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汇编4篇 作文怎么写(经典20篇)
如果我们拿来一个电影剧本,把它象一幅画那样挂在墙上来审视,那么它看起来就象下面那个图表。小编收集了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欢迎阅读。
浏览
1546作文
387小学生写作基础
全文共 1767 字
+ 加入清单打好写作基础,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要从把句子写完整、具体、通顺、连贯这几方面做起。下面是小学生写作基础,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把句子写完整
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
1.我们劳动。(谁,干什么)
2.小蚂蚁运送食物。(什么,干什么)
3.哥哥是一名少先队员。(谁,是什么)
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完整,这只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落实在行动上,即平日在说每一句话,在写每一句话时,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提高“完整”意识,不写残缺不全的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二、把句子写具体
句子要完整,这是首要的。但在许多时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还要做到“具体”。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呢?读读下面这几组句子,体会一下:
第一组:
1、爸爸做工。
2.爸爸在工厂里做工。
分析:第二句写清了爸爸在哪儿做工。
第二组:
1.小蜜蜂飞来。
2.夏日,一只金色的小蜜蜂从远处嗡嗡地飞来。
分析:第二句写清什么时候,有多少,什么样,从哪儿,怎么样。
由上面这两组句子可以看出: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写清什么时候(时间)、有多少(数量)、在什么地方或从哪儿(地点)、什么样(形状或颜色)、怎么样(态势)、达到什么程度(情境)等,就写清了事物外形特点、活动特点,就把自己要准确表达的意思写出来了,这就叫做把句子写具体。这样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体的句子。
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需要同学们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准确运用词语,进行持久练习。
三、把句子写通顺
句子通顺,就是句意明白,读得顺口。具体来说,句子通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词要准确,经得起推敲。例如:我们把门口的泥土消除掉了。句中,“泥土”不能“消除”,只能“清除”掉。
2.句中词语排列的顺序要合理。例如:正在花上,有几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这句话改成“有几只漂亮的蝴蝶,正在花上翩翩起舞”,句子就通顺了。
3.词语使用搭配要得当。例如: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鲜花。句中“生长”和“鲜花”两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4.句中各词语的意思不能自相矛盾。例如:我断定他大概是王小刚的哥哥。句中“断定”与“大概”矛盾,应删掉“大概”。
5.关联词语的使用恰到好处。例如:只有天下雨,地才会湿。“下雨”不是“地湿”的唯一条件,因此,第一句应改为: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
6.句意明白,合乎实际,符合情理。例如:博物馆里展出了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说“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不合实际,应改为: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文物。
四、把句子写连贯
连贯,即句子之间连接贯通。显然,把句子写连贯,这是指写几句话(又叫“句群”)来说的。
翻开某些同学的作文本,段落中上下句不连贯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句子之间无顺序,承接不紧密,跨度大;上下句之间,被描述的对象(即“主语”)重复出现,不会运用“他(她)”或者“它”这些人称代词。怎样才能做到把句子写连贯呢?
1.合理安排顺序,使句子连贯。
有顺序,这是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写几句话时,一定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总要围绕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句子前后连贯。
2.学会运用“他(她)”或“它”这些人称代词,使句子连贯。
读读下面这段话,想一想,有什么毛病,怎样说才好:
妈妈的衣袖破了。妈妈赶忙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布包。妈妈先从布包里拿出一根针,一根青线,用牙咬了咬线头,把线头穿过针眼。妈妈又从布包里找出一小块布,贴在破了的地方,然后一针一线地缝起来。
读后,大家一定会发现:这几句话写的对象是妈妈,主要写的是妈妈缝补衣服时所作的准备工作,是按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只是由于这四句话的开头重复出现“妈妈”一词,因此读起来显得很拗口。如果把后面三句开头中的“妈妈”改成“她”字,这几句话就连贯多了。
这就告诉我们:在几个句子里,如果写的是同一个人物(或事物),后面再指这个人物(或事物)时,就可以用“他(她)”或“它”来代替。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基础不好一样能过雅思听力6分知识文章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最常见的问题是这样六种情况:
第一种:听不懂,答案定位不到;
第二种:局部听懂情况下,抓不住重点;
第三种:听不懂,能捕捉到局部一些答案;
第四种:基本听懂情况下,答案定位较有限,能顺利定位到的答案很多来不及写完整;
第五种:基本听得懂,能捕捉到的答案也写下了,但是拼写错误较严重;
第六种:最后一种,也是最让考生崩溃的一种,在基本听得懂的情况下,定位到的答案能写下了,也拼对了,但是细节错误被扣了,比如漏了单位,复数。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通常会发现,学生处于第几种状况之下,那么在此时他/她的分数可能就是几分。
试想,如果考生什么都听不懂,连平时很熟悉、很亲切的is、 am、 are、 but、 because都很难捕捉到的时候,只能通过猜测来解决,雅思听力一共40题,即便算其有10%的命中率,答对四题也只能勉强赶上1分,而这样的分数很难上台面。
相对而言,第六种情况已经是想要突破6分的考生的较为理想的状态了。也就是说,如果考生想要突破6分,那么以上6种阻碍要做到各个击破,对于还处于第一、第二种的同学来讲任务显然还是比较艰巨的。
篇2:校园课本剧本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2069 字
+ 加入清单小编认为,现在初中学生以编演课本剧作为一种实践锻炼方式,是对于学生语 文素质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是符合“大语文”教学观要求的,为此小编整理了关于校园课本剧的写作基础。希望更多同仁能 够参与其中,共同促进课本剧的发展。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课本剧。
课本剧是学校师生共同编写、排练的以所学课文、学校生活为素材,通过创 设情景,角色模拟,展示升华课文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反映学校生活、学习的 一种话剧表演形式。它对于活跃班级文化生活、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参与能力,提高他们全面深刻地学习理解、感悟掌握课文内容的自主想象创 造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在推进语文课改,推行素质教育的小学语文 课堂,课本剧表演正独领风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怎样编演课本剧?
编演课本剧选哪一 篇?怎样编?谁演什么角色合适?人物性格有何特点?等等一系列问题。
编演过程,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剧本不是课文,不再有大量 的叙述性语言,除了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外,大部分是对话。对话语言要规范,就 要求改写剧本时用词要准确、句子要完整;表演时语音要准确,对话就要与人物 性格相符合。这些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
因此,为了演好某个角 色,演员对其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是反复推敲、试演,在这个过程 中,其语文基础知识自然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如编演《羚羊木雕》,人物语言 都很有个性,奶奶虽只一句话,但若没有认真揣摩、分析,其两难境地是很难表 现得那样传神的。
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改编是一种创造, 表演更是一种创造。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都有自己独到的理 解。改编后进入表演,根据实际,结合当代学生的一些特点不断调整、 充实,进行再创造,从而使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等更具个性化,使得形象更 为丰满。如《羚羊木雕》结尾,当“我”和“万芳”和好时,如用《友谊地久天 长》的背景音乐来烘托等,就是一种创造性,将会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
戏剧是一门文学,其生命力的源泉就是生活。编演课本剧就是用戏剧语言辅 以动作等来推动情节发展,进而反映生活的。这就需要学生将戏中人物与自己的 生活经验相结合,去把握其性格并注意对话语言的表达技巧。表演中的动作也是 如此。要具备了迁移知识到实际生活的能力, 具备了对生 活的观察、分析能力。
编演本剧亲身感受人物的生活、用心体验他说的每一句话,就更直接、更感 性地理解了人物, 不知不觉中被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品质、 精神所感染。
课本剧的选材 1、 课文内容 2、 学校生活 3、编写课本剧 4、安排好课本剧的结构
安排好课本剧的结构 创作课本剧要吃透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根据课文故事情节
据人物的出场顺序,创造性地设计好人物的对白、动作、表情。(后两 者可在“对白”的前面或后面用提示语注明。)
剧本开头要写明剧中的人物(给剧中人物起好一个简洁的代名称)
安排好场景(布景、道具的设计制作及其摆放位置)
依据课文内容情节的发生顺序,创造性地让一个个人物出场表演。人物 对白不要机械套用课文原话, 要在不改变课文原意的前提下, 创编更生动、 幽默, 更具有个性化的人物对白,剧本的尾声一定要达到创作的最高潮,以利于揭示升 华表演主题,收到应有的体验教育效果。
剧本的尾部要注明“该剧据第*册中学《语文》同名课文改编”字样和 创作组、导演组成员和扮演剧中人物的队员名单。
明确编演步骤及要求 课本剧的编演,要有一定步骤,编演程序分为选、读、编、演(包括排练、 演出)、评五个步骤,其中每步相应地有具体要求。
选 要选较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记叙性课文,如《摆渡》、《花的话》、 《皇帝的新装》等。所选课文不一定要很长(如选《蚊子和狮子》),长课文也 不一定要全演,可选其中一个层次(如《古代英雄的石像》)。无论长短,所选 课文要求情节性要强,人物性格要鲜明。要改编课文,就必须对课文有深入理解,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多读,研 读课文、推敲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使其知背景、明主题、熟内容。只有清 楚这些,才能更好地体会揣摩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因为人物的性格总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改编课本时,人物对话和舞台说明可适 当增删,还可做变动。但无论增删或变动,都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 需要、为主题服务,又要适合舞台演出。
对课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 及有关动作要在剧本里体现,注意突出其作用。
演 包括排练和演出。排练时,要注意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可分为 多个小组,使学生人人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各小组也可根据实际,对剧本稍作 修改。
演出时注意两点:
1.舞台布置及道具应从简,不能人为造成演出的难度。 如《摆渡》船可虚拟;《七根火柴》中熊熊燃烧的篝火,则可用几块泡沫裁成火 苗的形状,再涂上红、黄广告色,绘成火的样子即可。
2.人物对话的表演是重点,应掌握好语调、语气、速度、节奏等,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 展服务。
篇3:写作基础中小学生作文常见的“线索”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导语:“线索清楚”是每篇最佳文章的第一感观。无论写人记事,都必须要用一根主线把前后内容串联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如果线索不清,所写的事将会如一团乱麻,看不出头绪。要掌握“线索清楚”这一技法,就必须懂得小学生常见的“线索”有哪些。
根据小学生的作文内容范围,可从以下五个方面了解行文的“线索”。
第一,以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线索;
第二,以物体为线索;
第三,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第四,以作者思想感情为线索。
总之,不论以哪一方面为线索,都必须根据文章主题和材料的需要而确定,都必须理清思路和文章的脉络。特别对于记叙较复杂的事物,除抓住主要线索外,还要设计好次要线索;还有的文章可以涉及明、暗两条线。不管怎样设计文章,只要能把握“线索清楚”这一技法,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给人以清新、明白、有理有据的完美印象。
篇4:2024事业单位论文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212 字
+ 加入清单事业单位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需要考察考查应试人员对学术论文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实际运用能力。在以往的事业单位考试中,更多的是考察公文写作的相关知识,论文写作考察的很少,且相关的资料也比较少见。小编在此为各位考生简要分析论文写作的相关考点,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复习备考。
首先,论文具有几下几项特征:
①科学性,即选题科学,研究方案合理;数据准确无误;结果与讨论的数据依据充分,具说服力,不出现无数据和现象支持的主观臆断的结果和结论。
②创新性即新颖性;即有别于他人(它文)的本质特征;刻意阐明创新点;应用研究着重实验设备、测试分析技术、工艺方法等方面的更新或改进;基础研究着重理论上的新见解,计算方法的另辟新径;
③学术性,即透过对所研究的客体外象的观测,分析探讨其内在本质,将感性认识进行理论上的深化;切忌将一连串现象无分析归纳的无序堆砌,而将论文写成实验报告或工作总结。
④真实性,即错误、虚假、失实将导致论文科学性和学术性的丧失,甚至可能涉嫌有剽窃行为;不凭主观臆断和好恶随意舍取数据和素材 ,引证他人成果必须给出出处,但只提取与文章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用以引证。
⑤标准化和规范化,即书写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要按规定的格式书写,即符合信息传递与交流、科技文献管理、以及电子化、数字化等方面的要求。
论文写作的相关依据主要来自国家标准局的文件《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按照该格式,论文主要分为主体部分和前置部分。
1.前置部分。主要包括①封面——报告、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②封二——可标注送发方式,包括免费赠送或价购,以及送发单位和个人;版权规定;其他应注明事项;③题名页——对报告、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④分类号——中图分类号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⑤题目(可加副标题)——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⑥署名——姓名、工作单位;⑦摘要——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独立的短文,概括文章主要信息。⑧关键词——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⑨目次页——长篇报告、论文可以有目次页,短文无需目次页;⑩插图和附表清单——报告、论文中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次页之后。
2.主体部分。主要包括①引言——(绪论/导论/引论)简短介绍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范围、背景等;②正文——实事求是、合乎逻辑、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充分、表达规范、行文流畅;③结论——文章的研究成果,准确、完整、明确、精炼;④致谢——可以在正文后对进行方面致谢;⑤引文——所引用的他人的研究成果(观点、理论、数据等);⑥注释——注明引文的出处;⑦参考文献——写作中所参考、借鉴的重要文章和著作(作者、文章标题,期刊/著作名、出版社、年份、页码等详细情况);⑧附录——作为报告、论文主体的补充项日,并不是必需的。
篇5:应用文写作基础
全文共 1719 字
+ 加入清单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1.掌握结构的含义应用文的结构,是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客观事物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反映,为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2.了解结构的作用结构好比文章的骨架,是安排文章的具体形式,是将材料化为文章的手段之二。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是准确表达主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导读者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向导。写文章只有找到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主题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使文章言之有体。应用文大多有较固定的结构形态,它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经过选择,逐步找到的最适合表现某种内容的最佳形式,也称之为“程式”。如简报、书信和行政公文类文书,具有相当固定的惯用格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眉目清楚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有文。精心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二、安排结构的条件
1.了解思路的含义及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文章结构的两重含义中,总体构思是具体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总体构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序”,是指对材料的安排要有次序,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是安排结构的条件。
1、思路的含义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路线,是作者在头脑中梳理、组织内容材料的过程和结果。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自身条理性的观察、理解。
作者思路清晰,结构必然有条不紊;作者思路不清晰,结构必然紊乱。经过选择的材料,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准确鲜明地表现既定的主题。
2、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写作构思阶段,作者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确立主题,选择好材料,并进而考虑如何表达主题和如何安排材料,由此逐渐形成一条清晰、连贯、独到的思维活动路线——思路。此时,文章的大体框架已在作者的头脑中“闪现”出来。等到作者用书面语言把思路表达出来时,文章的结构也就具体安排好了。因此,作者思路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思路是形成结构的基础和内核。结构是文章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要使结构完整、严谨、匀称,动笔前,就需要作者匠心独运,形成清晰、连贯并具独创性的思路,进而“外化”成纲目清晰、严谨周密的结构。但是,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决不是对其原始形态的简单搬抄和复制,而是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主观创造。因此,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路。思路开阔而有创见,文章的结构就新颖独特;思路狭窄而落俗,会使文章的结构板滞僵死;思路紊乱,文章的条理就必然不清;思路松散,文章的结构就不可能严密紧凑。
(2)结构是思路的体现和反映。结构是思路的外显形式和文字载体。思路严密清晰,文章结构才能完整、严谨、清晰,主题才能得以准确地表达;思路紊乱、疏漏和闭塞,文章则会逻辑混乱、言而无序、首尾不能圆合。
3.了解锻炼思路的基本要求及锻炼思路的方法
(1)注意思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之清晰、周密、连贯。清晰,指展开思路要有顺序、有层次,同时对材料要加以区分和归类。周密,指思路要周到、严密,没有疏漏和缺损,不要顾此失彼,自相矛盾。连贯,指思维活动过程及其表达不仅要注意外在的次序,而且要处理好各个意思之间存在的衔接、并列、转折、因果、总分等内在联系,做到气脉贯通、流畅。
(2)注意思路的灵活性、独创性,使之活跃、开阔、敏捷。活跃与开阔,是指思路的开展要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多向探索,使之灵活、新颖而富有个性。敏捷是指思路的展开、梳理直至成型这一过程应该灵敏、迅速,使文章结构紧凑、气势流转而顺畅。
(3)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是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二是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应用写作主要靠逻辑思维,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认识规律。
(4)写作前要通盘思考,立足于写作意图、目的和所用文体特点,确定如何起笔,主体分几个部分展开,怎样收尾。
篇6:写作基础方法分享
全文共 1956 字
+ 加入清单1、博览,精读,从范文和例文中体会和学习各种写法。
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读写结合,从范文中借鉴,极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经验之谈,是有道理的。
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维,活跃文思。陆机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他认为观察事物可激发文思,研读古籍也可以丰富文思。有些人写文章如行云流水,笔到之处,文意丰富,言辞自然,这和他读书多有极大关系。其次,阅读还可以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从根本上说,写作中的材料都是取自社会生活,但一个人的阅历有限,不可能对宇宙间过去和现在的所有事物都去直接观察和感受。广泛阅读,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不可能亲自去接触、认知的生活和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第三,阅读又是掌握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别人的好文章读得多了,耳濡目染,便会懂得文章作法。鲁迅先生也特别提倡这一点。他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他称这为实物教授法。熟读名篇佳作,往往会从写法上加以效仿。读多了,效仿的次数多了,慢慢主会变成自己的方法,并能有所改进和创造。第四,阅读又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一切古今中外名著,都是语言巨匠用提炼加工而成成的规范化的语言写成的,阅读名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丰富语汇,了解更多的句式和修辞手法掌握运用评议的基本规律,提高运用评议的技巧。
2、多写多练,勇于实践,不断摸索
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要靠自己的实践。凡是有成就的作者在谈写作经验时,没有一个不强调做字。清人唐彪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学人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已功夫,其曾益相去远也。人之不乐多做者,大抵因艰难费力之故;不知艰难费力者,由于手笔不熟也。若荒蔬之后作文艰难,每日即一篇半篇无不可;渐演至熟,自然易矣。他在另一段话里又说:谚云,读十篇不如作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做。这些话讲得都是极为中肯的。
练习写作,要端正态度,防止和克服一些不正确的思想。首先要有信心。初学写作,可能写不好,如同小孩子学走路,开始时总是要摔跤的,但走着走着,也就学会了。写作也是一样,开始写不好是正常的,关键是不要因此失掉信心。只要持之以恒,慢慢就会上路。一些写作上很有成就的文章家、作家,他们的文化程度原来并不高,开始时也写不好。但他们不怕失败,不怕别人讥笑,能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摸索,终而取得成功。
练习写作,要防止自卑或自负心理。有些人开始时劲头很大,但写一段之后就停下来,不是由于失败而自卑,就是由于自满而止步。这些都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大障碍。鲁迅先生就:一个作者,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容易停滞。我想,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写作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精神劳动,想要一蹴而就,一下子就写出好文章是不可能的。自卑和自负都容易停滞、倒退,只有总是用功,不停的干,才能有所长进。
初学写作往往还有一种急躁情绪,一下子就想写长篇大作,而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殊不知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打基础和练基本功。基础不牢,功底不厚,事情就很难办好,只有脚踏实地,由小到大,由简至繁,由粗到精,才能逐步掌握写作要领,真正有所成就。
3、多听意见,深入思考,反复修改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要有个过程。只有深入思考,反复加工,才能正确、恰当地反映客观实际,表达好自己的思想感情。
修改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文章质量、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些人信奉所谓一挥而就,文不加点,写完后自己不看,不改,也不请教别人,这样就很难发现问题,更谈不到精益求精。有人是为了怕麻烦,写完了事,至于写得如何,他就不管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它们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拦路虎、绊脚石。
修改文章,还要虚心求教,多听别人的意见。因为一个人的认识和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躬身求教,博采众长,文章方能长进。古今中外许多大作家,不但善于向作家学习,还能向师友以及一般读者求教。相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法国大作家莫里哀常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女仆吃后悔药,每读完一部新作,女仆都称赞说写得好,莫里哀以为她文化低,是有意讨好主人。有一次,莫里哀故意把写失败了的剧本念给她听,结果女仆瞪大眼睛说:这不是先生写的。莫里哀听后非常震惊。可见文化低的人同样也能够鉴别文章的好坏。这里的关键是虚心,要有群众观点,放得下架子,才能得到有益的帮助。
篇7:语文说明文基础知识
全文共 3988 字
+ 加入清单说明文的对象几乎是必考点,也是易得分点,在复习时注意准确把握和准确概括。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语文说明文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二. 阅读技巧
(一)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二)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11种题型:
1、考查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分(或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
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
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5、段意概括:
句式: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6、“这样”的指代义: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7、段落语句顺序:
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向沙漠进军》5、6段照应上文游击战、阵地战顺序。
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看云识天气》
语言准确性: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 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10、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
技法:认真仔细阅读原文,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例:“死海之变”中“死海已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地质变化?
答:(1)海水水体的分层结构消失(2)海水中的硫化氢消失(3)盐的沉积增多。
11、发散创新: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概从 以下方面考查: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
(1)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
(2)是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
(3)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总之。这类试题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在答题的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对说明对象的把握。
看题目、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如果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特征,答案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如:《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考察对说明事物特征的把握。
答题技巧:尽量从原文中找原句作答,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如《中国石拱桥》中关于它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四)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五)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篇8:关于书信写作的基础知识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书信是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文体。它是一种特殊的实用文体。长期以来,它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固定的书写格式:一般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部分。所以,如果你想要写好书信,那么,必须要掌握以下有关书信写作的基础知识。
称呼: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名字和称呼(或只写称呼),有时还要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词,表示对收信人的亲热和尊敬;接着加个冒号,表示下面的话是对他说的。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也就是书信的内容。正文部分通常先写问候的话。问候是一种礼节,问候语很多,有节日的问候,如“新年好”“春节快乐”等;有季节性的问候,如“夏安”“冬安”等。也有开头问候身体健康,工作和学习情况的,如“近来身体可好”“近来的学习好吗?”等等。问候语可以独立成为一个段落。
正文是书信的主体部分,是写信的目的之所在,写信人要说的话,要办的事都写在这里。正文的内容在问候语下一行空两格写起,转行时要顶格写起。如果要说的话,要办的事多,应该分段写,每段写一件事,写完一件事,再写另外一件事。每段开头都要空两格写起。
结尾:正文写完后,要写上表示祝愿、尊敬或勉励的话,也叫致敬语。致敬语要根据对象不同而不同。如果写给长辈,可以写“敬祝健康”等;如果写给平辈,可以写“祝学习进步!”等。而“此致敬礼”是比较通用的,适合一般人的结束语。结尾的“此致”“祝”等可以紧接正文写,也可以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等祝愿之情,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写在正文结尾后的右下方。可以根据信纸剩下的多少,决定署名与致敬语的距离。署名时根据与收信人关系的亲疏,可带姓,可不带姓。习惯上,还按与收信人的关系,在名字前面加上“孙”、“弟”“老朋友”等称谓写在名字的左上角,字体小一点。
日期:一般写在署名的下边。日期最好是把年月日都写出来,便于收信人了解写信时间。
篇9:网络评论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297 字
+ 加入清单网络评论是就某个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借助网络媒体所发表的评论。小编收集了网络评论写作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一、网络评论的概念
网络评论是就某个新闻事实或新闻事件借助网络媒体所发表的评论。主要区别于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上刊载的评论。网络评论与传统媒体的载体不同,严格意义上,网络转载的其他媒体的评论,不属于网络评论,网络评论是借助网络媒体所发表的原创评论。
二、网络评论的特点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已达5.64亿,其中,10—19岁网民是最大的用户群体,拥有高中学历者占到39.4% ,主要构成群体是青年学生和城市白领。由于网络载体的原因,网络评论与报纸、电视等评论存在不少差异,其特点是:反应迅速、文章短小、观点鲜明、论证新颖、语言鲜活。
1、反应迅速。新闻事件发生后,纸媒、电视等媒体要发布评论,有时要受制于出版和播出时间的限制,而网评不受这个限制。比如人民网人民网评在发布莫言获得诺奖的评论就发表在2012年11月11日当天,而人民日报《让文学回归我们的内心》则在第二天了,人民日报海外版《从莫言获奖说起》、《莫言获奖空前不绝后》则在2012年11月13日。
2、文章短小。纸媒评论一般字数在1000——1200字左右,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字数在1200字左右;而网络评论字数一般在1000字以内,人民网的“人民网评”现在一般在1000字左右;新华网的“新华网评”则在800字左右的较多。
3、 观点鲜明。网评的观点受制于网络媒体的特点和网络受众的特点,它的观点通常都是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不像纸媒评论以及杂文那样,需要铺垫、绕弯,而是直接提出自己的观点,紧接着就论述。但是网络评论的标题制作一般较长,基本上是把新闻事件和观点同时表达出来。
4、论证新颖。网络是一个新媒体,网络评论的作者新人也较多,许多人没有传统媒体的条条框框,与我们生活着的现实世界联系紧密,从论证技巧到语言文字都有着新鲜的痕迹。王石川的《致考生,努力了你就无悔青春》这篇评论,就借用了年轻人喜欢的歌曲《致青春》,拉近了评论与年轻读者的距离。“青春是一场渐行渐远的诗歌,无论悲欢,都是记忆;无论好坏,都不是终点。走过这段路,轻装上阵,迎接下一个渡口。”他的这种观点在《致青春》的歌曲氛围中,是很容易被考生们接受的。
5、语言鲜活。网络评论在很多时候都使用了网络语言。除了文中使用以外,有许多网评标题也都是由鲜活的语言组织起来的:《“电荒”源于利润“掐架”》、 《新车改:没有执行力,“神马”仍将都是“浮云》 、《 “菜鸟”能给马云下多大的蛋》.......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比如“杯具”、“神马都是浮云”、“ 斑竹 ”等等。鲜活的网络语言甚至影响了正规的纸媒。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文,就用了网络词汇“给力”,中国组织人事报评论:《正确对待群众的“拍砖”》就用了网络语言“拍砖”。
所以,网络评论写作,要使用网络语言,这样,写出的评论才是网络评论而不是别的什么评论。
篇10:电影剧本写作基础最新版
全文共 9895 字
+ 加入清单《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的作者是美国的悉德·菲尔德(Sid Field),这本书是电影编剧专业的必读教材,自1982年首版以来已被译成二十四种语言,为全球超过四百所大学所选用,具有极高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新版本中作者修订了大量内容,增加了一批更为当代观众所熟知且更风格化的片例。
以下是全书内容:
第一章 电影剧本是什么?
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它把一个基本的故事线戏剧化了。
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讲述出来的故事。它象名词(noun)──指的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在一个地方或几个地方,去干他或她的事情。所有的电影剧本都贯彻执行这一基本前提。一部故事片是一个视觉媒介,它是把一条基本的故事线加以戏剧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样,它有一个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第一幕,或称开端 一个标准电影剧本的篇幅大约有120页,或长两个小时。不论你的剧本全用对话、全用描写,或两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钟一页来计算。
如果你去看电影,你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判断──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今后看电影时,请注意一下,你需要多长时间做出你是否喜爱这部影片的决定。一般大约十分钟左右。也就相当于你写的电影剧本的头十页。你应该及时地抓住你的读者。
第二幕,或称对抗 第二幕是你故事的主体部分。一般是在剧本的第30页至90页。它之所以称为电影剧本的对抗部分,是因为一切戏剧的基础都是冲突(conflict)。一旦你给自己的人物规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剧本中他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他的目标是什么,你就可以为这一需求设置障碍(obstacles),这样就产生了冲突。
第三幕,或称结局 第三幕通常发生在第90页至第120页之间,是故事的结局。故事是如何结束的?主人公怎么样了?他是活着还是死了?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了?等等。你的故事需要有一个有力的结尾,以便使人理解并求得完整。
戏剧性结构可以被规定为: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或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第二章 主题
记住一个电影剧本就象名词──指的是某一个人在某一个地方去干他(她)的事情。这个人就是主人公,而干他(她)的事情就是动作(action)。当我们谈论电影剧本的主题时,我们实际谈的是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
动作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人物,就是遇到这件事情的人。每个电影剧本都把动作和人物加以戏剧化了。
每个电影剧本都有个主题。
剧作家在决定如何把故事戏剧化时,常常要进行选择和履行责任。
你的主题会找到你的,只要你设法去发现它。
从寻找一个动作和一个人物开始做起!
下一步是扩展你的主题。赋予剧本中的动作以血肉,把焦点集中在剧中人物身上,这样就扩展了故事线和突出了细节。
这条规则值得再重复一遍:你知道的越多,你所能传达的也越多。
调查研究工作是电影剧本写作的具体要素。
动笔时,先问一下自己要写的是什么故事。
当你一旦决定想要写哪一种动作之后,就可以进而考虑剧中人物了。首先,要明确你的人物的需求(need)。一切戏剧都是冲突。如果你已经清楚自己人物的需求,那就可以设置达到这一需求而要克服的种种障碍。他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就成了你的故事本身。冲突、斗争、克服障碍这就是一切戏剧的基本成分。喜剧,亦是如此。剧作家的责任就是创造足够的冲突去使你的观众或读者发生兴趣。故事始终要不断向前发展,直至它的解决。上述就是你对主题应该了解的一切。如果你已经清楚了自己电影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你就可以为你的人物规定需要,然后为实现这一需求设置种种障碍。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没有需求,就没有人物。没有人物也就没有动作。
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他的言谈,表明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着手探索主题时,你会发现你剧本中的一切事情都是互为关联的。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纳入的,或仅因为它机智可爱而被纳入的。莎土比亚有句名言:“即便一只麻雀的死,亦有特殊的天意。”而宇宙的自然法则是: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力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一法则也适用于你的故事。这就是你电影剧本的主题。
要了解你的主题!
第三章 人物
人物是你电影剧本的根本基础,它是你故事的心脏、灵魂和神经系统。在动笔之前,你必须了解你的人物。
首先,确定你的主要人物。然后,把他(她)生活的内容分成两个基本范畴:内在的生活与外在的生活。
要从内在的生活开始。
写作要具备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并且找到答案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把发展人物称之为创造性的研究工作。
人物的外在的部分发生在电影剧本的开始到最后的淡出之间。首先,要逐个分析他们生活的各种因素或各个组成部分。你应该通过人物与其他人或事件的关系来创造你的人物。所有的戏剧性人物都在三个方面相互作用:
1)在争取他们的戏剧性需求过程中所经历的冲突。
2)他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敌对的、友好的,抑或是冷漠的。请记住:戏剧就是冲突。法国著名的电影导演让·雷诺阿(Jean Renoir)曾跟我说过:描写一个混蛋比描写一个好小伙子更有戏剧性效果。
3)他们内在的相互作用。
把你的人物的生活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职业的(Professional)生活部分,个人的(Personal)生活部分,私生活(Private)的部分。
人物的实质是动作。你的人物实际上是他所做的事。电影是一种视觉媒介,剧作家的责任就是选择一个视觉形象或画面,用电影化的方式使他的人物戏剧化。
对话是人物的一种机能。在你第一稿的前六十页之中会到处出现别扭的对白,这没关系。别担心这些,写到后六十页它就会流畅并起作用了。你写得越多,它就变得越容易。这时,你可以再回来把你电影剧本中前半部分的对话修改顺畅。
对话是和你人物的需求、他的希望与梦想相互联系的。对话必须把你故事的信息或事实传达给观众。它必须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它必须提示人物。对话必须展现人物之间和人物内部的矛盾冲突,以及展现人物的感情状况和性格的独特之处。对话来自于人物。
第四章 构成人物
你如何给你的人物“注入生命”?如何去构成你的人物呢?
关键的词是“过程”。需要一种途径去实现它。
首先,要创作人物的来龙去脉(context)。然后把内容注入其中。确定人物的需求。
人物就是观点——即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是一种来龙去脉。
我们都具有某种观点——要保证你的人物具有个人的和独特的观点。你创造了来龙去脉,内容就随之而来了。
人物还是一种态度。这也是一种来龙去脉,是展现人物观点的一种感情和行动的方式。
你越能清楚地确定人物的需求,就越容易给这些需求制造障碍。这样就产生了冲突。这有助于你创作一条紧张而富于戏剧性的故事线索。这在喜剧中也是一条卓有成效的规律。
确定人物的需求,然后针对这一需求制造障碍。你对你的人物知道得越多,在故事结构中创作的尺度就越宽。
人物还是个性。每个人物从视觉上都显示出一种个性。
人物还是行为。人物的实质就是动作——什么样的人干什么事。行为是动作。行为向你揭示很多东西。
人物还是我所谓的启示。在故事进程中我们了解到人物的一些事情。
动作即是人物!一个人的所为,而不是他的言谈,表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家常常在一个作品接近完成时,坚持写下去而没有写完。
只是别指望你的人物从第一页就开始跟你讲话。这样是行不通的。如果你作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并熟知你的人物,那么你就会体验到某些阻力,然后才能有所突破,和你的人物发生接触。你的全部工作、研究、准备工作和思考时间的最后结果将是那些真实、生动、可信的人物——真实环境中的真实人物。这是我们共同的目的。
第五章 创造人物
写剧本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先有了想法,然后按照这种想法去创造人物。写剧本的另一种办法是创作一个人物;从人物身上会产生出需求、动作和故事。
要记住,剧本的主题是动作和人物。我们已经有了人物了,现在该去找动作了。这是一个漫无目的的创作过程。我们提出一些想法,做出修改,重新安排,也犯错误。我刚说了一件事,接着又反驳了自己。不要着急。我们在寻找一个特定的结果——一个故事。我们必须使自己“找到”它。
要记住,这是一个创作过程,混乱和自相矛盾是在所难免的。
情节点。要记住,它必须是一个能“钩”住动作转向另一方向的事变或事件。
第六章 结尾与开端
方向!──对,正是它!你的故事是从A向前发展到Z;从建置发展到结局。请记住,电影剧本结构的定义是: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和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戏剧性的结局。这就意味着你的故事是从开端向前发展到结尾。你应该用10页(10分钟)向你的观众或读者介绍三件事:⒈谁是你的主要人物?⒉戏剧性的前提是什么──亦即故事讲的是什么?⒊戏剧性情境是什么──意即围绕你故事的戏剧性情况是什么?
很多人不相信,动笔写剧本前需要一个结尾!我听到多少次论证、争论等等。
当你开始动笔时,你必须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结尾。
你的故事总要向前发展──它沿着一条途径、一个方向、一条发展线,从开端到结尾。方向就是一条发展线,一路上遇到一些事情的途径。知道你的结尾。你不必知道具体的细节,但是你必须知道结尾发生了什么事。
你的故事就象是一次旅行,结尾就是目的地。二者是联成一体的。凯特·斯蒂汶斯在他的歌《就座》中概括了这一点:“生活就象多重门的迷宫。扇扇门都得往里推才打得开。伙计,你就只管推门而进,不论你怎样走,你都可能绕回到开始的地方。”
中国有句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结尾与开端是相互联结的,这一原则可适用于电影剧本。
所以一个结尾始终是一个开端,而另一个开端也就是另一个结尾。如同生活一样,电影剧本中的每一件事都是相互关联的。
结尾和开端犹如一枚银币的两面。一定要仔细地选择,从而戏剧化地构成你的结尾。
当你知道了你的结尾.你可以有效地选择你的开端。
如果你已经决定了结尾,你可以选择一个事情或事件能引导到影片结尾。
一种类型的开端,可以是视觉感染力很强、很令人兴奋的进程,它能一下子抓住观众;另一种类型的开端,可以以一种速度极快的解说式的镜头去建置剧中的人物。你的故事决定了你去选择哪种类型的开端。
在什么地方出现片头字幕,这是个由电影片决定,不是由你剧作者决定的事。决定在什么地方出现字幕是一部电影制片时最后的事情,是由电影剪缉和导演来决定的。
你的电影剧本一开始的前十页是最为重要的。在这十页之内,一个读者将要知道你的故事是否引人入胜,它是不是开始布局了。这正是读者的工作。
对卖给好莱坞的电影剧本设有一个专门阅读剧本的人(reader)。在好莱坞那里,没有人读剧本,制片人不读,只有专门阅读剧本的人读。
对编剧人员来说,看电影是最重要的事情。去看各种各样的电影:好的影片、坏的影片、外国影片、老影片和新影片等等。你从看的每一部影片中都能获得经验,如果认真地看,它就会帮助你逐渐地对电影剧本有越来越深入的了解。看一部影片应该象参加一次工作会议,要去谈,去讨论它,并且看看它是否和哪个示例相吻合。
对一部结构很好的影片说来,结尾和开端是最重要的。所以,写电影剧本的开端的最好方法是什么?那就是:要清楚知道你的结尾!
第七章 建置
电影剧本中的一切都是互相夫联的,所以从一开始就要介绍你故事的组成部分,这一点是首要的。你有十页的篇幅去抓住或钩住你的读者,这样一来,你就必须立刻建置你的故事。
你必须以视觉的方式把故事中的信息建置起来。读者必须知道:谁是主人公,故事的戏剧前提是什么——也就是故事要讲的是什么,以及戏剧性的情境——围绕动作的境况。
第八章 段落
“协同动力学”(synergy)是对系统的研究,它研究系统作为整体而独立于它的各个工作部分时发生作用的情况。
电影剧本是由一系列的元素组成的,可以把它比作一个“系统”,即很多互相关联的独立部分有秩序地加以安排成一个统一体或整体。
电影剧本象一个系统,它由若干特定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是由动作、人物和戏剧前提联系和统一起来的。我们是通过它能不能“发挥作用”或作用发挥到什么程度来对它加以衡量或评价的。
一个电影剧本做为一个“系统”,是由结尾、开端、情节点、镜头与特技效果、场面以及段落构成的。这些故事的诸元素由动作和人物的戏剧性推动力统一在一起,按照特殊的方式加以安排,然后从视觉上展示出来,从而创造一个整体,就是众所周知的“电影剧本”──用画面叙述的故事。
从我的角度来说,段落(scquence)①是电影剧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电影剧本的骨架或脊梁骨;它把所有的东西串在一起。
段落就是:用单一的思想把一系列场面联结在一起。它是统一在单一思想下的一个单元或一个戏剧性动作的单位。
段落是电影剧本的骨架,因为它把一切都安排妥贴。你可以直接地把一些场面“串”起来或“挂”起来,从而创造成一大段戏剧性动作。
一个段落也正是这样:通过单一的思想把一系列场面联系在一起。
每一段落都有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
用单一的思想把一系列场面连结或联系在一起,并有明确的开端、中段和结尾,它就是电影剧本的一个缩影,就好比一个单细胞亦包含着一个宇宙的基本特点一样。
它是理解如何写电影剧本的重要的概念。它是电影剧本的组织框架,是形式,是基础,是蓝图。
开端,中段,结尾。
第九章 情节点
写作最困难的事是知道要写什么。当你写一个电影剧本时,你必须要知道你要写什么;你必须有一个方向──一条导致解决、结尾的发展线。如果你不这样做,那就麻烦了。那你很容易就会迷失在自己的创作的迷宫之中。
情节点,它是一个事件,它“钩住”动作,并且把它转向另一方向。
它把故事推向前进。
它们是你故事线上的锚。在你开始动笔之前,你需要知道四件事:结尾、开端、第一幕结尾的情节点,以及第二幕结尾的情节点。
掌握情节点的知识,是写电影剧本的最基本要求。要注意情节点,你们在看电影时要找出它们来,读电影剧本时要讨论它们。
每部电影都有情节点。
当你看一部影片时,确定它的情节点。
了解和掌握关于情节点,是电影剧本写作的基本要求。每一幕结尾的情节点是戏剧动作的环节;它们把一切都串在一起。它们是每一幕的路标、目的地、目标或指定点——是戏剧性动作的链条中的链环。
第十章 场面
场面是你剧本中最最重要的因素。在场面里发生某件事情──发生某些特殊的事。它是一个动作的特殊单位──是你讲故事的地方。
良好的场面产生良好的电影。当你想到一部好电影时,你记得的是场面,而不是整部影片。
你在纸上表现场面的方式最终影响着整个剧本。剧本是一个阅读的经验。
场面的目的是推动故事前进。
场面根据你的需要可长可短。
每个场面都具有两样东西──地点和时间。
场面的变换在剧本的发展中是极其重要的。一切都发生在场面中──是你用活动影像来讲故事的地方。
每个场面至少向读者或观众揭示必要的故事信息的一个因素。它很少提供更多的因素。观众接受的信息是场而的核心或目的。
一般来说,有两类场面:一类是,这里发生了某些视觉性的事情,另一类是人们之间的对话场面。大多数场面是两者的结合。
你要找出场面内的成分和元素。
当你写一个场面时,设法寻找一种与场面“反衬”的戏剧化方法。
你能驾驭你的故事,而不是让故事驾驭你。作为一名作家,你必须在场面的结构和表现中进行选择和承担责任。
寻找冲突,制造困难,尽可能多的困难。这能增加紧张性。
喜剧就是要创造一个情境,然后让人物对这个情境或相互之间做出动作和反动作。在喜剧中,你不能让你的人物故意去逗笑。他们必须相信自己所做的事,否则就会变得牵强和造作,因此也就不可笑了。
找到场面内的成分从而使场面运转起来。
一个场面很少是全部表现出来的。更经常的是表现整体中的片断。
在场面中某一特殊动作行将结束之际才进入。
第十一章 构筑剧本
每一幕都是戏剧性动作的一个单元、或组块。
在每一幕中,你都是从一幕的开端开始向这一幕结尾的情节点发展。这意味着,每一幕都有一个方向,一条从开端到情节点的发展线。而第一幕与第二幕的结尾的那两个情节点是你的目的地;它们就是你在构筑和结构你的电影剧本时,将要去的地方。
你的故事决定你需要用多少卡片。
用卡片是极好的方法。你可以用各种方式去安排场面,和重新安排,增加几张,去掉几张。它是简单、方便而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你以最大的灵活性去建设电影剧本。
牛顿的运动第三定律吧:“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力量相等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条原则在构筑电影剧本中也起作用。
动作──反动作,这是宇宙的法则。在电影剧本之中,如果你的人物作出动作,而别人或其它物件作出的反动作是能引起你的人物再作出一个反动作。这样他一般就创作一个新的动作,而这又引起另一个反动作。
人物作出动作,有人做出反动作,动作──反动作,反动作──动作,使你的故事朝着每一幕结尾的情节点发展。
很多新手或者没有经验的剧作家总是让主人公遇到什么事,总是让他们对他们的环境作出反动作,而不是根据他们的戏剧性需求去动作。人物的实质是动作;你的人物必须采取动作,而不是反动作。
第十二章 写电影剧本
写作的最难之处在于知道要写什么。
要弄清楚这是否是你最佳的工作时间。
写作是件日复一日的差事。你要逐个镜头、逐个场景、逐页、逐日地写你的电影剧本。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天写三页是合理的和切实可行的,这大约是一天近一千字。如果你的电影剧本有120页的篇幅,每天三页、一星期工作五天。那么,完成第一稿需要多少时日呢?四十个工作日。
当你专心写作时,虽然你在外部很接近你所爱的人们,但你的思想和注意力是在千里之外了。
当你需要些时间来写电影剧本时,不必感到“内疚”。
制定个写作日程表:上午10点30分至12点,或是晚上8点至10点,或者晚9时至深夜。有了日程表,遵守纪律的“问题”就容易掌握了。
制定好写作日程表之后,你就可以工作了,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坐下来着手动笔。
出现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
阻力!不错,正是它。
写作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需要写作的技巧与协调的能力,就象学骑自行车、游泳、舞蹈或打网球一样。
当你真坐下来写的时候,又蹦出个另一个“新”的念头,如此反复不已。它是个阻力,一种思想上的开小差,一种逃避写作的方式。
我们全都是这样的。在编造出各种理由和借口不去写作这方面,我们是大师。这是创作过程中的“障碍”。
写作是日复一日的劳动,一天要两、三个小时,一星期三、四天,一天三页,一星期要写10页。一个镜头接一个镜头,一个场面接一个场面,一页接一页,一个段落接一个段落,一幕接一幕地写下去。
在写电影剧本初稿时,你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把字“写在纸上”的阶段。这时你把一切都写下来。
第二阶段。即对你所写的东西作一次冷静、严厉而客观的检查。这是电影剧本写作中的最机械、最没有灵气的阶段。
第三阶段。在这个阶段你要检查一遍你所写的东西,真正把故事写出来。你要进行加工,突出重点,进行润色,或重写一些,让它更精炼一些,使它活起来。
写电影剧本,你必须学会忍痛割爱。
坚持写,日复一日,一页复一页地写。写得越多,就越感到容易。当你几乎要完成时,也许在最后的10页—15页,你会发现你在“拖拉”。你也许会用四天时间才写一个场面,或一页稿纸,并且感到疲倦和无精打采。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你就是不想结束,不想完成它。
当它结束后,你会体验到种种情绪反应。首先,是满意和松了一口气。几天之后,你会感到消沉、压抑,不知该怎样打发时间了。你可能会贪睡,浑身没有劲儿。我把这称之为:“产后郁闷”时期。这就象生孩子一样,你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致力于某件事,它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它使你一早就醒过来,夜里睡不着,现在一切全都过去了。所以消沉和郁闷是自然的。但是,一件事情的结束总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始。这不就是开端和结尾吗?
上面就是写作电影剧本的全部体验。
第十三章 剧本的形式
千万别给读稿者以口实来不读你的剧本。这就是剧本形式的问题。什么样的是专业剧本,什么样的不是。
剧本的形式是简单的。实际上它简单到大多数人都试图把它弄得复杂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加利福尼亚州技术研究所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恩曼曾谈到:“自然的法则是如此简单,以至于我们必须提到科学思想的复杂性的高度之上去认识他们。”
剧作者的工作是写剧本。导演的工作是把剧本拍成影片,把纸上的字变成影片上的形象。摄影师的作用是决定场面的照明和摄影机的位置,从而以电影化的方式抓住故事。
电影是合作的媒介。人们一起工作,共同创作一部影片。
镜头就是摄影机所看到的东西。场面是由镜头组成的。是单个镜头,还是一组镜头,无论多少,还是什么样的镜头,这都无关紧要。镜头有各种各样的。
别怕犯错误。掌握它要有个过程。你写得越多就越得心应手。
从一开始就要按电影剧本的形式写。这是对你的忠告。
找出你的镜头中的主体。
术语:1、【角度对准】一个人、地点或事物(镜头的主体)。2、【主要表现】也是对人、地点、或事物。3、【另一个角度】镜头的变化。4、【更宽的角度】场面中焦点的变化。5、【新角度】另一种镜头变化,常用来“冲破纸面限制”而获得“电影化的面貌。6、【视点】一个人的视点,他看到的东西是怎样的。7、【反拍角度】视角的变化,通常与视点的镜头相反。8、【过肩镜头】通常用于视点和反拍角度镜头。一般把一个人物的肩头摆在画面的前景,他所看到的东西处在画面的后景上。画面是摄影机所看到的界限,有时称作“画框边”(frame line)。9、【运动镜头】重点在镜头的运动。10、【双人镜头】镜头的主体是两人。11、【近景】就是近:要少用,只为强调而用。12、【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把不论是一份电报、报纸报道、标题、钟面、表盘或电话拨盘等镜头插入场面之中。
第十四章 改编
把一部小说、一本书、一出舞台剧或一篇文章改编成电影剧本跟创作独创的电影剧本是一样的。“进行改编”(to adapt)意味着从一种媒介改变成另一种媒介。改编(adaption)的定义是:“通过变化或调整使之更合宜或适应的一种能力”──也就是把某些事情加以变更从而在结构、功能和形式上造成变化,以便调整得更恰当。
换句话说,小说就是小说,舞台剧就是舞台剧,电影剧本就是电影剧本。把一本书改编成电影剧本,意味着把这一个(书)改变成为另一个(电影剧本),而不是把这一个叠加在另一个之上。它不是拍成电影的小说,或者拍成电影的舞台剧。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一个是苹果,另一个是桔子。
当你改编一部小说时,你没有必要把自己仅限于忠实于原素材的地步。
T·S·艾略特有句名言:“历史不过是编造的通道。”
如果你必须增添新的场面,做就是了。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加进几个事件,使得故事更加个性化,只要它们能导致准确的历史结果就行。
在电影剧本中,事实支承着故事;你甚至可以说,它们创造了这个故事。
在电影剧本写作中,你是从一般到特殊,你先找出这个故事,然后收集事实。在新闻报道写作中,你是从特殊到一般;你先收集事实,然后再找出故事。
第十五章 论合作
电影是一门合作的媒介。
电影剧作家始终在和别人合作。
剧作家们出于不同的原因而进行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有三个基本阶段:一、建立合作的基本规则,二、写电影剧本所必须的准备工作;三、实际写作本身。这三个全是重要的。如果你决定合作,你必须睁大眼睛去这样做。
合作意味着在一起工作!
合作或任何关系的关键,就在于互通信息。你们必须相互讨论。不互通信息,就没有合作,那只能是误解和意见不一。这没有出路。
有时你不得不批评你的合作者写的东西。
“要判断别人,首先要判断自已。”你必须尊重和满怀希望地支持对方。
合作也是一次学习的经验。
合作意味着“一起工作。”
第十六章 剧本写完之后
把原稿保存起来,千万、千万不要把原稿交给任何人。
当他们读过剧本之后,倾听他们说些什么。不要为你所写的东西辩解,不要装着在洗耳恭听,而事后感到气愤或伤心,总觉得自己是对的。
向他们提出问题,追问他们。
和他们一起研究那个故事。找出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哪里打动了他们,哪里没有。
扉页就是扉页。
第十七章 作者札记
人人都是作家。
麦克唐纳公司(theMcDonaldsCo.)的海报《再接再厉》概况了它的格言: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代替持之以恒:才华不能代替──是常见的是失败的天才;天才也不能代替──没有成果的天才只能被当成笑料;教育也不能代替──这世界充满了受过教育的废物。只有持之以恒和决心,才能有无上的权威!
当你完成了你的电影剧本时,你已经取得了一个伟大的成就。你把一个构思,发展成一条戏剧的或喜剧的故事线,然后坐下来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把它写下来。从开始到完成,是一个满足和得到回报的体验。你做了你决心要做的事情。这是值得骄傲的!才能是天赋的,你具备它或者不具备它,但是这并不妨碍写作的体验。写作自身会给你带来报偿。要享受它。努力干吧。
篇11:高中话题作文写作基础
全文共 921 字
+ 加入清单如何写好高中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要审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关键要读懂话题关键词的意旨,若给出导语提示,还应划出导语中包含归结的关键语词。一般初学者,首先要注意让这些关键词贯穿在自己作文的始终,统帅自己的文意。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如何写好高中话题作文。
一、文章形式的革命——夹叙夹议
尽快脱离初中只重记叙,笼统归结的写法。高中的作文记叙只向最高水平开一条缝,你得复杂记叙,融情思与哲理于一炉,有最动人的细节和最精美的表达,巧妙蕴含深刻的思辨和无穷的回味,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更不是学不会议论抒情的同学的避难所。所以,比自己多练议论,远比固守初中记叙的窠臼要有前途。高中的记叙必须简约,只提炼能说明自己观点的内核,而尽量舍弃叙述的完整过程与细节。叙,惜墨如金;而起始学写议,应力求具体多点分析阐述。
二、文章立意的升华——深入浅出
叙完笼统归结是初中模式作文的又一通病,常常文章的结尾具有宽泛的普适性,而缺乏对文章应有之义作具体针对性的挖掘阐发,常常文章的“穿鞋戴帽”大到可以套在无数篇文章上,却没什么真正的思考。高中作文倘使还用夹叙夹议,也要对叙的材料反复推敲,找出几例可以统一在一个观点里的材料,就材料的不同侧面来评析议论,最后上升归结出恰当切题、言之有物的中心。
三、文章表达的提高——点睛生花
好的文笔追求更高效率、更多意蕴。描述中就渗透情思与评析,这是较高水平的表达。一般的叙议分段,也应注意所叙材料紧贴自己的议论,议论应采取逐层推进,前后分界,避免相互缠绕。但又必须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在文章中一定写好精心组织的关键议论,努力使文章多处呈现运用一定修辞的文采。
话题作文训练举隅
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话题作文还是要审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关键要读懂话题关键词的意旨,若给出导语提示,还应划出导语中包含归结的关键语词。一般初学者,首先要注意让这些关键词贯穿在自己作文的始终,统帅自己的文意。
规定“题目自拟”,一定不要用话题作标题。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落俗套。2、标题不能过长,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对主标题加以限制。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
篇12:把叙述与描写结合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2159 字
+ 加入清单在写记叙文时,如果要使文字内容更具体,不空泛,一定要把叙述与描写结合起来。那么如何才能结合好呢?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这两者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叙述和描写。是作文中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我们这里说的叙述是指把人的经历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表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常常把分散的场景,片断的故事和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贯穿起来。它要求做到头绪清楚,脉络分明,有条有理,重点突出。
在记事、写人、状物的文章中,叙述是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介绍人或事物变化为主的文章中叙述的作用更大,甚至有的文章专以叙述为长。我们本讲选的优秀作文《男班长,女班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文章中描写部分很少,介绍事件发展过程的叙述占了很大的篇幅,如开头对男女班长来自何方的介绍,女班长对男班长的观察,正副班长必须合作的现实,以及同学们的揶揄,思想的顾虑,同学开玩笑不断,“收到副班长纸条”,到结尾“男女班长仍然合作着处理班里的事务”。这篇文章用很短的篇幅,以叙述为主,把一波三折的事件按发展轨迹清晰有序地介绍出来。对发展过程虽是梗概地介绍,但文章的思想内涵却非常丰富,也可以说在写法上是比较巧妙的。
叙述在按事件发生发展、人物经历的时间来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去选择叙述的方式。
描写是对人物,事物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和摹写,描写是再现描写对象状态的一种表达方式。描写需要采用绘声绘色的办法,把事物的状貌、神采和动态,具体地、真切地饱含情意地勾画出来。写人要使其声可闻,其容可睹;写物要使之可见,可闻,可触,可感;写景要意境鲜明,使读者产生仿佛置身其间的幻觉。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传神的描写是很多的。如《天山景物记》中对天山深处的描写,“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象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段描写抓住山色、溪流、野花这三种最能表现天山特点的事物,重彩浓墨,绘声绘色地把天山美景表现出来。既能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也增添了作品的文采。我们在作文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描写来表现形象,借以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感染力就一定能有所增强。
叙述和描写在记叙性的文字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表现方式。叙述着重于一般情况过程的交待,描写则着重形象的描摹和刻画;如果说叙述是纵的绵延,那么描写便是横的扩展。一篇文字若无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没有描写,则会干瘪枯燥,毫无生气可言。
实际上,成功的作品中,常常是叙述与描写交错在一起的。我们所选优秀作文,《奶奶与花》就是叙述与描写交融在一起的,近似于一线串珠式的一篇记叙文。
文中以时间为序,先从小时候家门前有一个很大的“花园”叙述开始,然后再描写人物行为语言、花的形态、气味。从而表现我“深深地爱上花”的过程。接着叙述自己病中见到花的情景,描写花的形态,写出自己感受到“花能给人一种强盛的生命力”。接着是叙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认识愈来愈深”又通过对“死不了”“仙人球”的描写,感悟出“花,让我感到一种无尽的生命力,一种明亮的期望”。第五自然段叙述自己养花的过程。这里又运用描写的方式,描绘出花园的美丽,各种花的特点,表现出花可以陶冶情操的作用。这段描写是比较突出的,描写了花的各种色彩,各种形态,用排比、比喻的手法绘色绘形,有丰富的想象力。为了把文章写得曲折有致,第七段、第八段叙述搬进高层楼房前、后我与奶奶对花的珍爱,对小花园的怀念,这里又有对人物的心理、动作的描写,为“小花园”遭到破坏,我和奶奶沉痛心情做了铺垫。
这篇文章用叙述的方式。介绍了事件发展曲折过程,使文章头绪清楚,脉络分明,重点环节突出。这是文章的一条线。在每个重要环节上,作者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行为、场景、物态,内容丰满。叙述和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在作文时,恰当地运用叙述与描写,做到有机结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熟练掌握叙述与描写的功能,注意二者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交通的关系。根据作文内容和思想表达的需要,交错运用。
二、在描写范围比较大、内容比较丰富的地域景物或事物状貌时,(例如《天山景物记》等一些游记式的文章)需要有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有一个逐步转移、推进的过程,那么这个线索或过程就要依靠叙述来表现。如我们常讲的“移步换景”的写法,其中对“移步”的交代,往往需要叙述。用时间推移来描写事物或人物的发展变化时,对每个阶段的交代,一般也是要运用叙述来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描写的条理性要依靠叙述来体现。
三、在写故事情节比较强文章时,人物的语言,行动往往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情节又要依靠叙述来展开,这就需要描写人物语言行动与铺叙故事情节同时进行,也就是说要把叙述故事融化在描写中,或把描写融化在叙述情节中。我们仔细玩味一下作文《奶奶与花》,其中有些地方就是把描写与叙述这样融合在一起的。
我们就应当多选读一些优秀作文或名家的文章,刻意体味一下的相依关系,学习二者的结合形式。使自己的作文能更加条理清晰,情节曲折跌宕,内容丰富有致,更具有感染力。
篇13:语文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135 字
+ 加入清单写作是很重要的一道题目,那么我们要掌握写作的哪些基础知识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写作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作文基础知识
1、审清题意:“五审”
(1)审清体裁(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
(2)审清题材(人、物、事、景)
(3)审清范围(时间、地点、人称、事件、对象具体限制)
(4)审清主题(中心思想)
(5)审清其他要求(附加要求)
2、确定主题:“四要”
(1)主题要正确(反应生活实际)
(2)主题要集中(一个文章不能多个主题)
(3)主题要鲜明(明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立场)
(4)主题要深刻(深挖内涵思想)
3、选择材料:“四要”
(1)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多写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2)选择真实的材料(真实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选择新颖的材料(新人新事)
(4)选择独有的材料(具有创新性)
4、编写提纲“五点”:
(1)拟好题目
(2)确定主题
(3)段落安排
(4)每段的主要意思
(5)重点段落的层次安排和内容
5、修改文章“五看”:
(1)是否切题
(2)主题、思想是否明确、突出
(3)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题、内容是否具体、完整
(4)看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
(5)看标点是否正确。
(二)看图作文 “一看二写,四要两注意”
“一看二写”:先看图,再写作文
“四要”: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具体描写。
“两注意”:看清全画面内容;分清图上内容主次和表达的中心。
(三)记叙文·记事
(1)写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事件经过写具体
(3)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写
(4)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四)记叙文·写人
(1)确定写作对象
(2)确定人物的思想品质
(3)选择典型的具体事例
(4)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进行描写。
(5)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五)记叙文·状物——“五要三注意”
“五要”:
(1)抓住物的特征
(2)按一定顺序写
(3)既写静态又写动态
(4)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等手法把内容写具体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三注意”:
(1)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2)明确中心,展开想象
(3)根据内容,安排顺序。
(六)记叙文·写景
注意六点:
(1)抓住景物特征
(2)注意时间、地点、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景物特点安排恰当的顺序
(4)采用多种手法表现景物特点及变化
(5)写出自己的感受
(6)借景抒情
(七)应用文
1、应用文大多以记叙文为基础,但是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种应用文的格式
2、常见应用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通知、留言条、表扬信、建议书和日记。
3、具体格式:
(1)标题居中。(除了书信、留言条和日记没有标题,其他皆有)
(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
(3)署名和日期:先写署名,另起一行写清“*年*月*日”。
篇14:高中话题作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一、文章形式的革命——夹叙夹议
尽快脱离初中只重记叙,笼统归结的写法。高中的作文记叙只向最高水平开一条缝,你得复杂记叙,融情思与哲理于一炉,有最动人的细节和最精美的表达,巧妙蕴含深刻的思辨和无穷的回味,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更不是学不会议论抒情的同学的避难所。所以,比自己多练议论,远比固守初中记叙的窠臼要有前途。高中的记叙必须简约,只提炼能说明自己观点的内核,而尽量舍弃叙述的完整过程与细节。叙,惜墨如金;而起始学写议,应力求具体多点分析阐述。
二、文章立意的升华——深入浅出
叙完笼统归结是初中模式作文的又一通病,常常文章的结尾具有宽泛的普适性,而缺乏对文章应有之义作具体针对性的挖掘阐发,常常文章的“穿鞋戴帽”大到可以套在无数篇文章上,却没什么真正的思考。高中作文倘使还用夹叙夹议,也要对叙的材料反复推敲,找出几例可以统一在一个观点里的材料,就材料的不同侧面来评析议论,最后上升归结出恰当切题、言之有物的中心。
三、文章表达的提高——点睛生花
好的文笔追求更高效率、更多意蕴。描述中就渗透情思与评析,这是较高水平的表达。一般的叙议分段,也应注意所叙材料紧贴自己的议论,议论应采取逐层推进,前后分界,避免相互缠绕。但又必须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在文章中一定写好精心组织的关键议论,努力使文章多处呈现运用一定修辞的文采。
话题作文训练举隅
话题作文的基本要求:话题作文还是要审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关键要读懂话题关键词的意旨,若给出导语提示,还应划出导语中包含归结的关键语词。一般初学者,首先要注意让这些关键词贯穿在自己作文的始终,统帅自己的文意。
规定“题目自拟”,一定不要用话题作标题。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落俗套。2、标题不能过长,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对主标题加以限制。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
篇15:关于应用文写作基础
全文共 1757 字
+ 加入清单掌握应用文写作语言的特点,即语言的信实性、针对性、规范化和专门化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应用文写作基础,欢迎阅读参考!
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1.掌握结构的含义应用文的结构,是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客观事物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反映,为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2.了解结构的作用结构好比文章的骨架,是安排文章的具体形式,是将材料化为文章的手段之二。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是准确表达主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导读者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向导。写文章只有找到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主题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使文章言之有体。应用文大多有较固定的结构形态,它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经过选择,逐步找到的最适合表现某种内容的最佳形式,也称之为“程式”。如简报、书信和行政公文类文书,具有相当固定的惯用格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眉目清楚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有文。精心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二、安排结构的条件
1.了解思路的含义及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文章结构的两重含义中,总体构思是具体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总体构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序”,是指对材料的安排要有次序,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是安排结构的条件。
1、思路的含义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路线,是作者在头脑中梳理、组织内容材料的过程和结果。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自身条理性的观察、理解。
作者思路清晰,结构必然有条不紊;作者思路不清晰,结构必然紊乱。经过选择的材料,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准确鲜明地表现既定的主题。
2、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写作构思阶段,作者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确立主题,选择好材料,并进而考虑如何表达主题和如何安排材料,由此逐渐形成一条清晰、连贯、独到的思维活动路线——思路。此时,文章的大体框架已在作者的头脑中“闪现”出来。等到作者用书面语言把思路表达出来时,文章的结构也就具体安排好了。因此,作者思路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思路是形成结构的基础和内核。结构是文章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要使结构完整、严谨、匀称,动笔前,就需要作者匠心独运,形成清晰、连贯并具独创性的思路,进而“外化”成纲目清晰、严谨周密的结构。但是,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决不是对其原始形态的简单搬抄和复制,而是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主观创造。因此,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路。思路开阔而有创见,文章的结构就新颖独特;思路狭窄而落俗,会使文章的结构板滞僵死;思路紊乱,文章的条理就必然不清;思路松散,文章的结构就不可能严密紧凑。(2)结构是思路的体现和反映。结构是思路的外显形式和文字载体。思路严密清晰,文章结构才能完整、严谨、清晰,主题才能得以准确地表达;思路紊乱、疏漏和闭塞,文章则会逻辑混乱、言而无序、首尾不能圆合。
2.了解锻炼思路的基本要求及锻炼思路的方法
(1)注意思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之清晰、周密、连贯。清晰,指展开思路要有顺序、有层次,同时对材料要加以区分和归类。周密,指思路要周到、严密,没有疏漏和缺损,不要顾此失彼,自相矛盾。连贯,指思维活动过程及其表达不仅要注意外在的次序,而且要处理好各个意思之间存在的衔接、并列、转折、因果、总分等内在联系,做到气脉贯通、流畅。
(2)注意思路的灵活性、独创性,使之活跃、开阔、敏捷。活跃与开阔,是指思路的开展要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多向探索,使之灵活、新颖而富有个性。敏捷是指思路的展开、梳理直至成型这一过程应该灵敏、迅速,使文章结构紧凑、气势流转而顺畅。
(3)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是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二是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应用写作主要靠逻辑思维,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认识规律。
(4)写作前要通盘思考,立足于写作意图、目的和所用文体特点,确定如何起笔,主体分几个部分展开,怎样收尾。
[关于应用文写作基础
篇16:写作基础:学写句子
全文共 1839 字
+ 加入清单会写文章,善于写文章,需要若干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练好基本功。在基本功的各项练习中,打好写作基础,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是相当重要的。现在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小朋友应该如何写句子吧。
打好写作基础,练好写句子的基本功,要从把句子写完整、具体、通顺、连贯这几方面做起。
把句子写完整
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完整的呢?读读下面的句子:
1.我们劳动。(谁,干什么)
2.小蚂蚁运送食物。(什么,干什么)
3.哥哥是一名少先队员。(谁,是什么)
不难看出: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前半部分交代“谁”或“什么”,后半部分交代“做什么”“怎么样”或者“是什么”。前后两部分说全了,句子才算是一句完整的话。需要强调说明的是:知道什么是完整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完整,这只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落实在行动上,即平日在说每一句话,在写每一句话时,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提高“完整”意识,不写残缺不全的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
把句子写具体
句子要完整,这是首要的。但在许多时候,句子只做到“完整”是不能准确表达意思的,还要做到“具体”。怎样的句子才算是具体的呢?读读下面这几组句子,体会一下:
第一组:
1、爸爸做工。
2.爸爸在工厂里做工。
分析:第二句写清了爸爸在哪儿做工。
第二组:
1.小蜜蜂飞来。
2.夏日,一只金色的小蜜蜂从远处嗡嗡地飞来。
分析:第二句写清什么时候,有多少,什么样,从哪儿,怎么样。
由上面这两组句子可以看出: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或后面,写清什么时候(时间)、有多少(数量)、在什么地方或从哪儿(地点)、什么样(形状或颜色)、怎么样(态势)、达到什么程度(情境)等,就写清了事物外形特点、活动特点,就把自己要准确表达的意思写出来了,这就叫做把句子写具体。这样的句子就算是完整、具体的句子。
学习把句子写具体,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能,需要同学们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准确运用词语,进行持久练习。
把句子写通顺
句子通顺,就是句意明白,读得顺口。具体来说,句子通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词要准确,经得起推敲。例如:我们把门口的泥土消除掉了。句中,“泥土”不能“消除”,只能“清除”掉。
2.句中词语排列的顺序要合理。例如:正在花上,有几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这句话改成“有几只漂亮的蝴蝶,正在花上翩翩起舞”,句子就通顺了。
3.词语使用搭配要得当。例如: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鲜花。句中“生长”和“鲜花”两词搭配不当,应改为“公园里生长着各种树木,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4.句中各词语的意思不能自相矛盾。例如:我断定他大概是王小刚的哥哥。句中“断定”与“大概”矛盾,应删掉“大概”。
5.关联词语的使用恰到好处。例如:只有天下雨,地才会湿。“下雨”不是“地湿”的唯一条件,因此,第一句应改为:只要天下雨,地就会湿。
6.句意明白,合乎实际,符合情理。例如:博物馆里展出了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说“五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不合实际,应改为:博物馆里展出了新出土的五千多年前的文物。
把句子写连贯
连贯,即句子之间连接贯通。显然,把句子写连贯,这是指写几句话(又叫“句群”)来说的。翻开某些同学的作文本,段落中上下句不连贯的现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句子之间无顺序,承接不紧密,跨度大;上下句之间,被描述的对象(即“主语”)重复出现,不会运用“他(她)”或者“它”这些人称代词。怎样才能做到把句子写连贯呢?
1.合理安排顺序,使句子连贯。
有顺序,这是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写几句话时,一定不能东一句、西一句,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总要围绕既定的中心意思,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相关的句子组织在一起,使句子前后连贯。
2.学会运用“他(她)”或“它”这些人称代词,使句子连贯。
读读下面这段话,想一想,有什么毛病,怎样说才好:
妈妈的衣袖破了。妈妈赶忙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布包。妈妈先从布包里拿出一根针,一根青线,用牙咬了咬线头,把线头穿过针眼。妈妈又从布包里找出一小块布,贴在破了的地方,然后一针一线地缝起来。
读后,大家一定会发现:这几句话写的对象是妈妈,主要写的是妈妈缝补衣服时所作的准备工作,是按事情经过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只是由于这四句话的开头重复出现“妈妈”一词,因此读起来显得很拗口。如果把后面三句开头中的“妈妈”改成“她”字,这几句话就连贯多了。这就告诉我们:在几个句子里,如果写的是同一个人物(或事物),后面再指这个人物(或事物)时,就可以用“他(她)”或“它”来代替。
[写作基础:学写句子
篇17:公共基础知识写作模板
全文共 1749 字
+ 加入清单导语:在考公共基础知识时需要进行写作,那么应该如何写作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根据作答要求作文;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每天仍是不断地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它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
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
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联系实际
(3)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4)请在主观题答题卡上作答
二、【写作参考答案】
【解析】这属于寓言故事的出题方式,主要是围绕鲨鱼,面对强化玻璃在历经失败过后,产生相对安逸的思维,等到危机困难真正解除,却不能迎接之前的目标,想告诉我们,面对失败挫折,应该积极面对,不能退而求其次,因此,这篇文章立意是应对挫折,获得辉煌。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可以从良好心态、激发个人潜能、调整人生目标方面进行论述。
历经挫折 迎接辉煌
贝多芬曾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人的一生不能没有老师,就如同不能没有挫折一样。遭遇挫折,是人生常态,就像四季轮回、秋去冬来一样,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非人力所能避免。挫折是一个火药桶,点燃它会给人们带来苦难,带来不幸,带来失利;同时坐车又是一把金钥匙,拿着它会打开成功的大门,踏上人生的巅峰,通往幸福的天堂。因此,正确面对挫折,才能迎来新的篇章。
笑对挫折,能够培育良好心态,享受生活。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有坦途就有坎坷,有甜蜜就有苦涩。人生之路,从来都与挫折相伴而行。然而,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一块块垫脚石,是通向成功的一级级阶梯;对于弱者则是一道道绊脚石,会把弱者跌得鼻青脸肿。
挫折,有时候也会像一座沙漠,试图使人迷失方向。然自信者手中始终会握着一枚“指南针”,他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勇往直前地向着目标进发;而失意者整天却像一个无头苍蝇,撞到哪儿算哪儿,一辈子也走不出“沙漠”。要想享受生活,就要正确对待挫折,时时怀着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乐观态度,笑对自己的挫折和苦难,去做,去努力,去争取!
笑对挫折,能够激发个人潜能,助力成长。挫折是积累经验的必修课,是走向成熟的催化剂,是收获果实的剪刀手。数风流人物,都是历经挫折方成宏图伟业。勾践卧薪尝胆终成一代枭雄;马云买保险的失败,造就阿里巴巴;刘伟电断双臂与白血病的次次打击,但终成“双脚弹琴小王子”。然而,生活中小学生因暑假作业未完成而崩溃跳楼的例子引人深思。究其原因在生活过于一帆风顺,没有遭受过挫折。因此,有意无意遭受点滴挫折,可以使我们告别安逸,在风雨中接受洗礼,从而拥有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笑对挫折,能够调整人生目标,实现梦想。歌德用尽半生学画无成,面对人生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济世,最后发现治一人不能拯救全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事业。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古人在千百年前就告诉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变得智慧和强大。但是,每个人都无法直接预料到适合干什么,只有在不断的遭遇挫折不断进行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最适合穿的鞋。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的梅花扑鼻香”启示大家梅花妖娆美丽的获得是经过冰冷的寒冬。
同样,个人的成才也需要勉面临不断的碰壁,需要展现乐观态度与艰难选择的切合之魅,最后在挫折中使自己不断成熟。
篇18:文学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339 字
+ 加入清单一、中国古代代学
(一)先秦代学
①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等。(刘安:《淮南子》)
②先秦散代
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 ,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代。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代。 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 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 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代《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学习规律,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有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代学
A、两汉散代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代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 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传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代和散代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三)、魏晋南北朝代学
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代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 曹丕、 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
③“竹林七贤”。 阮籍、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刘咸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 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代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2、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 《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篇19:中职应用文写作基础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一、教材:
中职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应用文写作基础》(张金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第2版)
二、参考资料:
《应用文写作基础练习册》
三、考试题型:
(一)填空题 15%
(二)单项选择题14%
(三)多项选择题10%
(四)简答题 16%
(五)改错题 15%
(六)写作题 30%
四、考试内容:
应用文写作基本知识和常见文书写作两个方面。考试以测试常见文书写作能力为重点,在理解、记忆、分析、综合四个层面上测试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要求:
为增强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培养应用文写作能力,提高应用文写作技能。本课程重要章节的教学要求如下:
(1)应用文基础知识
了解应用文的主题的要求,选择材料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应用文语言运用的要求。
(2)行政公文
1.理解《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中13种公文的名称和适用范围。
2.掌握通知的概念、分类、特点、结构以及写法。
3.掌握通报的概念、种类、特点、作用、结构以及写法。
4.理解报告的概念、结构、格式特点。
5.掌握请示的概念、结构、写法及与报告的异同点
6.理解批复的概念、特点、结构。
7.掌握函的概念、分类、特点、结构以及写法。
(3)宣传应用文
了解消息的含义、特点及其“六要素”。
(4)经济应用文
1.了解经济合同的主要特点、结构,掌握其写法;理解经济合同与意向书的区别。
2.了解广告的特点、种类、结构与写法。
(5)礼仪应用文
1.理解欢迎词主要作用、主要特点,掌握其结构、写法。
2.了解开幕词的特点、结构及写法。
3.了解祝词的种类、结构,掌握其写法。
(6)事务应用文
1.掌握推荐信、贺信、倡议书、申请书的结构、写法。
2.了解慰问信的概念及结构,掌握其写法。
3.了解计划、总结的种类、特点、结构,掌握其写法。
4.了解简报的概念,理解其特点。
篇20:对联基础知识摭谈
全文共 1318 字
+ 加入清单中华名族历史悠久,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都是古代人民辛勤创造的宝贵财富,是祖先们的聪明和智慧的结晶。对联就是其中独具风格的一种艺术,是祖国文化艺术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素为人们喜闻乐见。
一、对联的起源
对联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以后的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于归宋前之岁除日,题桃符于寝门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为传世第一联。到了宋代,春联还是叫桃符;直到明朝开国之初,人们才开始用红纸写春联,称之为春联。
二、对联的特点
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根据对联特点分析对联一则:
万里山河添异彩
千年历史写新篇
这副对联,上下联都是七字;上下联的词性排列都是数词、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上联的平仄分布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下联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上联末字仄声,下联末字平声;上下联讲的是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内容紧密相关;上下联的结构都是“定——主——谓——宾”式;其节奏都是前四(字)后三(字)。
三、对联的种类和形式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我们仅谈常用的正对、反对和串对。
1、正对。上下联内容相似或者相关(即只有一面性)的对联。如: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上下联内容相似)
爆竹声声喜庆丰收岁
梅花朵朵笑迎跃进年(上下联内容相关)
2、反对。所谓反对,顾名思义,就是上下联意思相反。因为内容相反,就形成了上
下联的鲜明对比,引人注目,能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如:
破千年旧俗
立一代新风
红日消残雪,反动派同悲末路
曙光照征途,无产者共向未来
3、串对。串对又叫流水对。它的特点是一个意思分成两句来说,其实两句是一个整体
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串对的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递进,条件假设等关系。如: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因果关系)
除夕刚饮祝捷酒
新年又看报春花(连贯关系)
正对、反对和串对,什么时候该用哪一种,要根据内容的需要与可能去选择。
三、练习
1、海内存知己,。
2、,领异标新二月花。
3、桃李满天下;。
4、英雄肝胆男儿血,。
5、春夏秋冬,四季服装皆溢彩;,。
答案:1、天涯若比邻
2、删繁就简三秋树
3、教化遍中华
4、祖国疆土母亲心
5、东南西北,八方顾客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