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国演义读后感高中作文600字【汇集20篇】

中共中央办公厅在“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方案中提出:对照“四讲四有”标准,争做合格党员,小编收集了做合格党员征文,欢迎阅读。

浏览

5867

作文

639

《三国演义》450字读后感精选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在今年的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它也是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演义》的作者叫罗贯中,他是汉族人,字贯中,山西太原人,号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据说和施耐奄合著《水浒传》。

在《三国演义》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位长得浓眉大眼英气逼人——赵云。赵云是常山人,字子龙,号称常山赵子龙,原是公孙瓒手下一员虎将。

在《三国演义》里,我最喜欢的一章就是草船巧借箭。主要讲了诸葛亮答应了周瑜三天造出十万只箭。他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船,船上派三十名士兵,再扎上一千多个草把。诸葛亮借大雾让曹操的一万多名弓箭手一齐向江中放箭,那箭像雨点般的落到了诸葛亮的二十只草船上。最终,诸葛亮以聪明巧借到了十万多只箭。

在书中,我也了解了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周瑜等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

读完了这本叫《三国演义》的书以后,让我看到了诸葛亮的聪明、博学,刘备的仁民爱物、礼贤下士,关羽的仁义、忠心,赵云的威武、勇猛……

我爱看《三国演义》这本书,它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高中读《红楼梦》寒假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杯具。《红楼梦》不只描述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并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红楼梦》是一部有关感情的小说,但作者并没有把着眼点完全放在故事情节上,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下足了功夫,显示出高度成熟的艺术水准。全书共刻画了四百多号人物,不一样的身世命运,不一样的生活情景,在曹雪芹的笔下,人与事的来龙去脉,一概井然有序,从容自然。

上至皇庭贵妇,下至走卒车夫,其神色、语言及个性,都纤毫毕现。贾宝玉,荣国府的嫡派子孙,衔玉而生。前世为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灵石。

从小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贾宝玉是小说的核心人物。他聪慧异常,出类拔萃,但他不肯“留意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他是大家庭中的宠儿,但命运却不由得自我做主,与林妹妹相契相知,抒发真性情真心意,却被逼着娶了宝钗,终离了俗世,走入茫茫大雪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一部社会人生杯具。

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此刻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一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

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红楼梦》在思想资料和艺术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仅仅在国内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并且在国际上也受到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有法国评论家称赞说:“曹雪芹具有普鲁斯特敏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整个社会的自上而下各阶层的本事。”是一部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童年读后感600字高中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这本书,我就得高尔基的童年是悲惨,他没有父亲的关爱,在他6岁的时候父亲离开他,即使这样他自己很坚强。

《童年》一书讲高尔基的父亲死后,高尔基与他的外祖母和母亲来到外祖父家里。在外祖父家里。高尔基收到外祖母的疼爱,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而吵闹及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自私与贪婪。后来,伴随着母亲的去世,高尔基走向人间。

我觉得,高尔基的家庭像一个社会,充满善与恶。高尔基的童年不是像我们一样欢乐的童年。而是充满悲伤与痛苦的童年。他在这样痛苦的童年中能够成长为一位大文豪,是十分不容易的。但,正是因为他童年痛苦的生活激发他写作的灵感,才使他闻名世界。《童年》让我知道只有经历磨难才能获得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生活和高尔基一样,历经千辛万苦,但他们最终获得成功。音乐家贝多芬遭受病痛,双目失聪,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然而,正是这样的磨难让贝多芬不甘向命运低头,创作向命运挑战的《命运交响曲》。德国音乐家海顿,从生活困苦,正是在这逆境的生活中,海顿勤奋努力,成为一代“交响乐之父”。他们的成功都是源自于苦难的经历。都是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结果。

我相信,你们要是读这一本书,可定也会像我这样喜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中生读三国演义观后感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真乃一部大气磅礴的好书!

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曹操、孙权、刘备。

《三国演义》中给曹操的评价着实不高,他不是“英雄”是“奸雄”;不仅是“贼”,而且是“国贼”;诸如此类。但我不这么认为。

在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他说袁术是“冢中枯骨”,袁绍是“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说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说张绣、张鲁、韩遂等人为“碌碌小人”。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种蔑视、一种霸气,但读到后面,这些话全部应验,由此可见,曹操看人的眼光实在很准。他的武将“李典、乐进、典韦、于禁、许褚”等个个是猛将,全都死心塌地地跟着他出生入死,为曹操打了无数的胜仗,成为曹军中的中流砥柱。他的文臣“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等人则几乎全是北方秀的文臣、军师,这些人中许多是从曹操的敌人那里过来的,由此可见曹操求贤若渴的程度无人能及,单从这方面说,他比刘备更占据“人和”。

小时候听别人说曹操占尽了“天时”,看过书之后才懂,因为曹操在消灭袁绍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占据了北方(其他军阀往往自相残杀、两败俱伤),这样他就有机会休养生息、恢复经济,而且北方人口众多,所以曹操的军队也得以迅速扩充至五十多万,真是占尽了天时。

再说孙权,孙权相比于曹操、刘备,优势在于他拥有父亲、哥哥留给他的富饶的江南大地和众多的贤臣良将。这使得他成为一个“继承者”而非“创业者”,但继承者绝不可无能,孙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他独具慧眼,提拔了“吕蒙、陆逊”等一大批智勇双全的将军,不但夺回了荆州、还让蜀国元气大伤,成功坐稳了第二把交椅。我觉得孙权长人之处还在于他的韬光隐晦,他主动受魏文帝册封为“吴王”,避免了与魏的再次战争,得以壮大实力。孙权占据地利又认真经营,使得吴国稳稳地成为三国之中最长寿的国家。

最后说说刘备,刘备起初就不断遭遇战争,没有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兵将都少得可怜,占领益州后又丢了荆州,总之非常艰难,但刘备打着汉代宗室的旗号,依仗着诸葛亮、五虎上将等的鞠躬尽瘁,在纷乱的东汉也为自己谋得的一席之地。创立了蜀国,建国之后,蜀魏还是打个不停,他们拼的是消耗,但刘备忘了蜀国的经济、军事力量跟魏国差得太远了,拼消耗怎能抵得过魏国?这就导致诸葛亮、姜维为此奋斗一生、无所进展。再加上个孬种皇帝刘禅,蜀国就这么完了!成为三国中最短命的皇帝。其实刘备可以让关羽先撤出荆州修养生息、积累实力,巩固孙刘联盟,那样历史也许就要重写了。

《三国演义》里蕴涵的东西太多了,这只是我对这三个人物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三国演义》不但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被世界上很多国家作为军事教材,我以后还要不断翻看、不断发现他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中生围城读后感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们曾说过,"外在的敌人纵然强大,但的敌人莫过于自己。要征服世界,首先就必须征服自己。”

的确,面对生活,有的人因为曾有过失败,便不敢主动去接触;有的人因为平凡,便以为无能而不想去接触;有的人则因为已经取得过成绩,怕弄不好有损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去接触。……他们总是生活在自己心灵的阴影中,受到心灵的束缚而不愿去尝试,不愿去拼搏,最终也只能在心灵的围城中越困越深。因而,只有不看自己才能有所突破,才能有所超越。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面对困境与束缚,只有战胜自己,才能取得成功。爱迪生作为美国的发明大王,在他的发明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就如发明灯丝而言,他就历经了1000多次的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而是在困境中振作,从失败中奋起,坦然地面对挫折,最终,他取得了成功,成为大名鼎鼎的发明大王

弥尔顿曾说:“人是有意志的动物。”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真正的人。他很平凡,甚至比平凡人还要平凡。因为他先天残疾。但他并没有就此而放弃自己。他坚信“瀑布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因此,他努力克服着自己的自卑心理,战胜自己并不断尝试,不断奋斗,最终成为意大利的小提琴家。被人称为是:“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新一代哲学家们的提法。在世界各国的印象里,中国女排是一个神话。她们曾经创造了奥运会的五连冠,她们创造了骄人的战绩,她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她们并没有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更没有怕有损自己的荣誉而不愿拼搏,她们没有像克拉克那样束缚在心灵的围城里。她们不断地奋斗拼搏,因此她们成功了。她们再次取得了奥运冠军。

的确,“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失败面前,我们不应当气馁;在平凡面前,我们更应当执着;在成功面前,我们更应当拼搏。人生的对手莫过于自己,只有走出心灵的围城,才能取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红楼梦高中读后感精选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读罢红楼梦,只觉一股清风扑面,亦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作者以贾雨村开篇,道出了这出悲剧本就是梦游蛮荒之作,而贾府的繁华兴衰也就自然是一场梦,可罢了,作者痴其味,读者痴其事。

而我也是众多痴人中的一个,也曾偷偷地为宝黛抹了不少眼泪,暗恨自己不在小说的章节中,不能帮他们一把。有时会为了它坐在角落里暗自伤神,因为,大观园里有在我心中留下抹不去痕迹的人。

此人便是林黛玉,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黛玉是美的。她原是三生河畔的一株仙草,集天地之灵气,下世为人,故,她是有灵性的,她的诗也是有灵性的。然而,她的身世却让她的性格十分敏感,有些偏颇,旁人叹她尖刻,而我却觉得恰是如此,她才能诗风玉琢,因为敏感是诗人的神经。“质本洁来还洁去”道尽心中无限事,在我心中,她是纤尘不染的仙子。

此人便是贾宝玉,他生的好皮囊,性虽闹,骨子里却不乏诗气,不乏温柔,他是一块极具情感,极具灵性的顽石。依旧记得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他总说男儿是须眉浊物。他从不吝惜财物珍宝,只为一情字,他愿舍千金万金。天下难得有情人,于是他便出家了。

此人便是薛宝钗,兴儿说:“自己不敢出气,是生怕这气儿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气儿暖了,吹化了性薛的。”一个小厮的话折射出宝钗的模样和气质。宝钗是冰雪聪明的,也是人情练达的,她深受疼爱。可是,她又是不幸的,她终究是屈从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的。于是,她少了那份不羁和仙气。宝玉也一心只有林妹妹。

一部红楼梦,它是声声控诉,封建思想毁了多少有情之人,然而,文笔却是美好的,它是用金钗雕刻美玉而成的,扫帚扫去的尘土的都是玉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三国演义的读后感篇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选编的历史小说,这本小说的内容多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间书艺人所编,经罗贯中的整理和编辑后,就成了一本中外闻名的巨着,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书中的情节是以没落王族刘备为主导,故事是讲述他在偶然机会下,遇到了关羽、张飞两位豪杰,因为志同道合,所以三人于桃园结义,故事就这样开始,而以其后约九十年的晋渡江灭吴为终,其中一些情节,如「借东风」、「捉放曹」,都是家传户晓的故事,可见此书是如何的精彩,真的令人生再三阅读的念头。

我认为书中的人物是这部小说的灵魂,主角刘、关、张三人在其漂荡中原到建立蜀国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仁、忠、勇三种典范的英雄气概,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刘玄德携民渡江」、「美髯公千里走单骑」、「张翼德大闹长板桥」等情节,而书中的诸葛亮成了智的代表,天下变量尽在掌握之中,不得不提的是,姜维也被描绘成忠孝智义兼具的栋梁之才,而一代军事家曹操由忠于大汉变到大奸大恶的险恶丞相的心理变化也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可见这部书对人物特征刻划之精细堪称古代长篇小说之首,真千古奇书也。

而三国演义一书,由宋朝开始有书艺人用之作题材,只不过都总是没有连贯性,不过何以我会言及书艺人?其实书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

三国演义中,最为所熟悉的都算是关羽了,关羽是书中最忠之人,而当代因为朝廷重用文人,因此不论任何读书人,都会追求忠君爱国的境界,「忠臣是英雄」这个道理令关羽与有鬼神之智诸葛亮并列,可见书中人物因「忠」的地位提升是如何明显,相对地,奸相曹操只因「挟天子,令诸侯」而成了千古罪人,这个情况大抵只会出现在尊儒的宋朝,。

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是无容置疑的,但亦不是完全没有历史价值,只不过历史价值不在三国时期,而是由宋朝到明朝,因为三国演义是坊间的书籍,我们可以透过这本书了解当时的政治状况,像张飞这样的英雄出现,大抵是因为汉人在元朝时饱受欺压,百姓渴望有一位敢作敢为的英雄为之出头,张飞才会由温文儒雅宽大画家、书法家被改成敢作敢为的大老粗,而「张翼德怒鞭督邮」一事就可完全表达百姓对元朝官员的强权欺压有多大厌恶。

其实我还不知自己读了这本书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认为身为中国人,必须读中国四大名著至少一次,而四大名著中,红楼梦中有太多阴谋诡计,水浒中有太多过份豪气的情节,相比之下西游记及三国演义比较适合青少年看,不过除了文学价值外,三国演义更有助我们了解宋、元、明三代的文化,所以我极力推荐三国演义这一本好书。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红楼梦》读后感高中作文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谈及《红楼梦》,我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这样一个人来:雅致的发式,乌黑的秀美,白皙的皮肤,如一汪湖水般清澈的眼神,粉红色的双唇轻轻地抿着,露出一抹清丽婉约的笑意。她不是绝色美人,却敦厚中不失灵巧,温柔中不乏刚强;虽没有宝钗的“满腹诗书气自华”、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却也是《红楼梦》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周身萦绕着一股独特而美好的风韵。她就是袭人了。

袭人本姓花,是贾宝玉的大丫鬟。她原是贾母之婢,名唤珍珠。贾母对她的评价是“心地纯良,肯尽职任”,因此“授予”了她“服侍宝玉”的重任。她也是任劳任怨,尽心尽职——把女孩子家的体贴与细微发挥到了极致。亲自在繁忙的琐事之余为宝玉做肚兜,五彩精美的“鸳鸯戏莲”图饰,令人爱不释手;宝玉午睡时,她便坐在床下为他赶虫驱蝇;日常生活中的穿衣、梳洗、吃饭她均细心侍候;甚至在宝玉小时,她把床铺移至宝玉房中,方便夜间周到照顾……虽然怡红院里不乏伶俐机敏的晴雯、随和好性的麝月、温顺文静的秋纹,但宝玉最看重最依恋的还是袭人——偶尔袭人回去,他还巴巴儿地赶去瞧她,说:“我还替你留着好东西呢,快些走罢。”可见袭人之诚,宝玉之真,主仆感情非常深厚。

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袭人如此受宝玉的敬重和依恋,极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妒意,然而她却凭着最本真的善良、周到的礼数、随和大方的处事态度,博得了众人的欣赏,对宝玉的“忠”并非百依百顺的“愚忠”,常劝宝玉“要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别乱说混话”,也不可“毁僧弄道,钓脂弄粉,和姐妹们没大没小”,她是真心为宝玉的前途着想;和其他房的丫头,如紫鹃、鸳鸯、雪雁、平儿等,她也是以诚相待——莺儿偶来宝玉这里串门儿,起初受了冷落,袭人便悄悄把她带到厨房嬉闹了一会子,免去了莺儿的尴尬;晴雯遭人诽谤被王夫人赶出贾府,袭人还托人给她送去衣服和银子;平儿被凤姐冤枉换了一顿打,袭人也是柔声细语地开导劝解,带她到怡红院整衣理妆;她心胸宽厚,即使受了奶娘李嬷嬷的闲气,宝玉要为她鸣不平,她还百般安慰,信奉“息事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信条”,不好斗,不高傲,更不会仗势欺人。难怪大观园最刁钻最多嘴的老婆子都叹袭人“是个没话说的好丫头”。

诚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袭人也有私心,有缺点的。当凤姐实施“调包计”为宝玉娶入宝钗时,她出过大力,还满心欢喜地暗叹“这样配才是一对儿呢”。她素性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为了贾家和花家,委曲求全地嫁给了蒋玉菡。

但是,瑕不掩瑜。袭人,这个清纯少女,如同那一束“满天星”,灵巧洁白,甘做配角,在错综复杂的大观园的舞台上开放出一簇让人留恋的风景。就连曹公也心存怜惜吧,不然怎会在“好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之后,终给了她一个崭新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作文200字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之后知道了吕布为了一匹赤兔马和一些金银财宝,杀了自己的义父,并拜董卓为义父。我觉得吕布只为一点财宝,就会杀了自己的义父,真是一个没良心的人。

后来,董卓越来越霸道,激起了一些大臣的愤慨。那个董卓,自从有了吕布,他就把自己当做很厉害的人,谁都打不过他。有一天,司徒王允把一些大臣请到家里,痛苦流滴地说:“董卓横行霸道,汉朝要亡在他手里了。”我从这里感受到,那个董卓也太卑鄙了,连一些大臣都不放过。

我读了《三国演义》后,我懂得了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五年级《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一个学期,终于把《三国演义》这本名着读完了。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作者在书中将一个个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刻画的淋漓尽致,每一个人物都有独特的性格,让我很难忘,如曹操的__诈,周瑜的小气,张飞的勇猛,刘禅的无能等等。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无疑是曹操了。曹操生性多疑、阴险__诈。当许攸问曹操粮草有还剩多少时,曹操以为许攸是袁绍派来的__细,撒谎三骗许攸,结果都被许攸一一揭穿,许攸叹曰:“曹阿瞒不愧乃__雄也!”不光如此,曹操还生性残忍,为报父仇,屠杀百姓数万,血洗汜水,残骸如山,尽管后人的评价都是褒少贬多,不过曹操确实一个货真价实的诗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样的诗句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文学意境。曹操的用武方面也很强大,武有许诸、张合、张辽、典韦,文有荀彧、郭嘉,无论是官渡之战,还是仓亭破本初,无一不体显出曹军的将才多,军事强,文官多,计谋好。

三国演义中的战争也让人陶醉于其中:“卧龙”孔明于七星坛祭风;周瑜与黄盖密谋“苦肉之策”;“凤雏”庞统献上“连环之计”。名载史册的着名战役赤壁之战,拉开帷幕。二龙争霸,雌雄相决;赤壁一地,楼船尽毁,烈火冲天,将云海染得通红,曹军死伤无数。这仿佛把我带进了那次惊心动魄的战役。

周瑜十分聪明,是东吴的军师。可周瑜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十分小气,容不得任何人比自己强。结果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了,临死前还在说:“既生瑜,何生亮……”。

要说谁的计谋多,最聪明,那无疑是诸葛亮了。他能文能武,足智多谋,知天文,晓地理。书中对诸葛亮的事例也很多:孔明借东风、巧摆八卦图、空城计、七擒孟获、木牛流马、草船借箭等等,无一不让人看出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不愧是一个英雄。

合上书,我仿佛还沉浸在一个迷人的故事和鲜明个性的人物之中,群雄纷争,逐鹿中原,《三国演义》仿佛带我回到了那个充满豪迈和激情的__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三国演义》读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这首《临江仙》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耳畔就仿佛想起古典剧《三国演义》中杨洪基那深沉而雄浑的音调,令人神往令人神思。心底平静的湖面也泛起美妙的涟漪,思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随着歌曲穿越千年时光,去追溯令人向往的历史……而这,都来自《三国演义》——心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不详尽而宏大的历史。它记载了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到公元280年约一百一十多年的历史。它以陈寿着《三国志》为模版,经过作者罗贯中大胆的艺术创作而完成的,是高深难懂的正史以一种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并为人民所喜爱。《三国演义》又是一部小说,作者匠心独运,以妙笔生花沟勒出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火烧赤壁,借东风,长板桥等一系列生动的故事,为妇孺皆知。他妙趣横生的文字,以及驰骋于神出鬼没境界的畅快,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也成为我心目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被学者们列为“四大名著”之一,而它也确实无愧于这一美誉。翻开书,就如展开了一幅画卷。作者并不华丽却十分准确的文字就像点点笔墨给这幅画居然会出朵朵奇葩,使每位读者都深深陶醉于中。这里既有鼓角争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文臣武将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纠纷,也不乏风华雪月,情意深长的爱情。引人入胜的情节,让人忘却了这是在述说历史。而分明是在娓娓动听的讲述一个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我想这大概就是经典之作与众不同之处。

然而使《三国演义》个让人觉得奇妙的是在于他的战争前后经历的细致描写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独树一帜。这恐怕是包括《史记》在内的其他史书望尘莫及的,比如赤壁之战,战争的起因是刘备兵败,曹操妄图吞并入吴,诸葛孔明舌战群儒,周瑜抗曹是事情的经过,而后孙曹对峙,巧施连环计,火烧战船这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后又以曹操兵败,关云长义释华容道这原本出乎意料,却又让人欣然接受的结果圆满的叙述了这宏大的战争。而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可以看出《三国演义》的独到之处,刘备的仁德,张飞,赵云,许渚,典韦的勇猛,鲁肃的憨傻都被描写得淋漓尽致,而“宁可叫我负天下,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的毒辣,“安居平王路”运筹帷幄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还有“降汉不降曹”“义薄天云”关公的忠义令然更是被刻画的入木三分,读完《三国演义》满脑子都是那杀声阵阵的战场,个个形象栩栩如生,不禁佩服作者自然流畅的文笔和巧妙的构思,那种宏大一气呵成的气势,令人读完有种无可名状的情感,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三国演义》一部巨作!仅凭我的三言两语又怎能细说?如今,硝烟离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成尘灰,只剩那“刀光剑影,远气了鼓角争鸣”的淡淡哀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三国演义》学生读后感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近期,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作者是罗贯中,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的代表作,便是这本让人读的津津有味的《三国演义》了。

三国演义主要讲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草船借箭这一故事,主要内容是:周瑜听闻诸葛亮早已知晓他借蒋干除去蔡瑁,张允的事,更觉得应除去诸葛亮。于是他让诸葛亮在10天内造好10万支箭。诸葛亮听了,说:"军区紧急,10天造好想必会误了大事,只要3天便可。”并立下军令状,造不好甘愿受罚。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草船,600多名军士和若干草人,直到第3天五更才趁着漫天大雾,和鲁肃向曹营出发。曹操见漫天大雾,担心出兵会失利,于是命手下朝船放箭。此时诸葛亮正和心惊胆战的鲁肃喝酒。船的一边箭满了,他又把船掉转方向收箭。直到所有草人都密密麻麻的插满箭,他才令船急回,并让士兵大喊:“谢谢丞相箭!”后来鲁肃一五一十的把借箭经过告诉给了周瑜,周瑜知道后,自叹不如!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他凭一己之力就借到了十万支箭,还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

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著名故事,如草船借箭、空城计、桃园三结义、关羽刮骨疗伤、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等,这些故事都描写了书中人物的英勇无畏、机智勇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中生关于红楼梦的读后感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林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因母亲早亡,便被接到贾府抚养教育。后来她又死了父亲,从此过上虽无父母却娇生惯养的生活,因不愿与人交流而养成了孤傲的性格。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才华横溢。林黛玉与贾宝玉因从小结缘,从相识、相知慢慢发展成爱情。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两人奇幻浪漫的色彩,并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从小就饱受寄人篱下的辛酸,懂得谨言慎行,察言观色。况且贾府家大业大,势利之人与羡慕嫉妒者比比皆是,黛玉自己亦深深地了解这点,因而即使自己多病,也不敢向贾母多提要求,所以宝钗一段话、几两燕窝就让黛玉感恩在心,却又不免伤心自己没有双亲撑腰,亦无兄弟姊妹可以仰仗。置身于人影婆娑的大观园,她却是只身一人,能当做知己的也不过宝玉一人而已。但自从宝钗来到贾府之后,金玉之说让黛玉心里多感不忿,所以她只能冷言冷语地对待宝玉,无非是想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这样的黛玉让人心疼。

黛玉感花伤己,吟唱《葬花词》:“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宝玉听之不觉恸倒于山坡之上。黛玉之死不仅是因为宝玉娶了宝钗,也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无奈和失望。她注定是不幸的,是封建社会的牺牲者。

喜欢她的孤傲冷艳,清高脱俗,才情满溢;喜欢她的一尘不染,率真纯净,多情婉转。一个款款而来的女子,为芸芸众生步入凡尘。她的清泪都源自那份纯净,所以喜欢她所有的娇嗔怒笑。

我们一直全力以赴追逐着现实的理想抱负,眼前有太多灯红酒绿,耳旁有太多喧嚣嘈杂,心里有太多浮躁不平。转过身去,总希望有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宁静致远的世外桃源,没有名利的追逐;总希望有一张张笑靥如花,细语如丝的真挚面孔,真诚透彻。于是将心中那些隐着的但是蔓延灵魂深处的期望精彩地编织起来。因为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因为许多丢失了纯真的灵魂,也因为还有一个梦想的坚持。

所以说曹雪芹用黛玉那一双纯粹微蹙的眼睛,冷冷地看着这茫茫世界中的世事变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狼王梦的读后感高中作文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和你说说心里话

紫岚,有些话憋在我心里很久了,我有股一吐为快的冲动,那就借这次机会和你说说我的心里话吧。

母爱如海,绵绵流长。

紫岚,我知道,你是位承受得起这句话的母。忍受分娩的剧痛任狗撕咬,披风戴雨将五个狼崽叼回住所,对孩子的无比严格,丧子的痛心……足以表现出你是尽职尽责的母亲。次子蓝魂儿被捕兽夹卡住时,你竟把它的喉管咬破,结束它的生命。宁愿让它死在自己手里,也不愿让它受尽后死在猎人与猎狗手中,这看似荒谬,其实何尝不是伟大的母爱!

母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是一首深情的歌,宛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是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看看我们人,赶父母出家门,虐待父母的新闻不胜枚举,那些人连你们狼都不如!父母爱不容侵犯,他们有什么理由又有什么资格这样做!有这样败坏的人真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耻辱!紫岚,你替动物和人类做了榜样!

梦想已武装,前方会怎样?

紫岚,我知道,你的梦想是完成丈夫黑桑的遗愿——做狼王。于是,你把这个愿望寄托在长子黑仔身上。黑仔不幸死后,你又寄托在蓝魂儿身上。就这样,虽然三子一个接一个遇害,但你仍不甘心。这份执着似乎感动了天地,女儿媚媚怀有狼孙,你的梦想多了一丝希望。为了孙子的安全成长,你终究与老鹰同归于尽,说是为梦想而死更确切些。

虽然你没完成梦想,虽然结果不称“狼”心,但你努力过就足够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轰轰轰烈烈地拼搏过。好比打仗,只要上了战场拼死拼活痛痛快快打了一场,也就死而无憾了。梦想跌跌撞撞,怎么会没悲伤?对于你的梦,不要太悲伤,太彷徨,相信你的孙儿会迎来希望的曙光!

我们人在追梦上可不逊色。有轮椅上的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失聪仍坚持创乐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患有肌肉萎缩症的世界物理学家霍金……这是对无数追梦者的莫大鼓励,而这梦想之所以成功来源于执着,就像向日葵永远向着太阳。不错,执着不一定成功,但缺乏执着一定不成功!

当风带来春的生命,当阳光照出夏的炎热,当落叶荡出秋的果实,当雪洗刷冬的洁白,我知道梦已轮回。坚持梦想不改变,纵然海枯石烂,天倾地陷。

紫岚,谢谢你!是你让我懂得了爱应珍惜,是你让我领悟了梦的真谛!

[狼王梦的读后感高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红楼梦高中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1405 字

+ 加入清单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古到今,《红楼梦》都引来无数读者。古人云:“开谈不说《红楼梦》,纵然读诗书也枉然。”而现在也有专门的红学来对《红楼梦》进行研读,

一千个太阳系这样的世界叫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而在《红楼梦》曹雪芹也描绘了一个世界。读完《红楼梦》,不得不佩服曹雪芹用笔之神,用词之妙,全书中无一词一句是多余,这每一个词句都在塑造着人物形象,推动着故事情节,使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曲折。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过程。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对于林黛玉的印象较为深刻。在我看来,我觉得林黛玉是幸福的,无论怎么样,贾宝玉都只爱她一个人,而薛宝钗,尽管她费尽心机,仍无法得到贾宝玉的爱。

但是不得不承认,林黛玉的一生是个悲剧,最后,也因病吐血生亡。曹雪芹在全书一开始就用神话色彩的笔调点明这一点,而觉得林黛玉她把自己可以拥有的幸福推开了,在书中的一个地方可以体现,在薛宝钗进府的时候,贾宝玉同林黛玉等人出门迎接,当贾宝玉看着貌美如花的薛宝钗目瞪口呆的时候,林黛玉望着贾宝玉一脸不悦,当贾宝玉去拉林黛玉的手一同上前时,林黛玉却挣开了贾宝玉的手,但林黛玉又重新握住了她的手,一方面体现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爱,另一方面体现了林黛玉对自己的幸福,不去争取而总去推开的。

导致林黛玉推开幸福的有两大原因:

第一,她进贾府是由于母亲死了,父亲也生病了,无人照料,尽管她得到贾母的宠爱,但在贾府,也是寄人篱下,而且只身一人在贾府,父母均不在身边,本身就已经使她十分孤独悲伤,而又要寄人篱下,生活在贾府,她一定十分辛苦;

第二,是她的性格,她本来性格是比较喜欢退让,她无论在交朋友或是争取自己的幸福上,都不像薛宝钗那么主动,所以她到最后以悲剧告终。

另一个是我印象深刻的是贾宝玉,他对于男女人权平等的思想和对爱情的坚贞使我尤为感动。在封建社会里,女人的地位是低下,而贾宝玉可以算是封建社会里的一盏明灯,照亮走向光明社会的道路,在贾宝玉摔玉的情节,将他这种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他知道林黛玉没有玉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另外,贾宝玉对林黛玉似乎是一见钟情,并在初识的时候就送林黛玉“颦颦”二字作为表字,在他得知林黛玉因病吐血身亡之后,悲痛万分,而且在全书许多情节,尽管薛宝钗对他关怀备至,而林黛玉有时对他冷嘲热讽的,但他始终把林黛玉放在心上,凡事都为她着想。

《红楼梦》中有许多诗句都美轮美奂,尤其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幻仙曲演红楼梦”一回中正副册上用诗句韵含书中各个人的一身结局以及那些揭露人物命运的曲词,其中关于王熙凤的“聪明累”一曲尤为贴切,“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个有,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剌剌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很好的揭示出尽管在书中一开始王熙凤威风不已,但人生安定,她仍逃不过悲惨的命运。

《红楼梦》不愧是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而《红楼梦》的写成也与曹雪芹的人生经历有密切的关系,他出生于官宦人家,后家道中落,流落到北京黄叶村定居,在那里“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下了这部不朽的巨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各有着令人赞不绝口的特色;各有着吸引人的魅力;各有着使“大脑”受益匪浅的知识,但我还是着迷于那风靡中小学生的《三国演义》!读起它来会感到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这本书分别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将近一百年蜀汉、曹魏、东吴三国争夺天下的历史风云。它不仅纪录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还反映了三国社会间互相矛盾引起战争的严重,概括了三国期间的历史巨变,三国时期。虽然民不聊生,却趣事连连;虽然连年战乱,却英雄辈出,涌现出了一批咤叱战场风云的各种英雄人物!有赵云、刘备、姜维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那足智多谋的卧龙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的作为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数他草船借箭了——话说那次周瑜计划的“蒋干盗书”事件看起来似乎天衣无缝,但还是被诸葛亮的法眼给识破了,所以周瑜一直怀恨在心,就想方设法要把他除掉。

直到有一天,周瑜把诸葛亮找来,要他为即将逼近的水军大战造出十万支箭,必须十天之内造完。诸葛亮却主动请缨”:水军大战已成燃眉之急,十天之时太多,这样吧,三天之内造完,不然以军令处置!“要说三天造完十万支弓箭,可是比登天还要难上加难呢!诸葛亮定是胸有成竹,可诸葛亮前两天竟毫无作为。直到第三天,他只向鲁肃要了二十艘木船,上面扎满了稻草人。待到午时,江上竟云雾缭绕,只听诸葛亮乘着船,来到曹营擂起了战鼓。曹军以为是敌军来犯,但却因为有雾看不见,只好往江上纷纷射箭,结果都射到了稻草人身上…………诸葛亮满载而归!他用自己过人的才智化险为夷,让周瑜刮目相看!怎么样?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真让人震惊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树立的远大志向与他那机智过人的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西游记高中生读后感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向西,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共产党。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带领共产党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最终才把侵略者赶出中国的领土。一个是为了取经造福百姓,一个是为了国泰民安,两者都是为了人民。

现如今的我们早已无法辨别那段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是真是假,但唐僧师徒四人那种与妖怪斗智斗勇,不惧怕邪恶势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西游记中为我们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本领高超的孙悟空,胆小如鼠的唐僧,贪财好色但不缺乏善良的猪八戒,沉默寡言的沙僧。这四个人性格各不相同,也构成了鲜明的比较。

孙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像“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这些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都是发生在孙悟空身上。孙悟空也是我在西游记中最喜欢的主角,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并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而八戒则不一样,他好吃懒惰,常常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虽然如此,但在战斗中从不退缩,能够说得上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唐僧和沙僧就更不一样了,用此刻的话说就是“慢热型”,他俩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急不慌的。唐僧耳根子异常软,经不住挑唆。沙僧没主见,经常附和孙悟空和唐僧,总说:“大师兄说得对”“师傅说得对”,他们师徒经历的坎坷就像我们人生路上的坎坷。

记得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比赛过后,我好几天心神不宁,为了这次比赛我准备了好几天,万一落选,不就前功尽弃了吗?比赛结果下来了,我还是落选了。放学后,我躲在房间里哭了,爸爸特地打来电话安慰我,说:“这有什么好哭的了,照你这样,我生意失败了,我还不得哭死啊,儿子,这就是挫折,哭是没有用的,要吸取这次的教训,争取下一次成功,这才是应对挫折的办法,这个道理你是必须要明白的。”

是啊!人生中的挫折太多了,不能每次都哭啊,就像西游记中孙悟空打妖怪,那也是挫折啊,迟早要懂得去应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童年高中800字读后感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我观望着深蓝的夜空和天幕上偶尔出现的冷清烟火,觉得自己长大那么多,觉得自己离开童年已经走那么远。看高尔基的《童年》时,我读的是他的故事,震撼的是自己的心。

在高尔基那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那些吝啬、贪婪的人们利欲熏心勾心斗角。那些最黑暗的东西,他小小年纪却经历那么多。低沉,痛苦,无穷尽。可就算是这样,这个世界上还有掩饰不过的光明和温暖。再黑的屋子里点上一盏灯,也能照亮一切,人的心里也一样。就像他的外祖母哪样博大的胸怀和真诚的笑容,带给一个懵懂的孩子的不是力量,而是勇气、这样的一部小说,能使人们从冷酷无情中看到善良的体现,能从粗暴专横中看到人性的光芒。

在苦难中长大,苦难磨去他的棱角,却意外地给他勇敢和坚强的翅膀,给他爱和阳光。

高尔基的童年,怎样一段单纯可是却近乎残酷的时光里,怎样一种抬头和低头的姿势里,轰轰烈烈又平平淡淡,他就以这样顽强不屈的姿态或者,像一株素面朝天不拘一格的向日葵,不曾被束缚过的向日葵。

我看见高尔基幼小时候的时光在我的掌心中翻涌、升腾,最后归于平静,留下无法抹去的痕迹和似水一般温润平和的年华。

那些明亮的眼神和温和的笑容都留在他不断向后奔跑的记忆中,一切都成他难以抚平的伤痕和无法忘却的几年。他的童年如这般的坎坷悲苦,课高尔基却在这样的环境中炼就自己顽强的性格,在逆境中成长,我想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学习的东西。

那段回不去的时间里有他的那些笑那些年少时光,那些痛那些伪装潇洒。那么小的年纪里他懂那么多,那些悲苦的岁月中,那些善良向上的人们就是高尔基生命中不灭的灯光,他们源源不断发出的光芒照耀着高尔基义无反顾地向成长奔去,不会恐惧不曾恐惧。

这个世界给我们太多东西当然注定会同时也夺走我们太多东西。我记得曾经有人说过,如果你为错过夕阳而哭泣,那么接下来你就要继续错过星星。高尔基没有错过星星,他以如此向上积极的姿态奋斗不息,他最终创造出自己的辉煌成就。

我惊异于高尔基竟然可以用那么淡然的语气讲述自己幼时的如此悲惨的遭遇,那笔调几乎是可以说是有些乐观的,带着一种让人向上的张力,带着一种让人不想放弃的希望。他写出的文字抽象为一幅色彩明丽的油画,直至人心底最纯粹的快乐和哀伤。

最是梦回在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爱的教育读后感高中生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假期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让我知道了许多有着教育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

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爱的教育一书上每一个小故事都讲述了一种不同的爱,特别是每月故事更是让人感动,让我觉得世间处处有真情。其中《洛马格那的血》更使我感动。费鲁乔整天在外面鬼混,到了夜里十一点才回家。外面下起了大雨,费鲁乔回来时,满身都是泥水,衣服也撕破了,额头上一块肿包。老祖母十分心疼,和费鲁乔说了道理。房间里有人,费鲁乔说:“谁”一个人从房间里冲出来,抓住了费鲁乔,用手把他的嘴捂住,另一个人将费鲁乔的外祖母绑架。在,无可奈何之下,费鲁乔将钱交给了强盗。后来,强盗将费鲁乔扔到费鲁乔的外祖母的膝盖上,将刀刺进费鲁乔身体里。强盗逃走了,可是费鲁乔却死了。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我们要看到在当前发展经济的情况下,同学之间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关心人,了解人,帮助人的优良风气日渐淡漠。因此,在全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在学校,在学生中提倡和开展爱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社会,爱学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上一切需要爱护的人,培养学生得、智、体全面发展,做个新时代的好少年,让我们用爱去唤醒人类的真实情感,让爱在每个人的心中永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暑假阅读《三国演义》读后感五年级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迷上了《三国演义》,这是发生在东汉未年的一个历史故事。

三国演义主要讲东汉未年,皇帝昏庸无能,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由张角率领的黄巾军起义造反,由此拉开了诸候争霸的序幕。同时,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一起打天下,建立了蜀国。这时,天下三分,分成了魏国、蜀国和吴国。最后,全部被司马家族所占领。

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感想万千,里面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羽忠义无双,张飞粗中有细,刘备宅心仁厚,赵云忠心报国,黄忠宝刀不老,曹操奸诈狡猾,董卓罪大恶极,袁绍目中无人,诸葛亮神机妙算,吕布英勇无敌等等。我最喜欢的就要数关羽和赵云了。

因为关羽气宇轩昂,还是斩颜良、诛文丑的名将,他还过五关,斩六将,连英勇无比、杀了俞涉和潘凤这两员大将的华雄都被关羽斩了,所以我喜欢关羽。再说说赵云,他可是在徐州大破曹操军的猛将,还在长坂坡杀了好几个曹军头领,在赵云很老了以后,竟然能斩了使用开山大斧的韩德和他四个精通武艺的儿子,而且可以以一挡千,是个难得的人才。

不过,《三国演义》给我的收获还是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不拘小节,胸怀大志,深谋远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3686 字

+ 加入清单

已经忘记了上次翻开三国是什么时候了。一年前?还是两年前?多少有些记不清楚了,仿佛这个给我打开中国历史大门,点燃我对历史兴趣的书籍不曾看过一样。从最开始的图画版本,再到纯文字描述,再到文言文描述,一步步的深入,还记得那个时候自己是多么的喜悦。就好像站在旁边看着刘皇叔与曹阿瞒煮酒论英雄,看着关二爷过五关斩六将,看着诸葛满面沧桑无奈的病死五丈原。如今想来,感慨万千。那个世界离我已经很远了,但是而今回味却仿佛从未离开。所以呢,想写一篇真正的读后感,就像为那段璀璨的大争之世浮上一大白。

大汉,这个朝代有多伟大实在不容赘述。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硬的国家。汉武帝用他一生的征战给这个土地上的人民留下了暴虐的基因,无数年的战争无数次的胜利给了这个民族回味至今的骄傲自豪。这个朝代的历史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豪言壮语。“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汉宣帝刘病已自豪的将整个已知世界纳为版图。陈汤远赴千里,将单于的头颅拿下“敢明犯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霸道直至今天仍然为人传诵。但是,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天下大势本就是分分合合,两汉四百年,也终究要落下帷幕了。

三国演义的叙事巧妙而有内涵。或者说历史的发展本来就具有戏剧性。第一章,国家大义与江湖侠义便清楚的展现出来。关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而不顾日后的颠沛流离。刘备汉室宗亲,虽以织草鞋为生,但‘位卑未敢忘忧国’始终以国家大事,汉室复兴为己任。而张飞,虽是一杀猪户,但是胸怀四海,为人光明磊落。三人的偶然相遇,却仿佛是历史安排的必然,在那漫天飘落的桃花下,许下了一个跨越历史的诺言。直到现在,每每读到此处,我都不禁感叹命运的奥妙,倘若这三人没有遇到,或者说没有结拜,那汉末的江山会少多少精彩,华夏的历史又会少多少的璀璨!

一柄青龙偃月刀划开了三国的序幕,一杆丈八蛇矛刺破了战争的硝烟。这一刀一矛打出了皇叔的威名,积攒了大争之世存活的资本。或许,假如,何国舅没有过激的除掉奸宦,历史将给大汉帝国:‘这个中华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更多的时间’。可是,这只是假设,当何进被杀,董卓入京的的刹那,帝国的皇冠已然掉落,历史已换了颜色,变了沧桑!

黄巾之乱已经平定,诸侯讨董大军却刚刚开拨。十八路诸侯叩关逼战,但在华雄的刀下却显得那么无力。这个时候,那一刀仿佛划出了玄奥的轨迹,‘温酒斩华雄’从此英雄天下知!

每每读三国,都会感叹敬佩罗贯中的文笔,仿佛每一章在书写历史的同时,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奸诈如董卓,骁勇如吕布,却被王允老儿小小的连环计而征服。貂蝉的闭月之貌真的令人如此心往?还是这假父义子之间有着难以言喻的裂痕?总之,在那一句‘我儿奉先何在时?’刺出的那柄方天画戟,真真正正的拉开了天下纷争、诸侯混战的序幕。

提起三国,谁能忘记那个曹操,那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孟德。或许在三国中他是反面一号角色,但正如他所说却被天下所弃的一样,‘倘使天下若没有孤,那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孤。’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到老,或者说“虎豹之子,虽未成年,却有食牛之气”,这位初衷为“汉征西将军”少年,当他拿起七星宝刀勇于去向董卓出刀时,他已然出现在了历史中,他的存在必定会在汉末留下重重的一笔。机智、勇敢、胸怀四海却又枭雄本性。这样的曹操怎能不崛起于天下?!

时势造英雄。所谓大争之世,必然伴随着英雄的层出不穷。传说中三国时期七杀、破军、贪狼,杀破狼齐聚,引起近百年血杀。现在每次读完三国,我都会思考莫非三国的英雄穷尽了华夏大地数百年的灵气,否则为什么在三国后期会被司马氏夺了天下,为什么在五胡乱华时期华夏大地仅有冉闵一个英才?回想三国,就如春秋战国时期人才不绝,谋臣如云,武将如雨。袁绍、袁术、孙坚、孙策、张绣、陶谦、刘表、公孙瓒,当然还有视天下英雄如无物的孟德和仁义满天下的皇叔,以及继承父兄基业雄霸江东的孙权。这些人杰,他们或强或弱,或好或坏,但无可否认,他们是三国争霸的主角,才是历史的书写者。更不能忘那多智近妖的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有磐磐大才但壮志未酬的凤雏;那个多才多艺,赤壁之战败曹军鼎立三国的‘曲有误,周郎顾’的俊公瑾;还有让曹操赤壁后大哭‘倘若奉孝安在,我何至于此’的鬼才郭嘉;还有饱受争议,延汉室20年国祚的毒士贾诩;还有法正、张昭、荀彧、田丰……等等,这一位位智安天下,谋定苍生的智者,为乱世添下多少波澜!更不能忘以一己之力战诸多大将而从无败绩的奉先;还有那长坂坡单骑救主的忠义赵云;大战三天三夜的马超与张飞;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的老将黄忠;还有虎痴,典韦,张辽……这一个个勇猛无双的将军。还有那骑射无双的白马义从;锐不可当的先登死士;攻无不克的陷阵营;名震天下的虎豹骑;。名将如雨,强兵如林!在天崩地陷的乱世中,他们纵横驰骋在中华大地之上,掀起了无边烽烟!乱世操兵戈,男儿当称雄!

少时看西游,老来看三国。以前对这句话懵懵懂懂,而今想来别有一番滋味。当中国人再为林肯一生的挫折和成功所喟叹并俯首而拜时,又可曾想到刘皇叔。皇叔或许血统尊贵,但他的成功史简直就是屌丝的逆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最濒危的时刻妻儿离散,兄弟不见。但,就是汉室复兴,天下安定的毕生志愿却鼓舞他一步一步向前冲,永不言败的努力。他投靠过很多人,但是就是因为他这种信念,他投靠过的人强如雄霸天下的袁绍都身死家灭,唯有他最后取得了成功。为了这份大义,他胸怀四海,在关张都愤怒的情况下锲而不舍,三顾茅庐。终于定计三分;在弱小之时生命况且难保之际血诏杀曹操;在大家都绝望的时候坚守希望。蜀汉蜀汉,正是这位织草鞋为生的男子用一生的信念与生死之间无所畏惧的勇气创立的。那么想想现在的我们,家庭圆满,社会安定,却还在为一些失败而闷闷不平,还在为生活些许不公而怀恨在心,又怎能不愧愧而不敢言?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位江东的碧眼男儿,怀揣着胸怀天下的梦想,于弱冠之际接过父兄大权,从此坐断东南,看天下纷争。在江东的土地上,有着他父亲的血水,兄长的汗水。年虽幼,但他硬生生扛起了江东的大旗,在张昭与周瑜的辅佐下迈向了中原。赤壁之战,他打出了父兄的威名。蜀吴之争,他平灭了刘备的梦想,加冕称帝,“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他让三足鼎立真真正正的成为了三国。不畏强敌,在最困苦的时候不苟且偷生,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不怪千百年后,满怀韬略却因南宋朝廷的畏畏缩缩而无用武之地的辛弃疾大唱那句‘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宁教我负天下人,也休叫天下人负我”,忠奸难辨,善恶难分。这一句话打开了曹操争霸的生涯,也留下了千古以来的褒贬不辨。‘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么曹操呢?他的存在让汉室继续绵延,但却是他的儿子彻底的毁灭了大汉。不过纵然种种也改变不了曹阿瞒对历史的贡献。他唯才是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汉代对世家的依赖。他南征北战,基本结束了汉末的乱战。扫定北方蛮夷,镇压乌桓鲜卑。最难忘的是官渡大战,面对数倍于己的袁绍大军,曹操没有懦弱与退缩,没有害怕与苦恼,抗住压力,鼓励臣子。终于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奠定了他北方霸主的真正地位。“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以其宽广的胸怀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不懈追求,开辟了一条直属于他的成功之路。不能否认他的多疑与敏感,但是,千古功名自有后人评说。当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又有几个人想起,他年少时的梦想是死后墓碑上刻下“汉征西将军之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杯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饱经沧桑的杨慎不会想到他的词句会是这个波澜壮阔时代的开卷语。但是历史总是巧合而又充满趣味。这首的开卷词道尽了三国的兴衰或者说是历史的沧桑变化。曹操的用兵如神,刘备的仁义无双,孙权的气吞天下,谁能想到会被司马氏一统中华。名将如雨,强兵如林的蜀汉大地又怎会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局面;气吞中华的曹氏家族又怎会亡于司马一脉!每次看到最后一章‘三国归晋’的时候内心总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愤慨,更有一种‘世事难料’的沧桑。这个时候,脑海中总会浮现三国征战的铁与血,诸侯混战的冷与热,迫不及待的想要再看一遍,再重温一下属于男儿的热血与激情!三国,三国!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三国的世界固然精彩,但却是用百姓的鲜血堆积而成,那一个个成就下都是百姓的苦难。我爱三国,但我也恨三国。爱他的精彩,也恨他的精彩。但是,无论如何,三国的历史已早已刻进了中华民族的血液,融进了骨髓,铭记在灵魂深处。而知今天,三国真正需要我们学习的是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那种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男儿气概,那种谋定而后动的处世风采。不拘泥于古,不困扰于今,不为今日一时之失而惶惶不可终日。最重要的是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不再让那“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惨事再次发生。

最后,突然想起一句喜欢的诗来做结语,“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