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包含历史典故的成语【推荐19篇】

导语:“除夕”合起来就是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相关的典故,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7098

作文

1000

孙子练兵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24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批水军一见王子已经死了,只得照着他临死说的话,把要离放了。可是他不走。他对大伙儿说:“真想不到王子是这么一个英雄,我还有什么脸活着呐?”他说着,就自杀了。大伙儿把庆忌和要离的尸首收拾起来,去见阖闾。阖闾非常高兴,重重地犒赏他们,还把他们收在自己的部下。

为了这件喜事,阖闾大摆酒席,大臣们全都给他庆贺。伍子胥对阖闾说:“大王总算除了祸患,可是我的仇恨哪年哪月才能报得了哇?”伯嚭也请求阖闾发兵。阖闾说:“发兵去打楚国,叫谁当大将呐?”伍子胥和伯嚭一齐说:“听凭大王的吩咐,我们全都愿意尽心竭力。”阖闾没作声儿,往四周围瞧了瞧,直打嘘嘘。伍子胥就猜着阖闾的心意。他知道阖闾还不愿意拜他为大将,赶紧就说:“要不然,我再推荐一个人,我想大王一定乐意用的。”阖闾笑嘻嘻地问:“谁呀?”伍子胥说:“他是齐国人,叫孙武,是个大军事家。他研究了好些个打仗的方法,还写了十三篇兵法。要是把他请来,拜为大将,那么吴国准能变成天下无敌的强国,大王就是霸主了。要对付楚国,那简直不算一回事儿。”阖闾一听孙武是个军事家,已经有了七八分喜欢,再一听能够做霸主,更加高兴了。当时就打发伍子胥带着贵重的礼物去请孙武。

伍子胥请来了孙武,一同去见阖闾。阖闾从朝堂上跑下来迎接孙武。跟着就问他用兵的方法。孙武把他自己写的十三篇兵法递给他。阖闾叫伍子胥从头到尾大声地念了一遍。每念完一篇,阖闾不住口地称赞。他对伍子胥说:“这十三篇兵法真是又扼要又精细,好极了。可有一样,吴国没有那么些个士兵,怎么办?”孙武说:“有了兵法,只要大王有决心,不光男子,就是女子也行。男男女女,全都能够打仗,还愁什么人马够不够?”阖闾笑着说:“女人哪儿能打仗呐,这不是笑话吗?”孙武一本正经地说:“大王要是不信的话,请先拿宫女们试一试瞧瞧。我要是不能把她们训练得跟士兵们一样,我情愿认罪受罚。”阖闾派了一百五十名宫女,叫孙武去训练。孙武请阖闾挑出两个心爱的妃子当队长。阖闾也答应了。末了,孙武请求说:“军队顶要紧的是纪律。虽说拿宫女们试试,也得有纪律。请大王派个执掌军法的人,再给我几个武将做助手。不知道大王答应不答应?”阖闾全都答应了。

一百五十个宫女都穿戴上盔甲,拿着兵器,到操场上集合。孙武先出了三道军令:“第一、队伍不许混乱;第二、不许吵吵闹闹;第三、不许成心违背命令。”跟着,他就把宫女们排成了队伍,操练起来了。哪儿知道那两个妃子队长还以为她们穿上军衣,拿着长枪、短刀,是出来玩儿玩儿的,先就嘻嘻哈哈地不听使唤,别的宫女一见领队的这个样儿,大伙儿跟着都笑成一团。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学着姿势,有的还来回奔跑,乱七八糟,简直不像一回事。孙武就传令,叫她们归队立正。其中还有人说说笑笑,不听命令。孙武传了三回令,谁知道那两个妃子队长和宫女们还是嘻皮笑脸地不听话。她们都是阖闾所宠的,孙武敢把她们怎么样。高兴了,操练着玩玩,不高兴就回后宫去,怕什么!孙武可忍不住了,大声地跟那个掌军法的人说:“士兵不听命令,不服管,按照军法应当怎么处罚?”军法官赶紧跪下,说:“应当砍头!”孙武就发出命令,说:“先把队长正法,做个榜样。”武士们就把两个妃子绑上。这一下吓得宫女们全都变了脸色。

阖闾在高台上远远瞧着她们操练,忽然瞧见两个妃子给武上绑上了,立刻打发伯嚭拿着“节杖”[代表君王权力的一根手杖]去救,叫他传令,说:“我已经知道将军用兵的才能了。这两个妃子是我心爱的,请饶了她们吧!”

伯嚭急急忙忙地见了孙武,传出阖闾的命令。孙武对他说:“操练军队不是小孩子闹着玩儿的。我已经受了大王的命令做了将军,就得由我管理军队。要是不把犯法的人办罪,以后我还能够指挥军队吗?”他终于把这两个妃子办了罪,又挑了两个宫女当队长,重新操练起来。这批宫女经过孙武那么严厉的训练,居然操练得挺像个样儿。

阖闾虽说挺佩服孙武的兵法和纪律,可是还不大愿意重用他。伍子胥对阖闾说:“大王打算征伐楚国,领导各国诸侯,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就非得有个像孙武那样的大将不可。”阖闾经他这么一说,才拜孙武为大将,又称呼他为军师,叫他准备征伐楚国的事情。

孙武提议说:“大王要打算发兵远征,就必须先把内忧全去了才成。王僚的兄弟掩余在徐国,烛庸在钟吾[在江苏省宿迁县西北],随时都能够到吴国来报仇。咱们必须先把这两个人灭了,然后再发兵。”阖闾和伍子胥都赞成他这个主张,就打发两个使臣分头去要求那两个小国交出逃犯来。那两个小国不听阖闾的话,把掩余和烛庸放了。阖闾命令孙武发兵去征伐徐国和钟吾。孙武追上了掩余和烛庸,把他们杀了,又把徐国和钟吾并吞了。阖闾打算趁这个机会打到郢都去。孙武说:“不能让士兵们太累了。先歇息歇息,抓个时机再去打,才能够百战百胜。”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成语典故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也就是原旧县城的西门城楼。岳阳楼高三层,向下可看到波光粼粼的洞庭湖。此楼初建于唐朝初 年,到北宋年间又加以重修。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好朋友,他们两个都在公元1015年考取进士。公元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滕子京担任了岳州知州,次年就 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为他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范仲淹就欣然接受了好友的请求,写成了《岳阳楼记》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文中写到了在不同的时令、气候条件下,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景 色和不同的感受。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写的就是在春风和暖,阳光明媚的时候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景色。通过写上一自然段“若夫霪雨霏霏....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对比。这时,你就会觉得心胸开阔,豁然开朗,精神十分愉快;这时,所有的一切荣辱得失全都忘却,这时举起酒杯面对清风,举杯畅饮,这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典故:先忧后乐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历史典故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成语或者短语,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历史典故:先忧后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处】(汉代)刘向《说苑·谈丛》。

【释义】忧:忧虑;乐:享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历史典故】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一生功绩卓著,成绩斐然,做了很多为民众所称颂的好事,深受百姓的爱戴。他重视教育,无论到哪里为官,他都十分热心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一次,他的朋友滕子京被贬到岳州当官。此处有一名胜,叫岳陽楼,始建于唐朝,到了宋代已经破败不堪了。滕子京到达此处后,重新修复了岳陽楼,范仲淹受他所托写了一篇《岳陽楼记》来记颂这件事。

范仲淹在文章中写道:“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的表现与被贬官的人和失意的文人的态度不同,是什么原因呢?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成长心语】

范仲淹年写《岳陽楼记》时已经58岁,被贬谪多次。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始终都没有懈怠“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使命。现在有太多的人,他们的关注点总是集中在个人利益上,忘记了自己是国家的公民,忘记了对于国家应该有那种关切之情。顾宪成的名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是一个口号,更应该成为我们真正实践的目标。胸怀天下的大气,“先忧后乐”的悲悯之心,是我们应该具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成语典故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1汉.贾谊〈过秦论上〉(据《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引)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鉏櫌棘矜,非锬于句戟长铩也;适戍之众,非抗 于九国之师;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 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蔺相如完璧归赵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24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赵国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

赵惠文王就跟大臣们商量,要不要答应。要想答应,怕上秦国的当,丢了和氏璧,拿不到城;要不答应,又怕得罪秦国。议论了半天,还不能决定该怎么办。

当时有人推荐蔺(音lìn)相如,说他是个挺有见识的人。

赵惠文王就把蔺相如召来,要他出个主意。

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不行。”

赵惠文王说:“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国取了璧,不给城,怎么办呢?”

蔺相如说:“秦国拿出十五座城来换一块璧玉,这个价值是够高的了。要是赵国不答应,错在赵国。大王把和氏璧送了去,要是秦国不交出城来,那么错在秦国。宁可答应,叫秦国担这个错儿。”

赵惠文王说:“那么就请先生上秦国去一趟吧。可是万一秦国不守信用,怎么办呢?”

蔺相如说:“秦国交了城,我就把和氏壁留在秦国;要不然,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带回赵国。”(原文是 “完璧归赵”。)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秦昭襄王得意地在别宫里接见他。葡相如把和氏壁献上去。

秦昭襄王接过璧,看了看,挺高兴。他把壁递给美人和左右侍臣,让大伙儿传着看。大臣们都向秦昭襄王庆贺。

蔺相如站在朝堂上等了老半天,也不见秦王提换城的事。他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拿城来换璧。可是璧已落到别人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

他急中生智,上前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璧虽说挺名贵,可是也有点小毛病,不容易瞧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

秦昭襄王信以为真,就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说:“大王派使者到赵国来,说是情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璧。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璧送来。可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璧在这柱子上一同砸碎!”

说着,他真的拿着和氏璧,对着柱子做出要砸的样子。

秦昭襄王怕他真的砸坏了璧,连忙向他赔不是,说:“先生别误会,我哪儿能说了不算呢?”

他就命令大臣拿上地图来,并且把准备换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想,可别再上他的当,就说:“赵王送璧到秦国来之前,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堂上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大王如果诚意换璧,也应当斋戒五天,然后再举行一个接受璧的仪式,我才敢把璧奉上。”

秦昭襄王想,反正你也跑不了,就说:“好,就这么办吧。”

他吩咐人把蔺相如送到宾馆去歇息。

蔺相如回到宾馆,叫一个随从的人打扮成买卖人的模样,把璧贴身藏着,偷偷地从小道跑回赵国去了。

过了五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在咸阳的使臣,在朝堂举行接受和氏璧的仪式,叫蔺相如上朝。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礼。

秦昭襄王说:“我已经斋戒五天,现在你把璧拿出来吧。”

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欺骗,丢了壁,对不起赵王,所以把壁送回赵国去了。请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昭襄王听到这里,大发雷霆。说:“是你欺骗了我,还是我欺骗你?”

蔺相如镇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决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块璧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壁。

赵国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后,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

秦昭襄王听蔺相如说得振振有辞,不好翻脸,只得说:“一块璧不过是一块璧,不应该为这件事伤了两家的和气。”

结果,还是让蔺相如回赵国去了。

蔺相如回到赵国,赵惠文王认为他完成了使命,就提拔他为上大夫。秦昭襄王本来也不存心想用十五座城去换和氏壁,不过想借这件事试探一下赵国的态度和力量。蔺相如完璧归赵后,他也没再提交换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戚继光巧树军威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明隆庆二年,着名的抗倭英雄威继光被调往蓟州担任总兵,负责守卫大明的边境。

被委以重任的戚继光怀着兴奋又喜悦的心情到蓟州走马上任。可是,到了蓟州,戚继光就傻了眼,朝廷派他来这里带兵,可是这里的兵哪是兵呀,完全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但不会拉弓射箭,骑马格斗,就连简单的操练.,也提不起一点精神来。把这样的兵,拉到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对敌作战,那还不等着吃败仗吗?

看着这群散兵游勇,戚继光又气又急,茶饭不思。身边的谋士看不过眼,给戚继光出主意说:“将军何不拿出您抗倭时的气魄,来个杀一儆百,震慑一下他们!”

听了谋士的话,戚继光却摇头叹息说:“那样做,是会起到一点效果,可是恐怕也要把不少兵士吓得当了逃兵啊!”

经过反复思考,一个可以整顿军威的好方法在戚继光的头脑中闪现了出来。

那天早上,大雨滂沱,雨水溅起泥水,天地混沌一片。这种天气,人们巴不得能待在屋里,可是一大清早,戚继光就传令下去,无论是他带来的戚家军,还是原来蓟州的兵员,都到练兵场集合。

接到命令,所有的兵将都集合到练兵场上,在暴雨的袭击下,蓟州的兵员缩着头,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可是跟随戚继光的戚家军却在雨中有板有眼地操练起来。雨下了一天,戚家军就在雨中站了一天,练了一天。

看着脸上淌着雨水,身上裹着湿衣的成家军在雨中操练一天,还依然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蓟州的兵员们都从心底里对戚家军产生了一股敬意,这才叫兵啊!他们虽然没有说出来,可从他们一个个饱含崇敬的眼神中绝对可以看出,他们被戚家军的军威震撼住了。

从那天起,蓟州的兵员们也都学戚家军的样子,听从戚继光的指挥,认真操练,不久就练成了另一支英勇善战的戚家军。

戚继光面对散漫的蓟州军,没有采取强硬的治军措施,而是巧用戚家军给蓟州军立了榜样,既没有让蓟州军失了军心,又在全军树立起了军威,看来这位大英雄,勇猛之外,也不缺乏睿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李冰锁龙的历史典故,伏龙观的来历故事

全文共 2034 字

+ 加入清单

秦朝的时候,四川的成都平原附近经常发大水。秦昭王于是任命很有治水才能的李冰到蜀郡去担任郡守,主持治理那里的水患。

原来,这岷江里面有一个江神,是一条作恶多端的孽龙。它稍有一点不高兴,就会兴风作浪,下起大暴雨,淹没两岸的庄稼和村庄,祸害百姓。它要求当地的老百姓在每年的六月二十三日,选出一个最漂亮的童女给它作媳妇,并且还要每家每户集结巨资给它举行热热闹闹的婚礼。要是哪里有一点不遂它的心意,它就会发大水危害百姓。当地的老百姓每年为了给江神办婚礼的事,弄得家家户户,一个个人心惶惶。深怕自己的女儿会受到江神的残害,同时也承担不起那给江神办婚礼用的资费。许多的人家为了躲避江神的悲惨迫害,不得不拖儿带女远走他乡,这样,致使岷江一带渐渐土地荒芜,人烟渐渐稀少了很多。

李冰到蜀郡上任后不久,他就弄清楚了这里的情况,并且决定不惜自己的性命也要治一治这条孽龙。

眼看一年一度为江神娶媳妇的日子又到了。那些替江神主办婚事的人正在商量着如何给江神筹集钱财,以及选定谁家的姑娘时,李冰找到了他们,对这些人说:“今年的钱资就不用筹集了,新娘就选定我家的小女,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你们就不要再多费什么心思了。”百姓听说李冰郡守如此的舍已为人,都感激涕零,同时也为李冰担心。他们担心李冰会出什么事,他们也不愿失去这样的好郡守,都希冀他们的郡守能够战胜这条孽龙,消除祸患。

到了六月二十三日这一天,李冰把自己的女儿打扮得风姿绰约、美艳绝伦,一同来到江边。主祭人登上祭江神坛祭奠完之后,坛下锣鼓冲天,钟乐齐鸣。三鼓过后,江面上突然波涛涌起,水柱冲天有十余丈高,这就是江神来迎接新娘的仪式。这个时候,人们本应把新娘送入水中。可是,李冰连忙制止了他们,说:“不用着急。我这次能与江神结为姻亲,真是荣幸万分,然而江神的尊颜,我李冰很想能够目睹为快,还请江神早点现身,不要误了这好时辰。”说完,亲自斟满了一杯酒,走上祭坛举起奉上。

可是过了很久,就是不见江神的影子。李冰见到如此情景,知道江神在戏弄百姓,不由勃然大怒道:“你这作恶多端的孽龙,残害百姓,致使民不聊生,今天我李某为了使百姓的能够安居乐业,情愿以性命与你拼搏,你就快点现形吧!”说着,就提上宝剑,奋身跳入江中。这时,江上的水柱不见了,好像变得风平浪静的样子,只是隐隐觉得有些地动山摇的感觉。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狂风大作,烟尘蔽日,恍恍惚惚之中,人们看到江边有两条青黑色的犀牛在拼命地激烈争斗,甚是难解难分。不一会儿,这两条犀牛便消失了。当在岸边观战的老百姓正在疑惑时,只见李冰气喘吁吁地从水中跑上来。他对自己随从的武士说:“这条孽龙本事很高,尤其是力气特别大,我跟它战了很久也不能取胜。现在上岸来,是要求你们助我一臂之力。”

李冰手下的武士说:“我们刚才看到两头犀牛在河边搏斗,知道是您跟孽龙在激战,只是两头犀牛一模一样,我们也分不清哪一头是您变化,也就不好来助战。”李冰于是就把一条雪白的绶带缠在腰间,对他们说:“现在我腰间系有白色的丝带,这样,我再去跟它争斗时,那头腰间是白色的犀牛就是我变的,你们记住这点就行了。”说罢,就又跳到水里去与孽龙激斗。这样一来,当两头犀牛再出现的时候,李冰手下的武士就一个个手执兵器,纷纷拥上前去,帮着李冰一同战斗。这些武士拿来起手里的武器对着那头身上没有白色的犀牛一阵奋力砍杀,最终把那头孽龙变成的犀牛杀翻在地。

孽龙倒在地上之后,很快显出了自己的原形。李冰赶紧吩咐百姓将早已准备好的粗大的铁链,严严实实地把这条孽龙捆缚起来,牢牢地锁在江中的一个深水潭中。

可是,李冰在用铁链锁这条孽龙的时候,他的身边有人担心这样还会锁不住,就向李冰问道:“李大人,孽龙还会逃脱吗?”李冰随口说道:“它要想逃脱掉,除非铁树开花!”可是事情又太凑巧了,后来有几个小孩在李冰锁孽龙的潭里洗澡,有一个调皮的孩子,把红帽子挂到了锁孽龙的铁柱上,远远看去,就真像是铁树开花一样。孽龙于是抓住这个机会,挣脱了铁链,又逃到水里去作怪。

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很快知道了这件事,在众百姓的帮助下,再一次套住了孽龙,并且把它再次押回到伏龙潭锁了起来。为防止它再把铁链扯断,李冰就发动百姓在伏龙潭的旁边修起一座锁龙桥。这样,孽龙彻底被锁住,再也没有逃走。当地的百姓也再不受水患的祸害了。

在以后的几年里,李冰双带领蜀中的老百姓,在灌县南面的玉垒山下一带,修建了分水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平水槽等到多处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统称为都江堰。李冰修筑的这一创世的伟大水利工程,不仅从根本上治住了水患,还变患为福,这项水利工程灌溉良田万顷,泽被世世代代的蜀中人们。从此,蜀郡沃野千里,富饶丰足,被称为“天府之国”。李冰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川祖”,受到世代蜀人的爱戴和敬仰。

后代的人们为了更进一步纪念李冰,在李冰降伏孽龙的地方建了一座观,取名为伏龙观。进了观,抬眼便见一尊李冰石像,它气宇轩昂,须发微微飘动,深邃的目光中透出一种大志和才气,这种非凡的气质,让人们不得不为之震撼!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李渊只买500匹马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农历二月,李渊治下驻邑的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发动兵变,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据马邑而自称天子。农历三月,刘武周攻破楼烦郡,进占汾阳宫,并与突厥勾结,图谋南下争夺天下。炀帝闻讯后大怒,要提李渊到江都治罪。在此危急情势下,李世民说:“事情紧急,可以举事了。”

其周围的心腹裴寂、许世绪、武士等也纷纷劝李渊起兵,李渊终于下定了反隋的决心。于是,李渊借口防备刘武周和突厥南下,派李世民、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到各地募兵,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招到数千人。

就在李渊信心满满将要出兵的时候,突然大谋士刘文静提醒李渊说:“唐公,现在兵员不是问题,关键是缺马,没有骑兵,平原作战我们必将失败。”

当时,中原大地非常缺马,李渊陷入了沉思,问怎么办。刘文静说:“可以以结盟的形式稳住突厥人,然后向他们买马。”

李渊大喜,立刻写了一封信,内容是: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派人带着信和珠宝出使突厥。

始毕可汗看过信之后,他最恨隋炀帝,同意和李渊联盟,六月十八日,始毕可汗的使者康鞘利来了,送来价格有些高的1000匹战马,很明显始毕可汗知道李渊现在缺战马,想趁机敲一笔。

他想错了,李渊虽然用很高的规格招待康鞘利,但对战马挑挑拣拣,只买了500匹,然后说什么也不要了。刘文静、裴寂等人很着急,说:“唐公,咱们现在很缺马,始毕可汗送马上门,虽然价格贵了点儿,但咱们正在周马之际,应该全买下来,如果您缺钱,我们可以用自己的钱,把剩下的马匹买下来。”

李渊对大家说:“突厥人有的是马,始毕可汗为了趁机谋利,才送马上门。我之所以没全买,不是买不起,而是担心全买了以后,他们就会知道咱们的急迫,送来的马不但不好,价格会越来越高,最终我们没买几批就买不起了。我现在只买一半,向他们示穷和挑剔,他们会一批一批送好马过来,而且维持在这个价格上,我们就会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马,这才是长久之计。”后来的情况和李渊的预想一样,大家无不称赞李渊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胡亥和扶苏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胡亥的即位完全是赵高为了自己专权而一手策划的,在秦始皇的众公子中,胡亥论才干绝对不够即位的资格。他的长兄扶苏是最优秀的,秦始皇也将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虽然秦始皇并不是很喜欢他。为了增长他的治国经验,派他到北面的边境上和蒙恬一块戍守。

而胡亥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是出名的纨绔子弟,没有什么帝王儿子的风度。有一次,秦始皇设宴招待群臣,胡亥也遵命赴宴,但他不愿和大臣们循规蹈矩地在父亲面前喝酒,早早吃饱了便借故退席了。在殿门外整齐地排列着群臣的鞋子,按照当时秦的规定,大臣进入宫殿时必须将鞋子脱下放在殿门外。参加酒宴的群臣的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这却成了胡亥胡闹的道具。他借着酒劲,边走边随意地将群臣的鞋子踢得横七竖八。后来胡亥做皇帝治理天下,结果就像他原来踢鞋一样把国家"踢"得乱七八糟,最后乱得连自己的性命也搭进去了。

胡亥的公子哥的形象加上赵高的教唆,使他在邪路上渐渐地越走越远。赵高本是宫中的一个太监,但他也有一些才干,如精通刑法,不但身高力气大,字也写得很好,深得秦始皇的宠信,为了巴结胡亥,赵高经常教胡亥书法和如何断案,加上赵高的三寸不烂之舌,将胡亥牢牢地控制住,一切听他指挥,这是以后赵高鼓动胡亥篡位的基础。

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时,胡亥也随行,当时他二十来岁,仍是个公子哥。秦始皇病死后,受到赵高的蛊惑,和赵高、李斯一起改了秦始皇立长子扶苏继承帝位的遗诏,自己登上了本不属于他的帝位,结果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赵高的阴谋之所以得逞,李斯的作用不容忽视。赵高深知李斯的地位对他立胡亥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设法说服了李斯。赵高对李斯说了他的打算,李斯却一口回绝。赵高不慌不忙地说:"李丞相,您最好好好考虑一下,在朝中,您的威望、您的计谋能和蒙恬相比吗?况且,扶苏对您的信任也没有对蒙恬的深,假如扶苏即位,那丞相的职位肯定就是蒙恬的了,哪还会有您的地方。丢掉丞相倒是小事,身首异处也不是没有可能。您还是好好想想吧,命运就掌握在您自己的手里。"李斯权衡利弊,终于和赵高走上了同一条不归之路。

胡亥登上帝位之前就害死了自己的哥哥扶苏。胡亥和赵高、李斯一起伪造了诏书送到在北面边境戍守的扶苏和蒙恬处,假诏书斥责扶苏和蒙恬戍边十几年,不但没立战功,相反还屡次上书肆意非议朝政。扶苏更是对不能回京城做太子而耿耿于怀,怨恨不已,所以对扶苏赐剑自刎。

扶苏听了诏书流着泪想要自刎,蒙恬毕竟比他有些经验,劝他向皇上申诉,如果属实再自刎也不晚,但扶苏却说:"父皇让我死,还有什么可申诉的呢?"说完含泪自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典故:唐伯虎与狂生张灵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唐伯虎性情豪放,爱喝酒。他年轻的时候,跟一个号称“狂生”叫张灵的小伙子十分要好。俩人是街坊,常凑到一块饮酒作乐。

有一次,唐伯虎和张灵穿得破破烂烂的,装成了两个要饭的叫花子,上山去玩。走到山脚下,看见几个秀才坐在亭子里,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唐伯虎冲张灵挤了挤眼,二人就凑了过去。唐伯虎对秀才们说:“诸位作诗,我们俩能不能也诌(zhōu,编造)上几句啊?”秀才们看他俩那份穷相儿,心里直好笑,打算拿他们开开心,就答应了。

唐伯虎拿笔在纸上写了个“一”字,张灵接着写了个“上”;唐伯虎又写了个“一”,张灵又写了个“上”;连在一起是“一上一上”。秀才们看了哈哈大笑,这叫哪门子诗呀?唐伯虎没理会,接着又写了三个字:“又一上”。然后拉起张灵就走。

秀才们赶紧把他俩拦住了,让他们接着把诗作完。唐伯虎说:“我们得喝足了酒,才能作好诗。”秀才们想看看他俩还出什么洋相,就给他们倒满了酒。俩人一饮而尽。张灵再写了个“一上”。秀才们笑得东倒西歪:“闹了半天这两位‘才子’敢情就会写‘一上’啊!”唐伯虎不管他们的哄笑,自个儿又喝了一大杯酒,然后提笔一气续成了一道七言绝句: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向云低,

万里江天都在望。

秀才们一看,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叫花子还真不简单。再一回头,只见唐伯虎和张灵摇头晃脑,哈哈大笑地走了。

这一天,唐伯虎和张灵出去游玩,又喝了个大醉,张灵趁着酒意,说了个上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贾岛是唐朝后期的诗人,那个有名的“推敲”故事,讲的就是贾岛。张灵在这儿用了谐音异字,拿了个古人的名字——贾岛,来说他俩当时醉得东倒西歪的模样(“非假倒”——要真倒!),还真挺恰当。唐伯虎听了,稍微一琢磨,马上对了一句:

刘伶饮尽不留零。

刘伶(líng)是西晋有名的文人,顶能喝酒了。唐伯虎也用了谐音异字,拿刘伶的名字,来形容他俩喝得滴酒不剩的样子(“不留零”——一滴不剩!),太合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典故:亲尝汤药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亲尝汤药》是一个讲述的汉代文帝孝行的故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则故事。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四子,初封代王。不妨看看历史典故。以下仅供参考!

【出处】《二十四孝》。

【释义】亲自品尝汤药的热度,是孝顺的一种表现。

【历史典故】

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初封代王,后来继承皇位,即汉文帝。刘恒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对他的母后很孝顺,从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后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的母后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后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后的床前。每次看到母后睡了,才趴在母后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后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后喝。

刘恒孝顺母后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君。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汉文帝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后人为了纪念文帝的伟业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第二孝。

【成长心语】

自古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刘恒却能做到三年如一日。感恩以孝为先,因为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打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历史典故:亲尝汤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成语故事的意思2:画饼充饥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有一个正直的文人叫卢毓(yù),在魏国做大官。

一次宫中选拔人才,官员们推荐了许多有名的人,魏国的皇帝说:“让卢毓来选人,我不要这些只有名声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名声就像画在墙上的饼,不可以拿来吃。”

卢毓建议皇帝选拔和考试相结合。从此,皇帝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来任命官员。卢毓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称赞。

成语画饼充饥”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一开始,它指有名声而没本领的人。后来,人们用它来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中秋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大家都想到了赏月吃月饼,本文就来分享一篇有关中秋的历史典故,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月下独酌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康熙帝平定三藩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84 字

+ 加入清单

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灭亡的那年,顺治帝已经病死,他的儿子玄烨(音yè)即位,这就是清圣祖,也叫康熙帝

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叫做辅政大臣。四个辅政大臣中,有个叫鳌拜(鳌音áo),仗着自己掌握兵权,又欺负康熙帝年幼,独断专横。别的大臣和他意见不合,就遭到排挤打击。

清王朝进关后,用强迫手段圈了农民大片土地,分给八旗贵族。鳌拜掌权以后,仗势扩大占地,还用差地强换别旗的好地,遭到地方官的反对。鳌拜诬陷这些官员大逆不道,把反对他的三名地方官处死了。

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这时候,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大罪,奏请康熙帝把苏克萨哈处死。康熙帝不肯批准。鳌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争了起来,后来竟揎(音xuān)起袖子,拔出拳头,大吵大嚷。康熙帝非常生气,但是一想鳌拜势力不小,只好暂时忍耐,由他把苏克萨哈杀了。

打那以后,康熙帝决心除掉鳌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康熙帝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练摔跤。

鳌拜进宫去,常常看到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园里摔跤,只当是孩子们闹着玩,一点不在意。

有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单独进宫商量国事。鳌拜像平常一样大模大样进宫去。刚跨进内宫的门槛,忽然一群少年拥了上来,围住了鳌拜,有的拧胳膊,有的拖大腿。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力气也大。可是这些少年人多,又都是练过摔跤的,鳌拜敌不过他们,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任凭他大声叫喊,也没有人搭救他。

鳌拜被抓进大牢,康熙帝马上要大臣调查鳌拜的罪行。大臣们认为,鳌拜专横跋扈,擅杀无辜,罪行累累,应该处死。

康熙帝从宽发落,把鳌拜的官爵革了。

康熙帝用计除掉了鳌拜,朝廷上下都很高兴。一些原来比较骄横的大臣知道这个年轻皇帝的厉害,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康熙帝亲自执政后,大力整顿朝政,奖励生产,惩办贪污,使新建立的清王朝渐渐强盛起来。当时,南明政权虽然已经灭亡。但是南方有三个藩王却叫康熙帝十分担心。

这三个藩王本来是投降清朝的明军将领,一个是引清兵进关的吴三桂,一个叫尚可喜,一个叫耿仲明。因为他们帮助清朝消灭南明,镇压农民军,清王朝认为他们有功,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驻防云南、贵州:尚可喜为平南王,驻防广东;耿仲明为靖南王,驻防福建,合起来叫做“三藩”。

三藩之中,又数吴三桂最强。吴三桂当上藩王之后,十分骄横,不但掌握地方兵权,还控制财政,自派官吏,不把清朝廷放在眼里。

康熙帝知道要统一政令,三藩是很大的障碍,一定得找机会削弱他们的势力。正好尚可喜年老,想回辽东老家,上了一道奏章,要求让他儿子尚之信继承王位,留在广东。康熙帝批准尚可喜告老,但是不让他儿子接替平南王爵位。这一来,触动了吴三桂、耿精忠(耿仲明的孙子),他们想试探一下康熙帝的态度,假惺惺地主动提出撤除藩王爵位、回到北方的请求。

这些奏章送到朝廷,康熙帝召集朝巨商议。许多大巨认为吴三桂他们要求撤藩是假的,如果批准他们的请求,吴三桂一定会造反。

康熙帝果断地说:“吴三桂早有野心。撤藩,他要反;不撤,他迟早也要反。不如来个先发制人。”接着,就下诏答复吴三桂,同意他撤藩。诏令一下,吴三桂果然暴跳如雷。他自以为是清朝开国老臣,现在年纪轻轻的皇帝居然撤他的权,就非反不可了。

公元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为了笼络民心,他脱下清朝王爵的穿戴,换上明朝将军的盔甲,在永历帝的墓前假惺惺地痛哭一番,说是要替明王朝报仇雪恨。但是,人们都记得很清楚,把清兵请进中原来的是吴三桂;最后杀死永历帝的,还是吴三桂。现在他居然打起恢复明朝的旗号来,还能欺骗谁呢?

吴三桂在西南一带势力大,一开始,叛军打得很顺利,一直打到湖南。他又派人跟广东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联系,约他们一起叛变。这两个藩王有吴三桂撑腰,也反了。历史上把这件事称做“三藩之乱”。

三藩一乱,整个南方都被叛军占领。康熙帝并没有被他们吓倒,一面调兵遣将,集中兵力讨伐吴二桂;一面停止撤销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称号,把他们稳住。尚之信、耿精忠一看形势对吴三桂不利,又投降了。

吴三桂开始打了一些胜仗,后来清兵越来越多,越打越强,吴三桂的力量渐渐削弱,处境十分孤立。经过八年战争,他自己知道支撑不下去,连悔带恨,生了一场大病断了气。公元1681年,清军分三路攻进云南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自杀。清军最后平定了叛乱势力,统一了南方。

但是,正在朝廷庆祝平定叛乱胜利的时候,在我国东北边境又传来沙皇俄国侵犯边境的消息,这就使康熙帝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到北方边境上面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素女与大鸿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76 字

+ 加入清单

轩辕黄帝有个妹子,名叫素女,嫁给了黄帝的大臣大鸿。大鸿追随黄帝到涿鹿去灭蚩尤,一去三年不回,素女日夜思念着自己的老公。部落每日分给她的肉食果子什么的,她总留着些,想等大鸿回来吃。晚上总做恶梦,她经常从梦中惊醒,呆坐着说胡话:“这一仗败了,大鸿叫蚩尤杀了。”只有一次的梦她很满足,她正在梳着自己黑油油的头发,大鸿走来,悄悄地站在她身后,看着这个山花一样悦目的姑娘,眼里布满了柔情……素女提着竹篮在山上摘野果,“噢?嗨?”远远的平原上传来了大鸿粗犷的声音……他们又成亲了。大鸿走在男性的最前边,蛮精神的,咧着大嘴巴笑。素女和姐妹们端着烤肉和玄酒欢笑着迎接……她和大鸿手拉手在一个满是鲜花的山坡上走呀,飞呀……素女日思夜想,只盼着黄帝早日战胜蚩尤,使全国人都能过上安宁日子,也盼着大鸿早日回来团聚。她盼呀,想呀,不知流了几许相思泪。

这一天总算盼到了!黄帝骑在高头大顿时气宇轩昂,好多士兵扛着金戈、金斧,握着金刀,神气十足。素女挤在欢迎的人群里,急切地在部队中搜寻着大鸿……风后、力牧、应龙都回来了,惟独不见大鸿。素女急了,仿佛有些发狂,拦住黄帝,问大鸿哪里去了?黄帝低下头,停了一下说:“大鸿到另外地方执行任务去了,后边就回来。”可是素女的心却不由得扑扑地跳,她隐约以为哥哥在骗她。本来大鸿追随黄帝去作战,一直十分勇敢,每次上阵都挥动着石斧左右砍杀,蚩尤的人马无人能抵挡。这一天,全国着大雨,双方还在交战。黄帝命应龙借助水力摆一个水阵,抵挡蚩尤的进攻,谁知蚩尤的士兵全是南边人,他们水性好,一个一个;中过了水阵。大鸿看到这种景象,抡起石斧就和蚩尤战在了一起。应龙、力牧也各和蚩尤的一个上将拼杀。这时,凤伯雨师(蚩尤的两个上将)也冲过来围住大鸿血战。大鸿十分勇敢地挥动着石斧,以一当十,左砍右挡,不退一步。黄帝带领雄师叫嚣着冲过来。突然,风伯的金刀削过大鸿的肩头,大鸿负伤了!但是他仍旧拼力砍杀……风声、雷声、雨声掺杂在一起,像乱舞的战鼓轰鸣……大鸿一斧下去,蚩尤不及招架,滚向后去。大鸿回身架住雨师的金斧,冷不防,蚩尤从背后砍来……

黄帝终于忍痛告诉了素女,大鸿牺牲了。素女抽泣着,声音哀婉悲凄,谁听了都要流泪。举办葬礼的这天,素女没有哭。天近傍晚,部落前面的空隙上,燃起了三堆大火。素女双膝跪倒在大鸿的尸体旁,双手抱成拳贴在额前,虔敬地替老公祷告。来到坟地,人们把死者头西脚东安放进土坑里,一个人把陶壶里的玄酒倒在手上,向死者身上弹洒。素女噙着泪把自己亲手做的食物,连同平时为大鸿留下的果子一个一个装进陶罐,放在大鸿的右手边。黄帝从身上取下自己的长稍大弓,轻轻地放在大鸿的左手旁……

回到屋里,素女才想起了哭。她双肩抽动着,哭呀,哭呀,声音细细的,长长的。一钩残月挂在夜空,素女凄凄切切的哭声传得很远,很远……

黄帝用铜造了二十面大镜,送给素女慰藉她。素女对着镜子,更感到自己形单影只。她的眼睛清楚地凹了进去,眼光也凝滞了,表情惨白。伶伦造出乐器后,黄帝要求每个女性都得学会演奏。轮到素女了,她披散着头发,穿一身白色衣服,鼓瑟,那声音哀不自胜,在座的人都跟着瑟声落泪。素女越弹越哀痛,黄帝也以为太悲痛了,就将五十根弦的瑟破为二十五弦。

素女纪念大鸿,眼泪流干了,声音哭哑了。一天,她对看她的人讲,她梦见大鸿活过来了,在南山替黄帝放马,大鸿叫她去哩。素女终于随大鸿而去了。黄帝为了怀念素女的痴情和大鸿的功勋,就仿照素女的哭声,亲自制作了一种乐器,因为是两根弦一张弓,就取名为“二胡”。今后,每到夜晚,无论谁拉响二胡,人们一听到那凄凄婉婉的声音,就说是素女在哭大鸿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春节倒贴福字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杜甫写“诗史”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96 字

+ 加入清单

安史之乱结束了。这对于饱受战乱痛苦、盼望安定的百姓来说,毕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当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过流亡生活的诗人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欣喜若狂,泪流满面。

杜甫,字子美。他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在文学史上,把他们合称“李杜”。杜甫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下苦功读书,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写了不少优秀的诗歌。三十几岁的时候,他在洛阳,遇见了李白。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两个人性格不一样,但是,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成为亲密的好友。

后来,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那时候正是奸相李林甫掌权的时候,李林甫最忌恨读书人,怕这些来自下层的读书人当了官,议论起朝政来,对他不利,于是勾结考官,欺骗玄宗说这次应考的人考得很糟,没有一个够格的。唐玄宗正在奇怪,李林甫又上了一道祝贺的奏章,说这件事正说明皇帝圣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得到任用,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

那时候的读书人都把科举作为谋出路的途径,杜甫受到这样的挫折,懊丧的心情就不用说了。他在长安过着贫穷愁苦的生活,亲眼看到权贵的豪华奢侈和穷人受冻挨饿的凄惨情景,按捺不住心里的愤慨,就用诗歌控诉这种不平的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他写下的不朽诗句。

杜甫在长安呆了十年,唐玄宗刚刚封他一个官职,安史之乱爆发了。长安一带的百姓纷纷逃难。杜甫的一家,也挤在难民的行列里,吃尽了千辛万苦,好容易找到一个农村,把家安顿下来。正在这时候,他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就离开家投奔肃宗,哪想到在半路上碰到叛军,被抓到长安。

长安已经陷落在叛军手里,叛军到处烧杀抢掠,宫殿和民房在大火中熊熊燃烧。唐王朝的官员,有的投降了,有的被叛军解送到洛阳去。杜甫被抓到长安以后,叛军的头目看他不像什么大官,就把他放了。

第二年,杜甫从长安逃了出来,打听到唐肃宗已经到凤翔(今陕西凤翔),就赶到凤翔去见肃宗。那个时候,杜甫已经穷得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了,身上披的是一件露出手肘的破大褂,脚上穿的是一双旧麻鞋。唐肃宗对杜甫长途跋涉投奔朝廷,表示赞赏,派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

左拾遗是个谏官。唐肃宗虽然给杜甫这个官职,可并没重用他的意思。杜甫却认真地办起事来,过了不久,宰相房琯(音guǎn)被唐肃宗撤了,杜甫认为房琯很有才能,不该把他罢免,就上了奏章向肃宗进谏。这一来,得罪了肃宗,亏得有人在唐肃宗面前说了好话,才把他放回家去。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唐肃宗把他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个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

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

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第二年,他辞去了华州的官职。接着,关中闹了一场大旱灾,杜甫在那里穷得过不下去,带了全家流亡到成都,依靠朋友的帮助,他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造了一座草堂,在那里过了将近四年的隐居生活。后来,因为他的朋友死去,在成都没有依靠,又带了全家向东流亡。公元770年,竟因贫困和疾病,死在湘江的一条小船上。

他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诗人,把他在成都住过的地方保存起来,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经典的历史成语故事

全文共 2774 字

+ 加入清单

1.一鼓作气

【释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物】曹刿(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huì)。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2.一字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语出】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人物】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他们把见解和心得,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秦国首都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合黄金一斤)”。

3.一字之师

【释义】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语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人物】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僧人齐己性喜赋诗。一日,齐己作一首《早梅》诗,中有两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以为梅花既已数枝开,则非早梅矣。于是将后句中“数”改为“一”。齐己深感佩服,后诸学者称郑谷为“一字之师” 。

4.一饭千金

【释义】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人物】韩信(江苏淮安人)在未得志时,时常往城下钓鱼,时常却饿着肚子。有一个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齐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5.东山再起

【释义】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

【语出】唐?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人物】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6.图穷匕见

【释义】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语出】 《战国策.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人物】荆轲(卫国人,今河南省鹤壁、新乡一带)按秦王的要求,接过秦舞阳手里装有地图的匣子,当场打开,取出地图,双手捧给秦王。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细细观看。快展到尽头时,突然露出一把匕首。荆轲见匕首露现,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举起匕首便刺。

7.纸上谈兵

【释义】 在纸上谈论用兵(兵:打仗;用兵)。比喻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空谈。

【语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人物】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河北邯郸人)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施行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8.负荆请罪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处处表示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人物】战国时期,蔺相如(今河北曲阳人,一说山西临汾人)“完璧归”有功,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被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山西太原人,一说山西平遥人)之上。廉颇对此不服。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蔺相如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9.卧薪尝胆

【释义】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语出】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遣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人物】越王勾践(大禹子孙,姓姒si,名文命,今浙江绍兴人)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10.揭竿而起

【释义】揭:举;竿:竹竿,指旗帜。揭竿为旗,奋起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语出】 汉?贾谊《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人物】几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愿豁出性命跟着陈胜(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孟洼村人)、吴广(今河南太康人)一块儿干。大伙砍伐树木为兵器,高举竹竿为旗帜,对天起誓,同心协力,推倒秦二世(嬴姓,名胡亥,也称二世皇帝,秦始皇第十八子),替楚将项燕(项羽的祖父)报仇。大家还公推陈胜、吴广做首领,一下子就把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南蕲县镇小刘村)占领了。大泽乡的农民一听陈胜、吴广他们起来反抗秦朝的暴政,青年子弟都纷纷拿着锄头、铁耙、扁担、木棍来营里投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典故:一沐三捉发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西周时期,周成王继承父亲的遗志,分封诸侯,他封伯禽为鲁侯,周公向兄弟伯禽祝贺,说:"你以前是鲁国的有名能士,你到任后不要忘记你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现今成王的叔叔。你要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爱惜人才。"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历史典故:一沐三捉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赵氏孤儿让人感动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484 字

+ 加入清单

正是洋溢其中的感天动地的情义,价值千金的忠诚,让这个故事受到了古今中外观众的追捧,在其中,大家找到了久违的“坚持”和“温暖”,心灵得到了一遍又一遍的抚慰。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转述和接受的过程中,历史的本来面貌渐渐被大家遗忘了、忽略了,故事重复千变就成了历史,然后就变成了信史。然而,历史真的会有如此多情,如此煽情,如此矫情吗?历史上的“赵氏孤儿”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成为孤儿的?历史上真实的“赵氏孤儿”关乎正义和忠诚吗?

既然是说“赵氏孤儿”的故事,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赵氏”指的是谁?这一切要从晋文公开始。

晋文公名曰重耳,乃春秋时期晋国献公的儿子。重耳大名鼎鼎,经历坎坷而传奇。他的坎坷遭遇和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就是骊姬。

在一次战争中,作为胜利者,晋献公得到了两个女孩——骊氏姐妹。晋献公将她们纳入后宫,宠爱无比。等到骊姬生下一个男孩之后,晋献公为了表达自己对于骊姬的喜爱,就决定废掉原来的太子,改立骊姬的孩子。

另立太子当然是件大事,晋献公也深知其中的利害。为了清除障碍,他决计就将包括原来的太子和重耳在内的诸王子打发到外地去。即使这样,骊姬依然不放过他们,极尽落井下石之能事,太子和重耳他们只好流亡别国。

这是一次漫长的流亡。等重耳再次踏上晋国的土地之时,已经是19年之后。令人欣慰的是,流亡归来,重耳就被拥立为晋国国君。

在这漫长的流亡生涯中,重耳身边始终有一帮忠实的拥趸跟随。其中最重要而且功劳最大的一个人就是赵衰。

赵衰有多重要呢?一个例子也许可以说明问题。

在重耳流亡到齐国的时候,齐桓公以礼相待,很给重耳面子,不仅把公室的女儿嫁给他,还送给了他80匹骏马。重耳没有受到过如此的待遇,因而,在温柔富贵乡里,他丧失了所有的斗志,感觉就这样在齐国终其一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他这样想可以,但跟随他的人不干了。是啊,大家跟随你,就是觉得你有前途有奔头是潜力股啊,一旦你重耳在齐国止步不前,每天醇酒妇人享受起来,不再想着杀回晋国,大家辛辛苦苦跟随你这么多年,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关键时候,赵衰果断出手,用高度酒将重耳灌醉,在其半梦半醒之际,直接装进车里拉出了齐国国境。待重耳酒醒之后,早已被赵衰他们拉到了另外的国家。很显然,若没有赵衰他们的坚定支持,没有赵衰他们的苦口婆心,就不可能有重耳后来的发迹。用《史记》的话来评价赵衰就是:“文公所以返国及霸,多赵衰计策。”所以,重耳做了国君,功劳最大的赵衰就被封为原邑大夫,并且在朝堂之上代理晋国国政,他的身份一下子变成了晋国的公卿。

赵衰的继承人是他的儿子赵盾,在晋文公重耳去世之后,赵盾继续代理晋国国政,辅佐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

赵盾主持国政两年之后,晋襄公就去世了。晋襄公的去世,给赵盾出了一个大难题,这个难题给赵盾以后的日子带来严重的影响。

这个问题和晋襄公的太子有直接关系。

晋襄公的太子叫夷皋,本来父死子继,理所应当,但是,因为当时夷皋年纪太小,赵盾觉得这孩子生活尚且不能自理,怎么作国君?因此,赵盾打定主意,不让太子接任,要改立晋襄公的弟弟、太子的叔叔、当时正作为人质滞留在秦国的公子雍为国君。主意既定,赵盾马上就付诸行动,在第一时间派使臣前去秦国迎接公子雍。

从这一行动可以看出在晋国政坛上,赵盾已经到了只手遮天、随心所欲的程度。

但是,赵盾也有赵盾的缺点和软肋。他是靠了他的父亲追随重耳才换来了今天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赵盾只能算是“权二代”,“权”而不“贵”。虽然赵盾位高权重,但和晋国统治者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在宗法社会,赵盾实在称不上贵族。他们赵家在晋国政坛也没有足够的人脉关系,没有人脉关系就等于没有足够的实力。

太子夷皋的母亲就是拿捏准了这一点,开始找赵盾讨说法,表面上她用的武器是眼泪,但实际上她真正的武器是她背后的宗族。太子既然能被立为太子,他背后一定有一批既得利益者。而赵盾也许正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才以太子年龄太小为借口,要另立国君。一旦成就此事,赵盾就有了立国定主之功,不但有效地改变了晋国的政治生态,而且将更加突显其位高权重的形象。

太子背后的力量不肯善罢甘休,太子的母亲更是不依不饶。她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拦着赵盾,啼哭不止,她甚至不顾身份,见到赵盾就下跪,弄得赵盾手足无措。她只问赵盾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刚去世的襄公有什么过错,你为什么要抛弃他的太子而另立国君?”问得赵盾是哑口无言。

赵盾为此事忧虑,越想心越虚,太子背后的势力、太子母亲背后的势力,不知比赵盾强多少倍,如果另立别人顶替太子,也许会有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赵盾骑虎难下,只好改弦更张,答应按既定方针办,国君的位子还让太子来坐。接任的太子就是后来的晋灵公。

这件事情又说明虽然赵盾只手遮天,但他还有所顾忌,不能为所欲为。

太子即位,可被赵盾正式派到秦国去迎接雍的人已经在归途上。无奈之下,赵盾只好再派一支小分队,去拦截并干掉早前派到秦国应请公子雍的那批人。赵盾必须把这个屁股擦干净。

既想只手遮天,又不能无所顾忌,同时思维又不缜密,这样的人想平平安安占据高位,似乎不会有那么容易。在他志得意满之时,危机已悄悄向他走来——在太子母亲的心目中,在太子拥护者的心目中,在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晋灵公本人的心目中,赵盾是一个心怀不测的奸邪小人,是自己的敌人。

这样的情形之下,慢慢长大的晋灵公该怎样处理和赵盾的关系呢?历史的记载很耐人寻味。

长大后的晋灵公自暴自弃,骄纵无常,其行为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譬如,他平时喜欢爬到王宫最高的建筑上,用弹弓往下射过往的行人。行人为了不被射中,就会四处躲闪。每当晋灵公看到下面的行人惊慌失措、像无头苍蝇逃窜的样子就会特别开心。晋灵公爱美食,但胃口很刁,有一次吃熊掌,他觉得厨师做得火候不到,就传令杀掉厨师,大卸八块,放在筐子里让宫女们顶在头上运到外面去。

晋灵公这样的荒淫无道,表明了一种态度:你赵盾不是执掌国政吗?我偏不和你配合,偏不和你合作。当年你连废掉我的心思都有,我今天为什么还要和你一唱一和呢面对这种情况,主持国政的赵盾只有时时进谏,灵公呢,则是任凭风浪打,稳坐钓鱼台,对于赵盾的意见一概不予理睬。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就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

这就出现了《赵氏孤儿》中所讲述的情节:晋灵公派刺客去杀赵盾,结果被派去的刺客中途撂挑子,自寻短见去了,赵盾侥幸得以存活。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晋灵公以宴请为名,想趁机埋伏好士兵除掉赵盾,可是中间有人给赵盾通风报信,赵盾再次逃脱。

这些后来都成了晋灵公的罪名,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就会发现事情的不可思议之处:一般来说,用刺客去杀人的人,往往都是弱势群体,譬如燕太子丹让荆轲去杀秦始皇等等。而身为国君的晋灵公居然用如此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可见在晋灵公那里,赵盾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

晋灵公连续两次下手都没能得逞,赵盾又该如何应对呢?三十六计,走为上。于是,赵盾仓皇出逃。赵盾这一逃却逃出来了意外。

赵盾前脚刚走,晋国后脚就出了大问题:赵盾的同父异母兄弟名叫赵穿,他就在朝廷之上公然杀死了晋灵公,此时,赵盾连晋国国境还没有出呢。

赵盾闻听消息,马上兴冲冲调头返回。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晋国都城,料理乱局。他果断地让赵穿从周朝的京城迎来晋文公重耳的儿子,晋襄公的弟弟,晋灵公的叔叔黑臀,让他即位,这就是晋成公。

史书没有记载在晋灵公被杀这一事件中,赵盾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晋灵公的被杀,赵盾难逃干系。

果然,不久之后,晋国朝野就对此有了风言风语。国人这么议论赵盾:“你身为正卿,说是逃亡,却连国境都没有走出。等到你回来继续主持朝政之时,你也不追查国君被杀的事件,更不去诛讨逆贼,真有你的啊!”

所以,晋国的史官就在史书上这样记载:“赵盾弑其君!”意思就是赵盾有杀君之罪。这个史官名叫董狐,董狐因在此事上坚持原则而名垂青史。孔夫子曾对此大加赞赏。后来文天祥在《正气歌》里也曾这样写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通过这些,我们也许可以看到,世人和历史并没有站到赵盾这边。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历史上真实的赵盾,和《赵氏孤儿》中赵盾的形象相去甚远。

晋成公在位七年之后去世,在赵盾的帮助下,晋成公黑臀的儿子据即位,他就是晋景公。在晋景公的时候,赵盾去世,他的儿子赵朔承袭了他的爵位,其夫人则是晋成公的姐姐。此时,赵家已经成为晋国政坛上炙手可热的势力了。然而物极必反。晋景公即位之后,要对赵氏家族下手了。

此事事关重大,晋景公在下定决心之前,显然做过周密的部署。

首先,他把行动的前锋选定为屠岸贾,之后将屠岸贾提拔为司寇。司寇地位较高,略相当于卿,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