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作手法 修辞合集20篇

中秋节的来历也很有趣!“中秋”表示秋季中间的几个月,八月就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是这个月中间的那一天。所以古代就把它叫做中秋节。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写作手法 修辞,希望你能够喜欢!

浏览

5232

作文

57

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拓展阅读:象征手法作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学生作文里,化实为虚的比喻、象征手法,可以让作文意境气象万千,别开生面,意味无穷。而且,这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指导

对此,我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悟、勤练笔。

这是写好象征文的基础。观察,是写作的重要源头之一。

感悟是立意产生的关键,是观察的深入,用心着意,则会有一定的思想指向、在这两个过程后,勤练笔成文,则可有成果,让“象征”文成就于笔下。

二、方法具体指导

1、选物(引语)

观察事物,选取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着意观察、感悟、立意。

2、绘物(赋语)

对所描写、展示的事物进行有目的的描写,描写与所立之意相符,为表里关系,暗含立意。3 .咏物(赞语)

把所描写的事物的意义——象征意义揭示出来,加以赞美。用以物喻人的方式或直抒胸臆,赞美其象征的品格精神,显示作文目的。

三、有计划,有的放矢地指导训练

范例素材:

1.骆驼——任重道远,坚忍不拔

2.海鸥——胸怀宽广,搏击风浪

3.海燕——勇敢顽强,远见卓识

4.春蚕——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5.萤火虫——渺小却不卑微,勇于展示自己的生命火花,点亮暗夜。

6.白鸽——和平友谊的使者

7.喜鹊——活泼热情,吉祥如意

8.春燕——报春使者,勤劳亲善

9.白灵——聪明伶俐

10.梅花——坚贞不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作用分别如下: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写作手法指写一首诗,使它好的所有的手法,它可以有很多方面,修辞方面,表达方式方面,表现手法方面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考语文记叙文写作手法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性学科,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规格的考试,自然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要进行考察,而且要求也更高。为了让大家充分地做好高考备考,以更好的状态迎接高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考语文记叙文写作手法,欢迎大家参考!

第一人称叙事法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第三人称叙事法

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倒叙法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

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补叙法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分叙法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

详叙法

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

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排比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书是你的最好伴侣,与你共度美好时光。

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气;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没有光明;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没有方向。

两袖清风是廉者的幸福,生意兴隆是商人的幸福,惩恶锄奸是侠士的幸福,品学兼优是学生的幸福,扶危济困是善人的幸福,春种秋收是农人的幸福。

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山岭巍峨起伏,显示的是自己坚强的体魄。

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学生无声的祝福;关爱是一缕青风,给学生身心的舒畅;关爱是一场春雨,给学生心田的滋润;关爱是一句问侯,给学生春天的温暖。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长江东流奔腾不息,那是在启示我们为理想奋斗。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带有修辞手法的词语

全文共 2254 字

+ 加入清单

带有修辞手法词语有非常的冻,形容也非常的广泛,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带有修辞手法的词语,欢迎大家阅读!

震耳欲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惊天动地,、天翻地覆、摩肩接踵、无孔不入、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地动山摇、只手遮天、气吞山河、山穷水尽、十万火急、浩气长存、万古长青、天衣无缝、度日如年、永垂不朽、永无休止、死去活来、千里迢迢、尘土飞扬、翻江倒海、蚍蜉撼树、一落千丈、一手遮天、一掷千金、刀山火海、大海捞针、气吞山河、

一目十行 一手遮天 寿比南山 翻天覆地 顶天立地 一步登天 晴天霹雳

壮志凌云 一毛不拔 垂涎三尺 怒发冲冠 气吞山河 地动山摇 皓月当空 日理万机 日月如梭 三头六臂 怒发冲冠 一日千里 一字千金 百发百中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

面似靴皮 脸上皮肤如同靴皮.形容满脸皱纹

似曾相识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似水流年 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似是而非 似:象;是:对;非:不对.好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似懂非懂 好象懂,又好象不懂.

流年似水 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如狼似虎 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忍.

如胶似漆 象胶和漆那样黏结.形容感情炽烈,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如饥似渴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如花似玉 像花和玉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如花似锦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如同花朵、锦缎一般.形容风景绚丽或前程美好.

貌似强大 表面好象强大,实际却很虚弱.

繁花似锦 繁:多;锦:丝织品.无数色彩鲜艳的花,好像漂亮的锦缎

归心似箭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光阴似箭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何其相似乃尔 二者多么相象,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形容十分相象.

好语似珠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春深似海 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视若无睹 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象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莫不关心.

色若死灰 面目惨白.原比喻面部没有什么表情.现形容十分害怕的神情.

置若罔闻 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

旁若无人 身旁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受宠若惊 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求贤若渴 象口渴思饮那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迫切.

趋之若骛 趋:快走;鹜:野鸭.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凛若冰霜 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口若悬河 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寥若晨星 稀少得好象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视如土芥 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不放在眼里.

一如既往 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视如寇仇 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

视如草芥 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极端轻视.

视如敝屣 敝屣:破鞋子.象破烂鞋子一样看待.比喻非常轻视.

视民如伤 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旧时形容在位者关怀人民.

视丹如绿 丹:红.把红的看成绿的.形容因过分忧愁而目视昏花.

势如破竹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

忧心如焚 心里愁得象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忧心如捣 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室如悬磬 悬:挂;磬:乐器,中空.屋里就象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

用兵如神 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自愧不如 自己惭愧不如别人.

心如铁石 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心如死灰 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心乱如麻 心里乱得象一团乱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

一清如水 形容为官廉洁,不贪污、不受贿.也形容十分清洁.

远亲不如近邻 指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执法如山 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一败如水 形容军队打了大败仗,象水泼到地上那样不可收拾.

一寒如此 形容贫困潦倒到极点.

栩栩如生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心如火焚 心中好像火烧一样.形容焦急万分

心如古井 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

心如刀绞 心里就像刀绞一样.形容内心痛苦到极点

心如刀割 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易如反掌 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运用自如 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

无论如何 不管怎样.

血流如注 形容血流得又多又急.

一动不如一静 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逝者如斯 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诸如此类 象这类的各种事物.

杳如黄鹤 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突如其来 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

思贤如渴 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一钱如命 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

一贫如洗 穷得象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依然如故 指人没有什么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

应付裕如 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应对如流 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应答如流 对答像流水一样.形容答语敏捷流利

心口如一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一面如旧 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学生作文常用到的九种写作手法

全文共 128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小学生作文常用到的写作手法有哪些?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写生法:

学习画画,要从写生、素描学起;学习书法要从描红临帖练起;学习状物也需从写生素描练起。我们作文时,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绘出来,读者看了文章,如见其物,我们的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用写生法描写物品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其次要注意细部的描绘,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转动法:

采用转动法描写物品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来倒去。其次要准确地运用方位词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转换物品的方向时,要用方位词标明。此外要有详有略,能反映物品特点的一面要详细描述,其他作简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剥笋法:

有些物品结构比较复杂,光用转动法还描述不清,抓不住特点,我们就要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的顺序把物品的结构描述出来。这就要用过渡词语把进入哪一层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点地介绍物品的结构。

拟人法:

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化动法:

想象物品的动态要与静态描写相结合,这样才能相映成趣。文章从描写静态转入想象动态或从动态转入想象静态,描写要交代清楚,否则会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象的物品动态要符合物品的特点,使人读了可信。

说明法:

采用说明法描写物品时,首先要真实地说明它的特点,其次要抓住重点来说明。例如对物品的各部分进行说明时,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质地;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特点;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作用。此外说明物品的历史、特点或用途时要围绕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远。

运用“五觉”法:

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借物抒情法:

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托物言志法: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常用的写作手法有哪些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常用写作手法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常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生须知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方法的区别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写作手法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技巧,掌握了能更好的有利于我们写作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我们更要知道与其相近的“修辞方法”的区别,小面跟小编一起看卡他们的区别吧~

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在一般的语文教学中是相同的,他包括:象征、借物抒情、借物喻人、以动衬静、先抑后扬、烘托等各种方法。

比喻、拟人等属于修辞手法。初中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拟人、比喻、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对偶、对比。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统称为表达方式。

在中考中,这三者要求明确的区分开来。题目在表述时,会明显地提出。

详细分解: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以下: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比拟、象征比拟、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等。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拈连(又称:顺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作文常用的写作手法

全文共 1342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是一项要求综合能力很强的知识点,也是语文中一个很大的知识点,包含了诸如修辞、语法、造句、词语、成语、名人名言等等很多方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文常用写作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写生法:学习画画,要从写生、素描学起;学习书法要从描红临帖练起;学习状物也需从写生素描练起。我们作文时,如果能把看到的物品用文字描绘出来,读者看了文章,如见其物,我们的作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用写生法描写物品要注意描写的顺序,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或先中间后两边,或先两边后中间,或先整体后部分,或先部分后整体。其次要注意细部的描绘,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转动法:采用转动法描写物品要有一定的顺序,不能颠来倒去。其次要准确地运用方位词如正面、反面、下面、上面、左面、右面等等,在转换物品的方向时,要用方位词标明。此外要有详有略,能反映物品特点的一面要详细描述,其他作简略交代,切忌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剥笋法:有些物品结构比较复杂,光用转动法还描述不清,抓不住特点,我们就要从外到里或从里到外的顺序把物品的结构描述出来。这就要用过渡词语把进入哪一层交代清楚。此外,要有重点地介绍物品的结构。

拟人法:把动物比拟成人要注意找出动物的特征与人相似之处,并进行细致的描绘。把动物比拟成人,首先要从整体上把它比拟成人,然后找出局部相似之处。这样,我们读了以后才能有整体感。如果只抓住局部进行比拟,容易显得不伦不类,不易读者想象。把动物比拟成人,也用于动物动作的描写。这主要是按照人物的心理活动想象动物动作的目的。

化动法:想象物品的动态要与静态描写相结合,这样才能相映成趣。文章从描写静态转入想象动态或从动态转入想象静态,描写要交代清楚,否则会分不清楚哪部分是看到的,哪部分是想到的。文章所想象的物品动态要符合物品的特点,使人读了可信。

说明法:采用说明法描写物品时,首先要真实地说明它的特点,其次要抓住重点来说明。例如对物品的各部分进行说明时,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质地;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特点;有的部分,可以说明它的作用。此外说明物品的历史、特点或用途时要围绕全文的中心,切忌扯得太远。

运用“五觉”法:眼睛可以看到物品的颜色、形状;耳朵可以听到各样的声音;鼻子可以嗅出香、臭、腥、臊;舌头可以知道物品的苦、辣、酸、甜、咸、淡、涩;皮肤可以感知物品的软硬、冷热。我们描写物品时,可以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写物品的特点。采用“五觉”法来描写物品,要注意围绕物品最主要的特点写,切忌支离破碎。此外,还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描述。

借物抒情法: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托物言志法: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已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五、善用修辞手法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看数例:

1.蜘蛛也惜春归去,网住残红不放飞。

以“残红”代落花,鲜明生动;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达出惜春之情。

2.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用对偶,有音乐之美;用拟人,不仅表现出环境的优美、幽静,而且渲染了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浓郁的书卷气。

3.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老残游记》)

用博喻刻画白妞的眼睛:“秋水”见其清澈纯净,“寒星”见其晶莹明亮,“宝珠”见其圆润光泽,“水银”见其黑白分明、水灵生动。这双眼睛真是顾盼传情,美丽动人。

4.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张潮《幽梦影》)

运用排比,列举一连串悦耳之声,令人浮想联翩,心旌摇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修辞手法:优美的排比句

全文共 2118 字

+ 加入清单

1.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2.痛苦——

痛苦是黑暗中的摸索,前进的路途中满是坎坷;痛苦是无人理解的悲哀,无助的面对一切挫折;痛苦是心灵最深的折磨,无泪且无法直言;痛苦是天生没有的表情,是烦恼中的恶魔。

3.愚蠢——

愚蠢是一种天生的无奈,是一种后天的懒惰,是一颗自己种下的恶果,是一条好果实中的蛀虫。

4.谎言——

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5.阴险——

阴险,是一条披着羊皮的狼,干着不见天日的勾当;阴险是善良的公敌,嫉妒的朋友;阴险是一座心灵的冰山,让人透过清澈感到的是阵阵的寒意。

6.自私——

自私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永远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块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别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7.爱心——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8.美——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9.积累——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为书圣呢?若无半生钻研演算草稿盈筐的血汗,那么陈景润又怎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呢?

10.错误——

伽利略、牛顿、爱迪生是人不是神,其缺点错误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巨人”。试问,有谁能否认物理学中的落体定律、惯性定律、抛物体运动规律、摆振动的等时性现象是伽利略建立或发现的呢?有谁能否定牛顿作为经典物理学创立者的地位呢?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物质文明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呢?

11.立志——

徒有万般“羡鱼”心,而无一丝“结网”意,结果定会一事无成。这道理虽然浅显,但实际上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楚认识到的。有的人希望成为爱迪生式的“发明大王”,可是却畏于钻研科学知识之难;有的人想继莫泊桑之后,再夺“短篇小说之王”的桂冠,但又慑于常年练笔之艰辛;有的人想一鸣惊人成为“音乐巨匠”,却惰于在五线谱的田地上埋首耕耘;有的人愿自己成为体育明星,却怠于“闻鸡起舞”进行训练。如此心怀鸿鹄之志,而身属燕雀之行,连一条小小的鱼都会捉不到,更何况要实现那恢宏的大志呢!

12.选择——

选择是一个崭新的开端,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选择波涌浪滚的大海便需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选择寒风劲厉的荒漠便需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博大胸怀-----

13.生活——

生活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生活如酒。童年就像鸡尾酒,色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青年就像冰镇的啤酒,色彩浓黑,清凉的同时又让人觉得苦涩;中年就像烈性酒,纯净无色,辛辣之味使你五脏六腑都会灼热;老年就像葡萄酒,久存弥香,滴滴让你感受到香中之甜。(《生活是什么》)

14.太阳花——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一幅锦缎,始终保持着鲜艳的色彩---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是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15.诚信——

诚信是小朋友将拾到的一分钱放在警察叔叔手里时脸上的笑容,是少先队员宣誓时眼中的闪光。

诚信是焦裕禄推开乡亲柴门送去的那一阵春风,它是孔繁森将藏族老妈妈冻伤的双脚捂进怀中的深情。

诚信是开国领袖面对新中国第一缕曙光作出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召唤。诚信是继往开来的领路人俯瞰西部作出的“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的决定。

16.选择——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万物的眷恋。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高远的人生志向。

17.希望——

不要放弃希望,希望使人正视困难与失败。困难与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失去希望,失去与之斗争的勇气。屈原爱国,“上下而求索”;一旦楚国灭亡,他失去了希望,便只剩下跳入汨罗江这条绝望之路了。

不要放弃希望,希望使人憧憬美好的未来。有了希望,才会产生对未来的向往,才会产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德国诗人海涅在一首诗中动情地写道:“严冬劫掠去的一切,新春会给你还来。”

不要放弃希望,希望使人增添前进的动力。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地奋斗。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贝多芬发出“我要勒住命运的喉咙”的壮语,谱写出不朽的《英雄》乐章。

18.欲望——

欲望是殖民者手中的皮鞭……

欲望是希特勒手中的指挥棒……

欲望是和珅手中的印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常用修辞手法列举

全文共 1503 字

+ 加入清单

1、文段中主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又名对仗、排偶)、反复、借代、比拟(又名比体)、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又名联珠、顶针)等。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曲喻、饰喻、引喻、隐喻。

2、其他特殊性描写方法:

有白描,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衬托(正衬、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翻新,反复,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互体,换算,回环,回文,降用,歧谬,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移用,谐音,歇后,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沓,拈连(又称:顺拈)。

一些常用的修辞用法: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搜索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

"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10)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11)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拟人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夜空中的星星眨着眼睛,似乎正在对着你微笑。

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女人坐在小院子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花儿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冲风冒雨,樱花不是也能舒开笑脸么?

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风儿快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是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作文写作的修辞方法

全文共 4268 字

+ 加入清单

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小编收集了语文作文写作的修辞方法,欢迎阅读。

什么叫修辞呢?

所谓修辞,就是对言论的修饰,我们的说话及行文所用的语言表达了我们思想,修辞,就是对这种语言的包装,目的是让我们的语言更生动,所表达的效果更好。

简单的理解“修辞”我们以如下语言做表述——修辞,狭义上就指语文字修辞;广义上包括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全过程,同时也包含语文字修辞。

诗词乃文之精粹,其对语言的修饰要求、对诗文的谋篇布局的要求、以及对遣词造句的艺术要求,都是最高的。所用,“修辞”对与往往们创作以及欣赏诗词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严重点说,没有修辞,就没有诗的存在。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加以修炼。

修辞的概念不多做阐述了,我们今天就近体诗对修辞的要求及方法,做一大致介绍,抛砖引玉,主要和大家相互切磋,共同学习。

我先对一些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格”)做一简单介绍,已知修辞手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比喻{其中又分为:

1明喻、 2喑喻、 3借喻、 4博喻(复喻)、

5倒喻(逆喻)、 6反喻、 7互喻(回喻)、

8较喻(强喻)、 9譬喻、 10饰喻、 11引喻};

白描,比拟(比体),

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 ,

衬托(反衬、陪衬),

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顶针、联珠),

对比,对仗(对偶、队仗、排偶),

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

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

摹绘{又分为:1摹形,2摹声,3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

委婉{又分为:1迂回语、2谦敬语、3避讳语],婉曲,通感(移觉、移就),跳脱,转文。

看着眼花缭乱吧?呵呵太多的。

其实,我们日常行文常用的只有这几个:

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双关、映衬、移就、对偶、排比、错综、仿词。

还嫌多吗?那么,我们就只关注如下这几个吧,这些与近体诗关系比较密切:

1,比喻、2,映衬、3,示现、4,联绵、5,转品、6,双关、7借代

其实,在近体诗中,关于音韵、对偶以及用典占有很大的比例。在造句方面,我们常用到的是关于“倒装、设问、呼应”(有关造句常识,我们另行开课讲座)。我们这里仅对上面几个与近体诗写作关系比较大的进行分析,其余的关联不多的,在此忽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找资料深入研究。

(一)比喻——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简单的说,就是用已知的材料去说明未知的事物。比喻有个前条件,那就是比喻者与被比喻者必须有共同点,但其本质又是不同的。这样形成的比较才是比较好的。

举例如下:

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把交情的浓淡,与酒水相比较,很形象。重在浓淡的意味上,而交情和酒水,又是不同性质的事物。

2,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飞花之轻盈,比如梦境之虚幻。丝雨之连绵,比如愁绪之不断。比喻之句,可见一斑。还有些例子大家自己参详:

3,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4,年来愁与春潮满,不信湖名尚莫愁。(王渔洋)

5,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6,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篇)

关于比喻的运用,我们在写作也要有创新。你的比喻是别人没有过的,既形象生动,又新意有趣,那就是佳的。如果前人用过的,你却一再的使用,味同嚼醋,终属无趣。比方说,有个人把漂亮的女人形容成花,花一样的女人。很新颖,再来一个人,还是说女人象花,大家就觉得他的话没意思了,不予理睬。那第三个人再去说这女人象花,我们只好去给他一顿老拳了,太没新意了,太可恶了。

(二)映衬——用相反的两种事物互相引用,做出强烈的对比,目的是加深读者的印象,这叫映衬。

举例如下:

1,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吴伟业)

“白骨”和“红妆”对比够鲜明吧?一红一白,反差强烈,在色彩上,在蕴意上,也是截然相反的。同样在这句,“灰土”和“汗青”也形成了映衬的关系。在这句里还应注意到,上下句的关系是映衬的,而上句“白骨”和“灰土”却是协调的,下句“红妆”和“汗青”也是协调的。我们写诗时,切切要注意意象的协调关系。同时,“白骨”和“红妆”本也是一类事物,有其共同点,那就是人,只是相反的两个形象。

2,记取僧楼听雪夜,万山如墨一灯红。

同上一例一样,我们注意到这句,也是在颜色上做一比较---黑(夜)和红。曾有诗评如是说:“末句以数字及颜色作对衬,意境之美,令人神往”。我们可以多做借鉴哦。

3,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里,不是上下句的映衬了,而是一句之中的反差对比。“一”和“万”在数量上的巨大反差,功成和枯骨的反差。强烈的反差,当使人印象深刻。

4,百里骊山一炬焦,劫灰何处认前朝。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

这里用什么来映衬的呢?我们会注意到“诗书”很易燃烧,但传经千古而犹在。而“阿房宫”很坚固吧?却灰飞烟灭了无踪迹。这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也阐述了一种道理,仁义和*,哪个更坚固!

5,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知长。

“千年”和“一日”对比明显,“速”和“长”又起到的是这种对比的深化作用。

(三)示现——就是带领读者走进你想象的那种空间。

这种将过去或者未来或者无法亲自到现场看到的事物,用绘画一般的构图手法,用文字的描述,来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手法,甚至可以穿越时空,走进梦境,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示现”。象杜牧的《阿房宫赋》,庄子的《逍遥游》、《齐物论》等,都是通过这一手法所完成的。甚至我们看到的《西游记》也是这样性质的哦。这种手法,在文学与艺术之创作上,占有极重要之地位。善于使用,当成就精彩神来之笔。诗贵想象,那就把你的想象展现出来,示现哦!示现,是诗词创作的重要手段。

先看李白的一首诗: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见吴王。

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凭想象,把过去的事情写出来,这叫“追述”的示现。李白写啥呢?写西施呢,比他可早N多年了。他看不到,但他可以享受想象的快乐。那就追述一番吧。

看完老李再看小李的一首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和上一首想法,不去追述过去的时光,而是想象未来的情景。这叫“预言”的示

我们再看一下王维的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偏插茱萸少一人。

很远的地方我们也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啊,把远处的给想象过来,这叫“悬想”的示现。前面两个是时间尺度上的想象拉伸,这个却是在空间尺度上的拉伸。我们的想象力,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就是这样。

(四)联绵——连绵词就是双声叠韵的词。

什么是双声?就是两字的声母相同之的称呼。什么是叠韵?就是两字的韵母(母音)相同的意思。诗的特色,在于蕴含音韵之美。而双声叠韵之词,读来琅琅上口。近体诗特别追求音韵之美,那么在对仗的句子中,上句如果用了叠韵,下句就一定也要用叠韵。

大致有如下三种方法:

1,双声与双声相对

例一: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刁斗,琵琶

例二: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漓道路中。---寥落,流漓

例三: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泛泛,飞飞

2,叠韵与叠韵相对:

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东坡)---潋滟,空蒙。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杜甫)----怅望,萧条。

崔巍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杜甫)---崔巍,窈窕

3,双声与叠韵互对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王维) ---苍茫,寥落。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杜甫:宿府) ---荏苒,萧条。

蹉跎岁月心仍切,迢递江山梦未通;(罗隐:赠友) ---蹉跎,迢递。

淅沥篱下景,凄清阶上琴;(长孙佐辅:别故友)---淅沥,凄清。

关于连绵,主要是体现在声韵上。音韵的调配,以及对句子的句式变化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闲时可以多琢磨一下,如何让音韵更协调,更具有美感,这是需要用心的。

(五)转品——所谓转品,简单点说,就是有效的利用汉字的特点:

同字不同义。同一个字,由于放在不同之位置,而转变为不同之词性与字义,这就是所谓的“随文生义”是也。我们通常所说的“词无定类,依句辨品”,就是这个意思。比如“花”字,它的本义为名词,是花朵。但花钱之“花”,就把它转为动词了;而“花衣服”的“花”,则把它又转为形容词了。

这种现象,在修辞学上叫做——“转品”。转换个角度去品位,别然生趣。汉字如此的妙处,诗词创作当然不会轻易把它放过,所以要大加利用!过去的文人,没有什么文法的说道,也没有什么所谓的九品词的说法。他们论什么?只论虚与实。虚字虚用,实字实用,虚字实用,实字虚用。

也就是字分虚实,却要灵活运用。比喻的来说,这有点象中国古代的太极文化,一阴一阳,阳就是实字,阴就是虚字,阴阳互换,互生互动,就可以变化出纷繁多姿的五彩世界来。虚字和实字的互动活用,也可以变化出精妙绝伦的神来之笔。

在《说苑贵德篇》中,有句如“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之句,我们看这“风”字和“雨”字,两个连用,却不同义。前面的风和雨,是实字,是名词,而后一个风字和雨字,却是“养”的意思,当做词讲,属于虚字。由实化虚,可见一斑。这类字的运用,不胜枚举。我们自己可以多去品味。

转品的种类大致有如下几种,做一简单介绍:

1,名词转为动词

比如,“春风风人,夏雨雨人”。风、雨,前面解释过。

2,名词转为形容词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个“女”字,在这里做形容词用。

3,名词转为副词

比如:狼吞、虎咽、凤舞、鸾翔、风起、云涌、席卷、囊括、鸢飞、鱼跃等。名词置于状词之前,也做副词用,如:雪白、火红、金黄、漆黑等等。

4,动词转为名词

比如“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其中“誉、毁”本是动词,此处转化为名词。

5,动词转为副词

例:“哀公十六年,生拘石乞而问白公之死焉”(《左传》中句)。这里,“生拘”是活捉的意思,“生”字形容动词“拘”,由动词转为副词。

6,状词转为名词

例“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红”字本为形容词,此处代表“花”,就转为名词了。

7,状词转为动词

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这里的“红”,由形容词转为动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作文指导:善用修辞手法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合理的运用修辞手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善用修辞手法。欢迎阅读。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看数例:

1。蜘蛛也惜春归去,网住残红不放飞。

以“残红”代落花,鲜明生动;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达出惜春之情。

2。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用对偶,有音乐之美;用拟人,不仅表现出环境的优美、幽静,而且渲染了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浓郁的书卷气。

3。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老残游记》)

用博喻刻画白妞的眼睛:“秋水”见其清澈纯净,“寒星”见其晶莹明亮,“宝珠”见其圆润光泽,“水银”见其黑白分明、水灵生动。这双眼睛真是顾盼传情,美丽动人。

4。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张潮《幽梦影》)

运用排比,列举一连串悦耳之声,令人浮想联翩,心旌摇荡。

5。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同上)

以赏月喻读书,表达读书所获与阅历相关的道理,深入浅出。

6。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乏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贾平凹《延川城》)

用对比的手法,凸现延川少花少石、土地贫瘠、树木枯瘦和女人美丽、男人坚强、枣大羊肥的特点,造语新奇,让人过目不忘。

7。石墨黑不溜秋,稀松平常,价格低廉;而金刚石光彩熠熠,坚硬无比,价值连城。两者相比,如同鱼鳅与蛟龙,宛若毛虫与彩蝶,好比麻雀与凤凰,犹如地上的癞蛤蟆与碧霄的白天鹅……[(《悦纳压力》)

鲜明的对比,生动的比喻,不仅突出了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的天壤之别,而且给人审美的享受。

8。白生生、轻飘飘、软绵绵的棉花糖,在风中颤颤悠悠,好像一片洁白的云要从我手上飞走,我赶紧把它们往怀里靠一靠,拢一拢。我一跑,棉花糖似乎又要飞走,我赶紧把它们团一团,捏一捏……(王珂《甜丝丝的回忆》)

“洁白的云”的比喻形象、贴切,委实引人入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常用的修辞手法

全文共 3890 字

+ 加入清单

1.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9.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10。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11。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12。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13。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14.衬托 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亿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15.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16.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17.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18.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19.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20.动静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21.正侧描写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诗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势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22.直抒胸臆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23.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24.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园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概。

25.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词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

26.意境

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如上例的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 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心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与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含有修辞手法的优美句子摘抄

全文共 175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自信是面战鼓,那密集的鼓声给我们无穷的勇气。自信是盏明灯,那明亮的灯光为黑夜的苏醒而点亮明天,自信是一缕阳光,它为我们冰冻的心房送去温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优美句子摘抄,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信任是发酵友谊的菌苗 (比喻)

2.自信是启迪人们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鼓励人们探索生命的奥秘。

3.自信是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独受挫的人们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比喻)

4.善于倾听的人是一位智者。犹如春天的花儿抓住了阳光,夏天的小草遇到了甘露。(比喻)

5.花开千般美丽,柳甩万种风情。请微笑面对人生,做什么事都应该从容。(比拟等)

6.自信是一颗亮丽的珠宝,是一泓甘冽的清泉,是你通向成功的渡船。(比喻,排比)

7.如果我们只是听取别人的意见,大众的意见,随波逐流,我们就会在潮流中淹没自己。(比喻)

8.当我来到你们班,看到你们认真学习,我就感到有一片肥沃的土地需要耕种。(比喻)

9.面对别人的意见,我轻轻地拨出自己心灵的密码,听取心灵的判决。(比喻)

10.他们的心中是阴暗潮湿的,没有一丝阳光照进他们的心房。(移就,形象化)

11.人与时间拔河,胜利的是时间。喧嚣与寂寞拔河,胜利的是寂寞。瞬间与永恒拔河,胜利的是永恒。(排比,拟人)

12.清晨,一轮旭日微笑着升起,将周围的天空染得一片彤红,我迎着朝阳奔跑,心中一个信念越来越坚定,路要自己走。(形象化,拟人)

13.自信是面战鼓,那密集的鼓声给我们无穷的勇气。自信是盏明灯,那明亮的灯光为黑夜的苏醒而点亮明天,自信是一缕阳光,它为我们冰冻的心房送去温暖,有了自信,我们可以如灿灿云霞后边的旭日喷薄而出,有了自信,我们可以像脱弦的利箭直达前方。有了自信,我们可以坦然地面对坎坷,微笑着走过生活。

14.然而,我又碰壁了,孱弱的风帆经不住风浪的考验,已经支离破碎了。(移就)

15.自卑的人常常弯下腰去乞求帮助,天长日久,他心中的脊梁已弯成一张弓,若再弯下去,怕会轰地一声,心中的脊梁断为两截。(形象化)

16.伸个懒腰放下手中的笔,机械地朝走廊走去——有点渴了。失神的倒着水,蓦地发现面前有一张看破人世沧桑,满含对世间万物不信任感的陌生女孩的脸,他不屑的眼神透露着怀疑的冷淡目光;像烂掉的苹果的脸爬满了不信任任何人的条纹,带着不切实际的虚伪感,她扯下面皮 ——我不寒而栗。(描摹,比喻)

17.请带上意见上路,就像带上一把伞,不管刮风下雨,春夏秋冬,带上意见,就不会孤注一掷,就不会在山重水复之时不知所措,带上意见上路,带着思索上路,可以给你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比喻)

18.太阳不语,自是一种光辉;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大地不语,自是一种广博。(排比,比喻)

19.在你困惑时,在你满腹愁云时,聆听就如同一抹灿烂的阳光扫去你心头的阴霾;在你不解时,在你彷徨时,聆听就如同一座启明的灯塔,照亮你前进的方向。(比喻)

20.许许多多的选择题编织了一个人的一生,每道题的后面都附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你提供的许许多多的不同的参考答案,没有绝对正确,也没有绝对错误,你可以选出你的答案吗?我可以,因为,笔在我手中。——《笔在自己手中》(比喻)

21.东风裁柳碧如丝绦是一种风景,小荷初露滑滑清泉是一种风景,虽然你没有东风裁柳的多情,没有小荷初露的恬美,但你可知道,聪明的你就是一道风景。(移就,形象化,拟人,比较)

22.你就是你,蓝天上有你放飞的思绪,大海里有你冲浪的舟楫,你就是你,刻意模仿的人生毫无意义,风风雨雨的远方永远是个谜。(移就,比喻,形象化)

23.我不是寂寞的幽兰,我不是孤傲的玫瑰,我是那麦穗,感谢风的爱抚,雨的润泽,但我不会随风而去,我有自己的理想,我坚定不移地孕育着自己的果实。(排比,比喻,形象化,拟人)

24.取菊之野,取梅之疏,取莲之洁,取兰之芳。取他人之意见,成就自己的事业,夺日月之灿烂,成就自己的辉煌。(排比,比喻,形象化,引用)

25.如果说成功是跨越大海,那么信心就是扬帆起航的勇气和永不言败的毅力,而意见则是顺风顺水的协助和罗盘针的指引。(比喻)

26.在漫漫人生旅途上,总有几段漆黑的洞穴需要我们独自穿越,在这里,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我们只有坚信自己,握紧拳头,同时虚心听取四方真诚的声音,才会披荆斩棘,摘取成功的雪莲。(比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3015年小学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五年级,学过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设问、反问。

比喻——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拟人——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作用: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修辞手法修辞格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运用修辞手法为考场作文增色

全文共 2975 字

+ 加入清单

最早的作文考试可以追溯到隋以后的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其中,又以唐、宋为盛,其时主要考试诗赋,这大大促成了唐宋诗词、歌赋极度繁荣的格局。

恢复高考30年来,高考考场无一例外均须完成作文考试,高考作文现在已占60分(语文满分150分)。一道题的得分能有如此之高的比重,其重要性恐怕是任何学科中任何一道题都无法比拟的。可以说,作文好坏直接体现一个人运用自己母语水平的高低。近年全国有不少省市甚至在做“语文考试只考一篇作文”的尝试。教育界更有“高考要过关,作文是关键”的共识。高考作文阅卷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评分等级标准。“基础等级”是对考生作文基本写作能力的要求,“发展等级”是在前者基础上的较高层次要求,分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项,这一等级的作用,是拉开考生作文距离。其实,考生没有必要对“发展等级”要求望而生畏,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不仅能使语言有文采,丰富文章的内容,还能使表达富有个性,增添文章的亮点,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本文主要围绕修辞手法为话题,谈谈在写作中修辞手法的写作中的运用。

一、画龙点睛,修辞让作文题目抢眼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抢眼的作文题目能给阅卷教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在阅卷场上阅卷教师往往会潜意识地给文章打高分(在其他方面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如以“美景”为话题,某生拟题为《扮靓母亲河》,运用拟人手法新奇地写出了母亲河的变化特点。又如以“感受生活”为话题,以及以“靠”为话题,同学们拟题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分别引用了普希金和华罗庚的诗句作题目,新颖巧妙,体现了很好的文学素养。又如《老师,我心中的灯》、《生活是张调色板》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灵动优美。《大禹会治水吗?》运用反问修辞手法,观点明确,有一定批判精神,吸引读者阅读。我们在作文时还可灵活运用借代、对偶、反复、通感、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标题新人眼目,别具一格。

二、闪亮登场,修辞让作文开头华丽

如果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好的开头就是漂亮的“脸蛋”,直接影响到读者对整篇文章的印象。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文的开头部分非常重要,一篇作文好的开头将对人产生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阅卷的老师通过对作文的开头审判基本上确定一篇作文的水准。写好了开头可以说便成功了一半,所以对作文的开头的打造不能小视。

下面是有个学生以“理想”为话题的作文开头部分: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日月一天天在穿梭,花开花又落,唯有我心中之梦不曾凋落……

给鱼儿一片海,它就会自由遨游,给雄鹰一片蓝天,它就会展翅飞翔,给猛虎一座高山,它就会自由驰骋,给一个心愿,它就会温暖你的梦境。

以上两例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生动传神的表达了作者内心世界,别具一格,给人以清新、洒脱且韵味无穷之感。灵活运用修辞开头,就能写出有创意的开头,使读者过目不忘,让作文笔下生花。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的心田;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的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选自江西中考满分文《待人和善》)

上面几例中,第一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采用排比,叠词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容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如此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作文开头运用了一些新奇的比喻,有的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开头显得精彩。如重庆市中考满分作文《批评是良药》开头是:“表扬是兴奋剂、催化剂,那么批评则是良药,甘甜的良药。”比喻手法准确得当,鲜明地表现自己的观点,有很强的吸引力,使文章结构漂亮,光彩夺目。

三、华衣锦衫,修辞让作文的内容增彩

在作文的内容安排上,也可利用修辞手法在自己的作文展示文采:

(1)运用修辞手法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对人物的刻画是最成功的,如对林黛玉的肖像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多处运用了比喻及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黛玉的聪颖和病态美。同学们完全可以写出类似的佳作。如优秀作文《报答》,作者生对“爷爷”的刻画是:爷爷的脸成了一张老树皮,头发早已脱落,仿佛是光秃秃的山坡。运用比喻写出了爷爷的苍老,形象生动。又如《老师,我想对你说》,写了一位不修边幅的年轻教师,劝说老师要注重形象,其中对老师的刻画是:我们刚分配出来的老师非常洒脱,活像一位大艺术家,头发像野草,戴着一幅方形眼镜,脸上总是阴天多云,分明十足的机器人。身着牛仔服,一穿就是几个月,散发出不可名状的味道,同学们问其原因,他深沉地说道:“酒是陈的香,这才叫现代,才叫酷。”这段描写运用了反语、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恰当准确艺术地刻画了这位美术老师的形象,鲜活生动。

(2)运用修辞手法描绘美丽的自然景物

要写出事物的特征,除了进行客观的描写外,通常运用修辞手法来实现。如“鹅毛般的大雪”、“梨花白”、“桃花红”等。朱自清的散文《春》,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出了春草、春花、春雨的特点,写出了春的勃勃生机。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一段文字:“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对比等手法,把月光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刻画得出神入化,美感的语言形象地、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绪,可见修辞的巨大魅力。写荷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句连用了通感等修辞手法,新颖灵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描绘了荷花的情态,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如优秀作文《当我面对大海的时候》,其中描写大海可谓妙绝。“碧绿的海面不时地飞溅起白亮的海浪,浪花在空中显示着自己的雄伟和多姿。海水不断地冲击着礁石,被礁石击成片片绿色的翡翠,装饰着大海的美丽。撞击声、欢笑声、嬉笑声传入我耳中,原来是海水在和礁石苦苦抗争,孕育出串串美丽壮观的浪花。”这段文字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海的博大和浪花的美丽,细腻生动。

四、锦上添花,修辞让作文的结尾闪亮

恰当运用修饰手法酿造一个好的结尾,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从而锦上添花。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又如以“灯”为话题,一个学生在《理想是灯》一文结尾处运用了比喻、顶真、排比的修辞手法:“理想是石,能击燃生命之火,理想是火,能点燃生命的灯,理想是灯,能照亮前进的路。”抒情性的议论加修辞修饰增添了文章文学色彩,使文章浑然一体,亮丽的结尾为文章润色不少。

修辞在作文中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使作文富有文采,而且可以使全文富有美感,真正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