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研究

研究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研究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研究问题。

分享

浏览

4509

作文

115

十八届五中全会开幕将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

全文共 3181 字

+ 加入清单

昨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为期4天,29日结束。会议的主要议程为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目前,“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任务已经公布,生态文明建设将首次写进五年规划的目标任务。

十三五将在十方面取得突破

虽然制定五年规划基本是近几次五中全会的议题,但此次五中全会备受关注,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时间节点。早在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就明确表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而2020年,即“十三五”末,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将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

今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表示将在十大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农业现代化、改革体制机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民生、扶贫。”

日前,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公布了“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任务,分别是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除了经济增速以外,区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关注热点。

专家称各种深层次矛盾靠改革破解

“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接受央视采访时曾表示,“十三五”规划总体上一定是以改革为导向的发展规划,中国的各种深层次矛盾都需要改革来破解。而改革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注定每改一步都很困难,改革还需要韧性。

1 GDP年增6.6%可实现两个翻番

“十三五”规划涵盖2016-2020时间段,2020年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和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并提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两个翻番”硬性经济增长目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为6.9%,下降到7%以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在这最后的五年能否实现“两个翻番”,备受关注。

“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定在多少才能完成目标?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认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6.52%左右就可以实现预定目标;而人均收入“翻一番”,祝宝良表示,人均收入其实就是人均GDP的概念,如果要实现目标,增速要比GDP略高一些,因为我国的人口增长率为每年千分之五左右,这两年还要低一些,因此,人均GDP增速达到6.6%就可以。

同时,祝宝良表示,即使达不到6.5%的增速,经济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一是6%的增速就可以保障就业的稳定,二是只要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对于“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增长,祝宝良认为从劳动生产率、生产要素方面看6.5%可以达到。并表示“能够达到6.5%就很好了,再高可能会有一定难度,因为会受到人口等问题的影响,这是经济规律造成的”。

2 生态文明建设将引领经济发展

日前,《人民日报》官微发布“十三五”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也位列其中。

2012年,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2015年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了202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今年6月消息,环保“十三五”规划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气水土三大环境战役将推进实施,并计划明年3月上报国务院。

值得注意的是,环保“十三五”规划将从单一目标即总量控制目标、减排目标,变成双目标即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内容将涉及绿色经济、土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

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预计“十三五”期间环保投入将增加到每年2万亿元左右,“十三五”期间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17万亿元。

3 东北振兴将成下一个五年重点

自2013年以来,东北经济指标持续低迷。在今年上半年全国31个省份的GDP增速排名中,东北三省均在倒数五名之内。

面对东北目前的经济形势,10月9日,国家发改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组织召开了《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工作座谈会。据之前报道,振兴司副司长杨荫凯在会上表示,正在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将全新谋划东北振兴战略,重点内容包括,“新东北振兴战略”如何补齐“对外开放”这一东北发展短板,以及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如何对接等。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9月份的消息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可能会实施板块与轴带结合的区域发展战略。一方面,进一步有序推进此前形成的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板块”战略;另一方面,增加“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最终形成“四大板块”+“三个支撑带”即“4+3”的战略大布局。

在“四大板块”中,东北振兴很可能成为下一个五年的突出重点,据介绍,目前制定完善过程中的《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会与“十三五”规划目标相协调。

高层密集调研准备“十三五”

为了这次编制“十三五”规划以及召开本次五中全会,今年以来中共高层密集展开基层调研。

★从5月至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相继赴三省调研,并接连举行三场座谈会,听取18个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人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中,习近平明确了中国在“十三五”期间需要补齐的“短板”,部署了需要取得“明显突破”的十大领域。

★9月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专门主持会议部署“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启动工作。他强调,研究编制“十三五”规划,要远近结合,更加注重以解决长远问题的办法来应对当前挑战。既要以五年为主,衔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又要考虑更长时期的远景发展。

★7月2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十三五规划编写一年多都做了什么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规划司负责“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为了制定“十三五”规划,成立了“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一共有55名专家,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法律以及科技等方方面面的领域。

邀请公众参与“十三五”规划编制

从前期研究阶段开始,到规划起草过程中,形成文稿之后,包括报送国务院之前,发改委会多次通过多种方式,如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咨询会,征询专家意见。

早在2013年底,各省级地区就开始启动“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准备工作,如开始征集前期研究课题、进行“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工作,提出“十三五”规划的工作思路。

在编制工作启动之后,国家发改委在2014年4月和6月,两次发布《重大改革研究课题遴选公告》,公开遴选课题研究机构,同时还于2014年6月开通了“建言‘十三五’”微信公众平台,邀请公众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

各省份就重大问题招标研究机构

到2014年4月,在全国规划编制正式启动之后,各省份开始就“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向社会招标研究机构,并在2015年初前后,各省份开始将规划的基本思路上报国家,至此,各省份“十三五”规划编制第一阶段工作完成,即将转入“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阶段。此外,各省份也会成立规划编制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与此同时,各部委也会进行相应的规划编制工作。

在今年五中全会召开前,中央、国务院也会对“十三五”规划制定作出部署和指示。同时,国家发改委也会通过召开规划工作培训研讨会,赴各地及研究机构调研等多种形式,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对国家“十三五”规划工作的意见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人教版高中第五册第一单元综合叙述作文:中学语文教育的研究

全文共 1671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单独设科以来,语文教育界就不断探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各种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层出不穷,语文教育在某些地区、某些方面确实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可是从整体上讲,学生的语文水平并未出现多大起色,硕士生、博士生写不出一篇上档次的文章,高中生错别字连篇,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语文教学中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正如有人指出,透过中学生的作文,我们看到的不是一张爱思考,有个性,青春稚气的面孔,而更多的是会议桌前的官员或新闻播音员。语文教育现状堪忧。因此,语文已成为有识之士口诛笔伐的重点学科,背负“误尽苍生”的罪名。二十年前吕叔湘先生就振聋发聩地指出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等严重问题。如今又有孔庆东、王丽等分别主编的《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等书,对语文教育进行审视、忧思和猛烈的批判。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出路何在?

在教学中,有一些现象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有些学生与其他学生一起接受相同的教育。比如教师、教材、教法等,但是,语文水平却非同一般。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学生都有很好的家庭语文学习的环境,诸如父母文化水平较高,或者家庭有较多的藏书等。

另外,从许多杰出人物身上,也可以发现类似的现象。比如着名作家叶至善、王安忆、老鬼,甚至周氏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等,他们都有他人不可比拟的语文学习环境,前三位的父亲或母亲在语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他们分别是叶圣陶、茹志鹃、杨沫,同样周氏兄弟的祖、父辈在语文方面也都有很高的造诣。

这些人从家庭中汲取了充分的语文养分。

还有本世纪上叶南开中学培养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人才,诸如曹禺、周恩来等,深入研究一下,发现当时南开中学语文第二课堂搞得非常生动。

凡此种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把思考的视野投向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研究影响语文学习的因素,其中特别是学习主体之外的因素。

学习环境,在国内外,从古代到近代早已为人所注意。

古罗马着名教育家昆体良在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孩子保姆语言的要求。他说:“最要紧的是,孩子的保姆应当是说话准确的人。儿童首先听到的是他们的声音,首先模仿的是他们的言语。”

我国古代教育家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的作用,在他们的论着中论述了学习环境对人的影响,如墨子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庄子认为:“婴儿生无硕师而能方,与能方者处也”;荀子则说:“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近代教育家康有为也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环境的重要意义。他在《大同书》里说:“婴儿知识日开,感染不可不慎。故设院之地不可近戏院,声伎之地,葬坟火化旁,作厂、市场、车场哗嚣之所,以慎外感之染而保清明纯固之神。”

但是,真正对学习环境进行系统研究的尚少。

中央教科所田慧生《教学环境论》(1996年版)说到:“教学环境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颇为引人瞩目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是我国教育领域一块待开的处女地”。这本书是我国教学环境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正如他的导师李秉德先生《序》中所言:“这本书是具有开拓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填补了这方面专门研究的一块空白。”

语文教学环境方面研究论着据我所见,仅有于源泉、倪山编着的《存在与发展——语文教学生态论》,韦志成着的《语文教学情境论》等。而对语文学习环境研究的论着显得更少、或更欠缺。张孝纯:“大语文教育观”有语文学习环境的思想,并且“一体两翼”的说法中也提出了“学习环境”的概念,但它是相对于语文第二课堂而说的,外延较窄,不能涵盖影响语文学习的外在因素。因此,他的理论不能称之为是完备的语文学习环境理论体系。其次,北师大张鸿苓《语文教育学》中有一章《构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观其内容主要集中在学校课外活动。其他人也有零星提及,但都不够完备,就不一一赘述。

中学以生语文学习环境研究具有深远意义,能够开阔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视野,打破往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研究的狭隘意识,使语文学习生活化,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习语文的习惯、兴趣和对美的追求,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人教版高中第五册第一单元综合叙述作文:鲁迅作品的研究

全文共 1934 字

+ 加入清单

在对鲁迅作品研究中,《呐喊》和《彷徨》仍然是被关注的热点。这些小说曾被广泛、深入地研究了几十年,现在一般地解读其艺术内涵也许并不困难,重要的在于有所发现。胡尹强的《破毁铁屋子的希望——〈呐喊〉、〈彷徨〉新论》发现,《呐喊》、《彷徨》的二十来篇作品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系列小说,它们相互补充、相互阐释,从不同侧面表现了铁屋子意象所隐喻的丰富底蕴——鲁迅对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宏观把握和感悟。作者以铁屋子意象统摄全书,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鲁迅对现代中国人的存在命运与状态的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李靖国的《〈狂人日记〉重探》发现,狂人形象的反封建并不具备彻底性与不妥协性,但这丝毫不降低作品的思想价值。恰恰相反,鲁迅的忧愤深广,正是通过一个清醒深刻的思想者被封建宗法制度强行剥夺自由思想独立人格而致“狂”,进而刻画了传统势力和礼教连“迫害妄想”症患者病发时的种种表现都不容许存在。最后,封建宗法制度与传统文化系统居然将“狂人”治“愈”,将反封建者驯服为其忠实的维护者与奴才,以此揭示封建主义“吃人”的凶残、虚伪与“高明”,从而警示改革者必须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具备坚强的心理素质。

日本学者丸尾常喜的《“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发现,鲁迅小说中有一个“鬼”的形象系列:传统文化“鬼”、民间民俗“鬼”、国民性弊端“鬼”、自身意识到的“鬼”,在这些“鬼”的意象中,《呐喊》和《彷徨》显示出独特的文化批判价值。王冰的《鲁迅作品中生命群像的存在主义哲学色彩》以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发现鲁迅作品中有一个“佯狂”、“向死而生”的生命群像。曹书文的《论鲁迅小说创作的家族意蕴》发现,鲁迅也是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的创始人,《呐喊》和《彷徨》对女性命运与精神悲剧的关注,对封建家庭叛逆知识分子形象的成功塑造,为我国现代家族小说不断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缪军荣的《永远的地狱——论祥林嫂之死》发现,祥林嫂之死的原因其一是旧礼教各条律之间的内在矛盾,是族权与夫权之间的相悖;其二是愚昧大众“看客”的凶眼,通过“心理暗示”的作用使祥林嫂产生犯罪之感、自我心灵折磨以致跨入地狱之门。解志熙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新小说中的旧文化情绪片论》认为,《呐喊》诚然是一部悲愤控诉旧文化、旧礼教,热情鼓吹新文化、新道德的“呐喊”之作,但某些篇章如《故乡》、《社戏》等其实也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旧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眷恋与反顾。江业国的《鲁迅笔下阿Q之死的“仪式感”》认为,鲁迅描述阿Q之死的“仪式感”,既是为了在艺术上终结这个“问题人物”,更是为了使“阿Q”彻底成为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哲学思辨的艺术符号。

不少研究鲁迅小说艺术形式的成果也颇具新意。严加炎的《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利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发现鲁迅小说是有着多种声音的复调形式,正是这种形式赋予了作品以丰富、多义的美学意蕴。张直心的《神思会通:鲁迅小说的现代主义审美取向》认为,鲁迅小说创作的成功实践印证了鲁迅化的现实主义理论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方法并非势不两立,恰恰相反,它蕴涵着集合诸种方法冲突作用力的开阔性。李春林的《鲁迅与世界现代主义文学》也持同样的观点,他特别一反那种认为鲁迅只是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观点,提出了“平行”说:“他并未完全抛弃传统现实主义,而又融入了新的‘文学趋势’——现代主义”。

张箭飞的《鲁迅小说的音乐式分析》认为,鲁迅小说中的许多章节和段落都契合了变奏、复格段、回旋曲、复调等音乐的旋律结构,具有独特的音乐美。赵卓的《鲁迅心理小说艺术综论》认为,鲁迅的小说大都属于心理小说,它以丰富多彩的心理结构形态和圆熟深刻的心理表现技巧,率先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审美视野,是带动中国小说现代化转型的先锋创作。邹贤尧的《鲁迅小说的先锋性》把鲁迅小说放到今天的后现代文学的语境中,仍然发现了其形式的先锋和前卫:“我们在先锋作家作品中看到的‘叙事实验’、‘语言狂欢’等等,在鲁迅那里就有。鲁迅在现代文学奠基时期发出的声音,抵达遥远的今天,依然清晰而鲜活”。朱寿桐的《〈呐喊〉:叙事的变焦》认为,《呐喊》的叙事方式可分为“宏观叙事”、“中观叙事”和“微观叙事”三种。

对下层社会不幸者精神状态的批判和鞭挞,基本上建立在鲁迅改良社会、民族进步的宏观视野上,属于“宏观叙事”,体现出的是作者对改造国民性的呐喊:“中观叙事”则指作品将叙述的背景移到比较封闭的、日常的人生场景,将主人公移向一些准“不幸”者,即被抛离了上流社会轨道而直接堕入下流社会的读书人,体现出的是作者对人性善的呼唤;而另外一些作品如《社戏》、《兔和猫》等,则主要是鲁迅自我情感的微波细流的寄托与抒发,属于“微观叙事”。这三种叙事方式共同构成了《呐喊》的“表现的深切”。

展开阅读全文

人教版高中第五册第一单元综合叙述作文:鲁迅文学奖的研究

全文共 1462 字

+ 加入清单

综观整个下半年,较有影响的几个学术、文学大奖,没有一个不是进行得磕磕绊绊,而评奖结果也均是颇多非议。先是“长江《读书》奖”就学术委员会召集人能否获奖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场笔伐;接下来首届老舍文学奖也“惊爆出内幕”,得奖作品居然不在候选之列!战争逐渐升级,接下来的矛头就集中到了“茅盾文学奖”这样的国家级文学大奖:初评尚未启动,评委遭质疑,入围作品遭非议,直到最近好不容易评出了奖,还被冠上了“文学界的‘狗皮膏药’”如此不雅的称号,令人哭笑不得。但事情并没有因此完结,茅盾文学奖尘埃落定,对她的姐妹奖——另一国家重量级奖项——“鲁迅文学奖”的迟迟不露出水面,人们又开始了质疑:两年一评的鲁迅文学奖“难产”了?

“鲁迅文学奖”是为鼓励中国当代优秀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文学翻译等的创作和写作设立的,其中包括每两年评选一次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报告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全国优秀翻译彩虹奖等7个单项奖。每四年评选一次的鲁迅文学奖大奖,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重要奖项。”

第一次鲁迅文学奖评出的获奖作品包括:史铁生的《老屋小记》等6篇短篇小说,邓一光的《父亲是个兵》等10篇中篇小说,邢军纪的《锦州之恋》等15篇报告文学,李王英的《生命是一片叶子》等8种诗歌,何为的《何为散文选集》等15种散文杂文,樊骏的《认识老舍》5篇评论文学,杨德豫的《华兹华斯抒情诗选》等6部翻译作品和陈占元等25位翻译荣誉获奖者。按照评奖方案,鲁迅文学奖各单项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首次评选完成于1997年,评选的是1995-1996年的作品。从1996年到现在已经四年过去了,按理,第二届获奖作品名单早该公布,四年一次的大奖也应见分晓。可评奖活动迟迟不见启动。

作为《中国作家》的资深编辑,第一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委之一,杨志广向笔者道出了个中部分原委。第一次评奖带来的诸多后遗症使作协顾虑重重,不敢贸然开始第二次评奖。第一次评奖,获奖作品篇目过多,仅报告文学作品就达15个之多。如此多的作品,是否都代表了最高成就,值得商榷。二是此次评奖,单项奖是实行“包干制”,承包给各杂志社的。如报告文学一项的评定由《中国作家》杂志社承担,中篇和短篇小说分别由《小说选刊》和《人民文学》承担。参评作品虽然由各地作协推荐和评委推荐,但是在评选过程中受各主评杂志社影响较大,近亲色彩较浓。三是“地域色彩”浓厚,一方面是评委感情因素在起作用,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文学观念上的差别,使得北京作家和军队作家的作品占了相对较大的比例。

有关人士对此提出了质疑。一位获奖者表示国家文学奖是严肃文学奖,如此断断续续,影响评奖的严肃性、权威性,对创作者的积极性是极大的损害。另外,新的评奖办法,单是从数量上考虑“也是有欠缺的”。他也对彻底解决评委的“近亲问题”表示了怀疑。由于评委都是由作协指定的,以文坛有影响的评论家居多;而中国文坛的现状是:文学评论家和作家关系密切,由于人情关系而有情感上的偏向很难避免。

鲁迅文学奖可谓是“启而未动”。文学界的评奖,尤其鲁迅文学奖可以借鉴电影的百花奖、金鸡奖,分开来评出专家奖和群众奖。既然评委强调通俗和高雅的界限,索性将两类分开。上届鲁迅文学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学院派的味道太浓,特别是小说奖获奖作品,很多群众都不知道。《小说月报》坚持每年都要评出“小说月报百花奖“,完全由读者投票。而上次鲁迅文学奖的奇怪现象是读者投票评出的小说月报获奖作品没有一篇入围鲁迅文学奖。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遗传发育所左建儒研究组招聘启事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生物学研究左建儒研究组现向国内外公开招收项目聘用研究人员1名(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博士后研究人员2-3名。左建儒研究组主要研究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分子机理与一氧化氮信号转导分子机理,详情参见:http://www.genetics.ac.cn/zuojianru 。

一、申请者基本条件

1.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有事业心与责任感,工作认真勤奋,吃苦耐劳,富于团队精神;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研究课题。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能够熟练阅读英文专业文献;

3.已获得遗传学、生物化学、农学或生物信息学专业博士学位;

4.以主要作者身份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发表过SCI论文或者已经获得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可提供学位论文摘要为佐证)。

二、基本职责

1.完成课题组长交给的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相关课题;

2.协助课题组长在相关课题中指导研究生及实验室管理;

3.协助课题组长或独立申请研究课题。

三、申请材料的投递

应聘者请将《科研岗位竞聘申请表》或《博士后工作申请表》、本人简历(含两位推荐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研究工作简介、代表性论文首页等文件合并为一个单一的PDF文件(文件名:中文姓名_左建儒课题组科研岗位/博后应聘)发至:jrzuo@genetics.ac.cn.招聘期限以名额招满为止。

四、面试

研究所将在审核后,将通知初审合格者前来面试。初审未通过者,恕不另行通知。

五、待遇

工资待遇依据聘用人员的背景双方协商,并根据工作成绩进行动态调整。其它福利参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相关规定执行,优秀应聘者待遇从优。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启事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一、 参评要求

1.参加评奖的成果,应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方面的有重要学术、理论价值和社会影响的著述。

2.成果形式为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国内公开出版或发表的学术和理论专著、教材(不包括工具书)、论文,向有关部门提交的研究咨询报告;每人限报一项;合作研究成果须由第一署名人申报。

3.已获得国家图书奖的著作不再参评。

4.申报者请到本会网站www.cmrf.org.cn下载评审书;按照要求填写后,连同申报成果一式四份寄送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学术活动部,并将评审书电子版发至zmjjh2013@163.com 或 2334396679@qq.com。申报成果要求有一份是原件。申报成果无论获奖与否,将不再退还。

5.申报截止日期:2015年6月15日。

二、奖项设置

1.优秀著作奖6名:一等奖20000元,二等奖15000元,三等奖10000元。

2.优秀论文奖20名:一等奖8000元,二等奖5000元,三等奖3000元。

3.优秀组织奖3名。

三、评奖结果公布及颁奖

2015年10月下旬,举办相关理论研讨会暨“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仪式,并在相关媒体和本会会刊《理论视野》上公布获奖名单。

四、联系方式

北京市海淀区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学术活动部 邮编100091

电 话:010-62805419;010-62809092 联系人:魏静茹;曲建春

展开阅读全文

开辟国学研究新领域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也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但他从不满足,仅梵文一项,就先后学了10年。当时中国学术正处在逐渐走向国际学界这样一个转轨的时候,在清华校方包括他的同事梁启超、王国维的鼎力支持下,陈寅恪为中国学术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对不同民族语文与历史的比较研究

1932年夏,清华大学中文系招收新生。陈寅恪应系主任之邀出考题。不料他出的题目非常简单。考题除了一篇命题作文,最奇怪的是只要求考生对个对子,而对子的上联,又仅有三个字:“孙行者”。陈寅恪拟定的标准答案是“王引之”、“祖冲之”。一个名叫周祖谟的考生,给“孙行者”对出的下联是“胡适之”,用的是当时最时髦的人物胡适的名字,十分有趣,出乎陈寅恪的预料。

用“对对子”这样的文字游戏,来作为堂堂清华大学的招生试题,当时很多人还是难以理解,也有人误以为这是以旧学的看家本领向新文化挑战。其实,陈寅恪自有他的一番深意。当时很多学者都并不清楚真正的中国语文的特色在什么地方,陈寅恪觉得用对对子这个方法,其实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中国传统语文的真正特色,尤其是跟印欧语系的区别在哪里。陈寅恪关注的是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对民族传统语文充满自信。

每逢上课,陈寅恪总是抱着很多书,吃力地走进教室。他讲授佛经文学、禅宗文学的时候,一定是用黄布包着书来的;而讲其他的课程,他带来的书则是用黑布包裹着的。他的讲课旁征博引,只要是从国学院毕业的学生,都成了后来的大家。其中有语言学家王力、敦煌学家姜亮夫、历史学家谢国桢、考古学家徐中舒、文献学家蒋天枢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名人故事:达尔文放弃研究学说

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科学家,进化论的创始者,他生前常说,他的《物种起源》等著作和学说是“集体的产物”。在一封信中他曾这样写道:“我清楚地看到,如果没有那些可钦佩的观察者所搜集的大量材料,我决写不出那本书来。”事实上,他和华莱士的交往便是科学家这种谦虚无私精神的体现。

华莱士是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旅行家,比达尔文小14岁,他和达尔文一样,进行着科学考察的活动,曾到南美的巴西、马来半岛等地做生物考察,采取动植物标本,在同一个课题上进行研究和写作。其间,他读过达尔文的《一个植物学家的航行日记》,也和达尔文有过几次通信,讨论交流研究心得,不过两人都没有提及他们各自的独立研究和正在写作的具体内容。

1858年6月18日,正在努力撰写《物种起源》一书的达尔文,收到了华莱士寄来的一篇关于进化论的手稿----《论变种无限地离开其原始模式的倾向》。达尔文惊诧得目瞪口呆,他说:“我从从未见过有这种更加令人惊奇的偶然巧合。......他现在采用的学术名词,甚至也和我的书稿中各章题名相同......”

如果是这样的话,进化论的优先权将归于华莱士了,达尔文再发表著作,就有抄袭和剽窃之嫌达尔文这时思想斗争十分激烈。要知道达尔文已经从事20多年的研究了,当他环绕全球作科学考察时,华莱士还是一个刚入学接受启蒙教育的小学生。达尔文由于旧病复发,加上孩子们身体不好,使得写作时断时续,进度很慢,才让华莱士后来居上。但他不愧是品德高尚的人,他决定退避三舍,成人之美,建议华莱士赶快将论文发表出来,同时为了避嫌,他打算中断自己的写作,让华莱士独享荣誉。

但是,华莱士也是品德高尚的人,他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不仅果断地放弃了优先权,而且满怀敬意地对人说:“当我还是一个匆忙急躁的少年时,达尔文已经是一个耐心的、刻苦的研究者了,他勤勤恳恳地搜集证据,来证明他发现的真理,却不肯为争名而提早发表他的理论。”

最后在别人的劝说下,达尔文同意和华莱士的论文合并,以合著的名义提交林奈学会宣读。达尔文非常感谢华莱士,他写信致意,并说:“如果有着可钦佩的热情和精力的人应该得到成功的话,那么您就是最应该得到成功的人。”

在华莱士的鼓励下,达尔文在1859年11月24日这一天,终于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巨著,1250册书在当天销售一空。华莱士高兴地喝彩,称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书籍之一”,并将进化学说这一理论称之为“达尔文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贝多芬-后人对其死亡原因的研究

全文共 1907 字

+ 加入清单

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1770-1827)无疑是音乐殿堂的圣人,但是关于他的死因一直是研究人员争论的问题。据最近的《贝多芬杂志》报道,维也纳医学院法医学主任克里斯汀那·赖特尔称,贝多芬的内科医生,可能在一个不恰当的疗法中,给贝多芬施用了过量的铅,导致了作曲家死亡

贝多芬死后,一位崇拜者剪下了他的一撮头发以作纪念,正是这些头发成了贝多芬死因的凭证。赖特尔医生说,此次他进行的研究是通过贝多芬的头发进行的。

至于贝多芬的头发的来历,还有一连串的故事。 原来,贝多芬离开人世后几天,世界各地的仰慕者齐集维也纳,瞻仰遗容。他们中间有一位狂热“粉丝”———犹太音乐家菲丁南德·希勒尔。他剪下了贝多芬的一撮头发,以作纪念。

此后一个世纪,这撮头发被视为宝贝,保存在希勒尔家。直到纳粹德国大屠杀开始,珍贵发丝才被丹麦医生凯·弗莱明接管,而最终由弗莱明的女儿将其拍卖给了四个美国人。至此,后人才得以对贝多芬的头发进行非破坏性的检测,慢慢地积累关于贝多芬死因的重要凭证。

赖特尔揭示,贝多芬死前几周,体内铅含量与大夫对腹部水肿治疗有关

赖特尔指出,从1826年12月5日,到1827年2月27日,贝多芬自己在日记中写道“瓦夫鲁赫大夫对我进行了腹水治疗”。从这些资料中可以得知,在1827年3月,也就是贝多芬死亡前四个月,他患上了严重的腹部水肿。安德里亚斯·瓦夫鲁赫大夫对他的腹部进行穿刺,以便吸干水分。就在这位作曲家去世的那张床上,他接受过瓦夫鲁赫大夫的腹部穿刺治疗,每次穿刺治疗都会从腹部抽出7.7-14升的水,虽然这种治疗大大缓解了贝多芬的痛苦。但是,也带来了很糟糕的影响。

赖特尔认为,通过他对贝多芬头发的研究,证明了这个糟糕影响确实存在。原来,头发在生长过程中从血液里面吸收营养物质,也包括铅等别的物质。赖特尔用光谱分析的办法,探明了贝多芬的两根头发中的化学物质含量随时间而变化。这种变化为贝多芬生命的最后四个月体内的化学物质做了一个日记似的记录。

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实验,他发现,瓦夫鲁赫大夫对贝多芬进行的腹部穿刺治疗一共进行了四次,而每次治疗结束,贝多芬头发中的铅含量就会达到一个高峰。也就是说,缓解腹部水肿的治疗其实加剧了铅中毒。赖特尔仔细琢磨,推测出了故事的一个关键情节:那就是,瓦夫鲁赫大夫在每次穿刺治疗后,会使用一种含铅膏药,敷住伤口。正是这些含铅膏药中的重金属,渗入贝多芬的肝脏,并且日益累积,加剧贝多芬的死亡。

膏药中的重金属铅并不能导致健康人死亡,但是贝多芬当时已经是重病之身,重金属铅的毒性,在贝多芬的时代已经众人皆知,那么,为什么瓦夫鲁赫大夫会给这位伟大作曲家施以含铅药物呢?难道他想谋杀贝多芬?

赖特尔为这位大夫辩护。他认为,含铅膏药其实是当时医疗处理中的正常方子,瓦夫鲁赫大夫所使用的膏药,并不能导致健康人的死亡。但是,有一个事实遭到了忽视,那就是,腹部已经水肿的贝多芬,早就不是健康人了。

1827年3月26日,伟大的作曲家死于奥地利首都时,医生们第一次剖开了贝多芬的腹部,才发现他受到肝硬化的折磨,这可能就是引起腹部水肿的最根本原因。事实上,在他死前几年,他的身体非常糟糕。对于肝脏严重损坏的贝多芬来说,药膏中的铅超出他的承受范围。这些铅渗透到了他那非常不健康的肝脏,并最终导致了该器官的衰竭,加速了伟大作曲家的死亡。

所以,贝多芬的死亡“是瓦夫鲁赫大夫导致的……当然,我们不能怪罪于瓦夫鲁赫大夫,他无从知道贝多芬已经有一个如此严重受损的肝脏。”赖特尔很宽容地认为。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骨骼检测,发现贝多芬在含铅膏药治疗之前,已经铅中毒

美国能源阿岗尼国家实验室的比尔·沃尔士,曾领导他的实验小组,在贝多芬的骨骼碎片中检测到了大量的铅。两年前的骨骼碎片研究,确定了贝多芬多年衰弱的源头是铅中毒,但是当时并没有把铅中毒和瓦夫鲁赫大夫联系起来。这次谈及赖特尔的实验结果,沃尔士认为,赖特尔的“数据有力证明了,贝多芬生命的最后111天接受了大量含铅物质的治疗,这些铅很有可能来自于他的内科医生开出的方子……我觉得,贝多芬的死亡是因为已经铅中毒的身体,又接受了含铅药物治疗。”

是什么引起了贝多芬之前的铅中毒?原因众说纷纭

至于在瓦夫鲁赫大夫对贝多芬进行含铅膏药治疗以前,是什么引起了贝多芬的铅中毒,有人认为是贝多芬常饮用的含铅葡萄酒。还有人认为,贝多芬年轻时候在SPA里喝下了含铅的水,这些金属沉积体内,引发慢性铅中毒。

还有一个重要线索,在瓦夫鲁赫大夫的日记中,人们发现:贝多芬腹部水肿之前,还有过肝炎史。瓦夫鲁赫大夫使用了一种含铅的盐类药物,对他进行肝炎治疗。专家推测,这些铅在贝多芬的腹内聚集,也会导致持续铅中毒。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好的科研土壤,让科学研究自由生长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除了年轻,这支缔造奇迹的科研团队还有着另外一个显著特点:除了导师颜宁,其余的都是土生土长、没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学生。

“叹为观止。”著名生物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鲁白用这四个字总结这项研究成果的科学意义。他同时强调,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颜宁团队的成功更大的镜鉴还在于,如何将成功的经验推广开来,“为什么这里,中国科学家的实验室里能产生如此级别的伟大发现?如果能研究透,一定能助益整个中国科学的腾飞。”

“从事科学研究,最幸福的就是自由感。”颜宁对如今国内的科研环境大加肯定,“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科学研究,连续多年对基础科学领域的投入都是大幅度增长。相反美国基础科研经费却在不断缩减,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如今,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真的是日新月异,这是我回国前根本没有想到的。”

“不同于以往用论文量、课题数衡量科学家的评价机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改革,对于人才评估最看重的是能否将目光集中在全球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上并取得成果。”鲁白如此总结这片给予颜宁团队充分养料的科学土壤,“我们强调原始创新,鼓励学科交叉、协同合作,注重建设研究支撑平台,还鼓励学术批评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

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攀上这座高峰,不仅对于科学研究本身有重大意义,从未来看,也将惠泽人类。

“这项成果对于理解主要协同转运蛋白超家族中糖转运蛋白的转运过程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础,揭示了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进入细胞跨膜转运的过程,对于人类进一步认识生命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从应用前景来看,由于幼儿癫痫、大脑发育迟缓等一系列遗传疾病与GLUT1的突变相关,依据GLUT1结构信息,可以对GLUT1进行人工干预,作为相关疾病诊断或者药物开发的潜在靶点。”鲁白说。

现在,颜宁教授团队继续为此努力着。“我们不仅要看到GLUT1的结构,还要看到它是如何工作的。”依旧是争分夺秒的速度,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军。

而对于颜宁自己,还有一个深藏在心中的更大梦想:“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从我实验室里走出的学生成为各个大学的教授,作出更大的科研成就。桃李满天下是另外一种成就,足以令我自豪。作为一个导师,还有什么比看着学生创造奇迹更令人欣慰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全文共 3595 字

+ 加入清单

一、课题的由来及界定

1.课题的由来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的这一基本理念,奠定了语文教学走向开放、走向实践、走向综合的基础,也为作文生活化教学提供了政策背景。

大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生活化作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广阔的研究天地。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基本技能。作文的内容即生活的内容,作文教学可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就有多广,生活作文研究是我们在作文教学领域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和创造,学生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生活,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教师只有研究、了解、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才能使学生掌握反映生活的本领、才能反映生活五彩缤纷的色彩。

而当前,小学生对作文可以说是恨之入骨,谈作文色变,认为写作时无话可说,枯燥无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太过单薄,没有切实的感受,无法写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作文。这是本课题的由来所在。

2.课题的界定

所谓生活化作文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习作,在学习习作过程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生活化习作教学植根于丰富的生活,因此,教学过程必将涉及多个智力领域,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涉及多个智力领域的教学活动必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充分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潜能,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此外,生活化作文教学消除了传统习作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使多元智能都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生的全面、综合的发展。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目标

解除学生的畏作心理,让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善于思考、大胆创新的良好习惯。作文教学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学作文就是学做人,生活化作文教学能使学生写出真、善、美的生活化习作,使学生敢于、勤于、善于,乐于说真言、写实话、吐真情,培养学生依据生活作文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以及对生活和习作负责任的态度,逐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

2.研究内容

(1)构建生活化的写作素材

①享受学校生活。

②感受家庭生活。

③引进自然生活。

(2)学生发展的研究:探索写作素材的积累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①在生活中训练写作。

②加强训练方式的研究。

③在阅读中训练写作。

(3)教师自我发展的研究:包括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等。

①教师作文评语生活化

②教师在平时也要多涉猎各个方面的内容。

3.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4.研究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阶段

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翻阅与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有关的论文和对课题研究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二阶段:课堂研究阶段

课题组教师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研究学生,钻研教材,思考创设有效的教学案例,进行课堂实践。课后授课教师先反思,听课教师谈收获和建议。在研讨的过程中课题组教师体会了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作用,逐步积累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方法。

第三阶段:结题总结阶段

完成各项成果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撰写《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本课题研究人员:

主持人:逄淑燕,房寺镇白塔寺小学语文教师,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小学三、四年级的语文教学,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对作文生活化教学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研究人员:曹玉燕,房寺镇白塔寺小学语文教师,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作文教学风格。

自小课题开展以来,两人均在承担主要的研究任务。

三、研究成果与成效

近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教师扎扎实实进行课题研究,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有所增强,理论水平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认为上作文课是快乐的。现将成果与成效分述如下:

(一)文章类成果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勤于反思,善于总结。结合教学,做有心人,抓好每个能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练笔机会,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通过练笔、座谈、测试、观察等方法,定期了解学生作文生活化学习的进展情况。通过该课题研究,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提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多种理论性的研究成果,通过文字在博客中展示出来。

1.专题征文与研究论文

撰写了多篇关于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论文,为小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并被多次转载。

2.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

撰写了多篇关于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教育叙事和教育案例,为小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事实基础。

3.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

撰写了多篇关于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在实践教学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4.研究感悟、研究随笔等

撰写了多篇关于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研究感悟、研究随笔等,为小课题的研究增添了色彩。

(二)实践类成果

1. 学生掌握了写作素材的积累方法和途径,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生活作文指导课的开设,使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细节。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对生活中的人、事、物产生了兴趣,使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丰富和提升,习作能力迅速提高。

课题活动让孩子更团结,班级更有凝聚力,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各级征文评奖活动中,王美雪同学、于鹏飞同学的习作获奖。

2. 构建了一个令师生满意的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促进了作文教学改革。

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构建了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体验激趣---回忆再现---互动交流---方法引路---习作评析。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习作教育资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作文教学体系。通过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和探究活动,加强了课题的实践研究,从活动入手,创设的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师生生活。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作文,写作文。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的营造,发扬了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氛围,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习作的主人,因而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学生的习作也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3. 探索出了多样的学生练笔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优化了作文教学。

我们力求对语文书中每一组的口语交际与习作进行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在有生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练笔,还通过“班级日记”、 “周记”、“阅读与写作”等不同的练笔途径,让学生感悟生活,创造生活,激发习作的兴趣和动机,把游览到的风景名胜,了解到的风土人情,收看到的电视新闻,洞悉到的时事要闻,搜集到的学校大事、班级趣闻等等一一表述出来,重视每次练笔后的交流与展示。多鼓励学生“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把习作和图画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写完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听”“读给同学听”“读给大家听”,每周推出3名练笔“小明星”,请他们朗读自己的美文,其他同学逐人发言谈感受、说体会、找差距、学好词。在习作交流中培育学习的成就感,也让每周登场亮相的同学树立习作的信心、找到写作的乐趣。学生逐步认识到习作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是生活的需要,从而也促进了作文教学的优化。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的问题

(1)近一年的课题研究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少数学生的习作的兴趣、态度和能力还是比较差的,作文对他们来说还是苦差事。所以,不管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一定会多关注学困生。

(2)教师讲评作文的方法仍须进一步探索。作文讲评是对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检查分析的总结,对学生写作具有重要意义。据资料表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大都喜欢上讲评课,因为它既是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信息反馈。因而,对作文后的讲评方式,如何让作文讲评与生活更贴近,有待进一步的创新、改革。

2.改进措施

(1)通过研究和实践,达到小学生作文的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力克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使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能基本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2)继续开展作文活动。凡学校有重要的活动,巧妙设计,开展有关作文活动,达到练笔的机会;对于重大纪念活动,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等。

(3)继续每周通过班会传播学生的优秀习作、通过黑板报公布发表学生习作的情况,加大对学生写作的宣传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第一次研究作文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校园里到处落叶飘零。老师答应同学们的强烈要求,将第七周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确定为《秋天的奥秘》。

我来到一棵树下,一阵大风吹过来,树上的黄叶都争先恐后地往下落。我看见落到地面的黄叶大多数是背朝天的。这是为什么呢?

我越想越不明白,只得去问妈妈。妈妈没有直接告诉我,只是说:“你去观察一次‘跳伞’吧!于是我又找来一盒有“跳伞”的VCD。我发现每一次都是人先着地,伞才下来,可能是因为人太重的缘故吧。那落叶背朝天,是不是也因为叶面比较重的缘故呢?

后来,我从一本植物方面的书找到了答案。原来叶面的细胞排列得密,就相对比较重,所以先着地;而叶背的细胞排列得疏,就相对比较轻,所以背朝天。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跟跳伞的道理一样呀!

第一次研究就成功了,真让我感到莫名的兴奋!我想:“每个同学如果多参加这些实践活动,会增长更多的课外知识。希望每个同学都喜欢上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次研究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研究小桃树作文400字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盼啊!盼啊!一年一次的植树节来了。这不,张爱莉拿着铲子、树苗和水桶,下来种树了。一天之后,小树苗长成大桃树了。一天天过去了,张爱莉也认不出哪棵是她的小桃树了,秋天来了,张爱莉摘桃去了。

“好疼呀”一个声音传到张爱莉耳中,她吓了一跳,“别怕,是我,你的小桃树。”张爱莉有些发抖。小桃树发话了:“寻找你是我的使命,谁让你是“有缘人”呢。”张爱莉也接受了这个朋友,从此以后,她写完作业,就下来给小桃树浇水,与它谈话,她俩也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也常常在梦中相见。

一天,小桃树竟不说话了!一整天张爱莉不知发了几次呆——她在想她的小桃树。但晚上她照常睡了。这一夜,小桃树给张爱莉托了个梦,梦中小桃树对她说:“对不起了,我走了,没有向你告别,寻找有缘人是我的使命。”梦到这里,就像电视一样中断了。虽然小桃树没了声音,但张爱莉继续给它浇水。一天,她收到一封奇怪的信,信上没有地址。作文

“还记得我吗?我是你的小桃树,我在你家对面的花园里。”

张爱莉高兴坏了,跑下去,发现自己种的小桃树不见了,而爱对面的花园中,自己种的小桃树在欢迎她。

“你跟我回去吧!”

“不,我要完成使命”,它停了一下,说:等你满十二岁时,我就会天天陪着你”。

展开阅读全文

历史研究的读书笔记

全文共 1384 字

+ 加入清单

未曾接触汤因比这句话的时候,一直没有想到过,看了汤因比这句话,回头想上一想,生活在经常打些无义战的春秋时代,或周游列国,或退而办学,孔子一直在推销和传授他的治国方略和仁义礼智的理想,确乎不曾有过要实现政治统一的意思,孔子头脑中未曾有过秦始皇和刘邦式的大一统思想,孔子那里几乎没有什么国家概念,从孔子周游列国看,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虽然他是鲁国人,如果有哪个国家同意,他都愿意去推行他的一些想法。也许用些力气可以从《论语》以及和孔子有关的古籍中挖掘出一些“爱国主义”方面的东西,挖掘出来怕也总是勉强。

在孔子那里,似乎并无“屈原”之用。这也许并不奇怪,孔子欲以“道德”约之以己,以“礼”约之以君臣人伦,他的着眼点在文明建设,而不在政治性的江山一统。春秋时候虽然时有不义之战,但这些战争似乎多属国与国之间利益情仇性的冲突,于华夏文明并无大的不利,没有像战国末期那样把文明拖入凄惨的境地,而以同一华夏文明为背景,人们在政治上分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国家,于文化乃至文明的发展和建设或许还有些自由争鸣、相互促进的好处。越来越仰仗武力的战国末期是让人遗憾的,若非吞并之心使大地上到处都是硝烟,春秋战国乃是中华文明史上非常辉煌的年代,真正的、到目前为止也可能是惟一一次的“百家争鸣”就出现在那时候,中国的思想在那时候非常活跃。汤因比说:“在公元前221年政治统一之前,中国早已实现了文化统一。在这方面,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接的春秋战国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这是包括孔子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国哲学学派奠基人所在的时代。”

汤因比认为,中国最初拥有清晰的历史记载的时间不早于公元前9世纪或者公元前8世纪。就我们所知——汤因比说——中国的夏代是传说的朝代,亦即“无文字记载”的“前文明”意义上的“史前史”时代,商、周政权是真实的存在,这有商代刻写在“卜骨”上的铭文和具有指导意义的同代文字史料为证。即使这样,汤因比指出,仍没有证据表明,商朝政权是同秦汉王朝及其之后的各个化身一样的政治实体。汤因比认为,由始皇帝完成并经刘邦加以拯救的那种政治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汤因比知道,他的说法是不为中国学者所同意的。到了21世纪初,汤因比的说法可能就更不能为中国学者所同意了。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发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这份《年表》定夏代始年大约为公元前二O七O年,夏商分界大约为公元前一六OO年,商周分界具体为公元前一O四六年。又将具体的帝王年代从公元前八四一年向前推移到前一二五O年,即武丁元年。”(参见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质疑,这个就不说了,倒是汤因比的一句话现在也可以拿来一用。他说:政治统一“这是后来的轮廓,在公元前221年以前尚未形成,只是从汉代起才被中国学者当作他们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解释模式。结果,这个模式在不违背事实的情况下就不能适用于中国早期史。但中国的学者宁愿违背事实,而不愿放弃他们这种自成一体、先入为主的解说”。

其实,即使承认汤因比的说法,也不会影响华夏文明的辉煌,多少国家并不用借光于历史断代。

研究一下汤因比的一些论述,也许对一些传统观念会有些震动。

展开阅读全文

研究教学观后感

全文共 1375 字

+ 加入清单

研究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这一课题,对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师生在教学中可以也应该自主选择不同的教和学的方法,努力创造新的教和学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教学时必须注意方法选择。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演讲法、发现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 、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复习测验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演讲法,其优势在于:

(1)演讲法可以说明一些原则,可以叙述一些事实,解决高中政治教学当中某些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和概念。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教学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从而让学生具备正确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具有在现实生活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高中政治是一门与时事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但是它同样具有抽象性和蒙蔽性,这些仅仅靠学生的自发理解是解决不了的,这时候,演讲法就具备了相当的优势。通过演讲法,教师可以将政治学科当中难以理解的问题结合时事和例子深入浅出的讲述清楚,插入有趣的例子和时事,这样就可以将时效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既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兴趣,让他们明白,这门学科对他们而言具有相当的实用性,而又不显得课堂空荡荡。教师就可以通过“演讲法”,把教学内容和例子相结合,就可以解决这些对学生而言非常抽象的概念和理念,毕竟,高中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挖掘发展当中。

(2)可以节省教学的时间,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时候教学任务繁重在一节课当中,这个时候,“单向式”的演讲法就可以节省时间,能够顺利完成当节教学任务;

正如之前所说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演讲法有其优点,自然也有它的缺陷。它主要是在于「单向教学」的问题,教师不易掌握学生对教材的接受情况与了解的程度,同时也容易发生灌输式教学的危险,如果教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处理能力不强或者语言表达能力不够,那么在使用演讲法时就很容易陷入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情绪当中,因为毕竟来说高中政治这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有“枯燥无味”和“学了也没什么用”的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了,所以这时候对于高中的政治老师的课堂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使用演讲法来说。因此,当高中政治教师在使用演讲法之时,应当配合其它一些可以使学生参与的方法来使用,譬如:讨论式、问题式、游戏式等等,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同时通过语言的渲染力提高学生上课的情绪。

比如在讲述到“公民的政治权利”这个概念时,就可以提出当前社会当中易让人困惑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通过这样的设问讨论,学生的情绪就非常高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再通过演讲法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弥补了演讲法本身的缺陷。教学的重点并不完全在于将一大堆的知识或材料倾倒给学生。学生积极、热切地参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多有运用手及脑的机会是有益处的。对高中这些年纪稍大一点的学生而言,他们自主性很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愈给他们参与的机会,就学习得愈好。

在教学目标的落实方面需要改进的主要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因为不管多好的方法,只有能被学生有效分享,为学生的学习提高助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研究目的及应用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查培克在其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最早使用机器人一词,剧中机器人“Robot”这个词的本意是苦力,即剧作家笔下的一个具有人的外表,特征和功能的机器,是一种人造的劳力。它是最早的工业机器人设想。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

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能代替人做某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或是危险、恶劣环境下的作业,例如在冲压、压力铸造、热处理、焊接、涂装、塑料制品成形、机械加工和简单装配等工序上。其中在汽车工业等部门中,焊接机器人可以完成对人体有害物料的焊接或工艺操作。

接下来我们将从焊接机器人的用途,特点,社会意义和经济利益以及研发过程中的技术要求等方面来对焊接机器人进行可行性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论文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1.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依托写下水文,提升自身写作能力,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能避免教学中的许多误区(如最常见的命题作文,命题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实践出真知”,老师自己动手,才会懂得评价学生的作文,如果一个题目写不出,就可以更宽容学生的作品;如果一个题目写得很好,那讲授就有了依据,学生学习也有了方向。这是教学相长的好办法。在作文教学改革中,教师勤于动笔不仅是言传身教,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下水文,教师能真正体验写作规律,在教学中把写作规律和教学规律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2.点燃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一,教师在设置作文题目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第二,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三,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范读优秀的文章,鼓励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作文比赛,在竞争中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从而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得以提高。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了让学生轻松、容易地完成写作内容,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写作题目,使之赋予文章趣味性和生活性,从而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流露于文字之间。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趣味,并使之把感情抒发出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协调性强的集体活动,如拔河比赛、足球比赛、踢毽子比赛等等,在活动结束后可要求学生描述对活动的认识,或者是对伙伴的认识,抑或是对集体的认识等等,同时教师在学生写作时要引导学生多使用修辞手法,从而使文章生动与活泼。

4.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课外活动的开展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切身体会到的写作素材,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写作中流露真情实感、开启创新思维。如自己坐车回家,自己去看医生等,通过接触社会来开启学生对事物的思考;通过体育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通过开展义务劳动,积累劳动的感受和素材;通过游览名胜古迹,积累学生的游记素材等等,切身融入生活,对学生的写作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5.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优秀的作文是具备创造性和真情实感的,小学生写不出好的作品,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良好的创造精神、缺乏想象力、知识积累不足、生活体验不足、情感投入不丰富等。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写作教学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活动,如词语接龙、讲故事比赛、小型辩论会等,这样的写作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中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评论和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别人的文章中感受到写作的不同思路以及借鉴别人的优美语句,进行加工再创造并恰当地用于今后的写作中,使自己的写作思路得以扩宽、知识得以丰富,从而有效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结语

综上可知,教师要结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完善写作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自信与兴趣的驱使下主动贴近生活、感受生活,愿意表达、善于动笔,为以后的学习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第一次参加研究性学习初三作文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说句实话,我连做梦都没想到,我第一次去我最向往的地方——北京,竟然是在我十二岁以领奖代表的身份去的,每当想到这个我都感到非常激动、兴奋。

这一切我都要感谢我的老师韩宇涛,和我的校长钟建华.在我上五年级时,钟校长就提出了要在我们学校选出一些学生协助她完成《走进疍家,了解疍家》这个项目的研究,我有幸成为了研究小组的一员。在钟校长和韩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深入研究和学习.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研究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很多,也知道了很多。

先说说我们是如何查找的吧!老师首先给了我们一份表格:组员分工表,让我们先讨论并填好表格,然后跟着表格上填的去进行操作。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分工详细的计划表格,才使我们的查找工作变得轻松起来。我们有的去图书馆、有的上网查找、有的去询问身边的人:家长、邻居、老师、同学等,尽全力查找我们想要的资料后,边把它们进行整理,运用电脑的幻灯片和文挡设计把它们制作成小册子、对比图、调查表等,方便我们研究学习。在我们已经查找到许多关于疍家的资料,对疍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去进行深入了解——采访。记得我们是在开始研究后的第三个星期,便去对疍家老人进行采访了。为了那次采访,我们想了很多采访时要问的问题,在心里不知打了多少回腹稿,因为毕竟是第一次,生怕把采访搞砸了!

展开阅读全文

深化课题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全文共 2384 字

+ 加入清单

过去的一学年,我承担了初一级部的思想品德教学任务、分工负责思想品德教研组、分包初一级部管理并担任德工处副主任的工作,可以说是紧张忙碌;但是由于我坚持以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题研究为突破点,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所教学科成绩连续两学期稳居第一,可谓收获颇丰。总体来看,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成才,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在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等方面我注意到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深化课题研究至关重要。

一、善反思教学过程,力树教科研意识。

2008年7月,一直的黑色阴霾笼罩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我所担任的两个班的语文教学成绩仍在末位排名上挣扎徘徊。学生也刻苦努力了,我也靠紧时间了……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呢?冥思苦想,我百思不得其解。问题严重,形势严峻,从事语文教学的路难道就这样狭窄么?出路在哪里啊?难道自己天生就不是教学的那块料?最初的日子里也有骄人的成绩呢……。残酷的现实无情的把我推到了教学的边缘,欲哭无泪。幸好岗位空缺,临时替补思想品德课。在当年的区局视导检查反馈中有幸聆听了区教研室王主任和传伟老师的工作意见,原来教研教改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竟是如此的重要!先前对教研教改的极端漠视竟是困惑我教学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无语!

其实,课堂处处有科研,教学处处有课题。只是我们一味的追逐最后的结果而没有留意,没有用心,没有去反思。问题即是课题,研究即是过程,效果即是成果。课题无大小,只要肯想敢做,善于积累材料并将之系列化、序列化并努力实现预期的效果,这便是课题研究。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此我彻底更新了自己原有的狭隘教学理念,再次坚定了从事教学工作的信心,逐步树立教研教改意识,开始了我的课题研究之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一番痛苦的挣扎煎熬,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学之路就是不断反思之路,反思得以前进,教改才有出路。

二、课堂教学见实效,躬身实践出真知。

成功的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备好课的前提下,在课堂上依据教案而又不拘泥于教案,善于开放教学,灵活地驾驭课堂,引领着教学遵循预设的目标前行,而一旦出现新的生成,能敏锐地感悟到新生成问题的价值和意义,捕捉住瞬时的灵感,引导学生的兴趣和启发学生的思维,游刃有余地解决新的生成,使课堂平添出许多风采和亮点,充满了生命的灵气。真正的好课不是按预设的讲稿背着讲出来的,是居高临下、即兴发挥、因势利导、真情互动的结果。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上学期思品六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和学生一起指定了“公民这样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的研究大课题,各学习小组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拟定自己的小研究课题,以期人人有课题,生生有事做。这样以来我们就借这一研究课题把第一单元“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主题和第三单元“友情师爱”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寒假统考再战告捷,令人欣慰。但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总是相当大的。反思发现五班的位次和二班的第一名遥距15个名次,兄弟班级间的差异竟是如此之大!看来课题研究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能急功近利。

痛定思痛,决心改正。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和学生一起确定了“如何克服青春期的烦恼”的研究大课题。努力使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情境问题要有探究性和深刻性。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展现学生的思考和疑惑。在每一次有效探究的最后环节设置一个“我的疑惑和质疑”平台,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师生共同来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教学是不是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一个问题解决了,一个崭新的问题又生成了。学生带着满脑子的问题和疑惑一步一步的向课题的纵深处继续探索,这会更激起他们对这个问题进一步的探究欲望,这才是最理想、最成功的教学研究效果。躬身实践,遇挫则改。做科学研究就需要这种“奔流精神”,遇阻则转,转则能通,通则能达。

教学工作不仅需要经验和胆识,更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予以探索创新。创新是教学研究的灵魂,没有探索不会有发现,没有创新不会有提升。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专题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社会调查让学生体会到理论不只是虚无缥渺的空中楼阁,而是来源于沸腾的社会生活;开辟“时事论坛”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此外,本着能力比知识更重要的观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还组织了同学写思想品德小论文,经济小论文;画漫画等研究性探究活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独特有效地教学风格初步形成,这些个小创意在教学中显现了动人的效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欣喜之余也激起了我继续进行教学科研的更大热情。

三、碧海蓝天千帆竞,教学质量伴我行。

任何课题研究的终极目的都是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第一生产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这无疑向我们发出了强有力的信号,印证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永不过时的话题。碧海蓝天千帆竞,教学质量伴我行。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则成为我们广大教师当前亟需研究解决的教学课题。

在教育科研的大军中我只是普通一兵,我们的课题研究还只是刚刚起步,清晰地记得《新教育之梦》的作者朱永新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对待我们的教育,“用心”关注我们的每一位学生,教师常常会收获未曾预约的精彩。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追求更好的教育教学成绩,谱写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研究发型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型,我的发型是一个平头,很像一堆踩烂的杂草。

我们班女生的发型各种各样,有马尾辫、麻花辫、蜈蚣辫……各种各样,数都数不清。但马尾辫是女生最常见的,但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很简单,因为它的辫子像马的尾巴一样厉害。女生扎马尾辫的原因是:方便、很省时间、很简单……但马尾辫也有不同,有上马尾辫,也有下马尾辫。上马尾辫会觉得很有精神,下马尾辫会觉得这个小女生很可爱。马尾辫虽然简单,但爱美的女生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头上夹一些美丽的发卡,一个简单的马尾辫也就显得不简单了。

小女生这么爱美,肯定不能只扎马尾辫,我们班今天就有一个扎了“蜈蚣辫”的同学呀!听到这个名字,看起来比马尾辫还厉害呀!果然它扎起来可比马尾辫难多了。它需要左右扎来扎去,非常浪费时间,但它也有一个优点,就是头发一天都不会散,而马尾辫一天就会散开。

我们班可爱的羊角辫出现了,它扎起来和马尾辫的时间差不多,它只要把上面扎一个小辫子,再带两个“角”就扎好了,我觉得羊角辫是最好的,因为它又好看,又节省时间。但只适合小女孩扎,如果大女孩扎的话就会显得太幼稚了。

别小看男生的头发短,我们也有自己的发型,我们最常见的发型就是“刺猬头”,女生有马尾辫当武器,我们男生有刺猬头当武器,扎在脸上刺刺的。还有很多搞笑的名字,比如:西瓜头、鸟窝头……虽然我们男生的发型没有女生那么有花样,但我们男生的发型,都非常好笑,头顶上还有两个旋涡,很有趣。

每个人的发型都不一样,可能还代表了你不同的心情,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