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行通济

行通济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行通济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行通济问题。

分享

浏览

7071

作文

6

广东佛山“行通济”的缘起和演变

全文共 4736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行通济,冇闭翳”已经成为佛山人每年不可或缺的一个习俗。不过,延续几百年的“行通济”风俗缘何而成?通济桥上桥和下桥的台阶数为何不同?“行通济”是元宵节走还是正月十六走?生菜是拿回家还是扔掉?很多市民对此却依然“蒙查查”。

近日,佛山传媒集团联合报道组专门采访了知名民俗专家,揭秘“行通济”有趣的缘起演变

■缘起:

“行通济”缘起明代

台阶数寓意“九出十三归”

通济桥是佛山最早修建的桥梁之一,建于何时已无从考究。明朝户部尚书、乡人李待问回到佛山,见此桥年久失修,于天启五年倡建修桥,翌年建成并取名“通济桥”。

“行通济何时成为佛山人的习俗已经不可考了。不过,根据我们的研究分析认为,可能是从明清时期开始的。”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佛山民俗专家余婉韶认为,这一结论,是根据通济桥的时代建筑文化特色而考证的。

“通济桥的上桥台阶数是9,下桥台阶数是13,寓意九出十三归,这是典当行的行规——九块钱买的东西要用十三块赎回,也就是‘小本大利’的寓意。从明代开始,典当行在佛山是非常盛行的。”余婉韶说,通济桥如此设计寓意了外出的人们都能够顺顺利利,赚大钱回家,这说明通济桥的习俗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程度是有关系的。

余婉韶说,当年通济桥上的一副对联则说明了通济桥的地理位置和为何要建这座桥。这副对联的上下联分别用“通济”开头,以前通济桥的桥头有个通运社,是一个土地庙。桥尾则有一座南济观音庙,南济观音是白衣观音,是求福求子的。通济桥横跨佛山涌,是佛山的水上交通要道,更是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无论进京赶考还是出外做生意,都要经过这里。因此,佛山商民为求来年生意顺境,便行通济桥讨好意头,逐渐成风,便有了“正月十六行通济,行过通济冇闭翳”之说。

余婉韶认为,从这副对联的下联就能看出珠三角岭南文化的特征。“济祠联广宇,康元社稷共升平”,寓意了通济桥虽然只是一条桥,但它却可以“联广宇”:从这里出发,水道通向全国各地,可以看到整个天下,行通济就能够和谐、天下升平。

生菜寓意“胜意菜”

行完通济要拿回家

佛山人“行通济”,最大的特色就是要带风车、风铃和生菜等吉祥物。不过,余婉韶却表示,“买生菜”的确是“行通济”的习俗,但带风车和风铃却是后来逐渐演变出来的。

“旧时行通济,生菜被叫做‘胜意菜’。行完通济,买棵生菜带回家,寓意这一年都会‘万事胜意’。”余婉韶说,至于“扔生菜”的习俗则是人们的误解。据她考究,“扔生菜”是上世纪80年代后恢复“行通济”后才出现的,当时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到佛山工作,参与“行通济”,一则不了解佛山的习俗,二则因为家不在这边,觉得拿了生菜没用就随手一扔,久而久之,就成了个“美丽的误会”。

个人祈福到通济天下

随着时代的推进,“行通济”也在不知不觉中演变着,在政府与传媒的积极引导下,这项古老的民俗被融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

“行通济”民俗活动原为禅城及周边乡人的自发祈福活动,在政府的引导下,把古老的个人祈福活动注入了慈善募捐新元素,体现“通济天下”的精神。如2000年举行了“佛山市献爱心捐善款元宵万人行”活动;2005年禅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制作了大型生菜灯,倡导引菜(财)归家,并把生菜灯拍卖所得用作善款捐献给佛山福利事业;2006年更组织了“畅行通济·引财归家”——万家通济系列文化活动,为古老的习俗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行通济”民俗活动体现佛山人“和谐”、“仁爱”的人文意识和价值观念。这种自发的民俗活动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吸引四面八方群众参与,从10万人行通济,到20万人行通济,再到2006年的40万人,2008年更是达到了创记录的53万人,本地人和外地人共同经历佛山的发展,共同分享佛山今天的成就,共同期盼佛山美好的将来。“行通济”大大增强了民众对佛山的认知和认同感。

不过,“行通济”延续至今几百年,一直没有变的就是每年几十万人行通济都平安无事,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对此,余婉韶也深有体会,“这不能不承认行通济真是一种淳朴的佛山的地地道道的良风习俗,是人们一种对和谐幸福的企盼。”

开辟旅游点宣传佛山优良风俗

“行通济”延续几百年,从建国后一直保存至今,余婉韶认为,政府支持必不可少,也应该给予更大的支持。

“‘行通济’是佛山人非常淳朴的习俗,这种习俗促进了人们的和谐相处,促进了民间的友好来往。”余婉韶建议,应该把行通济扩展成为旅游项目,不仅仅是佛山人走,还要对外来游客开放。

“比如我们有‘行通济,冇闭翳’之说,这是每个人都企盼的好意头,外地人肯定能够接受,也乐意参与。而‘先通后济’这种做善事的呼吁,也是大家乐意去做的。我们只要通过一些宣传的方式,与旅游项目结合起来,开辟一个行通济的旅游点,不仅仅是正月十六走一次,平时都可以走,通过宣传,旅游部门带外面的游客来游览这个地方,了解佛山的这种良风良俗的渊源,宣传佛山的这种优秀的风俗,对宣传佛山也有好处。”余婉韶说。

据了解,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行通济”已经作为春节习俗的一项内容,被列为广东省级及佛山市级的“非遗”名录。目前,佛山正在申报成为国家级的“春节习俗保护基地”,如申报成功,将进一步促进这项传统习俗的保护。

传媒助力 擦亮民俗文化品牌

元宵节,岑桑等岭南文化名家将应邀前来与市民一起行通济

筑桥搭台,聚省内外名流共赏共论盛事;穿针引线,邀境内外媒体宣传助势。佛山传媒集团巧心烹烩,不断为“行通济”这一佛山民俗盛宴注入新的内涵、新的活力,为这张佛山文化名片增添更加夺目的光芒。

今年元宵节,佛山传媒集团又策划了“岭南文化名家行通济”。届时,著名岭南文化人岑桑、中国著名作家范若丁等名人,将与市民一起行通济。

■传媒助翼

民俗文化声名远播

2007年元宵节期间,佛山传媒集团在组织旗下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对“行通济”这一民俗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的同时,还主动介入这一民俗盛事,策划举办“著名作家闹元宵”,邀请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总裁张胜友,《天下无贼》原著者赵本夫、“北极村”女作家迟子建、《暗算》作者麦家等20多位全国知名作家齐集佛山,品味畅谈佛山民俗文化。

应佛山传媒集团邀请,2008年的元宵节,来自全国知名媒体及省港两地的传媒精英齐聚佛山,一同见证“行通济”的空前盛况。他们中间既有省政协常委、省广播电视协会会长胡国华,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陈俊年等领导,更有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广州日报、凤凰卫视、TVB等媒体高层,也有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等媒体的知名主持人。他们与50余万之众的浩浩人流同行一条引财归家路、共越一座祈福通济桥,亲身感受佛山民俗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借助文化名人的名气,通过境内外媒体的覆盖率、影响力,佛山民俗文化名声远播。“行通济”作为一张城市文化名片、作为佛山城市精神的载体,为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巧心烹烩

民俗文化味层次更丰富

民俗活动不只是民间盛事,佛山传媒集团为“行通济”佐以丰富的内容,为传统文化增添魅力增添活力,为这场民俗盛事烹制出无穷回味。

2007年,著名作家来佛山闹元宵,在为佛山增添喜气的同时,更浅吟低唱,挖掘这一民俗盛事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为这一民俗盛事增添文化气;坐而论道,将文化产业发展、多媒体互动做强文化产业等话题不断引向深入。著名作家白天光说,一个城市的文化品质在于对民俗的认可程度,佛山民俗文化人气旺盛,城市文化特征明显,佛山具有佛气、人气和文化气。

2008年传媒精英的到来,除了为“行通济”增添人气、扩大影响力,更为佛山的跨媒体合作写下序言。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南方月刊》总编辑蔡玉明说,今后《南方月刊》以及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其他媒体,将继续加强对“行通济”等佛山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报道。香港TVB中国业务部总监刘建辉表示,今后将与佛山电视台合作联合直播。

■再出新意

佛山传媒人今年助兴又助势

前年是著名作家佛山闹元宵,去年是省港传媒精英行通济。佛山传媒集团董事长刘宁说,集团今后每年都将在元宵节举办类似活动。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不但要在本地传承,还要在海内外传播好。

今年元宵节,佛山传媒集团又策划了“岭南文化名家行通济”。届时,领导、嘉宾及著名岭南文化人岑桑、中国著名作家范若丁等一众名人,将与市民一起行通济,并在“行通济”活动最高潮的时间——晚上10时30分,一同出席“岭南文化节启动仪式”。叶问长子叶准将从香港赶到佛山,参与行通济活动,畅谈咏春拳与佛山的渊源,并亲自率徒表演咏春拳。

当晚,佛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将首次采用大型晚会直播的形式,通过现场连线和精彩的节目,呈现数十万人行通济的盛况,及作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的佛山的欢乐与祥和。晚会上,学者名流们还将从城市建设的角度解读“行通济”这一古老的民间习俗,包括佛山民俗与岭南文化、民俗文化与城市经济等,将“行通济”这一民俗盛事引向更深更远的思考,带向更宽更广的领域。

■相关链接

行通济为何要带“吉祥三宝”?

现在市民行通济,都习惯于带纸制风车、风铃、生菜这“吉祥三宝”:风车象征时来运转、风铃象征迎来福音、生菜象征祈求生财。

据民俗专家余婉韶介绍,旧时行通济,生菜被叫做“胜意菜”,行完通济,买棵生菜带回家,寓意这一年都会“万事胜意”。后来人们取“生财”的谐音,又赋予生菜祈求生财的寓意。

至于带风车和风铃“行通济”,余婉韶说是上世纪80年代后才出现的。当时刚恢复行通济,还没有农民敢带生菜出来卖,烧香拜神又不被允许,有些头脑灵活的商家,就拿风车和风铃来卖,取其“时来运转”、“迎来福音”的好意头,又能吸引小朋友,渐渐地就形成了一种习惯。

到底是十五行还是十六行?

“现在人们还有个误解,以为是在元宵节‘行通济’,其实不对,应该是在正月十六行。”今年已70多岁的余婉韶从孩童时便开始“行通济”,她说,按照传统的做法应该是正月十六“行通济”。因为正月十五是春节的最后一天,而正月十六则是人们结束假期开始工作、商家开市的第一天。人们希望在这一天走过通济桥后,取个好意头,希望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赚大钱。“而且以前人们行通济不会拿着花灯,解放前又没普及电灯,基本上人们都是白天走通济桥。”余婉韶说。

■小资料

行通济

通济桥是佛山最早修建的桥梁之一。在明代曾几次重修。据《佛山忠义乡志》载:明天启年间,明朝户部尚书、乡人李待问回到佛山后,见此桥年久失修,于天启五年(1625年)倡建修桥,翌年建成并取名“通济桥”,寓意“桥以通济名,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

清代嘉庆十二年(1807年)通济桥再次重修,保持原貌。民国时期,该桥虽然完整,但河道已淤塞,船只不便往来。60年代后,通济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随着佛山城市化的发展和河涌的演变,通济桥下的河涌被改为暗沟,桥面也被建成马路,通济桥名存实亡,但“行通济”习俗仍得以继续。

2001年1月18日,佛山市政府斥资1700万元在原址旁重建通济桥,并整治美化周边环境,扩充建成通济广场。通济广场以通济桥、闸门楼及南北两个广场为主轴线,再配以桥下水体、周边绿化,形成一个面积7300平方米的公园。重修后的通济桥长32米、宽9.9米。桥两端的抱鼓石,以祥云和蝙蝠衬托风车,体现出通济桥民俗的象征物——风车。桥身上雕刻着相传八仙过海时所执的神器,寓意市民过桥时祈求消灾、寻求平安的美好祝愿。

每逢农历正月十六,佛山民众及四乡男女老少,联群结队,携男带女,步行至通济桥,或在社坛焚香烛、烧炮仗,或步入南济观音庙烧香,参神叩拜,男子求签,妇人则扯神前花灯灯带,求赐丁财。接着购买“行运风车”,持着游行于通济桥上。凡行通济桥的人,须一次从桥头(北岸)行至桥尾,不能折回复返,并由桥尾右傍大基而去,经尾窦到澳口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2024佛山“行通济”外地车辆晚7点后禁入禅城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六“行通济”是佛山每年最大的民俗活动,每年都有很多广州市民参与。今年3月5日晚,一年一度的“行通济”将再次举行,60余万人又将依次走过通济桥,祈福在新的一年里“冇闭翳”。为维护现场秩序,3月5日当晚通济桥周边的季华五路、汾江路、卫国路等路段将被管制,19时开始,外地车辆也将禁止驶入禅城辖区。

根据禅城区政府的部署,2015年“行通济”将设置2条行走路线,并增加一条备用路线和若干紧急疏散通道。政府吸取上海踩踏事故的教训,为稀释人流密度,今年“行通济”设置的2条路线分别比去年延长3公里和1.3公里,并将2个入口分别设置在文华路路口(北线)和岭南大道路口(南线)。同时,政府当夜还预留了备用路线,市府南小公园、金鱼街等9个场地或路段也将作为紧急疏散通道。

同时,从5日晚19时起,禅城区交警部门将对汾江中路(卫国路至绿景路段)以东、卫国路、兆祥路、南桂西路以南,朝安路(兆祥路至季华路)以西,季华六路绿景路(岭南大道之文华路)以北区域内道路实施封闭交通管制。在此区域内车辆禁止出入,直到管制措施结束。此外,为避免交通拥堵,19时开始,禅城警方将通过在护城河设卡哨等方式,禁止包括广州车辆在内的外地车辆驶入禅城辖区。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行通济”安保交管多项措施发布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正月十五(3月5日)至正月十六,广佛两地就要迎来一年一度的“行通济”活动,预测可能会有超过七十万人走过通济桥祈福。昨日,记者从有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行通济”的路线将延长4.3公里,而且为了避免交通拥堵,元宵节当晚7时起,非佛山籍车辆禁止进入佛山禅城至管制结束。

佛山警方提醒,元宵节当日20时至24时进入“行通济”人流高峰,有老人、小孩的家庭最好避开行这一时段,选择白天“行通济”,并尽量乘坐公交车、地铁、的士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展开阅读全文

2024行通济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个让我十分激动的日子,也是一个让全班同学十分开心的日子。“今天的行通济之旅开始了!出发!”老师话音刚落,我们便高兴地向通济桥出发。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在三千四百米的路途上,我们聊了不少东西:什么一会儿在通济桥上可能会被挤成肉饼啊,什么通济桥的生菜可以养活一村子的人之类的。走了一小会,我看见了许多由一些公司组成的行通济队伍,有国美电器,有市政府的……呀!竟然还有“歪果仁”(“外国人”的谐音)!看来大名鼎鼎的通济桥名气还传到了外国呢!

站在通济桥前,我放眼望去,桥上人头攒动,人群如潮水一般在通济桥上流过。在这么多人里,我好像不用走,人群就把我往前推动。在桥上,我看见了许多的摄像头,当它转过时,我便努力踮起脚尖,让它可以拍摄到我,让我上电视。

下了通济桥,我们就到了生菜池前。这里围着一大群人,我粗略地算了一下,十分钟里大约有三十多棵生菜飞进了白菜池里。

回学校走的是一条小路,道路两旁是各种各样地摊,里面有卖挂饰的、有卖小零食的、有卖用铁丝做成的装饰品的、有卖植物的、有卖风车的……什么都有。微风徐徐吹过,各式各样的风车便慢慢转了起来,像许许多多的小旋风,看起来很喜庆。

大约走了十来分钟,我们就回到了教室。去通济桥时,我的心中充满了烦恼。回来时这些东西都消失不见了。这就是“行通济,没闭翳”吗?

展开阅读全文

行通济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二,我们小组组织大家参加了一年一度的行通济

行通济是佛山的传统民俗活动,几乎每一个佛山人都参加过。走在去通济桥的路上,我们看见了一大堆人,有外国人、外地来的游客和一些大公司的人。他们手拿着风车,举着自己精心设计的旗帜,浩浩荡荡地走向通济桥。一位大爷身上带着红围巾,手拿着大风车,看上去好像是小学生,感觉好喜感哦!

快了!快到通济桥了。远望通济桥那边人山人海,桥四周都插着风车,往里面走,两边也插满了红色的风车。风儿吹过风车转了起来,两边风车好像一条长长的火龙。我和小伙伴们一人拿着一个大风车,将它高高举起,挤在人群里,连转身的地方都没有了。

通济桥长大约有30多米,宽10米左右。桥上的人非常多,我仰头往上看的时候,感觉太美了!通济桥上面全是红风车,风儿吹来,转动的风车像是红色的海浪,美不胜收啊!

好不容易才来到了扔生菜的地方,我买了一把生菜,把生菜一扔,立刻开始许愿。这时一大堆愿望涌进我的大脑里,要选什么呢?对了,我希望我们家庭幸福!爷爷奶奶长命百岁!

热闹喜庆的行通济啊,我希望我许下的愿望成真。

展开阅读全文

元宵节行通济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终于盼到了元宵节啦!我们又可以行通济啦!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去行通济,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排着队出了校门,向通济桥进发。

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着通济桥到底有多热闹。看!马路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条幅,行人道上站满了许多来行通济的队伍。有格力的、苏宁的、美团的……他们手上举着各种风车,还举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广告牌子。看!还有外地的旅行者呢!

大约十五分钟后,我们走到了通济桥前。一个巨大的牌坊映入眼帘,上面挂着大约有几百个灯笼,灯笼前还挂着一串又一串的大风车。牌坊整个呈红色,再配上南瓜般大,火焰般红的灯笼和五颜六色的风车,到处都洋溢着一股喜气、祥和、热闹的气氛。

走上通济桥,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人流络绎不绝。兜售风车的摊位密密麻麻排列在大街与通济桥的两旁,俨然成了人与风车的海洋。

风车、生菜是行通济的吉祥物。人们一手拿着风车,一手提着生菜,随着人流挤过通济桥,来到桥西头的生菜池,把生菜使劲地往生菜池里扔。他们都希望把生菜扔到生菜池中那颗巨大理石生菜的最高处,把好运带回家。我们在那里呐喊助威,大家都融进了这欢乐的笑声中。

时间过得很快,该回学校了。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通济桥,明年再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