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去孔子庙作文(精彩20篇)

浏览

398

作文

433

历史名人故事:孔子小时候勤奋读书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篇名人故事,供欣赏,希望您能喜欢。

孔子小时候勤奋读书的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丘说:“都记住了。”

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一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孔子的启示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和他们看齐,看见不是贤人的人就在内心自己反省。”这句话看起来简简单单,再怎么看也就那么一句话,然而,深入一想,如今的我们有谁能做到像孔子说的那样?我想大概是少之又少吧!但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

开朗的人必然会比内向的人朋友多,人缘好,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内向的人羡慕那些外向开朗的人缘,如果他一天只会在那想:“哎,如果我是他那该多好,那么我就不会再孤独,再寂寞,如果我是他……”如果他不去想办法使自己变开朗,变得人缘好,那么,他一切一切的“如果”就会永远的是“如果”,不会去实现,他也永远不会变得人缘好;成绩好的人,必然得不到老师们的赞赏,同学们的夸奖,如果一个成绩不太好的人梦想自己的成绩变好,得到老师赞赏,同学夸奖,可如果他一天不去努力使自己提高,成绩出类拔萃,只会在那空想的话,那他的梦想就怎么也不会变成现实,他终究是那个成绩不好的人,得到老师的赞赏,同学的夸奖终究只是梦,只是幻影;富人必然会有很多穷人没有的权力,如果一个穷人想拥有富人那样的权力却只会坐在那乞求上帝,不去想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富人,让自己拥有富人那样的权力的话,他就只能坐在地上乞求富人施舍钱财。如果人们没有“见贤思齐焉”的这种精神,那么穷人还是穷人,成绩差的人还是成绩差的人,内向的人还是内向的人,不会有所改变。有些人看到一些品德差的人就只会在一旁指指点点,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身上也正有这样令人讨厌的品格,别人同样的讨厌你,因此,我们应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这种精神。

我们应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走近孔子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是崇山,高峻巍峨,万众仰之;孔子是大海,博大深邃,百川归之。《论语》是浩瀚无垠的宇宙,星光璀璨,给人以无穷的智慧源泉;《论语》是四季不同的风景,多姿多彩,让人百读不厌,流连忘返。

我读《论语》就感到常读常新。例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句,青年时期读之,觉得孔老夫子很好学,很快乐,很温和,是个好老头。及至中年再读,依然不变对老夫子的基本感觉,然而又多了几分其他情愫,从老夫子那“老之将至”中感到了一丝秋意,体味到些许惋喟,有点凄美,引发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人生几十年,说长则长,说短则短,可以是“长夜难明”,也可以是“白驹过隙”,全在自己。你人生目标坚定,日夜兼程,唯恐来日不多,你就会脚步匆匆,眨眼“赛程过半”。你年纪轻轻,暮气沉沉,目光呆滞,袖手漫游,年步“老成”,看破红尘,就是只给你三十年,你也觉得太长。

我们要学习孔子,他有理想,爱学习,有毅力,乐观处事,热情待人。这些又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也是年轻人最需要补充的“生命一号”。当然,中年人、老年人都应该好好学习孔子,多读《论语》,向圣人靠拢。虽然做不了圣人,但心中常有圣人做伴,肯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向圣人靠拢,沾点圣人灵气,长此以往,口惠心香,肯定会慢慢将原来的“我”超越得很远很远。长期坚持,我们离圣人就会越来越近,与圣人一同前行,就会真切感受到圣人的思想,分享圣人的情感,品味圣人的境界和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圣人”和“亚圣”。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个充满爱心、智慧和勇气的杰出人物,真正做到了“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理论基础,并借此建构了儒学的大厦。孔子曾说过:“仁者爱人。”而一个“仁”字涵盖了儒家的全部思想核心小学时老师讲的孔子的故事让我们稍稍对孔子有一点了解,而孔子的《论语》便让我们更加进一步走进了孔子。

为了提倡仁爱的思想,孔子踏上了周游列国的艰难征程。为了形成与 发展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思想,他费尽一生,不停奔波跋涉,到他去世之前也不肯放弃。可他,一代仁者,虽然有大夫的身份,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让人不禁感到遗憾。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许,孔子对教育事业的诚实与“不耻下问”的精神是更值得后人去学习的。殊不知,在如今这个面具的社会中,许多人就是怕丢脸而不敢去问。而当时身为圣人的孔子在面对孩子们“熟为汝多知乎?”的嘲笑中,还能诚实地回答自己“不能觉也”是需要多大的诚实与勇气啊!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勇敢地承认自己不知道,去“不耻下问”呢?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其实,孔子自己也承认自己有错误,需要完善。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足以说明孔子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有了解,并努力改正。而在今日这种诚信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就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

孔子,身为一代圣人,为中国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的“礼、义、仁、德”成了历代君子志士追求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孔子的观后感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这部电影讲述公元前七七O年——公元前四七六年,外有戎狄入侵,内有诸侯割据,周天子失去权威,社会动乱、礼崩乐坏;诸侯车间竟相称霸,战火连连,纷争不断,而孔子正是生活在春秋后期的鲁国。他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

他在鲁国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世间不容其推崇。他曾多次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最终年迈之时返回鲁国,在失意中离世,一腔报国热血付诸东流。

时至今日,他的思想在我们现在的21世纪具有很高的评价,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首创的一个教育原则,即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实现培养目标。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和实践,不仅对我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今天九年义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为此,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普及义务教育的历史重任。

结合电影《孔子》,我受到如下启示:1、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才可能正确实施因材施教。2、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3、从教育教学上要善于启发诱导。4、从学生出发,用爱来温暖学生,热爱学生,敬业爱岗,为教学奠定基础并储备内在动力。5、提升自身的素质,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因材施教,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名人小故事孔子吃饭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10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吃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来换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

于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孔子的名言警句

全文共 1688 字

+ 加入清单

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7、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9、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0、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1、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22、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23、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2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6、不学礼,无以立。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0、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3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3、小不忍则乱大谋。

34、匹夫不可夺志也。

35、道不同,不相为谋。

3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0、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5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5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54、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经典语录 www.lz.cn)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5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59、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60、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6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2、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5、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与孔子相关的歇后语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比喻人心肠狠毒)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打哈欠——一口书生气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

孔夫子门前讲《论语》——不自量力

孔夫子教《三字经》——大材小用

孔夫子游列国——净是礼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吕氏春秋》里孔子和米饭的故事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你是否又觉察到真正的你?你自己的内心的需要是什么?对方的需要又是什么呢?你曾经多少次误解了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理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讲孔子周游列国,曾因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没吃下一粒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饭,饭快煮熟时,孔子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弟子们大家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逢事必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认识辨知,我们主观的了解观察,只是真相的千分之一,单一角度判断,是不能达到全方位的观照的!

当你要对一个人下结论的时候,想想:真的你所看到的才是事实吗?还是你只从一个面,一个点,去观察一个人呢?

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下评语了,更何况是在有利益冲突下的场合。

现今的人们拥有高学历高知识,却往往过度仰赖高知识,而忘了让自己在智慧上成长。很多事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要客观地跳出成见,才有机会接近真相。连孔圣人也会对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疑心,更何况我们呢?

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他人产生了某种印象,从而为他人打上某种“标签”呢?孔圣人可以当下就用智慧,轻易了解真相,消除误会,可是我们呢?

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你想,这里边会有多少误会,会有多少误解?你总在和“你以为的他”交流,你知道“真正的他”的想法吗?

你是否又觉察到真正的你?你自己的内心的需要是什么?对方的需要又是什么呢?你曾经多少次误解了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孔子之死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鲁哀公十二年冬,孔鲤先孔子而死。鲁哀公十四年,颜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於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一这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对子贡说:“赐,你自怎么来得这么晚?”于是叹息道:“太山(即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说完,流下眼泪。接着他又对子贡说:“夏人殡于东阶,周人殡于西阶,殷人殡于两柱间。我昨晚梦到奠于两柱之间。我是殷人。”

七天后,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早晨,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耳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石老师领读后,我们也开始声情并茂地读起来,体会这位精神的巨人——孔夫子流芳百世的思想。

千百年前,有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圣人——孔子,他是春秋时期的一个伟大的惊魂,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弟子有三千,被后人尊称为"圣人"。其弟子将他的言行和思想记载在《论语》中。通过《论语》,我知晓了关于他的很多不朽的名言,经过时间的流逝和洗礼,却仍然保存,流传至今,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孔子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一生信奉仁义礼智信,这是他治学,治国的基本观念。此外,他始终把"学到老,活到老"当作自己的目标,孔子把一生中的百分之八十都倾注在做学问上。他严于律己的同时,也竭尽心力地教诲自己的弟子,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然而,在这么伟大的伟人背后,也有许多说不出的艰辛。他少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饱经人生苦难,在他人生的道路上,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但他有着一种高尚的品德,那就是乐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有人生的苦难都如同烈火淬钢般催熟他年轻博大的思想,但他在这座"困难"的高山上不断攀登,不知疲倦地周游列国,传道授业,渴望种子能够在未知的土壤里长成参天大树。

孔子的很多名言都很让人受益匪浅。《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篇对话: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大意是,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答道,"国君的行为要符合国君的要求,臣子的行为要符合臣子的要求,父亲的行为要符合父亲的要求,儿子的行为要符合儿子的要求。"齐景公说,"说得好啊!要是真的国君的行为不符合国君的要求,臣子的行为不符合臣子的要求,父亲的行为不符合父亲的要求,儿子的行为不符合儿子的要求,即使有粮饷俸禄,我能来享用它吗?"也就是要求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

虽然孔子已经仙逝,但他的思想永垂不朽,他改变了我的观念,让我懂得在困难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努力进取,叩开成功的大门,让我们在孔子精神的滋润中成长!

这就是东方圣人——孔夫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眼中的孔子

全文共 1135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万世师表,创造了许多至今仍不失智慧光芒的教育理论。相比老子的高深莫测,庄子的漂渺遁世,只有勇于入世、至情至性、在黑暗的世界里坚持为理想而奋争的孔子最为可亲可敬。通过《论语》、《史记》的记载,可以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看到他的豁达、风趣、积极、率性、无私,看到一个真性情的不朽的孔子。但是,最值得我们所关注的,无疑是其教育思想。也正因为如此,使我对孔子崇敬与热爱。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不分等级、贫富贵贱、善恶、智愚,应一视同仁,均应给予教育,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并首先创办私学、招收平民学生。在孔子的弟子中,有极贫穷的,如颜回;有父亲被看作是“贱人,品行不好”的,如仲弓,他都尽心教诲,成为后世的楷模。

孔子很注意了解自己的学生,“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针对高柴智力较差、曾参较迟钝、子张较偏激、子路行为粗俗的特点实施教育。《论语.为政》篇载:针对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四人的不同情况,同是关于“孝”的提问,孔子给予不同的回答。《论语.颜渊》篇还载:针对颜渊、仲弓、司马牛的不同情况,同是向孔子请教“仁”,孔子给的答案也各不相同。孔子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给予切合实际的指导、教育,为后人树立了因材施教的典范。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孔子认为教师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问,要忠于职守,勤于教导学生,不辞辛苦。

孔子在他的教师生涯中,真真正正地实践了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教育思想,在教育思想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学习榜样。另外,孔子在其治国思想上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同柏拉图一样,为世人勾画出一幅宏伟的蓝图。

在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社会里,孔子四处游学,向人们宣扬“仁义”、“爱人”、“以德治国”,他明知不可行,却拚却一生的心血,飞蛾扑火,直落得贫老落魄,仍痴心不改,其精诚之至,足以让逃避现实、独善其身、浑浑噩噩的人汗颜。

孔子和子路曾在路上迷路,向两位种田的人打听,得知是孔子后,其中一位耕者说道,“天下的坏东西像滔滔洪水一样多,你管得过来吗?还不如像我们一样过隐世的生活。”孔子失望又绝决地说道:“正因为天下无道,我才出来,如果天下太平了,我也会过隐世的生活。”孔子不愧为万世知识分子“敢为天下先”的楷模,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强烈的责任感让人唏嘘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给孔子写的一封信格式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

您好!从我呱呱坠地长大成人这个过程中,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就已经把您以及您的思想灌输到我的脑子里了,让我不得不把您牢记于心。

您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您的《论语》一书更是让后人受益匪浅。

从容自若的您。您周游列国,哎卫国的匡地被匡人团团围住。因为您长得很像鲁国的阳虎,而阳虎曾经侵犯过匡地,匡人误以为您是阳虎,要惩罚您,您的学生子路担心您受惊,不顾一切冲进包围圈,不料您竟如无其事地弹琴诵读。子路十分不解,您说:“在水中不怕蛟龙的是渔夫之勇;在野地不怕虎豹的是猎人之勇;能面对刀剑,视死如归的是战士之勇;能掌握自己命运,临危不惧的人,是圣人之勇。”匡人长大您不是阳虎,就把您放了。

您看,您在面对危险时,不但没有慌了手脚,反而用平静的心态让自己和学生从困境中死里逃生,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又有谁能模仿得了?又有谁不会对您的萧然起敬?

谦虚诚实的你。在游行的路上,见到两个小儿在争斗,问其原因。原是因太阳离人的远近而发生的一起争辩。在两小儿叙诉了自己的观点后,孔子无法分辨那个是正确的。于是,两小儿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是的,您曾说过要不耻下问,如今,当您面对两个小孩的争论是,并没有因为自己地位高。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位无所不知的圣人而胡乱地评价某个人的观点,而是很谦虚地聆听两个小孩的争论,却不妄下断语。您尊崇高实的谦虚求实的品质让我为之动容。

在我眼里,您是位普通的老人,又是一位圣人。您的思想,已经扎根于我们以及身边人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曾今说过自己是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论语"一书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社会中起着相当大的一个作用,作为治国之本的"论语"被世人所推崇,而它的作者——孔夫子,在数千年之后的现在依然是万人敬仰的至圣伟人,因为他的经典儒家思想陶冶了整个中国的核心。简而言之,中国的文化极大地受到了孔圣人的影响。

我最敬重他的人品,比如说:好学——由于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二十岁被人称为"博学好礼",别人把他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他却不认为,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从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学无止境"的精神,使我深受启发。在道德教育思想方面,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含义包括"克己"、"爱人"两方面,而以"礼"为准则。他是中国古代伦理学和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孔夫子用仁义礼智信的犁铧躬耕了民族的荒蛮意识,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近《论语》,走进中国灿烂的春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心中的孔子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一身布衣,成就人生传奇;儒家经典,芳名流传百年。这位历来被人们所追奉的圣人正是孔子,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当然,“英雄”这两个字的实际涵义不仅仅是指在战场上战死或是什么为国牺牲一切的人,那样未免也太狭隘了。在我的词典里,上述只不过是“英雄”中的一小部分。“英雄”其真正的定义则是推动历史进程的人。那么,孔子又何以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首先,当然是他所主张的儒家思想。以仁爱仁义推崇至上。也正是因为他这所主张的儒家思想,以仁爱化解万物的力量使得中国走过了多少的沧桑,历炼出了多少流传至今的中华美德与道德准则。就是在今天的社会看来,我门所倡导的“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不正也是儒家思想的一个缩影与实践么?

当然,孔子被我称作“英雄”,其原因远远不止他那沿传至今的儒家思想,还有他那临危不惧的勇气和谦逊的品格。

据史记记载,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门走到了一个偏蛮的地方。那偏蛮地方的人由于误会拿着那刀啊,矛啊,枪啊之类的把他们给围住了。那怎么办?打吧。打就打吧。于是动起手来。虽说最终是突围了,但师生们被冲散了。当最后子路拿着宝剑,一手鲜血地找到孔子的时候,你猜孔子怎么着?人家正坐在草丛里悠哉悠哉地边摸胡子边弹琴。最后还说了一句“本无恶意,何以为惧。”危险之中还摸胡子弹琴的事大概也就只有这圣人才干得出来。“危险之中,悠哉悠哉;气魄盖世,谁可比拟”则是对他最真实的写照了。

永远是那么的谦虚宽厚。曾听说孔子为了学“礼”到老子那学了几年。虽然毋庸置疑地孔子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老子。但他却仍然甘愿拜老子为师,而且比其他学生侍奉得更为恭敬,也足见他的谦逊宽厚了。

就是了,凭着自身的魅力,思想穿越了时空。如今,国外一座座孔子学院拔地而起,思想形成了社会的主旨。他的魅力,不仅仅来源于思想,更来源于他的品性,他那仁爱,临危不惧,不耻下问的品性。这才是他的人格魅力精髓所在。

一身布衣,铸就亮丽人生;七十二贤,演绎千古佳话。儒家思想在代代相传,民族的根就不会变;民族的魂就不会丢。以博化物,以爱化人。以博爱感化天地,以仁对待他人。做人的真谛全部都写进了那一册薄薄的“论语”里。肉体虽早已化为灰烬,但思想仍在时代中跨越。就让我们永远的记住这位伟大的思想家,让仁爱在人间演绎。

更让英雄活在我们的心中,将仁爱世代相传。

孔子——我心目中的英雄,源于思想的感悟,道德的准则与那博爱的本性。

——尾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给孔子的一封信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孔爷爷:

我是您的一个普通学生,相隔数千年后壮胆写打扰您,不仅是为了向您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有几个问题亟待您的指教。

我是一名中学生,与您相隔着比银河还远的距离。您在别人的心里是神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大文学家,可我知道您一定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爷爷,你虽离我们远去,可您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您的思想主张没有因为时间消逝而褪色,您曾撒下的“仁爱的种子”依旧在我们心中蓬勃生长。包含您思想的《论语》一书,如一盏指路明灯,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找回正确方向;如一杯香浓的咖啡,让我们理解细细品味人生百态,才能感受到它的香甜;如一支支锋利的箭,让我们懂得“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您的思想主张启迪着我们,熏陶着我们……

孔爷爷,您知道吗?在我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所以只有努力读书,才能为自己的未来铺上红地毯。而我读书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成绩也一塌糊涂,看着同学个个都“节节高升”,而我却一落千丈,心中也似打翻了五味瓶,常常上课不专心。

孔爷爷,写的论语中让我们懂得了很多,让我从一个懵懂天真的小男孩渐渐的开始懂事,还教会了我在生活中怎样去处理和对待事情。让我考虑事情更加的周全,自我克制自己行为。也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成绩而过度自傲,我知道比我好的人还有许多,正如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会心里告诉自己:下次还要超越自我,努力做到最好……

有一次,我的科学某方面的知识比较了解,那是我天天晚上在复习与预习的结果,就有同学来请教我。我感到十分的开心,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喜悦……这事又正如你所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但这事也在启发我还要做的更加优秀。

我这人有个致命的缺点。当我做错事了,终会拉几个人与这事情没有多大关系的人下水。自从有一次老师告诉我了一句话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与别人无关。而那句话让我受益匪浅,也是论语中十分经典的一句“己所不欲,施于人”在这从中我汲取了许多的经验和切身体会。

其实,孔爷爷,您教给我的何止这些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学会了选择朋友,“不耻下问”让我攻克更多难题,学习更上一层楼,“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一个君子……孔爷爷,您的闪光思想照亮了您的子孙后代的茫茫路途,指引着他们的衣食住行,您的一言一语都是我们人生的课堂。孔爷爷,看到这些,您一定感到很欣慰吧。

此致

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心目中的孔子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大家都知道孔子有“七露”,眼露、鼻露、耳露、齿露,虽然不那么英俊,但这丝毫不影响孔子在我心中的地位。我心目中的孔子是一个伟大的圣人。通过《论语》的记载,可以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看到他的豁达、风趣、积极、率性、无私,看到一个真性情的不朽的孔子。

孔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学,可谓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上,孔子主张“以德为教”。他认为德治具有感化力,可以影响人们的心灵,人才必须经过教育培养。他最早讨论了人性问题,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似的,个性差异是后天造成的。所以主张“有教无类”。这是一个故事: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这就给我们现今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很好的启迪。

孔子非常重视学习,他与弟子探讨最多的便是学习。他教育弟子要勤奋学习,说好学是达到仁德的必经之路。看看孔子的好学是怎样的。子曰:“君子食物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是多么重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了时常温习,不也快乐吗?把学习当成人生的快乐,孔子不但好学,而且达到了乐学、善学的境界。特别是孔子觉得自己学识不够渊博,拜老子为师,认为“学无止境”。

这就是孔子,穿越几千年的时光河流,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生的风尘仆仆,出身卑贱,而后自强不息。开中国私学教育之先河,诲人不倦。一个我们教育者心中的先师。给我们留下了万世的文化,也造就了泱泱中华‘文明礼仪之邦“的盛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常泽茹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国的历史悠久,何其辉煌,那些辉煌被记载在一册册书中。可从未被尘封,中华上下五千年,他们一直活在人们心中。

今天看了关于《孔子》的历史的电影,它狠狠的抨击着我的内心。将近两小时的影片,却道出了孔子不凡的一生,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文字,从他口中说出的一句又一句经典无不刻画了一个鲜活的形象。

最打动我的有两个镜头,孔子被放逐出境,当时连老天都映衬着孔子的处境下着倾盆大雨,气氛沉重又让人不禁揪心,抛开妻女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不易。马车走了半路,车轮陷进了泥中,孔子师徒试图拽马使其摆脱泥淖,却不料被马踢翻在地,他笑了,笑得那么释然,又令人悲悯,这是一个失意之人最后的畅然!

第二个镜头,孔子及其弟子驾着马车过一个大冰河的场景,不料,冰面开裂了。竹简都掉进了冰河里。颜回想都没想直接跳入湖中捞取竹简,天寒地冻,下着鹅毛大雪,所有人眼睛上,眉毛上都有一层冰霜,在这极寒的地方,别说跳入湖中了,生着火都觉得受不了。

颜回一刻不曾停过,他极力摆动双臂在冰湖里游动,将一卷又一卷竹简打捞上来。竹简都捞回来了,可颜回再也没有上来,永远被封在了冰层中。孔子一声又一声绝望地喊着颜回的名字……牵引着人们的心灵,我不禁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孔子后来的生活是在风餐露宿中度过的。就连一碗清可见底的汤,大家都一人一口的喝。他的一生是凄惨的,可以是光辉的!

跳进历史的长河,追溯孔子的一生,我愿化作一个标点,结束最后一个长卷。不让光鲜的背后只剩空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孔子,我想对你说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孔老夫子:您好!

我是21世纪的一名中学生,久仰您‘孔圣人’之名,今天特地写一封信与您交流,实感荣幸。您有所不知,像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自幼就被逼着背儒家经典-[论语],您一定想象不到,您与弟子们的谈话记录已成为“四书”之一,而且是每个学生的启蒙读物,必背文言文之首。于是,每个学生脱口而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等等您的名言。但您可别骄傲,虽然我们这些学子背您的名言警句背得琅琅上口,可是有谁静下心来好好思索您的话中蕴含的真正哲理呢?就算思考过,又有谁按照自己背的去做呢?

其实也不能断然否定,因为其中也不乏有于丹教授这样对您留下的文化遗产颇有研究之人。而我们,也不是不想思考,只是没时间,我们的学习生活可不像你们古人那时的悠闲自在,我们的学习是有计划需要完成,有目标需要达到,有大纲需要遵循的,有固定的教科书,通常才学完这一课,没等我们好好消化一下,第二天又要学下一课了,时间可紧了,当然也很难做到您的“温故而知新”了。最严重的是,当今社会严格执行您说过的“有教无类”,只要是适龄儿童,不论贫富,贵贱,统统都要上学,学前班一年,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如果还不错的,大学还要四年。

您千万别觉得“诚其善也”,您可知这学习之路多么漫长而且压力重重,只要有丝毫厌学之意,老师家长就以“找工作”相要挟,令你还得硬着头皮学下去。最令人气愤的是,成千上万人的命运要由一张试卷决定,将一个人的学业用数字量化表示,以百为满,达不到六十分就算不及格,差一分都不行。照您的那套“学而不思则罔”学法,把什么文章都细细品读一番,想考出一个好成绩就难喽!听了我的话,您也别太自责,毕竟这些不是您的错,而且我相信21世纪的青少年会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种种学习问题的。我也绝不恭维得说,您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像您的学说是自汉以后,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我国的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都有深广的影响。

现在的孔子学院,孔庙,儒家学说。。。已天下闻名,全球都有您的粉丝呢,您可实在是一位国际名人。相传您的弟子三千,如今又何以千计?好了,我们交流得也差不多了,我即将迎接中考,要投入到艰苦的奋斗中去了,祝福我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孔子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被热炒了很久的《孔子》终于在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传活动中,愈发“老来俏”的主演周润发扬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这番话让本次评审团的成员们不禁诚惶诚恐。然而观影归来,大家却只感觉到欣赏了一场冗长的“百家讲坛”,而且很显然,胡玫导演讲故事的能力,远远不及于丹老师。1月22日是星期五,下午黄石广电影迷成员们在华夏电影城集合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这一天影院的人比以往这个时段多出不少,而且很多都是穿着校服来的学生们,看来纷纷开始放假的学生群体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电影院的主力人群。据观察,影院里《孔子》的人气还算不错,影迷们对电影如何展现孔圣人的一生更感兴趣,也不乏慕发哥之名来观影的粉丝。从散场之后大家的反应来看,《孔子》这部电影给了怀揣这两大期待的观众一个交代,但是,没人想到,过程却是如此枯燥沉闷。

CCTV-6电影频道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打开电视看电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开电影看电视”则更为恰当。电影故事从孔子得到鲁公赏识担任大司寇开始,前半段主要讲述了孔子在鲁国意欲用自己的方式治理国家,然而处处受掣肘,只得远离故土,与弟子踏上周游列国的路途。后半段则集中讲述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境,欲寻明主而不得,历经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颜回死于非命等坎坷,最后叶落归根回到鲁国传道授业了此余生。如此复杂的内容想要用一部电影表现出来,原本就是个艰难的任务。而擅长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胡玫导演,也显然并没有拿捏好尺寸,于是,观众们便在电影院里花费了两个半小时“欣赏”到了一场“电视剧”。

平心而论,电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剧情,通过保护小童、齐鲁会盟、平息公山狃叛乱等段落,集中表现了孔子的仁爱、智谋和军事上的才华。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从鲁国出走,众弟子赶来追随等一组戏,起承转合之间颇为流畅,算是片中的亮点。但后半段孔子周游列国的历程却成为了一场支离破碎的桥段集锦,影迷们均认为这一部分毫无主线可言,零散且琐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迟迟不见高潮出现,也总是看不见电影将要结束的征兆,期间有几位观众陆续离场,一去不复返。有相当一部分的影迷认为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苍白无聊的剧情。

[孔子观后感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我心中的那位孔圣人,离我们已经有两千多年了,虽然他已经不在我的这个高度文明的时代。但他的思想人活在我们身边。

我心中的孔夫子,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72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他的著作有许多,如《春秋》等,其言行和思想,主要即在于《论语》中,红子多年来,一直深受我们的仰慕。

而这种心态,在遇到孔子的时候发生了转变。我开始相信有那么一种人,境遇比我差的多,却还在用自己的心,为这个日渐不堪的社会做的奉献,还在为类似‘挟泰山以超北海。’的梦想坚持着。我突然想到了我自己,我从来没有一个人用那样犀利的语言抨击我的梦想,因为我没有梦想,确切的,说是没有拥有灵魂的梦想。

我认为孔子,还是一个很有战略思想的人才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很火,叫作《孔子》,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齐想借用会盟来刺杀,鲁国君上,以为孔子,早就料到这一招,出动了,五百乘车兵,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兵车并未出动,不过孔子早有准备,会盟开始,齐国动用五百乘战车。齐国见此情形,只好收兵。

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魏治国方略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被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