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印度

印度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印度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印度问题。

分享

浏览

1950

作文

20

适用话题:正能量、坚强、印度电影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印度电视剧和电影,也许是源于印度是佛陀的故乡。但这一次是冲着阿米尔•汗去的,去之前看了点影片的宣传预告,得知他为了这部影片疯狂增肥,一个月的时间,从138斤的美男子变成了194斤,体脂含量37%的55岁胖大爷,然后拍完老年的部分又花了5个月的时间疯狂减肥,才回归体重144斤,体脂9.8%的男神,才回去拍29岁的部分。

对他而言,演19岁的年轻帅气男青年很容易做到,而让自己增胖那么多又成功减肥的过程就很励志。他先拍了19岁,然后拍55岁,最后拍29岁的部分。就是怕自己没有动力减回体重。这充分说明他是一个敢于挑战自己的智慧勇士。给自己动力,又坚持去做,最终会获得成功。

影片中他培养的“两个儿子”一样的女儿,成为了非常出色的摔跤选手,两个女儿都拿到全国冠军,最后吉塔还成为了世界冠军,得奖的过程是艰辛艰苦的。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巴比塔在初期训练时非常难受,几度反抗,经过一次参加朋友14岁女孩的婚礼后得到新娘子的开导,明白了爸爸对她们的良苦用心。

在印度的封建传统思想里,很多女孩14岁就要被送出去嫁给一个没见过面的陌生男子,为丈夫家洗衣做饭生孩子。吉塔和巴比塔的爸爸却不顾众人的嘲笑,让她们学习摔跤,把自己过去所有的摔跤比赛经验都传授给她们了。

在训练初期时,影片中穿插着有趣的印度歌:“哦,爸爸,请不要这样折磨我们。爸爸,您对我们太残酷了,我们快要累死了,请您仁慈一些,我们还是个孩子。这么多戒律,我们宁愿去死。爸爸,您剥夺了我们无忧无虑的童年,这简直是虐待。赤裸裸的虐待。没有聚餐,没有郊游……”经过无比艰辛努力的训练,她们在地方赛上打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最后吉塔在世界摔跤比赛上,为印度拿下了金牌,成为了冠军,让印度的国歌在世间人们耳边嘹亮的响起。要获得一枚世界级赛场比赛的冠军,是多么的不容易。训练的汗水,放弃俗世的享乐,放下过去成绩的傲慢,永不言败的强大内心,这不仅赢得了金牌,更是战胜了自己。

在童婚盛行,女性严重的受到了歧视的印度,这两个女孩的命运彻底的改写了。

在中国,我也是一名女性,但我并未受到歧视,可是我也将女性的柔弱标签偶尔贴在自己身上,我喜欢舒适,放松的慢生活,这滋生了许多惰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印度]泰戈尔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是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是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 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展开阅读全文

印度特雷萨修女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奉献社会是崇高的追求

印度特雷萨修女1910 年生于土耳其人统治下的马其顿。 12 岁萌生做修女的愿望, 18 岁远赴印度受训成为修女, 27 岁发终身誓愿并升任女修道院院长。 38 岁开始了在加尔各答贫民窟为穷人服务的生涯,所服侍者均为赤贫的人……在她的心目中,穷人比富人更需要尊严,穷人在价值的等级中,至高无上。 40 岁建立“仁爱传教修女会”。获得过多个国际性奖项, 1979 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 她一生追求财富以外的价值,博爱,执著,微小。对大人物和小人物有同等强烈的吸引力,其追随者遍布世界各地。

有一天特雷萨修女外出归来,在加尔各答的街头看见一个印度穷人斜躺在马路边。忙碌了一天的修女这时已经疲惫不堪,她既想背起这个人到修会去疗救,又感觉到自己此时有些力不从心。意念一闪即过。她回到修会叫了几位修女,可是当她们返回到马路边寻找那个人时,却发现只剩下一件破烂的外套。面对这件褴褛不堪的外衣,特雷萨修女跪下来,泪流满面……

在特雷萨修女向教廷呈交创立“仁爱会”的申请后,教廷派下来一位神父到印度负责调查事宜。在这位调查者看来,社会上各种慈善机构林林总总,还有必要再多一个什么“仁爱会”吗?这位调查者来到了特雷萨修女的“慈善基地”,他惊呆了。所有的修女和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竟然没有专人负责接待这位上宾!最后只能由他“自报家门”,特雷萨修女安排开手头紧要的工作,与调查者席地而坐商谈创会事项。

特雷萨修女双眸注视着前方,淡淡地像是自言自语:“我们需要创办仁爱会,来帮助这些无依无靠的穷困病人!”调查者想谛听修女陈述创办理由,示意她说下去。可是他发现修女的神态依然如故,两眼直视前方,果断坚定地重复了刚才这句话。这位神父从此下定决心,一定要玉成仁爱会的创建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印度大麻吸食者的美梦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当时20岁的莫里斯·埃里松,在圆明园遭劫26年之后,写了一本关于那次中国远征的书《一个赴华翻译的日记》。埃里松以一个普通目击者的身份目睹了对圆明园宫殿的抢劫行动,他把此称为“印度大麻吸食者的美梦”:

“面对那奇特的景象,我真是大开眼界,志都忘不了。人头躜动,肤色不一,类型各异;那是世界人种的大杂烩,他们一蜂窝地向大堆大堆的金银财宝扑去;他们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喊叫·着。”

他描写那些士兵:“一些人埋头在皇后那一个个上了红漆的首饰匣里翻找;另一些人几乎淹没在丝绸和锦缎堆里;有些人胸前挂满大珍珠串,把些红宝石、蓝宝石、珍珠、水晶石往衣袋、内衣、军帽里满揣满掖。还有些人抱着座钟、挂钟往外走;工程兵带着斧头,他们为了把镶嵌在家具上的宝石取出来,就挥斧把家具劈开。还有那么一个人,看见一个漂亮的路易十五时代的座钟,因为表盘上的时间数字是水晶石的,他以为那是钻石,就把那表盘取了下来拿走。时不时有人呼叫:‘救火’!人们慌忙赶过去,东西掉得满地都是,火舌舔噬着宫殿的豪华内壁,大家用丝绸、绸缎床垫和皮货压息火焰。那真是一场印度大麻吸食者的幻梦。”

皇家宫殿被抢劫破坏的悲惨场面令埃里松感到难受。他从宫殿走到庭院,观赏这座园林,觉得舒服些。不过他又看见到处都是跑动着的抢劫人群,他们“朝宫殿、宝塔、文源阁跑去”。

夜幕降临时,埃里松才回到营房。他遇见一些士兵,个个都满载着战利品,从银质锅到大体望远镜,还有六分仪,五花八门,其实他们肯定带不走这些东西。他还特别强调了英法两个军营的不同之处:“英军军营里人也同样很多,但一切都极为有序。而在我们这儿,整个就是个化装舞会。炮兵们回来时,个个身上都裹着皇后的丝袍,胸前挂满了清朝大官的朝珠。人家那边则把东西都码放在各个营帐里。”

埃里松还写道,孟托邦将军在法军军营中,在扮成大清国官员或公主的士兵中走来走去,像父亲一般规劝他们把那些华丽俗气的旧衣服脱去,把那些笨重的战利品扔掉,并向他们许诺说,到了城内,他们会搞到更好的物件。炮手迪博斯克拉尔服从命令,把已经抱在怀里的东西包括满满一桶首饰统统扔到了地上。

简直是梦魇的一夜……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印度空军基地遭袭公告

全文共 1093 字

+ 加入清单

印度安全部队2日说,数名武装分子当天袭击旁遮普邦一处空军基地。历经数小时枪战,4名袭击者被击毙,3名印度空军成员遇害,另有6名安全人员受伤。

新华社电 印度媒体援引安全部队官员的话报道,当地时间2日凌晨4时许,数名武装分子潜入靠近巴基斯坦边界的伯坦果德空军基地,企图破坏基地内的米格-29战斗机和直升机,与安全部队发生交火,多名武装分子被击毙。

交火3小时

当地警方负责人维贾伊·辛格告诉《印度斯坦时报》,枪战持续大约3小时。

最新消息称,此次恐袭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其中包括4名武装分子和3名印度士兵,另有6名安全人员受伤。枪战多个小时后,安全部队对空军基地展开进一步排查,以确定是否有漏网的武装人员。

报道称,冲突现场如战场一般,但米格-29战斗机等主要空军装备没有受到任何破坏。另据报道,袭击者身穿制服,当时驾驶一辆政府用车抵达现场并发动袭击。印度安全消息人士推测,武装分子可能属于一个极端组织。

就在一天前,旁遮普邦一名警方高官驾驶的汽车遭5名身穿制服的武装人员劫走,促使当局提升了在旁遮普邦的警戒水平。

不过,眼下尚不能确定两起事件是否存在关联。

印巴关系“回暖”被破坏?

就在一周前,印度总理莫迪突访巴基斯坦,与巴总理纳瓦兹·谢里夫短暂会面。此访引发热议,被外界认为对两国关系回暖具有“象征意义”。

一些安全分析师认为,袭击发生时间与莫迪访问临近,且发生地位于印巴边境地区,很可能由一些极端组织发动,目的是破坏回暖的印巴关系。

“莫迪在拉合尔降落的那一刻,像这类袭击就很可能会发生,”美国智库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南亚问题专家迈克尔·库格尔曼说,“目前来看,印巴之间有足够的善意消化这次袭击,破坏行动不会奏效。”

巴谴责袭击事件

新华社电 巴基斯坦外交部2日发表声明,谴责当天凌晨针对印度北部空军基地的袭击。

声明说,巴基斯坦向印度政府和人民以及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希望他们能尽快从伤痛中恢复。声明还说,近期巴印两国高层交往相互传递了善意,在这一基础上,巴基斯坦将继续致力于加强与印度及本地区内其他国家的合作,彻底消除恐怖主义威胁。

印度当地时间2日晨4时许,大约6名武装分子潜入靠近巴基斯坦边界的伯坦果德空军基地,与安全部队发生枪战。

和平进程受阻

2008年11月,印度孟买遭到连环恐怖袭击,印方指责凶手来自巴基斯坦,双方持续多年的全面和平进程对话机制中断。2010年以来,印巴两国恢复了部分双边会谈。

近来,双方关系出现改善势头。2015年12月25日,印度总理莫迪突访巴并与巴总理谢里夫举行会谈。这是近12年来印度总理首次访问巴基斯坦。双方同意继续和平进程,重启全面对话,共同应对贫困,增进人文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上的星星》印度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伊翔和哥哥有着截然相反的性格和爱好,他的成绩门门不及格,老师每天让他站在教室外他也不规矩,上课与老师唱反调。甚至有一次逃学,最终面临着留级。

他回到家之后,他的卧室就是他的天堂,他不会读书,不会写字,更不会算算数,但他对画画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天赋,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把卧室画成星空,其余的画也别出心裁,他天生就是为画画而生的。

在种种情况下,他不得不转校,需转到管理最严格的学校,对于9岁的他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他祈求父亲,父亲无动于衷,为了让儿子给自己挣面子,他必须要让伊翔转校,他不允许儿子没出息。

到了学校,他连衣服扣子都不会扣,鞋带也不会系,在这里他没有朋友,受同学嘲笑,受老师批评及惩罚。在这里他成绩依旧是倒数,字母“b”还是被他写成“p”。他与这里的人没有共同语言,他简直要疯了!

但就在这时,有一位天使般的美术老师出现在他身边,看见闷闷不乐的伊翔他深感痛心,几经周折后了解到伊翔的情况,他看到了小伊翔的画,有一本是关于他们一家四口的漫画,但慢慢地伊翔却不见了。老师看到了这幅画中的痛苦与无奈,他决定要帮助他度过难关。

他向校方提出单独辅导伊翔每天两小时,教他从最简单的认字开始,教他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

……

他逐渐恢复了自信,基本的事情他都能够做得很棒,在一次外出活动中,他制作了一架简易轮船,在同学们的惊讶中漂到了老师旁边。老师满意地笑了——他终于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在这位老师举办的大型画展中,很多老师及知名人士聚集在这里,见证天才们的创造。最终夺冠的是伊翔,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走出了阴影,变得活泼、自信了。

每一个天才后面都有一位像那位老师一样的天使,不是要强求孩子做不喜欢的事,而是给他们一点自由的空间,那么每个人都会像伊翔一样创造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上的星星》印度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伊夏在寄宿学校的打击中,迎来了一位特别的美术老师尼克,一个热爱自由也给予孩子自由的人。他带给伊夏改变,让他自信充满活力。

尼克老师举办了一场画画大赛,当天很早的时候,伊夏妈妈早早地起床了,他来到高高的山上,留下了背影,去寻找属于他的灵感。当尼克老师还在匆匆寻找他的时候,他默默地出现,静静地坐在草丛上画着他那神奇美妙的想法。

当他把作品给尼克老师慢慢的欣赏时,尼克眼中流露出的赞叹,给了伊夏一个肯定,伊夏转身看老师所画的作品,他看到自己那快乐、高昂的头,咧开嘴笑的表情,他哭了,并深深地望向尼克…..

伊夏的自卑,愤怒和忧郁还有无法掩饰的悲伤在那时已经彻底被老师的关爱所消灭了。所带给他的是自信和认可。他有了一个可以理解自己的“朋友”,他又有了欢乐,自由,他那对世界的渴望和探索又可以重新拾起,并不会再放下。

有时人会迷茫,有时又会抗拒。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可以让人适应世界,但带给我们的是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心理。可能惨遭失败,被他人嘲笑;或是迷茫,在世界中不止的游荡。但最快乐的就是理解,不是我应该做什么,是我想做什么,自由是平等的。

至上,热爱自由的人。

老师的话——此人,黝黑黝黑的,但是很有才华,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潜质。他很孝顺,会帮妈妈运煤气,是个男子汉。他还很有想法,有自己的主观意见,绝不会人云亦云。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上的星星》印度影片观后感

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因老师的公众号发步了一篇以大脑不喜欢变化为主题的短文,其引用影片地球上的星星》中的片段来说事,便想了解说事的来源,于是,看了该片。影片叙述的是一个留级的问题小孩将再次不能升级的问题,学校的建议是转学到特殊学校,迫不得已,家长通过关系转到寄宿学校,希望通过该校严厉的管理来训服他们认为态度有问题的儿子,那知,到了新学校,在老师的惩罚下,伊桑的情况变得更糟糕,此时,美术老师尼克出现,他先是找问题的因,后针对实际具体问题,有步骤开展行动,最后,问题少年变成了绘画出众的好学生。影片虽说的是故事,但老师们认为它来源于生活,那么,影片也告诉我们,面对问题,要想解决问题,不仅要有心,还得要有力。

8岁的伊桑,上课精力不集中,做不好作业,考试成绩极差,还逃学。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们怎么处理的呢?惩罚,得到的结果是对抗,同时,对抗又在升级,逃学,反过来老师们更恼怒,满腹牢骚,避之不及,在这个反向对等过程前,很难判断最初老师们到底有没有意愿解决问题,影片没说此事,或许,有的人想过,但不知道怎么办,最后,也随大流,听之任之,又或许受时间精力所限,全班几十人,照顾不到每个学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正常的,再说,他们也面临考核,要为上级给的指标努力,比如成绩,升学率等,这样看来就不能指望老师了,那家长呢?家长肯定有解决问题的意愿,因为,此处家长与孩子具有一致性,家长有到学校去和校方谈话,找关系努力争取转学,这就证明家长有解决问题的意愿,但行动的结果不合人意,因为受能力所限,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而是简单认为原因在于孩子的态度,转学行动的结果注定也是失败。为何代课老师尼克将这个问题少年带上了学习成长的正轨呢?因为尼克不仅有帮助伊桑的意愿,而且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愿意,那是在看到受惩罚的伊桑已经放弃保护自己,拒绝与人交流后,才做出的决定,要帮助伊桑,有能力,面对问题,尼克没有做主观判断,而是收集信息,先问拉扬,然后,查看伊桑的作业本,最后,家访,从过去的事实中去找导致问题的因。问题明确了,在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则按部就班采取行动,先说服校长不要给伊桑学习压力,然后,通过课上讲故事的方式鼓励伊桑正视自己所面临的困难,最后,耐心的从基础开始教读写、算术等。最后,问题得到解决,由此来看,解决问题仅有意愿还不行,还要加上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影片带给我们的启发,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否能用上呢?答案是肯定的,生活中,许多问

题都要我们去解决,仅靠意愿,喊口号是不行的,还得要有能力,尤其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要解决问题,就更需要能力做基础,要象尼克那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有输出信息的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等。当然,有能力,没有意愿,或意愿不足,也不能做好事情的,比如,出工不出力就是例证,二者缺一不可。

现在,问题又来了,面对出工不出力的问题,又该怎么办呢?此时,我们就应如尼克那样,通过人、物事实收集问题相关的信息,来推导出结论,找到导致产生问题的因,并反过来与其它事实比对,确保判断准确无误,而不是做主观判断,认为当事人有异议,或奖惩不明等。

不仅解决问题,行事也是如此,有意愿,还得需能力。

能力这个词汇经察挂在我们的嘴上,能力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又怎么才能具备呢?已经说过了能力可细分为知识、技能、经验,要想拥有能力,就要获得相对应的知识,知识可来源于书本,他人的经验,也可来至自己的经验,技能得在运用知识的实践中获得,经验需积累,能力就是这三者的综合。可是,提高能力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我们的行为由大脑指挥,大脑却又不喜欢变化。

正所谓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难在何处?

展开阅读全文

急切回国,不让回印度也没关系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据王琪讲述,因为想家,有时候哭一晚上枕头都湿透了。当地民众很同情王琪,对他也很好,只是警察经常刁难他,由于开商店时没有行贿,被警察打折了一条腿,《环球时报》记者看到了其腿上的伤疤。由于王琪与当地一名退休高官关系较好,在这名官员的干预下,当地警察局局长被调走,王琪的境况才有了好转。

王琪在所盖的房子住了18年,后来年久失修就不住了,搬到现在朋友提供的房子里:一个铁皮房,两个房间,一个十几平米的小院。附近矿山炸药经销商奥马尔和村民都非常关照王琪。在矿上的批发商让其儿子到他公司上班,管理炸药,时间随便安排,有事可以不来,还为其提供车辆使用,每月8000卢比(约合800元人民币)。《环球时报》记者在其家里看到,一家虽然清贫,但其乐融融。现在王琪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锻炼40分钟,天天坚持。用王琪的话说,一定要坚持锻炼,练好身体,等着回国

谈到为什么急切回国,王琪说,最主要是自己时日不多,想要给家人一个交代,让其家人回到中国,让中国那边的亲人也知道印度这边还有一支血脉,让两边联系起来。王琪在给大使馆的申诉信中也提到,如果不让回印度也没有关系,他一心就是想回中国。

王琪的妻子苏西拉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自己与王琪命运相同。“他是有父母不能相见,我是想见父母见不到。”苏西拉父母双亡,原本不愿意嫁给王琪,最初几个月很难适应王琪的语言和习俗。后来慢慢熟悉了,才知道王琪是一名中国军人。作为老伴,苏西拉说,王琪无论走到哪里她都永远跟着他。儿子苏什拉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家人也很想跟着父亲去中国。问道到中国害怕吗,苏什拉说不害怕,有父亲在,一开始父亲可以帮助学习汉语,慢慢就能熟悉起来,很想念国内的亲人。最大的挑战是语言、文化、饮食和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10,泰戈尔印度

全文共 2423 字

+ 加入清单

印度近代和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世界十大文豪简介

荷马(约公元前9—8世纪)古希腊盲人诗人,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编订者,其史诗作品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阿利盖利·但丁(1256—1321)意大利诗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代表作有《神曲》,它广泛反映了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社会生活和斗争。集中世纪神学,哲学和科学思想之大成,表现了新与旧的斗争,显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萌芽,但又带有浓厚的中世纪宗教色彩,表现了诗人处在新旧交替时期思想上的矛盾。其作品对后世纪欧洲文学影响很大。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从小爱好自然科学和艺术。青年时期是狂飚突进运动的中坚。由于他的努力,为德国文学留下了不朽之作。代表作《浮士德》,是他花费了长达60年之久的时间创作出来的不朽之作。

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破落的贵族家庭,他反对专制压迫,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哈罗公学毕业后,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支持人民革命的民主思想,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而努力创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主要著作有《异教徒》、《哈罗尔德游记》等。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诗人。生于商人家庭,从小爱好戏剧。一生著作甚多,留存剧本37部,长诗两首,154首14行诗。主要著作有:历史剧《查理三世》、《亨利四世》、《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等;长诗有《维娜斯和安东尼斯》、《路克丽斯受辱记》。这些作品表现了欧洲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最为充分,艺术性最高,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顶峰。马克思称赞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维克多·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伟大的小说家、著名诗人。生于军官家庭。一生著有大量诗歌、小说、戏剧和文学理论作品。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他的作品以精细的手法,广阔的生活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对专制制度和反动教会的罪恶,进行了愤怒揭发和有力控诉,对下层贫民悲惨遭遇寄于同情。深刻反映19世纪法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现实。他的作品对后世作家发生了巨大影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一生写有诗集50多部,中长篇小说12部,短篇小说百余部,戏剧二十多种。主要作品有诗歌《菁歌》、《晨歌》、《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戏剧有《邮局》、《红夹竹桃》、《摩吉多塔拉》;小说有《沉船》、《戈拉》等。另有文学、哲学、政治、游记、书简多种。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泰戈尔的创作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高尔基(1868—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文学的奠基人。出身于木工家庭,一生写了大量作品。代表作有《母亲》,深刻反映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成功塑造了一批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形象。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描写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不朽名著。列宁对《母亲》曾给予高度的评价,称它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高尔基的作品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共同的财富,给世界工人运动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出身没落的封建家庭。曾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在杭州等地任教,辛亥革命后,先后在南京,北京教育部任职、并在北大任教。1918年5 月发表《狂人日记》,猛烈抨击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1926,陆续创作出《呐喊》《彷徨》等短篇小说。1927—1935创作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大量杂文。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全文共 1478 字

+ 加入清单

常常听身边的同事在抱怨这个孩子没法教了,我对他的一片心意他怎么就不理解呢?观赏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之后,让我深深的感悟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是对身边的报怨者恰如其分的诠释。

影片小主人公伊夏——一位行为特别却充满奇思妙想的八岁小男孩,在他的眼中,万事万物似乎都存在着灵动与闪烁的光芒。可在老师们的眼中,他却是一个带来无穷无尽麻烦与困扰的"问题儿童".在家里,有着一对充满着无限期待与渴望的父母和一位出类拔萃的哥哥,而对于存在着的一切问题的"The、last、straw"(爆发的极限)未到来之前,亦或是小伊夏未曾遇到生命中的那个"影响一生的人"之前,于望子成龙的小伊夏父母来说,又怎能接受"儿子是智障儿"的所谓的"事实"呢?我想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接受孩子的残疾。对于小伊夏父母来说,转学至离家甚远的寄宿学校实属无奈之举,然而,正如这现实一般,每个故事都有一个转折点,而被送往寄宿学校的小伊夏似乎"成就"了这个转折点——遇到了年轻的美术老师尼克,一位同样特别且心中藏着相似故事的老师。

从尼克老师的身上,我似乎看到了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和"真教育".

影片《地球上的星星》中尼克老师针对小伊夏所采取的一系列教育行为值得我反思的几点是:

1、每个孩子都是特别且相异的,认识到每个孩子发展的独特个性;

每个孩子是不同且独特的。我时常在想,人的出生与发展却是怎样的一种"神奇景象":它赋予了我们每一个人不同的天分,所谓的"天赋决定论"仅仅是那些遗传带给我们的与生俱来的改变,却不能影响我们今后个人的发展,更不能影响未来的我们究竟是"怎样的我们".

教育发展的真实目的(亦或是"真教育")在于让每一个孩子能在"自由的心灵"上成长。尼克老师认识到小伊夏的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问题,并适时地予以矫正和恢复,使得小伊夏最终得以重回"正常孩子"的群体之中。从尼克老师与小伊夏有关教育行为的互动中,我看到了所谓的"真教育"——"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2、教育不应该以扼杀孩子天性作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教育成就"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以及精英选拔的制度使得"考学"(或"读书")成为了孩子进入社会并在社会中良好生存的"通行证".社会大环境给予具有良好学历的人以美好生活和愿景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似乎都成就了社会被排斥和被边缘的群体。因而,家长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而采取的教育行为,似乎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事实上这样的行为取向虽成就了"小鱼"却失去了"大鱼":前者是功利视角下的一份稳定的工作,后者却是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自我实现。

3、教育过程中家长所扮演的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决定了其应更多地关注孩子心理层面真正的需求,亦或是关注孩子成长中细节,释放孩子的天性。

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是爸爸妈妈以及老师甚至是社会大环境精心栽培的花朵。而如今,在我们被充满竞争与功利的现实世界所疲惫时,常常听家长对孩子说:"我什么都不用你干,你还学不好,你到底想干什么?"能不能别用怀疑亦或是批判的眼神来看待他们?能不能别用责备的口吻来怒骂他们?能不能别用刚愎自用的气焰来打压他们?殊不知,他们是我们的希望——未来我们能留下的唯一的希望。给了他们沉重的使命和任务,就无须再增加他们成长的包袱,须知,轻装简行。

孩子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看着他们从出生时皱巴巴小巧可爱的样子,到一点一滴茁壮成长的身影,无不充满对未来的希冀。教育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耐心和关心的,良好的结果是需要良好的方法来辅助的。

展开阅读全文

观印度舞蹈有感

全文共 1402 字

+ 加入清单

前不久,中国重庆少儿杂技团在新德里卡玛尼梯形剧场进行了一场演出。一个多小时的节目让到场的印度人看得目瞪口呆,看完后都说,“没想到中国杂技这般神奇”。就在同一天,我们这些中国人也在这里观看了一场印度卡塔克舞蹈。半小时的舞蹈令在场的中国人十分震惊,至少我的感受也是,“没想到印度舞蹈如此动人”。两个“没想到”说明了中印两国之间在文化交往上的现状,特别是我们对自己的近邻如此缺乏了解,至少是文化上的一种缺陷。

印度是个舞蹈的国度。早在4000年前的吠陀时期,经典之作《梨俱吠陀》中就有关于舞蹈的记载,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有关舞蹈的记载就更多了。2000多年前婆罗多牟尼用梵文写就的《舞论》恐怕是世界上最早关于舞蹈的论著了,“湿婆之舞”应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古典舞蹈之一了。印度舞蹈进化到现在,据说已有180种形式之多。其中系统的古典舞可分为六大派系:婆罗多舞、卡塔卡利舞、库奇普迪舞、奥迪西舞、曼尼普利舞和卡塔克舞。印度人常常用毕生的精力专攻一派古典舞,而且要从七八岁学起。一般来说,南印度的尚轻柔,北印度的尚速度。其中,由于更接近于现代生活的审美情趣,卡塔克舞越来越被印度国内外舞蹈爱好者所接受和传播。

卡塔克舞是印度北部地区的古典舞蹈,可称为印度古典舞之鼻祖。观看卡塔克舞时,不禁使人想到西班牙的弗拉门戈舞。原来,弗拉门戈舞里果然含有北印度舞蹈的成分。据说是当年印度的吉普赛人将卡塔克舞带往欧洲,杂以欧洲人之优雅和阿拉伯人之感伤。难怪它们都是以双手扬腕和双足踢踏见长,只不过弗拉门戈舞加进了响板以加强节奏,又以铃鼓代替了脚铃。尽管弗拉门戈舞远比卡塔克舞闻名,但自从看了印度的卡塔克舞,我只感到它比弗拉门戈舞更为传神,更为震撼。弗拉门戈舞虽然奔放有余,但似显热情不足,伴唱也过于沧桑感,舞者又是那么忧伤。卡塔克舞同样是热情奔放,但自有一种无比自信的力量。舞者始终面带笑容,一看就是一个喜乐的民族。卡塔克舞同样也有伴唱,但主舞者偶尔插入的蹦豆儿似的道白,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谈到印度舞蹈,人们自然会想到印度电影中的歌舞。印度电影以载歌载舞闻名于世。经过几十年的演变,过去那种小规模的独舞和双人舞已被大规模群舞和伴舞的舞蹈场面所代替。这种电影舞蹈不仅在艺朮上已经越来越戏剧化和情节化,而且在技朮上也已经达到高度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地步。打开电视,调到任何一个频道,人们都能看到这种有着几十甚至上百人为两名男女主角伴舞的舞蹈场面。几乎没有一部电影没有歌舞,几乎没有一个演员不掌握亦歌亦舞的技能。那些布景越来越豪华的舞台和外景,那些阵营越来越强大的群舞和伴舞,不仅最大程度地凸显了印度的自然风光(有时甚至是外国的)和人文传统,而且越来越多地糅合了西方的做派和现代的风格。

但令人惊讶的是,印度的古典舞、民间舞与电影舞蹈的发展并行不悖,它们相互间并不排斥和歧视,而是不断对话进行互补。民间舞蹈常常堂而皇之地进入大雅之堂,而古典舞蹈和电影歌舞除了表现浪漫和幻想之外,也开始表现现实的艰难和民间的疾苦。这就使得印度的舞蹈世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另外,由于印度的民间舞几乎都是土生土长,舞蹈同他们与生俱来,因此无须刻意模仿和学习。不仅人人都会跳舞,而且跳起舞来十分自信,没有扭捏作态和矫揉造作。许多印度人日常生活中就穿民族服装,用不着太多的打扮和化装,跳起舞来显得朴实自然。也许正是这些特点,才使我们对印度舞蹈感到由衷地赞赏和钦敬。

展开阅读全文

拜洗衣人为师印度童话故事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很久前的一个故事。一个婆罗门的儿子从印度教的圣地贝拿勒斯完成学业回家。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所以他在路上步行了几个月。他肩扛着一个小包袱,里面装著书、面粉、豆瓣和做饭用的小锅,一直不停地走。

不管走到什么地方,吃完了继续赶路。走到哪个村子,天黑了,他就在那个村子休息睡觉。只要人们一看见他那一身打扮:脑后的小辫和脑门上的符志,就知道他是一位印度教学者,因此对他特别尊敬,他也借此显示一下学者的派头,十分得意。

一天,他来到一条小河边,天已近中午,他盘算着要在此地洗个澡,吃点东西再赶路。婆罗门儿子把包袱放在一块大石头上,捡来一堆干柴。时节已是印历正月,地里的麦穗已近成熟。他掐来几个麦穗,用手搓碎,吹掉糠皮,剩下金黄色的麦粒,不禁触景生情,摇头晃脑地说:“啊!这是多么漂亮的麦子!正是:

最好的月份是正月,  最好的儿子是长子,  最好的花儿是玫瑰。”

不远处有一位女人在河里洗衣服。这位洗衣人听见一个婆罗门如此感叹,很反感地说:“一派胡言,应该打三个嘴巴。”说完用力把手中的衣服在石头上摔打了三下。

婆罗门儿子对洗衣人的言行非常生气。他问:“你凭什么咒骂我?我是从贝拿勒斯来的,而你是不识字的蠢人,有什么资格来说我?”

洗衣人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不识字,可我并不蠢。我感到你的话才是最无知最愚笨的呢,学者老爷!”

很长时间,两人一直争论不休。最后商定:如果婆罗门儿子能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那洗衣人就称他为师;如果洗衣人证明他的话是错的,那婆罗门儿子就应拜洗衣人为师。

婆罗门儿子首先讲道:“我之所以说正月是一年中最好的月份,是因为农民在这一月把庄稼收获归仓;我把大儿子说成是最好的儿子,是因为他最早挣钱,成为父母的帮手;至于玫瑰花是最好的花,更无须多加解释,因为它是花中之王。”

婆罗门儿子的话音刚落,洗衣人紧接着说:“学者老爷,如果农民不劳动,那庄稼会自己成熟吗?大儿子如果缺德少才也能成为父母的好帮手吗?玫瑰花是漂亮,不过对人们来说,最好的花是那些最实用的花。”

婆罗门儿子低头沉思着,又听洗衣人高声说道:“农民在七月流尽了劳动的汗水,来年正月才会有好的收成,这到底是七月重要还是正月重要?能成为父母帮手的是德才兼备的儿子,无论他是老大,还是老小;最好的花要算棉花,它的纤维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了温暖。学者老爷,你听着,应该是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一双鞋的故事印度寓言故事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兄弟俩,谁也买不起鞋,所以两人只好凑钱合买了一双鞋。他们商定,白天哥哥穿,晚上弟弟穿。 白天,哥哥穿上鞋到处跑,什么也不干。他想,只有一刻不停地走,才不吃亏。白天已经走得很累了,到傍晚他还穿着鞋走。晚上,该弟弟穿了。弟弟想,这鞋自己也花了一份钱买的,所以应当充分利用。他从傍晚到黎明,穿上鞋到处转悠,不要说睡觉,连坐都不坐一会儿。因为天天不睡觉,不久,弟弟的身体就垮了。由于兄弟俩日夜不让鞋闲着,没多久,鞋就坏哥哥建议买双新鞋。弟弟说:“哥哥,现在你自己买,自己穿吧,我要打赤脚走路了。这样至少晚上我可以睡觉。”两人都怀着私心,是不会合作好的。

拓展阅读——寓言简介

《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寓言”的: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其实我们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成语故事,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羊补牢》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成语故事很简短,含着的道理却很深刻,这就是寓言。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

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 伊索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

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印度“回去吧”作文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回忆我们的中华民族有5千年的历史,同时也经历了很多沧桑。改革前大大小小战役在我国发生了很多,所以我们国家也懂得了和平的珍贵,我们中国也坚持维护者和平和珍惜和平所以我们国家和他国也算是和睦相处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就在几天前我国的各大媒体上纷纷爆出——印度在我国和印度的交界处阻挠我国道路的正常施工还侵占土地,我们国家也毫不退缩的坚定了我国的立场劝印度老老实实的回去!不要再抱有侥幸的心理!

我看到这个有点震惊但同时也为我国的立场感到赞同因为这本来就是我们国家的土地“自己的东西保管好”而且印度也要看清事实现在的世界不是你耍赖就可以的得到的,现在的各国的领土已经规划好了的。你有时间在我国的边界耍赖还不如到你的国家治理治理而且你的领土也不小呀!至少比人家日本的大吧!你不要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呀!是你的终究是你的使我们中国的终究是我们中国的呀!

而且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抢咱这个土地你是觉得这样你的国家就可以繁荣昌盛吗?这并不是看谁的领土的大谁就厉害,这是要让你的国家发达起来让你的国家团结起来这样才可以实现强国梦!并不是大小的问题。

而且您强占我们的领土是不对的呀!所以请您回去吧,不要再浪费时间啦时间不等人!

展开阅读全文

看做印度飞饼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飞饼,又叫印度飞饼,它是我最喜爱的小吃。飞饼吃起来香香的、脆脆的,味道很不错。今天,我真高兴,因为妈妈带我亲眼目睹了做飞饼的整个过程。

我们来到街边一个卖飞饼的小摊上,我选定好了香蕉味的飞饼。飞饼师傅便开始给我做起飞饼来了。他首先从一个银色的小桌下取出一个洁白的正方形面团,撕开裹在外面的塑料纸,用手揉了起来,此时面团在师傅的手中被揉成章鱼的形状,我也仿佛站在一个章鱼的世界里。接着,师傅把面团压成扁圆形,用两手拧起面团,在天空中旋转一番,就好比飞机在天空中表演杂技似的。没过多久,一个厚厚的面团就变成了一张薄薄的大饼。然后,这个面饼就被飞饼师傅小心地摆放在圆形的玻璃板上。师傅用刀片很快的把余下的部分划掉了,只留下玻璃板大小的一张又圆又薄的面饼。现在,师傅又用飞快的速度把一小节香蕉切成细细的小粒状,均匀的洒在飞饼上,又洒了许多的白糖。最后,把飞饼叠成一个长方形,放进爬炉里,在飞饼上洒上色拉油和奶油,便用刀子翻烤着。三分钟以后,又香又甜的印度飞饼出炉了。

闻着飞饼的香味,我忍不住拿起一块咬了一口,真香!我顾不上烫又拿起了两块,直往嘴里塞,但还解不了馋,给妈妈尝了一块后,自己便把剩下的全部的吃光了。

我不禁赞叹到:“飞饼师傅的手艺真好呀!”

展开阅读全文

印度甩饼作文350字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10月4日我们一家人在武汉中南。这是个一个阴雨蒙蒙的夜晚,我感到有一丝丝的凉意。我和我的朋友,堂堂、豆豆和呱呱弟弟,一起去吃饭。我们刚进店门就有一股香味扑鼻而来的香气。我们顺着香味走去,啊!原来是一个做印度甩饼的地方,而且还是一个男厨师在做,我以前以为男生的手不是巧,结果他能做那么大的饼。真是不容易呀!太棒了!

我们完全被这能工巧匠的手给吸引住了。于是我们就静静的坐下,看着这位厨师叔叔做印度甩饼。

叔叔是这样做印度甩饼的,先从塑料袋里拿出一团面团,然后压成扁状。接下来开始甩,越甩越扁,越变越大。紧接着在上面加上各种酱料,有菠萝酱、榴莲酱,还有肉馅酱等等。再把聊饼折起来放到烤炉里开始反复的煎。最后就做出香喷喷的度甩饼了。

这甩饼的口感真是好,外脆里酥,味道很鲜美。我们吃完了以后,又要了一份热腾腾的印度甩饼,很快又被我们消灭掉了。印度甩饼真是一份不可多得美食。

展开阅读全文

印度美味作文400字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爸爸从新加坡回来,给我带回来两瓶“燕麦”。这“燕麦”的包装很好看:细长的玻璃瓶,包装纸上全是英文和印度文,上面还印着一位印度厨师。我透过瓶子可以看到里面有类似迷你巧克力豆的东西,花花绿绿,不禁让人垂涎三尺。爸爸告诉我,这是口气清新剂,作用和口香糖大同小异。

有一天,妈妈吃完饭,想试吃一下“印度口香糖”,她倒了一把塞进嘴巴又立马吐了出了,不管三七二十一随手拿起我的水杯拼命喝起水来。妈妈得出的结论是——超级难吃。我半信半疑,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妈妈睁大眼睛看着我,手里拿着垃圾桶,似乎随时准备接我吐的东西。“不甜,不咸,不酸,清清凉凉,一股薄荷的味道,还有点茴香豆的味道,真不错。”我面带微笑,一边咀嚼,一边和妈妈分享“吃后感”。无巧不成书,姐姐也来了,我们不约而同提出让姐姐评价一下,还真是“小孩所见略同”,姐姐和我一致点赞。瞧瞧,包装上都写着“Candy”,一看就是糖果嘛!哎,还是留着我们慢慢品尝吧!

你想尝尝这个味道有一点点怪,但很好吃的印度美味——MUKHWAS吗?

展开阅读全文

印度猎豹——任俊昊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三年级二班邓越嵩

任俊昊同学是一个帅,勇敢,还乐于助人的男孩子。他长得又高又瘦,每天他的脸上都带着灿烂的微笑,眼眶里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不仅如此,他的眉毛还会跳舞呢。

他的优点可多了。

他跑得和印度豹一样快,有一次,我和他比赛跑步,比赛开始了,我还没有开跑,他就以光速冲了过去,我才开始费力地跑,我还没有跑到一半,他就火速的冲过了终点线。我惊得目瞪口呆,我的嘴张得异常的大,都可以装下一块巨石呢!

他画画得栩栩如生,一节美术课,我蹦蹦跳跳的跑到他的位置旁,我好奇的看了看他画的画,画得太好了,我说。一座座高耸入云的房子被他涂上了鲜艳的颜色,每一辆赛车都非常的帅气,没一辆车都显得很有气势,一架豪华的飞机休闲的从房子上飞过,早上的太阳公共穿上了金黄的西装,我不仅赞叹道,太漂亮了。

如果你也想见见这个帅气,友好,乐于自然的小男孩就来三(二)班吧!

展开阅读全文

印度飞饼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中午,妈妈带我去吃印度飞饼。我己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恨不得马上就能吃到。

只见一位皮肤偏黑的外国厨师,先把面团放在案板上压成饼状,再捏着饼的两边提起来抛向上方,一抛一接,再抛再接,那面饼就像被施了魔法,越变越大,越变越薄,最后变成茶几大小的薄饼。厨师把一些香蕉丁和白糖撒在上面,再把薄饼像叠被子似的,叠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把饼放到油锅里煎。才一会儿功夫,面饼开始冒泡泡,接着香味就香味就飘出来了。

两三分钟后,一盘金灿灿、香喷喷的印度飞饼端上了桌。我看了口水都要流下来了。顾不上烫,我直接抓起饼,就往嘴里送。飞饼香香的,外表脆脆的,里面软软的,味道好极了。我又赶紧再咬一口,越吃越好吃。眨眼间,飞饼就被吃完了,那美味真让人回味无穷啊!

(汤晓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