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
6731作文
755古代清明节历史典故
全文共 2614 字
+ 加入清单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欢迎阅读yuwenmi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清明节历史典故,希望大家看的开心!
清明,寓意“天清地明”,眼下人们对清明节的印象,除了扫墓祭祀、堵车游玩外,再无其他,有文化点儿的或许还能想到介子推。实际上,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背后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发生,它不仅是追思的节日,还是吃货和小资文青的节日,更是古代的又一个情人节……
古代清明也放假唐宋七天“黄金周”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时节。此时,飒飒东风细雨来,大明湖外有轻雷,数点雨声风约住,便是树底草齐千片净。”整得太文艺,其实只想说一句,还好清明有假,除了祭奠先人,还可去郊外感受大好春光,不过,总觉得三天太短。据民俗学家研究,古人们清明也放假,而且比咱长得多。
说起这个,先普及两个概念,一个是古代休假制度,一个是清明节的由来。在古代,休假不叫休假,叫“休沐”或“洗沐”,意思就是说,公务员得定期回家洗洗澡,不然满堂朝臣,一整年不洗澡,那得什么味儿啊,君王肯定不早朝。而除了洗澡假,还有一个例假,就是现如今的法定节假日,比如汉朝有两个例假,一个是夏至,一个是冬至,各放五天。而到了唐朝,除了洗澡假,法定节假日大大增多,也就是从此时开始,清明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不过准确来说应该是清明和寒食。有人说清明节就是寒食节,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清明,起初只是一个节气,寒食则是冬至后第105天,又称“百五节”。
一种说法是,这两个节都起源于一个叫介子推的人。介老兄是晋国人,有股拧巴劲儿。根据《韩诗外传》记载,在晋文公还是公子重耳时,有一年,他逃到卫国,有个随从背叛了他,偷了他的钱粮逃入深山。重耳饥饿难忍,为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煮成汤给重耳。重耳吃后,才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后来公子重耳真成了晋文公,就想请介子推出来当官,介子推不去,他认为,自己忠于重耳是应该的,没必要受奖赏,于是介子推就藏进山里。晋文公为逼他出山,便放火烧山,谁知道介子推就真的被烧死了……晋文公很后悔,从此,每到放火烧山这一天,宫中便禁止生火,饭都吃凉的,以此怀念介子推,慢慢形成了寒食节。寒食节后,晋文公又定下了祭祀介子推,为他扫墓,也就有了清明节。
当然,这只是关于清明起源的一种说法,不过鉴于它的浪漫色彩,我们姑且相信。唐朝时,把清明和寒食节就连起来一起放假了,起初,是寒食到清明放4天,后来到了唐肃宗当皇帝时,他觉得假太短,便将这个假增加到7天,因此清明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黄金周”。而浪漫的宋代,自然也会传承这个节日,还加上了上巳(三月三)的一些风俗,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一个“综合性节日”。古人过清明很时尚是文青小资的最爱
作为一个“综合性节日”,假如只有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凄清景象,那肯定是不符合人性的呀?外有花红柳绿,又是“黄金周”长假,假如只趴在被窝里哭,岂不浪费,况且,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与死的并置,更是一种高大上的哲学,因此,在古代,清明节就变成了文青小资和吃货们最爱的节日,“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
借着扫墓外出踏青一定是社交必备,而且还要有高逼格的游戏,其中团聚野餐的最高级别莫过于王羲之的曲水流觞,虽然东晋时,清明还不放假,但翘班也得去春游啊。于是公元353年的上巳节(三月三),王羲之就邀请了谢安、谢万、孙卓等名士及亲友41人到现如今的绍兴兰亭,在兰溪岸边尽情地享受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自然风光,他们围坐在曲水之畔,将盛有酒的觞(酒杯)置于水中,任其顺水漂流,酒杯漂到谁的面前,谁便要饮酒赋诗。做不出者罚酒三杯,一直到日暮已近,雅士们还意兴不减,把当日所作的37首诗歌,汇编成集《兰亭集》,王羲之撰序并写成书,便有了这名噪天下的《兰亭序》,而这一高大上的游戏也在不断被后人模仿。
此外,古人还有插柳、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斗鸡、拔河、斗草等很多种玩法。话到这里就不得不插一句,因为踏青,我国文化界创造出了《清明上河图》《兰亭集序》等一批经典佳作。
而古代清明节也是美食节。因为新时令到来,加上适应寒食禁火冷食的需要,巧手的古人便创造了很多美食,简直可以做一期“舌尖上的清明”,比如南方用麦草捣汁和糯米做青粉团,用桃花煮粥,用乌桕汁染乌饭做糕,或者用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作寒食食品,还有挑荠菜做馄饨,用一种菊科野草的嫩叶捣烂去汁和粉做成黄花青果糕,光想想就口水流了一地。
古代清明节也是“情人节”成全了汉武帝跟卫子夫
清明时节,万物生长,当然,爱情也一定会一起生长,由于上巳节风俗的加入,清明节也变成了古代“情人节”。
回顾中国历朝历代,男女结婚大多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在先秦时期就是这样,如《诗经·南山》的《氓》中:“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意思就是说,当时没有媒人牵线不可嫁的现实。但有了清明节,妈妈们就再不用担心女儿们出嫁的问题啦,因为这一天,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姐们也可以外出踏青,顺便觅得自己的意中人,而且这一天“男女授受相亲”也是不违法的。
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汉唐时期,流传踏青寻爱的故事相当多。汉武帝就是在19岁那年上巳节例行传统的“修禊”礼后,遇到才貌双全的歌女卫子夫,从此产生爱情,从而相伴50年。德宗时的诗人崔护,在清明时节踏青至西安城南的桃溪堡遇美女桃小春,有了“借水赠钗”的故事,后来被编成传统戏曲《金琬钗》,深受人们喜爱。据说,当年崔护在长安城南踏青郊游,途中见花木环绕一户人家,便上前讨水喝。一美貌女子闻声开门,让座递水。女子伫立桃树边,与桃花相映成趣。两人一见倾心,互生爱慕之情。次年春天,崔护因思念女子而再去拜访,却是桃花依旧,独不见女子。崔护只好题诗于门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此外,这一天还有很多浪漫的求爱方式。比如,一些才子会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求爱诗,等风筝随风飞扬时,剪断风筝的线,让它落到哪家是哪家,如果有缘,捡到风筝的那位姑娘恰好为情诗所感动,这姻缘就成了。还有男子们分坐河渠两旁,在上游用荷叶浮载词文笺等,荷叶顺水而下吸引意中人的注意,如果双方对上眼了则一起漫步灞上,折柳相赠,啸声不断。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文学常识普及:中国古代四大丑女
全文共 1408 字
+ 加入清单导语: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以其美艳绝伦,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而流传千古。中国古代也有许多丑女,虽然相貌丑陋,但品德高洁,同样值得人们敬仰。相对四大美女,有四大丑女。
第一位丑女:远古时代的嫫母。
相传,嫫母长得形同夜叉,丑陋无比,因此被后人看成是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首。但若要论起嫫母的德行,则是中国女性的楷模。
屈原在《楚辞.九章.惜往日》中赞美嫫母智慧超群,因而她得到了我们的始祖——轩辕黄帝的赏识,并娶她为妻。嫫母果然不负黄帝的厚爱,她对妇女们实施德化教育。
当她看到当时人们冬衣兽皮,夏串树叶时,就发明了养蚕缫丝,把丝织成绸子后,又染上各种颜色,用来做衣服。这样就解决了人们赤身裸体,有伤风化的难题。后人为了感谢嫫母的这一重大发明,尊称她为“先蚕姑娘”。
嫫母不仅是位实施德化教育的典范,而且还是黄帝的“贤内助”,协助黄帝打败了炎帝,杀死了蚩尤。
第二位丑女:钟离春。
人们常用“貌似无盐”来形容丑女,这“无盐”指的是战国时代齐国无盐县(今山东东平县东部)的丑女锺离春。书上说她“四十未嫁”,“极丑无双”,“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而且“皮肤烤漆”。但她关心国家大事、志向远大。
当时齐国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国事昏暗。钟离春为了拯国救民,竟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劝谏齐宣王。齐宣王初见到钟离春时,还误以为是怪物来临。可是当钟离春陈述了齐宣王的种种劣迹,指出若再不悬崖勒马,将会国破人亡时,大为感动,把钟离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娶她为妻并立为王后。
第三位丑女:东汉时期的孟光。
据《后汉书.梁鸿传》记载,孟光长得又黑又胖,模样粗俗。因为生得丑,30岁出头了,还没有嫁出去。可这个孟光却对父母说:“我只嫁给梁鸿,其他任何男人都不嫁!” 梁鸿是当时的大名士,是位儒雅倜傥的美男子,当地不少达官贵人、名门望族,都想把女儿嫁给他。
所以当地人听了孟光的话后,都讥笑她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但梁鸿却看中了孟光的品行,断然娶孟光为妻。 梁鸿虽然很有学问,却不愿为官。因此与孟光结婚后,便隐居在霸陵深山里,后又迁居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市)。
两人共同劳动,相敬如宾。梁鸿每天劳动时,孟光总是早早地将饭菜准备好,等梁鸿回家,孟光便双手托着盘子,举得与自己的眼眉一样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鸿面前。两人就这样患难与共,白头偕老。后人用“举案齐眉”这句话来形容夫妻之间的敬爱。
第四位丑女:东晋时期阮德尉的女儿。
阮女之丑,从她洞房花烛夜的故事中就可以得知。阮女的新郎是当时的名士许允,许允满以为凭自己的名气,娶到的一定是个大美人。可当他揭开头帕时,竟被吓得拔腿跑出了洞房。友人劝说许允:不要只看阮女的相貌,还是要以品行与学识为重。于是,许允又硬着头皮再次来到洞房,但一瞧阮女的那副可怕模样,又吓得要往外跑。
正在此时,阮女一把拉住许允说:“女人四德,我只是没有漂亮的容貌。读书人应有百行,你可占了几条?”许允说:“我百行都有。”阮女又说:“据我所知,百行以德第一,而你只喜欢女人漂亮的面孔,怎么能说条条都占有呢?”许允无言以对。此后许允慢慢感到阮女的品行决非一般女子所能及,于是两人相亲相爱到终生。
小编结语: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容貌与心灵是不能划等号的。农村有句俗语:丑妻薄地家中宝。就是说丑妻使人放心其操行,其因丑必然勤于家事,不去参与飞短流长的巷闾之事,不去“斜倚门儿立,行人侧目随”,不会勤施脂粉招摇于市。薄地者,可以使人勤奋!
篇2:小学生军事夏令营心得体会600字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这是我第一次进入军营,第一次亲身体验纪律的严肃性。第一次感受炙热阳光,第一次感受倾盆大雨,第一次按规定生活……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在我们的军营生活中诞生。
我是个不算被家长娇惯的孩子。从小到大,很多家务事我都会做,我总是感到幸福、快乐。可自从来到军营,什么事都需要自己完成;坐慢还会被教官惩罚;而且一到晚上成群的蚊子就袭击我;还做标准的训练等,这些都让人烦恼。我发现:自立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习。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舒适,就得将很多事情安排妥当,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
我深深地体会到库的滋味。每天6:30起床,对于我们这群爱睡懒觉的学生有些残酷。而10分钟就要洗漱完毕,我们已将其当作任务来完成了。每天早操、晚训练都让我们非常疲乏。总之,干什么都要汇报,教官的话就是命令,我们只有服从,没有条件!
在这里严格的军训,让我感到严肃、紧张。给我带来了一种军人拥有的气质:走路抬头挺胸,不随便抓挠,已站稳就尽量不动,还要定时吃饭、休息。
充实的军事生活,也让我找到了安慰。打军体拳、跳舞、打靶子、包饺子、拉歌等等项目让人心情舒畅、很开心。大家在一起生活,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让我养成了团结的好品质。让我理解了团队是一个集体,如果集体中的人心连着心,那么这是一支硬邦邦的好队伍。
篇3:中国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理论实践者
全文共 1371 字
+ 加入清单郭子仪(697-781),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陽。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陽、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
郭子仪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六尺有余,也就是现在的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勇武不凡。安史之乱爆发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任副元帅率唐军及回纥等援军收复洛陽、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陽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仪刁难他,曾想调到别的方镇去。这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以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认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让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从。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赴死心甘,只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好吗?”郭子仪听到他冤枉自己的话后,流着热泪对他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手扶手相对跪拜,前嫌尽释。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可是盗贼却没有抓到。人们怀疑是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并向皇上屡进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郭子仪对于祖墓被毁的原因心里也是明白的。他入朝时,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仪哭奏道:“臣长期主持军务,不能禁绝暴贼,军士摧毁别人坟墓的事,也是有的。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满朝的公卿大臣原来都很忧虑,怕郭子仪闹出事端,听了他的回奏后,都对他无限钦佩。郭子仪想到的是国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稳远比自己私事重要。
郭子仪功德越高,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安庆绪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
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四日(7月9日),郭子仪以85岁的高龄辞世。德宗沉痛悲悼,废朝5日,下诏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他。按律令规定一品官坟墓高1丈8尺,特下诏给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还到安福门临哭送行。生前死后,哀荣始终。
篇4:我国古代传统艺术作文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提到中国古典文化,人们自然而然的会想到儒家、道家、法家等;然而很少人会想到阴阳家名家杂家小说家等等的古典学派,更没有人提及“诸子百家”中剩余的那一百多家学派了。为何儒家、法家、道家会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下脱颖而出,其余各家却在历史的长流里销声匿迹了呢?来看看儒家的发扬历史吧!
在孔子时期,儒学刚刚创立,同样,也很不兴盛。孔子本人有着治世之愿望,却也只能在鲁国为吏。随后他周游列国,推荐自己的思想,却并不为人看中,在周游途中还几次险些丧命。可见,儒学并不为当时时代所认同。
儒家被奉为正统思想,是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汉武帝所认同后才产生的。汉武帝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需要一种能够顺应集权统治的治国方式与思想指导。而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说法,很好地反映出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因此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假如没有董仲舒的话,儒学是否会对中国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还是未知的。
然而时代跃迁,现如今,儒学传统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了。让现代人将几千年前的学术奉为圣典也颇不现实。如今信息文化交流速度得到了难以想象的提升,也不可能再产生一个像董仲舒一样提倡“惟‘儒’独尊”的思想家;就算有,也不会被当今时代认同。
传统需要继承才能够流传,而继承则需要当代人对传统的认可。很显然,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已经没有那么高了,中国传统文化目前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界。犹如杨修口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何让古老的观念能够活在当代,以生机勃勃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呢?
要想让传统文化能够长久的流传下去,不得不对他进行一些变化,让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如今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上真正的传统文化也有很大不同。文化必须活在各个时代中,必须成立在不断的探索与重建中。这或许会改变甚至否认一部分原有的文化,但若不这么做,现今的传统文化就会很有可能沦落为未来的糟粕文化,民族历史也就变成了真正的历史。
篇5:军事夏令营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这里的活动都跟军事有关。里面有欢乐的水上乐园,水深80cm,但对于一个游过一米五深水的人,一定不用工具就可以的,可是教练为了我们的安全,要我们用上了游泳圈。有刺激的真人cs,这个活动我觉得特别好玩。有革命先烈纪念馆,里面的每一样东西都记录着先烈们的艰苦战斗和生活。还有篝火晚会,我们围着篝火一起唱,一起跳,一起观看表演。最后还有机枪体验馆和溶洞穿越。机枪体验馆里面有一把机枪,每人五发子弹,打中一个标盘就算得一分。而溶洞穿越,是一个设有多个关卡的洞,据我所知,这个溶洞里是夏凉冬暖的。
我印象最深的活动是真人cs。
这个游戏是每人一把cs,而子弹是看不见的,只要击中敌方头上的灯,就扣敌方一滴血。我们是按蓝守红攻的玩法来。游戏开始了,我被分为了守方。我带着cs来到一块大石头下,准备来一个守株待兔,可没想到的是一个人也没有来,我重新找了一块石头躲了起来。
突然,一阵阵脚步声传了过来,我探出头来一看,哦,原来是敌方走过来了,我得趁这个好机会立功啊!我把子弹调成了连发,走了出去,挡在他们的面前准备射击他们的头脑,但他们拿枪就射,直接扣了我的两滴血。慌忙逃走,逃到了蓝方的基地,返身射击对方,让对方不敢攻过来。
我把子弹调成了单发,一个一个慢慢射。我的第一发子弹直接射中了敌方的头脑。我很开心,正当我沾沾自喜的时候,突然,一发子弹射进了我的头脑,我一共被扣了三滴血……
游戏结束了,最终我们蓝方获胜。
这一次的夏令营,让我知道了军人在部队里有多么辛苦,多么艰难。我很舍不得这里,也舍不得我那些宿舍的朋友,希望下次还能到这里来。
篇6:关于七夕节作文500字:古代七夕的诗词
全文共 1275 字
+ 加入清单(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月七日长生殿,半夜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
【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七夕宴悬圃二首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时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
【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七夕
【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七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
【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七夕赋咏成篇
【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
,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
【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同赋山居七夕
【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歌
【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篇7:专利文献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 2 〕 仲前昌夫, 佐藤寿昭. 感光性树脂〔 P 〕. 日本, 特开平09-26667.1997-01-28
〔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1999-11-22
〔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
篇8:古代名著中摘抄优美人物动作描写的片段
全文共 1487 字
+ 加入清单1、智深也趁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2、智深大踏步近众人面前来,那张三、李四便道:“小人兄弟们特来参拜师父。”口里说,便向前去,一个来抢左脚,一个来抢右脚。智深不等他沾身,右脚早起,腾的把李四先踢下粪窖里去;张三恰待走,智深左脚早起,两个泼皮都踢在粪窖里挣扎。后头那二三十个破落户惊得目瞪口呆。
3、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到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
4、玄德到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再回,遥望城西尘头大起,追兵将至。玄德曰:“今番死矣!”遂回马到溪边。回头看时,追兵已近。玄德着慌,纵马下溪。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言毕,那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
5、萧长贵一听强盗二字,更吓得魂不附体,马上想穿裤子逃命。急忙之中又没有看清,拿裤脚当作裤腰,穿了半天只伸下一只腿去,那一只腿抵死伸不下去。他急了,用力一登,豁拉一声,裤子裂开了一大条缝。至此方才明白穿倒了,重新掉过来穿好。把长衣披在身上,来不及钮扣子,拿扎腰拦腰一捆,拖一双鞋。6、西凉兵来得势猛,左右将佐,皆抵当不住。马超、庞德、马岱引百余骑,直入中军来捉曹操。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军中有人将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闻知,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7、陪审员们刚刚坐好,庭长就对他们讲话,说明他们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庭长讲话的时候,不住地变换姿势:一忽儿用左胳膊肘倚在桌上,一忽儿用右胳膊肘倚在桌上,一忽儿靠着他的椅背,一忽儿靠着他的圈椅的扶手,一忽儿把一叠纸的纸边弄齐,一忽儿摩挲一把裁纸刀,一忽儿摸一支铅笔。
8、贾母这边说声请,刘老老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9、古斯达夫像一个野蛮人在跳一个战争舞,他张开嘴巴,眼睛炯炯发光,向前瞪着。草地上只有他一个,跳上跳下得象一个球,一忽儿用脚跟踏着跳,两条腿替换着踢飞脚,踢到头那么高,每一踢就发一声尖喊。接着他又腾空跳起,在空中转了一个大身,掉下来的时候,只停在一只脚跟上,随即象一个陀螺似的旋转起来。
10、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11、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眼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忽喇的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捽,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篇9:中国古代服饰的代称
全文共 2719 字
+ 加入清单古代的服饰以其鲜明的特性,显示了穿着者的贵贱尊卑或性别职业,因而不同特点的服饰就成了不同社会地位人的代称,有的甚至沿用至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服饰的代称,一起赶紧来学习下吧!
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战国时期,黔首之称已经广泛使用,《吕氏春秋》中《执一》、《振乱》、《怀宠》和《战国策·魏策》、《韩非子·忠孝》、李斯《谏逐客书》、《礼记·祭义》等均曾出现。它的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秦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下诏令谓民为“黔首”,这是秦统一中国后更定名物制度的内容之一。秦始皇三十一年,发布“使黔首自实田”的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按照当时实际占有的田数,向封建政府呈报,即可取得国家的承认。从此,“黔首”一词便伴随着这套封建土地制度和法令就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而成为固定称谓。
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可引申为没有学识的人。
白袍:旧指未得功名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或有朝客讥宋济曰:‘近日白袍子何太纷纷?’济曰:‘盖由緋袍子、紫袍子纷纷化使然也。’”宋洪迈《容斋三笔·叶晦叔诗》:“一閒十日岂天赐?惭愧纷纷白袍子。”宋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鵠。”宋叶适《叶路分居思堂》诗:“白袍虽屡捷,黄榜未霑恩。”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诗经·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在这里用来形容战士们互相友爱、同心同德的品质,因此“袍泽”就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青衿:亦作“青襟”,周代读书人常穿的服装,泛指有学识的人。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杜甫《题衡山县新学堂呈陆宰》诗:“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明清科举时代则专指秀才。
苍头:原指战国时主人战旗下的军队,多以乡党的青年组成,因以青巾裹头,故名。《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苍头二千万。”《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裴骃集解引应劭曰:“苍头特起,言与众异也。苍头,谓士卒皁巾,若赤眉、青领,以相别也。”至汉代,战事减少,逐渐沦为奴隶,操持贵族邸宅的杂务。遭逢战乱,仍不失主人近侍军队的性质。魏晋以后,则纯为私家奴仆。《汉书·霍光传》:“(霍)云当朝请,数称病私出,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使苍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晋书.石崇传》:“有司薄阅崇水碓三十余区,苍头八百余人,他珍宝货贿称是。”《明会要·民政三》:“景泰中,杨杰上言:‘臣家苍头得官者十六人,乞停苍头杨钊等职。’诏许之。”
黄裳: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卢照邻《中和乐·歌储宫》:“黄裳元吉,邦家以宁。”
黄冠:古代指箬帽之类,蜡祭时戴之。《礼记·郊特牲》:“黄衣黄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郑玄注:“言祭以息民,服像其时物之色,季秋而草木黄落。”孔颖达疏:“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后即借指农夫野老之服。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信奉黄帝,宣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发动农民起义,起义军皆头裹黄巾,首领张角等亦都穿黄衣。这开了后来道士黄衣的先风。隋唐时,黄色渐为皇家垄断,唐高宗总章年间“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杂饰”(《旧唐书·舆服志》)。黄衣道服遂亦渐为白、黑、青取代,唯留顶上黄冠还维系着旧时崇尚。《新唐书·方技传》载:“李淳风父播,仕隋高唐尉,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后世遂用以指道士。黄冠,又称“月牙冠”或“堰月冠”。形似月牙,下沿有相对二孔,穿过木簪,可以别在发髻上。《三礼图》称:“道冠,其制小,仅可撮其髻,有一簪中贯之。”黄冠是全真道士常用的道冠,全真道士受戒后方可戴之。冠顶两端,各刻一道指甲掐痕。传说全真龙门派长春真人邱处机,西行见过元朝成吉思汗后,元代皇帝赐给邱真人一块金子和一块玉,要邱祖戴在头上。邱祖当即运用道家内功,调动体内二味真火,在手心把金子揉成月牙冠,又把玉掐捏成簪子,用指甲掐着戴在头上,惊得成吉思汗目瞪口呆。后来全真弟子为了纪念邱祖,就在黄冠上留下这两道指甲印痕。
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汉书·郊祀志上》:“其语不经见,縉绅者弗道。”颜师古注:“李奇曰:‘縉,插也,插笏於绅。’……字本作搢,插笏於大带与革带之间。”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四:“故事:官批讼牒,必以硃笔点讼者姓名。其人或係縉绅,则用圈焉。”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簪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旧时把它作为做官者之称。如:簪缨世族(世代做高官之家)。
青衫:“青衫”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因而珠履成了豪门宾客的代称。李白《寄韦南陵冰》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巾帼:本是古代妇头上的头巾或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源于《三国志》。当时诸葛亮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司马懿不予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司马懿还不如一个女性。自古以来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为“巾帼英雄”,故代指女性。
青衣: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婢女亦多穿青衣,后因用为婢女的代称。白居易《懒放》诗:“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
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因用为妇女的代称。《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被裙钗。”
纨绔:纨绔是古代一种用细绢做成的裤子。古代富贵人家的子弟都穿细绢做的裤子,这很能反映出他们奢侈的特点,因此,人们常用纨绔来形容富家子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赭衣:《说文》:“赭,赤土也。”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赤褐色。古时囚犯乃服赭衣,因以褚衣代称囚犯。赭衣塞路,比喻犯罪的人很多。
篇10:关于中国古代名人项羽的故事分享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身历七十余战,攻无不克;起兵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中第二册学习了课文《鸿门宴》,让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原文再现】
——《鸿门宴》
素材评析
从上段节选中可见沛公能亲自的忍辱屈从,这正是大丈夫的襟怀,也是他后来能成就帝业的性格因素。然而,一生总是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通情报的曹无伤。不但如此,自己还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属的傲气,而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示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
适用话题
项羽性格上的某些闪光点,如不畏****、不耍阴谋诡计、光明磊落应当给以肯定,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心灵的选择”、“诚信”、“张扬个性”、“倾听”、“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点如刚愎自用、缺乏远见、软弱、优柔寡断等则应该扬弃,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包容”、“人与路”、“谈意气”等。
篇11:古代关于道德的格言
全文共 2337 字
+ 加入清单导语:道德其实从古至今,到处都有人在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关于道德的格言,欢迎大家阅读!
1、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3、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4、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5、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6、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7、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8、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9、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10、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3、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14、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1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16、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17、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主术训》: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18、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19、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20、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22、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23、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徐干《中论·赏罚》
2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5、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6、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27、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28、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2、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3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4、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7、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9、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42、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4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4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46、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47、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4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49、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5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5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5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5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57、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58、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5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60、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61、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62、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63、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6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6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6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67、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68、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6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7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7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2、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73、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7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5、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76、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7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篇12:古代名家书屋对联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黄庭坚的书斋所自撰的对联是:诗罢春风荣草木,书成快剑斩蛟龙。他的书斋已不仅是读书的屋子了,同时兼作“创作间”。作诗如坐春风,每每吟罢一诗,便觉春光在眼,似见草木荣发,妙手回春了。下联体现的是作为书法家的书功,那笔力千钧,犀利锋快的铁划银钩犹似顿现眼底。
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这里是集晚唐诗句所成的书屋对联。系“随园”的主人袁枚所集。他的书屋俨然成了“会客厅”。看出主人乃好客之人。无论骚人墨客、才子佳人,一任来园,至诚欢迎。这书读的不苦,倒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之洒脱情境。
陆游的书屋名“书巢”。屋子尽为书占,故以巢称。也见藏书之丰。老先生无愧字“务观”,凡藏书是一定要来观看的。他从读书中所寻得的乐趣非常人可能比。他道:“读书有味身忘老”。万卷伴终生,耽书如命,暮年亦青春。他书屋的对联是: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春晓送流年。读书使他不知老之至,每一天都是春晓。
大画家徐渭的书屋题联作:雨醒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这联中不只诗意盎然,尤见浓浓画意。那蕉叶新绿逼眼,那藕花嫩红夺目。诗梦赖雨醒,书声凭风载,用词新奇,画家诗力了得!
郑燮,书屋联子当然要张显他的怪才。联曰:富于笔墨穷于命,老在须眉壮在心。上联抑笔在先,道出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之窘。然命运虽穷蹇,笔墨却富庶。下联笔扬显志。凸见老骥伏枥的情怀。
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联语如人。信笔拈来青山、红豆作比,巧为对工。一份勤读,一份疏慵;观书作美,藉蕴风流。此正是纪昀,晓岚的书屋对联。
篇13:中国古代绘画历史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绘画又名国画,是现代人为区别于西洋画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泛称。它包括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等各种各样的门类。有时特指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传流而创作的绘画。中国画现分为三大画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又有工笔与写意两大种画法;有卷、轴、册、屏等多种装裱形式。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仅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还有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看来,它的历史已不下于5000年。以汉族为主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画家和匠师,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绘画。
我还知道一点古代绘画呢!中国绘画的最早遗迹可上溯到远古的岩画和繁荣于新石器时代彩陶器上的装饰纹样。黄河上中游是彩陶繁盛的地区。
在这次习作中,我知道了中国古代绘画历史,和古代绘画的知识。
篇14:参观军事博物馆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五千年的风和雨,藏了多少梦?中华魂,一腔热血,一阙长歌。
——题记
江阴之行,军事文化博物馆,亦为远望船,想必都是极其震撼。我听见了五千年来祖国的高歌,看过她满目疮痍时的辛酸与艰苦,被砍在背上的一道又一道伤疤,痊愈后却留下了印迹。勿忘国耻,踏歌中华!
一门又一门大炮,打响了百年前平静的夜,保家卫国的战士们将全部的生命压在这里,威严而又神圣。一步一步踏着阶梯,百年的沧海桑田和腥风血雨一并掠过。
经过小石湾茶座,穿过悠远的木质长道,是沉淀的历史的遗迹。被岁月磨平的铁制大炮,依旧肃穆令人起敬。
这是一块浮雕,身着满是褶皱的军装却精神抖擞、气宇轩昂,让来者不战而退。仿佛在喊:战士们!冲啊!我恍若站在那个满地瓦砾和飘满硝烟的年代,一声一声隆隆的炮响,一齐向着前方冲刺的战士们,比起笨拙炮声更为清脆的声响——机关枪。敌人不停射击,我军不停向前,脸上早已被划出了猩红的伤口,旧伤未愈,雪上加霜,又裂开了一道。
一股炙热的血液洒遍我的全身,一个战栗,嘴角似乎还弥漫着血的腥甜味,狂狷不已。这段军魂悲壮的历史,这篇可歌可泣的故事,镌刻于记忆之中,留给热爱和平的人。
恍惚之中,又见大海。渺远声声船笛鸣,那可不是——远望二号?可曾记得那辉煌的一刻,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五日九时整,那令全华夏民族骄傲的日子?当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你可知道是谁,是谁,是谁在海洋上,迎着惊涛骇浪,完成了太阳能帆板展开监测、飞船变轨、军委曹刚川副主席与航天员杨利伟天地通话等关键任务?为神舟五号正常运行、顺利返回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是远望二号,是远望人!是为了出色地完成一切任务而废寝忘食的远望人!
敢当大任,敢拔头筹。多少个新春佳节,在大海上漂泊的远望人思亲念念;多少个逝去的亲人,远望人没有见到最后一面;多少孩子诞生第一次啼哭,远望人没有听见……他们后悔莫及吗?他们半途而废了吗?他们儿女情长了吗?没有!
难道只是为了一面“功勋测量船”的锦旗?难道只是为了国家授予他们一等功?难道只是为了风风光光地回家吗?不,不是!是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攸天的生命,为任务的成功,为了能为中华谱出一首千古传诵的辉煌之曲!
立于甲板上,面对这走迷宫似的远望二号,面对这烟波浩渺、喜怒无常的大海,看到了远望人与风雨搏斗的惊心动魄,听见了每个人赤诚之心的跳动。
踏歌中华,爱自己的祖国吧!踏歌中华,去看看这个民族的底蕴究竟有多深吧!踏歌中华,偶尔听听这充斥了无情岁月的故事。五星红旗,越五洲,扬四海,响天地,震寰宇!中华踏歌,踏歌中华!
篇15:我穿越到了古代作文550字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今天又是风和日丽的一天,我背着新书包,走出了家门,行走在去学校的路上。天空中飘着蒙蒙细雨,一会儿就停了。我心想老天开眼呐,终于不下雨了,否则我就成了一个软绵绵的果冻了。突然,天空竟下起了倾盆大雨,真的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此时我还在街道上,也没有带伞,大雨很快淋湿了全身。
突然,又传来了一阵雷声,一道闪电从我的身上劈了下去!接着我就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蒙古草原上吃牛肉、饮美酒。这时,走来了一个身穿草木大衣,背着一把弓、带着一捆箭的骑兵对我说:“大王,金军向我们发起挑战,说我们只有30万蒙古大军应战,打不过他们百万大军,此战必是蒙古军和金军的生死之战!”我大喊一声:“金人太嚣张了,今天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说完,我就召集了蒙古大军,我跟他们说,“兄弟们,带上十天干粮,骑上战马,跟着我,杀破金军!”
我带着30万大军先攻下许城,再攻下了军城,来到了金军大本营。此时金军100万战士已经严阵以待,我挥了挥手,意识到金军的眼神上有杀气,就扔了一个火布。对面的金军被我们的火布打得是措手不及,金太宗说,“成吉思汗,你玩赖皮爽吗,兄弟们上!”我也下令,奋战到底。
我军打了三天三夜,还剩20万大军,又打一天,终于打败金军,我军可谓是马到成功,金军真的是太弱了。
我感到实在是太爽、太不可思议了!原来古代也那么爽!可我还没爽够,又一个响雷,把我劈回了现实。
篇16:古代励志成语故事掷地有声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晋朝的孙绰年轻时隐居会稽(在今浙江绍兴),游放山水十几年,后来写了篇《遂初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在章安(在今浙江台州)做官时,孙绰写了篇《游天台山赋》,说置身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 的天台山, 便会“恣语乐以终日,等寂默于不言”,辞致新奇,绘景如画。文章写成后,孙绰拿给朋友范荣期看,并开玩笑说:“你把它扔到地上,应当会发出金石之声。”荣期每读到佳句,总是说:“就应该这么写啊!”
当时人都以得到孙绰的文章为荣。
篇17:古代立志的名言警句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4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6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8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离骚》
9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10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1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2 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13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5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6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17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18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 植《赠白马王彪》
19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2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篇18:中国古代文人别号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半山老人--宋·王安石
山谷道人--宋·黄庭坚
淮海居士--宋·秦观
白石道人--宋·姜夔
石湖居士--宋·范成大
后山居士--宋·陈师道
芦山居士--宋·张元平
易安居士--宋·李清照
五柳先生--晋·陶渊明
青莲居士--唐·李白
香山居士--唐·白居易
东坡居士--宋·苏轼
六一居士--宋·欧阳修
幽栖居士--宋·朱淑贞
九华山人--唐·杜荀鹤
清真居士--宋·周邦彦
衡山居士--明·文征明
六如居士--明·唐寅
温陵居士--明·李贽
柳泉居士--清·蒲松龄
篇19:形容古代女子词语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一、古代女人别称: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对妇女有很多代称,这些代称大多是从妇女容貌和服饰两方面着眼,在此作简要介绍。
①、红袖。本指女子红色衣袖,代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对酒吟》:“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②、红裙。本指妇女穿裙,也指妇女。如唐代韩愈《醉赠诺z书》:“长安众富儿,盘馔罗膻荤;不解文字饮,惟能醉红裙。”
③、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胭脂和粉,也代指美女。如唐代李商隐《马嵬》:“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白成灰。”
④、粉黛。本指妇女涂在脸上粉和画眉用青黑色颜料,喻指美女。如唐代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⑤、蛾眉。本指女子细长而弯曲眉毛,借为美人代称。如唐代高适《塞下曲》:“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蝉娟守空闺。”
⑥、红颜。本指妇女美丽容颜,也代指美女。如清代吴伟业《圆圆曲》:“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⑦、裙钗。因妇女著裙插钗,因此称妇女为裙钗。如清代曹雪芹《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⑧、巾帼。本指妇女头巾和发饰,后成为妇女代称。如清代湘灵子《轩亭冤?赏花》:“新世界,旧乾坤,巾帼英雄叫九阍。”
篇20:将来,我要当一名军事科学家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陈奕达
理想是行动指南,是指路明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每个人都希望长大后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我的同桌她想当一名老师,为祖国培育未来的花朵;而我想当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我的外公和舅舅都是退伍军人,第一次看见他们穿军装的照片,多么威风,多么帅气,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只要凡是军品我都喜欢,我特别喜欢戴他们的军帽,还经常在腰间扎一条腰带,手拿玩具枪、玩具手榴弹,背上黄布军包,扮演军人玩打仗的游戏。那一刻,我心中就有了一个坚定的理想:长大以后,我要当一名光荣的军人。
为了早日实现这个理想,我开始暗暗努力。爷爷对我说:“奕达,你看,想要当一名军人,首先要能拿得动冲锋枪,所以你得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对吧?”我点了点头。于是,我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每周参加学校的训练。爸爸还给我买了简易篮球框,每天放学后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到小区里打篮球。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每个周末我都会去练习打乒乓球。
我觉得,想要当一名军人,还要有知识、有文化。于是每个周末,我便央求爸爸妈妈带我到图书馆、书店去看书。历史书、故事书、枪械书等是都我的最爱,书中各种各样漂亮的手枪、坦克、航母是最吸引我的。每次从图书馆看完书回家后,我都会把今天看到的最喜欢的枪械绘出来。到现在,我已经画了好几本了,没事的时候我都会把它们翻出来看看。
最近,经常听爸爸妈妈说什么“中美贸易战”,家里电视上也经常播放这类新闻,我就跟爸爸妈妈说:我要是一名军人的话,我就要去和美国打一仗!但是他们说,“中美贸易战”不是真刀真枪的战争,是没有硝烟的战斗,不是比谁的枪、炮、坦克厉害,是要看谁有知识、有文化!我似乎听懂了,大声说:“长大后我要做一名军事科学家。到那个时候,我能自己设计各种先进的武器,保护我们的祖国了!”他们听了都笑了,摇了摇头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好孩子!”
我知道,成为一名军事科学家的路还很漫长,会遇到无数的崎岖与坎坷,但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我一定为这个理想而努力奋斗,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军事科学家,报效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