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曼彻斯特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曼彻斯特问题。

分享

浏览

2355

作文

4

海边的曼彻斯特影评

全文共 277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当人们的目光都聚集于发行权售价创纪录的《一个国家的诞生》时,一部名叫《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电影似乎被人忽视。而将近一年过去,《一个国家的诞生》因为导演的陈年烂事和不尽如人意的影片质量在明年初的颁奖季竞赛中节节落后,而《海边的曼彻斯特》却在多伦多、伦敦等电影节持续发酵口碑,成为了明年奥斯卡最佳电影的最有力争夺者之一。 初听这个片名,不免让人想到英国的工业城市曼彻斯特,以及鼎鼎大名的足球队曼彻斯特联。然而事实上这是一部纯正的美国片,片名中的“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就是一个完整的小镇名称,坐落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人口总数只有5136,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海边小镇。 本片导演Kenneth Lonergan编剧出身,曾凭借《纽约黑帮》和《请在靠近我》两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海边的曼彻斯特》也是他自2000年的《请再靠近我》和2011年的《玛格丽特》之后的第三部剧情长片。颇为低产的他选择了2014年便上了好莱坞剧本黑名单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制片人马特·达蒙一度想要自导自演,最终因为档期问题将它交给了Lonergan。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拥有良好编剧素养的Kenneth Lonergan没有辜负一个好剧本,踏踏实实的讲了一个好故事。 正如马萨诸塞州极寒的冬天一样,《海边的曼彻斯特》同样是一部冷静、冷冽、甚至冷彻骨髓的影片。镜头跟随一个名叫Lee(卡西·阿弗莱克)的男人,叙述了哥哥因病去世,Lee不得不照顾失去父亲的侄子Patrick的故事。 影片以一串平实的生活镜头剪接开场,我们看到这个名叫Lee的普通中年男人,做着最普通的蓝领工人工作:修马桶、修水管、铲雪。他似乎没有家庭,收工之后就前往酒吧喝闷酒,沉默寡言却一点就着,怒火仿佛扣动扳机,瞬间出膛而出,直冲面门。一个孤独、寡言、易怒,同时又有些失败的灵魂通过一连串的简单镜头,便呈现在每个观众面前。 一通电话打破了他无聊甚至有些颓废的生活轨迹,医院的人通知他,他的亲生哥哥Joe因心脏病去世,Lee放下手头的工作,驱车前往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出人意料的是,并没有生离死别的悲伤,也没有失去亲人的落泪。沉默是Lee唯一的表态,即使走进停尸间,看到已经冰凉的哥哥的遗体。随后Joe16岁的儿子Patrick出现,同样的冷静、寡言,在停尸间停留的时间,甚至比Lee还要短。“好的,推回去吧”,同样的镜头角度,更短的时长,如同一段可有可无的空镜头,这便是父子之间的最后一次见面。 这也是《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最大特点,导演Kenneth Lonergan将剧本中最悲痛的情节小心翼翼的隐藏起来,就如同片中角色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埋入心底,只在独处的时候才重新拾起,默默舔舐伤口。 随后故事的走向依旧平缓,根据Joe的遗嘱,Lee莫名其妙的成为了Patrick的法定监护人,要照顾他到18岁成人。这本是一个看似合理的要求,举目无亲的Patrick似乎只有叔叔可以依靠。但Lee犹豫了,他坐在政府的办公室浑身颤抖,之后的一段闪回戏交代了他如此的原因,也交代了他如今失败的生活的根本原因。 他曾经也有妻子(米歇尔·威廉姆斯饰,戏份不多,但米歇尔却用寥寥几个镜头就证明,她是她这个年龄阶段,最好的女演员之一)和三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挤在一个不大的房子里,虽然生活拮据,但也自给自足。但一场大火吞噬了两个未入青春期的女儿和尚在襁褓中的幼子,也吞噬了原本幸福的生活。从商店买酒归来的Lee看着变成一团熊熊火球的家,呆滞的不知所措,耳边响着的,是自己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喊。 这是一个多么悲伤地故事,随后两人离婚,妻子再嫁,而Lee离开海边的曼彻斯特,来到了波士顿,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只不过这一次,他独自一人。 而当观众知道这一切背后的故事时,影片已经行进60分钟,导演用细碎的生活片段拼贴起一个沉默寡言、墨守成规、又极易爆发的人物形象。再用一个简短的闪回交代这种性格的成因,这样克制的材料编排,需要极大地勇气,和对自己编剧技巧极大的信心。好在,Kenneth Lonergan有这个能力。Kenneth Lonergan将故事中最悲痛的情节,和最戏谑的笑点紧紧的编排到在一起,观众还没有从上一秒的沉重中走过来,便被下一个镜头猝不及防的逗得大笑。在观众的情绪控制上,Kenneth Lonergan已经趋于完美。这也说明,导演所想讲的并不是一个失败、悲痛的男人的故事。丧女离异、背井离乡已是往事,如何找回希望才是当下。 于是Patrick出现了,这个曾经和Lee,Joe一起出海钓鱼的胖小子如今长成了16岁的英俊少年,但他绝不是以前的乖宝宝。组乐队,交女友,同时交好几个女友,都是他的日常生活。一个青春题材的副线剧情让影片平添活力,也让Lee的生活渐渐的找回失去的色彩。 然而如果影片以这样一个结尾结束,似乎和我们平时所见的那些“救赎”题材的电影并无二样。影片最后,Patrick没有离开曼彻斯特,在Lee的安排下到了爸爸的朋友家寄住;Lee经历了与妻子的重逢,也没能走出过去的创伤,他返回波士顿,重新回到了自己以前日复一日的生活。但是,他们之间的这一段的经历却让影片更加贴近现实,一段经历改变一个人的桥段只会在电影及小说中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更有可能的只是轻微的改变一下航向,但却依然朝着以前的目的地前行。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部关于生活与痛苦的电影,这两者并不矛盾,也并不冲突,在大多数时候,他们是共存的。片中角色或多或少都曾经挣扎于痛苦的泥潭之中,他们有的深陷,有的逃离,但一样的是,都带着一身泥泞,继续前行。 影片冷感的色调贯穿始终,从惨白的雪景,到雾蒙蒙的口中呼气,都将海边曼彻斯特的冷冽展露无遗,与影片故事的气质不谋而合。而在某些闪回片段中,又有着洒满阳光的的金灿波澜,预示着曾经美好的生活。 卡西·阿弗莱克奉献了可能是从影以来最好的演出之一(和《神枪手之死》中的表演相媲美),这个长相中就带着一丝懦弱与失败的男人和自己的哥哥本·阿弗莱克截然不同。而在本·阿弗莱克穿上蝙蝠衣,却因为面瘫一般的演技饱受诟病的时候,卡西阿弗莱克却持续在小成本文艺片中磨练自己,逐渐积蓄能量,《海边的曼彻斯特》可能就是他爆发的时刻。在片中,他没有太多肢体动作,仅靠一张脸就将Lee的悲痛与愤怒演绎的淋漓尽致。《海边的曼彻斯特》成就了他,同时,没有他,这部电影就根本立不起来。 137分钟的时长对于一个体量并不大的剧本来说略长,但导演强大的编剧技巧和精准的节奏掌控让着两个多小时丝毫不显冗长,甚至有些意犹未尽,散场之后回味十足。 痛苦必将永存,但生活还要继续,就如那个冰封严寒的海边曼彻斯特,也会有短暂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海边的曼彻斯特影评

全文共 1853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厌倦了现下主流电影中充斥着的各种烂俗套路,也许,《海边的曼彻斯特》会是一部可以打动你的作品。

由肯尼斯·罗纳根自编自导的《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无论一个人如何努力去弥补、去挣扎,旧日的伤痛总是会重新浮出水面,而挥之不去。

李·钱德勒是一名清洁工和杂工。影片通过他的一系列日常生活,刻画出人物的性格棱角。李在为客户通厕所时,户主通过和朋友大声讲电话,婉转表达了对他的爱意,他却采取了礼貌的回避,谢绝了这份爱的邀请,在为客户修理淋浴器时,户主语气恶劣的责难李,他则在忍耐过后,爆粗口顶回去,老板要求李向客户道歉,他平静的拒绝道歉,随后,他坐在酒吧里独自喝酒,由于一个男人一直盯着他看,他和那男人打了一架......

显然,这是一个性格抑郁而冷淡的男人,他能维持基本的人际体面,却无法构建深入、亲密的关系。

这时,李的哥哥突然去世,李本想回到家乡处理完后事就离开,却发现哥哥留下遗嘱,让李来担当儿子帕特里克的法定监护人,李已经习惯了在远离人群的状态下,品尝孤独,这份从天而降的亲密关系,让他手足无措。

以李的个性,他不会不顾哥哥的嘱托,弃侄子不顾,但他又无法真正投入到这段关系之中,剧情就在李的这种纠结情绪下,缓慢展开,一边描述李如何尽力处理好和侄子的关系,一边通过插叙,交代了李的一段沉痛往事,而这正是他变成现在这种样子的原因。

每当李和侄子的关系有了进展,生活有了好的势头,过去的沉痛就会不期而至,将李重新拉回到抑郁的情绪中,影片临近结尾,李终于和侄子改善了关系,和谐相处,但李却选择了离去,他罕见的向侄子吐露了心声:我无法摆脱往事。

显然,家乡的一切人和事,对李来说,除了温情,更是往日的梦魇。

整个故事,就像小火慢炖的咖啡,由平淡而渐渐味浓,尽管人物鲜有表露内心的台词,但精心安排的剧情,在不知不觉中,抓住了人们的情绪,当李表示自己无法摆脱往事的那一刻,令人瞬间体会到一种刻骨铭心的心碎。

有人说,《海边的曼彻斯特》像一首节奏讲究、细节微妙的抒情诗,我想说,悲伤就是这首诗的韵脚,出现在每一个关键位置,让你的情绪被它所左右。

这部影片,很容易让人想到去年的另一部作品《比海更深》,两部影片都刻画了一个深陷过往而无法振作的男人,区别是,《比海更深》最后借由母亲之口,对主角进行了开导,随后他走出了过去的迷思,迎接新的生活,而《海边的曼彻斯特》则显得较为悲观,李在一番挣扎过后,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之前那种离群索居的生活中,独自舔砥伤口。

悲伤不仅是这首诗歌的韵脚,更是整个故事的主题,它向我们展现了,生活的创伤是如何毁掉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整个人生。

失意后的振作、励志后的成功,这些电影里的常见套路,都是用来满足观众的幻想与愿景的,它们从来都不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生,没有那么多戏剧化,而只是在一种看似平淡的过程中,展现它峥嵘的面庞。

有些伤痛是一辈子的,你既无法走出阴影,彻底摆脱,也不会就此发疯,忘了一切,更可能的是带着它,走过一生,也许这才是真实人生。

如果说,《下众之爱》、《百元之恋》里的废柴,表达的是一种反励志精神,《海边的曼彻斯特》里走不出悲伤的李,则体现了一种反治愈主义,两者都摒弃了常见的故事套路,而通过强烈的现实感,来寻求人们的共鸣。

导演肯尼斯·罗纳根,同时也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编剧,非常擅长由细微处入手,来描摹角色的情感,《海边的曼彻斯特》延续了他的这种风格。令人印象颇深的一幕,就是李面对侄子女友母亲的晚餐邀请时,他的眼神先是一闪而过的慌张,随后是几秒的停顿犹豫,到最终的拒绝,李的孤僻和纠结,被完整书写,整个人物瞬间就立了起来,除此,其他主要角色的情感也都呈现的相当扎实。

饰演李的是以演技著称的卡西·阿弗莱克,这个角色简直就像是为他量身定做,他沉默的气质、复杂的眼神,使得李这个寡言少语、表情寥寥的人物完全鲜活起来,让人们得以切实感受人物的情绪,而最终向角色投注了巨大的同情,这也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卡西·阿弗莱克凭借这个角色,入围了第74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并最终获得剧情类最佳最佳男主角,这是他第二次获得提名,首次得奖。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由马特·达蒙监制,他原本打算亲自执导并且主演,但最终他为了出演《火星救援》,将李这个角色让给了他的朋友卡西·阿弗莱克。

尽管影片揭示了生活的残忍真相,但剧情并不激进,李为生活做出的努力,依旧是有回报的,他获得了侄子的感情,重新建立起一段亲密的关系,虽然他没有勇气留在家乡,睹物思过往,但起码在他伦敦的家里,从此以后多了一张为侄子预留的床。

展开阅读全文

曼彻斯特电影大院里的童工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年仅12岁的男孩,认为上学对自己是一种负担,便辍学回家了。他想当一名演员,小心翼翼地与父亲商量此事。本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没想到父亲居然同意了他的意见,但同时提出了一个条件:要当演员,先到曼彻斯特电影大院里当童工

男孩与父亲打了赌,自己要凭真本事进入电影大院里当童工三年,三年期满后,父亲要将他送到伦敦电影学院深造,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踯躅在电影大院门口好长时间,给每位进入大院的大腕鞠躬,希望他们收留自己。他心甘情愿给电影大院打扫卫生,并且分文不取。令他失望的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童工。

一周的时间过去了,依然没有结果,他坐在电影大院门口不停地哭泣。电影大院的管事人出来了,这儿可是全英国的电影中心,他们害怕负面事件会影响他们的生意。

男孩掷地有声地介绍了自己,说自己辍学在家,想到电影大院里当童工,不要报酬。

管事人犹豫了,最后决定收留他,是以徒弟的身份,而不是童工。表面上虽然如此,但他在电影大院里做的却是童工的活。

他每天的工作是帮助著名的演员收拾行李、准备饭菜,帮助他们整理道具,十分辛苦。

电影大院里有许多著名的导演,库布里克就住在东边的一排楼房里。库布里克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一个合适的时机,他起用了男孩。但问题出现了,由于他学业不精,居然看不懂台词,需要别的演员指导,库布里克对他的兴趣转为冷淡。男孩在这个触手可及的机会里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他后悔自己在上学时没有用心学习。

在与父亲做了简短的沟通后,他保留童工的身份请假三年,进入曼彻斯特第一中学学习。三年的时光里,他几乎学完了中学的所有课程。以他的成绩可以考上一所很好的大学,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又一次辍学了,要继续去电影大院里打工。

15岁的男孩,重新回到了曼彻斯特电影大院里,他的身份依然是个童工。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着,闲下来时,他便躲到墙后面,观察演员们一本正经的表演,回到宿舍里,他抓紧时间练习。

终于,他与众不同的行为引起了大导演希区柯克的注意,他没想到,电影大院里居然隐藏着这样一位刻苦学习的孩子。在他的安排下,男孩出演了人生的第一部电影《百万小富翁》,这部电影的上映,将一个极具天赋的小演员推向了前台。

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他佳作连连,从《猜火车》到《魔鬼一族》,再到《同屋三分惊》,他几乎是以势不可当的态势占据了英国各个电影排行榜的头名。

谈起自己在曼彻斯特电影大院里的童工生涯,博伊尔感慨万分。他十分感谢这段经历,让他在艺术的氛围里耳濡目染,如果他处在另外一个场所,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环境塑造人的品质与才能,它也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你一直待在一群火鸡中间,就很难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

[曼彻斯特电影大院里的童工

展开阅读全文

海边的曼彻斯特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会经历重大丧失,失去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你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为此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少些遗憾和后悔。不满现状就要学会改变而不是维持现状,那样的坐以待毙等来的只是漫无目的的一生尽头。好像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有你留下过的痕迹但事实上你来过,同一具行尸走肉般的来过。

如果我们学会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美好和温暖,是不是倒映在眼中的世界会便得不一样?如果从现在开始就不在麻木热身有所行动是不是结局就会变得好些呢?如果能够坦然的面对现实是不是就能少一点欺瞒呢?如果我们每天都对生活抱有希望但现实却总是以痛吻我们,是不是我们活的太过认真了啊?如果……那么多如果,可惜世界没如果。

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活着,没人能陪你走完整个一生,你注定会失去他们虽然回忆是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但是那些爱你的人之所以是爱你的人是因为即使他们走了仍然还是爱你的人,你爱的人也是如此,他们在在你心中留过的痕迹是不争的事实,不可磨灭。

坟墓上的墓碑是他来过的痕迹,那更多的不是生命的流逝而是生命的载体。他即是生命的终点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当有人会为你流泪;你难过的时候有人陪你难过;看你开心有人也会开心;你过得不好他比谁都担心;当你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出来帮助你;当你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迟到时,你还很淡定从容他却比你还着急!但这不是你存在过的证明吗?

有人是那么的在乎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