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发射

发射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发射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发射问题。

分享

浏览

4017

作文

80

2024神舟11号成功发射观后感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武平表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天宫二号将于9月发射

全文共 1116 字

+ 加入清单

天宫二号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而今年9月天宫二号就会发射升空。

今年9月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10月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协调面最广的重大国家工程,实施20多年来,已成功发射10艘飞船和一个目标飞行器,成功将10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太空行走到交会对接、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一系列重大跨越,取得载人航天“十全十美”的成绩。

今年6月,中国将发射长征七号火箭,考核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方案的正确性、功能和性能;9月,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接受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访问,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10月,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承载2名航天员,与天宫二号对接后,进行为期30天的驻留试验;2017年上半年,将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后,进行推进剂补加等关键技术验证,并开展搭载载荷应用试验。目前,中国空间站研制建造也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2018年前后,中国将发射空间站试验核心舱,开始空间站建造,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

据了解,中国已成功发射22颗北斗导航卫星,2018年,将率先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建成国际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届时,系统的性能指标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2到4倍左右,最高精度可达2.5米。”冉承其透露,未来4年左右的时间内,将完成30颗卫星的组网发射。

立项背景

早在1992年,中国就确立了以建立空间站为目标的航天计划。这一计划分三步,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目标是能够把宇航员送到太空,正常运行若干天,并成功返回。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在这个阶段要解决组装、交互对接、补给以及循环利用等四大技术。这些技术关系到空间站的组装、宇航员在空间站的生存等关键问题。天宫一号就是中国在第二步计划中为了解决交互对接问题而发射的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被运往太空之后,通过对接可以被改造成一个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

对接技术成熟之后,就可以发射真正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天宫二号将完成再生式循环系统、有效载荷和应用系统的实验以及其他一些科研项目。经过空间实验室阶段,在中国的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中,我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为此,我国会在海南文昌新建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的第四个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和深空探测卫星等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中秋节天宫二号发射观后感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小富即安,重要的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一刻,有多少人欢呼雀跃,又有多少人喜极而泣。为了这一刻,有多少航天人通宵达旦,潜心攻关,历史会记住戈壁大漠深处的日与夜;又有多少人筚路蓝缕,“虽九死其犹未悔”,为国家的航天事业甘洒热血。向航天人致敬!

月到中秋分外明,最是一年好时节。在中秋月圆之夜,天宫二号成功发射,可谓喜上加喜,闪耀其中的主题词显然是“圆梦”,这是对民族情感的“加持”,也是书写家国梦的浓厚一笔。自此,仰望浩渺太空,我们多了一份牵挂。

我们之所以关心天宫二号,是因为这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它的发射成功,值得大书特书,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三步走”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天宫二号在太空主要完成三大任务: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在轨补加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此外,还将进行一系列空间应用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站技术验证试验等任务,为第三步建造空间站提前开展相关技术验证。天宫二号算是我国建造空间站之前的过渡——如果不发射天宫二号,建设空间站就无从谈起,而没有空间站,我国在航天领域的一系列宏大抱负将难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中秋节天宫二号发射观后感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但是,与航天强国相比,我们仍有不短距离,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小富即安,重要的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原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产品基础上改造而成,由资源舱和实验舱组成。其中,资源舱为非封闭结构,主要功能是为天宫二号在太空飞行中提供能源和动力;实验舱作为一个密封舱,其主要功能是为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提供洁净、温度和湿度适宜的载人环境和活动空间。

天宫二号的主要目的是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接受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访问,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

梦在远方,路在脚下。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展示了中国力量,塑造了中国精神。有人把天宫二号称为“筑梦空间站”,“筑梦”耐人寻味。古今兴盛,皆成于实。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在仰望太空的过程中不断畅想和贡献智慧,我们的梦想一定更灿烂,人类的未来一定更可期。

展开阅读全文

观看天宫二号发射有感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22时04分,伴随着大地的轰鸣声,橘红色的火焰喷涌而出,长征二号F T2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拔地而起,如利剑出鞘,直刺苍穹,照亮黑暗的夜空。

这一刻,每个人的心都伴随着腾飞的火箭,飞向深邃浩渺的太空。

“飞行正常、遥测正常、跟踪正常、发现目标!”来自不同方向测控站的报告声接连响起。

中秋月,耀乾坤。

中国酒泉,今夜无眠。团圆与飞天,两个在龙的传人心灵深处流淌千年的梦想在这里交汇。天宫二号在中华“神箭”长二F火箭的有力托举下,趁此良辰美景腾空而去,带着中华儿女的期盼,探索太空新奥秘。

数十天后,两名航天员将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进入星辰大海中属于中国人的“太空之家”,在这里工作和生活30天。这将是迄今我国载人飞行时间最长的任务。

当科技与梦想交融,探索目光愈加深邃……

天宫二号筑梦之旅继往开来。

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将实现多项突破:航天员30天中期驻留;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这些将为我国在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打下坚实基础。

天宫二号追梦之旅造福人类。

天宫二号肩负一批体现科学前沿和战略方向的科学与应用任务,各类实验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4项。全球第一台空间冷原子钟,有望实现三千万年误差一秒的超高精度;进行“从种子到种子”的植物全生育发展过程实验;试验从太空分发量子密钥……各类科学实验未来均有益于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

天宫二号圆梦之旅开放包容。

和平利用太空,中国是参与者、合作者。从1992年正式起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主创新、稳步推进,走出了一条探索太空、和平利用太空的中国道路。尽管起步晚,但仅用了二十多年,我们就成功掌握了天地往返、航天员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等基础技术;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无人交会对接到载人交会对接等重大跨越。其间,我们基于和平利用太空理念的包容性日益显现。天宫二号将搭载中瑞联合研制的伽马暴探测设备,探索宇宙奇观。快步跻身航天大国的行列,我们更加自信:未来在空间站发展中,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拓展国际合作。

今夜,天宫腾空。明朝,筑梦广寒。他日,思接广宇。

展开阅读全文

天宫二号发射的作文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佳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充满着欢声笑语,庆祝中秋。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正在发生一件震惊世界、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迹。是的,2016年9月15日晚10时04分,万众瞩目的“天宫二号”,在一声点火命令之下,伴随着隆隆响声,直冲云天,奔向太空,一道美丽的光弧从天空划过,这是中国航天梦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新突破。

“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梦想不再遥远。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历经46年的峥嵘岁月,弹指一挥间,中国航天事业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巨变,有了巨大的进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从1992年开始实施载人飞船航天工程,到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从航天员成功往返太空到“嫦娥”探月传回五星红旗的图像······这一切,都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每一步的腾飞和跨越,见证着中国人航天梦的一步步变为现实。 “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令国人兴奋不已并感到无比自豪。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已不同的方式庆祝,掌声再起!欢呼再起!喝彩再起!掌声、欢呼、喝彩都是对国家航天事业的肯定与自豪,彰显了我们国家综合国力,有能力、有条件攻克高端艰难技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天宫二号”的发射成功,无疑是给中国人民的节日献上了一份伟大厚礼,为中国“航天梦”的进一步实现奠定坚实步伐,为“中国梦”的实现增添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有关天宫二号发射观后感作文700字:圆航天梦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9月15日22点04分,天宫二号(TG-2)空间实验室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升空,将进入距离海平面约384公里高度的近地轨道(LEO)。由于2011年9月发射的天宫一号是短期运行,仅用于验证在轨关键技术,如对接技术、在轨实验、宇航员生存等,因此天宫二号才算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也就是说,中国的空间实验室将实现长期、安全、稳定地可开展系统性在轨飞行与太空实验,而下一步将是在我国宇航员运往该实验室。

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领域这一重大历史时刻,也是我国当代航天人凝聚合力带来的丰硕成果之一。在2016年4月24日我国首个“中国航天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并强调“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要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对国家和航天的关系作出了最直接、最深刻的诠释。我国航天事业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都蕴含着安全战略、人才战略、科技战略。中华民族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辉煌,要实现伟大复兴,则必然需要把握战略制高点。航天是我国少有的能与欧美强国相提并论的尖端科技领域之一,此次天宫二号发射入轨,我国将在宇宙空间进一步前进探索。这是科技力量的体现,是团结协作的彰显,是主权维护的保障。看似仅是一项科学实验与工程建设,但其产业带动效应将是巨大的,产业链之长将深入至社会各个环节,其相关技术的转化,也将与习总书记提出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相辅相成,军用则增强国防实力,民用则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时刻怀有危机意识,世界强国的航天科技力量仍在快速发展,美国除了老牌航天企业不断创新之外,私营企业也将在短期内具备一个国家应有的航天能力。欧洲通过多个航天强国的力量整合,具备了外太空的星球探索能力,就连印度也在短期内实现了火星探索与一定的战略威慑能力。正所谓居安思危,必须承认我们仍有差距和不足,需要从各个方面思考如何进一步改善,从而为国家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力。

“中国梦,航天梦”,真正的航天人都会有一颗事业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这样的人和不断开拓的精神。当前的“天宫二号”只是万里长征的一步,“拍拍身上的灰尘,振作疲惫的精神,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未来任重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天宫二号发射成功作文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航天工作 者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中秋月圆之夜,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的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更上一层楼,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更近一步。

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航天技术占在第一位。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载入航天技术发展成熟,再到今天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我们经历了几代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在这月圆中秋的日子,举国上下,除了在举杯赏月,更在时时刻刻关注着我们的“月宫”。他的成功发射不仅彰显了中国的科技进步,更总要的是他在慢慢实现着每个中国人的“中国梦”。

发展航天事业 ,让世界发现中国精神。古老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在改变着世界的发展,虽然在清王朝时期收到过西方列强的欺凌,但是今天,他们凭借着中国精神又站起来了。因为我们发展航空、航天时间比一些国家晚,所以我们的航天技术发展落后与一些发达国家,但是在近几十年,我们奋力向前,终于在此时,我们的技术水平又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又站在了时代的前沿与世界对话、又将中国精神带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航天精神彰显中国精神,助推中国道路,助力“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他的发展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智慧 ,一个民族立足世界的脚跟。我们必须坚定信心,跟随党和国家的脚步,奋力前进,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神舟十一号发射全程回顾

全文共 2384 字

+ 加入清单

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两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在这期间,两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一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以下是小编带来的神舟十一发射全程回顾,希望对你有帮助。

太阳还未跃出地平线,但微光已照亮戈壁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在过去的10多个小时,这座聚焦了亿万目光的航天城,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17日凌晨4时45分,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从问天阁出征。

属于中华民族的又一次飞天之旅即将开启。

绿色的发射塔架上,58.3米的长征二号F火箭静静矗立,等待着把飞船送入太空。

这是神舟飞船的第11次飞行。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在这里发射成功,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过去的25年走完了“三步走”战略的大半征程。

“30分钟准备!”7时许,发射任务零号指挥员王洪志的口令从广播传向发射场每个角落。

与此同时,发射塔架最后一层回转平台打开,乳白色箭体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4个大字格外醒目。

神箭威武,傲立大漠。

“15分钟准备!”

飞船总装工人稳稳地从外面关上飞船返回舱舱门,接着又关上轨道舱舱门。

发射塔架上人员全部撤离。完成了飞天前一切准备的两名航天员,静静地躺在距离地面50多米高的返回舱内。

距离发射的时间越来越近,发射场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指挥大厅的显示屏上,实时传输着返回舱内的画面:景海鹏、陈冬表情从容淡然,面带微笑,时而扭头交流。

这是景海鹏的第三次太空之旅。这位50岁的特级航天员分别于2008年、2012年执行过神舟七号、九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老骥伏枥。在媒体见面会上,景海鹏动情地说:“作为一名航天员,能够多次执行太空飞行任务,是我的梦想和追求。”

38岁的陈冬,即将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次飞天的男航天员。“这次任务来得不早也不晚、不快也不慢,时机刚刚好。”他说。

景海鹏和陈冬都是属马。“大马”拉“小马”,携手共飞天。陈冬说:“能与景海鹏师兄组成飞行乘组,我觉得很幸运,心里很踏实、非常有底!”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号,中国航天员飞天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久——中国人正在成为太空的常客: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把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送入太空,中国实现了“多人多天”太空飞行;

——2008年9月25日,航天员翟志刚在刘伯明和景海鹏的协助下出舱作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

——2012年6月16日,搭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2013年6月11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的神舟十号飞行乘组再飞天宫,并进行了生动的太空授课;

这一次,景海鹏和陈冬将开展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相关项目的研究和验证。

太空中的中国宫——天宫二号,承载着中国空间站的新梦想。

可视电话里,传来两名航天员的声音:“我们感觉良好,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5分钟准备!”

景海鹏和陈冬再次调整束缚带,镇定等待着飞天那一刻。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内,一片忙碌。上百名科技人员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各自面前的屏幕。

“……5,4,3,2,1……”随着王洪志清晰有力的倒计时口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点火!”

7时30分,火箭在等待了四五秒钟之后,从尾部猛地喷出一股橘红色的火焰。发射塔架下方的导流槽内,几百吨水瞬间化为水汽。

伴随着空气燃烧的撕裂声,长征二号F火箭努力挣脱地球的引力,向着寥廓苍穹飞翔、飞翔!

这是长征二号F火箭的第13次飞行,也是长征火箭家族的第237次飞行。

长征精神气贯长虹,长征火箭翱翔苍穹。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走过两万五千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60年前,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中国航天事业开始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腾飞。

从长征路到飞天路,一代代中华儿女筚路蓝缕、薪火相传。不同的征程,相同的精神。

碧蓝天空中,长征火箭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一级关机”“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二级关机……”

火箭每完成一个步骤,指挥大厅内都会响起掌声。

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紧紧盯着面前的计算机。数据显示,两名航天员一切生理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

7时4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建立运行姿态;两分钟后,飞船左右帆板展开。

紧接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张又侠宣布:“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指挥大厅内一片沸腾。

距离发射场3公里的东风电厂车间内,在戈壁深处工作了28年的热动能动力设备检修技师蒋庆群,虽然看不到发射现场,但听着火箭的呼啸声就知道发射成功了。忙了一个通宵的他,长舒了一口气。

这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第89次发射。

像老蒋一样,如螺丝钉般铆在岗位上的东风航天人,太多太多……

1958年,十万建设大军悄然进入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拉开了大规模的基地工程建设帷幕……

“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东风航天人的胸膛里,跳动着忠诚报国的心脏;

“成功是硬道理,圆满是硬指标”——东风航天人的肩膀上,担负着飞天圆梦的重担;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东风航天人的生命里,闪耀着奉献的光芒。

58年栉风沐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已崛起为世界知名的航天发射中心。

截至今日,中国航天人在这里成功发射了104颗卫星、11艘飞船、1艘目标飞行器和1个空间实验室。

秋日的大漠东方,一轮似火朝阳冲破天际,冉冉升起……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观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有感

全文共 1657 字

+ 加入清单

神舟十一号飞船与神舟十号飞船技术状态基本一致,根据任务和产品研制需要,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达33天。

今日上午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举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新闻发布会,10时30分左右将举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

交会对接全过程

1、交会

航天器的交会对接,第一步要让两个飞行器在彼此距离相隔上万公里的太空能互相找到。所谓交会是指两个航天器接触之前,慢慢接近的过程。要求两个航天器在同一时间到达轨道上同一个位置,而且是要一个近似相同的速度。

飞船入轨后,地面人员将根据两个飞行器轨道的偏差来控制飞船变轨,经过若干次修正之后,飞船将一点一点接近天宫,直到相距约50公里的位置。神舟飞船经过2天的飞行,最终与天宫相见,接下来则要进行对接。这个过程需要两个航天器自主完成,所以需要不断地确认位置关系,调整自己的姿态和速度,做到步调一致才行

2、对接

所谓对接,简单来讲就像火车车厢之间的挂钩连接。航天器之间的对接,也需要这样的过程,要保证两个重达8吨多的飞行器严丝合缝地对接到一起,对精度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在对接过程中,两个航天器的相对速度要从之前的每秒7.8公里降到每秒0.2米,飞船上有像手一样的捕获装置,会先伸出手来把天宫二号紧紧抓住。通过飞船上交会对接的测量敏感设备,主动捕获天宫二号,然后逐渐靠近。对接过程中,小到指甲大小的齿轮和针头大小的接口,都要严丝合缝对在一起。顺利完成对接后,二者开始在太空中连体飞行

“对接天眼”全新升级

此次任务中将使用全新升级的“对接天眼”——光学成像敏感器(CRDS),它由位于运输飞船上的相机和位于目标飞行器上的目标标志器组成。升级版的CRDS产品在太阳杂光抑制能力、识别目标敏感度上有了大幅提升。敏感器首次捕获时间也由原来的约十秒缩短至不到几百毫秒

太空“两居室”如何分配?

“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合体后,这个太空“两居室”被紧凑地隔成了多个功能区

为何只带2名航天员?

神舟十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展航天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受生命保障系统能力限制,为延长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时间,只能减少人数。多余的空间可以用来搭载更多的物资,如多带一些实验物品

为何没有女航天员?

据介绍,我国女航天员已有2人到过太空,已经实现了飞行体验的目的。这次载两名男航天员飞天,也是考虑三人组已经飞行过多次,同时也考虑到空间实验室还要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空间有限

舱门快速检漏仪

航天员在舱里生存,维持其正常生活的气体不能泄漏,因此精准快速检测舱门的密封性至关重要。舱门快速检漏仪自动完成全部检测时间小于8分钟,可实现对舱门和对接面的快速、准确检漏

降落伞

据此前神舟飞船的报道来看,主伞面积约1200平方米,全部展开后可以覆盖三个篮球场。主伞重量不到100公斤

返回

组合体运行第30天,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分离,航天员乘返回舱返回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神舟十一号飞船主要任务

为天宫二号在轨运行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特别是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技术

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后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试验,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飞船并非只是睡安稳觉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船对接成功后,将由天宫二号掌握所有的控制权。从飞行器的供电管理、姿态和轨道的控制,到地面的通讯全都由它说了算。在这期间,神舟飞船一直处于停靠状态,相当于是在太空中睡觉,但是可别以为这是个安稳觉。一旦天宫二号出现问题,飞船就要立即启动,帮助航天员紧急撤离。这时飞船主要承担了救生艇的角色

智能太空APP

为天宫二号研制的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不仅汇集了天宫二号13个分系统的所有数据,而且能够显示与天宫二号和航天员相关的52幅页面图,通过这一个APP,航天员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自己和天宫二号的所有情况。神舟十一号飞船也将使用这款智能的太空APP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观神舟十一号发射有感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0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任务中,两名航天员将要在轨飞行33天,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体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最新成就。”

执行这次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组成,这个组合是一老一新的搭配。景海鹏是第三次出征太空,而陈冬则是第一次。这两名航天员是怎么挑选出来的呢?

武平表示,这次乘组的选拔经过初选和定选两个阶段。在初选阶段,对所有现役航天员从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核。在经过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初选选出四名航天员。经过初选的四名航天员,在定选阶段针对这次任务又进行了心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训练,并进行了综合考评。最终,经选评委员会确定,由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本次任务飞行乘组。另两名备份的航天员也同时参加了定选阶段的训练以及后面的强化训练,都具备执行任务的条件。

本次任务中,景海鹏和陈冬互为备份,他们均具备飞船驾驶、组合体管理、手动交会对接以及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在整个飞行任务期间,他们将要完成飞船的操控、在轨试验操作、健康保障、生活照料以及科普演示等各项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2024观看神舟11号飞船发射有感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2016年10月17日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 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神舟十一号发射了,它带走的是全国人民13亿颗紧张的心,带回来的却是13亿滴喜悦的泪水!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期待神十回归的那一天。

神舟十一号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六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

这将是飞船在天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科技集团神舟十号飞船总设计师张柏楠表示,重点是解决空间站建设中的这些关进技术,通过天宫一号的飞行来发现、解决、验证在空间站建设运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点,所以“神舟十一号”的任务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任务。

我为我们的科学家感到骄傲,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我做为一名小学生,现在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以后,为祖国做出贡献,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强国!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神舟11号成功发射观后感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7日7点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 Y1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顺利将我国两名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送入太空。这是我国实施的第六次载人飞行任务。

神舟十一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 Y11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和一院抓总研制。

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将在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其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此前,天宫二号已于9月15日夜成功发射,目前运行在高度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上,状态稳定,设备工作正常,推进剂等消耗性资源充足,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神舟飞船家族的第11位成员,它充分继承了神舟十号飞船的技术状态,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保持不变。为了满足本次任务的要求,以及进一步提高飞船的安全性、可靠性,验证未来的航天技术,飞船在原有基础上对三个方面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一是调整轨道控制策略和飞行程序,优化调整了货物装载的布局方案;二是新增配置了宽波束中继通信终端;三是升级改造了交会测量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不到发射前一秒,就不会停止准备”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整整用了6年时间,陈冬才站在飞天的起跑线上。

这6年,也是陈冬在他朋友圈“失踪”的6年。

2012年,远在洛阳的高中班主任姚志强思念爱徒陈冬心切,在洛阳晚报以《姚老师“想念你”》为题登报寻找陈冬。至今,那则思念浓烈的文章扔挂在互联网上。

姚志强老师哪里知道,为了实现飞天梦想,陈冬正在航天城全身心地投入训练,整整6年,几乎把自己和外界隔绝。

6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这是一段长跑,又是一段短跑,你不仅需要耐力,还需要爆发力。”陈冬直言,他又回到了高强度的学习时代。

回到教室,把扔了十几年的课本重新拾起来——对于陈冬来说,那是一段“异常难熬”的日子。面对天文、航天技术、空间惯性坐标等新知识,陈冬的头直发懵。“刚开始坐在教室的时候,根本坐不住,我就抹点清凉油,到后面站一会,让自己别犯困。”他说。

所幸,学习是他的长处,恰好他又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钻劲。两年时光,“有了入定状态”的陈冬再次找到学霸的感觉——他顺利通过8大类58个专业课程的所有考试。

“他的入选是一个必然。”在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的眼里,陈冬各方面都很优秀,各方面都很全面,没有明显短板。从初选到定选,陈冬在同批航天员中成绩都是第一。他的融会贯通能力有时候让教员吃惊,他对完美的追求连景海鹏都赞叹不已。

全力以赴,厚积薄发。备战“神十一”的日日夜夜里,他和景海鹏共计完成了3000多个学时训练。

此次出征,挑战空前。他们不仅要当好“驾驶员”,还要当好“科学家”“工程师”甚至是“医生”“生物学家”“农民”,不仅要去做各种实验,还要种菜。“不到发射一秒,就不会停止准备。”陈冬说。

此刻,少年时代仰望过的太空,正张开怀抱等待着陈冬。这个一心想飞得更高的航天员,即将抵达那片神秘之地。

出征前,这位偶尔给孩子讲《铁臂阿童木》故事的父亲,对喜欢看星空的双胞胎儿子说:“爸爸出趟远门,你们有时间就看看夜空,去找找比较亮的星星,说不定爸爸在那里,然后给爸爸打声招呼。”

展开阅读全文

17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观后感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2F遥十一火箭。本次任务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航天员景海鹏参加过神舟七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陈冬是首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

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2F遥十一火箭。本次任务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载人飞船返回技术。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17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观后感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两天后,飞船将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航天员将进驻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并在那里工作生活30天,为建设空间站、实现太空长期驻留奠定基础。

又一“高大上”的“大国神器”直上九天揽月,在太空中写下中国名字。此次太空飞行将长达33天,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这充分展现了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最新实力。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每一次飞行都会运用一些新技术,解决一些老问题;每一次验证的技术都比上一次更先进,更完美。未来,神舟家族成员注定将源源不断进入太空,一步步实现中国人自己的航天梦。

展开阅读全文

17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观后感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神舟十一号升空,升起中国航天梦,也升起了中国制造强国梦。中国能够掌握前沿航天技术,表明中国人有能力也有实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更多领域取得更大突破,逐步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60年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见证着航天科技进步的奇迹,成就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今天,航天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比如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减灾等多个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并最终与天宫二号相会,筑梦天宫。

天还没亮我就打开电视收看现场直播,在发射前一直听节目嘉宾的讲解,了解中国的航天科技。终于等到了7点30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工作人员一声口令,长征二号F遥火箭呼啸而起,搭载着神舟十一号,搭载着两名航天员,搭载着中国人的航天梦一起奔向太空。太阳能帆板打开正常,航天工程主持人宣布发射成功,并宣读了习主席发来的贺电。

这次成功的发射,是由好多人一起努力工作的结晶。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只是代表了全国人民执行航天梦,他们在飞船里的一切科学实验都带着祖国人民的牵挂。为了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无数科研人员默默奋斗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特别是全国精选出来的宇航员,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为的是一刻飞天,还有很多备选航天员苦练几年可能都没有亲自实现他的航天梦,但他们默默等待,等待祖国的召唤。

展开阅读全文

嫦娥三号成功发射观后感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12月2日1时30分00秒34毫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点火推上太空。“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开始了奔向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之旅。嫦娥三号重量约为3780公斤, 搭载的月球车重量约140公斤,比美国和前苏联的月球车重量更小,功能也更加齐全。运载火箭将嫦娥三号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飞行约5天, 进入100公里环月圆轨道飞行约4天,变轨进入15公里*100公里椭圆轨道,再飞行约4天后,从高度约15公里的近月点开始慢慢由动力控制软着陆,成功后探测器释放玉兔月球车,开展预定的月面巡视勘察,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一系列科学探测。

嫦娥三号探月航天器包括着陆器和携带的玉兔号月球车,它不仅要在月球表面上实施软着陆,并且还要在月球上释放我国首辆“玉兔”月球车, 获取月球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发回数据和图像,再携带月球样本返回地球。 此次探月成功将开启我国航天的新篇章, 中国将是继美俄之后,人类第三个在月球实施探测器成功软着陆的国家,这标志着中国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远程遥感通讯控制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嫦娥三号在月面软着陆成功后, 其中着陆器定点守候,月球车在地面遥感控制下在月球表面巡游90天,搜索范围达到5平方公里,并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数据将直接传回地球。此次科学目标包括: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月表物质成分和资源调查、月球内部结构, 携带光学望远镜、测月雷达、紫外相机等设备在月球开展科学实验,观测宇宙和回望地球,考察日地月空间环境。 嫦娥三号将刷新人类月球探测史的几项“首次”,包括首次把“望远镜”架到月球上、首次从月球“回望”地球等离子体层、用雷达对月球进行两个深度上的精细探测。 如果嫦娥三号月球探测获得圆满成功,这为进一步实现我国载人登月计划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火箭模拟发射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楼,有航空航天、二滩水电发电模型、4D电影院、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但让我最感兴趣的是火箭模拟发射

首先,一座大楼的门打开,运出一个火箭,运到发台,倒计时十、九、八……数到一的时候,火箭发射了,冒着一大团火,灯灭了,我才看清楚那不是火,是一团红布,在灯光的照射下才像火。此时屏幕上的火箭已经飞出了大气层。过了一会儿,飞船飞回来了,推进仓和载人仓脱离了返回仓,返回仓进入了大气层,降落伞一层一层的打开,落到了地上。接着又响起了一阵悦耳的歌声,啊!“火箭”发射成功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