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言文

文言文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文言文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文言文问题。

分享

浏览

5937

作文

80

文言文狼扩写

全文共 1165 字

+ 加入清单

霞光渲染了白云,一大团一大团的粉色,映得人心窝暖洋洋的。集市上的喧闹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都渐渐静了。

"嗯,今天的肉卖得挺好,只剩了两块骨头没人要,看来今晚可以吃骨头,晚饭有着落喽!"屠夫抬头看了看大街已经没人了,便收拾着担子准备回家,心情如同那天上的粉云逐渐高涨,小康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可他不知道,就在他身后多了两双闪着寒光的眼睛。

渐渐的,月亮终于赶走了太阳,把皎洁的月光洒向了大地。屠夫的影子被拉得好长。他饶有兴趣地踩着自己的影子,一蹦一跳地往前走。这时,他停住了,发现就在自己影子的旁边又莫名多出了两团影子,他不觉扭头一看,妈呀!这一看不要紧,后面竟多出了两匹,屠夫吓得眼珠都要瞪掉了,他急忙转过头,握紧了担子,脚步也加快了两倍。我绝不能引狼入室,把两匹狼带回家伤害我的妻儿。不行,得赶快想办法甩掉这两匹狼。于是他便向家相反的地方走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那两匹狼依然紧紧的跟着他,他紧张地想:"这样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呀,唉,看来,只能把担子里的两块骨头先抛给它们,或许,这样能先拖住它们。"屠夫打开盖布,取出一块大骨头,眼睛一闭,手使劲一扬,一块骨头便划破天空"飞"到了两只狼的面前。一只狼停了下来,它先闻了闻那骨头,又舔了几下,放心下来了,便开始大吃大嚼。一只狼停了下来,可另一只狼则继续跟在屠夫后面,屠夫不得不把唯一的一根骨头抛给了狼。这下总算两只狼都停下了脚步。屠夫心里稍微松了口气,可随即,前面那只狼吃完后双双跟了上来。屠夫心里又是一紧,全身上下每寸皮肤都在颤抖。几秒钟后,两只狼全都跟上来了,屠夫的心理防备线快崩塌了,因为现在除了他自己身上的骨头,已经没有多余的骨头再来喂狼了。此刻对于狼是十分有利的,它们有可能采用一前一后的夹击战术,把屠夫包围在里面--太恐怖了!屠夫不敢再想下去。

或许是上天开眼吧。就在屠夫不远处有一座小山似的柴草,他眼前一亮,急忙迈开大步向那堆柴草奔去,蹲下身,又弯下腰,取出一把明晃晃的杀猪刀,紧紧握在手上。狼停住了,它们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眯起了黄棕色的大眼睛,发出咕噜声,小声商量了几句,其中一只便离开了,而另一只则像狗一样坐下来,眯起眼睛装出一副悠闲的样子,却在偷偷观察着屠夫。屠夫心想:这肯定是狼的阴谋,哼,我才不上当呢。宁愿与狼搏斗一回,我也不愿坐在这儿等死。随即便提着刀,一个健步跨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狼的眼皮还未睁开时就被砍成了一半儿。屠夫还嫌不够,又加砍了几刀。看着满地狼血,屠夫终于松了口气,挑起担子准备回家。

突然,他意外看见另一只狼竟在打洞。屠夫大惊,急忙砍断了狼的后腿,杀死了狼。看到这儿,屠夫恍然大悟,第一只狼是想诱惑自己,让第二只狼乘机袭击自己,想着想着不禁大笑起来。

"哈哈,狼再狡猾,它终究是牲畜,骗术也就这么多,怎能与人匹敌?这是在给我们增添笑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呆若木鸡的文言文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紀渻子為王養鬥雞①。十日而問:“雞已乎②?”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③。”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嚮景。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⑤,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⑥矣,異雞⑦無敢應者,反走矣。”

---------摘自《莊子·外篇·達生》

【注】

①纪渻(shěng)子:姓纪,名渻子。王:指齐王。有的译者认为王为周宣王。个人认为,纪渻子应为纪国后代,纪为齐所灭,纪渻子即在齐国供职。而斗之戏也是春秋战国时齐国最为盛行。且周宣王即位后早年忙于重振周室,对付蛮夷,晚年又刚愎自用,性格急躁,根本没功夫也没耐性天天问斗鸡驯养进展情况。据此,文中“王”,应为齐王,而非周宣王。

②已乎:练成了吗。已:完成,完毕。

③虚憍:内心空虚而神态高傲,色厉内荏的样子。憍,通“骄”。恃气:昂头鼓翅挟气以威吓对方。

④应向景:向,通“响”,景,通“影”。听到鸡的声音,看到鸡的身影就有所反应。

⑤无变:没有反应。

⑥德全,精神安定内敛,不动不惊。有译者认为“德”指品德。个人认为如此解释语意偏窄,斗鸡最终目的还是要“斗”,单凭品德恐怕难以应敌,需得有相应的才艺。且德多为儒家宣扬,庄子为道家代表人物,曾历数儒家种种学说,因此,个人倾向于将其理解为“有道”,而非仅仅“德”。有道,即有道德、有才艺。郑玄注《周礼·春宫》曰:“(有)道,多才艺者。”孔安国注《论语·学而》曰:“有道,有道德者。”因此,“有道”兼具“德”与“才”。

⑦异鸡:其他的鸡。应:应战,对敌。

展开阅读全文

文言文部分

全文共 1426 字

+ 加入清单

1. 《论语》六则,选自论语的《学而》《为政》《公冶长》《述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 《扁鹊见蔡桓公》作者韩非,战国末年韩国的公子,所著的书集先秦法家之大成。

3. 《宋定伯捉鬼》选自《搜神记》,作者干宝,字令升,东晋蔡人。

4. 《狼》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5.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紫桑人,著名诗人。

6. 《弈喻》选自《潜研堂文集》,作者钱大昕,字晓征,又字辛楣,号竹汀,清朝嘉定人,著有《廿二史考异》、《潜研堂文集》。

7.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本文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

8. 《活板》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字存中,北宋杭州人,科学家、文学家。

9. 《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本文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

10. 《说虎》选自《诚意伯文集·郁离子》作者刘基,字伯温,浙江人,有《诚意伯文集》。

11. 《为学》选自《白鹤堂集》,作者彭端淑,著有《白鹤唐诗文集》。

12. 《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宋代道州人,字茂叔,又名濂溪先生,哲学家。

13.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溪,字梦得,唐代洛阳人,著名诗人,著有《刘宾客集》。

14. 《伤仲永》、《谈孟尝君传》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

15.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字列御寇。

16.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

17.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8.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文忠公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19.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公元前722年以下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20. 《黄生借书说》选自《小仓山房文集》,作者袁枚,字子才,号随园主人,清朝人,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集》。

21. 《童区寄传》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

22. 《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

23. 《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作者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县人,文学家。

24. 《少年中国说》选自《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著作收在《饮冰室合集》中。

25.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6. 《李广》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作者司马迁。

27. 《陈叔宝亡国》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8. 《龚遂治渤海郡》选自《汉书》,《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重要的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班固,自孟坚,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29. 《马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

30. 《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

31. 《养鱼记》选自《欧阳文忠公集》,作者欧阳修。

32. 《日喻说》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作者苏轼。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

全文共 4037 字

+ 加入清单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

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7. 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8.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1、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

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

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16. 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

18. 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锐不可当”)

19. 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0. 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1. 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

22. 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 敌人(盖以诱敌《狼》)

23. 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

24. 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

25. 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26. 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27. 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8. 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

29. 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30. 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31. 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2. 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

33. 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

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

35. 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36. 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

37. 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38. 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39. 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

40. 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 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

41.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42. 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3. 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 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44. 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

45. 光:1、发扬大(以光先帝遗德) 2、光线(仿佛若有光)

46. 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 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

47. 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 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3、犯过失(人恒过) 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48. 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

49. 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

50. 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51.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

52. 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53.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54. 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 2、尽、到(南极潇湘) 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55. 寂:1、平静(视端容寂) 2、寂静(寂寥无人)

56. 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

57. 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2、一会儿(立有间) 3、 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58. 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 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 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 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 5、知道(见往事耳) 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

59. 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 3、将要(公将战) 4、搀扶(出郭相扶将) 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

60. 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 2、吹号角(且角且走)

61. 借:1、借(每假借于人) 2、依*(愿借子杀之) 3、即使(借第令毋斩)

62. 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 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 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

63. 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 3、即使

64. 居:1、过了(居十日) 2、停留(不可久居)

65. 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 2、发动(举大计亦死) 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 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

66.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 2、具有(各具情态)

67.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 分别(意难决舍) 3、断然(故决然舍去)

68. 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

69. 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 2、放晴(连月不开) 3、打开(旁开小窗)

70. 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71. 苦:1、苦于(苦秦久矣) 2、使……苦(苦其心志) 3、愁(何苦而不平)

72. 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3. 类:1、类似(绝类弥勒) 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74. 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 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 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 4、物资(利尽南海)

展开阅读全文

2024江苏高考满分文言文作文《绿色生活》及译文

全文共 2214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作文原文:

绿色生活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dòng),至於弱冠,不明犍状。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洎(jì)其成立,未识豜豭(jiān jiā)。每啮毚(chán)臑(nào),然竟不知其夋兔(qun,同狡兔,见韩愈之《毛颖传》)之三窟也。方彼之时,窋(zhú)诧之态,非闠闠(huánhuì)之中所得见也。

今北方久熰(ōu),瀵(fèn)氿(guǐ)甃(zhòu)眢(yuān),坌(bèn)坲坲(fó),焘天幠(hū)日。土地皴崩,罅可容人。南疆霶霈,洚水肆虐,当此之滈,茅舍尽走。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同泣)啾啾。

凡此异态,非天之咎。

君不见斵(zhuó)楩(pián)焚樟,岵(hù)之为屺(qǐ),睇眄(miàn)之下,万山尽屼(wù),百尺篔(yún)簹,化为竹著。於彼幼蛇,匌(gé)不盈寸,巴蛇王虺(huǐ),尽化柈(pán)馐。玈(lu)气烰烰,上格瑶池,贫地徕贾,以丰其赀(zī)。然千丈方圆,莱菔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见。

呜呼!漫山设棙,遍地尽罘。此天灾也?人祸也!河海黟(yī)然,浊水仍倾,此天灾也?人祸也!斵木[算刂]竹,彍(guō)弮(juàn)待兽,以至鹿不得走,翬不得飞,蚁不得宭(qún),髬髵不见。此天灾也?人祸也!

翕合沴(lì)气,终日涽涽。天不复蓝,水不复清。未有乌云,天何暝暝?赤乌既出,焜耀无复。看天下,鸟飞不下,鲜见狉狉,当此之时,何处貣青天?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然,上作网法,下偩几何未可知也。

今天下多灾。北国井冞(shēn),阵主复至,当与孔张俱歾(mò)。南域之霖,大禹洊存,只得扼腕而叹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诮(qiào)己而诼共工。未之可也。闤闠所趋,不可恈恈。当思子孙后代,人己知之。然行之效,则体躆庙堂者思之,媕娿(ān ē)之徒,弃不婟(hù)嫪,国之大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杨槐蓁蓁,町疃(tuǎn),柳榆其秝(lì)。苾葌柅柅游屮(chè)葳蕤,见柳而人不攦,视草而众不蹸,日驾双軑(dai)之车,斐斐闾巷之间,目不复睺,鼻不再鼽(qiú),鸟不惊人,鲋游沴然。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万物,此獍也。今其不宜瞡瞡,遗祸搙 孙,当修长远之道以藾万世。

今吾执笔於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今当唪唪,攲枝水上,当复驾舴艋,扌玄其落桃,投於苙。坐银杏树下,观儿童嬉於树下,延於砖祴(gāi),搤(è)腕而惜水中未置菱藕几株。燠(yù)热之时,而可摘菱冣(zuì)菂,爇之为饘(zhān),以奉亲房。

参考译文

呱呱坠地的小孩,只知道喝牛奶;到二十岁,还不知道牛的样子。幼小的猪,(小孩)每天都吃它的肉;等到成年,也不能分辨猪的公母。人们常常啃吃野兔的兔腿,然而最终却不知道狡兔有三窟。在那个时候,兔子从洞穴里出来的神态,不是街市之中能够看见的。

现今北方久旱,泉涸井枯,尘埃飘拂,遮天蔽日。土地干裂,缝隙大可容人。南疆大雨滂沱,洪水肆虐。遇到这样的水灾,草舍都被冲走。想修缮而不能,人们只能啾啾地啼哭。

凡是这样的异象,并非上天的罪过。

你难道看不见砍伐树木焚毁森林,草木葱郁的山变得荒芜。极目远望,万山都光秃秃的。百尺高的竹子,都做成了竹筷子。对于那些小蛇,粗不足一寸,(与)剧毒蛇王,都成为盘中美味。工厂黑色的废气蒸腾上升,上达瑶池。贫穷之地招徕商贾,以增加他们的财富。然而方圆千丈之内,连萝卜都不能生长,九天之上,星河也不能看见。

哎!人们漫山遍野地设下捕兽的机关和抓兔子的网。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河海里的水已变得漆黑,各种废水还在不断向其中排放。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砍木伐竹,张弓等兽,以至鹿不能奔跑,鸟不能自由飞翔,蚂蚁不能群居,野兽鬃毛竖起也不能看见。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

人们呼吸着浊气,整天昏昏沉沉。天不再蓝,水不再清澈。没有乌云,天空为何阴沉?旭日升起,太阳光彩明亮的样子也不复存在。看人间,鸟飞而不敢落下,很少能看见野兽成群奔跑,在这样的时候,到哪里去能乞求到青天?

庆幸的是人知道这种灾难,人能够改变这样的状况。然而,国家制定法令,民众有几个能遵守执行,就无法知道了。

现在天下多灾多难。北国井枯,(即使)陈后主再次到来,(也只)当与姓孔与姓张的两个妃子一齐死在井底;南疆大水,(即使)大禹还活着,(也)只能扼腕叹息。人们不归罪于自己而归罪于造成旱灾的鬼怪,不责备自己却责备共工。不可这样做啊!城市的发展不能急功近利,应当考虑到子孙后代。人们已经知道后果的严重性。然而力行改变,则是那些当权者要思考的。阿谀奉承的小人,舍弃而不要怜惜;国家的蛀虫,舍弃而必定要追究。

我所梦想的是,河流边上,杨槐青翠丛杂,舍边空地上,柳树榆树稀疏而均匀地排列着。芳香的兰花和野草长得十分茂盛。看见柳枝,但人们不去折断它;看到草坪,但众人不去践踏。在街巷之间徘徊散步,眼睛不再迷茫,鼻子不再堵塞,鸟悠适而不怕人,鲫鱼偶尔被水边的动静惊走。

人是天地所生。现在反而残害万物,这(如同)是生下来就吃母亲的野兽。现在不应当目光短浅,遗祸子孙。应当作长远之计来福荫万代。

今天我执笔于此,所想的是,屋旁长有早蟠桃一株,如今应果实累累。桃树的枝丫斜伸向水面,我想再驾小舟,拾起它落入水中的桃子,扔进猪圈。坐在银杏树下,观看儿童在树下嬉戏,在砖铺的小道上闲适地散步。扼腕叹惜水中没有种植菱藕几株。夏天炎热的时候,就可以摘菱聚莲,烧煮成粘稠的粥,侍奉亲长。

展开阅读全文

高校文言文请假条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先生如晤:

吾,师之徒也,名健豪,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自吾学此,已满期年,未为校得一金一银,由是惭愧不已。今幸闻辽宁省集训,可会天下英豪,共勉于大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吾已应,顾吾念之,师昔命尔等留言于去时,而今情势危急矣。须臾不敢怠慢,徒此去当增益吾所不能,尽力而为,以光恩师于天下,耀吾门于四海。若有苟且图乐、碌碌终日等天地不容之举,师可治徒之大罪。愿吾师知吾之难也,吾此去时初九,事毕将往天府之国会世外高人,计以廿四而归。吾有师长张先生为伴,与同门兄弟,恩师不必为吾等多忧,定无身心之患。望恩师谅之,愚徒不胜感激。

乙未腊月初二

展开阅读全文

高校文言文请假条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昨夜尝有一梦,一白发叟见于吾前,谓吾曰:“城西十里许,景致异焉,此许有仙人可寻。”语罢,老叟飘然而出。旦日,是岁十一月朔。余三人者,载酒肴出游。天未明西行,数里许,穿小径,见密林,涉涧。涧水澄明,游鱼若空,时风和畅,禽鸟声无绝。

吾三人力竭,习地依泉而息。须臾,遂闻有洞箫惙然。索其源,见一庙立于山上。未几,俱驰去,失路,援竹而上。终至庙前,其名曰:丹青庙。吾等甚欢,一道士偕来,七十又奇,素发如雪,白眉黑须,与众人甚异。要吾等俱饮,吾等欣然而受。

道士曰:此酒甚奇,倘尘心未绝,杂念繁重者饮之,可去忧养心也;倘修心忘尘者饮之,亦可修仙成果也。吾奇奇之,亦想成仙而绝俗,道士与吾俱齿于市,吾亦隐于山林可好。于是,与道士酣饮,觉酒奇凉味甘。旋觉身轻,成仙也。道士又曰:此酒效可延三日,而绝于俗,汝须宿于此。

所以吾困于酒,无法归校,愿吾师假吾三日,定还。吾生当郧首,死当结草,吾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书以闻。

展开阅读全文

文言文《管宁割席》扩写作文

全文共 2360 字

+ 加入清单

管宁割席这则古代的寓言故事你应该听过吧,把它扩写成作文,应该怎样写呢。

管宁割席扩写作文

管宁是三国时期人,他从小做事就认真专注,从不分心。有一次,管宁和朋友华歆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管宁十分认真,专心致志地阅读,可是华歆却不那么专注。忽然门外的大街上人声嘈杂,议论纷纷,说是一个有名的大官经过这里。华歆再也坐不住了,心想:出去看看也许可以交一个朋友。于是放下书本看热闹去了。管宁对这种三心二意不认真读书的态度很生气,于是拿出刀子,割断了坐在身下的席子,表示自己绝不和华歆一样,要和这种人绝交。

古人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现在的家长一定要有敏感度,不能什么地方都让孩子去。有一个大酒店的老板,他的孩子4岁读幼儿园,有一天,幼儿园的很多老师都来到他父亲的酒店。父亲一问才知道,这4岁孩子打电话邀请这些老师到酒店来吃饭,居然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是他父母的意思。他的父亲很惊讶,4岁孩子学的都是社会上的行为。后来父亲把他从海口转到北京某个幼儿园去了。

还有的家长抱着2岁多的孩子到洗浴中心听低俗的歌曲,带着孩子到舞厅、酒吧、麻将馆等地方。也许这些父母生活都比较富裕,但是不要因为自己有财富、地位而将孩子幼小的心灵染污了,这些地方家长都应该少去或者不去,更不应该让孩子去,因为“先入为主”,教育小孩要多多用心。对于身心没有帮助的环境不可进去,同时也不要交德性不好的朋友,而且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再用德性去感化周围的人,自己首先应该做到五勿:1.勿交无益身心之友;2.勿入无益身心之境;3.勿展无益身心之心;4.勿言无益身心之语;5.勿做无益身心之事。所以我们的言语行为和所接触的环境书籍,都应该不要造成自己内心的污染,防止污染相当重要。寺庙一入门是“四大天王”,他们都是表法的,“北方多闻天王”手里拿着伞,用伞挡住外来一切污染。就是告诫我们一定要防止污染,成人要有警觉性,对自己的小孩要保护好,每个父母应该是孩子的一把大伞,能够遮挡住一切的风风雨雨,使孩子不受污染,等到他德行的根基扎稳,再接触这复杂的社会,你才能放心。因为他已经能分辨是非、好坏、善恶了。

我们要了解,一杯清水滴了一滴墨进去,可能几秒钟就扩散开了,但是我们要想把这一滴墨汁从这杯水里提炼出来,需要多少时间?是这几秒钟的几十倍,几百倍不止,甚至根本做不到像滴墨前的水一样洁净。古人说:“宁可终年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所以污染的破坏力是非常大的,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要广结善缘,让这些亲朋好友,都是懂得教育的,要互相联系,互相帮忙,也可以达到“易子而教”的效力。可能家长自己跟孩子讲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听多了就有些不耐烦,但是这些道理要是从你的好朋友的口中出来,你的小孩会认为,噢!连陈叔叔、李阿姨都这么说,那我父母讲的话应该有道理,所以这些亲朋好友可能在“临门一脚”都可以帮助我们。因此经营好的环境,就可以有潜移默化的力量,孩子就会茁壮成长!

管宁割席扩写作文

每个人都有朋友,朋友是和你志同道合的人;是你失意时无言安抚你的人;是你高兴时与你分享的人;是你骄傲时提醒你的人,是你自卑时鼓励你的人……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朋友之间的故事-----管宁割席。

管宁和华歆都是汉朝末年的人。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他们俩人一起在园中锄地种菜,他们手拿着锄刀,在土地上快速的锄起来,锄呀锄,他们已经累得满头大汗,突然在他们面前的地里有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管宁依旧挥锄,当作没有看见金子,和地里的瓦石没有区别,但华韵就不一样了:他赶紧扔下手中的锄头,飞快地跑过去捡起地下的金子,将金子举上天空,又用牙齿咬了咬,怎么咬也咬不动。于是他拿着金子兴高采烈地走了。

又一次,管宁和华歆同坐在席上,手拿书本,专心致志的读书。不一会儿,华歆有点看不下去了,便打了个哈欠,闭目休息,突然窗户外面传来擂鼓声,他迫不及待打开窗一看:原来是官爷。华歆叫道:“你看他们多威风啊。”,说着就跑出去看热闹了,而管宁还像原来一样专心地在读书。华韵回来后说:“那个大官很阔气,有金子好几十箱,我要是这样就好了,就不用每天辛苦干活、读书了。”这时,管宁拿来了菜刀,割破了席,坚决的说:“子非吾友也。”华歆蹲下来说:“我们不是朋友吗?” 管宁说:“我们志趣不同,不可成席。”华歆只好绝望的离去了。

故事讲完了,它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贪财,不能追逐名利,不能像华歆一样,而应该选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学习要专注,还告诉我们要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我们的学习才能进步。朋友们,你们认为呢?

管宁割席扩写作文

管宁和华歆皆为魏晋之际人,且少时为同学,但二人在性格、志趣方面差别很大。

管宁志趣高尚,一心向学,无意仕宦。在汉末兵荒马乱的时代,避乱辽悔,聚徒讲学达三十七年久。魏文帝和魏明帝都召他做官,但他坚辞不就,以讲学终其身。

华歆却不同,对世俗的财、权看得很重,不讲节义,汉末做到尚书令。当时曹操以外戚身份执掌朝政,势力庞大,华歆就投靠曹操,并成为曹操的可靠爪牙,曾带人杀了献帝的伏皇后。华歆的卖身投靠换得了丰厚的回报:曹丕称帝建魏后,他官至司徒;至明帝时,做到太尉,并被封侯,权势显赫一时。

管宁与华歆的这种差别在早年就很明显了,华歆的品德和行为为管宁所不耻。

一次,他们二人在园中锄菜,碰巧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像没有看到一样,只顾锄地,视金子如泥土;而华歆却不同,看到金子后立即停了下来,拾起金子并珍藏起来。

终于,管宁无法忍受华歆庸俗的行为,并主动与他严格分清界限。他们曾共同读书,坐在一块席子上。这时门外有乘车的达官贵人路过,管宁读书如故,而华歆立即放下书出门去看,羡慕不已。管宁忍无可忍,拿出刀来把席子割成两半,分开而坐,对他说:“你实在够不上我的朋友。”

后来,“管宁割席”这一典故,用来指志趣不同,不能共事。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中考初中文言文关于古代饮食的文学常识

全文共 2209 字

+ 加入清单

【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五牲】五种动物,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种指牛、羊、猪、犬、鸡;一种指麋、鹿、磨、狼、兔;还有一种指磨、鹿、熊、狼、野猪。第一种说法流传较广。

【五味】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种味道。烹调上讲究“五味调和”。

【六畜】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云:“所谓八珍,则醍醐、麝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后世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古代食器】古代食器种类很多,主要的有:簋(gui),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盆盂,均为盛物之器。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贵族的食器则以青铜居多。古代统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银或象牙制成。

【古代炊具】我国古代炊具有鼎、镬(huo)、甑(zeng)、甗(yan)、鬲(li)等。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古代常将整个动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古代酒器】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彝、卣(you)、纍(lei)、缶(fou),都是形状不一的盛酒器。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角,口呈两尖角形的饮酒器。觥(gon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卮,也是一种盛酒器,《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

【羹】即肉汁。有两种:一种是纯肉汁,供食饮;另一种是肉羹,制成五味调和的浓肉汤,后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贫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为羹,这就是所谓的菜羹。

【脍炙】脍,切细的鱼、肉;炙,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则用火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古代家具】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树叶编织而成,后来大都由芦苇、竹篾编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诗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几、长案、柜、衣架、巾架、屏风、盆架、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各个朝代的家具,都讲究工艺手法,力求图案丰富、雕刻精美,表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气派,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独特风格与样式,对世界不少国家产生过深远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文言文辞职信

全文共 2307 字

+ 加入清单

余本布衣,系出寒门乡野,躬耕于滑州黄河故道,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曾操童子业,久不售,砥砺琢磨,复读之,每假借于乡邻师长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余因得遍观群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终得如愿,榜上题名,一时名噪大震于十里八乡。

学业毕,余遇安阳公务员大考,幸入职县衙机关公干至今,不求闻达于富贵高官,但求温饱以生计。已近十载。春花秋月,冬雪夏雨,时光流逝过三千余日夜。遥想当年,初为公干,雄姿英发,年少轻狂,试于县衙欲酬鸿鹄之志,尝比贤达学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一则才兼文武,出将入相,光宗耀祖;二则得厚禄高薪,振赡父母家室,添衣增食,引邻里以此称焉,名利兼收,岂不妙哉。余自持博闻强志,相比于经天纬地,立地书橱之贤达,虽不敢以千里马自居,然亦非粗鄙无文之辈。恃才方可傲物,余不敢妄称满腹经纶,然应付文字刀笔之事亦如雕虫小技,探囊取物也。

受命十载,寒来暑往,兢兢业业,诚惶诚恐,畏有所丝毫疏漏懈怠。吾不擅评功摆好,分辨解释,未藉此叫苦喊愁。抑或于机关爬格子码字,无论乡野驻村挂职,绝无县衙大人眼中滑头,更非黎民口中之恶吏。与人为善,于人无害,谦逊低调,不闹不争,多数人当有公允评价。

然,世务纷纭难料,穷达有命,事与愿违,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盖因余生性简约清净、低调淡泊,躬履清俭,不治产业,恭默守静,退无私交,不善交游,非公事不言。既无求田问舍投机之道,亦少觥筹交错,呼朋唤友,寻租权力之功。且入职即作刀笔小吏,所从事者无非写写画画之事,断无滥权弄权之机。真正为千夫所指,黎民愤恨之徒公干者,皆为属“老虎”之列,再不济当是大苍蝇也,而吾辈芸芸公务员小卒,苟且一粒尘埃而已,何以祸国殃民乎?

吾辈在体制内展望未来,未必穷途末路,也绝非仕途坦荡,一飞冲天。县衙一老友私下小聚,推杯换盏间,酒后真言——“当今公务员之现状可谓:老年干部白了头,中年干部没劲头,年轻干部没盼头,尔等一介区区基层公务员,苦熬矣。

老年干部赋闲退休可以理解,身处闲职,谢绝人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物我两忘读书赋诗以自娱,怡然自得也;然则中年干部,中坚力量,如日中天,本应豪气干云,因何无有劲头?此间大有蹊跷乎?非也!探究起因,公干者待遇今非昔比,一切福利特权尽失殆尽,公权寻租空间荡然无存,江湖险恶,如临深渊,战战兢兢,稍有不慎,人仰马翻。且朝中无人者,擢升难矣,闻君一席话,惊醒梦中人,余汗颜,嗟乎,浑浑噩噩也久矣。

余出身农门,是苦皆能吃,是事皆能忍,只可惜终究徒劳无功,虽兢兢业业,知遇伯乐者,难求也,荐才识才者,难遇也,余虽贵为名马,徒有千里之能,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必骈死于槽枥之间,呜呼哀哉!

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春如旧,人空瘦,东风恶,人情薄。怀愁绪,几年离索。一声叹息,错、错、错。朝看洹水东流,暮看夕阳西坠,顿然彻悟春去秋来老将至,万事成蹉跎也。余茫然回首,所得几何?所失几何?余早生华发,不惑之年面容竟呈老态龙钟相,何也?经年累月,宵旰从公,伏案挥笔,身心俱疲矣。故美已不外现耳。

县衙十载,仅师推杯换盏,酒量陡增一长技,武功尽废,术业专攻毫无建树也。公务员者,放之社会。民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甚恐。稍出近之,思维固化昭然若揭,官腔欣欣然,技止此耳!当年学霸才子竟沦落至“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之窘境。

悲夫!且公干十载,薪酬计区区几万耳,何以安车代步,更无广厦半间一屋,偏安于二手寒舍数载,竟虚荣以故友乡党,谎称府上乃金屋美墅。实则囊中羞涩,家徒四壁立也。曾几何时,床头屋漏竟无一干处,处寒舍雨脚如麻未断绝也。屡屡节衣缩食,甚至谢绝远近亲疏往来,更鲜有友朋欢聚。呜呼哀哉!

余曾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捶胸顿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余之多艰。何时眼前突兀见高屋大房,以求庇佑吾妻儿老幼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焉?

人生非漫长无疆,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无非求一顺心意、开心颜之事,余年近不惑请辞,仅与个人心性志趣有关,同时也源于不想荼蘼春花,久事笔砚文牍之而无所用事。余每日之工作唯“公文”二字之连篇累牍,官样文章。周旋奔波于各位县衙大人之间,唯唯诺诺,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埋没梦想、消磨斗志、耗费光阴,如是而已,何等悲哀。

余常怀格格不入之窘迫,夙夜忧叹,自觉胆小怕事,不擅混迹江湖,更无攀龙附凤之能事。不想争宠上位与同僚们剑拔弩张,于是退避三舍,乃为余不二之选也。一者,不善政事;二者让位与人,腾笼换鸟,成人之美岂不快哉。

既不能两惜,何不两离,从此,彼此相忘于江湖!我清白来去,今后也自当在法治与理性轨道间行事,请强大自信的府衙尊重并保障余各项合法正当权益,不打不压,聚散相安,揖礼而别。今恳请开明之县衙大人恩准卑微无能之属下请辞,不胜感激为盼,凭尔去,遘兹淹留。

当下之中国,张扬“八项规定”、涤荡“四风”之气,力推“全面从严”,反腐浪潮席卷洪荒四野,实乃国之幸事也。县衙大人若能亲贤臣,远小人,此吾县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吾县所以倾颓也。公干数年,每与觉悟同僚论及此事,未尝不叹息县衙机关尾大不掉之患,痛恨于“四风”腐败之恶。

余离任之际,万望县衙大人,忠言逆耳之臣,亲之、信之。开门揖贤纳谏,从善如流。余心怀敬畏与期许,热盼反腐疾风厉势持续荡涤殷商洹水,最终实现权力进笼,陈规陋习破冰,政治生态清风徐来,河清海晏,众生平等,天下同此凉热。如是,则吾县之隆,吾市之兴,可计日而待也。

倘能如愿,余安身立命有生之年,还能见证、共享大安阳点滴寸进,豫北中心强市强县之硕果,则固所愿也!

西元2016年3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文言文《狼》扩写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夜色显得阴森森的,乌云不时把月掩住了,天冷冷的,不禁让人有一种不寒而粟的感觉。一个膀大腰圆的屠户独自一人走到回家的小路上,肩挑着扁担。

由于白天生意兴旺,担子中的肉早已被抢购一空了,只剩下一些骨头。他得意洋洋地哼着小调走着。突然两对绿光冒了出来,吓得屠户出了一身汗,定眼一看,原来是两只饥饿的啊!屠户的心顿时变得忐忑不安:“还是保住我的小命重要,把骨头扔给它们吃算了。”于是屠户把骨头扔向狼,大步往前跑,未料骨头被一只狼叼去了,另一只仍不死心地跟着屠户,没办法,屠户只好又扔了骨头,可却后狼停止跟随,而前狼又穷追不舍。不一会儿,骨头全没了,只见两只贪得无厌的狼还是像以前一样跟随着屠户。

“唉,我该怎么办啊?我还不想死。”屠户困惑了。屠户陷入了困境之中,心里不禁打了个寒战:“我怎么这么倒霉啊?遇到了两只饿狼,要是它们前后夹攻,我可是应付不了啊!但为了我的妻子,拼一拼吧!”屠户猛地往旁边一看,发现了在不远处有一个打麦场,场主把柴草堆积成小山似的。他终于想到了方法了,于是连忙飞奔到柴草堆下面靠着。屠户卸下了担子,抽出了一把锋利的屠刀。狼们再不敢向前走了,眼睛直瞪着屠户。一阵子后,一只狼径直跑去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的前面,似乎是放松了,闭着眼,神态十分悠闲。屠户毫不犹豫,用刀一砍,那只狼的头劈开了花,狼可怜地、痛苦地挣扎着,而屠户再劈了几刀,狼死了。

“该死的,敢来惹我。”屠户怒气冲冲地说道。屠户刚想回家,发现了在柴草堆中有东西在动,原来是之前逃跑的狼正努力地打洞,企图从这里钻进去,偷袭屠户,太奸诈了!屠户见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抓紧了机会,果断地斩断了狼的后腿,倒在了血泊之中。“原来,刚才那只狼假装睡觉,是为了诱惑我啊!可真够狡诈,幸亏我也不傻。”天色更晚了,屠户借着恬静的月光,挑上了扁担,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展开阅读全文

文言文《塞翁失马》扩写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住的十分靠近边境的老人,有一天他饲养的一些骏马无缘无故的跑到了胡人的边境里去了,人们都赶过来关心慰问他,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讨论这马是怎么逃走的,以为马再也回不来了。这时老人发话了:“谁说丢了马匹就一定是坏事了?”大家都很不理解老人为什么要这么说,过了一会,人就都散了。过了几个月,那些被人们认为再也回不来的丢失马匹发到率领着一大批胡人的骏马跑回来了。人们都替老人高兴,可是与上次不同,上次丢马时老人的表情是十分平静的,可适当丢失的马失而复得之后脸上反而露出了愁色,人们再次来探望他时就更不能理解他为什么会愁容满面了。有人问他:“老头,你为什么如此焦虑?”他答道:“马失而复得,不见的一定是一件好事。”

人们都在私下开始议论了起来,有人甚至还骂道:“破老头,天下掉的馅饼都砸到他的头上来了,他不但不要,竟然还在那里杞人忧天,真是愚蠢!”可是老头只是笑一笑,并没有理会他们,不一会,人们就回去各司其职了。从此之后,老人家中的良马越来越多,而他的儿子又十分爱骑马,只要闲得没事就会骑着马到街上去兜圈,最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儿子有一次一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摔成了大腿骨折。人们都来看望老人和他,人们都在叹息,并没有说话,可是在这时老人说:“这事情从表面上看来是一件坏事,可是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呢!”大家都觉得老人这次是因为被他儿子出事儿吓得变傻,变疯了。但是人们都碍于他儿子的面子,都没有说什么,一边叹息着,一边走出去了。但是没过多久,世事无常,胡人竟然开始攻打边境了!大家都气愤填膺,急不可耐的去保卫自己的领土,所有强壮有力的男人都被派去打仗了,只听见杀声一片,刀剑无眼,暗器伤人,打仗的人已经死去了十分之九了,但是胡人的攻势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还一次次的发起了进攻与冲锋,眼看着防线就要被敌人冲散了,老人和他的儿子却仍然安然无恙,老人因为年老体弱而不能参战,她的儿子因为受了伤也没有被别人派到战场上去战斗,正是因为这样,父子俩才得以相保。有些时候我们要把自己的眼光放得长远一些,不要因为一些小的失败而自暴自弃,也不要因为获得一点小小的成就就沾沾自喜,只有将自己的想法和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我们才能取得人生中最大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对高考文言文满分作文的几点思考

全文共 1738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高考,总是有另类的作文见诸报端,引发网友们的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的热议。今年最热门的另类高考作文,则莫过于两篇与为当代中国的爱国者与民族主义者提倡的显学,即“国学”有关的文章:一篇为湖北一考生的一篇名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体长诗,被教师们评为今年高考语文“最牛满分作文”;另一篇为四川一考生的“甲骨文高考作文”,害得阅卷老师劳师动众地请古文字学的专家进行了翻译,最后经专家和阅卷组反复协商,认为该作文离题严重,最终被评仅得6分。

两篇文章我都认真地读了一遍,所谓“认真”,就是虽然读不下去,可为了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强迫自己去从头至尾给读完。从内容来看,我实在看不出为什么前者就应该得满分,而后者却只能得6分。其实,二人的文章都是高考作文中常见的那种假大空的“考八股”,都符合政治正确,积极向上这种“主旋律”所要求的标准,同样地矫揉造作,满纸谎言,缺乏真情实感,只不是一为用古文翻译的白话文,一为古文字写就的白话文,为何得分竟如此悬殊呢?

俗云,“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两篇文章在当代中国之所以产生如此这般的轰动效应,只是因为当代中国人于他们所推崇的所谓“国学”其实已是非常陌生了。换言之,正因为“国学”正在迅速地走向死亡,才引发了国人对于“国学”的非理性的狂热,并将任何能与“国学”能扯上一点点关系的事物都推向了一种神圣的位置——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大卫·里斯曼在《孤独的人群》一书的序言里所言,“一旦某一群体或民族开始利用民族主义或旧信仰、旧习惯复兴运动来保护其独特的历史遗产,这就标志着旧有的习惯势力已开始自发地、无可挽回地走向灭亡。”如果国人对于自己的传统文化比较熟悉,而且古文的写作能力或阅读能力普遍较强,至少《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体长诗是不会引起任何关注的,更不可能打满分。

就《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体长诗来说,充其量就是一首拼凑而成的“打油诗”罢了,而阅卷老师竟然称这首诗“形式和内容表现上都堪称一流”,无异于“见骆驼而谓马背肿”,实在是少见多怪,坐井观天——说得粗俗一点,就像太监看见一个牙签大的小鸡鸡,也觉得惊才绝艳一样。这实在是一首又长又臭,俗不可耐的“诗”,有古诗之形而无其神——甚至根本不能算是诗。有网友分析了此诗的用韵,发现全诗共有韵脚51处,其中不合韵的有16处,重复用韵的有16处,超过60%的韵脚都有问题。这且不说,从诗的遣词造句方面来说,大多数句子,你都能读得懂,可就是觉得别扭,因为与古汉语的习惯用法相违背,就像时下一些街头讨饭的乞丐写在地上的“顺口溜”。而且,你可以发现大量改造前人成句而成的句子,如第一句“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就是由毛泽*《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的“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改写而成的——在其他的地方,我们还能见到杜甫、秋瑾、丘逢甲等人的影子。就整体而言,该诗无非就是将中国历史教科书上所灌输给学生的那点可怜的“史实”和附着于其上的正确的意识形态用“诗”的形式给拼凑出来罢了。至于古诗之意境、之神韵,哪里能见到一点点影子。如果将这种狗屁不通的破玩意评为满分作文,除了说明阅卷老师的不学无术却又自以为是之外,就象那些尸位素餐的大人老爷们竟然将余秋雨捧为“大师”,并将他臭不可闻,比这篇满分作文强不了多少的文章放入中学的教科书一样,无异于误导了学生,让他们更加分不清黄钟与瓦缶。屈原《九章·怀沙》云,“凤凰在笯兮,鸡鹜翔舞”,此之谓也!

该“诗”能获得满分,其实并没有出乎我的意料,却恰恰是我意料之中的事儿。在当代中国这种如此贫瘠、如此寂寞、如此腐臭不堪、如此令人窒息的文化沙漠里,我实在不能期望真正的好东西能获得人们的青睐。当人们都将鱼目当成珍珠的时候,我一个人在这里说人们眼中的珍珠其实只是鱼目,实在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儿——犯了为人处世之大忌讳呀!那么,同样是很臭的文章,为什么用古文写的能得满分,而用古文字写的却只能得6分呢?只是因为后者严重挑战了阅卷老师的智慧,使他们无法表现出自己的聪明、睿智和明断罢了,若是这位朋友也将他不知所云的“八股文”用古文或古诗的形式给“翻译”出来,可能他的文章将同样也会成为四川版的古诗文体“满分作文”。

[对高考文言文满分作文的几点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全文共 1275 字

+ 加入清单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文言文,关于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家会分辨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希望能帮到您!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白龙微服的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1155 字

+ 加入清单

吴王想请百姓一起饮酒,伍子胥劝谏说:“不能这样。从前白龙从天上下到清冷的池子里,变成鱼,渔夫豫且射中了它的眼睛。白龙向天帝告状,天帝问:‘在这个时候,你待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白龙回答说:‘我下到清冷的池中,变成了鱼。’天帝说:‘鱼被渔夫所射是理所当然的,像这样,豫且有什么罪过呢?’那白龙是天帝豢养的珍贵动物,豫且是宋国身份低贱酶奴隶,白龙不变成鱼,渔夫就不敢射它。现在君王放弃国君的地位,而跟平民百姓一起饮酒,我担心将会有白龙被豫且射中一样的祸患了。”吴王这才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一席鸿门宴,引发后人最多感叹的,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到底是妇识短见还是丈夫义举?在现代楚汉研究中,主流看法多认为,项羽的确有妇人之仁,且不听臣言,狂妄无礼,刚愎自用,最终输给了刘邦,落得惨死乌江畔的结局。我们一起来看看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秦始皇死后,秦帝国暴虐苛政,民不聊生,老百姓群起而反之,各路英雄皆起兵逐鹿中原,欲取秦而代之。项梁、项羽叔侄起兵,推楚王孙熊心为怀王,恢复楚地,时刘邦率众来投。因此时的秦军主力,一在南越拓土,一在长城守边,故六国诸侯军得以借此机会整顿复兴。但不久,秦少府章邯率军平乱,先后打败并斩杀了陈胜、吴广、项梁等人,又邀击诸侯于赵国,战局迅速变得对秦有利。

在形势危急之际,怀王召集宋义、项羽、刘邦议事,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消灭秦军主力,并慑服诸侯,再一同取道函谷关人关中;一路西进,经武关进入关中,取咸阳灭秦。怀王与宋义、刘邦约定,谁先人关中,就可以在关中称王。也正是这个约定,成了后来鸿门宴的诱因。

现在先来说说这两路联军。西路主将是刘邦,北路主将则是宋义。刘邦率领的西进军,一路智取力夺,居然先项羽打进关中。其实并非刘邦运气好,而是其本身就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刘邦是后来投奔楚军的,他的人马并非楚军主力,他手下的这支兵也大多是一些跟着他从沛县造反出来图口饭吃的老乡亲。他一边打仗,一边收聚陈胜、项梁战败后的散兵游勇,也收编了几个大城市投降的守军。纵使这样,刘邦打到咸阳时也才只有十万余人而已。如此,刘邦卓越的军事才能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刘邦深知民心的重要性,于是兴仁者之兵;他明白战场变幻莫测,于是熟谙诡谋之用。如此看来,刘邦能先项羽入主咸阳,靠的就不光是运气了。而且刘邦入主咸阳后,对手下将士约法三章:妥善安置故吏,不抢秦宫女人,不杀降顺将士,不贪府库财宝。当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刘邦更是做出了惊人之举——老老实实退军 霸上。

这又是刘邦高人一处的地方。其实一个人若想成功,他必先有的品质就是白知之明!刘邦清楚现在自己还不是项羽的对手,那么他只有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道德完美的圣人,一位亲切的战友,一位身先士卒的前锋。正是自己的这份低调,让项羽在鸿门宴上找不到杀自己的理由。由此可见,刘邦的确非等闲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典故大全之人物/将相

展开阅读全文

文言文狼扩写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盈盈月光洒在乡间的羊肠小路上,两边的松林阴森森的,不时有几阵风吹过,树叶沙沙直响。一个屠夫走在回家的路上,悠闲地哼着小曲。今天可赚了不少,带来的全卖完了,回家还可以用剩下的骨头熬汤。屠夫脸上满是笑意。

可这看似平静的回家路上,却是危机四伏。不过,开心的屠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依然兴奋地向家走去。就在这时,屠夫背后好像出现了两个影子......

!它们似乎闻到了骨头中残留的肉香,由于极度食物匮乏,这两只狼为了生存只能冒险,它们紧紧地跟在屠夫后面走了很远。

屠夫愈来愈觉得不对劲,转头一看,吓住了!赶紧把骨头扔出去给狼。这两只狼还嫌不够,给了一只,另一只还跟着,给了另一只,前面一只又吃完了。就这样,两只狼还是像原来一样追赶屠夫。

屠夫担子里的的骨头没了,办法也没了,剩下的只是自己了。天哪!万一这两只狼前后夹击就完了。屠夫一时慌了阵脚,两只狼步步紧逼,屠夫此时也只能坐以待毙。

怎么办?屠夫的脸上起了密密麻麻的细微汗珠。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事情突然有了转折。屠夫一眼瞄见了不远处的麦场,那可是有利地形,一个个的柴草堆很适合隐藏。他抓住这个时机,以最快的速度飞奔过去,依靠在柴草堆上。他卸下担子,拿起屠刀,准备大干一场。狼一见这种情形,不敢上前,虎视眈眈地朝着屠夫。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好像受不了这种瞪着眼的无硝烟的冷战,一只狼离开了,而另一只也好像宣布投降一样,眯着眼,神情好不悠闲,它像一只狗蹲坐在前面。屠夫却不管什么,上来就是用刀砍狼的头,又跳起来砍了几刀,直到把狼杀死为止。屠夫松了一口气,没想到一转身又看见一只狼在柴草堆旁打洞,原来它想从后面攻击屠夫。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它哪里知道死亡已经向它逼近,它还以为这样就能捞到肉吃呢!只见屠夫从后面劈下去,狼的后腿断了,血光四溅,这只狼也被屠夫杀死了。

这时,屠夫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骗对手的。唉!两只狡猾的狼,它们自以为多么精妙的计策,在人类看来也只是雕虫小技罢了。转眼间,它们都被杀死了。动物们的欺骗手段,不过给人类增添笑料,臭名远扬。

展开阅读全文

改写初中文言文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及答案

全文共 3211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答案

1、商鞅立信

【原文】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民信之,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字词解释】

①令:指变法的命令。②具:准备好,指政令的公告已写好。③未布:没有公布。

④市:贸易市场。⑤募:招募。⑥徙:迁徙,这里指搬走。⑦金:古代货币单位。

【阅读训练】

1、解释:(1)既:;(2)徙:;(3)予:;(4)辄:;(5)以:..

2、翻译:

(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

(2)民怪之,莫敢徙:

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2、田登为郡守

【原文】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

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节选自《古今谭概》)...

【字词解释】

①笞(chī):鞭打,用竹板抽打。②州:此指郡。③值:遇到,碰上。

④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⑤揭榜:张贴告示。⑥于:介词,在。

【阅读训练】

1、解释:(1)作:;(2)笞:;(3)于:;(4)云:;(5)本此:

2、翻译:

(1)怒人触其名:

(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3、为什么“举州”皆谓“灯”为“火”?

3、书法家欧阳询

【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乃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

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选自《书林纪事》).

【字词解释】

①裘:皮袍②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③及:等到④复:又,再⑤布:铺开

【阅读训练】

1、解释:(1)尝:;(2)书:;(3)反:;(4)伫立:;(5)去:

2、翻译:

(1)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2)及疲,乃布裘坐观: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4、伊犁凿井

【原文】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

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具得泉,但汲水以长绠耳。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不谬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字词解释】

①伊犁:地名,今新疆境内②汲:取③佐领:清朝八旗兵的官名④就:靠近⑤皆:都⑥故;所以⑦乃:于是⑧果:真的⑨俢绠(gěng):长绳子⑩雍州:古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泛指西北地区⑾特:只是

【阅读训练】

1、解释:(1)茍:;(2)安:;(3)具:;(4)耳:;(5)灼然:;

(6)谬:

2、翻译:

(1)皆汲水于河。

(2)乃拔木就根下凿井

3、本文给你什么启示?5、陈万年教子【原文】陈万年乃朝中重臣,尝病,召其子陈咸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

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读“谄”的...

读音)也。”万年乃不敢复言。选自(班固《汉书·陈万年传》)

【字词解释】

1.咸:陈咸,陈万年之子。2.大要:主要。3.乃公:你的父亲4.尝:曾经5.谢:道歉

6.语:告诉,对??说7.显:显赫8.杖:打9.其:陈万年的儿子(代词)10.大要;主要的意思。11.具晓:完全明白12.复:再13.具晓所言:您说的话的意思我都明白。14.谄(chǎn):阿谀奉承。15.睡:打瞌睡。

【阅读训练】

1、解释:(1)乃:;(2)戒:;(3)语:;(4)之:;(5)曰;(6)具:.

2、翻译:(1)不听吾言,何也?

(2)万年乃不敢复言。

3、“万年乃不敢复言。”的原因是什么?6、蛇衔草

【原文】昔有田父耕地,值见伤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伤蛇走。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

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抱朴子》云,“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是也。.

(选自《太平广论》)

【字词解释】

【阅读训练】

1、解释:(1)昔:;(2)值:;(3)焉:;(4)著:;(5)以:(6)验:

2、翻译:(1)经日伤蛇走:

(2)蛇衔(指蛇衔草)能续己断之指如故:

★7、王充博览

【原文】王充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

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选自《后汉书王充传》)...

【字词解释】

①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东汉著名唯物主义学者。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约卒于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轻时到都城洛阳求学,拜班彪为师。后来回乡教书,曾任过功曹、治中等小官,晚年闭门潜心著书,终于完成了不朽之作。

②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草创的。③章句:逐章逐句的疏通理解。④称:称赞、赞扬⑤师:拜······为师

【阅读训练】

1、解释:(1)京师:;(2)好:;(3)肆:;(4)辄:;(5)遂:

2、翻译:(1)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2)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3、“百家之言”中的“百家”是指什么?★8、王羲之书六角扇

【原文】王羲之,东晋之大书法家也。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

姥初有愠色。羲之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复见......

羲之,羲之笑而不答。(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字词解释】

①蕺(jì):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②王右军:即王羲之,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故又名王右军。③书:写字④竞:争着⑤耳:罢了

【阅读训练】

1、解释:(1)姥:;(2)愠:;(3)因:;(4)但:;(5)以:;(6)他日:

2、翻译:(1)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2)姥如其言,人竞买之:

3、从“羲之笑而不答”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9、顾炎武手不释卷

【原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

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释;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

书而熟复之.(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字词解释】

(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旅行。先生,指顾炎武。(2)厄塞:险要的地方。(3)曲折:详细情况。(4)即:靠近,引申为走向。(5)坊肆:坊:街肆:商店、店、客店坊肆:街市中的客

店。(6)对勘:核对校正。(7)径行:直接行走。(8)诸经注释: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

(9)熟:仔细认真。

【阅读训练】

1、解释:(1)以:;(2)询:;(3)或:;(4)发:;(5)足:;(6)诸:

2、翻译:(1)或径行平原大野:

(2)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3、文中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10、吕僧珍为官

【原文】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重恩,..

无以报效;汝自有常分,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僧珍住市北,前有督邮廨,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

僧珍怒曰:“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吾私宅!”(选自《梁书·吕僧珍传》).

【字词解释】

①既至:指回故乡做官。②常分:正当职业。③肆:店铺。

④督邮:官名,汉代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兼管司狱讼捕等事,唐以后废止。⑤廨,官府的房子。

【阅读训练】

1、解释:(1)私:;(2)荷:;(3)无以:;(4)汝:;(5)咸:;(6)益:

2、翻译:(1)乃弃业欲求州官:(2)岂可徙之益吾私宅!:.

3、吕僧珍具有怎样的美德?★11、苛政猛于虎

【原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

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于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不去也?”曰:.

“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焉,苛政猛于虎也!”(选自《礼记》)..

【字词解释】

(1)哀:极伤心。(2)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用。

展开阅读全文

古风五年级文言文改写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魂伤,红绡香断,满怀愁绪谁明?

怎奈风送晚,月圆花影,楚楚悲情。

残灯难入梦,恨绵绵,枕浸珠凝。

冷夜谁相怜?瘦身损落空冥。

——题记

轻拂绿水梦难追,杨柳岸上鸳鸯羡,青丝缕缕逐春意,千条碧玉荡风帆。君可知?去年今日曾携手,柳岸桃花正香浓,婀娜舞姿添彩韵,妩媚柔情两相凝。缱绻柔丝结情意,淡月微波照心弦。桃面人花今不见,锦衣霓裳为谁舞?一丝苦意入心间,几许凄凉谁怜惜?今夕孤身寂,却是泪眼湿,临窗疏影暗,无语寄相思。叹多情,又多情,谁人知我泪残痕。不相念,又相念,谁人解我断肠魂。

桃花飘落的残红,将我的灵魂掩埋,拈一支素笔,将你画在心底,只为你,写下我一世的柔情。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你书一阕纸墨,挥毫流年的沧桑,满目酸楚如一缕清凉的月影流泻长空,你眉宇间淡淡的忧伤,颤抖我此刻的柔情,牵扯我无言的盈盼,风舞慢丝的惆怅,拂乱我静茹深海的心湖。我与你天涯的相逢,从此,沧海穿望成桑田,红颜孤守成荒凉。点点浮花幽怨柳,相思无奈落空楼。回首怨情深,终日泪凝眸。那满地飘落的残红,可否听见我此时的心痛?

镜里观花影,水中望月天。素面谁相见?孤影暗自怜。尘缘未尽却殊途,空叹落花无。一夜寒风过,残秋画里图。人生短暂似花枯,魂去暗香余。望尽天涯愁绪飘,锦怨轻弹,飞上云霄。空明不解暗伤来,香翠飘零,恨水迢迢。陌断幽魂梦里招,泪溅苍穹,谁念瘦腰。愁颜暮锁黛眉低,漫浸相思,咽泣琼箫。谁在月下轻舞疏桐,弄得花落如雨?只恨离别,夜夜无穷尽。案上素笺,时光如锦,默默不语,不悦相期。灯火凄惶,曼华染香,云鬓横斜,倦依琴箫,尘世铅华,遍阅繁华锦簇,人间苍凉。

寂寞朝朝暮暮停,断雨残云,啼恨难平。浮生幽叹宿缘迟,谁赴情殇?转瞬凄零。高楼望断,看尽世人离合,然一曲凄然拨弦的却是我自己的悲歌离叹,凝眸问月,一纸的墨香,暗伤在红尘前世今生的水墨涟漪之中独自吟唱。香凝浅拭愁盈绪,一曲离歌尽悲欢,红尘残梦谁相忆?柳岸桃花断香魂。孤影凄怜,泪葬红颜。尽落尘烟,半世风情,人去岸空水自流,为君写墨一生还,瘦影生寒,寂守孤城。

展开阅读全文

陌上桑续写文言文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使君问罗敷:“令夫何许人?何故遗汝此?如实速答来,不者休怪吾!”罗敷正色答:“夫乃东方侯,吾乃侯爷妇。区区一太守,安敢无礼仪!”使君悻悻拜,旋即命小吏:“汝为细细查,寻此东方侯!”

罗敷既归家,以此报阿母:“太守心不轨,幸得儿巧舌。此非长久计,请举家迁出。儿可为织素,以此养父母。”阿母一何惊,惶急不可为。罗敷点家财,封装即上路。

行至州府界,但见道中卡。道旁为何人?使君立忿忿。罗敷急回首,官兵围团团。使君上前去:“汝尚欲何走?寻汝“东方夫”?”阿母欲奔逃,即为刀下骨。罗敷泪洗面,请入太守府。

值此焦灼时,林中现一人。腰悬鹿卢剑,身跨青鬃马。黑袍裹健体,净面蒙黑纱。拔剑相与战,一人抵十卒。使君便大骇,趔趄正欲走。侠客喝一声,使君人头落。复前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执子手,泣涕零如雨。

侠客谓罗敷:“吾慕子甚久,恐不称子求。吾无千余骑,亦非王公侯。今朝逢此变,吾未护子周。世间唯汝吾,此亦命中缘。前途路漫漫,往事堪回首。愿得一人心,常伴子偕老。”罗敷相拥言:“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吾不求富贵,子即吾“东夫”!”

此后深山中,多一神仙侣。自成桃花源,旁人徒羡慕。又值百年后,山林鸟双飞。一鸳伴一鸯,并行穿云霄。

世物皆腐朽,唯有情长存。譬若山间桑,郁郁乎陌上。后人临此地,皆叹陌上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