可歌可泣的,都是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的。

虽然病毒无情的威胁着我们,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它而胆怯,我们只需怀着一颗平常心认真对待即可。按照政府要求,安静地呆在家中,无事不外出,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周边的人,这也是一种善良。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把这种善良传递下去,用这种行动爱你所爱之人。

只要所有人都万众一心,重志成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还神州大地一个朗朗乾坤。

展开阅读全文

春季开学健康安全第一课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1239 字

+ 加入清单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格教育,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人格教育,是指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在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价值观等方面所实施的指导和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滲透健全人格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形成崇尚健全人格、注重健康心理的学生主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在教学思想上要滲透健全人格教育。

心理素质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至于做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去引导。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我在教育教学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点滴入手,滲透人格教育,做到名副其实的教书育人。

二、将健全人格教育滲透于教学内容之中。

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向的学生,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比如:一位学生特别喜欢画画,可是处理不好学习与发展兴趣爱好的关系,教师不是扼杀他的爱好,而是进行家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还和他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在教师的帮助下,这个学生不仅成绩优秀,当上“三好”学生,还多次在市地举办的美术大奖赛中获奖。鉴于此,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还要想方设法地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条件。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学科小组,指导他们做实验,搞调查,写论文,提高综合能力,等等。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高自信心,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在教学方法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⒈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肆意辱骂,更不能体罚。一个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会影响他一辈子。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学习和活动的氛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的学生”的潜在能力。必要的时候,我采取“高高的举起你的左手”的教育策略,从而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⒉组织学生进行人格分析。

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我分析,相互分析,从而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学生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讨论,统一认识,提高辨别能力。

⒊帮助学生完善健全人格。

在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又帮助学生进行了人格分析。那么,接下来,顺理成章地,我就与学生一道,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朝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这样,人格教育也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了。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消极悲观的心理倾向,对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的负面效应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我们应对他们充满爱心和信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遵循正面教育、积极引导的原则,使其发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的闪光点,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建立起对学习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观。面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绪波动,教师应抓住教育的良机,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展开阅读全文

八年级音乐观后感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音乐,那就离不开乐器。而乐器又分为管弦乐器、打击乐器、弹拨乐器和吹拉乐器。而我学的,就是属于弹拨乐器的吉他。

吉他主要分为木吉他、民谣吉他、电吉他。而我专攻的是电吉他。

电吉他就是要用一根专门的线插到电量足够的音箱上,然后演奏者演奏电吉他,声音就从音箱里出来。

我刚开始学电吉他时都是因为心里想去学,再加上两个表哥都在学吉他,我想学的欲望就更大了。刚开始学第一课时,我发现吉他不一样了,经老师点拨我才知道,我的表哥学的是木吉他,而我学的是电吉他。就这样,我变得越来越想学吉他了。

上第二课时,老师发了一组谱子,我又一次兴奋不已,心想:我马上就能弹歌了!老师在教我们看谱之后告诉我们,他发的是练习曲目。回到家后我心想,虽然是练习曲目,也要练好!

到家之后,我拿着送的木吉他开始反复练习了。就这样,经过不懈的勤奋练习,我就和另一个同学成了我们班的优等生。

日月如楼,光阴似箭。学了半年之后,我得到了一把电吉他和一个音箱,我高兴得夜里睡都睡不着。

在我得到了电吉他和音箱后,我的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将迎来“吉他生涯”里的第一场演出。之后,我又紧张得整夜没睡。第二天,老师告诉了我们演出曲目和演出的地点。转眼间,就到了演出的时候。所幸成绩还不错。

艺术就在我们身旁,只要你留意它。我很开心,我心爱的电吉他一直陪伴着我。

展开阅读全文

八年级音乐观后感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最能让我快乐的就是音乐

生活中,音乐时常给予我快乐。我最爱的事是听歌。

每当我无聊的时候,我就会拿起手中的手机带上耳机听起那些愉悦心情的歌,而在这些歌里也有不少让我触动心弦的歌。例如筷子兄弟的《父亲》让我感受父爱的伟大,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了》领悟了时间需要珍惜的道理。

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我也会用听音乐来驱走烦恼,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告诉我们一切困难都是会过去的。

我并没有听到什么高端大气的音乐会,但是街边流浪艺人的演唱会我倒是听了不少。这并不是什么高手唱的歌,也并没有特别的好听。但是我却从中听出了他们流浪的快乐与无羁,还有淡淡的忧烦与无奈。甚至不自觉的把自己代入他们的故事中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与忧伤。

我爱听音乐更爱唱歌,唱歌可以让自己畅快,唱出自己的心声。记得一次,我与好朋友晓谕因为一点小事而闹矛盾,一怒之下绝交了。

这让我带着不开心的心情回了家,我也如往常一样带起了耳机,巧的是,响起的歌居然是周华健的《朋友》"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不知不觉的,我豁然开朗,是啊,我和晓谕说好要交一辈子朋友的,但是现在离初三毕业的时间也快了,这种同班相处日子已经不再多了,如果还因为一些小事就闹绝交会后悔一辈子的,想着想着我已经到了家,但我也在心中决定明天要去和好,解决了心中的烦恼,整个人都快乐起来了。

第二天,我就去找晓谕说了声对不起,就开始聊起最近有什么新的好听的音乐,到最后我给她听了那一首让我豁然开朗的歌--《朋友》。她听后抱着我说:"说好了喔!做一辈子的朋友,就是不能在一起的日子,也要记得我啊。"

据说音乐有种神奇的魅力能让人愉悦,确实这样,音乐给了我无比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