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起点作文立意【最新20篇】

对于作文来说,主题正确、集中是基础等级的要求,主题深刻、新颖是发展等级的标志。小编收集了立意出众的作文技巧,欢迎阅读。

浏览

2282

作文

568

起点600字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行,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夕阳安静地落下,让烦恼和忧伤跟着它一起沉下地平线,因为明天的黎明又将是一个新的起点。

跟着落日一起消失的还应该有那些喜人的成就和荣耀居里夫人夜以继日地工作,尽管她已多次获得诺贝欠奖的至高荣誉,尽管她的价值已得到世界的肯定她安静地将身上的光环卸去,放下怀中的鲜花,稳步向前她明白,荣耀只属于昨天,新的一天又是新的一个起点。

放下肩上的包袱,悲伤痛苦,或是光辉荣耀,轻装上阵,开始新一天的旅程永远记住,新的一天是新的起点,不让昨天羁绊你追逐的脚步。

不要担心或是忧虑今日的无限好的夕阳已沉沉坠下,不要因美好的暂时褪去而恐惧,因为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起点正如“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正如“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只要有心,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进取,明天就又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起点。

不要埋怨今天的时光太匆匆,不要埋怨今天你还距你的梦想太远,明天便是新的起点,有着新的机会,有着新的奇遇在等待你。

海子沉重的悲伤让他在山海关的风中,将生命丢弃在了冰冷的铁轨上,方仲永的不思进取,让他过人的禀赋天资被时间消磨殆尽朋友啊,不要羁绊,满怀憧憬地上路吧,每一天都是一个起点,也许明天,你会找到新的满足,也许明天,你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人生何尝不是一次旅行,新的一天何尝不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希望的起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新学期新起点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当站在空旷的操场上,面对一次次飘扬的红旗时,理想之船是否在你的心湖荡开波澜?当坐在整齐的课桌前,阅读一页页含蓄的美丽时,希望之芽是否在你的心里勃然萌发?当身处热闹的课堂中,聆听一声声谆谆的教诲时,知识之灯是否为你的心灵指引方向?面对新学期,开始新生活;面对新起点,燃起新希望!

我们是青春而活力的,我们是激情而阳光的,我们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的时间是充裕的,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既然如此,为何不继续努力的练习飞翔呢?飞吧!做勇往直前的荒野之鹰吧!那江南屋檐下的呢喃燕子,如何能比风里来、雨里去的雄鹰要飞得更高、看得更远呢?

我们是明光二中的学生——这是一种荣耀!因为我们可以安静的坐在教室里上课,可以充实的过完每一天。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是属于这个大家庭的——既然如此,为何不能和那鲜艳的五星红旗一样,每天都昂首挺胸地迎接第一缕希望,面对存在的一切挑战呢?因为崭新的一学期已经在我们的面前徐徐展开了,我们应当以焕然一新的面貌,从头再来。

套用初一语文第一课的诗句:“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的战胜失望之后,你终将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新学期,新生活!新起点,新希望!愿大家在新的学期中,都能够完美的导演出一部属于自己的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起点新生活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四川盆地。在我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来到了海盐县西塘桥镇打工。

在我的记忆里,由于父母工作较忙,我成为了西塘桥镇中心儿园小班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每天妈妈总是第一个急匆匆地把我送到幼儿园,由于骑车快,从大桥新村到乔家村那一段凹凸不平的石子路,常把我颠得五脏六腑都要跳出来,那

种滋味使我至今都难以忘记。到了下雨时,这条路坑坑洼洼,泥泞难行,妈妈总是湿漉漉地送我到学校。现在我眼前还经常浮现妈妈那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的脸,而每每想起,我的心里满是酸楚。

我的身体从小就弱,妈妈总是从不多的收入里挤出一点给我买营养品。而当时西塘桥镇的人们的收入较低,店铺很少。人们不管买什么都要到30里外县城去采购。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了,要骑一个多小时呢。

近几年,西塘桥镇的经济发展步伐飞快,我上学时的那一段石子路,早就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妈妈每天骑着崭新的摩托车接送我上学!还不止这些,现在西塘桥镇成了开发区,有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起了商贸街,服装店、鞋城、食品店、专卖店、文具店、药店、名茶店……应有尽有,想要买什么东西,到这里来就一切ok了。

转眼我已是五年级的学生,在这里我将度过我的小学时代,如今我家已在东海花苑买了房子,妈妈说我们要在这里安家,我的心里非常高兴,因为我早把这儿当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祝愿我的第二故乡——西塘桥镇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实战训练:结合立意和观点布局谋篇

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以2016年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作文为例,为考生上一堂“公开课”。

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聊天群和朋友圈中,常能看到有人津津有味地在分享地铁里、公交车上斗嘴打架的视频。视频里,当事者暴戾毕露,女的“撕衣大战”,男的“拳击比赛”,围观者要么侧目以对,要么举起手机拍照,极少有人拉架劝和。视频分享到网络上,一些看客如看动作电影一般不亦乐乎,有的人甚至从专业格斗的角度对打架者进行评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宋献良分析:上述材料中涉及两类人,一类是因为抢座、推搡之类的芝麻小事,轻则粗口相向,重则拳脚相加的人,另一类是围观或传播这类丑恶事情的人。前者的行为毫无疑问是不文明的、不理性的,应该批评。但材料的重点是后者,审题立意时应抓住重点,指出看客的冷漠和麻木。

确定立意后就要命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题目要贴切,也就是题目概括的内容要和作文内容相一致,能明确体现自己的观点;题目要简练,简短精炼,有高度概括性,不宜过长;题目要生动,要新鲜、独特、醒目,不能陈旧呆滞,让读者望而生厌,兴趣索然。

而后要筛选素材。一般来说,一道作文题会在主题、体裁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我们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相应的材料来组合文章,围绕中心选材,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要选择典型的具有说服力的材料;要关注近期热点话题。就考场作文来说,在文章中加入一些有关社会上热点话题的材料,会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比如选取最近发生的“北京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来抨击人们的冷漠和麻木,说服效果就会更好。

同时要针对材料中的现象、反映出的问题和题目的观点去布局谋篇。首先指出材料中体现的问题,其次要去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及问题带来的后果,最后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山谷的起点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一位烦恼的妇人来找我,说她正为孩子的功课烦恼。

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

她说:“林先生,你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考第四十名,可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个学生。”

我开玩笑地说:“如果我是你,我一定会很高兴!”

“为什么呢?”

“因为你想想看,从今天开始,你的孩子不会再退步了,他绝对不会落到第四十一名呀!”我说。妇人听了展颜而笑。

我继续说:“这就好像爬山一样,你的孩子现在是山谷底部的人,惟一的路就是往上走,只要你停止烦恼,鼓励他,陪他一起走,他一定会走出来。”

过了不久,妇人打电话给我,向我道谢,她的孩子果然成绩不断往上爬。

我想到,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3】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7种小方法

全文共 1525 字

+ 加入清单

一、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常用、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一定既切题又有深度。

例:《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四、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例: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五、细节切入法

例: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从局部细节来看,大致有以下思路: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启示人们要“善于借鉴”,学会融合;“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提示我们要注重个体与总体、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和谐,即“和谐就是美”;而“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则揭示出任何事物唯有 “彰显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方能体现其价值、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理。

六、求同存异法

此法对组合性材料作文尤为适宜。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

例: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

一中一外、一古一今的两材料,告诉我们的是同一个道理:在急功近利、异常浮躁的当今社会,务必“要有远见卓识 ”。

七、互补完善法

例: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孰是孰非?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只有既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二新学期新起点作文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带着朦胧的理想,迈进实验中学的大门,这个花样年华的季节,这个倒蔻的季节,使我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

我的新起点,是从中学的起跑线上开始的,当我跑到的条路的尽头时,我可能已经长大成人了!但是我绝不会忘记在“起跑点”的感受……

能像小学能那样轻松自如的驾驭我的生活、学习以及各种活动。但是高次的考试就让我尝到了失败的苦涩滋味,老师的鼓励、父母的叮咛、同学的帮助是我找到了早已失去已久的信心。第一次的学生会副主席的竞选,让我找到了拥有荣誉的快乐!

中学的滋味涩涩的

一开学的军训,让我措手不及,本来体质就不好的我,不知要怎样面对。一天的军训,就让我恐惧第二天的到来,回到家里放声大哭,已经磨出水泡的脚让我感受到了,中学的滋味——涩涩的!

中学的滋味甜甜的

第一次的学生会竞选,是我对高中生活有新的看法和理解,第二次的演讲比赛,使我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心。我感受到了中学的滋味——甜甜的!

中学的滋味……

中学的滋味有酸甜苦辣,但是中学的到底是什么?还要我慢慢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学期新起点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一个暑假又过去了,我们带着焕然一新的心情回到了校园,又重新见到了亲爱的老师与同学,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崭新的学期,一个崭新的起点。走在熟悉的小路上,看到绿荫掩映,望望在操场上奔跑的同学,我们精神抖擞,信心百倍。

新学期,新起点。新学期,新气象。哲人说,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那么一个学期的开端,更是不容忽视的起点。此时我们从容自信,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描绘一个光明的未来。作家奥格。曼狄送给我们一句至理名言:这一切都会过去。挫折与失败会过去,鲜花与掌声会过去,沮丧或骄傲向来一文不值。新学期,起点给予每个人同等的待遇,聪明者善于把握时机,从起跑线上就为自己定下了目标。

有句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新学期,让我们改正缺点,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毅力与信心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不经风雨,怎能轻易见彩虹!”同学们,请珍惜每一个晴朗的早晨,用生命中最浓的激情迎接日出,迎接新学期,迎接新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考作文立意写作技巧

全文共 3199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 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以下方法谨供参考。

一、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

《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之类的观点。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 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示例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

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示例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而不 损坏门柱,金币归谁。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各色人等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 走。新产品一上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益。

材料中新产品一上市,之所以“获得巨大效益”,一是因为该强力万能胶水粘后能“岿然不动”的有目共睹的过硬质量,二是由于公司采用了非同寻常的 营销宣传策略,于是,我们便能顺理成章地分别得出 “事实胜于雄辩”、“酒香还需巧吆喝”的结论。相比之下,后者更富有时代气息。

四、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示例

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五、细节切入法

示例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从局部细节来看,大致有以下思路:

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启示人们要“善于借鉴”,学会融合;“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 别有韵味”,提示我们要注重个体与总体、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和谐,即“和谐就是美”;而“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则揭示出任何事物唯有 “彰显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方能体现其价值、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理。

六、倾向揣摩法

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甚至南辕北辙,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

七、多向发散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示例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尽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从薛潭角度,我们可抓住他 “学讴”、“未尽秦青之技”就“辞归”,得出“要谦虚”的启示;也可从他意识到自己远未学到老师的本事而 “谢求反”,总结出“要知错即改”的道理。从老师秦青的角度,我们可从他面对学生的自以为是,并未发怒,而是“弗止,饯于郊衢”,且“抚节悲歌,声振林 木,响遏行云”的不一般的举动中,受到启发:“教育要讲究方法”。

然而薛潭 “终身不敢言归”的做法值得商榷。倘若学生真的将老师的本事全部学到家的话,那又何必 “终身不敢言归”呢?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另行拜师,博采众长。当然,提炼出多个观点后,应择优而作。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示例

公交车靠站停稳后,车站上一位妇女为抓紧时间,抱起原先站着等车的小孩上车。车上一青年乘客主动起身让座。抱小孩妇女谢过对方,放下小孩,笑笑 说:“小家伙刚会走路,还是让他自己站吧。”此刻,见两人互相谦让,无人入座,一旁的时髦少妇眼明手快,一屁股坐下,并大声招呼道:“囡囡,妈妈帮侬抢到 座位了。 ”

材料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无论从让座青年角度提倡 “要助人为乐”,还是从抢座位的时髦少妇方面提出“要文明礼让”,似乎均无不可。然而从整个材料的重心、指向来看,应舍弃后两个次要人物,着眼点放在主角抱小孩的妇女身上,宜立意“尽早让孩子自立”。

九、求同存异法

此法对组合性材料作文尤为适宜。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

示例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

一中一外、一古一今的两材料,告诉我们的是同一个道理:在急功近利、异常浮躁的当今社会,务必“要有远见卓识 ”。

十、互补完善法

示例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孰是孰非?两 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只有既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 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而各种方法也并非孤立的,可能互有交叉。若在具体的审题立意过程中能灵活地综合运用,效果则更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审题立意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作文题目采取了命题的形式:“这世界需要你”。与去年相比,体现出一个变化。去年采取的是材料作文,阅读材料是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妮娜》中的一句话:“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要求考生根据阅读的感悟和联想进行写作。今年则改为了命题作文,这与前年的“见证”,相比,似乎又是一个回归。但是,今年的题目和“见证”相比,还是有差别的,差别就在于,今年的题目采用了第二人称的“你”字。这个单数的“你”以对话方式直接面向考生本人,改变了过去整体化的构思角度,更加贴近学生个体,给予考生更多自我发挥的空间。另外,题目“这世界需要你”在设计上把考生和当下世界的需要联系起来,内涵积极,它与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语文考试大纲(课程标准版)》以及今年的《山东卷考试说明》的要求正相符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命题导向很好。

从写作难度上看,今年审题的难度比往年有所下降,考生有话可说,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行发挥;另一方面,题目适合于不同地区的考生,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当然,考生写作的水平又因境界的高低和感悟的深浅而有所差别,能够造成一定的梯度差异。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试题依然标有“文体特征”的要求,强调“诗歌除外”,继续显示了对文体规范的要求。由于今年题目的角度较宽,因而适合于实用类文本、记叙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等多种文本的写作,考生选择余地大。这样,对中学语文教学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三大类(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的文体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3.立意要奇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的立意是命题作文创新的关键。经过多年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话题作文立意创新可从如下几方面去尝试:

(1)转换角度、质疑传统

“转换角度、质疑传统”是指写作中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对传统已成定论的观点、看法的质疑、反叛。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模式让我们形成了总喜欢从正面去认识事物的习惯。如说到“愚公”,我们总喜欢去赞美他的勤劳、持之以恒的美德;说到邹忌,总喜欢去赞美他的“讽齐王纳谏”的功劳等等。由于老师这么教,我们这么学,作文自然也就这么写,其结果往往就会写出千人一面,百口同腔的文章,使文章索然无味。有句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一件事物(或一个人),我们如果放弃正面的思考,转换一个角度,从反面或侧面去思考,就会实现创新。比如,我们为何不可以去透视愚公的破坏环境,去直击邹忌的护短内心呢?

(2)转换角色、反客为主

在这世界上,我们人类总喜欢把自己当着世界的主人,把动物、植物当着我们的附属物,试想,如果我们在作文中将自己和周围一切的主客关系交换一下,并写出来,结果又如何呢?我敢肯定会大受欢迎的。《西游记》就成功地刻画了一个猴子孙悟空的形象;《聊斋志异》成功地刻画了狐仙鬼怪的形象等。这些就是反客为主的成功典范。如果让我们写《我是图书》的文章,将自己反串成图书,以第一人称的手法,通过图书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刻画阅览者的形象,批判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人不爱惜书、偷书、撕书的丑恶行为,赞扬了爱爱惜图书的优良品质。使文章塑造出新的形象,从而给人以新颖之感。

(3)想象幻想、合情合理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合情合理的想象幻想是作文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

以上三点,是命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方面的应该掌握的一些方法,希你在作文写作和复习中认真领会、认真揣摩,写出最好的文章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亮丽作文关键在于准确立意

全文共 1916 字

+ 加入清单

瓶颈之一:忽略整体,片言立意

作文题1:

清末国学大师俞樾和重臣曾国藩到玄武湖赏荷,他们各自坐了小船下到湖里,船并无差异,但是曾国藩一个姓张的手下为了凸显曾国藩的尊贵,竟然弄了一顶小帷帐罩在小船上,以避免曝晒,但由于小帷帐会被高举的荷叶牵绊,因此,这只小船只能绕荷花而行,而俞樾虽然顶着烈日,却能够径入藕花深处,与荷花零距离接触。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分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有位考生只关注材料中的“避免曝晒”和“顶着烈日”,于是立意为“不要安于享乐,应迎难而上”。可是,曾国藩未能与荷花零距离接触,是因为他怕晒,安于舒适的环境?

瓶颈之二:随意联想,思维跳跃

作文题2:

金鱼起源于鲫鱼。鲫鱼大都是银灰色的,一旦体内的黑灰色素体消失或改变成红黄色素体,体色就会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变成金鱼。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一考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黑灰色素体的消失或改变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从一条普通的鲫鱼变成一条令人喜爱的金鱼也非短时间就能完成。就像把变成金鱼视为目标的鲫鱼,若你把成功视为人生目标的话,也需要不断的努力与积累。这就要求我们面对困难不放弃。(《遇到困难不放弃》) 第一句谈鲫鱼变金鱼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第二句由鲫鱼联想到人,强调人的成功需要努力与积累,第三句则提及这篇作文的中心论点:面对困难不放弃。而“鲫鱼变金鱼”体现了“面对困难不放弃”吗?这位考生对材料的分析未能紧扣核心,一步步地偏离了轨道。

瓶颈之三:一味附和,人云亦云

作文题3

一位著名作家近日在自己的一篇作品中写道:“在宁夏的西海固,在贵州的偏远山区,在四川的小凉山深处,到处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子,只要吃饱了,就会很安详地坐着晒太阳,甜蜜地打盹,万事不挂心,目光温和得如新生羔羊……”

这位作家用很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他很欣赏的“很穷但很快乐”的画面。

你同意这位作家的抒情吗?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这位作家的抒情的看法,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学生的立意多是附和作家“很穷但很快乐”的抒情,大谈精神至上,全然不思考那些偏远山区的人们是否安于过着这样的生活。赞美作者“抒情”的立意虽然不离题,但人云亦云,很难得高分。

突破瓶颈从三方面入手

1.整体阅读,由果溯因。

对于故事型材料(如作文题1),我们首先要通过整体阅读把握材料的核心内容,由果溯因,思考决定相关事件的最重要因素。

仔细阅读材料,我们知道这一故事的结果是曾国藩未能如愿赏荷,而俞樾则得以与荷花零距离接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小帷帐的牵绊,使得曾国藩所坐的小船只能绕荷花而行,于是,赏荷便成了曾国藩的憾事。小帷帐何来?是手下为了凸显曾国藩的尊贵给他弄的。未能赏荷该责怪手下多事吗?不,曾国藩没有拒绝,正说明他未能抛开名利的牵绊。因此,另一位考生作文题为《抛开名利的牵绊》,则是基于整体,由果溯因,把握了材料的实质。

2.紧扣核心,类比联想。

现象陈述型材料(如作文题2),需要我们由自然现象联想到社会现实和人生,但这样的联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基于对材料核心的把握,找出自然现象与社会现实、人生的相似点。

写《遇到困难不放弃》的考生未紧扣“黑灰色素体消失或改变可能使鲫鱼变金鱼”这一核心对材料作分析,而是由自己的感想入手,随意联想,拐了几个弯后,似是而非地渐行渐远,所提炼出的立意“面对困难不放弃”自然跑题。材料中的“鲫鱼变金鱼”,可理解为人生的升华或丧失自我,“破茧蜕变,灵魂升华”,“莫为浮华易其本”这样的标题便能紧扣核心,契合题意。

3.审视材料,辩证思考。

言论型材料(如作文题3)中的观点,不是为我们预设的,而是让我们审视的。我们写作文不是为了附和材料的观点,而是通过审视材料,辩证思考,从材料中发现值得探讨的问题。

就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而言,材料中作家的“很穷但很快乐”抒情是可以认同的,因为幸福快乐并不取决于物质生活的丰裕。但若能审视材料,观照现实,我们会发现这位作家的抒情囿于其视线,这样的抒情是不对等的,忽略了抒情对象的感受。

下面这位考生的作文《不是所有的苦难都可成诗篇》则让人耳目一新:

或许我们能有另一番解读——屋内阴暗潮湿,没有供暖设备,取暖只能坐在家门口的草垛上晒太阳;日夜辛劳做些强度大却只能维持温饱的活计,常常疲惫不堪,偶有间隙歇息便眯个眼打盹放松;的确没有城里人油价升了房价涨了工资少了福利薄了等烦心事,只惦念着下一顿有着落就好。生活的重负消磨着人生的激情与理想,所谓温和不过是在艰苦求生后被驯服的黯淡无光……

入情入理的解读有力地质疑了作家的“抒情”,让我们惊叹于该考生对现实的关注度和思想的深刻性,这样不落窠臼的作文自是引人注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新学期新起点300字作文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我很早就醒来了,因为今天要去新学校报到,我很激动,我已经期盼这一天很久了,我很想念我们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们。听说新学校很漂亮,我们班的新教室很宽敞很明亮,我简直期待极了。

因为我和陈乐知住一个小区,所以我和他一起走的。坐上了车我们说说笑笑,一会儿就到了学校。到了新教室,我大喊一声:哇!好漂亮啊!教室里种了很多绿植,桌子上还有一个蓝色的桌布,教室里还有两排白色的柜子,这样,每一个小朋友就有一个储物柜了。我找查老师领了新书,一共12本,我说齐了,心里可开心了,我迫不及待的打开语文书看了起来。

领了新书,我和陈乐知下楼去参观了新学校,新学校的操场可真大,虽然下着小雨,我们还在操场上跑了一圈。新学校还有报告厅。新校园可真美呀!我要努力学习,学会新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审题立意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该题的作文材料不是中性叙述,暗含命题者的情感倾向。从点睛之句“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可以看出,在“经验、技术、勇气”三者之中,命题者是特别强调“勇气”的,因为“勇气”使人“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从而顺利地“把钻石切成了两块”。特别是在“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的递进比照中,作者的情感倾向表达得十分鲜明。因此,该题最切合题意的立意是:做事要敢于冒险;做事要凭借勇气;勇气比技术、经验更重要;……

如果没有关注到命题者的情感倾向,或者压根就缺乏“材料作文不仅要根据材料含义立意,而且要根据命题者情感倾向立意”的常识,认为该则材料只要求一般地讨论“经验、技术与勇气”的关系,可以见仁见智,或围绕“做事要有经验”立意,或围绕“做事要有技术”立意,或围绕“经验、技术与勇气同等重要”立意,甚至反弹琵琶,或围绕“经验比勇气更重要”立意,或围绕“技术比勇气更重要”立意,或围绕“经验、技术比勇气更重要”立意,那就有离题之嫌,至少是不切合题意。事实上,报道该题的所有网络用语都是“2013年新课标卷作文题:经验与勇气”;然而要知道,“经验与勇气”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式并列短语,这样的短语要求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如“逆境与成才”。可见,网络用语欠缺“材料作文不仅要根据材料含义立意,而且要根据命题者情感倾向立意”的常识,有一定的误导作用。如果关注网络评述该题的文章,会发现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该题立意限制小,切入角度多,发挥空间大,等等,这些都是对“材料作文要根据命题者感情倾向立意”的常识缺乏认识所致。

当然,平心而论,认知与做事,“经验”“技术”“勇气”都不可或缺,三者都重要,至于三者谁比谁更重要,实在见仁见智,难下结论。因此,从有利于考生表达真实见地与真情实感的角度考虑,考生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围绕以下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立意:经验重要;技术重要;勇气重要;经验、技术与勇气同等重要;经验、技术比勇气更重要;勇气比经验、技术更重要;等等。而要允许考生有这些立意自由,需要命题者将作文材料处理为中性叙述,或者将材料添加一个“当然,也有人根据另外的情况,认为经验、技术比勇气更重要”之类的“尾巴”,或者添加“要想做事成功,你认为经验、技术与勇气什么最重要”之类的句子。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2013年全国课标卷ⅰ作文题立意单一,不利于考生发挥,不利于考生表达真实见地与真情实感,容易导致考生违心地说假话或片面地看问题,属于被潘新和教授等曾经批评的“被立意”作文。我虽然认为,高考、中考等凡写别人给定题目的作文,免不了“被立意”,但同时主张,“被立意”的范围还是应该宽一些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抓注重点精心立意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近几年中考作文平分标准都提出了"立意新颖"的要求。就一篇议论文来说,"立意"主要指的是中心论点的确立。而"新颖"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有新鲜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二是内容要深刻,有独到之处,不能浅尝辄止。要达到这些要求,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要抓注重点,生发开去,而不要面面俱到。

扣住原文的中心思想,立意谋篇,固然算紧扣了原文;而从原文的内容出发,抓住某一个侧面或某一点去写,也未尝不算紧扣了原文。事实上,我们常见的许多写得好的读后感,并不是篇篇都紧扣了原文的中心思想的。但是,抓住原文的某一侧面或某一点去写,也必须在充分理解了原文的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才能写好。如果对原文的中心思想茫然无知,那么,对文章的各个侧面的理解也就不会深刻,当然也就不可能写出动人心弦的读后感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立意分析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就这道作文题的"立意"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1.行为影响了位置: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改变甚至决定他的位置、成就、社会评价等等.

2.位置影响了行为:意思是当一个人身处其位、身处其境时,会影响他做事的方式及行为,正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从辩证的角度考虑,位置与行为具有相互影响.

立意属于以上三种情况之一的都是切合题意的较佳立意;如果所写内容只涉及"行为"或"位置"

的一个方面,却没有涉及"行为""位置"的关系的,属于基本合题;如果所写内容与材料毫无关系另起炉灶的,则属于跑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立意解析

全文共 994 字

+ 加入清单

一、从个人的角度,可以这样审题立意,“人”这里指每一个人,先建立起这"一撇一捺",自己站立起来后,才可能去征服这个世界。“站起来”就是指“成长起来”,精神上树立起来,要敢于担当,有责任心;勇于担当,有责任行为。“站起来后”也可以理解为行动起来,去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后,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理想即或是梦想。“属于”可以理解为“拥有”“获得”“实现”等;“世界”可以理解为个人的目标、理想(梦想)。

材料可以用历史和现当代名人英雄的事迹为例,比如,王安石、苏轼,毛泽东、鲁迅,邓亚萍、刘翔、成龙,史铁生、张海迪,钱学森、霍金,乔布斯、马云……无一不是凭强大的精神并以实际行动去征服创造世界的英雄。反面材料也有,比如那些“李刚”的儿子,那些“啃老”的年轻人,即便是“高富帅”“白富美”,如果他们没有自己的担当能力,没有自立的精神,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这个世界最终不会属于他们。

考生联系现实,自然会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学习和人生意义。

二、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可以这样审题立意,一个国家、民族要实现繁荣昌盛的梦想,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文化和传统,有社会价值观,以民为本,为人民负责;有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特点,有自己的文化,才能立于世界。如,大唐王朝的兴盛,得于李家皇帝对老百姓生活的关心,康乾盛世源于满汉文化的兴盛。再例如,改革开放30年,我国人民生活的改善,人均收入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源于以民为本,可持续发展。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中国成为了世界大国,并有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大地震、冰雪灾害,马航失联,国家尽全力施救,甚至全球气候、环保无不有自己的担当。海外华人也以此自豪。也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与赞许。

三、从人类的角度,可以这样立意,人类要和平美好地生活,要可持续发展,无论哪个国家,那个民族,面对整个人类和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都要有责任感、责任心和责任行为。比如二战时纳粹分子和日本军国主义,他们挑起战争,反人类,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最终被历史唾弃,被世界人民不耻。世界不属于他们!

不管从那个角度立意,都要注意 “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所揭示的条件关系。

从文体自选的要求来看,可以写成记叙文,构思可以通过典型事例,或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议论文,构思可以从自然界的动植物或现象引发思考,再写到人格或精神力量的确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以起点为话题高中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十八岁,一个标志着成长的起点。带领着我们走出稚气的童年,走进创新的时代。

曾经,我在红旗下庄严宣誓:立志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我决不会让自己当上一个庸碌之人,我要发奋图强,把我的理想像花朵一样在祖国的大地上绽放。

你们在我的心中,我在你们的怀里。看着父母那鬃白的银丝,父母变老了,我也变了,在父母十八年含辛茹苦养育下,我长大了,懂事了。爸爸教我做人忠直,要拥有宽恕的美德;妈妈教我生活节俭,待人有礼。这使我终身受用,更为我同人与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恩师之情我不能忘记:是老师把知识传授给我,让我有了真知,有了文化,做一个文明的社会良材。老师的鼓励让我充满斗志,展望未来,走向理想;友情之火,点燃希望之灯:在我失落时安慰我,让我重拾信心。谢谢你们!谢谢养育我十八年的父母,更谢谢教育我十一年的老师,还要谢谢陪伴我走过春夏秋冬的好友。

告别稚气,立志成才。昨天我还是一个不问世事的小女孩,无忧无虑的生活已经让我走过了十七年。在那天的宣誓开始,我不再老期盼走上平坦的大道。我必须勉励自己走上一条崎岖的山路,不断向上,登高望远。我要做回人生中真正的自己。就算梦想能实现的机会很低,但我仍然会燃烧自己让它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向世人证明我的生存是有意义的!现在,放在面前的是学习,今天站在十八岁的门槛上,我追求对梦想的赤诚。当某天我能站在台上大声说我成功了,我也不会忘记十八岁一次庄严的宣誓。它是那么坚定,那么真诚。

十八岁前是回忆,十八岁后将是努力,放飞吧!梦想在向我招手,祖国锦绣河山在向我微笑。我愿把一生献给党,为祖国增添一份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新学期新起点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六年的小学时光已经飞一般的过去了,迎面而来的是全新的三年初中生活。新的学期、新的老师与同学、新的生活以及新的一切。

小学时,我的各科成绩只能在中等徘徊,始终被班上几个出类拔萃的尖子生踩在脚下,现在上了初中,终于和他们不在一个班了。虽然现在班上也有成绩比我好的,但总没有以前那么多了。所以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是,上了初中我感觉轻松了不少。总感觉以前老师布置作业很多,现在反而变少了,作业写得很快——学习变轻松真是件好事!

新的班级给我的感觉不错,老师很好,同学也很有趣。既然大家互不认识,那我可要好好改一下我的缺点,争取在新的班级给新同学留下个好印象,做一个全新的我。新的同学让我初中生活的开头很开心,他们个个幽默有趣,我很快就有了新的朋友,但仍需要去了解。上初中了,很多事都要变了吧?

上初中了,学习就不如以前那么轻松了。但新的起点让我感觉我可以做好,只是需要我的一点点努力。那我就再努力一点点吧,超越以前的我。

上初中了,生活就不如以前那么悠闲了。要晚睡早起,做个勤奋的学生。那我就比别人再勤奋一点点,可以有我想要的结果吗?

上初中了,饮食就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了。不能饥一顿饱一顿,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怎么能好好学习?而且中考身材也要算分嘛。

上初中了,玩性也不能小以前那么大了。但不能然自己变成只会学习的机器,,应该劳逸结合,有时也应该适当放松一下。

上初中了,但还有很多都需要改正的缺点。那就让我在新的学期、新的起点,创造一个全新的我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立意求深法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立意求深法,就是以小见大法。就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做到“借一叶而知秋,以目尽传精神”。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桔子这事可谓小,但作者能从中道出“父爱”这一感人的主题。而《平民总统孙中山》一文的作者马庚存,也就是通过记叙孙中山先生日常生活的六件小事,赞扬了孙中山先生身体力行做人民的公仆这一伟大而优秀的品行。

再如:《一件小事》可以通过身边、周围发生的一件小事,反映改革春风给人们思想观念、物质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达到歌颂“改革开放”这一大主题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立意示例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人与自然:要尊重自然,肆意违背规律会遭受自然的惩罚;在遵循自然规律这个根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我:人生如戏,生活是剧本,我们是演员。我们应当遵循内心的选择,不断突破剧本的限制,演绎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人与社会:剧本犹如社会规则,每个人(演员)只有遵循规则,才能达成社会的和谐;规则也是人制定,只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不断突破规则,大胆创新;个人的梦想和社会的梦想只要在根本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尽情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

此外,可以从材料触及的表演艺术家、剧作家以及两者辩证统一角度的共三个角度确定立意。如以文化话题,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表演艺术家的角度——“六经注我”,方能实现文化创新

剧作家的角度——“我注六经”,尊重传统文化

辩证统一的角度——在“我注六经”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处理好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