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故事

故事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故事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故事问题。

分享

浏览

6157

作文

27767

先盛半缸饭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一次青年电视公开课上,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19xx年,十六岁的王健林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当时,部队正在积极开展野营训练。战士们每个人背一个粮袋、背包,就拉出去训练,负重至少也有二十来斤。野营训练的环境很恶劣,积雪很厚,没过了膝盖,野外宿营,什么也没有,需要自己挖个雪洞,钻进去过一晚上。每天平均要走六十里,甚至七八十里。如果你受不了了,可以坐后面的收容车,但这意味着你当年的五好战士就评不上了。

天气寒冷,加上每天的训练强度很大,战士们的饭量大增,而粮食供应却没有增加,大家普遍都吃不饱。当时的老班长看见王健林岁数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于是好心告诉他说:“小王,我给你说个事,首先你要承诺保密,我教你吃饱饭的招。”王健林连忙说一定保密。当时,部队吃饭用的是搪瓷缸,老班长告诉他说:“你呀,上去先盛半缸,等吃完这半缸,你再上去盛一缸满的,这样你就能吃饱了。千万别傻傻地先去盛一满缸,很多人都有这个心态,上去先盛满,等吃完了再来,就没第二次了。”王健林就靠着老班长教他的这招,在野营训练中吃饱了饭。

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对王健林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他深刻体会到:做事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勤于思考、懂得取舍,把眼光放长远,才能有所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五单元作文:我和书的故事_800字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从我看她的第一眼起,我的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她与我有缘。”以后的日子里,我便千方百计地接近她,试图了解她,时间不长,渐渐发觉,我已深深地爱上了她。也许是厌倦了苦燥无味的ABC,也许是为了逃避令人窒息的x+y,我一次又一次地约她出来,从她那泛着清香的扉页中,走向一个陌生而又新鲜的世界。

不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求“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为功利,不为分数,不为文凭,不为学历,只为心中那份渴望,只为心中那片怡人的“绿地”。她的知识是那样的广阔无垠,她的话语是那样的富有哲理;她的目光是那样地温暖,好像能融化世界上所有冰冻的心田,她的双手是那样的温柔,好像能抚平人世间所有的伤口……当我因失败而痛苦迷惘时,她总这样对我说:“真正的光明并不是永远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远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并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不为卑下的情操所左右罢了;当你要战胜外来敌人时,首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要你不断地自拔与更新。”

当我因小小的成功而手舞足蹈时,她总这样对我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真正的强者,不但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还要经得起成功后糖衣炮弹的洗礼,当你沉浸在幸福的甜蜜里赏花赏月时,只怕别人已到了峰巅了。”当我因“微微的困惑”而不能自拔时,她总这样对我说:“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是流星,有的是恒星。流星是美的,可它终究是一颗流星,流星的意义在于瞬间即逝,流星的美也只源于刹那间。流星毕竟是流星,若追寻长久,只能等待属于自己的那颗恒星,死死地抓住这瞬间的美,痛苦只能是自己。”

当我畏首畏尾踌躇不前时,她会送来这样的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啊!这就是她,不管是树荫之外喧嚣着浮躁的热浪,还是窗外肆虐着凛冽的寒风,只要和她在一起,她就会在热浪之中营造一片清凉,在严寒之中托出一份温暖。她就是书,这就是我和书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成长故事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妈妈带我来到了学校教导处,准备插班。老师先给了我一份数学试卷,我一审题,觉得还不算难。接着老师又给了我一份语文试卷,一看不会的题比比皆是。当时我的头脑还算清醒,忙问:“老师,您校使用的是哪个版本的教材?”老师递给我一本语文书。我一看,哇!比我在广东学的书打了一半,还厚了许多,内容也大相径庭。最后老师又给了我一份英语试卷,接过来一看,令我眼花缭乱,顿时傻了眼,无奈,只好对老师说:“许多题我都没学过。”这一切令我十分沮丧。

校方最后决定,要么重读一年,要么买套书自学,等参加考试后再做决定。这两条路摆在了我的面前,当然,我不甘心走第一条路。

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都沉默不语。可一进家门,我便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对妈妈抱怨地讲:“假如您不让我转学,也不会有今天的局面;假如您让我从一年级就在上海读书,我也会是很棒的;假如您……”

这时,爸爸亲切地把我叫到他的身边,并在一张纸上写下两行字递给我,他和颜悦色地说:“孩子,请你为爸爸读一下。”我满腔的怨气还没平息,但又不敢违抗父命。只好读道:“逆风歧路舟车难,磨砺壮志韧复坚。”接下来爸爸又语重心长地为我解释了一番。爸爸的这番道理,让我茅塞顿开。

我赶忙向妈妈赔礼道歉,并请妈妈为我买来一套教课书。用了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刻苦地学了起来,最后我终于升学了。

从那天起,我便把爸爸的这句话,视为我的座右铭,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要克服重重困难,朝着自己的奋斗目标攀登!攀登!再攀登!

展开阅读全文

与剪纸有关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民俗又火了:扭秧歌,挂花灯,贴窗花……在诸多民间艺术中,民间剪纸可算是最易让人接受的一张“喜庆贴”了。每每看到那一张张剪纸点缀、美化着人们的生活,对剪纸的那份爱又涌上了心头……我喜欢上剪纸,最早还得从美术熏陶说起。

记得从四、五岁开始,多才多艺的爸爸经常给我画小动物,寥寥几笔就能将各种小动物勾画得活灵活现,那时,爸爸在我心目中真是棒极了。后来,爸妈由于工作忙,将我送到奶奶那儿。奶奶有一双巧手,常常是随便几剪子就能将一张纸铰出不同的花样来,那泛黄的纸,失去光泽的剪刀,精致的图案,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许从那时起,我就被艺术的魅力所征服,也许正是这种家庭氛围,使我对美术有了最初的朦胧的认识。在我上高中时,偶然的一次机会,美院的朋友送给我两本关于剪纸的书。我被书里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通过这两本书,我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剪纸,它那巧夺天工的表现手法彻底折服了我,于是我成了不折不扣的剪纸Fans。因为我有美术基础,学起剪纸来就如鱼得水。

不过剪纸是个细致活儿,心急的人做不来,往往一件作品马上就要完工了,却因为一不小心剪断了一根线条而功败垂成,让人惋惜不已。所以要说起来,这剪纸还能修身养性呢。只有用心去体会其中的奥妙,才能使作品顺乎自然,质朴清新,拙中见巧,粗犷处大刀阔斧,细微处行云流水。对我来说,剪纸是一种享受。双眼盯着花样,一剪一剪,像是用剪刀剪出心里的话儿,那剪刀铰纸时发出的轻微的声音像美妙的音乐,在这美妙的音乐里,可爱的动物“活”了,美丽的花“开”了……以前好动的我总坐不住,自从喜欢上剪纸后,竟然可以头也不抬地连续工作五、六个小时,朋友说我有点儿“痴”了。时间长了,家里人也受了我的影响。有一次,一件作品才完成一半,我放下忙别的事去了。

回来后发现不知谁动了剪纸,而且将作品弄得不成样了。逼问小妹,小妹不招,妈妈倒招了,她说她试着刻了刻细微处,没想到没有掌握好轻重,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尽管心疼自己的作品被损,但看到家人也被剪纸感染,心中却充满了喜悦。我非常喜欢一首赞美剪纸的诗:蔡候造纸蔚丹竹/巧女择来绘锦图/天地风光皆展现/人间姿态尽留足/刻刀有韵勤裁入/画笔凝神细剪出/撒下仙花一朵朵/彩云飞向万家屋。我想,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爱这个世界,你只要热爱生活,生活总会是美好的。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剪了不少作品,主要有《踏雪寻梅》、《晴雯补裘》、《孔雀女》、《猴子捞月》、《庆十·一》、《十二生肖》、《菊》、《鹤》、《捐赠》、《秋天的童话》等,这些作品,有的被朋友要去了,有的又让我送了同事,留在手中的很少了。

眼下,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又要来到了,在这钻石昂贵的年代,我们不妨送朋友一幅精美的剪纸,看是不是一样可以珍藏到地老天荒……

展开阅读全文

神话故事:蛇的报恩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崔炜在市集上看到一位孤苦零丁的乞丐婆,由于很多天没有吃饭,饿得头昏眼花,走路也摇摇晃晃的,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撞倒了路边饮酒人的酒,这群青年气势汹汹地责骂乞丐婆,还有几个人想要揍她呢!

在一旁观看的崔炜,心里非常同情乞丐婆。虽然他身上半毛钱也没有,但是他仍然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偿还酒钱,为乞丐婆解了围。崔炜才排解了纷争,一转头,乞丐婆竟然不见了!但是生性旷达的崔炜毫不在意,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就回家了。

这天晚上,崔炜梦见有一条青色的蛇向他道谢:“下午多亏公子搭救,真是非常感激。特地送来一些艾草做为报答。这个艾草妙用无穷,它可以去除各种赘瘤肿块,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了,不要多用!希望它能帮你完成心愿,娶一房贤妻。”说完,青蛇再拜谢一次,就消失了。崔炜从梦中惊醒,想着梦中的情景,觉得真是不可思议,但是伸手一摸到床边,竟然真的有一束艾草!

不久,邻县的一位姓任的大富翁的女儿得了一种怪病,头上长了一颗大肿瘤,访遍了名医,都没有治好。于是任大富翁只好贴出一张告示:“只要有人能医好小女的病,我愿将女儿许配给他。”崔炜听说了这件事,想起了自己的灵药,就抱着试试的心态到了任大富翁的家。

果然就像青蛇所说的,任家小姐敷上艾草后,不到两家就消肿痊愈了。就这样,崔炜娶到了温柔可爱的任家小姐为妻,而艾草的功效也被人们广为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鹤归华表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鹤归华表的意思是感叹人世的变迁。出处晋陶潜《搜神后记》。语文迷小编为您分享成语故事:鹤归华表,希望大家喜欢!

在苍凉古迈的关东大地,山峦无尽,岭岱莽莽。在这连绵的山岭中,有近千座状似莲花的奇峰组成的千山。千山,古称为千朵莲花山,又名千华山,也叫积翠山。

千山第一高峰是仙人台,海拔708.3米,它以丁令威成仙化鹤归来的传说而得名。

据晋陶潜《搜神后记》中记载,汉朝时,辽东人丁令威,在灵虚山学道。后来,经过多年的苦修,丁令威得道成仙。千年后,他化成一只仙鹤飞回到辽东,落在城门前的华表柱上。

有一少年,见此,就拉起弓弦想射他。丁令威就飞到空中,徘徊良久,不肯离去,并说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

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说完后,他冲天飞去。

后世常用“鹤归华表”感叹人世的变迁。

展开阅读全文

哲理故事:压力效应

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在组织行为学中,由于工作压力而导致心理上的异常反应,从而影响绩效的现象,人们称它为压力效应。小编收集压力效应的哲理故事,欢迎阅读。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瀚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了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慌失措,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年轻的水手嘟囔着。

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水手们还是照做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地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了。

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上万吨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轻的小船。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则是最危险的。”

这就是“压力效应”。那些得过且过,没有一点压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像风暴中没有载货的船,往往一场人生的狂风巨浪便会把他们打翻。

压力,能使人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多方撞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从而自觉把握人生的走向。有一在某重要部门任职十多年的中年人,手中有点儿权,但他不以为骄,为人正直,洁身自好,人际关系亦不错。当谈及这方面的情况时,他说:“这应得益于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磨炼。当年在农村苦与累且不说,由于家庭的原因,政治上受到压抑,招工上学全没我的份儿,在一块下乡的知青中我是最后一个回城的。我知道有今日来之不易。靠我工作的便利条件,搞点歪门邪道是容易的,但我知道那样做的最终后果。想想当年和我们知青一块劳动的同龄人,他们大多数仍还在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土里刨食’。所以,我始终能保持一种清醒和理智。其实,人要有所为,就要有所不为。该做的一定要做好,不该做的坚决不做。人要有所得,就要有所失。该失去的东西就要毫不吝啬,甚至忍痛割爱。得到的并不一定就值得庆幸,失去的也并不完全是坏事情。能否从容对待、恰当处理这些问题,就看自身的修养和品德了。”

相反,人若是太幸运了,离开压力的“哺育”、悲痛的“滋养”,常常是浅薄的。懒于思考,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自己的能力究竟有多大,最终只能碌碌无为,成为坠地尘埃。

理智地对待因压力而形成的适度紧张能增强大脑的兴奋过程,提高大脑的生理机能,使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破釜沉舟的故事便是化压力为动力的最好证明。

项羽率领楚军援救赵国,看到秦军十分强大,将士中出现了畏战情绪。项羽亲自率领一支精干部队打先锋,直接迎战秦军的主力。当部队过了滔滔漳河,项羽命令部下:“把过了河的船通通凿穿,沉于河底;把做饭的锅全部砸碎,丢弃不要。军队只带三天的粮草,急行军迎击敌人。”和秦军交战后,楚军因为失去了退路,个个奋勇当先,结果接连取得了九战九胜的战绩,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局。

人生箴言:项羽破釜沉舟之举,看似鲁莽愚蠢,实质是大勇大智的表现。试想,若是没有当时的破釜沉舟之举,哪来此后的胜利局面呢?

展开阅读全文

指鹿为马的故事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指着鹿,说是。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小编收集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欢迎阅读。

成语“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登基,宰相赵高野心膨胀,阴谋篡夺皇位。可他拿不准朝廷中大臣有多少人能顺从他的意愿,又有多少人反对。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检验一下自己的威望,同时摸清有谁敢反对他。

一日上朝,赵高牵了一只鹿来到大殿上,对秦二世说:“臣有一匹好马献给皇上。”秦二世一看,这哪里是马,分明是鹿!便笑道:“丞相咋糊涂了,这是头鹿嘛!”但赵高却大声说:“皇上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站在下面的大臣们心想:明明是头鹿,硬要说成马,赵高又在搞什么名堂?而那些平时紧跟赵高的人则立即拥护赵高的说法,纷纷赞叹:“承相说得对,真是一匹好马啊!”也有敢说真话的表示不同意,但人数少,音量低。胆小怕事的人则不断倒向了赵高一边。于是殿堂之上,“好马”之声占据了绝对优势,弄得秦二世也动摇起来,反倒怀疑自己是否弄错了,竟也相信可能就是匹马。事后,敢于说鹿的大臣先后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

这个故事流传下来,人们用“指鹿为马”比喻某些人依仗权势故意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有的人则与之沆瀣一气,或趋炎附势,或慑于其淫威是非不分助桀为虐。

说这故事是发生在秦朝,但指鹿为马在我国历史上也一直存在。文革时期恶人当道冤狱遍地,便是指鹿为马达到了登峰造极。到现在,指鹿为马也没有绝迹,特别是有的官员,本该是明辨是非,主持公道,但在实际上却黑白不分,是非颠倒,岂不就是“指鹿为马”?

历史是过去,但历史永远没有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周总理的故事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周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我国建设成就。这位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嘲笑中国穷,实力差,国库空虚;一个是想刺探中国的经济情报。周总理在高级外交场合,同样显示出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让人折服。你说这样的问题事先怎么准备,没有雄辩的口才和飞速的思维怎么可能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故事]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黄河岸边有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是个十分贤惠懂事理的妇女。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拿回家交给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劝告他说:“我听说有道德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接受带有污辱性的施舍,更何况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使自己得利而玷污自己的名声呢?”乐羊子听了,惭愧万分,便把捡到的金子放回了原处,并且外出求学访师,以求能在学问上有所进步。

然而过了一年,乐羊子便回到了家中。妻子问:“你怎么刚刚学了一年就回来了呢?”乐羊子说:“我在外面待时间长了,非常想念你,于是就赶回来看望一下。”妻子听后,就拿起一把剪刀走到了织布机旁,说:“这些丝绸,是把蚕茧抽成丝,再通过织布机织成,是一根丝一根丝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而成寸、成尺、成匹的。现在如果把这匹丝绸剪断,以前的劳动就会白费。你在外求学也要日积月累,要通过不断钻研才能提高自己的学问和修养。如果学了一半就回来,这不是与剪断织布机上的丝线一样会前功尽弃吗?”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这番话,非常感动,随即又外出继续求学。七年之后乐羊子学成归来,得到了魏国国君的重用,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后来人们就用“半途而废”来比喻某些人做事有始无终,不能坚持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成长的故事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有很多故事,我也讲讲我的故事。

今年暑假的一天,那天,妈妈很忙,她就叫我去面包店卖面包。我不假思索的答应了。我到了面包店,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面包令我眼花缭乱,头都蒙了,这么多品种,要买些什么呢?这可是我头一次买面包,我左挑挑,右看看,这个是甜的,那个是咸的,还有的有陷的,我不知道爸爸妈妈喜欢什么口味,刚才又忘了问妈妈,哎!不管了,买回去再说吧,于是我胡乱地买了各种各样的口味回去,我想:这么多的品种,爸爸妈妈肯定会有喜欢的。

回到家里,妈妈看着我提着那么多的面包回来,觉得我买了太多了,就说:“你买这么多的面包,我们全家人三天都吃不完,这样过期了就不能吃,会造成浪费。如果一个面包要用20克面粉来烤制,假设我们每个家庭每天都要浪费掉一个面包,中国有13亿人口,以每个家庭5个人计算,就有2.6亿个家庭,这样每天就要浪费掉5200吨面粉,这些面粉可以养活多少人啊!”妈妈的一番话顿时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

展开阅读全文

路遥与平凡世界的故事

全文共 6575 字

+ 加入清单

1966年,路遥考上了西安石油化工学校。但这一年文革开始,高校停止招生,他不得不留在延川中学参加文革。

他从一个农村青年,摇身一变,成了学校造反派“红四野”的头头。他给自己刻了个斗大的印章,带着一拨儿头脑发热、精力过剩的小青年,在城里呼啸而过,抢了延川县武装部的武器,砸了县银行的大门。

这些激进、冒进行为多少释放了他长期以来被压抑的自卑、屈辱情绪。但这也成了日后反噬他的“原罪”。

路遥,1949年生于陕北清涧县王家堡村,家人给他取名“王卫国”。到他八岁那年,家里又添了弟妹三人,一贫如洗。

1957年深秋的一天,父亲说带他去延川县郭家村的伯父家走亲戚。母亲一早特地给他穿了新布鞋。走了整整两天,脚磨出了血泡,终于到了伯父家。歇脚之后,父亲说第二天一早要去县上赶集,下午就回。八岁的孩子已经很会装糊涂。第二天他早早起来,躲在一棵老树后,看着晨雾中的父亲夹着包袱,像小偷一样遛出村,过了河,上了公路……他的眼泪刷刷往下流,几乎在一夜之间,他把自己从一个八岁的孩子拉扯成了一个大人。

他个性独立,有主见,不顾伯父母的反对,在同学有限的资助下上了初中。食堂的伙食分甲、乙、丙三个等级,干部子弟们吃甲菜,他常常连丙菜都吃不起。在一个敏感的十多岁孩子的眼里,他目力所及的世界是悬殊分化的。

他常常饿得发疯,绝望,飞奔至野外找野雀蛋和能吃的野生果子和植物。

这种刻骨铭心的饥饿感和匮乏感,像一个巨大的黑洞,需要余生用超乎想象的能量去满足和填补。

《路遥传》的作者厚夫说,“这种饥饿感是尾随路遥一辈子的老狼。”

“哪一个本地女子能供我上大学”

1968年,延川县革委会成立,19岁的王卫国担任延川县革委会副主任的要职。但很快,随着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纸号令,他的人生再次被改写。

年底的12月12日,他带着一本红宝书、一把老镢头,一块新白羊肚毛巾和简单的生活用品回到了家——郭家村刘家屹崂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村里书记同情这个心气高的孩子,1969年冬,将他选送到“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延川县百货公司开展路线教育。

在此期间,他与北京知青林虹陷入热恋。林虹来自清华附中,漂亮,出众,是文艺骨干。他们在下雪天一起延着河床散步,唱《三套车》和《拖拉机手之歌》。因为林虹,王卫国开始喜欢穿红色衣服,曾取笔名“缨依红”,后改为“路遥”。

1970年春,全国开始自上而下整肃造反派,路遥涉嫌在武斗中打死对立造反派“红总司”头头白正基。不久,他收到了林虹的绝交信和退回的提花被面。

爱情露出峥嵘、斑驳的底色。

在一天夜里,他走到郭家村的一个水潭,但最后“不仅没有跳下去,反而在内心唤起了一种对生活更加深沉的爱恋。最后轻轻地折转身,索性摸到一个老光棍的瓜地里,偷着吃了好几个甜瓜。”那一刻仿佛神迹显现,痛苦像灰霾一样散去,食物暂时疗愈了内心。

在林虹之前,有延川本地的姑娘曾向他表白。他支吾道,我其实是农民、地里的活十有八九不会干。姑娘率性地说:地里的活都由我去干,你在家里待着。把他惊得哑口无言,慌不择路离开。

路遥后来和朋友、作家海波谈到婚姻,海波问他:为何不找个本地姑娘,知根底,有挑拣?他有点生气:“哪一个本地女子有能力供我上大学?不上大学怎么出去?就这样一辈子在农村沤着吗?”

路遥将自己的婚恋观投射进小说《人生》里。高加林虽然心底深爱着刘巧珍,但为摆脱命运,仍选择了干部家庭出身的黄亚萍。

“想要突围”的心情

失恋之后,路遥跑到好友曹谷溪那里痛哭了一场。

曹谷溪大路遥八岁,延川县小有名气的诗人,文革时因支持“红总司”,被路遥派人抓进监狱。后两人握手言和。

1970年夏,曹谷溪以路线教育积极分子的名额,调路遥到通讯组培训。在通讯组,路遥遇见了日后的妻子林达。林达性格单纯,文笔好。其父亲是归国华侨,曾担任廖承志秘书。与路遥恋爱后,林达特地去见了与她从小一个大院长大的林虹,据说林虹大哭一场。

1973年夏天,各公社开始向高校推荐工农兵大学生。路遥再次因为“白振基”案,先后被北师大和陕西师大中文系拒绝。在延川县文教局和县委的努力下,重新核查此案,证明白振基在4月18日早上已死亡,与路遥无关。

1973年秋,路遥得以推迟一周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他个头不高,看着敦实厚道。入学那天,他穿一身半新不旧的灰色长制服,挎黄帆布背包,“匈奴须”被仔细刮掉,脸青亮青亮的,嘴角透着微笑。他凭出色的组织能力,全票当选班长。

林达每月38块的工资,大部分支援了路遥,剩下的维持自己简朴的日常生活。在后来路遥病危时,许多人虽然对林达心有指摘,但从未有人怀疑她这一生为路遥做过的牺牲。

1977年路遥毕业,留在《陕西文艺》(后来的《延河》杂志)当编辑。林达在延川县委宣传部任干事。

一年后,1978年1月25日,两人结婚。婚房设在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一张双人床,两床新被子,窑洞门口贴个“喜”字。路遥穿了件蓝衣服,戴顶蓝帽子,两人扭扭捏捏,隔得老远。1979年,女儿路远降生。

这时候的陕西作家群,人人都憋着股子劲儿,要拿出好作品来。

1978年,贾平凹的《满月儿》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79年陈忠实的《信任》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立身篇》获1980年飞天文学奖。

那时的路遥很苦恼,“想要突围”。他于1978年写的否定文革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两年间被所有刊物退稿。

在最后投《当代》时,路遥对朋友说,“如果再被退稿,就一烧了之”。但没多久,他就收到《当代》打来的、邀他去北京改稿的电话。

小说《惊心》在《当代》1980年第三期头条刊发。之后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79-1980年度《当代》文学荣誉奖。

《延河》诗人闻频回忆,一个礼拜天,路遥从前院急促进来,手里拿着一封电报,一进门便喊:我获奖了!说着扑过来,紧紧拥抱了他。

抽好烟,是心理需求

1981年夏,路遥住在陕北甘泉县招待所写作最重要的小说之一——《人生》,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昼夜不分,身如同燃起大火,五官溃烂,深更半夜在招待所内转圈,以致招待所的人怀疑他神经错乱。

路遥喜欢把自己投入这种如同炼狱一般的情境,他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把身体和心都放得低低的,把生命填得满谷满仓,富饶丰盈,这是他的基本人生观。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路遥父亲砍了公路边的树,被清涧县公安局抓到拘留所。其实也是公家人欺负他家在“门外”不站人。路遥辗转托好几层关系向清涧县委书记说情,路遥父亲才得以释放。

权力,在城乡现实里所显示出的无往而不利的实用属性,以及底层农民对它的垂涎膜拜,深深地植根在路遥的精神里,多少影响了他后来的一些行为。

仅二十多天后,《人生》完稿。路遥特地到陕北着名的道教圣地白云山道观中抽了一签,显示“鹤鸣九霄”,大吉。

《人生》在《收获》杂志1982年第3期头条刊发。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82年11月推出单行本。火爆程度超出想象。

出版社首次印刷13万,很快脱销。第二版12.5万,一年后加印7200册,总数将近26万册。

读者来信雪片般飞来,七八个电视台要改电视剧,传达室的的电话都要被打爆了,路遥常常刚接完电话回到家中,一只脚还没落定,又要转身接下一个电话。年轻人把他奉为“人生导师”,一些失意青年,规定他必须赶几月几日前写信开导他们,否则就要死给他看。

1983年,小说获中国作协的“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因创作成绩突出,1983年,路遥成为中国作协陕西分会驻会专业作家。

1985年3月,36岁的路遥,与贾平凹、陈忠实、杨韦昕一起,当选为中国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

但是,路遥的生活窘迫也超出人的想象。他穷得叮当响,凑不齐去北京领奖的路费。

路遥好烟,而且抽好烟,每天两包。一百多块钱的工资有时还不够他的烟钱。再加上还要接济农村的穷亲戚,赡养农村的两双父母,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海波曾问他,为什么不降低烟的档次?路遥不同意,认为抽好烟不是生理上的需要,是心理上的需要。不是为了打肿脸充胖子,而是为了营造一种相对庄严的心情。

《路遥传》的作者厚夫认为,抽好烟,“有扞卫其强大自尊心的一面,这毫无疑问”。

最后,领奖日期临近,弟弟王天乐在外借了500元,火速赶到西安火车站,送给焦急等待的路遥。

有一种“殉道”的悲剧精神

1983年春夏之交,路遥已经功成名就时,他决心再次把自己投进“严峻的牛马般的劳动”——写一部浩瀚的长篇小说。

经过两年的前期资料储备,1985年秋,路遥带两大箱书籍和资料,十几条香烟,两罐雀巢咖啡,到铜川矿务局的煤矿医院开始写稿。在弟弟的张罗下,矿医院为他安排了一间用小会议室改成的工作室,一张桌子,一张床,一个小柜,还有一些塑料沙发。

矿上生活艰苦,没有蔬菜,鸡蛋,豆腐都难买到。路遥中午起床吃馒头、米汤和咸菜。晚上有时吃点面条。

12月上旬,完成第一部的初稿。路遥怀抱着二十多万字的手稿,赶在元旦之前回家看望女儿路远。他与妻子林达的夫妻关系已是强弩之末。两人无论家庭背景,还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都差得太远。

许是小时候遭受的饥饿之苦仍在心头作祟,他在物质上对女儿绝不克扣,女儿要啥,他就买啥。

他曾借钱女儿买了一架很贵的钢琴,但最后也没用上,只得搁在家里的角落。女儿春游要吃三明治,他跑遍了西安,最后在凯悦酒店花60元买了两块。这意味着一个大学毕业生两个月的工资。“它该不会是金子做的吧?”看见的同事问。

1986年初,路遥把第一部初稿给了《当代》分管西北五省稿件的青年编辑周昌义。周昌义后来回忆,他在西安期间,常有人问:看路遥的稿子吧?神色古怪。

“好似许多人都不看好路遥的这部稿子,似乎都不相信路遥在《人生》之后,还能写出更好的东西”。

但事实上,周昌义也不觉得这是一部好小说。没有悬念,没有意外,还没来得及感动,就读不下去了。

之后,作家出版社也退了稿。

1980年代中期,是现代主义横行,现实主义自卑的时代,要不写点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象征主义,黑色幽默,仿佛就没有资格谈论文学。

路遥悲愤对王天乐说,难道托尔斯泰、曹雪芹、柳青等一夜之间就变成这些小子的学生了吗?

最后,《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于1986年11月由不那么主流的《花城》第6期全文刊发,12月,由文联公司出版。

1987年夏,等到路遥写完第二部,因为内部意见分歧很大,《花城》也不愿发了。转由更为边缘的《黄河》杂志刊发。

这时,他的身体已经完全垮了,像“弹簧整个地被扯断”,只能用腿、膝盖的微小力量,跪在地板上把散乱的稿页和材料收拾起来。每吸一口气都特别艰难,要动员全身全部残存的力量。在任何地方,只要一坐下,就睡着了,打雄伟的呼噜。

在一次突然大吐血之后,王天乐陪他急往医院检查,结果是,必须立刻停止工作,才能延续生命。

但路遥并不这么想。他去了趟榆林,找一位曾给王震、陈永贵看过病的老中医张鹏举。

经过张鹏举的调理,病情稍微好些之后,1987年10月下旬,路遥又开始了第三部的创作。

朋友白描说,路遥要强的心性不容许自己给人病恹恹虚弱的印象,因此他不愿向外人宣示自己的病情,甚至自己也不敢承认。

厚夫则说:“他怕像曹雪芹、柳青一样留下半部书,留下人生的遗憾。”他同时认为,路遥的身上有一种“殉道”的悲剧精神。

弟弟王天乐在路遥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一直陪在他身边,路遥去世后,他写了一篇文章,名为“苦难是他永恒的伴侣”。

苦难、殉道、“牛马般的劳动”,这是路遥为自己设定的人生。在贫瘠土地上出生的孩子的内心,需要一种崇高的、悲剧性、毁灭性的力量,照亮和燃烧自己。

路遥也改变了弟弟王天乐的命运。他写作成名之后,将勤奋、有思想的弟弟招到铜川矿务局当采煤工人,又把他调到《延安日报》当记者。

“田晓霞死了”

《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的创作地点在榆林宾馆,条件比之前强很多,能吃到丰盛的饭菜,还能洗热水澡。

他几乎完全忘记了自己。

有一天,正在洛川县采访的王天乐突然接到《延安日报》社转来的电话,让他速去榆林。洛川离榆林三百公里左右,需要一天时间才能赶到。等王天乐心急火燎赶到,路遥哭着对他说,田晓霞去世了。王天乐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田是作品中的人物,孙少平的女朋友。他又急又气,劈头盖脸数落了路遥一顿。

又一次王在黄河壶口采访,路遥的电话又追来。原来是他的咖啡和烟用完了。文联出版公司再也不能给他预支稿费了,手头一分钱没有,又不能找人代买。王天乐只好托朋友找到榆林的一位领导。领导很热情,先拿来十条“恭贺新禧”,五瓶咖啡,并叮嘱每月送一次,经费由榆林财政出。

1988年1月27日,路遥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初稿。

两个月后,1988年3月27日中午12点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播《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编辑叶咏梅是在一年前坐电车时偶遇路遥,才拿到了这本书。叶咏梅不知他的病情,根据播出需要,要求他在6月1日之前,交第三部的成稿。

路遥决定到他的风水宝地,《人生》的写作地——甘泉,完成他第三部最后的定稿工作。

5月25日,离最后期限还有五天,他的神经高度紧张,一写字手就抖得像筛糠,腿不停抽筋,常常从梦里惊醒,心脏剧烈搏动,跟随时会昏过去一样。

写完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把笔从窗口扔了出去。走到卫生间的镜子前,看着苍老消瘦的自己,泪流满面。

6月1日,路遥在王天乐陪伴下到北京,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送第三部的小说稿。那里已经堆积了近两千封观众来信。

像干渴的夸父

虽然《平凡的世界》不断地受到评论界的质疑,但它受到了大众前所未有的欢迎。

1991年初,作家白烨提前得知茅盾文学奖的评奖结果,他马上去给路遥打电报:“大作获奖,已成定局”。

当天下午,路遥在家里坐卧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便到作协院子里溜达,走到门房,看见门口的信插里有一封电报,觉得可能跟自己有关,拿到手上一看,正是白烨发来的喜报。

他兴奋得要跳起来,第一时间找到王天乐,告诉他获奖了,排名第一。两人半天说不出话来。

此时,除了女儿,他几乎一无所有了。

早在路遥写完第二部,身体面临崩盘之时,妻子林达就已提出离婚。王天乐也劝他结束有名无实的婚姻,但路遥以女儿为由没有同意。

1991年3月10日,《人民日报》揭晓矛盾文学奖的结果。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委托陕西电视台新闻部,采制一条反映路遥深入生活的三分钟新闻片,供《新闻联播》播出。

身无分文的路遥再次借到了去北京领奖的路费,但到北京得请客,还要买一百套《平凡的世界》送人。王天乐凑齐了五千元赶到火车站,愤愤地说:今后不要再获什么奖了,如果拿了诺贝尔奖,我可给你找不来外汇。路遥咬牙:“日他妈的文学!”

拿奖之后回到西安,贾平凹来向他庆祝。他说,你猜我在台上想啥?贾说:想啥哩?他说:我把他们都踩在脚下了!

贾平凹说,“他是一个强人。强人的身上有他比一般人的优秀处,也有被一般人不可理解处。他大气,也霸道,他痛快豪爽,也使劲用狠,他让你尊敬也让你畏惧。”

1992年元月,中国作协陕西分会面临换届,路遥是拟定的主席人选。

他跟朋友们敞阔地聊天,到兴头上,信誓旦旦:作协要成立一个公司,五个委员会,每年搞一次大奖赛,报名费就能挣不少。

朋友们问及下一部作品,他看了朋友一眼,一字一句地说:你小看我,这次,我不仅要在国内获奖,还要拿国际大奖。

也有不可对人言的难堪处。他与妻子林达已达成离婚协议,林达放弃一切回北京联系工作调动。

7月,女儿路远小学毕业,被林达接到北京外婆家过暑假。路遥开始装修作协新批给他的一套新居,自己搬到对门的朋友家住。这一段时间,人们常看见他坐在作协门口的破藤椅上昏睡。

8月6日,他带了几件衣服、简单的洗漱用品和作协会员证坐火车到他熟悉的延安,肝疼剧烈,病倒在延安宾馆。

8月12日,路遥住进延安地区人民医院传染科18床,检查结果为,肝硬化腹水,伴有黄疸。延安宣传部认为必须要向作协通告病情,但路遥坚持保密。陕西省委在7月份已正式拟任他为作协陕西分会主席,但结果还没有最后公布。

但消息传开,省委很快派人来,安排他住进省城的西京医院肝病治疗中心。厚夫曾去医院探望,见他又瘦又小,满脸焦黑,在病床上蜷曲着,像一堆燃过了旺火的焦炭。妻子林达已在北京的中国新闻社上班。

虽然有医院的全力抢救,1992年11月17日早晨8点20分,路遥去世,享年43岁。林达于18日晚飞回西安,处理丈夫的后事。

贾平凹说:“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高考作文素材之励志故事

全文共 178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要想写好议论文,必须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素材一:在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长春15岁小将李子君包揽了花滑赛女子单人表演自由滑,女子单人短节目、女子单人自由滑三枚金牌,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李子君5岁走上花滑之路,每天四、五点钟起床,午饭在去训练馆的路上吃。中午训练结束后回学校上课,晚上放学再去训练,一直练到晚十点。即使这样艰苦,她也没有一次提出过放弃。年少的她对体育的理解很深刻,"我很享受比赛的过程,真是乐在其中,每一次跳跃成功都能让我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不论能不能上领奖台,我都喜欢去参加比赛,只要每一次都要进步,就是对自己的突破,每一次都为了更强的目标而努力,这样就是跨越新生。"

◆素材二:阿甘--跨越缺陷,成就精彩影片《阿甘正传》讲述了阿甘由一个连最基本的走路都有障碍、智商低下的人,最后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富翁的感人故事。阿甘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过儿时同学的歧视、跑过了大学的足球场、跑过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跑过乒乓外交的战场、跑遍了全美国,并且最终跑到了他的终点--成功的光环在他头上闪耀着。阿甘是一个智障人,但是他跨越了自身的缺陷,在不断的奔跑中成就了自己,创造了奇迹。

◆素材三:泰森--一代拳王的浮沉人生迈克·泰森曾是一位职业拳击手,曾获世界重量级冠军,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重量级拳击手之一。在其全盛时期,他以毁灭性的风格多次击败了著名的对手,一度是最具威胁性的拳击手之一。但其事业前途却因个人问题、缺乏训练而中断。在监狱他曾企图恢复职业生涯,但在与知名对手比赛中却没有获胜。2005年6月11日,他与学徒拳击手凯文麦克布莱德打了最后一场比赛,亦以失败收场,从此宣布永久退出拳坛。曾经辉煌一时的他没能跨越自己,获得新生,成为无数拳击迷心中永远的遗憾,也给我们留下很多思索。

◆素材四:孟非--电视月老的不懈追求孟非,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由他主持的《非诚勿扰》节目收视率一度在全国同时间段获得第一,受到观众和网友的广泛关注。高考落榜后,孟非和几个同学一起去深圳淘金,严酷的现实让他不得已做了一名搬运工。一个月后,他开始认真思考未来,觉得只要从头做起,相信一定能实现人生的跨越。回到南京后,他到一家印刷厂当起了工人,同时报名进入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函授班。拿到文凭后,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当一名记者!有了目标,他开始了一步步的跨越,于是从一名业余记者,到一名新闻工作者,从新闻工作者到著名主持人,孟非走向了成功。孟非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命运给我我生命中一个低谷,我会用它来创造巅峰。"

◆素材五:《风雨哈佛路》是一部催人警醒的美国电影。故事的主人公利兹生长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母亲珍妮因为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溃,父亲酗酒,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利兹只好流浪街头。不久,母亲去世了,利兹很受震动,她意识到如果沉沦下去,将会和母亲的结局一样悲惨。她决心告别过去,开始全新的人生。她以真诚争取到参加进入中学的考试权利,以非凡的毅力开始了刻苦的学习。最终凭借着对信念的执著追求和对改变生活困境的强烈愿望迈入她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适用话题:拼搏、超越

◆素材六:姚明--用汗水战胜半聋缺陷篮球运动中,敏锐的听力对于一名球员来说至关重要,尤其在防守中,时刻都要借助队友的提示、教练的呐喊以及身后的脚步声来确定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然而,刚刚退役的姚明却告诉人们,早在8岁的时候,他就发现自己耳聋了。回忆原因,是由于姚明服用了一种对自己过敏的药物,因此不幸失去了左耳的听力。为了弥补先天的不足,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姚明就把精力放在熟记教练安排的战术以及不断的训练上,以此让自己变得更强,不断用汗水征服半聋的缺陷。乐观的姚明并不认为听力不佳是自己的缺陷。姚明左耳早已失聪的消息传出后,立刻让那些患有耳疾的人们产生了共鸣,他们纷纷表示,既然半聋的姚明都可以成为篮球队巨星,我为什么不坚强面对生活呢?眼泪有的时候并不代表全部,当你把泪水流干后还是需要面对现实,而在这个时候,勇敢地去克服困难,才是一位强者应该做的事情。毫无疑问,姚明做到的,而他的行为也感动了整个中国,让弱势群体们找到了精神依托。适用话题:乐观、拼搏、残缺也可以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英雄人物故事的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还记得小时候我只喜欢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像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小兵张嘎》,《英雄王二小》,描写解放战争的《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以及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儿女》,还有毛泽东,董存瑞,周恩来,黄继光,这些扣人心弦的故事和这些闪亮的的名字,在我那幼小的心里面扎下了根。

那个是候看电影时,我总是要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但是当我知道好人时,总会在心里为他们默默地想着一定要胜利。但往往都要流血牺牲。他们毫不在乎。所以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

我最喜欢王二小,他家从小就很贫穷,但为了大家的安全,他牺牲了自己。事情是这样的:王二小在放牛,在这时,来了一群日本鬼子。鬼子让他给他们带路,王二小为了保护群众把敌人骗进共产党的包围圈,敌人知道中计了,便把王二小给刺死了。这个故事我总是百听不厌 我觉得王二小太可怜了他很坚强所以我喜欢他,我在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从前有着伟大理想的人,他的理想是,就是飞上天,他每天观察鸟儿飞翔,一个人说:“你一个傻子是不可能飞天上去的。”不久后世间大战来了,他想到把炸药绑在会飞的东西上,他一直研究终于成功了但他的生命没了。我很敬佩他。

我们每个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也要想想别人,做出贡献。

[英雄人物故事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杜甫的故事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是一位爱国者,一生盼望为国效力,而命运并不眷顾他,以致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诗篇。他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在他的诗作中。

杜甫生活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他用卓越才华和惊人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的丰碑。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铸就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由一己的苦难推及广大人民的不幸;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他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写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这样感人肺腑的诗句。

杜甫,学习过他的《登高》《蜀相》《客至》《旅夜书怀》《咏怀古迹》《阁夜》《登岳阳楼》《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

【原文再现】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素材评析】

此诗是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诗中写到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着,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适用话题】

杜甫即使在住茅屋期间,在流落船上,无所适从的时候,心中还依然怀抱“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大志,思考国家的命运,适用话题“忧思与抱负”、“肩膀”、“生无所息与生有所息”、“我想握住你的手”、“人与路”等。

展开阅读全文

森林的故事

全文共 114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片森林中,有一群小动物快乐地生活着,过得无忧无虑。

有一天,来了一个巨人,他把整森林都变了一个样。原本相亲相爱的小动物之间,变得冷酷无情,要是碰到了一下都要吵个半天。巨人把友谊给化成一块结晶,并让它变成三片碎片,散落在各地,让它的三个儿子守着。

友谊森林奇遇记有一天,一只来自外地的小松鼠带着她的朋友来到了这片森林,听说了这件事,所以她们打算去寻找友谊碎片。

她们先来到了森林周围的池塘。眼尖的小猫突然喊道:“快看,我找到一块碎片,它正在水里亮呢!”小猫说着,伸出一只手就要捞,但不知道为什么,小猫被吸了进去。

原来,巨人的大儿子为了不让别人找到碎片,把池塘给施里了魔法。大儿子把小猫叫到面前对她说:“我这里有许多鱼和老鼠,可以让你吃个够,只要你能离开那群小动物,我就可以给你取之不尽的食物,你会生活得十分美好。”小猫一听,正要答应之际,突然想起了朋友还正在担心她呢!她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我不能答应你。朋友比这些更重要。”

这时,碎片出现在了她们的上空,把大儿子给进化了,他变成了一枝笛子,碎片融进了笛子里,把小猫送出了水面。

她刚出来,发现朋友们都昏倒在地,周围有一个彪形大汉。她一急,便上去阻止他。可是小小的猫怎么能打得过他呢?她被那个大汉压在下面,小猫向他请求道:“能让我吹一首曲子吗?”他听了点点头。

小猫吹起了笛子,大汉一听,头痛得不得了,就趁小猫吹得投入的时候向她打去。这被刚刚醒过来的小兔看见了,她想也没想,就跑过去拦。小兔让大汉把拳头打在自己身上,小猫没受到丝毫伤害。小猫看见了这样的情景,不再吹笛子,她来到小兔身边。看着好朋友晕倒在地,小兔的身体突然被一个光环所围住。接着,她的上方也出现了碎片。

碎片融进小兔的后背。过了一会儿,她长出了一对雪白的翅膀。她在天空中快乐地飞来飞去,等小松鼠醒来后,她告诉小猫,那个人就是巨人的二儿子。

她们来到了一座树林里,这里的树都异常的高。她们正在看树林中的东西时,小松鼠突然说:“你们走吧,我不需要朋友,特别是你们这样的朋友。”小猫听了很伤心,哭了起来。小兔觉得不太对劲,发现小松鼠身上有一支箭,她把箭拔掉。小松鼠恢复了回来,见小猫在哭,就问小兔:“她怎么了?”小松鼠听小兔讲完一切,对小猫说:“对不起,是我不好,结果让你这么伤心。”

这时,最后一片碎片出现了,在小松鼠头上闪着金光,顿时,她们回到了友谊森林,巨人的心,突然间也被进化,变成一只鹿。小动物都恢复了友谊。他们看见了三只小动物,都连忙跪下,庄严地说:“参见公主殿下。”三只小动物相互一看,大家都穿得光彩夺目,她们在笛子上许下了诺言。笛子慢慢地升上了空,在彩虹桥的传递下埋进了土里,不一会儿,就长出了一座城堡,小猫、小兔、小松鼠就住在城堡里,管理着友谊森林,和朋友们一起快乐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读书笔记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偶然机会,看到这本书,距离书发行日期已是两年有余,书纸张旧得发黄,还被雨水淋过,有明显水渍印迹。就是抱着随手一翻的想法,一看后却忽地觉得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作者刘顺仁,台湾人,曾担任**机构**职务,现在教书,内容会计学,很普通而又循规蹈矩的简介,这是这本书留着我的最初印象。

书名——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不过我觉得内容与书名出入过大。贯穿全书的主线是如何通过财报透视企业的竞争力,而并非是讲什么故事。分析得相当透彻,只用了一些常用的数据和指标就达到如此境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学术水平。就是这书名,太简单了,简单得有点俗气。当然书的作者并没有像绝大多数写财报分析的人一样上来就谈指标、论趋势,因为那样显得太“近视”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没有“底子”的写手,这样的人要“面子”,所以上来就摆上那些看上去很深奥的财务指标,而且花大篇幅介绍这些指标的定义,弄得云里雾里的,晦涩难懂,当然懂不了了,他写时就没打算让人看懂。

财报分析是一个系统工程,远非几个指标就能解决的。这个系统工程应大致包括几大块:一是同期经济运行情况和行业分析,二是企业商业策略分析,三是会计数据分析与核实,四是财务分析,最终得出一个远景预期。当然这本书也没有脱离这样的程序,不然何谓好书呢。

不过这本书最精华之处不在于行业分析和会计数据核实,而在于剖析企业商业策略与财务指标之间的隐形关系,进而揭示企业管理与竞争力的问题。而实现的方法却是利用常用数据与指标,进行较深的互动与分解,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以实例诠释了五方面内容:

资产、负债构成配比分析要点,

股东权益构成及变化分析要点,

营收、净利与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之间互动关系,

毛利率、三项期间费用比率与净利率之间互动关系,

股东权益报酬率之分解再分解。

当然这些分析最后都收官于企管与竞争力的论述,这也是本书的特色。不是就财务谈财务,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企管与企业竞争力来说事。另外,本书并没有对以上内容做出“勘细”的研究工作,或许是因为作者把这本书阅读者定位于“会计知识多少皆宜”的读者吧,因而本书是有高度却不够精度。尽管如此,仍不能抹煞它为一本好书的事实,毕竟只有短短的200多页,能够如此引起读者思考已实属难得。

展开阅读全文

爷爷奶奶的故事

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常听外婆讲自己的故事,只知道外婆的童年生活十分坎坷,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而在她的生命中,有一个人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与外婆毫无血缘关系,年龄相差了十九岁的外婆的哥哥,即妈妈的舅舅。

新中国还未解放,外婆来到了这个世界。与众不同的是:外婆出生在苏州虎丘下。那时她的父母是***军官,一路随军,途经苏州时生下了外婆。后来,队伍经过江阴,外婆的母亲与父亲失散。当时,外婆嗷嗷待哺,她的母亲一手牵着一个三岁大的儿子,一手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外婆。部队只在这儿呆一段时间,她必须随军继续前行。一路行军本已艰难,与丈夫的失散更使得外婆的母亲举步维艰。眼下,这两个孩子成了她最大的负担。

百般无奈之下,外婆被她的母亲忍痛托付给了江阴当地一个村庄上的一户贫农家里。据外婆所说,当时愿意收养她的这家有一个比她大不了几岁的瘸腿儿子,说就当童养媳养着吧。没想我那外婆由于没喝到奶水而体弱多病,难养得很。没几天那好心人家就害怕起来,急于把外婆送人。当时外婆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别人家岂肯随便收留?难道外婆要因此成为弃婴村里有一户人家,也算是村上条件较好的人家了,那家人的儿子知道后对自己的父母说:“养只狗都会看门,养个女娃”

于是,我的外婆终于有了安身立命的家,一个有哥哥、姐姐、爸爸、妈妈的家。外婆在这个家中快乐、健康地成长起来,直至恋爱结婚、生下我的妈妈。她的一生是坎坷而又幸运的。

听外婆讲到这里,我对外婆的这位恩重如山的哥哥充满了好奇与敬佩。他已八十四岁高龄,我称呼他为“外公”。外公是个老干部,写得一手好书法,年轻时当过书记,当年他还是澄江镇政府组织科长呢!

只可惜,在那期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红卫兵造反派开始造反,而作为文化人皆政府干部的外公自然也难逃此厄运。他遭到批斗,被认定为“走资派”,在那特殊的年代,遭受了令人无法想象的折磨。更羞辱人的是,他还被戴上高帽子,被拉去游街,甚至在脖子上挂大木牌,自己扇自己耳光骂自己“打倒沈根汝”“沈根汝是反革命”,外公还被骂作“顾学芝的狗头军师”。他一度被关进牛棚,限制行动,限制正常饮食,被人指骂为“牛鬼蛇神”。他整天整夜地被罚跪认错,膝盖跪痛了,就用老棉絮绑在膝盖上继续跪虽然外公遭遇了如此非人的待遇,但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外婆也曾悄悄前去外公被关押的地方送饭,可是都有红卫兵拦着不让进。

终于,让外公受尽羞辱的文化大革命过去了,外公得以**。他被放了出来,重新回到家人身边,重新开始工作。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一直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作为一个党员的职责。

看着眼前已白发苍苍、面容慈祥的老人,谁能想到他曾经受过的那番苦。我的心中也不由得对这已八十四高龄的外公升起一股敬意,像外公这样乐观坚强、对生活对党始终充满希望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这些年轻人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我家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乐观、随和的爸爸,善良、美丽的妈妈和活泼可爱的我,一起组成了我们温馨、幸福的家。在这个家中我快乐地成长,爸爸是我最好的朋友,妈妈是我最早的老师,许许多多的地方留下了我们幸福的足迹。

记得小时候,家里还没有汽车,爸爸妈妈经常骑摩托车带我到处玩,有一次骑车在唐王山上闲逛,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群狗,吓得我哇哇大叫,只见爸爸勇敢地冲上去,吓跑了大狗。我扑到爸爸怀里,感到好安全,好幸福呀!

我们全家还热爱爬山,尤其是姥姥家那儿的大山。爸爸妈妈陪我沿着崎岖的山路直达山顶,遇到陡峭处爸爸在前面拉,妈妈在后面推,虽然劳累但全家人伫立山顶,看翻滚的山峦、辽阔的天地,感到幸福极了,尤其爸爸把我驮到背上,我伸开双臂,迎风而立,直感到自己是一只飞翔的雄鹰。

我和爸爸妈妈还去过海边,我们穿着泳衣在海里玩耍,清凉的海水拍打着我们,溅起一片片美丽的浪花。我和妈妈把爸爸埋到沙子里,他笑得像个孩子。

每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都会在一起读书,安静的夜晚,晶莹的灯光,书中优美的文字和有趣的故事,扫除了白天的喧嚣,驱赶了一天的疲劳,带给我们全家真正的幸福与安宁。

我爱我的爸爸,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幸福温馨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我的成长故事五年级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正值阳光、朝气、热血和挥洒汗水的青春期上,我们体验着青春所带来的美好。品尝着失败带来的失望。而正因为有这些,有了父母、老师和悟性的帮助下,让我们收获了更多的成长。 In this adolescence of the sun, vitality, blood, and sweat, we experience the beauty of youth.Taste the disappointment caused by failure.And because of these, with the help of parents, teachers and enlightenment, we have gained more growth.

母亲十月怀胎的不容易,诞生出许许多多可爱的小生命。

第一位导师

从母亲的肚子里诞生后,便由父母共同细心照料着。从爬行到走路,我们收获了许多来自父母的成长。从说话语字不清到唱歌语调准确,都来自父母。

一朝一夕,我们也逐渐长大,父母把我们送去上幼儿园然后小学上学,学习碰到有难题,父母便很耐心地教导我们怎样做,让我们从此变得更加优秀。

父母给予我们许多的爱和帮助,成为我们人生中第一阶段的导师,使我们收获付出努力后的成长。

“辛勤的园丁”

在学校,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你是否收获了成长的果实。一次的上课走神,便使自己课后作业无法按质量完成,就会变成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阻挡物。这时便得寻求老师的帮助了。老师就会细心给我们讲解题目的全过程。

春夏秋冬的每一天,都能听见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唰唰唰的声音,无论何时,老师都与我们同在,也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成长。

成长别烦恼

现阶段在这个年龄,情绪化也是件常事,学会控制自己,让自己心无杂念,也就是让自己多了一份成长。

一次,一条难题把我难倒了,愁眉苦脸的我双手撑着脑袋,在课桌上懊恼着,“瘦骨”看见了拍着我的肩膀说怎么啦?烦啊!我小声并拖着长音说道。就因为不会做题?是啊!哎哟,这有什么好烦的,让我来教你好了,认真听好啦!之后,在她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慢慢理解,最后,我走过了这个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