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相传大约在5000年前,我国曾发生过一次特大的洪水灾害。当时正值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极端低下,面向茫茫大水,人们束手无策,只得逃到山上躲避。为解除水患,部落联盟首领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决定推举鲧去完成排水任务。由于鲧采取“堙”、“障”等堵截的办法,治水9年,劳民伤财,不但没有治好,洪水反而越来越大。尧死后,舜当部落联盟首领。他巡视治水情况,发现鲧对治水无能为力,耽误了大事,就给鲧治罪,处死在羽山。部落联盟又推选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精明能干,办事认真。他接受治水任务时,刚和涂山氏的一位姑娘结婚,但他觉得治水大事刻不容缓,便毅然告别了新婚的妻子,来到治水工地。
大禹请来长者和同他父亲鲧一同治水的人,商量治水办法。他们总结了鲧治水的经验教训,认为采取堵截的办法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根据地势高低,顺着水流方向,开挖河道,把水引出去,才是最好的办法。大禹根据大家的意见,经过实地考察,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继续加固和修筑堤坝,另一方面改过去“堵塞”为“疏导”的办法来根治水患。为便于治水,大禹把整个地域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9个大州。大禹亲自带领27万治水群众,全面展开了疏导洪水的劳动。他不仅指挥整个治水工程,而且身先士卒,同群众一起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
由于长期的辛勤劳动,他手上长满了老茧,小腿上的汗毛也全磨光了。长年泡在水里的脚指甲也脱落了,更可贵的是在治水过程中,大禹曾三次路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看一看。在大禹领导下,经过13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9条大河,使洪水顺着新开的河道,服服贴贴地流入大海。主体河流疏通后,又疏通各地的支流,让水流入主河道,从而制服了洪水灾害,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事业。在治水的同时,大禹还带领治水大军帮助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使大家安居乐业。
大禹治水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72 字
+ 加入清单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历史典故】:
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算起来,他还是黄帝的后代。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
当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禹感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而空留遗憾,而在他的手上这任务一定要完成。他沿途看到无数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挣扎,他一次次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自己的清泪,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都会向他献上最珍贵的东西,当然他不会收下这些东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实在太浓太浓,这也倍增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争取。
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了。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他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
全文共 1883 字
+ 加入清单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算起来,他还是黄帝的后代。他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
当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禹感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而空留遗憾,而在他的手上这任务一定要完成。他沿途看到无数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挣扎,他一次次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自己的清泪,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都会向他献上最珍贵的东西,当然他不会收下这些东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实在太浓太浓,这也倍增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争取。
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了。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他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大禹治水历史典故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你们还记得大禹这位上古时期的帝王吗?还记得他治水的历史典故吗?如果忘了,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具体讲一下大禹治水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相传上古时,黄河流域发生了大水灾,随之而来的还有猛兽肆虐,瘟疫流行,民不聊生,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尧就派遣鲧负责治水。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使用了从天帝那儿得到的宝物“息壤”,但因为他只采用堵塞的办法,不但没有治好洪水,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这时,舜接替尧为首领,经过亲自考察,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传说鲧死后,他的儿子禹就从他腹中生出,并继承父志。禹改变策略,用疏道的办法,开渠排水浚通河道,把洪水引到大海。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
据传,当大禹来到河南洛阳时,发现有座高山,一直延续到中岳嵩山,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水流的去路。禹决定集中人力,在群山中开道。在艰辛的劳作中,禹始终身先士卒,脸晒黑了,人累瘦了,甚至连小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脚趾甲也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在他的带动下,山道打开,洪水倾泻,江河从此畅通。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治水终于成功,人民又可以安居乐业了。禹也获得崇高的威望,被尊称为大禹,舜也把首领位置禅让给了他。
大禹治水的功绩为历代所传颂,中国各地都有关于他的遗迹和轶闻。在造型艺术中,大禹治水也是常见的表现题材,早在汉代画像石上,就可以看到禹的形象。
大禹治水的故事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洪水。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以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总结父亲的治水经验,改鲧“围堵障”为“疏顺导滞”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趋势,顺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然后合通四海,从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后来禹因此而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而传颂与后世。
在大禹治水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相传他借助自己发明的原始测量工具——准绳和规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和青铜峡,使河水畅通无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爱抚,不畏艰苦,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在劳动中被磨光了。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济文化不断交流,各种能够论著异曲纷呈,关于河事的记载也逐渐曾加。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一书就是一本专门记述地理情况的书。该书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为依托,按“九州”的地理区域,对中国的山脉、河川、疆界、贡赋等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大禹治水》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传说中的远古时代,洪水滔天,洪水把庄稼都给冲毁了,还把小草小花给淹死了,还有很多东西都被冲毁或者淹没,人们在水里走路,有的小孩子都被淹死了,因为他们太矮了,活下来的孩子都会被饿死,因为食物都被冲掉了,人们在这个生活里叫苦连天。
鲧实在忍不住了,他还没等天帝允许,他就把天帝的宝物息壤偷走了,他用天帝的宝物息壤去堵住洪水,天帝发现了,天帝命令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外,火神祝融准备把鲧的肚子剖开,结果,里面就是鲧的儿子大禹。
天帝最后让大禹用息壤把九州安定下来的。
鲧为了百姓的安宁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我祝愿禹能够实现父亲的愿望把洪水治住,给老百姓带来安宁。
名人坚持不懈的例2、李冰治水
全文共 1220 字
+ 加入清单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同时他对天文地理也颇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他被派往蜀地,也就是四川当郡守。
古代的四川并不是现在这样的“天府之国”,每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有“泽国”、“赤盆”的称号。
李冰到了四川之后,便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他和他的儿子二郎沿岷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情与地势。他们发现:岷江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的岷山,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特别湍急。可当江水到了都江堰附近时,一下进入平坦的平原,浩大的水势失去了束缚,往往就会冲垮堤岸,泛滥成灾。同时,上游水流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个地方,将河床抬高,这又进一步加重水灾的隐患。
通过观察他们还发现,在都江堰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这座山阻碍了江水向东流,特别是到了每年夏秋的洪水季节,就会经常发生四川东边大旱而西边发大水的情况。
为了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李冰制定出了治理岷江的详细方案。他首先将玉垒山凿开了一个宽二十米的大口子,后人称其为“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就像两堆大石头,因此也叫 “离堆”。他还在江中心修建了分水堰,把江水分成了两支,使其中的一支流进宝瓶口里。在修建分水堰的过程中,李冰遇到了不少难题。
李冰先采用了向江中心扔石头的办法来修筑这道堰,但江水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石头刚刚扔进去就被冲走了,根本没有办法留在原地,更不用说修堰了。但他没有放弃,开动脑筋,继续想办法。
李冰想:一块石头重量不够,会被水冲走,能不能把石头的重量增加一些呢?如果要增加重量,只有两个办法,就是增加石头的体积或增加石头的数量。增加石头的体积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样又花钱又花力气,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石头的数量了。
但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问题:怎么样才能将这些石头固定在一起呢?后来李冰看到竹工在编竹器,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竹笼填石法。
竹子是当地很常见的东西,将竹子编成筐后,用来装石头,既结实又耐用。而且这个办法既简便又高效,不仅可以就地取材,施工也方便,费用也低。
于是李冰找来竹工,让他们编成了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并将里面装满鹅卵石后盖好。然后他将这些竹笼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终于战胜了湍急的江水,筑成了分水大堤。
大堤就如同鱼头,并且前端有一个开口,所以取名叫“鱼嘴”。它迎向岷江上游,把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东西两股。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股的叫“内江”,是用来灌溉的河渠的主干,而渠首就是宝瓶口。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大致是外江占百分之四十,内江占百分之六十,内江流经宝瓶口后被分成许多大小渠,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了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分水堰两侧还砌起了用鹅卵石做成的护堤,内江一侧的叫“内金刚堤”,外江一侧叫“外金刚堤”,也叫“金堤”。
分水堰建成以后,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害了,从此四川得名“天府之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的伟大贡献。所以李冰千百年来一直受四川人民崇敬,被尊称为“川主”,四川各地还修有“川主祠”,用来表达人民对他的怀念。
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故事
全文共 2223 字
+ 加入清单导语:大禹是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伟人。他治水是与治国养民结合进行的。在治水害的同时,还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大禹简介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禹死后安葬与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现存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都有来禹陵祭禹。
传说故事
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算起来,他还是黄帝的后代。他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
当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禹感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而空留遗憾,而在他的手上这任务一定要完成。他沿途看到无数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挣扎,他一次次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自己的清泪,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都会向他献上最珍贵的东西,当然他不会收下这些东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实在太浓太浓,这也倍增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争取。
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了。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他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大禹治水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以治水护水为题目的作文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又一个周末。嘉兴处处桃红柳绿,我和爸爸妈妈又一次来到嘉兴湘家荡,每次来到这里,变化总是有的。站在一侧,环视湖面,仿佛一幅江南的水墨画镶嵌在城市中央。
“这里的水,比以前清多了!”我一边玩耍,一边乐呵呵地说。爸爸妈妈也连连赞叹,并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水变清了,这背后凝聚了众多人的心血和付出。”
我将信将疑,继续往前走。走了十多分钟,湖岸边的一处公告牌十分显眼。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南湖区七星街道镇级河长公示牌,还有一个二维码,爸爸拿起手机扫了扫,南湖区治水办的相关信息顿时就出来了。
“嘉兴每条河都有河长。”爸爸告诉我,为了治理每条河道,各地都是领导挂帅、全员动员。经过前几年的治理,嘉兴稍大的河道河浜水质都已有大幅改善,很多达到三类、四类,但劣五类水也不少。
而此时,一位老伯伯将一只装满水草的小船划了过来,他将两根竹竿不时伸向水里,将一根根水草捞起来放入船里。当天的气温达到30度,太阳照射在脸上,他不时用袖子擦汗。正当老伯伯打算离开时,他发现水面上有一个饮料瓶,便小心翼翼地将船划过去,费了很大的劲才打捞上来。
看着眼前的一幕,爸爸走过来说:“知道治水不容易了吧?”剿灭劣五类水,人人有责;剿灭劣五类水,人人受益。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争做文明好少年。
[以治水护水为题目的作文
历史典故:大禹治水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导语:历史典故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成语或者短语,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历史典故:大禹治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处】《尚书·大禹谟》。
【释义】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历史典故】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了,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他吸取了父亲的经验教训,采取了疏导的办法,带领百姓开渠排水,疏通江河,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传说禹在治水的十三年当中,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没进去探望。他一直想着老百姓仍在遭受洪水的祸害,庄稼被淹,房子被毁,于是,三次经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探望家人。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大禹终于治好了水患,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部落联盟首领。大禹因为治水有功,就被舜选定为自己的继承人。舜死后,大禹继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他的治理下,部落和平,九州安定。
【成长心语】
大禹率领民众,与洪水作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更是其强烈责任感的最好体现。具有责任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小时候对自己有责任感、对家庭有责任感、对集体有责任感的孩子,长大以后才可能对社会有责任感。
大禹治水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出处】《尚书·大禹谟》。
【释义】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历史典故】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了,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他吸取了父亲的经验教训,采取了疏导的办法,带领百姓开渠排水,疏通江河,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传说禹在治水的十三年当中,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没进去探望。他一直想着老百姓仍在遭受洪水的祸害,庄稼被淹,房子被毁,于是,三次经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探望家人。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大禹终于治好了水患,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部落联盟首领。大禹因为治水有功,就被舜选定为自己的继承人。舜死后,大禹继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他的治理下,部落和平,九州安定。
【成长心语】
大禹率领民众,与洪水作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更是其强烈责任感的最好体现。具有责任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小时候对自己有责任感、对家庭有责任感、对集体有责任感的孩子,长大以后才可能对社会有责任感。
环境治水——理想的水资源作文600字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我出生在城市,从小见到的都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城市里的空气一般都夹杂着不少灰尘,蓝天白云、秋高气爽的日子难得见到。城区的河流也很少,河水也基本都是黑乎乎的绿色。所以,印象中也许这就是天和水的颜色!
随着我慢慢长大,慢慢懂事,上了学。从书上学到了一些描写水的词语,比如:清澈见底、碧绿的湖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等。于是,总是在想,难道水的颜色应该是清澈透明的吗?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孩子,因为在外婆家我见到了真正的清水、活水。外婆家住进化,村前有一条河流通往浦阳江,河水的源头由各路山水汇聚,那里的水是碧绿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真有一种“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意境,在河的两边还能看到柳树的倒影。最让我惊讶的是田野山路边的潺潺流水,都能看到水中的沙石和活蹦乱跳的小虾米,以及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小鱼儿。哇噻!原来这就是书上写到的泉水!
我喜欢外婆的家乡,不仅有理想中的水资源,更有清新的空气和蓝天白云。城市和农村存在好大的差距。真希望城里的雾霾能够减轻一点,水质能够清澈一点。不过,我想这主要跟城里的工厂、汽车、空调、污水排放等息息相关。所以,为了我们的环境更美好,为了我们的水资源更理想,我呼呼大家:节约用水、减少废气废水排放、正确处理各类污水、增加绿化建设、绿色出行。只要人人都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那么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甲鱼治水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甲鱼也能治水,之前我可从没听说过呢!小记者活动一推出,我就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这个有意义的活动—剿灭劣V类水特别活动“甲鱼治水”。这天我早早地来到集合点,在萧山日报老师的带领下,和小记者们一起来到了一家神秘的甲鱼公司,准备亲眼目睹甲鱼的风采,了解甲鱼传奇的一生。
来到甲鱼公司,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首先我们来到了公司的展厅,一进展厅就看到了许多精美的艺术品。有十二神肖的头像,也有熟悉的戏剧脸谱,每一幅画都是那么惟妙惟肖,让人惊奇的是这些丰富多彩的画像居然都是在甲鱼壳上面描绘出来的呢!再往里走,我们还看到了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甲鱼,一个个甲鱼的活标本呈现在我们眼前,据说最大的甲鱼年龄已经有8岁了呢!讲解员老师向我们介绍了甲鱼一生的成长过程以及区分甲鱼和乌龟最大的不同点,原来甲鱼是“肉包甲”—肉包着壳;而乌龟则是“甲包肉”—壳包着肉,大家可别把甲鱼和乌龟给混淆了哦!之后我们还登上了天台,在那里往四周眺望,甲鱼公司的饲养规模和饲养先进技术尽收眼底。
最令我们惊喜的当然是—挖甲鱼蛋啦!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我们组一共分到了三把小铁锹,大家抢着登上了属于自己的“小岛”,兴高采烈地找起了目标,我找到了一块松软的地,迫不及待地挖了起来,“哇!甲鱼蛋。”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把蛋放到了纸杯里,我们越挖越顺利,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脸。开心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就像从未发生过,像一场愉快的梦,我坐在书桌旁静静地回味着这场“梦”,六颗甲鱼蛋安静地躺在我的声旁。
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地养小甲鱼,因为每个生命都是有意义的,甲鱼的一生虽然看似很漫长,但也很不容易的,参加完这个活动让我明白了:甲鱼还有一个了不起的本领,那就是它能有效促进水域生物优化,预防水体富营养化,对净化水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就是人们说的“甲鱼能治水”的原因。期待我的甲鱼蛋也能早日孵出可爱的“小甲鱼”。
治水让城市更美好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夕阳西下,我乘着微风,欢快的走在放学的路上,放眼四周满是绿色植物,小河在我脚下流过。突然,美丽的场景变幻了,河里的水不见了,鱼在枯竭的河底费力的挣扎跳动,周围的植物因缺水都枯萎了。我赶紧回到家打开水笼头,却没有水流出来。我的脑海中闪过一句话“当世界上只剩下一滴水,那将是我们的眼泪。”我陷入了无比的恐慌之中,这时耳边传来了妈妈叫起床的声……
回想着梦中的情景,我不禁后怕连连,我绝不能让“梦”成真,我要用自己的力量去践行。于是,我参加了地球补丁公益组织的“五水共治我们在行动——小鱼治水清源洁水”活动,当我把一盆盆鲜活的小鱼倒入水中,看着它们自由的遨游,我仿佛觉得姚江水越来越清了;我参加了团市委组织的“孵放小甲鱼,保护母亲河”活动,当我把自己孵化出来的5只甲鱼放入母亲河的怀抱时,仿佛听到了它们欢快的笑声;当我在“保护母亲河,共享幸福水”签名活动的横幅上郑重的写下自己的名字时,看着密密麻麻的签字,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坚持了。
我的家乡余姚是一座山水城市,姚江、最良江穿城而过,丰富的水资源不但孕育了历史悠久的河姆渡文化,更是养育了一代代余姚人,我们城市离不开水,我们更懂得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你看,有好多人不是正为“治水”而努力着吗?我相信,鱼儿在水中流动,我们在河中游泳,河水可以直接饮用,城市的江流汇合在一起“大笑”着向大海奔的场景一定不是梦。
治水的好朋友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八月,迎着骄阳,我们萤火虫假日小队到杭州低碳科技馆开展了“红领巾助力五水共治”主题活动。
下午两点半,我们在地瓜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了五水共治的内容,地瓜老师为我们重点讲解了如何治理污水。
了解完五水共治,老师带领来到了观察乌龟与甲鱼的地方,我发现它们的肚皮都是白中透着点粉嫩,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乌龟背上的壳又花纹,甲鱼背上的壳没有明显的花纹;乌龟的壳比甲鱼的壳要硬很多。
最有趣的是老师让我们抓来大乌龟和小甲鱼进行速度赛。我把它们放在起跑线前,在我的一声令下,小甲鱼飞快地出发了,而大乌龟显得又点懒,慢悠悠的,像散步一样。不一会儿,小甲鱼就遥遥领先了,把那只大乌龟甩在了屁股后面。等小甲鱼冲破终点线时,那只大乌龟似乎还在老地方散着步,仔细看,还偏离了一些赛道呢!这时我再看看旁边的队员们,他们有的把小甲鱼放在大乌龟的背上趴着,而那只大乌龟毫无感觉,继续往前爬着;有的似乎等不及,拿起了小杆子赶着乌龟和小甲鱼前进;还有的不断地呐喊:“大乌龟,你快跑啊!你看,小甲鱼都超过你了。”
听老师说,小甲鱼在水里活动,喜食微生物,能有效提升水质“富营养化”。在活动快结束时,老师送给我们每位队员两枚小甲鱼蛋,还告诉了我们如何精心孵化、照顾它们。活动结束了,我们领着小甲鱼蛋,开开心心地回家了。我们十分期待小甲鱼能快点孵化出来,把它们养大些,然后放到附近的小河里,让它们成为我们治水的好朋友。
治水剿劣共参与作文500字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水精灵假日小队积极参与“五水共治”的热情就像杭城七月的太阳一样火辣辣。
7月7日,我们采访了江干区红菱社区的李汝梅阿姨,她告诉我们社区正在进行雨污分流改善工程,虽然给居民的出行造成了不便,但是大家都非常理解配合。她勉励我们,治水剿劣,建设美丽杭州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告别了李阿姨,我们用零花钱买了很多矿泉水,为在炎炎烈日下施工的叔叔阿姨们送去了清凉。随后我们分别去采荷公园,肯德基还有楼道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送出了精心绘制的扇子,还发放了治污剿劣的倡议书。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们都竖起了大拇指,夸奖我们是护水小卫士!
7月22日,我们来到了杭州低碳科技馆。在那里,我们学习了如何检测水质,探索水奥秘。我们还学会了区别甲鱼和乌龟,原来甲鱼除了吃鱼虾外,还吃水里的细菌,是治水护水的水精灵,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结束后我们每人都带回了两只小甲鱼,准备一起放到河道里替我们治水。下午,我们对小区里的两个池塘以及附近官河的水质进行了取样和观察,发现三处水源均为活水,水的透明度较高,均无异味,用PH试纸测试数值在6一7之间,说明水质还是很不错的。我们发现身边的河流经过治理慢慢地变清了,变美了。接着我们把水精灵小甲鱼放进了河里,希望它们能帮我们把水治理得更加干净。
为了美丽的家园,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保护好身边的河道,争当治水剿劣的小卫士!
治水共担当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在上个星期,我同学送了我们每人一份冷江鳖孵化屋,让我们带回家养着,说是拿去的就要去参加“争当河小二,治水共担当”活动。
我拿回家后,看了说明书,把甲鱼蛋“安顿”好了。突然想起同学说过要和甲鱼一起五水共治。——要不我先去五水共治了!
我就这样去办了,但是我突然忘了是哪五水。突然,看见我阿姨去洗衣服。我灵光一闪,想了起来:治污水,抓节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去河里洗衣服不就是造污水吗?我冲了上去,对阿姨说:“阿姨,你知道五水共治吗?您去河里洗衣服就是污染水源,您为了生态新昌,以后别去河里了。”在我的软磨硬泡下,阿姨同意了。
我想回家去看看,在途中,遇到了同学,看见他拿着钓鱼竿去钓鱼,“嗨,张乐乐!”我喊了声,走了过去,“张乐乐,你是去钓鱼吗?”他点了点头。
我说:“你可以别钓鱼吗?我们现在的水多污啊,鱼儿可以治污水的呀,可以吗?”
他回答:“可我太无聊了呀!”
我问:“那你可以帮我宣传五水共治吗?”
他同意了,我就回家了。
回到家,妹妹跑过来说:“蛋蛋破了,出来了只甲鱼。”
我发疯似地喊了几声,“真出生了,还在爬呢。”我高兴地叫着。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到水里,去拿蛋黄和虾皮,准备喂它。
爸爸走过来跟我说:“甲鱼刚出生三天,别喂它吃东西,但你可以给它取个名字。”
我想来想去,最后叫污龟,想它的职责是治污水。
过了一个星期,我同学说要把甲鱼放生了。我一听到这个消息,竟然跑去偷偷的哭了——舍不得污龟!
到了第二天,我到了放生地点,离放生还有点儿时间。我拿出了污龟最爱吃的蛋黄喂它,边喂边说:“污龟,不要伤心哦,天下无不散之席,以后你就一个人了,别被欺负哦……”它仿佛听懂了我的话,转过头来望着我。
到了放生时间,我恋恋不舍地把污龟放了下去,让它去江里。他走到一半,突然会回过头来看我还在不在,我趁他转过头去,含泪跑了——不愿意跟污龟分别!
乌龟,我会跟你一起保护水资源,希望我们以后还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