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读《白鹿原》有感(经典20篇)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浏览

5555

作文

85

白鹿原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3301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那《白鹿原》就是中华民族的某段秘史的再现。暂且不论它是否担当得起中华秘史这一重要历史角色,单从卷首引用巴尔扎克这句话来看,作者最原始的写作初衷,已显露一二。

小说中,无论是对历史大背景的再现,还是对小人物在时代的洪流里的生存群像的描述;无论是对人物复杂个性的塑造、命运多舛的操控,还是对隐藏于人物背后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体现;都充分印证了这一点——《白鹿原》足以堪称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秘史。

作者以凝练的语言,朴实而不乏浪漫的笔风,苍凉抑郁的写作基调,再现了渭河平原上一群农民的悲欢离合。小说着眼于白鹿村两大家族的荣辱兴衰,讲述了以白嘉轩和鹿子霖为首的两个家族,在截然不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冲突融合中,白鹿两家祖孙三代恩怨纷争的故事。

经典的小说戏剧之所以被追捧不衰,与故事的戏剧性和人物的不可复制性不无关系。《白鹿原》也是如此。从清末的封建帝制到解放初期的政治斗争,时间跨度约半个世纪。在这段局势不稳,政治势力你未唱罢我登场的历史时段中,白鹿村百姓的命运如洪流中的落叶,他们所能做的或许只有随波逐流,有的因势利导还能有个不错的结果,但身心俱已伤痕累累。像白孝文。有的却被水流吞没,不得善终。像鹿子霖、白小娥、黑娃。唯白嘉轩和朱先生是个例外。白嘉轩执拗地坚守着他的道德底线和做人的准则,他那“慎独”的作风和硬直的腰板,无异于一面道德的旗帜,在那个癫狂混乱的年代,在大地涂金的渭河平原上,猎猎生风。而朱先生的特别在于他精神上的独立性,如果说白嘉轩维护的是人伦道德的话,那朱先生捍卫的则是良知和气节。

“白嘉轩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个女人”,只此一句就点出了白嘉轩的不同凡响,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婚姻经历,使小说在开头就充满趣味和悬念。先是六个女人的相继离去,再后来父亲也撒手人寰,因先后几次娶亲、出殡花费庞大,到了白嘉轩主持家务的时候,白家已是强弩之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白嘉轩受命于家族危难,虽不是什么天大的责任,但作为独子的他已责无旁贷。

经过一次处心积虑的“换地计”后,白家的运势已大有好转,白嘉轩人格的独立和社会地位也产生了质的飞跃,他的“慎独精神”因这次的牛刀小试,亦得到了圆满的回馈和完善。经历过大起大落的白嘉轩越来越笃信唯有“仁德”,才是处于乱世中可独善其身的根本。他对于宗族理念的秉承和伦理道德的维护似乎与生俱来,他自觉地远离政治,淡泊名利,固执地坚守着自以为是的道德秩序和行为规范,并时刻警惕着族人对这一神圣理念的侵犯和践踏。当白孝文和白小娥的行为与他的观念相悖时,他毫不姑息,亲自用刺刷狠狠地刮刷着他们的肉体,并在白小娥死后,焚烧窑洞,筑塔压身。由此可见他对自己信仰的维护的决绝与彻底。

作者在塑造白嘉轩这一人物时,赋予了他人性的双重性,他不仅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有着残酷无情的一面;还是温厚宽容的长者,可信赖的朋友,具有人性光辉的一面。在他与长工鹿三的交往中,不以贫贱视人,讲仁义,重人品,跟鹿三的结交纯粹发乎真情,是一种超越友谊的男性之间的相互欣赏。而对于鹿子霖的加害,他以德报怨,他说,“人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他做人低调,注重内省和自律,秉承做人但求问心无愧这一不变的人生信条。

小说在人物的刻画上,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果白嘉轩代表的是仁义正直的化,那鹿子霖则是卑鄙龌龊的代言人。他趋炎附势,苦心钻营,谋得“乡约”一职,与白嘉轩的拒不做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鹿子霖还利用职务之便引诱、霸占白小娥,并利用她勾引白孝文,使白嘉轩蒙羞,以泄他因妒生恨的怨气。在对于儿媳的事情上,鹿子霖巧耍手段,使自己在乱伦的边缘悬崖勒马,却让儿媳因羞愧悔恨得了“淫风病”。论辈分,白小娥和儿媳都属下辈,鹿子霖非但为老不尊,且穷尽心计害人利己。故事中鹿子霖的下场以惨淡告终,以前所有的恩怨纷争,人前的风光招摇,人后的卧薪尝胆,都不及他疯掉后,手里挖得的一个“羊奶奶”来的实在。对于鹿子霖的结局,作者的处理方式如刀般犀利,言辞辛辣地讽刺了他扭曲的人性,也使得小说的批判味道更浓。

显然,白嘉轩和鹿子霖都是悲剧人物。白嘉轩的悲在于他在坚守自己的信仰时,所面临的来自亲情和新势力的挑战与冲击,他就像一面风雨中招展的旗帜,虽屹立不倒,却也破败斑驳。“要在白鹿村活的像个人,心头必须插着一把刀”,他这句话是对自身悲情角色的最有力的概括和诠释。而鹿子霖的悲则体现在他的价值观的错位和伦理道德的丧失,在他身上,作者集中体现了因果循环,和偶然导致必然的自然规律。使小说的视角上升到一种自然的高度,从而摆脱中庸的窠臼,使得作品有了更深广的内涵。

白小娥、黑娃这对苦命鸳鸯,在小说中也是悲剧人物,他们的经历虽不同,可死亡却同样悲壮刻骨。白小娥不是潘金莲式的人物,只一味的贪图淫乐,她和黑娃的结合虽然始于偷情,但婚后的生活,却燃起她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她只想在白鹿村做个名正言顺的媳妇。当她的这一美梦被白嘉轩彻底打碎的同时,也意味着她一厢情愿的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平静生活已宣告结束。

白小娥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已毋庸置疑,而究其本质,是她的无知和愚昧葬送了自己,她和白灵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套用冷先生那句话“她身上但凡有白灵的三分气性,也不至于如此”。

黑娃的死亡颇有几分讽刺的意味,他短暂而跌宕的一生几乎可以独立成篇。先参加了共党的农协暴动,后又上山做了土匪,然后被国军整编,在后来的举事起义成功后被白孝文陷害致死。青年的叛逆和盲从让他一度陷入迷茫,从骨子里透出的自卑感,使他对白嘉轩的一副刚直不阿的样子恨之入骨,他蔑视道德和规则,并不断的挑战着白嘉轩的信仰底线。随着阅历的增长,黑娃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和无知,自小讨厌习字的他竟然投身朱先生门下,规规矩矩的学起了道德文章。与此同时,他与白嘉轩也前嫌尽释,从最初的道德伦理的掘墓人,摇身变成了传统观念的维护者。

如果黑娃一度的放纵被理解为人性的解放的话,那后来他的皈依则是一种对既定秩序的回归。之前人性的解放,那些快意恩仇,让他的那段生活潇洒而真实。后来的皈依给了他安稳踏实的同时,却葬送了宝贵的生命。孰是孰非,不得不让人思考。

同样发人深省的是白孝文的命运轨迹,他从人人眼中的丧家犬,到新中国的一县之长,如何的大起大落!如果说黑娃和白小娥是被封建礼教这场看不见的大火,烧的灰飞烟灭的化,那白孝文则是浴火重生的凤凰。他曾经是父亲眼中的准接班人,是家族中新一辈的领头人,因一念之差堕落到沿街乞讨,无家可归的地步,后又抓住时机,步步高升。

白孝文随波逐流的个性最为鲜明,他身上不具备任何革命的特性,由非凡的生活经历提炼出的世俗和油滑,使他在一切当权者面前都能游刃有余。作者对他的结局安排有着极深的寓意,有讽刺后的绝望的狂笑。

朱先生在小说中占的比重也相当大,作者对他的个性的刻画也非常立体。他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秉承了儒家学说的精髓的同时扬弃了呆板与迂腐,他洞察世事,能预料祸福,他不亲近任何党派,在他眼中,政客都是一样的,谁给的官他也不做,唯有在民生疾苦和民族大义面前,才挺身而出,且毫无惧色。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动,并不断质疑他在现实中的存在性。他的言行举止确乎超出了常人的能力,而且他的死亡充满了玄妙的神秘感,在他闭气的那一刻,有一只通体雪白的鹿,从他身体上腾空而去。这浪漫的一笔赋予了朱先生神的特质,我觉得他更像是一个精神符号,是作者潜意识里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从古至今,当权者统治和征服的野心是一脉相承的,无论封建帝制还是其他政权,变化的只是表象,不变的是骨子里的专制性。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历史已成为当权者手中的一本可任意篡改的教科书。当我们的话语和言行被限制的离真理越来越远时,我们不得不去文学作品和影视剧目中,找寻真理的蛛丝马迹。

有评论说,《白鹿原》是着重刻画人物性格的,也有评论说,它更侧重人物命运的曲折多舛的表达。个人以为,它只是借小说这一可编可造的文学载体,把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大白于读者面前。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白鹿原》被称作是中华民族的一部秘史,应当之无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王全安白鹿原观后感

全文共 1408 字

+ 加入清单

白鹿原》改编字同名小说,描述的是陕西关中平原上,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尤其以颇多的两性场面描写著称。大量赤裸裸的情欲戏的描写,让小说的出版以至于到现在电影的开拍,都波折重重、风浪不断。

一会儿直言“在戏中和这么多有魅力的男人谈了恋爱,这辈子也值了”,一会儿又抱怨床戏太多,“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男人在自己身上‘滚来滚去’,身体和精神都深受折磨”,即将杀青的民族史诗巨制《白鹿原》第一次亮相,女主演张雨绮的话就把人给绕蒙了。而一些媒体的报道更是雷倒一片:“电影《白鹿原》主唱激情戏”!这年头,拿“激情戏”说事儿的不少,可对号称“中国人的精神名片”,不只是要走出去,更要对世界文化做出贡献的《白鹿原》来说,“主唱激情戏”还是有点过于惊世骇俗了。

作为电影《白鹿原》的女主角,张雨绮扮演的田小娥曾被导演王全安定义为“是个能让男人乱性的女人”,在影片中分别与吴刚、段奕宏、成泰燊扮演的角色上演多幕“激情戏”。在陈忠实的原小说《白鹿原》中对几位主人公的情欲有着大量露骨的描写,而电影自开拍以来也因这些无法回避的“激情戏”而备受关注。对此,导演王全安早些时候就大方回应,称这部电影“不是《色戒》,但绝不戒色”。

回想近几年,“激情戏”在电影界出现的频率逐年升高——从《周渔的火车》对巩俐的某个身体部位特别关注,到《恋爱中的宝贝》前期宣传暗示有周迅的激情镜头;从《紫蝴蝶》宣传中对章子怡某些镜头未剪作出特别提示,到《杜拉拉升职记》中徐静蕾与黄立行的激情戏未映先红,“激情戏”被作为一些影片的商业卖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似乎有了床戏,就有了让人买票进现场观摩的欲望;有了床戏,甚至故事情节都可以忽略不计。金庸曾有一句话击中要害:因为有些人认为床戏一出,谁与争锋?

国家广电总局明文规定,严禁制作和播映夹杂淫秽色情和庸俗低级内容的影视作品,不得将未经审查通过或未按审查意见修改的作品在电影院、电视台播映,也不得在音像市场和互联网上传播以及提交国际电影节和国际市场参展参赛。

明知道“激情戏”肯定要删的,为什么这些电影还要拼命拍激情戏?有业内人士分析说,一些影片出于炒作的原因,明知那些镜头根本过不了关,也故意将其作为卖点,甚至公开叫卖“第二版本”,力图形成话题刺激影片票房;还有一种就是大导演为了达到自己对影片主题的诠释,不惜成本拍摄完整版,最终因部分内容不适宜给所有人看而遭到删剪;而出于一种试探,还有一些电影也在内容和主题上大打“擦边球”,颇有投石问路的味道。

很多电影商一厢情愿地认为激情戏是票房良药,那么,在观众心里,他们是如何看待电影里的“激情戏”呢?一些接受采访者普遍表示出对这个词的反感——这些东西最好不要放在电影里公映,一家人看会很尴尬。还有很多人表示,商家如果拿这个作为幌子,实在不太聪明,用“激情戏”打市场,只能表面热闹一会儿,反而不利于让更多观众走进影院。如果没有严谨的叙事结构、精美的视觉奇观与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些真材实料,单靠情色诱惑,最终观众是不会买账的。

有影评人尖锐地指出,电影当然可以表现性,问题是怎么表现。在电影分级制缺席的今天,我国电影表现情色的方式非常低俗化。“激情戏”是在挑逗大众低俗欲望,尤其是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据了解,美国青少年对美国电影票房收入的贡献几乎在一半以上,《十面埋伏》北美上映时,在级别上接受了严格的审查,《色戒》《苹果》两片命运也颇为相似,都在香港获“三级”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陈忠实的白鹿原观后感

全文共 1326 字

+ 加入清单

白鹿原》这部电影跟书比起来,国内上映版150多分钟讲的故事确实是单薄了很多,因为时间限制,砍去了很多的人物,主要人物的故事也没办法有头有尾的叙述,因此整个影片显得仓促,不自然,书中呈现出的各种西北大地上的农村生活的意象不那么明显。

不过,我依然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我非常庆幸是王全安而不是张艺谋,陈凯歌之流拍了这部电影,王全安是目前导演中少有的兼具大气,平实,深刻和会讲故事的,比起张艺谋,陈凯歌这些个越老越肤浅,越老越浮夸的老油条子,王全安更接近于电影的本质。

他敢去拍《白鹿原》,我觉得对中国电影史就已经是一种贡献了,现在流行文化已经越来越被肤浅的,和爆米花式的题材占据,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已经被忽视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共产党拍的那些个假大空的历史片和电视剧不能算是历史),《白鹿原》是一部讲了中国人的根的小说,它讲了中国人对土地的特殊感情,中国农民千百年来生活生产的组织方式以及这种传统的社会形态如何在1910年到1950年间面对了各种革命风暴下的瓦解的故事,知道这些,现在的中国人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从小被教育要为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而自豪,然而,现代人除了沉湎于才出现不到20年的中国城市的畸形的物质生活方式,陶醉于美国的爆米花文化垃圾和模仿制造这些垃圾,或者沉浸在以整容男女为卖点的韩国脑残剧,还有以八卦窥视隐私心态去无节制的臆想古代皇宫中的各种勾心斗角戏外,多年来竟没有一步作品去关注真正组成中国之实质的中国农民生活的影视作品,即使这些千年来的生活在不到100年前刚刚发生了摧枯拉朽的巨大变迁,如果不去了解这些,现在中国人只能永远的飘在海市蜃楼的物质追求上,活的比任何年代都没有根基和品位。

我觉得对80后来说,特别对从这一代起才脱离了土地的从农村到城市的80后来说,《白鹿原》可以当做一部必修影片和必修来说来看,他补充了空白的中国隐秘的民族史,让我们知道在我们所学的那本虚假的思想政治课本上写的一句轻飘飘的“从封建社会转到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后面有多么厚重的内容。政治体制宣传的正确性是虚假的和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真正的真相只是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靠道德和伦理维系的封建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和尽头,必须以新的组织方式来管理才能把中国人从土地上解放出去,去追求更高层次的人类生活。这种转变是残酷和艰难的,到今日也尚未结束。

《白鹿原》的电影里唯一保留的就是这种冲突,这种冲突通过一个冒犯了传统道德的美丽女人田小娥和传统道德的卫道士白嘉轩之间的交锋为主线来表现出来。田小娥如果放到今天,应该是至情至性的女子,是美的化身。然而在那个旧的组织方式里,美和自由是要被压抑的,正是这种压抑,导致了白嘉轩精心培养的接班人白孝文的阳痿。然而,如果只是盲目放开这种压抑而没有新的先进的组织方式来代替,情况只会变得更糟,正如白孝文在田晓娥的引导下制好了阳痿,而人却完全的堕落,变卖家产,抽烟赌博,把老婆饿死了都毫不在乎。因此,传统道德的约束方式虽然不好,但是没有他,中国这个庞大的农村社会体系不可能这么顺利的运行了几千年而未断绝。而这个破旧立新的过程,直到今日,也未能完全结束,仍在探索之中。

无论如何,我要给这部电影打五星,因为它让我意识到了我的有根基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白鹿原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陈忠实在这部四十多万字的小说开篇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这句话,而在读完《白鹿原》后,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此话的贴切,黄土塬上的一段历史,借这部小说充分展现。

起篇的情节是神奇甚至有些荒诞的,配角冷先生借独特诡异的治病方法、男一号白嘉轩借连娶七房女人的壮举、关键人物朱先生借游学南方的奇趣经历、故事主场景白鹿原借有关白鹿的神妙传说闪亮登场,抓人,一下子将我拉进小说。

接着,作者着力描绘的便是原上人们的生活,家庭的纷争、家族的争斗、改朝换代的动荡一一上演,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逐渐明晰,看这一段,我感觉是在观赏一幅渐渐展开的塬上风情画卷,但,作者的用意绝非如此简单,在一个个故事的推进中,他已经将小说中的人物按信仰、按人生观进行了自然的划分,同样出生在那片黄土塬上的人们,开始渐行渐远。

清廷倒台、军阀混战、民国建立、国共合作、合作破裂、两党相争、抗日卫国、解放、文革,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将小说情节逐级推向高潮,故事的重点似乎也从老一代逐渐转移到新一代的已经走出白鹿原的青年身上,他们或国或共、或由共变国、或由国变共、甚至由土匪变国又变共,起伏跌宕,好不热闹,其间有情爱、有亲情、有义气、有传奇、有历险、有机缘、有命运,有的东西太多,太重,重的让我渐渐觉得托不动这32K的印本。

到了最后,这些走出黄土塬的人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回到了原上,或发达、或落魄、或存活、或死亡。白嘉轩老了独眼了、鹿子霖疯了死掉了,大剧落幕,戛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白鹿原大学读书笔记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被以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巴尔扎克,白鹿原读后感400字。"翻开书的第一页是这句话,我不由心中产生了疑惑,为什么这本书被称为秘史呢?现在就让我来一探究尽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陈忠实,《白鹿原》是他的代表作。白鹿原迄今已发2OO万册,在国内外读者影响强烈。在文学界评价很高。

评论家认为,该作是一部渭河平原近现代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鹿三、朱先生这些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内含的的典型形象,成功地塑造出黑娃、白孝文、田小娥、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等年轻一代性格各异、追求不同、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著名学者范曾评价说,"陈忠实先生所著白鹿原,一代奇书也。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这篇小说主要讲了: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

白嘉轩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长,恪守祖先家训,继承祖先的地位,成为白鹿原上仁义村的族长,管理着族内的事务。他也是那种让人一看就心生畏惧之感的人,又黑娃的话说,他的腰挺的太直太直了,白嘉轩对自己的这个儿子都管得特严,而对自己唯一的女儿却是疼爱有加。这为白灵反抗自己的家庭,最终走向共产主义道路埋下伏笔。

这部《白鹿原》构架恢弘,从日常生活的手描绘了一卷壮丽的生活史,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总能叫人无数遍回想,

每次都能发现一点心意,是一部值得反复回味的作品。

这真的是一本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白鹿原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4296 字

+ 加入清单

白鹿原》是本好书

这书还没读完的时候就有想写这个书评的打算了,之后一直在构思。读完后因为赶上返校的日子,来学校后又散漫了几天,今天终于开始着手写了。估计再不写之后会更加懒得写了。

我是去年才开始养成阅读这个习惯的,相较于刚开始读的一些畅销书,陈忠实先生这部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不朽之作,更有一种魅力吸引着我。这本书简单的来说概括为: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起史诗,一幅中国农村宗族式生活的斑斓画卷。

书的开头就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读下去:“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详。接着就是关于他七娶六丧的详情了,而同时也确定了本书的核心人物——白嘉轩。即便长辈同辈和一些后辈都相继离世,他最后还活着。估计作者是想用这人的眼睛来着这五十年的历史。再之后情节愈发的深入,就如同一幕幕鲜活的话剧上演着: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终究让人罢读不能。由于背景设定于落后的封建社会,因而有些事件为了推动情节而发展,其真实性就不是那么的考究了。整体来说这本书的内容是比较通俗的,即便有不少污言秽语和不可描述的香艳场面,也犯不上低俗一说,对于《白鹿原》中的性的描写,众口难调,或太过露骨,或恰到好处,鄙人之拙见还是以为对于此书的框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未太过出格。书中的人物个性分明,为人处世或圆滑,或刚正,或稳重,或轻浮。小说借由历史这条时间轴展开的,中间穿插着较多的回忆片段,但却并没有让我读着混乱。以白鹿原上的白鹿村里的两个大户之间的明争暗斗为主线,各个人物的命运为结局展开的。对于这些人物的刻画也是印象极为深刻的。我想要具体说说我对几个主要人物的看法。

首先是白嘉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他的人物特点是代表着广大的农民形象的。无论是皇帝没了,军阀来了,还是國民党和共产党谁能得天下,他大部分都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观望着,基本不掺和,老实本分的种自己的庄稼。只有当他作为庄稼人时的利益被侵害时,他才会反抗,所以闹出了鸡毛传帖这档子事。他的这份淡然处之的心态是我最欣赏他的地方。同时作为族长,他对整个村子的人负责,什么事都想着要给大伙一个交代,监视着任何想坏了规矩的人。因此即便是他给予厚望的长子做了不耻的事情后,他也按族法处置。不过他的这种大公无私更多的是倾向于自己要脸面。他领乡亲们诵读乡约,也是为了维护自己族长的权威。白嘉轩同时也是一个自私的人,所以小说的开头才会说他对自己的六娶六丧是引以为豪的。他不顾那些女人的死活,只想能保住白家的香火。这也是受他父母的影响,他的父亲死前还交代他去把第五房娶了,不用为自己守孝,绝了后才是大逆不孝。母亲也说过女人不过是糊窗子的纸,破了烂了揭掉了再糊一层新的,家产花光了都值得。可见白嘉轩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他成为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也不足为奇。虽然后面讲到他绞短辫子,不让女儿裹小脚这类顺应时代发展的举措,但却不能动摇其根本。即便失女丧妻,家破身残,他的文化信仰也不是能轻易撼动的。文中是这样提到的“凡是生在白鹿村炕脚地上的人们,只要是人,迟早都会跪倒在祠堂里头。”。但白嘉轩既然代表着农民的形象,作者在其身上还是展现了庄稼人应有的优良品德,兢兢业业,恪守本分。在小说的结尾看见几近疯癫的鹿子霖后,对于设计夺取他的风水宝地一事还是心存愧疚的。

而与其斗争的另一个家族里,鹿子霖这人就和白嘉轩截然不同。虽同为庄稼人,但这人却不是那么的讨喜。这人两面三刀,颇具城府,攻于心计。明面一套话,暗地又是另一套。我认为这个人不是个坏人,他只是个不能坚守本心的人,更是个软弱的人。他想光宗耀祖,不想输给白家,于是想着各种办法想对付白嘉轩。巧取风水地这一事件他以为是他自己占了便宜,之后又利用田小娥来色誘白孝文,让白嘉轩把他大儿子从家里赶了出去。再之后又借此买白孝文的地,拆他的房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白嘉轩颜面尽失。但结果是自己却过得并不那么顺心。大儿子因为包办婚姻的事和他闹翻,让他对亲家过意不去,同时又因为鹿兆鹏共产党的身份差点连坐罪名,之后二儿子也因为国共内斗而死。之前夺过来的田又都因为保释卖了回去,最后自己也落得个疯癫的结局,不过我并不认为他这人有多么值得同情。他落魄过也潇洒过,权当是报应罢了。整个白鹿原的人都知道他表面是个看似正派的人士,可私底下却是个禽兽。命苦的田小娥走投无路求他,他却把人家给潜规则了。还有本村的,邻村的一些女子也与他有染,最后又闹出个四处认自己私生子女为干儿子干女儿的笑话。这样的人实在无法多施舍一点同情予他。所以做人还是得本分为好,至少经历了多舛的命途之后还会值得人去怜悯的。

朱先生这个角色是我最欣赏的,之所以如此的喜爱这本书,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朱先生这个人物的存在。关于朱先生的原型貌似是真的有,并没有做太多了解,只是觉得此人是以一个上帝视角来观看着全局的。幽默这个词在他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言行举止间无不令人觉得风趣而又引人深思。因为他是“圣人”,“圣人能看透凡人的隐情隐秘,而凡人却看不透凡人的所作所为”白嘉轩是这样诠释这个圣人一词的。诚然,朱先生无论是生前只身一人劝退军阀的进攻,还是死后不用棺材一切从简戏弄后人的故事,无不充满传奇色彩。他是个睿智的人,他的双眼能看清眼前事物的本质,更能看到未来(一句有意的提醒让白嘉轩免遭土改的厄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评价于他是不算过誉的。他一个儒学大家能成为白嘉轩眼中的圣人甚至是读者心中的圣人并不意外,因为他就是白鹿原上那一只庇佑着这原上生命的白鹿。“平生自愧无憾事,死后方敢对青天”,这幅挽联是对其最高的评价。他是一个角色,更是作者表达自己态度的媒介。文中不少地方作者都借朱先生之口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更多的是对于种种闹剧的批判,用个不那么恰当的词叫吐槽。作为一个读者,能感受到这本书不单单是为了写作而成书,更有作者对于这数十年里中国命运变迁的情感在其中。这种情感作者在当时不能表达出来,而将其寄于此处。

鹿兆谦,很陌生的一个名字,还是叫黑娃熟悉点。一个年少轻狂不爱上学的小子后来竟成为了朱先生的得意门生。黑娃虽然有不少出格的事,但其实根本算不上坏。黑娃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枷锁的斗争者,当然不只是他敢和田小娥偷情。他自小就很叛逆,他知道白家待他父子俩亲如一家,但他就是不喜在白家做事。他嫌“嘉轩叔腰杆太硬太直”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他坚持要去大村子里闯,可见他是一个富于冒险精神的人。后面闹农协,去打仗,当山贼,暗中帮助共产党,他从没有退缩过。他亦是重情重义之人,听闻小娥的死后便带着山贼弟兄去报仇,鹿兆鹏几次溃败他也都想法帮着他。在求学朱先生后也开始明事理了,对于以前所做的恶行也都表示了悔过。朱先生送他的四字“学为好人”是多少人能做到的?无奈的是这样一个人最后还是被陷害死了。他糊涂半生,混账半生,闯荡半生,而当一切都开始走向正轨后,在新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即将到来时却被当做共产党的敌人处决了。或许他的死是为了向我们揭露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的真实,但我还是有点不太愿意接受的,可以说他的死比田小娥和白灵的死更让我为之触动。他的死也很讽刺,上学堂时和鹿兆鹏白孝文三人一起逃课看配种,而今却落得这光景。

现在开始说说鹿兆鹏和鹿兆海两兄弟,鹿兆鹏一直在挑战着封建礼教,从拒婚开始就注定了要和封建思想抗争到底。可是,他的革命成果代价却很大,农协失败,连累黑娃不说,之后的几次军事行动也都成了丧家犬,要不是黑娃和土匪大拇指,早就身首异处了。之后为了掩护身份,没想到和白灵假戏真做了,他弟弟和白灵的死也和他脱不了干系。盲目的革命就像不懂事的小孩到处屙屎却要别人擦干净尻子(这几个词汇我是从这书学到的,就借来用用)。可以说他的成功并不能说明他是一个成功的革命家。而他的弟弟鹿兆海,一个青年中的佼佼者,正是挥斥方遒,意气风发的年纪,却死于内战。而本来和白灵好上的他却因为与其政见不和,都不愿让步的双方最后却选择分手。一段战乱年代美好的爱情却被政治玷污了,确实有点惋惜,果然政治这东西害人匪浅啊。鹿兆海无疑是悲剧的,女朋友跟大哥睡了不说,最后死的都不是那么光荣(若是光荣也就没必要隐瞒事实了)。可怜他还发誓非白灵不娶,真可谓是自古多情空余恨。这这也让我讨厌白灵多一点理由了。

白孝文这个人很不喜,懒得说他了,直接跳过,接下来是此书中两位举足轻重的女性角色——田小娥和白灵。

田小娥,一个基本算做被卖了做洐奴的可怜人,想反抗命运却遭遇种种困难而终究无法逃离其魔掌的女子。她的死我并不惋惜,我觉得这对她何尝不是一种解脱。食不果腹,无依无靠,名声极其败坏,不被这个社会所容纳的她活着对她自己何尝是种煎熬。对于田小娥的不齿行径,我觉得并不能做太多批判。和黑娃偷情,是对命运反抗的第一步,不过却也是最后一步了。之后为了就黑娃不得已和鹿子霖不轨,之后勾引白孝文一开始是为了满足鹿子霖的要求,后面也不过是为了找个依托罢了。对当下社会最原始的反抗就得用最原始的方式——性。田小娥与《1984》里的茱莉亚的方式不谋而合。你可以束缚人们的思想,限制他们的行动,但你无法束缚他们追求最原始的自由。田小娥真的是放荡和堕落吗?不过是一个弱女子在用仅剩的资本反抗罢了。田小娥并不是应该是遭人唾弃的人,她只是个走投无路的人。

但对于白灵,实在是喜欢不起来了。书中描写的白灵一开始是白鹿原上的精灵,活泼可爱的,国难当前义不容辞的贡献者自己的一份力。敢于追求爱情自由的她也是个刚烈女子。我本以为她和鹿兆海的爱情在经历父辈的阻挠后会修成正果,但作者不会这么这么俗套,这毕竟不是言情小说。在安排了她和鹿兆海的矛盾激化分手以及她和鹿兆鹏的结合后,白灵整个人都变了,成了一个狂热的革命者,她身上的灵性没了,我竟开始讨厌起这个角色来了。可能这也是我个人的偏见吧,不愿让任何东西玷染纯洁质朴的爱情。她的死最后还是让人不禁恻隐——为了省子弹将人活埋,死于她投身全部的共产党,她的死和黑娃一样不值。

《白鹿原》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当代文学作品,相较于之后看过的《活着》,《人生》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读起来而更加的舒适——整本书都写活了。引人入胜的情节,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放荡不羁的措辞。而也正因为这本书,勾起了我对当代小说的兴趣。我很欣赏那个时代,那时的作家大部分都是真才实学,如今的所谓的畅销书作家难以望其项背;那是的物质生活虽不发达,但他们有我没有的信仰。更重要的是,那时的爱情,很多人都还是相信的。当然我不会真的想去那个时代,只是觉得我们应该正视那个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白鹿原》读后感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白鹿原》里边的某些情节过于细节化,使人读到一半的时候就不再想读下去了,当然不是“不忍猝读”,而是怀疑这本书是不是名不副实了,这样的书怎么也能获“茅盾文学奖”?当然我也想过中途放弃,可是又有一点儿的侥幸,因为获得该奖项的小说我看过好几部了,都写得挺好的,我相信那个时候许多的评委的眼睛还是雪亮的。还有,就是除了这本书,想看的书没有一本,不想看的书当然就不能算作是书了。

最后,我才发现原来有时候有点儿“侥幸”,还真的挺不错的,要不然我不就错过这本好书了吗?看来不到最后一切的评论都是妄加的。就像书中的正派人物白嘉轩,开始书中对他的描写有几分的贬斥,后来你会发现这个正派的人,自从有了第一个儿子之后,就那么一直的正直了下去,虽然中间连腰都被打断了,可他依然正直的处事不管外边发生了什么,他以近乎愚昧的顽固,做自己的事情,也不让自己的儿女参与外界的事情,以至于最后他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另外的典型,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书中另外一个主要人物鹿子霖,也是白鹿村的大户,此人行为不检点,与黑娃儿的老婆小娥好,使小娥诱骗白嘉轩的大儿子也就是现任的族长白孝文,他也不过想把白家拉下水,“在白嘉轩脖子上尿尿”,鹿子霖最后疯了,疯在了书的结尾,疯在了那个被拉做陪黑娃儿枪毙的下午,疯在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之中

相对于白嘉轩与鹿子霖,他们的儿女出路不尽相同。白嘉轩没有像鹿子霖将两个儿子送到省城学新学,只有最疼爱的白灵去了省城,参加了gcd,最后死于自己人的内讧,牺牲在了神圣的延安。鹿兆海牺牲在了和共军的冲突中,但却被追为抗日烈士,在白鹿原进行了风光大葬,鹿兆鹏与他弟弟相反,恰是国军悬赏捉拿的共匪要犯,鹿兆鹏一直进行着白鹿原的地下地上革命活动,在解放了西安城之后下落不明。而白家三兄弟,除了白孝文混了个县长,其余两个只是安安分分的过日子,说不上好,但也绝对不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白鹿原白嘉轩人物剖析

全文共 7001 字

+ 加入清单

白嘉轩,主人公,行事光明磊落,怀仁义之心,以德报怨,好面子,属于有原则认死理的人,在要不要为小娥建庙上表现最突出,宁可全族都染上瘟疫也不能向她低头。下面是白鹿原白嘉轩人物剖析,快来围观吧。

白嘉轩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在他身上一方面体现着刚强、坚毅的硬汉精神、正直、仁义的一面;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反动与保守。总起来说,白嘉轩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的悲剧是那样的深刻与独特。关键词 陈忠实;《白鹿原》;白嘉轩;

《白鹿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既有下层农民(鹿三、小娥),也有封建地主(鹿子霖、白嘉轩);有共产党(鹿兆鹏、白灵),有国民党(田福贤、鹿兆海);还有一些社会名流(朱先生、冷先生)。在这些人物形象中,作者着墨最多、塑造的最为成功的,当数封建地主形象。特别是白嘉轩这个人物。在白嘉轩身上寄托了作者的人格理想,是一个典型的小生产者人格。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双重性在白嘉轩身上得到明显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其中,不乏优秀的因素,促人正直向上;又存在不少消极落后的东西,如根深蒂固的封建性,自我封闭,保守狭隘,往往是蜗牛角上争长短等。但在白嘉轩身上更多的是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他正直、仁义、积极向上。而同时也是作为地主形象的鹿子霖身上则更多的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一面。他虚伪、贪婪、损人利己。在文中两人相互映衬对比,由白嘉轩的正直衬托出鹿子霖的虚伪,由鹿子霖的丑恶衬托出白嘉轩的仁义。白嘉轩是农耕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家族制度的代表人物。他是白鹿村白姓一家的家长,又是白鹿两姓组成的白鹿家族的一族之长,是一个身上浸润着浓厚的封建文化情致的族长。同时,他也是一个既有着对生活的特殊见解又有着关中汉子惯有的坚毅与朴实的乡坤,一个终生不脱离生产劳动有着小生产者思维的农人,一个散发着勃勃生命力的血性男儿。在他身上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透射出巨大的力量。

他的思维与行为,无不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构成及规范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素与糟粕因素,在他身上都得到了体现。白嘉轩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既不同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鲁四老爷、冯老兰、钱文贵等地主形象,也不同于闰土、朱老忠、梁生宝等农民形象。我们无法用好坏、善恶、正负来评价他,更无法用阶级的眼光分析他,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关中汉子,具有农家天性淳良、兢兢业业等诸多美德,在他身上有着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秉性和品质。他真诚的称长工鹿三为三哥,两人之间有的是诚挚的感情,而无世俗的主仆辈分;出钱出粮节济周寡妇度过难关,修祠堂、办学堂;公布《乡约》,惩治赌博、吸食鸦片的族人,整饬族事人事。无一不显示出他的精明能干,正直仁义。仁、义、礼、智、信是他的人格支柱。无论是治家,还是治族。他都守正不阿、树德务滋,可认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正是由于千百万个这样的脊梁,中华民族的文化才可以延续五千年,中国的封建社会才可以支撑二千多年。但他身上也具有狡诈、贪婪等诸多缺点,有着传统文化的许多负质,他为了人财两旺,自己的子孙多福,不惜用计将长有根部似白鹿草的鹿子霖家的坡地换成自己的。在他自己导演的这场戏中,充分表现了他的狡诈。先是卖地,中间才是换地。卖地是为娶亲,换地是为面子。在当时的情形下,这些都是正当的、无可非议的理由。而他的真实目的却无人知晓。而且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他甚至不惜背上败家子的罪名。在这场戏中,说白嘉轩是一个阴谋家,也许并不过分。他的手段和智谋为人叹服。为了牟取暴利,他又第一个在白鹿原种植起鸦片,他并不考虑种植鸦片带来的后果,虽然他深知鸦片的危害,深恶痛绝吸食鸦片的人,他身上人格的两种表现。实际上正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两个方面。与白嘉轩的正直、仁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鹿子霖的虚伪、阴险。

白嘉轩是族长,其立足的理论便是“仁义”——封建社会所确认的人的美好的道德规范。“仁义”是儒家的立身之本,提倡忍让行善。几千年来,所有中国人包括耕田的农民都已被此规范浸泡透了。这是中国文化的主流,白嘉轩无疑是这种主流文化的代表人物。这种文化的缺陷是压抑人情人性,可造就一批坚毅、正直、仁义的人,但要以扼杀美好的人情、人性为代价。因此,它无法造就按照自己真性情行事的人。中国人的心态,还有另一方面的积淀,便是忍辱负重,奋发图强(从另一角度看,也就是为私欲而损人利己),这其实是人的本性,是人性所在。在中国却被看成无耻之端。正是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这种文化必然造就一批虚伪、阴险的伪君子。鹿子霖无疑是这类人的代表。如果说白嘉轩是道德人格,那鹿子霖就是功利人格;如果说白嘉轩代表着一种正,那么鹿子霖就代表着一种邪;白嘉轩严肃拘谨,鹿子霖放荡淫逸。白嘉轩与鹿子霖的斗争贯穿始终,鹿子霖一直想把白嘉轩打倒,成为白鹿原的首要人物。他巧设风流圈套拉白孝文下水,以白嘉轩最器重的人来打击白嘉轩,并用当时为人们所不齿的风流事作为圈套,此计可谓毒辣。

他拉白孝文下水的目的就是想侮辱白嘉轩,正如他对小娥所说:“你能把孝文拉进怀里,就是尿到他爸脸上了”。当他看着因捉奸而气昏倒地的白嘉轩,没有一丝的怜悯之情,反而“像欣赏被自己射中倒地的一只猎物。”在白嘉轩惩罚白孝文的时候,他又精心策划了一场求情的假戏。在这件事上,充分表现了鹿子霖的阴险毒辣和虚伪。坚守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做人原则,勤劳克俭,严于律己,是白嘉轩自觉的人生指导。他做事持正,把名声,荣誉看得高于一切。对正义的追求,使他发起了抗税的斗争。在冲击县政府时,他又因故被阻没有参加,所以事后没有被捕,倒是鹿三、贺老大等人成了囚徒。

在这种时候,白嘉轩表现出了他对名誉的重视及做人要坐得正、行得直的原则。为了不让人指着腰脊说他故意挑起事又害怕退缩,也为了不让鹿三等人替他背黑锅,他到县政府、法院去要求代鹿三等人坐牢,自认是抗税斗争的发起者,并最终利用姐夫朱先生的影响力,把鹿三等人救了出来。不过,白嘉轩又不象那些具备较高文化修养、能够识别时代潮流,甚至主动追求进步的开明绅士,而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生产者。因而,他的正直、正义、正派,都是传统道德规范对他的影响。他用传统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也用传统的道德规范去要求别人。自觉不自觉之中,他承担起维护家族,宗族名声的保护神之职责。而家长与族长的权威,则是他维护传统道德规范的有力武器。反过来,家长尤其是族长的权威感又强化了他的传统道德的规范意识。当有人违背他所信守的道德规范时,他就会利用家长和族长的权威对他们进行打击,以维护他所恪守的道德规范。他不让有着真挚爱情的黑娃和小娥进祠堂。他严厉惩治企图勾引小娥,没吃上羊肉反惹一身骚的狗蛋。他杖责令他伤心,失望的白孝文,他和儿子分家,儿子没粮向他借,他不给;儿子没钱卖田卖屋,他不问;即使在白孝文即将被饿死的时候,他完全有能力却不去帮助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女儿的逃婚,他同自己最疼爱的女儿断绝父女关系,他之所以会有这些不近人情的做法,是因为这些人都违背了他所信守的道德规范。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规范是压抑人性的道德规范。因此,从另外的角度来看,白嘉轩的所为又有些不近人情,不通情理。与坚守传统道德规范的白嘉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鹿子霖的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束缚。他风流成性,与原上的许多女子有风流韵事。他用计霸占了自己的堂侄媳妇田小娥。他不象白嘉轩那样自觉地以传统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以实际利益和直接的感官享受为第一追求。为饱私欲,他贪污公粮公款。他的“官瘾比烟瘾还难戒”是因为做官可以满足他的欲望和野心。冷先生一句“你要能掺上嘉轩的三分性气就好了,”道破了他极端自私的卑污人格。坚毅、刚强是白嘉轩性格的特征。他身形的特点就是“腰板挺得太正太硬”,后来被土匪黑娃打断了腰,自然就“挺”不起来了,佝偻着腰抑面看人,如狗的形状,但在精神上,他依然“挺得太正太硬”。打残他的身体,却打不挎他的精神。白嘉轩具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勇毅,他从不向困难屈服、低头,任何挫折都打不倒他。白嘉轩是以“六娶六亡”出场的,“六娶六亡”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给他的精神带来沉重的打击。父亲带着遗憾去世,他却被种种流言包围,使原上再也没人愿把女儿嫁给他。遭匪抢劫被打断了腰,腰断以后;被他寄以厚望的儿子——白孝文与田小娥勾搭,以至最后父子分家;接着他最疼爱的女儿离家出走,与女儿断绝父子关系;一场大瘟疫夺去了妻子的性命。但这一切都没有使他倒下,他都挺了过来。

他依然在维持着原有的生活秩序。在一场史无前例的据说是由小娥引起的大瘟疫中,原上的人无不栗危,对这昔日的“淫妇”、“婊子”烧香磕头,还许愿要“抬灵修庙”唯独白嘉轩坚持不修庙,正如他自己所说:“白鹿村就剩下我一个孤家寡人喀!”后来白嘉轩力排众议说:“我不光不给她修庙,还要给她造塔,”最终,在白嘉轩的坚持下,庙没有修成,塔却造成。在当时连白孝武都同意修庙情况下,白嘉轩却能坚持造塔,这的确需要非凡的毅力和意志。这一系列的事件,充分体现了白嘉轩性格的刚强、坚毅的特点。与白嘉轩的坚毅、刚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鹿子霖的怯懦。当岳维山找他谈话后,他吓得不知所措,赶忙借儿子的势力壮胆。儿子被捕入狱,他竟然不知如何营救只是说:“活该!死得!把这孽子拗种处治了,我倒好说话好活人了!”最后是他亲家冷先生救出了他的儿子。他受儿子牵连被捕入狱后,逢人便表白自己的冤情,以泪流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鹿子霖怯懦;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白嘉轩思想的核心是“孝”和“义”。他给儿子起名全以“孝”字行辈,强调的是“孝”,也显示出他是用“孝”去要求儿女。白嘉轩没有遵守“守孝三年再娶”的封建礼仪,是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重要,看起来“孝”比其它的事情更重要些。“他坐在他老子生前的坐椅上用他老子留下的烟具吸烟,完全是为了孝道”。他每天晚上都向母亲问安,陪她坐一会聊一些家常事,这也是在尽孝道。白嘉轩思想中的“义”不仅仅是我们所理解的“义气”。他的“义”不同于《三国演义》中关云长的“义”,他的“义”主要是仁义。他的“以德报怨”原则是他的“义”的最好体现。黑娃曾经打断了他的腰,但当黑娃被捕时,他依然想法搭救他。在这里面对黑娃,他是用“义”的原则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即使别人对自己不仁,也得以“义”对之。尤其是黑娃家与他家有数代交情,他更是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肯施认报复。因而,直到解放初期,县长白孝文陷害副县长黑娃为反革命即将枪毙时,白嘉轩还多方奔走,想救黑娃一命。农协会员斗他游街,他反而为农协会员下跪求情;鹿子霖一直和他明争暗斗,当他被捕时白嘉轩依然帮助他。他允许浪子回头的鹿黑娃和白孝文回乡祭祖。这一切都体现了他的“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古代许多文人的人生信条。而作为农民的白嘉轩“他一生遵奉“耕读传家”、“学为好人”的信条。” “耕读传家”从来都是农耕文化和家族制度的规范之一,白嘉轩始终把它视之为治家、治族的根本方法。他家中门楼上镌刻的是“耕读传家”,两根明柱上的对联则是:“耕织传家久,经书济世长。”他一生始终不脱离生产劳动,把劳动当作了一种乐趣。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干着活儿浑身都痛快;我要是两天手不捉把儿不干活儿,胳膊软了腿也软了心也瞀乱烦焦了。”不仅他自己把劳动当成了生命的第一需要,而且还教育他的儿子们好好劳动。他强令儿子进山背粮食,为的是让他们知道“啥叫粮食”。“学为好人”也是他的信条,因此他修学堂让族人读书;力排众议,让女儿读书;敬重读书人朱先生。白嘉轩是中国农民中那种通过自身实践而获得传统文化素养,敢于直面现实,又敢执著于理想人生,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人格典范。是农民中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在他的灵魂中,有一种生发拓展生存价值并使自己向更高层面整合的顽强。

他上遵祖训,一以贯之。一心想按照自己的理想把白鹿村建成仁义白鹿村。因此,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世事怎样变迁,他都能冷眼旁观,漠然处之。他有自己的信条;做正经的庄稼人。他不参加任何派别的斗争,不向任何势力靠拢。只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如果说《红旗谱》中的朱老忠是革命者的农民,《创业史》中的梁生宝是建设者的农民,《人生》中的高加林是开拓者的农民,《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是奋斗者的农民,那么《白鹿原》中的白嘉轩却是一个有着实实在在恒定生存价值的人。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白嘉轩也不例外。白嘉轩的身上一方面体现着刚直的硬汉精神,正直、仁义的一面,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中国传统道德和规范的反动和保守,按照陈忠实的话说就是“他背负的精神封建道德”“有时就变成非常残忍的一面,吃人的一面。”他不让有着诚挚爱情的黑娃和小娥进祠堂,坚决支持鹿三开除他们夫妇的族籍。小娥冤死后,在一场所谓的由小娥引发的瘟疫中,白嘉轩竟然指使人将据说是小娥化身的蝴蝶统统抓住,用火烧死压在龙潭墙下永世不得翻身。在发现孝文与小娥的所谓“奸情”后,对他们二人进行了一顿令人心惊的“刺刷”,并与儿子断然分家。白嘉轩在维护传统道德,“挺正,挺硬自己腰板”时,是以牺牲人情,人性为代价的。他娶过七位妻子,却没有真正的爱情;甚至前六位妻子都没有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没有享受过与儿孙的天伦之乐,有的只是封建道德说教。他喜爱自己的儿子,“却说不出亲热的说也做不出疼爱亲昵的表示。”“他几乎没有背过抱过他们,更不会像一般庄稼汉把儿子;架在脖子上逛会看戏了”。他和追求婚姻自由的女儿,断绝父女关系。白嘉轩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道德规范,丧失了人间最重要的两种真情——爱情和亲情,鹿三的一句:“嘉轩,你好苦啊,”道尽了他为维持封建礼教和风化所忍受的非凡痛苦。

白嘉轩大姐对白灵说的一句:“你爸苦就苦在一张脸上。”说出了他遭受精神打击的根源。白嘉轩这个人物形象是中国当代文学人物形象画廊中绚丽的一章,是一个不可磨灭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体现了封建文化的反动与保守。正如陈忠实所说:“白嘉轩,他身处于封建社会政权形式已经解体,但他的心态仍然在延续着封建文明和封建糟粕,他的身上具有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封建人格力量,他的硬汉精神就是这个民族的封建文明制造出的民族精神。”“白嘉轩身上负载了这个民族最优秀的精神,也负载了封建文明的全部糟粕,和必须打破,消灭的东西。否则这个民族就会毁灭。”

总起来说,白嘉轩是个悲剧性人物,他的悲剧不仅仅体现在六娶六亡、儿子叛逆、爱女出走,丧母亡妻、遭匪断腰等一系列的他所遭受的身体和精神苦痛,而在于他所坚守的东西,是注定要灭亡的东西,是注定被时代所淘汰的东西。“白嘉轩的悲剧性就在于,作为一个封建性人物,虽然到了反封建的历史时代,他身上的许多东西仍呈现出充分的精神价值,而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却要为时代所革除,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就显出浓厚的悲剧性”[4](P23)而白嘉轩却偏偏看不到自己所坚守中的东西是注定要灭亡的东西,他以自己刚强、坚毅的性格继续去坚持自己的道德规范和文化体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白嘉轩怀抱仁义信念,想把白鹿村建立仁义白鹿村。失为此,他修祠堂,办学堂让族人读书:颁布《乡约》,规范族人行为;惩办赌鬼、烟鬼,让人引以为戒。白鹿村出现了一派秩序井然的景象,按白嘉轩的理想发展之时。白鹿原却出现了斗争,战乱使仁义白鹿村的发展失去了外部环境。到了后来大抽壮丁,他不得不对族人说:“各位父老兄弟!从今日起,除了大年初一敬奉祖宗之外,任啥事都甭寻孝武也甭寻我了。道理不必解说,目下这兵荒马乱的世事我无力回天,诸位好自为之……”。一个人有着理想,理想中有着合理成份,其理想却无法实现,这难道不是一个悲剧吗?白嘉轩有着自己的信念,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传统。他拒绝出任国民党的乡约,也不让儿子去当甲长,只是按他的人生信条去做事;去维护他所坚守的东西。可是,到了最后他却无所事事,只能通过续家谱来打发日子。这对白嘉轩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白嘉轩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培养出了自己合格的继承人——白孝文。

白孝文却背叛了他,正是背离了那种文化的白孝文,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了解放后滋水县的第一任县长。而白嘉轩对儿子的县长却认为是换得鹿子霖家的风水宝地孕育的结果,却看不到是儿子背叛的结果。白孝文回乡祭祖“白嘉轩从族人热烈反响里得到的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心理补偿。”白孝文回家主要是为了夸耀自己,并不是向传统文化回归,更不是为了重新过以前那种生活。“白孝文清醒地发现,这些复活的情愫仅仅只能引发怀旧的兴致,却根本不想重新再去领受”。白孝文的成功是因为他的背叛,正如他自己所说:“谁走不出这原谁一辈子都没出息。”而这对白嘉轩来说却是一个悲剧,如果白孝文按照他所教育的那样循规蹈矩的生活,那样的白孝文也仅是一个合格的封建族长而已。白嘉轩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进步的结果。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

当旧制度作为现存的世界制度同新的世界制度进行斗争的时候,旧制度不是个人的谬误,而是世界性的历史谬误,因而旧制度的灭亡也是悲剧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白嘉轩的悲剧是他所属阶级的悲剧,是一种制度的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白鹿原电影完整版观后感

全文共 1655 字

+ 加入清单

先说一下背景,12月的时候看了220分钟的版本,香港龙标版没有去,柏林竞赛版没有看。

一个看过比220分钟还早版本的朋友说,《白鹿原》绝对值得期待,仿佛看到了早期第五代的影子。对,他说的是早期。提到早期第五代,我想象中是《黄土地》、《红高粱》、《孩子王》,而套上《白鹿原》的历史命题,或是另一个《活着》或者是《霸王别姬》?

当时《金陵十三钗》还在送审,这个朋友在去年的这个时候给我推荐了两个片子,《金陵十三钗》和《白鹿原》,他说这两个片子都是近年惊喜,《十三钗》是张艺谋近年来拍过的最好的电影,而《白鹿原》会重现第五代的辉煌。嗯,这个朋友出处是传说中的广电总局。他曾经给我说,这个天人共愤的地方被妖魔化的很严重,所以他从来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工作,在每年成山的烂片中能看到一两个好片,他仿佛就看到了一点亮光……

于是,这两部片子在我的心目中便镀上了金光,想看看中国电影如今的”最高水平“,终于等到了一些并非嬉笑打闹的片子,因为我们很久没有看到一部严肃的大片,我们怀念《活着》怀念《霸王别姬》……然后……

《十三钗》先来到,大家都看过完整版本了,好吧,这确实是张艺谋近年来拍的最好的片子,我内朋友说的也没有错;但是《白鹿原》……好吧,老腔、麦田、戏台、皮影、文革忠字舞(据说后来删掉了),确实有很多很多第五代的“影子“,这些场景,很容易让人想到《活着》、《霸王别姬》,包括张丰毅、成泰燊、吴刚等人的出现,是会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但是,除了影子,别的就没有了。第五代对事件的叙事能力和对历史题材的有力把控,《白鹿原》是没有的。对,我说的是220分钟版,和删改无关。

王全安《图雅》、《团圆》等都是很好的家庭伦理剧,他在小格局电影的把控上有他的才华和狡黠,但是对于年代阵线较长的《白鹿原》,就显得局促了。有人说这个片子可以改为叫“田小娥的史诗”,倘若真是专心放在田小娥身上也好,可惜想要的东西太多,却没有一个叙事主视角,即便是220分钟,也显得极分散。要么段奕宏突然就没有了,要么他又突然跳出来了。整个片子拼凑感极强。人物太多,都是好演员,却没有一个能完整的立住,这不怪演员,张雨绮在其中的表演至少让我对她有了很大的改观,另外几个男演员的表演都有亮点,却是珠玉散落一地。估计等了十几年都卯足劲等这样一个片子,可惜演的再好,叙事不过关,也是浪费。

今天有一篇芦苇的采访出来,说王全安没有吃透原著,说王全安不明白这本书要说什么,芦苇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前辈,但是这么说比较武断。王全安在很多采访中表现出来的思考和深刻,谈不上睿智但很透彻。我非常赞赏他力图拍出《白鹿原》要系统的告诉世界“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曾经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经过了什么样的变化才成为如今的样子”,而且,他认为这种讲述“越符合真实、越磊落、越自信越好”,我无比认可。但是怎么说呢,记者的工作经常要跟受访者探讨一些形而上扣大帽子的问题,比如你认为中国电影路在何方等问题是万能灵药……但是从创作来说,是一字一句的心血,是一针一线的编织,与接受采访互喷是两码子事。对原作理解的多少,并不直接决定这个电影的好赖。

到此为止,这个片子经历那么长时间的立项、审查和修改,无论是芦苇老师十年剧本的创作,还是王全安接此烫山芋,甚至包括电影局组织的专家研讨,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敬重的。即便这个片子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它在试着拍出《活着》,只不过它失败了……

然而,真正让我彻底失望的是,这个片子终于开始它的情色宣传之路。从段奕宏的屁股到田小娥和吴刚的不伦恋,这和《十三钗》红极一时的“我和贝尔演床戏”手段如出一辙。如此厚重的一个作品,最后的火力还是集中在了情色上面,宣传格局之小、想象力之贫乏、手段之低劣,终于彻底毁掉了《白鹿原》。推迟两天上映的原因不细说,但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让我感到有点伤心,之前的所有的努力和报道仿佛变成了一个笑话,然后还深深的被吐了一脸屎。

哦,对了,一开始出场提到内个盆友的意思在于,别一有问题就往广电身上推了,谁都不容易,当初人家还真是好话说尽,盼你们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白鹿原小说简介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该小说长达近50万字,是陈忠实历时六年艰辛创作完成的。这部长篇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1997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4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白家人沿袭村子里的族长,主人公白嘉轩一生娶过七个妻子,最后一个陪他终生,并育有三儿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白灵)。鹿三是白家的长工,黑娃是他的长子。鹿家以鹿子霖为代表,他有两个儿子(鹿兆鹏、鹿兆海)。小说主要讲述了他们的下一代白孝文、鹿兆海、黑娃这一代人的生活:白家后代中规中矩,黑娃却从小就显现出不安分。长大后,白孝文继任族长,黑娃在外做长工,认识了东家的小老婆田小娥,他将她带回村后,受到村人的排斥。黑娃离开村子后投奔革命军,又成为土匪。在此期间鹿子霖、白孝文等都吸上了xx,将家败光,去异乡谋生。鹿三以儿媳田小娥为耻,最终杀了她,因终日被田小娥死时的情形折磨而死去。白孝文则在外重新振作,终有一番作为,白灵加入了共产党。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白鹿原的读书笔记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陈忠实在书的开头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这样一句话,用来总结他写作的目的。带着这样的理想他写下了这样一本带有历史厚重感的书,让人称赞的是,他也真正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白鹿原》向我们再现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历史。

它弥补了历史书上空白或残缺的内容,将历史的场景再现在世人眼前。最为可贵的是,作者再现了当时陕北农村的面貌。农村在中国历史在残缺的内容太多,特别是在那段动荡的时期,有太多的东西被扼杀了。

小说中最成功的是塑造了几个主人公形象。让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当时中国的原貌,看到了当时农村的原貌。

白嘉轩,身为族长,就是中国农村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代言人。任你城头大旗变换,我只守着乡约族规,我只背负着仁义白鹿村的御笔亲题,我只守护着祠堂的钥匙。这是一种封闭的、慎独的、自省的、仁义的文化,文化的形态恰恰就是文化的内涵。是中国保守势力的完美代表。

鹿子霖,精明强干,争强好胜,无原则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好色成性。最后,有灵性的生命被抽走,生不如死,毫无尊严的死去。

田小娥,书中最重要的女性之一,一生渴望真爱,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用肉体的诱惑帮助自己爱的人,在书中是个典型的d妇。然而,她却是最可怜的,她的可怜在于她的单纯、在于她的无知、在于她对爱的渴望。在那样一个封建社会,作为一个女人,除了身体上的付出她不懂得其他的方式。然而,对这个人的看法大家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如果真要来讨论她,或许又可以写出一本书了。

朱先生,正本书中最具智慧的人,饱读诗书却少言多干事,虽然能预言未来,却总是沉默着干自己该干的事。他是中国人最为推崇的人的代表,他悟出了做人的道理,完美的再现了中庸的思想。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就展现了一段历史。本书讲的是一个民族传统的故事,虽然其中多少有点虚构,有点夸张,可是所谓的传说,自然是有虚构和夸张的。勤恳老实的耕读,学为好人,这个良好的传统就应该保持下来。那些有关白鹿的描写,自然都是虚构的,但那就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升华,是民族历史的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读白鹿原有感

全文共 5069 字

+ 加入清单

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文章情节结构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每个细节部分的描写又非常的精致、缜密、充实,完全是史诗规模和史诗的笔法。全书描写了一个原,两个家族,三代人,四股力量,五种斗争,六件大事,熔历史风云,男女风月,文化兴替于一炉,表现了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后近五十年的血淋淋的历史进程,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状态,文化变迁,它以浩瀚,深厚、大气、诗意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巅峰之作。

《白鹿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原上的“乡约”,为本地宋代状元吕大焕所作,分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三大部分,几乎集中了儒家文化的全部精华。小说中的《乡约》为朱先生所作,白鹿原因它而一片朗朗书声,人和人的关系从此根本改变:耕织、家教、祭祖、满月酒、婚礼、求雨、治丧、迁坟、认干亲、拜亲人,一切都是以道德代宗教,以礼俗代法律。《白鹿原》中祥和兴盛、无争无斗的原上世界,寄托了作者文化救国、礼仪兴邦的儒家理想。

白鹿原做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以政治文化角度看,其社会结构有以田福贤、岳维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有以鹿兆鹏、白灵为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有以鹿兆谦(黑娃),大拇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以民间文化角度看,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领袖。阶级矛盾、家族纷争、利欲情欲的角逐,相互融汇交织,构成白鹿原半个多世纪的“民族秘史”。

小说写残酷的斗争,目的是对斗争予以批评,原上的儒家思想兴盛不衰,很快被政治斗争和暴力革命所取代,白嘉轩不但腰被土匪打断,而且很快被革命政权从组长的位置上拉了下来。黑娃十兄弟在白鹿原上搞农民运动,地主和乡长都被戴高帽子游街,国民党打回来后,乡长田福贤在白鹿村开反攻倒算大会,残酷批斗并且处决农会干部,小说借朱先生之口,说白鹿原简直成了一只“鏊子”,老百姓成了鏊子上翻来覆去的烙饼,为了反对无谓的斗争,《白鹿原》还批评了共产党内部的无情斗争、残酷打击,例如将白灵这样一位坚定、纯洁的老资深女革命者打成特务后活埋。白鹿原上仁义白鹿村的败坏说明了暴力斗争的恶果的极其可怕。

在《白鹿原》的创作手法上,可以说他已现实主义为主,以史诗笔法叙写人事,又融合了潜意识、魔幻现实主义等其他创作手法。

作为一个“民族的秘史”,它把叙事的焦点始终对准白鹿原这块西北黄土地上的文化状态和文化冲突,突出地描绘了文化冲突所激起的人性冲突(礼教与人性、天理与人欲、灵与肉的冲突等,以及众多生命在传统礼教压抑下的被扭曲、荼毒、萎谢,展示出白鹿原一片惨烈的文化景象:田小娥之死、白孝文的堕落、黑娃的出走等等。)无论是描绘白、鹿两姓的宗法关系和冲突,还是叙述白、鹿两家年轻一代的生死、爱情、出走、回归,作者都着力于揭示历史生活形态后面所隐藏的文化因素,将家族作为民族文化的聚焦点,借白、鹿家族的兴衰变迁,去探索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化隐秘。这就使《白鹿原》的主题超越了一般的政治、阶级、社会、历史的层面,而通过诸如出走与回归、繁衍与毁灭、腐朽与再生、必然与偶然、机遇与宿命等的描写,将主题提升到生命哲学、文化哲学的高度。

西方现代主义在80年代初传入中国,在10年时间内将西方现代主义100多年的历史全部上演了一遍。《白鹿原》有选择地加以吸收。把潜意识、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的手法大胆引进作品中。如:白鹿原上世代相传的白鹿奇闻——白鹿精灵。田小娥死后在鹿三身上的灵魂附体,白灵死时分别向她的祖母、父亲和母亲托梦,朱先生死后化为白鹿飘然而去等,都给小说增添了浪漫和魔幻的意味。

《白鹿原》从文化人格的角度,塑造了一批经历独特、性格鲜明、思想行为惊心动魄的人物形象,构建起了白鹿原文化关系变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急公好义的儒家文化的乡村领袖,封建家族的族长:白嘉轩。

白嘉轩有刚毅的意志。他的一生可谓多灾多难,不仅同整个白鹿原上的广大群众一样经历里了兵灾、匪祸、饥谨、瘟疫,而且本人年轻时在婚姻上就遭到六娶六丧的严重挫折,《白鹿原》的开篇第一句话就是:“白嘉轩最为壮豪的就是一生中娶了七房女人”。中年以后更经历了长子白孝文的堕落,爱女白灵的背叛,贤妻吴仙草的暴死,以及自己被土匪打折腰杆等沉重打击。他腰虽然弯,但头仍然昂着。表现了他刚毅坚韧的精神。他有着慎独的品行。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就是一个人独处时,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白嘉轩虽然没有受过系统的儒家教育,但对儒家文化中“修身为本”的精义能心领神会和身体力行,坚持耕读传家。他有仁义的精神。如对长工鹿三。但是也有残忍的习性,在其宗族范围内,一旦有谁触犯了儒家礼义和族规乡约,他就显得刻薄寡恩,心冷手硬。甚至是对他的亲生儿子,他也决不手软,严施酷刑,显示出其残忍的一面。尤其是对田小娥残忍狠毒。可见这个最敦厚的长者同时也是最阴冷的食人者,这也再次证明中国历史的每一页虽然都写着仁义道德,但是字缝里却写满了“吃人”二字。

文中的黑娃和白孝文可以说一个是无根的浮萍,一个是笼中的野兽。因为同一个女人堕落的两个男人,却有着天壤之别。黑娃和田小娥是对自由恋爱的落草鸳鸯,革命的风暴让黑娃,落草为寇。在匪巢内乱之后有被招安,他立志改过自新,从头做人。强行戒烟 求学朱先生,重归祠堂,过上安静的生活。然而最终被杀害,他无法真正融入传统文化,,又见弃与革命文化,无论新旧时代,都没有他的真正位置,他像无根的浮萍,孤独的灵魂无处依傍,无以为家。 而白孝文和田小娥是鹿子霖的圈套,他成了个无辜的牺牲品,他像一个文化变色龙,一次次脱胎换骨,改变着自己的角色,最终成了深谙政治韬晦之术的大阴谋家。他成了笼中的野兽,心狠手辣。

白灵与兆海最初相恋,都是满腔热忱的爱国少年,都急于报效祖国,因而掷硬币选择分别加入国共两党。然而世事难料,他们对待党的了解和认识发生分歧,党派政治干预进他们的感情生活,即便情感 被政治思想所阻碍。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永远存在,他们两个的对立也永远存在,他们的感情终不能有结果。百灵和鹿兆鹏才是真正的白鹿精魂,他们相对于黑娃和白孝文来说是一种超越。他们二人有惊人的相似,同样接受先进的教育有独立的思想、同样是新文化的代表。他们都不愿意遵守父母之命,鹿兆鹏不愿娶,白领不愿嫁,都选择离家出走。他们身上洋溢着青春的热情,流淌着叛逆的热血。他们有百折不挠的勇气,为后人闯出一条崭新的道路。而令人惋惜的是,白领死在革命者的刀下,鹿兆鹏也在革命胜利后远走他乡,不知所终。这也许是作者要揭示的民族秘史,一种崭新的思想形成要付出代价。 他们两人,就像双飞的蝴蝶,向光明和未来而去!

《白鹿原》中人物的人生各有不同,朱先生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化人物,清贫正直,令人敬佩,飘逸走过一生。冷先生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悬壶济世,冷冷的走过一生。鹿三则是一个本分的农民,勤劳一生,儿子却叛逆,最终杀死儿媳,致疯而死,是个悲剧人物。田小娥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封建的叛逆者,也是封建的牺牲品。小说中人物死的结局有很多,像仙草的死是那么地镇静;像鹿兆鹏家里,那位鹿兆鹏的媳妇,死又是那么地让人感到可怜与可怖;像最后鹿子霖的死又是那么地窝囊,一切仿佛都是因果缘分。不禁让人感叹: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书的开头有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作者陈忠实以巴尔扎克这句名言做为小说的题记,表达出其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宏愿与艺术追求。诚然,一个民族的许多秘密都在小说中佝偻着。它们太小了,却又太重要了。就像书中的一样,秘密无处不在。他隐藏在每一个角落,他隐藏在骡子的背上,隐藏在白家那个只进钱不出钱的盒子里,他隐藏在芰荠菜水饭里,隐藏在或是白赵氏或是鹿贺氏或是朱白氏忙碌的身影中,隐藏在木桌上的羊肉泡馍里,也隐藏在长工们的老茧和丰收时的麦浪里,更隐藏在跳跃在原上的白鹿中。

读白鹿原有感二:

《白鹿原》是一部典型的男性小说,作者陈忠实浓墨渲染了一系列形象各异,性格鲜明的男性形象。文中粗犷的西北方言也是一大特色。而书中那些作者着墨不多的女性形象如山水画那浓墨之间淡若无痕的树形水影,虽是点缀但不可或缺。

一,刚柔相济勤劳朴实的已婚妇女形象,以白吴氏(仙草)白赵氏等人为代表。

她们的共同特征是都已步入中年,都性格温和品行贤淑,都笃信先人留下的道德准则,其古朴的美德下掩盖着精神的麻木。她们对生活的要求极低,她们的婚姻建立在生殖温饱等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她们从属于夫权父权社会,以丈夫为天地,是贤妻良母的典范。

一旦面临家庭变故临危受命时,她们或沉静或干练果断,迅速成为丈夫坚强的后盾。如白赵氏(白嘉轩之母)面临儿子白嘉轩已五娶五丧而丈夫白秉德突然病故的情况下,遵循丈夫的遗训:丧礼后立即娶妻。她不动声色地帮儿子许亲,其“聘礼之高让人咋舌呆脑”,使得儿子“惊异地发现母亲办事的干练和果决实际上已经超过父亲,更少一些瞻前顾后的忧虑”。

如鹿贺氏(鹿子霖之妻)面对着自己的两个儿子长年外出革命至今下落不明和丈夫鹿子霖被捕的困境之下,她毅然地“卖牲口卖田地,挖出存储多年的银圆和金条,坦然地送给那些掐着她丈夫生死八字的人们”。“‘我只要人’”她的主意坚定又单纯,即使“这个男人有过最令女人嫉恨的风流勾当,但这个家庭不能没有鹿子霖”。

她们即使是面对着丈夫的“拈花惹草”,她们还是守着这个“家”。如可怜的白孝文之妻(大姐儿)面对着丈夫的沉沦与堕落而买房屋买土地,她无可奈何,也无力抗争,因为他是她的天地。在她因家徒四壁饥饿而快死时,她低声下气的和她的家公申述:“爸,我到咱屋多年了,勤咧懒咧瞎咧好咧你都看见。我想过这想过那,独独儿没想过我会饿死。”可见她对自己不公平的命运有所抱怨和不满,但那是微弱无力的,微弱至到临死时才向白嘉轩(传统势力的代表)发出卑微的呼喊;无力至只给白嘉轩一瞬间的警醒与不安,仅仅只是可悲的一刹那而已!

二,处于新旧观念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女性形象,以田小蛾,鹿冷氏为代表。

田小娥,这个出场时就被唤做“小女人”的女人,原是郭举人的二房,实际上“连狗都不如”。她渴望爱情,她与长工黑娃产生感情,事情暴露后便与黑娃私奔,这种关系为封建礼教不容,田小娥终不被白嘉轩接纳一直被驱逐于祠堂之外。她重情重义,为了救黑娃,她甘愿被鹿子霖占有。她艳丽如花,为了报仇,她在鹿子霖的指使下勾引族长白嘉轩的儿子白孝文,最终把白嘉轩气晕在她家门外。

田小娥,她的奔放杳曳多姿成为白鹿原一片美丽的风景,她曾经的痴情多情成为男人们梦里梦外的醉人的香醇。在她身上各式各样的男人走过,她不仅要忍受正人君子(白嘉轩)的唾骂,还要忍受小人(鹿子霖)的蹂躏。作为一个孤立无援的弱女子,她只能以性武器为反抗的手段。她是“传统文化的弃儿,又反过来破坏传统文化”。

相比之下鹿鹏之妻鹿冷氏比田小娥更无助更悲凉。鹿冷氏是传统农村妇女中“基因突变”的一个,因“突发变异”注定了她的势单力薄;因“势单力薄”注定了她悲凉的结局。

她是冷先生的大女儿,因其父作风正派,家教严厉,如无例外她应与丈夫过着与像父辈母辈一样的“甜美安定”的生活。然而生活与她开了一个玩笑:她的丈夫是一个追求革命自由革命理想的青年人,除了新婚之夜父亲迫使的“同房”,他给了她一个永远守望的无性的婚姻。面对这日夜独守的空房,她品尝焦灼的渴望,她曾一度心虚地羡慕“淫荡”的田小娥,而后又为自己的“邪念”懊悔不迭。而她家公(鹿子霖)的酒后逾礼更加促使她步入六神无主无休止的渴望中,她“无力阻隔那些诱惑而又十分清楚这些全部都是罪恶”。她开始间歇性的胡言乱语,她疯了。在那些失常的间歇她才可以享受到无所顾虑的快乐。为了保全亲家的声誉,冷先生把女儿毒哑了。她“不再叫喊,不再疯狂,她形同骷髅”,不久即死去。她是白鹿原上空飘荡着最无辜的灵魂,她的悲剧是初期革命者(鹿兆鹏)的激进与不负责任促成的,是男权势力的引诱与压制促成的,它们致使她步入死亡的深渊。

三,渴望自由且为了追求理想不惜捐躯的女革命者形象,以白灵为代表。

她出生于最传统最守旧的白家,她是白嘉轩的掌上明珠。她的起名由来就注定她是书中最具有自由意识的女人。因为其父的疼爱,她有幸接受最良好的教育。因为先进革命思想的熏陶,她摒弃媒妁之言的“盲婚”。面对着初恋情人(鹿兆海)“蜕变”,她毅然的改变初衷追求自己理想的爱情和事业。面对着党内的混乱局面,她恪守自己的信仰义无返顾地忠诚于党的革命事业。她是作者笔下最完美的女性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白鹿原》读后感

全文共 3472 字

+ 加入清单

已经好久没有读长篇小说了,印象里少说也有20多年。一来是没有那份闲钱去买装潢华丽的小说;二来是没有读长篇小说的耐心和毅力;三来是手捧厚厚的长篇小说,手酸吃力不说,时不时地要翻页,还得换手。再说这些年出的小说,纸张非常好也非常厚,翻页难度大了,也增加书的重量,另外,大概为了让书有厚度感有好的卖点,字间距行间距都弄得很大,且书中天地左右也留得多多的。看不了一会儿就得翻页;四来如果是新的小说,我指的不是新出版的小说,而是新买来第一次翻看的小说,手托着硬硬的,哪哪都较劲,为了爱护书籍,又不敢生折硬压,没看几页就累了,我指的不是看累了,是手托书托累了。最后一条就是近几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粗制滥造的多,为赶短期效应恨不得一个月就创作出一部几百万字的长篇小说,这样的小说根本不值得一看。

上个月,单位宣传部门为了奖励我写稿子有功,发我一个电子阅读器。开始不会从网上下载小说,放一段时间,后来下决心一定要鼓捣会,便在网上摸索。其实并不难,用了不到1小时就搞清楚来龙去脉。于是下载了陈忠实写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早就听说这部小说很好,是一部农村史诗般的小说,陈忠实为写这部长篇小说,沉到农村一待就是10多年。

更因为电子阅读器一改传统纸制小说阅读方式。电子阅读器很轻,托在手里好象拿着一张报纸,轻轻一点就翻页了。看完一段放下明天再看,也不用做记号,下次打开就是上次看的那页。还有不受光线制约,外界暗一点也不会损伤视力,电子阅读器版面有亮度。再有就是电子阅读器存储量大,可以存很多小说。如果看一部小说感到有些乏,调整到另一部小说的页面,既可以换换脑子,又可以换一种思路。电子阅读器,真好。

罗嗦的多了点,跑题了,言归正传吧。

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看完长篇小说《白鹿原》,总体感觉旧社会并不那么黑暗、也并不那么万恶;地主没有那么作威作福、穷人也没有那么饥寒交迫。一个社会总有一个社会存在的道理,即使行将灭亡。如果没有战乱;没有土匪就更好了。

地地道道的地主白嘉轩很仁义,很对得起他的那些长工。麦子刚打下来,最先让长工套上牛车,拉上新麦子送回家,一点不克扣。年底该给多少银元就给多少银元,早早就放长工的假,让他们回家过年去。

在白鹿原能当上长工,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因为只有得到主人家的信任才能当上长工,否则的话,永远是短工。短工脸上是不光彩的,说明没有被主人家看上,只能打短工。主人家雇用短工期间,就是考察期间,考察所雇人是否可靠,可靠了才会被雇为长工。

虽然没有动摇中学时代受到的收租院“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教育,更没有动摇“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但我还是感到白鹿原的长工都是幸福的长工,幸福得比现在都幸福。

2011年4月1日《北京青年报》“私人别史”用整版的篇幅登载了题为“收租院像原子弹——少为人知的引爆内幕”的文章,详细记录了60年代中期大型革命雕塑收租院创作亲历。让我回想起上中学那个年代参观收租院的影像。现在想来大概像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刘文彩那样的大地主很少很少,所以才作为典型反面人物来宣传教育。

鹿三是白嘉轩的长工。但他俩之间根本看不出一个是地主,一个是长工的样子。下面摘抄第17章和第18章中两小自然段,这两段不仅刻画了白嘉轩和鹿三之间的亲密关系,而且描写得相当细微(如果不愿意看,请跳过去)。

第17章。已是秋末冬初,白日短促到巧媳妇难做三顿饭的季节。太阳坠入白鹿原西部的原坡,一片羞怯的霞光腾起在西原的上空。白嘉轩双手拄着拐杖站在地头,瞅着鹿三一手捉着犁杖一手扬着鞭子悠悠地耕翻留作棉田的地块,黄褐色的泥土在犁铧上翻卷着;鹿三和牛的背影渐渐融入西边的霞光里迎面奔到他眼前来了。白嘉轩手心痒痒喉咙也痒痒了,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扶把儿,想踩踏踩踏那翻卷着的泥土,想放开喉咙吆喝吆喝牲畜了。当鹿三再犁过一遭在地头回犁勒调犍牛的时候,白嘉轩扔了拐杖,一把抓住犁把儿一手夺过鞭子,说:“三哥,你抽袋烟去!”鹿三嘴里大声憨气地嘀嗒着:“天短求得转不了几个来回就黑咧!”最后还是无奈放了鞭子和犁杖,很不情愿地蹲下来摸烟包。他瞧着嘉轩把犁尖插进垄沟一声吆喝,连忙奔上前抓住犁杖:“嘉轩,你不该犁地,你的腰……”白嘉轩拨开他的手,又一声吆喝:“得儿起!”犍牛拖着犁铧趄前走了。白嘉轩转过脸对鹿三大声说:“我想试火一下!”鹿三手里攥着上尚未装进烟末的烟袋跟着嘉轩并排儿走着担心万一有个闪失。白嘉轩很不喜悦地说:“你跟在我旁边我不舒服,你走开你去抽你的烟!”鹿三无奈停住脚步,眼睛紧紧瞅着渐渐融进霞光里的白嘉轩,还是攥着空烟袋记不起来装烟。

第18章。白鹿村在渭北以及在当地邻村熬活儿的长工汉们纷纷回到自家屋里来,即使不大仁义的主家也都提前付给他们全年的工价,让他们在离年终之前的二个多月就下工回家了,起码可以省下一个人的口粮。鹿三在街巷里看见这些提前下工回归的兄弟哥们就想到自己。在麦子断定不能出苗以后,瞧着牲畜市场日渐下跌的行情,白嘉轩果决地卖掉了青骡和犍牛,只留下一匹骒马。这不算是多么聪明的举措,谁也能谋划得出来,一头牛或一匹骡子一年间吃下的精料——豌豆和夫皮,也许可以换回五头牛和五匹骡子。除了粮食集集冒涨,其余百物牲畜棉花木料布匹杂货以及土地天天往下跌价,女子订亲的聘金也跌过大半。在可怕的饥荒年刚刚露出暴虐先兆的时候,各色粮食一下就被推到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任何东西包括人本身都不得不俯首臣不得不跌价再跌价了。小麦无苗,冬天不用上粪了;棉花旱死了,轧花机也甭招徕弹花主顾了;牲畜卖掉了,剩下一匹马浮不住一个人专门喂养;整个一个冬天和春天都将闲适无活儿,自己闲吃静坐

在人家屋里怎么好意思呢?他深信白嘉轩绝不会象村中那些长工的主家那样打发他提早下工,需得自己说话辞别而不能赖着主家来撵出门去。晚饭后,鹿三抹了抹嘴巴点燃旱烟袋,爽声朗气他说:“嘉轩,我今黑回去呀。”白嘉轩平和地说:“回你回喀!有啥事你尽管办。今年冬里没啥紧活路喀!”鹿三料定主家理会错了自己的原意,就挑明了说:“我明日再不来咧!”白嘉轩依然平和地说:“我刚才说了嘛!何止明日?三天五天你尽管走。”鹿三更透彻他说:“从明日往后,我再不来了我下工咧!”白嘉轩这才从椅背上欠起身子:“那咋么了?半路上你就走了不来了?离过年还远着哩嘛!”仙草听见了也凑到桌边问:“三哥你犯了俺屋谁的心病咧?你倒是明说怎么能走哩?”鹿三连忙解释:“地里也没啥活儿屋里也没啥活儿了,我白吃闲坐着不自在喀!”白嘉轩说:“你走了倒是自在了,可把不自在丢给我了!”鹿三愣怔一下。臼嘉轩接着说:“为了省一份口粮撵你出门,人会说我啥话哩?我心里能不自在吗?”鹿三忙说:“不是这话!是没活干了闲下,这谁都看得见的事,不会胡说的。明年春上要是落下透雨地里活儿开场了,我不用你叫就来了。”白嘉轩冷下脸说:“三哥你听着,从今往后你再甭提这个话!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我吃稠的你吃稠,我吃稀的你吃稀;万一有一天断顿了揭不开锅了,咱弟兄们出门要饭搭个伙结伴儿——”鹿三咽了一口唾液,粗大的喉圪节猛烈地滑动了两下,没有话说了。白嘉轩随之轻俏地说:“没活儿干了你就歇着睡着,歇够了睡腻了你就逛去浪去!逢集了逛集没集时到人多的地方去说,耍纠方耍狼吃娃耍媳妇跳井,说了耍了再歇再睡……你甭瞪眼!兄弟我不是给你撇凉腔是说正经话:天杀人人不能自杀。年馑大心也就要放大。年馑大心要小了就更遭罪了。”鹿三觉得眼里快要忍不住流泪,没有说话就转身出了院子进了马号。

这分明是兄弟俩,而且还是亲兄弟俩。

我认为黑娃与白嘉轩之间不会有那么深的仇恨,恨得非要把白嘉轩的腰打断。白嘉轩对黑娃很好,白嘉轩给黑娃买了笔墨纸砚叫他念书,可他还要逃学。黑娃说了一句“我嫌嘉轩叔的腰挺的太硬太直”。鹿三叫黑娃来给牛割草,黑娃也说过这话。鹿三叫黑娃替他来顶工,他硬要跟嘉道到渭北去熬活就是不上这儿来,还说了话:“我嫌嘉轩叔腰挺的大硬太直我害怕。”难道就因为这个,就把白嘉轩的腰打断吗?理由不充分。

既然郭举人的小女人小娥可以和黑娃一拍即合脱衣解裤,那么再和鹿子霖上床就不足为奇,再和白孝文如胶似漆地性爱更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说与前面两个男人还不能算是主动出击,那么在鹿子霖的授意下她凭着她那“三寸金莲”拿下白孝文,则实实在在地把自己地地道道的破鞋本质暴露得一清二楚。这就难怪她的公公、黑娃的爹鹿三亲手把她杀了。深受其害的鹿三为了自己的儿子,也为自己尊敬的主人白嘉轩的儿子。

还有许多与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截然相反的内容就不一一列举了。

向敢于还历史真实面貌的著名作家陈忠实致敬!

希望这样的作家多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陈忠实的白鹿原观后感

全文共 1962 字

+ 加入清单

白鹿原》上映的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得去看了,盼了好久好久终于上映了,不肯等首周票房的口碑,打算不管怎么样都要去看一看。老公对于这样的片子是非常不感兴趣的,我们一起去了电影院却进了不同的放映厅,他去看《普罗米修斯》了。

《白鹿原》这本书看过有一阵了,不能说全记得内容,但是大概的情节我还是有印象的,众所周知,片子删了好多好多,包括之前作为噱头的激情戏,其实真的就是点到为止接下来会慢慢说起来。

1,删掉的人物之白灵 朱先生

看书的时候,我一直把白灵就看做白鹿原上的那头小白鹿,我甚至觉得陈忠实赋予她的美丽纯洁和先进的思想,正是对于白鹿原的情深所致。选演员时候,据说王全安也是看了很多人了,最后敲定了一个女孩,长得吧,其实我觉得一般。那时候好像也赶上陆川选虞姬,阵势都挺大的。这女孩也有点倒霉,戏份真是全部删掉了,可惜了这么好的成名的机会。演技如何也无法做评价。

另一个被全删的人物是朱先生。看过书的人应该都对于这个白鹿原诸葛亮般的人才过目不忘,包括他死后神一般的存在。可惜那部分涉及文化大革命,估计也拍不出原味。看书看到朱先生仙逝的时候,我都忍不住哭了。朱先生出现不多,却可以说是白嘉轩的领路人。白鹿原上的先知。

被删掉的人物还有白孝武、鹿兆海、甚至还有寥寥几笔的白兴儿(字幕里出现了白兴儿,我对不上号)

2 田小娥

电影《白鹿原》改为《小娥传》的说法一点不过分。之前王全安在接受采访时候说必须只按一条线路走,后来选择了小娥这条线。我想,一是小娥的情感经历会很吸引人,二是把激情戏作为噱头,总比白嘉轩的经历更吸引人。三是,小娥后来成了他媳妇,不过我内心,是非常不希望王全安是这么自私的。《白鹿原》是所有书迷的《白鹿原》,不是张雨绮一个人的《白鹿原》。在知道小娥是她演之后,我也没有表现得很诧异,有人问我心中小娥的人选时候,我觉得张雨绮还可以,虽然平时有点男相,但是小娥的扮相还是很漂亮的,特别是跟黑娃私奔以后,换上粗布衣服更美了,那小脚裤穿得很性感。(主要那里面出现的年轻女人也的确就是群众演员的水平)。不得不提下小娥说话的声音,真是好妩媚,和黑娃一起恳求白嘉轩进祠堂那一出戏,我听得心都化了,能再妩媚一点吗?我是白嘉轩就让她进了。还有她拿着鸡蛋去恳求鹿子霖拿出戏,估计也是那一段的梨花带雨,让鹿子霖起了歹心。

看书的时候,我是越来越不喜欢小娥的,我对三观不正的女人实在提不起兴趣。而电影里呢,**不**,坚贞不坚贞,你不知道导演到底想怎么塑造小娥,矛盾之余是个败笔。

3 白嘉轩 鹿子霖

白嘉轩和鹿子霖,是白鹿原上两个互相较劲的力量,一个是政府官员,一个族长,不相上下。电影中两处明显的较量,一是白孝文把祖产卖给了鹿子霖,鹿子霖假惺惺去找白嘉轩,前一刻还对儿子说软话的白嘉轩再次挺直了腰板,对鹿子霖没说几句好听的。可以说更有胜负吧。二是给死去的小娥修庙的事,看书时候我也没明白鹿子霖到底是出于私心还是民意提出修庙呢?当大家都因为鹿子霖修庙的提议而推举鹿子霖当族长的时候,白嘉轩不亢不卑得提出修塔镇压,不得不说,这比修庙高明。鹿子霖完败。两位老戏骨的演技没得说,再演156分钟,都挑不出错。

4 黑娃 鹿三

知道是段奕宏演黑娃我第一想法就是华谊挺能塞钱的。段奕宏早没了《士兵突击》里的阳光帅气,黑娃倒是演的中规中矩。黑娃这个人物其实容易出彩,他跟白鹿原上的很多人不一样,特别是跟鹿三很不一样,他要去当麦客,他不想跟他爹一样一辈子给人当下人。很多干白嘉轩反着干的事,他都会去做,一种内心无言的反抗,好比就是看不惯你腰板那么直,所以就要打断你。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鹿三很忠义,也很正义。他因为小娥的身份死活不肯收留他们,断绝关系,因为他觉得小娥害了很多人,就要把小娥杀掉。黑娃的很多性格,其实在鹿三身上也看得出来。至于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鹿三会上吊,估计就是没有看过原文。书中鹿三被小娥付了身,自杀的。电影里要是这么演,就是有神论了。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为什么公开发行的书可以这样写,电影却不能这么演?好纠结。

看电影的时候,我左边是一对GAY,我旁边是个娘受,他一直问他的男朋友小娥是不是跟这个做个?是不是跟那个做了?非常激动的样子。我觉得这种人不该来看白鹿原,回家看AV正合适。何必在一部电影中就挑激情戏关注呢?小娥的激情戏都是点到为止,自行想象的。起码上映的是这样的。右手边是三个女孩,岁数不大,每次情节有大变化的时候,会“哦”的叫一声,或者“哎呀”一声,其实对于看过书的人来说,很多都是见怪不怪的情节,已经很熟了。我呢,我整个看电影的过程中的反应就是最后“完了?”我脱口而出。现在想想,我们三个群体,的确代表了看《白鹿原》电影的三种人的反应。期待将来的220分钟版本吧。156分钟这个版本,我只给3星。一星给演技,一星给场面,半星给张雨绮,半星给导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白鹿原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白嘉轩是《白鹿原》的主人公之一。

《白鹿原》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作者是陈忠实。

白嘉轩已经娶了六个媳妇,六个媳妇都死了。他想请个阴阳先生看看,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在请阴阳先生的路上,他在雪地里撒尿,发现了一坨无雪的慢坡地,从慢坡地里挖出了一个自认为是怪物的东西。他决定去找姐夫朱先生问一问。朱先生是大家公认的神人。当他把这个怪物画下来时,朱先生神秘地告诉他“你画的是一只鹿啊!”。白鹿,是神奇的。白鹿,是精灵。白嘉轩认为神灵把白鹿的吉兆显示给他,而不是显示给那块地的主家鹿子霖,他要按照神灵救助白家的旨意办事。他要把鹿子霖的那块慢坡地买到手。

白嘉轩去找冷先生帮忙。冷先生和白家是莫逆之交。他要卖掉河川里那二亩水地,那是一年两季收成的好地。白鹿村有力量一次买走这二亩水地的只有鹿子霖。冷先生从中说和,一切顺利。但在关键时刻,白嘉轩节外生枝:二亩水地卖给鹿子霖,鹿家原坡上那二亩慢坡地转到白家,好地换劣地的差价,由鹿家付给白家。鹿子霖欣然同意。真应了那句俗话“别人把你卖了,你还傻乎乎地帮人家数钱。”一切都按白嘉轩的想法进行,真乃是“万无一失”,不露“蛛丝马迹”。

初看白嘉轩卖地,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白嘉轩好狡猾”。1、他明明早就盘算卖地时和鹿家换地,但他让冷先生从中周旋时却只字未提。2、他明明知道鹿家那块地是风水宝地,却装着和人家换地是吃了天大的亏一样。3、和鹿家换地,他心底是求之不得的,但他的表情一直是苦大仇深,被逼无奈。

先入为主,白嘉轩给我的印象不是太好。

故事结尾,鹿子霖疯了、傻了。白嘉轩看着鹿子霖的疯傻样,想起以卖地形式作掩护巧取慢坡地做坟园的事,儿子孝文的县长,也许就是这块风水宝地荫育的结果。他蹲下身子,对鹿子霖说:“子霖,我对不住你。我一辈子就做下这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来生再世给你还债补心。”白嘉轩忍不住流下眼泪。故事结尾,白嘉轩的左眼已经瞎了。

白孝文是白嘉轩的大儿子,他听话懂事,很自然地接任族长一职,掌管族里的大小事务。在他被鹿子霖陷害,和田晓娥做出了伤风败俗的事时,白嘉轩铁面无私,对孝文进行了惩罚:白嘉轩谁也不瞅,端直走到槐树下,从地上抓起扎捆成束的酸枣棵子刺刷,这当儿有三四个人在他面前扑通扑通跪倒了。白嘉轩知道他们跪下想弄啥,毫不理睬,转过身就把刺刷扬起来抽过去。孝文一声惨叫接一声惨叫,鲜血顿时漫染了脸颊。白嘉轩下手特狠,比上次抽打娥和狗蛋还要狠过几成。

其实,白嘉轩完全不知内情。在孝文受罚的时候,他和田晓娥之间还没有实质上的进展。他没有询问、没有了解,他想的最多的就是“这个儿子丢了他的脸亏了他的心辜负了他对他的期望。”他为他丧气败兴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被土匪打断腰杆的劫难,所以,他用刺刷抽击这个孽种是泄恨是真打而不是在族人面前摆摆架式。

我认为白嘉轩不懂得教育。1、他不相信孝文是好人。2、他惩罚孝文,不是真正为孝文的成长考虑,而是觉得孝文丢了他的脸、辜负了他的期望。3、孝文出现问题,他采取的不是精心“疏通”,而是一系列“强堵”。他除了大打出手,还有分家、不借粮,当孝文走投无路把水地卖了换钱、换粮食后,他举起手中的拐杖又抽击到孝文的脸上、腿上。以至后来,孝文真的和田晓娥走到了一起。

如果他发现孝文的做法后,相信孝文不是那样的人,能按住心头的怒火,听孝文说一说事情的来龙去脉的话,或许能挽救孝文,或许孝文还会是以前的孝文,或许孝文会成长的更优秀。

白嘉轩对待三儿子的做法,是卑鄙无耻的。

在三儿媳吃了好多药还是不怀孕的情况下,在怀疑毛病出在三儿子身上时,他想到了一个主意——让兔娃和三儿媳怀孕。

白嘉轩和长工鹿三的感情让我感动。

对于年龄越来越大、动作越来越迟钝的长工,可能有很多主家都要把他辞退,但白嘉轩没有这样做,他待鹿三如兄弟,教育自己的孩子们也要对三伯好。

白嘉轩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和鹿三的儿子说:“你们三伯你大老了。人老了就是这个样子。你三伯能做啥想做啥活儿由他做一点,他不想做啥活儿哪怕啥活儿都不做,你们谁也不许指拨他,拿斜眼瞅他粗嗓子吼他都不准许!”

白嘉轩孝顺。

白嘉轩腰杆子直。

白嘉轩严于律己。

白嘉轩是陈忠实笔下一个活生生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白鹿原田小娥人物剖析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她比较悲催,因为她出生在那个年代,如果她是活在当下的年代,活在中国的某小三横行的一线城市,田小娥也算得上有节操的贞洁烈女了。但她又比较幸运,她赶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村中小戏台上不停地变换着人物和大旗,人民群众们不断地更改着口号,大家没空操心她那档子事儿。从“无能”的老地主,到“有能”的黑娃,到“瞎逞能”的怪叔叔,再到“装无能”的嘉轩。姑娘只是想追求一个依靠。姑娘的要求不高,一袋烟,一个她爱的男人,住着窑洞,每天能有碗臊子面就行了。可是所有的东西都在得到后又马上失,好不容易和黑娃活着回到村里却又因为丑事被揭发逐出家门,没拜成天地,没进得了祠堂。在两人刚安定下来时黑娃又被抓走了,为了救黑娃又被怪叔叔钻了空子占了便宜,从小被极力塑造成正人君子的小叔子嘉轩又在暴风雨夜走进了风雨飘摇的破窑洞。

她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男人,几个男人对她都算情深意重(老地主不详,但至少锦衣玉食的包养着)就连怪叔叔在奸夫淫妇批斗会上也希望减免对田小娥的处罚,每次占了田小娥的便宜也会多少给点小费,甚至于在田小娥死后还提议给她盖座庙。嘉轩在被拉当兵后也不忘让三叔给田小娥带个黑面的窝窝头。黑娃当了土匪回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田小娥报仇。是啊,姑娘最后还是死了。她奄奄一息坦胸露乳的躺在破窑洞的床上,黑娃的爹送来了嘉轩的窝窝头,她拿到窝窝头背转过身哭了。这眼泪里包含太多的东西,对黑娃的愧疚,嘉轩的情深意重,又或是自己多舛的命运。她死了,不是饿死的,是被那个不知道该叫叔还是该叫爸的人捅死的。田小娥的命运结束了,张雨绮的演绎让这个角色充满了说不清道不明的魅力。一个生活在那个年代的被人人唾弃的荡妇?一个有点叛逆有点反封建的姑娘?一个在祠堂被砸毁还在因为没能进祠堂名不正言不顺而耿耿于怀的封建姑娘?一个看上有点精明又有点傻得让人着急的姑娘?张雨绮演绎的田小娥带给了我很多无法言说的感觉。就像田小娥的大烟袋,也许说不清到底哪里好,但是她却让你上了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认识《白鹿原》,读懂陈忠实的故事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几年前,话剧《白鹿原》筹备之际,陈忠实带着导演林兆华,“从西安灞桥区辖的原(指白鹿原)的西坡上去,直到蓝田县辖的原的东头下了北坡,沿着灞河川道途经我隔河相望的家门再回到西安城”。

9月13日、14日,北京,他被媒体包围,反复被问及对即将上映的电影《白鹿原》是否满意,对书中人物如何解读。此刻,一位摄影师正劝他面朝前方,目视窗外。

“额(我)说你也拍够了吧?这张烂脸有啥好拍?再说,你这里拍,叫人说话分心。”华侨大厦客房里,他操着一口陕西腔,比起王冠雪茄的气味,更呛。

11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里,陈忠实也是这般斩钉截铁。

当一女生拐弯抹角问:您那一代人理应思想保守,为何书中却有赤祼祼的性描写?

“那是人物性格命运,必然要这样干。”

某男生紧接着问:据说《白鹿原》要选入中学生课本,您觉得引用哪段章节合适?

“你喜欢哪段,就用哪段。”

会后,《白鹿原》的首任责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前副总编辑何启治,远远注视为人签书的陈忠实,不禁笑了,“忠实忠实,忠诚老实。如今他也变得老辣了。”

今年,陈忠实70岁了,《白鹿原》问世也已20周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白鹿原读书笔记1000字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故事情节的波动有些纷乱,白鹿原上的生活百态随着白鹿两家的主线而展开,在中国大地上描写的这一小块儿地方折射着整个社会时代的变迁。

岁月的风霜雨雪,风和日丽一遍又一遍,一茬又一茬地涉足这片古老的平原,精灵的白鹿跃动着人们记忆中久违的传说,不管经历多少坎坷风雨,生活的轮子依然不分昼夜地滚动前进,这是岁月蕴含的冷酷而坚实的力量。《白鹿原》的主人公白嘉轩、鹿子霖两大家族有形或无形的较量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与深入。为了生活而争,为了脸面而争。当然书中并无直接而露骨地描写两大家族的斗争,而是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最终以鹿家惨败结局。性格决定命运或许是条真理。白嘉轩是中国传统男人的写照,墨守陈规、自力更生、谨小慎微、兢兢业业地生活。因此,他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始终以一个威严族长的身份立信于白鹿村,恪守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与白嘉轩不大一样,他追求功利,争强好胜,作风不谨,却又有胆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虽然也经历了起伏的官场,但终究也没创造些什么辉煌,最后也以悲惨收场。我觉得性格变化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白孝文,一个是黑娃。白孝文经历了一场饥荒的打击之后,由软弱变得坚强起来,这也多亏他鹿三叔的话语刺激的作用。他从原来的唯命是从,规规矩矩,优柔寡断的性格中走出来,变得桀骜不驯,急功近利了。而黑娃的性格可谓一波三折,先是小时的胆小羞怯,后又勇猛剽悍,最后又归于知书达礼,学为好人。其实性格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的,环境塑造了某人某种性格,而某人凭着某种性格来重新塑造环境。

《白鹿原》作为矛盾文学奖的作品,它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平原,一个族群的生活画面,读进去,我们仿佛身临其境。随人物之悲而悲,随人物之喜而喜。我们往往被小说中的人物感染,这大概就是大师笔下写实笔触的力量吧!

书中的生活生命人生跌宕起伏,而我们的呢?

希望用青春奋斗的热情搅破生活的波澜不惊,用我们的双手与智慧打造自己的未知前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白鹿原大学读书笔记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很荣幸,我见证了这样一个传奇!

我总是看不清他们的脸,却感受着每个人的气息和脾气。

我不愿意接受任何电影和电视剧的刻画,因为只有样貌模糊的他们是属于我的,属于我看到的白鹿原

我对它把人性善恶暴露得淋漓尽致。和把言语表达地如此露骨感到惊叹。

我像是亲临现场看着一代代人的兴衰存亡,看着一个时代的变化万千。

我原谅他们的丑恶,却终究还是被美好的事物所吸引,白灵的革命爱情、兆海的誓言、白嘉轩的睿智、朱先生的未卜先知、黑娃的仗义、鹿三的忠诚,我会因为描述他们的一句话鼻子一酸,并总是自私地觉得那份美好也有我的一份。

跌宕有致的情节一次次带领我进入下一个场景,每颗麦粒,每个碗筷,每张桌椅似乎都在我眼前,我聆听并庆幸着,庆幸着我在,在见证一个传奇。

我想快点知晓每个人的结局却舍不得跳过一字一句,因为相比于结局我更在乎他们经历了什么,我像期待我的下一刻一样期待他们的下一秒,意犹未尽而不肯离去。

就在几天前我还在想,我为什么要花时间读小说?它可以让我学到些什么?不过是一些人物演了一场不曾发生的戏。但现在却惊奇的发现,人性、精神、处事态度、人生道理在一举一动中由每个人教授给我,就像我大一时读完《飘》后被Scarlett的勇敢震撼一样,一种超乎存在的精神直击心灵并影响着我的一举一动。

因而,我愿意相信他们存在过,相信故事发生过,就像相信爱情一样得坚定。

其实我反反复复想要走近它,但每次都停留前几章,而且没有勇气读下去,因为在我看来它实在太长而且人物太多,我怕会忘记和混淆。而今读完,却发现每个人我都记得,并记忆深刻。若问我是否要再读一遍,我会说不想,实情是不敢,因为怕半途而废辜负我的他们。

知道自己读的书太少,经常看不出一本书的好坏,说不出什么有深度的书评,更谈不上有什么文学素养,甚至对自己说的话是否有逻辑也一无所知,却想要单纯的把现在的感受记下来,顺便看看今后会不会觉得自己有一丝丝无知和矫情,但不管怎样,我终究是从里面获得了些什么并因此感到无比欢喜,至于是什么,便道不清说不明了。

致敬作者,致敬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读后感

全文共 1962 字

+ 加入清单

白鹿原》以白嘉轩和鹿子霖这两个年纪相仿、实力相当的年轻人的恩怨与较量为开篇,并贯穿小说始终,以他们的子女和兄妹为纵线,从白、鹿两个年轻男人成家立业时讲起,直到白嘉轩垂垂老暮、鹿子霖为自己一生作恶多端而吓疯,最后冻死在柴火房里,故事情节错综复杂、跌但起伏,小说人物塑造活灵活现,立体丰满。整个小说充满了宿命感和神话色彩。

三代单传的白嘉轩从十六岁起开始接连不断的娶了六个老婆,都以各种各样奇怪而不可思议的方式匆匆离世,没有留下一男半女。他的第六个女人去世以后,他一时间对继续娶亲不再感兴趣,而是打算找个算命先生来做场法师。就在他去找算命先生的路上,他在鹿子霖的慢坡地里发现了“白鹿”标本,他以为是上天给他的暗示,回家后他想尽一切办法,从鹿子霖手里把这块地换过来,毫不顾惜远大于这块地价的麦子。果然换地之后他的运气开始好转,他的第七个妻子仙草顺利为他生下长子——白孝文,次年又生一子,取名白孝武。白嘉轩这时候已彻底自信起来,不再焦虑。白孝文和白孝武到了入学的年龄与鹿子霖的两个儿子鹿兆鹏和鹿兆海一起在白鹿镇学堂读书,学校徐先生饱读诗书,一身正气。白嘉轩的长工鹿三的儿子黑娃也到了上学的年龄,由白嘉轩做主并资助他和自己的儿子们一起读书。黑娃从祖父开始三代都是长工,贫穷和寄人篱下的生活让黑娃内心非常自卑,性格倔强好强。他不喜欢一身正气、腰杆挺的笔直的白嘉轩和他听话乖觉的儿子们,他更喜欢和鹿家的两个儿子一起玩。

后来白、鹿两家的孩子都到朱先生的“白鹿书院”去读书,黑娃便辍学了,他实在不是块读书的料。

辍学后的黑娃在给别人家打长工的时候认识了财东的二女人——田小娥,田小娥常年被财东大老婆欺负,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财东,正直青春妙龄的田小娥和同样年轻的黑娃一见面,便如干柴烈火般一点即着做出了不道德的事。田小娥被财东家休了,又被自己娘家所不容,黑娃从财东家辞了职几经辗转打听找到了田小娥,并将她带回了白鹿镇,在村外的破窑洞里安了家。鹿三与这个不屑儿子彻底决裂。

在派系斗争中黑娃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田福贤,于是不得不背井离乡,小娥成了孤立无援的一个人。她去求乡约鹿子霖网开一面宽恕黑娃时,鹿子霖对美貌的小娥起了色心,很快、很自然的发展为不正当情人关系。鹿在心里一直嫉恨白家,他唆使田小娥勾引族长白孝文,让一向把仁义道德视作天的白嘉轩丢尽了脸面,也废去了族长白孝文的身份并跟他分了家,分家后的白孝文一蹶不振,家境每况愈下,后来在一个年三十晚上,田小娥又引导他抽上了大烟,自此,白孝文彻底堕落了,卖房子、卖地,最后饿死了自己的老婆,彻底跟田小娥鬼混在一起。最后,在饿的奄奄一息与死神仅有一步之遥时,鹿三鄙视地告诉他可以去抢舍饭。昔日白鹿镇最风光的人物,如今沦落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叫花子,并跟几十个叫花子一起抢舍饭,但饥饿让他顾不了那么多了!舍饭的组织者——田福贤、朱先生、鹿子霖,看着昔日族长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实在看不下去,又加上颇有威望的姑父朱先生的面子,于是鹿子霖和田福贤安排他去保安团当团丁,至此,白孝文终于捡回一条命,并走上了新的人生之路。

后来鹿三在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杀死了田小娥,除掉了这个男人都想睡女人都想唾的祸害。由土匪转型为保安团丁的黑娃跟白孝文成了同事。最终白孝文和鹿子霖合谋杀了黑娃,然后白孝文又将鹿子霖送进了监狱。鹿子霖的大儿子鹿兆鹏和白嘉轩的女儿却成了共产党员,并私自结为夫妻。白嘉轩的三子——白孝义结婚几年还迟迟未有生养,后来借种生下鹿三二儿子兔娃的孩子。这种事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农村不稀奇,这是时代的悲剧,是历史发展的众多铺路石里小小的一颗。

最后,白孝文——这个曾经像流浪狗一样匍匐在土沟里差点饿死的堕落者,成了县长,荣耀之际,白嘉轩觉得这是自己遇见的“白鹿标本”显了灵。鹿子霖疯了,“鹿家还是干不过白家”,在临疯前他喃喃的说。他一生风流至极,白鹿镇方圆几个村子里留着他的血的“干儿子”能有三四席;他一生作恶多端,唆使田小娥勾引白孝文致使他堕落。所以他的疯,是被自己的良心逼疯了?还是被黑娃和白孝文的崛起吓疯了?!最终冻死在了狗窝里,不得善终。

一生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白嘉轩是小说中正义的化身,他严格的践行着“乡约”,并以此严格要求村民;即使知道了儿子白孝文堕落是由鹿子霖“暗箱操作”的,但他依然没有反击,更没有采取一些见不得人的方式报复;在被自己像亲儿子一样对待的黑娃抢劫并打断了腰,他心里明白却并不言语,他伤心失望却不还手,这就是白嘉轩这个老族长的胸襟!所以他是白鹿镇名副其实的族长,是大家的精神领袖。

整个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水到渠成一起呵成,人物的刻画惟妙惟肖生动立体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当然了,对男女情爱的描写也手法丰富笔触细腻。合上书,让人有一种看完一台大戏落了幕一样的震撼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白鹿原》全书概况

全文共 1688 字

+ 加入清单

白鹿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下面是关于《白鹿原》全书概况,希望大家喜欢!

《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共50余万字,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

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1997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作者简介

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市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及散文集《告别白鸽》等40余种作品。

《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在日本、韩国、越南翻译出版。曾十余次获得《当代》、《人民文学》、《长城》、《求是》、《长江文艺》等各大刊物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及西安工业大学陈忠实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作协名誉主席。

2016年4月29日7:40左右,因病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

内容简介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白家人沿袭村子里的族长,主人公白嘉轩一生娶过七个妻子,最后一个陪他终生,并育有三儿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白灵)。鹿三是白家的长工,黑娃是他的长子。鹿家以鹿子霖为代表,他有两个儿子(鹿兆鹏、鹿兆海)。

小说主要讲述了他们的下一代白孝文、鹿兆海、黑娃这一代人的生活:白家后代中规中矩,黑娃却从小就显现出不安分。长大后,白孝文继任族长,黑娃在外做长工,认识了东家的小老婆田小娥,他将她带回村后,受到村人的排斥。黑娃离开村子后投奔革命军,又成为土匪。在此期间鹿子霖、白孝文等都吸上了x片,将家败光,去异乡谋生。鹿三以儿媳田小娥为耻,最终杀了她,因终日被田小娥死时的情形折磨而死去。白孝文则在外重新振作,终有一番作为,白灵加入了共产党。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兴起了“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这种潮流在此后逐步泛化为80年代的一种普遍的文学精神。这种精神影响到90年代的长篇创作,90年代的不少长篇创作,都在不由自主的向这种精神靠拢,这也使得这期间的长篇创作,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陈忠实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之中,有了对《白鹿原》的创作欲念,并且完成了这部能够代表这种反思新高度的史诗作品。

创作经历

陈忠实出生在西安东郊白鹿原下的蒋村,年少时就在这片黄土地上挖野菜、拾柴火。白鹿原的春夏秋冬、草木荣枯,陈忠实都再熟悉不过了。陈忠实了解白鹿原昨天的办法,一方面是走访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从他们的记忆中去找寻家族历史记忆的残片。另一方面,他仔细查阅有关白鹿原的县志。

尤其是当他看到二十多卷的县志,竟然有四五个卷本是有关“贞妇烈女”时,感到既惊讶又费解。那些记述着某村某某氏的简短介绍,昭示着贞节的崇高和沉重。县志里往往是某女十五六岁出嫁,隔一二年生子,不幸丧夫,抚养孩子成人,侍奉公婆,守节守志,直到终了,族人亲友感念其高风亮节,送烫金大匾牌悬挂于门首。

这些布满了几个卷本密密麻麻的贞节女人们,用她们活泼的生命,坚守着道德规章里专门给她们设置的“志”和“节”的条律,经历过漫长残酷的煎熬,才换取了在县志上几厘米长的位置,这让陈忠实产生了逆反式的怨念。田小娥的形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陈忠实脑海中浮现出来的。

从1988年开始,陈忠实把妻子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的祖屋,潜心写作。四年的艰苦写作,每天陈忠实都要经受着各种人物在脑海中的较量,纠结的心情让陈忠实额头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般深刻。

1992年3月25日,近50万字的《白鹿原》终于画上了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