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里约奥运冠军刘蕙瑕夺冠背后的故事(精选20篇)

浏览

7335

作文

81

奥运冠军孙杨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孙杨在泳池里霸气十足,平时生活中,他却是个心思细腻的大男生。

“练游泳,与其说是练孩子,不如说是练家长。”孙爸爸对此别有一番感受。体校4年,妈妈每天放学接孙杨,送他去训练;爸爸下班后在家烧饭做菜,确保他一回家就能吃上热菜热饭。到了省队,妈妈拿出积蓄买了一辆车,只为每天能将煲好的汤送给郊区训练的儿子。每逢比赛,父母总是尽量出席。尤其是妈妈,不仅帮着料理后勤,还是儿子最信赖的心理医生。

“父母为我不知花费多少心血与汗水,不仅仅在物质上满足我,更给了我世上最无私的关心和爱护。”即使身在国外,孙杨也要每天打两三次电话与父母联络,“因为有了他们的教育、引导和扶持,我才能一路顺利,保持自信。”

感恩,孙杨当然不会忘了恩师。“朱教练带我8年,每当遇到困难时,朱导总是用他平实的语言鼓励我,带我迈过一道道坎。”

在澳大利亚训练时,看着师父一人身兼教练、厨师、司机等多重角色,孙杨心里很不是滋味。“朱导本来就身体不好,为了我们那么辛苦,待我们就像自己的儿女。”除了更努力训练,不让教练失望,孙杨平时会给师父递水,分担点琐事,“他的爱,我要用更多爱来回报。”

对于外教丹尼斯,孙杨有种特殊的情感。他觉得,跟这位澳大利亚人训练,更有激情和冲劲。每次离开,孙杨都会给丹尼斯写一封感谢信,或送上一份小礼物表达谢意。

即使是分开多年的启蒙教练,孙杨也依然挂念。朱颖至今还保存着孙杨送给她的一瓶千纸鹤。“孙杨还是像小时候一样,很简单、很善良,也很‘黏人’。”朱颖笑着说,“跟他妈妈,跟我,都是一样。遇到什么困难,安慰他几句,他很快就释然,不会把什么都憋在心里。”

伦敦奥运会,孙杨更值得期待。他说:“我会游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里约残奥会冠军李樟煜身残志坚的故事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李樟煜,大多数人对这个临安山沟沟里的小伙可能并不熟悉。他1988年8月12日出生,200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临安市於潜镇南山村人,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脑瘫患者。

2007年起李樟煜涉足残疾人体育运动,并在体育运动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天赋,在近几年的刻苦训练中快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在今年8月29日英国伦敦举办的第十四届夏季残奥会男子C1-2-3级场地自行车1公里个人计时赛中,李樟煜竟以1分05秒021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荣获残奥会冠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型动体育带这位奥运冠军的成就感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在拿过两届奥运冠军之后再很难有那种成就感了。”陈一冰说。毕竟在奥运竞技场用尽洪荒之力后,很难再找到最初的那种美好的感觉了。于是,陈一冰就又找到了一个新的战场,加入了创业大军。

陈一冰在服役期间分别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体操团队冠军,2008年还获得个人吊环冠军。在2012年退役后,先是在天津的体操中心做管理主任,级别处级。然而,几年下来他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习惯了挑战和磨练的他对这种安逸的生活很不适应(冠军体质果然不一般)。

2015年他开始创业,创办了型动体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奥运冠军孙杨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刚进队时,孙杨是个顽皮又难教的孩子,除了身高出众,别的优势并不明显。“美国名将菲尔普斯儿时是个多动症儿童,孙杨也差不多,时不时还闯点小祸。”朱颖回忆说。

让教练欣慰的是,顽皮归顽皮,该好好练时孙杨从不含糊。“这就是他可贵的地方。”朱颖开玩笑说,“或许是精力太充沛吧,训练量已经不小了,他还总得给自己找些乐子。”

“一般来说,男队员至少要在少体校练6至8年才会被调走,他练了4年就被现在的教练朱志根相中。”弟子的“速成”,给朱颖留下深刻印象。其实训练初期,孙杨的接受能力和反应还不如别的孩子。

“出发、转身,学这些技术,别人可能只要教一遍,他反复练很多遍都不够。那段时间,队里甚至在是不是继续培养他的问题上有过纠结。”朱颖苦笑着说,“这是高个小孩的‘通病’。”

从2001年起,惊喜连着惊喜,孙杨几乎每天都在长成绩。“起步有些慢,但真正掌握动作后,别的小孩练不过他。我开始发觉他的有氧心肺功能特别强,通俗点说就是‘练不倒’。”训练中,孙杨总是特别能扛量。“布置十个400米的任务,别人可能练三五个就倒下了,他还很轻松地练得正欢。”

超强的有氧心肺功能,让耐力出众的孙杨在中长距离项目上优势明显。2003年进入浙江省队后,朱志根教练将他的主攻方向确定为400米、800米和1500米自由泳。主攻中长距离,意味着训练更加艰辛。每天15000~20000米的训练量,还需达到高标准。“可以说,每天都在挑战人生极限,要想走到高峰,每天都要超越自我。”孙杨说。

一位孙杨身边的工作人员感叹:“一般家里条件好的孩子,很容易就有优越感,根本不会像他这么卖力地去练,有那么顽强的毅力。”

“小时候,我们为了让他好好练,总是会适当地鼓励他。”妈妈记得,2007年城运会夺冠后,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她花30000块钱的“血本”买了一台电脑,“自那以后,他就再没提过什么要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成绩逐渐提升,孙杨也变得越来越自觉。在澳大利亚训练时,妈妈心疼儿子练得太苦,半开玩笑地叮嘱说:“练到90%就要告诉教练你累了,练到95%就不能再练了。”没想到,孙杨很严肃地“教育”妈妈:“我现在是第一名,如果偷懒,可能连第十名都没有了。”

长期泡在水里与氯气打交道,孙杨也有鼻炎、咽炎等“职业病”,肩痛也发作得比较频繁。“机器每天高速运转,难免会有些零件吃不消。”孙杨说,“有时候也会累,但脑子里想着迈卢利、朴泰桓这些对手的名字,我就会充满动力,继续好好游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考作文素材之60岁的奥运冠军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72岁的斯旺参加了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夏季奥运会,成为奥运历史上参赛年龄最大的运动员。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在1908年,有一位选手获得了他的首枚奥运会金牌,那一年,他已经60岁,这名选手就是瑞典射击运动员——奥斯卡-斯旺。

斯旺先是在100米“跑鹿”单发个人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又在第二天100米“跑鹿”单发团体比赛中得到了个人的第二枚金牌,之后在100米“跑鹿”双发个人比赛中得到一枚铜牌。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斯旺主场作战,在100米“跑鹿”单发个人比赛中获得第五,之后在100米“跑鹿”双发个人比赛得到铜牌,又在100米“跑鹿”单发团体比赛得到金牌。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斯旺重返奥运会赛场,此时他已经72岁,他参加了三项比赛,在100米“跑鹿”双发团体比赛中,斯旺再度取得一枚银牌,而在单发个人和团体比赛中他则没有得到奖牌。

值得一提的是,斯旺的一枚团体金牌是和他的儿子一起获得,父子同场参赛获得冠军,也谱写了奥运史上的一段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奥运上的“洪荒少女”傅园慧背后的故事

全文共 1058 字

+ 加入清单

发自内心的狂喜,夸张到爆的表情,魔性坦率的语录……自带表情包的中国游泳选手傅园慧火了,甚至比奥运金牌得主还要火!

爱笑的女人,运气不会太差。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中,傅园慧以58秒76的成绩和加拿大选手麦斯并列获得铜牌,刷新个人最好成绩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

傅园慧是如何圈粉无数的?她在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在半决赛以58秒95的成绩排名第三晋级。赛后接受采访时,傅园慧难掩兴奋之情,表情夸张,妙语连珠,令人忍俊不禁。表面看,她的表情的确过于浮夸,语言也充满笑点,但深入思考过后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感悟。在竞技体育成王败寇的观念之下,傅园慧的存在带来了一股清流,她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欢笑,更是一种人格的魅力,乐观的力量。

“58秒95?我以为是59秒!我有这么快?我很满意!”对于成绩的进步和自我的突破,傅园慧表现出了发自内心的兴奋,而面对决赛展望这样的老生常谈问题,傅园慧却另辟蹊径,直言自己对决赛没有期待,并一再表明自己对现有的成绩已经非常满意,传递出潜台词就是:有没有金牌无所谓,我现在很高兴,之后的事情爱咋咋地!对于奥运备战训练,傅园慧的表述也略显过激,“太辛苦了”“要死了”“生不如死”。

一些人可能会认为傅园慧的言论有些大言不惭,表现出了目光短浅和不思进取,而且爱抱怨,怕吃苦。的确,轻易的满足表面看上去似乎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相违背,但不妨仔细想一想,满足于点滴的进步其实不仅与继续勇攀高峰不矛盾,反而还是一种促进。毕竟乐观积极的心态更加有利于积累继续攀登的精神能量,从而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迎接未知的挑战。

至于对奥运前恢复和训练的夸张表述的背后也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今年年初,傅园慧身患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一度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无法正常训练。但是,奥运临近,傅园慧背负着万众期待,她自己也不愿错过四年一次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傅园慧一方面要积极的治疗疾病,另一方面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恢复身体机能,通过魔鬼的特训激发了每一个细胞的潜能,这才有了里约的完美绽放!

傅园慧的真性情,她的淡泊名利,她为自我的每一寸努力而喝彩和享受过程的达观心态,都恰恰揭示了体育竞技的深层涵义,甚至是人生哲理。大部分人或许都注定不是最优秀的那一个,永远拿不到金牌,但并不妨碍这个人活得精彩!我们为什么不试着享受每一次日出时好奇的期待,也享受每一次日落时满足的疲惫呢?试试看就一定会发现:尘世的每一道光,都可以是点亮快乐的理由。

谢谢你,傅园慧!是你让迷茫的我们幡然醒悟,快乐真的很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假如我是奥运冠军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假如我是奥运冠军,我要给我亲爱的祖国争光!

一天,我在2026年男子500米长跑的比赛里,被选为中国代表选手,我听到这个消息很兴奋,每天200个引体向上,一百个仰卧起坐……尽管非常累,可我依然每天坚持。终于到了比赛那天,我等待着比赛的开始。“中国代表选手,阳瑾彬”我赶忙起身,微笑着对每一个观众招手,所有选手都齐了。我站在跑道上,准备比赛开始,“3—2—1—砰”裁判手中的指令枪一开,我便像一支离弦的箭飞了出去!目前我是第二名,我加快速度,超越了来自加拿大的一个黑人,还剩一百米,我觉得胜负已定。可那个黑人不服输,我不管他,继续冲刺!等我要冲进终点时,黑人就在我身后一米,我奋力一搏,拼尽全力!我赢了!我走上领奖台时,我已经热泪盈眶,观众席上沸腾起来,大家都在为我鼓掌,呐喊。我终于为我的祖国争光,我相信我的祖国会越来越伟大,越来越辉煌的!

假如我是奥运冠军,我会为我亲爱的祖国夺得更多的金牌,让祖国更加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奥运英雄邹凯的人生故事

全文共 1317 字

+ 加入清单

淘气的小孩1988年,邹凯出生于四川泸州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加油机修理工,母亲是一名售票员。小时候的邹凯非常活泼好动,经常像只小猴一样上蹿下跳,每天在家时不时的给爸妈翻个跟斗,淘气至极。

被省队相中在姑姑劝说下,又考虑孩子好动,邹凯父母在儿子4岁时,把他送到泸州业余体校。在体校练了2年体操,93年邹凯参加省青少年运动会,一套高难度的完美动作,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裁判,随后被选入省队。

初露锋芒在四川省队,邹凯成绩逐渐提升。2001年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上,他出众的表现引起了国家队教练白远韶的注意。2002年,邹凯顺利进入国家队。2008年,年仅20岁的他,竟一举拿下三块金牌。

“我们现在也不知道,那个时候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把孩子送去省队,孩子岁数太小不会自理,我们就每个月去看他一次,但即使那样还是会放不下心。”邹凯父母回忆说。

想要偷跑回家邹凯曾经有一次想从成都偷跑回家,“去成都之后,可能是不太想继续在那待了,他就想偷偷跑回泸州。他当时才8岁多,就知道自己去客运站买票回家,但是当时客运站的售票人员看孩子太小,就报告了派出所。派出所的人员把他截住并通知了队里,我们也就知道了。”

得知儿子想偷跑回家,父亲一下就急了,“当时肯定很急,那么小的孩子一个人坐车,如果出事了怎么办,我们也怕孩子丢了。”邹小龙和妻子第二天马上就坐车赶到成都,狠狠把儿子批评了一顿,不过当时并没有动手打儿子,“孩子毕竟还小,不太懂事,还是以说服教育为主。”邹小龙说。

逐渐成长有过这一次的“偷跑”事件之后,邹凯就再也没有萌生过放弃的念头,在四川省队,他也逐渐成长起来,将那些原本比他强的队友一一超过。最终得到了国家队教练白远韶的注意,被招收进了国家队,这又是邹凯另一个新起点。当初一直想要接儿子回家的朱世群,现在还庆幸自己没有狠下心来,“幸好现在孩子也很有出息,这是他给我们很好很好的一个回报。”朱世群说。

邹凯从事体操这些年来,基本没有大伤,基本都是一些小伤小病。“邹凯他们国家队教练会教运动员如何保护,因此邹凯自己有一个自我保护能力。”

曾被甩出车外邹凯妈妈说:“邹凯跟着爸妈坐出租车去会亲戚,当时走在泸州市非常繁华的一条街道上,坐在出租车后座的邹凯,突然在一个转弯处被甩出了车外。原来不也知道什么原因,邹凯左侧的车门没有关严,这样在汽车转弯时,离心力把只有5岁的邹凯从车里甩了出去。”

体操救命不过最令她庆幸的,还是当初选择让儿子练体操,“邹凯小时候就协调性特别好,他甩出去的时候应该是在地上打了几个滚,让他在落地时有了缓冲,这样摔得就不算太严重,等于练体操救了他自己。”

邹凯的母亲朱世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当初送邹凯去学体操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让体弱多病的儿子锻炼一下身体。

邹凯妈妈朱世群:“我们不能跟乒乓球运动员去比,因为从事的项目不一样。我们觉得只要是他们都是奥运冠军,获得的国家奖励都一样就行,其他方面的奖励我们作为家长就不好评价。”

“最简单的来说,以前我们上街买衣服之类的,可能最多几百块一件,还得考虑考虑,毕竟我们夫妻都是工薪阶层。但是奥运会之后,现在再上街买衣服不太需要考虑太多,只要不是太贵,一、两千的衣服我们都能接受。”邹凯妈妈说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叶诗文艰辛夺冠的故事

全文共 1287 字

+ 加入清单

这绝对是一个惊喜,在昨晚进行的女子200米混合泳决赛中,年仅15岁的中国小将叶诗文凭借着最后50米自由泳的超强发挥,以2分08秒90的成绩获得冠军!赛前恐怕谁也没有想到,为中国游泳队拿下首枚金牌的竟然是叶诗文,尽管赛前中国游泳队也将叶诗文的200米混合泳列入了夺金点,但是相对于孙杨和刘子歌,叶诗文的夺冠指数并没有订得那么高,叶诗文给每个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率先触壁之后,泳池中的叶诗文精疲力尽,当她看到大屏幕上自己夺冠的成绩之后,因为太过于劳累,甚至没有力气给大家一个笑容。直到从泳池中爬起,叶诗文在休息片刻之后才缓过神来,露出了久未的笑脸。披上五星红旗,叶诗文绕场一周接受观众们的欢呼,此刻她是中国骄傲。“当时我太激动了,完全没有其他任何想法,只想到披着国旗绕场一周。”赛后叶诗文如此解释自己的行动。(在运动会上披着自己国家的国旗绕场一周,是何其的光荣!还得再赞赞!)

其实今天叶诗文的比赛赢得非常惊现,前三个泳姿之后,她甚至仅仅排在第四,由于蛙泳速度不够,叶诗文无法让自己领先进入自由泳泳姿。但是就在最后这50米,泳池内上演了一幕惊天逆转,叶诗文全速冲刺一个个超过前面领先的选手,就在终点触壁之前,叶诗文几乎领先澳大利亚名将莱斯大约一个手掌长的距离率先抵达终点。当大屏幕打出选手名次和成绩时,全场观众欢声雷动,这绝对是一个让所有人疯狂的大逆转。运动员席位上,中国游泳队的教练和没有比赛任务的队员们集体一跃而起,欢呼、鼓掌、拥抱,庆祝时刻就此开始……

赛后在提到自己今天的表现时,叶诗文表示夺冠让自己太兴奋了,其实比赛前半程自己发挥相当不好,被拉开的差距比较大,但是由于自己的自由泳是强项,因此当时心中想的是尽力去完成比赛。结果当自由泳叶诗文全力冲刺并实现逆转之后,自己真的有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现实。“我要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因为我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我还要一步一步往前走。”叶诗文的话谦虚而又朴实。

15岁就夺得世界冠军,这是其他运动项目很少出现的情况,叶诗文坦言自己在之前的运动生涯也曾经遇到过很多困难,“我也曾经历过低谷,但是慢慢放松心态调整过来就可以了,因为大家给了我很多力量,我会继续努力。”获得世界冠军,叶诗文接下来的目标也是明年的伦敦奥运会 ,叶诗文透露,虽然现在自己走上了专业训练道路很苦,但她必须面对现在的这一切。“训练真的非常累,但走到现在我必须去适应,这枚金牌让我对伦敦有了信心,它是一个基础吧。”叶诗文说。

本届世锦赛是各个运动员脱下快速泳衣的一届世锦赛,到目前为止,世界纪录依然牢不可破,很多运动员都因此遭遇了成绩下滑的影响。有记者也问及叶诗文,是否适应身穿传统泳衣去比赛,对此后者回答:“我开始的时候特别不适应这种泳衣,感觉比赛的时候特别难游,好在我慢慢通过训练适应了这种泳衣。其实我只能自己去改变一些事情,因为不能去改变环境,好在我成功了。”

有记者问及叶诗文,家人是否有来看他的比赛,叶诗文表示自己并不清楚,“我知道家人有没有来,不过我还是要感谢我家人给我的支持,特别是我的爸爸妈妈,爸妈我爱你们!”面对众多媒体,叶诗文还是展现了小姑娘可爱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为奥运冠军喝彩的五年级作文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们,当你们看到我们的奥运冠军登上世界人们瞩目的领奖台,领取象征至高无上荣誉的金牌时,你可知为了这块金牌他们付出了多少吗?他们付出了数不清的汗水、泪水,他们承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很多压力。他们为了祖国的荣誉,每天紧张的训练……,以至无法顾及他们的小家,孝敬他们的父母。

曹磊,中国举重队队员在备战、参加2008年奥运会比赛期间,她的母亲永远离开了他,而国事为重,只剩最后一举时,教练马文辉才告诉她母亲去世的消息。这种消息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一声晴天霹雳,可我们的奥运健儿硬是强忍悲痛完成了最后一举,为我们的祖国又增一金。

山东青岛姑娘张娟娟在他妈妈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性格内向、话不多,但能吃苦,骨子里有一种天生不服输的韧劲,正是有这些优良的品质,使她在2008年奥运会上连挫韩国三名射箭高手创造中国射箭的历史。我为你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喝彩

奥林匹克——一个家喻户晓的体育盛事,奥运健儿们在这个盛事中,经过你们的努力,让世界人民目瞩我们龙的传人的真正风采,里面虽然包含了很多失望,很多泪水,但你们能化泪水为动力。使中国成为唯一能动摇美国霸主的地位的唯一体育强国,2012年英国举办的奥运会很快来临了,它将是你们一飞冲天的时刻,奥运健儿们,加油!到时我们在祖国为你们喝彩,为你们欢呼,加油!奥运健儿们,我断言,下一届霸主经过你们的努力一定属于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听博妈妈讲“奥运飞人”博尔特的故事

全文共 1256 字

+ 加入清单

博尔特跑得很快,但是你要看到婴儿时期的他,就知道为什么能跑那么快了,”博尔特妈妈说。

本周末,牙买加“闪电”将开启自己的第三次奥运征程,向着史无前例的田径男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三连冠发起冲击。

12日,在里约科帕卡巴纳海滩的酒店里,博尔特的爸爸韦尔斯利和妈妈珍妮弗向受邀前来的一小部分媒体分享了“飞人”鲜为人知的故事。与博尔特不同,他的父母说话慢条斯理,甚至有些害羞。虽然自己的儿子是最闪耀的体育巨星,但他们说很珍惜这次和记者的交谈。

珍妮弗说,博尔特的出生日期比预产期晚了10天,“他人生中唯一一次落后恐怕就是这次了”。据妈妈回忆,出生后仅仅三周,躺在床上的博尔特就总爱乱动,“一次我把他放到床上,当我回来时,他几乎挪到床边,快掉下来。当时我就在想,刚三周的孩子,是有多强壮”?

博尔特何时比妈妈跑得快?珍妮弗说自己也记不清了,“大概十岁吧,我就追不上他了”。12岁时,博尔特在学校运动会总能遥遥领先,作为父母的他们逐渐发现了博尔特的天赋。

当被问及这种天赋是否来自于他们时,博尔特父母说不是,只是自然而然的天赋。不过珍妮弗说,她觉得常给博尔特吃的一种牙买加山药帮助了他。韦尔斯利也马上接话说,博尔特的娱乐和舞蹈才能来自于他。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

他们的儿子从2002年世界青年锦标赛开始,一个接一个创造辉煌战绩,但他们说,博尔特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并没有因为成名而改变。在他们眼里,依旧是那个听话的孩子。

博尔特父母依然住在位于牙买加特里洛尼区的一层小房,他们不想搬去其他地方,因为去新地方还要重新结交朋友、熟悉城市。他们说,在博尔特2008年收获首枚奥运会金牌之后,老家已经大变样,社区有了平整的道路、翻修的诊所、健康中心、学校和操场。

韦尔斯利说,他现在还经营着过去的商店,虽然他经常免费送而不是卖东西。“继续开店是为了让我生活充实,否则我就越来越懒了。”他说,“作为父母,我们为博尔特感到骄傲,但我们认为不能因为他,而凌驾于邻居们之上。”

之所以喜欢在老家住,还因为博尔特可以经常随意在那里的街上溜达。“虽然有许多人会围着他,但没有人会伤害他,只是想靠近他,”珍妮弗说。

如今大赛降至,博尔特父母心情也有些紧张,但还是相信博尔特会有非常好的表现。韦尔斯利说,每个父亲节,博尔特都会送给他礼物,这次比赛正好赶上巴西父亲节,他知道博尔特将用一场胜利作为礼物。

外界都在关心博尔特的健康问题,他因腿部伤势退出了上月的牙买加全国锦标赛。珍妮弗说,这次来巴西,他们与儿子见面的机会并不多。11日晚上他们和博尔特在奥运村里匆匆见了一面,博尔特告诉他们,等好消息吧,他已经做好准备,不然就不会来里约。

韦尔斯利说,博尔特不喜欢失利,对于里约奥运,博尔特很乐观,因为他说这是自己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他期待创造更多荣耀,所以请大家期待吧。

里约奥运会很有可能是博尔特的最后一届奥运会,珍妮弗希望儿子未来可以成为田径大使,因为他可以给田径带来更多欢乐,没有他,这项运动将变得很无聊。她还不忘提醒记者,博尔特还是一名很好的足球运动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里约奥运冠军陈若琳的感人故事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陈若琳感人的跳水故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看今朝!南通小丫陈若琳不负众望,和王 鑫一举摘取奥运会女子双人 10 米台跳水桂冠。

殊不知,这枚金光闪闪的金牌背后,除了凝结她本人和教练的血 汗之外,还有多少亲人,为她掏尽人间温暖。

1992 年冬天,若琳降临在南通市民成勇金家。当时,成勇金已经 有了一个儿子,一子一女,刚巧凑成了一个“好”字。 夜间睡觉,一张床上躺四个,两大两小。

儿子好睡,一落枕便进 入梦乡,成勇金两口子却遭殃。若琳饿了会哭。床上有奶瓶,成勇金 迷迷糊糊中顺手将奶瓶朝她嘴巴里一塞,既喂奶又堵哭,再各睡各的。 岁时,父母离异了,母亲带着哥哥去了国外。外婆陈桂英心疼若琳,将她带回自己的家,隔代颔养,陈桂英视她为宝。 “如今,若琳已经过继给了我的儿子、媳妇。”陈桂英说,老伴 以及他们的儿子、媳妇、女儿、女婿,个个都对她嘘寒问暖,递衣给 食,掏尽人间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奥运冠军杜丽令人感动的故事

全文共 2391 字

+ 加入清单

2004年8月14日,在雅典奥运会女子气步枪决赛中,杜丽在关键的最后一枪中,击败一路领先的俄罗斯名将加尔金娜,为中国赢得了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

佳音传开,各地记者蜂拥杜丽的家乡进行采访。在杜丽的父母家中,记者提出要看看杜丽过去获奖的奖杯,奖牌和老照片,居然看不到;杜丽作客新浪网时,为什么反复说她感谢外公和外婆?

原来,在奥运冠军杜丽的背后,有着家庭破裂给她带来的不幸童年,有着她对外公外婆的特殊情感。

2004年8月15日上午10时,记者赶到800公里外的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采访,走进了该县公安局家属院2号楼1单元201室杜丽父母的家中。

杜家两居室的屋里被全国各路云集的记者挤得凌乱不堪,杜丽父母兴奋得脸上写满了疲惫和困顿。

“没什么好说的,杜丽只不过是幸运罢了。”谈及夺冠的女儿,62岁的杜兆祥说得更多的就是这么一句话。

“冠军的父母是否太谦虚了。”记者心中感叹着,便提出看一看杜丽过去的荣誉证书和奖牌。

其父杜兆祥一愣,旋即说道:“杜丽虽然好胜,但却不爱表现自己,过去的荣誉不能代表什么,她的目标是将来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她的所有奖杯,奖牌都带走了。”

看看问不出鲜活的幕后新闻,记者走出了杜家。

站在沂源县公安局大门口,一位30岁左右的摩的车主戛然一声停在了记者的面前,说给他100元报料费,带记者去见杜丽的外公和外婆。

76岁的齐登云和74岁的谢家美两位老人热情而激动,在外孙女杜丽夺冠后遭到冷遇的老人猛然间见到记者,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两人先把杜丽珍藏的各种奖杯,奖牌和证书的小木箱打开,让记者翻看其外孙女那半箱荣誉,又抱出杜丽几本各个时期的相册,让记者一睹杜丽的飒爽英姿。

记者惊喜中备感愕然,杜丽的外婆谢家美说:”杜丽是跟着我长大的,她的家庭很不幸福,她的童年太苦了。“

杜丽出生在1982年3月5日。杜丽以前本不姓杜,原名石芳芳。究其原因,缘于其母亲的一场婚变。

7岁那年春天,正上小学一年级的杜丽一天放学回到家,见母亲正坐在地上哭。她”哇“一声跑过去抱住母亲问原因。母亲告诉她,父亲嫌弃她是个女孩,想再结婚,不要她们娘俩了。

难以想象杜丽幼小的心灵当时是怎样承受这种变故的。

后来,齐元珍和石某离了婚。跟了母亲的杜丽把”石芳芳“改为”齐芳芳“。虽然母亲每月从父亲那里领取生活费,杜丽却从此与父亲陌如路人。

离婚不久,齐元珍调到县食品公司,领着女儿搬到县城的娘家。从此,杜丽在县实验小学读书,长时间吃住在外婆家中。

12岁那年,齐元珍和杜兆祥结了婚,并搬到县公安局家属院。杜兆祥把杜丽原先的“齐芳芳”改为“杜丽”。杜丽对继父不经她同意私自更改自己的姓名异常恼火,曾多次对外公说要改过来。

正在苦恼之时,杜丽发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射击培训班。

一个星期天,杜丽闲逛到了县射击培训班。隔着大门,她看到一群和她年龄相仿的少男少女举枪练瞄准,立即被吸引了。

当晚,杜丽告诉外婆,她想学射击。外婆做不了主,打电话叫来女儿。齐元珍不同意。正在母女俩争执不下时,齐登云从外面回到了家。他听女儿和外孙女说完,当即拍板道:“我支持芳芳学习射击。”随后,老人给齐元珍分析说,杜丽学习不是太好,即使将来考上大学,也不一定能有建树,让她学习射击,说不定日后还能得奥运冠军哩。

9年后的今日,杜丽外公的预言所幸言中,可想齐登云老人是多么的兴奋啊!

在赴雅典奥运前的6月底,杜丽一个人特意悄悄地回到沂源县外婆家中住了两天。

“这是孩子自那年6月份哭着从沂源去北京后今年第一次回家。“外婆说着话,竟哭了起来。

原来,2002年杜丽获得了亚运3金后,沂源县特意开了表彰大会,并奖励2万元现金。会上,由于杜丽要发言,就把现金递给了同台受表彰的母亲,不料被旁边的杜兆祥拿走。

散会后,杜丽问继父要2万元现金,杜兆祥不给,说当年她上市体校曾给她过4000元学费。杜丽说你当年只给了3900元,还想让我给你打欠条,我早还你了。杜兆祥无奈只好把钱交给了杜丽,却窝了一肚子气。

杜丽让外婆把2万元钱代自己存下并保管后,临走的前一天,她和舅家表妹一起特意到母亲家告别。那天,天气很热,杜丽顺手把空调打开。一边的杜兆祥见状说:”开空调要用电,电是钱买来的。“

”用不了几个钱。”杜丽说。“一分钱也是***挣来的!”杜兆祥说。

杜丽不再说话。杜兆祥自己炒了盘花生米,猛喝了半瓶白酒后,开始骂杜丽和她母亲,内容不堪入耳。齐元珍劝了几句,招来杜兆祥一顿毒打。杜丽上前帮忙,也被打。闻讯赶来的杜丽的舅和姨们制止了施暴的杜兆祥,杜丽和母亲回到了外婆家。

第二天上午,杜丽临走前,想起了金牌仍在杜兆祥家,就让舅舅和母亲去取。不料门锁已被杜兆祥换下。

杜丽情急之下报了警。亚运冠军的金牌被藏不是小事,沂源县公安局局长在劝说杜兆祥无效的情况下,动用了3位消防兵,架起云梯破窗而入帮杜丽取出了金牌。

那次,杜丽走得很伤心,一路哭哭啼啼,以至于春节也没有回家过年。赴雅典参加奥运会前,,杜丽回到沂源后没有再登杜兆祥的门,并劝母亲与杜离婚,想把自己的姓名改过来,但遭到母亲的拒绝。最后,杜丽向母亲提出:“如果我得了冠军后,你一定要到外婆家来庆贺。”

事实上,8月14日下午奥运女子10米气步枪开赛前,齐元珍不愿回母亲家,而是和当地记者在杜家观看了比赛。杜丽夺得首金后,淄博市及沂源县的领导到杜丽家庆贺,被杜丽的启蒙教练周士兵领到了杜兆祥家。随即,当地企业赠送的壁挂彩电,电脑及国际直播电话也都送给了杜兆祥。杜兆祥面对央视记者侃侃而谈,很是风光。

不料,远在雅典的杜丽通过央视第4频道看到这一切后,立即把电话打给外公家,询问是怎么一回事。当得知原因后,杜丽又把电话打给启蒙教练周士兵表示不满。

“杜丽自小就敢恨敢爱。”采访快结束时,谈及外孙女杜丽的性格,齐登云老人如是说。是的,有恨才有爱,敢爱敢恨真英雄。杜丽,这位奥运冠军,她的童年遭遇不幸比别人更多,所以她的成功更令人深思,更令人佩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奥运“跳水王子”田亮的成长故事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田亮5岁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有任何运动天赋,在嘉陵江边出生、成长,但 是田亮并不是从小就与水结缘,反而从来没有与江水有过亲密接触,因为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为了防止田亮下江游泳,就给他讲恐怖的故事,说每年江里都会 淹死调皮的小孩子,因此田亮不敢对嘉陵江造次,害怕被淹死,没有下江游过泳 。

7岁时,一位业余体校老师突然将一年级的三个班都拉到操场比立定跳远,跳得 最远的他被选中开始练跳水。9岁进入重庆队,10岁又上了四川队,但试训了没多久,他又被四川队退回重庆队。后入陕西队,最后才正式进入国家队。

跟所有年轻人一样,田亮进入国家队时也是个“追星族”,为接近名将伏明霞 、孙淑伟 ,心甘情愿做“小跑腿”偷偷买方便面、冰棒。当偶尔在楼梯上碰到国家队队员时,田亮总会选择赶快跑开,害怕挡着他们的路。有一次田亮在楼梯上遇到伏明霞,伏明霞开玩笑地说:“你跑这么快啊。”田亮听了头都没敢回,刺溜一下蹿上了三米台,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真想找个地洞钻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里约奥运赛作文:00后奥运冠军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再战里约,周继红对任茜的表现依旧心心念念,“我希望她能把平时很高的训练水平拿出来,这对新人不容易,但希望她能有亮眼表现”。

从预赛到半决赛,任茜发挥较为平稳,不同于以往中国队较为小巧的跳台新人,15岁的她身材颀长,动作舒展大气。比赛中,她有高质量的完成,但也有失误轮次,最终位列第三晋级决赛,队友司雅杰占据头名。

决赛中,周继红口中从动作到身材都“非常漂亮”,“规格很高”的任茜终于不负恩师赞誉——从第3轮开始,便以极高的得分获得领先。任茜在这场比赛中做到了完美,现场转播很快发现了这场比赛是场异常丰盛的视觉大餐,转播镜头甚至不放弃捕捉任茜每一次动作的手指间和脚趾尖……而事实证明,任茜对得起这样的特写,从准备到空中,到入水,所有的细节和慢动作对观众而言都是视觉享受。

任茜的表现超越了比赛,这是一场完美的表演。

最终,任茜以领先队友将近20分的成绩夺得金牌。她最后3轮的动作,更是向全世界“图说”了何为“梦之队”的“高规格”与“漂亮”。

周继红赛后并未接受媒体采访,但她非常兴奋,新人任茜此番完美的“亮功底儿”,早在这位掌门人的期许之中。

任茜当日在自己的首届奥运会上赢得了自己的首枚世界大赛金牌,这不仅是她的一个开始,对于中国军团而言,00后选手的天下将也从这枚金牌开始。

这位跳台上动作精准到手指脚尖的15岁姑娘在领奖后被中外媒体团团包围,眼中一派喜悦懵懂。

“我大概7、8岁时候开始有这个梦想,拿奥运会金牌”,“比赛对我而言最困难就是心态吧,今天的比赛我把握好了,就是不去多想,不能紧张”。

尚小的年纪、出色的天资,加上当日的完美表现,一向敏感的媒体很快感觉到任茜不可限量的未来,但这位新科冠军却不以为意,“生活会有变化吗?我没想过,可能会吧,但我不知道,只是经过这场比赛,我会对自己更有信心”。

任茜甚至流露出对自己的担心,“我太高了,万一长得太高恐怕会影响训练”,“但是只要能练得动,我不会放弃的”,她旋即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奥运冠军林丹的成长故事

全文共 943 字

+ 加入清单

林丹小时候,妈妈总喜欢把他当成女孩子来打扮。那时候的林丹胖乎乎的,头发留得长长的,都快盖住耳朵了,有时候,两个小脸蛋上还被妈妈抹得红红的,再穿上妈妈买的红色衣服,活脱脱一个小女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各地风靡学电子琴。当时,林丹正在上学前班,班里的同学都被家长带着去学电子琴,林丹也不例外。妈妈给他买了一台“卡西欧”的电子琴,价值一两百块,这个价格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了。可是,这么昂贵的电子琴却没能吸引住小林丹的注意力,天天坐在电子琴前,只动动手指头,这可把爱动的小林丹憋坏了,刚弹上一会儿,他就想从椅子上下来东逛逛西走走,结果只练了一个星期,他就再也不肯练了。

林丹的爸爸和妈妈都是体育爱好者,爸爸喜欢打乒乓球和排球,妈妈游泳,还打篮球,经常代表上杭县去龙岩参加比赛。妈妈想,儿子不愿练电子琴,可总得练点别的吧。于是,她打篮球的时候就带上林丹,让他自己在场上跑着玩。当时,上杭县体育馆有少儿业余羽毛球的培训,林丹周围有很多小朋友都去那儿练球了。

有一次,林丹跟着他们一起去体育馆玩儿,他第一次看到了羽毛球。看见小朋友们跑来跑去,挥拍、接球,林丹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好像是找到了一种对味的感觉。

那一年,林丹5岁。很快,林丹就进了培训班。但因为是业余班,其实更多时候是在玩儿。小朋友们在一起练习握拍、挥拍、跳绳等基本功,趁教练不注意,林丹就跟小朋友偷偷玩游戏,那段时光是快乐和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小小年纪的林丹就显示出了不肯服输、自尊心强的劲头。当时的训练项目中,唯一让林丹害怕的就是压腿。刚开始的时候,小孩子的韧带没拉开,腿压不下去,教练就帮他压,小林丹疼得直哭,边哭边压,回家后,妈妈还要帮他继续压。

可是,不管再怎么疼,妈妈也从来没有听他说过不想去练了。周末的时候,训练队要长跑,绕着上杭县城跑两圈,至少也有几千米,林丹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他跑不到前面去,就死死跟着大一点的队员跑,一定要跑完全程,绝不肯中途停下。另外,在队里打比赛,如果输了球,教练还没说什么,林丹自己就开始掉眼泪了。在业余班,林丹是唯一用左手打球的孩子,教练因此对他特别关注。虽然因为年龄太小,林丹的技术水平在班里并不是最好的,但他的身体素质很突出,当时班里进行技术评定,他的基本动作、步法,前后摸球线等项都名列前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里约奥运赛作文:00后奥运冠军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里约奥运女子10米跳台决赛,小将任茜后来居上,她凭借完美出色的发挥,获得了一枚金牌。值得一提的是,任茜是一位典型的00后运动员,出生于2001年的她今年才15岁,不过年少的她却在第一次出战奥运会就夺得了金牌,她也成为了中国奥运史上第一位00后奥运冠军

去年的喀山世锦赛,任茜就参加了比赛,但是在这个项目上,她因为紧张发挥失常输给了朝鲜选手金国香获得亚军,差距只有不到10分。“就是紧张过头,可能是因为太紧张,跳下去就觉得,确实跳的太差了,整个一套动作就跳好了一个,其它都没跳好。”输给金国香之后,任茜如此说道。

对于任茜,跳水队领队周继红这么说道,“任茜的整体水平很高,就其训练水平来看,世界上女子十米台没有任何人可以跟她相提并论,但如何把天赋兑现为成绩,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在今天的决赛中,任茜在第二跳结束之后,仍然被司雅杰压制,但是凭借第三跳的出色发挥,她一举完成反超,而且在此之后的两跳,任茜的发挥都很出色,从第三跳到第五跳,任茜跳出三个超过90分的动作。这也博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其实,参加本届里约奥运会,任茜的发挥并不是都很好,在决赛中,她出现2次失误,最后还是以第三名晋级。现在回过头来看,去年喀山世锦赛的失利对她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在此之后,任茜的发挥愈来愈稳定。

除外之外,出生于2001年的任茜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夺得了金牌,她也成为中国奥运会史上第一位00后奥运金牌选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的偶像是奥运冠军郭晶晶作文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郭晶晶是我心中最棒运动员,我从奥运会的开幕式中,看到她精彩的比赛,让我感动。当她和吴敏霞姐姐站在3米双人跳板上,我不知道有多紧张,心一下子滑到喉咙,生怕你们有所失误。可当你们动作一致完美地完成时,全场欢呼,这时在电视机前的我,看到这一幕,心中的大石头也渐渐地沉了下去。我看到你们站在冠军台上,接受颁奖时,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不仅仅是祖国的荣誉,也是中国人民的荣誉,更是你们辛勤结晶的象征。当个人三米跳水比赛开始时,在这中间,你独自一人就战胜了对手。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何止付出10年,是时时刻刻,争分夺秒地训练,付出了多少血汗!而你只用了一秒,嗒的一声过去了,随之,你已夺冠,这一秒是多么珍贵,而这一秒也是全场最紧张最兴奋的一刻。郭晶晶姐姐,我希望你在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再现雄姿,争取拿到更多金牌,突破今年的成绩,再创辉煌,也希望你永远从事跳水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射击项目冠军李对红的故事资料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1、 李对红是一名军人,有一个孪生姐姐,二人同时是军区神XX。

2、 因为长年练习射击,导致颈椎椎管狭小和小关节错位、腰脱严重,发病的时候,躺在床上不能动,衣服穿不上,脱衣服也要人帮忙。

3、 雅典奥运会后,她的爱人因心脏病突发,过早离开人世,让她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近两年,成绩发挥不稳定,让她更感到无助和委屈。但在2005年1月,她还是回到了国家队。

4、 失去丈夫的她更渴望亲人的支持和帮助。在南京日报的帮助下,她与失散多年的伯父一家终于顺利见面,再次找到遗失的亲情,她的内心终于又充盈了温暖。。

田径项目冠军王军霞的故事资料

1、 做运动员是要吃苦的。为了钟爱的体育事业,王军霞付出了许多许多。在参加93年世锦赛时,她的哥哥因车祸去世,家人怕影响她的成绩一直隐瞒情况。

2、 做运动员她又尝到了甘甜。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她身披国旗绕场一周,向世界露出灿烂的笑容,她被人们誉为“东方神鹿”,那时的她最美。

3、 退役后,去上大学只因为需要,从未想过文凭。基础差,功课憋得她心急火燎,嘴上起泡。走在路上,回到家里,嘴里仍然嘟囔着英语单词儿。

4、 当母亲,幸福欣慰。由于工作原因不能经常与儿子在一起,无尽的思念都化成梦境:有一天她做了个梦,梦见打了儿子,孩子还过来安慰她,睡梦中,她早已泪流满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奥运冠军的故事:我们至爱的孩子

全文共 5375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拉开帷幕。奥运赛场上,产生了一枚又一枚金牌,一个又一个奥运冠军。每一个冠军站在领奖台上,都引发人们无数的艳羡和感慨。然而鲜花和光环的背后,不仅仅是他们的汗水和泪水,更有一个个默默无闻坚定支持他们的父亲母亲。

当别的孩子依偎在父母身边撒娇时,他们的父母却要忍着长年无法见面的想念之苦;当他们的父母忍受病痛折磨时,却仍要瞒着孩子,不愿他们为自己担心;而当他们身处非议与指责的风口浪尖时,仍是父母坚定地站在他们身后,为他们疗伤,成为他们安歇的港湾。

这就是奥运英雄的父母,他们比一般的父母付出更多,舍弃更多,唯一希望得到的,就是孩子能够健康、开心地生活。 本期,我们特别搜集和整理了多位奥运英雄和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让我们看看,到底是怎样的付出与割舍,才成就了一个个优秀的运动员…… “他努力了,如果有一天他不再优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谅他” 起跑—跨越—摔倒,伦敦碗110米栏比赛现场突然发生的一切,让刘学根夫妇有些措手不及。三联阅读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

“翔翔……”妻子吉粉花情不自禁唤出儿子刘翔的小名,随即,眼泪汹涌而出。而刘学根指间的香烟掉在了地上…… 这一天是2012年8月7日,上午10点45分,身在伦敦的刘学根夫妇正在观看儿子的比赛,但儿子却又出“状况”了。

4年前,同样是在110米栏的比赛现场,儿子因伤退赛。后面的故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错愕、同情、口水、质疑和谩骂久久未能平息。儿子退赛后的第12小时,刘学根见到了他,他正趴在一张平板椅上做治疗,表情痛苦。刘学根走上去,拍拍他的后背,儿子回头看了父亲一眼,又把头深埋下去,仿佛在抽泣。没有交流,但刘学根知道,这将是他们一家人难眠的夜晚。

如今,4年过去了,刘翔竟然摔倒在比赛现场。想想上次儿子埋头哭泣的情景,刘学根突然有些害怕去面对。可这么多年,儿子其实已经很努力了,刘学根觉得,于心来说,该是无愧的。

北京奥运会退赛后,有一段时间,刘翔曾对自己的运动生涯有过重新的思考,他与刘学根进行过一次长谈:“爸,我不想练了,退役算了。”少顷,他又开始分析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利弊。看在眼里的刘学根明白儿子承受的压力和他心里的苦闷,这让做父亲的他心里沉甸甸的。

最终,刘翔还是选择了“一条压力更大的路,他没有回头”,从来不愿挨刀的他给教练孙海平打了个电话:“师傅,我想彻底治好这个伤,我决定手术。”那一刻,刘学根看到了儿子眼神中的坚定,同时又有些心酸:“我只是个平凡的父亲,想给孩子最好的呵护,让他不受伤害。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却做不到。” 经过伤后107天漫长等待,刘翔前往休斯敦进行手术。

“小家伙特别开心,他知道自己会完全康复,所以他刚才还抱拳谢谢所有人。”刘学根和所有前往送行的人一样,期待手术能够让儿子的伤病彻底治愈,也能够去除他心里的阴影。 母亲吉粉花怕是最高兴的人,“我盼望这天已经很久了。终于可以天天和儿子在一起了……”号称和儿子穿的是母子装的吉粉花,将赴美全程陪同儿子。手术时间定得匆忙,决定让吉粉花陪同前往是一周前才决定的,“为了陪儿子,再大困难、再多的事情我都能扔下。” 吉粉花的箱子里有不少东西是为儿子准备的,八角、桂皮、各种煲汤的中药材以及瓶瓶罐罐的调料……为了当好“大厨”,吉粉花很是下了一番苦心。她心疼儿子,更珍惜这朝夕相处的日子。 吉粉花疼爱儿子,当年,就是因为心疼,她不赞同儿子练体育。“翔翔的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我觉得今后考个名牌大学没什么问题。”作为传统的上海女子,平平安安地同家人过一生,曾是吉粉花最大的幸福。

最初,高难度和高运动量的训练让小刘翔经常练到吐,晚上躺在床上,膝盖内侧被栏架磕破的伤口总会隐隐作痛。一次比赛中的意外扭伤,令吉粉花下定决心让儿子做回“正常人”。不久后,刘翔背着书包,离开了训练基地。但教练孙海平不忍心看到刘翔这样一名大有前途的运动员,半途而废。

“那天雨很大,我领着翔翔到孙海平教练给联系的华山医院去看膝伤。刚一下车,就看到孙教练打着伞在车站接我们,他还忙着帮我们办复查手续……”就这样,孙海平用他的真心唤回了一颗明日之星。

就像当年父母给刘翔取名的寓意,刘翔真的“展翅高飞”了,2002年,他在釜山亚运会中拿到金牌。那时,刘翔和父母还住在上海真北路的弄堂里,老邻居们张罗着在居委会摆了两桌庆功酒。每家出一个菜,懂电工的还在门口拉上两盏小灯,二三十个人在一块儿喝着老酒、吃着小菜、谈论着刘翔。“现在,要见到刘翔,难啊!从小看着他长大,那时候我们就觉得他是个懂事又有出息的孩子,老刘真是好福气。”那场面,仍令刘学根和吉粉花难以忘怀。

老刘的确是“好福气”,刘翔之后多次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可外人看到的都是刘翔给刘学根夫妇带来的荣耀,谁又能真正体会到,夫妇俩这些年对儿子的牵肠挂肚,还有那种荣誉里夹杂着的担忧与心疼。

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质疑、讽刺、辱骂的口水曾让退赛的刘翔一度身处漩涡之中,刘学根夫妇跟着儿子,一起承受了太多。 “现在刘翔是国家的儿子,等奥运会后才能还给我。如果有一天刘翔不再优秀,希望大家可以原谅他。”吉粉花面对媒体曾说出这样的话,让人心疼又心酸。

4年过去了,脚伤时好时坏的刘翔“能否最终走到理想的结局,没有人知道”,这是教练孙海平的忐忑,也是刘学根夫妇的忐忑,但他们却发现,相比周围的人,儿子的决心越发坚定起来。

2009年9月20日,刘翔在上海黄金大奖赛上以13秒15的成绩夺得亚军,宣告自己的归来;2010年初的多哈室内世锦赛,脚伤的反复让刘翔和师傅始终处于无奈的状态,但他还是告诉所有人自己夺冠的决心没有丢;室内赛战绩不佳的刘翔在上海钻石联赛同样没有出色的表现,13秒40的成绩第一次不敌队友史冬鹏。然而,在随后的广州亚运会上,当人们以为刘翔雄风不再时,他又以13秒09夺冠。 为了能够回到巅峰,很多人难以想象刘翔的付出。他在2011年室内赛季结束后,又选择了更改起跑方式,从八步改为七步上栏。“这是一次赌博,但是刘翔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丝机会。”

在刘翔摔倒在伦敦奥运赛场之后,吉粉花做客国内某网站访谈时,说:“他已经努力了,希望大家都要原谅他。”这是一个母亲的偏袒吗?不,它应该是藏在一个母亲内心最深处的“心里话”,她要的不是冠军,而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儿子。

8年,坚守善意的谎言

“人生的路线图完全取决于自己内心的选择,什么样的路线都要靠自己去走完!”吴敏霞在微博个人介绍中写下这样一行文字,为梦想她坚持了又一个4年。但她怎么会知道,为了她的梦想,父母竟将“善意的谎言”坚持了8年。用父亲吴珏明的话说:这是让孩子放心的最好方式,毕竟,孩子也不容易。

从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开始,吴敏霞已经连续3次入选奥运跳水队阵容,这是这个家庭最引以为豪的事情。但吴珏明夫妇一想到女儿一个人扛着那么多事情,心里总会不自觉地疼。“妹妹懂事,电话里总是只讲好的,有时明明碰到困难,也会告诉我们一切都好。世上哪个做父母的不担心孩子?但她既然不说,我们也不问,只是嘱咐几句,尤其要她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妹妹”是全家人对吴敏霞的昵称。

父母都非常爱这个懂事的孩子。这些年,虽然吴敏霞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可父母还是把家中唯一一间朝南的卧房留给了她。舒服的公主床、宽敞的大衣柜,还有飘窗外一览无余的好风景,每天都在苦等主人回家。卧室里,除了一张放大的肖像照片,其余的装饰品就是吴敏霞亲手绣制的十字绣。床头正中央,一个绣有“感恩母亲”的抱枕是吴敏霞送给妈妈的礼物。每次看到这些十字绣,妈妈就像看到了她。

在朝南的书房里,吴珏明专门请人订做了一排展示柜。隔着玻璃,满满的奖牌和奖杯承载着吴敏霞跳水生涯的荣光,每一件都是一段故事。女儿不常回来,吴珏明就时常到荣誉柜前看一看,那里记载着女儿这些年走过的路。 为了能让吴敏霞全身心地进行训练和比赛,吴珏明夫妇很少跟女儿说家里的事,女儿已经那么懂事,他们又怎么忍心再给她添负担。

有一次,吴珏明因为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夫妻俩商量好要对女儿“封锁”消息。可吴敏霞几次打电话回家都是妈妈接电话,而爸爸不是“加班”就是“工作应酬”,吴敏霞最终拨通爸爸的手机。躺在病床上的吴钰明强打精神,说自己“正在外面忙”,听父亲在电话那端平安无事,吴敏霞这才安了心。

这样的“虚惊”不止一次。吴敏霞的外公外婆去世的时候,吴珏明也没有告诉女儿,“可孩子好像有预感一样,打来电话问我们老人好不好,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说‘好好好、一切都没有问题’。” 不仅如此,就连8年前自己患了乳腺肿瘤,一直都在化疗的事实,母亲朱金妹也没有告诉吴敏霞,只是说自己得了乳腺增生。

当真相变成一种伤害的时候,我们便没有第二种选择。吴珏明夫妇也是如此,他们只能一次又一次选择“谎言”。这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吴珏明夫妇坚持了8年。 吴珏明说,这些年家里人都养成了24小时开机的习惯,无论任何时候,他们都会把手机带在身边,生怕漏掉了吴敏霞的电话。“其实妹妹电话打得不算太多,她训练忙,也怕说多了我们会担心,这些我们都明白。但只要联系,我们都开心。”

伦敦奥运会之前,吴敏霞胯骨关节的伤势有反复的迹象,每天都要接受针灸治疗,她打电话的频率更少了。吴珏明知道,女儿是怕他们担心。那段日子,吴珏明总觉得心里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对他而言,和金牌相比,女儿的身体才是第一位的。

2012年5月的一个下午,吴敏霞意外地回了趟家,是为了参加一次会议。吴珏明只记得,女儿回家倒头就睡。几个小时后,又收拾好行李出发了。一直到送女儿出门,夫妇俩什么也没有问,嘴边有好多话都被硬生生咽了回去,他们怕问多了给女儿添负担。女儿走后,吴珏明打开电脑在女儿的微博上找寻蛛丝马迹,尽管知道找到的希望不大,但他还是想去看看,就图一个心安。 7月24日抵达伦敦后,吴珏明夫妇被赞助商带着看了不少景点,但一路上,却有些心不在焉,他们心里一直想着女儿。有几次,走到某个景点的时候,吴珏明就想:如果女儿在身边该多好。但随即他就笑起了自己,这么多年,他们早已经明白,女儿并不完全属于他们,“享受天伦之乐这种事情,我不去想更不敢想”。 伦敦时间8月6日,吴敏霞在女子三米跳板决赛中发挥出色,以414分的成绩摘得奥运冠军奖牌。与此同时,她也得知了父母8年来所坚守的“善意谎言”。

“谎言”背后的无奈大概只有吴珏明夫妇自己懂,但他们始终相信:这是让孩子放心的最好方式。

分离,让思念和等待成为主题

分离,要么让人依依不舍,要么让思念更加浓重。对于这些长年封闭训练的运动员来说,与家人的分离是必然的事,并且一分就很久…… 这是60多岁的李相民第一次出国,他要去见两年未曾谋面的女儿。他拾掇好割下不久的麦子,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个乡村出发,目的地是伦敦。他的第五个女儿李雪英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举重女子58公斤级的比赛。李相民的四女儿李雪久也曾是举重世界冠军,后来因为伤病,没能参加奥运会。

“姐妹俩都一样,比赛之前从来不给家里打电话,怕家里担心。她们感情好,有什么事,雪英都会跟姐姐说。” 2012年的全国锦标赛上,李雪英以超世锦赛冠军13公斤的优异成绩夺冠,并拿到了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姐姐未能实现的梦想,在李雪英身上变成了现实,这大概就叫梦想的延续吧,这让一家人都感到欣慰。 李相民已经有1年多没有见到小女儿了,只在一个月前通过一次电话。电话里,女儿告诉他:“没什么事你们就别给我打了,我有事或者想你们了,就会给你们打电话。”平时,李雪英几乎一直关机。李相民不敢给女儿打,怕影响她的训练。

李雪英知道,“父母其实也挺想给我打电话的,却一直没打,能够忍到这个份儿上,我也只有靠出好成绩来回报他们了。”7月31日,李雪英破奥运纪录,以总成绩246公斤在58公斤级女举项目上勇争桂冠,摘中国第8金!

赛后,李相民接受采访时,一谈到女儿便热泪盈眶。“我们家雪英已经快两年没有回过家了,却一直往家里寄钱。”当被问及最想跟女儿说什么时,李相民声音哽咽着说:“闺女,赶紧回家吧,爸爸不需要你寄钱,就希望能见到你。” 也许只有老人自己知道,思念在心里潜藏了多久? 伦敦当地时间7月31日晚,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中,林清峰为中国再拿下一块金牌。

今年23岁的林清峰出生在厦门一个清贫之家,父亲林志仁是搬运工,母亲叶雀则做钟点工。林清峰每次试举之前,母亲叶雀就会默默地站起来,走到客厅旁小屋的神龛前“拜拜”(闽南语,拜神),为儿子祈福。

林清峰夺冠后,几个月来都吃不好睡不好的叶雀兴奋不已,她在家里等着儿子,希望儿子能早点回来,为他做顿好吃的。因为每次看到儿子为了保持体重吃得很少,连“喝水都只敢用舌尖轻触”,她就特别心痛。

而林志仁除了要杀鸡宰鸭好好庆祝一番之外,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让全家人补照一张“全家福”。林清峰练习举重这10年来,和家人聚少离多;最长一次有6年半没有见面,以至于在第十届“全运会”比赛时,林志仁竟然没有认出上场的是自己的儿子。 照一张全家福本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它却成了林志仁的心愿,不难想象,这心愿里装着多少林志仁对儿子的想念。

这些冠军们与家人的故事,带给我们很多感动。冠军的运动员生涯会结束,但亲情故事却永远不会终止,因为在父母眼中,他们不仅仅是冠军,更是自己最亲最爱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奥运冠军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