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入世

入世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入世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入世问题。

分享

浏览

1918

作文

3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朱光潜先生说过:“以出世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我很信服这话,以为朱先生是用极简单的语言,说出了人生极复杂的道理。人生一世,如草生一秋,是匆匆忙忙的短暂。所有的人,上自帝王显贵,下至黎民苍生,都是这匆匆舞台的演员和看客,常言浮生若梦,过去把这话是当做消极的思想来批判的,其实,谁都明白,人生到底是一出悲剧。无论是天才还是愚饨,到头来都摆脱不了一个毫无二致的结局。有了这样的洞察,人们就会在不免有些苍茫的悲凉中,获得某种顿悟。参透一切苦厄,把身外之物看淡,豁达、潇洒,了无牵挂,无忧而有喜。我理解,这就是“出世”的思想,是指从总体上看,要把世事看淡。

但若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就确定有点“消极”的味道了。只讲“出世”而不讲“入世”,则对人生的体悟还说不上全面深刻。有了“入世”对于“出世”的加入和融会,就把人的高低、不同的境界区分了出来。

从具体上看,人活着要谋生,要做事,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都来不得半点虚妄。太阳每日升起,每日落下,一个人的一生能看到几次日出日落的景致?因此就要珍惜,决不虚度光阴。春花秋月,赏心乐事,酷暑严冬,黾勉苦辛。要每日都过得充实、有意义,有益于人,也有益于自己。积极,有效,把眼前做的每一件事,都看成盛大的庆典,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不悲观,不厌世,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去。明知愈走愈接近那谁也无法逃避的终点,却始终是坚定地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他比张国荣更入世

全文共 1185 字

+ 加入清单

1980年代中期,刘德华由电视转入电影。到现在20多年过去,他也由一个演员成为了一个制造人。我们看到,他确实是这个行业的有心人。每次我们评金像奖,即使他知道自己可能拿不到,也一定来捧场。到了《暗战》,他终于拿到了,这是这么多年的累积分,评奖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叹,“华仔啊!”那是人心所归,地利天时人和都有了。

上世纪70年代,是刘德华的成长期,80年代开始取得成功,到90年代,他走向顶峰。即使在香港电影业低迷的时候,他也依然有活力。几十年从前,我信任,我们都无法忘却他曾演绎过的那些角色,他已经存在于他的角色之中。

刘德华和张国荣有很多类似,都是靓仔,先是明星再当演员,但张国荣没有刘德华那么入世,他对一些事太过执著,过不了自己那一关,而刘德华经历过风风雨雨,也曾陷入官司,亏了投资,这样反而让他过了自己那关,放开了,自在了。这几年我们看到刘德华从容了很多。

他一直在追求转型,我们看到他做了很多尝试。和杜琪峰协作之后,他放下了架式,不再走明星路线,找到了自己的空间。

他在香港电影圈红了20多年,长青树,这一方面是他的活气,也阐明后继无人。好比说,谢霆锋,一出来就很Sharp,有冲击力,但他的性情就是这样,长短缠身,还须要一些积淀。

刘德华中四班主任杜国威

他留下的是永远都迷人的偶像姿势

刘德华从中三就开始搞话剧,当时他在可破中学,我是他中四的班主任,可以说,一路看着他入行。

我记得,在学校的时候,他很机警,谈话得体,很得老师欢心。他家里条件不错,没吃过苦的。我记得他爸爸是消防员,他姐姐很疼他。他住宿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看到他穿一件新衣服,总是很精神的样子。他一直是懂得谄谀老师的一个学生,后来他进入演艺圈也是这样,不是一个刚愎自用,太过自我的人。

1981年,他参加无线电视的艺员练习班,后来,他对自己要走的这条路一直很清楚。中间,他曾问过我,到底是要当一个很红、有很多fans的偶像,还是当一个有很好演技的演员。到现在看起来,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他刚入行的时候,香港电影业正好是很蓬勃的时候,机遇许多。当时的电影业重要是寻开心,好玩,所以他演了很多追女仔和江湖片,很多导演找他,只要找到他,片子就变得很有噱头。

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呈现低迷状态,很多低本钱制作的电影。香港拍电影的很多人想赚快钱。但在低迷时代能坚持下来的才是真正有幻想,真正喜欢电影的人,这个阶段中,刘德华常常问我,是不是有好的本子,他可以投资来拍摄。

1994年,我拍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想让他演沈家宏一角,但当时已有太多因素影响,配合没有胜利。

我是刘德华的老师,看着他一路走来的,所以我对他有偏爱,很多人也说他的演技并非最好,但我总要说,在我看来,他是最好的。

这么多年过去,他当了大影星,大歌星,拿了许多奖,样子也还是那么靓仔,我想他应当是无悔了。一路走来,他留下的是永远都迷人的偶像姿态。

展开阅读全文

从容入世清淡出尘初三作文

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象,心不动,则万物皆不动;心不变,则万物皆不变。的确,在尘埃起伏的凡世中,我们需有一颗静如止水的心。

烟尘能一时迷了人的眼,却乱不了一颗平静的心。静心的人,能淡然世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能坦然处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哀之而不加沮;能浩然天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环境能影响一个人,但也只是影响而已,并不是本质上的改变。关键,还是在内心坚守的那份平静与淡然。

静心,如流水,洗去俗世的尘埃。

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各不同。而带来或俗或雅,或闹或静的各式之感,皆取决于心境。失意时,莫道人生不如意,静心而思,便知那是生活的考验;挫败时,莫言命运太坎坷,静心而感,便悟那是生命的财富;迷茫时,莫怨苍天爱弄人,静心而观,便叹那是宿命的抉择。当黑暗的官场以五斗米向他遥遥招手,他淡然转身,五柳阴里“带月荷锄归”,长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跨越千年的光阴,我们依然在陶潜笔下的桃花源里如痴如醉。如果没有一颗平静宁和的心,陶潜梦里的桃花源岂能不染纤尘?心静一点儿,笑多一点儿,走了很远,蓦然回首,你会发现,曾让自己静退维谷的泥潭,不过几粒微尘。

静心,如和风,抚平躁动的脉搏。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下云卷云舒”是一种心境,但这种心境,恰是古往今来许多人求而不得的。也许那样的心境,便是范仲淹笔下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者是仓央嘉措摇动所有的经筒时,指尖触到的温度;亦或是林徽因在纸上写下“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浅浅笔迹……跳动的脉搏,敲击出生命的喜怒哀乐,但切莫让浮躁俗华,惊醒了这曲清浅的歌谣。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生在世,总有所求。而得到所求,大多数人皆是自得自满,觉得自己所得足以让世人羡慕。这便是俗世里的庸人,安于现状又不满于现状,想去远方却永远到不了远方。

静心,如飘雪,还原生命最初的皎洁。

执笔,在某个初秋的清晨,画下第一片秋叶飘零的弧度;闭眼,在某个清幽的花园,感受阳光亲吻脸颊的温度。愿做一个孩子,离俗世的烦忧,远一些,再远一些。愿做一个孩子,离自然的花语,近一些,再近一些。喜欢飘雪漫天,它用纯白的底色,将世间一切污浊泯灭。希望也有那么一场雪,能落在我的心间,还原生命最初的皎洁。

佛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万象由心生,心静了,是否就能拨开遮眼的烟云,回望生命最初的皎洁?愿你,静心入世清淡出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