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记叙文写作指导课件【精品20篇】

浏览

1244

作文

1000

中考满分记叙文:六月的离别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相逢在秋高气爽的九月,却离别在燥热的六月,在气候的变化中,我们的心情、思绪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那颗不舍的心。

毕业后的我们总是喜欢将回忆藏在脑海的那个大箱子里,锁头都泛出斑斑锈迹,但最终还是抵挡不住那潮水般涌来的记忆……

还记得那年的文艺汇演,那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文艺节目,也是学校、老师很关注的日子。几乎全校的师生都为此忙的团团转。我们班也不例外,况且我们班还是老师、同学们眼里的一个特别优秀的班集体。所以,在这个关节,我们更不能失手,并且要做的比别人更好。因此,我们全班出力,把学习之余的时间利用起来排练节目、统一着装……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那个我们用汗水铸成的节目《地震仿真表演》获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让我们班在他人心中的完美形象更加深刻。

当初的相逢也到了离别的时刻。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平时嬉闹的我们格外的安静,我们也不再会抱怨学习的幸苦,那不仅仅是因为毕业考试的即将来临,更多的是嗅到了离别的气息。毕业考试后,我们又一次的以成绩证明了我们的实力。

接下来的是毕业晚会,在晚会上,我们并没有觉得很高兴,尽管晚会的节目很丰富、很精彩,心情甚是沉重,讲叙着六月分离的不舍和九月初遇新面孔的不适应,有些同学甚至留下了眼泪,平时不太认真学习、有些调皮的男同学也噙着泪水,仰望着天花板,为的就是不让这泪水流下……

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我们对母校、对班级、对老师同学的不舍得。可人生就是一张单程票,又有谁能够回头,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这回忆埋藏在心底,让它在心底长驻,时常拿出来看看。

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太在意这六月的离别,而是感谢上苍让我们能够相逢在九月。走过了的岁月都会是曾经,我们的目标不是过去,是未来。在这六月的离别里,我们应该更加的成熟,努力的去想以后的路,过去了的只能是以后人生道上的参考。

六月成长的同伴们,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记叙文结尾写作方法

全文共 2185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中,结尾与开头是一样重要的,写好结尾能让你的作文提高更多的分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叙文结尾写作方法,希望能帮到您!

一、自然结束法

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这样的结尾称为“自然结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文。

例一(题目《季节》)

今年的秋天不一样,林子里没有落叶,小根带着他离开后学校寄来的学费全免通知书上学去了。他相信,明年的夏天是凉爽的,愉快的……

例二(话题“行走在消逝中”,题目《石榴树》)

今夏,我又回去了一次,在快到外婆家拐弯的那个路口,一株枝叶繁茂的石榴树映入了我的眼帘,红星点点,生机盎然,我的童年的记忆之门在刹那间被打开。有外公慈祥的笑容,有小东西的成长,还有又红又大的石榴和我的眼泪,它们都化成了树上的红星,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着、飞舞着,只是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外公亲手为我种的那一棵。

二、画龙点睛法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一(作文材料:丛飞的故事。题目《落红》)

一花如此,对人则毋庸多言,记得有两句诗写得很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例二(话题“2007年全国卷Ⅰ漫画‘摔了一跤’”,题目《让我摔一跤,继续前行》)

当我成功了,再来回顾摔的这一跤,我心中成功的喜悦将会把疲惫吹尽。

让我摔一跤,继续前行。

例三名篇《驿路梨花》的结尾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三、抒情议论法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例一(题目《沉默的父爱》)

考场上。有一个孩子在写着沉默的父爱,心中充满感激与骄傲。

我的父亲,他的感情如绵细的秋雨、柔和的春风,没有大起大落,只是淡泊沉默罢了。

沉默的父爱——我很感激它。

例二(话题“2007年全国卷Ⅰ,漫画‘摔了一跤’”,题目《蜡、粉笔、蚕》)

你正是鲁迅赞扬的那种人:“将血一滴一滴地润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例三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四、首尾呼应法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

例一(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题目《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

[开头]

当历史的车轮压过奥斯维辛,听到的是男人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子的惊恐。而今,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宁静。

[结尾]

那天,奥斯维辛警钟长鸣;那天,犹太人民饱含热泪;那天,记忆流经这和平的世界;那天,和平在向那极端的功利者和道貌岸然的战争者宣判。胜利的钟声会在和平者的心中响彻整个胸膛。

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维辛风化在记忆底层!

例二(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题目《母亲手中的稻草绳》)

[开头]

就在昨晚,我还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绳,胸中的热血流遍全身……

[结尾]

我在您的那双手下成长,同稻草一样由草变绳。您的那双手陪我走过了一夜又一夜,时间永远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绳,更吹不落那双一颤一颤的手……

五、委婉含蓄,点化主题

有些记叙文的结尾,同时要提示读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直截了当表述出来,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加以暗示,给读者留下一片想象的余地,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一题目《季节》

冬季的智,冬季的爱,冬季的锐……

此季是漫长的,而此季给予的情意,是绵绵的……

例二题目《淡笑无痕》

时光易逝,西湖之畔到底消逝了多少这般决绝的女子,到底封存了多少美丽的初次相见,到底埋葬了多少黯然的寂寞。

当破晓的光晕驱散西湖之畔的水气,当混沌的晨晖又一次隐没在潮动的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她不再是湖畔的歌女,而是那清冷山寺中的尼姑。她不再拥有那傲人的才情,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

淡笑无痕,只留一抹寂寞……

六、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

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往往会在朴实中渲染一种或恬淡、或哀伤、或明丽、或迷蒙的意境,表现出一种诗情画意。

例一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

回家时,房东阿婆来牵我的手,我搀着她跨过那道门坎,她颤抖地扶着我,吃力地迈出来,她说下次再来,夹着浓重的乡音,我点头,盯着她的小脚。

车渐行渐远。

我回头,看倚在门上的阿婆。夕阳西下,在门边上打出昏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

例二题目《一步与一生》

枫竹林飘荡着幸福的歌谣,我回眸最初的那扇门,它闪着幽蓝幽蓝的光,我毫不犹豫地走了上去,迎接我期待的黄金般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完整小学作文写作方法指导_2400字

全文共 2282 字

+ 加入清单

1、对教师的状况

(1)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作文技巧、方法的传授,不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学生作文枯燥、乏味,缺乏应有的童趣,小学生作文技法指导

(2)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不够强。只照本宣科,不注重自身想象力的发挥。

(3)教师作文教学单一的模式框死了学生,严重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2、对学生的状况

(1)学生不会仔细观察、善于想象、过分依赖教师。

(2)学生没有生活积淀,缺乏生动的想象力。

在上述情况中,我们不难感觉到现今作文教学的弊端:教师一味地强调了写作的结果,而忽略了写作的过程。只有善于培养学生写作综合能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分析能力、想象力等,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

我们没有去过桂林,那么我们读完《桂林山水》的课文后,脑海里会出现一幅幅桂林山水的图画。漓江的水是那样的静,那样的清,那样的绿;桂林的山是那样的奇,那样的秀,那样的险,仿佛身临其境,这就是想象的作用。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进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由此可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何等的重要。

小学生作文,虽不是什么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比较丰富的想象。例如:要形象地描绘客观事物,就需要生动的比喻、拟人和夸张的手法;要完整地刻画某个人的形象,就需要对他的内心活动作某些合理的推测;要比较深刻地揭示某一事物的象征意义,就更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

基于对想象作文教学的浓厚兴趣,故以“小学想象作文教学”的研究为切入口,有意识地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敢想象、会想象、善想象”。在全新的作文教学中体现“求新、求趣、求美”。

二、研究目标

1、本课题旨在构建想象作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过程。主要是依据心理学中有关想象力的培养发展策略,以“想象手法教学”和“想象篇章练习”为着重点,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以充实文章的内容,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通过想象作文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并由此丰富学生写作的题材。

三、研究过程

(一) 在丰富学生的表象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练习活动。在我们指导孩子写想象作文时,我们通常强调内容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的积淀,大胆展开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意愿,写出充分显露个人创造力的习作。可这一切并不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在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指导他们写出好的想象作文之前,必须丰富他们的表象,增加表象的贮备。为接下来的一系列写作打下基础。

1、在实践活动中发挥想象力。

(1) 创造性观看电影、电视节目。

在每周一次的观看电影、电视节目中,充分利用学校红领巾影库,播放一些生动、活泼,孩子们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节目,比如《猫和老鼠》、《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在看完一遍后,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段,消去声音后,让学生观看,据画面中一些小动物的动作、神情,想象它们的语言,并能把它比较逼真的模仿或者在创造,作文指导《小学生作文技法指导》。最后,再和原画面的声音和故事情节进行比较。

(2) 从参观、访问中寻找灵感。

每月一次的参观或访问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如何恰好地利用机会,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最为重要。在历次的参观中,做到参观前有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春秋游的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分组活动,明确本次活动的主要项目,要求学生写好参观笔记,把印象最深刻的详细记录下来,在班中进行交流,以备在今后的想象作文练习中积累生活实际。在访问军营基地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除了观看军队训练,更应深入军营,多看看、多摸摸、多走走,回校后能模仿解放军叔叔的队列练习,回家去试着折折被子、摆摆生活用品,在体验中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

(3) 在劳动、活动中进行创造。

每周一次的劳动,我们的安排颇为独具匠心,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它要能使学生在劳动中进行创造。比如:为娃娃添眼睛——钉纽扣。在为卡纸娃娃美化的同时,学会了钉纽扣,并且使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到了纽扣的妙用,感受到了原来可爱娃娃的眼睛像黑黑的纽扣,产生了比喻的想象。再有就是拆装玩具。学生生活中喜欢的玩具人人都有几件,他们的想象也是随着这些玩具的刺激而引发的,因此,我们让学生几人一组,分配给他们一些可搭筑的条条块块,如何有创意性地搭建,成了这次活动的评分标准。

(4) 利用十分钟队会,发挥想象,激发真情。

在队会中,能结合课题,有机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一次以《爱》的主题队会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

情境一:你在国外工作的爸爸已有三年没回家了,如今中秋节临近,许多在外的游子都已回来。看到这些,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

情境二:正当你准备把写好这些话作为一封信投寄给你父亲时,他却突然出现在你的家门口。这时,父子(女)相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请说说。

情境三:正当你们相见时,爸爸从包中掏出了你梦寐以求的笔记本电脑,这时你又是怎么想的?说说。

这种连续性的情境,用一条线索贯穿始终,步步深入地进行想象训练,在无意识中让学生体验情感,刺激想象,为今后“为情而造文”铺设道路。

2、阅读文学作品,积累素材。

文艺作品的特点是用生动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形象,具体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它的突出特点是形象性。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具体形象,同时还可以获得大量词汇,这些形象的词汇在想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鼓励学生借阅书籍,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学习,做好记录,切实指导学生读好书,多读书,巧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考命题作文写作的方法技巧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中考作文大多为话题作文。相对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而言,话题作文首先要求学生围绕话题拟一个恰当的题目。但常常见到话题作文的考卷上,或因粗心不写题目;或因懒于思考直接用原话题;或缺乏创新,拟定的题目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这样,都会不同程度地对整篇文章产生不良影响。要知道,一个巧妙的题目不仅能调动阅读老师的阅读兴趣,而且能让阅卷老师很快捕捉到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为进一步理解全文奠定基础。

当然,拟题是需要技巧的,或以题揭示中心,或以题引人深思。或借用修辞,或巧用诗句,或展开联想,例如,以“梦”、“梦想”为话题,下面这些题目都令人耳目一新。《想做英雄》《我生活在梦想的盒子里》(以题揭示中心),《现实和梦想有多远》(以题引人深思),《梦如潮水》《给心灵插上翅膀》(借用修辞),《手可摘星辰》《梦想与人生齐飞》(巧用诗句),《种子的梦想》《化作轻风》(展开联想)。

求真求深立新意。考场作文在立意上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立意不真或空喊高调,矫揉造作;或编造悲剧,博得同情;二是立意不深。叙述生活,却不能深层次地挖掘生活中潜隐的哲理;三是立意不新。不能多角度审视生活,品味生活,尤其是不能写出自己对生活独特的心灵体验。如果同学们在考场上注意以上三点,就能在作文立意上独显风格。下面这篇习作之所以能得到认可,就是因为在立意上求真,写出了自己真实的生活,独特的心里感受,同时也挖掘出了生活背后令人深思的哲理。

“……面对这一切(指学业上所遇到的艰难痛苦),我想逃避,但看到父母眼中闪烁着期待的目光,我又不忍心这样做。无意间,看到李敖说的一句话:?不怕苦,苦半辈子;怕苦,苦一辈子,?仅仅十三个字,就彻彻底底地征服了我,让我心中树起一座标牌,上面清晰地刻着?苦?字,然后是一个前进的标志。其实,真正地习惯了苦的生活,反而变得充实起来。一天忙碌之后,感觉如同沐浴后那样舒坦、惬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中考作文加分指导

全文共 1379 字

+ 加入清单

有好的攻略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小编收集了2017年中考作文加分指导,欢迎阅读。

写人,免不了要描写人的动作,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性格和作风,往往能通过行为动作来表现。如同学们学过的《金色的鱼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红军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

这段话描写了红军老班长连续五个动作。用“坐、捧、嚼、皱、咽”五个准确的动词,写出了老班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为照料小战友、日夜操劳、精神疲乏的神态。“捧”字,突出了老班长对那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的珍惜:“嚼”、“皱”、“咽”三个动词,写出了草根和鱼骨头难以咽下以及老班长饥饿的程度。通过这些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红军老班长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抗争的坚毅性格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

(一)描写人物动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观察周围各种人形形色色的行为动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动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细地反复地进行观察。

如下面例段:

1、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2、他弯着腰,篮球在他的手下前后左右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右拐,冲过了两层防线,来到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篮球,都是我们常见的活动,有的甚至是同学们亲自参加过的。但写起来却不具体。上述两段描写,由于作者观察仔细,把捉蝴蝶,打篮球的动作、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二)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性格、身份特点的动作描写。

请看下列例段:

1、他50多岁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战战兢兢取下眼镜,用衣服的下摆随手擦了擦镜片。“嗯嗯……”他刚要讲话,忽然想起了什么,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里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这才放心地又“嗯嗯”两声,站直身子,用特别响亮的声音说:“现在开始看老师做实验!”

2、教室里打得乌烟瘴气。毛老师气咻咻地站在门口,他头上冒着热气,鼻子尖上缀着几颗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气冲冲地向上挑着,嘴却向下咧着。看见我们,惊愕地眨了眨眼睛,脸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纹丝不动,就像电影中的“定格”。我们几个也都像木头一样,钉在那里了。

3、老人的双手很灵巧。一个泥人在他手里诞生,只要几分钟。看他又拿起一团泥,先捏成圆形,再用手轻轻揉搓,使它变得柔软起来,光滑起来。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渐渐分出了人的头、身和腿。他左手托住这个泥人,右手在头上面摆弄着,不一会儿,泥人戴上了一顶偏偏的帽子。

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点的动作。

例一写的是一位高度近视的老教师。通过“用衣服的下摆擦镜片”、“手忙脚乱地在盘子里找”、“匆匆地往口袋里掏”等动作的描写,写出了一个高度近视、动作不利索且有点“糊涂”的老教师的特点;例二,主要抓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气时,面部表情动作的特点来描写的。如:“气咻咻地站在门口”、“头上冒着热气”、“眉毛怒气冲冲向上挑”、“嘴向下咧着”、“肌肉纹丝不动”等,把生气时的面部表情写得生动而逼真。例三则是抓住捏泥人的动作特点,写出了一位心灵手巧的老艺人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写作指导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放”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文题,紫陌红尘,物欲横流,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有人求权,有人求偶……直求得身心疲惫,心力交瘁。既然,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何不学一点儿“放”的智慧。苏东坡黄州放怀,顿矗文学高峰;袁隆平“头衔瘦身”,再创亩产新高;张瑞敏举贤用才,终至人尽其力,海尔日盛。人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心境,这就是“放下”;要想有所得,就得有所舍,这也是“放下”。一个“放”字,千般哲理。运用得好,就会使复杂的生活回归简单,纷乱的思绪回归明晰,浮躁的心境回归淡然。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能够放得下,他就越富有。提得起常被人称道,放得下则更令人赞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全面解析

全文共 1788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夏日,中考总会如期而至。在这之前,同学们一般都会读到不少芬芳四溢的满分作文。那些万里挑一的佳作,或标题新颖、立意深远,或构思巧妙、情节诱人,或文采斐然、文体出新。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亮点却是大同小异。要想获取高分甚至是满分,有四种能力极为关键:

人如果缺少了明亮的眼睛,会顿然失色;文章如果没有精彩的细节,也会暗淡无光。

细节很寻常,但有时却很精彩。课堂上,当你鼓起勇气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鼓励的眼神也许会让你心花怒放;校园里,当你主动融入集体的时候,同学伸出的双手也许会让你百感交集,那温暖的双手,好似一座桥梁引导你感受到了交流的快乐。这些事真的很小,可它们往往能够激起内心的情感波澜。如中考佳作《慢下来的时光》里便有这样的文字:

街道路人行色匆匆,五颜六色的伞汇成一条河,一条不知流向何方的小河。突然我的视线停住了,街角出现一个老人和一个中年男子,我暂且把他们假设为一对母子。或许,他们是一对母子。不,肯定是一对母子。

白发苍苍的母亲坐在轮椅上,推着车的是一个中年男子。男子穿着白衬衫,打着黑伞。他不时俯下身子,在老母亲耳边说着什么,我无法听见,只能看见他的嘴唇微微颤动。

轮椅上的老人弯起的嘴角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她笑了,嘴角的酒窝陷得那么深,仿佛盛满甜蜜。他们缓缓前行,路人们的目光也被他们吸引,不少行人停下匆匆的步伐,驻足观望。

“快”与“慢”,是生活中的不同节奏。写作此文时,考生并没有去简单地论述说理,也不是寻常叙事,而是通过“推轮椅”这么一个细节,让当事者慢下来享受情感的美好,让周围的路人欣赏到了微笑的魅力。

作文的结构,宛如人的衣装。搭配巧妙,寻常之衣物也能光彩照人;搭配不当,再美的服饰也会黯淡无光。对于结构的评判,中考评分标准界定非常明确:首尾完整,主体鲜明,不存在残缺不全的问题,可视为“结构完整”;前后连贯,详略分明,没有颠三倒四的问题,可视为“结构严谨”。

美化结构的方法非常多。一是板块呈现法。这类作文或用几篇日记串联,或用几个小标题呈现。满分作文《校园奏鸣曲》,便选择清晨醒来时的“宁静曲”、白天学习时的“激越曲”与夜晚就寝时的“小夜曲”,巧妙地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二是彩线穿珠法。“线”就是线索,“珠”即为材料。如题为《我的生活无限美好》的佳作,用“在这充满活力的岁月里”引领段落,把各部分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内容闪现出了回环复沓的美感。三是首尾出彩法。这类作文下笔之初,或佳句夺目,或悬念诱人,令人一见钟情;收束时,或融情于景,或陡转立止,前后浑然一体,余韵悠长。

满分作文的亮点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文章在语言的表达上往往光彩夺目。有的词句极为出彩,绘景栩栩如生,写人跃然纸上。有的善用修辞:用设问,悬念顿生;用比喻,形象逼真;用排比,句式整齐。而引用经典的诗词,能够收到以一当十、画龙点睛的效果。中考满分作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里的这个片段是典范:

翻过一页,仍是头发花白又稀少的杜甫向我走来,脚步却显得轻快,话语也有了些许喜悦,吟诵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又诧异,怎么不“惊心”了?杜甫微笑曰:“安史之乱平定啦!朋友帮我在成都盖了草房,居有定所,心情好多啦!盼望已久了,难得啊!你看,草堂周围那么多柳树;你听,新绿的柳枝上鸟鸣声声,还是成双成对的黄鹂呢!”言罢再笑。我道喜,也笑,然后道别,老先生却兴致甚高,定要我再闻几声鸟鸣。于是吟诵之声又起:“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位考生将目光放到了历史文化的长河里,或描写美不胜收的风景,或想象诗人诗意的生活,或引用耳熟能详的诗词,将那“一种声音”展示得格外动人。

卷面整洁,书写美观,是各地评卷中心评判优秀作文的一个重要标准。不管平日怎样,在中考作文中一定要注意书写。纵观各地满分作文,大多是书写美观的典范之作。这种美,主要是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字迹之美。不求书法之美,但求字字端正;不求遒劲有力,只求笔笔清楚。二是卷面之美。我建议大家不要用修改液,非改不可的,要尽量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切忌随意涂画。三是标点之美。看看自己的作文,你写出来的逗号像逗号吗?句号像句号吗?我要提醒大家,从今天起,让那些充满生命、洋溢着文化气息的标点符号,在我们的作文里重新活跃起来。一篇能够将标点都书写得精美的文章,阅卷老师能不喜欢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语文写作素材:秋天的意象

全文共 1689 字

+ 加入清单

古诗词是我国文坛上的两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在当时大放异彩,就是在如今也依然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因其具有短小精悍易记易诵的特点而广为流传,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爱文为文之人。就其价值,评论家早就有“诗言志”一说,“志”即诗人的思想、追求、情趣,此乃诗之灵魂,吟诗填词均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的心志,只是表达方式因人而异罢了。纵观文坛,“眼望苍穹,右手按胸”式的抒情为数甚少,大概是文人较钟情于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吧,诗人词家大多擅长借助各种丰富的意象来映射自己的心情及思想,故而赏析作品多由意象入手。在诸多的意象当中,“秋”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笔者撷取了一些饱含“秋”意的名章佳句,试图从表达效果入手来探求“秋”之意蕴。

今天,人们往往以“金色”缀之于“秋”,它给予人的往往是丰收的企盼。但在古文人眼里,却似乎很少有这份喜悦,有的只是秋风的萧瑟、草木的枯败,一片肃杀的景象。所以当他们需要表达悲伤的心情时往往就会借助“秋”这一透着凉意的意象。

伤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他们常咏的对象。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以上两例都是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了两幅秋江离别图。

叹时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如: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

草木凋零,落叶归根,好景不再,逝者如斯,排遣不成,凄凉顿生。

思乡

漂泊异乡的游子,“离愁渐远渐无穷。”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即是最直白的诉说。还有马致远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借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又如: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三湘秋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秋入乡心愁割肠,以上五例均是以秋色来托引乡愁,是悲秋思乡望归的典范。

怀人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拨起对亲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怀恋。如: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 《岳鄂王墓》)

亲友离去之后,形单影只,相伴的唯有落寞与孤寂,加之现于眼前的又是荒凉的秋景,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贾谊、岳飞本是人臣之楷模,却落得个遭贬、被杀的下场,诗人蕴凭吊之情于秋景,深沉而悲凉,字里行间溢出作者无比的痛苦感、不平感,足以催人泪下。

以上四类皆为“悲秋”之作,但“秋”与“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悲”“喜”本似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悲”亦应有“喜”,刘禹锡就曾弹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的反调。又如: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以上各句可谓是喜形于色,展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流露出诗人意欲忘绝尘俗、怀慕隐逸的思想。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悲秋”,另一方面是“喜秋”,反差如此之大,何哉?并非“秋”在作祟,乃人心使然,“秋”不过是一个触媒而已。古语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告诫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时,应努力揣想主人公的心境,如此方不致产生误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谈写作方法指导

全文共 2151 字

+ 加入清单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遇到学生不愿写作文或学生作文水平不高的情况,而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也常感到棘手、烦恼,往往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方法。本文谈论写作方法指导,欢迎阅读了解。

结合自身多年的作文教学经历来看,学困生的作文指导虽说是难一些,但并不是完全无药可医,只要教师遵循教学规律,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因人而异地指导作文,学生通过努力定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一、学会审清题意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审题正确,习作就能围绕主题展开,文不离题;相反,审题不认真,对题目的分析判断有错误,习作就容易跑题,正所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所以,审题是习作的第一关。教育家叶圣陶说:“写作前要多想,不要动笔就写。”这就强调了审题的地位。

二、练习扩展句子

很多学生写的文章通常太白,很多好词好句不会用,就要从扩写句子开始。如果学生在写作时,能把丰富而恰当的词语,运用各种扩句的方法,尽可能地把一句句的句子写具体、写生动,不但句子的面貌会有很大的改观,而且不会再愁作文写不长了。

比如说写一个人跑得快,光说快是不行的,要提示学生说明快的程度,怎么快的。学生很快就能想到像闪电一样、像风一样这样的句子,也可以说他跑一百米用了多长时间来说明他快。这样一写,句子明显不再干瘪了。

三、写好生活日记

1.可以减少学生写错字的机会。

在识字方法中,有一种叫做“重现法”,就是说生字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成了朋友”,这也适用于写日记。学生写日记要运用文字,这些文字可以是熟悉的字,也可以是一些刚刚学过的生字。学生通过运用,熟悉了这些字,从而也减少了学困生在写作文时错别字太多的现象。

2.教师可以通过看日记了解学生情况、班级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看学生的日记,更进一步地了解学生。如,在日记中,我看到了我班学生冯小锋的一篇日记。他写道:“我要改变自己,因为今天我上数学课的时候,我睡着了,老师提问我,还不知道。老师就问我做了什么美梦,同学们都笑了起来。下课了,赵威同学还跑过来问我,梦见了什么?我真的很生气,大家都笑我,我以后一定要改变了,我上课不能再睡觉了。”针对这一事件,我在他的日记本上回复:“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这样,学生在日记中得到了思想教育,端正了学习态度。

3.写日记其实就是一次次作文小练笔。

考试作为检验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不可能一下子就消失。而中高年级的试题中,作文是占了很大的分值的。一些教师在期末总复习时,总是煞费苦心地去猜作文题,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某一命题作文,如果蒙得对,那就皆大欢喜,如果不对,结果可想而知。其实,作文能力不是靠背就能提高的。现在作文试题,经常会变换说法,但在原来的作文基础上稍稍改变就可以。这改变的能力,便是在平时积累中形成的。

四、精批改显成效

1.批改作文要及时。

一篇作文批改时间过长的话,学生作文的新鲜劲早就过去了,早忘了当初是怎么写的了,对教师的批语也就不那么在意了,作文本发下来后一翻了之。普通学生尚且如此,学困生就更不用谈了,因此作文批改要及时。第一时间批改学生的作文可以让他们作文中的许多错误得到及时的更正;第一时间批改学困生的作文,可以让学困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修改作文,修改后的作文能达到全班平均水平。

2.批改作文要多鼓励、多表扬。

教师的鼓励、表扬如同学生的写作中的两根拐杖,扶持着学生走得更稳更快,学生写作文更需要教师的鼓励与表扬。对于学困生那些文理上一无是处的作文,教师要多一点包容,宽容地看待,可以写下这样一些鼓励、表扬的批语:“格式正确,你已经学会了作文的第一步,希望你继续努力!”“规范的书写使你的作文好看了很多,相信以后你的作文会和你的字一样好看!”“你按时完成了这次的作文,老师为你高兴!”学生看到这些表扬、鼓励的批语后会感受到写作文的愉悦,为求再次得到教师的表扬,他们会认真去写下一次的作文,教师的鼓励与表扬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3.“面批”学困生的作文。

小学生作文以学写记叙文为主,语句通顺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学困生作文最突出的问题是语句不通顺,做到面批面改是个好办法。教师要耐心地和学生一起,把作文从头到尾一句句读下来,借助学生平时已有的听说能力,引导他们分析句子是否完整,表达是否清楚明白,指导学生把文章改通顺,然后让学生读一读修改过的文章,看看与修改前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从而认识到怎样叫语句通顺,怎样才能把句子写通顺,这样面批面改几次,学困生的作文就能大有起色,以后逐步要求个人先修改,然后再同教师一起修改。这样坚持半年,学困生的作文就能基本上做到语句通顺。“面批”来得更直接,能很好地向学生传授作文技法,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同时使学生感到荣幸,受到重视,感受到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产生写好作文的动机。作文的批改是由教师的“批”和学生的“改”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教师在“面批”时传授学困生方法,把修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困生的作文能力就会在这样的“批”与“改”中得到提高。

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表扬的眼神,一次真情的交流,比作文前苦口婆心的说教,作文后声色俱厉的批语更能端正学生的作文态度,引导学生在写作路途上稳步前进。学生的进步,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让我们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使学生不再畏惧作文,使每一位学生都爱上写作,爱上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半命题的补题技巧

全文共 2737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是指命题者只提供一个不完整的作文命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年中考作文指导:半命题的补题技巧,欢迎阅读。

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半命题作文水平的高低。具体来说,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扬长避短,熟悉为先。

每个考生所擅长写作的文体往往是不同的,惟有扬长避短,方能奏凯考场。近年来各地的考场作文,对文体一般都不作限制,考生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补题时根据自己的文体特长,选填相宜的词语,将半命题化为自己最拿手文体的全命题来运营文思。

考场作文是一种“速成”作文,很难有充裕的时间来选材、构思。因此,考生在补题时,所选择的词语,应与自己平时库存较为丰富的生活经历相契合;所确定的内容,须是自己较为熟悉、感受较为深刻的生活事件或情感体验。因为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如2001年河南题 “我深深感受到了____”,题目要求中列出的可供选填的词语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集体的温暖”、“家庭的温馨”、“友谊的可贵、“诚实的可敬”、“虚伪的可鄙”等(也可不受以上词语限制,自行选词填补),很显然,任何一位考生对上述诸种情感体验不可能有着同样程度的感知、拥有同样深刻的感受,这时他们就必须“趋熟避生”。

(2)创新求异,独树一帜。

为半命题作文补题,最易题目雷同、题材“撞车”,为避免这一点,考生在补题时,要充分运作求异思维。选词所表现的内容,最好是别人不曾经历过、不曾想到过、不曾抒写过,甚或根本遇不到、想不起、写不出的。为此,应尽量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过或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事件,尽量避开那些人人皆知的素材。如果考题没有强制一定要从提示语中选词,最好跳出提示,另选新词补题。如2004年河南卷文题一“我与____(小草、春天、智者、母亲等)的对话”,多数考生从提示语中选择“春天”、“智者”、“母亲”等词,但有一位考生却自出机杼,将文题补为“我和崇高的对话”,抒写自己一次真实而独特的心路历程,呼唤崇高人格的回归,充满情趣、理趣。

文有鲜腐之分,题有新俗之别。而题目的新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内容的鲜腐。半命题作文补题应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运动思维。思维发散得越开,联想和想像越奇特,则与其他考生的区分度就越高,内容就越新颖鲜活,文章就越能独树一帜。

(3)力避空泛,小处切入。

补题虚空浮泛、大而无当,是半命题作文又一高发的“写作事故”。中考作文,字数要求一般在600左右。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诚非易事。因此补题时就应“就实避空”,因为题目越空泛,相应地写作范围就越广,选材、组材的难度也就越大。半命题作文命题中设置的思维空白,为考生展开自由联想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可补入空白处的词语很多很多,一些考生往往就拿捏不准,如2005年无锡市作文题“精彩____(一幕、瞬间、人生等)”,按说以提示语中的“一幕”、“瞬间”入题,也非常不错,然而却有考生为了“创新”,将文题补成“精彩世界”、“精彩世纪”之类,范围越扩越大,文题越变越虚,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大而空、虚而浮,事与愿违。

因此,要写好半命题作文,最好“小口径切入”,题目不要补得过大。如2005年济南卷文题一“拥抱____”,很多考生如此补题——“拥抱地球”、 “拥抱美德”、“拥抱生命”,等等。不是说这样的题目不可以写,而是说因为它们涵盖范围过大,写起来较难把握,容易流于泛泛而谈。如果将“地球”缩小为 “绿地”、将“美德”缩小为“宽容”、将“生命”缩小为“青春”之类,经营起来,可能难度会变得小一些。有一种以具体事物入题的补题方法,可有效地缩小写作范围。如2000年昆明题“我好想_____”,很多考生就采用此法,拟出了“我好想栽一棵苹果树”、“我好想去草原”、“我好想拥有一间书房”等范围具体的题目,降低了写作的难度系数。

(4)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选词补题,应注意词语之间搭配得当,合乎逻辑。首先,要合乎生活逻辑。如写作半命题作文“我第一次_____”,若补填“哭”、“淘气”、“做梦” 之类,就不符合生活事理。因为这些事情大都发生在人的婴幼儿时期,是难以界定“第一”的;而如果换成“领奖”、“说谎”、“远行”等词,则因为其在考生脑海留下的深刻印象,情理皆通。

其次,补题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如2001年唐山题“____谢谢你”,揣摩题旨,横线上所填内容当与“你”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谢谢你”、“对手,谢谢你”等。然而却有考生没有看出题目中的这种对应关系,填成了“辛苦了,谢谢你”、“再一次,谢谢你”等,明显与题旨相悖。相反,2005年厦门题“那一次,我读懂了____”,考场上一篇满分作文补的词语是“坦然”,文章写自己在与历经坎坷却豪迈依旧的大文豪李白、苏轼的对话中,领悟到笑对挫折的人生真谛。作者显然非常准确地破译出了命题者隐含在文题空白处的命题意图,所补词语,既切中题旨,又与文题中的修饰语“那一次”和动词谓语“读懂了”形成了和谐的搭配关系。

(5)思想健康,拓深主题。

中考作文,对文章思想的健康性和主题的深刻性也有着相当的要求。考生在文章中,应该尽量展现当代青年积极进取、昂然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这里所说的思想健康,并不是要考生喊口号、说大话、唱高调,而是说文章所表现的内容,必须体现文化和文明的正确走向,符合健康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反映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潮流,力避消极、颓废、暴力和享乐主义思想。如2005年深圳题“_____的味道”,应该说这是一个蕴涵很深的半命题,完全可以补出夺人眼球的好题目。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竟有考生补填“打麻将”、“抽烟”、“自杀”等词语,显而易见,这样的题目,内容是消极的,思想是不健康的,与正确的主题背道而驰,犯了方向性错误。

半命题作文题目补填的词语不同,主题揭示的深刻度也会有所不同。考生要想从作文考场上披锦而归,还必须学会开动真情和想像的钻头,向思维深处钻探、挖掘。大凡文章的主题,都可分为浅、中、深三个不同的层次,开挖时切忌浅尝辄止。仍以深圳题“_____的味道”为例,此文补题若停留在“物”的层次或 “感官”的层次,补填“西瓜”、“咖啡”、“冰激凌”之类,就滋味写滋味,必然俗气浅薄;若紧扣“味道”的涵义,往深处开掘,进入“事”的层次或“体悟” 的层次,补填“得奖”、“挨批”、“失败”等词,虽仍然平淡无奇,毕竟深刻多了;若再掘一锄,进入“情”的层次或“想像”的层次,补填“母爱”、“阳光”、“飞翔”等内容,兴许就能别开洞天,胜人一筹。

文题补写好了,文章也就变成命题作文了,这时同学们就可以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动笔写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写作指导:中考英语写作六要素

全文共 1551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英语中考都有写作这一考查的内容,所以同学们要重视写作的方法,消除畏惧心理,排除心理障碍。纵观近几年中考英语写作题,题材一般是写人、写事、写物、写景、日记、书信、通知、便条等文体。一般来说,不同的写作题材,它的人物,时间,写作的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中考英语写作六个要素:审题清,要点明,列提纲,全文顺,无病句,打草稿。

一、审题要清

看到考题后,先不要急于动笔,要仔细看清题目要求的内容。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思出一个框架或画面,确定短文的中心思想,不要匆匆下笔,看懂题意,根据提供的资料和信息来审题。审题要审格式、体裁、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主体时态、活动时间、地点等。

二、要点明确

要点是给分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防止写作过程中遗漏要点,同学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把情景中给出的各个要点逐一罗列出。

三、列出提纲

为写作做好准备。根据文章要点短文的中心思想将主要句型、关键词语记下,形成提纲。

四、写顺全文

写短文时要做到五个方面:

1.避免使用汉语式英语,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句型。

2.多用简单句型,记事、写人一般都不需要复杂的句型。可适当多使用陈述句、一般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不用或少用非谓语或独立主格结构等较复杂的句型。

3.注意语法、句法知识的灵活运用。语态、时态要准确无误;主谓语要一致,主语的人称和数要和谓语一致;注意冠词用法,例如:It takes Tom half an hour to go to school by bus.中的an不能写成a;注意拼写,例如:fourteen,forty,ninth等不要写成forteen,fourty,nineth等;注意标点符号和大小写。

4.描写人物时,要生动具体,可以选择使用下列词汇,例如:外形:tall,short,fat,thin,strong,weak,pretty等;颜色:red,yel-low,blue,white,green,brown,black等;心情:glad,happy,sad,excited,anxious,interest-ed等;情感:love,like,hate,feel,laugh,cry,smile,shout等。

5.上下文要连贯。同学们应把写好的句子,根据故事情节,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时间或空间),使用一些表示并列、递进等过渡词进行加工整理,使文章连贯、自然、流畅。同学们应注意下面过渡的用法:并列关系:and,as well as,or…;转折关系:but,yet,how-ever…;时间关系:when,while,after,before,then,after that…;因果关系:so,there-fore,asaresult…;目的:in order to,in order that,so as to,so that…;列举:for example ,such as…;总结性:in general,in all,in a word,generally speaking…

五、没有病句

中考作文时,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同学们出错在所难免。因此,改错这一环节必不可少。中考作文评卷是根据要点、语言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来给分,根据错误多少来扣分。因此中考时花几分钟时间用来检查错误显得尤为重要。检查错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看字数是否达到要求,看有无遗漏要点。

(2)看文体格式是否正确规范。

(3)看有无语法或用词上的错误。

(4)看单词拼写、字母大小写是否有错,标点符号有无遗漏或用错等等。

(5)注意时态、语态、人称是否上下文一致。

六、先打草稿

考试中,书面表达应做到先打草稿,写完后多读几遍,检查是否有误,然后再抄到试卷上,注意字迹要工整,不涂、不画、不勾不抹,避免不必要的扣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生写作方法指导

全文共 604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整理的小学生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的学习。

一、怎样写人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 动作描写

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卡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 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二、怎样写事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写事和写活动。

(一)怎样写事

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二)怎样写活动

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搞什么活动?为什么搞活动?则眼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 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三、怎样写景

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

(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四)写景要抒情

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五、怎样状物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蛛蛛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样写动物

大多数小学生都喜爱小动物,看了以后总想把它们写出来来。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描写小动物的作文呢?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 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力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这种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六、怎样写游记

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的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的带领下,到公园和游览区欣赏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将游览时看到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游记。写游记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

要记住从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个地方的名称,以及每个地方的方位。这样读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确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同时,也使文章福有条理,层次清晰。

(二)要留心观察

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观察。所谓仔细观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是怎样的,静态下什么样,动态下又是什么样,等等。只有这样,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来。另外,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近及远,又远到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或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到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按照这样顺序去观察,彩绘全面,描写时彩绘有条理。

(三)要做记录

学生游览的时候,看的东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较广,一时很难记住,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难免遗忘,不利于组织作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游览时要求学生带上笔和本,边观察、边记录,随看随记,就不会忘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便于选择。另外,公园和修蓝区的有些景物带有介绍。例如,辞经管是何时建造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占地面积是多少,包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等等。这些资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宝贵材料,应该要学生记录下来。 在游览之后,要求学生及时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和记录的材料整理归类,看看哪些是属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做到心中有书,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备工作。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拓展阅读:环保作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1.从多角度立意是使作文的立意达到较高要求的途径之一。刚才同学们围绕“风”这个话题,根据题目的提示,分别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两个方面切入,有的从有形的角度出发,抒发自己的情怀,有的从无形的角度立意,或歌颂新时代新风尚,或揭露抨击坏风气,追求深刻、新颖。多角度立意需要进行发散思维,既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的角度想开去,寻找新的视角,更可以凭借自己的阅读积累展开广泛的联想,使自己的立意高人一筹、别开生面。

在写以环境或自然为话题的作文,一定要从“自然界——有形”写到“人类社会——无形”。在写作时,可根据作文所给的材料,来确定无形(文章的主旨);如材料主旨不明显,或较笼统,可进行多角度地进行联想,主旨越细小越好,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2.精心选择材料。以环境或自然为话题,必不可少对环境和自然描写的内容。描写不能面面俱到,所描写的内容必须与文章的主旨有联系,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示主旨。第二类的材料是揭示主旨的语句。语句既能紧扣环境景物的特征,又能精炼地表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三类材料是过渡的材料,要选择那些具有触发点的材料,由写景物既自然又贴切转到写人写情写理方面。

3.写好景和物。

首先要抓往主体,要根据主旨明确所写主体景物和环境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其次迅速辐射联系,写出与主体景物有关的与主旨有关的周围的联系物;必要时可展开联想,可顺时间进行联想,也可顺空间进行联想。

要写出景物的时令性,地域性,典型性,让人感到真实可见;要有层次地写出同一景物的不同方面,不同景物的共同特征;能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融觉、感觉等多方面进行描写;能动静结合,运用对比衬托,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进行描写;能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4.抒出真情实感。以环境或自然为话题的作文,其真情实感来自于环境或自然中的景物情景,找到景物蕴含的精神,也就找到了要抒发的情感。又因景物的本身没有感情色彩,可以根据表达主旨的需要,赋予景物以某种特别的感情色彩。有时不知要抒发什么情感,只要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是非的评价,进行美丑的褒贬,再加入爱憎的情感,就有了真情实感了,但必须要与描写的环境自然做到形神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写作素材:秩序在前,自由在后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享受自由的权力前,先进行一个自我的约束,尊重他人即是对自己的尊重。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个规矩在现在是一种制度,一个约束,一个需要维持的秩序

近几日我上了一个叫《礼仪与做人》的一个选修课,其中讲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不想做的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换句话而言就是尊重他人。老师举了个例子:老师在上面讲课,可是很多学生在做自己的事情,喝水玩手机讲话,甚至是随意的自由出入教师,那么老师的心情是非常糟糕的。如果下面的学生到上面来讲话,下面噪声一片,讲台上的学生的心情肯定和老师一样非常糟糕。因此尊重他人,要有一种自我约束力去控制自己,共同来营造一个良好的秩序。

中国许多学生都在吐糟中国式教育,认为中国教育封闭缺乏自由,羡慕西方的教育,羡慕他们能随意的在课堂上大声自由讨论。但是这所看到的只是一个片面,在老师讲课时西方学生绝不会打断老师的话,自由的讨论是经过老师同意后开始的。因此,西方教育遵循的原则是:秩序在前,自由在后。

无论在做什么,都需要去维持秩序。每个人都有自由的权力,但同时每个人也有着许多与此相关的义务。坚持“秩序在前,自由在后”体现着你对他人的尊重,体现着你的礼节教养,体现着这个社会的规章制度。在你想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想想是否此时合适去做,多换位思考,去理解体谅他人的感受,然后再去决定要不要去做或是去说。

秩序在前,自由在后。这不是绝对的权威,却是你无形体现出来的礼节教养。其中蕴含着你的气质,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

在享受自由的权力前,先进行一个自我的约束,尊重他人即是对自己的尊重。无论何时都需要记住:秩序在前,自由在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游记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游记是对旅行进行记录的一种文体,现在也多指记录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有带科学色彩的,有带抒情色彩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游记作文写作方法指导,欢迎阅读。

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的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的带领下,到公园和游览区欣赏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将游览时看到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记录下来,就是一篇游记。写游记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

要记住从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个地方的名称,以及每个地方的方位。这样读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确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同时,也使文章福有条理,层次清晰。

(二)要留心观察

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观察。所谓仔细观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是怎样的,静态下什么样,动态下又是什么样,等等。只有这样,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来。另外,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近及远,又远到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或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到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按照这样顺序去观察,彩绘全面,描写时彩绘有条理。

(三)要做记录

学生游览的时候,看的东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较广,一时很难记住,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难免遗忘,不利于组织作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游览时要求学生带上笔和本,边观察、边记录,随看随记,就不会忘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便于选择。另外,公园和修蓝区的有些景物带有介绍。

例如,辞经管是何时建造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占地面积是多少,包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等等。这些资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宝贵材料,应该要学生记录下来。在游览之后,要求学生及时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和记录的材料整理归类,看看哪些是属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做到心中有书,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备工作。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游记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生写事作文的写作指导

全文共 1306 字

+ 加入清单

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小学生写事作文的写作指导,欢迎阅读。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

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

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范文】

我不再娇气

生活就像是一个万花筒,也像是一个五味瓶,有酸的、甜的、辣的和苦的。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第一次帮妈妈洗碗了。

记得那一次晚饭后,我看见妈妈正要收拾那一片狼藉的餐桌,我不知哪里来的自信,自告奋勇地对妈妈说:“妈,今天晚上就让我来洗一次碗吧!”妈妈诧异地说:“你行吗?”我点了点头。收拾起了餐桌。我先把盘子一个一个地摞起来,再把碗一个一个叠好,接着把筷子拢起来,运送到厨房里。把餐具收拾好了之后,把桌面上的残羹剩饭处理干净,在往抹布上挤出一点洗洁精,在餐桌上绘画起来,画了一幅雪景:看!那儿是一个胖嘟嘟的雪人、看呀!这儿却是一间银白色的小屋子……画着画着,那一个个亮晶晶的小泡泡在餐桌上翩翩起舞,调皮地玩耍起来!我不禁浮想联翩,不一会儿,那画却模糊了起来,我赶紧用一块干净的抹布修改一下,改呀改呀,那画儿没了!

擦完餐桌,就来清洗餐具了。

我挽起袖子,左手拿碗,右手持刷,演奏着一曲“锅碗瓢盆交响乐”,不一会儿,碗就洗好了!妈妈看了,摇摇头,说:“呀!这碗摸起来黏黏糊糊的。”我疑惑地皱着眉头,妈妈说:“笨蛋!冷水洗不掉油腻的,得换一盆热水。”我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然后迅速地换了一盆热水,在一次演奏起来,我欢快地刷呀刷,刷完一个又一个。碗洗好了,筷子也该“冲澡”了。我把筷子一根根地拢在一起,把水打开,在水的冲击下,我搓起了筷子,“唰唰唰”的声音伴着“哗啦啦”的流水声,多么动听的歌啊!

碗筷洗好了,我把它们再冲洗一下,哇!一个个亮洁如新的餐具如同一个个快活的小精灵!妈妈看见了,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通过那一次洗碗,让我变得不再那么娇气。从此以后丢掉娇气,扔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脾气。也是我明白了:妈妈原来每天要干这么累的活啊!我以后要多帮帮妈妈干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生活体验在记叙文写作中的使用

全文共 1965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写作的源泉——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在当下,学生的生活相当贫乏,要么生活在应试教育阴影下,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注于学科知识的学习;要么偷偷地玩游戏,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真正自主的课余生活,尤其是个性化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严重缺乏。学生写作文只好胡编乱造。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热情就逐渐降低,作文课成了学生最讨厌的课程,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有没有一种方式让学生喜欢写,写得出,有提高?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发现把学生的生活体验运用到记叙文写作中,架设起生活与作文之间的桥梁,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收益颇丰。

一、生活作業兴趣浓厚,写作周记真材实料

生活作业,又可以叫做“实践作业”。我们知道,作文尤其是记叙文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实践。所以在学生放假作业的布置上,我坚持每次都布置生活作业。让学生每个周末实践一个项目,周日晚上撰写该活动的过程、思考、感悟,形成周记。

比如说,周末放假让同学们到市场买菜,周日晚以《今天我买菜》为题写一篇周记。对于这项作业,同学们热情高涨、兴趣浓厚。写出的周记更是精精彩:典型的场景描写,有生动的语言描写,有传神的细节描写,还有真切的人生感悟。再比如说,放假布置一项生活作业;整理我的房间。同学们写的周记让人感动;很多同学是人生第一次整理房间,摸索了半天才整理好,享受到了劳动的快乐,知道了父母的艰辛有的整理出了儿时的物件儿,回想起童年的快乐往事;有的整理了自己的房间,顺带整理了父母亲的房间,有了感恩的实际行动。

类似的生活实践作业,学生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料可写,有情可抒,是解决学生无米下锅的有效方法。

二、丰富生活收集材料,实地调研素材独到

亲自体验让学生拥有了第一手生活素材,同样,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社会上的各种人物也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素材富矿。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参加公益活动,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生生的写作资源。

比如,在双休日,盆景园里学生们仔细聆听园艺师傅讲解盆景的制作过程;社区服务站的“学生义工”在慰问下岗工人、退休老人;文化馆里,“小书画家们”在挥毫泼墨并对艺术家喋喋不休的询问肯德基、必胜客门店,同学们在做“钟点工”,对各种类型的顾客进行观察调研;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小记者”在做人物专访。街道、社区、广场、商店等到处都有学生活动的身影,他们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在实地考察、专项调研,积累自己个性化的写作素材。

这些写作素材,完全从生活中来,学生对某行业某领域有真切感受,并且人人不同。因而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极具个性,绝无雷同,更不会是“流水线制造”的。

三、计划步骤实施训练,写作方法精心指导

前面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实地调研,搜罗生活中的轶闻趣事,爬罗剔抉,分类汇总,形成体系完备丰富多样的素材库。如何将这些素材契合题意进行运用,组织成文,是最为关键之处。

其实,文有章法,自古皆然。老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指导学生根据素材的差异,形成个性化且有章法可循的创作思路。比如,如何在记叙文中塑造某个小人物形象。这种作文可采用欲扬先抑法,开头即可以简洁凝练之语特写人物,或设置人物出场的特殊环境:主体部分根据文章中心预设出详略之处,详写人物意料之外的行为进行设疑,接着借助次要人物出场解疑,升华主旨:最后回扣点题。也可在主体部分设置对比,可将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对比,或将主要人物的今昔作对比,以此凸显主旨。

四、学生作文互评互改,交换体验共同提高

作文写出来了,写得怎么样呢?评改环节尤为重要。写得好不好,不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得让同学们自己评判。

学生互评作文是经验与智慧的碰撞,可以在交换体验中提升写作水平。互评作文,教师要引领引导示范,最好出示一篇评改样板(标杆作文),这篇作文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由教师精评细改,印发给每个学生,在学生评改中能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依据自愿原则和互补原则组成小组,要求学生认真通读全文,标出错别字、病句及标点运用不当之处,同时写出眉批再读全文两遍,参照标准评改文章内容,找出主要优缺点,打出分数然后可以直接与作文的作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体验交换,思想碰撞。评改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对于典型问题,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互评”作文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极大地满足了他的上进欲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努力地“评”逐步走向努力地“写”,实现双赢。

生活体验为记叙文教学建立了开放的作文教学环境,着眼于人的发展,尊重学生主体的需求。我们相信,有了生活的体验,学生写作时,脑海里就闪现生活情景,其间的人物情景也会招之即来,奔入眼底,注入笔端,达到文思泉涌的写作佳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写作素材:小众与大众

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我们爱说“那些都是极好的,可我偏不喜欢”,可你一转头,会发现你偏偏喜欢的自认为的小众,其实很大众。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某新闻爆料,一女生深夜吃炸鸡配啤酒,胃病住院;某超市促销,买炸鸡送啤酒......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刮起了新潮流。有专家提出,大家都喜欢大众而远离小众。

可有人却偏爱小众。在同一档期,《白日焰火》在柏林电影节出尽了风头,最佳导演,最佳影片都收入囊中。有影评人认为,如何让小众被大众接受,是国产优秀电影突围的关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我们爱说“那些都是极好的,可我偏不喜欢”,可你一转头,会发现你偏偏喜欢的自认为的小众,其实很大众。比如纳兰性德的词,比如先锋派的诗。如今微信朋友圈、微博,也成为将小众变成大众的“神器”。

又或者,有人一边爱大众,一边坚守自己的小众。乡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就像炸鸡啤酒和高档法国菜一样,可以同时附身在一个人身上。

你认为的小众是什么样的?音乐,图书,电影,范畴不限。你有没有过类小众与大众互相参透的困惑?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套作与抄袭。

名师.阅卷详解

近几年高考作文题,越来越注重考查考生观察和思考生活能力。本题中的“小众”,既是少数人喜欢的;而“大众”,则是多数人喜欢的。本题实际考查考生如何看待“小众”与“大众”的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打开思路,首先,具体到个人,要么喜“小众”而厌“大众”,要么喜“大众”而厌“小众”要么即喜“小众”且喜“大众”。无论是喜“小众”,还是喜“大众”,都是一种生活态度。写作时,务必要明确“大众”和“小众”的具体内容,才能言之有物。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荡人心魄,引人共鸣。其次,从“小众”与“大众”的辩证关系切入。“小众”与“大众”并不是相互对立的,有时“小众”也可成为“大众”,“大众”也可成为“小众”。从这个角度行文,重在揭示两者转化的原因和心里。

素材.论据方向

选材标准:可以选取一些喜爱“小众”或喜爱“大众”从而活得精彩的人物,或是结合社会现象,列举一些小众与大众相互转换的例子。小众可以走向大众,而大众也会随着形势的转变成小众。

故宫推出“活”雍正

2014年8月1日,故宫博物院在网上发不了一组《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动态图片,以《雍正行乐图》为基础,加以技术化改造,制作成动态图片,并配以“朕就是朕不一样的烟火”“感觉自己萌萌哒”等解说词,让雍正“活”了起来

在这些“行乐图”中,雍正帝以各种面貌出现,简直如同花样迭出的模仿秀。故宫挑选了“行乐图”中的九张,予以小小的设计,为大家呈现了一个萌萌的四爷。很多人为故宫此举点赞,认为这样有利于更多的民众了解雍正。

素材点拨:让历史人物显得更为生动形象,有利于消除时代隔膜,让历史人物走进百姓,不再沉寂在历史长河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清明诗句的中考写作素材

全文共 292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激发了文人墨客的诗兴,成为历代文人创作的高发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欢迎阅读,谢谢!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

4.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韩翃《寒食 》

5.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 孟云卿《寒食》

6.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孟浩然《清明即事》

7.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程颢《郊行即事》

8.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10.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1.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2.淡荡春光寒食天。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3.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4.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5.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6.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 王禹偁《清明》

17.听风听雨过清明。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8.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9.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20.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黄庭坚《清明》

21.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高翥《清明日对酒》

22.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3.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 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24.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 黄孝迈《湘春夜月·近清明》

25.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26.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7.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 韩偓《夜深 》

28.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9.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30.黄昏疏雨湿秋千。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31.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2.梨花榆火催寒食。 —— 周邦彦《兰陵王·柳》

33.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 高翥《清明日对酒》

34.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35.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 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6.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 白居易《清明夜》

37.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38.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9.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张继《闾门即事》

40.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41.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孟云卿《寒食》

42.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43.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44.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45.清明时节雨声哗。 ——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46.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 杨万里《寒食上冢》

47.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 杨万里《寒食上冢》

48.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 王安石《壬辰寒食》

49.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0.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51.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 ——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52.梦回山枕隐花钿。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53.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 张先《青门引·春思》

5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 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5.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6.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 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57.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 李冠《蝶恋花·春暮》

58.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59.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60.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61.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 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62.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 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63.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 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64.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65.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66.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67.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 杨万里《寒食上冢》

68.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 王安石《壬辰寒食》

69.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 孟浩然《清明即事》

70.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71.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 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72.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73.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74.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 白居易《清明夜》

75.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 ——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76.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 温庭筠《清明日》

77.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 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78.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79.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 王安石《壬辰寒食》

80.舞烟眠雨过清明。 —— 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81.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 韩偓《夜深 》

82.困人天气近清明。 —— 苏轼《浣溪沙·春情》

83.西园日日扫林亭。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84.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 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85.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 孟浩然《清明即事》

86.啼红正恨清明雨。 —— 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87.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 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88.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发现趣味”

全文共 5582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下面是语文谜小编整理的发现趣味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在陈全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他们找到了蕴藏其间的趣味。

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越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

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600字的文章。文章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优秀作文】

二武汉市2014年作文评价标准

1、文章“类别“和”档次“的说明:

作文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来评价。

“内容”分为四个层次。一类文:切合题意,主旨鲜明,材料典型。二类文:符合题意,主旨明确,材料较典型。三类文:对题意的理解不充分,主旨含混,材料缺乏典型性。四类文:对题意理解不准确,主旨不清,材料混乱。

“表达”分为三个层次:优秀、合格、不合格。“优秀”: 结构完整,文脉畅通,语言通顺(允许有极少错别字或病句),字迹清晰。“合格”: 结构较完整,思路基本清晰(个别语段有游离现象),语言较通顺(允许有少量错别字或病句),字迹较清晰。“不合格”: 结构不清,思路混乱,语言不通(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评价共设五个类别,一至四类文又分设上下两档。作文的“类别”以“内容”为依据来确定,“类别”的档次以“表达”为依据来确定。评卷时,先依据“内容”来确定不同的类别,再依据“表达”来确定上下档次。第五类只需从“表达”方面来评价。

三、张慕元老师指导2014年武汉中考作文“发现趣味”

(一) 审题指导

1. 2014年中考语文成绩前所未有的“出人意料”“惨不忍睹”——本次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2014年武汉市中考语文中作文命题是质量很高的,既结合了学生的实际又启发学生认识生活,思考生活。该题目受到普遍的赞扬。“家长100”论坛中广大家长纷纷赞扬此题难易得体,学生比较易于上手。老师们也赞扬题目不偏不怪,易于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但是,就是这个普遍认为不难的作文题目,最终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中考作文中出现大量学生偏题、跑题的现象,按照作文判分标准,偏题、跑题的作文肯定就不能及格了,因此,过半的学生作文得分是23—29分。作文均分29分左右,比去年底7分以上。再加上多数学生在阅读和文言文中严重失分,最终导致语文中考成绩是:过90分的寥寥无几,七十多,八十多的占主流。很多平时成绩都在90分或100分以上的学生,都遭遇了“滑铁卢”,成绩惨不忍睹。甚至有的平时名列前茅的学生,语文只有七十几分,他们愤愤不平,不相信结果,于是申请查卷,但是三千多人的查卷结果是:无一有错。问题出在哪里呢?其实,就在作文、阅读和文言文上。其中主要是作文审题扣题出了问题。

早在中考语文考试的当天晚上,我看到题目后,就预感今年跑题的学生会很多(其原因在下面分析)。可是,网上家长们却在盲目乐观,认为只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可以了,认同这个观点很多。我当时就留言指出这样写肯定跑题,并估计今年学生会出现大量跑题的现象。结果不幸言中。

因为依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面对今年这样一个有多个限定的作文题目,写作文时最喜欢犯“顾此失彼,望文生义”错误,只是抓其一不及其余。比如,中考考前,二中广雅的模拟作文训练题目中,我就设计命了一道题目“……善于咀嚼(品),才让生活丰富多彩,才能让我们获得提升。”这个题目显然是双要素题目,与2014中考题目已经很接近了,只不过中考题目是三个要素的。当时,我校很多学生就只写“咀嚼生活”,却丝毫不写“让生活丰富多彩或让我们获得提升”,结果跑题。而2014中考题目比我命的题目还要多一个限定(“艰苦的环境”),学生在写“双要素的题目”尚且爱顾此失彼,更不说这样的三个要素限定的题目。 也难怪那么多学生偏题、跑题而导致惨败……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走出跑题的误区呢?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中,最能帮助学生克服跑题毛病的,是“拆分要素”的能力与习惯,其次是理解题目关键概念的能力和深度点题的写作能力。

2.本次中考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0�1很多学生看到“趣味”两字后,就不再认真思考,立刻认定是要求写“兴趣、爱好”的。网上也有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可以了。殊不知,这就是典型的题目的关键概念未理解透彻,而“偷换概念”的胡乱写作。这类跑题的最多。得分是23分左右。

�6�5也有不少的人丢掉了第二个要素“艰苦的处境”,只写发现趣味,和得到快乐,缺少艰苦环境的交代,这也是选材或写作过程考虑不周全的毛病。同样算跑题的。得分是25——29分

�0�6还有不少人,平时写任何作文都喜欢写“只要……就能会得成功”,而大写“成功”,却丢掉了第三个要素“获得快乐”。这也算跑题。得分是28分左右

④另外也有能够扣住题,但是对题目的概念理解不了,只能够生硬地重复地点题,却无实质内容。这就是“贴标签”的作文。写出了“趣味”是什么,未能写出“趣味”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贴标签”的作文还是会及格的,比跑题的作文分数要高一些。得分是29——35分。

还有的甚至三个要素一个也没有扣住,估计分数是10——20分了。(参看后面的样文片断)

(二)张慕元老师特别讲解:如何区别“兴趣、爱好”与“发现趣味”

我认为教师的教学也要想一点巧妙的方法,画思维图表,来指导学生精细审题,就是一个号方法。所以:只需要让学生来填写下面的细致思辨的表格,就可以帮助学生完善思维,促进其思维的严谨性,周密性。就可以轻松让学生懂得其中的异同,巧妙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很快理解题目的差异,细微的差别。从而走出混的模糊,学会清醒地审题构思:

张老师设计的理解表格如下:

区别

从对象看

含义或必然关键词

兴趣爱好

是主体(或我)对客体是热爱之情(单向)

对某事物的喜爱, 喜欢某事物…… (只是单向的喜爱,不一定涉及发现其中的趣味,无对我的作用)

有意思

是客体的魅力和对主体(我)的作用(双向)

发现其中特有的魅力、乐趣和对主体(我)的作用,有积极的影响,积极价值,让人精神获得提升,让人获得积极改变,提升人的价值、思想境界……

有吸引力

是客体的魅力和对主体(我)的作用

迷人……让人痴迷,迷恋,乐此不疲,沉浸,陶醉,流连忘返,乐在其中,……

这样填表,学生就恍然大悟了。审题能力必然快速提高。

(三)张慕元老师指导中考作文的特别技巧:

总之,“兴趣爱好”不一定是“发现趣味”,如果一定要写一点“兴趣爱好”,那也不能只写兴趣本身,而要把侧重点放在“兴趣爱好”所带来的“积极的影响,积极价值,让人精神获得提升,让人积极改变,提升人的价值、思想境界……”等方面。否则就是偷换概念的跑题。

比如,写“法布尔”,这样写就是跑题的——

(学生片断)“法布尔对观察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每天孜孜不倦地观察着,从中获得了快乐……”,这是写“有什么兴趣爱好”,并没有写出法布尔发现了什么趣味,也没有点明艰苦环境。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张慕元老师亲自写示范片断):

“法布尔,一位清贫的中学教师,却在后院荒地里发现了观察昆虫的乐趣。他发现昆虫世界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美妙世界,昆虫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习性是多么有趣,揭示这个神秘世界的奥秘是多么有 的使命。从此,他平凡的生活变成了孜孜不倦的探索,终于创造了一种妙趣横生的“非解剖”式的昆虫研究方法,一部《昆虫记》就是他 人生的结晶。”

3.注意定向写作,全等扣题(完全扣题)

写作时,要“心中有方向”,严格扣住三个要素,朝这三个要素的方向写作。不可成了没头苍蝇,或脚踩西瓜皮,信手乱写。并要重点写清楚“发现什么趣味”“如何有趣味(作用、影响、意义、价值)”,其次写出艰苦的环境中如何收获快乐的。

4.内容具体,体现充分,不只是贴标签。

主要是在写“发现什么趣味”时,不能只是蜻蜓点水,提到趣味就深入不下去,而要具体写出是什么趣味,有哪些趣味,越具体越好。这些趣味的(作用、影响、意义、价值)要鲜明详细地写出来。最好要写三行以上。只有“艰苦的环境”和“变得快乐”,可以略写。

四、张慕元老师亲自写的示范作文:(张老师再一次为学生写示范作文,请同学们仔细揣摩张老师的审题、构思与行文……看看如何才能写好中考作文???)

【请思考并填空,为防止盗版,部分内容略去。】

发现趣味——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张老师写2014中考作文示范文)

武汉二中广雅中学 张慕元

1.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生本没有意义,但是,我们要学会去赋予它积极的意义”。同理,人生未必天然的有乐趣可言,但是,我们要去积极地发现人生旅途中的趣味。只要我们善于用心灵去发现其中的妙趣,我们就可以收获一个春意盎然的生活。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发现 之趣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王维找到了 的趣味;“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诗人沉浸在创作的求索与豁达开朗的幸福之中。人生中,只要发现了某种趣味,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

的大门,生活就永远是 。

3.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其中的趣味,就是对平凡生活的一种诗意的 ,是一种审美,一种兴趣 的探索,会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开垦出一个 的 ,【略部分内容…………】在大自然中找到 ,简陋的木屋变成了思想的 ,荒僻的山林变成 的 ,看似孤独 的生活却也 成了诗意的宁静 ……

4.找到趣味如同找到一根魔棒,可以让平凡 的生活点化成五彩缤纷的人间 ,让人流连忘返。

5.世界上还有比看守大门和日复一日的磨镜片更 的事情吗?然而,【略部分内容…………】又不断地让他有了许多新奇的发现,他 在不断改变镜片的厚度、形状的尝试中,他 的发现随着镜片的改变,他 然看到了别人牙齿上“有微小生物”在活动……他越磨越拥有创造与发现的 ,就这样他一直坚持了六十年,终于成功的发明了显微镜,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细菌的科学家。【略部分内容…………】在单调的工作中找到趣味,从而让他的生活充满创造的欢乐,人生变得阳光 。

6.在生活中发现趣味就是一种对个人兴趣爱好的发掘与培养,从而让自己获得个性的满足与发展,让人生变得其乐 ,让平凡的人生从此意义 。

7.【略部分内容…………】,一位高考落榜生,无奈成为平庸而 的三轮车夫,他却从研读古汉字中找到了趣味,他利用闲暇时间沉浸于古书的揣摩中,还到图书馆,自得 地手抄《尔雅》之类的古籍。这种兴趣爱好不但给他 感和 感,还让他由一个平庸的车夫成为一位古汉字专家,被复旦大学破格录为博士研究生。【略部分内容…………】之所以让生活有 有 ,正是他善于发现生活的趣味,人生就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了。

8.在生活中发现趣味也是对高远境界和有价值的人生的追求,从而助人超越贫瘠的环境,开掘出趣味的 ,将人生的 浇灌成苍翠的 。

9.【略部分内容…………】八十高龄还在从事艰苦的科学研究,面对人们的疑惑,他说:我并不觉得科研艰苦,而是感到快乐,这是我喜欢的生活方式。【略部分内容…………】正是发现科研的趣味,才会乐此 享受科研的乐趣。

10.法布尔,一位清贫的中学教师,却在后院荒地里发现了观察昆虫的乐趣。他发现昆虫世界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美妙世界,昆虫的那些不为人知的习性是多么有趣,揭示这个神秘世界的奥秘是多么有 的使命。从此,他平凡的生活变成了 不倦的探索,终于创造了一种妙趣横生的“非解剖”式的昆虫研究方法,一部《昆虫记》就是他快乐人生的结晶。

11.居里夫人也是在简陋的科研室里找到了人生的趣味,让科研的乐趣 人生。

12.二战中,安妮躲在密室中,死亡的威胁和绝望的痛苦折磨着密室中的人。但安妮却从写日记的安宁、充实和对未来的 中发现了生活的趣味,从而学会了“将密室中的生活当作有趣的探险”,她变成乐观积极的小 ,并为后世留下了一本洋溢着童真和正义的《安妮日记》。

13.【略部分内容…………】,曾遭遇了父母被刺杀的悲惨命运,在 惨惨戚戚中,她从中国哲学和冯友芝的著作中发现了哲学的趣味,学会做一个“内圣外王”的生活强者,从此走出阴霾,变成一位成熟、快乐的总统。

14.生活如同 ,只要善于去发现,我们可以看到一幅幅美妙 的画面。生活也如同蜜蜂的 ,只要善于去发现其中的趣味,那么平凡的生活也会被我们酿出香甜的 。

15.发现趣味如同给生活增加 ,让艰苦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鲜美可口,发现趣味如同将人生的跋涉变成快乐的 ,从此一路 一路风景,发现趣味让人发现了生活的独特美,发现人生的真谛,从而将人生的白纸绘成五彩斑斓的画卷。

四 下面是我的学生在中考中获得的得满分作文(节选)

(二)发现趣味

(

50分;这应该是

张老师的学生所写。因为内容与文笔明显模仿了张老师写的

09年

高考示范作文《站在精神家园的门口》,我的学生们都学习过张老师的经典示范范文……)

发现了学习之趣味,颜回“在陋巷”而“不改其乐”,孜孜向学;发现了科研的趣味,欧阳自远数十年不归故里,终成伟业;发现了行医之趣味,胡佩兰开的是药,送的是情,重书医患和谐之篇章。发现了趣味,我们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

发现求学之趣味,能让我们在无涯学海中找到快乐之舟,充满动力,奋勇直前。

“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也”颜回生活困窘,仍能孜孜向学。……。

……

发现爱好之趣味,能让我们在疾驰的生活中慢下脚步,享受心灵的憩息。

战火纷飞,情势危急,桓温仍能处变不惊,从容对弈,不紧不慢,从容镇定,……的生活绽放出兴趣之花。

趣味如泉,……的沙漠中,发出快乐之芽。

曾文正公云“养活一团春意思”,让我们养活一团趣味的“春意思”,在快乐中拥揽天地,纳天地于吾心,让心魂氤氲飞升,渐渐散去,散去……

发现趣味,享受尘嚣中的心灵的憩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记叙文详细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4938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它属于散文文体中的一类基本文体。由于应用广泛,写作形式灵活多样,在高考写作中受到考生的青睐。记叙文的叙述方式多种多样,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记叙文详细的写作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 记事的文章

1   要把记叙六要素交代清楚,记事要完整。

2   要确立一个线索,或以时空为线索,或以人物为线索,或以某物为线索,或以情感的变化为线索。

3   要明确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你想通过这件事表达哪些情感,揭示什么意义。 中心要集中统一,不要出现多中心的毛病。

4   选材要新鲜真实,有时代气息,有生活气息,不要写别人都写烂了的事,也不要胡编乱造。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才能感动自己,感动别人。

5   注意详略得当,与中心关系紧密的事要浓墨重彩的详写,与中心关系不紧的略写,与中心无关的事不写。

6   不要只有叙述性的语言,要有生动的描写,要有酣畅的抒情,要有精辟的议论,要有点明主旨的抒情议论句, 要注意多次点题。

7   内容一定要饱满,不要太单薄。

8   叙事文章不要平铺直叙,故事情节要一波三折,有曲折之美。要会设置悬念,要出人意料,要会运用倒叙插叙,要学会用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渲染气氛,要会运用对比法、抑扬法等。

9    要结构完整,层次清晰。

10   可运用书信体、日记体、片断组合体、小小说等一些体裁。

11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12   学会运用小标题。小标题运用的主要方式有:

①.日记标题式,以日记连缀的方式成文;

②.字母标题式,以A、B、C、D等若干段连缀成文;

③.单词标题式,以诸如春、夏、秋、冬,喜、怒、哀、乐等单词统领的段连缀成文;

④.数码标题式,以(一)、(二)、(三)、(四)等数字标明段落;

⑤.引用语录式,以诗词或散文中的句子作为几个小故事的小标题;

⑥.概述情节式,在段首运用诸如“序幕”、“发展”、“高潮”、“尾声”之类的词语;

⑦.概括内容式,如“她来了”、“她哭了”、“她笑了”之类;

⑧.留出空行式,即各段之间自然空一行,若干段并列,显得格外醒目。

二 写人的文章

1  一定要写出人物的个性,不要千人一面,千人一腔。

2  写人的文章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品质。选择一些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方法,这些典型事例一定要特别,有个性,与众不同。

3  人物形象一定要饱满,有血有肉,不要干瘪乏味,不要只见筋骨不见血肉。要想人物饱满有个性,就一定要有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包括人物的动作、神情、外貌、服饰、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要学会描写人物的眼睛。这些描写一定要能突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4  要学会用侧面描写,通过他人的眼光或评论来写人物。

5  要学会用环境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渲染气氛。

6  要有酣畅的抒情,要有精辟的议论,

7  用词要贴切生动,句式要灵活多样,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要有表现力。

记事记叙文与写人记叙文的联系:记事记叙文一定会涉及到写人,写人记叙文中的人物的性格和品质一定会通过具体的事来体现。

记事记叙文与写人记叙文的区别:记事记叙文以记事为主,写人不是目的,一般是把某一件事情写清楚写生动并揭示事情的意义;写人记叙文以描写人物为主,重在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一般会通过多件事情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同学们平时写记叙文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1  如何使记叙文立意高远;

2 如何在记叙文布局谋篇上创新;

3  如何使记叙文情节曲折;

4  如何使记叙文内容充实;

5 如何使记叙文文采飞扬。

三 记叙文写作的十种技巧

巧设悬念

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一线串珠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无论采取哪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穿插流动

粗笔勾勒

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曲径通幽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意在由蜜蜂而赞颂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并表达自己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意愿。但文章并没有直接道出这一主题,而是通过展示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曲折有致地表达了主题。作者开头写自己对蜜蜂在感情上“疙疙瘩瘩”,接着写自己因吃了荔枝蜜而“想去看蜜蜂”,然后又写了蜜蜂的辛勤劳动与养蜂人的介绍。文章结尾写作者做梦“变成一只小蜜蜂”。由此可见,“曲径通幽”是指一种不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而是曲折委婉地逐步显现主题的谋篇手法。

运用“曲径通幽”法,要注意两点:(一)“曲径”是手段,“通幽”是目的,手段要为目的服务。(二)行文的曲折应适当有度,不要为曲折而曲折。

烘托艺术

烘托艺术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是指渲染某一部分,衬托出另一主要部分来。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人或事物,又称“衬托法”。衬托,也叫映衬。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如“红花还须绿叶扶”。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事物才会显得突出,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说明。

1、衬托,可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就是用类似的事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主要事物。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行的悲壮。又如“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蓝天衬雪峰,使雪峰更高大

反衬,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如上例中的蓝天的蓝,来衬托雪峰的白,使雪峰更洁白。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有声衬无声。

2、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要宾主分明,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宾夺主。

3、衬托和对比的区别: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它与反衬有些相似,但不同。对比,意在比,突出的对象是双方的,对立两事物无主宾之分。

衬托,意在衬,两事物有主宾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前句是对比,后句是反衬。

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是指在适当的时候以一二句议论,点明事物、人物、景物的意义之所在,或揭示作品主题,醒人之耳目,给人以启迪。点睛之处可以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铺垫蓄势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作衬垫。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陶铸《松树的风格》前几段的大量文字浓墨重彩地描绘松树的形象,赞美它“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又用杨柳、桃李同松树作对比,补充说明松树“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直到第九段作者才笔锋一转,点明题旨说:“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原来此篇前面对松树的描绘和赞美是铺垫蓄势,后面对共产主义风格的赞美才是全文的主旨。这篇文章正因为有了前面形象感人的铺垫,后面入题也才显得格外坚实有力。杜牧的《阿房宫赋》第一段极力描绘阿房宫规模的宏伟和建筑的壮丽;第二段极力渲染阿房宫中美女之多和珍宝之富;第三段夹叙夹议,论述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大营宫室,招致国家迅速覆亡、宫室一旦毁灭的必然结果;最后第四段作者以“呜呼”领起,发出深沉的议论慨叹,指出秦统治者要能爱天下之民,国家就不会败亡,表明秦之灭亡乃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这篇赋,前两段的描绘渲染,是为后两段的议论铺垫蓄势,描绘渲染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则揭示主题,突出文旨,这正是铺垫蓄势的用意所在。

运用铺垫手法须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写好铺叙的那一部分,只有将这部分写充分了,才能有效地蓄积气势。二是运用铺垫要自然,如果为铺垫而铺垫,过多地堆砌,反会暴露出人为的痕迹,那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法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

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写“背影”,既与标题“背影”相照应,又进一步点明题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行文中间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和结尾照应,不但使文章结构显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镜头剪辑

镜头指影视所拍摄的一系列画面。镜头剪辑用于写作,指选取一组生动的画面来表现主题。此类文章是将所写的人物按照或故事、或画面、或片段、有序地写下来,其间的每一部分都可单独成文,组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篇章。这种又被人们称为“冰糖葫芦式”结构,由于其形式新颖,巧妙精致而受到好评。

卒章显志

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时空交织

在记叙一件较复杂的事情时,在同一时间段中,先叙甲地的情况,再叙乙地的情况,转而再写甲地的人事,这就是“时空交织”的文章构制方法。它有利于结构紧凑,文字简练。早年有一篇著名的通讯,题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说的是平陆县六十一个民工突然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作者先写民工中毒后的场面,接着写卫生部接到紧急求援电报,再写平陆医院抢救经过,转而又写北京有关医药商店调运紧急药品的情况,如此轮流反复交织的叙说,构成了一曲动人心弦的凯歌。当然,采用这种方法有一定难度。

有时,在叙述一件事的过程中,作者运用插叙、补叙等手法,也可构成“时空交织”的感觉,我们把这种谋篇方法也纳入“时空交织”中。

一波三折

记叙性文章要避免平铺直叙,记流水账,如能写得波澜起伏,就能引人入胜,耐看。

俄国作家柯罗连科的写景小品《火光》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但从字面上看,数百字的短文,由作者的感受引发了一波三折的景物变化,黑夜泛舟,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这是开头展示的基本景象;船夫不以为然,认为还远着呢,兴起一波;自己从不相信到信服,又兴起一波;由“非常遥远”到“毕竟就在前头”,重要的是“必须加劲划桨”再兴一波

“一波三折”,“波折”要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

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方法。杨朔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荔枝蜜》。他在文中说小时候因为被蜜蜂螫过,因此对它总有疙疙瘩瘩的厌恶之感,但后来在广东从化参观了养蜂场,尝到了荔枝蜜,又听了养蜂老人的一番介绍,对小生灵蜜蜂顿生敬仰之情,它那勤恳、无私的品质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美德。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写作手法。所谓欲扬先抑,是指本要大力颂扬的对象,而落笔开始却贬抑它,批评它。前文的“抑”,反衬了后文的“扬”。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