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搞笑对联的故事合集8篇 作文题目(汇编19篇)

人的价值,是靠对手来证明的,所以我们要感恩对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搞笑对联的故事合集8篇 作文题目,供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4356

作文

43

搞笑对联的故事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末年,鄂西神农架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常常对前来烧香许愿的人说,凡给神佛捐钱的人,都可以“消灾免祸”,而那些不信神佛的人必将遭到报应。为了宣扬他的迷信说法,老和尚特意在庙门口挂了一副对联

经忏可超生,人敬神一诚有感;

钱才能通冥,神应人万福无穷。

老和尚整天装神弄鬼,骗取钱财。虽然迷惑了许多无知的人,使得寺庙香火旺盛,然而有人就是不信他那一套。

有一天,一个姓张的秀才来庙里烧香,和尚要他捐钱捐油,并表示愿意为他念经消罪。张秀才嗤之以鼻,对老和尚说:“照你这么说,如果念经超度可以使人死而复生的话,那阎王不就是怕你这和尚了吗?你这样精通佛法,难道就能长生不老吗?你说菩萨保佑捐了钱的人,那如果烧杀抢掠的强盗把钱财送给菩萨,而菩萨保护他,这菩萨岂不是成了昧良心的贪官了吗?”

张秀才一番义正词严的话,把老和尚说得哑口无言,可是却遭到了一众“善男信女”的反对,认为他这是谤佛灭道,对神佛不敬。张秀才看见庙门口的对联,沉吟片刻,大笔一挥,也写了一副对联:

经忏可超生,阎王难道怕和尚?

钱才能通冥,菩萨岂不是贪官?

此联尖锐泼辣,幽默风趣,又对仗工整,在当地传为美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最经典搞笑的对联大全

全文共 1437 字

+ 加入清单

上联:忆往昔,红米饭,南瓜汤,老婆一个,小孩一帮。下联:看今朝,白米饭,王八汤,小孩一个,老婆一帮。横批:与时俱进

联:爱与被爱都很难,下联:有情有缘要时间;横批:情义无价

上联:假名假姓假地址,下联:骗吃骗喝骗感情;横批:愿者上钩

上联:风在刮,雨在下,我在等你回电话;下联:为你生,为你死,为你守候一辈子;横批:发错人了。

上联:我爱的人名花有主;下联:爱我的人惨不忍睹;横批:命苦。

上联:红米饭南瓜汤,老婆一个孩子一帮;下联:红米饭王八汤,孩子一个老婆一帮; 横批:与时俱进。

上联:假烟假酒假朋友;下联:假情假意假温柔;横批:钱是真的。

上联:坏男人招人爱;下联:坏女人吃得开;横批:越坏越好!

上联:男生,女生,穷书生,生生不息!下联:初恋,热恋,婚外恋,恋恋不舍!横批:生无可恋

上联:为接入生,为运营死,为收入奋斗一辈子;下联:吃电信亏,上联通当,最终死在移动上;横批:改行为妙

上联:紧提枪 慢调教 深浅宜斟酌;下联:大开口 勤煽情 收放请自如

上联:浅出深入 直教人生死相许;下联:后顶前插 最销魂反复摆弄

上联:灯初放夜人初会 裙带急急解;下联:气若游丝意若绵 蛮腰切切迎

上联:摸到胸儿 探进腰儿 害奴滴落水儿;下联:提着枪头 趁着兴头 准我独占熬头

上联:入半寸魂惊魄散 娇呼:痛,快!下联:留三分玉惜香怜 急叫:出,来!

上联:代县长,代市长,代议长,三代同堂。下联:新房子,新车子,新马子,全新登场。横批:都是A来的。

上联:白开水,冷馒头,吃喝睡觉电脑前。下联:斩妖剑,步定鞋,杀妖除魔游戏中。

上联:走一步卡一步缘分啊,下联:杀一个掉一次谢谢啊;横批:城东保卫战

上联:一杆枪,两只弹,三十八年没有参过战;下联:一个洞,两扇门,二十五载从未进过人。 横批:月明松(藏月日月松之意)

上联:早晨没奶喝晚上没奶摸,下联:白天没球事夜晚球没事;横批:无比痛苦(谐音 )

上联:上班喝茶聊天看报。下联:下班喝酒打牌睡觉。横批:神仙公务员。

上联:人脑搞不定计算机。下联:计算机比不上猪脑。横批:Y2K。

上联:你拿雪茄对我进进出出,太残暴。下联:我张开嘴对你吞吞吐吐,太深情。横批:白宫书房,太春天。

上联:高山低头,河川让路,还我雄风,山河一统。下联:硬汉高歌,辣妹狂啸,猛男礼让,荡妇摇头。横批:威而钢。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肥。下联:春满乾坤猪满门。横批:该减肥了。

上联:污钱,争权,谋利,贪污是也。下联:毁谤,打架,赣焦,作秀然也。横批:民意依归。

上联: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下联: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裙。横批:天地正气.

上联:脚踏黄河两岸手拿机密文件,下联: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连天.横批:爽

上联:大开方便之门,下联:解决后股之忧。横批:众屎之地

上联:有小便,宜;下联:得大解,脱,横批:鞠躬尽瘁

上联:畅通上下,下联:雅集东西。横批:新陈代谢

上联:来前百步紧,下联:出后一身松。横批:愉悦身心

上联:静坐觅诗句,下联:放松听清泉。横批:清静世界

上联:最适低吟浅唱,下联:不宜滥炸狂轰。横批:讲究卫生

上联: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下联:清闲一会,即成造化神仙。横批:此即桃源

上联:日日挂机抓鬼王,上联:夜夜失眠为神兵;横批:做梦

上联:春夏秋冬做天抓鬼两不耽误,上联:东西南北通宵上网不辩方向;横批:玩命

上联:冬去春来大话这边风光独好,上联:夏凉冬暖无钱上网真乃英雄;横批:穷啊

上联:练级路上人人称我垃圾,我无语,因为我是男人,下联:跑环途中个个叫我结婚,我害羞,因为我是女仙;横批:世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搞笑对联的故事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有这样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极喜附庸风雅。一天,他为母亲祝寿,大开筵宴,悬灯结彩。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的"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写出来贴在大门上。帐房先生正写时,老地主忽然想起,这是为老母祝寿,应该改得切题才好。于是,让帐房先生把上联改为:

天增日月妈增寿;

老地主看了很得意。不过,上联既然改了,下联也该相应改动才算工整。他又叫帐房先生把下联改为:

春满乾坤爹满门。

帐房先生听了,真有点哭笑不得,惊讶地问:"东家,这么改可不行呀!"老地主一本正经地说:"你懂个屁!爹对妈不是十分工整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1、解缙是明朝大臣,从小聪明绝顶,才名远播 ,尤喜对对,走到哪里,总有人要与他对上几回。有一次,解缙外出散步,口渴,想买个瓜解解渴。卖瓜的人认出他是对联高手解学士,就说:“你若能给我续上一联,西瓜尽管吃,不要钱。”解缙笑笑说:“行。”卖瓜人说了上联: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解缙听后,马上答对: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卖瓜人说吃瓜,读书人说念书,各有千秋。

这时,又有一人走向前来,拉住解缙说:“学士,在下也有一联请教。”说罢,指着一家酒店门口那盏四面都写有“酒”字的灯笼,吟道: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解缙脱口而出:二更鼓四面锣,哐哐哐哐。

围观者见此,无不拍手称绝。

2、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

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

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

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3、清朝有个知县叫王寅,贪脏枉法,有位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到了县衙的门口,联道:

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

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

4、清代浙江钱某未中举人时,时常遭亲友冷遇,后来中了举人,亲戚豪富争相祝贺,

他针对这一反差,手书一联贴在大门上:

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

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5、眉先生,胡后生,后生确实长过先生。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居然高于孔子?

(眉毛先长出来,而胡子是后来才长的,但是后来长的的确比先长出来的还要长,意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珠子”与“朱子”谐音,眼珠子长得高过鼻子,意味学生周起谓的地位比他还高。)

6、明朝时期,江南有一知府,姓贾名文通。他博学多才,神思敏捷,尤擅续对。一次,城中一间档铺贴出一幅上联: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

当铺老板出重金征下联,由于难度较大,数月无人能对。贾知府闻后,略加思索,挥笔立就,续了下联;春读书,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此联一出 ,市民争相传阅,一时间,贾知府声名大噪。

7、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写一副对联,唐欣然挥毫而就:

生意如春意

财源似水流

商人看了嫌对联发财的味不浓,唐伯虎见他是一俗夫,便又写一联嘲笑之:

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队进队出

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谁知,商人却十分喜爱这副不伦不类的对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贺龙吟作对联的故事民间故事

全文共 1869 字

+ 加入清单

贺龙,字云卿,湖南桑植人。青少年时期由于出身贫苦等原因失去了求学机会,为此,贺龙后来常常自谦地对人们说:“我是没吃墨砚水的粗人,只晓得打仗,不懂得文字。”事实上,贺龙天资聪颖过人,又勤奋好学,而且善于从丰富的实践中、从社会“大学”里学习,触类旁通,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这一点从他吟作对联的趣闻轶事中即可得到印证。

睿智对句擒匪首

湘鄂川黔交界一带,土匪猖獗。大土匪头子罗梓文一次交火中身负重伤,临死前让儿子罗金彪在孤山上修座将军庙,塑一座尊像。佛台边还出了一副上联:孤山独庙单枪匹马一将军。广求文人应对下联。

罗金彪当了土匪头子之后,果然践行他老爹的遗愿,修庙造像写楹联。可是。这一直无法对出的下联终究是把他难住了,只好择日公开求对。

这天,征台摆好,20余人上台试对,结果纷纷败下阵来,因为“孤、独、单、匹、一”这五个字都是“一”的意思,实在难对。

这时候,一位30多岁的先生从容不迫地走上台来,用粉笔潇潇洒洒写下:

夹江两岸双炮对虎二英雄。

罗金彪一看,大喜望外,暗自佩服:真是一副绝配佳联,此人非常有才!于是,马上立起身来,面对那位先生毕恭毕敬地口称“博士”,作揖打拱,表示深谢。

这位对出绝妙下联的“博士”,不是别人,正是贺龙。1933年夏天,他率领红三军(由红二军团改编)来到此地,听说老百姓深受土匪之苦,决心为民除害。正巧,罗金彪公开广征对联。贺龙神机妙算,准备巧妙利用这一良机,亲自出马,去接近匪首,而后再伺机替老百姓教训他一顿。

第二天早上,罗金彪请“博士”同行,率领家人以及兵丁600多人全部上了孤山,进罗梓文庙堂祭祀。

贺龙说:“罗司令,弟兄们背着枪下跪磕头,有点不尊重老爷吧?再说,弟兄们不慎走了火,乱了庙堂,可就多有得罪了。”

罗金彪一听有道理,立即就让匪兵们把枪都集中放在一起。

就在罗金彪俯身跪在地下哭念祭文,谁也不敢抬头之时,事先埋伏在庙堂附近的红军战士冲了出来,生擒了匪首罗金彪,将全部土匪都一网打尽,使当地的人民重新又得到了安宁。

撰联宣传促团结

南北墩是湘鄂两省交界、共辖的一条小街。两省以街中心的“东西井”作为界限。1931年,湘鄂两大土匪头子朱疤子与罗效之各据一头,挑动两省边境土家族与汉族居民械斗,他们从中渔利。

贺龙带领红军进驻南北墩以后,发动百姓打土豪、斗土司。可是,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对于北街的土司。南街的群众不能批斗;而对南街的土豪。北街百姓又不能轻易批斗。

贺龙发现这一奇特的问题后,立即召开两地土、汉两民族的群众大会,准备进行一番宣传说服教育。目的是促进大家和平共处,团结对敌。

人头攒动的群众大会上,人们好奇地看到会场的台柱子上,醒目地贴着一副对联。人们情不自禁地诵读起来。识字者很快能够领会其中意思,不识字的则向识字者求教对联要义。人们还不由得进一步相互打问此对联的来由。

原来,这副对联是贺龙亲自撰写的。

上联是:打土豪,斗土司,何分南北:

下联是:闹翻身,求解放,哪管东西。

横批是:团结对敌。

这副对联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巧妙地将两个地名嵌了进去。人们看到这副对联都很有感触。从此,南北墩两地的土、汉人民就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外联颂赞鱼水情

1931年春,按照中共中央指示,红二军团缩编为红三军,贺龙任军长,邓中夏任政委。

1931年6月20日,贺龙行装简便,亲率红三军进驻武当山,领导红三军发动群众开辟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当时,以武当道总徐本善为首的紫霄宫道人50余名迎至东天门外欢迎红军。红三军纪律严明、官兵一致、为老百姓谋求利益和幸福、对道人极其尊敬等所作所为,受到道人的热烈称赞。武当道人也从粮食、医药和武器装备等方面想方设法给予红三军鼎力相助。在这里,贺龙与武当道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这年9月,红三军得悉洪湖根据地的红九师已沿汉水北上,全军欢欣鼓舞,决定南下迎接红九师,一起返回洪湖,并决定留下红二十五师的1000多人,在分特委书记柳克明领导下坚持斗争。

临走时,贺龙特意赠给徐道总黄金2斤,以示感谢。同时赠送对联一副,嵌入“伟樵紫霄”四字,以示赞颂人民革命事业及侠义道人支持人民革命事业之情:

伟人东来气尽紫。

樵歌西去云腾霄。

当贺龙带领红三军撤离武当时,还将500余名伤病员留在紫霄宫。徐道总分派王教化等多名弟子细心照料。伤病员痊愈后,分三批被护送到房县大木均归队。出发前,徐道总令紫霄宫库房取出衣物。让伤病员化装成道人、香客和采药人等,以保证安全。

武当道人和武当山苏区群众至今一直十分怀念贺龙元帅,房县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一首赞颂贺龙的歌谣:“高山顶上云套云,园中竹子根连根。河里鱼儿不离水,贺老总和人民心连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关最新最全的搞笑对联大全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佚名

上联:上网,打牌,谈恋爱,虚度四年光阴;下联:考研,出国,找工作,生活猪狗不如;横批:吃饱了撑的。

佚名

上联:金沙江,嘉陵江,黑龙江,江江可投;下联:飞跃楼,教学楼,宿舍楼,楼楼可跳;横批:空前绝后。

佚名

上联: 昨夜校园漫步,看见青蛙装酷,呕吐,呕吐,只能拿头撞树;下联: 昨晚球场摆酷,忽闻恐龙撞树,恐怖,恐怖,可怜那棵小树;横批: 倩女幽魂。

佚名

上联:爱已停牌,情也斩仓,缘分滑到跌停板;下联:思正牛市,想无熊市,感情无 法投长线;横批:赶紧补仓。

佚名

上联: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必须背点绿;下联:要想生活过得好,头上必须长点草;横批:绿毛小龟。

佚名

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下联: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楼楼可跳;横批:空前绝后。

佚名

上联:天苍苍地茫茫想你的日子太漫长;下联:风潇潇路迢迢没你的日子太迷茫;横批:没钱太难。

佚名

上联:四面追债;下联:八方要钱;横批:就是不还。

佚名

上联:树上有只鸟,鸟摇树也摇,鸟都飞走了,树还摇三摇。下联:和绅去尿尿,鸟摇尿也摇,尿都尿完了,鸟还摇三摇。

佚名

上联:夜袭珍珠港,美人受惊。下联:两颗原子弹,日德投降。横批:二次大战。

佚名

上联:日日挂机抓鬼王,上联:夜夜失眠为神兵;横批:做梦。

佚名

上联: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下联:清闲一会,即成造化神仙。横批:此即桃源。

佚名

上联:有小便,宜;下联:得大解,脱,横批:鞠躬尽瘁。

佚名

上联:脚踏黄河两岸手拿机密文件,下联: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连天。横批::爽。

佚名

上联:大开方便之门,下联:解决后股之忧。横批:众屎之地。

佚名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肥。下联:春满乾坤猪满门。横批:该减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搞笑对联的故事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明朝翰林大学士解缙堪称诗词名家,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而且生性刚直。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家丁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随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

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他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肩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那权贵却鱼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哈蟆穿绿袄。”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那显贵听了暗想: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酒过三巡,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尚书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随后,解缙举杯祝酒道:“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经典搞笑对联精选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上: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

下: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裙

横批:天地正气.

上:脚踏黄河两岸手拿机密文件,

下: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连天.

横批:爽

上:大开方便之门,

下:解决后股之忧,

横批:众屎之地

上:有小便,宜;

下:得大解,脱,

横批:鞠躬尽瘁

上:畅通上下,

下:雅集东西 。

横批:新陈代谢

上:来前百步紧,

下:出后一身松。

横批:愉悦身心

上:静坐觅诗句,

下:放松听清泉。

横批:清静世界

上:最适低吟浅唱,

下:不宜滥炸狂轰。

横批:讲究卫生

上: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

下:清闲一会,即成造化神仙。

横批:此即桃源

上: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

下: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裙

横批:天地正气.

上:脚踏黄河两岸手拿机密文件,

下: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连天.

横批:爽

上:大开方便之门,

下:解决后股之忧,

横批:众屎之地

上:有小便,宜;

下:得大解,脱,

横批:鞠躬尽瘁

上:畅通上下,

下:雅集东西 。

横批:新陈代谢

上:来前百步紧,

下:出后一身松。

横批:愉悦身心

上:静坐觅诗句,

下:放松听清泉。

横批:清静世界

上:最适低吟浅唱,

下:不宜滥炸狂轰。

横批:讲究卫生

上: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

下:清闲一会,即成造化神仙。

横批:此即桃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对联背后令人唏嘘的故事

全文共 1043 字

+ 加入清单

上联:分三分七分隔铁柱

下联:水秀水清水成波涛

这是悬于洪洞广胜寺霍泉分水亭的一副联,上下联的头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分水。对联很优美,但隐含着洪洞赵城两县一个悲壮而又惨烈的故事

霍山脚下有一处霍泉,泉水清而甘洌。解放前的洪洞、赵城是两个县,千百年这两县都一直靠霍泉灌溉田地,日常饮用。这股水发源于赵城,但是,要流经洪洞之后,才能再绕回赵城。洪洞和赵城两县的老百姓每年因为灌溉农田使用水的问题进行械斗。

据洪洞县志记载,在唐代贞观年间,霍泉的水就已经开始分为南三北七。但是分水之后并解决不了两地械斗的问题,宋时立限水石,明时立逼水石,两地为水争斗不息,到了见面就打架、不打架不见面的地步。为了这点水的问题,两县县长甚至巡抚都曾被撤过,争水斗殴之事颇让人头疼。

有一年两县又为水斗得不可开交,有人出了个主意。到了这一年农历三月十八水神庙庙会时,两县人皆来祭祀水神明应王。在水神庙庙会上有一个传统小吃—炸馓子。架好了菜,端出了油锅,这时来参加祭祀明应王的朝廷官员发话了,为了解决两县长久以来为水械斗的问题,决定通过油锅里捞铜钱的方式来解决。

赵城和洪洞两县各派代表参加,油锅里放十枚钱,代表十股水,谁家捞到几枚钱就能分到几股水。赵城人向来以悍勇著称,赵城派出的小伙子挽起袖子就把手臂伸进了滚热的油锅里,捞出了七枚铜钱,而洪洞县的代表捞出了三枚铜钱。霍泉水,依然是三七分。两县人为了纪念油锅捞钱的好汉,在分水亭附近还修了一座好汉庙来纪念。

滚烫的油锅里把手臂伸进去,现在听起来这实在是一个不人性的主意。而这样的事到了清代还有发生。

清人笔记中记录了类似两件事,在清中期的北京天桥一带,卖山楂的只有一家,属于垄断经营,据说这家卖山楂的当年也是拿命搏得这桩专营业务的。当时此地有两家卖山楂的,为了抢生意总是打架,后来有人调停时出了个主意,就是谁家敢在烤热的饼铛上坐下,谁家就可以获得独家经营山楂的买卖。

结果这家主人当即这么做了,但是没等到家就倒地而亡了。后官家主持下,天桥卖山楂便成了独此一家,百年不曾再有第二家。

在清代初期,无锡冶锅坊也是王氏一家的天下。据说,有人家与王氏争冶业,两家决定采用油锅决一高下,把秤砣放入滚沸的油锅,徒手取出,便可专营。王家有一老仆人愿意效忠主人,便去捞秤砣了。结果,为了王家专营铁锅业,老仆人捞完秤砣就送命了。官府同样把这件事记录在案,允许王家独家经营。而王家为报答这位仆人,所有店铺皆供奉这位仆人。

若以今世思维看,这种残害身体的事情着实让人惊悚。但这种方式又非孤例,不免令人唏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张大千对联的故事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张大千也创作了不少对联,其中有一副是为好友张群所写。张群,1889年出生在四川省华阳县,是元老级别的国民 党。在1954年的时候,张群针对养生和修养进行了一次演讲。后来他专研于养生之道,而他所著的《谈修养》在当时的台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奠定了后来张群的养生之道。张大千赠予张群的对联,上联是“身健在,且加餐,把酒再三嘱”,下联是“人已老,欢犹昨,为寿百千春”。

张大千对联中的上联写到的“把酒再三嘱”引用的是“祝哽祝噎”的典故,指的是在老人吃饭的时候,要在他们进食前或者进食结束再对他们祝寿。为的是防止老人打断老人吃饭,导致他们消化不良或被食物卡住。上联所述的意思是年长的老人为了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在饮食方面十分小心。吃饭喝酒不过量,细嚼慢咽以防鱼刺,大块的事物将喉咙卡住。

下联的意思是随着年纪的增长,虽然人身体的各机能都在退化,但只要保持每天心情愉悦,积极乐观地生活,有助于绵延益寿。张大千对联的下联所表达的让人不禁想到清朝时期石成金所写的《却病歌》,他在诗中所主张的就是人时刻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病情的愈合。快乐就是一副长生不老的良药。

这幅张大千对联所表达的意思与张群所主张的养生之道不谋而合。他们都指出,在日常中要精细地生活,而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养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搞笑对联大全

全文共 168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看惯了正儿八经的对联,下面小编 给大家整理了搞对联~欢迎大家阅读~

1、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你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

2、上联:金沙江,嘉陵江,黑龙江,江江可投;下联:飞跃楼,教学楼,宿舍楼,楼楼可跳;横批:空前绝后。

3、上联:考试不作弊来年当学弟;下联:宁可没人格不可不及格;横批:就是要过!

4、上联:天苍苍地茫茫想你的日子太漫长;下联:风潇潇路迢迢没你的日子太迷茫;横批:没钱太难。

5、上联:有小便,宜;下联:得大解,脱,横批:鞠躬尽瘁。

6、上联:过大年过大年发才有发钱,下联:新年乐新年乐好酒有好色,横批:辛辛苦苦又一年。

7、上联:红米饭南瓜汤,老婆一个孩子一帮;下联:红米饭王八汤,孩子一个老婆一帮;横批:与时俱进。

8、上联:高山低头,河川让路,还我雄风,山河一统。下联:硬汉高歌,辣妹狂啸,猛男礼让,荡妇摇头。横批:威而钢。

9、上联:上压下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联:下骗上节节掺水,水到渠成;横批:皆大欢喜。

10、上联:男生,女生,穷书生,生生不息!下联:初恋,热恋,婚外恋,恋恋不舍!横批:生无可恋。

11、上联:去除数字一和二;下联:还有四五六七九;横批:只剩三八!

12、上联:树上有只鸟,鸟摇树也摇,鸟都飞走了,树还摇三摇。下联:和绅去尿尿,鸟摇尿也摇,尿都尿完了,鸟还摇三摇。

13、上联:坏男人招人爱;下联:坏女人吃得开;横批:越坏越好!

14、上联:日日挂机抓鬼王,上联:夜夜失眠为神兵;横批:做梦。

15、上联:为接入生,为运营死,为收入奋斗一辈子;下联:吃电信亏,上联通当,最终死在移动上;横批:改行为妙。

16、上联:为你痴为你累为你受尽所有罪;下联:为你死为你狂为你咣咣撞大墙;横批:为爱疯狂。

17、上联:在上为帅;下联:在下为猪;横批:天蓬元帅。

18、上联:夜袭珍珠港,美人受惊。下联:两颗原子弹,日德投降。横批:二次大战。

19、上联:大开方便之门,下联:解决后股之忧。横批:众屎之地。

20、上联:上班喝茶聊天看报。下联:下班喝酒打牌睡觉。横批:神仙公务员。上联:代县长,代市长,代议长,三代同堂。下联:新房子,新车子,新马子,全新登场。横批:都是a来的。

21、上联:爱已停牌,情也斩仓,缘分滑到跌停板;下联:思正牛市,想无熊市,感情无 法投长线;横批:赶紧补仓。

22、上联:上网,打牌,谈恋爱,虚度四年光阴;下联:考研,出国,找工作,生活猪狗不如;横批:吃饱了撑的。

23、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下联: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楼楼可跳;横批:空前绝后。

24、上联:灯初放夜人初会,裙带急急解;下联:气若游丝意若绵,蛮腰切切迎。

25、上联:天增岁月人增肥。下联:春满乾坤猪满门。横批:该减肥了。

26、上联:麻将扑克金花,输完之后回家;下联: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横批:惨啊!

27、上联:入半寸魂惊魄散,娇呼:痛,快!下联:留三分玉惜香怜,急叫:出,来!

28、上联: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下联: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裙。横批:天地正气。

29、上联: 昨夜校园漫步,看见青蛙装酷,呕吐,呕吐,只能拿头撞树;下联: 昨晚球场摆酷,忽闻恐龙撞树,恐怖,恐怖,可怜那棵小树;横批: 倩女幽魂。

30、上联:脚踏黄河两岸手拿机密文件,下联: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连天。横批::爽。

31、上联:风在刮,雨在下,我在等你回电话;下联:为你生,为你死,为你守候一辈子;横批:发错人了。

32、上联: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下联:转过头吓退百万雄师;横批:我的妈呀。

33、上联: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下联:清闲一会,即成造化神仙。横批:此即桃源。

34、上联: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必须背点绿;下联:要想生活过得好,头上必须长点草;横批:绿毛小龟。

35、上联:摸到胸儿,探进腰儿,害奴滴落水儿;下联:提着枪头,趁着兴头,准我独占熬头。

36、上联:四面追债;下联:八方要钱;横批:就是不还。

37、上联:假名假姓假地址;下联:骗吃骗喝骗感情;横批:愿者上钩。

38、上联:我爱的人名花有主;下联:爱我的人惨不忍睹;横批:命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倾心的故事为题目的学生作文1500字

全文共 6434 字

+ 加入清单

晚安我看着对话框里唯一的一个晚安,如我所料,她没有回复我。就在一分钟前我不小心删掉了和对方的聊天记录,那里面有我几个月里连续的很多个晚安,我的难过喜悦和她为数不多的回复,一瞬间通通没有了。心里如被麦芒狠刺了一般,不足致命甚至谈不上疼痛,只是觉得麻麻的,很是不安,就像就像丢了一件用了很久也非常喜欢的东西,怎么都找不到。

啪一声响,我终于从睡梦中惊醒,手机的闹钟还在响,我趴到床边捡起被我扒到地上的手机关了闹钟又躺下去。翻开微博,私信的对话框依旧是昨晚我发过去了的两个字晚安,真是任性!我默默的想着,可就两个字就如同千军万马在我面前叫嚣,而我溃不成军敌不过如此的千军万马。

一阵心烦意乱便关了手机,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喂!你有没有很喜欢一个声音,喜欢到你想去泡她?

我没有

我好像很喜欢一个人的声音

这是我和朋友吃饭时的一段对话,朋友看着我,很认真的说是那个你每天都念叨的主播吗?她可是女的,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我开玩笑的,你知道的,我只是觉得她节目做的特别好,所以很喜欢,就像是一个粉丝对偶像的那种喜欢。

我可不觉得你像是在开玩笑,就冲你每天听她节目那个劲头儿,她不就是要给你寄一张明信片嘛,你高兴的那个样子,还有每天拉着我往通讯室跑,我可真担心你她夺过我手里的手机你看看,你自己吃个饭,还要私信问她有没有吃饭,说到底,你们只是陌生人!或许她把你当作一个猥琐的男人,才会偶尔的回复你,不要自己陷进去了

我知道,我打断朋友她是女人。

我也是,我在心里说。

朋友还想说什么,终究是没张口。

而我,那个时候才知道,什么叫一听倾心

我要去通讯室,你陪我吗?

不去

我蹲在通讯室的门口在两个大纸箱子里翻找着,所有的信件都已翻遍,我还是不死心的在里面乱翻,通讯室的阿姨终于看不过眼了,走过来说丫头,你这几天每天都来,也没见你找到你要找的东西,是什么重要的人啊,给你寄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啊!你看这箱子里的信,有的都寄来一年多了也没人来领。要不你告诉我是什么东西,把电话号码留下,要是寄来了,我通知你来取。

留了电话号码,离开通讯室时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那两个箱子。

这箱子里都是从远方而来的信件,都沾染了不属于这个城市的气息,而在城市的另一端的那个人是不是也如现在的我一般,满心期待等着回信呢?那落了灰尘的信笺又是谁的心事。

给我寄明信片的那个人,是一个小众的网络电台的主播,我认识她是因为听了她的节目,喜欢她的声音。就那样她出现在我的生活里,而我并不存在于她的生活中。

我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彻夜难眠,那整个晚上我都没有睡好,我听了她所有的节目,关注她的豆瓣小站,翻遍了她所有的微博,给她说第一个晚安。我想我正在了解她,她是哪里人?多少岁?喜欢什么?有什么样的故事

我开始每天晚上给她说晚安。

我也知道了她生活在北方,处在什么样的年纪,她喜欢安静,喜欢音乐,喜欢广播,还有她的生活和故事,而这些全部都是从她的节目和微博里了解到的。我如同侦探一样,去破解她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了解它们之间所有的联系,又如猎犬一般,去嗅探她的一切,关注她在网站的每一次更新。她的开心她的难过,我所看到的一切。

每晚的晚安,她从来不回复。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她微博说要寄明信片给听众,我私信给她说我错过了求明信片的时间和机会同时发过去一个很委屈的表情。几分钟之后她回复给我了告诉我地址和名字,我给你寄我高兴的差点从床上摔下去,我想如果现在有一张两米宽的大床,我一定会在上面来回滚两圈。而更让我激动是她回复我了,这是一个月来她第一次回复我的私信。那时候起,我变得更加肆无忌惮,除了晚安,我会跟她说开心的事难过的事,也会问她有没有吃饭,有没有下班,而她的回复少之又少。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耐心会这么好,不管她理不理我,而与我,晚安,问候和关注一样都不会少。

我问朋友,你有喜欢一个人的声音,喜欢到想泡她吗?朋友说没有。我有些后知后觉的意识到,我对她似乎不仅仅是崇拜和欣赏的喜欢。我好像喜欢她,是荷尔蒙滋生,是青春的萌动,是我想牵一牵她的手,告诉她,我想和你一起看一场电影,甚至我想和你窝在一个沙发,听你的心跳。

我开始变得不安,甚至害怕,我想过不再去听她的节目,不再关注她,不再发那些没有回应的私信,因为她不回复我,我会难过。我看到她的一切会喜不自持,也会些许落寞。

那时候一些奇怪的念头像荒草疯长不止,不是我不愿灭去,而是我没有灭去它们的能力。我甚至做梦都是和一个女子彻夜痴缠,虽然我看不清梦中人的脸,但能感觉那个人就是她,我为这些想法这样的梦感到羞愧。

可每每深夜的晚安仍旧会从我的指尖发出去,她从不回复,我知道,她收到了也看到了。

离她寄出明信片已经有一个月,通讯室的阿姨还没有给我打电话。

可能寄丢了呢?也许邮差在来时的路上遇到狂风,所有的信件都被那阵风吹了出去,而偏偏没有追回我的那张明信片

她微博上说要招募一个站台管理,我给她的招募邮箱发了邮件,很顺利的通过了。我加了她电台的管理群,我加了她的QQ,我凭借着工作需要跟她聊天,问她问题。她反问我你是那个每天都在微博上给我说晚安的孩子么?

我说是,难以想象我当时心里是有多亢奋,我想原来你还记得我啊,你不会知道我总是梦到你吧,如果你知道了,你也不会知道我很喜欢很喜欢你吧,你一定会被我吓到吧。而我更得意我更接近你啊,当你跟我聊天时,我都会为我这些龌蹉的想法得意不已。

为什么每天都跟我说晚安?你可以跟我说说吗?

因为我喜欢你,我在心里脱口而出。而我给她的回复是因为我觉得晚安很温情,我就是很简单想说晚安。

她说了句谢谢,便结束了对话。

我喜欢你,而你并不知道。

喜欢到远远的看着你,听着你的爱情。

我不敢告诉别人,我喜欢你。

后来,我因为工作的原因,跟她说没有办法再给她做站台的管理,希望她可以理解并且找新的管理。她说你知道么?什么事情都不能当做借口,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坚持。

我只是道歉,我说以后有机会一定再做你的站台管理。

那天我买了去沈阳的车票。

我问她,如果我去找你,你会来见我吗?

她说,会。

23个小时的火车,我在那狭小密闭的空间里,看着车窗外的夜色,根本就黑的什么都看不到,车厢里的灯光,车厢外的黑暗,想到第一次听她的节目。

是那天晚上在公交车上,车内的灯光,还有车窗外的夜色和路灯,甚是迷离。她的声音就在我数到第二十七个路灯的时候传到我的耳朵里,近的如同她在我耳边耳语

凌晨三点到沈阳,我在陌生城市的街道徘徊,凌晨总是特别冷,我哆嗦跺脚奔跑,俨然疯了一般。

终于等到天亮,好像看到了希望一样。我立刻跟她说我来沈阳了。

真的吗?

真的,我现在就在街上,你会见我的对吗?

可是我等会要上班。

没关系,我可以等你。

你开玩笑的吧!!!

我没有开玩笑,其实你并不想见我吧。我在街上看着渐渐多起来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再接着是车辆,公交货车私人车辆。

小心!!!!!我好像听到有人这样喊着然后我抬头看到对面行过来的货车,很快,快到我只看到它,它便出现在我眼前。

一阵突如其来的巨大的冲击力将我撞了出去,我尖叫声都还没来得及从喉咙里出来就已经飞了出去。

失去意识之前,我模糊的看到我的手满是鲜血,还有嘴角咸咸腥腥的味道,我听到有人喊快叫救护车!!!

你会来见我吗?

会。

啊!!!!我惊叫的一下从床上弹坐起来,摸了摸额头,额前的碎发都被汗水浸湿了,原来只是一场梦,我还以为我已经死了。短短十分钟我竟然做了一个这样的梦,怎么一大早就这么的晦气。

叮咚是微博来信息的提示音,我猛的抓起手机,难道她回复我了吗!我紧张的打开微博,是一句早安,并不是她的回复。给我私信的这个人已经给我发了整整一年的早安,不知道是出于对曾经自己那份单纯的报复还是对这个陌生人的冷漠,我从来没有回复过。那句早安准时准点的在每天早晨七点伴随着一声叮咚出现在我的手机上,而这个人是男是女我并不知道。微博的私信界面里还有很多不同人发来的很多条信息,很多人的早安和晚安,我都没有回复,鬼使神差的我给那个人回了一句早安。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我困得哈欠连天,抓了抓头发,用脚摸索着床边的拖鞋,好不容易穿上鞋却撞到床边的柜角,疼的我整个人都清醒了。摸索着到洗漱间,刷牙的时候又想到了刚刚那个梦,为什么要用梦来回忆一遍这件事呢?为什么在梦里我好像死了?难道今天会有不好的事发生吗!

果然公交车晚了十分钟,而且车里的人特别多,下车时我在拥挤的车厢内不停地重复着让一让,麻烦让一让。一路到车门口有个女孩挡在门前,我轻轻的说麻烦让一下,我要下车。似乎错觉的看到前面女孩的肩膀轻抖了一下,然后回头看我。此时车门已经打开,我来不及多想,就已经被人群推搡着下车,可是脚刚触到地面时竟然扭到了,我一屁股跌坐到地上。脚踝处钻心的疼,疼的忍不住扭了下头却看到车门关上的刹那那个女孩正盯着我,她似乎很关心,我甚至觉得她想跳下车来扶我。此时,车已经慢慢的开动起来,透过车窗她还在看我,而我只觉得无比的尴尬。她的眼神里似乎把我当作了一件她寻找了很久的东西,惊讶或是怀疑,我分不清楚。

该死的,我嘴里轻骂一声,用手撑着地面,想要爬起来,可脚上只感觉得到疼,疼的我根本使不上劲。一同下车的人,看不过去一把将我拉起来,扶到候车站台的候车坐上坐了下来。看着脚上那双六公分的高跟鞋我一阵懊恼,今天从起床开始简直就是一个错误的开始。

迟到,被领导训话,磕磕碰碰竟然成了我今天所有的主题。进门撞到玻璃门,迟到扣工资,做错事被领导训话,磕到桌角,磕到门沿,哪怕去趟厕所,差点被坏掉的水龙头淋个全身浴。

总之,一整天可以归结为四个字,狼狈不堪,最后还遇上加班,简直是人生的世界末日。

下班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疲惫不堪的我手里提着六公分的高跟,赤脚走在还算干净的公路上,夜里的风有些凉,拢了拢衬衣领口,抬头看头顶的路灯,橘黄色的灯光周围有几只飞虫不停的朝着灯芯撞去,又飞开。

如飞蛾扑火一般,正如当初我听到他的声音一样,一听倾心可是他对我却并不是这样,他的身边有比我更好的人这是曾经她在广播里说到的,是她曾经喜欢的人,她的爱情。

其实我早已没有再连续不断地给她说晚安,昨天已经是离我第一次给她说晚安的第22个月。

叮咚手机的屏幕泛起微弱的亮光,心里一丝期许。尽管我知道这一丝的盼望其实是徒然,可还是抱着那一丝期许打开微博,我昨天给她发的晚安还是昨天那个时间点23点50分,没有任何的回复。

你回头对话框里出现的三个字,而上一条是我回复的早安,时间是七点零七分,这是早上起床之前我给那个给我发了一年早安的人回的唯一一个早安。哑然无语,我下意识的觉得很诡异,想到了小时候老人们讲的鬼故事,说走夜路时如果听到又陌生人喊你的名字,千万不要回头,否则你的魂就是被小鬼勾走我犹豫着要不要回头,然而我的动作和思维似乎并不合拍,当我心里还在犹豫时,其实我已经看到了身后的人,她拿着手机的手朝我挥了挥。

尽管灯光昏黄,可是站在路灯下的人还是看的一清二楚,甚是明了。

是早上在公交车上遇到的那个女孩,我微微发怔,不知如何是好。第一,她给我发了一整年的早安我都没有回复,她肯定觉得我很不礼貌,如果问起我该怎么回答。第二,她今天早上看到了我狼狈的样子会不会取笑我,而我现在提着高跟鞋的样子也一定很滑稽吧。第三,这样巧合的事我第一次碰到,我的喜悦感从某一方面来说已经掩盖了我的讶异。

她说我看着像你,所以想看看是不是你

你怎么知道是我?我尴尬的问

早上在公交车上我听到你的声音,我觉得那个人就是你。她坚定的说。

要我送你吗?她指了指停在不远处的车。

不用了,我一会打车回去。

她便没再多说什么,一直陪着我,直到我等到车,她才离开。而这期间既没有取笑我,也没有感到特别惊喜的问我很多问题,只是安静的陪着我。

其实我知道,后来一路她都是跟着我的,因为我上楼时看到了停在远处的她的车。

很默契的,我没有问她没有说。

再次见到她,是两个星期之后,那天加班到很晚,那是我第一次加班到深夜。

走到公司门口我才发现外面在下雨,淅淅沥沥虽然不大,但在这雨中不出几分钟一定会淋个通透。我拿出手机想要找个人给我送伞,可是翻了翻电话簿除了父母,我找不到可以深夜出来送一把伞的人。看看时间已是凌晨,我不忍心打扰他们,想着就淋回去好了。刚准备迈腿一束灯光从不远处照过来,直直的照在我的脸上,刺眼的光线让我忍不住抬手去挡。一辆车缓缓驶过来,车窗摇下,她说快上车,我送你。

看着打在车窗上的雨水,不知道是太累,还是车内的音乐太过轻柔,我竟然睡着了。

我做了一个梦,我梦到在尼泊尔的她出了事故,尼泊尔发生了地震,她的微博再也没有更新了。我再也听不到她的声音,我发的晚安她再也看不见。

醒来时,雨已经停了,车停在了我家的小区门口,我身上披了件薄外套,显然是她的,衣服上有一股好闻的味道。我有些歉意的说怎么不叫醒我?

你为什么躲着我?就因为我是女人吗?你很害怕?她的语气带着一丝怒气还有伤感。

我没想到她会问我这些,我说,我没有必要躲着你。

那我明天可以接你下班吗?

明天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下班,我先上楼了,今天谢谢你这么晚送我回家。说着我一边把外套从身上拿下来,一边开门下车。

我会等你下班的!她在车内朝我喊到。

我在房间里,看到停在小区门口的车还在,她下车点了一根烟,刚点燃好像又想到了什么顺手灭了烟,又丢在地上用脚踩了踩,这才上车离开。

我突然想起前几天发微博说我不喜欢抽烟的人。难怪她车里的香味那么浓,原来是为了掩盖烟味。

两个星期前的晚安还在对话框里,我编辑框里输入晚安两个字,想了会儿又把两个字删掉,翻开她的微博。她的更新停留在昨天尼泊尔今天又有余震,而我参加了救援工作,希望一切安好!愿你一切安好,我在心里说。

我根本没去过沈阳,那不过是一场梦,而梦里竟然是不得善终。

我记得我给她做了站台管理之后,我经常找她聊天,她都会回复我。有一天我开玩笑的说,如果我是一个男人,我一定要泡你。过了很久,她回复说原来你是女孩啊!

对啊,为什么这么说?

没有,只是有点害怕。

害怕?当她说害怕的时候,我的心里当时其实是比她还要害怕。

她说以前有个女孩子,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我的电话,说喜欢我要我做她的女朋友你

怎么会!我当然不是。

我只是没有勇气,如果我有,我一定会说我也是。

从那之后,她似乎有意回避我,又回到了刚开始那样,她很少再回复我,哪怕我问她有关站台管理的问题,她都会说她在忙,要我问其他人。

就算一个不敏感的人,也一定能感受到这里面的落差和她对我的态度。那段时间我甚是煎熬,就连吃饭睡觉都是在想难道她知道我喜欢她吗?

我给她发的消息全部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任何回应。那天我跟她说,我说我现在工作忙,没有时间再给她做站台管理,那时候她才说了那样一句话你知道么?什么事情都不能当做借口,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坚持,但是我理解你。如果任何事情都坚持就有用,那我现在这样错误的坚持也有用吗?

同一天的时间,通讯室的阿姨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拿明信片。这世间的事就是这样巧合,过去了五个月我才拿到我曾经心心念念的明信片,可我的心却已冷掉。

半年时间,做了四个月的站台管理,我也开始了解电台和广播,也是因为她,我也开始做广播节目。

再后来,便是那整整一年的早安。

我发现自己喜欢她的时候,她也对一个人的声音一听倾心。而她不可能喜欢我,本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在社会舆论里女人跟女人不可能在一起,更不会有结果。

还是我本就不在她的生活里,而她也不在我的生活中。我甚至不能为她送一把雨伞,不能请她看一场电影,或者邀她散步。

我们一个南一个北,中间隔着山水人群和无法跨越的性别,而我连喜欢都没有资格对她说。在她心里,她丝毫不会在意我的那份心意,也不懂我心里的感情。

而今,始终是没有真的放下,终是不死心的死心。就像曾经吃过的很好吃的饭菜,哪怕十年二十年没再吃过,当有一天再闻到那饭菜的香味,你马上就会想起曾经的那个味道。

你怎么那么像当初的我,只是比我勇敢千万倍。

叮咚微博的信息声又再次响起,还是那句每天早晨七点准时发来的早安!

我想,这定是另一个故事了。

一听倾心的故事。

[倾心的故事为题目学生作文1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与七夕相关的情爱对联故事

全文共 2211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的7月初7就是七夕节,但很多人却不知道那一天是国历什么时候,2012年8月23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不少人都习惯将这个节日称为“中国情人节”。但民俗专家表示,七夕节不是“中国情人节”,而是“中国爱情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之一。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2006年,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称其为“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而黄梅戏《天仙配》的剧情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十分相似。北宋《太平御览》记有董永的故事:“前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永谓钱主曰:‘后若无钱还君,当以身作奴。’主甚悯之。永得钱葬父毕,将往为奴,于路逢一妇人,求为永妻。永曰:‘今贫若是,身复为奴,何敢屈夫人之为妻?’妇人曰:‘愿为君妇,不耻贫贱。’永遂将妇人至。钱主曰:‘本言一人,今何有二?’永曰:‘言一得二,理何乖乎’主问永妻曰:‘何能?’妻曰:‘能织耳。’主曰:‘为我织千匹娟,即放尔夫妻。’于是索丝,十日之内,千匹绢足。主惊,遂放夫妇二人而去。行至本相逢处,乃谓永曰:‘我是天之织女,感君至孝,天使我偿之,今君事了,不得久停。’语讫,云霞四垂,忽飞而去。”在湖北孝感市北门外,董永为葬父而卖身傅员外家的傅家冲建有董永公园。园内有这样几副对联:“百日得蒙仙女爱;千年犹道董郎贤。”“尚古槐荫,老于乔木;而今孝子,作了主人。”“孝感天仙,慕世思凡诚可贵;园名董永,筑亭建阁更增辉。”“二董孰为凭,孝行通天,谊笃情深,缘结三生,休论是是非非,青史失传佳话在;七仙人所爱,精诚动地,心灵手巧,傔成千匹,漫说真真假假,人民乐道口碑存。”这些对联都紧扣《天仙配》中牛郎织女的故事。

古代流传下不少关于七夕节的对联。有的生动地描绘出了七夕节时人们的心境与世间的风俗。传说,七夕时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对此,民间有对联曰:“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既有牛郎星、织女星与参星、商星相对,又有“银河”与“北斗”相对。还有一副:“云汉秋高,凉生七夕;天街夜永,光耀双星。”以质朴的文词描绘了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天界环境和悲凉氛围,不由地生发出一股淡淡的哀愁。在无锡吴文化公园,有一座灵鹊桥,桥联就借用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典故:“织女牛郎,阅尽此间春色去;卧龙凤雏,借得银河鹊桥来。”民间还流传有这样一副对联,表达了恋人两地分离的无限惆怅:“他乡逢七夕,惆怅佳期又一年,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离人伤两地,缱绻柔情直半载,待梦里水乡,偷取浮生,日日良宵。”

在西安与七夕、忠贞爱情有关联的著名景点有三处。一处是牛郎织女庙和石雕。被群众称为“石爷”的牛郎石雕像在斗门镇棉绒厂内,被称为“石婆”的织女雕像在斗门镇常家庄西,两像相距1.5公里,分立于汉昆明池的东西岸,均雕刻于西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以牵牛织女二星象征昆明池的浩瀚。这两尊雕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西汉大型石雕。南丰村附近的“石婆庙”古建大门上有对联:“金梭穿机杼巧织世上锦绣;银河渡鹊桥缔结人间情缘。”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大批游客齐集庙宇,祈求金玉良缘。第二处是临潼华清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帝王之恋”演化成千古悲剧后,唐玄宗日夜追思,缱绻缠绵。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生动描写:“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张文立曾用十字短联“山记兴亡史;池知离合情”作精辟概括。华清池内多处建筑的楹联都紧密围绕这段史实,如沉香殿门联:“名借沉香,我思三首清平调;人来览殿,谁解千年长恨歌。”飞霜殿门联:“飞霜名殿,妙曲舞霓裳,花想容想,青莲已咏清平调;玉屏雕墙,丹青挥彩笔,载歌载舞,白傅应改长恨歌。”长生殿门联:“重殿飞萤,铜龙漏缓,禁垣乞巧,唯有双星鉴密誓;天军驻马,银甲光寒,佛寺生惊,可怜千古传悲歌。”在九龙汤实景演出的大型历史舞剧《长恨歌》更是将这一悲情故事形象化,结尾处,在烟云缭绕中,从水中缓缓冒出拱形鹊桥,阴阳两隔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桥上悲喜相逢,诉说别情,感人至深。第三处是曲江寒窑。寒窑故事虽然与七夕节没有直接关连,但王宝钏对爱情的坚贞信念与七夕节忠于爱情的精神内核是一脉相承的。唐代薛平贵投军出征18年无音信,妻子王宝钏挖野菜在寒窑苦等,终于等回了已娶新妇的丈夫,遂以一夫二妻的组合得以团圆。寒窑内,多处楹联赞颂了王宝钏矢志守节的坚贞之心。玉洁楼牌坊的正反面各有一联:“十八年古井无波,为从来烈妇贞媛,别开生面;千余载寒窑向日,看此处曲江流水,相见冰心。” “稗官野史犹存,故事难忘,庙貌千秋赞巾帼;池畔伊人何在?清风永驻,春秋百代愧须眉。”贞烈殿楹柱上也有两副楹联:“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谁料丈夫出巾帼;稗官彰其事,妇孺彰其名,庙貌彰其节,从知贞女即神仙。”“乘兴来游,看洞中古有丰碑,两三围土炕寒窑,独持贞节;凭栏慨叹,问世上情为何物,十八载含辛茹苦,尽见冰心。”另外,在寒窑窑洞的门口有副短联:“从来矢志不言苦;唯有真爱多动人。”这些楹联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价值观的评判,深化主题,较好地挖掘出寒窑故事的思想伦理高度,使传统风景朗然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孩妙对对联的故事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西安城内一共两条广济街,一条叫南广济街,一条叫北广济街。一年,广济街口来了个秀才,他热天进城访友,走得一身大汗,看到一棵大树下有个老汉摆着茶摊,正在卖茶,便走过去买茶解渴。那老汉看他一身秀才装束,便对他说:“你是秀才,想必腹中有才,我这里有个上联,至今无人能对,你若对得出,这些茶任你喝,分文不取;若是对不出,茶资加倍,不知可否?”秀才心想:一个卖茶的老汉能有几分学问!不假思索道:“取碗茶来解渴先,再对对不迟。”老汉捧上一大碗茶,待秀才喝下,便缓缓说出上联:

南广济,北广济,南北广济济南北;

秀才听罢,便觉此联不甚简单,愣了好久都想不出个合适的下联。最后拱手说道:“老伯原是雅人,小生自负多才却甚是无能,甘愿加倍付资。”说完掏出一串钱来。老汉忙说:“玩笑玩笑,岂可当真多收茶钱!”()秀才回道:“差矣差矣,小辈学问不深,日后想到下联,再来喝茶就是。”

秀才一路走,一路想,过了两三条街,忽然见着几家当铺,许多人进进出出,拿东西前来典当,忽然心生一联,急忙转身向茶摊走来。老汉一见秀才转回,笑道:“想是对出了下联?”秀才点点头,说道: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老汉连连称赞:“妙哉妙哉!”便将茶资归还秀才。

秀才得意非凡,认为是绝对。一路想着,不觉来到朋友家中,老友相见非常高兴。两人正在客厅寒暄,一个小孩拿着本书一路蹦了进来。秀才心知是友人之子,便对他说道:“多时不见,原来侄儿已经读书。叔叔出个对子让你对,好吗?”这孩子见人不畏生,说道:“叔叔请出上联!”秀才便出卖茶老汉的上联让他对。说完,秀才又有些后悔,认为孩子大概无法对答。谁知小孩并不为难,随手将书扬了扬,应道: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秀才对此惊叹不已,没想到自己费了好大功夫才对出的联,小孩随口就对了出来。从此,秀才认识到天外有天,不再骄傲自负了。

[小孩妙对对联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趣味对联的15个故事

全文共 817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楹联习俗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一、祝枝山除夕写无字联

吴中才子祝枝山,为访唐伯虎,到了杭州,转眼到了岁除。在杭州,他住在周文宾府上。除夕夜,当祝枝山听说,杭州人贴无字联,取一年无事的风俗后,大笑道:“杭州人但求没事,我偏要教他们有事。”说罢,趁着酒兴,带著周德、祝僮,到外面去写无字联。他们三人到了街上,只见家家户户的无字联,都已贴齐。走到一家门口,周德介绍说:“这是积善人家,常行好事,是杭州有名的善人。”祝枝山提笔在无字联上写: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乐有余。(1)

祝枝山写过几家后,走进一条小弄,经过一小户人家,听见里面夫妻二人正闹口角,因男人外出一年,回家后,女人见他囊内无钱,哭闹起来,不许他吃年夜饭,也不准亲近孩子。当发现男人裤袋中,藏有一串金戒指时,马上又亲亲乐乐,张罗吃“合家欢”。祝枝山以此为题材,在他家的无字联上写:

囊内无钱,休想饮食男女;

袋中有物,便成柴米夫妻。

祝枝山一路写来,到了一户漆黑墙门前,门上贴的洒金瑚珊纸,两扇侧门,也贴着略短一些的朱砂笺。周德说出,这户主人如何霸道,劝祝枝山不要写。祝枝山说:“原来如此,我偏要送他两副对联。祝枝山在大门的洒金瑚珊纸联上写了: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在他的侧门的朱砂笺上写了: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悲伤。

这两副联,读时断句不同,意思便完全相反。周德、祝僮看了,拍手称妙。

注:(1)积善人家乐有余,有的作“庆有余”。

二、八岁孩子“封”秀才

古时候,有个孩子名叫甄广才,出身贫苦家庭,祖辈世代务农。小甄从小博览群书。八岁那年到城里参加乡试。应试的那天,下着毛毛雨,他父亲背着他进考场。在场的主管监考官看见,以为是来看热闹的,便叫你将他们父子轰出去,他父亲解释说:“大人,我是送儿子来应考的。”主考官朝他们父子扫视一眼,随口训斥道:

子把父当马,成何体统?

甄广才接口就答:

父望子成龙,理所当然!

主考官一听,暗想,这不是一副工工整整的对联吗?仔细一看,这孩子眉宇清秀,两眼明澈,从心眼里高兴,于是亲自抱他下地,牵他进考场。主考官问他:“你会对句吗?”甄广才两手一合,腰身微微一躬:“大人,请出题。”这时正值天寒地冻的隆冬,主考官手里抱着一个火炉便说道:

炉捧胸前暖;

甄广才不家思索地随口答道:

风吹背后凉。

主考官一听,惊喜不已,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而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于是又出个上联: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主考官话音刚落,甄广才就对出下联:

荷出水面,珠笔点天文。

经过这样一串的对答,在场的考生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不如。主考官乐得连声称赞:“真神童也,真神童也!”当场就“封”甄广才为秀才。

三、李调元幼年趣对

享有“蜀中才子”之称的李调元(一七三四--?)绵州(今四川绵阳)人。清乾隆年间进士。是当时的文学家,戏曲理论家。

孩童时代的李调元,就能吟诗作对。有一年夏天,李调元家中,来了许多客人,其中,不少是蜀中名流。有一位名流,曾听李调元的父亲说过,李调元从小就能诗,善对,但持怀疑,不大相信。恰好当时,李调元站在他父亲旁边,他要当场试一试。是时,天气炎热,客人们一边摇扇,一边吸烟。这位名流,便以当时情景,出了上联,要李调元对出下联。联文是:

吸烟摇扇,目前风云聚会;

上联一出,客人们交头接耳,议论此联难对,李调元的父亲,也要求这位客人,改出其他好对的联。不料,李调元在稍加思考后,朗声地对道:

屙尿打屁,胯下雷雨交加。

联才对毕,顿时哄堂大笑。此联虽不雅,但舍此难对。满座客人都为李调元应对之快,啧啧称奇。

不久,李调元上学了。当时,他生了一身疥疮,上课时,不停地搔痒,先生看见了,笑着戏出一联:

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

李调元听后,既难为情,又很气愤,顿时忘了尊卑,对着先生随口便道: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事后,李调元深感自己,一时冲动而出言不逊,对不起先生,立即向先生赔礼道歉。晚年,他将此事告诉儿孙,要他们引以为戒。

四、出口成对结朋友

清朝咸丰年间,湖南平江有个李姓秀才,才思敏捷,又好吟诗作对,可是恃才傲物,谁也不放在眼里。一夭黄昏,外地一个姓刘的秀才,路过他家门口,想上门投宿。李秀才见来人面色黝黑,衣衫槛褛,便轻蔑地摇头说:

树大杈多,不宿无毛之鸟;

刘秀才听出是嘲笑自己,便应声答道:

滩平水浅,难藏有角蛟龙。

说罢,掉头就走。李秀才出乎意外地受到奚落,心中恼火,连忙追上去,请他回来。刘秀才躬身问道:“先生贵姓?”李秀才得意地说:

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然后,他反问刘秀才:“您贵姓”刘秀才不卑不亢地答道:

斩白蛇,兴汉室,高祖姓刘。

李秀才一愣,他万万没料到,这个赤脚蓬头的穷秀才,居然满腹文采,应对自如,便请他进屋留宿。

第二天,李秀才因不甘认输,特邀请刘秀才出门散步,想趁机出点难题把他难住。他们两人刚出门口,就传来一阵唱戏的锣鼓声。李秀才急忙吟道:

搭东台,唱西游,南腔北调;

刘秀才也不含糊,脱口而出:

播春种,育夏秧,秋收冬藏。

他们继续往前走,路过一片果园时,李秀才又吟出:

湖北广柑,皮甜带苦瓤酸;

刘秀才立即对上:

海南胡椒,叶臭花香籽辣。

他们正往前走,来到一座石板桥上,看到鸡、犬足痕,李秀才见景生情,马上又出一上联:

鸡犬过石桥,一路梅花竹叶;

刘秀才看到桥下河中,时有龟蛇蠕动,便对了下联:

龟蛇浮水面,两件玉带荷包。

这时,正巧一叶扁舟,从桥下穿过,李秀才又抢先吟道:

船小如梭,横织江中锦绣;

刘秀才眺眼远望,见远处江岸高塔矗立,对出:

塔尖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一路上,两人你唱我和,不知对了多少回合,李秀才一直没有难倒刘秀才,终于醒悟过来,才知道,天下有学向的人多的是,自己恃才傲物是不应该的,更不能以貌取人,不禁为自己曾轻视刘秀才感到惭愧。于是决定,诚心诚意和刘秀才结为朋友,并为他饯行。席间,李秀才又吟出一上联:

出门远观山山翠;

刘秀才也很佩服李秀才的文才,很高兴能结交这个新朋友,马上回了下联:

朋友相送月月亲。

此后,两人的友谊愈来愈深,成为忘年之交。

五、南生考神童

一个叫南生的文人从南方来到河北高邑,听说这里出了个神童赵南星(1),有点不相信,他想:自古南方出才子,小小高邑,弹丸之地,能出什么神童?

南生打听到这个神童上下学都要从一家酒馆门前经过,于是来到这家酒馆,要了一蝶菜,烫了一壶酒,一边自斟自饮,一边心中打主意,有心要在这里考考北方的神童,让他出出丑,也好抖一抖南方人的威风。

天上沥沥下着春雨,过不多时,鱼里走来一个不满三尺高的小孩,上身穿粗布棉袄,下身穿单裤,头上戴顶破草帽。店小二告诉他,来的就是赵南星。南生一看,心想:我还以为赵南星是位少爷,原来是个穷小子。于是更瞧不起他了。南生翘起二朗腿,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指着赵南星摆摆手说:“过来,过来!”

赵南星一愕,见一个陌生人叫他,便慢慢地走到门钱,深鞠一躬说:“先生,有何指教?”

“你是赵南星?”

“正是学生。”

“人称你是神童,善于对句?”

“神童不敢,对句倒无妨。”

南生一听。暗自冷笑,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于是摇头晃脑地说:“今天我要考考你,我出个上联,你来对,对得好,赏你一盅酒,对不出,须得从桌子底下爬过去,怎么样?”

赵南星听他出言不逊。并不生气也不还口,住是微微冷笑。

南生见他偶不答话,哈哈大笑地:“怎么样,不敢吗?”

赵南星眉毛一扬,高声答道:“好坏有别,何言不敢?”

“一个小叫花子,竟没有一点服气的意思。”南生心里暗想:“哼,今天我非要你钻桌子不可!”于是脱口年出上联:

穿冬衣戴夏帽糊涂春秋;

赵南星不亢不卑,接口就对:

生南方来北地什么东西。

南声听罢,火冒三丈,连声说:“不好,不好!”

赵南星说:“怎么不好,你上联含冬夏春秋,我下联对南北西东。”

南生一时惊呆,但依然强词夺理说:

你小小三尺顽童,竟敢如此出言不逊,成何体统?

赵南星针锋相对:

尔堂堂七尺须眉,企图让人身钻桌子,太不象话!

南生一听,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注:(1)赵南星(1550--1627年)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河北高邑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万历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他天性恢谐、幽默、博学多才。还多故事流传于世。

六、穷秀才妙对夺魁

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以至于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决心赴京城,再试一次。可是,由于路途遥远,秀才纵然历尽千辛万苦,日夜兼程赶路,谁料当他到达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大人,准他补考。

主考官出的题目,是要求他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上联。秀才听后,暗想“我何不把自己一路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一说,也好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于是脱口便说: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主考官一愕,心中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考生从十至一作一下联。秀才想,正好借此机会,把这些年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声说: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又以其他为题,出联求对,秀才皆能对答如流。于是,这一年状元的桂冠,就被这位穷秀才——联对高手夺走了。

七、愧添门联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代词宗,他的词,开豪放派之先河,对后代影响深远。他的诗文,书法,造诣很深,成就超过了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是北宋“三苏”中的佼佼者。

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自幼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八岁时,曾因纠正老师的错误,令老塾师刘微之自惭形秽。十一岁时,写了著名的《黠鼠赋》。从此,名闻遐迩,常常受到称赞。

少年的东坡,有点名气之后,不禁沾沾自喜,有些飘飘然了。有一年除夕,他的父亲,叫他写一副对联。他乘兴写了: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这样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

几天后,来了一位白发老翁,手持小书一本,口称:“特来向苏公子求教。”苏东坡看到有人上门求教,心里很欢喜。不料,接过老翁的小书,打开一看,不禁呆了,因为,书上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老翁笑道:“请苏公子赐教。”

苏东坡顿时面红耳赤,只得认错,“请老爷爷原谅,小生一时狂言。”经过这次教训,苏东坡才明白,世界很大,学问似海,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他感到十分惭愧,拜谢老翁之后,便提笔到门口,在上下联前,各添两个字。把原对联改成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以后,苏东坡立志发愤学习,苦读,并虚心求教,终于成为一代大文豪。

八、“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梁启超10岁那年,有一次随父亲到朋友家作客,刚进大门就被庭院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他偷偷地折了一枝,并掩掩遮遮的藏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举动被他父亲和朋友家人看到了。了朋友社宴款待他们父子。宴席上,梁启

超的父亲为儿子偷折杏枝的事惴惴不定,一心想不露声色地暗示儿子一番。为了活跃气氛,梁父当众对梁启超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果你对得上,而且对得好,方可开杯;否则,你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小启超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略显难色,但他转念一想,凭自己的才学,相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梁父略加思索,念出上联: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小启超听后一惊,稍顿,恍然大悟,但未显大惊失色,随口从从容容地对道: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众人听后,连声赞道“妙!妙!”

九、老笋不如心笋尖

从前,有个孩子名叫赖其尚,聪颖过人,小小年纪就迷上识字读书,还会吟诗作对,远近闻名。他九岁那年,有一州官慕名前往试探。州官找到正在玩耍的小赖,对他说:“听说你小小年纪就会吟诗作对,,今天我要考你一下如何?”

赖其尚转动一下明亮的眼睛,点了点头,有礼貌地说:“请大人出题!”

州官思索一下,吟出上联:

新姜哪有老姜辣;

语音刚咯,小赖从容回了下联:

老笋哪有新损尖。

州官一听,吃了一惊,原想通过出上联来个下马威,谁料反被小赖占了上风,也证实了这孩子智力超常,但还不死心,于是再出一上联:

剃刀虽利,难伐千年树木;

这上联的口气虽然缓和一些,但仍然有轻视的含意。赖其尚并不介意,沉思一会答道:

灯火本微,能烧万里江山。

州官听后,击掌叫好,连声说:“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学识,难得,难得,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啊!”

十、意哥巧对众秀才

相传,城内有个女孩,名叫意歌,非常聪明,小小年纪,琴棋书画,一教就会,到了12岁,文采学识,不逊书生。

当年,潭州新到一任太守,当地绅士周公权为太守接风,请了一帮秀才陪太守游岳麓山。周公权特请意歌同去助兴。

他们到了岳麓山抱黄洞的望山亭小憩。周公权陪太守说话,这时有一副美髯的人匆匆过来拜见两位大人。他是潭州的医博士,号称“美髯公”。周公权看他那副大胡子长得既可爱又有趣,便笑说:“我有个上句,未知博士能对否?”博士答道:“愿闻其详。”众秀才听说对对子,也都围拢过来。

周公权说:我的上句是:

博士拜时须拂地;

医博士站在那里冥思苦想,众秀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久未能对上。意歌站在一旁,一时技痒,望见亭上的旌旗长幕,有了下句,便说道:“我愿代博士对下句。”

周公权一见是她,喜上眉梢说:“好啊!”意哥对道:

群侯宴处幕侵天。

“好!”周公权第一个发出赞声。

意歌的对句工整,无可挑剔。只是当时文人讲究“上九潜龙易用”有才也不能过分张扬。意歌初出茅庐,就冒然对句,那末潭州城里众才子的面子往哪儿放?秀才蒋田第一个站出来,准备给这个不知深浅的小丫头一个难堪,让她知道山外有山,什么叫做学海无涯?

蒋田踱到意歌面前,盯了她好一会儿,才慢慢地说:“我有一上句,你能对吗?”意歌是“初生之犊不怕虎”,虽知来者不善,因事前奉命要趁机表现一番,于是不卑不亢说:“请讲。”

蒋天伸手一指意歌的脸说:

冬瓜霜后频添彩;

这是针对意歌脸上略施薄粉而出的,含有侮辱之意。众人听了,不禁哄堂大笑。

意歌不慌不忙地上前几步,突然一把抓住蒋田的褐色长衫。蒋田大惊失色,连忙叫起来:“你要干什么?”

意歌一笑,顺口道:

木枣秋来也著绯。

说完一抖手,甩开他的衣衫,转身回到原处。蒋田称她是“冬瓜”,意歌叫他为“木枣”,一还一扳,弄得蒋田满脸通红,尴尬不已。

这时,又见一个秀才过来,手指江边,只见竹屋茅舍,有个渔夫正拎着两条大鱼往家里走去。秀才即景出了上句:

双鱼入深巷;

话音刚落,意歌应声答道:

尺素寄谁家。

接着,不时有秀才走上来,出句难为意歌,她一一沉着应对,流畅自如。众秀才渐渐地对女孩子心生敬意。

太首在旁边看了多时,见意歌不仅长得眉清目秀,粉面桃腮,而且才思敏捷,博学多智,便说道:“你能对我的句子吗?”

意歌拜道:“大人学博才高,小女子不敢。只是大人既有鸣,小女自不敢不从。”

太守出了上句:

朱衣使,引登青障;

意歌略一思索对道:

红袖人,扶天下白云。

太守喜道:“好,对得好!”

此次游宴,意歌一鸣惊人,名誉湘东,潭州城内文人秀才,无不心悦诚服。

十一、单人独马一杆枪

田汉(一八九八--一九六八),湖南长沙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诗人。《义勇军进行曲》的词,就是他作的。

田汉从小聪明好学,喜欢作诗联对。他的家,在长沙果园处。当地,正好是果园河与麻林河汇合处,人称“双江口”。

有一年,一个外地文人游历到此,一时心血来潮,提笔在双江口附近,写下了半边对联:

二河两岸双江口;

上联是由三个名词“河”、“岸”、“江口”组成,每个名词前面,都是数词!“二”的意思,又与地名相符。要对下联,有一定难度,当时,许多人都对不上。年仅十一岁的田汉,看了上联,随即对出了下联:

单人独马一杆枪。

下联不但对仗工整,且写意深刻,表现出少年田汉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联中“单”、“独”、“一”与上联的“二”“两”、“双”一样,也是三个名词前的数词,又都是“一”的意思。

十二、三元及第墨

蔡和森( 一八九五——一九三一) ,湖南双峰县人。一九一八年,他和毛泽东等, 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一九二O年留法。

蔡和森从小聪明好学,思维敏捷,对答如流,名闻遐迩。八岁那年,有一天,他到文具店买墨。文具店的老板,要考考他的才学。老板说:“我出上联给你对,对上了,我送你一锭墨。”小和森点点头。

老板出的上联:

小学生买墨,三元及第;

小和森稍稍思考,即对出下联:

大老板经商,四季发财。

老板听了很高兴,连声叫好。因为下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很合老板经商发财的心意。老板不食诺言,立刻送给小和森一锭上等的“三元及第”墨。

十三、郭沫若幼年巧对

郭沫若(一八九二——一九七八),四川乐山人。是位诗人、文学家。

郭沫若六岁那年,在私塾念书。一天,先生钓鱼回来,在黑板上写了“钓鱼”两个字,向学生索对。郭沫若刚好前不久,看了木偶戏《杨香打虎》,灵感一来,不禁脱口对出“打虎”。先生拍案叫好。事后,先生对郭沫若的父亲说:”你的儿子出口不凡,将来必成大器。“

一天,私塾先生外出,郭沫若和同学数人,翻墙而过,偷摘墙外民家树上的鲜桃。此事暴露后,先生责备学生,并二追查,学生害怕先生罚打手心,没有人敢承认。先生无奈,只好泛泛地教戒学生一番,并出了上联,叮咛学生应对,对上了,可免于处罚。先生出的上联: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郭沫若才思敏捷,凝神片刻,即大声对出:

他年攀枝步蟾宫,必定有我!

对仗自如,气势不凡。先生听了,欣喜万分,转怒为喜,大加赞赏。因此,不仅郭沫若免于处罚,就连其他几个学生也免罚了。

十四、智讨风筝

蔡锷(一八八二——一九二六)字松坡,湖南宾庆(今邵阳市)人。民国初反袁将领。他于一九一五年十二一月,在云南发动护国军起义,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蔡锷将军出身贫寒,小时候,没钱上学堂求学,只好自己在家刻苦自学,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了不起的才华。

有一次,蔡锷和小伙伴们,外出放风争,玩得正高兴时,风筝断了线,掉进了知府家的花园中,小伙伴们都不敢去要,唯有蔡锷不怕,他翻过花园的围墙,跳进园中,准备捡回风筝。正好知府在园中散步,看见一个小孩跳进来,便叫家人上前驱赶。蔡锷大声嚷道:“我的风筝掉到这儿了!”知府向周围扫视一番,果然发现,小亭子旁边,有个断了线的风筝,也就消了怒气,慢悠悠地说:“如果你能对得上我出的对子,风筝就还给你。”

蔡锷—扬头,自信地说:“对就对,你快出上联,我们还等着呢!”

知府皱着眉头,正在思索,忽见墙外,又冒出几个小脑袋。他触景生情,马上吟出一句上联

童子六七人,无如尔狡;

这上联的意思是:在这六、七个孩子中,数你心眼最多。蔡锷一听,立即对出下联:

知府二千石,唯有公......

蔡锷故意留下一个字,不说出来,并调皮地贬了眨眼睛说:“我已想好两个字,现在,由你来挑。如果你还我风筝,那就对。‘唯有公廉’,如果不还,那我只好对‘唯有公贪’了。”

知府没有想到,一个小孩子,竟如此足智多谋。面对这一“廉”一“贪”的选择,他只好将风筝送还给蔡锷。

十五、鲁迅幼年对句

鲁迅( 一八八一--一九三六年)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幼年,在私塾念书时,不但非常勤奋,而且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融汇贯通、灵活运用。有一次,私塾先生上对句的课,出了个上句:

独角兽

要同学对。有的同学对“两头蛇”,有的对“三脚蟾”,有的对“八脚虫”,“九头鸟“等等,先生都不满意。鲁迅根据读过的《尔雅》(1)中的句子,对了:

比目鱼

先生连连点点头。说:“很好!‘独’不是数,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却有双的意思。”

又一次,先生出了上句:

陷兽入井中;

鲁迅又根据《尚书》(2)里“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对了个受先生赞赏的下句:

放牛归林野。

鲁迅先生,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对句基础,所以,在他以后所写的诗文中,往往穿插了许多精采的对句。如《自嘲》中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中的:

坟坛冷落将军岳;

梅鹤凄凉处士林。

《无题》中的:

血沃中原肥劲草;

寒凝大地发中华。等等。

注:(1)尔雅:书名。解释经文和古代文物的一部古书,也是中国第一部字书。列为十三经之一注:

(2)尚书:书名。也称“书经”,是我国最古之史料,列为十三经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拆字对联故事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在平常聚会时,也多吟拆字诗联取乐。一天,祝、文、周、三人应邀到唐府作客,一进门,看到唐伯虎和家园正在影壁墙前种桂树,便一齐上前打招呼。唐伯虎一见客人来到,丢下手中活计,将他们请到客厅就座。丫环上齐茶水酒肴,宾主坐定,祝枝山开口道:“小唐,今天我们四个来作一个游戏,每人一句拆字联,组成一首诗,你意下如何?”

唐伯虎一听,揖手答曰:“祝兄所言,正合我意,请祝兄出首句。”

祝枝山说:“刚才进门的时候,看到你在种树,就以此为题吧。我出的是:

闲种门中木,

唐伯虎听完暗思:门中有木是个“闲”字,从意思到文字技巧都挺好。有意思,有意思,思!对,有了,随即开口答道:

思耕心上田。

众人一听,不禁拍手叫绝。更被唐伯虎的巧妙构思所折服,小唐确比老祝技高一筹。

文徵明也不甘落后,连忙说:“我来第三句,我对的是:

秋点禾边火,

话音一落,众人齐声称妙。祝枝山指着周文宾说:“文宾,该你收尾了。”

周文宾忙站起来揖手曰:“各位种的种,耕的耕,点的点,到我这里该生长了。我的尾句是:

甜生舌后甘。

刚一落音,祝枝山击掌称妙。说:“我们四人的拆字联连起来正好是一首诗呀”随即从头朗诵起来:

闲种门中木,

思耕心上田,

秋点禾边火,

甜生舌后甘。

大家听后,齐声称赞。唐伯虎说:“我们江南四大才子聚会吟诗,各显其能,有种有收,可谓获益匪浅也。可喜可贺,来,让我们共同举杯,喝他个一醉方休!”

众人齐声称好。四人开怀畅饮,尽兴而归。

[拆字对联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对联的故事作文写作素材

全文共 818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一、愧添门联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代词宗,他的词,开豪放派之先河,对后代影响深远。他的诗文,书法,造诣很深,成就超过了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是北宋“三苏”中的佼佼者。

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自幼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八岁时,曾因纠正老师的错误,令老塾师刘微之自惭形秽。十一岁时,写了著名的《黠鼠赋》。从此,名闻遐迩,常常受到称赞。

少年的东坡,有点名气之后,不禁沾沾自喜,有些飘飘然了。有一年除夕,他的父亲,叫他写一副对联。他乘兴写了: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这样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

几天后,来了一位白发老翁,手持小书一本,口称:“特来向苏公子求教。”苏东坡看到有人上门求教,心里很欢喜。不料,接过老翁的小书,打开一看,不禁呆了,因为,书上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老翁笑道:“请苏公子赐教。”

苏东坡顿时面红耳赤,只得认错,“请老爷爷原谅,小生一时狂言。”经过这次教训,苏东坡才明白,世界很大,学问似海,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他感到十分惭愧,拜谢老翁之后,便提笔到门口,在上下联前,各添两个字。把原对联改成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以后,苏东坡立志发愤学习,苦读,并虚心求教,终于成为一代大文豪。

二、八岁孩子“封”秀才

古时候,有个孩子名叫甄广才,出身贫苦家庭,祖辈世代务农。小甄从小博览群书。八岁那年到城里参加乡试。应试的那天,下着毛毛雨,他父亲背着他进考场。在场的主管监考官看见,以为是来看热闹的,便叫你将他们父子轰出去,他父亲解释说:“大人,我是送儿子来应考的。”主考官朝他们父子扫视一眼,随口训斥道:

子把父当马,成何体统?

甄广才接口就答:

父望子成龙,理所当然!

主考官一听,暗想,这不是一副工工整整的对联吗?仔细一看,这孩子眉宇清秀,两眼明澈,从心眼里高兴,于是亲自抱他下地,牵他进考场。主考官问他:“你会对句吗?”甄广才两手一合,腰身微微一躬:“大人,请出题。”这时正值天寒地冻的隆冬,主考官手里抱着一个火炉便说道:

炉捧胸前暖;

甄广才不家思索地随口答道:

风吹背后凉。

主考官一听,惊喜不已,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而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于是又出个上联: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主考官话音刚落,甄广才就对出下联:

荷出水面,珠笔点天文。

经过这样一串的对答,在场的考生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不如。主考官乐得连声称赞:“真神童也,真神童也!”当场就“封”甄广才为秀才。

三、李调元幼年趣对

享有“蜀中才子”之称的李调元(一七三四--?)绵州(今四川绵阳)人。清乾隆年间进士。是当时的文学家,戏曲理论家。

孩童时代的李调元,就能吟诗作对。有一年夏天,李调元家中,来了许多客人,其中,不少是蜀中名流。有一位名流,曾听李调元的父亲说过,李调元从小就能诗,善对,但持怀疑,不大相信。恰好当时,李调元站在他父亲旁边,他要当场试一试。是时,天气炎热,客人们一边摇扇,一边吸烟。这位名流,便以当时情景,出了上联,要李调元对出下联。联文是:

吸烟摇扇,目前风云聚会;

上联一出,客人们交头接耳,议论此联难对,李调元的父亲,也要求这位客人,改出其他好对的联。不料,李调元在稍加思考后,朗声地对道:

屙尿打屁,胯下雷雨交加。

联才对毕,顿时哄堂大笑。此联虽不雅,但舍此难对。满座客人都为李调元应对之快,啧啧称奇。

不久,李调元上学了。当时,他生了一身疥疮,上课时,不停地搔痒,先生看见了,笑着戏出一联:

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

李调元听后,既难为情,又很气愤,顿时忘了尊卑,对着先生随口便道: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事后,李调元深感自己,一时冲动而出言不逊,对不起先生,立即向先生赔礼道歉。晚年,他将此事告诉儿孙,要他们引以为戒。

四、出口成对结朋友

清朝咸丰年间,湖南平江有个李姓秀才,才思敏捷,又好吟诗作对,可是恃才傲物,谁也不放在眼里。一夭黄昏,外地一个姓刘的秀才,路过他家门口,想上门投宿。李秀才见来人面色黝黑,衣衫槛褛,便轻蔑地摇头说:

树大杈多,不宿无毛之鸟;

刘秀才听出是嘲笑自己,便应声答道:

滩平水浅,难藏有角蛟龙。

说罢,掉头就走。李秀才出乎意外地受到奚落,心中恼火,连忙追上去,请他回来。刘秀才躬身问道:“先生贵姓?”李秀才得意地说:

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然后,他反问刘秀才:“您贵姓”刘秀才不卑不亢地答道:

斩白蛇,兴汉室,高祖姓刘。

李秀才一愣,他万万没料到,这个赤脚蓬头的穷秀才,居然满腹文采,应对自如,便请他进屋留宿。

第二天,李秀才因不甘认输,特邀请刘秀才出门散步,想趁机出点难题把他难住。他们两人刚出门口,就传来一阵唱戏的锣鼓声。李秀才急忙吟道:

搭东台,唱西游,南腔北调;

刘秀才也不含糊,脱口而出:

播春种,育夏秧,秋收冬藏。

他们继续往前走,路过一片果园时,李秀才又吟出:

湖北广柑,皮甜带苦瓤酸;

刘秀才立即对上:

海南胡椒,叶臭花香籽辣。

他们正往前走,来到一座石板桥上,看到鸡、犬足痕,李秀才见景生情,马上又出一上联:

鸡犬过石桥,一路梅花竹叶;

刘秀才看到桥下河中,时有龟蛇蠕动,便对了下联:

龟蛇浮水面,两件玉带荷包。

这时,正巧一叶扁舟,从桥下穿过,李秀才又抢先吟道:

船小如梭,横织江中锦绣;

刘秀才眺眼远望,见远处江岸高塔矗立,对出:

塔尖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一路上,两人你唱我和,不知对了多少回合,李秀才一直没有难倒刘秀才,终于醒悟过来,才知道,天下有学向的人多的是,自己恃才傲物是不应该的,更不能以貌取人,不禁为自己曾轻视刘秀才感到惭愧。于是决定,诚心诚意和刘秀才结为朋友,并为他饯行。席间,李秀才又吟出一上联:

出门远观山山翠;

刘秀才也很佩服李秀才的文才,很高兴能结交这个新朋友,马上回了下联:

朋友相送月月亲。

此后,两人的友谊愈来愈深,成为忘年之交。

五、祝枝山除夕写无字联

吴中才子祝枝山,为访唐伯虎,到了杭州,转眼到了岁除。在杭州,他住在周文宾府上。除夕夜,当祝枝山听说,杭州人贴无字联,取一年无事的风俗后,大笑道:“杭州人但求没事,我偏要教他们有事。”说罢,趁着酒兴,带著周德、祝僮,到外面去写无字联。他们三人到了街上,只见家家户户的无字联,都已贴齐。走到一家门口,周德介绍说:“这是积善人家,常行好事,是杭州有名的善人。”祝枝山提笔在无字联上写: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乐有余。(1)

祝枝山写过几家后,走进一条小弄,经过一小户人家,听见里面夫妻二人正闹口角,因男人外出一年,回家后,女人见他囊内无钱,哭闹起来,不许他吃年夜饭,也不准亲近孩子。当发现男人裤袋中,藏有一串金戒指时,马上又亲亲乐乐,张罗吃“合家欢”。祝枝山以此为题材,在他家的无字联上写:

囊内无钱,休想饮食男女;

袋中有物,便成柴米夫妻。

祝枝山一路写来,到了一户漆黑墙门前,门上贴的洒金瑚珊纸,两扇侧门,也贴着略短一些的朱砂笺。周德说出,这户主人如何霸道,劝祝枝山不要写。祝枝山说:“原来如此,我偏要送他两副对联。祝枝山在大门的洒金瑚珊纸联上写了: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在他的侧门的朱砂笺上写了: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悲伤。

这两副联,读时断句不同,意思便完全相反。周德、祝僮看了,拍手称妙。

注:(1)积善人家乐有余,有的作“庆有余”。

六、穷秀才妙对夺魁

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以至于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决心赴京城,再试一次。可是,由于路途遥远,秀才纵然历尽千辛万苦,日夜兼程赶路,谁料当他到达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大人,准他补考。

主考官出的题目,是要求他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上联。秀才听后,暗想“我何不把自己一路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一说,也好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于是脱口便说: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主考官一愕,心中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考生从十至一作一下联。秀才想,正好借此机会,把这些年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声说: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又以其他为题,出联求对,秀才皆能对答如流。于是,这一年状元的桂冠,就被这位穷秀才——联对高手夺走了。

七、南生考神童

一个叫南生的文人从南方来到河北高邑,听说这里出了个神童赵南星(1),有点不相信,他想:自古南方出才子,小小高邑,弹丸之地,能出什么神童?

南生打听到这个神童上下学都要从一家酒馆门前经过,于是来到这家酒馆,要了一蝶菜,烫了一壶酒,一边自斟自饮,一边心中打主意,有心要在这里考考北方的神童,让他出出丑,也好抖一抖南方人的威风。

天上沥沥下着春雨,过不多时,鱼里走来一个不满三尺高的小孩,上身穿粗布棉袄,下身穿单裤,头上戴顶破草帽。店小二告诉他,来的就是赵南星。南生一看,心想:我还以为赵南星是位少爷,原来是个穷小子。于是更瞧不起他了。南生翘起二朗腿,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指着赵南星摆摆手说:“过来,过来!”

赵南星一愕,见一个陌生人叫他,便慢慢地走到门钱,深鞠一躬说:“先生,有何指教?”

“你是赵南星?”

“正是学生。”

“人称你是神童,善于对句?”

“神童不敢,对句倒无妨。”

南生一听。暗自冷笑,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于是摇头晃脑地说:“今天我要考考你,我出个上联,你来对,对得好,赏你一盅酒,对不出,须得从桌子底下爬过去,怎么样?”

赵南星听他出言不逊。并不生气也不还口,住是微微冷笑。

南生见他偶不答话,哈哈大笑地:“怎么样,不敢吗?”

赵南星眉毛一扬,高声答道:“好坏有别,何言不敢?”

“一个小叫花子,竟没有一点服气的意思。”南生心里暗想:“哼,今天我非要你钻桌子不可!”于是脱口年出上联:

穿冬衣戴夏帽糊涂春秋;

赵南星不亢不卑,接口就对:

生南方来北地什么东西。

南声听罢,火冒三丈,连声说:“不好,不好!”

赵南星说:“怎么不好,你上联含冬夏春秋,我下联对南北西东。”

南生一时惊呆,但依然强词夺理说:

你小小三尺顽童,竟敢如此出言不逊,成何体统?

赵南星针锋相对:

尔堂堂七尺须眉,企图让人身钻桌子,太不象话!

南生一听,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注:(1)赵南星(1550--1627年)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河北高邑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万历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他天性恢谐、幽默、博学多才。还多故事流传于世。

八、“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梁启超10岁那年,有一次随父亲到朋友家作客,刚进大门就被庭院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他偷偷地折了一枝,并掩掩遮遮的藏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举动被他父亲和朋友家人看到了。了朋友社宴款待他们父子。宴席上,梁启

超的父亲为儿子偷折杏枝的事惴惴不定,一心想不露声色地暗示儿子一番。为了活跃气氛,梁父当众对梁启超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果你对得上,而且对得好,方可开杯;否则,你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小启超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略显难色,但他转念一想,凭自己的才学,相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梁父略加思索,念出上联: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小启超听后一惊,稍顿,恍然大悟,但未显大惊失色,随口从从容容地对道: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众人听后,连声赞道“妙!妙!”

九、老笋不如心笋尖

从前,有个孩子名叫赖其尚,聪颖过人,小小年纪就迷上识字读书,还会吟诗作对,远近闻名。他九岁那年,有一州官慕名前往试探。州官找到正在玩耍的小赖,对他说:“听说你小小年纪就会吟诗作对,,今天我要考你一下如何?”

赖其尚转动一下明亮的眼睛,点了点头,有礼貌地说:“请大人出题!”

州官思索一下,吟出上联:

新姜哪有老姜辣;

语音刚咯,小赖从容回了下联:

老笋哪有新损尖。

州官一听,吃了一惊,原想通过出上联来个下马威,谁料反被小赖占了上风,也证实了这孩子智力超常,但还不死心,于是再出一上联:

剃刀虽利,难伐千年树木;

这上联的口气虽然缓和一些,但仍然有轻视的含意。赖其尚并不介意,沉思一会答道:

灯火本微,能烧万里江山。

州官听后,击掌叫好,连声说:“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学识,难得,难得,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啊!”

十、意哥巧对众秀才

相传,城内有个女孩,名叫意歌,非常聪明,小小年纪,琴棋书画,一教就会,到了12岁,文采学识,不逊书生。

当年,潭州新到一任太守,当地绅士周公权为太守接风,请了一帮秀才陪太守游岳麓山。周公权特请意歌同去助兴。

他们到了岳麓山抱黄洞的望山亭小憩。周公权陪太守说话,这时有一副美髯的人匆匆过来拜见两位大人。他是潭州的医博士,号称“美髯公”。周公权看他那副大胡子长得既可爱又有趣,便笑说:“我有个上句,未知博士能对否?”博士答道:“愿闻其详。”众秀才听说对对子,也都围拢过来。

周公权说:我的上句是:

博士拜时须拂地;

医博士站在那里冥思苦想,众秀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久未能对上。意歌站在一旁,一时技痒,望见亭上的旌旗长幕,有了下句,便说道:“我愿代博士对下句。”

周公权一见是她,喜上眉梢说:“好啊!”意哥对道:

群侯宴处幕侵天。

“好!”周公权第一个发出赞声。

意歌的对句工整,无可挑剔。只是当时文人讲究“上九潜龙易用”有才也不能过分张扬。意歌初出茅庐,就冒然对句,那末潭州城里众才子的面子往哪儿放?秀才蒋田第一个站出来,准备给这个不知深浅的小丫头一个难堪,让她知道山外有山,什么叫做学海无涯?

蒋田踱到意歌面前,盯了她好一会儿,才慢慢地说:“我有一上句,你能对吗?”意歌是“初生之犊不怕虎”,虽知来者不善,因事前奉命要趁机表现一番,于是不卑不亢说:“请讲。”

蒋天伸手一指意歌的脸说:

冬瓜霜后频添彩;

这是针对意歌脸上略施薄粉而出的,含有侮辱之意。众人听了,不禁哄堂大笑。

意歌不慌不忙地上前几步,突然一把抓住蒋田的褐色长衫。蒋田大惊失色,连忙叫起来:“你要干什么?”

意歌一笑,顺口道:

木枣秋来也著绯。

说完一抖手,甩开他的衣衫,转身回到原处。蒋田称她是“冬瓜”,意歌叫他为“木枣”,一还一扳,弄得蒋田满脸通红,尴尬不已。

这时,又见一个秀才过来,手指江边,只见竹屋茅舍,有个渔夫正拎着两条大鱼往家里走去。秀才即景出了上句:

双鱼入深巷;

话音刚落,意歌应声答道:

尺素寄谁家。

接着,不时有秀才走上来,出句难为意歌,她一一沉着应对,流畅自如。众秀才渐渐地对女孩子心生敬意。

太首在旁边看了多时,见意歌不仅长得眉清目秀,粉面桃腮,而且才思敏捷,博学多智,便说道:“你能对我的句子吗?”

意歌拜道:“大人学博才高,小女子不敢。只是大人既有鸣,小女自不敢不从。”

太守出了上句:

朱衣使,引登青障;

意歌略一思索对道:

红袖人,扶天下白云。

太守喜道:“好,对得好!”

此次游宴,意歌一鸣惊人,名誉湘东,潭州城内文人秀才,无不心悦诚服。

十一、单人独马一杆枪

田汉(一八九八--一九六八),湖南长沙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诗人。《义勇军进行曲》的词,就是他作的。

田汉从小聪明好学,喜欢作诗联对。他的家,在长沙果园处。当地,正好是果园河与麻林河汇合处,人称“双江口”。

有一年,一个外地文人游历到此,一时心血来潮,提笔在双江口附近,写下了半边对联:

二河两岸双江口;

上联是由三个名词“河”、“岸”、“江口”组成,每个名词前面,都是数词!“二”的意思,又与地名相符。要对下联,有一定难度,当时,许多人都对不上。年仅十一岁的田汉,看了上联,随即对出了下联:

单人独马一杆枪。

下联不但对仗工整,且写意深刻,表现出少年田汉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联中“单”、“独”、“一”与上联的“二”“两”、“双”一样,也是三个名词前的数词,又都是“一”的意思。

十二、三元及第墨

蔡和森( 一八九五——一九三一) ,湖南双峰县人。一九一八年,他和毛泽东等, 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一九二O年留法。

蔡和森从小聪明好学,思维敏捷,对答如流,名闻遐迩。八岁那年,有一天,他到文具店买墨。文具店的老板,要考考他的才学。老板说:“我出上联给你对,对上了,我送你一锭墨。”小和森点点头。

老板出的上联:

小学生买墨,三元及第;

小和森稍稍思考,即对出下联:

大老板经商,四季发财。

老板听了很高兴,连声叫好。因为下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很合老板经商发财的心意。老板不食诺言,立刻送给小和森一锭上等的“三元及第”墨。

十三、郭沫若幼年巧对

郭沫若(一八九二——一九七八),四川乐山人。是位诗人、文学家。

郭沫若六岁那年,在私塾念书。一天,先生钓鱼回来,在黑板上写了“钓鱼”两个字,向学生索对。郭沫若刚好前不久,看了木偶戏《杨香打虎》,灵感一来,不禁脱口对出“打虎”。先生拍案叫好。事后,先生对郭沫若的父亲说:”你的儿子出口不凡,将来必成大器。“

一天,私塾先生外出,郭沫若和同学数人,翻墙而过,偷摘墙外民家树上的鲜桃。此事暴露后,先生责备学生,并二追查,学生害怕先生罚打手心,没有人敢承认。先生无奈,只好泛泛地教戒学生一番,并出了上联,叮咛学生应对,对上了,可免于处罚。先生出的上联: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郭沫若才思敏捷,凝神片刻,即大声对出:

他年攀枝步蟾宫,必定有我!

对仗自如,气势不凡。先生听了,欣喜万分,转怒为喜,大加赞赏。因此,不仅郭沫若免于处罚,就连其他几个学生也免罚了。

十四、智讨风筝

蔡锷(一八八二——一九二六)字松坡,湖南宾庆(今邵阳市)人。民国初反袁将领。他于一九一五年十二一月,在云南发动护国军起义,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蔡锷将军出身贫寒,小时候,没钱上学堂求学,只好自己在家刻苦自学,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了不起的才华。

有一次,蔡锷和小伙伴们,外出放风争,玩得正高兴时,风筝断了线,掉进了知府家的花园中,小伙伴们都不敢去要,唯有蔡锷不怕,他翻过花园的围墙,跳进园中,准备捡回风筝。正好知府在园中散步,看见一个小孩跳进来,便叫家人上前驱赶。蔡锷大声嚷道:“我的风筝掉到这儿了!”知府向周围扫视一番,果然发现,小亭子旁边,有个断了线的风筝,也就消了怒气,慢悠悠地说:“如果你能对得上我出的对子,风筝就还给你。”

蔡锷—扬头,自信地说:“对就对,你快出上联,我们还等着呢!”

知府皱着眉头,正在思索,忽见墙外,又冒出几个小脑袋。他触景生情,马上吟出一句上联

童子六七人,无如尔狡;

这上联的意思是:在这六、七个孩子中,数你心眼最多。蔡锷一听,立即对出下联:

知府二千石,唯有公......

蔡锷故意留下一个字,不说出来,并调皮地贬了眨眼睛说:“我已想好两个字,现在,由你来挑。如果你还我风筝,那就对。‘唯有公廉’,如果不还,那我只好对‘唯有公贪’了。”

知府没有想到,一个小孩子,竟如此足智多谋。面对这一“廉”一“贪”的选择,他只好将风筝送还给蔡锷。

十五、鲁迅幼年对句

鲁迅( 一八八一--一九三六年)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幼年,在私塾念书时,不但非常勤奋,而且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融汇贯通、灵活运用。有一次,私塾先生上对句的课,出了个上句:

独角兽

要同学对。有的同学对“两头蛇”,有的对“三脚蟾”,有的对“八脚虫”,“九头鸟“等等,先生都不满意。鲁迅根据读过的《尔雅》(1)中的句子,对了:

比目鱼

先生连连点点头。说:“很好!‘独’不是数,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却有双的意思。”

又一次,先生出了上句:

陷兽入井中;

鲁迅又根据《尚书》(2)里“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对了个受先生赞赏的下句:

放牛归林野。

鲁迅先生,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对句基础,所以,在他以后所写的诗文中,往往穿插了许多精采的对句。如《自嘲》中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中的:

坟坛冷落将军岳;

梅鹤凄凉处士林。

《无题》中的:

血沃中原肥劲草;

寒凝大地发中华。等等。

注:(1)尔雅:书名。解释经文和古代文物的一部古书,也是中国第一部字书。列为十三经之一注:

(2)尚书:书名。也称“书经”,是我国最古之史料,列为十三经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

全文共 1689 字

+ 加入清单

1.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

上联 白天没吊事

下联 夜里吊没事

横批 无比痛苦

2.苏东坡到某染布访染布,被认出,求对联一幅。

苏东坡写到:

上联:不论粗细长短,一律欣然接受;

下联: 且看干进湿出,只论深浅要钱。

横批:好色者来。

3.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除夕夜,这位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 过淡泊年”。村上有位老学者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 成了:“早行节俭事 免过淡泊年”。

4. 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这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心想: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不一会儿,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员外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5.古时候,有一人家十分迷信,凡事都要讨个吉利。大年三十晚上, 父亲和两个儿子商议说:“堂上要贴一副新春联,现在咱们每人说一句吉利话,凑出一副春联来。”两个儿子点头称是。父亲先捋着胡须念道:“今年好!”大儿子想了想也念道:“倒霉少。”二儿子接着又念道:“不得打官司!”念完了,大家称赞了一番,就由父亲执笔,写了一条没加标点的长幅,贴在堂屋的正中。邻居们来拜年。一进门,看见那副春联,大声念道:“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6.曾经在铁路施工队一线施工,一年春节将至,因抢进度,保工期,故施工队决定节日加班,突击生产。

寒风瑟瑟,草木枯黄,万物萧条,虽然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可施工驻地却冷冷清清,少了些气氛,缺了点年味。恰巧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某校老师利用严谨、公正的对联幽他人一默的故事,深受启发,于是在自己所住的电、钳、车、焊等工种繁多的综合班门上草书对联一幅:

上联:架银线送光明点点焊焊

下联:精心车细工琢敲敲打打

横批:样样精通

此联一贴出,顿觉简陋的施工板房生动了不少,多了些喜庆的气氛。

各工班见了,纷纷来讨,于是按萝卜挖坑,给他们各送一幅。

汽车班的上联为:手里端着盘子脚下踩着轮子

下联是:嘴里惦着孩子心里想着妻子

横批:子子不倦

挖掘机班的上联:举臂试天高

下联:俯身探地厚

横批:熟知深浅

推土机班的上联:推凸平凹踏平不毛之地

下联:碾细压实筑起万里长基

横批:修理地球

技术组上联:手提望远镜(水准仪)肩扛红缨枪(滑杆)

下联:左手抡大锤右手插木桩

横批:划清界线

虽不工整严谨,但也无伤大雅,各工班皆曰:“权当红纸一张,贴到门上图个红火热闹吧!”

平时少见笑容的食堂管理员胖子也笑眯眯的来了,“给俺也来一幅”憨态可掬。一看到他,我便想起了前天买辣子鸡块时碗里的两个鸡头一个鸡屁股,心里十分憋气,于是借机逗他一逗,提笔送他一幅,上联:猪炖粉条少肉,下联:清水萝卜缺油,横批:难以下咽。胖子一看,面似猪肝,眼赛铜铃,狠狠一句“什么玩意!”摔门而去,我掩口而笑,心里一阵恶作剧后的惬意,爽啊!

正在得意之余,忽听咣当一声,工地现场领工员手提扫帚踹门而入,二话不说,直奔我挥舞而来。原来我送他的一幅上联是:日晒雨淋浑不怕,下联:风吹雨打更精神,横批:脸黑皮厚!一看这阵势,我自知不好,便夺门而逃,就听身后一阵跺脚咬牙之声:

“小子,你等着,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哎,都是这对联闹得!

7.某大学有相邻三个寝室,a室人好“麻”,b室人喜烟,c室人好酒。

所以a室被称为“麻馆”,b室被称为“烟馆”,c室被称为“酒馆”。一日有好事者夜间给三个寝室贴了三幅对联:

a室上联为“修我长城”,下联为“爱我中华”,横批为“不玩不行”。

b室的上联为“日照小屋生紫烟”,下联为“烧尽口袋所有钱”,横批为“随地吐痰”。

c室上联为“举寝食粥酒常喝”,下联为“莫使金樽空对月”,横批为“一喝就多”。

期末后,学校对这三个寝室进行了“三查”,三个寝室的人不仅被抓了补考还受了处分,又有好事者在夜间偷着给三个寝室贴了对联:

a室的上联为“不修长城非好汉”,下联为“修了长城输一万”横批为“一群傻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趣味对联故事15则

全文共 817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趣味对联是指对一幅对联而很有趣,谐趣联用途广泛。它或褒扬、或鞭挞;或讽刺、或赞美;或鼓励、或自勉…… 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一、南生考神童

一个叫南生的文人从南方来到河北高邑,听说这里出了个神童赵南星(1),有点不相信,他想:自古南方出才子,小小高邑,弹丸之地,能出什么神童?

南生打听到这个神童上下学都要从一家酒馆门前经过,于是来到这家酒馆,要了一蝶菜,烫了一壶酒,一边自斟自饮,一边心中打主意,有心要在这里考考北方的神童,让他出出丑,也好抖一抖南方人的威风。

天上沥沥下着春雨,过不多时,鱼里走来一个不满三尺高的小孩,上身穿粗布棉袄,下身穿单裤,头上戴顶破草帽。店小二告诉他,来的就是赵南星。南生一看,心想:我还以为赵南星是位少爷,原来是个穷小子。于是更瞧不起他了。南生翘起二朗腿,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指着赵南星摆摆手说:“过来,过来!”

赵南星一愕,见一个陌生人叫他,便慢慢地走到门钱,深鞠一躬说:“先生,有何指教?”

“你是赵南星?”

“正是学生。”

“人称你是神童,善于对句?”

“神童不敢,对句倒无妨。”

南生一听。暗自冷笑,年纪不大口气不小。于是摇头晃脑地说:“今天我要考考你,我出个上联,你来对,对得好,赏你一盅酒,对不出,须得从桌子底下爬过去,怎么样?”

赵南星听他出言不逊。并不生气也不还口,住是微微冷笑。

南生见他偶不答话,哈哈大笑地:“怎么样,不敢吗?”

赵南星眉毛一扬,高声答道:“好坏有别,何言不敢?”

“一个小叫花子,竟没有一点服气的意思。”南生心里暗想:“哼,今天我非要你钻桌子不可!”于是脱口年出上联:

穿冬衣戴夏帽糊涂春秋;

赵南星不亢不卑,接口就对:

生南方来北地什么东西。

南声听罢,火冒三丈,连声说:“不好,不好!”

赵南星说:“怎么不好,你上联含冬夏春秋,我下联对南北西东。”

南生一时惊呆,但依然强词夺理说:

你小小三尺顽童,竟敢如此出言不逊,成何体统?

赵南星针锋相对:

尔堂堂七尺须眉,企图让人身钻桌子,太不象话!

南生一听,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注:(1)赵南星(1550--1627年)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河北高邑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万历进士。官至吏部尚书。他天性恢谐、幽默、博学多才。还多故事流传于世。

二、八岁孩子“封”秀才

古时候,有个孩子名叫甄广才,出身贫苦家庭,祖辈世代务农。小甄从小博览群书。八岁那年到城里参加乡试。应试的那天,下着毛毛雨,他父亲背着他进考场。在场的主管监考官看见,以为是来看热闹的,便叫你将他们父子轰出去,他父亲解释说:“大人,我是送儿子来应考的。”主考官朝他们父子扫视一眼,随口训斥道:

子把父当马,成何体统?

甄广才接口就答:

父望子成龙,理所当然!

主考官一听,暗想,这不是一副工工整整的对联吗?仔细一看,这孩子眉宇清秀,两眼明澈,从心眼里高兴,于是亲自抱他下地,牵他进考场。主考官问他:“你会对句吗?”甄广才两手一合,腰身微微一躬:“大人,请出题。”这时正值天寒地冻的隆冬,主考官手里抱着一个火炉便说道:

炉捧胸前暖;

甄广才不家思索地随口答道:

风吹背后凉。

主考官一听,惊喜不已,觉得站在自己面前的不是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而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于是又出个上联: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主考官话音刚落,甄广才就对出下联:

荷出水面,珠笔点天文。

经过这样一串的对答,在场的考生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不如。主考官乐得连声称赞:“真神童也,真神童也!”当场就“封”甄广才为秀才。

三、李调元幼年趣对

享有“蜀中才子”之称的李调元(一七三四--?)绵州(今四川绵阳)人。清乾隆年间进士。是当时的文学家,戏曲理论家。

孩童时代的李调元,就能吟诗作对。有一年夏天,李调元家中,来了许多客人,其中,不少是蜀中名流。有一位名流,曾听李调元的父亲说过,李调元从小就能诗,善对,但持怀疑,不大相信。恰好当时,李调元站在他父亲旁边,他要当场试一试。是时,天气炎热,客人们一边摇扇,一边吸烟。这位名流,便以当时情景,出了上联,要李调元对出下联。联文是:

吸烟摇扇,目前风云聚会;

上联一出,客人们交头接耳,议论此联难对,李调元的父亲,也要求这位客人,改出其他好对的联。不料,李调元在稍加思考后,朗声地对道:

屙尿打屁,胯下雷雨交加。

联才对毕,顿时哄堂大笑。此联虽不雅,但舍此难对。满座客人都为李调元应对之快,啧啧称奇。

不久,李调元上学了。当时,他生了一身疥疮,上课时,不停地搔痒,先生看见了,笑着戏出一联:

抓抓痒痒,痒痒抓抓。不抓不痒,不痒不抓。越抓越痒,越痒越抓;

李调元听后,既难为情,又很气愤,顿时忘了尊卑,对着先生随口便道: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事后,李调元深感自己,一时冲动而出言不逊,对不起先生,立即向先生赔礼道歉。晚年,他将此事告诉儿孙,要他们引以为戒。

四、出口成对结朋友

清朝咸丰年间,湖南平江有个李姓秀才,才思敏捷,又好吟诗作对,可是恃才傲物,谁也不放在眼里。一夭黄昏,外地一个姓刘的秀才,路过他家门口,想上门投宿。李秀才见来人面色黝黑,衣衫槛褛,便轻蔑地摇头说:

树大杈多,不宿无毛之鸟;

刘秀才听出是嘲笑自己,便应声答道:

滩平水浅,难藏有角蛟龙。

说罢,掉头就走。李秀才出乎意外地受到奚落,心中恼火,连忙追上去,请他回来。刘秀才躬身问道:“先生贵姓?”李秀才得意地说:

骑青牛,过函谷,老子姓李;

然后,他反问刘秀才:“您贵姓”刘秀才不卑不亢地答道:

斩白蛇,兴汉室,高祖姓刘。

李秀才一愣,他万万没料到,这个赤脚蓬头的穷秀才,居然满腹文采,应对自如,便请他进屋留宿。

第二天,李秀才因不甘认输,特邀请刘秀才出门散步,想趁机出点难题把他难住。他们两人刚出门口,就传来一阵唱戏的锣鼓声。李秀才急忙吟道:

搭东台,唱西游,南腔北调;

刘秀才也不含糊,脱口而出:

播春种,育夏秧,秋收冬藏。

他们继续往前走,路过一片果园时,李秀才又吟出:

湖北广柑,皮甜带苦瓤酸;

刘秀才立即对上:

海南胡椒,叶臭花香籽辣。

他们正往前走,来到一座石板桥上,看到鸡、犬足痕,李秀才见景生情,马上又出一上联:

鸡犬过石桥,一路梅花竹叶;

刘秀才看到桥下河中,时有龟蛇蠕动,便对了下联:

龟蛇浮水面,两件玉带荷包。

这时,正巧一叶扁舟,从桥下穿过,李秀才又抢先吟道:

船小如梭,横织江中锦绣;

刘秀才眺眼远望,见远处江岸高塔矗立,对出:

塔尖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一路上,两人你唱我和,不知对了多少回合,李秀才一直没有难倒刘秀才,终于醒悟过来,才知道,天下有学向的人多的是,自己恃才傲物是不应该的,更不能以貌取人,不禁为自己曾轻视刘秀才感到惭愧。于是决定,诚心诚意和刘秀才结为朋友,并为他饯行。席间,李秀才又吟出一上联:

出门远观山山翠;

刘秀才也很佩服李秀才的文才,很高兴能结交这个新朋友,马上回了下联:

朋友相送月月亲。

此后,两人的友谊愈来愈深,成为忘年之交。

五、祝枝山除夕写无字联

吴中才子祝枝山,为访唐伯虎,到了杭州,转眼到了岁除。在杭州,他住在周文宾府上。除夕夜,当祝枝山听说,杭州人贴无字联,取一年无事的风俗后,大笑道:“杭州人但求没事,我偏要教他们有事。”说罢,趁着酒兴,带著周德、祝僮,到外面去写无字联。他们三人到了街上,只见家家户户的无字联,都已贴齐。走到一家门口,周德介绍说:“这是积善人家,常行好事,是杭州有名的善人。”祝枝山提笔在无字联上写: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乐有余。(1)

祝枝山写过几家后,走进一条小弄,经过一小户人家,听见里面夫妻二人正闹口角,因男人外出一年,回家后,女人见他囊内无钱,哭闹起来,不许他吃年夜饭,也不准亲近孩子。当发现男人裤袋中,藏有一串金戒指时,马上又亲亲乐乐,张罗吃“合家欢”。祝枝山以此为题材,在他家的无字联上写:

囊内无钱,休想饮食男女;

袋中有物,便成柴米夫妻。

祝枝山一路写来,到了一户漆黑墙门前,门上贴的洒金瑚珊纸,两扇侧门,也贴着略短一些的朱砂笺。周德说出,这户主人如何霸道,劝祝枝山不要写。祝枝山说:“原来如此,我偏要送他两副对联。祝枝山在大门的洒金瑚珊纸联上写了: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在他的侧门的朱砂笺上写了:

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悲伤。

这两副联,读时断句不同,意思便完全相反。周德、祝僮看了,拍手称妙。

注:(1)积善人家乐有余,有的作“庆有余”。

六、穷秀才妙对夺魁

相传明朝时,有个穷秀才颇有才学。但因当时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以至于屡试不中。过了一年,又到开科考试了,他听说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于是打点行装,决心赴京城,再试一次。可是,由于路途遥远,秀才纵然历尽千辛万苦,日夜兼程赶路,谁料当他到达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主考大人,准他补考。

主考官出的题目,是要求他用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上联。秀才听后,暗想“我何不把自己一路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一说,也好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于是脱口便说: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主考官一愕,心中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考生从十至一作一下联。秀才想,正好借此机会,把这些年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声说: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主考官听罢,连连称妙。又以其他为题,出联求对,秀才皆能对答如流。于是,这一年状元的桂冠,就被这位穷秀才——联对高手夺走了。

七、愧添门联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代词宗,他的词,开豪放派之先河,对后代影响深远。他的诗文,书法,造诣很深,成就超过了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是北宋“三苏”中的佼佼者。

苏东坡是四川眉山人,自幼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八岁时,曾因纠正老师的错误,令老塾师刘微之自惭形秽。十一岁时,写了著名的《黠鼠赋》。从此,名闻遐迩,常常受到称赞。

少年的东坡,有点名气之后,不禁沾沾自喜,有些飘飘然了。有一年除夕,他的父亲,叫他写一副对联。他乘兴写了: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这样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

几天后,来了一位白发老翁,手持小书一本,口称:“特来向苏公子求教。”苏东坡看到有人上门求教,心里很欢喜。不料,接过老翁的小书,打开一看,不禁呆了,因为,书上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老翁笑道:“请苏公子赐教。”

苏东坡顿时面红耳赤,只得认错,“请老爷爷原谅,小生一时狂言。”经过这次教训,苏东坡才明白,世界很大,学问似海,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他感到十分惭愧,拜谢老翁之后,便提笔到门口,在上下联前,各添两个字。把原对联改成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以后,苏东坡立志发愤学习,苦读,并虚心求教,终于成为一代大文豪。

八、“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梁启超10岁那年,有一次随父亲到朋友家作客,刚进大门就被庭院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他偷偷地折了一枝,并掩掩遮遮的藏在宽大的袖筒里。谁知他的这一举动被他父亲和朋友家人看到了。了朋友社宴款待他们父子。宴席上,梁启

超的父亲为儿子偷折杏枝的事惴惴不定,一心想不露声色地暗示儿子一番。为了活跃气氛,梁父当众对梁启超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果你对得上,而且对得好,方可开杯;否则,你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小启超不知父亲的用意,毫无思想准备,略显难色,但他转念一想,凭自己的才学,相信不会出丑,于是满口答应。梁父略加思索,念出上联: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小启超听后一惊,稍顿,恍然大悟,但未显大惊失色,随口从从容容地对道: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众人听后,连声赞道“妙!妙!”

九、老笋不如心笋尖

从前,有个孩子名叫赖其尚,聪颖过人,小小年纪就迷上识字读书,还会吟诗作对,远近闻名。他九岁那年,有一州官慕名前往试探。州官找到正在玩耍的小赖,对他说:“听说你小小年纪就会吟诗作对,,今天我要考你一下如何?”

赖其尚转动一下明亮的眼睛,点了点头,有礼貌地说:“请大人出题!”

州官思索一下,吟出上联:

新姜哪有老姜辣;

语音刚咯,小赖从容回了下联:

老笋哪有新损尖。

州官一听,吃了一惊,原想通过出上联来个下马威,谁料反被小赖占了上风,也证实了这孩子智力超常,但还不死心,于是再出一上联:

剃刀虽利,难伐千年树木;

这上联的口气虽然缓和一些,但仍然有轻视的含意。赖其尚并不介意,沉思一会答道:

灯火本微,能烧万里江山。

州官听后,击掌叫好,连声说:“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学识,难得,难得,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啊!”

十、意哥巧对众秀才

相传,城内有个女孩,名叫意歌,非常聪明,小小年纪,琴棋书画,一教就会,到了12岁,文采学识,不逊书生。

当年,潭州新到一任太守,当地绅士周公权为太守接风,请了一帮秀才陪太守游岳麓山。周公权特请意歌同去助兴。

他们到了岳麓山抱黄洞的望山亭小憩。周公权陪太守说话,这时有一副美髯的人匆匆过来拜见两位大人。他是潭州的医博士,号称“美髯公”。周公权看他那副大胡子长得既可爱又有趣,便笑说:“我有个上句,未知博士能对否?”博士答道:“愿闻其详。”众秀才听说对对子,也都围拢过来。

周公权说:我的上句是:

博士拜时须拂地;

医博士站在那里冥思苦想,众秀才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久未能对上。意歌站在一旁,一时技痒,望见亭上的旌旗长幕,有了下句,便说道:“我愿代博士对下句。”

周公权一见是她,喜上眉梢说:“好啊!”意哥对道:

群侯宴处幕侵天。

“好!”周公权第一个发出赞声。

意歌的对句工整,无可挑剔。只是当时文人讲究“上九潜龙易用”有才也不能过分张扬。意歌初出茅庐,就冒然对句,那末潭州城里众才子的面子往哪儿放?秀才蒋田第一个站出来,准备给这个不知深浅的小丫头一个难堪,让她知道山外有山,什么叫做学海无涯?

蒋田踱到意歌面前,盯了她好一会儿,才慢慢地说:“我有一上句,你能对吗?”意歌是“初生之犊不怕虎”,虽知来者不善,因事前奉命要趁机表现一番,于是不卑不亢说:“请讲。”

蒋天伸手一指意歌的脸说:

冬瓜霜后频添彩;

这是针对意歌脸上略施薄粉而出的,含有侮辱之意。众人听了,不禁哄堂大笑。

意歌不慌不忙地上前几步,突然一把抓住蒋田的褐色长衫。蒋田大惊失色,连忙叫起来:“你要干什么?”

意歌一笑,顺口道:

木枣秋来也著绯。

说完一抖手,甩开他的衣衫,转身回到原处。蒋田称她是“冬瓜”,意歌叫他为“木枣”,一还一扳,弄得蒋田满脸通红,尴尬不已。

这时,又见一个秀才过来,手指江边,只见竹屋茅舍,有个渔夫正拎着两条大鱼往家里走去。秀才即景出了上句:

双鱼入深巷;

话音刚落,意歌应声答道:

尺素寄谁家。

接着,不时有秀才走上来,出句难为意歌,她一一沉着应对,流畅自如。众秀才渐渐地对女孩子心生敬意。

太首在旁边看了多时,见意歌不仅长得眉清目秀,粉面桃腮,而且才思敏捷,博学多智,便说道:“你能对我的句子吗?”

意歌拜道:“大人学博才高,小女子不敢。只是大人既有鸣,小女自不敢不从。”

太守出了上句:

朱衣使,引登青障;

意歌略一思索对道:

红袖人,扶天下白云。

太守喜道:“好,对得好!”

此次游宴,意歌一鸣惊人,名誉湘东,潭州城内文人秀才,无不心悦诚服。

十一、单人独马一杆枪

田汉(一八九八--一九六八),湖南长沙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诗人。《义勇军进行曲》的词,就是他作的。

田汉从小聪明好学,喜欢作诗联对。他的家,在长沙果园处。当地,正好是果园河与麻林河汇合处,人称“双江口”。

有一年,一个外地文人游历到此,一时心血来潮,提笔在双江口附近,写下了半边对联:

二河两岸双江口;

上联是由三个名词“河”、“岸”、“江口”组成,每个名词前面,都是数词!“二”的意思,又与地名相符。要对下联,有一定难度,当时,许多人都对不上。年仅十一岁的田汉,看了上联,随即对出了下联:

单人独马一杆枪。

下联不但对仗工整,且写意深刻,表现出少年田汉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联中“单”、“独”、“一”与上联的“二”“两”、“双”一样,也是三个名词前的数词,又都是“一”的意思。

十二、三元及第墨

蔡和森( 一八九五——一九三一) ,湖南双峰县人。一九一八年,他和毛泽东等, 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一九二O年留法。

蔡和森从小聪明好学,思维敏捷,对答如流,名闻遐迩。八岁那年,有一天,他到文具店买墨。文具店的老板,要考考他的才学。老板说:“我出上联给你对,对上了,我送你一锭墨。”小和森点点头。

老板出的上联:

小学生买墨,三元及第;

小和森稍稍思考,即对出下联:

大老板经商,四季发财。

老板听了很高兴,连声叫好。因为下联不但对仗工整,而且很合老板经商发财的心意。老板不食诺言,立刻送给小和森一锭上等的“三元及第”墨。

十三、郭沫若幼年巧对

郭沫若(一八九二——一九七八),四川乐山人。是位诗人、文学家。

郭沫若六岁那年,在私塾念书。一天,先生钓鱼回来,在黑板上写了“钓鱼”两个字,向学生索对。郭沫若刚好前不久,看了木偶戏《杨香打虎》,灵感一来,不禁脱口对出“打虎”。先生拍案叫好。事后,先生对郭沫若的父亲说:”你的儿子出口不凡,将来必成大器。“

一天,私塾先生外出,郭沫若和同学数人,翻墙而过,偷摘墙外民家树上的鲜桃。此事暴露后,先生责备学生,并二追查,学生害怕先生罚打手心,没有人敢承认。先生无奈,只好泛泛地教戒学生一番,并出了上联,叮咛学生应对,对上了,可免于处罚。先生出的上联: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郭沫若才思敏捷,凝神片刻,即大声对出:

他年攀枝步蟾宫,必定有我!

对仗自如,气势不凡。先生听了,欣喜万分,转怒为喜,大加赞赏。因此,不仅郭沫若免于处罚,就连其他几个学生也免罚了。

十四、智讨风筝

蔡锷(一八八二——一九二六)字松坡,湖南宾庆(今邵阳市)人。民国初反袁将领。他于一九一五年十二一月,在云南发动护国军起义,又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蔡锷将军出身贫寒,小时候,没钱上学堂求学,只好自己在家刻苦自学,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了不起的才华。

有一次,蔡锷和小伙伴们,外出放风争,玩得正高兴时,风筝断了线,掉进了知府家的花园中,小伙伴们都不敢去要,唯有蔡锷不怕,他翻过花园的围墙,跳进园中,准备捡回风筝。正好知府在园中散步,看见一个小孩跳进来,便叫家人上前驱赶。蔡锷大声嚷道:“我的风筝掉到这儿了!”知府向周围扫视一番,果然发现,小亭子旁边,有个断了线的风筝,也就消了怒气,慢悠悠地说:“如果你能对得上我出的对子,风筝就还给你。”

蔡锷—扬头,自信地说:“对就对,你快出上联,我们还等着呢!”

知府皱着眉头,正在思索,忽见墙外,又冒出几个小脑袋。他触景生情,马上吟出一句上联

童子六七人,无如尔狡;

这上联的意思是:在这六、七个孩子中,数你心眼最多。蔡锷一听,立即对出下联:

知府二千石,唯有公......

蔡锷故意留下一个字,不说出来,并调皮地贬了眨眼睛说:“我已想好两个字,现在,由你来挑。如果你还我风筝,那就对。‘唯有公廉’,如果不还,那我只好对‘唯有公贪’了。”

知府没有想到,一个小孩子,竟如此足智多谋。面对这一“廉”一“贪”的选择,他只好将风筝送还给蔡锷。

十五、鲁迅幼年对句

鲁迅( 一八八一--一九三六年)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幼年,在私塾念书时,不但非常勤奋,而且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融汇贯通、灵活运用。有一次,私塾先生上对句的课,出了个上句:

独角兽

要同学对。有的同学对“两头蛇”,有的对“三脚蟾”,有的对“八脚虫”,“九头鸟“等等,先生都不满意。鲁迅根据读过的《尔雅》(1)中的句子,对了:

比目鱼

先生连连点点头。说:“很好!‘独’不是数,但有单的意思,‘比’也不是数,却有双的意思。”

又一次,先生出了上句:

陷兽入井中;

鲁迅又根据《尚书》(2)里“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对了个受先生赞赏的下句:

放牛归林野。

鲁迅先生,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对句基础,所以,在他以后所写的诗文中,往往穿插了许多精采的对句。如《自嘲》中的: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中的:

坟坛冷落将军岳;

梅鹤凄凉处士林。

《无题》中的:

血沃中原肥劲草;

寒凝大地发中华。等等。

注:(1)尔雅:书名。解释经文和古代文物的一部古书,也是中国第一部字书。列为十三经之一注:

(2)尚书:书名。也称“书经”,是我国最古之史料,列为十三经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搞笑对联的故事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次,解缙游山口渴,走进一家草庐要茶喝。一位白发老人问他是何人,解缙出口答道:“吾解缙解元是也。”

老人笑道:“你就是号称神童、善对对联的解缙?想喝茶,好,请你先对下联。”

解缙说:“老丈请讲!”

老人即出句道:

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解缙一听,觉得这三个解字连用,还真不易对出。茶且慢喝,先聊了起来,他得知老人姓乐,过去是朝廷乐府的官员,又见壁上挂着七弦琴,便说:“请老丈抚琴,我自有对。”

“好!好!”老人取琴,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解缙笑着说:“请听下联!”接着高声念道:

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

“妙!妙!绝妙!”老人赞不绝口,于是捧了上好的清茶让解缙品尝。

原来,老丈出句的“解解解”三字,三音三义:第一个是动词,解除的意思;第二个是解缙的姓;第三个是解缙的身份,解元。

解缙对句的“乐乐乐”三字,也是三音三义,恰好与“解解解”为对:第一个是动词,喜欢的意思;第二个是老丈的姓;第三个是指老人的身份,乐府,在乐府供职的人。巧出巧对,留下一则联坛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