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史典故:安步当车(优秀20篇)

浏览

3324

作文

1000

狡兔三窟历史典故

全文共 2341 字

+ 加入清单

冯驩虽然没收回账来,可是孟尝君的名声就更大了。秦昭襄王没能追上孟尝君,本来已经不高兴了,如今听说齐湣王又重用了他,更担了一份心。他就暗中打发心腹上齐国去散布谣言,说:“孟尝君收买人心,齐国的人光知道有孟尝君,不知道有齐王。孟尝君眼瞧着快要当上齐国的君王了。”他又打发使臣上楚国去对楚顷襄王说:“楚王死在敝国,实在是敝国上了齐国的当。秦王屡次三番要把楚王送回去,都给孟尝君拦住了。他如今执掌着齐国的大权,听说就要当齐王了。他要当上齐王,准得来打贵国和敝国。敝国情愿跟贵国联合起来,一块儿对抗孟尝君。请大王别计较以往,重新跟敝国和好吧。”

楚顷襄王听了秦国使臣的话,也打发人上齐国去散布谣言。齐湣王听见这些谣言,果然起了疑,收回了孟尝君的相印,叫他回到薛城去。

“树倒猢狲散”,孟尝君革了职,那些门客全都散了。孟尝君觉得挺凄凉。只有这位收账的冯先生还一步不离地跟着他,替他赶车,一块儿上薛城去。薛城的老百姓一听说孟尝君来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来迎接他。有的带了一只鸡,有的拿着一瓶酒,有的拿着牛肉,有的提着一筐子鸡子儿。大伙儿连拥带挤地都来献给孟尝君。孟尝君一见,感动得掉下眼泪来。他对冯驩说:“这就是先生给我买来的情义呀!”冯驩说:“这一点算得了什么?如今您能安居的地方只有这个薛城。俗话说,‘狡兔三窟’,您至少得有三个能安身的地方才能踏实。您要是能借给我这辆车马,让我上秦国去一趟,我准能再叫齐王重用您,增加您的俸禄。那时候薛城、咸阳、临淄三个地方,都会欢迎您。好不好?”孟尝君说:“全凭先生!”

冯驩到了咸阳,对秦昭襄王说:“如今天下有才干的人,不投奔秦国就投奔齐国。上秦国来的都想叫秦国强,齐国弱;上齐国去的都想叫齐国强,秦国弱。可见当今之世,不是秦国得天下,就是齐国得天下,这两个大国是势不两立的。”秦昭襄王听了他的话之后,您猜怎么着?他跪起来了,说:“先生有什么计策能叫秦国强大呐?”冯驩连忙请他坐下,说:“齐国把孟尝君革了职,大王知道了吗?”秦王装模做样地说:“我听说倒是听说了,可不大清楚。”冯驩说:“齐国能够有现在这样的地位,全仗着孟尝君。如今齐王听了谣言,革了他的官职,收回了相印。他这么以怨报德地对待孟尝君,孟尝君当然也怨恨齐王,大王趁着他怨恨齐王的时候,赶紧把他请来。要是他能够给大王出力,还怕齐国不来归附吗?齐国要一归附,天下可就是秦国的了。大王赶紧打发人用车马带着礼物上薛城去请他,还来得及。万一齐王反悔,再拜他为相国,齐国可又要跟秦国争高低了。”

这时候正巧樗里疾死了,秦王正要找人才,就依了冯驩的话,打发使臣带了十辆车马,一百斤黄金,用迎接丞相的仪式上薛城去迎接孟尝君。冯驩就告辞了,他说:“我先回去告诉孟尝君一声,免得临时匆促。”

冯驩来不及去报告孟尝君,就急急忙忙地一直到了临淄,求见齐湣王。他对齐湣王说:“齐国跟秦国是势不两立的两个大国,谁要是得到人才,谁就能够号令天下。我在道儿上听说秦国暗中去拉拢孟尝君,打发使臣带了十辆车马,一百斤黄金,用迎接丞相的仪式上薛城去迎接他。真要是孟尝君当上了秦国的丞相去号令天下,临淄、即墨不就危险了吗?”齐湣王真没防到这一招儿,挺着急地说:“怎么办呐?”冯驩说:“不能再耽误了,趁着秦国的人还没到,赶紧先恢复孟尝君的官职,再加封给他一些土地,孟尝君准得乐意。他做了相国,难道说秦国没得到大王的认可,就可以随便接走人家的大臣吗?”

齐湣王答应重新重用孟尝君。可是他嘴里虽是答应了,心里头还有点疑惑。他背地里打发人上边境上去打听秦国的动静。派去的人一到了边界上,就见那边大队的车马已经来了,一问果然是来接孟尝君的。他就连夜赶回临淄,向齐湣王报告。齐湣王连忙吩咐冯驩带了节杖去接孟尝君来做相国,另外又封给他一千户的土地。赶到秦国的使臣到了薛城,孟尝君已经官复原职了。秦国的使臣白跑了一趟。秦昭襄王只怪自己晚了一步。

早已散了的门客一听说孟尝君又当上了相国,争先恐后地都回来了。孟尝君生了大气,他跟冯驩说:“哼!他们还有脸来见我?”冯驩说:“人情本来就是这样的。倒不如好好地招待他们吧!”孟尝君向冯驩拜了一拜,说:“先生的话对。我就收留他们吧。”

孟尝君官复原职以后,秦昭襄王接连打败了韩国和魏国,占领了好几百里土地,就觉得秦国不应该再跟其余的六国并列着。七国的诸侯都称为“王”,怎么能够分别出来呐?秦昭襄王要把“王”改称为“帝”,可是他又不敢单独行动,就在公元前288年(周赧王27年,秦昭襄王19年,齐湣王36年),打发使臣上齐国去,请齐湣王也称为“帝”:秦王号令西方,称为“西帝”;齐王号令东方,称为“东帝”。这么着,秦国和齐国就能平分天下了。齐湣王听了秦国使臣的话,一时拿不定主意,就问孟尝君。孟尝君说:“诸侯没有不恨秦国的,大王千万别跟他一块儿干。”

呆了一个月,秦国又打发使臣来约会齐国一块儿去打赵国。可巧苏秦的兄弟苏代从燕国到齐国来。齐湣王问他对于改“王”为“帝”和进攻赵国的意见。苏代说:“秦国只请大王称帝,原是尊重贵国。不答应呐,得罪了秦国;答应呐,可就得罪了诸侯。我想还不如答应秦国所给的‘帝号’,可先别公开称呼。秦王改称了,让他先试试。要是秦国称帝之后,诸侯不反对,大王再称‘帝’也不晚。说到去打赵国,实在没有名目。赵国离秦国近,离齐国远,大王要是帮秦国去打赵国,打了胜仗,得到土地的是秦国,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呐?要打还不如去打邻近的宋国。宋王无道,宋国的人都管他叫‘暴君’。大王要打宋国,一来有征伐暴君的名目,二来有扩展土地的好处。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齐湣王挺赞成苏代的话,就接受了帝号,可是不公开用,准备去打宋国的暴君。后来“东帝”、“西帝”的称号用了两个月,就都取消了,仍然恢复了“秦王”、“齐王”的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典故:玉器和瓦罐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玉器瓦罐这个历史典故大家熟悉吗,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历史典故:玉器和瓦罐,体会其中的寓意吧!

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在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们周密的计划不能实施。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告诉韩昭侯。

有一位叫堂谿(xi)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候那里去,对韩昭侯说:“假如这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它的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不能盛水。”堂豁公又说:“有一只瓦罐子,很不值钱,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吗?”韩昭侯说:“可以。”

于是,堂谿公因势利导,接着说:“这就是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非常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却可以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可口的饮料倒进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至尊、举止至重的国君,如果经常泄露臣下商讨有关国家的机密的话,那么他就好像一件没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机密总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谋略了。”

一番话说得韩昭侯恍然大悟,他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话真对,你的话真对。”

从此以后,凡是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们在一起密谋策划的计划、方案,韩昭侯都小心对待,慎之又慎,连晚上睡觉都是独自一人,因为他担心自己在熟睡中说梦话时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听见,以至于误了国家大事。

堂谿公开导韩昭侯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智慧的人很善于说话,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能够虚心接受意见、不唯我独尊的人,才是明智的领导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唐伯虎与张灵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唐伯虎点秋香的电影,让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唐伯虎,那么大家知道唐伯虎与张灵历史典故吗,一起来看看吧!

唐寅(yín),又叫唐伯虎,是明朝有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是个风流才子,有关他的故事,流传下来不少。唐伯虎性情豪放,爱喝酒。他年轻的时候,跟一个号称“狂生”叫张灵的小伙子十分要好。俩人是街坊,常凑到一块饮酒作乐。

有一次,唐伯虎和张灵穿得破破烂烂的,装成了两个要饭的叫花子,上山去玩。走到山脚下,看见几个秀才坐在亭子里,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唐伯虎冲张灵挤了挤眼,二人就凑了过去。唐伯虎对秀才们说:“诸位作诗,我们俩能不能也诌(zhōu,编造)上几句啊?”秀才们看他俩那份穷相儿,心里直好笑,打算拿他们开开心,就答应了。

唐伯虎拿笔在纸上写了个“一”字,张灵接着写了个“上”;唐伯虎又写了个“一”,张灵又写了个“上”;连在一起是“一上一上”。秀才们看了哈哈大笑,这叫哪门子诗呀?唐伯虎没理会,接着又写了三个字:“又一上”。然后拉起张灵就走。

秀才们赶紧把他俩拦住了,让他们接着把诗作完。唐伯虎说:“我们得喝足了酒,才能作好诗。”秀才们想看看他俩还出什么洋相,就给他们倒满了酒。俩人一饮而尽。张灵再写了个“一上”。秀才们笑得东倒西歪:“闹了半天这两位‘才子’敢情就会写‘一上’啊!”唐伯虎不管他们的哄笑,自个儿又喝了一大杯酒,然后提笔一气续成了一道七言绝句: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向云低,

万里江天都在望。

秀才们一看,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叫花子还真不简单。再一回头,只见唐伯虎和张灵摇头晃脑,哈哈大笑地走了。

这一天,唐伯虎和张灵出去游玩,又喝了个大醉,张灵趁着酒意,说了个上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贾岛是唐朝后期的诗人,那个有名的“推敲”故事,讲的就是贾岛。张灵在这儿用了谐音异字,拿了个古人的名字——贾岛,来说他俩当时醉得东倒西歪的模样(“非假倒”——要真倒!),还真挺恰当。唐伯虎听了,稍微一琢磨,马上对了一句:

刘伶饮尽不留零。

刘伶(líng)是西晋有名的文人,顶能喝酒了。唐伯虎也用了谐音异字,拿刘伶的名字,来形容他俩喝得滴酒不剩的样子(“不留零”——一滴不剩!),太合适了。

[唐伯虎与张灵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鲁班造伞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鲁班从小就跟着爸爸学木工。他很聪明,又很用功,学了几年,就会造房子了,还会造桥。造桥,造房子,都是露天的活儿。他想:我们做工,难免雨淋日晒,那出门赶路的人,就更苦了。要是能做个东西,又遮太阳又挡雨,那才好呢。鲁班开始动起脑筋。他跟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一个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接着,他们隔一段路造一个亭子,造了许多亭子。这样,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雨来了,躲一躲,太阳晒得难受了,歇一歇,喘口气儿。

鲁班给大家办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可是鲁班自己挺不满意。他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们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吧。

还得再想办法!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可是得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非常轻巧呢?为了这个事儿,他吃饭不香,睡觉不甜。

一天,天气热极了,他一边做工,一边抹汗。忽然看见许多小孩子扑通扑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过了一会儿,他们上岸来,都摘了一张荷叶,倒过来顶在小脑袋上。

鲁班觉得挺好玩,就问他们:“你们头上顶着张荷叶干什么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鲁班师傅,您瞧,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抓过一张荷叶来,仔细瞧了一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一丝丝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鲁班心里一下亮堂起来,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式样,扎了个架子;又找了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得叫了起来:“这玩意儿挡雨遮太阳,轻轻巧巧。”

鲁班的妻子听见他大呼小叫,赶紧从屋里跑出来问他:“出什么事了?”

鲁班把刚做成的东西递给妻子。他妻子说:“不错,不错。不过,雨停了,太阳下山了,还顶着这个玩意儿走路,可就不方便啦。要是能把它收起来,那才好呢。”

“对,对!”鲁班听了很高兴,于是他跟妻子一起动手,把这玩意改成一个可以活动的东西,用着它,就把再它撑开;用不着,就再把它收拢起来。这东西是什么呢?它就是今天人们所用的伞。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曹髦的雄心历史典故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还在世的时候,曾梦见三马同槽吃草。曹操怀疑这马是指马腾父子。但是,马腾已经死了。曹操找来自己的谋士贾诩,让他解梦。

贾诩很不负责的说:“禄马,吉兆也。禄马归于曹,王上何必疑乎?”之后,曹操就不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然而,让曹操没想到的是,他死之后,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夺取的魏国的大权,这距离曹丕称帝也不过三十来年。

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已经七十岁了,所以他也就掌权了两年,就去世了。若是司马懿在地下能遇到曹操,可能会为他揭开三马同槽的谜底。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曹操无法再为曹魏做出什么了。

司马懿去世后,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当了大将军,二儿子司马昭当了骠骑大将军。司马师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把已经长大的曹芳给废除了,同时立了曹丕的孙子曹髦为帝。

当时,曹髦才13岁,司马师想的很好,曹髦年幼,只能任由他摆布,一定没能力反抗自己的。但是,司马师看走眼了,这也不怪他,谁让他一直有眼疾呢?曹髦虽然年龄小,但很有野心,他并不甘心当司马家的傀儡。

四年后,司马师因眼疾去世了,司马昭接替了大哥的大将军之位。司马师千叮咛,万嘱咐,要让司马昭管好手里的帅印。司马昭掌握了大权之后,自封高督公,允许佩戴兵器,穿着革履上大殿,就差称帝了。百官们也都是见风使舵的主,于是纷纷奏请司马昭代魏称帝。不过,司马昭给拒绝了,因为他铁了心要学曹操。

曹髦见此心中非常不安,他不想跟曹芳一样,被废除遭受侮辱,于是,决定拼死一搏。曹髦召集百官商量对策,准备先发制人,罢黜了司马昭。

中间有两个大臣却跟司马昭一心的,他质问曹髦:司马公为曹魏立下大功,陛下,你为何造反?曹髦心中难受极了,到底谁是皇帝,到底谁要造反?于是,曹髦怒气腾腾的回了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曹髦说完,就带人杀向了司马昭的府邸。不过,才走到半路,曹髦等人就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给拦了下来。之后,曹髦就去见曹家的历代祖先去了。

曹髦的雄心壮志没有实现,但是他临死前喊出的那句话,却成了流传千年的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狐假虎威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狐假虎威: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们带来狐假虎威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飞越大渡河的长征历史典故

全文共 2462 字

+ 加入清单

1936年5月,红军从云南皎平渡巧渡金沙江之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地区。顺利通过了大凉山的彝民区以后,红军的先头部队,又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赶了一百六十里路,来到了离大渡河只有十几里的安顺场地区,准备强渡大渡河。

渡过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极为关键的事件之一。如果渡河失败,红军就很可能被消灭。这种命运,在历史上早有先例。

七十多年前,太平天国的最后一支军队——由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十万大军,就没能及时渡河成功,被清军压进大渡河边的深山里,最后在峡谷里,被清朝军队包围和消灭了。

蒋介石发现红军也要走这条路时,十分高兴。同样的五月天,是山洪暴发十分频繁的时段;同样的行军路线和渡河方向;同样的渡口;同样有几倍的兵力在围追堵截……历史惊人地相似,让蒋介石认定红军将是第二个石达开部队,必定失败。

但是红军也知道石达开的故事,知道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时机。红军决心不重犯他的错误。

他们飞速行军,与彝民区的群众打好关系,于是,先头部队由当地的彝族人带路通过狭(xiá)窄的山道,悄悄地来到一个叫安顺场的地方。指挥员从高处俯视河岸,惊喜地发现有一只渡船正拴(shuān)在河边,还没有被敌人毁坏。

指挥员十分高兴,趁着夜色,叫醒了沉睡中的红军战士,率领部队急速奔向了安顺场渡口。

安顺场是大渡河边的一个小镇,当时有两个连的敌兵在把守,除了那只渡船,其他的都已经被毁坏了。敌人为什么会给红军留下一条船呢?

原来,安顺场对岸有敌人的一个团驻守,那个团的团长是本地人。他很了解红军必须经过的那些地方,知道红军来到河岸需要多少时间。

他毫不担心地告诉士兵:红军还要过很多天才能到这里呢。

他的妻子是安顺场本地的人,既然来到了安顺场,他就要去探亲访友,于是就留下了一条船。结果红军出其不意地占领了这个小镇,俘虏了团长和他的船。

当红军出现在安顺场时,那位团长正在同亲友吃吃喝喝,一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他得知红军已经到了大渡河边,惊讶的眼睛都快掉出来了,大呼:“不可能!”

大渡河的下游有敌兵两个团,上游的沪定城有敌兵三个团。这里两岸都是高山,河宽三百米,水深二十米。加上当时是五月,山洪爆发,河流湍急,河面比长江还宽。

河底礁(jiāo)石林立,一不小心就会被冲走或撞伤,根本无法架桥。所以要想过大渡河,只能靠渡船了。

指挥员反复思量过后,决定由一营完成强渡大渡河的任务。营长孙继先决定从营中的二连选派战士,但五个连的红军纷纷请战,争着请求乘唯一的一条船过河,去把对岸的船拖过来。

经过选拔,孙继先宣布了由十六名战士组成的“突击队”的名单。这16名勇士跨出队伍排成一排,脸上是十分坚毅的神情。

孙继先拍拍其中一名战士的肩膀,鼓励他们奋勇向前。正在这时,队伍中又跨出一名战士。营长一看,是二连的通信员陈万清。

“万清,有什么事?”孙继先见陈万清哭丧着脸,就问他。

陈万清跑步来到营长面前:“营长,我也要参加突击队!”

“你别着急,慢慢说。”

“跟着部队这么久,我还没参加过一次突击行动,不行!我也要参加!”陈万清把脸一抹,十分坚持的样子。

营长一时没有说话。

陈万清见营长犹豫着,赶紧又说:“营长,我身强力壮,水性又好,您就让我去吧!”

营长被这位年轻的战士感动了,批准他的要求。陈万清高兴得直跳,飞快地站到突击队的队列中。

十七名勇士,怀揣着十七颗火热的心。营长给他们每人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五六颗手榴弹,还有一把大刀,叮嘱他们一定要小心。

1935年5月25日,由二连连长兼突击队长熊尚林,带领十七名勇士开始强渡大渡河。因为只有一只渡船,熊尚林对勇士们说:“红军的希望就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坚决消灭对岸的敌人!”

同时,为了掩护渡船过江,红军在南岸的山坡上架起机关枪,组成掩护火力网,集中扫射对岸敌人的阵地。团长杨得志下令大炮、机枪、步枪一起向对岸的敌人开火。

当时红军只有一门大炮,而且没有几发炮弹。被称为“神炮手”的红军战士赵章成大显身手,只用两发炮弹就把对岸敌人的碉(diāo)堡炸飞了。

渡船开始过江。滚滚的江水,把载着红军战士的小船一会儿推向浪尖,一会儿又抛到谷底。江水怒吼着,敌人的枪炮也怒吼着,战士们的耳中什么也听不见了,只在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要渡过河去!

敌人的枪弹炮弹落在小船周围,形成一道又一道水上火网,掀起巨大的波浪。

船颠簸得很厉害,随时有翻船的危险。在南岸观战的将士个个屏(bǐnɡ)住呼吸地注视着,怕这些人会被消灭掉。突然,一发炮弹在船边爆炸了,船身一阵倾斜,船上的战士们用力撑着,船才没翻。

又一阵子弹打上了小船,一个战士手臂负伤了,使不出力量,渡船一下子向下游滑下几十米,撞在一块大礁石上,掀起了巨大的水柱。岸上的战士们顾不上惊叫,一个劲儿地呐(nà)喊着。

只见船上的红军沉着应战:有的用竹蒿(ɡāo)使劲撑着;有的干脆下水用后背拼命顶着船;还有的用手撑着岩石……经过一番努力,小船才又继续前进。

在战士们的英勇抗争下,终于,离对岸只有五、六米了。敌人像疯了一样,火力都集中到了小船,还有一股敌人从碉堡里冲出来,到渡口拦截。

在这关键的时刻,南岸红军的大炮和机枪猛烈地开火了,在火力的掩护下,勇士们迅速跳下船,冲上对岸。只见十几米高的峭壁矗(chù)立在岸边,只有一道口子修着石阶,向上直通到敌人的碉堡。

突击队员爬上了岸,迅速地隐蔽起来,接着缓慢地攀登上峭壁。架起了自己的机关枪,一阵暴雨般的枪弹和手榴弹,敌人的碉堡被红军战士拿下了。逃跑的敌人退到下一道防线,渡口是红军的了!

控制了两岸之后,渡船飞快地返回南岸,还拖回另外两只船。营长孙继先立即带领第二批突击队员迅速过江,保护渡口安全。就这样,几天时间,红一团的人马全部过了河。

红军主力赶到了,这个时候河水更加湍急,摆渡变得越来越困难了。风高浪大时,运一船人过河需要四个小时。按这个速度,只凭这几条小船,要把全军人马和给(jǐ)养运过河去,需要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而后面的追兵马上就要到了。

毛泽东亲自来到安顺场渡口,经过仔细研究,决定攻占敌人驻守着的泸定桥。另一场令人惊心动魄的战斗就要打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历史典故的歇后语

全文共 1467 字

+ 加入清单

“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历史典故歇后语,供大家阅读!

关于历史典故的歇后语(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典故出自晋·苻朗《苻子·方外》,文载:“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

今多比喻心甘情愿的落入别人的谋划。类似的故事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于历史典故的歇后语(二):齐桓公的老马——迷途知返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出处】: 《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是非常有名的。虽然其家世代为官,但他八岁丧父,十二岁丧母,家境非常贫寒。而陶渊明人穷志不短,勤奋读书。后来,他在叔父的引荐下成为彭泽(今属江西)县令。然而,陶渊明本性热爱自然,上任没几天便思念故土,想辞官归去。他觉得,出来当官只是为了糊口,可衣食无忧之后却由于所做之事违反了内心本意,非常痛苦。不久,陶渊明的妹妹在武昌(今河北鄂城)去世。他想立刻去吊唁,于是辞去了官职。就这样,陶渊明仅当了八十多天的官就又过上了田园生活。又据记载,陶渊明是因不肯屈从于郡里派来的一个盛气凌人的督邮,才交出官印,隐居田园的。陶渊明隐居后,便写下了《归去来兮辞》,也就是成语迷途知返的出处。在这篇赋的序中,他总结了自己走过的生活道路,认识到过去虽已无可挽回,但未来的事还来得及弥补。意思是出来当官已错,现在归隐还来得及。自己确实迷失了道路,好在虽迷了路但还知道回来。他的许多田园诗正是在此之后创作出来的。

关于历史典故的歇后语(三):赵括打仗——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关于历史典故的歇后语(四):鲁班皱眉头——别具匠心

别:独特的;具:具有;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也作“独具匠心”、“匠心独运”。

[语出] 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关于历史典故的歇后语(五):陈胜扯旗——揭竿而起。

陈胜字涉,阳城人,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戌渔阳,与阳夏人吴广在蕲县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旗。在陈县(今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声势浩大,震撼暴秦。起义失败后,被车夫庄贾杀害,部将吕臣又斩庄贾,迁葬陈胜于芒砀山。西汉以陈胜首倡反秦之功,高祖时为涉置守冢30家,免其赋税杂役,以守护墓地,东汉后渐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有关一线天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26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在多少年前,诸暨有个年轻人,名叫石娃。他既聪明又健壮,不但是种田能手,还是个手艺出众的石匠。每天早晚,他总是带着榔头、凿子,招呼村里的青年们一起,到山上去打凿岩石。不管春夏秋冬,不论风霜雨雪,一天也没有间断过。慢慢地他把村边的山头都有变得玲珑俊秀,景色特别美丽。

石娃住的村子里,有个姑娘名叫花妹。花长得像一朵刚开放的牡丹。她心灵手巧,绣花绣得好极了,没有一个姑娘能赶上她的,每天,花妹和村里的姑娘们一道,坐在窗口绣花,绣呀绣呀,她们把所有美丽的花朵都绣在锦上,再把这些美丽的锦绣做成衣裳穿,大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花妹还会唱歌,只要她开口一唱,花儿就会开放,鸟儿就会飞舞,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有会欢笑。石娃在山上凿石头,听到她的歌声,颈头更大了。

石娃爱着花妹,花妹喜欢石娃,他俩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一定要等到石娃把山上的石头都凿完。等到花妹把四季的花朵都绣完,到这时候,他俩才成亲。全村人都喜欢花妹和石娃,说他们是天生的一对。

好日子终于盼到了,这一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石娃凿完最后一块石头,花妹也绣完最后一根丝线,他俩双双跑到村外的小溪边。花妹撒开自己的辫子,让清清的泉水冲洗着长发。花妹的长发浸在水中,溪水就打起漩涡来了,“哗啦,哗啦”不住地欢笑;溪边的那棵桃树,见了美丽的花妹,便在树顶上开出一朵特别鲜艳的桃花来。石娃攀上去,摘下桃花,插在花妹第一次挽起的发卷上。月亮当空照,星星眨眼笑,天上的仙女们一个个都探头张望,谁不羡慕这人间的这一对呀!

站在云头的雷神也看见了;石娃和花妹是那么快活,那么亲密。他越看越眼红,恨恨地想:人间竟有人比我活得快活,那可不成,这样美丽的姑娘应该是属于我的呀!于是他抹了一下黑脸,变成一个粗大的黑脸汉,到地下来了。

花妹打扮好了,和石娃双双地回到村里来,村里人把他俩拥上最美丽的一座小山上,在那里,大家已经给他们盖好了一座新房。全村的男女老少,在山上欢天喜地过了一夜,直到快天亮的时候,才渐渐散了回去。

客人散尽了,石娃和花妹正想进屋去,突然,月亮不见了,乌云压住头顶,只听得从远处滚来一阵可怕的声音,雷神在山头上出现了,雷神嘻皮笑脸地去拉花妹,说道:“美人儿,随我到天上去吧,”花妹又急又气,一伸手“噼啪”打了两记耳光。石娃赶过来。一膀子把他撞得老远。雷神挨了打,怎肯罢休!他眼珠子一转,就是两道闪电,嘴巴一张,就是一声响雷;他袍袖一挥,狂风刮来了,暴雨落下来了。闪电刺得人眼花,响雷震和人耳聋,狂风刮得人站不住脚,暴雨打的人抬不起头。花妹和石娃紧紧依偎着,誓死也不分离!雷神用手在石娃和花妹中间一劈,“忽”地一道青光闪过,山头劈成两半;雷神以吹了一口气,花妹站着的这一半山头,立刻就飞将起来。石娃机灵地纵身一跳,攀住这半边山头上树藤。飞呀,飞呀,愈飞愈快,愈飞愈高。石娃只听到耳边呼呼风响,渐渐地,他的头晕了,眼花了,他的双手不知不觉变成了两只翅膀,再也攀不住了。他就用牙紧紧地咬着树藤不放;可是,他的嘴巴也越来越长,越来越尖,越来越硬……最后,这半边山头飞到了杭州灵隐的上空,“轰隆”一声落到地面上,把石娃震得昏晕过去了。

石娃清醒过来,看看自己已变成了一只长嘴巴的鸟儿,觉得很伤心。这时,他隐隐约约地听到一阵歌声,多熟悉的歌声呀!于是,他就展翅飞到山头上,朝四周看看:山上的石刻是自己领头雕的,山上的树木是自己领头栽的,他下就认出来了,这就是从他的家乡飞来的那半边山头呀!他把耳朵贴在岩石上听听,歌声更清晰了,再厚的岩壁也隔不断花妹的歌声呀,花妹一定在这山头底下!石娃听好了一个位置,便在岩石上啄起来,啄了一天,又啄一天,啄得岩石直冒火星。

花娃正在唱歌,忽然隐隐地听到头顶上有“笃,笃”的声音,他屏住呼吸静静地听,一点也不错!声音一声比一声清晰,一声比一声响亮,这一定是石娃在凿石头!花妹高兴极啦!就拔下头上的银钗,对着洞顶发出声响的地方挖起来,他要让石娃少费一点力气,早点把岩石凿穿。这样,石娃上山顶上啄,花妹在山洞里挖,石娃尖喙啄破了,花妹的银钗也磨得只剩短短的一截了。过了不知多少时候,石娃一啄啄到一支银钗,岩石终于啄通啦!一线和煦的阳光射进黑洞,石娃从来这一线缝隙飞进洞里去,在花妹的身边飞了三圈,花妹立刻也变成一只美丽的鸟儿,双双迎着太阳,向天空飞去。

飞呀,飞呀,石娃和花妹冲破蓝天,穿过白云,一直飞到天上。他们找到了雷神,一齐拍拍翅膀冲过去,“笃,笃”两声,把雷神两只铜铃眼都啄瞎了。从此以后,雷神成了个瞎子,只能在天上吼叫,再也不敢到地下来为非作歹了。

至今诸暨城外还有一座“半边山”;从那里飞走的另外半座山,就是现在杭州灵隐寺的“飞来峰”。飞来峰上有个小孔叫“一线天”,那就是当年石娃把花妹救出来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典故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张融是南朝齐国的官员,深受齐太祖萧道成的器重。一次,皇帝派人给他送来一件旧衣服,说是自己以前穿的,叫裁缝根据他的身材改好了,一定会合身的,张融收到后非常感激齐太祖的知遇之恩。

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也讲了一个“量体裁衣”的故事:从前,京城有个裁缝匠,他在给人做衣服时,对穿衣人的性格、年龄、相貌,以至这人什么时候中举等,都要详细询问一番,别人感到不理解,他说出了一套“短长之理”:如是年轻时中举,他必定性情骄傲,连走路都要挺胸凸肚,因此衣服要做得前长后短;如果年老才中举,大都意志消沉,走路难免要弯曲腰身,衣服要做得前短后长。体胖体瘦,腰有宽有窄;性急性慢,衣服长短有别。钱泳认为这个成衣匠很高明,不单单机械地量尺寸,而根据对象的特点决定衣服尺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典故成语故事6:孟母三迁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zhǎng)氏守节。孟子家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他就学了些丧葬之类的事。孟母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就学了些做买卖和屠宰的东西。孟母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上下五千年,产生了无数历史故事。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庄周梦蝶】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理:庄周梦见自己化作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怡然自乐。梦醒以后,自身依然是庄周。因此说,不知是庄周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化为庄周。后世遂以“庄周梦蝶”比喻人生如梦幻,难以究诘。

唐李商隐名作《锦瑟》云:“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诗中额联即用此典

【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古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

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历史典故:后羿射箭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历史典故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成语或者短语,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历史典故:后羿射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后羿射箭:平常心下的百步穿杨

【出处】(前秦)苻朗《苻子》。

【释义】后羿:史上留名的,共有两位后羿。一位生于尧帝时代,一位生于夏朝时代,本文中指后者。

【历史典故】

神射手后羿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箭箭都射中靶心,从来没有失手过。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旁人那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后羿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射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赔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

【成长心语】

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当射箭的成绩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时,他就无法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患得患失、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是我们获得成功的大碍。我们应当从后羿身上吸取教训,面临任何情况时都应尽量保持平常心。在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在平时学习时的成绩很好,但到考试时却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其实是因为过于注重考试的结果而无法集中精力于眼前的考试而导致的。所以,在面临重大的事件时,拥有平和的心态对于一个人来讲尤为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湘妃竹由来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庄稼被冲毁,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不安,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

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并不贪图享乐,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

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日胜利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帝依然杳无音信,她们担心了。娥皇说:“莫非他被恶龙所伤,还是病倒他乡?”女英说:“莫非他途中遇险,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还不如前去寻找。于是,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

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终于来到了九嶷山。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耸立着三块大石头,翠竹围绕,有一座珍珠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异,便问附近的乡亲:“是谁的坟墓如此壮观美丽?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耸立?”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她们:“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原来,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撒在舜帝的坟墓上,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三块巨石,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难过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她们悲痛万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睛流干了。最后,哭出血泪来,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娥皇和女英的眼睛,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紫荆花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在香港的历史上还有一段关于紫荆花的悲壮故事:1898年6月19日,《展拓香港租界专条》在紫荆城签订,英国政府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称新界),租期99年,两个月后,英方不顾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强行提前举行占据仪式,数千名民众揭竿而起,武装保卫自己的家园,反攻英国军营,使英军受到重创,但民众也遭到残酷的镇压,新界10万人口丧失了土地。劫变过后,村民们在桂角山建造了一座大型坟墓,合葬那些壮烈牺牲的英雄。后来桂角山上长出一棵从前没见过的开着紫红色花朵的树。

几年后,那种花开遍了新界山坡,色彩缤纷,尤其是清明前后,花期正盛,像是对烈士的缅怀,民众将其命名为紫荆花。

在中国古代,紫荆花常被人们用来比拟亲情,象征兄弟和睦、家业兴旺。它来源于这么一个典故:传说南朝时,京兆尹田真与兄弟田庆、田广三人分家,当别的财产都已分置妥当时,最后才发现院子里还有一株枝叶扶疏、花团锦簇的紫荆花树不好处理。

当晚,兄弟三人商量将这株紫荆花树截为三段,每人分一段。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树时发现,这株紫荆花树枝叶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落。田真见此状不禁对两个兄弟感叹道:“人不如木也” 。后来,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来,并和睦相处。那株紫荆花树好像颇通人性,也随之又恢复了生机,且生长得花繁叶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宋徽宗赵佶双面人生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491 字

+ 加入清单

话说北宋王朝经历了140多年,帝位从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一直传到八帝宣和年,也就是我们在《水浒传》里看到的那个腐败昏庸的徽宗皇帝,内忧外患不断,宋徽宗赵佶只顾着自己欣赏字画、女人,宠信道教和蔡太师、童贯、高俅、王黼之流的贪官,后宫藏着一万多名全国挑选出来的美少女,天天不是喝酒听曲就是忙着采阴补阳,根本无心管理国家大事。

赵佶是宋神宗的第11子,他的生母姓陈,因为是庶出,原本是没有资格继位的。可是,赵佶从小性格方面就比较狡猾。中国古代评价一个男人成功与否,主要是看他是否当官,官当得大不大。皇帝是最大的官了,天下男人很少有不想要这个位置的。为了能够当上皇帝,为了多点机会,赵佶就特别孝顺嫡母向太后,每天都去请安,对自己的生母反而冷淡了。嫡母向太后果然对他印象不错,后来帮他当上了皇帝。

可是,宋徽宗赵佶实在不是个当皇帝的料,非让他继承皇位实在是历史的误会。

和李后主一样,宋徽宗同样是“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相同的还有,两个人都是才子皇帝,喜欢诗词书画,痴迷艺术但不擅长治国安邦;国家都亡在了自己的手上;最终都成了寄人篱下的亡国奴,都惨死在异国他乡。“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不同的是,李后主信佛教,而宋徽宗信道教。

赵佶喜欢享受,佛教的苦苦修行,对他没有诱惑力,他宁愿在声色香味触法这六尘的世界里尽情享乐,他宁可信道而不信佛。他最初也曾经想通过节制欲望来成佛,但是,蔡京劝他,那未来太空灵,不如通过纵欲的采阴补阳来得实在,在享尽人间乐事的同时,也可以成仙。

赵佶崇信道教,他把道教放在其他宗教之上,光皇家出钱养活的职业道士就有2万多人,这些人很体面地出入宫廷,还有个很牛的名字,叫“金门羽客”,还在全国设立“道官”26级。他亲自把道教推到“国教”的地位,甚至,自己也接受道士给他的尊号——“教主道君皇帝”。

这个赵佶荒唐到什么程度?他派人从全国各地精心选择了一万多天真少女,作为他采阴补阳的“补品”,蔡京说这些“补品”可以帮他求得长生。赵佶用什么样的金屋来藏这些娇娇女呢?就藏在从后宫到万岁山的特殊别苑里面。

文人皇帝赵佶,一边欣赏着从全国各地搜罗来的著名碑帖字画,一边看着从全国各地收集到的奇花异石、珍禽怪兽,一边享用着从各地挑选来的采阴补阳“补品”。他有65个孩子,其中儿子31个,女儿34个。这,恐怕也是他长期采阴补阳的成果吧?

本该“授命于天”、“代天牧民”的赵佶就这么瞎胡闹,这种没有人性的、极度的腐败岂有不受到报应之理?后来金人把他抓去的同时,也把他的这些个孩子能找到的都抓去了。生了那么多,最后他得到了什么?一场空,白忙乎了。

宋徽宗在金兵营中给过去的两个大臣的信中写到,“山河,都是为大臣所误。今日使我父子离散至此,追念痛心,悔恨何及”。他把责任都推到了大臣身上,好像自己没什么责任似的。其实,这次金兵南下,就是赵佶自己出主意勾引他们来的。《宋史》中说,如果不是赵佶主动搞小阴谋诡计勾引金人,“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赵佶为什么要这么干?为了自保,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知道,宋国和辽国在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时代就签定了澶渊之盟,这是一个长期友好的和平条约,两国不再打仗,而是互称兄弟。宋答应每年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两国的皇帝以兄弟相称,互相庆吊,文书来往互称南北朝,宋称南朝,辽称北朝。虽然对宋不太公平,甚至于屈辱,但是,能够维持宋朝的百年和平,总比年年打仗强吧。

宋朝到了赵佶时代,国力日渐衰弱,赵佶诗、词、书、画都不错,可当皇帝不行,不干正经事。而且任用的尽是一帮拍马屁的家伙,比如《水浒传》里所写的太师蔡京,太尉高俅(曾当过苏东坡的书僮),都实有其人。高俅在《水浒传》里是出了名的坏蛋,从小就是个二流子,一点正事不干,因为“帮了一个生铁王员外儿子使钱,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被他父亲开封府里告了一纸文状,府尹把高俅断了二十脊杖,送配出界发放,东京城里人民不许容他在家宿食”。这么一个小混混,居然当上了重要部门的官员,大宋朝殿帅府的宝座让他坐了。凭借什么?就凭他会踢球,偏偏宋徽宗赵佶也好踢球。

赵佶如此随意任用官员,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宋徽宗和那个著名妓女李师师的风流事,全东京城都知道了。有一次,宋徽宗春心荡漾地来到李师师的卧室,手里拿着金黄色的新鲜橙子,说是江南进献的,让李师师尝尝鲜。李师师少不得陪着开心,二人的悄悄话让躲在床下的周邦彦听了个不亦乐乎。听了就听了吧,文人的毛病就是手痒,有暴露癖,后来竟然把这个尴尬情景写进《少年游》词里。这《少年游》的词是这样写的: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吹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而那个不知深浅的李师师呢,竟然把这首《少年游》唱给了宋徽宗听。宋徽宗问谁填的词,李师师如实说,是周邦彦。

这还了得?自己的隐私被臣子偷听了。龙威何在?皇帝的面子往哪放?宋徽宗恼羞成怒,回到宫里就把蔡京叫过来训斥说,开封府有个监税官叫周邦彦,听说他很不称职,怎么不见京尹处理呢!蔡京马上找来京尹,把情况说了。京尹说,周邦彦人不错的,完成的任务也最好。蔡京说,皇上对他不满,要处置他,你就照办吧。最后,给周邦彦安了个“职事废弛”的罪名,赶出了京城。

上行下效,那个和蔡京争夺相位的王黼,长得很帅,可就是不干正事,除了贪污受贿,就是变态地玩女人。他在卧室内放一张花团锦簇的大床,周围放着几十张“卫星”般的小床,他让家里养的几十个姬妾一丝不挂地睡在小床上,然后他挑选受宠的姬妾陪他做爱,一旦宠妾叫床,周围小床上的裸体姬妾们要一起充当拉拉队员,吆喝着加油助威,谁叫得声音大就奖励谁。

连高官、皇帝都没有羞耻感了,低级下流,完全不顾及朝廷的体统,在宫廷里竟然大搞淫乱活动,有的时候,赵佶还参与这样的集体淫乱,君臣尽欢。有一次宫廷宴会,著名的浪子宰相李邦彦竟然脱光了衣服进行色情表演,赵佶这个皇帝还兴高采烈,不巧被皇后撞见,皇后叹息说:用这样的人当一国之相,国家还有希望吗?这话我可不是乱说,也不是什么“戏说”、野史,这事在《宣和遗事》上记载得清清楚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袁崇焕大战宁远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69 字

+ 加入清单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熊廷弼是个很有才能的将领,可是担任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的王化弼却认为熊廷弼出关,影响了他的地位,千方百计阻挠熊廷贞的指挥。公元1622年,努尔哈赤向广宁进攻,王化贞带头逃进关内。熊廷弼无法抵御,只好保护一些百姓退到山海关内。

广宁失守,明王朝不分青红皂白,把熊廷弼和王化贞一起打进大牢。魏忠贤趁机向熊廷弼敲榨勒索,要熊廷弼拿出四万两银子,才免他死罪。熊廷弼是个正派人,哪来这些钱,当然拒绝。阉党就诬陷熊廷弼贪污军饷,把他处死。

明王朝杀了熊廷弼,派谁去抵抗后金军呢?掌管军事的兵部衙门正在着急。恰恰在这个时候,主事(官名)袁崇焕忽然失踪。衙门里的人找到他家里,家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去向。过了几天,袁崇焕才回来,原来他看到国事危急,单独一个人骑着马到山海关外视察去了。

袁崇焕详细研究了关内外的形势,回来向兵部尚书孙承宗报告,并且说:“只要给我人马军饷,我能负责守住辽东。”

一些朝廷大臣正被后金的攻势吓破了胆,听袁崇焕自告奋勇,也都赞成让袁崇焕去试一试。明熹宗批准给他二十万饷银,要他负责督率关外的明军。

关外经过几年战争,一片荒凉,遍地都是死亡兵士的尸骨,加上冰天雪地,野兽横行,环境十分艰苦。袁崇焕出关后,带着几个随从兵士,连夜在荒野上骑马奔驰,天没亮就到了宁远(今辽宁兴城)的前屯。他在那里收容难民,修筑工事。那里的将士对袁崇焕的勇气和毅力,没有一个不钦佩的。

袁崇焕在关外,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决心派兵进驻宁远,在那里修筑防守工事,他把他的主张报告朝廷后,立刻得到孙承宗的支持。

袁崇焕在宁远筑起三丈二尺高、二丈宽的城墙,装备了各种火器、火炮。孙承宗还派了几支人马分驻在宁远附近的锦州、松山等地方,声援宁远。

袁崇焕号令严明,受到军民的爱戴。关外各地的商人听说宁远防守巩固,从四面八方拥到宁远来。辽东的危急局面很快扭转过来。

正当孙承宗、袁崇焕守卫辽东有了进展的时候,却遭到魏忠贤的猜忌。魏忠贤唆使阉党说了孙承宗不少坏话,孙承宗被迫离职。

魏忠贤排挤了孙承宗,派了他们的同党高第指挥辽东军事。高第是个庸碌无能的家伙,他一到山海关,就召集将领开会,说后金军太厉害,关外没法防守,要各路明军全部撤进山海关内。

袁崇焕坚决反对撤兵,他说:“我们好容易在关外站稳脚跟,哪能轻易放弃!”

高第硬要袁崇焕放弃宁远。袁崇焕气愤地说:“我的职守是防守宁远,要死也死在那里,决不后撤。”

高第说不服袁崇焕,只好答应袁崇焕带领一部分明军留在宁远,却下命令要关外其他地区的明军,限期撤退到关内。这道命令下得十分突然,各地守军毫无准备,匆匆忙忙地退兵,把储存在关外的十几万担军粮丢得精光。

努尔哈赤看到明军撤退的狼狈相,认为明朝容易对付,公元1626年,他亲自率领十三万大军,渡过辽河,进攻宁远。

那时候,守在宁远周围几个据点的明军都已经撤走,宁远城只剩下一万多兵士,处境十分孤立。但是袁崇焕并不气馁。他咬破指头,写了一份誓死抗金的血书,给将士们看,并且说了一番激励大家的话。将士们听了,都感动得热血沸腾,纷纷表示一定跟着袁将军一起死守宁远。

接着,袁崇焕就命令城外百姓全部带了粮食、用具撤进城里,把城外的民房烧掉,叫后金军队来了没有粮食和掩体。他向城里的官员分派了任务,有的管军粮供应,有的清查内奸。他还发信给山海关的明军守将,如果发现宁远逃回关内的官兵,要他们就地处斩。这几道命令一下,宁远的人心都安定下来,大家除了一心一意守城杀敌之外,没有别的念头。

过了二十来天,努尔哈赤带领后金军气势汹汹地到了宁远城下。大批后金兵士头顶盾牌,冒着明军的箭石、炮火,猛烈攻城。明军虽然英勇抵抗,但是后金兵倒下一批,又来一批。在这紧急的关头,袁崇焕下令动用早就准备好的大炮,向后金军发射。炮声响处,只见一团火焰,后金兵士被轰得血肉横飞,留下的也被迫后撤。

第二天,努尔哈赤亲自督战,集中大股兵力攻城。袁崇焕登上城楼瞭望台,沉着地监视后金军的行动。直等到后金军冲到逼近城墙的地方,他才命令炮手瞄准敌人密集的地方发炮。这一炮使后金军受到更大伤亡。正在后面督战的努尔哈赤也受了重伤,不得不下令撤退。

袁崇焕听到敌人退兵,就乘胜杀出城去,一直追赶了三十里,才得胜回城。

努尔哈赤受了重伤,回到沈阳,跟他的部下说:“我从二十五岁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没想小小的宁远城攻不下来。”他又气又伤心,加上伤势越来越重,拖了几天,就咽了气。他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接替他做了后金大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典故:霸王项羽自刎乌江

全文共 150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历史典故,供您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您。

霸王项羽自刎乌江

公元前202年,韩信布置十面埋伏,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垓音gāi)。项羽的人马少,粮食也快完了。他想带领一支人马冲杀出去。但是汉军和诸侯的人马把楚军包围得重重叠叠。项羽打退一批,又来一批;杀出一层,还有一层;这儿还没杀出去,那儿的汉兵又围了上来。

项羽没法突围,只好仍回到垓下大营,吩咐将士小心防守,准备瞅个机会再出战。

这天夜里,项羽进了营帐,愁眉不展。他身边有个宠爱的美人名叫虞姬,看见他闷闷不乐,陪伴他喝酒解闷。

到了定更的时候,只听得一阵阵西风吹得呼呼直响,风声里还夹着唱歌的声音。项羽仔细一听,歌声是由汉营里传出来的,唱的净是楚人的歌子,唱的人还真不少。

项羽听到四面到处是楚歌声,不觉楞住了。他失神似地说:“完了!难道刘邦已经打下西楚了吗?怎么汉营里有这么多的楚人呢。”

项羽再也忍不住了,随口唱起一曲悲凉的歌来: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音zhuī)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歌的意思是:“力气拔得一座出,气魄能压倒天下好汉,时运不利,乌骓马不肯跑。马儿不肯跑有什么办法?虞姬呀虞姬,我拿你怎么办?”)

项羽一连唱了几遍,虞姬也跟着唱起来。霸王唱着唱着,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旁边的侍从也都伤心得抬不起头。

当夜,项羽跨上乌骓马,带了八百个子弟兵冲过汉营,马不停蹄地往前跑去。到了天蒙蒙亮,汉军才发现项羽已经突围,连忙派了五千骑兵紧紧追赶。项羽一路奔跑,赶到他渡过淮河,跟着他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又跑了一程,迷了道儿。

项羽来到一个三岔路口,瞧见一个庄稼人,就问他哪条道儿可以到彭城。那个庄稼人知道他是霸王,不愿给他指路,哄骗他说:“往左边走。”

项羽和一百多个人往左跑下去,越跑越不对头,跑到后来,只见前面是一片沼泽地带,连道儿都没有了。项羽这才知道是受了骗,赶快拉转马头,再绕出这个沼泽地,汉兵已经追上了。

项羽又往东南跑,一路上,随从的兵士死的死,伤的伤。到了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再点了点人数,只有二十八个骑兵。但是汉军的几千名追兵却密密麻麻地围了上来。

项羽料想没法脱身,但是他仍旧不肯服输,对跟随他的兵士们说:“我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历过七十多次战斗,从来没打过一次败仗,才当上了天下霸王。今天在这里被围,这是天叫我灭亡,并不是我打不过他们啊!”

他把仅有的二十八人分为四队,对他们说:“看我先斩他们一员大将,你们可以分四路跑开去,大家在东山下集合。”

说着,他猛喝一声,向汉军冲过去。汉兵抵挡不住。纷纷散开,当场被项羽杀死了一名汉将。

项羽到了东山下,那四队人马也到齐了。项羽又把他们分成三队,分三处把守。汉军也分兵三路,把楚军围住。项羽来往冲杀,又杀了汉军一名都尉和几百名兵士。最后,他又把三处人马会合在一起,点了一下人数,二十八名骑兵只损失了两名。

项羽对部下说:“你们看怎么样?”

部下都说:“大王说的一点不错。”

项羽杀出汉兵的包围,带着二十六个人一直往南跑去,到了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恰巧乌江的亭长有一条小船停在岸边。

亭长劝项羽马上渡江,说:“江东虽然小,可还有一千多里土地,几十万人口。大王过了江,还可以在那边称王。”

项羽苦笑了一下说:“我在会稽郡起兵后,带了八千子弟渡江。到今天他们没有一个能回去,只有我一个人回到江东。即使江东父老同情我,立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再见他们呢。”

他把乌骓马送给了亭长,也叫兵士们都跳下马。他和二十六个兵士都拿着短刀,跟追上来的汉兵肉搏起来。他们杀了几百名汉兵,楚兵也一个个倒下。项羽受了十几处创伤,最后在乌江边拔剑自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张纲埋轮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顺帝时,朝政十分腐败。大将军梁冀和宦官曹节曹腾等勾结,横行不法,无法无天。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只好纷纷起来反抗,举行起义。

谏议大夫周举上书给汉顺帝,说:“要消灭盗贼,必须先把地方官查一查,爱护人民的应该升职,*官污吏就应该查办。”

汉顺帝感到周举说的很有道理,就下了诏书,大赦天下,接着派周举、杜乔、张纲等八个大臣分头去各地视察。

这八个人中,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张纲是最年轻的一个。他认为要整顿政治的话,首先要惩办的,是朝廷上那些违法乱纪的大官;那些违法乱纪的大官受到 了惩处,那些地方上的小官就不敢胆大妄为了。他到了洛阳都亭,就把他的车毁了,把车轮埋在地下,不继续前行了。有人问他:

“你怎么啦?”

张纲气呼呼地说:“豺狼当道,何必去查问狐狸?”

于是,他就上书弹劾大将军梁冀。当时,汉顺帝正宠着梁皇后,梁家的子弟和亲戚布满了朝廷,他们说:

“张纲这小子,看他有几个脑袋!”

汉顺帝知道张纲一向正直,也得到不少大臣的支持,便把张纲的奏章搁在一旁,没治他的罪。可梁冀恨透了张纲,不久广陵郡那边有公文来,说广陵大盗张婴, 手下有好几万人马,骚乱地方,杀害剌史,请朝廷发兵征剿。梁冀便想方设法报复,派张纲为广陵太守,让他到张婴那儿去送死。

张纲到了广陵,带了十几个随从亲自去见张婴,说他是来惩办*官污吏,并不是来跟人民为难的。张婴是条好汉,好汉识好汉,张婴被张纲说服了,两人做了朋友,愿意共同为民除害。

张纲吩咐张婴挑选一批能力较强的首领,量才录用,其余的一万多人自愿回家种地;同时,张纲惩办了一批*官污吏,广陵很快就安定下来。

张纲治理广陵有功,汉顺帝想重用他,叫他回朝。但一方面梁冀出来阻拦,另一方面张婴等联*上书挽留,汉顺帝就让张纲留在广陵。

过了一年,张纲病死在广陵,年仅三十六岁。

后来,“张纲埋轮”这一典故,用来表示抨击权贵,无所畏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经典历史典故:叶公好龙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小编整理了叶公好龙的典故,欢迎欣赏与借鉴。

[释义]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语出]《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正音]好;不能读作“hǎo”。

[辨形]龙;不能写作“尤”。

[近义]表里不一言不由衷

[反义]名副其实名实相符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定语、宾语。

[结构]主谓式。

[例句]:他表示愿意帮助别人;但当有人向他求援时;却避退三舍;这与~毫无差别。

【典故】

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释读】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小学生作文  你也可以投稿,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乞丐妙谏左宗棠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期间,沙俄唆使原来浩罕国的反动军官阿古柏带领侵略军占领了新疆。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清廷中以李鸿章为首的多数朝臣主张妥协退让放弃新疆,唯有左宗棠义正言辞地给朝廷上书,陈述“保新疆者,是为了保蒙古,而保蒙古者,是为了保京师”,力主通过武力收复新疆来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

握有实权的慈禧太后权衡再三,认为若想巩固大清的长治久安,必须采纳左宗棠的主张,于是授予左宗棠为全权钦差大臣,统率重兵挥师西进。就在左宗棠举行完誓师大会离开兰州赶赴前线时,在城郊遇到了一个乞丐。令左宗棠奇怪的是,该乞丐在路边摆了一个棋摊,旁边还用木牌特意标上“天下第一棋手”几个字。

左宗棠从小就对下棋着迷,自认为是一个下棋高手,如今见一个无名乞丐居然摆上棋阵同旁人叫板,就利用行军间歇,不服气地同乞丐下了3盘。尽管两人此攻彼守厮杀得难解难分,但最终乞丐还是由于落子连连失误输给了左宗棠。

离开兰州后,左宗棠统率数万精锐之师经过浴血奋战,先攻克乌鲁木齐,后取南疆托克逊、达坂、于阗诸城,彻底消灭了猖獗一时的外国侵略军,并逼迫罪不容诛的阿古柏服毒自杀。胜利收复新疆的消息传至北京,不仅清王室大喜过望,就连全国民间各阶层也纷纷修庙立碑为左宗棠歌功颂德。红得发紫的左宗棠无限得意之际,下令隆重地举行凯旋庆祝仪式。谁知就在他骑着高头骏马经过兰州城郊时,竟然再次看到那个乞丐,而且乞丐依旧摆起棋摊,旁边木牌上还是赫然写着“天下第一棋手”几个字。

左宗棠见状有些不愠,责问乞丐已是自己手下败将,为何还要标榜自己是天下第一棋手。乞丐并不辩解,笑吟吟地请求重新与左宗棠对弈。左宗棠趁着心情好,便同意了。经过几番搏杀,左宗棠竟然连输3局。左宗棠这才晓得乞丐的棋艺确实比自己更胜一筹,便不解地问对方之前为何要输给自己。乞丐意味深长地回答道:“那时的左公肩负朝廷重托要领军出征,全凭着锐气才能身先士卒驰骋沙场,因此为了不挫您的锐气,我才故意落子失误而连输3盘棋,目的就是鼓励左公能够不负兰州父老厚望早日胜利归来。如今您已经功成名就,但凡国人提起‘曾左’(曾国藩、左宗棠)的大名,几乎没有一个不竖指称赞的,所以小人就没有必要在棋艺上让着左公了。”

左宗棠听了这番话,若有所思地沉吟半晌,而后不服气地再次问乞丐:“既然你也知道‘曾左’,那么能否说一说为何人们都称呼‘曾左’,而不称呼‘左曾’呢?”乞丐微微一笑:“这个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曾公眼里有左公,而左公眼里没有曾公啊!”左宗棠听后整张脸不由得变红了。因为事实的确如此,自从曾国藩辞官归隐后,左宗棠就渐渐对这位当年的朋友产生淡忘乃至鄙视之意,认为自己的功劳已然后来居上超过了曾国藩,甚至在多次接到曾国藩言词恳切的书信后也懒得去回复。

经过乞丐一番言语巧妙的点拨,左宗棠很快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再居功自傲,放下目空一切的架子主动去联系昔日旧友。劝谏他的这位乞丐也被他请入军营委以重用,乃至二人后来结为生死之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