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天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倒满一杯茶,值得尽情回味一回;深情的朗诵一首小诗,惬意的享受一回;迎着温柔的清风,轻松的浪漫一回;细读一片优美的短文,深深的沉醉一回……只是一篇文章《林则徐》,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中华民族的英雄——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起因祸福必趋之。”这是林则徐铿锵有力的呐喊。旧中国,外国奸商大量在中国销售鸦片,使得炎黄子孙个个吸毒成瘾,面黄肌瘦,意志消沉。眼看中国一天天变弱,国民生不如死,就在这时,正义的化身——林则徐挺身而出,林则徐顶着压力,抱着坚信的意念。终于,1839年6月3日,这个欢庆之日,那害人的鸦片在浓浓烟雾中灰飞烟灭,为受苦受难的中华儿女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立下了汗马功劳!我痛恨那些无耻的侵略着们,但是我更崇敬我们的“虎门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就是一位光荣的爱国者,他有着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在时代的逆流里勇往直前,这爱国的光辉,这高尚的心灵与人民的灵魂融为一体,赢得了人民深深的敬意和爱戴。在林则徐捍卫祖国的精神的照耀下,我们这些有血有肉的炎黄子岁不由得肃然起敬,是林则徐带领人民打破了帝国主义嚣张的火焰,是林则徐伟大无私的壮举唤醒了爱和良知。如此爱国的表现,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些小学生要学习的吗?有祖国才有我们,祖国健康,我们也健康;祖国富强,我们也富强;有我们,祖国的未来才有希望!爱国是生命之根,是发展之源。如果国人连祖国都不爱,祖国又如何富强繁荣呢?古人在无限挫折中都要拯救祖国,这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是爱国吗?虽然我们现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一切不都是我们的祖国给予我们的吗?林则徐他虽然九品芝麻官,遇到的挫折与坎坷可都是可能要掉脑袋的,可是,在林则徐的内心里,爱国的种子已经深深扎根了,林则徐的心里装的都是祖国和人民,为了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健康,他不顾一切的挺身而出,与凶残贪婪的帝国主义勇猛搏斗,生命又算什么呢?爱国的精神,也应当在我们这些未来的花朵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做到的事情。林则徐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崇敬林则徐,我们崇敬林则徐的智慧和勇气,这一种宝贵的精神——爱国,是祖国最最期盼的,让我们满怀着敬意,向这位爱国人士献上最最深情的队礼……
清风拂过水面,白云悠悠的游过。林则徐的爱国精神永驻人们心中。有一种精神叫爱国,让爱国的故事熏陶我们的心灵,让爱国的种子深深扎根在我们心间!
更多专题作文
山子的一家观后感350字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一部很感人的电影《山子的一家》。这部电影讲述了主人公山子在失去爸爸之后,为了给相依为命的妈妈治病,他忍受了别的孩子无法承受的痛苦,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山子克服了种种困难,顽强拼搏,终于实现梦想,取得成功的故事。
在看电影时,我们班许多同学都哭了。因为山子才十岁,面对家庭的种种不幸,却能一边照顾生病的妈妈,一边学习、操持家务。山子太能干了,也太让我们感动了。为了让妈妈用上疗效好一点的药,山子砸钢筋、捡废旧卖钱,去集市卖鸡蛋。山子这种面对挫折、困难,坚强不屈、乐观向上、永不放弃的可贵精神强烈的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现在,我静静地想想,十岁的我又做了什么了?不管父母有多累,我什么家务也不做,总是对父母说:“你自己做吧,我要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坐在那儿看电视或者出去玩。还挑食,不爱吃的菜还冲妈妈发脾气,根本不知道心疼、照顾父母。
看完电影,我也哭了,也很难过,很内疚。想想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我无言对父母。我知道自己错了。我一定要改变自己,听老师、父母的教诲,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体贴照顾长辈,学会自理自立。对别人要宽容、理解,同学有难要多帮助。好好学习,让父母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也一定争取成就自己美好未来。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九月三号,我们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看后,我的收获很大,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梦想,并且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我最喜欢的内容是第一堂班会的“信任游戏”。我国着名的滑冰运动员庞清、佟健和几名小同学一起侧坐在8把椅子上,躺在身后同学的腿上,如果同时把8把椅子抽走,只要一个人的腿支撑不住,摔倒了,后面发生什么事情,大家自然会清楚的。可实际上8个人没有一个摔倒,每个人都彼此互相信任。我觉得有梦想,还要有其他人的帮助,团结才能让梦想变为现实。
李连杰叔叔10岁时梦想是希望在北海公园浇花。小时候的梦想也许很可笑,但为了梦想而努力,就有可能实现更大的愿望。
我有很多梦想,其中有一个梦想是当一名小学班主任,不体罚学生,不随便批评学生,要理解同学,热爱同学,要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我还想当美术老师,教同学们画任何他们想画的东西,把梦想画出来,把校园装扮的更美丽。
不过我也知道,梦想谁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梦想的。要想美梦成真,必须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能盲目相信自己,要脚踏实地,有目标,有追求地的去实现梦想。也不能灰心,要百折不挠,锲而不舍,要相信“有梦想,就有未来!”
黄克功案件观后感
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战争是严肃而又荒诞的。战争题材的电影,多寓教于剧情,来歌颂或祖国的伟大、或领导者的英明、或士兵的艰辛、或百姓的无助,最终反映出人们追求正义追求自由的脚步永不停止,也通过反映战争的冷酷残忍,提出反战的内核。中国战争电影在这个基础上,又被分为商业电影与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自不用说,《集结号》、《风声》、《太平轮》等略有品质保证的都备受观众好评,相对的主旋律电影却因其具有对观众洗脑的属性,一直不被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大众认可。
近日韩国战争主旋律电影《鸣梁海战》在中国上映,引发大家对主旋律电影的讨论。《鸣梁海战》在本国上映之后以摧枯拉朽之势,创下观影人数超过1500万的傲人成绩。也就是说近三分之一的人都去观看了这部电影。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商业之路,无论制作成本还是观众关注度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将主旋律电影商业化,如何打造适合中国大众市场需求的主旋律电影,个人认为一种是在现有商业电影的运作中不维和的融入更多真善美的概念推广;另一种就是对现有主旋律电影进行改革,从更适合市场的角度进行精神的传播,已非填鸭式灌输,反而引发观众反感。
通过1937年延安的著名“桃色案件”切入的《黄克功案件》,是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一次成功试水。电影《黄克功案件》再现抗日战争时期“黄克功逼婚枪杀女学生”——1937年10月,在全面抗战之际,延安发生了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逼婚而枪杀女青年案件。年轻观众对这个案件并不了解,看到这个剧情的设定或者说历史的还原,第一关注度并不在于红色主旋律,而是眼前一亮,居然会拍摄这种题材的电影,国家居然允许拍。接着是对历史八卦的猎奇心理,抗日战争时代大家习惯了妓女变英雄,现在居然反其道而行,真实展示出我们伟大红军里居然也有老鼠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此前的主旋律我们看多了国家与党的绝对正确,老鼠屎的出现拉进了党与观众的距离,尽管之后毛泽东必然“挥泪斩马谡”。但通过桃色的噱头去吸引观众关注,已经赢得了主旋律商业化的第一步胜利。想要留住观众,第二步就是良好的电影制作。《黄克功案件》制作完成效果超出预期,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对色彩与镜头的处理,偏冷色调的处理保证了通篇气氛的统一,适当使用留白的画面镜头给观众留出了思考的空间。在抗日的环境下,一位上战场可以杀鬼子无数的大将,用一命抵一命是否值得。
第三步则是精神的传达。《黄克功案件》以桃色为切入口,最终为观众传达出“狱中八条”的精神。“狱中八条”是白公馆渣滓洞中带出的重要党史文件,是狱中一批中共党员向党表达的《狱中意见》,烈士们语重心长的“最后嘱托 ”。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五、切勿轻视敌人;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八、惩办叛徒特务。对比当下党政之风,“狱中八条”是时候再被提起。
我们不能以便概全认为主旋律的都是蒙蔽观众与观众为敌的。常常我想,主旋律电影有两方面作用,最主要的一方面正是告诫党政从业人员,那些是与非的道理,历史早就讲给你们。那些面对问题的抉择与态度,事情的可为不可为,文献都有清晰地表明。另一方面是提醒观众了解历史,客观地认识历史,且能够冷静地监督当下。每位观众都应该成为一名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观众,能够明辨是否,为自己更好的生活略尽薄力。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每个政党也不是完美的,每个国家也不是,但大家用心向好的方向去推进。恰如《黄克功案件》的上映,是红色电影的进步。哪怕只是一小步,就是突破,就比停滞不前强百万倍。
2024纪念中国航展创办20周年《珠海航展》观后感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届航展恰逢珠海航展20周年,最吸引国人乃至世界关注的,毫无疑问是“20系列”中的歼20。而在开幕式当天,与国产四代机同场献技的,还有“山鹰”高教机——歼7的终极改进型。
比起四代机,“山鹰”可谓微不足道,早已吊不起军迷的胃口。可要知道,1996年的首届航展上,“山鹰”的前辈歼7是当时的明星。歼7MG(歼7E的出口型)在珠海上演低空通场时,曾达到了将近40度的可控迎角,一时技惊四座。却被西方略带戏谑的称为“改进的最好的过时飞机”。
说起歼7,她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长期使用的主力战机,作为中国第一款可两倍音速巡航的喷气式战机,在夺取前线制空权和国土防空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军迷们亲昵的称为“七爷”。
在那个歼10尚在襁褓、歼11尚未引进,甚至歼8II都数量稀少的年代,是七爷撑起了共和国的蓝天。况且算来,八爷也算是七爷的“魔改”,更不要说从超7计划发展而来的“枭龙”了。
歼7的原型——米格-21是苏联的经典二代机,而她却在中国被发扬光大,甚至被改到“亲妈都不认识”。服役50多年,歼7总产量早已超过2000架,是中国生产数量最多的二代机,也是改进型号最多的战机。仅不完全统计,就包括歼7I、歼7II、歼7III、歼7IIIA、歼7B、歼7M、歼7E、歼7G、歼7P、歼7PG、技术验证机歼7FS等型号,被出口到17个国家。
20年弹指一挥间,七爷陪我们经历了许许多多。一部歼7的历史就是中国军用飞机的发展史,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由弱到强的成长缩影。过去迫不得已修修补补的辛酸,如今已是可以讲给孩子们听的传奇。
谨以对机头进气的崇敬,献给被改到“亲妈都不认识”的七爷,感谢你一直以来的付出。崭新的时代,正在前方等待着中国空军。
:
成长电影《秒速五厘米》观后感
全文共 1143 字
+ 加入清单《秒速五厘米》,电影中的每一帕,都可以定格为背景图面,美是不用言语的。
天空、云、寂寞的城市,以及飘散在城市角落的细碎的情绪,这些片段组成了新海诚的电影——是的,是电影。与动画片相比,新海诚的作品更像实拍电影。说得更准确点,是更像MV。其中有大量的静止画面,大段旁白,还有根据音乐节奏的快速剪辑。
人的生命有多长?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可以走多近?青春期的渴望和悸动,或许是许多人一生难忘的回忆。影片分三个小故事进行展开,选取了主人公从少年一直到成人的3个片段。故事其实没太多可说,转学、离别、相互支持度过青春期、约定……当然,也包括长大后的麻木和遗忘。
这些情绪和类似的情节在许多电影、动画片和青春文学中都出现过。从故事上说,其实并没有新意,但新海诚的优势是画面。“画得像照片”本是违背绘画规律的一件事,但在工业流水线中,快速地画出像照片一样的背景,配合音乐和镜头切换,倒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有距离的代入感——“像”照片而不“是”照片,反而产生另外一种梦幻感。
曾经有人抱怨,说新海诚的影片不像动画,更像幻灯片。人物运动太少,大量的静帧连续播放,总给人偷工减料的嫌疑。先避开这个争议不谈,新海诚对节奏的控制毕竟可圈可点。节奏是一部影片的灵魂。我有一个观点,那就是电影/动画引人注目的地方既不是镜头,也不是角色表演,更不是画面。能够吸引人往下看而不转台不离场的,应该是节奏。对商业电影而言,还要再加上一点,就是叙事。
因此,虽然人物不运动,镜头不运动,但新海诚的影片就是可以抓住观众的情绪,迅速地令人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作为贯穿三部分影片的男主角,贵树的情绪从男孩时开始,对明里细腻敏感;到少年时已经想不起梦中人(明里)的模样,并独自写着没有收件人的短信;再到成年时对工作和恋爱对象的麻木……这部影片从头到尾,从内到外都是写实的。这种写实不仅仅体现在叙事上:影调上的写实,影片角色造型和场景空间上的写实,人物表演上的写实……
然而,写实并不是照抄,而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拣选。例如第二部分《宇宙人》中在田野上的场景。火箭发射的巨大场面,作为写实生活中的特殊时刻,令这一部分的故事有了重要的转折。女孩期望向贵树表白,但是又犹豫不决,终于紧张地哭起来……这时,火箭升空了。
用带点梦幻色彩的写实手法来对生活的周遭进行诠释,这是我非常喜欢的风格。因为“写实”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写实”的幻想就是没有根基的、不具备生命力的想象。
《秒速五厘米》的结尾也如此“写实”。男女主人公最终没有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而是渐行渐远。网上一位朋友说到:“那又如何呢,人不就是应该活在当下把握好身边的幸福吗?那些年少时的执著总会随着时间放下。这不是一种抛弃,而是成长。”深触内心的感受,对远方的人思念尘埋于记忆深处,感谢生活让我曾遇过你。
辽沈战役纪念馆观后感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第一关镇在落实“两学一做”活动中,为增强学习效果,强化党员意识,6月26日,镇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及镇基层干部,到辽沈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用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具体事例对大家进行现场教育。
在镇党委的组织下,镇35名党员、预备党员同志于纪念馆入口大厅战斗英雄塑像前,在革命烈士的注视下庄严宣誓,面对党旗,呼喊出内心对党的忠诚,豪迈地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牺牲的革命先驱誓言,一定牢记党的教导,坚守党的意志,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镇全体党员干部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目睹了历史图片和收藏珍品,领略了当年那炮火连天的战斗场景,思绪随着讲解员的声音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向那些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们表达出自己的敬仰之情。
参观结束后,战斗英雄的身影和党的英明决策让大家十分感慨。回程中,党员们展开了简短的讨论,辽沈战役的胜利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今天这种和平的环境里,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做到了什么?我们不能忘记过去,虽然过去不等于未来,但是过去留给我们的思考太多太多。
通过此次活动,同志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教育,激发了爱党、爱国和爱岗敬业的热情,进一步增强了镇党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具体要求,为第一关镇的发展贡献一名共产党人应尽的责任。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观后感
全文共 1774 字
+ 加入清单“微信妈妈群里全疯了,都在讨论这部剧。”
改编自亦舒小说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本周才开播,已经显露出了爆款的品相。
除了一众原著粉哭晕在厕所带来的话题度,和集齐新老戏骨的豪华阵容,妈妈们追剧的重点,是对当下婚姻现实残酷压抑的感同身受,和对女主命运的义愤填膺。
(女主对丈夫出轨对象说的这段话,让很多女人大呼太戳心)
女主角子君大学毕业后早早嫁做人妇,老公赚钱、保姆带孩子,在安逸富足的生活里被圈养成一个废物。直到丈夫出轨,她的世界轰然倒塌。而收留她的大学同学唐晶从毕业开始就在职场厮杀,早已有所成就,两个女人的前半生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
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香港,移植到当下的上海,香港少妇成了上海作女,看似无缝连接的改编里,出现了一个最吊诡的部分:
在小说里,另类的是拼职场的唐晶,当时的女人大多以安稳归宿为荣,就像小说开头的子君,信奉“做主妇不需要天才,但需要运气”。
时代进步到今天,另类的那个成了子君,再没有人会安耽地以为嫁得好就是可以依仗终生的归宿。虽然在电视剧一开头子君就熟练地发了个朋友圈晒幸福,但是这个角色的内核仍是上个世纪的:所有精力拿来防备丈夫身边出现任何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有时间刷朋友圈,好歹做个微商吧?)
我以为,唐晶劝子君的这段话,应该已经是常识了。电视剧里的子君却捂起耳朵:我不想听你们现代女性那一套。
很想问编剧:对全职主妇到底是有什么误会?
我的朋友叶子嫁给了天才学长,毕业后她当了一年英语老师。没多久,学长的创业公司开始赚钱,成了互联网新贵。后来她回家做全职主妇,家里有保姆,平时朋友圈画风确实是令人艳羡的晒娃、旅行、名媛趴、下午茶——但是(所有故事都有个但是),她一直在接翻译的活,每天晚上娃睡后查资料、翻稿子,这种零活一单也就是几百块的收入,她却没有放弃过,为什么?(废话,为了收入啊!)
收入背后,是她清醒的自我选择:几百块的零活,也要能够应付催稿的压力、更新专业能力,并且收获成就感。
我身边有不少全职妈妈,很多都有自己的小副业,做个烘焙啊,兼职写个稿啊,哪怕做个微商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想要做点小兼职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容易。
电视剧里的女主,再不济,以她花在挑选时装和保养皮肤上的功夫,经营个微博当小网红,说不定也能成带货机。
一说要干点自己的事,很多全职妈妈会心生不屑,什么都要女人干,还要男人干什么!
这里我也不想多说,借用虎皮妈的一句话,“7年多来终于摆脱了吃白食的家庭地位,有了收入,和老公吵架都中气十足了。”
原著里最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是母亲哭着说离婚了你就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女主说:不必哭,我会争气,我会站起来。
虽然是改编得略狗血的电视剧,我也期待看到子君擦干眼泪,站起来往前走。
其实,一个真正被老公圈养得不谙世事的女人如何走出婚姻,这个故事我们在现实中也已经见过了:
“晓松平静地对我说,他想结束这段婚姻。和我在一起生活他感到不快乐,他想要更多的自由和创作空间。”
2014年6月,夕又米在微博发布声明,坦陈已在一年前与高晓松离婚。
她19岁成了高晓松的小娇妻,在家养女儿,一夕之间婚变,她形容那种感觉:
“从童话世界被忽然扔进倾盆大雨,浑身湿透。他教会我认识这个世界,曾有无数幻想,但从未真正考虑过生活的残酷。”
当她明白自己不能再做谁的附庸,为了女儿也必须坚强起来的时候,也一度迷茫,“做什么呢?嫁人之后我从没上过一天班。”
生活终于不再让她继续做一只无忧无虑的小白兔,“起初我很不自信,当我真正直面生活的沉重、繁忙,反而活得更加充盈和开阔。遇到无数的困难。像一个大病初愈、死后重生的人一样,才明白谁离开谁都不可怕。”现在她找回了自己的名字,也有了一份时尚博主的事业。
而她的前夫高晓松,刚刚新开了一个音频节目,谈到自己有一次和李宗盛大哥聊人生,大哥说:
“生活无非是两个字,“熬”和“拼”,很多人以为自己可以熬,熬了很多年以后发现还是要“拼”,那还不如,早一点拼。
生活无非是两个字,“熬”和“拼”,很多人以为自己可以熬,熬了很多年以后发现还是要“拼”,那还不如,早一点拼。
这段话,看起来是中年男人的感悟,但是也实在很适合送给夕又米和子君。
没有什么是女人应该做的,也没有什么是女人不能做的。感谢时代给了我们更多选择,女人拥有了空前多的自我实现路径,虽然会难,但是实在不必像上个世纪那样,把失去丈夫当成女人最大的失败。
约书亚电影观后感作文2000字
全文共 1568 字
+ 加入清单噢,我的处女评耶,献给约书亚了。
首先个人觉得这不是一部很棒的电影,但看在特别摸不透的份上,对我的口味,加上片尾曲好好听啊哈哈,打个四星~
第一次看一圈影评觉得各种想吐槽。。什么舅舅和妈妈不伦,看到我都惊呆了~!这脑洞也开的太大了,如果这是导演本意,那这片子瞬间沦落到一星到两星区间了。。还有部分同学台词都木有听清楚,就脑补起来华丽丽的真相了。。。
反正我啥也不懂,电影小白一只,我就是来说一下自己的观后感哈~不喜勿喷么么哒~
首先分析一下约书亚这个娃。
首先,认可他的智商。必然是非常的聪明,而且很喜欢看书。很喜欢看书的主人公呢,个人感觉在犯罪剧情里是标配啊~ 可以说他是个不凡的娃,智商高,懂的多,早熟。因此也自然造就了他性格的孤傲,孤僻,whatever,总之也不喜集体运动。比如考试一下子就考完了啊(明显是次次如此,看那老师的反应)球场上躲到一边看书啊,什么的。或许他生性喜静,这也是他这类内心世界比较庞大的人的通性吧。
但重点是,他应当是这样想的:你们这些凡人,都好蠢啊。。~~~
他的同学们,十分蠢。
考试的时候,音乐会的时候,都可以看出来约书亚对他们智商和能力的全方位碾压。有一次同学们应该又在踢球什么的,他坐在在远一点的长椅上看,一个流浪汉过来了,他说“我给你五美元,让我在你身上扔石头”。这个流浪汉在他看来也是非常蠢的,是愚人,是他作为约书亚在这个世界上不屑与之为伍,甚至不屑多看一两眼的渣滓,浮沫,low逼。其实也就是他眼中的大部分人啦。于是他说出了这样的轻松的,侮辱性的,居高临下的话语。“你这么蠢,大概就配给我当靶子”。而且是付钱的,因为我就没把你的人权放在眼里。(这句话看官随意理解,楼主语死早,当然也是戏谑地回应流浪汉的乞求吧)不爱和大家玩soccer/baseball,也很大可能是因为不想和蠢同学一起玩吧。
他的父母和奶奶,也十分蠢。
从流浪汉的分析来看,虽然约书亚是个九岁的孩子,但他的心智远超了。他应该压根没有把大人和小孩的差距放在眼里。大概在他看来,那些大人就是“如此地蠢,还拥有大人的躯壳,拥有我暂时还没有的力量,简直就是浪费”。影评里广泛提到的他不爱他的父母,我比较认同。他压根就是看不起这世上一切的蠢材。可是这是爸爸妈妈啊,哎,怎么办呢,真是苦恼,居然是我的爸爸妈妈。影片开始和结束都提到过not have to love me,这个是很关键的。我们试想一下这个语气是怎么来的?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那么就算有些父母并不爱孩子,也会为了道德伦理纲常法律,“爱”孩子。这就是have to。约书亚的意思就是,我不爱你们,我也不想你们这些蠢人爱我。你们甚至不需要对我履行爱的义务,我免了你们的义务,别爱我了,因为我不需要。“你喜欢我什么啊我改还不行吗”的画面感扑面而来了。。。约书亚始终用那么安静的语气说话,不苟言笑的face,包括说这句dont have to love me。因为这孩子就是这么认真地从心底觉得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是愚人蠢材蠕虫,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高高在上的,尊贵感。
写到这里想插句废话,一般我们都把孩子当成坠落凡间的小天使。何尝不能把Joshua当成坠入凡间的恶魔呢?不论善恶,总之天使和恶魔的不凡,总是自带一种优越的。。。
某位同学的影评细节抓得很好。一开始约书亚就问他爸爸,觉不觉得他weird,而且原话是..about your weird son.也就是说他自己给他自己定性了,我就是weird的,只是问问你觉不觉得。当然他心里的意思说,我就是和你们这帮蠢材不一样的啦~就是看看爸爸你有没发现我比较不一样呀~ 作为他一切罪行展开之前的小情节,我感觉这算是导演给的暗示吧,主旨的揭露这样的。
以上是我对约书亚这个人物性格的把握,也是对他种种行为动机的揣测啦。
[约书亚电影观后感作文2000字
张丽莉观后感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11月5日,4集新闻纪实片《张丽莉》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正式首播,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再一次品味了张丽莉老师的英雄壮举后的点点滴滴。
在张丽莉老师成长和生活的地方,我们进一步走近了张丽莉老师,看到了更多关于张老师的感人事迹。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
张老师的事迹深深的打动着我们,也给我们这一代即将成长的80后带来了榜样,她在工作、生活中是那么的无私奉献,不仅照顾自己班的孩子像照顾自己的孩子,还资助困难学生、看见学生没吃早饭,把自己的饭都让给他吃。在工作中,她刻苦钻研获得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为了能带好自己的初三班,因为劳累而失去了腹中已经到来的小生命,但是她没有任何怨言,坚决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在生活中,她既懂事又孝顺,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爱家人,爱学生,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在学习张丽莉事迹中作,大家表示要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她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张丽莉老师为表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孔子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读起琅琅上口的《论语》,就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在班上看了《孔子》这部电影,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孔子的了解,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涤。
孔子出身于鲁国,是一个有爱心、有智慧的人,主张礼仪仁和。当时的社会极其混乱,孔子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没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随后的十四年,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传播其思想,并进行文献整理工作,他的思想和学说为后世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经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好。在当今社会,大家都爱面子,怕丢脸。因为爱“面子”,有的人在某些时候会变得不懂装懂。我以前也有这个缺点,有时候老师上课讲的题目,我似懂非懂,本想下课后去问老师或同学,可又怕他们说班干部还不认真听,所以,就一直把题目憋在心里,而导致成绩下降。后来,我发现这个缺点实在是太可怕了,它使我不会的题目越积越多,脑子里一片糊涂,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现在,我再也不会不懂装懂了,上课认真听,遇到难题先思考,实在想不出,就再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把每一道题都想清想透,成绩也在一点点的上去。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当学习孔子对学问孜孜不倦的态度,对学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以及刚正不阿的做人品格,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思想、品德高尚的博学之人。
安全事故观后感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透过这次学习,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安全职责的重要性,每次事故的发生,都会对社会造成重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个社会高度发展的时代,在我们加大力度呼吁安全生产的这天,安全已是企业发展的主题,更是企业发展之根本,企业发展之命脉,没有安全就谈不上企业的稳定、发展,没有安全就谈不上职工的幸福生活。然而由于个别人不注意安全,不讲安全,不懂安全,思想意识淡薄,把我们的操作规程、安全规程作为条条框框来摆设,使安全生产这句话在我们这儿成为一句空话,成为天方夜谭。一齐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损失是惨重的,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它是一切无法弥补的灾难,也就在这个噩梦般的日子里,一幕又一幕,催人泪下的情景,一个又一个惨痛的教训,让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我们就应从零开始,从零发展,以足够的信心去迎接它,去战胜它,并且用心参加安全教育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努力杜绝三违操作,远离安全事故,让安全生产成为我们的一个习惯,让我们的行为变得更安全。
生命诚可贵,安全职责大。安全工作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个人的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让我们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安全工作作为每一天的头等大事来抓,认真做到“从零开始,从零发展”,
让安全时刻伴随着企业兴旺,家庭稳定,社会发展和进步,作为我们言行中永远坚持的理念。
《楚门世界》的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面对光怪陆离的表象世界,大众已然选择了安心的接受,并且从大众媒介那里练会了一整套熟练的感知环境的技巧。科技的日新月异、传播方式飞速发展的现实,将大众置于一种看不透摸不着的虚性世界里。人们总是无意识的,将触觉所感知到的环境当做真实的世界,进而借由对此世界的感知与认识,继续指导着生活实践,重新反馈给围绕在身边的“梦境”世界。如此一来,由这些真真假假组成的“实在物”被当成了金科玉律,而那些质疑环境规则的所谓“反抗者”却倒成了大众眼中的异类。
楚门是勇敢的。虽然他已经对身边超真实的环境驾轻就熟,被训练成了大众媒介所要求的媒介产品,但他却始终对周遭世界保持着怀疑精神,以自己羸弱的身躯对抗着这虚假的“现实“,追寻着心灵的自由之境。
导演是自私的。为了满足观众那一点无聊的偷窥心理,标榜着为人类创造一个正常、真实的命运,不择手段、处心积虑的设置了一个又一个虚伪的情境,成为“文化工业”流水线下又一个伪善的“艺术家”。
观众是无聊的。当他们毫无愧疚的欣赏着楚门的“表演”时,却忘记了其实他们自己也不过是大众文化中那一个个失去灵魂与思考能力的傀儡。
而问题在于:没有楚门秀,我们又该如何接触到一个完全真实的世界呢?
烈士陵园观后感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清明时节,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祭奠为新中国而献出生命的英烈。
早上八点我们在单位门口集结,天空阴阴的透着几分肃穆,呼呼的风中夹着丝丝的雨。列队,我们怀着崇敬的情绪走向烈士陵园。
早晨八点半,烈士陵园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在众人的瞩目下,纪念碑前面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歌在耳边回响,红旗在风中招展,纪念碑前就是各单位和学校献上的花圈,毛题下的“为国牺牲永垂不朽”闪着金光,在那里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烈士们奉献的精神时时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看着表情庄重的孩子们,想到我们此刻的幸福生活,刹那间,我感受到了为国牺牲的英灵的欣慰,这时我才能体会到那种为后人为中华民族甘愿牺牲的精神的内涵。作为一个水文人,我们的岗位同样要求我们默默奉献,在这奉献中燃烧我们的生命,为人民的生活生产作保障,在这默默的奉献中体现我们生存的好处。
升旗仪式之后我们参观了各个纪念馆,几十年前的往事被翻了出来,我们能感受到枪炮的声音依然在耳边回响,各个熟悉的或就是陌生的英雄事迹像就是一幅幅史诗般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吉鸿昌,白求恩,柯棣华,狼牙山五勇士等等,这些在华北大地上为中华民族解放而奉献出自我一切的人们他们的事迹打动了我。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那些默默奉献的人,有些人的名字就是大家熟悉的,有些名字就是陌生的,甚至许多人没留下名字。就就是这些人为我们这天的幸福生活奉献出了青春和生命,就就是他们最初撑起了共和国的蓝天。
在这天,战争对于我们来说只就是电视上伊拉克或利比亚传来的新闻图片,或许有许多人对烈士的名字和事迹更加陌生,但就是我们依然生活在烈士撑起的蓝天下。时光能够冲淡记忆,但就是它抹不掉革命的精神,先烈们用鲜血和推到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开创了我们民族的千秋大业。我们要把对先烈的无限崇敬和对英魂的不尽哀思,化为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利益的勇敢维护,继承先烈的遗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自我绚丽人生。
孔子电影的优秀观后感
全文共 1191 字
+ 加入清单在看《孔子》之前,我猜想,导演也许会犯这样一个毛病——她为了显示自己的创作功力,毫不手软地把孔子还原成一个普通人,她用力过猛,一把扯掉了供桌上孔子神圣的画像,换上一张彩色的普通相片。我想,孔子毕竟是个圣人,如果这样做,恐怕会伤害到我们中国人脆弱的神经。直到看完影片,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顾虑完全是自作多情。导演如果真的犯下我所说这个毛病,那就好了。在《孔子》中,孔子就是孔子,他依然是个气势磅礴的圣人。而且,导演还企图把他打造成一个超人,文武双全,料事如神。可惜导演的这种企图未能贯穿至影片末尾,从孔子周游列国开始,就半途而废了。我想说的是,正是缺少了那种敢作敢为的气魄,《孔子》才不那么好看,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
我看过马丁西科塞斯的《基督最后的诱惑》,还有梅尔吉普森的《受难》,他们所拍得耶稣,也是一个圣人,和孔子各有千秋,与之比肩毫不逊色。西科塞斯和吉普森的电影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有一股气贯穿始终,这股气保证了影片自觉地带着一种狠劲儿。《孔子》就缺这一种狠劲儿。难道是因为导演的女性身份吗?不是,而是态度的问题,她太过担心,自己拍出来的孔子不是我们心目中的孔子。所以她把《孔子》拍成一部温情脉脉的电影,以至于有些滥情。在我看来,这些来路不明的情感就像女人肚皮上的赘肉,如果减掉,无疑会赏心悦目一些。
如果说,孔子的三千弟子是他庞大的粉丝团的话,那么颜回肯定算粉丝团的团长,他简直是孔子的头号粉丝。他对孔子的疯狂追随,保证了自己沾染上圣人的光辉。可惜对于这份难得的情谊,影片没有丝毫铺垫。这和影片的长度有关,也和影片前半部分过分地关注于官场斗争有关。颜回的死,竟然是出于对书的热爱。这也没有丝毫铺垫。观众不会对颜回的死报以任何同情,反而觉得无比雷人。
还有南子,她为什么会那么喜欢孔子呢?难得仅仅因为生性如此吗?她是个胸有城府的女人,怎么会被孔子的三言两语所打动,而对他顶礼膜拜呢?既然南子已经被孔子教化,那么孔子为什么又要逃跑呢?他的逃跑,只能说明,他意识到自己终有一天会把持不住,这又和他的君子理论相悖。
季孙斯对于孔子的情谊明显过火。他有必要冒着大雪在荒郊野地里等待孔子吗?这只能说明,季孙斯因为常吃生肉,而丧失了基本理智。
在《孔子》的编剧一栏里,几个人名赫然在列。有时候,编剧多了,真不是一件好事。平心而论,《孔子》的前半段还是挺好看的。可惜从孔子周游列国开始,支离破碎的剧情陆续展开,不着调的细节也接踵而至。从这一点上,《孔子》和《梅兰芳》是一样的,都只有半部好戏。导演胡玫驾驭宫廷官场戏,真是得心应手,毕竟拍那么多此类的电视剧。可是她没有拍好公路戏。一提到孔子,我首先想的就是周游列国。这是孔子一生中最牛逼的事迹。所以我一直觉得,拍孔子,应该拍成一部古代公路片。可惜导演浪费了这样的题材,她最终把《孔子》拍成了宫廷片,甚至孔子周游列国的事,也只是宫廷官场斗争的插曲罢了。
东京审判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我不是圣斗士,我是法官,我是中国的法官”梅汝璈的名言。
其实那段历史我想只要是中国人,就不会不知道。最近看了《东京审判》,耳边还回想着梅汝璈那激昂的话。
第一次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当所有的法官,都坚持中国法官的座位要排在英国之后,梅汝璈把本子一关,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会议室,从梅汝璈身上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但是梅汝璈也有过无奈,有过彷徨,他在自己的房间抽着烟,虽然他用威胁的方式来说服大家必须证明中国的位置,但是命运不一定掌握在自己手里。最后的胜利,当然是属于梅汝璈的,因为梅汝璈的坚持。所有法官去远东军事法庭彩排的时候,梅汝璈走在一群外国法官中间,他很坚定地坐在了属于中国人的位置上。
第二次让我震撼的是当法官们决定对战犯不再执行死刑的时候,梅汝璈把一杯水砸碎在地上,开始了他的说服工作。当他打开信封里的头的投票纸,把笔拿出来,在“Yes”上重重的勾了一个圈,然后把投票纸放回信封里,叠好信封,最后投入投票箱。这是他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国法官所做的一切。当最后的票数为5比5的时候,所有人都紧张了。当最后从主法官中念出“Yes”的时候,梅汝璈胜利了,他轻轻的闭上眼睛,他如释重负。
“我只能说,我尽力了”这是本片梅汝璈说的最后一句话,看着荧屏上日本人贪婪狰狞罪恶无耻的脸孔,我们每个人都怒发冲冠。这些行尸走兽,这些扭曲得灵魂,这些人类的劣根,世上的败类!我想不出一个民族竟然会以这种形象存在,一个懂得忏悔的民簇才能够真正进步。
一个悠久美丽的东方古国,一块温暖的土地,本应该鸟语花香,温馨浪漫,充满着安宁和幸福;一个清闲的田园村庄里,本应赶着牛羊,哼着小曲儿,弥漫着快乐的气息,我不禁羡慕这个美丽的国度……然而就在这时,一群流氓冲进这片土地,见人杀人,见物踏物,没有一丝的怜悯之情,残存人心中的仅仅是那份可耻的贪婪与侵犯。夕阳落下,人们本该休息,可是却飘起了那面刺眼伤魂的太阳旗,旗下便是刺刀,向祖国母亲的胸怀中直刺进去,死了多少人,屠杀了多少灵魂。他们欠下了多少血债,犯下了多少滔天大罪!
著名导演谢晋说:“这是一部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影片。”
著名作家叶辛说:“只要买票去看的观众,就一定会喜欢。”
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说:“我感到很激动,一定要让更多的人去认识这段历史,去看这部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说:“这部电影达到了能够在电影政治文化层次上进行国际对话的水平。”
这是对《东京审判》最高、最公正的评价!
2024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时光匆匆溜走,我们拼命追逐,可还是跑不过时间,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转眼间已经到了金秋九月,意味着又是一个崭新学年的开始,全国中小学生都陆陆续续地准备回校上课。与此同时,每个学年的开学日子,我们都会迎来央视专题节目《开学第一课》,这不,9月1日的来临,晚上8点是我们准时收看节目的时间。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又是一个新主题的呈现,不晓得已经观看的小伙伴们内心有何感言?
说起《开学第一课》,深受广大老师学子关注,所以节目以慢慢成为了类似春晚一样的隆重。每年的主题不同,还会邀请很多嘉宾来给我们做出现场示范与演讲,整个节目向观众们呈现出来的效果甚是有意义,无论哪一期的主题,不少朋友和同学们都感触颇深。不知不觉,这一期的《开学第一课》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祖国的繁荣,同时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甚感骄傲与自豪。
通过观看金秋九月的《开学第一课》,我们可以体会到倘若没有共产党,我们也许就不会生存在如今这般幸福的时代。是中国共产党给了无数中国人希望的曙光,是我们理想的太阳,一直照耀着我们前进。所以,身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更是要好好学习,以优秀的人才作为自己的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和党的未来能更好贡献自己的力量,收获理想的人生。
初中生读童话观后感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格林童话》是一个充满丰富想象、奇幻瑰丽的精彩世界,一个个曲折、奇妙的故事,一定会使你百读不厌。
这里,是故事的王国,这些故事不但在中国广泛流传,而且在很多年国家都有被译成本国的书籍,其中像:小红帽、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等故事,不光在舞台上被人们演过,而且,还是儿童睡前经常讲的故事。
还有的故事不是特别有名,但你一听名字就会喜欢,像:会唱歌的骨头、死神教父、魔鬼和他的奶奶……这样有趣的书,吸引着我,每天晚上,我趴在床上,痛痛快快地读个够。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会唱歌的骨头,它主要讲的是:从前,有个王国,经常受一头野猪的攻击,国王说:“谁能把野猪杀死,拿着它的心来见我,我就把公主嫁给他!”
很多人都去杀野猪,可都被野猪吃了。 终于有一个武士,把野猪杀了。他把猪心放在屋里的箱子里,想明天去见国王,可当夜就被自己的哥哥给杀了,埋到了小桥下。
第二天,哥哥就去见国王,国王把公主嫁给他了。
有个农民,在小桥下种树,忽然,看见了武士的骨头,于是,他把骨头做成笛子,一吹,笛子自己唱起:好农民,我被哥哥杀死啦,他拿走了猪心,娶走了公主。
农民把笛子交给了国王,国王恍然大悟,把武士的哥哥杀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小黄人观后感
全文共 1815 字
+ 加入清单电影《小黄人》讲述了这群《卑鄙的我》中格鲁小随从们的前世今生。原来,他们从还是单细胞生物时起就在为所能找到的最邪恶的主人卖命,但却总会无意之中害死这些坏人(堪称怀有一颗“向恶之心”的“恶人克星”)。千百万年来的努力最终化作一场空。结果,无家可归的小黄人们流落到了南极洲,孤独沮丧,失去了生活的目标。
直到有一天,名叫凯文的小黄人决定改变现状,再度上路寻找新的主人,同行的还有热爱音乐的斯图尔特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鲍勃。三个小家伙一起漂洋过海,来到20世纪60年代的纽约,偶然听说了一年一度在奥兰多召开的“恶人大会”,于是忙不迭地赶去参加。在那里,他们遇到了女魔头斯嘉丽?杀人狂(桑德拉?布洛克配音),看到了她成为新主人的潜质——但是她真的是他们一直苦苦寻找的那个(经得起折腾的)终极大坏蛋么?
斯嘉丽?杀人狂(桑德拉?布洛克配音)和小黄人们
由凯尔?巴尔达和皮艾尔?柯芬联合执导的《小黄人》是《卑鄙的我》系列的准前传,但也可以看做是一部以小黄人为主角的独立衍生电影。巴尔达和柯芬之前分别联合导演过《老雷斯的故事》和《卑鄙的我1、2》,对于照明娱乐公司动画叙事的路子已游刃有余。因此,二人合作呈现的作品正巧迎合观众对于一部古怪滑稽的小黄人电影的期待——这既是本片最大的长处,也是本片最大的弱点。
小黄人们不着调的伎俩一直是两部《卑鄙的我》电影中粉丝们最钟爱的元素。他们招牌式的形体喜剧和符合大众口味的即兴桥段多用于服务、点缀围绕主人格鲁展开的实质情节线。然而在本片中,小黄人的搞笑片段缺乏这样一个实质故事的支撑,让人略微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而布莱恩?林奇(《拯救小兔》、《穿靴子的猫》)创作的剧本又因故事太过随意而于事无补。结果,电影整体感觉像是一部用松散叙事线串成的小黄人卡通短片合集(其中一些片段要比另一些精彩)。至于实质的东西:片中的确偶尔有些对诸如极客文化、政治等的讽刺,但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情节内容了。
20世纪60年代的小黄人
当然,引人入胜的叙事并不是《小黄人》的重点,而本片也确实履行了诺言,奉上一桌满满都是小黄人的喜剧大餐——搞笑行为、动作闹剧等源源不断,根本停不下来。长期以来,小黄人的“罪行”可谓老少皆宜,吸引着各年龄段的影迷。这次依然如此,因为《小黄人》为孩子献上了足够的卡通笑料,且又不乏迎合成人的低俗笑话(程度适中,并不会对年幼观众造成不适)。
巴尔达和柯芬以及他们的动画师团队在制作《小黄人》的过程中汇集了不少富有视觉创意的喜剧零碎片段,目的是不需要完全依靠小黄人的魅力撑起整部影片。片中有少量镜头安排得很有特点(改变了通常对2D动画甚至是定格动画的审美观),但影片大部分动画质量比较一般。对于有些观众而言,个别具有弹出效果的画面让较高的3D场票价还值得一些,但是这并不足以成为必须观看3D版的原因(影片在色彩鲜明程度或浸入式场景方面也欠些火候)。
《小黄人》中的赫布(乔?哈姆配音)和斯嘉丽?杀人狂(桑德拉?布洛克配音)
片中主要的三个小黄人——凯文、鲍勃和斯图尔特——仅仅被赋予了足以勉强彼此区分的个性特点,不过这已经达到了电影的目的。遗憾的是,人类反派斯嘉丽?杀人狂和她的丈夫赫布(乔?哈姆配音)并没能很好地替代《卑鄙的我1、2》中格鲁和他的女儿们。以想入非非(且有着不为人知神经质一面)的坏蛋的标准来衡量,杀人狂两口子还算说得过去,但存在感远远不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布洛克和哈姆的献声虽说到位,但也绝非令人难忘,更是不足以弥补这两个角色扁平的性格。
好在《小黄人》的配角配音团队稳扎稳打。演员迈克尔?基顿(《鸟人》)、阿丽森?詹尼(《迷途知返》)、史蒂夫?库根(《菲洛梅娜》)和珍妮弗?桑德斯(《荒.唐阿姨》)为一连串或是古怪罪犯或是守法公民的小角色献声,虽说这些角色只是短暂露脸一闪而过。与之类似,《小黄人》也避免过度依赖杰弗里?拉什(《国王的演讲》)贯穿小黄人挣扎史的声音为影片做旁白。
总体而言,本片不及《卑鄙的我》用心、有创意,而是在小黄人的插科打诨和零碎喜剧片段上加强攻势(注:小黄人粉丝们应该坚持看完片尾,片尾还有很多搞笑镜头)。然而,片中绝对不乏蠢萌和搞怪,足以让观众愉快地度过一个多小时的观影时间。总而言之,《小黄人》满足了人们对于这群因《卑鄙的我》而出名的小家伙们的期待,迎合了粉丝群的口味,但除此之外也就没有什么了。
换句话说,《卑鄙的我3》回归的时候如果小黄人们能减少些出境时间可能效果会更好。
《秀美人生》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当前正值全党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涌现出了我县新化镇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先进典型,她的先进事迹和她所彰显出的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格和崇高品质感染着我,令我灵魂深受触动,肃然起敬。
初心就是情怀,诠释着对党的忠诚。黄文秀同志是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毕业后毅然放弃大城市优越的环境回到家乡工作,并主动申请到偏远地区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立志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正是这份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这份为人民服务的情怀,让她从内心真正热爱这份工作,主动作为。黄文秀同志的这种忠诚于党、真心为民的政治品格非常值得我学习。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要始终牢记为民谋福祉就是我们的初心,牢牢把握理想信念的总开关,做到信念过硬,带着深厚感情到群众最需要的的地方去,到艰苦的地方去,以自己的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
使命就是担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黄文秀同志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始终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正如她在扶贫心得中写道“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心中的长征”。黄文秀同志这种严谨务实的作风、忠于人民的情怀、只争朝夕的敬业和吉林大学黄大年教授对地球勘探事业的执著何其相似?他们都是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生动体现,用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作为县纪委书记,作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中的一员,更没有理由松懈,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主动担当履行职责,带领全体纪检监察干部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韧,以更加严格的标准,用正风肃纪的实际成效作为交给人民群众的最好答卷,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榜样就是力量,打造过硬纪检队伍。黄文秀同志驻村一年多时间,从新手蜕变为熟悉脱贫攻坚工作的能手,带领群众脱贫奔康;她舍小家顾大家,在父亲做手术住院期间,始终心系群众,获得了群众高度赞誉,她是我们新时代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我们在黄文秀同志身上看到了初心、感受到了使命、更找到了差距。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为全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是我们的天职使命。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更要以“五个过硬”的要求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锻造一支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信赖纪检监察铁军,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