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做客的过程经典20篇

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经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做客的过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7526

作文

1000

刷牙的过程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我拿起牙刷,抹上牙膏,右手抓住牙刷的把柄,把它塞进嘴里,开始刷起来。

右手的大拇指按住,另四根手指在下方略为扶衬,牙膏被我使控着,在我的牙齿旁磨擦出泡沫。我的舌头识趣地往上翘,因为泡沫在舌头上会让我恶心。

啫哩型晶蓝香橙味新买的牙膏,在几秒钟被挤压得粉碎,散发出淡淡的橙子清香,我不禁想:呀,现在刷个牙都这么有情调!想要把我醉死啊……

我左手拿出装水的水杯,水杯里的水在不停地晃动。我把牙刷放在大门牙上,上上下下,将它痛痛快快地淋了个澡,把它刷得洁洁白白,一尘不染,那软毛穿透牙缝,直生疼儿,但是,为了着重突出我的帅气,也只能从牙齿开始了,毕竟我已成了非洲黑人儿……

虎牙是关键,萌萌哒只靠它!微笑起来它可沾光,是一位聚光的明星,我当然得把它给刷亮起来,燃起炽热的火花。我将牙刷向另一个方向旋转60度,把里面的乳牙前前后后,来了个“大闹天宫”,翻天覆地,洗了个干净。

牙刷在我的嘴里,体验着宇航员的防晕测试,在洗面台里,我拿起水杯漱了漱口,咕噜咕噜清了清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教学过程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世界上什么表情最美啊?

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微笑)

二、进入正题

1、问题一:同学们平时都在什么情况下会微笑呢?

教师提供一些可能情况:

考试得了100分

家长给了零花钱

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获得了一个新朋友

帮助了别人或被人帮助

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愿望

2、问题二:同学们还会在什么情况下微笑呢?比如:

考试失败了?

被好朋友误解了?

跟一个好朋友绝交了?

面对家里的不理解?

3、针对这些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4、与微笑有关的故事。

玛丽的微笑

玛丽打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的男人正恶狠狠的看着自己。玛丽灵机一动,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菜刀的吧?我喜欢,我要一把……”边说边让男人进屋,接着说:“你很象我过去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真的好高兴,你要咖啡还是茶……”

本来脸带杀气的歹徒渐渐腼腆起来。

他有点结巴的说:“谢谢,哦,谢谢。”

最后,玛丽真的“买”下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陌生男人拿着钱迟疑一会儿真走了,在转身离去的时候,他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同学们,故事讲完了,大家都想到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5、微笑的好处。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微笑都有什么好处呢?

肯定学生们的发言。

下面老师列出几条好处帮助大家了解微笑的好处:

微笑降低血压

微笑促进体内一些有益物质的释放

微笑可以美容,让你看起来更年轻

微笑让你看起来很有自信

微笑让你时刻保持积极

微笑使我们有吸引力

微笑会改变我们的心情

微笑会传染

微笑可以减压

微笑增强免疫力

6、教师提出“世界微笑日”。

同学们,知道“世界微笑日”是哪天吗?

5月8日为世界微笑日。

今天,你微笑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教学过程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一、 谈话导入,复习铺垫。

在这一环节中,采用谈话和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为新授课文作铺垫。

二、 示例探讨,掌握技巧。

(一) 举例要要求学生分析文段采用的说明方法(动画提示该说明方法的特点及用途)

(二) 学生分组讨论训练题目(见幻灯片)

讨论一下,下面各组中哪位同学的说明方法更恰当?为什么?

(三)从以上环节得出结论,如何根据说明目的和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恰当的说明方法。(见幻灯片)

三、 学生练笔,互评互改。

出示训练题目,(见幻灯片)

1、采用作诠释、列数据等方法以解说员的身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处的教室,语言要通俗易懂,不罗嗦,要突出所处教室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如整体到局部,前到后,中间到两边,下到上等等。)

学生观察后可小组讨论如何介绍,指名上台说一说,要求其它同学加以评析、补充。

2、笔是写字画图的工具,它的种类很多,是我们学习时不可缺少的好助手。请以“我心爱的____笔”为题,来介绍一下你心爱的某种笔,要求要抓住它的外形及构造特点,用途等来介绍,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语言力求准确、形象、生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它的文具来进行介绍,要求同前。)

学生练笔。

请两位同学说一说。

让其他同学来评价一下两个学生作文的优点是什么?

仔细观察过他说明的物品后,谈谈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蒜生长过程作文200字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我种了几颗大蒜,我妈妈还给我的大蒜培了土,我种了四颗大蒜,种上以后,我给它们浇了很多水,希望它们快快长大。

第二天,我正准备给大蒜浇水,一看,呀!发芽了,怎么这么快!我高兴得不得了,赶快给它浇水。

第三天,我想大蒜的芽应该很长了吧,我走过去一看,真的像我想的一样长了好长,我目测了一下,大约有一厘米了,我很想它们快点长成大蒜苗。

经过了这个事,让我知道了做事要有耐心,也让我明白了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教学过程设计

全文共 1146 字

+ 加入清单

一、单元回顾,体会感动

1.本组所学课文内容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故事很感人)

2.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请说一说。

二、揭示课题,明确要求

1. 揭题。

本组课文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可歌可泣、令人震撼的事,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弦。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这样令人感动的事例,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写一写感动(板书: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2.破题。

读题质疑: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感动)谈谈你对题目的看法。

三、筛选素材,开启思路

1.资料介入。

(1)播放公益广告视频:五六岁的孩子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为妈妈打来洗脚水,要为他妈妈洗脚。

(2)播放《感动中国》剪辑视频:湖南怀化学院经管系03级学生洪战辉背着妹妹上学的故事片断。

(3)上述两个资料中最感动你的是什么?

2.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事。想一想,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事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使你最感动,令你最难以忘怀?请选一件最让你感动的事情,认真回忆事情的经过,讲给同学听。要把事情说清楚、讲具体,然后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能打动人。

3.小组内讲述,互相倾听并评议,指出优缺点,帮助改进。

4.集体交流汇报。小组推荐一名代表讲述,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议。(出示评议要求:A.内容是否清楚、具体;B.让人是否受到感动;C.语言是否准确通顺等。)其他同学还可以在做评委或小记者,对同学的讲述进行质疑或采访。

四、明确要求,自主写作

1.这是一次叙事的习作。请结合写作经验说一说,怎样写好叙事的作文?(事例要写清楚,写具体;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注意突出人物的特点等。)

2.读一读教科书第87页,交流本次习作的要求,想一想怎样把事例写得感人。(事例具体,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可以关注环境描写,善于巧妙运用写人的方法写出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可以抓细节等。)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修改习作,锦上添花。

1.自改。

自己心血的创作如同自己的儿女,一定要好好善待。认真读读自己的作品,看看文章是否感动人,是否流露出真情实感,有没有书写错误、字词不当、语句不通、表达不明的地方,好好改一改。

2.互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桌互改,好好读一读对方的作品,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在对方文章中用不同的记号画出你喜欢的字、词、句、段。在你认为可以写得更好的地方改一改,或写下你的修改建议。

3.集体评改。

(1)欣赏点睛之题。

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请出作文题目新颖的同学大声朗读其作文题目。

(2)请两名作者到台前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师生共同欣赏、共同修改。

(3)欣赏妙趣横生的开头和妙趣无穷的结尾、衔接巧妙的过渡。请出学生代表同学大声朗读这些精彩的地方。

4.自主二次修改。

结合同学的写作优点,根据自己的思考,二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教学过程

全文共 1289 字

+ 加入清单

一、导入

今天这次作文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的“小笔头”。自己认真读一下题目的要求和例文,看看这次的“小笔头”要求我们写什么。(学生回答)

这次作文要写春天,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写:写一首小诗;写一件有关春天的事情;编写一个关于春天的童话故事;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画,在画的下面写上文字。

二、找素材,选素材

1.找素材

春天来到了,你都看到了什么呢?你在春天要做些什么事情呢?(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关于春天的信息说出来。学生一边说,教师在黑板上画思维图。)

把自己看到的春天景色、闻到的春天味道、想要在春天做的事情,按照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思维图的样子,在自己的作文本上,把自己的思维图画出来。

2.选素材

在你画的关于春天的思维图中,你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呀?(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把它选出来。一会儿我们就写我们最想告诉别人的事情或者看到的春天的景物。

三、结构安排

我们每个同学都选择好了自己想要写的内容。你们都想怎么写呀?是写一首小诗,写一件事情,一个童话故事,还是画一幅画,在下面配上文字呢?(指名学生回答)

1.写一首小诗

就要按照诗的格式来写,请看第一课《春的消息》。

风,摇绿了树的纸条;

水,漂白了鸭的羽毛。

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

你看,春天已经来到!

……

句子都比较短,一个内容写一个段落。

2.写一件事情

如果你要写关于春天的一件事情,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是怎么开始的,经过是怎样的,有什么结果写清楚。

3.写一个童话

童话中的人可以是真实的人,也可以是小动物、花草,他们都会说话。比如:

小刺猬学唱歌

一天,刺猬妈妈让小刺猬出去学唱歌。

小刺猬走到公鸡音乐房。公鸡老师说:“你是来学唱歌的吗?我来教你吧”,说完就喔喔喔的唱了起来。小刺猬怎么学也学不会,就去喜鹊音乐房了。小刺猬说:“喜鹊,你能教我唱歌吗?”喜鹊很高兴答应了,并喳喳喳的唱了起来,小刺猬还是学不会。又去小猫音乐房,小猫又教他喵喵喵地唱歌,小刺猬还是学不会……

4.画一幅画

可以在我们的作文本上用彩笔画一幅关于春天的图画,一定要写上画的是什么呀,要不别人会看不懂的。把你想写的画成思维图吧。

(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思维图,教师指导:怎样安排结构,给别的学生示范。)

四、指导写具体

根据学生画的思维图,具体指导。注意使用上学到的作文知识。

1.注意动作描写

如:春天,我们折下一枝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搓一搓,使绿色的树皮略略熟软,猛一下抽出树枝,一管柳笛就温顺地呈现在手中,愿意怎么吹就怎么吹。

(作者是怎么制作柳笛的:折下柳枝——拿小刀切割整齐——搓一搓,使树皮熟软——猛地抽出树枝。)

在自己的作文里,如果有动作,一定要把动作写明白。

2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如,“当柳树的长发披散开来,在春风里沐浴时,榆树常常把身子探出墙头,向我们招手。”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清晨,露水还浸润着榆钱的时候,它们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玉荚。”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春天的景物的时候,如果用上一两句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你的作文就非常棒了。

五、自主写作

在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教师巡视,不要打扰学生的思路,可以个别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生作文精选:月全食形成过程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五,老师告诉我们 12月10日的晚上有月全食,希望我们能观看。这一天晚上,我便和爸爸、妈妈兴冲冲地拿着观测镜来到小区的院子里准备观看月全食。

晚上8:00,许多人都汇集在院子里。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翻阅着一本厚厚的天文书,一边小声嘀咕道:“等会月全食出现了,我可要好好地做笔记,把它记下来。”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子,一边用他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凝视着天空,一边问他的妈妈:“妈妈,月全食到底是什么?”他的妈妈抚摸着他的脑袋,轻声地说:“等会儿你看了就知道了,这可是难得一见呢!”

我也和他们一样,带着好奇的心情看着天空。过了一会儿,群星早已隐匿,今晚的主角是月亮。只见月亮缺了一个口子,慢慢的,只见缺口就缓缓扩大。月全食在这一不神奇的戏剧已悄然拉开了帷幕。

阴影越来越大,通过月光的照射,我发现遮盖月亮光彩的,正是我们地球 的投影。圆圆的月亮从缺个口子,从遮去小半,从大半个圆变成半圆,现在圆仍在缩小,阴影在不断扩大。猛一抬头,发现这一弯新月,淡雅清秀,很像一弯动人的柳眉,又像一张微笑的小嘴,要诉说天空的美丽。

阴影已遮住大半个月亮,月亮的光芒不断收敛,夜色更加凝重。新月越来越小,偌大一个月亮成了一块“镜片”。最后,只剩下一丝微光,天更黑了。阴影抹去了月亮的最后一缕微光。月亮也阴影融为一体,像一层神秘的面纱。大约一个半小时后,月亮重新出现了,由小变大,最奇怪的是它竟然呈现出红色,妈妈告诉我,由于地球从中遮挡,阳光无法直射到月亮所在区域,但可通过大气层折射等条件作用,到达月亮表面使之反射太阳光,于是就出现了美丽的“红月亮”。

我终于看见了月全食,它是如此神秘,如此迷人,真不愧为世界上的天文奇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活动准备及过程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活动时光:20xx年5月8日上午8:00——18:00

活动地点:***

前期准备:在世界微笑日主题活动活动之前,5月3号院青协召开会议对活动进行兼顾部署,对各成员分配任务,充足斟酌活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并做好准备,会长与成员亲密合作,积极探讨活动的相关事宜。

宣扬活动:1)调配义务,组织调相干职员将展板、海报做好。

2)为了充分宣传本次活动,在活动前我们通过电子屏幕,宿舍宣传栏粘贴告诉,并以海报及展板的情势宣传出去,使广大同学了解本次活动并积极参与进来。

前期准备→加大宣传→组织人员安排现场→现场发放气球→择机拍摄照片→冲刷相片→制造展板→展出展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享受过程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懵懂时,面对父母的疼爱,总是不以为然。殊不知,错过便是永恒,倘若再遇到,只能说,那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我怀念母亲的生育之恩,当我呼吸到第一口来自于这个世界的空气时,生命之初便是我莫大的享受了。

如今,我渐渐成长,渐渐失去了童年的乐趣,渐渐失去了儿时母亲那过分的呵护。

一次初秋的黄昏,太阳的余光匍匐在我脚下,我牵着母亲的手到公园散心。步入园中,扑面而来的新鲜空气一下子洗濯了我的烦恼。流水边、树枝上,是枫叶,是伴着风儿飘落的,铺满了脚下的泥土,在余晖的照耀下显得迷人。我牵着妈妈的手,在园中小径上悠然信步。略有枯黄的树叶轻轻地悬在树上,如银铃一般发出沙沙的声响。

好久没有与妈妈一起这样散步了。我们各自聊着近日来所碰见的事,聊着聊着,心有点热,对我来说,这便是如今这个年龄值得享受的事了,我陶醉了……

枫叶,你是否也在享受,你依偎在大树母亲身旁,享受母亲的抚爱,但总有一天,你会像我一样,离开母亲的庇佑,融入到地下的泥土中去。

走了一段时间,也累了,我扶着妈妈坐在路旁的长凳上,闭上双眼,享受这初秋的时节特有的凉爽。我侧过身,依偎在母亲身旁,仿佛又回到往前的日子,回到了童年,享受到了母爱的独特意蕴。

当最后一线余晖从地平线上消失,路旁的灯一排排地打开,照亮了四周,照亮了我的内心。我拉起母亲,迎着晚风与灯光,走向回家的路。

远去的灯光拉长了我与母亲的影子,我挽着母亲的手,仿佛生命之初的那份喜悦再一次袭卷我心,我享受到了离别多年的母亲的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在成熟之前,你总要承受时光的黑暗,而且过程是那样不堪

全文共 1597 字

+ 加入清单

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那些浸满了汗水和泪水的辛酸,正像被捂在箱子里的香蕉一样,在成熟之前,在味道变得美好之前,沉默无助,承受时光黑暗,或者理想的破败。

前些日子,我买了些“爱心香蕉”,一来便宜,二来可以帮助那些辛苦的农民,便又多了些道义感。

香蕉取回来才发现,摘得早了,还没有成熟。在办公室里放了两天以后,丝毫看不出变化。有同事说,要买一些熟香蕉和它们放在一起,会熟得快。想想觉得有理,香蕉们在一起,大抵也会交谈的。

我便买了些熟香蕉,放在那几挂香蕉上。可是,又等了两天,熟香蕉表面已经变黑,“爱心香蕉”却仍旧不为所动。大约是性格不合,谈判失效。

同事查阅了资料,终于找到方法。将所有的香蕉装入两个纸箱里,并盖了厚厚的一层报纸,上面又搭了一块密不透风的布。两天以后打开来发现,最上面的一部分香蕉熟了。

成熟的香蕉表皮发黄,根部微黑,失去了青涩时的好模样。像一个孕育过孩子的女人,面色泛着黄油脂,青春不再。但成熟的香蕉确实是好吃的,剥开来,甜,色泽也好,入口的感觉像一段轻音乐,抒情,能形成我们对事物的好印象。

然而,没有成熟的香蕉还在下面。便又捂好了箱子,像是答应香蕉要保守一个秘密。

看着那些没有成熟的香蕉堆在一起的感觉,突然觉得,世间的事,大多如香蕉一般,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是如此不堪

曾采访过一个知名偶像派歌手。采访他的时候,他尚租住在北京郊区,名声刚给他带来福利,尚没有让他彻底摆脱贫穷。

他在地下室住了九年,在夜店唱歌,在地铁走廊里唱歌,在夜市大排档唱歌,在公园里唱歌,在别人婚宴或生日宴会上唱歌……最穷的时候,他连坐地铁的钱都没有,买几个馒头,路过卖烤红薯的推车,说上些好话,借着人家的炭火将馒头烤热了,吃上四个馒头,然后步行近二十公里回到住处。

谈到屈辱史,他笑了笑,说,若没有理想,就没有屈辱,我被理想害了多年,好在上天没有抛弃我,不然,惨不堪言。他的手被琴弦割破过多次,声带坏过多次,被女友抛弃过多次。生活由一天又一天琐碎的时光组成,尊严只是伴随物,饥饿时,尊严自然被闲置起来。我能理解他对过往的叹息和长时间无助的沉默。

我采访他之前,他刚刚接受了央视的采访,并且节目在央视播出了。他租住的房子没有卫生间,大便要去公共卫生间,他说,旁边蹲下来一个人,侧脸看他,说,你不是那谁谁谁吗?

这就是他的现实。他最后说,如果有一天,我住到自己的房子里,我第一件事情是大哭一场。

看着他安静的脸,我想:这是要祭奠他曾经不堪的青春吗,还是将人生的页面翻过,重新书写?

成熟总是意味着经历时间的打磨,比如经冬的麦子,经过季节的变化、温度的起伏,才终于灌浆饱满,成为供养我们的粮食。成熟也意味着经过世间所有高温,或承受涅盘般的煎熬,或默默躲进蒸笼,才成为食物。

成熟也和人的身体相关,欲望与抑制,激情与持久。成熟意味着一个人内心渐次平和,不再因细小的诱惑而放弃追逐的目标,不再为即将到来的惩罚而逃避责任。

成熟意味着融化个体,不再独立于他人之外;成熟意味着褪去了虚伪,不再为证明自己而活得疲倦;成熟意味着已经拥有,所以不必和他人争抢利益;成熟还意味着懂得放下,因为人生的行程有限,不可能全部的景点都走一遍。

成熟自然是稳重而得体的现实描述,它像一壶陈年的普洱,初看时汤色混浊,细品却甘怡润心。一杯熟普洱,可以安心静气。茶本来也是青涩的叶片,是时间用慢火将一个生涩的茶饼暖热,这样,饮一杯熟普洱,我们仿佛和一段旧光阴在对话,我们会瞬间进入安静,觉得平淡也是欢喜。

日常生活的逻辑,我们总是以为那些光鲜而耀眼的人,从未遇到生活的窘迫。其实,哪一个人没有经历过如香蕉一样的青涩时光呢?

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那些浸满了汗水和泪水的辛酸,正像被捂在箱子里的香蕉一样,在成熟之前,在味道变得美好之前,沉默无助,承受时光的黑暗,或者理想的破败。

美好是一个相对较晚到来的词语,它值得我们为之付出。而美好之前的不堪,注定是我们人生必然伴随的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高考作文素材:过客与做客

全文共 8517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央电视台打造的国内首部真人秀纪录片《客从何处来》,通过易中天、马未都、曾宝仪、陈冲、阿丘等五位名人的“寻根问祖”,“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备受关注。在片中陈冲有句名言:“你是谁?你爱的人是谁,你就是谁;你是什么?你影响了别人什么,你就是什么。”

其实,人来天地间说到底都是“过客”,哪怕你闻达八方,富可敌国,也不可能成为这个星球的永久居民。不过,你既然来了这一趟,就不能仅仅是“做客”。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名师题解】

这则材料由事例和阐述组成,事例部分从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说起,落脚点在陈冲的话上,阐述部分明确表明看法,结合起来,材料指向一个话题:每个人在世间是“过客”而非“做客”,每个人都应该思考清楚:怎样在短暂的人生中活出自己,在苍茫的世间留下自己的痕迹。

角度一:生命不能长久,精神(影响)可以不朽。

选材小贴士:这里需要阐述的是生命的短促、飘忽、脆弱和虚妄,更需要阐述的是人怎样调动自己的潜能和竭尽自己的力量在有限的生命中开拓出无限的精神世界,由此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也正是这种精神使灵魂超越现实、得以永恒。毕淑敏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要给人生附加一个意义。叔孙豹说:只有“立德”“立功”“立言”,才能虽久不废、流芳百世。鲁迅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道家说:人生是不自由的,但可以追求心灵上的自在(灵魂的自由)。本角度适宜从历史和伟人中选材。

角度二:活着的使命在于,认识自我,修炼自我,完成自我。

选材小贴士:这里的“认识自我”有个前提:不为物所役,不为事所困,不为利所诱,不为名所惑,不为生死所惧,真正看清自己。这里的“看清自己”有两个内涵:认识自己作为人类一员的渺小、孤独和不可缺少;认识自己作为个体的特征和独一无二,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缺陷,有着异于常人的个性、思维和观念。这里的“修炼自我”一方面指弥补自己的不足,增加自己的优势,一方面指锻炼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的境界。这里的“完成自我”指完成“小我”的蜕变和成长,更指完成“大我”的责任和使命,使自己的微小生命融于人类的大循环中,在这样浩瀚的坐标系中,成就了理想的自己。麦家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本角度适宜从自身角度出发。

角度三: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留下自身的价值,更在于让自身的价值惠于众人。

选材小贴士:这里的“价值”不论大小、轻重,只要它能证明生命真实的存在过,众人真切的领受过,就可以了。这里的“众人”可以是亲友、同事,可以是陌生人乃至敌人,可以是弱者或边缘人,可以是后人、世世代代,可以是宇宙中任何存在的生灵。“价值”的意义在于传递智慧之真、大爱之善、诗意之美,最终成就了自己,成全了别人,在后人心中刻下永久的印记。泰戈尔说:我们的生命是天赋的,我们惟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歌德说:你若要为你的意义而欢喜,就必须给这个世界以意义。本角度适宜从现实中选材。

【高分素材

经典素材:林觉民,“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被俘,后从容就义,年仅24岁。起义前夜,林觉民挑灯写下两封诀别书,他给父亲林孝颖的《禀父书》写道:“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封诀别书写给妻子陈意映:“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素材点拨:林觉民的热血壮举源于他对自由、正义的执着和他对天下人的体念,因此才能割舍对妻子的深爱和对尘世的留恋。他年轻生命的怒放,他舍身就义的光辉精神,在历史的生死关头,激励了整整一代青年,也使我们后人永远缅怀,反思当下的存在和意义。

个性素材:莫振高,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校长,全国先进工作者。莫振高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农村的娃仔,好好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他连续30多年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进入大学,被称为“校长爸爸”;他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1.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被称为“化缘校长”。2015年3月9日,莫振高因病逝世,享年58岁。去世当晚,全校4600名学生自动集体熄灯,为他们心中的好校长默哀。他的学生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吊唁、守灵、送别。

素材点拨:莫振高校长多年如一日,对学生爱之深、向社会求之急,并以一己之声望,在贫困生和社会资金之间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踏踏实实地尽其所能,为学生们撑起一片天,这是每个教育者应有的修养和自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己所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热点素材:“我是短暂的花朵,也是最长久的琥珀。”姚贝娜生前在歌曲《心火》中这样唱道。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四位导师全部为她转身,记住她的率性,记住她的声音。姚贝娜29岁时被检查出乳腺癌,她选择切除手术,术后选择最高强度的化疗,《后宫甄嬛传》的主题曲和插曲正是她化疗期间的作品。2015年1月16日,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病逝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年仅33岁。这同时,姚贝娜眼角膜捐献手术顺利完成,她的眼角膜已移植给两个人,家人希望她的生命可以得到另一种形式的延续。

素材点拨:姚贝娜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张照片,是灿烂的微笑。她用33年的短暂生命做了一种诠释:活过,爱过,笑过,做了她喜欢做的事,成为了她自己,并为此绽放过。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素材演练】

留痕世间

任方芳

佛家有言,生生死死犹如旋火轮不停息。人存于世,生命的确是个终极命题,它短暂,它脆弱,它飘忽,它虚妄。有人迷惧于身体发肤的苦痛,只盼这一生平淡,流逝无妨,何曾想过生命的永不停歇恰恰在于创造价值呢。

有那样一些前行者,辗转于艰难困苦间,恪守本心,玉汝于成。肉体的疼痛甚至覆灭,都无法掩去他们留于人世的熠熠光辉、燎原星火。

革命的血与火带来了中华民族的新生,也带走了铮铮男儿林觉民的性命。林觉民起义被俘前夕,挑灯写就震人心魄的诀别书,诚然他爱父爱母爱妻爱子,然而民族危亡,家国悲啼,他以天下人为念,以一家之痛而为天下人谋永福。他的一腔鲜血洒在祖国河山之上,流淌于一代代年轻人的血脉之中。

生命的价值之花不只盛开在壮烈的殉国之躯上,同样绽放于潜心各领域的大师的一生中。

冯友兰这位一代大哲,终生辛勤耕耘于哲学教育和创造领域,也曾饱受非议,世人诽谤他至积毁销骨的境地,他曾痛心迷惘于“道术迁变”,却始终不曾一蹶不振、自弃消沉,“极难苦寒地,不输一段香”,著成《中国哲学简史》,了却人生大愿。他的哲学结晶福泽后来者,留名青史,他无上的品格让后世关注、敬仰。

程砚秋是四大名旦之一,生于乱世,家境贫寒,教戏的师傅脾气坏打断了他的腿,多年后才好转。七七事变,程砚秋同梅兰芳一般献出了男子气派,他不与伪政权合作,不唱义务戏,不留“官座”。正值梅兰芳退隐香港,余叔岩沉疴难挽,京戏眼见衰落,他受着当局的迫害打斗,仍独撑着舞台到了1942年。多年后他又致力于戏改办教育,被人议论,只掩了内心的悲凉,坚强进取到人生尽头。他走时,报业评论“细雨连芳草,都被他带将春去了”。他虽已缓缓然退出尘世,却早已成为一个中华文化的符号,赫赫然写入历史。

铁骨男儿身报家国,风采大家滋养后世。他们无不是竭尽所能,发挥所长,胸襟广博,心系大众,在自己有限的肉体生命中开拓出无限的精神世界,使被创造出的宝贵价值燃烧,点亮后世。

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哪怕闻达八方,哪怕富可敌国,最终也免不了草席一裹,黄土一抔。当岁月的大风刮过,当历史的长河流过,我们应当让自己的一生披沙沥金后存有价值,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

人生本无意义,所以要给人生附加一个意义,成于自己,存于他人,哺于后世,留痕世间。

【教师评点】

文章从历史和名人中选材,写出人物能够燃烧自己照亮世间的立足点,也写出其令后人神往并追寻的根本,并以毕淑敏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要给人生附加一个意义”既实在又满含期待的话结束全文,开启有为人生的行动篇章。文章事例翔实,颇有气势,作者对苍茫人生的温暖展望,对当下热闹而疯狂、实际又虚无的生命状态是一种警示和激励。

[延伸阅读]

“济生”郑愁予:人类是过客,乡愁乃诗胆

出生于济南大明湖畔的台湾现代派代表诗人郑愁予,最近在海南岛参加2015两岸诗会并获颁“桂冠诗人”奖。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写于1954年的《错误》,传颂逾半世纪,因其大时代战争年月的归人与闺中人等待的情怀,成为中国现代诗的经典。

在郑愁予等作家的笔下,乡愁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沧桑感的乡愁是单薄的,没有空间、时间、文化、命运共同参与的乡愁是苍白的。

抗战的儿童,内战的少年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写于1954年的《错误》,传颂逾半世纪,成为中国现代诗的经典,历年来被海内外收入教科书与参考书。此诗写的是大时代战争年月,小城中路过的归人与闺中人等待的情怀,寓意深刻。

“这首诗我写了很多年,写的是记忆里漂泊的心酸意向。它有很多版本,16岁我在衡阳出版第一本诗集,就包括了这首诗,当时它的语言不是这个样子,之后为了内容,又创造了新的形式。”

“命运给我们这一代人带来很深的乡愁。”?从小母亲就教郑愁予背诵诗词,乡愁的诗意伴随他一生。1937年秋,在古都金陵生活的郑愁予一家被淞沪战火惊扰,在“南京大屠杀”前两个月北归中原了。“那年我5岁,还记得走前去过栖霞山,枫叶红了。回到故乡河北,一进村看到一树红叶,我以为也是枫,家人说那是柿树红。”于是, “走过江南”“两树红叶”成了诗人最初的乡愁。

他小学时,抗战就全面爆发开始了,父亲从陆军大学受训后一毕业就被送到湖北抗战前线,调去襄阳张自忠的部队,他则跟随着母亲经历过各种逃难,一路上看到很多伤兵; 1948年冬天,随父母历经抗战、内战颠沛回到金陵的郑愁予,随二伯父的儿子去了莫愁湖。“莫愁湖里种满荷花,冬天里的荷呈枯黄,很苍凉,就像那时国民政府的战局一样了,也像老百姓心中的凄惶。那种家家户户黯然的景象,我都记在心里面。”

郑愁予是抗战的儿童,内战的少年。‘达达的马蹄’,那是童年逃难时忘不掉的声音。而父亲总在远方,母亲和他一直等待这个‘归人’。”

诗人如今这样解读“乡愁”:“乡愁,其实是宇宙性的。在我的诗里头,意象相当多的是‘流星’‘星空’。流星、陨星、陨石,它们从天空划过,落在大地上了,这个引起乡愁。人类的生命,就像所有生命一样,在这个地球上刹那之间就过去了,都是‘过客’。那为什么叫‘归人’,不叫‘归动物’‘归生物’呢?因为人是不同的,活过一次,对生活过的地方许多的回忆、眷恋等等。所以说‘过客’和‘归人’这个之间引出最多的感触,用歌的形式,把它写出来的,那就是诗人。”

“我的小名叫济发”:

乡愁止于此,生活始于斯

郑愁予在不同的场合谈到过自己的名字。

他1933年出生在济南一个职业军人世家,出生不久父亲就随部队出发了,为了记住这次从济南出征的离别,父亲给他取了个“济发”的小名。从济南出发,一家人在抗日战争的烽烟中颠沛流离,所以他小时候很不喜欢“济发”这个小名。

“济南的济,就是济水,成就了一座名城泉城。我以前不喜欢我的小名济发,现在不仅喜欢,而且深爱,遗憾的是现在没有人叫我的小名了,我的小名叫济发。”

十几岁时读屈原《九歌·湘夫人》里的句子:“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被“愁予”打动取来做了笔名。后来在司马相如的诗、辛弃疾词里都读到这个意念,特别是辛弃疾的“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如今,他终于懂得这个“愁”原来是诗胆。因为诗人总要表现对时间的无奈,与西方常常用“死亡”和“爱情”来表现“时间没有了”不同,我们的汉诗是用风花雪月的无常,表现对时间的无奈,恰就是这么个“愁”字。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跟随父亲举家赴台后,郑愁予曾说他的创作是受中国传统的任侠精神和人生的“无常观”影响。这种无常观隐现绵延于其半世纪以来的诗作中。一般说“无常”可能以为是消极情绪,但郑愁予解释:“正因感悟人生无常,而衍生悲悯心和任侠情怀。”

“人是万物之灵,诗人更要有性灵。”在郑愁予看来,“性灵”的最高境界是崇仁念,他说,中国传统诗词有儒家济世、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就是要把“仁”这个意念,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受到感应、启示和共鸣。“这是诗人的责任。”

西方人说诗表现的只有一样东西,这是郑愁予1968年在美国艾奥瓦大学参与“国际写作计划”体会到的,那就是人类的精神,人类的生活状况。他当时写的《矿工》正是应了这句话,诗的第一行写的是:“当你生下来,上帝在你手上画了个十字。”

老师说这首诗是人道主义的。他当时根本不知道这个词,之所以会写这个题材,是因为当时见到矿工的小孩,一放学就在矿口玩,郑愁予就问他们:“你们怎么在这边玩,那边不是有秋千、滑梯吗?”“我们等爸爸出来。”

“所有的诗人实际上都是左派,都是同情弱小。”郑愁予强调说,“很多人写诗常常表现的是自己的私密,这就违背了性灵的作用。”郑愁予说,这样的作品即使文字非常巧妙,但却让人难以亲近。”

郑愁予是性情中人,深具知识分子襟怀,他曾于2003年赋诗相赠台湾著名作曲家、歌手罗大佑,事缘罗大佑因不满美国特使访台时建议台湾应派兵赴伊拉克助战,愤而在演唱会中怒撕自己的美国护照。这种保护民族尊严的良知与正义感,郑愁予深为欣赏,因而赋长诗相赠,题为《你的真爱,来自生就的台湾良心》。

台湾乡愁文化:“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瓦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

鞠小薇疯行藏地:“我不是过客,是个归人”

2005年秋天,48岁的鞠小薇第一次进藏,她掬起一捧融雪河中的河水,河水清冽,苍穹辽阔。她不由自主地跪倒在藏区的大地上,泪水沸腾了双眼……

往后的日子里,鞠小薇先后四度进藏,用文字与影像记录下那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冰山、湖水、庙宇、牧场、藏族老者与姑娘……那些藏地的风景在鞠小薇笔下缓缓地流淌出来,宁静而庄严。

与浮光掠影的观光客不同,西藏之于鞠小薇,不是观光地,那里是她的家。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济南的初秋,天空空旷而高远,空气多少有些清冷。萧索的秋风里,记者叩响了鞠小薇家的门扉。

1957年生人的鞠小薇是山东济南人,出生于书香世家,父母都是文化工作者。鞠小薇从小爱好读书,与摄影结缘于中学时代,那时她参加了摄影课外兴趣小组,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记者登门时,鞠小薇正在沙发上叠着纸花,脸上有着孩童般专注的神情。她素颜示人,穿一件简单的棉麻T恤和一条牛仔裤。“以前的我不是这样的,穿着考究,每天出门前纠结用哪种高档化妆品,衣橱里是琳琅满目的时装。”鞠小薇说,现在的自己习惯了平日不修边幅,除非重大场合,都是素面朝天。

“那些经历给我带来了从内至外的巨大转变,甚至身边的人都不认识我了。”鞠小薇告诉记者,那是西藏给她留下的影响。她前后五进西藏,走过了西藏所有行政区及绝大多数县镇。

鞠小薇第一次去西藏是2005年秋天,她跟随国家文物局进藏为布达拉宫、萨迦寺、罗布林卡三大寺进行修缮。在大部队的准备工作告一段落时,鞠小薇搭上了开往珠峰的车。

“与珠峰的约定仿佛是在前世,我追随灵魂到了这片圣地,看到了每一个奇迹都是佛陀的眷恋。”在她的新书中,鞠小薇这样写道。

历经两天的颠簸,鞠小薇终于抵达了珠峰大本营。可是珠峰却被笼罩在浓浓大雾之中。鞠小薇只好在绒布冰川的融雪河旁等待。她试图突破守卫的界限,来到河流的近处,站岗的藏族小伙子竟然放了行。接下来的故事美得令人心醉:“我在河边垒了一个玛尼堆,掬一捧略带奶白又带一点点灰蓝的河水,轻轻送到嘴边,甘甜清冽,冰凉透彻,瞬间放空了自己。再有意识时,竟然发现自己已双膝跪地,泪流满面。”

“珠峰出来了!”在同行的人高呼声中,鞠小薇回过神来。珠峰随着氤氲而散的云雾渐渐现出了面目,鞠小薇跪在珠峰的正前方,眼含热泪,接受了珠峰的灵魂洗礼。仅仅十几分钟过后,珠峰又悄悄地隐在了云雾中。

尽管短暂,与西藏的初见却在鞠小薇心中深埋下了种子。

“九死一生,我跟西藏的缘分”

“西藏对于你意味着什么?”记者问道。

鞠小薇歪着头,重复了一遍问题,给出了答案——“我的朋友问我,你一个人开车赴藏是很危险的状况,万一途中遭遇不测该如何?我跟他说如果让你自己挑一块墓地,你会挑哪儿?毫无疑问,我会选西藏,上天堂比你们都近。”鞠小薇说,自己甚至做好了直面死亡的心理准备。

2008年5月7日,鞠小薇留下一封遗书,独自驾车踏上了去西藏的路途。她没有告诉任何人,悄然前往心中的圣地。

自此,就是160天的长途跋涉,160天的艰险和朝拜。她驾着自己的爱车,在塌方、滑坡、迷路、陷车、饥饿与恐惧中,没有向导、没有后援,一个人、一辆车,完成了为期160天,行程2万余公里的西藏全景独立采风。

鞠小薇经历各种危险状况,却每每化险为夷。鞠小薇谈起来一如往常的平淡与豁达,“在西藏我死过了多次,却又都没有死成。这九死一生,就是我跟西藏的缘分”。

她把自己的这段经历记录成册,出版了自己的新书《藏地疯行》。一如书名,鞠小薇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疯女人”。她的作家朋友韩青说她“具有惊人的直觉。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有行动力的人,想到了便马上去做。”自驾去西藏是这样,写书也是如此。

从接到出版社的邀请,决定开始创造,鞠小薇以废寝忘食的状态闭关完成了《藏地疯行》的写作。天气最热的时候,为了平复燥热,她还发明了把脚泡在水盆里写作的方式。

新书创作好了,交给出版社,鞠小薇没再看过一眼。“书写好,交给出版社就没我什么事儿了。要删的删,要改的改,我都不管了。现在市面上有太多写西藏的书,我随手翻翻能被气死,太多不实的撰写和无知了”。

而通过鞠小薇的文字,经由鞠小薇的镜头,我们能够看见西藏最真实的样子。关于外界对鞠小薇冠以摄影家之名,鞠小薇不置可否。“我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连摄影师都算不上的业余摄影爱好者。”一路走一路拍,用自己的角度去观察西藏。常常为了一个光线,一个角度花大量的时间等待;也总能抓住转瞬即逝的陌生人的笑容。她的镜头仿佛比别人多了一种身份感。鞠小薇的“直觉”不仅体现在她的经历中,她的镜头里,也体现在她的作品《藏地疯行》的创作上。

次仁卓玛,另一个名字

“那是一种特别好闻的味道,是藏香和煨桑,是一种格外熟悉的声音,是大昭寺广场上磕头的人身体与地板的摩擦。”盲人歌手周云蓬这样描述他对西藏的感受。对于鞠小薇而言,她最真切的感受,是回家。

“去西藏对我来说,就像回家一样。我拍西藏就像在拍自己的家一样。”在西藏的那些日子里,鞠小薇把自己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藏族人的模样,她的皮肤黝黑得发亮,经常和藏民同吃同住,再穿一袭藏族服饰,在藏民中你根本无法辨别出她的存在。鞠小薇说“很多人说我像藏族,连我自己都没有理由怀疑:无论样貌、性格、喜好、情感……太多太多跟西藏亲近。所以,回西藏的路不管有多难,多远,对于我,就像孩子想回家一样,那么自然,那么理所当然。”

鞠小薇说,自己从不是一个面面俱到的人,在城市里的多种身份往往给她很大压力。在城市里有时候会显得很“弱智”,快人快语的她往往直率的令人却步。而西藏使她找回了自己的天堂,“在这里我完全是自在的,第一次来西藏的时候就莫名的有一种亲切感、归属感,一点都不陌生。”

鞠小薇的另一个名字是“次仁卓玛”,是一个喇嘛为她起的藏族名字。巧合的是,鞠小薇资助的两个藏族孩子的名字中,一个含“次仁”,一个含“卓玛”。这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鞠小薇把自己资助的第二个藏族女孩儿称作女儿,谈起女儿卓玛,鞠小薇眉飞色舞的说“过一阵子我还要回家一趟,我的女儿要结婚了!”鞠小薇把西藏当做自己的另一个家,而那些藏民都是她的亲人。

现在,西藏的神秘感正在消失。西藏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带有太多的商业色彩。仿佛沾了西藏的边儿就能畅销,去了一趟西藏就拥有了谈资。

青藏铁路开通,大量游客的涌入,就连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墨脱县都修了公路。鞠小薇回忆起当年徒步墨脱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短短五天,我觉得是如此漫长,魔鬼般的蚂蝗,地狱般的路,炼狱般的经历,我终生难忘”。

鞠小薇以近乎赌气的语气说,自己宁愿西藏不要通公路,“西藏是打开了,苍蝇也飞进来了”。西藏的改变一方面的影响来自游客,太多的游客给藏区带来了一些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是“金钱”对藏区的影响,越来越商业化的景区,迷惑了本地的藏族同胞。“就像传染病,侵蚀着西藏”。

2011年,鞠小薇在“家里”度过了此生第一个藏历新年。40多天后,离开西藏,踏上归途的鞠小薇开始醉氧,越往回走,症状越严重。头痛,困,几乎睁不开眼睛……抬头看到高速路济南出口的瞬间,她长出了一口气。

“那一刻,我知道,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就这样结束了。”鞠小薇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理解是一个慢慢的过程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灯火阑珊的时候,看着万家灯火的逐渐熄灭,心中便会感到无比的孤独,这时,便有一种东西,可遇不可求,它不是奢侈品,而是一本好书。夜深人静之时,听着紫砂壶与茶杯的碰撞声,闻着茶香与书香交织的气息,抚摸着纸张的粗糙感看着自己想看的书籍,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而每每在孤独时陪伴我,深夜里抚慰我的那便是《红楼梦》,这本足足有120章节的名著贯穿我整个读书的时日。

记得那还是刚刚上小学的时候,连字都认不全,但是我就是喜欢阅读,初遇《红楼梦》那会儿,是刚学完拼音的时候。那时的我,初闻四大名著,便随手抽到一本,随意翻阅,竟然就被这本书深深的吸引。初看这本红楼梦,我并不记得多少故事情节,只是看到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所以并没有多深的体会,对情节的发展主要是以看插图为主,文字为辅,是不是还要拼拼音,理解不深。

在与《红楼梦》,是小学五年级时的事。那时,老师要求读名著,我在读完其它三本的情况下硬着豆皮开始读这本号称“明清小说之巅峰”、“四大名著之首”最难啃的《红楼梦》。那时我读的是青少版(白话文略有删节的版本),读书时全然没有小时候那般有趣,不过我依然对书中那段历史非常感兴趣。我读书的重点很大一部分放在历史事件中。正是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清中期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了解了文化背景,更是通过这一点,窥探到中国封建社会,为我后来学历史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三与《红楼梦》是在上学习的时候。这时,我读它便读出了作者的一种感性。如果说读红楼梦时通过理性的历史角度分析,那么这次,便更多从哲学、社会学这些感性的角度去感悟。回归文言文版,不再有读译文时有涩口的地方,只有作者笔下的情感流露。也就是我才正真体会到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每个人在社会中挣扎着这些以前闻所未闻的故事,使我感到了现实的残酷与活着的艰辛。我更体会到了小说的魅力。

《红楼梦》,陪伴着我长大,我每长大一点,就对它理解的更深刻一点。理解《红楼梦》,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享受过程800字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五月,爸爸到云南旅游,带给我一包黑色的小豆豆,说是跳舞小草的种子。跳舞小草?草也会跳舞么?我抱着几份疑惑种下了种子。

此后,每天起床,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花盆边,看看种子有没有发芽,我是多么想早点欣赏它跳舞呀!浇水、松土、静静地凝视那盆花土,便成了我每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终于,在我种下它的第二十一天,一枝嫩嫩的、黄黄的、纤细的芽儿伴着暖暖的阳光破土而出。我把它轻轻地端到阳台上,好让它沐浴在阳光下,将芽片一片一片地舒展开来,露出它的笑靥。此时,我的嘴角也会为有这一份小小的满足而微微向上扬起,情不自禁地哼着那首老歌:“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花盆中的绿色渐渐多了起来,不觉长出了三枝叶片,一丝喜悦又涌上心头。我时而悄悄伸出小手捋一捋它嫩嫩的绿叶,时而用手掌轻轻接住叶尖的小露珠,时而静静观察它一缕缕嫩绿的叶脉。它每片新叶抽出,我都会好一阵高兴,围着它跳起来,此时,在它的眼中,我就是一株“跳舞小草”吧?我期盼着它快点儿长大,哪一天像婷婷玉立的女孩子,舒展衫袖,随着我弹奏的舞曲,情意绵绵地舞动……

那天,我去了补习班,老师讲的课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思考着究竟该用哪首曲子来配它婀娜的舞姿。回家后,将书包丢到沙发上就冲向了阳台,可它……不见了!堂弟堂妹正蹲在地上玩过家家的游戏,他俩的手上,还残留着绿色的汁液,阳台上,是跳舞小草光秃秃的茎和紧连着的根。我强忍着眼泪,拖着沉重的脚步蔫蔫地回到卧室。我没有责怪他们,因为我是姐姐。我郑重地坐在钢琴前,含着泪奏完那首筛选许久的《小步舞曲》,想象着它正和着舞曲翩翩起舞……

爸爸悄悄地走到旁边,拍了拍我的肩膀:“别难过了,那毕竟只是一个结果,我们经历得更多的,是过程。别忘了,你为每个嫩芽而手舞足蹈过。既然已经享受了这个美妙的过程,何必太在意结果呢?”

是啊,太多太多的时候,我们只注意了追求一个好结果,而忽视了在追求的过程中的执着和喜悦。细细回想,过程,也是值得享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教学过程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一、明确本次作文指导目标

用你最喜欢的哪一个人生阶段、为什么导入新课,激发写作兴趣。

二、童年系列快速构思法指导。

( 1 )教师板书示意图框架,学生思考回忆,注入有关信息点:

画图形式:

a 、将童年定为中心,分别画出时间地点人事

物景形式各线

b 、学生联想、回忆、筛选,优化后注入有关信息点,完成构思图。

( 2 )学生自由发言童年系列可取之景,可状之物,可叙之事,重点:趣事,有意义的事,难忘的事。

三、师生讨论,完成构思图 ,(见附板书设计)

四、赏析、借鉴

1 、发放资料《童年琐忆》(记叙文)构思提纲及结构思路图。

2 、学生赏析,评价。

3 、教师归纳明确。

本系列写作指导的迁移法可适用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构思形式,并列举一些可举一反三的作文题,如《难忘的一件事》、《回忆》、《怀念》等。

五、实践、知识迁移

1 、学生根据命题《童年拾零》或《童年趣事》,借助有关图形,快速构思。

2 、理清思路后,快速连缀成文(第二课时)

(要求优生在 35 分钟内成文,其他学生在 45 分钟以内成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10去姑姑家做客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一一大早,爸爸就叫我起床,因为我们今天要去村子里拜年。我穿上新衣服、新鞋子,吃完早饭,就跟爸爸去拜年了。

我的老家村子里拜年有个习俗:小孩子去拜年时,家家都会抓一把糖果给孩子,所以小孩子去拜年时,都会带一个袋子。因此,我也准备了一个袋子装糖果。

我们首先去的是小奶奶家拜年,我们一进门,我就说:“祝小奶奶一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小奶奶说:“也祝你新年快乐!学习进步!”接着,把招待客人的吃的端上来。我们坐了一会儿,又继续去拜年了。

我们最后的“站终点”就是小姑姑家了,今天一定不能忘记去小姑姑家。我们看见小姑姑家来了许多拜年的人,所以只说了几句拜年的话就走了。

我把全村六十多户人家全拜了一遍。我不但得到糖果,我还发现了我们村里的家庭,条件度更好了。还有几户根本不像农村的家庭,房子又大又漂亮,内部装修也很现代。

我回家后,累得脚麻腿酸的,可我看见那一袋糖果,就不觉得那么累了。我心想:我们村子里的条件更好了!用的东西也更先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活动过程

全文共 1562 字

+ 加入清单

一、情境引入——重温历史 守护历史的真实

辅导员导语:少先队员们,今天,我们少先队活动课的主题是: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1.永记国难日: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2月,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中将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据战后国际法庭认定,日军侵入南京后,一个半月内发生2万起以上强奸事件。据统计,被集体屠杀的达19万人以上,被零散屠杀的超过15万人,总计30万人以上。

2.配背景音乐出示一组南京大屠杀的图片。

3. PPT介绍《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

讨论:张纯如为何选择自杀?(可以发帖参与评论)

辅导员语:有句名言说得好:宽恕,但不要忘记。是的,在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关系上,恩怨之事无所不在,如无宽恕之心,就会化为冤冤相报。但是,历史的事实和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

二、事件激情——勿忘国耻,正视历史的使命

1.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南京!南京!》节选

【出示课件文字: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等战争罪行。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但有部分人却试图抹杀事实。】

2.看完之后,请你们说说自己的心理感受?

辅导员导语:辱我民族,我们能不义愤填膺吗?我们不再保持沉默,各小队吐露心声。

3.分小队汇报,不忘祖国耻辱

(一) 课前分小队搜集了一些资料,并做好了准备,请小队长选择队员进行汇报。

(1)革命诗歌诵读。《母亲,我是钓鱼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2)盐阜革命先烈故事。图片展。

(3)演讲:《不羁的灵魂:中国》 快板:《中华六十年》

(4)抗战知识知多少——知识竞答

(5)故事图片汇展及动漫宣传画。

《八女投江》《铁道游击队》《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等

4.辅导员语:正是因为先烈们的英勇斗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的精神将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三、案例辨析——以史为鉴,汲取智慧的启迪

1. 微视频:日本历史教材中关于南京大屠杀只字未提,只是在一张名为“因巷战而遭到破坏的上海市区”的照片上面用小字注解:“那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将大屠杀以“事件”一词轻轻带过,文后又以稍小字体介绍: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

2.引导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日本历教科书极力歪曲历史。

辅导员语:——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庆幸的是今年南京市中小学生阅读书目榜首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四、圆梦中华——播种豪情,实现中国强国梦努力奋斗

1. 校电子屏再现:国家公祭镜头交替出现

【屏显:“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习近平】

2.学校现在和以前的的一组组照片进行对比。

3. 辅导员语: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祖国的变化——中国在变化、中国在崛起、中国在强大这些喜人的变化都源自我们怀揣的一个梦——中国梦,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祖国未来的美好,我们要肩负的责任,树立远大的理想,从现在起为实现理想做好准备。

五、展望明天——积聚力量,在现实中践行

1.小队讨论,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应该如何制定目标,规划未来,为“圆梦中华”尽绵薄之力。

2.各小队自创童谣说梦想与追求。

3.建立“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写心中理想与追求的QQ群,进行交流探讨。

4.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片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过程的同义词例句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1、进程

示例:如果您只有一个CPU或者CPU的数量有限,那么必须决定如何在几个计算进程之间共享这些有限的CPU资源。

2、历程

示例:我们可以做到——因为这是人类进步的历程;这是全世界的希望;在当前面临挑战的时刻,这必须是我们在全球从事的工作。

3、流程

示例:运行手册存在于几乎所有IT组织中,但它们的创建很少被标准化,或者成为常规流程的一部分—这也是它位于这个列表上的原因。

4、经过

示例:部分原因是我听到她接下来想要做的事,然后另外一部分是因为我在批准她想做的事,就好像她是如此渴望这些而恰恰还要经过我许可的坏坏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作文过程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1、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3、比喻贴切,用词生动。

4、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5、…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6、叙述自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连贯,中心突出。

7、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自然融合。

8、通过丰富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9、文章边叙事边抒情。

10、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

11、小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

12、一些精妙词语的使用,无形中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13、文章清逸婉丽、流畅连贯,尤其人物语言幽默风趣

14、文章想象合情合理,

15、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

16、文章线索明朗,主题突出,紧紧围绕…进行。

17、细节描写颇具匠心。极富功底。

18、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9、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20、,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内容极其丰富具体,

21、事例叙述得生动具体,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

22、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23、文章将…写得细致入微

24、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

25、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活动过程

全文共 1224 字

+ 加入清单

一、导入班会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你们的安全倍受家人、老师的关注。下课不要拥挤,不要追逐打闹”这是老师们每天都要对你们说的话。可在学校里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作为学生,更多时间都是在校园里度过的。那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二、展示大屏幕 学生合作探究

1、像这种情况,我们班发生过吗?

A. 用铅笔或其它尖锐的东西互相打闹。

B. 在教室里互相追赶。

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2、在我们学校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安全,找一找哪个地方需要注意安全?(同学自由发言)

3、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B、记恨在心,事后叫人一起教训对方。

C、据情节给予报复。 D、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

4、在预防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是( )

A、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

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

C、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

D、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5、遇到别人打架时( )

A、上前围观,给自己认识的人加油、帮忙。 B、不管他

C、去劝阻 D、告诉老师

6、遇到火灾时,拨打( )

A、110 B、119 C、120 D、121

7、在道路上行走时( )

A、和同学边走边打闹 B、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走

C、行走时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或做其他事情。 D、为赶时间与机动车辆抢行

8、判断题:

(1)用湿手触摸电器,用湿布擦试电器。 ( )

(2)用手或金属制品去接触插头底部。 ( )

(3)当不慎摔倒时,身体尽量往前,保护自己的头部。( )

(4)用沙子或泥土打仗。 ( )

(5)下雨天,在湿的地面上奔跑。( )

三、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老师总结)

1、日常行为安全:不携带刀具、火种或其它危险品进入校园;严禁勾引校外人员来校滋事、打架;不进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不在楼梯、走廊上打闹。

2、体育课、实验课安全:上体育课时,要有防范意识,不随意投掷器材。实验课时要严格操作程序,按规范操作,不随意动用器材和药品,不携带任何化学药品出实验室。

3、集体活动安全:班级、年级组织的户外活动、社会活动等,要事先制定好活动安全方案报经上级批准后方可进行。

4、心理健康安全:教师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对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疏导化解,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其他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学生心理上出现问题可采取适当方法加以排解,如可找老师、家长、学生、朋友等倾诉。

四、班会尾声

同学们,我们这次班会开得非常成功。通过这次班会,大家学到了许多安全知识,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珍爱生命,把安全牢记心中。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送给大家安全顺口溜:

上课小腿莫伸长,走廊狭窄不疯狂,

上下楼梯靠右走,危险游戏一扫光。

同学之间有磨擦,宽容谦让是良方

最后播放孙悦的《祝你平安》结束本次班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教学过程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一、明确本次作文指导目标

用“你最喜欢的哪一个人生阶段”、“为什么”导入 新课,激发写作兴趣。

二、“童年”系列快速构思法指导。

( 1 )教师板书示意图框架,学生思考回忆,注入有关信息点:

画图形式: a 、将“童年”定为中心,分别画出“时间”“地点”“人”“事”

“物”“景”“形式”各线

b 、学生联想、回忆、筛选,优化后注入有关信息点,完成构思图。

( 2 )学生自由发言——“童年”系列可取之景,可状之物,可叙之事,重点:趣事,有意义的事,难忘的事。

三、师生讨论,完成构思图

四、赏析、借鉴

1 、发放资料《童年琐忆》(记叙文)构思提纲及结构思路图。

2 、学生赏析,评价。

3 、教师归纳明确。

本系列写作指导的迁移法——可适用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构思形式,并列举一些可举一反三的作文题,如《难忘的一件事》、《回忆》、《怀念》等。

五、实践、知识迁移

1 、学生根据命题《童年拾零》或《童年趣事》,借助有关图形,快速构思。

2 、理清思路后,快速连缀成文(第二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亚男姐姐来我家做客作文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过完年,特别无聊,初七的那天早晨,妈妈一大早就去补牙,后来,妈妈打电话说,她在超市,问我们买点什么,我们说买点葡萄干吧。

挂完电话,姐姐突然说,让我和弟弟打扫卫生,我说,我说怎么了,姐姐也不说什么,我就擦桌子,扫地。妈妈回来后,姐姐说,宋亚男要来,是姐姐的同学,妈妈对姐姐说,你怎么不早说,姐姐没说什么,妈妈收拾一下。又不知道做什么饭,想了会,说烙饼,做熬菜。

我听后高兴极了,十一点多,亚男姐姐来了,我听见敲门声,没出去,在偷偷看,亚男姐姐还带一箱酸奶。妈妈热情说,怎么还带东西,亚男姐姐笑笑。

我还不出去,亚男姐姐和姐姐一起到厨房帮忙,他们三人在厨房在厨房说说笑笑,我自己心里还挺高兴。开饭了,我才慢悠悠出来,坐到餐椅上,觉得还很害羞。亚男姐姐坐下后,问我,我刚才在屋里,我拿起一个烧饼吃起来。等爸爸回来后,她们又聊起来,我也不想吃饭了,不一会,表妹来了,我去和表妹进屋聊天。

吃完饭,爸爸上班,妈妈去午睡,亚男姐姐和姐姐在客厅吊椅上聊天。我洗几个梨,放在桌子上,赶紧回屋。不知不觉四点,亚男姐姐要走了,看见桌子上梨都没吃,我最后说了一句拜拜,姐姐下楼送亚男姐姐,我想今天我有点太拘束。

亚男姐姐走后,我看见一袋巧克力,是给姐姐的,亚男姐姐真的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