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
3918作文
901更多相似作文
篇1:老辣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是
词语:老辣 拼音:lǎo là
基本解释
◎ 老辣 lǎolà
[be efficient but unscruplous] 老练刚劲
歌行中悲愤慷慨苦硬老辣者,乃似卢仝、 刘义。—— 刘克庄《跋赵?诗卷》
引证解释
1. 《宋史·晏敦复传》:“ 敦? 为?官,?直敢言。会 秦? 主和议, 敦? 廷争甚力。 ? 使人劝其曲从, 敦? 曰:‘吾?桂之性,到老愈辣,请勿言。’”后遂以“老辣”喻办事老练厉害。 茅盾 《子夜》五:“ 荪甫 是铁铸的人儿,办事敏捷而又老辣。”
2. 指文辞老练刚劲。 宋 刘克庄 《赵?诗卷题跋》:“歌行中悲愤慷慨苦硬老辣者,乃似 卢仝 、 刘义 。” 明 李东阳 《杂记·杜诗》:“老辣,如:‘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3. 指文辞老练犀利。 锺敬文 《记找鲁迅先生》:“? 鲁迅 ?态度从容。虽不露笑脸,却自然可亲,不像他老人家手写的文章那样老辣。”
篇2:坚韧不拨是不是褒义词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坚韧不拔,褒义词,韧:柔软而结实。拔:移动。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
一、成语解释
【成语】: 坚韧不拔
【拼音】: jiān rèn bù bá
【解释】: 坚:坚定;韧:柔韧。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举例造句】: 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
【近义词】: 坚强不屈、坚定不移
【反义词】: 摇摆不定、举棋不定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意志坚定
二、成语典故
1.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丁玲《杜晚香·根深叶茂》:“是开天辟地、坚苦卓绝、坚韧不拔,从斗争中取得胜利、从斗争中享受乐趣的北大荒人。”
3.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三、名言诗句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法国画家安格尔 《安格尔论艺术》
要做到坚韧不拔,最要紧的是坚持到底。——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坚韧不拔名言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而是因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 拉蒂默
任何人只要注意观察和坚韧不拔,便会不知不觉地成为天才。—— 英国小说家布尔沃·利顿
力量并非是体力的代名词,真正的力量是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产生的。—— 阿拉伯学者阿卜杜拉·侯赛因
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条件。—— 澳大利亚科学家贝弗里奇的名言
曲折,在人生的旅途中难以避免。面对曲折,有人失去了奋进的勇气,熄灭了探求的热情,而有人却确立了进取的志向,鼓起了前进的风帆,从而磨练出坚韧不拔的性格。——
Great works are performed not by strength , but by perseverance.——Samuel Johnson
完成伟大的事业不在于体力,而在于坚韧不拔的毅力。—— 英国作家和评论家塞缪尔·约翰逊
篇3:不遗余力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不遗余力是褒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不遗余力
【色彩】褒义
【读音】bù yí yú lì
【释义】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二、成语造句
1) 只要是朋友有需要的地方,他都会不遗余力地伸出援助之手。
2) 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他不遗余力地作准备。
3) 今年我们要把整个球场都跑起来,自始至终,不遗余力。
4) 由于他不遗余力地宣传封建礼教,学生们十分反感。
5) 老师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我们。
6) 王师傅带徒弟不遗余力,全部本事和经验都传给了徒弟。
7) 委员和事,调停惟赖孔方;绅士责言,控诉不遗余力。
8) 不管是给自己干活还是帮助邻居干活,哥哥总是不遗余力,干得又快又好。
篇4:负隅顽抗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1377 字
+ 加入清单负隅顽抗出于 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含贬义;比喻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或垂死挣扎。
一、词语释义
【成语】: 负隅顽抗
【拼音】: fù yú wán kàng
【解释】: 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凭借险阻,顽固抵抗。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出处】: 《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举例造句】: 最后牛元峰逃到镇东头的小寨里,指挥着一个多营负隅顽抗,死不投降。 ★徐海东《奠基礼》
【近义词】: 负险固守
【反义词】: 束手待毙、束手就擒
二、典故
《孟子·尽心下》:“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yú),莫之敢撄(yīnɡ)。 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
注释:
(1)晋:周代国名,在今山西和河北南部一带。 冯妇:晋国人,姓冯名妇。
(2)卒:完毕,终了,这里引申为“后来”。 善士:善人。此处指行善,不再杀生。
(3)之:往,到。
(4)负:仗势,依靠。 嵎(yú):古时通“隅”,角落。
(5)莫:没有(人)。 撄(yīnɡ):接触,触犯。
(6)趋:古时慢走叫步,快走叫趋。
(7)攘臂:卷起袖子。
(8)士者: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
战国时,有一年齐国发生饥荒,许多人饿死。孟子的弟子陈臻(zhēn)听到这个消息,急忙来找老师,心情沉重地说:“老师,您听说了吗?齐国闹饥荒,人都快饿死了。人都以为老师您会再次劝说齐王,请他打开棠地的谷仓救济百姓。我看不能再这样做了吧。”孟子回答说:“再这样做,我就成为冯妇了。”接着,孟子向陈臻讲述了有关冯妇的故事。 冯妇是晋国的猎手,善于和老虎搏斗。后来他成为善人,不再打虎了,他的名字也几乎被人们忘掉。 有一年,某座山里出现了一只猛虎,常常伤害行人。几个年轻猎人联合起来去打虎,他们把老虎追至山的深处,老虎背靠着一个山势弯曲险要的地方,面向众人。它瞪圆了眼睛吼叫,没有人敢上前去捕捉。就在这时,冯妇坐车路过这儿。猎手们见了他,都快步上前迎接,请他帮助打虎。冯妇下了车,挽起袖子与老虎搏斗起来,经过一场拼搏,终于打死了猛虎,为民除了害。年轻的猎手们高兴地谢他,可是一些读书人却讥笑他。
“负隅顽抗”这则成语的“负”是依靠;“隅”是山势险要的地方。比喻依仗某种条件顽固抵抗。
被人追赶的老虎,逃到了山的角落里,背靠山角,借势回头反扑追捕它的人。成语“负隅顽抗”由此而来。比喻敌人被追赶到无路可逃的时候,态度顽固,抗拒投降;也比喻有人干了坏事被揭穿后,死不认账,狡辩抵赖。
成语“再作冯妇”,也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故事中说冯妇又干了一次自己说过不再干的打虎事情。今天这个成语有两种用法:拿来说自己,有受人嘱托,不得不再干的意思;拿来说别人,含有讥讽别人旧习难改,说话不算数的意思。
【出 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示 例】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扼守在堑壕中的敌人想负隅顽抗,我们劈头盖脸便是一顿猛扫。”
当代康笑胤《思君赋》:她含情脉脉地对他说:“打消你寻花问柳、追莺逐燕的主意,在我训练多年的情将意卒面前,莫再幸福地挣扎,甜蜜地逃跑。你须知,负隅顽抗的下场,是被我罚去客厅跪搓衣板。”
篇5:高傲自大是褒义词吗参考
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成语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被誉为汉文化母语中的活化石,繁体字网倡导传承古典文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傲自大是褒义词吗,希望大家喜欢。
【读音】gāo ào zì dà
【解释】: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出处】: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各种业务专长,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色彩尺度】:贬义成语
【近义词】: 傲世轻物、自高自大、妄自尊大
高傲造句:
1、此人虽有八斗之才,但却高傲得很。
2、孔雀高傲地向人们展示它漂亮的羽毛。
3、老人生性高傲,驱羊拾芥,让人受不了。
4、老人是一个高傲自大、脾气古怪的人,很多人对老人都敬而远之。
5、高傲的梅花选择了在冬天开放。
6、她一时竟迁怒于自负高傲,不知天高地厚的马克罗里。
7、芭蕾舞演员想只高傲的蝴蝶。
8、摆出高傲的架势的人,不等于就有学问。
9、老人非常高傲,对身边的人不屑一顾。
10、老人高傲得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11、她很高傲,总是板着一副冷若冰霜的面孔。
12、多么高傲的茉莉,多么坚强的茉莉,迎风绽放!
13、老人仗着自己家里很富裕,高傲得目中无人,傲慢无礼。
14、这篇文章使老人名噪一时,但老人的高傲令读者忍无可忍,只是这种嚣张的气焰与文章的风格恰恰相得益彰。
15、她高傲得像个公主一样让人难以亲近。
16、公主高傲地走来,好像她身边一个人也没有。
17、老人阴森,高傲,就象一个能给太阳带来阴影的庞然大物。
18、高傲的头颅需要一条坚强的脖子。
19、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
20、大白鹅高傲地昂着它那长长的脖子,大摇大摆地走着。
21、老人穿着华丽的衣服,从我身边高傲的走过。
22、很高傲的人总是不讨人喜欢。
23、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4、在龟兔比赛中,虽然乌龟爬的慢慢吞吞,可是由于兔子的高傲自大,乌龟仍然取得了胜利。
25、虽然开放了,但很多想法在我们脑子里还是根深蒂固,现实中高傲的人为谋生而孜孜不倦地学习,却又总是不屑于不耻下问,最后只能是一事无成。
26、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27、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28、潺潺流水,奏起了清澈的乐曲;葳蕤草地,闪耀着露珠的光芒;巍峨高山,撑起了高傲的背脊。
29、惟有对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价值有着坚定不移之确信的人才能称之为“骄傲”。任何想假装高傲的人不一定就能骄傲,老人多半会像其老人人一样,很快地丢弃掉这个假装的个性。
30、因为一直都习惯着被宠惯的任性,习惯着一种内柔外刚的倔强,习惯着自私的向周围表现一种高傲。也许也正是因了这幅与生俱来的姿态,让温暖和真爱始终与我遥遥相对。
篇6:带动物的褒义词
全文共 1816 字
+ 加入清单导语: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含有动物的褒义成语,希望能帮助到你!
1、为鬼为蜮:蜮: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动物,比喻阴险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2、画龙点睛:比喻艺术创作在关键处着墨或写作、说话时在关键处加上精辟词语,可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也比喻做事在重要之处下力。
3、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4、含沙射影: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5、生龙活虎: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
6、虎啸风生:啸:长鸣。猛虎长鸣,则大风四起。比喻英雄人物顺应时代潮流而出现,并且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7、龟龙鳞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8、一箭双雕: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9、瘦骨伶仃: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
10、骑虎难下: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11、成群结伙:犹成群结队。谓众多的人或动物聚结成一群群、一伙伙。
12、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13、鸡犬不宁:宁:安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14、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15、虎变龙蒸: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16、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17、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18、兜肚连肠:兜:围绕,引申为包括;肚:指动物的胃。包括肚子连同肠子。比喻全部东西一起处理。
19、先天不足:先天:人或动物的胚胎时期。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20、虎步龙行: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21、龟龙麟凤: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22、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23、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24、予齿去角:谓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
25、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26、虎穴龙潭: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27、狼虫虎豹:①泛指凶猛的动物。②比喻恶人歹徒。
28、五毒俱全: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物。指违法乱纪,各种坏事都做。
29、虎口余生:比喻大难不死,侥幸保存下来的生命。
30、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31、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32、泥牛入海: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33、非池中物: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
34、鳄鱼眼泪: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
35、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
36、马到成功:形容事情顺利,一做就办成了或取得了胜利。
37、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38、麟凤龟龙: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39、黔驴技穷: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40、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41、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42、鹰击毛挚:击:搏击;挚:凶猛。鸷鸟扑击其他动物时,羽毛都张着。比喻严酷凶悍。
43、塞翁失马: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
44、一马当先: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篇7:蓄谋已久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蓄谋已久,指为了某件事情谋划了很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解释蓄谋已久是不是褒义词,欢迎阅读。
【词性】贬义。
【注音】xù móu yǐ jiǔ
【解释】蓄:等待;谋:谋划。对某件事情等待、谋划了很长时间。含贬义。
【同韵词】星驰电走、郦寄卖友、琅琅上口、归正邱首、良质美手、得未尝有、卜数只偶、邂逅不偶、垂饵虎口、左右手、......
【成语示例】由于清廷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进一步促成了列强瓜分中国之势,英国趁机将蓄谋已久的“香港拓界”付诸实施。 霍达《补天裂·后记》
【成语例句】
◎ 这两段话里用了"魑魅魍魉"、"牛鬼蛇神"、"分庭抗礼"、"取而代之"、"招兵买马"等成语,就不只是讲得极其形象,而且是极其深刻的揭露了右派分子的蓄谋已久企图使资本主义复辟,让社会主义垮台的反动政治阴谋,并表现了我们对于这一小撮害群之马极端蔑视的阶级感情,这比用一般的语词就更具有表现力、说服力和战斗力。
◎ 我们至今难以确定那天的事是一次意外,还是谁蓄谋已久的计划。
◎ 当天下午,学生会就如同蓄谋已久般地跳了出来,利用它那一套完整的却一直没派上用场的体系,一下子就把全校师生无从排遣没有方向的热情给调动起来了。
篇8:五湖四海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1627 字
+ 加入清单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一、释义
【成语】: 五湖四海
【拼音】: wǔ hú sì hǎi
【解释】: 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出处】: 《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五湖。”《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举例造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二、出处
《周礼·夏官·职方氏》:“其浸五湖。”《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五湖:一般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有时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鉴湖、洪泽湖。
四海:指东、南、西、北,四海。我们已熟知东海和南海的准确位置和范围。那就还有“北海”、“西海”。
“北海”。首先东海和南海都是以中原为中心来称指的,那么以此来说,“北海”也应在中原以北或是略北。中原以北或略北有如下几处可考:黄海、渤海、日本海等。黄海,是因古黄河经苏北注入,且黄河携带大量泥沙,使水质黄暗浑浊而得名。渤海之名自先秦以前便为中原人熟知,且一直沿用“渤海”之名至今,未有变更。日本海,元朝以前中原人未曾在其范围活动或极少活动,对其知之甚少。元明时期,中国人的活动区域始涉及到今日本海范围,但那时,海并无名,中国人始称之为“鲸海”,直至16世纪,才有俄国人将其称之为“日本海”。由此可见,黄海、渤海数千年来均有明确的延续,名字并无变化,而日本海进入中国人的详细认知要晚于“五湖四海”一词,故此“黄海、渤海、日本海”均非“北海”所指。
再往北,有一处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贝加尔湖位于蒙古国以北,先秦时期,由于北方胡人的南下扰乱和入侵,中原人便以对其已知。而且在中国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中则有提到“北海之眼”,是说“北海奇深,不可探底。底有一眼,乃地之漏”。贝尔加湖作为世界上最深的湖,在古人的眼中已经“是为海,且不可探了”,符合中国远古神话中的“北海”一地。
更有“苏武牧羊”的史料。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因匈奴内乱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苏武坚贞不屈;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而此中的“北海”有详细的史料可考为贝加尔湖。
故此“北海”便是今贝加尔湖
“西海”。不用多说,“西海”必是就中原而论地处西方。中原以西有“青海湖”、“罗布泊”“巴尔喀什湖”先秦的古中国人的活动范围,已然超过了青海湖,后来更超出了“罗布泊”,而且数千年以来“巴尔喀什湖”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直至清王朝末期,由于统治者的软弱无能,才被俄国抢占,至1991年为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所统治。
古时中国人喜欢将中国以外的地方、人种称为“海外、蛮夷”。其实这也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中国”----只有四海之内才是大地之中、才可以称为中国。而且还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一说,为什么说“四海之内皆兄弟”?那是因为四海之内就是泱泱中华,四海之内的人就是中国人,故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应该解释为山东济宁府、兖州府辖区的南四湖,北五湖。南四湖:南四湖 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但由于微山湖面积比其它三湖较大,习惯上统称微山湖,位于山东省南部微山县。全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
北五湖指山东境内的安山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和马场湖,源于古代大野泽,五代到宋朝是梁山泊的一部分,元明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发利用相继形成,起着蓄水济运、调节运河水量的作用。北五湖自北向南为东平湖,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马场湖,其中东平湖面积最大,盛水的时候面积约153平方千米,枯水期面积约100平方千米。
篇9:形容臭味相投的褒义词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格格不入、针锋相对、水火不容、意气相投
一、成语解释
【成语】:臭味相投
【拼音】: chòu wèi xiāng tóu
【解释】: 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近义词】: 沆瀣一气、同气相求、狼狈为奸
【反义词】: 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歇后语】: 苍蝇叮大粪;臭田螺遇上了饿老鸦
【灯谜】: 苍蝇围着厕所转
【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坏人投合在一起
二、成语典故
1.两情不谋而合,况是彼此熟识,一经会面,~,当即互相借重,定名为请愿联合会臭味相投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臭味相投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八回)
2.《左传·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3.汉·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臭味相投。”
三、原文
晋范宣子来聘,且拜公之辱,告将用师于郑。公享之,宣子赋《坑忻贰
季武子曰:「谁敢哉!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欢以承命,何时之有?」武子赋《角弓》
臭味相投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汉语词典
。宾将出,武子赋《彤弓》。宣子曰:「城濮之役,我先君文公献功于衡雍,受彤弓于襄王,以为子孙藏。□也,先君守官之嗣也,敢不承命?」君子以为知礼。
[形容臭味相投的褒义词
篇10:好逸恶劳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一、成语解析
【成语】: 好逸恶劳
【拼音】: hào yì wù láo
【解释】: 逸:安逸;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出处】: 《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举例造句】: 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清·黄宗羲《原君》
【近义词】: 游手好闲、好吃懒做
【反义词】: 不辞辛劳、旰食宵衣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贪图安逸
【英文】: love ease and hate work
二、成语典故
东汉时期,太医郭玉医术很高明,经常手到病除,他为人仁义厚道,为穷苦百姓治病尽心尽力,药到病除,为达官贵人治病经常不见效。汉和帝问他为什么会这样?郭玉回答达官贵人自做主张,态度不谦和,好逸恶劳,不愿配合治疗。
小贴士:习惯的不同,会导致身体的健康差异,看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常常锻炼身体,不好逸恶劳,总是好习惯。
篇11:如虎添翼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如虎添翼,贬义词,如同老虎长了翅膀。比喻强大的事物更加强大了。也泛指凶恶的人得到新助力,更加强有力。
一、如虎添翼的意思
【成语】: 如虎添翼
【拼音】: rú hǔ tiān yì
【解释】: 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兵机》:“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近义词】: 锦上添花、如虎生翼
【反义词】: 雪上加霜
【灯谜】: 彪
【用法】: 作谓语、宾语、分句;指更加得势
【英文】: with might redoubled
【举例造句】: 因为匪徒们深知,这两件东西一掌握在姜青山手里,就如虎添翼,再多的人也奈何不了他。 ★曲波《林海雪原》二七
二、词语辨析
如虎添翼表示使强大的组织或个人的力量更加强大;“锦上添花”多表示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不涉及力量的大小;比如虎添翼范围广。
(1)企业和科研机构联手;新产品开发~。
(2)这支队伍本来就英勇善战。如今又更新了装备;简直是~。
(3)因为匪徒们深知,这两件东西一掌握在姜青山手里,就~,再多的人也奈何不了他。(曲波《林海雪原》二七)
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兵机》:“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势,而临群下,臂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篇12:褒义词成语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褒义成语: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镇定自若化险为夷直言不讳无所顾忌 真心诚意 推心置腹振振有辞 对答如流见义勇为 奋不顾身舍己为人 一鸣惊人闭月羞花出水芙蓉明眸皓齿美如冠玉 倾国倾城国色天香美轮美奂鹤发童颜眉清目秀和蔼可亲 心慈面善 冰清玉洁 雍容华贵文质彬彬威风凛凛如花似玉容光焕发 落落大方 虎背熊腰不耻下问不骄不躁 不矜不伐 不露圭角 辞尊居卑 功成不居 功薄蝉翼 好问则裕 戒骄戒操 礼贤下士抛砖引玉谦让末遑 谦虚谨慎 犬马之劳深藏若虚 损之又损 闻过则喜洗耳恭听虚怀若谷逊志时敏 移樽就教以莛叩钟 载酒问字 择善而从自知之明防意如城 非异人任修心养性引咎自责 知过必改 自愧弗如爱惜羽毛 刚毅木讷 画地为牢斤斤自守 谨言慎行慎终追远守口如瓶临事而惧 临深履薄 如临探渊 如履薄冰奉命唯谨 三思而行 小心谨慎 小心翼翼 见贤思齐名列前茅平步青云弃暗投明 弃旧图新 青云直上痛改前非 突飞猛进 脱胎换骨恶居下流 再接再厉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奋不顾身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挺身而出 战无不胜 临危不惧威震天下鞠躬尽瘁、舍身取义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 炯炯有神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眉开眼笑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镇定自若化险为夷直言不讳无所顾忌 真心诚意 侃侃而谈推心置腹振振有辞 对答如流自圆其说
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成语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水芙蓉明眸皓齿美如冠玉 倾国倾城国色天香鹤发童颜眉清目秀和蔼可亲 心慈面善 冰清玉洁 雍容华贵文质彬彬威风凛凛如花似玉容光焕发 落落大方
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夸夸其谈描写谦虚的成语 不骄不躁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洗耳恭听虚怀若谷慎言谨行
描写学习的成语读书学习 学无止境学而不厌真才实学 发奋图强废寝忘食争分夺秒 力争上游披荆斩棘日积月累 孜孜不倦专心致志 神情专注 闻鸡起舞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似懂非懂
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忠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舍死忘生 肝胆相照 克己奉公 一丝不苟 两袖清风见礼忘义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篇13:习气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习气是一个贬义词,是指不良的习惯或作风。
一、基本解释
1、行为举止上不良的习惯和作风。一般指旧时代遗留下来的陋习,如小市民习气、市侩习气、流氓习气等。共产主义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克服守旧心理以及旧习气。
2、书法术语。对书法情调的品评语。泛指用笔、结体等方面流于熟滥的情调。寓有贬义。清代王澍论赵孟頫书:“子昂天材超逸不及宋四家,而工夫为胜,晚岁成名后,因难简对,不免浮滑,甚有习气。”
3、此词语为贬义词。
二、带示例解释
1. 佛教语。谓烦恼的残余成分。佛教认为一切烦恼皆分现行、种子、习气三者,既伏烦恼之现行,且断烦恼之种子,尚有烦恼之余气,现烦恼相,名为“习气”。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摧伏众魔及诸外道,灭除一切烦恼习气,入菩萨地,近如来地。”《大智度论·释初品》:“汝三毒习气未尽,以是故,汝影覆时,恐怖不除。”
2. 习惯;习性。后多指逐渐形成的不良习惯或作风。
宋苏轼 《再和潜师》:“ 东坡 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财计》:“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歛矣,而民间之习气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 郭小川 《秋歌》:“滚它的吧,市侩哲学,庸人习气,懦夫行径。”
篇14:固执己见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固执己见,贬义词,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固执己见
【拼音】: gù zhí jǐ jiàn
【解释】: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近义词】: 一意孤行、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反义词】: 谦虚谨慎、不露圭角、虚怀若谷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坚持自己的意见
【英文】: face a thing out
二、成语典故
1.冯贵堂听父亲不赞成他的主张,他想到:“人,一上了年纪,就爱~,偏重保守了!”(梁斌《红旗谱》八)
2.茅盾《子夜》九:“如果 荪甫 一定要固执成见,那就拉倒。”
3.《旧唐书·李纲传》:“时左仆射杨素、苏威当朝,纲每固执所见,不与之同,由是二人深恶之。”
篇15:心不在焉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一、成语解释
【成语】: 心不在焉
【拼音】: xīn bù zài yān
【解释】: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出处】: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举例造句】: 讲话时做腔做势,而又带着心不在焉的样子,这似乎都是纨绔子弟的特征,普遍而一律的。 ★柔石《二月》六
【近义词】: 漫不经心、魂不守舍、心猿意马
【反义词】: 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歇后语】: 骑驴找驴;戏园里看《论语》
【灯谜】: 怯;愣;愿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思想不集中
【英文】: be wool-gathering
二、成语典故
客有见淳于髡于梁惠王者,再见之,终无言也,惠王怪之,以让客曰:“子之称淳于生,言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寡人未足为言邪?”客谓髡,髡曰:“固然也!吾前见王,志在马:后见王,志在音,吾是以默然。”客具报王,王大骇,曰:“淳于生诚圣人也!前淳于生之来,人有献龙马者,寡人未及视,会生至。后来,人有献讴者,寡人未及试,亦会生至,寡人虽屏左右,私心在彼。”
——选自《论衡》
注释
有个宾客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惠王喝退身边的侍从,单独坐着两次接见他,可是他始终一言不发。惠王感到很奇怪,就责备那个宾客说:“你称赞淳于先生,说连管仲、晏婴都赶不上他,等到他见了我,我是一点收获也没得到啊。难道是我不配跟他谈话吗”?到底是什么缘故呢?”那个宾客把惠王的话告诉了淳于髡。淳于髡说:“本来么。我前一次见大王时,大王的心思全用在相马上;后一次再见大王,大王的心思却用在了声色上:因此我沉默不语。”那个宾客把淳于髡的话全部报告了惠王,惠王大为惊讶,说:“哎呀,淳于先生真是个圣人啊!前一次淳于先生来的时候,有个人献上一匹好马,我还没来得及相一相,恰巧淳于先生来了。后一次来的时候,又有个人献来歌伎,我还没来得及试一试,也遇到淳于先生来了。我接见淳于先生时虽然喝退了身边侍从,可是心里却想着马和歌曲,是有这么回事。
篇16:形容感情好的褒义词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彼此之间共患难,不抛弃,不离弃。
【成语】: 相依为命
【拼音】: xiāng yī wéi mìng
【解释】: 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举例造句】:死而复生的只有这些杂乱的败草。永逝不返的却是我们相依为命的慈母。 郭沫若《棠棣之花》
【近义词】:患难与共、相须为命
【反义词】:不共戴天、各奔前程
【歇后语】: 瞎老头跟瘸老伴
【灯谜】: 口令;一人叩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
【英文】: depend on each other for survival
【故事】: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李密为郎中。李密不愿出来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晋武帝,说自己与祖母形影相吊、相依为命,待伺候祖母后再出来做官。
青梅竹马:青梅竹马,语出李白《长干行》之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后以“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欧阳予倩《孔雀东南飞》第四场:“我与你自幼本相爱,青梅竹马两无猜。”
出处:
“青梅竹马”原典出自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典故: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五言古诗《长干行》描写一位女子,思夫心切,愿从住地长干跋涉数百里远路,到长风沙迎接丈夫。诗的开头回忆他们从小在一起亲昵的嬉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来表明天真、纯洁的感情长远深厚,也可以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放在一起使用,意思不变。后人就以青梅竹马称呼小时候玩在一起的男女,尤其指之后长大恋爱或结婚的。至于从小一起长大的同性朋友则称为“总角之交”。
【使用】: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两小无猜、亲密无间
【反义词】:素昧平生[1]
【灯谜】:青梅竹马(打三字口语一) 谜底:小朋友
情同手足: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出处】: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亲如手足 情同骨肉
【反义词】 :不共戴天亲如手足 情同骨肉
篇17:别出心裁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别出心裁
【拼音】: bié chū xīn cái
【解释】: 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出处】: 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举例造句】: 只好别出心裁,鼓吹女人自杀。 ★鲁迅《坟·我之节烈观》
【近义词】: 别开生面、标新立异、独出心裁
【反义词】: 千篇一律、鹦鹉学舌、如法炮制
【歇后语】: 丑八怪演花旦;胸口挂剪刀
【灯谜】: 巧用边角料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
二、典故
1.清 顾观光 《武陵山人杂著·杂说》:“ 敖继公 释《仪礼》,屏弃古注,别出新裁,於经文有难通处,不以为衍文,即以为脱简。”[1]
2.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3. 只好别出心裁,鼓吹女人自杀。 ★鲁迅《坟·我之节烈观》
篇18:雄韬伟略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一、词语解释
雄韬伟略:xióng tāo wěi lüè
【释义】:雄:宏大,借喻杰出的或强有力的人;伟:盛大;韬、略:策略计谋;雄韬伟略的意思是指具有杰出的超乎常人的策略和计谋(的人),比喻非凡的才能和谋略。
二、成语造句:
1.诸葛亮是一个有雄韬伟略的人
三、详细解释:
明 杨守陈 《重锓诚意伯文集序》:“其讜言谹议,牖道天衷;伟略奇谋,指授羣帅者,鼎彝勒之,汗青书之,四方尚能道之。” 清 叶廷琯 《吹网录·石林奏议宋本》:“自 建炎 绍兴 以后,出入中外二十年间,伟略英謨,已灿然具备於是集。” 欧阳山 《三家巷》八:“我看还是大家努力仕途,发抒伟略,凭着咱们的才干,掌握着政府的实权,把 中国 造成世界一等强国,恐怕容易得多。”
篇19:音容笑貌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yīn róng xiào mào
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典故出处
《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英文翻译
ones voice and expressi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成语举例:直到现在,老师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容,不能读作“yónɡ”。
成语辨形:容,不能写作“客”。
词语解释
yīn róng xiào mào
音容笑貌
说话的声音,谈笑的神态。常用作怀念之词。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前去听讲也在这时候,但又并非因为他是学者,却为了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所以直到现在,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在目前。” 梁斌 《播火记》二:“ 严萍 送出门外,听着车声走远,心里想:亏得碰上他……眼前还闪着这位老人的音容笑貌。”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音容笑貌
篇20:表里不一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表里不一,读音biǎo lǐ bù yī ,指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表里不一是褒义词吗?一起来看看吧!
表里不一是褒义词吗?
不是,贬义词
出处
《逸周书·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词语辨析
近义词
虚有其表、名不副实、徒有虚名
造句
1) 了解中国人的处世风格。重视人情,表里不一,形式主义。
2) 我最厌恶那些巧言令色,表里不一的人。
3) 我们不能叶公好龙,要喜欢就真正喜欢,不能表里不一、看起来喜欢,其实一点都不喜欢。
4)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总是阳奉阴违、表里不一。
5) 叶公好龙让我明白了做人要做表里如一,不能做表里不一的人如果让我在书,蛋糕,画箱,扑克牌,口琴中做一个选择,陪伴我一生。
6) 他是个表里不一、名不副实的人,你可别太相信他!
7) 我们不能做表里不一的人。
8) 吉诺并不为自己的这种表里不一而感到羞愧.
9) 这些漫画引发的冲突是近年来最丑恶,或许也是最为表里不一的文化冲突之一.
10) 原来是因为中国人表里不一,言行不和.
11) 请不要说违心的话。这样做,将会使您同那些表里不一的庸俗之辈归于一类。大仲马
12) 花总是表里不一,而我太年轻了,不知道该怎样爱护她……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13) 这里的大人物大多表里不一,在他们的晚礼服下,英式含糊的交谈中,甚至笑声中!
14) 这种表里不一、言行相悖的人为数不多,却危害甚大。
15) 还有,古板苛刻著称的严大副局,表里不一的伪善人们哦,姐姐统统赏你们一丈红。
16) 不讲诚信则恰好相反,表里不一,言行相悖。
17) 他们行为世范,群众会爱屋及乌;他们表里不一,群众就恶其余胥。
18) 强调坚决反对言行相悖、表里不一的两面性。
19) 你看你那獐头鼠目,贼眉鼠眼的样子,肯定是个阴险狡诈,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20) "喜欢我到什么地步?","你只要让我看见你就行""她不会知道的","你是我见过最表里不一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