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课改的三大理念是什么(通用20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安全生产已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看看下面的新课改的三大理念是什么文章吧!这里开学吧给同学们分享一些新课改的三大理念是什么优秀作文,欢迎查阅,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6908

作文

202

2024关于国家“十三五”规划理念一览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十三五”规划自然离不开全球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上述官方智库专家对本报表示,中国顺利完成“十三五”目标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世界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在‘十三五’期间要成为全球最大市场,要带动更多‘南方国家’奔向它们的小康。中国的发展不仅有示范效应,更能帮助它们规划,为它们提供资金援助,提供市场。”该专家表示。

事实上,近几个月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外方面的密集发声就展示了中国的开放态度。8月底以来,习近平先后出访美国和英国,频频释放中国将扩大开放的信号。有官方评论认为,习近平一系列的讲话中已经浮现出实现这一目标的路线图:对内将持续深化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对外将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程度史无前例。

例如,习近平主席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在乡间别墅长谈四个半小时的内容,就包括“十三五”规划,他说,我们正在制订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十三五”时期中国发展将为外国参与中国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更加广阔的市场、更加多元的商机。

9月底,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就曾提出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等五条“承诺”。

另有研究发展战略的专家对本报表示,“十三五”期间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如何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早日投入运营、发挥作用,不仅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善起着重要作用,更是奠定“一带一路”后期推进的关键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27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以及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高新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六字”、市委“二十字”方略,按照市委主要领导对高新区提出的“在产业发展强起来上当标杆,在城市建管强起来上当窗口,在辐射带动强起来上当龙头,在作风建设强起来上当楷模”的新要求,以“打造核心增长极基本成型”为着力点,以世界眼光谋篇布局,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产业建设为重点,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深入推动“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生态文明”融合共进,努力打造产业、科技、生态、城市“四位一体”的瑶湖生态科技新城和中国最美高新区。

“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将牢固树立首位意识,按照市委的要求,在产业建设、城市建管、辐射带动、作风建设方面争当楷模和旗手。为此,我们将树立高远目标,力争到2020年实现园区营业总收入4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财政总收入150亿元,企业总数过10000家,培育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00家,园区综合实力力争进入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梯队。

聚焦新兴产业,在产业建设强起来上当标杆。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向全产业链布局,并争取成为中国商飞公司第二试飞机场和第二总装厂,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航空产业城;大力发展光电光伏产业,瞄准国内外一流企业和前沿技术,引进落户LED应用产品、触控产品、集成电路、光伏、光学等项目,建设中部领先的“南昌光谷”核心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一手抓中成药、仿制药、生物保健及医疗器械等产业化项目,一手抓好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建设,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医药国际创新园;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互联网+”为方向,发展壮大智慧产业和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建设国内领先的软件服务外包基地。

擦亮绿色品牌,在城市建管强起来上当窗口。坚持以世界眼光谋篇布局,借鉴国内外先进科技园区的成功经验,全面打造以瑶湖为中心的圈层式产业新城空间形态。优化城市规划建设,统筹好城市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和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促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网格化、智慧化、人性化迈进,进一步巩固高新区在全市城市管理考核中首位的地位;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高标准推进瑶湖郊野公园三期建设和艾溪湖湿地公园提升改造,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科技新城和中国最美高新区。

坚持创新引领,在辐射带动强起来上当龙头。提升创新发展境界。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领导的要求,以高标准、高定位严格要求,树立世界眼光和国际思维,主动融入昌抚一体化、昌九一体化的区域竞合发展中,推动高新区继续在全省创新发展中起到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举全区之力推进南昌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将其建成高端要素、高端产业集聚地,成为著名高校院所的科研机构集聚区、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汇聚区、科技创新企业孵化示范区、科技创新全链条服务样板区,发展成为全国一流、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国家大学科技城,争创全省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狠抓队伍建设,在作风建设强起来上当楷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巨大考验。高新区干部将弘扬“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新时期井冈山精神,以争创一流的勇气,雷厉风行的作风,甘于奉献的精神,锤炼一支谦逊、执著、克制、果敢、担当的干部队伍,在攻坚破难中塑造高新干部新形象,为高新区进位赶超提供强大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升华。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取决于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领导干部主政一方,不仅需要殚精竭虑、埋头苦干,更要打开思想解放的闸门,去除旧观念、树立新理念,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行家里手,更好地担负起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职责。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努力锻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硬素质和能力。时下,少数领导干部不愿谋发展,管得严了便为官不为,怕出事宁可不干事;有的不会谋发展,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不知所措,找不准方向、把不准脉搏;有的抱着老观念、沿用老办法,跟不上发展的节拍。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要解决好理论武装问题,从思想上把推动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方法搞准。头脑中是个“空洞派”,没有新理论、新知识,或者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又何谈树立五大理念。唯有把学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联系起来,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加深理解、深化认识,才能把五大发展理念转化成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转化为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实际成效。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要有好的精神状态、好的工作作风。否则,再好的理念也是“一说而过”,再好的措施也是“难以落地”。坚持以“三严三实”要求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用“严”的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凭“实”的干劲抓好发展任务,敢啃硬骨头、敢闯险滩头,一抓到底、善作善成,才能使五大发展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需要用好干部考核“指挥棒”。要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细化五大发展理念的考核指标,引导领导干部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更好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9872 字

+ 加入清单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其重大意义正如全会所指出,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影响将十分深远。

●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发展整体效能、推进事业全面进步的有力保障;绿色发展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是中国基于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

●当下的广东,正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热潮,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的使命感紧迫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将要来得强烈。在广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关口,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努力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如期将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变成南粤大地的壮丽现实。

伟大的时代注定要有思想的阳光去照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了!这是在历史的指针指向“十三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这个重要关口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历经30余年艰苦奋斗,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图景已渐行渐近。全会明确了今后五年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即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冲锋号!

恩格斯曾经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时代脉搏、洞察发展大势,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围绕发展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具有高度的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特点,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其重大意义正如全会所指出,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影响将十分深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习近平主席今年9月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指出:“对各国人民而言,发展寄托着生存和希望,象征着尊严和权利。”尽管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第一要务。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进一步说,对于当代中国来说,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在于怎样发展,如何找到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做先导,才能破解发展难题、补上发展短板、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从而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从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到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这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把握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规律性不断深入,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更高境界、更深层次的发展迈进,为中华民族开启更为广阔、更加光明、更加灿烂的前景。

当下的广东,正在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的热潮,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的使命感紧迫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将要来得强烈。在这个重要历史关口,广东如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努力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如期将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变成南粤大地的壮丽现实。

一 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决定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反复强调创新的极端重要性。“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创新,不仅成为当代中国的高频词,而且内涵愈加深厚,外延愈加宽广。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全会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既是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内涵的进一步升华和深化,同时已超越科技层面,使创新进入了理论、制度、文化等综合层面;创新不仅是对科技工作者的明确要求,更是对全党全社会提出的紧迫任务。同时,全会从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鲜明突出地把创新摆在发展理念的首位,具有指引方向的重大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认识的深化,本身就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党的十八大之后不久,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主持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时就强调,要继续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坚定不移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专门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研讨,要求全党全社会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广东要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开幕会上,指出“要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就外延而言,从科技创新的单轮驱动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多轮驱动,创新的范围愈加广阔;从内涵来看,创新逐渐提高到发展第一动力的核心位置,成为“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核心要素。

创新发展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现实坐标上,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从国内看,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必须依靠创新发展,把科技创新潜力更好释放出来,有效破解产能严重过剩、资源环境约束等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难题,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从全球范围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发达国家正在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这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有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抓住和用好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等七个方面,明确了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为未来五年创新发展提供了路线图。按照这一路线图,既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既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又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既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又要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贯彻全会精神,广东要按照路线图,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扎实推进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完善落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政策举措,率先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与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创新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

二 协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十八届五中全会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协调发展理念,旨在补齐发展短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统一,是立足长远、谋划全局的战略考量,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由于欠账过多、基础薄弱,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意义更加凸显、要求更加紧迫。”在云南、陕西、贵州等省调研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协调发展问题,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升国家软实力,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总书记还指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会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经济的多元化会带来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短板所在,也深刻阐明了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表明了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坚定决心。

协调发展因应发展失衡和不可持续而生,是发展实际倒逼而来,也是因时而动、应势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觉选择。“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创造世界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在时刻关注和破解伴随而来的成长烦恼——从区域差距到城乡差距,再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同步,等等。这暴露出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更催生着发展理念与方式的深刻转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协调发展意味着弥补短板和薄弱环节,并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实现全方位的均衡协调发展,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与全国一样,广东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也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诸多问题,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都需要坚定不移继续推进转变发展模式、协调发展等战略举措。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要在协调发展上交出合格答卷,这是一项紧迫而光荣的任务。

“唱和如一,宫商协调。”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全会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四个方面阐述了协调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我们从整体和全局上把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即既要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又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既要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又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发展整体效能、推进事业全面进步的有力保障。

三 绿色,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十八届五中全会从“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出发,把绿色发展理念摆在突出位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针对性,对纠正“唯GDP”式粗放型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要求:“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在云南洱海边,习近总书记叮嘱“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要永驻人间;在北京APEC会议上,坦言每天早上都要看看北京雾霾小了没有;在全国人大江西代表团,又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从生态文明建设到绿色发展理念,既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也是引领中国长远发展的执政理念和战略谋划。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在快车道上驰骋了几十年的中国经济社会列车,相伴而来的还有雾霾频发、城市拥堵、河流污染、湖泊萎缩、生态脆弱等危机。如果不能引起足够重视,这些危机将越来越成为制约发展质量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切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部署,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必须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6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既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又要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既要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又要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既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贯彻全会精神,实现绿色发展,广东必须彻底告别简单以GDP论英雄的传统政绩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守住生态底线,让南粤大地真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绿色发展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

四 开放,是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应然选择。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全球视野思考中国发展问题,提出开放发展理念,既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的立场,也揭示了“中国经济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内在共赢逻辑。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已为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实践所证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近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美国西雅图与中美企业家座谈时强调,“中国的开放大门就像阿里巴巴‘芝麻开门’一样,开开了就关不上了”;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中国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这既包括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外资,也包括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提出,“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总书记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对外开放的提质增效、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今天的中国,已经前所未有地与世界融合在一起。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发展牵动世界目光,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但当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当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国际社会一度担心中国开放的大门会不会收窄,事实证明,中国对外开放不仅没有收窄,相反力度还越来越大。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的发展奇迹得益于对外开放,那么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的对外开放只会进一步扩大,没有任何理由改变。中国的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本国策,必将伴随着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全过程;中国的开放也不是独善其身,而是互利共赢,志在打造包容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坚定不移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中国将因开放发展而充满活力,世界也将因中国开放发展而更加美好。在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广东积累了丰富的开放发展经验,收获了丰厚的“开放红利”,在新一轮开放热潮中,必须继续发挥地缘等各种优势,奋楫争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坚持开放发展,才能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才能更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促进各国共同繁荣发展。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既要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又要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既要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又要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既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又要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既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又要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开放发展是中国基于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

五 共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

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共享发展”的部署安排,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每一项安排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息息相关,不仅回应了全社会关切,更体现了制度安排的延续性、科学性、优越性。

“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果呈现出中国政治制度的巨大优势: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2年11月,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共享发展就是要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追求以民富优先,带动国家进一步发展。回顾过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2013年减少贫困人口1650万人,2014年减少1232万人,连续两年完成了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这些都彰显了我们党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由国富、国强向民富的进一步转变正在路上。

尽管成绩斐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分配不公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现行标准下全国还有7000万贫困人口,要想完成2020年全部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还很艰巨。民生建设担子重是现实,对于广东来说,如何推动粤东西北地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如何让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共享发展成果,压力不小。但是压力再大,广东也要按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集中力量补齐社会民生事业、生态环境、区域协调发展等短板,同时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1亿多广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以来就提出的发展目标,经过多年努力,如今已进入最后决胜阶段。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十三五”规划深刻体现出“全面”二字,对就业、收入、社保、食品安全、人口均衡发展等问题一字不落,给出了各项硬指标,显示了中央完成这一目标的信心和决心,我们一定要拿出“决不让一个地区掉队”的勇气,将“不断为人民造福”的热情,镌刻在时代新的年轮上,让共享体面而富有尊严的生活化为实际,生长在每一寸国土上。

为时代的伟大的目标服务,是不朽的。

随着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的帷幕已经拉开。新形势催生新理念,新理念呼唤新实践,新的征程时不我待。全面小康的美好蓝图、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需要靠我们每一个人为之奉献。广东广大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昂扬斗志,结合广东实际,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率先”,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率先”而如琢如磨、接力拼搏,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广东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设计理念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有了充分的材料和一定的思想准备,那么作文才算可以“作”文。但学生往往不能全面都照顾到,所以在“作”时要不断给学生一些提示,一些帮助让作文更加生动具体。但在这里以一小段短文为本课时的要求,要求不高!

第二课时教学(拓展话题)

1、课前准备:

⑴道具准备:一个森林、一片草地、一座高山、一条小河、一些动物;

一片田野、一条小路、几丛小草丛、一些小动物;

一个大城市、一条条马路、一辆辆汽车、一个个行人;

……

道具可以是画图,也可以纸板模型。(根据你要展现的活动环境而定)

⑵场地准备:教室布置、座位布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习习近平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4913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仅实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实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理论的新飞跃,而且成为今日中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认识把握五大发展理念所蕴涵和彰显的科学方法论,对于我们完整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在“十三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推动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这场深刻革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

今天,认识把握中国发展的大局大势,是从规律出发、弘扬唯物辩证法还是搞别的,既是一个重大的认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所蕴涵和彰显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对此作出了坚定而科学的回答。

深入把握“三大规律”的科学理念。认识把握规律是思考发展问题的前提。尊重规律,遵循规律,不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把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大特点。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反响强烈,党内外普遍称赞,认为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理念,在思想认识和理论方法上都是正确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共产党执政到今天,我们越来越明白,不创新就会死路一条,不协调就会分崩离析,不绿色就会天怒人怨,不开放就会自生自灭,不共享就会天下大乱;只有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路子,才能走出一条健康之路、富强之路、光明之路。我们之所以反复强调合目的合规律这“两合”,是因为“合目的”主要解决一个“要”或“要什么”“要得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合规律”主要解决一个“能”或“不能”的问题。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小康社会、怎样建成这个小康社会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成为关系发展全局的头号课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基于这一科学方法论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正当其时、恰逢其时,实现了客观决定性与主观能动性、合目的与合规律、“要”与“能”的有机统一。

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最新成果。唯物辩证法是思考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唯物辩证法主张,对待矛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直面矛盾,运用矛盾相辅相成的特性,在解决矛盾过程中推动事物发展。对处于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风险叠加期的当今中国来说,在直面矛盾、解决矛盾中攻坚克难、化解风险,显得尤为重要。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规律性认识:创新发展针对全球科技竞争、经济竞争激烈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突出矛盾,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针对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与不同区域、领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矛盾,注重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发展针对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之间的突出矛盾,注重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安全双赢;开放发展针对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面临深刻变局与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不高的突出矛盾,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与分配不公的突出矛盾,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解决我国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产物,凸显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精髓,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基本方法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新最好的发展理念。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时代典范。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思考发展问题的关键。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必须坚持和把握党的思想路线。他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坚持实事求是,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也不会一成不变。面对新的发展实践,有些东西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地分析主要矛盾,认识发展规律,解决突出问题,刷新发展理念,实现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治。五大发展理念体现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品格,成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时代典范。

我们党科学思维方式的创造性运用

方法论是思维方式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是方法论的具体运用。今天,我们应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五大发展理念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给予了明确回答和鲜明示范。

彰显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管总的、管长远的,是围绕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筹划与指导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系统方法论在思维方式上的体现。一个国家要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就一刻也离不开战略思维。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战略思维更是不可或缺。习近平同志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五大发展理念关系我国发展全局,是战略思维在发展问题上的充分彰显: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协调发展强调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绿色发展强调围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开放发展强调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共享发展强调满足公平正义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国家发展培育最深厚的伟力。“第一”“核心”“总体”“基本”“本质”这一系列关键词,充分展示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特性和全局意义,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战略的科学谋划。

彰显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推陈出新、求新求变的思维方式。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大潮中,谁能占据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抢得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优势。五大发展理念是创新成果、是运用创新思维的范本,不仅把创新放在首位,而且其他四大发展理念都体现创新、贯通创新精神。比如,协调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基本原则,作出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等诸多科学安排;绿色发展理念代表时代发展新潮流,意味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和刷新;开放发展理念着眼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内在要求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打造全面开放新格局;共享发展理念致力满足人民的新需求新期待,包含着一系列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全域覆盖、逐步均衡的新探索和新要求。创新思维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五大发展理念中,使之相互贯通、相辅相成,使五大发展理念成为我们时代发展的旗帜,必将指引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彰显全球思维。全球思维要求立足本国、放眼世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各国文化交流交融不断加深、社会信息化进程日新月异,世界越来越像一个“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各国已成为唇齿相依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宏阔的国际视野、世界眼光,鲜明标注“世界历史”的思域与视域,无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还是共享发展,无不深刻体现世界发展的潮流所向、脉动所在,无不体现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公约数”;开放发展,则更着眼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必然结论。五大发展理念既是对全球治理经验教训的总结提炼,又是对全球发展理念的深化和升华;既促进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良性互动,又为全球治理提供新理念、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掌握与运用,重视科学思维方式的创新,要求党员干部掌握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等思维方式,用活用足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思维方式,促进内因发生变化,丰富和改造主观世界、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

按内在联系、辩证统一的原则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

今天,我们在方法论上如何贯彻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内在联系、辩证统一的原则,运用我们党的科学思维方式,做到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立足国内和放眼全球相统筹、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协调、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目标导向着眼未来,问题导向注重当下。目标就是前进方向、就是问题和矛盾解决的预期结果,目标中包含着矛盾解决的路线图、时间表;问题就是疑难、就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问题中包含着矛盾解决的方案与目标。改革和发展由问题和矛盾倒逼形成,在解决问题和矛盾中向前推进。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需要我们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十三五”这个解决突出问题和矛盾的重要窗口期,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重要抓手,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忧患意识与紧迫感,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各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

坚持立足国内和放眼全球相统筹。古希腊有个神话,大英雄安泰的双脚只要触地就能吸取巨大能量、永不可战胜,双脚离地则失去力量。这启示我们,不能脱离现实国情和阶段性特征谈发展。在中国命运与世界命运紧密相依的新形势下,立足国内与放眼全球决不能彼此割裂、相互分离。经济发展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更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立足国内和放眼全球相统筹,需要我们既以新理念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

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协调。五大发展理念主题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一个开辟未来发展前景的顶层设计、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应树立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同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推进。这需要我们既着眼于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又突出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集中攻关,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举措。应紧紧扭住短板、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无论是制定具体规划,还是出台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都应着力补短板、解难题,在攻坚克难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平衡性。

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也是围绕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具有鲜明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应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从深入把握“三大规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来看问题,增强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针对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和举措,做到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图难其于易,为大其于细。只要我们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步步为营、扎实推进,五大发展理念就一定能转化为新的发展实践、取得新的发展成效,实现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全面建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党员学习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197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这些新发展理念对于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新发展理念是新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继续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

以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弘扬中国精神,还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这一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既统揽全局又突出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共同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不动摇,紧紧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不放松,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和红绿灯,牢固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要使之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以来,城固县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优化服务促进工业发展,做活农业和旅游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35.8亿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9亿元、财政总收入1.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20.5%和42.8%。该县瞄准中省市政策趋向,在抓“大项目、好项目”上狠下功夫。积极推行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加大项目跟踪落实力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究推进情况、现场解决存在问题。截至一季度末,69个重点项目开工50个,完成投资18亿元。25个市定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6.5亿元。汉中航空零组件制造、光荣炉料公司余热发电等1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108国道过境段改造、阳安二线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围绕优势资源和六大产业集群策划包装项目60余个,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4个,总投资187.65亿元,到位资金17.97亿元。精心筛选设立PPP项目库,共储备项目55个,总投资170.93亿元。

推行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考核激励机制,强化监测分析,制定“一企一策”扶持方案,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强化园区建设力度,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汉中航空智慧新城“三路两厂”建设加快推进,落实支持工业促销稳产保增长政策措施,54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6.69亿元,实现增加值18.2亿元,其中县属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2.7亿元,同比增长36.1%。大力实施质量兴县和品牌带动战略,抓好小微企业梯队培育,在全县范围内筛选出100户符合产业导向、具备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对其精准分类大力支持培育。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寻求战略合作和产销对接,实现转型升级。继续拓展小微企业“助保贷”融资业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一季度,新发展私营企业26户、个体工商户316户。

围绕“农业倍增”目标,大力推进19个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投资4612万元,加速土地、设施、科技等要素聚集,推动园区与资本结合、与龙头企业结合、与生产大户结合、与专业合作组织结合,提高园区集约化、科技化、产业化水平。加快扩张主导产业规模,全面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干部包抓、技术服务、示范推广力度,促进柑橘、生猪、中药材等八大主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加快旅游特色名镇、旅游示范村和星级农家乐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大发展。前3个月,全县共接待游客124.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4%、17.9%。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新式教育,新式理念,铸就和谐社会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技术教育新式理念和教育方法,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墨子注重专业分工,社会也分成中专,大专,本科教育。将社会职业分工给纤纤学子。墨子注重实用实战,如今无论是哪种教育,都有“实习”必修课让大学生去实践,有的大学生甚至通过许多不同的兼职来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足。由此可见,社会分工是一个正确理念,是引导人们走向更加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向导。

社会风气由大学生引领。只有大学生深刻认识自身,兢兢业业,刻苦劳作,社会才会越来越和谐,才会人心所向。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不可缺少的武器。教育发达了,技术提高了,生产力也会跟着提高。教育需要大众的认可,需要大众依照个人能力去选择。即使身处技术教育而不是本科,也应该努力学习,搭建属于自己宏伟建树的基础,一步步走向康庄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亮点一:指导思想“一脉相承”,施政理念有所突破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会的指导思想,‘十三五’的指导思想与之前几届会议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而且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公方彬向记者指出,在继承指导思想的同时,全会的内容也体现出了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施政理念。正如公报所提及的那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刚刚闭幕的区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关于制定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战略的眼光和宏大的视野全面谋划通州未来五年的发展。

展开“十三五”发展新画卷,必须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用新的理念为新的发展指好向、领好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通州,每一个方面的目标内涵都充分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实现每一个方面的目标都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好五大发展理念,两者是高度契合和一致的。

面对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的新趋势,面对通州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强化五大理念的引领作用,以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以协调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全面性,以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以开放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以共享发展理念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切实把五大理念贯彻到通州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

理念引领目标,目标决定行动。统筹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通州实现“十三五”目标的必然选择。建设“强富美高”新通州,就要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对发展规划、发展战略进行再对标、再定位、再谋划,使目标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行动更加自觉,最终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如何理解五大发展理念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落下帷幕,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接棒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践出真知,在五大发展理念的背后,是习大大脚不沾地忙调研、马不停蹄忙出访的足迹。

创新发展: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习大大曾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近年来,习大大在各地考察调研期间,总会走访当地高科技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创新成就,并就创新提出诸多见解和观点。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2014年5月23日至24日,习大大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考察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指出。在上海汽车集团技术中心,习大大参观了汽车造型设计、样车试制和新能源联调试验,与创新技术近距离面对面。

习大大曾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在“十三五”期间,紧抓“创新的牛鼻子”,是中国在经济建设的“斗争”中取得长足胜利的关键“武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习近平践行新发展理念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全文共 1480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4月19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结合网络社会组织工作实际及发展现状,从国际国内网络发展大趋势出发,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刻阐明了我国在当前新形势下互联网发展的正确方向以及实践路径,深入浅出地指出了建设网络大国、网络强国的方向,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等重点任务,描绘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新蓝图。如何在新形势下推动我国网络建设,无疑是个重大课题。尤其今后五年是实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关键五年,应该说“十三五”时期前景光明,任务繁重。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加快构建创新能力强、品质服务优、协作紧密、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为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网络安全形势更为严峻。当前全国超过400万家网站在互联网上群雄逐鹿,覆盖国人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加上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新兴网络技术和应用的蓬勃兴起,网上信息流动的速度正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这不仅对网民的安全观念提出新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网络安全产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因而说,网络安全问题已经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息息相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决不可漫不经心,粗心大意。因为稍微一疏忽,就可能会犯极大的错误。

要规避网络风险,国家、企业、个人缺一不可。国家是网络安全的倡导者和监督者,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应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网络安全应对机制,辅以行之有效的网络监督。作为网络信息安全的参与者和维护者,网络安全公司承担着消化和抵御网络风险的安全防火墙的角色。作为网络使用者的公众,最重要的任务是增强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对于来历不明的网络信息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多方齐努力,才能推进我国的网络建设,进而为全体人民造福。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全面地科学地推进互联网发展,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当前正处在一个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格局、利益分配都面临新的调整、新的转型。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被称为“民生规划”,我们每个人都会从国家的发展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将会逐步缩小,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将会得到更好的保障,我们的生活也将会更加幸福。

如今,我国已经拥有7亿网民、400多万家网站,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但是应该看到,随着近些年互联网发展的突飞猛进以及互联网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网络安全领域的斗争和舆论场话语主导权的争夺也日趋白热化。这对于互联网业界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头等大事。我们必须以新理念为指引,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全力加强网络建设,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957 字

+ 加入清单

全面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必须始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提升本领、激发动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凝聚起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强大合力

“十三五”征程已经铿锵起步。能否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开启新的发展局面,关键看是否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新的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首先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学笃用,切实提高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素养和能力,成为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推动新发展的模范践行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新发展呼唤新理念,新常态蕴育新理念。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指南针”和“导向仪”。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牛鼻子”,是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提高发展效益和水平的根本之策。现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都在积极深入学习领会五大发展理念,努力把新理念贯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呈现出好的态势。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学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一项必须牢牢抓紧和持续深入的重大任务,一些不适应、不符合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和做法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需要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面对新常态、新理念、新要求,少数干部中既有无所适从不作为、受错误惯性思维影响乱作为的问题,也有能力不足不善为、担当不够不敢为的问题。全面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必须始终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提升本领、激发动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凝聚起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强大合力。

理念的变革是深刻的变革,思想的突破是根本的突破。领导干部要来一场“头脑中的革命”,用新的发展理念武装头脑。五大发展理念来自于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启示,蕴含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实践逻辑。要增强规律意识,在研究和把握发展历程、发展特征、发展方向中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用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深入领会发展理念的新变化、新内涵、新要求。五大发展理念蕴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总开关,坚决破除那些片面追求GDP、拼资源拼投入、重城市轻农村、先污染后治理等陈旧观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五大发展理念是具有紧密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构成了有机统一的系统体系。要善于掌握科学统筹的方法,提高统一贯彻的能力,不顾此失彼,也不相互替代,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树立新理念、掌握新理念,既靠干部自己学习,也要组织加强培训。要深入开展新常态新理念培训,教育引导干部深刻领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深刻领会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等方面的趋势性变化,增强以新理念引领新常态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紧迫性,使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行动能力跟上发展要求。教育培训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密结合,与解决干部思想上的疙瘩、工作上的难题、能力上的短板紧密结合,运用鲜活生动的案例,重视“干部教、教干部”,增强时代性、专业性,强化针对性、实效性,真正使五大发展理念入脑入心。

古人说:“非知之难,行之惟难。”知行合一,贵在行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不能坐而论道,必须起而行之、勇于实践,“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发展中学会发展。如果不在状态、不愿作为、不敢任事,蓝图再清晰、方向再明确,也难以落地见效。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领导活动全过程,落实到决策、执行、检查各项工作中。要坚持严实要求,自觉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在实干中提升专业素养,在基层一线积累丰富经验,努力成为领导改革发展的行家里手。要弘扬担当精神,勇于直面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既求真务实、稳扎稳打,又与时俱进、敢闯敢拼,而不能等待观望,不能简单地以文件落实文件,真正以新理念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新的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要坚决贯彻到干部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把五大发展理念体现到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中,把践行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成效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把干部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来。注重用新发展理念发现干部、评价干部、选拔干部,把那些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好干部用起来,让好干部有更好用武之地。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支持和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开拓发展新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指针二:发展将有新理念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7月2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强调了发展理念问题: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把“发展理念”提到如此高度,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邃思考和实践担当。

未来中国,要秉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从总书记3次座谈讲话中,可以窥见一斑——

在浙江座谈时,习近平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

在吉林座谈时,习近平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在贵州座谈时,习近平表示,要努力补齐短板,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

我们注意到,无论是总书记在地方召开座谈会,还是今年的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都突出强调了一个问题,即人民的主体地位——

7月2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10月12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因此,在所有的发展理念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处于核心地位。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使命决定的。

指针三:发展须有新路径

提出发展新路径,是开辟发展新境界和发展理念转变的逻辑必然。

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未来中国发展的基本路径——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其基本特征就是体现发展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而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面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这面旗帜,决定着发展的总路径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两个百年: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大战略的逻辑展开。处于承前启后关键阶段的“十三五”规划,必然要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三期叠加:外部环境蕴含着应对举措。在吉林座谈时,习近平一针见血指出,目前东北地区发展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这其中有全国“三期叠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个性方面的原因。在浙江座谈时,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保持经济增长的举措和办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

四个全面:“十三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势必要体现战略布局与发展问题的逻辑关系: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发展的领导力量——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下制定的五年规划,一定会凸显发展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回答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课题。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十三五”规划同样也是在这一总布局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可以想见,发展方式转变必然与“五位一体”相衔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5023 字

+ 加入清单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位居今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提到首要位置,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代表了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体现了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深化。用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时代发展,必将带来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发展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创新立足传统、突破传统,依托现实、推动变革。创新居于什么位置?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同志对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崭新概括,具有重大意义。

今日世界,发展面临的最大矛盾仍是供需矛盾,尤其是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随着人口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大,需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成为世界主题、世界潮流、世界趋势。谁都知道创新重要,但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把它放在什么位置,怎样定位,却见仁见智。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国家民族发展根本的深刻体认,在我国几千年治国理政思想史上是第一次,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放眼今日世界,把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如此极端重要位置,放在制订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理念的首要位置,也是极为少见的。

面对今日世界,只有把创新发展放在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适应和引领时代发展大势。当今之世,一个国家走在世界发展前列,根本靠创新;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根本靠创新。现在,世界范围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世界大国都在积极强化创新部署,如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我国创新底子薄、创新力量相对不足,赶超世界创新大国的难度不小。这种情况下,是把创新放在核心位置还是一般位置,结果大不一样。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是党中央在我国发展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凝聚的是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持续发展的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就能紧扣世界创新发展脉搏,顺应世界创新发展大势,赶上世界创新发展脚步,从后发到先发、从跟跑到领跑,引领世界创新发展潮流。

纵观中国,只有把创新发展放在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促进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永续发展。现代国家竞争,主要是综合国力竞争,根本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兴则国家兴,创新强则国家强,创新久则国家持续强盛。500年来,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迁移,但科技创新这个主轴一直在旋转、在发力,支撑着经济发展,引导着社会走向。一些欧美国家抓住蒸汽机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机遇,跃升为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相形之下,因一次次错过世界科技革命浪潮,我国由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沦为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历史的教训、民族的悲哀。我们必须充分吸收古今中外的经验教训,立足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现实挑战,确立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已成为决定我国发展前途命运的关键、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关键。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仅可以巩固已有发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能够推动国家持续健康发展、民族和谐发展,在更好基础、更高层次上,更有信心、更有决心、更有能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立足全局,只有把创新发展放在我国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才能实现认识把握创新规律的新飞跃,促进各项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理念具有根本性、整体性和长久性,理念变化将带来根本变化、整体变化和长远变化。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然给发展全局带来根本变化、整体变化、长远变化。通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和中国发展史,不仅一直存在创新规律,而且一直受创新规律支配。创新的本质特征在于革故鼎新,在政治上主要是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在经济上主要是提高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创造新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要素组合,为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在思想文化上主要是弘扬传统精华、克服传统弊端,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学说、新风尚,创立新体系、新学派、新方法、新文风。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就能使全党对创新规律的认识把握达到新境界,使各行各业对创新规律的认识把握达到新高度,推动我国发展全局发生根本变化、整体变化和长远变化,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创新大国,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把创新发展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核心位置”与“第一动力”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重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的理论的最新成果,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面貌。创新尤其是全面创新是涉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全要素、全系统、全方位变革。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对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全局具有深刻影响、强大推力。思想理论创新属“脑动力”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也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制度创新属“原动力”创新,是持续创新的保障,能够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也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核心是国家治理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科技创新属“主动力”创新,是全面创新的重中之重。文化创新本质上是“软实力”创新,培植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基础,为各类创新活动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这四大创新标识出我国发展的创新思路、创新方向。当前,创新发展致力于促进我国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不难想象,这四大创新连同其他方面创新一起“发力”、一起“给力”,我国发展全局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一个什么样的面貌。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发展的速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现代发展的一大特点是,自然资源越用越少,创新要素越用越多。我国经济规模虽然很大,但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少,走以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为主导的传统发展之路已行不通,必须依靠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避免出现“阿喀琉斯之踵”现象。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说到底归因于创新乏力、创新不足。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好,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也罢,离开创新都没有出路,都寸步难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创造新常态下的新优势,根本出路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急迫问题;才能增强我国发展能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开拓广阔空间,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我国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能力和实力。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各类创新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创新。创新能否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关键在科技创新;创新能否解决当前需求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持续增加要素有效供给并形成高效组合,不断提高生产力,关键也在科技创新。习近平同志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现在,我国需要高端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但引不进、买不来,只能靠我们自己创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两个“更多”、一个“创新驱动”、一个“先发优势”、一个“引领型发展”,成为未来五年创新发展的指标性要求。这就需要依靠创新汇聚融合高端要素,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动力;依靠创新培育发展高端产业,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新优势;依靠创新打造形成创新高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树立战略和前沿导向,推动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技术突破;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快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坚持全球视野,推进开放创新,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把创新发展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功能作用,归根结底依靠上下同心、全社会一起努力,推动创新发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树立崇尚创新的发展观。理念引领观念,观念引导行动。树立崇尚创新的发展观,要求我们把认识和行动凝聚到创新发展上,形成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共识。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更加注重抓宏观、抓战略、抓前瞻、抓基础、抓环境、抓监督,在政策制定、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中,把科技创新等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优先考虑;加大投入,提高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和使用效率,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的新格局,扩大创新创业投资规模。要求强化创新的法治保障,培育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要求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和我们每一个人摒弃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创新发展的思路做法,用创新发展理念解决发展问题、挖掘发展潜力、培植发展优势、开拓发展境界。

把人才作为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此,应推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着力发现、培养、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更加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更大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大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让他们充分释放创新发展的才能和潜能。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崇尚创新,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创新发展是全民参与、全民推动的宏伟事业。弘扬创新文化,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习惯。激活民间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最大程度地释放全社会创新潜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也是富于创新创造精神的。只要中国人民心往创新上想、劲往创新上使,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亿万人民的创新创造中梦想成真、梦圆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童年趣事的设计理念_事件作文1600字

全文共 138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教学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师准备范文一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②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我听着《童年》这首歌,便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我四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热极了。妈妈带着我上街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到了家,妈妈刚把西瓜放到八仙桌上,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吃西瓜呀?

你这只小馋猫,爸爸在田里干活,一定很热,等他回来,我们一起吃。妈妈笑着回答,走进灶头间里去了。

我盯着西瓜,舔了舔嘴唇,又跟妈妈吵着要了一回。可妈妈就是不同意,于是我撅起嘴,动开了脑筋。一会儿,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那时候,我人矮,没有八仙桌高。于是,我悄悄地把椅子移近八仙桌,又小心地爬上椅子,用小手把西瓜轻轻一推,西瓜慢慢地向桌边滚动了。这时,我赶忙跳下椅子,并叫了起来:妈妈,西瓜要滚下来了!话音刚落,没等妈妈走出灶头间,西瓜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掉成好几瓣。

妈妈捡起西瓜,一边埋怨,一边叫我赶快吃掉几块。我高兴极了,边吃边露出得意的样子:妈妈这下可上当了。我偷偷地朝妈妈一看,见她没发现什么破绽。于是,我咧开嘴笑了。

笑什么?妈妈奇怪地问道。

西瓜又凉又甜,真好吃!我调皮地回答。其实,我的心里最明白。

现在回想起来,可真觉得有点好笑。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四、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五、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24 字

+ 加入清单

从9月份开始,中央高层在不同场合共九次谈到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九次谈话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是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的改革方向;二是突出加强制度建设,继续积极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虽然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并未直接提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但全会提出的“十三五”时期五大发展理念非常契合当前的资本市场。

首先是创新发展。全会提出,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笔者以为,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应该包括理论、制度、产品、监管、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创新。

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成立了二十多年,广泛的借鉴了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市场框架、投融资体制、监管体系等,稍加改变即嫁接在本土市场上。这么做的好处是可以实现快速发展,但在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难免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近年来股市出现的一些问题就足以证明),这就需要探索适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路径。这是我国资本市场从量变(规模世界第二)到质变(自主定价权)的新阶段,必须要结合我国经济现状依靠创新发展才能实现。

其次是协调发展。资本市场要做到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融资规模与市场发展、投资者回报的协调,通过兼并重组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资本平台与市场承受能力的协调,产品创新与投资者结构的协调,双向开放与国内市场、投资者接受能力的协调。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其实就是要构建一个能够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第三是绿色发展。全会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绿色发展上,资本市场做得比较好,一方面把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挡在市场之外,另一方面则接纳了众多的绿色环保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绿色债券也是方兴未艾。此外,绿色金融体系也在构建酝酿之中,资本市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是开放发展。全会提出,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资本市场上,开放发展更多体现在长期资金的双向开放,比如QFII、QDII、RQFII、沪港通、境外央行等长期资金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市等,还有未来的深港通、沪伦通、沪巴通等。资本市场的开放发展也包含机构的合作,境内有合资券商、基金,国内投行在境外设立分公司。交易所层面的合作也已破冰,如中、德三个交易所合资成立的中欧国际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已经成立,未来这样的合作会越来越多。

第五是共享发展。这一点体现在资本市场上,就是能够让投资者切实感受到投资是能够带来真实回报的。投资者在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上市公司融资的同时,能够与上市公司“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此外,上市公司还要落实社会责任。2012年以来,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家数越来越多。

与正在进行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一样,资本市场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换代,方法就是遵循上述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一个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不觉,步入2016年已近半个月的时间。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赶超发展。时间不等人,赶超发展使命在肩,时不我待。全市上下要雷厉风行、分秒必争,以“一天也不耽搁、一刻也不松懈”的饱满干劲投入到赶超发展的各项工作中。

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党建全面加强的良好态势,成绩有目共睹。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短板”与差距。还应该深刻认识到,加快发展始终是湖州的主题,赶超发展是湖州当前面临的最紧迫任务。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危机感,只争朝夕,奋力赶超。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当前,在国家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机遇很可能稍纵即逝。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慢一拍就很可能与良机失之交臂。要想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抢抓“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新机遇,对接省里重点培育的七大万亿级产业中赢得先机,唯有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快马加鞭、奋力赶超。

古人有句话:“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十三五”的蓝图已绘就,新一年的任务已明确,肩负赶超的目标,落实发展的重任,容不得我们半点迟疑,各级各部门必须发扬“马上办”的作风,发扬深入具体的作风,发扬勇争一流的作风,迅速行动起来,尽可能地把工作往前想、往前排、往前赶,做到目标再细化、任务再分解、措施再落实,排定时序、挂图作战、开足马力,以最快的速度展开新一年的各项工作,为实现赶超发展营造“漂石”之势。

责任和使命催人奋进,机遇和挑战激励前行。全市上下要树立起强烈的“时不我待、使命在我、慢进则退”的赶超意识,一着不让地做好新一年的各项工作,奋力开创湖州赶超发展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树立新理念引领新常态心得体会

全文共 2999 字

+ 加入清单

2月17日,省委书记王儒林在省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作重要讲话。省长李小鹏主持。

2月17日,省管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在省委党校开班。省委书记王儒林作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确保“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小鹏主持,省委副书记楼阳生,省政协主席薛延忠,省委常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负责同志,省法院院长、省检察院检察长出席。

王儒林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新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使我们进一步厘清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前进方向。全省上下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看齐,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山西落地生根。

王儒林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确保“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要着力推动创新发展,加快实现动力转换。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推动科技创新和全面创新,加快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培育发展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山西煤炭产业走出困境,根本要靠创新,这条路再难也要走出来。要狠抓煤炭加工转化科技创新,把煤制油作为中间体和原料继续精深加工,生产高端化、精细化的化学产品,培育拉动我省煤炭转型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高度重视煤炭伴生资源价值,对我省部分煤种富含的适宜开发利用、应用领域广泛、潜在经济价值巨大的锂、镓、煤珀等宝贵伴生资源,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开辟煤炭资源利用新空间。要加强体制和政策创新,为过剩产能开辟新的市场出路,重视抓好甲醇汽车生产和推广应用,推进山西甲醇汽车产业进入历史性新阶段。要解放思想,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发挥自主创新优势,对我省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量子通信等优势领域、优势学科,要有前瞻性眼光,加大科研支撑力度,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不断取得新成果、形成新产业。二要着力推动协调发展,加快补齐补足短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产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三要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美好家园。要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继续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和气候、文化资源等优势,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既要绿起来,也要富起来,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四要着力推动开放发展,在强化区域合作中拓展新空间。扩大文化旅游影响力,深入研究、全面加强山西文化旅游形象宣传推介,突出山西特色,利用网络与新媒体,加强山西旅游营销推广。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着力打造开放品牌,举全省之力办好“民企进山西”这件大事,主动走出省门国门,把晋面、晋酒、晋醋、晋药等传统名牌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五要着力推动共享发展,不断增进群众幸福感。实施好脱贫攻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特别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解决产品市场等突出问题。要推动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要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快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尽早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任务。六要着力推动廉洁和安全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巩固深化反腐正风取得的成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加快走向弊革风清。认真研究借鉴世界发达国家从工业化中期进入发达阶段,安全发展的历史规律,深刻认识到山西正处于安全事故易发期、高发期,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始终重视抓好安全生产。高度重视社会稳定风险,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王儒林强调,要积极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时空上把握速度换挡节点,全力保持经济处于合理区间;把握结构调整节点,着力解决资源型结构过重问题;把握动力转换节点,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把握出口拐点,努力培育出口新优势。要用改革的精神和办法解决问题,特别要全力做好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把推进电力价格改革、理顺电价机制作为重点,拓展省内外“两大市场”,创新激活各类用电市场,破解用电难题,加快融入全国电力市场。要坚决落实“五大任务”,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在理论上弄清楚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要在实践上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王儒林指出,要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努力在全面从严治党上迈出更坚实步伐。一要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的龙头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夯实“学”这个基础,要抓住“做”这个关键,要突出“学作风”这个特色,把学习中央领导集体的优良作风作为山西特色,不断深化,长期坚持。要强化“解决问题”这个导向,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切实整治群众身边的各种不正之风。二要切实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抓住“关键少数”,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切实运用好“四种形态”,更好体现宽严相济,着力在减存量上取得更大成效。三要持续保持“三个高压态势”,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形成纠“四风”长效机制,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四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吏,坚持从严选拔管理监督干部,着力在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下功夫。五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和做法,坚持不断深化、拓展、延伸、创新,加快在省、市、县、乡各层面各领域全面实施“六权治本”,实现乡村两级全覆盖。

王儒林强调,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改革发展任务繁重艰巨,全省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能力、狠抓落实,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提供坚强保证。要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做到头顶有戒,心中有数,眼里有活,手上有招,脚下有根,立得住、站得稳,对党忠诚,廉洁自律,为官有为。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作用,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要强化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结合省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着力推动干部能上能下,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积极性。要进一步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保持“冬季行动”的好势头,夙兴夜寐、只争朝夕,以苦干创造实绩,以实干造福人民。

李小鹏在主持开班式时指出,王儒林书记所作的专题辅导报告,对大家准确理解把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当前和“十三五”时期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参会学员要紧扣学习主题,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作出的安排部署上来。要严明学习纪律,保证研讨质量,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问题导向,深入思考,认真研讨,努力形成一批有见地、有价值的研讨成果。要坚持深学笃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奋力完成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任务,切实把学习研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六大发展”的强大动力,体现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的发展实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党员干部学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

全文共 1927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实现我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十三五”规划建议在新形势下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布局、新思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绘制出行动纲领。

这是富有改革和法治精神的发展篇章,是筑梦圆梦的行动指南,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深度互动,更是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理念、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重大举措。

《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明确指出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并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核心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5个词几乎个个都是近年来媒体报道的高频词,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每一个理念背后都蕴含着不断变化和丰富着的新的内涵,包含着实践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新要求。

五大发展理念指向破解发展难题

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谋求创新发展,目标在于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体现了“分析中国经济,要看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确,动力是否强劲,潜力是否充沛”的新思维。如何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怎样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能力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都面临着新的艰巨任务。

协调发展,体现了强烈的问题导向思维。对协调发展的重视,源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三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不匹配。“要继续推动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的后劲。”

“绿色发展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新的发展理念时作了这样的阐述。《建议》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在5年规划中单列一章,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关于“绿色发展”部分所占篇幅也是历次规划建议中最长的。“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不只是口头说说,而是已经融入实践操作。当前,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也比较强烈。“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也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是给自己,而且是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

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联系和互动前所未有。放眼全世界,开放成为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正因如此,《建议》首次将坚持开放发展单列一章。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最大外汇储备国,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也居世界前列。中国和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必须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构建更加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不分群体、不分层级、不分民族的小康,同样,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要让人民有获得感和幸福感。保障和改善民生尽管取得明显成效,但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差距,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均等化程度也不够高,社会管理和矛盾调处能力还不足。《建议》在目标设定上还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短板问题。《建议》提出了收入差距的缩小、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等目标要求,都是直接呼应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人民群众看得见、能受惠的实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体现了问题导向。

设问、求解;困惑,思索;规划、实施;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箭在弦,目标指向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