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朗读者》的观后感(精彩20篇)

透过《朗读者》,找到人性的光辉,拾取我们都不舍得丢弃的最初的美好。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朗读者》的观后感,供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3377

作文

119

2024年《朗读者》王佩瑜观后感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对王珮瑜来说,在综艺节目上的走红是一把“双刃剑”。首先提高知名度对于推广京剧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但为此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在采访中王珮瑜表示:“原来我更多的就是专注自己在专业上的一些事情,而现在会匀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接受一些媒体采访,还有筛选要不要去一些节目。”甚至走红之后,一些之前没想过的节目和代言都找了过来,这让想要坚持传统艺术和京剧演员属性的王珮瑜不禁感叹“希望自己不要太红”。

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京剧毕竟是个传统行业,这种形式的走红对于一些老艺术家来说甚至有点“离经叛道”。王珮瑜也坦言,在尝试用不同方法推广京剧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老前辈的质疑,“我觉得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取悦到所有的人。在做一些尝试的时候,很多我们这个业界的老师们发现他们的学生和孩子有一天不在他们的规范当中去做他们认为对的事情的时候,一定会有质疑。”对于这些值得尊敬的前辈的质疑,王珮瑜表示会用谦卑的态度来应对,在保证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京剧传统剧目传承上,再挤出时间做新的推广和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朗读者》勇气为主题的观后感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这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出现可谓“因势利导”,“势”即当前社会文化心理的主流趋势,“导”即引导,这也正是其价值和意义所在。90后、00后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原生民,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其说文化自觉,不如说是文化认同。互联网缩小了世界的距离,也淡化了文化的传统与特质。

而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当前,文化类综艺节目在适应社会文化心态的同时,对坚定文化自信发挥了可贵的引导作用,尤其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年青一代,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方面,可谓功莫大焉。

当然,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当前虽然生逢其时,但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方向对了,节目质量就是关键,同时还需要更好地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制作和传播模式,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朗读者》王源观后感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从第一期的“遇见”开始,《朗读者》十一期节目十一个关键词,每次都能引发无数观众的共鸣。本周,这一季的最后一个主题词又是一个一听就能让人泛起无尽感慨和回忆的词——青春。

节目中,17岁的内地人气青春励志组合TFBOYS成员王源将以自身经历为观众讲述一个不一样的偶像青春。作为无数青少年的偶像,也是第一位登上联合国世界舞台的中国少年偶像,王源在大众的眼中无疑是光芒万丈享受着无尽粉丝追捧的。然而12岁就已少年成名,在其他人想着看什么动画玩什么游戏的时候就必须承担繁重的艺能训练、工作,同时还要平衡自己的课业。王源看似令人羡慕的偶像青春其实完全不像大众想象中那么轻松。节目中,王源坦言自己的成名作《青春修炼手册》原名其实叫《正太修炼手册》,而且唱的时候完全不懂歌词的意思,“因为当时还是小孩,才12岁,就当作儿歌来唱。”

如今,17岁的王源已经学会处理学习与工作、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等很多问题。但在刚刚出道时,还是孩子的他在网络上被不少人攻击,面对难以理解的委屈,为了发泄只能关起门来对着空气“回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朗读者》第7期观后感

全文共 1293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自开播以来,受到了众多朗读爱好者的响应,掀起一场朗读热潮。当日上午的朗读亭聚集了许多闻讯而来的师生和市民,大家有序地排着队,热烈地参与到朗读亭的活动中去。

“我们是朗读者,我们在西安交大!”40名同学齐声呐喊道。在朗读亭开放之前,交大学子以《交大,你好》为背景音乐带来了轻快的快闪舞蹈,舞出了交大校园的青春活力;同学们随后齐声朗读《西安交大百廿年赋》:“浩浩中华,名校星熠。西安交大,卓尔鹤立。风云两甲子,筚路蓝缕;弦歌三世纪,道远情弥。”道出了交大的风云历程和传承创新。

钱学森51班游博智今天朗读的是诗歌《双甲岁月,世纪赞歌》,120周年校庆时由汉语言31班黄晶晶同学原创,“培俊秀,传师道;振西迁,兴中华”,一代人放弃上海优越的物质条件,决心投身西部建设,读到这首诗歌,游博智感叹道:“我深深感受到西迁的不易,也加深了我对西迁的了解,这种精神也将一直鼓舞着我。” 建筑32班吕雨恒同样选取了西迁题材的作品,由我校刘正兴老教授撰写的《西迁——我的60年追梦之旅》,西迁一辈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打动我的是他们那种科研精神,在本科阶段就能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即便条件艰苦也坚持科研,我们现在处于这么优越的环境中,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吕雨恒说道。

陈奕菲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学生,她朗读了自己在西安交大120周年校庆时写的一首诗——《附中,我们的荣光》。这首诗表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中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也是众多西交学子的心声。陈奕菲相信,西安交大给予每一个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难得的品质和不变的梦想。风雨交加后,坚定的是一辈西迁人的信念,传递的是所有西安交大人的精神。

今天最小的朗读者年仅2岁半,他背诵了耳熟能详的《悯农》和《登鹳鹊楼》。他的父亲祖铁军教授任教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一首诗从咿呀学语时就印在孩子的脑海,这不仅是一种对孩子口语方面启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六岁的高若灵朗诵了《孟子?得道者多助》,虽说文章中有一些字她还不熟悉,需要标拼音,但自己学习到了文中的道理,她希望自己以后可以作为老师向更多的人传授知识和道理。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孩子知识的培养,与此同时,传递的还有一种习惯,一种情怀。

医学院退休教授石新力是西安交大老年诗社的成员,今天来朗读他创作的诗作《那时候》,追忆他们的黄金时代,歌颂党的伟大与荣光。同样来自老年诗社的任锦文老教授带来的是自己创作的诗稿《当我走进交大的时候》,自从她六岁来到交大,她已经见证了交大的一个甲子。“在社科系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我的思想境界得到了飞越,我的学识得到了提升,交大对我的恩情永生难忘。”她深情地说。

理学院的钟锡华教授朗读的是一篇自己写的《读后感怀》。他是2010年从北大来的外聘教授,承担物理拔尖班两门课程的教学。在听完钟教授讲授的课程后,23名2014届的学生给钟教授写了珍贵的赠言,“内容长短不一、率性怡然、情真意浓,无一例外地表达对老师的感念与祝福。”钟教授读完后深有感触,提笔写了一篇《读后感怀》,希望借助这个机会,将学生们正在成长的正能量传达给更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我很喜欢看动画片,舒克和贝塔这两只小老鼠,会说话、一个开飞机、一个开坦克。我想看了这些动画片的孩子,仿佛就映衬了今天那句话:心灵和肉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心灵我们在路上了。这两只富有正义感的小动物,代替我们惩恶扬善。在虚拟的动物世界里,行侠仗义。

我三个月前关注了郑渊洁父亲郑洪升的微信,起初我不太相信,以为是郑渊洁代笔,但是今天看了《朗读者》--《父与子》篇,了解到郑洪升86岁,每天4点半开始创作编写微博,我终于信了。

2012年卡梅伦问郑渊洁,为何能把独家发表自己作品的《童话大王》坚持写了几十年。郑渊洁说源于父爱。郑渊洁喜欢用钢笔,一次的钢笔半个月没灌水仍可用,半夜上厕所,发现父亲在替他灌墨水,很感动。父亲当夜问他能坚持写多久,儿子回答只要父母活着他就写下去。父亲说只要儿子坚持写下去他和妈妈就坚持活着。多么朴素的动力!

郑渊洁把命题作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改为《早起的虫儿被鸟吃》,老师责令其当着全班道歉并自辱百遍,郑渊洁当堂点燃鞭炮被开除。郑渊洁害怕父亲责骂,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短篇小说,有情节、有转折、很煽情。郑洪升深明大义,决定在家里自己教授儿子课程。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在小学竞争大队长的时候,三年级的竞选演讲稿就是父亲替我写的,直到小学毕业前我都很认为父亲的作文水平比语文老师高。父亲每次出差回来,都会给我带很多书,我童年最好的礼物,就是父亲的书,大部分是童话书,也有故事集,其实,有书的日子都是节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郑渊洁就是用一种毅力来回馈父母的肯定,坚持将一本只有自己作品的杂志写了三十多年,发行几亿本,破吉尼斯世界纪录。而我,也在努力的练习写作水平,尽量不让幼时父亲的期望落空,那就是饱读诗书,读写增文采。

从昨天晚上凌晨三点我工作到今天下午五点半,回到家中,我依旧要写完这篇文章,因为文笔不写就生锈了。趁着中午喝了点茶叶强打精神,就是要向郑渊洁学习,他可以坚持几十年死磕一本杂志,我为什么不能坚持365天更新微信呢?当一件事坚持的足够久,就会成为习惯,如同营养融化进血管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最新《朗读者》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先列一下原著和电影的几点不同。

关于结局,原著里伯格选择了把他和汉娜的故事写下来,初衷是为了摆脱这段记忆,但后来却发现文字却把快要从记忆里消失的故事客观化完整化,而当事人似乎也在这样的宣泄方式下得到了一定的心灵慰藉。电影里,身为人父的伯格带着已长大的女儿重返故里,告诉她为父15岁时发生的那段故事。这样一来,导演一定程度上曲解了原著作者的本意,即唯有文字,才能连接起过去、现在和未来。不过导演又添加另一细节,汉娜最后选择踩在书本上自缢。

另有一段,在法庭上重见汉娜之后,伯格意识到,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认识皆来自报道媒体图片而产生的想象,缺乏直观形象。于是他决定亲自去奥斯威辛看看,途中和一司机有一段谈话,司机认为刽子手并不恨他要处死的人,而只是单纯地服从命令。所以并不存在战争和憎恨的理由,对他来说那些被处死的人是完全无所谓的。

影片中教授和学生们有一场辩论。其实正义,不由道德而是由法律进行控制/问题不是正确与否,而是是否合法,而且不是现在的法律,而是过去的法律。而那些杀人犯并不知道那是错的。

而伯格对于汉娜,理解和谴责,两者都行不通。如果理解汉娜,就像汉娜自己申辩的,当教堂着火时,她不开门,只是履行保安的职责;如果谴责汉娜,就无法原谅她冷眼旁观任几百人活活烧死的罪行。伯格的这种困惑,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释然。

伯格一直没有找到如何面对汉娜,如何面对这样一段父辈们这一段可怕的历史。

于是他选择逃避。

他没有把汉娜不识字的真相告诉审判长阻止这一场错误的判决,也没有去探望汉娜。之后他选择了录音带的方式保持与汉娜的联系,但却拒绝给汉娜回信。汉娜出狱前,那唯一的一次面对面,伯格显得咄咄逼人。汉娜说一切都结束了不是吗?伯格选择沉默,却反问汉娜有否花时间思考过去。汉娜的回答是,我觉得不需要想,死者已逝。

原著里汉娜的回答是:“你对此耿耿于怀?"但是,她并未等我回答就接着说,"我一直有种感觉,感到没有人理解我,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做过什么。你知道吗,如果没有人理解你,那么也就没有人有权力要求你做出解释说明,即使是法庭也无权要求我做解释说明。但是,那些死去的人却可以这样做,他们理解我,为此他们不必非得在场,但是,如果他们在的话,他们就更能理解我。在这监狱里,他们和我在一起的时候特别多,他们每天夜里都来,不管我是否想让他们来。在法庭审判之前,在他们想要来的时候,我还能把他们赶走。”

这一段凯特文斯莱特诠释得极其到位,汉娜似乎从伯格的神色中意识到他仍然没有原谅他。于是选择了出狱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伯格按汉娜的遗愿去探望大火中幸存的那位女儿,她的回答是,“这样的饶恕,我不能,也不想给与。”

“也许我把我们的故事写出来的目的还是为了摆脱它,尽管我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原著作者让伯格在最后,选择文字来面对这一段历史。导演选择了把上一代的过去告诉下一代。“已经过去的没有结束,而是活现在现实中。”我们不能忘却错误的过去,但可以选择原谅。就像伯格读给汉娜的听的《奥德赛》,“奥德修斯回来不是为了留下,而是为了重新出发。这个运动是有目的的,同时又无目的,是成功的,同时又是徒劳的。”

伯格写给汉娜的小诗:

当我们敞开心扉时,

我们合二为一。

当我们沉浸时,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当我们消失时,

你在我心里,我在你心里。

这之后,

我是我,

你是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央视《朗读者》濮存昕观后感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知名演员濮存昕,一身中式大褂出场,犹如从改编自老舍名作的话剧《茶馆》中走来。他朗读的是老舍笔下《宗月大师》的节选片段。内容是关于宗月大师资助老舍上学的故事。台词功底深厚的濮存昕,饱含情感的朗读形成情绪的磁场,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

他透露,自己在生命中也曾遇到贵人相助。原来,濮存昕小时候腿部残疾,曾受到同学歧视,直到遇到一位叫荣国威的大夫,才治好腿疾,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所以读到老舍先生对宗月大师的感恩之情时,我也能感同身受。”成名后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的濮存昕坦言,“要记住帮助过自己的人,在我有能力的时候,也尽可能去帮助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朗读者》勇气为主题的观后感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上演以“勇气”为核心主题的朗读。

除了成长和爱情,从小到大,我们都需要勇气去面对不同的挑战。对于李宁来说,到目前为止,他做过的最有勇气的事不是在世界大赛上挑战各种高难度动作,而是当初离开运动队直接去了一个大家都不知道的小县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最开始,面对运动休闲商品稀缺的市场,李宁很快便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下。然而随着其他竞争对手相继入场,李宁公司也经营上也开始遇上了越来越多的阻力。2012年,李宁公司调整战略布局,甚至一度遭遇经营危机。为了帮助公司度过危机,李宁重出江湖,开始代理李宁公司的CEO,力图重振当年创建品牌时的雄风。

谈起这次公司的低谷和当年身为运动员时在汉城奥运会上接连失误遭国人批评造成的低谷,哪一个更需要勇气面对?李宁坦言:“作为运动员,个人的挑战会大一点,成功也是你,失败也是你。作为一个企业大股东,一个有决策权的人,是否能平衡好最终往哪走,需要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朗读者》第11期观后感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的出现就像文化界的一股清流,让更多的文化去滋养人们的心田,让沉睡于纸面和网络的文字活起来,让集万千文化于一身的诗词,从古走向今,从唐宋盛世走向复兴的今天。

现实的生活往往鸡零狗碎,能拿出来安静读书、读诗、写信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这也是为什么朗读者能够刷爆朋友圈的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掌上阅读开始普及,阅读的载体不再只是纸张,也许你觉的纸质书籍更有读书的味道,但是纸质书籍不能随身携带。不过,无论我们手中捧的是什么书,请记得朗读本身就是一件很美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朗读者》观后感冯小刚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曾几何时,文化类综艺总是会给人以“小众”的印象,但近几个月来,央视《朗读者》却凭借强势的表现颠覆了大家的想象。5月6日晚,《朗读者》将迎来本季最后一期节目,在这场以“青春”为主题的朗读中,翻译家屠岸、歌手老狼、导演冯小刚、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青春偶像王源等嘉宾将共同现身与大家一起致敬青春。

出生在北京大院的导演冯小刚在节目中坦言,小时候最期待的事情,是每周五买电影票去大院礼堂观看电影,“5分钱一张,那是我最愉快的时光。”大众对冯小刚最为推崇和喜爱的仍是他的冯氏喜剧,据冯导透露,他本人对于喜剧的喜爱,来自于年幼时在礼堂中看到的一部名叫《半夜鸡叫》的喜剧动画片。

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与女排运动员惠若琪、袁心玥、魏秋月、徐云丽也来到了本期《朗读者》的舞台上。里约奥运会后,不少媒体报道了郎平为女排主攻手朱婷缓解压力的细节。而郎平在舞台上回忆了24岁时的自己。那年,她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获得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块金牌,同样是主攻得分手的郎平,面对东道主承受的压力丝毫不亚于朱婷。谈及这段经历,郎平透露靠流泪释放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央视新节目《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自2月18日起每周六、周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综艺频道联合播出。首周两期节目后,各方好评不断。豆瓣评分9.4,首播当晚更是持续占据微博热搜榜单前列,张梓琳、许渊冲等嘉宾也纷纷成为热搜名人。

国家一级导演、董卿的好友娄乃鸣在看过节目之后说:“用两个字来形容第一观感就是‘惊了’!完全没有套路的一个节目,哪里请来的大神?在不经意间流露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评价节目称:“满电视都是明星玩游戏,央视的《朗读者》却别具一格,‘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节目播出后,再次引发微博和朋友圈的热烈转发。嘉宾的人生感悟也令众多观众感慨万千:“我等《朗读者》等了整整一年,《朗读者》,重点落在了‘者’上,以人为本,解释的还是人。片头看得我热泪盈眶,读到了优美的语录,读到了精彩的人生,看到了河山大好,看到了爱”;“在《朗读者》你可以遇见多年前的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己,和未来希望的自己。在文字中放飞想象,在朗诵中感悟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朗读者》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1125 字

+ 加入清单

很喜欢董卿创办的《朗读者》,开播以来每期必看。《朗读者》的主题是“选择”,徐静蕾朗读的是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徐一直泣不成声,电视机前的我喉头噎得我喘不过气。

自从有了妹妹,我好像一直跟奶奶睡,虽然不是奶奶带大的,但我对奶奶爷爷一直很有感情。奶奶总是把好吃的悄悄藏到晚上,在我睡前给我吃,夜里我爱蹬被子,奶奶说不知给我盖多少回。我小时候爱画画,奶奶床头的墙面上全是我用铅笔画的各种小人儿和小花,奶奶还夸我画的好看。我趴在奶奶的箱子上写作业,几次不小心把煤油灯弄翻了,烧着了箱子的面,还浸上了煤油,奶奶也不打我。那时我爱上踢毽子,悄悄把奶奶箱子上所有扣环嵌着的铜钱弄下来缝了毽子,奶奶也没怎么抱怨我。我上高中时,每次经过奶奶门口,奶奶从来少不了悄悄塞给我几十元零花钱,嘱咐我要吃饱。我后来出嫁了,婆家离我家很远,奶奶一直想看看我的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等我生孩子时,奶奶都近八十岁了,还是不怕颠簸坐着当时的大篷车来看我和孩子,并亲自为我的孩子打出一对银手镯,乐呵呵的说,我这辈子想着喝不上你家的水哩。奶奶去我家总共两次,另外一次是看我生病的老公,奶奶怕我受委屈。

转眼间奶奶今年已是九十二岁了,奶奶经常说,活的够本了。去年奶奶还能自己拄着拐棍走出院子晒太阳,但今年却起不来了。我由于当时妊娠反应太厉害,今年没回去过年,只能打电话问候。奶奶是靠着我父亲和三叔轮流照顾。近期听母亲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都犯迷糊了,整体躺在床上吃饭都不清楚是哪一顿的,有时候人也认不清了。生活也不能自理了,所以也更招人嫌弃了,听说小孩子都不愿意去她的房间,因为气味太难闻。我通过电话叮嘱母亲,尽力把奶奶伺候干净点,多买点尿不湿用,要帮奶奶经常翻身子,千万别生了褥疮,说不定奶奶的日子不会太多了,能做的就尽力做吧,别再计较多少年前的问题了,人老了,不容易,您可是为自己的孩子们做榜样呢。可是,母亲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我自己不能常去尽点儿孝心,只能在自家微信圈里暗示其他几个妹妹弟弟要常去看看奶奶,我怕奶奶的日子真的不多了。

在看完那期《朗读者》后,我对妹妹说,我老做梦梦见奶奶,我想给奶奶买一个轮椅,马上天气暖和了,让奶奶出来晒晒太阳,看看庄稼。不料妹妹说,即使有轮椅,谁来推呢?你以为家里人都闲着没事?正好当时妹妹在母亲那里,她立即去后院三叔家录了一段视频给我,奶奶只能倚着被子坐着,眼神也迷离了,一个劲的问妹妹:“你弄啥哩?”我眼泪哗哗的流,打给妹妹一行字:能去多去看几趟吧,奶奶的好日子没了。

我觉得我很对不起爷爷奶奶,爷爷那么疼我,爷爷去世很突然,我没在跟前。现在奶奶需要人的时候,我仍然不能在身边,“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尽孝谈何容易啊!

[《朗读者》观后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每一首诗都有为她朗诵的人,每一个人都有一首等他朗诵的诗。《朗读者》恰好提供了一个平台,让这些作品找到了为她朗读的人,而那些人也遇见了值得他们用诗去表白的陪伴。

陪伴,一个多么温暖的词,便是不经意从唇齿间吐露,都会带着丝丝幸福与感动。亲人的陪伴,朋友的陪伴,爱人的陪伴,陌生人的陪伴……每一种都是人生的一份惊喜。人的一生很长很长,一段旅程里会发生太多太多故事;人的一生很短很短,每个故事匆匆开场过后又匆匆散场。你和我都是这故事里的角色,总要面对坎坎坷坷,经历起起伏伏,体会杂陈五味。这百态的人生里最黑暗的日子、最难过的日子,往往都是没有陪伴的日子。陪伴的出现,仿佛一道光,穿透了雾霭,照亮了生活。恰恰因为有了陪伴,才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敢;恰恰因为有了陪伴,才有了不再沉重的叹息;恰恰因为有了陪伴,才有了继续向前的力量;恰恰因为有了陪伴,才有了镌刻在心底的震撼。

遇上那些陪伴是一种幸,拥有那些陪伴是一种幸,记得那些陪伴也是一种幸。陪伴,让所有不幸的日子都开满了花朵,让幸福的日子阳光更为灿烂。有幸,在寒冷的日子里,有你为我取暖;有幸,在悲伤的日子里,有你借我肩膀;有幸,在寂静的日子里,有你陪我聆听风来的声音。

所有的陪伴都是一场惊喜,如果遇见,请好好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朗读者》倪萍观后感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不是因为站上了《朗读者》的舞台,与如今的“央视一姐”董卿实现了少有的“世纪同台”,也许很多人根本没有见过这样的倪萍。身形发胖臃肿,面容布满皱纹,多年抽烟导致牙齿不再白净,而棉麻质地的宽大衣服,外加一双平底鞋,如此穿着打扮更是透着一股“放飞自我”的意味。

上周六晚播出的《朗读者》,让倪萍多年前突然离开央视、告别荧屏的往事重新被提起。光环,曾经因为“央视一姐”的名号笼罩在她前半段的人生,而一旦离开央视,人们对她的近况并不完全知晓。节目录制前,倪萍并没有和董卿沟通台本,而是凭着彼此的信任,从1999年那年的春晚说起,平淡地讲述自己因儿子身患先天性白内障而改变的人生轨迹。

这样一个活得通透的倪萍,在多年淡出公众视野后早已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大众意义上的名和利都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内心渴求,这个渴求说大无限大,说小也无限小,大小都遵从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和愿望。什么都尝过了,什么都拥有了,你才知道什么是你想要的,什么是你能吞咽下的,什么是可以在你生命里再生的。”

她深知,个人的选择永远关乎内心,未来的她还将接演影视剧,不排斥综艺节目,而写作也想继续下去,主题是“写一个清冷的母亲”。对她来说,像妈妈和姥姥那样遵从自己的内心而活,正是人生追求的最优状态,“衣服越穿越肥,鞋越穿越软,不照镜子、不上秤,进门和出门可以是一个人,越活越简单,好像这个世界只剩下你自己了,别人怎么看你,你都不在乎。不为他人活着,只为自己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董卿《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小宝贝,你今天很乖,从早上起床到现在,一声也没哭。听了几首儿歌,丢了一会沙包,和妈妈玩了几遍捉迷藏,又找了几张纸,画一会撕一会,雪花飞舞,极其关注,甚至忘了妈妈的存在。趁机,妈妈偷偷地做了点自己想做的事。

朗读者》第一期已经播出十多天了,直到今天才有机会从头到尾完整地看完。董卿的一句: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足以让人汗颜,让人沉默,让人震撼。在文化快餐,信息爆炸的今天,谁还会静下心来读一首诗,看一次日出,抚摸一片树叶,聆听一声鸟鸣?承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中国,谁还是她的传人?

小宝贝,来,跟着我一起学学吧。最让妈妈感动的就是这位96岁高龄的老爷爷,他叫许渊冲,翻译界的泰斗。他把中国的文学推向世界,又把世界的文学引进中国。一本本的翻译之作何尝不是在诉说他厚重重的人生。即便现在,他每天还坚持翻译到凌晨三四点。当他拄着拐杖,蹒跚地走出恢弘的舞台之门时,妈妈瞬间泪流满面,你奇怪地看着妈妈,不知所措。小宝贝,你看这是一个多么德高望重,又调皮可爱的老人啊。当他再次朗读早年翻译的第一首诗,林徽因的《别丢掉》时,依然眼含热泪,满怀深情,声音颤抖。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明月,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向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小宝贝,你看这是多么美妙的一首诗。文字的艺术就在于它看似不经意的组合,实则蕴含了作者诸多的情感和智慧,一瞬间冲击你的心灵,触动你的灵魂。

再来欣赏一下世界小姐张梓琳读给她女儿的《愿你慢慢长大》片段: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里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这大概是天下母亲对儿女最简单,最美好的祝愿和叮咛吧。

我亲爱的孩子,我多么希望将来你也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因为你读过的书都在你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之中。你懂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第10期《朗读者》张小娴观后感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味道是一种审美,是一种格调,是一种气质,将味蕾嫁接上思想,味道就会变得丰富多彩,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种味道,窗含西岭千秋雪也别有风味,踏雪寻梅是一种味道,门泊东吴万里船也妙味横生。满目苍桑是一种味道,婀娜多姿也是一种味道,不同的味道能勾兑出不同的人生,总有一种味道会让你流连忘返,让你心情蹁跹,朋友,你喜欢什么味道呢?

1994年第一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在《明报》上连载,张小娴开始走红。张小娴创作的60本书,全都与爱情有关,她的作品被称为“爱情治愈文学”,许多读者习惯从她的文字中来寻找处理感情的方式。她对爱情理解是:叶散的时候,你明白欢聚。花谢的时候,你明白青春。 她的爱情感悟是:深情是我担不起的重担,情话只是偶然兑现的谎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第十期《朗读者》张艾嘉观后感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这世间,总有一些前辈们,云淡风轻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不在意时间,也不给人生设限。人生在她们眼中成了游乐场,可以尽情创造,轻描淡写地尝试一个又一个新事物。

别人安安分分当演员的时候她试水做导演;

别人结婚时她正跟风情才子谈恋爱;

别人息影退居幕后的时候,她已经导演了N部经典电影,并在影片中和90后小鲜肉演对手戏;

别人退休了陪老伴环游世界时,她出了第一本书,《轻描淡写》,谈创作,谈感情,说句“60岁才是新开始”

做演员,她是最TOP的演员,得过数届影后;

做导演,她亦是最TOP的导演,《最爱》《莎莎嘉嘉站起来》《梦醒时分》《新同居时代》《少女小渔》《今天不回家》《心动》《203040》都是历久弥新的女性电影;

而做女人,她亦是最TOP的女人,这辈子的经历可能是别的女人的几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朗读者》曹文轩观后感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著名作家曹文轩在小说《朗读者》序中这样写道。曹文轩一直在为他的朋友学生推荐《朗读者》,为别人开的书单中也无一不包含这本书。他坦言很喜欢《朗读者》的那份庄重。他认为在《朗读者》中只有严肃的主题、严肃的思考与严肃的语言,没有无谓的调侃、轻佻的嬉笑和缺少智慧的所谓诙谐,是一部典型的德国作品。阅读这样的作品,容不得有半点轻浮的联想,而阅读之后就只有一番肃然起敬。

精微之处 深藏大义

曹文轩认为,一部好的小说,既应当是单纯的,又应当是错综复杂的。看完之后,既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又有许多迷惘与困惑。这些迷惘与困惑一直萦绕在心,使我们陷入不可自拔的思考;而思考愈深刻,我们的认识也就愈深刻。这个作者曾写过许多侦探小说,所以制造这样的阅读效果是他的拿手好戏。但,这样的阅读效果更主要来自于他对人性、对存在的是深度把握。作者在作品中留下了许多机关,这些机关需要我们经过小心翼翼的考证与掂量,才有可能打开:谁是真正的朗读者?伯格为什么在已经看出汉娜的悲剧原因时没有及时向法庭指出?需要忏悔的到底是汉娜还是伯格、是法律还是流行的道德以及这整个社会?中年的汉娜与年仅十五岁的少年伯格的关系到底是纯粹的爱情还是又一次的纳粹行为?……作品篇幅不长,却留下了太多的悬疑。而这些悬疑,都是耐人寻味的。我们在解答这一个个问题时,都可获得精神与智力的提升。

他称,这部小说在艺术上是很有功夫的。它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在细节上却是十分的考究。三部分,划出了三个不同的段落。这是命运的起落,是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所有的细节都意味深长。比如关于汉娜身体气味的叙述。当汉娜还在“逍遥法外”并充满声民的鲜活时,她的气味是新鲜而令人迷乱的,而当她对生活完全失去了信心并且不可遏制地衰老时,她的体臭不可避免地散发了出来。小说很仔细地写到了从前与现在的气味——汉娜的气味。两种气味的比较,使人感受到了生命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大悲哀,也感受到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乃至颓败。这是命运的咏叹,是生命的挽歌。小说中一些重大的有关命运的、生命的甚至是有关存在的重大的命题,恰恰是通过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小物象以及一些细小的变化来表现的,应了我们很喜欢的一句话:精微之处,深藏大义。

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134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开始看一档电视节目《朗读者》,节目中主持人说“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令我印象深刻。节目每期有一个主题词,有关“遇见”,有关“选择”,有关“陪伴”,有关“眼泪”,有关“告别”,更有关“勇气”。每一个嘉宾都会朗读一段文字,或者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这些人,这些文字给我们分享了亲情、友情、爱情以及理想和信仰,带给我深深的感动,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体会。

节目的开始在各个城市的朗读亭里,朗读者都说“谨以此篇,献给我爱的人们……”短短的朗读,饱含着心中的爱与思念,思考与期盼,理想与信仰。当李亚鹏读着朱自清的《背影》,父亲在月台买橘子蹒跚的背影就在眼前浮动,父爱的深沉悄悄地在心里流淌;当杨乃斌和妈妈读着冰心的《不为什么》:“‘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额,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让我深切的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当徐静蕾读着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我会想起外婆慈祥的脸和那和蔼的目光,格外的思念;当斯琴高娃读着贾平凹的《写给母亲》,“现实告诉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眼泪不停地流,赶紧打电话给妈妈,觉得妈妈在身边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初为人母的母亲对女儿祝愿:“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作家写给远方儿子叮嘱“要保护你的生命,要冷暖自知,要劳逸结合,更要远离一切形式的冲突……”;自闭症儿童的父母的勇气“在生命的意义上,我们都是奇迹,正如未来不一定比现在更重要,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我爱你,仅此而已”……文字就是这么的神奇,总能击中我们内心柔软的部分,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我们的情感。

在节目中有许多年轻的战士,燃烧着自己的青春,拼搏着自己的理想,给了我深深的震撼:无国界医生蒋励在战火纷飞的阿富汗接生了数千名新生儿、维和战士申亮亮在异国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耶鲁大学生秦玥飞和年轻的同事们在希望的田野上,带领村民致富……也有许多年长的前辈依然在坚持着自己的信仰:敦煌女儿樊锦诗不忘初心,一辈子守卫着敦煌文化、已故清华教授赵家和,他曾将一生积蓄全部匿名捐献给了陌生的贫困学生、红丝带校长郭小平,选择了用爱和奉献,为一群特殊的儿童撑起了一把伞,为他们挡风遮雨、九十多岁的翻译家许渊冲说:“生活呐,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回忆。”……生活中有那么多可爱的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创造着更美好的世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的努力奋斗呢?

看到这里的时候,常常会在想“如果是我,我会想给谁朗读什么呢?”想起上次看到巴金、老舍、朱自清这些文学大家的名字还是在上学的时候书本里,长大后的我,丢掉了书本,忘记了文字的看读写,也忘记了最初爱书的情怀。而《朗读者》,让我重新遇见了那些曾经熟悉的名字和文章,也遇见了曾经的自己。我想,在今后的时间里,试着放下手机,安安静静的去读一段文字,思考下生活,关心下身边的人,收获一个充实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第三期徐静蕾《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1472 字

+ 加入清单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本周末,《朗读者》将迎来第三期的播出,而这次的主题是“选择”。每个生命都有不同的华彩,每个人生都面临多样的选择,才女徐静蕾与观众分享“选择”的故事。

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的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一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觉得委屈起来。“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吗?”我愣愣地听,不哭了。我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楚。

“噢噢,睡觉吧,猴子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盆里的水反射出来的。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的怀里安稳地睡熟……

我是奶奶带大的。有很多人当着奶奶的面对我说,是奶奶把我带大的,长大了不要忘了奶奶哟!那时候的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的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们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意思大概是:“这话用你们说吗?”

奶奶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着说:“等不到那会儿!”那神情仿佛已经很满足了。

“等不到哪会儿?”我问。

“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我不停地笑,我知道她不会那么想的。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总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

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的身上,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地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喜欢干这个的,踩来踩去,总也踩不到尽头。

“行了吧?”我问。

“再踩两趟。”奶奶说。

我大跨步地踩了个来回,问:“行了吧?”

“唉,行了。”

听到这话,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

于是,我说:“长大了我还给你踩腰。”

“哟,那还不把我踩死?”

过了一会儿,我又问:“你为什么等不到那会儿呀?”

“老了,还不死?”

“死了就怎么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地依在奶奶的怀里。那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一个冬天的下午,一觉醒来,不见了奶奶,我趴着窗台喊她。窗外是风和雪。

“奶奶出门了,去看姨奶奶。”我不信,奶奶去姨奶奶家总是带着我的;我整整哭了一个下午,妈妈、爸爸、邻居们谁也哄不住,直到晚上奶奶出人意料地回来了。这事大概没人记得住,也没人知道我那时想到了什么。小时候,奶奶吓唬我的最好办法,就是说:“再不听话,奶奶就死了!”

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少了一颗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颗星。

“怎么呢?”

“人死了,就变成一颗星。”

“为什么要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亮儿……”

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赶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如今,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在夏天的晚上,我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猜想哪一颗星是奶奶……我慢慢地回想奶奶讲过的那个神话。我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上添一丝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蜡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电影《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3345 字

+ 加入清单

1

汉娜·施密芝在获得自由的前一天在监狱里自杀了。麦克·伯格忍着巨大的悲痛和内疚走进了她的狱室,书架上整齐地放着他寄给她的录音磁带,还有一些她学会读写后借来阅读的书籍。

在这些施密芝阅读过的书籍中,有一本就是著名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艾希曼是第三帝国保安总部第四局B-4课的课长,曾通过自己在铁路运输方面的专长把百万犹太人送进了集中营。战争快结束时,火车车皮不够用,艾希曼便让被捕者自己步行走向死亡营地。

阿伦特(犹太人)作为《纽约客》的特约记者在耶路撒冷旁听了对艾希曼的审判。让阿伦特震惊的是,这个“杀人魔王”看上去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表现得毕恭毕敬,甚至像一位绅士。

在艾希曼身上,阿伦特看到了:“恐怖的、难以表述的、难以想象的恶之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

艾希曼确实是一个尽忠职守、严谨勤奋的官员,每天埋头于时刻表、报表、车皮和人头的统计数字,极具工作效率。第三帝国的“国家理性”完全支配了、也合法化了艾希曼这样的“平庸”官僚的行为。他反复强调,自己只是庞大系统中的一个小齿轮。

阿伦特认为,使得纳粹的罪行得以实现的绝大部分人都具有这种“平庸”特征,他们轻易地放弃了个人判断的权利。在罪恶的极权统治下,人的不思想所造成的灾难可以远胜于人作恶本能的危害的总和。这就是应当从耶路撒冷得到的教训。

朗读者》的小说作者、柏林洪堡大学法学教授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无疑受到了阿伦特的影响,他对纳粹罪行及其影响的思考始终在“平庸”的普通人的生活层面展开。

那么,汉娜·施密芝真的就是“平庸之恶”的又一个例证吗?

2

汉娜确实是“平庸”的,因为她是一个文盲,还用谎言极力掩饰这一点。换句话说,汉娜由于无法读写(文盲)因而不能从文化及其社会秩序中获得正常尊严,进而把掩盖这种失败作为其一生拼死维护的尊严本身。

汉娜热衷于倾听朗读,她对文化世界中的美好事物的向往越强烈,她对自己文盲身份的厌恶和恐惧也就越强烈,这是同一种感情的两面。这让她近乎疯狂地走上了一条维护、追求尊严的道路,为此不惜撒谎,抛弃工作和爱她的人。

这种创伤性的尊严贯穿了汉娜的一生,构成了使她是她的精神核心。这种基本特征已经从根本上决定了她首先是一个值得同情的形象。

和艾希曼作为有文化的“专家”却放弃个人思考判断和尊严相比,汉娜所追求的正好是艾希曼轻易放弃的这一切,虽然这种追求的起点很低而且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那个时代在德国普遍弥漫的那种麻木,汉娜显然无法超越这一点。

这种麻木既弥漫在集中营的施害者身上,也弥漫在受害者身上;弥漫在法庭上的审判者身上,也弥漫在被告身上;弥漫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小说比电影更清楚地展示了这一关键内容,电影中只出现了一个在法庭上织毛衣的被告形象)。

在集中营里,无论囚犯还是看守,他们要继续自己的生活,一天一天地活下去,就不得不把毒气室和焚尸炉——杀戮和死亡看做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得不把他们自己的作用看得很轻,不得不像被注射了麻醉药或喝醉了酒一样让麻木状态占据自己。

在这种共享的麻木之上,他们形成了一种使恶得以日常化的合作关系。在这种环境中,是非、善恶、生死等基本伦理问题都消失了,只剩下各种本职工作的日常计较。

汉娜的不幸之处在于,在她那条偏执然而值得尊重的道路上,在她成为有文化和尊严的人之前,在她能思考人类的尊严之前,她已经不得不面对了关于人类尊严的大是大非的残酷考验——她没有能解救教堂里的那些犹太人,这是残酷的、有罪的,但这符合她当时的思考和行动能力,符合那个环境轻易强加给一个文盲的一切。

3

审判对汉娜是足够正义的吗?

“纳粹”“凶手”“集中营的女看守”的这样标签对汉娜这样一个卑微的文盲来说是实在是太大、太沉重了,汉娜或许从未能准确地理解这些字眼的含义。然而,这些标签已经足以让多数人在理解她之前已经对她下了判决。

在法庭上,汉娜实话实说,她显然对游戏规则毫无概念,对自己的和别人的表达方式也没有概念,更不会知道有罪或无罪、判刑或释放在一个平庸的法庭上往往取决于这些表面的东西。

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充满推托、谎言、策略、计算,唯独缺乏对人性的深思、对正义的虔诚。汉娜最终因为要坚持隐瞒文盲的身份而被定为罪首,处以重判。一个偶然的因素就皆大欢喜地了结了这场审判。

审判始终没有触及汉娜身上真正重要的内容(汉娜的拒绝只是一方面的原因)。麦克在研讨课上说出的“理解”这个词是微弱的。很多人都会义正词严地反问,我们真的需要理解一个“纳粹集中营的冷酷女看守”吗?

汉娜的确有罪,但这并不意味着审判者就可以简单地根据抽象的罪名、简单地运用法律惩罚她。如果审判不是基于对“这一个”被告的全部特殊性的真实理解,而是基于博弈(各种计算之间的平衡),这种审判不可能是正义的。

法国哲学家、犹太人德里达(Derrida)在思考法(Law)和正义(Justice)时指出:“若一位法官想作出正义的判决,他(或她)便不能自满于只是引用法律。他(或她)每次都必须重新发明法律。”也就是说,“在一独特的情况中重新发明一种正义的关系,这意味着正义不能被降格为约束、处罚或奖赏的计算。正确的或合法的事,很可能是不正义的。”

对汉娜的判决是“正确的或合法的”同时也是“不正义的”。

理解汉娜不是为了免除她的罪和罚,而是使法真正和她的特殊性发生切身的、正义的关系,否则审判就会沦为暴力,甚至只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暴力。阿伦特就认为,为了能正义地审判纳粹的罪行,一般的国内法是无效的,我们必须创造出基于对人类尊严深思的新的法律。

汉娜这个形象从根本上召唤着正义,而不只是同情。

4

那么,麦克对汉娜是足够正义的吗?

麦克和汉娜的关系准确地表现了:经历了二战、在纳粹的罪行面前或合作或沉默或麻木的老一代德国人和年轻一代之间的爱恨交织的复杂关系。

“当我努力去理解时,我就会有一种感觉,即我觉得本来属于该谴责的罪行变得不再那么该谴责了。当我像该谴责的那样去谴责时,就没有理解的余地了。两者我都想要:理解和谴责。但是,两者都行不通。”小说这样表达这种复杂的感情。

其中最关键的是麦克的两次沉默:第一次,麦克知道了汉娜是文盲,却没有告知法庭这一事实,而选择了沉默;第二次,汉娜在监狱里学会了读写,并给麦克写来了字体蹩脚但饱含希望的书信,但麦克却选择了沉默,没有给出汉娜最需要的回应。

在第一次沉默中,最坏的可能原因是,麦克内心不希望汉娜因为自己的介入而得以减罪,并回到他的日常生活中;最好的可能是,麦克觉得揭穿她的文盲身份等于毁了她,沉默是尊重她的决定;或两者兼有或更复杂。而在第二次沉默中,麦克需要计较的现实因素就更多了。

在麦克的沉默中,我们甚至能看到前面描述的那种麻木。这种麻木是让日常生活继续下去所要付出的代价。“这样才有可能让我重新回到我的日常生活中去,并在这种生活中继续生活下去。”

麦克唯一做的是,给汉娜不断地寄自己的朗读录音。这是麦克在重重矛盾中所能找到的唯一合适的接触汉娜的位置。此时,朗读从原来的肉体之间的、面对面的,变成了抽象的语音。朗读延续了,但爱已经消失。汉娜终于通过磁带学会了读写,但最终没有获得真正的理解(正义)和宽恕。

汉娜没有拯救犹太人,麦克也没有拯救汉娜。在罪面前,在生活的各种牵绊中,麦克没有勇气再去面对自己曾经的爱,更没有勇气把他的爱变成真正的宽恕。

德里达说,宽恕“不可能宽恕的”才是宽恕。他的意思是,真正的宽恕,它的每一次具体实践(实现)都会打破原来关于什么是能宽恕什么是不能宽恕的经验和界限(解构宽恕原来的可能性),就像正义的每一次具体实现都会要求法的重新运用甚至发明(解构法之运用的原本可能性),就像真正的爱是爱那些超越你并更新你的事物(解构自我的同一性),否则就只是变相的爱自己(自恋)而已。

无论是宽恕,还是爱与正义,都需要一个超越性的维度,否则就会被日常生活的平庸所吞没,或者被罪所压垮,或者被计算所腐蚀。

影片的结尾处,麦克把他原本疏远的女儿带到了汉娜的墓地前。的确,他有责任把汉娜的故事向下一代(未来)重新讲述一遍,而这个重新讲述的故事应该不只是关于罪与罚,更是关于爱、正义和宽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