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王全安《白鹿原》汇集20篇

浏览

2701

作文

85

白鹿原小说结局是什么

全文共 2493 字

+ 加入清单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陈忠实的《白鹿原》大可担当此重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鹿原小说结局是什么,欢迎阅读。

白鹿原小说结局是什么

朱先生约一帮文人去从军,但意外的发现鹿兆海在中条山阵亡讣告内容的虚假。滋水县境内最大的一股土匪归服保安团的消息轰动了县城。鹿黑娃的大名鹿兆谦在全县第一次公开飞扬。黑娃被任命为营长,并且娶了妻子,开始向有思想的人转化,他回乡去探亲,重新被这个家族容纳了。而鹿三却在孤独中死去。黑娃接受鹿兆鹏的意见倒戈反蒋,却依旧死于肃反派的屠刀之下。朱先生在坟墓中的言语,却成了造反派们永远解不开的谜。鹿子霖重新雇了长工,赎回坐监期间被女人卖掉的土地,家底开始垫实起来。可是在枪毙岳维山、田福贤和鹿黑娃时,他神志不清疯了。而嘉轩因为气急晕倒,醒来发现自己已经瞎了一只眼。他看着子霖疯癫的样子开始像子霖忏悔。最后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鹿子霖死在自己家中。

白鹿原小说内容简介:

1~4章

白嘉轩这辈子最自豪的事情便是娶了七房女人,到了第六房死去之后,村里人已经都相信白嘉轩有个毒球会害人。父亲得病去世,母亲按照遗嘱执意让他再娶一房。在朋友冷先生 的劝导下白嘉轩出门寻阴阳先生解惑,在路中看到吉瑞———白鹿精灵,在姐夫朱先生的点拨下,白嘉轩不动声色的换到了这片吉瑞之地。在此之后的第七房女人正常生育,同时在丈人的帮助下白嘉轩种**发了家,妻子仙草又生下两个儿子。几年后在**开得正好的时候,姐夫拉犁捣毁了嘉轩所有的**,全村震惊,然而没人反对都在几天之内将自家的**花也一并捣毁。

5~8章

不久仙草又生下了第三个儿子孝义和女儿白灵。白家蒸蒸日上,身为族长的嘉轩想起了维修村内祠堂,于是联合鹿子霖一起重修村内祠堂。随后嘉轩和鹿子霖一起筹钱修建了白鹿村的学堂,学堂修成之后,嘉轩也将自己长工鹿三的儿子黑娃送进了学堂读书,黑娃不争气最后退出了学堂。此时传闻清帝退位开始革命了,鹿子霖被任命为乡约。刚上任不久政府派下了极为严苛的税捐,白鹿村的民众不服联合其他几村的人一起前往县政府闹事。事件后的一年多里。村内开始出现赌窝和败坏仁义的村民,嘉轩着手整顿了这混乱的现状。

6~14章

黑娃外出割麦,却引回了举人家的小老婆——田小娥回到白鹿村,被白鹿两家不容后,他们住进了村子东头一孔破塌的窑洞。一队士兵开进白鹿原在村内征粮连带欺压百姓。黑娃在鹿子霖之子鹿兆鹏的带动下一起烧了白鹿原的粮仓。不久之后这些士兵又一窝蜂的逃走了。原来这群军阀已经被正规军打跑。朱先生开始组织自己的友人一同编撰县志白鹿原小说内容简介白鹿原小说内容简介。黑娃在兆鹏的带动下开始组织原上的革命,杀了几个恶人,更抓了总乡约田福贤。不久之后**发动反革命开始屠杀共产党人,原上形式大变,黑娃与鹿兆鹏不得不逃离了白鹿原。

15章~20章

黑娃在兆鹏的指示下进入了革命军队为习旅长卖命,不久队伍被打散。黑娃当上了土匪"二拇指",在一次打家劫舍的中他唆使手下打断了嘉轩的腰————因为他的腰太直了。田福贤下套捕捉黑娃,小娥为救黑娃去求鹿子霖,鹿子霖乘机"爬灰"。却被白嘉轩搅了兴致,为了报复他唆使小娥勾引白孝文。白孝文在与小娥偷情的时候被父亲白嘉轩看到。白嘉轩按照族规承接了他和田小娥并且强制他分家,声明断绝父子关系。分家之后的白孝文变得越发无赖,也染上了毒瘾,在毒瘾的逼迫下,他变卖了房屋和地产与田小娥过着糜烂的日子而自己的妻子却饿死在家。最后白孝文沦为乞丐,鹿子霖却给他将他介绍到了滋水县保安大队,这无疑让他获得新生。他第一次拿到薪水的时候想回乡报答鹿子霖,却发现田小娥早已"神秘"的死了。黑娃得知小娥被杀的消息后回到原上找白嘉轩报仇,在危机之时,鹿三坦白说是自己杀了田小娥,两人因此断绝父子关系。

20章~26章

白灵加入了共产党,在党指派的任务中他和兆鹏扮成夫妻却也产生了真正的感情。不久在发动群众运动时白灵暴露自己不得不向后方撤退逃到了南梁根据地,然而在党的肃清运动中却惨遭活埋。与此同时白鹿原上却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从鹿三的妻子开始全村不断死人。白嘉轩要家人出村避难,自己留下,而妻子和鹿三却留下来了。不幸的是妻子却也染上了瘟疫,她丝毫没有恐惧继续每天为嘉轩做饭直到死去。原来是死后的小娥引来的瘟疫,她借鹿三之身告诉众人要求村里为她修庙。村人便开始乞求族长修庙,嘉轩力排众议造了镇妖塔,瘟疫终于停歇了。白孝文当上了县保安团营长,开始反思自己的过错希望重回白家,在大姑父朱先生的帮助下,白嘉轩原谅了这个儿子。白孝文满身荣誉的回到了白鹿村。村人开始盛赞白家治家有方时,白家却迎来了军统的搜查他们指控白灵是"**"。

27章~34章

朱先生的县志编纂工程已经接近尾期,经费的拮据使他一筹莫展,朱先生忍不住撂出一句粗话:"办正经事要俩钱比求割筋还难!"朱先生约一帮文人去从军,但意外的发现鹿兆海在中条山阵亡讣告内容的虚假。滋水县境内最大的一股土匪归服保安团的消息轰动了县城。鹿黑娃的大名鹿兆谦在全县第一次公开飞扬。黑娃被任命为营长,并且娶了妻子,开始向有思想的人转化,他回乡去探亲,重新被这个家族容纳了。而鹿三却在孤独中死去。黑娃接受鹿兆鹏的意见倒戈反蒋,却依旧死于肃反派的屠刀之下。朱先生在坟墓中的言语,却成了造反派们永远解不开的谜。鹿子霖重新雇了长工,赎回坐监期间被女人卖掉的土地,家底开始垫实起来白鹿原小说内容简介百科。可是在枪毙岳维山、田福贤和鹿黑娃时,他神志不清疯了。而嘉轩因为气急晕倒,醒来发现自己已经瞎了一只眼。他看着子霖疯癫的样子开始像子霖忏悔。最后在一个寒冷的夜晚鹿子霖死在自己家中

艺术成就:

《白鹿原》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但它的现实主义又不同于以前的革命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强调政治观念,要求比生活更为集中、更为突出地反映所谓"生活本质",在人物塑造上有类型化和两极化倾向。这样往往偏离生活的常态,从而陷入政治图解式的叙述。而《白鹿原》力图展示生活原生态,揭示出纷繁社会中的文化属性与文化规律,它通过设置大量看似偶然的事件,把具体的人物命运和宏大的历史进程连结起来,从而使历史呈现出某种浑沌的状态,具有了生命的灵气。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白鹿原游记作文300字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一家去白鹿原游玩。白鹿原在灞桥区,听爸爸说,成语“指鹿为马”中的“鹿”就是从白鹿原里抓的。

我们首先来到薄太后的陵墓,她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孝文皇帝的母亲。她的这个陵和我前年去的武则天的乾陵相比真是很小。那里还有许多古人的石像,每一个石像下面都刻着一篇关于孝顺父母的故事,比如“黄香温席”,“替母尝药”等等,我挨个地读了一遍,很感人!

后来我们又去了荆峪沟,也叫鲸鱼沟。我们沿着崎岖的小山路行走着,路的两旁是郁郁葱葱的竹海。我从地上捡起一根竹竿,竹竿又细又长,但却很结实,爬山时给妈妈当拐棍可派上了大用场。一路上我还看见了从没有见过的陕西“八大怪”之一的“房子半边盖”,还有冬暖夏凉的窑洞。我边走边玩,淡淡的花香从远处飘来,一会儿臭臭的马粪味又钻进了我的鼻孔。远处,鸟儿们在竹林里嬉戏歌唱,近处,咦!什么声音?哦,原来一匹拴在树上的马正在撒尿呢,就像大水管子一样哗哗地往外喷,不一会地上就被喷出了一个小水坑,它的威力真够大的,好恶心呀!

白鹿原玩的地方还有很多,但今天我的收获也不少,下次有机会我还要再来了解它悠久历史,欣赏自然风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王全安白鹿原观后感

全文共 1427 字

+ 加入清单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终于通过电影的形式面世了!早在1993年,这部小说刚刚在《当代》杂志登载后,已经引起了很多电影制作公司的浓厚兴趣,可是将整整二十载过后,这个期望才从理想照进现实。

《白鹿原》为什么被称为“最难被改编为电影的小说”?我想这个“最难改编”体现在多种维度上。从小说叙事的角度来看,《白鹿原》聚焦了关中平原两个家族跨越几代、多种社会政治环境中的恩怨纠葛,人物繁多,线索复杂,如何取舍改编是一个根本的难点。即便文学本创作出来,如何发挥电影特性的优势,把事件的枝枝节节在有限的电影叙事时间中有意味地再现出来,对导演来说也是极大的考验。

小说诞生的同时,另一位陕西作家贾平凹的《废都》亦横空出世。这两部作品被视为“陕军东进”的代表,尤其因为“填色加框”(指两部小说都有大量情色描写,《废都》中更有很多性欲场面用方框代替,表示“此处略去xx字”之含义)、“天价稿酬”等现象曾引发文化界众多争议。

不仅如此,两部小说也并不符合当时官方的主导意识形态,政治上显得“不太正确”。拿《白鹿原》来说,书中涉及有大量早期中共在农村基层搞农会、闹革命的内容,但与过去《暴风骤雨》、《红旗谱》这类作品相比,陈忠实却没有因循老路,他毅然地选择淡化意识形态,而在更宏观的立场思考民族国家的苦痛以及人性与宗法的二元背反,由此大大扩展了作品的深刻内涵。

也许正是因为上述种种原因,《白鹿原》被影像化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虽然没有像《废都》遭到被禁的厄运,还在1997年拿到茅盾文学奖,但据说当年的广电部早就有言在先:小说出版可以,但拍成电影那是万万不可以。因此很长时间里,人们可以看到小说甚至后来的戏剧版本(归文化部管理),电影却一再难产。因此,今天王全安的电影版实在可以让人体察到中国电影审查有限度的进步——即便这个版本也经过了多次的审查与修改。

电影版《白鹿原》至少有三个版本,220分钟的完整版、188分钟的柏林/香港参赛版和如今154分钟的国内公映版。仅就公映的版本看,影片最大限度地、相对忠实地保留了原著小说的叙事骨架,尤其选择了以田小娥为核心人物,串联起白鹿两家形形色色的人物:白嘉轩、鹿子霖、鹿三、白孝文、黑娃、鹿兆鹏。这些人物中携带了丰富海量的文化信息:自由、欲望、背叛、宗法、官僚、革命、保守……这绝不是一场凡夫俗子眼中仅仅有关情欲的大戏,而是百年中国社会风云史的浓缩。

从这个角度考量,我认为电影《白鹿原》是一部格局比《霸王别姬》与《活着》更广阔的作品,后两部作品基本属于“向前看”、回溯历史的反思性作品,而《白鹿原》更多地则是指向未来,通过嘶吼出一曲民族国家绝望哀恸的苦难秦腔,来让观众体会中国民族性孕育、发展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的生的痛苦、活的痛苦和死的痛苦。

也正是通过淡化意识形态的方式,王全安的《白鹿原》很好地领略到原著小说的精髓所在:即绝不简单地提供是非与善恶,一切内容都是开放式、可供多元阐释的。电影里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没有。都是可悲的灵魂。黑娃率领人捣毁了祖先的祠堂(让人立即联想到建国后多次社会运动中相似的破坏行为),既打破了囚禁心灵的宗法枷锁,同时也在无形中迷失了自己的伦理根源。这是善是恶,是福是祸,每个人想必都有自己的答案。

客观来看,与220分钟完整版相比,公映版损失了很多细节、呼应和留白,因而观众能觉察出明显的跳跃与语焉不详,更少了些余味。不过这显然与王全安无关,这里我要为他鼓个掌,电影《白鹿原》能够诞生本身就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白鹿原的读后感

全文共 2990 字

+ 加入清单

白鹿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原上的“乡约”,为本地宋代状元吕大焕所作,分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三大部分,几乎集中了儒家文化的全部精华。小说中的《乡约》为朱先生所作,白鹿原因它而一片朗朗书声,人和人的关系从此根本改变:耕织、家教、祭祖、满月酒、婚礼、求雨、治丧、迁坟、认干亲、拜亲人,一切都是以道德代宗教,以礼俗代法律。《白鹿原》中祥和兴盛、无争无斗的原上世界,寄托了作者文化救国、礼仪兴邦的儒家理想。

白鹿原做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以政治文化角度看,其社会结构有以田福贤、岳维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有以鹿兆鹏、白灵为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有以鹿兆谦(黑娃),大拇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以民间文化角度看,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领袖。阶级矛盾、家族纷争、利欲情欲的角逐,相互融汇交织,构成白鹿原半个多世纪的“民族秘史”。

小说写残酷的斗争,目的是对斗争予以批评,原上的儒家思想兴盛不衰,很快被政治斗争和暴力革命所取代,白嘉轩不但腰被土匪打断,而且很快被革命政权从组长的位置上拉了下来。黑娃十兄弟在白鹿原上搞农民运动,地主和乡长都被戴高帽子游街,国民党打回来后,乡长田福贤在白鹿村开反攻倒算大会,残酷批斗并且处决农会干部,小说借朱先生之口,说白鹿原简直成了一只“鏊子”,老百姓成了鏊子上翻来覆去的烙饼,为了反对无谓的斗争,《白鹿原》还批评了共产党内部的无情斗争、残酷打击,例如将白灵这样一位坚定、纯洁的老资深女革命者打成特务后活埋。白鹿原上仁义白鹿村的败坏说明了暴力斗争的恶果的极其可怕。

在《白鹿原》的创作手法上,可以说他已现实主义为主,以史诗笔法叙写人事,又融合了潜意识、魔幻现实主义等其他创作手法。

作为一个“民族的秘史”,它把叙事的焦点始终对准白鹿原这块西北黄土地上的文化状态和文化冲突,突出地描绘了文化冲突所激起的人性冲突(礼教与人性、天理与人欲、灵与肉的冲突等,以及众多生命在传统礼教压抑下的被扭曲、荼毒、萎谢,展示出白鹿原一片惨烈的文化景象:田小娥之死、白孝文的堕落、黑娃的出走等等。)无论是描绘白、鹿两姓的宗法关系和冲突,还是叙述白、鹿两家年轻一代的生死、爱情、出走、回归,作者都着力于揭示历史生活形态后面所隐藏的文化因素,将家族作为民族文化的聚焦点,借白、鹿家族的兴衰变迁,去探索民族生存发展的文化隐秘。这就使《白鹿原》的主题超越了一般的政治、阶级、社会、历史的层面,而通过诸如出走与回归、繁衍与毁灭、腐朽与再生、必然与偶然、机遇与宿命等的描写,将主题提升到生命哲学、文化哲学的高度。

西方现代主义在80年代初传入中国,在10年时间内将西方现代主义100多年的历史全部上演了一遍。《白鹿原》有选择地加以吸收。把潜意识、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的手法大胆引进作品中。如:白鹿原上世代相传的白鹿奇闻——白鹿精灵。田小娥死后在鹿三身上的灵魂附体,白灵死时分别向她的祖母、父亲和母亲托梦,朱先生死后化为白鹿飘然而去等,都给小说增添了浪漫和魔幻的意味。

《白鹿原》从文化人格的角度,塑造了一批经历独特、性格鲜明、思想行为惊心动魄的人物形象,构建起了白鹿原文化关系变迁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急公好义的儒家文化的乡村领袖,封建家族的族长:白嘉轩。

白嘉轩有刚毅的意志。他的一生可谓多灾多难,不仅同整个白鹿原上的广大群众一样经历里了兵灾、匪祸、饥谨、瘟疫,而且本人年轻时在婚姻上就遭到六娶六丧的严重挫折,《白鹿原》的开篇第一句话就是:“白嘉轩最为壮豪的就是一生中娶了七房女人”。中年以后更经历了长子白孝文的堕落,爱女白灵的背叛,贤妻吴仙草的暴死,以及自己被土匪打折腰杆等沉重打击。他腰虽然弯,但头仍然昂着。表现了他刚毅坚韧的精神。他有着慎独的品行。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就是一个人独处时,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白嘉轩虽然没有受过系统的儒家教育,但对儒家文化中“修身为本”的精义能心领神会和身体力行,坚持耕读传家。他有仁义的精神。如对长工鹿三。但是也有残忍的习性,在其宗族范围内,一旦有谁触犯了儒家礼义和族规乡约,他就显得刻薄寡恩,心冷手硬。甚至是对他的亲生儿子,他也决不手软,严施酷刑,显示出其残忍的一面。尤其是对田小娥残忍狠毒。可见这个最敦厚的长者同时也是最阴冷的食人者,这也再次证明中国历史的每一页虽然都写着仁义道德,但是字缝里却写满了“吃人”二字。

文中的黑娃和白孝文可以说一个是无根的浮萍,一个是笼中的野兽。因为同一个女人堕落的两个男人,却有着天壤之别。黑娃和田小娥是对自由恋爱的落草鸳鸯,革命的风暴让黑娃,落草为寇。在匪巢内乱之后有被招安,他立志改过自新,从头做人。强行戒烟 求学朱先生,重归祠堂,过上安静的生活。然而最终被杀害,他无法真正融入传统文化,,又见弃与革命文化,无论新旧时代,都没有他的真正位置,他像无根的浮萍,孤独的灵魂无处依傍,无以为家。 而白孝文和田小娥是鹿子霖的圈套,他成了个无辜的牺牲品,他像一个文化变色龙,一次次脱胎换骨,改变着自己的角色,最终成了深谙政治韬晦之术的大阴谋家。他成了笼中的野兽,心狠手辣。

白灵与兆海最初相恋,都是满腔热忱的爱国少年,都急于报效祖国,因而掷硬币选择分别加入国共两党。然而世事难料,他们对待党的了解和认识发生分歧,党派政治干预进他们的感情生活,即便情感 被政治思想所阻碍。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永远存在,他们两个的对立也永远存在,他们的感情终不能有结果。百灵和鹿兆鹏才是真正的白鹿精魂,他们相对于黑娃和白孝文来说是一种超越。他们二人有惊人的相似,同样接受先进的教育有独立的思想、同样是新文化的代表。他们都不愿意遵守父母之命,鹿兆鹏不愿娶,白领不愿嫁,都选择离家出走。他们身上洋溢着青春的热情,流淌着叛逆的热血。他们有百折不挠的勇气,为后人闯出一条崭新的道路。而令人惋惜的是,白领死在革命者的刀下,鹿兆鹏也在革命胜利后远走他乡,不知所终。这也许是作者要揭示的民族秘史,一种崭新的思想形成要付出代价。 他们两人,就像双飞的蝴蝶,向光明和未来而去!

《白鹿原》中人物的人生各有不同,朱先生是作者心中的理想化人物,清贫正直,令人敬佩,飘逸走过一生。冷先生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悬壶济世,冷冷的走过一生。鹿三则是一个本分的农民,勤劳一生,儿子却叛逆,最终杀死儿媳,致疯而死,是个悲剧人物。田小娥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封建的叛逆者,也是封建的牺牲品。小说中人物死的结局有很多,像仙草的死是那么地镇静;像鹿兆鹏家里,那位鹿兆鹏的媳妇,死又是那么地让人感到可怜与可怖;像最后鹿子霖的死又是那么地窝囊,一切仿佛都是因果缘分。不禁让人感叹: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书的开头有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作者陈忠实以巴尔扎克这句名言做为小说的题记,表达出其创作这部长篇小说的宏愿与艺术追求。诚然,一个民族的许多秘密都在小说中佝偻着。它们太小了,却又太重要了。就像书中的一样,秘密无处不在。他隐藏在每一个角落,他隐藏在骡子的背上,隐藏在白家那个只进钱不出钱的盒子里,他隐藏在芰荠菜水饭里,隐藏在或是白赵氏或是鹿贺氏或是朱白氏忙碌的身影中,隐藏在木桌上的羊肉泡馍里,也隐藏在长工们的老茧和丰收时的麦浪里,更隐藏在跳跃在原上的白鹿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白鹿原》读后感

全文共 3472 字

+ 加入清单

已经好久没有读长篇小说了,印象里少说也有20多年。一来是没有那份闲钱去买装潢华丽的小说;二来是没有读长篇小说的耐心和毅力;三来是手捧厚厚的长篇小说,手酸吃力不说,时不时地要翻页,还得换手。再说这些年出的小说,纸张非常好也非常厚,翻页难度大了,也增加书的重量,另外,大概为了让书有厚度感有好的卖点,字间距行间距都弄得很大,且书中天地左右也留得多多的。看不了一会儿就得翻页;四来如果是新的小说,我指的不是新出版的小说,而是新买来第一次翻看的小说,手托着硬硬的,哪哪都较劲,为了爱护书籍,又不敢生折硬压,没看几页就累了,我指的不是看累了,是手托书托累了。最后一条就是近几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粗制滥造的多,为赶短期效应恨不得一个月就创作出一部几百万字的长篇小说,这样的小说根本不值得一看。

上个月,单位宣传部门为了奖励我写稿子有功,发我一个电子阅读器。开始不会从网上下载小说,放一段时间,后来下决心一定要鼓捣会,便在网上摸索。其实并不难,用了不到1小时就搞清楚来龙去脉。于是下载了陈忠实写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早就听说这部小说很好,是一部农村史诗般的小说,陈忠实为写这部长篇小说,沉到农村一待就是10多年。

更因为电子阅读器一改传统纸制小说阅读方式。电子阅读器很轻,托在手里好象拿着一张报纸,轻轻一点就翻页了。看完一段放下明天再看,也不用做记号,下次打开就是上次看的那页。还有不受光线制约,外界暗一点也不会损伤视力,电子阅读器版面有亮度。再有就是电子阅读器存储量大,可以存很多小说。如果看一部小说感到有些乏,调整到另一部小说的页面,既可以换换脑子,又可以换一种思路。电子阅读器,真好。

罗嗦的多了点,跑题了,言归正传吧。

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看完长篇小说《白鹿原》,总体感觉旧社会并不那么黑暗、也并不那么万恶;地主没有那么作威作福、穷人也没有那么饥寒交迫。一个社会总有一个社会存在的道理,即使行将灭亡。如果没有战乱;没有土匪就更好了。

地地道道的地主白嘉轩很仁义,很对得起他的那些长工。麦子刚打下来,最先让长工套上牛车,拉上新麦子送回家,一点不克扣。年底该给多少银元就给多少银元,早早就放长工的假,让他们回家过年去。

在白鹿原能当上长工,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因为只有得到主人家的信任才能当上长工,否则的话,永远是短工。短工脸上是不光彩的,说明没有被主人家看上,只能打短工。主人家雇用短工期间,就是考察期间,考察所雇人是否可靠,可靠了才会被雇为长工。

虽然没有动摇中学时代受到的收租院“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教育,更没有动摇“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但我还是感到白鹿原的长工都是幸福的长工,幸福得比现在都幸福。

2011年4月1日《北京青年报》“私人别史”用整版的篇幅登载了题为“收租院像原子弹——少为人知的引爆内幕”的文章,详细记录了60年代中期大型革命雕塑收租院创作亲历。让我回想起上中学那个年代参观收租院的影像。现在想来大概像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刘文彩那样的大地主很少很少,所以才作为典型反面人物来宣传教育。

鹿三是白嘉轩的长工。但他俩之间根本看不出一个是地主,一个是长工的样子。下面摘抄第17章和第18章中两小自然段,这两段不仅刻画了白嘉轩和鹿三之间的亲密关系,而且描写得相当细微(如果不愿意看,请跳过去)。

第17章。已是秋末冬初,白日短促到巧媳妇难做三顿饭的季节。太阳坠入白鹿原西部的原坡,一片羞怯的霞光腾起在西原的上空。白嘉轩双手拄着拐杖站在地头,瞅着鹿三一手捉着犁杖一手扬着鞭子悠悠地耕翻留作棉田的地块,黄褐色的泥土在犁铧上翻卷着;鹿三和牛的背影渐渐融入西边的霞光里迎面奔到他眼前来了。白嘉轩手心痒痒喉咙也痒痒了,想攥一攥犁杖光滑的扶把儿,想踩踏踩踏那翻卷着的泥土,想放开喉咙吆喝吆喝牲畜了。当鹿三再犁过一遭在地头回犁勒调犍牛的时候,白嘉轩扔了拐杖,一把抓住犁把儿一手夺过鞭子,说:“三哥,你抽袋烟去!”鹿三嘴里大声憨气地嘀嗒着:“天短求得转不了几个来回就黑咧!”最后还是无奈放了鞭子和犁杖,很不情愿地蹲下来摸烟包。他瞧着嘉轩把犁尖插进垄沟一声吆喝,连忙奔上前抓住犁杖:“嘉轩,你不该犁地,你的腰……”白嘉轩拨开他的手,又一声吆喝:“得儿起!”犍牛拖着犁铧趄前走了。白嘉轩转过脸对鹿三大声说:“我想试火一下!”鹿三手里攥着上尚未装进烟末的烟袋跟着嘉轩并排儿走着担心万一有个闪失。白嘉轩很不喜悦地说:“你跟在我旁边我不舒服,你走开你去抽你的烟!”鹿三无奈停住脚步,眼睛紧紧瞅着渐渐融进霞光里的白嘉轩,还是攥着空烟袋记不起来装烟。

第18章。白鹿村在渭北以及在当地邻村熬活儿的长工汉们纷纷回到自家屋里来,即使不大仁义的主家也都提前付给他们全年的工价,让他们在离年终之前的二个多月就下工回家了,起码可以省下一个人的口粮。鹿三在街巷里看见这些提前下工回归的兄弟哥们就想到自己。在麦子断定不能出苗以后,瞧着牲畜市场日渐下跌的行情,白嘉轩果决地卖掉了青骡和犍牛,只留下一匹骒马。这不算是多么聪明的举措,谁也能谋划得出来,一头牛或一匹骡子一年间吃下的精料——豌豆和夫皮,也许可以换回五头牛和五匹骡子。除了粮食集集冒涨,其余百物牲畜棉花木料布匹杂货以及土地天天往下跌价,女子订亲的聘金也跌过大半。在可怕的饥荒年刚刚露出暴虐先兆的时候,各色粮食一下就被推到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任何东西包括人本身都不得不俯首臣不得不跌价再跌价了。小麦无苗,冬天不用上粪了;棉花旱死了,轧花机也甭招徕弹花主顾了;牲畜卖掉了,剩下一匹马浮不住一个人专门喂养;整个一个冬天和春天都将闲适无活儿,自己闲吃静坐

在人家屋里怎么好意思呢?他深信白嘉轩绝不会象村中那些长工的主家那样打发他提早下工,需得自己说话辞别而不能赖着主家来撵出门去。晚饭后,鹿三抹了抹嘴巴点燃旱烟袋,爽声朗气他说:“嘉轩,我今黑回去呀。”白嘉轩平和地说:“回你回喀!有啥事你尽管办。今年冬里没啥紧活路喀!”鹿三料定主家理会错了自己的原意,就挑明了说:“我明日再不来咧!”白嘉轩依然平和地说:“我刚才说了嘛!何止明日?三天五天你尽管走。”鹿三更透彻他说:“从明日往后,我再不来了我下工咧!”白嘉轩这才从椅背上欠起身子:“那咋么了?半路上你就走了不来了?离过年还远着哩嘛!”仙草听见了也凑到桌边问:“三哥你犯了俺屋谁的心病咧?你倒是明说怎么能走哩?”鹿三连忙解释:“地里也没啥活儿屋里也没啥活儿了,我白吃闲坐着不自在喀!”白嘉轩说:“你走了倒是自在了,可把不自在丢给我了!”鹿三愣怔一下。臼嘉轩接着说:“为了省一份口粮撵你出门,人会说我啥话哩?我心里能不自在吗?”鹿三忙说:“不是这话!是没活干了闲下,这谁都看得见的事,不会胡说的。明年春上要是落下透雨地里活儿开场了,我不用你叫就来了。”白嘉轩冷下脸说:“三哥你听着,从今往后你再甭提这个话!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我吃稠的你吃稠,我吃稀的你吃稀;万一有一天断顿了揭不开锅了,咱弟兄们出门要饭搭个伙结伴儿——”鹿三咽了一口唾液,粗大的喉圪节猛烈地滑动了两下,没有话说了。白嘉轩随之轻俏地说:“没活儿干了你就歇着睡着,歇够了睡腻了你就逛去浪去!逢集了逛集没集时到人多的地方去说,耍纠方耍狼吃娃耍媳妇跳井,说了耍了再歇再睡……你甭瞪眼!兄弟我不是给你撇凉腔是说正经话:天杀人人不能自杀。年馑大心也就要放大。年馑大心要小了就更遭罪了。”鹿三觉得眼里快要忍不住流泪,没有说话就转身出了院子进了马号。

这分明是兄弟俩,而且还是亲兄弟俩。

我认为黑娃与白嘉轩之间不会有那么深的仇恨,恨得非要把白嘉轩的腰打断。白嘉轩对黑娃很好,白嘉轩给黑娃买了笔墨纸砚叫他念书,可他还要逃学。黑娃说了一句“我嫌嘉轩叔的腰挺的太硬太直”。鹿三叫黑娃来给牛割草,黑娃也说过这话。鹿三叫黑娃替他来顶工,他硬要跟嘉道到渭北去熬活就是不上这儿来,还说了话:“我嫌嘉轩叔腰挺的大硬太直我害怕。”难道就因为这个,就把白嘉轩的腰打断吗?理由不充分。

既然郭举人的小女人小娥可以和黑娃一拍即合脱衣解裤,那么再和鹿子霖上床就不足为奇,再和白孝文如胶似漆地性爱更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说与前面两个男人还不能算是主动出击,那么在鹿子霖的授意下她凭着她那“三寸金莲”拿下白孝文,则实实在在地把自己地地道道的破鞋本质暴露得一清二楚。这就难怪她的公公、黑娃的爹鹿三亲手把她杀了。深受其害的鹿三为了自己的儿子,也为自己尊敬的主人白嘉轩的儿子。

还有许多与我小时候受到的教育截然相反的内容就不一一列举了。

向敢于还历史真实面貌的著名作家陈忠实致敬!

希望这样的作家多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白鹿原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陈忠实在这部四十多万字的小说开篇引用了巴尔扎克的这句话,而在读完《白鹿原》后,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此话的贴切,黄土塬上的一段历史,借这部小说充分展现。

起篇的情节是神奇甚至有些荒诞的,配角冷先生借独特诡异的治病方法、男一号白嘉轩借连娶七房女人的壮举、关键人物朱先生借游学南方的奇趣经历、故事主场景白鹿原借有关白鹿的神妙传说闪亮登场,抓人,一下子将我拉进小说。

接着,作者着力描绘的便是原上人们的生活,家庭的纷争、家族的争斗、改朝换代的动荡一一上演,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各种人物的性格特征逐渐明晰,看这一段,我感觉是在观赏一幅渐渐展开的塬上风情画卷,但,作者的用意绝非如此简单,在一个个故事的推进中,他已经将小说中的人物按信仰、按人生观进行了自然的划分,同样出生在那片黄土塬上的人们,开始渐行渐远。

清廷倒台、军阀混战、民国建立、国共合作、合作破裂、两党相争、抗日卫国、解放、文革,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将小说情节逐级推向高潮,故事的重点似乎也从老一代逐渐转移到新一代的已经走出白鹿原的青年身上,他们或国或共、或由共变国、或由国变共、甚至由土匪变国又变共,起伏跌宕,好不热闹,其间有情爱、有亲情、有义气、有传奇、有历险、有机缘、有命运,有的东西太多,太重,重的让我渐渐觉得托不动这32K的印本。

到了最后,这些走出黄土塬的人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回到了原上,或发达、或落魄、或存活、或死亡。白嘉轩老了独眼了、鹿子霖疯了死掉了,大剧落幕,戛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白鹿原读书笔记800字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这本小说我大学时就曾看过。但那时的自己毫无阅历,人生也未曾受过任何挫折,尤其学业上的种种顺利,让自己时时沉浸于前途无限光明的幻想中。对这种虽然名气足,但却内容冗长而又充满乡土特色的小说实在难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随手翻过几次,但总是半路而止,体会不出任何甘苦。

工作以后,发现了自身能力的种种欠缺,也发现了人生并非过去想象般一帆风顺,经历了不少焦头烂额之苦,时过境迁之后再读它,体会则完全不同了。

白鹿原上,白家与鹿家三代人,不足百年的时间里,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很让我有些感慨。

感慨之一是世事难料。白鹿原上,白家兴旺过,鹿家兴旺过,但好景都不长,跌下去,又起来,起来又下去。白鹿两家三代人被命运在砧板上无情地反复敲打。什么时候正面烤,什么时候背面敲,世事难料。所以,自己不论什么时候,都别悲观,也别骄傲。活得好,是祖上有德,自己运气好;活得不好,是时候没到,自己还要再加把劲儿熬一熬。人的一生漫长得很,一时得意、一是低落,千万不要把一时的状态当成永恒。对人生的态度,在困难的时候要能坚持得住,在得意的时候要沉稳得住,不要被表象迷惑。

感慨之二是尊重别人。尊重高位的人,也尊重卑微的人。地位卑微的人难保一辈子卑微,即使一辈子卑微,下一辈子,人家未必不翻身,时间能改变一切。即便是打了一辈子长工的鹿三,还生出了一个将来当保安营营长的黑娃一样的儿子来。地主白嘉轩的儿子,也有卖房卖地半死不活的一天。世界是多元的,不要把人看死了,这等于自断后路。这样的后路,眼前可能不需要,等到真需要的时候,已经晚了。

感慨之三,做人要向朱先生学习。朱先生读圣人书,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立志学为好人;又不拘泥于圣人之言,在混乱不堪的世界中,既不随波逐流,也不拘泥死板,不论世事怎么变化,总能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低调而不骄傲。管你张县长李县长,共产党还是,他有他的抱负、理想与信念,成败不萦于心,不媚俗,不庸俗,光明磊落。同时,在生活面前,他有血有肉,有男人的骨气,又不失情调,让我佩服。

感慨之四,有自己的原则,但也给别人一个机会。白嘉轩做事太硬,鹿子霖就圆滑很多。白嘉轩要是能够在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同时,多给子女一点谅解,或许白孝文也不至堕落到那种程度。而鹿子霖做事情太过阴损。这样的阴损是否能招来祸患我看不一定。但做人还是光明正大些好,坦坦荡荡,才能心无所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陈忠实的白鹿原观后感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白鹿原》这是一部乡村叙事的史诗般作品,以白鹿原村为背景,从清末说到1938年的抗战初期,地点是陕西的关中平原,20多年的沧桑折射了时代的变迁,更折射了五千年的中国文明进化史:这就是中国社会虽然难以摆脱打打杀杀历史周期率的宿命,但总有一种正能量呼啸鼓荡,维系了中国乡村的纲常操守,维系了人类社会的根本准则和价值底线。

电影中由张丰毅塑造的族长就是这样的角色。在和平时期,他是乡规民约的传承制定执行者;当大难来袭(军阀抢粮),他挺身而出,是村民利益的捍卫者;在动乱中,他的正直维护了起码的理性和道德底线,比如,他不准烂杀;他也是准则奖惩的自觉践行者,当发现儿子有不轨行为,同样施以严厉责罚。

乡村社会充满了矛盾:贫富矛盾、家族矛盾、民族矛盾、欲望和束缚的矛盾,当这些矛盾纠结在一起,动荡冲突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在冲突中,人类赖以维系的价值准则往往会被冲击得荡然无存。此时此刻,如果有一种理性的力量,我们称之为正能量,能够巍然屹立,就能抵御疯狂,带领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具有这种正能量的人,也是被鲁迅先生称为民族脊梁的人,让我们一起呼唤正能量,每个人都为社会增加一点正能量。你理性,这个社会才更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白鹿原》读后感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田小娥出身秀才之家,却嫁给了一个老举人做小妾。年轻漂亮的她耐不住寂寞,便与长工黑娃勾搭成奸。这是当时社会所绝不能容忍的事情。她被老举人休回了家。黑娃寻到她带她回到白鹿原。而祖宗的祠堂又将他们拒之门外。他们便在村外东头买个窑洞祝人们都把这个田小娥,这个不贞的女人当成灾星。黑娃被传统社会所拒绝、排斥。而田小娥的美色是令男人神魂颠倒的。在宗法制度的压迫下,黑娃没有抛弃小娥,与小娥厮守在一起。反倒是与社会为敌而投奔了共-产-党。后来被打散,又占山为王当起土匪。黑娃出走后,小娥住的窖洞便像臭鸡蛋吸引苍蝇蚊子一样,成了一些男人所追逐的处所。老色棍鹿子霖不时地来苟且,无懒时常来到窗下骚扰,白孝义又中了美色圈套不时地来偷-情。最后,黑娃的父亲鹿三见田小娥害人不浅,便用矛枪刺入小娥后心,将小娥杀死。小娥的命运是典型的封建宗法制度下的牺牲品。因为她触犯了封建宗法制度,便被社会抛入最低层。但是人是有感情的有需要的,人人都有权追求幸福。她如果能与黑娃过上正常的日子,也不会造成那么多危害后果。在强大的宗法制度面前,田小娥太弱小了。她死的太屈!太屈!后来作品中写到了一些诡异的迷信故事:她的鬼魂附体到她公公鹿三身上,并使鹿三的精髓被吸掉,早早地死亡。算是张扬了一下弱者对社会的抗争与呐喊。

《白鹿原》的可贵之处是对当时的共-产-党没有什么正面评价,这是本书的价值所在。现在的小说大都对现实社会有种反叛精神,但这部书的反叛还是比较彻底的。另一方面小说也张扬了旧时代的纯正民风,农民生活与旧制度的和-谐有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白鹿原电影完整版观后感

全文共 1655 字

+ 加入清单

先说一下背景,12月的时候看了220分钟的版本,香港龙标版没有去,柏林竞赛版没有看。

一个看过比220分钟还早版本的朋友说,《白鹿原》绝对值得期待,仿佛看到了早期第五代的影子。对,他说的是早期。提到早期第五代,我想象中是《黄土地》、《红高粱》、《孩子王》,而套上《白鹿原》的历史命题,或是另一个《活着》或者是《霸王别姬》?

当时《金陵十三钗》还在送审,这个朋友在去年的这个时候给我推荐了两个片子,《金陵十三钗》和《白鹿原》,他说这两个片子都是近年惊喜,《十三钗》是张艺谋近年来拍过的最好的电影,而《白鹿原》会重现第五代的辉煌。嗯,这个朋友出处是传说中的广电总局。他曾经给我说,这个天人共愤的地方被妖魔化的很严重,所以他从来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工作,在每年成山的烂片中能看到一两个好片,他仿佛就看到了一点亮光……

于是,这两部片子在我的心目中便镀上了金光,想看看中国电影如今的”最高水平“,终于等到了一些并非嬉笑打闹的片子,因为我们很久没有看到一部严肃的大片,我们怀念《活着》怀念《霸王别姬》……然后……

《十三钗》先来到,大家都看过完整版本了,好吧,这确实是张艺谋近年来拍的最好的片子,我内朋友说的也没有错;但是《白鹿原》……好吧,老腔、麦田、戏台、皮影、文革忠字舞(据说后来删掉了),确实有很多很多第五代的“影子“,这些场景,很容易让人想到《活着》、《霸王别姬》,包括张丰毅、成泰燊、吴刚等人的出现,是会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但是,除了影子,别的就没有了。第五代对事件的叙事能力和对历史题材的有力把控,《白鹿原》是没有的。对,我说的是220分钟版,和删改无关。

王全安《图雅》、《团圆》等都是很好的家庭伦理剧,他在小格局电影的把控上有他的才华和狡黠,但是对于年代阵线较长的《白鹿原》,就显得局促了。有人说这个片子可以改为叫“田小娥的史诗”,倘若真是专心放在田小娥身上也好,可惜想要的东西太多,却没有一个叙事主视角,即便是220分钟,也显得极分散。要么段奕宏突然就没有了,要么他又突然跳出来了。整个片子拼凑感极强。人物太多,都是好演员,却没有一个能完整的立住,这不怪演员,张雨绮在其中的表演至少让我对她有了很大的改观,另外几个男演员的表演都有亮点,却是珠玉散落一地。估计等了十几年都卯足劲等这样一个片子,可惜演的再好,叙事不过关,也是浪费。

今天有一篇芦苇的采访出来,说王全安没有吃透原著,说王全安不明白这本书要说什么,芦苇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前辈,但是这么说比较武断。王全安在很多采访中表现出来的思考和深刻,谈不上睿智但很透彻。我非常赞赏他力图拍出《白鹿原》要系统的告诉世界“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曾经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经过了什么样的变化才成为如今的样子”,而且,他认为这种讲述“越符合真实、越磊落、越自信越好”,我无比认可。但是怎么说呢,记者的工作经常要跟受访者探讨一些形而上扣大帽子的问题,比如你认为中国电影路在何方等问题是万能灵药……但是从创作来说,是一字一句的心血,是一针一线的编织,与接受采访互喷是两码子事。对原作理解的多少,并不直接决定这个电影的好赖。

到此为止,这个片子经历那么长时间的立项、审查和修改,无论是芦苇老师十年剧本的创作,还是王全安接此烫山芋,甚至包括电影局组织的专家研讨,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敬重的。即便这个片子并不是想象中的样子,它在试着拍出《活着》,只不过它失败了……

然而,真正让我彻底失望的是,这个片子终于开始它的情色宣传之路。从段奕宏的屁股到田小娥和吴刚的不伦恋,这和《十三钗》红极一时的“我和贝尔演床戏”手段如出一辙。如此厚重的一个作品,最后的火力还是集中在了情色上面,宣传格局之小、想象力之贫乏、手段之低劣,终于彻底毁掉了《白鹿原》。推迟两天上映的原因不细说,但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这也让我感到有点伤心,之前的所有的努力和报道仿佛变成了一个笑话,然后还深深的被吐了一脸屎。

哦,对了,一开始出场提到内个盆友的意思在于,别一有问题就往广电身上推了,谁都不容易,当初人家还真是好话说尽,盼你们得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白鹿原》读后感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白鹿原》里边的某些情节过于细节化,使人读到一半的时候就不再想读下去了,当然不是“不忍猝读”,而是怀疑这本书是不是名不副实了,这样的书怎么也能获“茅盾文学奖”?当然我也想过中途放弃,可是又有一点儿的侥幸,因为获得该奖项的小说我看过好几部了,都写得挺好的,我相信那个时候许多的评委的眼睛还是雪亮的。还有,就是除了这本书,想看的书没有一本,不想看的书当然就不能算作是书了。

最后,我才发现原来有时候有点儿“侥幸”,还真的挺不错的,要不然我不就错过这本好书了吗?看来不到最后一切的评论都是妄加的。就像书中的正派人物白嘉轩,开始书中对他的描写有几分的贬斥,后来你会发现这个正派的人,自从有了第一个儿子之后,就那么一直的正直了下去,虽然中间连腰都被打断了,可他依然正直的处事不管外边发生了什么,他以近乎愚昧的顽固,做自己的事情,也不让自己的儿女参与外界的事情,以至于最后他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另外的典型,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书中另外一个主要人物鹿子霖,也是白鹿村的大户,此人行为不检点,与黑娃儿的老婆小娥好,使小娥诱骗白嘉轩的大儿子也就是现任的族长白孝文,他也不过想把白家拉下水,“在白嘉轩脖子上尿尿”,鹿子霖最后疯了,疯在了书的结尾,疯在了那个被拉做陪黑娃儿枪毙的下午,疯在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之中

相对于白嘉轩与鹿子霖,他们的儿女出路不尽相同。白嘉轩没有像鹿子霖将两个儿子送到省城学新学,只有最疼爱的白灵去了省城,参加了gcd,最后死于自己人的内讧,牺牲在了神圣的延安。鹿兆海牺牲在了和共军的冲突中,但却被追为抗日烈士,在白鹿原进行了风光大葬,鹿兆鹏与他弟弟相反,恰是国军悬赏捉拿的共匪要犯,鹿兆鹏一直进行着白鹿原的地下地上革命活动,在解放了西安城之后下落不明。而白家三兄弟,除了白孝文混了个县长,其余两个只是安安分分的过日子,说不上好,但也绝对不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白鹿原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426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白鹿原》从开机开拍以来,我一直在关注着,等到拍摄完毕,却先于今年年初在德国首映,好不容易终于在7月份看到通知将于9月13日公映,提前在心里计算着日期,却在即将公映的前两天看到消息说公映推迟到15号,天,让我情何以堪?

15号上午就打开电影公司网页准备订票,却悲剧的发现广州各大影院竟然尚未有安排计划,而同一家影院却在西安等地均有上映,晚上10点钟不死心上网查看,发现仅在黄浦区有一家从未去过的影院安排了一期《白鹿原》,一看表,影片已经开始了,无奈只好罢了。

16号周日上午喝完早茶后,打开网页,发现家里附近有家影院终于上映了《白鹿原》了,于是赶紧订票,下午3点那场。

现在开始正题,说说我对电影版《白鹿原》的看后评价。

影片一开始,就以白鹿原百姓以拒绝缴纳公粮进入短暂高潮,以日本人侵华飞机轰炸白鹿原结束,白嘉轩、鹿子霖、黑娃、田小娥、白孝文、鹿三、鹿兆鹏等陆续登场,小说中其他人物如白灵、白孝武等未出场。

影片主要以白嘉轩在白鹿原的权威影响力和田小娥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来开展,时间跨度从清末、民国、一直到日本侵华、抗战开始. 整个影片以陕西方言为主,在观赏过程中,你可以一览西北黄土高原的广阔,感受到关中秦腔的粗犷和豪迈, 也许是陕西土生土长的原因,听到那熟悉的方言,感觉尤为熟悉和舒服,影片中烧麦场的场景较为精彩,一群村民高吼秦腔的片段较震撼,有点遗憾的是,原本以为田小娥和黑娃的激情戏会是个看点,没想到那个片段却只是一个很保守的镜头而且是即过,不知道是否是影片审查时被切掉了?相比之下,李安导演的《色戒》尺度之大、床戏时间之长,让人叹为惊讶。

不知道是不是剪的太多了,中间较多镜头,都比较支离破碎,如果不是因为看过原著的原因,很多情节是很难看明白,比如田小娥被鹿子霖暴打那段戏,看过原著的读到这里一定会哧哧的笑出来,原因不明而喻,但不知情的观众,可能就会很糊涂。

无论是读原著还是电影,我们都能体会到,生活在那个年代,或者那种时代,田小娥的结局,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假如生活在现代,田小娥也许会是个女强人,或者是个贤惠的女人,但在那个年代,她需要依靠,她需要依靠一个男人,但是很不幸,她依靠的几个男人,先是武举人,虽然物质很丰富,却无法给予她性福,跟黑娃偷情后,被武举人发现打个半死,要不是被人同情,她同黑娃的命运就很早结束了,同黑娃结婚后,因为名誉的尊严的原因,始终无法进入白鹿原祠堂,始终无法获得白鹿原长辈们的认可,她以为有了黑娃,就可以忘记一切,但是很不幸,从跟黑娃偷情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悲惨的一生命运,因为黑娃的性格,用陕西话来讲,一个字:愣,做起事来象头发怒的公牛,不顾后果,不考虑身后事,后因此被迫逃亡。田小娥在失去依靠后,也许是因为自己的不检点,也许是不幸,又依靠上了在乡里有点小权利的鹿子霖,谁料鹿子霖跟白嘉轩面和心不合,田小娥不幸又被鹿子霖所唆使,勾引了白孝文,导致白孝文被白嘉轩暴打一顿,取消族长位置,无奈最终田小娥跟白孝文走在一起,却不幸白孝文被拉壮丁,唯一的依靠又消失...鹿三愤怒之下杀死田小娥,瘟疫爆发,日军飞机轰炸,白鹿原一片狼藉,白嘉轩抬起迷茫的头,影片结束。。。

个人看完《白鹿原》后以为,电影片场共2小时半,用150分钟的影片将几十万文字的小说完整的叙述,那自然是不大现实,其实可以参照电影《赤壁》做法,将白鹿原分为上、下两场,这样就可以保持剧情的完整性,站在商业的角度,还可以卖两次门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白鹿原白嘉轩人物剖析

全文共 7001 字

+ 加入清单

白嘉轩,主人公,行事光明磊落,怀仁义之心,以德报怨,好面子,属于有原则认死理的人,在要不要为小娥建庙上表现最突出,宁可全族都染上瘟疫也不能向她低头。下面是白鹿原白嘉轩人物剖析,快来围观吧。

白嘉轩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在他身上一方面体现着刚强、坚毅的硬汉精神、正直、仁义的一面;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反动与保守。总起来说,白嘉轩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的悲剧是那样的深刻与独特。关键词 陈忠实;《白鹿原》;白嘉轩;

《白鹿原》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既有下层农民(鹿三、小娥),也有封建地主(鹿子霖、白嘉轩);有共产党(鹿兆鹏、白灵),有国民党(田福贤、鹿兆海);还有一些社会名流(朱先生、冷先生)。在这些人物形象中,作者着墨最多、塑造的最为成功的,当数封建地主形象。特别是白嘉轩这个人物。在白嘉轩身上寄托了作者的人格理想,是一个典型的小生产者人格。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双重性在白嘉轩身上得到明显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其中,不乏优秀的因素,促人正直向上;又存在不少消极落后的东西,如根深蒂固的封建性,自我封闭,保守狭隘,往往是蜗牛角上争长短等。但在白嘉轩身上更多的是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他正直、仁义、积极向上。而同时也是作为地主形象的鹿子霖身上则更多的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一面。他虚伪、贪婪、损人利己。在文中两人相互映衬对比,由白嘉轩的正直衬托出鹿子霖的虚伪,由鹿子霖的丑恶衬托出白嘉轩的仁义。白嘉轩是农耕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家族制度的代表人物。他是白鹿村白姓一家的家长,又是白鹿两姓组成的白鹿家族的一族之长,是一个身上浸润着浓厚的封建文化情致的族长。同时,他也是一个既有着对生活的特殊见解又有着关中汉子惯有的坚毅与朴实的乡坤,一个终生不脱离生产劳动有着小生产者思维的农人,一个散发着勃勃生命力的血性男儿。在他身上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透射出巨大的力量。

他的思维与行为,无不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构成及规范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素与糟粕因素,在他身上都得到了体现。白嘉轩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他既不同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鲁四老爷、冯老兰、钱文贵等地主形象,也不同于闰土、朱老忠、梁生宝等农民形象。我们无法用好坏、善恶、正负来评价他,更无法用阶级的眼光分析他,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关中汉子,具有农家天性淳良、兢兢业业等诸多美德,在他身上有着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秉性和品质。他真诚的称长工鹿三为三哥,两人之间有的是诚挚的感情,而无世俗的主仆辈分;出钱出粮节济周寡妇度过难关,修祠堂、办学堂;公布《乡约》,惩治赌博、吸食鸦片的族人,整饬族事人事。无一不显示出他的精明能干,正直仁义。仁、义、礼、智、信是他的人格支柱。无论是治家,还是治族。他都守正不阿、树德务滋,可认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正是由于千百万个这样的脊梁,中华民族的文化才可以延续五千年,中国的封建社会才可以支撑二千多年。但他身上也具有狡诈、贪婪等诸多缺点,有着传统文化的许多负质,他为了人财两旺,自己的子孙多福,不惜用计将长有根部似白鹿草的鹿子霖家的坡地换成自己的。在他自己导演的这场戏中,充分表现了他的狡诈。先是卖地,中间才是换地。卖地是为娶亲,换地是为面子。在当时的情形下,这些都是正当的、无可非议的理由。而他的真实目的却无人知晓。而且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他甚至不惜背上败家子的罪名。在这场戏中,说白嘉轩是一个阴谋家,也许并不过分。他的手段和智谋为人叹服。为了牟取暴利,他又第一个在白鹿原种植起鸦片,他并不考虑种植鸦片带来的后果,虽然他深知鸦片的危害,深恶痛绝吸食鸦片的人,他身上人格的两种表现。实际上正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两个方面。与白嘉轩的正直、仁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鹿子霖的虚伪、阴险。

白嘉轩是族长,其立足的理论便是“仁义”——封建社会所确认的人的美好的道德规范。“仁义”是儒家的立身之本,提倡忍让行善。几千年来,所有中国人包括耕田的农民都已被此规范浸泡透了。这是中国文化的主流,白嘉轩无疑是这种主流文化的代表人物。这种文化的缺陷是压抑人情人性,可造就一批坚毅、正直、仁义的人,但要以扼杀美好的人情、人性为代价。因此,它无法造就按照自己真性情行事的人。中国人的心态,还有另一方面的积淀,便是忍辱负重,奋发图强(从另一角度看,也就是为私欲而损人利己),这其实是人的本性,是人性所在。在中国却被看成无耻之端。正是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这种文化必然造就一批虚伪、阴险的伪君子。鹿子霖无疑是这类人的代表。如果说白嘉轩是道德人格,那鹿子霖就是功利人格;如果说白嘉轩代表着一种正,那么鹿子霖就代表着一种邪;白嘉轩严肃拘谨,鹿子霖放荡淫逸。白嘉轩与鹿子霖的斗争贯穿始终,鹿子霖一直想把白嘉轩打倒,成为白鹿原的首要人物。他巧设风流圈套拉白孝文下水,以白嘉轩最器重的人来打击白嘉轩,并用当时为人们所不齿的风流事作为圈套,此计可谓毒辣。

他拉白孝文下水的目的就是想侮辱白嘉轩,正如他对小娥所说:“你能把孝文拉进怀里,就是尿到他爸脸上了”。当他看着因捉奸而气昏倒地的白嘉轩,没有一丝的怜悯之情,反而“像欣赏被自己射中倒地的一只猎物。”在白嘉轩惩罚白孝文的时候,他又精心策划了一场求情的假戏。在这件事上,充分表现了鹿子霖的阴险毒辣和虚伪。坚守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做人原则,勤劳克俭,严于律己,是白嘉轩自觉的人生指导。他做事持正,把名声,荣誉看得高于一切。对正义的追求,使他发起了抗税的斗争。在冲击县政府时,他又因故被阻没有参加,所以事后没有被捕,倒是鹿三、贺老大等人成了囚徒。

在这种时候,白嘉轩表现出了他对名誉的重视及做人要坐得正、行得直的原则。为了不让人指着腰脊说他故意挑起事又害怕退缩,也为了不让鹿三等人替他背黑锅,他到县政府、法院去要求代鹿三等人坐牢,自认是抗税斗争的发起者,并最终利用姐夫朱先生的影响力,把鹿三等人救了出来。不过,白嘉轩又不象那些具备较高文化修养、能够识别时代潮流,甚至主动追求进步的开明绅士,而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生产者。因而,他的正直、正义、正派,都是传统道德规范对他的影响。他用传统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也用传统的道德规范去要求别人。自觉不自觉之中,他承担起维护家族,宗族名声的保护神之职责。而家长与族长的权威,则是他维护传统道德规范的有力武器。反过来,家长尤其是族长的权威感又强化了他的传统道德的规范意识。当有人违背他所信守的道德规范时,他就会利用家长和族长的权威对他们进行打击,以维护他所恪守的道德规范。他不让有着真挚爱情的黑娃和小娥进祠堂。他严厉惩治企图勾引小娥,没吃上羊肉反惹一身骚的狗蛋。他杖责令他伤心,失望的白孝文,他和儿子分家,儿子没粮向他借,他不给;儿子没钱卖田卖屋,他不问;即使在白孝文即将被饿死的时候,他完全有能力却不去帮助自己的亲生儿子。因为女儿的逃婚,他同自己最疼爱的女儿断绝父女关系,他之所以会有这些不近人情的做法,是因为这些人都违背了他所信守的道德规范。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规范是压抑人性的道德规范。因此,从另外的角度来看,白嘉轩的所为又有些不近人情,不通情理。与坚守传统道德规范的白嘉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鹿子霖的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束缚。他风流成性,与原上的许多女子有风流韵事。他用计霸占了自己的堂侄媳妇田小娥。他不象白嘉轩那样自觉地以传统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以实际利益和直接的感官享受为第一追求。为饱私欲,他贪污公粮公款。他的“官瘾比烟瘾还难戒”是因为做官可以满足他的欲望和野心。冷先生一句“你要能掺上嘉轩的三分性气就好了,”道破了他极端自私的卑污人格。坚毅、刚强是白嘉轩性格的特征。他身形的特点就是“腰板挺得太正太硬”,后来被土匪黑娃打断了腰,自然就“挺”不起来了,佝偻着腰抑面看人,如狗的形状,但在精神上,他依然“挺得太正太硬”。打残他的身体,却打不挎他的精神。白嘉轩具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勇毅,他从不向困难屈服、低头,任何挫折都打不倒他。白嘉轩是以“六娶六亡”出场的,“六娶六亡”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财富的损失,更重要的是给他的精神带来沉重的打击。父亲带着遗憾去世,他却被种种流言包围,使原上再也没人愿把女儿嫁给他。遭匪抢劫被打断了腰,腰断以后;被他寄以厚望的儿子——白孝文与田小娥勾搭,以至最后父子分家;接着他最疼爱的女儿离家出走,与女儿断绝父子关系;一场大瘟疫夺去了妻子的性命。但这一切都没有使他倒下,他都挺了过来。

他依然在维持着原有的生活秩序。在一场史无前例的据说是由小娥引起的大瘟疫中,原上的人无不栗危,对这昔日的“淫妇”、“婊子”烧香磕头,还许愿要“抬灵修庙”唯独白嘉轩坚持不修庙,正如他自己所说:“白鹿村就剩下我一个孤家寡人喀!”后来白嘉轩力排众议说:“我不光不给她修庙,还要给她造塔,”最终,在白嘉轩的坚持下,庙没有修成,塔却造成。在当时连白孝武都同意修庙情况下,白嘉轩却能坚持造塔,这的确需要非凡的毅力和意志。这一系列的事件,充分体现了白嘉轩性格的刚强、坚毅的特点。与白嘉轩的坚毅、刚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鹿子霖的怯懦。当岳维山找他谈话后,他吓得不知所措,赶忙借儿子的势力壮胆。儿子被捕入狱,他竟然不知如何营救只是说:“活该!死得!把这孽子拗种处治了,我倒好说话好活人了!”最后是他亲家冷先生救出了他的儿子。他受儿子牵连被捕入狱后,逢人便表白自己的冤情,以泪流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鹿子霖怯懦;胆小怕事的性格特点。白嘉轩思想的核心是“孝”和“义”。他给儿子起名全以“孝”字行辈,强调的是“孝”,也显示出他是用“孝”去要求儿女。白嘉轩没有遵守“守孝三年再娶”的封建礼仪,是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重要,看起来“孝”比其它的事情更重要些。“他坐在他老子生前的坐椅上用他老子留下的烟具吸烟,完全是为了孝道”。他每天晚上都向母亲问安,陪她坐一会聊一些家常事,这也是在尽孝道。白嘉轩思想中的“义”不仅仅是我们所理解的“义气”。他的“义”不同于《三国演义》中关云长的“义”,他的“义”主要是仁义。他的“以德报怨”原则是他的“义”的最好体现。黑娃曾经打断了他的腰,但当黑娃被捕时,他依然想法搭救他。在这里面对黑娃,他是用“义”的原则去指导自己的行为。即使别人对自己不仁,也得以“义”对之。尤其是黑娃家与他家有数代交情,他更是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肯施认报复。因而,直到解放初期,县长白孝文陷害副县长黑娃为反革命即将枪毙时,白嘉轩还多方奔走,想救黑娃一命。农协会员斗他游街,他反而为农协会员下跪求情;鹿子霖一直和他明争暗斗,当他被捕时白嘉轩依然帮助他。他允许浪子回头的鹿黑娃和白孝文回乡祭祖。这一切都体现了他的“义”。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古代许多文人的人生信条。而作为农民的白嘉轩“他一生遵奉“耕读传家”、“学为好人”的信条。” “耕读传家”从来都是农耕文化和家族制度的规范之一,白嘉轩始终把它视之为治家、治族的根本方法。他家中门楼上镌刻的是“耕读传家”,两根明柱上的对联则是:“耕织传家久,经书济世长。”他一生始终不脱离生产劳动,把劳动当作了一种乐趣。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干着活儿浑身都痛快;我要是两天手不捉把儿不干活儿,胳膊软了腿也软了心也瞀乱烦焦了。”不仅他自己把劳动当成了生命的第一需要,而且还教育他的儿子们好好劳动。他强令儿子进山背粮食,为的是让他们知道“啥叫粮食”。“学为好人”也是他的信条,因此他修学堂让族人读书;力排众议,让女儿读书;敬重读书人朱先生。白嘉轩是中国农民中那种通过自身实践而获得传统文化素养,敢于直面现实,又敢执著于理想人生,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人格典范。是农民中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在他的灵魂中,有一种生发拓展生存价值并使自己向更高层面整合的顽强。

他上遵祖训,一以贯之。一心想按照自己的理想把白鹿村建成仁义白鹿村。因此,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世事怎样变迁,他都能冷眼旁观,漠然处之。他有自己的信条;做正经的庄稼人。他不参加任何派别的斗争,不向任何势力靠拢。只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如果说《红旗谱》中的朱老忠是革命者的农民,《创业史》中的梁生宝是建设者的农民,《人生》中的高加林是开拓者的农民,《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是奋斗者的农民,那么《白鹿原》中的白嘉轩却是一个有着实实在在恒定生存价值的人。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白嘉轩也不例外。白嘉轩的身上一方面体现着刚直的硬汉精神,正直、仁义的一面,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中国传统道德和规范的反动和保守,按照陈忠实的话说就是“他背负的精神封建道德”“有时就变成非常残忍的一面,吃人的一面。”他不让有着诚挚爱情的黑娃和小娥进祠堂,坚决支持鹿三开除他们夫妇的族籍。小娥冤死后,在一场所谓的由小娥引发的瘟疫中,白嘉轩竟然指使人将据说是小娥化身的蝴蝶统统抓住,用火烧死压在龙潭墙下永世不得翻身。在发现孝文与小娥的所谓“奸情”后,对他们二人进行了一顿令人心惊的“刺刷”,并与儿子断然分家。白嘉轩在维护传统道德,“挺正,挺硬自己腰板”时,是以牺牲人情,人性为代价的。他娶过七位妻子,却没有真正的爱情;甚至前六位妻子都没有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没有享受过与儿孙的天伦之乐,有的只是封建道德说教。他喜爱自己的儿子,“却说不出亲热的说也做不出疼爱亲昵的表示。”“他几乎没有背过抱过他们,更不会像一般庄稼汉把儿子;架在脖子上逛会看戏了”。他和追求婚姻自由的女儿,断绝父女关系。白嘉轩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道德规范,丧失了人间最重要的两种真情——爱情和亲情,鹿三的一句:“嘉轩,你好苦啊,”道尽了他为维持封建礼教和风化所忍受的非凡痛苦。

白嘉轩大姐对白灵说的一句:“你爸苦就苦在一张脸上。”说出了他遭受精神打击的根源。白嘉轩这个人物形象是中国当代文学人物形象画廊中绚丽的一章,是一个不可磨灭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体现了封建文化的反动与保守。正如陈忠实所说:“白嘉轩,他身处于封建社会政权形式已经解体,但他的心态仍然在延续着封建文明和封建糟粕,他的身上具有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封建人格力量,他的硬汉精神就是这个民族的封建文明制造出的民族精神。”“白嘉轩身上负载了这个民族最优秀的精神,也负载了封建文明的全部糟粕,和必须打破,消灭的东西。否则这个民族就会毁灭。”

总起来说,白嘉轩是个悲剧性人物,他的悲剧不仅仅体现在六娶六亡、儿子叛逆、爱女出走,丧母亡妻、遭匪断腰等一系列的他所遭受的身体和精神苦痛,而在于他所坚守的东西,是注定要灭亡的东西,是注定被时代所淘汰的东西。“白嘉轩的悲剧性就在于,作为一个封建性人物,虽然到了反封建的历史时代,他身上的许多东西仍呈现出充分的精神价值,而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却要为时代所革除,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就显出浓厚的悲剧性”[4](P23)而白嘉轩却偏偏看不到自己所坚守中的东西是注定要灭亡的东西,他以自己刚强、坚毅的性格继续去坚持自己的道德规范和文化体系,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白嘉轩怀抱仁义信念,想把白鹿村建立仁义白鹿村。失为此,他修祠堂,办学堂让族人读书:颁布《乡约》,规范族人行为;惩办赌鬼、烟鬼,让人引以为戒。白鹿村出现了一派秩序井然的景象,按白嘉轩的理想发展之时。白鹿原却出现了斗争,战乱使仁义白鹿村的发展失去了外部环境。到了后来大抽壮丁,他不得不对族人说:“各位父老兄弟!从今日起,除了大年初一敬奉祖宗之外,任啥事都甭寻孝武也甭寻我了。道理不必解说,目下这兵荒马乱的世事我无力回天,诸位好自为之……”。一个人有着理想,理想中有着合理成份,其理想却无法实现,这难道不是一个悲剧吗?白嘉轩有着自己的信念,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传统。他拒绝出任国民党的乡约,也不让儿子去当甲长,只是按他的人生信条去做事;去维护他所坚守的东西。可是,到了最后他却无所事事,只能通过续家谱来打发日子。这对白嘉轩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白嘉轩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和道德标准培养出了自己合格的继承人——白孝文。

白孝文却背叛了他,正是背离了那种文化的白孝文,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了解放后滋水县的第一任县长。而白嘉轩对儿子的县长却认为是换得鹿子霖家的风水宝地孕育的结果,却看不到是儿子背叛的结果。白孝文回乡祭祖“白嘉轩从族人热烈反响里得到的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心理补偿。”白孝文回家主要是为了夸耀自己,并不是向传统文化回归,更不是为了重新过以前那种生活。“白孝文清醒地发现,这些复活的情愫仅仅只能引发怀旧的兴致,却根本不想重新再去领受”。白孝文的成功是因为他的背叛,正如他自己所说:“谁走不出这原谁一辈子都没出息。”而这对白嘉轩来说却是一个悲剧,如果白孝文按照他所教育的那样循规蹈矩的生活,那样的白孝文也仅是一个合格的封建族长而已。白嘉轩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进步的结果。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

当旧制度作为现存的世界制度同新的世界制度进行斗争的时候,旧制度不是个人的谬误,而是世界性的历史谬误,因而旧制度的灭亡也是悲剧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白嘉轩的悲剧是他所属阶级的悲剧,是一种制度的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白鹿原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1737 字

+ 加入清单

白鹿原上分布着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白姓以白嘉轩为首,鹿姓以鹿子霖家最有财势。故事就以白鹿原为根据地展开了白鹿两家蜿蜒曲折的恩怨纠葛。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心仿佛也融化进了白鹿原的土地上,随白鹿原坡地的起伏而起伏,随白鹿原儿女的兴奋而兴奋,悲伤而悲伤。我惧怕冷先生冷峻的面孔,同时又为他的热心肠和宽容大度而热泪盈眶。我仰慕朱先生的才华,敬佩朱先生的傲骨,常为他的一句“学为好人”而搅得心神不安。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爱上白鹿原了,爱她的土地和人民,爱她的繁荣与衰败。然而这本书最让我难以平静的地方仍是白家和鹿家不同的治家方法和结局。

白家从白嘉轩这代讲起,白嘉轩这一辈子也算是行得端做得正,没做什么真正昧着良心的事。闹天灾那会,粮食那么金贵,白嘉轩仍然一点儿也不吝啬粮食,自己吃什么,长工鹿三就吃什么,无论贫富,无论处境优越或艰难。白嘉轩就是这么个人,要么他就不认兄弟,认了就一辈子都认,有他一口吃的,就有他兄弟一口吃的,他要是享福,他兄弟就不能受苦。白嘉轩对于晚辈的教育是很慎重的。对大儿子白孝义的一时糊涂,他没有心软,依然按着族规处置了儿子。儿子日渐堕落,卖房卖地,他心如刀绞,却仍没有帮扶一下,因为他知道,人不自己经历那些羞辱,就永远不知道生活的真谛是什么。就因为他那刚正不阿的模样,白孝义和鹿三的儿子黑娃都恨上了他。孝义发誓不进家门,而黑娃却当上了土匪命兄弟将白嘉轩的腰给打折了。造化弄人,白嘉轩到底有什么错,他不过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秉着“再穷不能穷志气”的原则过活。然而,当黑娃和孝义回头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个可爱的人又张开双臂以一位长者的风度迎接他们。这一刻,任何人也说不出一句话。

白嘉轩做人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他在心里恪守着某种叫做约束规范的东西。尽管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东西未见得就都是好东西,有些甚至是糟粕,是封建残余,是不可取的害人东西。然而,抛开那些暂且不论,他恪守原则的精神却是值得赞颂的。就拿他处理鹿三被小娥鬼附身来说,众人都吓怕了,妥协了,心想和鬼计较个啥,她要啥咱给她啥,她要咱做什么,咱就做什么就是了。然而,白嘉轩在儿子来劝说他时仍然不松口,他坚持人只能拜神而不能拜鬼,也就是人只能敬仰一些高尚的东西而不能朝低下的东西跪拜,也就是“士可杀,不可辱”。于是,他找到法师捉鬼,到最后自己跟鬼扛上了,终于盖了一座塔镇压了这场闹事。其实小娥的鬼魂就是人所怯怕的事,当你遇到难事时,那种恐惧感就来缠绕着你,如若你投降,那么你一辈子就会沦为奴隶,如若你奋起反抗,永不认输,有底线,有原则,那么你就会胜利。而白嘉轩,我想他是一条汉子。

与之相反,鹿子霖在为人处事上就缺少像白嘉轩那样的长者风度和稳重。是他暗中指使小娥引孝义走上歪路,存心想看白家的笑话。是他逼着自己的儿子兆鹏娶下冷先生的女儿,从而促就了这一桩没有爱情的婚姻,最终酿成了儿媳妇狼狈死去的结局。而他本人也没有恪守做人的原则,到处拈花惹草,四处蹦跶,对财富和地位太过看重,成天醉心于争财夺权的漩涡当中。

鹿子霖最大的失败就是活了大半辈子也没弄明白这世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对待尘世,他仿似看透了,其实他还是被尘土蒙了眼。人活着到底图个啥,他到死也没弄明白。儿子兆鹏是共匪,他在原上夹着尾巴做人,而到儿子兆海腰里别着把枪时,他又忘乎所以了。人活到这个岁数,对世事变化也应该有一颗平常心了。灾也会过去,荣也会过去,世事不过是浮华,只须认真对待即可。而鹿子霖太拗,太倔,以至于他看不透。

除了白家和鹿家,这部作品中一直都有一颗明星在指引着白嘉轩,也牵引着作品中的人物和读者一起向善。那个人就是白嘉轩的姐夫朱先生。朱先生一生公正,宽容待人,具有智者和长者风度。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能感受到朱先生的气节和对生活的态度。朱先生是一座碑,是警示世人的碑,朱先生又是一座钟,一座敲醒世人的钟。因为他在灾面前与民同苦;因为他对浪子回头宽容大度;因为他对外敌恨之入骨,愿舍身救世;因为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朱先生的傲骨还在,朱先生的气节还在,朱先生的国魂还在。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只要灵魂不死,世事总会有清明的时候。

白家,基本上算是保全下来了,而鹿子霖却在一个夜晚毫无脸面地死去。朱先生也死了,而他的灵魂却被万世典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白鹿原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白嘉轩是《白鹿原》的主人公之一。

《白鹿原》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作者是陈忠实。

白嘉轩已经娶了六个媳妇,六个媳妇都死了。他想请个阴阳先生看看,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在请阴阳先生的路上,他在雪地里撒尿,发现了一坨无雪的慢坡地,从慢坡地里挖出了一个自认为是怪物的东西。他决定去找姐夫朱先生问一问。朱先生是大家公认的神人。当他把这个怪物画下来时,朱先生神秘地告诉他“你画的是一只鹿啊!”。白鹿,是神奇的。白鹿,是精灵。白嘉轩认为神灵把白鹿的吉兆显示给他,而不是显示给那块地的主家鹿子霖,他要按照神灵救助白家的旨意办事。他要把鹿子霖的那块慢坡地买到手。

白嘉轩去找冷先生帮忙。冷先生和白家是莫逆之交。他要卖掉河川里那二亩水地,那是一年两季收成的好地。白鹿村有力量一次买走这二亩水地的只有鹿子霖。冷先生从中说和,一切顺利。但在关键时刻,白嘉轩节外生枝:二亩水地卖给鹿子霖,鹿家原坡上那二亩慢坡地转到白家,好地换劣地的差价,由鹿家付给白家。鹿子霖欣然同意。真应了那句俗话“别人把你卖了,你还傻乎乎地帮人家数钱。”一切都按白嘉轩的想法进行,真乃是“万无一失”,不露“蛛丝马迹”。

初看白嘉轩卖地,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白嘉轩好狡猾”。1、他明明早就盘算卖地时和鹿家换地,但他让冷先生从中周旋时却只字未提。2、他明明知道鹿家那块地是风水宝地,却装着和人家换地是吃了天大的亏一样。3、和鹿家换地,他心底是求之不得的,但他的表情一直是苦大仇深,被逼无奈。

先入为主,白嘉轩给我的印象不是太好。

故事结尾,鹿子霖疯了、傻了。白嘉轩看着鹿子霖的疯傻样,想起以卖地形式作掩护巧取慢坡地做坟园的事,儿子孝文的县长,也许就是这块风水宝地荫育的结果。他蹲下身子,对鹿子霖说:“子霖,我对不住你。我一辈子就做下这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我来生再世给你还债补心。”白嘉轩忍不住流下眼泪。故事结尾,白嘉轩的左眼已经瞎了。

白孝文是白嘉轩的大儿子,他听话懂事,很自然地接任族长一职,掌管族里的大小事务。在他被鹿子霖陷害,和田晓娥做出了伤风败俗的事时,白嘉轩铁面无私,对孝文进行了惩罚:白嘉轩谁也不瞅,端直走到槐树下,从地上抓起扎捆成束的酸枣棵子刺刷,这当儿有三四个人在他面前扑通扑通跪倒了。白嘉轩知道他们跪下想弄啥,毫不理睬,转过身就把刺刷扬起来抽过去。孝文一声惨叫接一声惨叫,鲜血顿时漫染了脸颊。白嘉轩下手特狠,比上次抽打娥和狗蛋还要狠过几成。

其实,白嘉轩完全不知内情。在孝文受罚的时候,他和田晓娥之间还没有实质上的进展。他没有询问、没有了解,他想的最多的就是“这个儿子丢了他的脸亏了他的心辜负了他对他的期望。”他为他丧气败兴的程度远远超过了被土匪打断腰杆的劫难,所以,他用刺刷抽击这个孽种是泄恨是真打而不是在族人面前摆摆架式。

我认为白嘉轩不懂得教育。1、他不相信孝文是好人。2、他惩罚孝文,不是真正为孝文的成长考虑,而是觉得孝文丢了他的脸、辜负了他的期望。3、孝文出现问题,他采取的不是精心“疏通”,而是一系列“强堵”。他除了大打出手,还有分家、不借粮,当孝文走投无路把水地卖了换钱、换粮食后,他举起手中的拐杖又抽击到孝文的脸上、腿上。以至后来,孝文真的和田晓娥走到了一起。

如果他发现孝文的做法后,相信孝文不是那样的人,能按住心头的怒火,听孝文说一说事情的来龙去脉的话,或许能挽救孝文,或许孝文还会是以前的孝文,或许孝文会成长的更优秀。

白嘉轩对待三儿子的做法,是卑鄙无耻的。

在三儿媳吃了好多药还是不怀孕的情况下,在怀疑毛病出在三儿子身上时,他想到了一个主意——让兔娃和三儿媳怀孕。

白嘉轩和长工鹿三的感情让我感动。

对于年龄越来越大、动作越来越迟钝的长工,可能有很多主家都要把他辞退,但白嘉轩没有这样做,他待鹿三如兄弟,教育自己的孩子们也要对三伯好。

白嘉轩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和鹿三的儿子说:“你们三伯你大老了。人老了就是这个样子。你三伯能做啥想做啥活儿由他做一点,他不想做啥活儿哪怕啥活儿都不做,你们谁也不许指拨他,拿斜眼瞅他粗嗓子吼他都不准许!”

白嘉轩孝顺。

白嘉轩腰杆子直。

白嘉轩严于律己。

白嘉轩是陈忠实笔下一个活生生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白鹿原读后感作文700字_[第七单元]写读后感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就在不久前,《白鹿原》这本书刚刚读完,结束后,最大的感觉是不舍和遗憾。不舍的是故事太精彩,不想结束。那遗憾的就是结局太过悲怆,读完后有一种说不出的辛酸,涌上心头。

陈忠实,三个大字印在书脊上。他的书我是第一次读,全书很长,并不是因为文章冗繁,而是因为每一章节的内容都及其富有真实性、戏剧性。全书人物很多,并不能直接说出谁是主人公,但这么多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各具特色,都能充分地表现出来,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形象,早已烙印在心里。全书笔触很犀利,凡是读过一遍的人,都会认为里面有的情节是露骨的,描写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也许正如陈老的文字一般无二。全书从头至尾都散发着一种凄惨的感觉,看了之后,不免心情低落,以至于我每天都在为他们的命运担忧,让人身临其境,想他们所想,爱他们所爱。

除此,小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我喜欢“巧夺风水地”的算计和得意;我喜欢“交农事件”的豪迈与畅快。我厌恶“亲翁杀媳”中的封建残余未清除;我厌恶“饥馑爆发”时的伐神取水。封建的力量是多么可怕,多么会剥蚀人心!爱与恨的交织,信仰与亲情的纠缠,世风日下,肮脏的世道,使多少人坠入无底深渊。

说了这么多,还没有具体介绍故事。本书所讲述的是陕西省,渭河平原上一座小村镇里所发生的人和事。白鹿原上有白,鹿两个姓氏的家族,这也是全书的核心,写的,便是白鹿两家上下三代的争斗。多少年过去了,白鹿原上王旗变幻,翻云覆雨,古老的土地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和战争中颤栗。

全书讲述了二十世纪初至建国初期的故事。一系列历史线索就此展开,这也正是我喜欢它的另一个因素。

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什么叫做立意高远,什么叫做深明大义,什么叫做家国天下,什么叫做父母兄弟,什么叫做真正意义上的《白鹿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张雨绮白鹿原观后感

全文共 1596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没有原著《白鹿原》,那么电影《白鹿原》将会再次生冷硬狠地搅动观众的五脏六腑,如果由220分钟删减至188分钟再删减至156分钟,《白鹿原》或更能将原著展现得完整一些。但没有那么多“如果”可以假设,影院里放映的这版《白鹿原》,就是在原著地基上起的一座高楼,它坚固与否,要靠观众暴风骤雨般的讨论来检验,但眼下一个事实是,现在我们谈的是电影《白鹿原》,而非那个在记忆中模糊的原著。

作为上世纪90年代读过《白鹿原》且之后一直没有重读的读者,我对原著的印象只剩下概念性的东西,比如强烈原始的欲望,以及被这欲望冲击之下的灵魂道德、宗族秩序、乡土政治等,阅读的快感同时会伴随着不适感,这源于它真正潜入了民族历史的深处,用“真实”这把刀子剖析着人们的灵与肉,试图割断至今仍在桎梏、统治着我们言行的一些“绳索”。现在,随着电影影像一幕幕地呈现,当年阅读原著时的五味杂陈又在内心复习了一遍。

如果没有了白鹿原所弥漫紧张与压力,没有了情欲带来的撕裂感,没有了围绕“男女关系”那些“见不得人”的描写,《白鹿原》的冲击力会大大削弱,这也是为什么《白鹿原》难拍的主要原因。电影《白鹿原》的前半部分,重点在描述麦客黑娃和地主家姨太太的偷情故事,以及他俩跑回白鹿原后所遭遇的阻力,这部分故事稍显平淡,但有粗犷刚烈的气质作为背景,还是可以抱着欣赏的心态观看,到了后半部分,矛盾冲突集中爆发,沉重感骤然加强,前半部分所流露的风情尽失,取而代之的是多舛的命运和丑陋的人性。

鹿子霖的饰演者吴刚曾表示,鹿子霖对田小娥的欲望不是“脏”,而是人的本能,“中国的农民很淳朴,没有设计好什么阴谋,但一切就是发生了。”但电影所表现的鹿子霖,完全和吴刚所说的相反,鹿子霖不仅与田小娥有违背伦理的肉体关系,更是想以田小娥为“武器”,去攻击他一直又敬又畏的白嘉轩,最后黑娃棍击腰杆一直挺得很直的白嘉轩,众族人撺弄鹿子霖当族长等,都证明鹿子霖是货真价实的阴谋家,他也成了电影里唯一一个难以让人产生同情心的人物,当然,吴刚的演技也堪称全片最佳。

《白鹿原》以田小娥为主线,让电影从庞大的时代跨度和复杂的人物关系中走了出来,把故事讲明白了,这么做有得有失,但鉴于影片的篇幅和观众的接受程度,让田小娥成为最重要的角色或是正确的选择。在原著中,田小娥的命运是必须有一个男人依靠,她才可以活下去,那个男人是谁不重要,但在电影里,左右田小娥行为虽有欲望的成分在,但更多的却是恨——她只爱过黑娃一人,她与鹿子霖在炕头玩骑马、喝尿的游戏,恨意是最大的动力,对于白嘉轩的儿子白孝文,她有同情的成分在,但这同情也包括对他的懦弱的嘲笑。影片对田小娥的性格这么设置,是更符合观众的主流价值观的。自饰演田小娥这个角色后,张雨绮才算真正成为具备表演实力的演员,和她以前的角色相比,田小娥给她带来的内心冲击,会帮助她脱胎换骨、找到表演真谛。

《白鹿原》由谁来拍、谁来演不太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它能不能拍、能不能演、能不能上映。现在这个版本的《白鹿原》,是在一个尴尬的时间段内完成并勉强公映的,它当仁不让成为王全安从影以来完成得最好的作品,当然也可以说他沾了原著的光。与这部电影相关的演职人员,应忽略公映后舆论对这部电影或好或坏的评价,因为它的完成本身就是一项成绩,让我们可以谈论电影《白鹿原》,回忆原著以及它诞生的伟大时代,或许还可借机谈谈电影审查以及其他。

具有民族史诗品质的电影我们有过,比如《红高粱》、《霸王别姬》、《活着》、《黄土地》等,但这些都是过去的作品了,在等待《白鹿原》公映的这些年间,再没有什么能扎根土地、流着滚烫血液的作品面世。带着缺陷公映的《白鹿原》,仍是一件值得激动的事情,它衔接起了电影创作者对于真正民族电影的热爱和追逐,显现出少数电影人前赴后继拓宽电影表达空间的勇气与信心,《白鹿原》是不是佳作有待时间考验,但它却是九月份所有电影中,最值得关注和支持的一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白鹿原的命运作文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巴尔扎克

如果真如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那么《白鹿原》将是九十年代前后的中国的一部秘史。它所揭示的不仅仅是白鹿原上的人的冥冥造化,更是对当时国家的命运的一种揣摩。换句话说就是,白鹿原的命运走向就是国家的命运之途。

白、鹿两姓是白鹿原上财富与权力的拥有者和演绎者。传统的封闭的封建习俗已将原上的人们变成了其制度的卫道士,沉默寡言的白嘉轩便是最好的佐证;然而从他冷静中透出的睿智却深得读者的赞赏。喜欢官场生活的鹿子霖更是难得的典型人物,直到最后想远离官场的时候却无奈的陷入官场的时候。他才领悟到生活的哲理:钱再多家产再厚势威再大,没有人都是空的。有人才有盼头,人多才热热闹闹;我能受狱牢之苦,可受不了自家屋院里的孤清。

是一个吓人的咒语给白鹿原的人民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毁灭性灾难,还是一道严实的封建隔墙将白鹿原的人民带向死亡?愚昧的他们也只能是在年馑面前乞求,在瘟疫面前拜神求鬼;直到鹿子霖洒石灰灭菌防瘟疫的时候,他们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修塔镇妖的封建行为,也只能是造成人吃人的恶果,幸亏一场大雪救活了他们。

当革命的焰火在这里开始蔓延的时候,无知而显得特别聪慧的他们,却分不清什么样的政权才能主宰当时国家的命运。直到有了新一代的青年知识分子,如鹿兆鹏、白孝文、鹿兆海、白孝武、鹿兆谦(黑娃)、白灵灵等;他们冲破世俗观念,踏上新时代的步伐抗日救国。除了白孝武接替大哥的任务继续为封建制度服务以外,他们无一不是白鹿原命运的延伸和创新;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哪怕代表着的是牺牲,他们也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写白鹿原的命运,去冲破封建观念的高墙,去创造一个如同回到那和谐而殷实的新时代的白鹿原。

咒语还是经不住革命的烈火的赤烧,也只有在前进的时代潮流中,才可以把握住白鹿原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白鹿原读后感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记不清是哪次开会时,偶听郭校长说过《白鹿原》一书,但多次想拜读的愿望都一一破灭。今天截止这本书我总算是读完了。

合上那厚厚一本书,眼前仍浮现着书中种种人物,种种事迹。它以小小的白鹿原坡为侧面,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生活史,从颠覆腐朽的清政府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政权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又以鲜活的农村生活为着眼点,塑造了一个个骨血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也让读者对于革命,对于人生,对于命运都作回味和深 思。当然,这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历史变迁。

从小说的阅读中,我还感到小说中对人物的“死” 的结局的处理写的极具震憾力量,简直就是惊心动魄!这对我的感受是最深的了。

小说中描写人物死的结局有很多,像仙草的死是那么地镇静;像鹿兆鹏家里,那位鹿兆鹏的媳妇,死又是那么地让人感到可怜与可怖;像最后鹿子霖的死又是那么地窝囊等,一切仿佛都是因果缘分。

我读《白鹿原》所受到的感触最深了,从中悟出的道理也多,关于小说中死的话题,只是自己其中感受最深的一个重要方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白鹿原读后感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 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这是小说“白鹿原”中白孝文的一段内心独白。

小说所描写的那个白孝文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评价,总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是他的这一段话:“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忘不了还在那个是非颠倒的疯狂年代里,我就有过这样最痛苦最绝望最难熬的一刻,“群众专政的铁拳”把我这个小小平民“打倒在地”,那可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啊!“莫须有”的罪名,有理无处讲,有冤无处诉;“朋友”反目,亲人隔断,叫天天不应,入地地无门......我也曾有过想结束生命的闪电一刻。然而最终还是咬着牙挺过来了。结果终于等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等来了云开日出,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征程,虽然说不上创造了一个新的辉煌,但也不再是暗淡无光。如果那时心一软,去了也就去了,又有谁会给你鸣冤叫屈,平反昭雪呢!不明不白地断送了自己的一生,还给亲人们留下永远的伤痛。当然也就没有如今的一切啦!

现在的人们再也“无幸”接受像我们这辈人这样“残酷的洗礼”。可是“痛苦和绝望的难熬一刻”还会时不时地降临到一些人的身上:工作不顺利、生意失败、老板欠薪、高考落榜、婚姻破裂,还有失恋、父母不理解等等、等等。也会让一些人从心底里感到难熬和绝望,误以为这就是结束生命的那一刻。如果真的心一软(应该是心一硬)双眼一闭,就这么走了,那真的是“一切就都完了”!有的人即使没有走,可他的心死了,整天个无精打采,一蹶不振。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这样活着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活脱脱变成一个行尸走肉,还如何去“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呢?

为什么为了这么一点点小事就不能好好地活着呢?活着多好!好好地活着更好!你连死都不怕,还害怕那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吗?!什么都是能熬过去挣过去的!一定要活得好好的,对自己好好的,对他人好好的,对世界好好的!

一位伟人说过:“胜利往往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只要咬牙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必将迎来灿烂的朝阳。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做人就得顶住压力,把背影留在身后,向着太阳勇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白鹿原改编同名电视剧剧情简介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该剧是一部20世纪初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这是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特殊的时代背景,浓厚的关中风情,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古老的土地,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剧中朱先生对传统道德的坚守,白嘉轩勤劳与自私,鹿子霖望子成龙,白孝文情感波折,白灵投奔革命,黑娃被迫为匪,鹿兆鹏追求理想,鹿兆海舍生无义,演绎了两个家庭不同子孙,曲折的人生轨迹和命运归宿。大革命洪流不息,日寇入侵危机四伏,三年内战社会动荡,白鹿原风云变幻,古老的土地在阵痛中颤栗,但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必定在洗礼中承传,变革要对旧体制和生产方式重新改写,新中国将迎来明媚的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