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写作:议论文主体的写作方法【推荐20篇】
理想--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是人一生奋斗的目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第3单元习作,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2228作文
1000小学记叙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1)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写作技巧积累:掌握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
全文共 1197 字
+ 加入清单作文的开头是非常重要的,它对理清思路、引出下文、凸现文章的中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头要引人入胜,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文章记叙了同学们帮洗鼻血这样一件事,从而揭示了同学们互相关心,团结友爱,生活在集体中多么幸福这一中心。
作文开头的方法,还有很多,像引用法,叙事法,故事引入法,提出问题法等等,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文章要行选用不同的开头方法,即使是同一篇文章,也可以有不同的开头方法。你看,同样一篇文章就有不同的开篇方法。因此,一篇文章怎样开头,采用哪种方法,一定要从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出发,适应不同体裁的特点做到新颖明快,言简意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只要掌握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联系实际,勤于练习,就能写好开头,为写好全文打下基础。
开头的方法很多,常见有:
1.开门见山法。
这种方法是文章一开头,就直入正题,把文章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直截了当地交代出来,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活动。这种开头一下子就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还不会跑题。例如《课间十分钟》一文开头: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校园里顿时沸腾起来。这个开头就点明了时间——“下课”,地点——“操场上”,人物——“同学们”,事情——“课间活动”。非常直截了当。
2.提示中心法。
这种方法是一开头就点明全文的中心,使读者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我们看看下面的开头。
“生活在集体中间是幸福的,两年前,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这是《生活在温暖的集体里》一文的开头,
3.描写引入法。
描写人物和景物来开头,这种方法就是描写引入法。描写人物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人物的肖像、服饰、神态、等进行描写,以达到人物在读者面前树立一个鲜明形象的效果,描写引入法中还有一种是以描写景物来开头,也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故事情节所处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必要的描写,以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突出中心的作用。
4.设置悬念法。
在写事的文章中,我们常常把事情的结果或文中的某个片段放在开头来写,以引起读者的疑问,然后再记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这种开头的方法叫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可以激发读者强烈的兴趣,如《智斗奸商》一文的开头写到的:放暑假的第二天旱上,我和表姐一块儿去买菜。走到菜场的北口,我就看前面很多人。我和表姐紧走几步,也围了过去……
5.对比法。
在文章的开头,把不同的人和事物或同一个人和事物的不同时间,不同方面的情况作对比介绍。运用对比法可以使描绘的形象更为突出,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回忆联想法。
由人、事、景、物、等引起回忆,联想、引出下文,展开情节,这种方法就叫回忆联想法。运用回联想法开头,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
7.对话开头法。
以人物的对话开头。这种开头起笔自然,往往给人以新鲜的感觉。采用对话的形式开头,一定要把对话写得精彩有意义,紧扣中心。
篇2:高中语文说明文的方法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一、举例子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二、分类别
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三、打比方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数子
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五、作诠解
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六、作比较
作比较用于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七、下定义
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八、画图表
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九、摹状貌
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十)引用
1.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2.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3.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篇3:状物作文的写作方法指导
全文共 2576 字
+ 加入清单一、写建筑物的作文类型
通过描写或介绍一处建筑,表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或展现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
二、写建筑物的参考题目
略。
三、写建筑物的参考开头
略。
四、写建筑物的参考词句
错落有致/风格迥异/红墙碧瓦/拔地而起/小巧玲珑/气象万千/雄伟/干干净净/引人注目/富丽堂皇/讲究/天花板/精致/宽敞/张灯结彩/正中墙上/亭台楼阁/古色古香/明亮/高大雄伟/造型别致/玻璃幕墙/更加壮观/巍然屹立/高耸入云/鹤立鸡群/气势磅礴/小桥流水
1.地扫得干干净净的,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
2.褪了色的红色薄棉衣,白底绣花的帐顶,发黄的藤靠椅,放在小桌子上绍兴式的茶壶套……一切都和当时一样。
3.我看见一棵树墩旁边安放着一口烧劈柴的铁炉,这大约就是他们烧水做饭的地方。
4.透过玻璃,可以看见客厅后面所种的竹子,碧绿可爱。
5.玻璃书柜里是一套套的精装的英文书,书柜的顶端摆着一盆翠绿的枝叶繁茂的文竹草。
6.到了夏季,白玉兰开花的时候,花儿散发出的香味,飘得满操场满校园都是。
7.一盏大红灯笼悬挂在教室的中央,一根根彩带,一串串纸花,把教室打扮得五彩缤纷,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8.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五、写建筑物的参考段落
1.新建的上海少年儿童浏河活动营地,就在我的家乡——唐行的浏河岛上。古色古香的活动楼、明亮宽敞的宿舍楼、小巧精致的食堂等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群,与幽静的白玉兰林、银杏林和香樟林,碧波荡漾的新浏河老浏河,组成了引人入胜的秀丽景色。
(写好建筑物也必须写好它的周围的环境,可以起到衬托的作用。)
2.喷泉真是各式各样,有拔地而起的水柱;有簇拥在水柱周围的菱形网状水帘;有腾起云雾状的水球,还伴随着悦耳、优美的乐曲声,随着声调的高低,颤动着二十四个喇叭型水花。
(用排比句来形容事物能够形成一定的气势,多角度地进行描绘,给人较深刻的印象。)
3.五亭桥是由五个亭子组成的,五亭相连,大亭端坐中央,四周的小亭对称地围绕着它。五亭桥下有十五个圆洞,圆洞相通,游船来往自如。中秋佳节,十五个圆洞中映着十五轮像玉盘似的月亮。远看,五亭桥像一座玲珑的水上宫殿;近看,五亭桥像是碧湖之上开了一朵巨大的莲花。
(远看和近看,小读者看起来很懂得描写的方法,一远一近,就把事物写清楚了,而且还有立体的感觉呢!)
4.苏州城里,有不少这样别致的小街小巷: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石子路面,经过晚上的露水洒过,春雨洗过,显得光滑、闪亮。在它的旁边,往往躺着一条小河,同样是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水面活溜溜的,风一吹,荡漾着轻柔的涟漪,就像是有什么人在悄悄抖动着碧绿的绸子。每隔二三十步,就有一座小桥。有耸肩驼背的小桥,有清秀玲珑的石板桥,也有小巧的砖砌桥和油漆栏杆的小木桥。
(细致的观察,同时加以分类,就能够把事物说明清楚。)
5.邮电大厦是一座庄严美丽的大厦。顶端是钟楼,钟楼上包着金属铜板,上面漆着绿漆。白底黑字的大自鸣钟高高地镶嵌在钟楼的上方。钟楼顶部是一根高耸的旗杆,旗杆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站在那高耸入云的钟楼上可以俯视上海全景。钟楼下面便是一块题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匾额,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十八根高大、粗壮、坚硬的花岗石棱柱支撑着屋檐,显得十分雄伟。
(从上到下,写作顺序很清楚。当然,我们读者读起来也就不会感到吃力了。)
6.再往前走,马路上下分开,中间的车道慢慢向下,伸向对面,从南到北,像彩虹一样,高高地架在天上。长桥的下面,每侧有12对水泥桥墩,像一个个巨人,叉开有力的双腿,守卫着大桥。拖着两条辫子的无轨电车在它的脚下飞跑。
(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说明事物也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一打比方,别人不明白的也明白了。)
7.走进秦峰塔的底层塔门细看,门上的木条呈灰白色,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芝麻大小的洞。门的两旁用方砖角砌成锯齿形。走进塔内,就听见啁啾的鸟叫声,鸟儿们在塔顶上嬉闹追逐。这里是鸟的乐园!抬头望,每层塔上都有断木。据说原先每层上都铺有木板,并有楼梯,人们能够爬到塔顶,俯览全镇风貌。如今,已是木去楼空,然而,塔身仍然坚不可摧,巍然屹立。这种精神,是我们所需要和发扬的呀!
(写建筑物,要写得形象生动,让人一下子就明白,打比方是一个很有用的方法。)
8.我们来到正桥,栏杆是乳白色的。在桥面矗立着十五根电杆,每杆安装四只杯形华灯,宛如倒扣的茶杯。乳白色的灯罩和蔚蓝的天空互相辉映,显得非常和谐。我想,到了夜晚,这些灯发出柔和的金色的光辉,一定会使大桥更加美丽,犹如披上了一层金纱。大桥有快车道和慢车道。快车道有十二米宽,可并排行驶四辆卡车。来往车辆从这里疾驰而过,奔向四方。桥两旁站立着威武的石狮子,它们像卫士一样,不管风吹雨打,忠实地守卫着大桥,又为大桥增添了几分雄姿。
(写建筑物,也需要想象。这位小作者是白天去参观的,所以他看不到夜晚的景色。但他觉得桥上的那些灯在晚上时一定很美丽,于是他就用“我想”这样的句式,开始了想象。文章也就变得丰富生动了。是不是大家都可以学学呢?)
9.居住在靖城的大人小孩都知道在东门菜场向北有一口稀奇的井。它是由四口小井组合在一起,所以人们都叫它“四眼井”。这四口小井的井口分布在一块正方形的石板上。人们经过这个地方都要特地走过去瞧瞧,觉得很新奇。井内水深不到二米,邻居们常常用吊桶去打水、淘米、洗衣服。天长日久,井圈上让绳子磨出了道道光滑的槽痕。我有时就喜欢伏在井圈上做着怪样子看着倒影,水中的倒影清清楚楚,我高兴得又跳又蹦。
(写井,先交待它的位置,怎样组成的,井水有多深,还特别写了井圈上的道道槽痕,给人历史久远的印象。然后再写我对这口井的喜爱。很有条理。其中写我伏在井圈上朝井内做怪样的事情,写得很有儿童的情趣。)
10.一走进小书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靠正面那座镶着透明玻璃的书柜。柜里整齐地放着书刊,有文学书,科技书,企业管理书,少儿书,真是应有尽有。有适合儿童看的,也有适合青年、老人看的,还有小说出租呢。各类书籍排得整整齐齐,最上层是专业书籍,第二层是政治读物,中间两层是少年儿童读物,底下几层是医药卫生等读物。在营业员旁边,还有条理地堆放着一些报纸书刊。
(写建筑物和写别的东西一样,要注意顺序,不能想到写什么就写什么,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一段虽然很简单,但却很有次序,一点不乱。)
六、写建筑物的参考题材
略。
篇4:动物观察作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小朋友一般都喜爱小动物,看了小动物以后总想把它们写下来,那么到底该怎样观察描写小动物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动物观察作文的写作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1、注意观察描写动物的外形。
例如我们学过的《壁虎》,作者分步向我们介绍了壁虎的外形。脚一像爬山虎的脚;头三角形;嘴,看不清;眼睛非常机灵;尾巴又长又细;身披着花纹。这是按照从下到上,从前到后,先局部后整体的顺序,比较详细地观察了壁虎的外形特征,反映出壁虎是一种机灵的小动物。观察描写动物的外形还可以直接从整体上概括动物的外在特点。例如喜鹊的羽毛大部分黑而带绿,只是肩和腹部有白色羽毛,显得朴素洁净。喜鹊的体态轻盈优美,鸣声清脆响亮,有使人喜悦的感觉。这段话就是从整体上概括了喜鹊的三个外形特点。
2、注意动物的活动情况。
在习作训练中,我们不仅是从动物的外形上去认识动物,还需人从动物的活动方面去观察、了解动物,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动物、写好动物。观察了解动物的活动情况,首先必须掌握动物的一般活动规律和一些特殊的动态。例如,海参靠肌肉收缩而蠕动,乌贼、章鱼,利用水的反推力前进,这是海参、乌贼、章鱼在行动方面的特点。两牛相斗,总是用双角猛顶;两鸡相争,总是用嘴相啄,这是牛、鸡搏斗的特点。总之,无论是哪一类动物,都有它们各自的活动特点,只要仔细观察各种动物的活动特点,我们就能得心应手地写出来。
3、在观察中注意发现动物的习性,抓住动物的习性特点写。
欲话说:"鸡吃谷,牛吃草,猪吃糠,各有所好。"这是它们的食性爱好;"翠鸟水上飞,大雁列队行,蝙幅黄昏出,公鸡天亮鸣。"这是它们活动的规律。夏天,狗伸出舌头散热,冬天,蛇、蛙等藏在地下冬眠。这是狗、蛇、蛙适应气候的本能。平时,我们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去观察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并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写好观察作文,还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运用六觉: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和心理感觉,通过多种感觉,可以把观察到的物体写得立体化,形象生动。
篇5:通过雅思写作练就英式思维的方法
全文共 4267 字
+ 加入清单如果说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雅思写作成绩,我想从根本上提高的唯一办法就是转变思维方式,也就是把中式思维向英式思维靠拢,只有这样才能符合雅思考官的喜好,才能得高分。本文中,将具体介绍一下中式思维和英式思维的区别,以及怎样才能写出更符合雅思考官要求的作文。
事实上,如果脑袋里有一个中文的概念或者想法,要用英文来表达的时候总是免不了紧张,因为由于中英两国的文化不同,很多东西无法表达----非常可能不是因为考生的语言问题,而是因为这个中国的概念在英文里面根本就不存在。有数字统计过中英两国语言的词汇量只有40%能互通(所谓的equivalent),而这就意味着剩余的60%的表达肯定是和原文有很大出入的。甚至很多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言,不假思索就能说出的概念,在英语文化里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对应的表达,例如热闹这个词,考生们可以试试能否在英文单词中找到让你满意的对得上号的词。这个地方很热闹这句话,根据语境可以有不同的翻译,但是总体而言,热闹作为一个词来说,在英文里几乎是没有对应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强调,写英语作文,说英语口语,要用英语思维,不要用中式思维。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很空洞的概念,只有当你真正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才会体会到英式思维的重要性。
这的确很难,因为我们在中式思维里面扎根的太深了。事实上,这也和两国语言本身的特点有关。鲁迅就说过,中文和外文比,吃亏就吃在不够精确,具体到单词水平,就是词汇量少。因为词汇量少,因此中文特别讲究上下文,一个模糊的词只有在一个特定的语境里面才能让读者感到一个特定的意思。相比而言,英文在这方面就不是这样,具体的说,大部分英语词都是有着非常确定的意思的,因此,那些在中文里面需要联系上下文才能端倪出的细微差别,也许在英文里面只是另一个单词而已。记住这点,笔者下面所说的也许会对诸位有用,在这里,笔者提供一个方法,就是如果你脑袋中有一个想法的话,仔细想想你到底想精确说的是什么意思。比如,当你想说某一个命题错误的时候,你最好想清楚它到底错在哪里,illogical, irresponsible, biased, prejudice, fallacy, untrue这些词之间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别,所以主要想看你到底想说的是什么。
所以,诸位想锻炼写作的话,建议要做的第一样功课,就是求精细。只有你自己求精细了,才能发现报刊、书籍中对相近的概念的不同表达法的精妙之处,才会由衷地为某篇文章的一个用词会心一笑。写作就是思维表达的一种形式。西方人直线式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上就是西方人说话写文章喜欢开门见山,把关键性的话放在开头,然后再论及其它次要的内容。
而写作涉及到语言的方方面面,从语言的结构上来说最基本的因素包括遣词、造句和篇章。螺旋与直入的思维差异就会影响到这些方面,具体包括修饰语与中心词、句子和篇章。
一、修饰语与中心词
英语的修饰语,如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定语从句等皆放在被修饰语的后面;而汉语的修饰语无论长短、繁简,皆置于被修饰语的前面。体现了直入与螺旋的不同的思维方式。例如:
1. The scientists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are looking for the efficient methods to make the air clean and protect it from the pollution by all kinds of industrial harmful waste gases.
汉语全世界的科学家,修饰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英语则是中心词在前,修饰语在后。净化空气、防止空气受到各种有害工业废气污染的有效方法同样是修饰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英语则相反。
2. We appreciate your words ab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汉语有关我们两国关系的谈话,修饰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英语则是中心词在前,修饰语在后。有关我们两国关系,同样是修饰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英语则相反。
3. The hungry boy ate up everything he could have his hands on from the refrigerator.
他从冰箱里所能拿到的吃的东西,修饰语在前,中心词在后,而英语则是中心词在前,修饰语在后。
4. The problem arose of how to fairly distribute the world natural resources.
比较而言,该句主语太长,谓语太短,构成了不连续性修饰语,不过还是有些突兀,但修饰语还得后置。而汉语怎样合理分配世界自然资然的问题仍是修饰语在前,中心词在后。
二、句子
英语句子开门见山,其主谓结构是全句的纲,其余成份是目,一般先下结论,后叙事,从近到远,新近发生的事先出现,重心落在句首。汉语句子一般以逻辑关系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一般先叙事,后下结论,由远及近,重心落在句尾。这种差异体现了直入与螺旋的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时往往会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写出下面的句子:
1. When I stayed in Guangzhou last month, you helped me. I am grateful for that.
2. Toms mother died when he was only two years old, so he did not remember her.
3. After we left China in 1959, the natural calamities happened one after another for three years in the country. While we read about it at home, we had been dismayed.
4. It looked rain that evening, yet Dad came all the same. That made us very joyful.
如果按英语直入的思维方式,以上几句要改写成:
1. I am very grateful for your help to me during my stay in Guangzhou last month.
2. Tom did not remember his mother who died when he was only two years old.
3. We had been dismayed at home while reading of the natural calamities that happened one after another for three years after we left China in 1959.
4. It looked rain that evening, yet to our great joy, Dad came all the same.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换要是更复杂一点,对中国学生来说,是需要操练的。例如:
1. 我认为如果他们初次相识时,她很穷,他未必会爱她。这位女性由于对他有好感而帮助他,使他心存感激,这种感激之情很容易发展成为真挚的爱情。
I do not suppose he would have loved her if she had been poor when he first knew her, but the gratitude which he felt for the help which he owed to her kindly interest in him easily developed into a sincere affection. (条件关系和多层因果关系的转换)
2. 她去深圳参加一个会议,会议结束后,她就到香港去购物,昨天才回来。
She came back yesterday from Hong Kong where she had gone shopping after the meeting in Shenzhen.(时间顺序的转换)
三、段落篇章
这里篇章包括段落和全文。总体而言,英文篇章,一般都采用直线型的形式,尤其是说明文和议论文,更是一般具体式的。英语篇章是a writer-responsible pattern, 即作者在篇章中有责任、有义务向读者交代其主旨或目的。为使读者省时高效,英语篇章开门见山,一开头就直接点明段落的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或全文的中心思想 (thesis statement), 即亮明作者的观点、态度、看法等;或者以引言开门,即首先用一个熟悉的事实、观点、故事、引言等开头,然后直接见到作者全文的观点思想。
由以上分析可知,西方人的直线式思维和中国人的螺旋式思维存在明显的差异,体现在语言中,几乎渗透到语言的各个单位,包括词汇、句子、段落和全篇。当然,笔者无意说思维模式孰好孰坏,正如我们不能断言文化模式孰好孰坏一样。但作为学英语的中国人,学原汁原味的语言是我们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自然,这里的语言也应包括discourse或text。因此考生们要知道,一种思维是一种文化长期的积淀,它已进入该民族的潜意识,根深蒂固,如果只学语言本身,不会知其所以然,一旦到了使用语言时,汉语思维自然突现,写出Chinglish, 浑然不知。此外,建议考生多背诵和模仿英语经典文章,如《新概念英语》第三册上的文章,笔者认为皆为语言的精华,不但文词优美,每课都是一篇范文,原汁原味,多读这样的文章,一定会有所启发。由此看来,老生常谈而又令人费解的学会用英语思维,倒不如换个说法学会英汉思维转换,即懂得英汉思维的差异,在平时读书的时候去真实地领悟,久而久之,就能写出地道的英文来,至少不会写出那么多的Chinglish。
综上所述,想要取得雅思写作7分甚至更高的分数,单靠所谓的模板和复杂的句式是做不到的,只有从写作思维模式上进行改变,才有可能取得好的写作成绩。而中式思维的根深蒂固必定会对正确的英语写作思维产生阻力,因此,临摹英式思维的文章以及阅读海外学术著作对于转变写作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6:高考语文微写作夺分技巧
全文共 7097 字
+ 加入清单全国统一命题时出现的小作文,实则就是一种微写作。分省命题后,部分省份仍保留了具有微写作意义的小作文(如2005年重庆卷、2014年北京卷、2011—2014年江西卷等)。相对于大作文容易出现的“假大空”应试体症状而言,微写作贴近生活、紧扣教材、联系时事的命题特点更有利于考生抒发真情实感,客观描述事物,准确表达观点。
微写作的考查要求常常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微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改写、扩写、缩写、仿写以及种种片段性写作。
从表达方式看,我们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下面我们逐个说明。
—————■记叙类■—————
【技法指导】不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
【例题】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后,在元丰五年到城东南30公里的沙湖准备买田终老,写了首词《定风波》。请将其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扩写成一篇短文。要求:①以第一人称写作;②侧重于叙事;③有反衬的手法;④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结构完整。
☆考场佳作☆
我定下心来,在沙湖买下那几亩幽僻的地,就把自己托付给这儿吧。
揣着地契,我适然而回,路上鸟儿啁啾。半路忽然下起了小雨,拿雨具的人早已回家了,同行人只得冒雨前行。不一会儿,路变得泥泞起来,难走起来。同伴都埋怨这鬼天气。雨水顺着大家的头发流下来,衣襟湿透了,一副狼狈相。我暗自发笑,如此雨天,真爽快呀!雨滳滴答答地打在一片竹林间,我伏下身子,随手采了几蔸嫩笋,同行者的身影已消逝在前方,眼前美酒、脆笋似乎正飘香。一点风雨怎能吓倒我呢?雨停了,太阳与路旁的野花正艳着,似乎在对着我笑呢。
有这样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地方,真好呀!(江西省南康中学 谭新阳)
【点评】习作通过同伴冒雨前行的狼狈来反衬“我”在雨中漫步的悠闲,对比鲜明、叙述得当。
—————■描写类■—————
人物描写类
【技法指导】可以从正面切入,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直接刻画人物形象;也可以从侧面切入,借助景物或者描绘他人等间接描写来烘托人物,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例题】参照杜甫的画像,结合你对杜甫的了解,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对杜甫的画像作一番描绘。要求:运用第二人称,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写作点拨】写作时要有条理,可以由上而下进行描写,也可以由下而上进行刻画。同时注意详略得当,突出杜甫的神韵,体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另外,也可以适当引用杜甫的名句,运用排比、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方法以增添文采。
☆考场佳作☆
风急天高,残阳西下。杜甫,你为何孤独地端坐于兀石之上?你愁眉紧锁,如一抹挥之不去的浓云久久地笼罩在你那沧桑的额头。你的目光幽然,若有所思;你的两鬓霜染,面容憔悴;你那稀疏的胡须在秋风中瑟瑟作抖。你注视着远方,用目光亲抚着那一片你深爱着的大地。你双手抱膝,宽大而陈旧的衣袍却永远罩不住你那旷世的傲骨。秋风为你漂泊的经历而痛苦,淡云为你贫病的窘境而忧愁,苍石为你难酬的壮志而低泣,但你依然用高远的目光寄托着对盛世的期盼。(江西省南康中学一考生)
【点评】习作巧妙地化用杜甫的经典诗句,以描绘杜甫的精神风貌。语言优美,描写生动。
景物描写类
【技法指导】要抓住景物的独特之处,发挥想象,变换观察角度,调动各种感官,做到绘声绘色。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将主观上的喜怒哀乐融入客观的景物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
【例题】以“啊,好美的一条河”为开头,联系生活,描写一个画面。要求: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写景动静结合,描写生动优美,200字左右。
【写作点拨】此题要求对“一条河”进行描绘,可以写自己所见,也可以写自己所想。写作时要注意写景的顺序,可以用“听”“看”等动词或者“河里”“河岸”等方位名词来标记。如果能在写景的同时,赋予“一条河”以人格化的色彩,从而做到虚实结合,就容易高人一等。此外,整个文段还要能表达一个中心,如表达对河的喜爱之情或者由河而生发出的某种人生感悟。
☆考场佳作☆
啊,好美的一条河!河水静悄悄地流淌着,哺育着两岸的花草树木。初晨的阳光洒落在河面上,此时的河仿佛是一个刚出浴的美人,脸上透着绯红的光,不时地整理着湿漉漉的秀发,显得静谧、安然。水面波光粼粼,近处的鱼儿在水面自由快乐地嬉戏着,不时地噔个气泡,来个翻滚。水面飘着雾气,朦胧了周围的森林。林中不时飞出几只鸟,传出几声鸟鸣,仿佛是应和水中的鱼儿们。群山拥抱这条河,河水哺育着这群山。突然,鱼儿们仿佛听到了什么,都争相跳出水面,尾巴在空中甩出几丝水雾。原来,是渔夫的吆喝声啊!(江西南康中学 刘艳平)
【点评】习作先总写河的特点,再由近至远依次写了河里的鱼儿、河边的飞鸟与群山等景物,条理清晰、动静结合、描写细腻。
场面描写类
【技法指导】场面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使场面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写作时要注意两点:(一)点面结合,有序可循;(二)活动为主,突出气氛。
【例题】根据下面的情境写一则短文,描述课堂情境。
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音响过了5分钟,老师还没有下课的意思,不少同学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
要求:(1)要描写人物神态和心理活动;(2)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写作点拨】此题富有生活气息,大多数学生有切身体会,能够抒发真情实感。写作时可以通过勤奋好学的学生与心不在焉的学生之间的对比,也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对峙”,把“不少同学”那种欲言又止、敢怒不敢言的焦急而矛盾的心态体现出来。
☆考场佳作☆
已经过了5分钟,老师还是稳如泰山,岿然不动,似乎没有听到那长长的悦耳的下课铃声……教室里慢慢地传来阵阵骚动声,很多人开始蠢蠢欲动,一张张脸上呈现出各种表情。瞧,第一组中间的那长发男一脸紧张与迫切,似乎像一艘船在波涛中欲达彼岸。第二组后排的那平头男则表现出一脸愤怒与激动,似乎在埋怨老师,恨不得要上去痛扁他一顿。第三组前排的那马尾辫则表现出一脸安然自若,她无视周边的一切,心如止水认真听着老师的讲话……种种形态与表情尽收眼底,胜似卢沟桥的狮子一般,千奇百态。他们内心似波涛、似巨浪不停翻滚……人虽在而心已飞,难道只为等待老师口中的那一句“下课”?(江西南康中学 朱占亮)
【点评】习作语言风趣诙谐,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在形象的描述中不动声色地表露出对不安心听讲的学生的批评之意。老师的专注与学生的躁动,在鲜明对比中刻画了“下课铃响后”那种特定场合下的特殊情形。
—————■说明类■—————
【技法指导】说明类微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视作品,可以是场所、建筑、时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画等。事物说明文的写作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画说明文重在准确、全面。说明类微写作的技巧在于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依据合适的说明顺序,围绕事物的特征来进行写作。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
【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作文。
在绵延不断的时间流动中,人们设立了一个个的节点,这些日子叫作节日。团圆与亲情、浪漫与爱情、狂欢与喜悦、追思与缅怀……中国人的各种情感都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个传统节日里。
请根据你的经历与理解,选择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段说明性文字。要求:(1)开头点明说明的对象;(2)说明顺序要合理、清晰;(3)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须引用一句与之相关的古诗。
【写作指导】此题意在唤醒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关注与重视,在传统节日式微的现状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考生先要选择好一个自己熟悉的传统节日,不能把国庆节、劳动节、妇女节、母亲节等当作传统节日。写作时,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行文,如所写节日的时间、来由、习俗、文化意蕴等。作比较可以是横向的(与其他传统节日比较),也可以是纵向的(自身的比较)。
☆考场佳作☆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童稚时,我们便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中领略了扫墓者对先人的追思、缅怀场景。与喜庆的春节不同,清明节主要表现的是一种凄婉、哀伤的节日气氛。清明节的活动有很多,比如吃艾叶米果、扫墓、摇旱船等。人们以此来缅怀祖先还有故去的亲友。这些祭祖活动,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以及孝道文化的源远流长。清明时,人们也会参加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插柳等活动。清明节既有祭祖、追念先人功德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江西省南康中学 廖薇)
【点评】习作从缅怀先人之悲与踏青游玩之乐两个方面对清明节的含蕴进行了阐述,内容翔实,详略得当。
—————■议论类■—————
【技法指导】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题】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2014年高考北京卷)
☆考场佳作☆
天下的迎来送往,当然有实用的,但更多的是玩虚的。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成年人了,回家干吗还要送啊?但人家一送再送,一直送了十八里。新兵入伍去军营,行李物品并不多,干吗要送啊?但政府每年都要组织人马敲锣打鼓。人家图的,都是温馨感受,滚烫情怀。同理,家长送子女参加高考,并不是因为子女需要家长帮什么忙,而是父母对儿女情感的直接抒发。家长送一送,温暖又贴心,干吗要反对?(《送一送,更温馨》北京一考生)
【点评】习作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用梁祝送情人、政府送新兵,类比父母送考生。观点旗帜鲜明,说理形象生动。
—————■应用类■—————
【技法指导】此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例题】请你以一位热心公益的环保志愿者身份,给所在城市(X市)的居民写一封倡议书,就改善污染状况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字数200字左右。
☆考场佳作☆
倡议书
亲爱的X市居民:
您好。最近一段时期,我们都深受雾霾之苦,大家对这种严重污染天气带来的危害有切肤之痛。现在政府已经向雾霾“宣战”,我们每一位市民也应该行动起来!在此,我们恳切倡议如下:一、减少私家车出行,多乘公交地铁;二、节约水电,不浪费纸张;三、垃圾分类,支持资源回收利用;四、适量点餐,参与“光盘”活动。以上举措,都是举手之劳,却能为改善X市大气环境发挥重要作用!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从此时此地做起,从自身做起!如果我们都是治霾人,不信蓝天唤不回!
倡议人:一位环保志愿者
某年某月
【点评】习作符合倡议书的写作要求,详细地交代了倡议的背景和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倡议内容,语言简练得体,且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抒情类■—————
【技法指导】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
【例题】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2014年高考北京卷)
☆考场佳作☆
请为我喝彩
十八岁,是一道门槛,跨步出去,就是广阔的天地。
十八岁,是一把竖琴,随手一弹,就是动听的旋律。
十八岁,是一列和谐号动车,鸣起笛,就能驶向远方。
十八岁,是花朵,是生机盎然,是绚丽多姿的图画;是蓄势待发,是锐不可当,是蓬勃向上的力量;是我从今往后的每一个笑容。
十八岁,请全世界为我喝彩!
【点评】习作把十八岁比作门槛、竖琴、动车,既贴近生活,又形象生动。文辞优美,富有感染力。
实战演练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写作点拨】颁奖词是对人物事迹和精神的高度概括,写作时首先应对写作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力求用最简洁的文笔,勾勒人物的主要事迹,彰显人物精神。比如蔺相如最闪亮的事迹莫过于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而刘和珍是鲁迅笔下真正的猛士,她敢于直面敌人的刺刀。另外,颁奖词的语言要求意蕴丰富、自然流畅,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参考范文】
(示例一)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渑池赴会,舌战群狼;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蔺相如,千秋美名扬!
(示例二)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盛,“奋然而前行”!
实战演练
庄子在《逍遥游》中为我们塑造了一只展翅翱翔、博击长空的大鹏形象。那么,当大鹏在高空中飞翔时它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你发挥想象,描写大鹏当时的所见所感。
要求:(1)使用第一人称;(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3)想象合理,结构相对完整;(4)不少于200字。
【写作点拨】此题材料来源于教材,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回归教材文本,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时,要以“我”的口吻,突出“我”俯瞰大地的雄姿英发,以及“我”不肯安于现状,奋翅飞向“启明之方”的南海,勇于超越自我的胸怀大志、向往光明的形象。可以直接描述,也可以通过和蜩与学鸠等小鸟的自我夸耀、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对比来凸显“我”的所见所感。
【参考范文】
飞得高,看得远啊!果真如此。天空是我自由翱翔的舞台,云彩是我搏击长空的佳影,阳光是我驰骋天地的源泉。我要飞得更高,让那些目光短浅的小斑雀只能妒忌;我要飞得更远,让那些自命不凡的人们只能羡慕。听,那惊涛拍岸的声音,像观众的掌声,此起彼伏;看,那飞奔的骏马,在我看来,也只是一只只蚂蚁。我看到江河在奔腾不息,我看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犹如一位矗立的猛将,像穿着甲胄的勇者,守卫着祖国家园。我也要做那样的勇者,我相信我能做得更出色。(江西省南康中学 肖霆)
【点评】文脉清晰,感情真切,活现了大鹏的雄心壮志与广博胸襟。、
实战演练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之舞雩,咏而归。(《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联系课文内容,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写一段200字以上的文字,重点刻画“莫春”时节的景物和“咏而归”的神态。
【写作指导】这是曾晳基于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描述的一幅理想中民风淳厚、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图。所以,描述出来的“莫春”景象应该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而不能是死气沉沉或者残败落寞的。对人物“咏而归”的神态描写要反映出人物自由而愉悦的心境。由于涉及的人物比较多,刻画时最好能够以点带面,以个别写群体。
【参考范文】
露湿春草,竹叶滴音。风轻轻地一舞,便掠起泥土氤氲的生气,清新而纯净。莺歌穿柳,燕尾剪窗,阳光肆意地一洒,便铺下空中弥散的春意,勃勃而盎然。身着春服的五六个青年,和六七个欢笑奔跑的稚童,在沂水边踏青。他们昂首引颈,神采奕奕,正唱着一曲动听的歌,迈步而行。他们走在一片绿色的春意里,哼唱着张扬而充满活力的歌曲。与莺歌燕鸣相牵相绕,织成一首春的交响曲,在广阔的春天里凝成一片深重辽远的跫音。(江西省南康中学 袁聪)
【点评】佳作把重心放在刻画“咏而归”的人物神态上,排比手法的运用让文章语言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
实战演练
某学校有口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请针对该口号(三句话)的语言表达,写一段200字以上的评论文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篇评论性的小作文,评论的对象为学校口号的语言表达,而非口号的内容。在写作过程中,有些同学对此口号施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等进行论述,偏离了命题的要求。此题类似对广告语的鉴赏,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分析的能力。写作时层次要清晰,可先按总分顺序阐明口号的含义,然后分析其使用的表现手法,最后再指出可能产生的宣传效果。
【考场佳作】
我觉得这个学校的口号非常新颖,很有创意。它利用“一切”“为了”“学生”三个词的顺序颠倒,组成了三句不同意思的话。“一切为了学生”是说学校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学生,强调的是目的。“为了一切学生”是说学校为的是所有的学生,强调的是学生的范围。“为了学生的一切”是说学校为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而非学习成绩等某一方面,强调的是学生的整体性。这三句话组合在一起,就是说学校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所有学生的一切。该口号只有三个词,但其表达出来的意思却很清晰,简单明了,使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让人一看就能明白学校的用意。
【点评】习作准确地理解了命题的意旨,从三句话的侧重点进行评论,对学校口号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评述。思路清晰,见解新颖。
篇7: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1000字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作文是写人记事的,或多或少都要写到人,而那些专门写人物的作文如何才能写好呢?要写好一个人物,无外乎是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肖像)、心理等等。鲁迅先生说:“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说明人物语言的重要。此外,写人物的行动、外貌(肖像)、心理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惯常写法,同样重要。
下面我就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谈几点切实可用的方法或注意点:
首先,要写好人物作文,就要写自己熟悉的人。只有自己熟悉的人,才能感受得最真切最鲜活,对他(她)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才能有最直接的、深刻的印象。如下面例文《我是你爹》(见后文),写的是作者非常熟悉的人,所以全文写来既栩栩如生,又给人非常亲切的感觉。如果你写一个陌生的人,虽然也能够写,但写出来的就可能毫无特色,会是千千万万个中的一个,这样写来不要说感动别人,有时就连自己都觉得别扭、生造。
其次,要凸显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共性的东西人人都有,写得再多作用也是不大的。只有有特色的、独具个性魅力的东西,才能给人以冲击,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让人拍案称奇。
第三,不要什么都写,更不要事无巨细地写,要择其一二浓彩重墨地写。这当然是要根据主题需要去择取了,决不能无的放矢。如《我是你爹》中,“爹”的话语很少,前后加起来总共才三四句而已,可一个独特的“爹”的形象却跃然纸上了。
第四,要让人物的言行、心理、个性特征等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不要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说六十岁人的话,也不要让一个无文化的老太太专说些理论大话等,否则就是无视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而乱写人物,是不能写好人物的,更谈不上写出个性特点了。
第五,写人物离不开写事、写细节。要仔细地观察人物的日常行为,挖掘他们的典型事例,而且事例要新颖,因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出来的。比如我们要写一个热心肠的人,就要写他怎样帮助周围的人,或哪里有困难他就在哪里出现等事例。写事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从细节方面入手。细节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以及特定的环境等的描写。描写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个人的每一个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动作都描写清楚、具体、详细。
我们来看这一段话:“回到教室,大家全都涌到郭枫面前,问:”坏小子,你捐一毛钱怎么能代表我们呢?‘郭枫眨了眨眼,骄傲地说:“其实我捐了100元!说捐一毛钱,那是逗你们玩的!’听了郭枫的话,同学们哭笑不得……”这一段话把细节描写得很好,“眨了眨眼”“骄傲地说”“哭笑不得”等词语把“郭枫”可气又可笑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
篇8:10学习今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精选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学习是朋友,与它在一起,应该是一种享受。让我们快乐地学习,享受学习,享受快乐。
我很顽皮,很淘气,很喜欢玩儿。妈妈告诉我要学习。我从没有意识到要学习的重要性。有一次,在电视节目上,我看到了一个生活在山区里8岁的小女孩,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要走6个小时,要爬山,崎岖的山路上还经常向下掉石子,冬天,路非常滑,在这么艰苦的生活环境下,她每天还想着学习。相反,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过着这么安逸的生活,却不好好的学习。所以,我渐渐地感到了我应该好好学习。
我觉得数学就像一个人的大脑,随时随地的去思考问题。语文就像一个大手,牵着我们的手追随着时间去努力学习。珍惜时间的人还有许多:奥地利着名作家莫扎特,连理发时也在考虑乐曲创作,常常情不自禁地停止理发,记下他构思出的新乐曲。他说:“谁和我一样用功,就会和我一样成功。”……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我要好好学习,珍惜时间!不辜负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
篇9:2024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名师点评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2022年全国普通高考语文新高考1卷,从整体看,命题材料贴近学生实际,着眼新时代社会发展全局,注重语文核心素养考察,体现出了稳定性、基础性、开放性、专业性的特征,其中作文试题的考核要求是从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的社会体制意义出发,结合材料,表达考生的感悟和思考。
命题立意明确,逻辑清晰,论证要求较高,具有思辨性,考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展开想象,紧密结合材料要求,表达对“本手、妙手、俗手”三者逻辑关系的思考,思考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努力夯实基础,追求卓越,可以结合个人社会发展实际,表达人生理想愿望,在基础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理解中,表达对卓越人生的追求。
命题关注青少年成长,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文材料新颖,思想内涵深刻,启示意义丰富,能够从生活实际、人生感悟、理想信念、家国天下的多维度考核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综合体现了新高考情境任务下的材料作文考核要求,稳中有变,与时俱进的特点。
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作文题,以三个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今年的高考作文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材料新颖,以围棋入题让人耳目一新;二是蕴含了新高考一脉相承的辨证关系主题,这个题目实质是谈基础和创新的关系。
本次高考作文题目既具有创新性,又有一定的延续性。不懂本手、妙手、俗手这些围棋术语影响不大,因为材料中解释得很清楚,题目的核心是基础和创新。若没有基础,贸然地去追求创新、创造,也只是空中楼阁;若仅是夯实基础,不去进一步探索、创新,也会止步不前。还要注意俗手,本手妙手是从正面来谈,俗手是反面例证。如果功利主义求新,可能舍本逐末,会损害未来的可持续性。
根据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考生如果希望脱颖而出,我个人认为可能要做到这样四点:第一要文从字顺,注意流畅度;第二要注意逻辑合理,例证恰切,注意说服力;第三要注意语言和例证的陌生化和新鲜感,避免套作、仿作;第四要体现思辨性,思考全面,论述深入。
篇10:写作基础方法分享
全文共 1956 字
+ 加入清单1、博览,精读,从范文和例文中体会和学习各种写法。
写作和阅读不可分割。读写结合,从范文中借鉴,极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些经验之谈,是有道理的。
阅读对于写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维,活跃文思。陆机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他认为观察事物可激发文思,研读古籍也可以丰富文思。有些人写文章如行云流水,笔到之处,文意丰富,言辞自然,这和他读书多有极大关系。其次,阅读还可以吸取和丰富写作材料。从根本上说,写作中的材料都是取自社会生活,但一个人的阅历有限,不可能对宇宙间过去和现在的所有事物都去直接观察和感受。广泛阅读,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不可能亲自去接触、认知的生活和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材料。第三,阅读又是掌握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的有效途径。别人的好文章读得多了,耳濡目染,便会懂得文章作法。鲁迅先生也特别提倡这一点。他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他称这为实物教授法。熟读名篇佳作,往往会从写法上加以效仿。读多了,效仿的次数多了,慢慢主会变成自己的方法,并能有所改进和创造。第四,阅读又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一切古今中外名著,都是语言巨匠用提炼加工而成成的规范化的语言写成的,阅读名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丰富语汇,了解更多的句式和修辞手法掌握运用评议的基本规律,提高运用评议的技巧。
2、多写多练,勇于实践,不断摸索
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要靠自己的实践。凡是有成就的作者在谈写作经验时,没有一个不强调做字。清人唐彪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学人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藉人之功夫,多做乃切实求已功夫,其曾益相去远也。人之不乐多做者,大抵因艰难费力之故;不知艰难费力者,由于手笔不熟也。若荒蔬之后作文艰难,每日即一篇半篇无不可;渐演至熟,自然易矣。他在另一段话里又说:谚云,读十篇不如作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易,为之则难。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做。这些话讲得都是极为中肯的。
练习写作,要端正态度,防止和克服一些不正确的思想。首先要有信心。初学写作,可能写不好,如同小孩子学走路,开始时总是要摔跤的,但走着走着,也就学会了。写作也是一样,开始写不好是正常的,关键是不要因此失掉信心。只要持之以恒,慢慢就会上路。一些写作上很有成就的文章家、作家,他们的文化程度原来并不高,开始时也写不好。但他们不怕失败,不怕别人讥笑,能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摸索,终而取得成功。
练习写作,要防止自卑或自负心理。有些人开始时劲头很大,但写一段之后就停下来,不是由于失败而自卑,就是由于自满而止步。这些都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大障碍。鲁迅先生就:一个作者,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容易停滞。我想,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写作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精神劳动,想要一蹴而就,一下子就写出好文章是不可能的。自卑和自负都容易停滞、倒退,只有总是用功,不停的干,才能有所长进。
初学写作往往还有一种急躁情绪,一下子就想写长篇大作,而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殊不知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打基础和练基本功。基础不牢,功底不厚,事情就很难办好,只有脚踏实地,由小到大,由简至繁,由粗到精,才能逐步掌握写作要领,真正有所成就。
3、多听意见,深入思考,反复修改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要有个过程。只有深入思考,反复加工,才能正确、恰当地反映客观实际,表达好自己的思想感情。
修改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文章质量、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有些人信奉所谓一挥而就,文不加点,写完后自己不看,不改,也不请教别人,这样就很难发现问题,更谈不到精益求精。有人是为了怕麻烦,写完了事,至于写得如何,他就不管了,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它们都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拦路虎、绊脚石。
修改文章,还要虚心求教,多听别人的意见。因为一个人的认识和能力总是有限的,只有躬身求教,博采众长,文章方能长进。古今中外许多大作家,不但善于向作家学习,还能向师友以及一般读者求教。相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每作诗,令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法国大作家莫里哀常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女仆吃后悔药,每读完一部新作,女仆都称赞说写得好,莫里哀以为她文化低,是有意讨好主人。有一次,莫里哀故意把写失败了的剧本念给她听,结果女仆瞪大眼睛说:这不是先生写的。莫里哀听后非常震惊。可见文化低的人同样也能够鉴别文章的好坏。这里的关键是虚心,要有群众观点,放得下架子,才能得到有益的帮助。
篇11:大学生语文论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4743 字
+ 加入清单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大学生语文论文写作方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语文论文的文体特点
语文教学论文,是以语文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论文。
就语体学的分类而言,语文教学论文属于科学研究论文的范畴。但是教学论文与一般的科研论文、学术论文又有所不同。学术论文可以是纯理论、纯学术的研究;而教学论文除了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理论性之外,还应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因为“教学”本身是一个实践活动。比如,就汉语语音问题来说,用音位学理论来分析现代汉语语音成分,分析单元音a及韵母ia,ai,ian中的a有什么不同,zhi和zi中的元音的发音特点如何,这样的语文论文属学术论文;而分析汉语拼音怎样教,有介音(韵头)的音节是三拼法好还是两拼法好,两拼法中是“声韵”相拼(如j+ian)好还是“声介合母/后随成分”相拼 (如ji+an)好等等,这样的语文论文属语文教学论文。又如,研究句式是语法学方面的语文论文,研究句子在中小学怎样教则是语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不能只是理论分析,而应该有具有充分说服力的实践性材料来加以证明,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它应该对人们的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
这就是说,教学论文与一般学术论文的不同,是它具有突出的实践性,是针对教学实践来写的论文。
教学论文虽然来自教学实践,是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提炼,但教学论文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总结。
语文教学论文与教学总结属于两个不同的文体范围。前者属科学研究论文范畴,后者属工作报告范畴。因此,二者具有不同的特点。
教学总结是对某个教学阶段、某个教学范围中教学工作情况的总结,它的内容主要是对教学实践的一种说明。教学论文则是一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文体,它除了具有实践的说明之外,还应该有理论的分析和一些学术性的探讨.当然,教学论文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因此,它与教学总结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好的教学总结经过加工和提炼就可以成为一篇教学论文。但从文体上说,二者毕竟有区别。教学总结中当然也可以有一些理性的分析和理论的探讨,但这不是必需的;教学论文则必须具有理论的探讨,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升华为理论,必须以规律的总结和提炼为目的,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教学实践作法的表述上。
通过以上说明,我们认为写语文教学论文首先要把握住这种文体的基本特点:既注重实践性,又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既要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总结实践经验(包括自己的,或别人的;正面的,或反面的),又要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的理论(如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语言学理论等等)加以分析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归纳出带规律性的东西;而这些规律又要能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具有可操作性。
不注意这一点,就难以写好语文教学论文,要么只阐述某种观点,不提出有现实针对性的实践依据,泛泛而论,不解决实际问题;要么只说自己怎么做怎么教,不分析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教,其中有什么值得认真研究的地方,这就和一般的教学工作总结没有什么不同。
二、语文论文的研究视野
写语文论文,可以写也就是说可以研究的东西很多,研究的题目也可大可小。大到研究语文教学的原则理论,小到研究一篇课文甚至一句话、一个字词的读法教法。研究题目的大小,本身并不决定文章的优劣,大题目不见得好,小题目也不见得不好,关键在于自己的研究是否有针对性,分析是否深入,总结出的规律是否有指导意义。
从目前语文教学研究情况看,语文论文中针对教材和教法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的情况比较多,比如某一篇课文如何教,某一类课文如何教,识字课如何教,拼音课如何教,作文课如何教,看图学文课如何教……等等。有一些“传统课文”(中小学都有)人们研究了几十年,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教法。这一类的问题我们当然还可以再研究.因为教法本身是一门富有活力的艺术,而不是死板的模式。一个高水平的教师教同一篇课文,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针对不同的学生,他的教法绝对不会是一样的。因此同样的教材在不同的具体环境中可以有不同的教法。我们可以针对人们还没有注意到的具体环境、具体情况再进行研究,提出不同于别人的见解。
不过,如果我们研究的眼光只盯住教材中某一课、某一类课文、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这样就局限了自己的研究范围,不容易找到有突破性、创新性价值的研究题目,写出的语文论文就往往会缺乏新意,难得有独到的见解。因此,我们应该把视野再扩大一些,从传统研究中着重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拓展开去,寻找新的研究范围、研究题目的语文论文。比如说,我们 写语文教学论文的思路可以向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个是课程方面的语文论文,即对课程设置、课程性质目的、课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人们在基础教育即小学、中学阶段都要学语文课。解放前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叫“语文”。语文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课,为什么要学语文、教语文,怎样教、怎样学才算达到这门课的目的,这些问题虽然专家们已经谈论甚至争论得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教语文的人都了然于胸.吕叔湘先生说:“我认为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语文教师每天教的“语文”究竟是什么?这门课究竟应该让学生学些什么,学会什么?这样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很多有识之士都指出过,几十年来我们国家的语文课教学是不成功的。吕叔湘曾说:“讲到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首先我们肯定它有问题……教学时间很多,效果并不理想……”吕先生这话是20年前讲的,现在的情况也未必有多大好转。只要看看目前社会公民的总体文化水平、语文水平的低下(商店、报刊、电视,到处写错字,读错字,到处是不通的句子,学校中很多老师说不了普通话,板书极糟……),就可以知道学校语文教学从总体来说是低效益的,甚至是失败的。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三大弊病,其中之一是读书作文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而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一点不仅没有改变,而且是愈演愈烈.从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的成败问题,自然也不仅仅是语文教学本身的问题,它还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和限制。不过,就语文教学自身而言,如何正确认识这门课的性质和功能,从而自觉自主地(而不是仅仅为完成上面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去上好这门课程,这里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拿叶圣陶先生的观点来说,语文课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因为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县.语文课和语文老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指导和培养学生学会使用这个工具.有的学生从小学读到中学毕业,发电报不会拟电报稿,十个字八个字可以说清楚的用了二三十个字还说不清楚,这就是没掌握好这个人生日用的工具.从教的这一面检查,就是语文课或语文老师还没有尽到职责。语文课既然是“帮助”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那么如何“帮助”就大有文章可做。时代不同(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同以前就不同)、地域不同(比如大城市和小地方不同,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不同),学生的情况不同(总体素质,经济文化环境等不同),教师“帮助”的方法就可以大有不同。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这个问题上比专家教授更有发言权,很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东西来,充实甚至改写我们目前的语文课程教学法理论。
当然,涉及课程性质目的等方面的问题,是比较大的问题,把语文课的性质、目的任务作为研究题目甚至语文教学论文的题目,往往不容易做好。不可能人人都来做这样的大题目。但是,如果我们善于把自己研究的小题目与这些大问题联系起来,虽然是微观的研究,但却包含宏观的思考,这样的研究,就可能站得高一些,分析问题说得透一些。
另一个是教语方面的语文论文,即对教师教育教学用语的研究。教语是教师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工具。一方面,它自身有它的规律值得研究;另一方面,它作为讲授教材、体现教法的主要工具和载体,与教材教法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师范院校都开设有各科教学法课。除了讲授一些教学理论、课程性质等问题之外,着重研究的是教材及相关的教法。所以,有的干脆叫“教材教法”课。这门课本应是最具有针对性、最实用、最有可操作性的课,可惜它的现状却不能令人满意。从师范院校毕业出来教书的老师,没有几个承认是从这门课学会教法的。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过去这门课往往脱离实际。
这些年来,人们日益注重到对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教学语言的研究。实践证明,离开了对教学语言的研究,教学法的研究是难以深入的。现在国家教委已正式下达文件,把教师口语作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必修课列入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在语文教学研究中,过去对教材研究较多,对教法的研究要薄弱一些,而对“教语”,过去的研究很少涉及。在今后的语文教学研究中,必然会形成“教材.教法.教语”这样的新格局。其中“教语”的研究基本上是刚开垦的生荒地,语文教师大可以把自己的眼光投向这片土地,搞出一些研究成果来。
教学语言的研究范围是宽广的。比如:教学语言作为一种语体,它有什么特征?它与一般口语有什么不同?教师口语中课堂语言和课下语言有什么不同?中学阶段或小学阶段教师口语分别有什么共性特征?对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使用的教师口语有什么区别?这些区别与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和心理因素等有什么关系?课堂教学中导入语、讲授语、提问语、交谈语等有什么特点?等等.结合地区特点,我们还可以研究对落后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教学时使用教师口语的具体情况,在双语教学情况下教师口语的使用情况,以及在落后地区如何提高教师自身口语水平等问题。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这些方面的时候,就会发现在很多问题上都大有文章可做,我们的研究就可以不步人后尘,不人云亦云,甚至可以发前人所未发,开拓新领域,发现新问题,总结新规律,提供新经验。
三、语文论文的实践基础
语文教学论文是教学研究的成果体现,教学研究是语文教学论文的实践基础,不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语文教学论文来。教学有两种:常规式的教学和试验性、改革性的教学。只进行常规式的教学,它所提供的素材只能写教学总结,即使勉强写成教学论文,也往往是没有创见的,低水平的。只有在教学中认真进行一些试验和改革,才会给教学论文提供具有独到之处的鲜活素材,才有可能写成有创见、高水平的教学论文。如果平素在教学中缺乏独到的思考、独到的作法,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老生常谈,泛泛而论,无甚新意。
教育者都有一个自身受教育的问题。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就要再学、再受教育。按照现代社会学、教育学的理论,一个人在社会立足应该终生受教育,读到大学毕业、研究生、博士后毕业,也还要继续受教育。继续教育、终生教育是世界大趋势,是时代的特点。但从中国国情来说,尤其从我们所处的落后地区的条件来说,国家和社会不可能为大家提供很多次再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在职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作为教师,时时处处注意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不间断地坚持教学改革和研究,是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的最好途径。
研究性文章不同于文学创作,不可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因此在平素的教学中就要做研究、写文章的有心人。平时教有所得,要勤动笔记录在案。日积月累,自然会形成某个观点,体悟到某个规律,形成某个经验,慢慢就会自然地找到写文章的题目。确定了研究的题目之后,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要明确自己研究的这个问题别人研究过没有,结论是什么,要尽量多找有关的文章、著作来看看,对自己会有所启发。凡是参考过的文献,应在白己文章后面列出书名和篇名。这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治学态度。在文章的写法上,同样也要体现这种态度,力求做到朴实平易。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写学术论文要平易、平易,第三个还是平易……”
篇12:解析信息写作方法
全文共 1288 字
+ 加入清单如何提高信息的产出率、命中率,这是每位组工干部所关注的。现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与学习体会,就如何写好组工信息,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信息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信息就是反映工作的文稿,是有价值的、客观情况的反映。层次高的信息是对原始信息的归纳、综合,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信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宏观性。信息主要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的,它所产生的效应直接或间接体现在决策方面。要求撰写信息人员围绕工作主题、单位工作中心工作抓大问题,抓有碍全局的实际问题,抓政策性问题,抓重要的监管动态以及重大的社情民意,而不是摄取小镜头,捕捉小花絮。二是具有真实性。与新闻报道不同,新闻报道要注重政治影响,而信息则要求实事求是。不管是喜是忧,都必须如实报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决不允许在数字上来大概加估计。三是具有权威性。信息必须经过本级领导审查后方可报出,应该是具有严肃性的官方消息,决不是不加约束混淆视听的小道消息。
信息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简单讲就是,宣传、协调、交流和引导。
二、信息的采编技巧
(一)要学会取材。有的同志反映,身边眼前都是平平常常的业务工作,哪有那么多具有价值的信息呢?信息从哪里来呢?通过积累和实践摸索,有14条采集信息的途径可以利用,用言简意赅的98个字加以概括,那就是:文件堆里挖;翻阅材料筛;讲话稿中捡;领导口中理;联系上下摸;会议之中捕;参与活动追;重大事件抢;深入基层拾;关注新闻抓;掌握规律掏;情况反馈传;跟踪问效知;利用网络选。信息就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勤奋加刻苦,敏锐而深入,还会拓展出更多的渠道来,也一定会发现信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要注重时效。信息就像山里的药材,适时是宝,过时是草。要勤写快报,准确性中求快,新中求活,实中求深,是提高信息产出率的高招实招。同样一件事,你抢先一步,可能被录用,如果滞缓半拍,很可能被打入冷宫。
(三)要体现特色。条条块块承担的职能不同,信息的产生势必各有侧重。只有注重挖掘工作中的亮点,聚焦工作中的难点,采集领导关注的热点,信息工作才能源头活水滚滚来。
(四)要实事求是。编撰信息必须树立实事求是的文风,不做假大空的文章。不乱提诸如战略、战役、战术、方略等过高的口号。语言要求准确、朴实、精练、明快、提神,避免客套话和空话。
(五)要对号入座。要根据信息层次不同,需求不同,量体裁衣,看菜吃饭,适合于哪一级信息刊物用的就报给哪一级,内外有别。各有侧重,不搞一刀切,一锅煮。
三、信息的写法
(一)细琢鲜明标题。标题是信息内容的统帅、纲领。题常意要新,意常题要新,这是对标题较高的要求。如何写好标题:是题文一致。标题必须与内容一致,不能用一些不适当的副词、形容词,以免华而不实、故弄玄虚。同时,标题的观点在信息中要有充分的依据,语言精准,让人想看下去。内容准确,少不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效果等。
二是选择句式的艺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是汉语的四种基本句式。陈述句是将所要叙述的事情直接陈列表述出来。信息标题大量使用的是陈述句,并且多用主谓型结构。
篇13:议论文写作提纲主要涉及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1.拟写标题;2.中心论点与分论点;3.思路结构;4.筛选论据;5.论证方法;6.论据分析方法
1.拟写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相比记叙文的标题来说更显重要。
议论文标题应有的作用包括:或是揭示中心论题或论点,或是别出新意,吸引读者。
考场作文标题要有现实感、要有新意,拟题方式有直接点题法、概念并列法、引用化用法、形象修辞法、诗情画意法、设置悬念法、巧用算式符号法、中外结合法、怪异另类法等。(另设专题详解)
2.中心论点与分论点
中心论点不能是否定句,应当是表陈述或判断的肯定句。
若要围绕中心论点设置若干个分论点,可以是不同角度的并列式,可以是不同层面的正反对比式,也可以是从低到高、由浅入深、从个体到群体、从现象到本质的层进式。
分论点的概念之间应当是或并列关系、或正反关系、或递进关系,绝不能是交叉甚至重合关系。分论点的句式结构可以是一致的,即排比的形式(适用于并列式、对比式),也可以是灵活多样的(适合于层进式)。
3.思路结构
思路就是在确定论点的基础上构思如何写作,包括行文结构、行文顺序、写作素材的搜集分类。
议论文的结构从整体上说大都是总分总的形式,即从现象或问题中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为什么的角度正反分析问题,最后从怎么办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尾照应全文,深化主题。
从局部结构来说,有并列(分论点并列、论据并列)、正反(观点正反、论据对比)、层进(论点的主次深入)三种。
议论文的行文顺序比较好安排,但也要注意分论点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材料运用的顺序也要注意从古到今、由中而外、由详而略。
4.筛选论据
确定论点和分论点以及行文思路结构之后,就要根据写作需要广泛搜集相关素材,一是平时学习中了解的素材,二是有意识地积累的素材,三是现实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四是身边生活中现象细节。
素材包括你熟知的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中学课文(语文、历史、政治)中学习过的人物事例、课内外的古代诗文语句、平时积累的一些特殊事例、近几年国内外新闻事件、近几年著名网络事件、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等等,后几类优越于前几类。
搜集材料尽量的多,然后将其一个一个地与原材料进行比较,有较大相似之处的留下,没有共同点的统统排除。
根据论点尤其是分论点的侧重点,把留下的材料一一分配到各个段落,注明写作时的详略安排。
5.论证方法
篇14: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第一种:总分式(最常见的全文结构,也称“总分总式”)
论说文的全文总体结构一般都是这种结构模式。在论说文的写作中,往往围绕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议论的中心问题,展开层次,逐一阐述,最后得出结论,要遵循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办”,即我们常说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个过程。这种全文的论证过程是由人们认识事物时思维的自然过程决定的,不是人们主观赋予或规定的。
论证方法,一般都要在中心论点的统率下,确立几个从属于中心论点的、即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然后通过对分论点的逐一阐述,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有力的证明。
因而论说文全文结构,往往是“总—分—总”式。
同样是议论文,有的侧重理证,有的侧重例证;有的横式并列论证,有的纵向深入论证;有的一事一议,有的借题发挥,有的比喻论证。
【例文借鉴】(几乎篇篇皆是,所以小编这里就部多说了。)
第二种:并列式(比较常见的论证结构)
并列式,也叫“横式”,也叫排比论证。它常用于议论文的论证部分,其特点是,论证的层次作横向展开,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也就是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或论述的中心问题展开论证,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多管齐下、齐头并进的格局。并列式的各个分论点,其先后次序有时是可以前后互换的;它们看起来是各自独立的,其实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篇15:植树节的作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从我们有记忆的时候开始,不知过过多少个节日。从元旦到六一,从五四到国庆,从端午到中秋,无不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为了让作文出众脱俗,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好一个视觉角度,以点带面展现节日场景。这就需要我们睁大眼睛观察发现,选取若干事件中最富有家乡特色的也最能体现节日特点的一件事情或者事情的一个侧面,并用学生、孩童或者其他身份的眼光来体察这件事情的方方面面,以表现节日的欢乐和时代的旋律。
其次,勾勒一点节日风俗和风土人情,让家乡的“土特产”为我们的作文增色添香。
我们还可以描绘一下美丽的家乡风光,让优美的环境和积极的故事相映生辉。
在具体的写作时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尽力把事情写详细。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事,看是什么在深深地把你打动着,要多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描写手法。二是要写出思想感情来。白居易曾说:“动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做到充满情感的生动描绘,在自然环境中渗透感情,在人物言行中洋溢感情,所有的歌唱与颂扬,都让其流淌在作文的字里行间。
篇16:高考作文写作方法:游记怎么写
全文共 2220 字
+ 加入清单同学们在旅行当中不仅可以领略美丽风光,也可以学习文化,但写好一篇游记作文是不容易的,同学们怎么才可以写好游记作文呢?
写好游记,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细心观察,手写心记
游记的写作犹如蜜蜂采花酿蜜,素材主要来源于游览见闻。细心观察,就是要抓住有特色的景观和对表达中心有重要作用的事物。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事物的特色都是在比较中显示出来的。游览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捕捉眼前的景物与其他地方的景物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些同学只顾热闹或贪玩,常常忽视景点中的人文资料,如神话传说,乡风民俗,名人轶事,诗词典故,碑文楹联等等,结果是丢了西瓜抓芝麻,写起? 自然内容贫乏,索然无味。所以,必要时还必须心记手写,也可以回来后查看有关资料,以保证内容的丰富充实。
二、依据中心,决定取合
旅途见闻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不可能什么都写进文章里。下笔前首先要理一理自己的思绪,想一想本次游览的主要感受是什么?确立一个中心,然后决定: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不写。题材的取舍,当然首先要选新颖有趣的内容,更要选有个性、有地方特色的材料,特别是上文提到的那些人文资料,不仅能使你的文章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而且读起来更有文化内涵,从而使你的文章更有社会价值。
三、紧扣游踪,疏密有致
游记的内容往往多而杂,写出来怎样才能做到清晰而不繁乱呢?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移步换景。即以游踪的变化为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完整有序地写出重要的游览过程。当然也要避免写成一本流水账或一幅游览路线图。所以,写作中要用浓墨重彩突出重要的点,跳出一般性的过程交代,使整篇文章成为几个主要景点活动的有机组合体。为了使这个组合体结构匀称,我们还要运用一些穿插的技巧,将与景点有关的资料、数据等内容,通过游览者的交谈或引用等方式适时介绍,这样,就可以调整文章的结构,消除看上去有些部分“臃肿肥胖”、有些部分又显得“面黄肌症”的毛病。
四、写好景物,注入感情
古人云: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描写名山秀水是游记的重头戏,写好的关键是注入自己的真感情。我国古代众多游记名篇,“案头的山水”绝不仅仅是自然山水的反映。作者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所感,形诸笔墨,往往物中有我,景中见情,不仅写出了山水的蓬勃生机和无穷妙趣,还能含蓄蕴藉。意味隽永地把作者的身世和人生理想表现出来,达到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的效果。当然这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正好说明了好笔头要靠长期反复磨练的道理。
附例文:
游狼山
闻思月/文
我们南通是个依江傍海、景色宜人的花园式城市,狼山更是名闻遐迩。星期日早晨,我们一家三口前往游玩。上午我们先去了啬园,午餐后就直奔狼山。
一路上爸爸告诉我们,狼山古称狼五山、紫琅山,相传有白狼踞其上,所以又叫白狼山。据史籍记载:唐天宝年间,鉴真东渡日本,曾经过此山以避风浪。它位居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呢!
我们在车上远望狼山,只见一片翠绿,雄伟的宝塔屹立在山顶,十分壮观。不一会儿,到了山脚下,我们没上缆车,沿着花岗岩铺成的台阶向上攀登。山上人来人往,喜气洋洋。山路两旁古木参天,千姿百态,不禁令人暗暗称奇。狼山不高,父亲说才104.8米,面积18公顷,在多山的地方,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山。但在南通,却是大名鼎鼎。真是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说笑间,不知不觉我们就登上了山顶。从山上向下俯视,马路四通八达,楼房一幢接一幢,江面上传着几艘豪华的大轮船,码头旁的大吊车犹如长颈鹿玩具,好一片壮观景象。
狼山因为落座在一马平川、沃野千里的江海平原之上,耸立在一望无垠的长江之滨,所以显得特别突兀高大。尤其是它山势陡峭,拔地而起,临江高耸,直插蓝天,气势更加非凡。登上支云塔,仿佛觉得不是站在一座百米小山之上,而是置身于九霄云外了。辽阔的江海平原,从脚下一直伸展到无边的远方;滚滚的万里长江,犹如一条闪光的缎带,从遥远的天际蜿蜒而来,奔腾入海;那海,那长江入口处的大海,更是水天相连,烟波苍茫,好一派江天寥廓、沧海浩瀚的壮丽景象。怪不得宋朝大诗人王安石来此,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想起萃景楼前两根石柱上的那副楹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我们的胸怀也顿觉无限宽广!这样的山,怎能不名闻遐迩呢?
狼山之名所以闻名,更因为它和历史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如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近代革命先驱、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就葬在狼山。又如法乳堂内的十八高僧巨幅瓷砖画像,出自南通籍画家范曾之手,同样令人敬仰。
傍晚,回程途中,妈妈感慨地说,一切为中华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说的是啊!
快乐的狼山游,真是难忘而甜美的记忆。
点评:
这篇游记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善于挖掘和引用了大量人文资料,从自然山水写出了人文内涵,写出了狼山与其他旅游景点不同的个性、特点和意义。其中的神话传况、名人故事、经史典籍、古人诗文、墓葬文物、景点楹联、地理数据等等,大大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位和阅读价值。作者记述游览见闻是有选择的,不是只顾自己的玩兴,什么开心就写什么(其实那天,他们在狼山脚下的水上乐园玩得很“疯”,文中就只字未提),可见写作态度很认真:又因为善于穿插,所以结构匀称,毫无堆砌之感。文笔优美,语言精炼是本文的又一特色,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出来的狼山景色,都生动形象,充满豪情,又各有千秋!这一点也值得称道。
篇17:写作方法:写景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如何写景,这在很大部分学生的头脑中还很模糊,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写景作文的关键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1、充分掌握景物描写的顺序。
其实,写景作文的常见顺序是很少的,主要就是时间、空间和作者主观观察等几个方面。所以请你牢记这几个顺序,自己在写作文的时候也按照这几个方向思考。
按时间顺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是按一年四季的时间变化规律来写的。
按空间顺序写。如《三味书屋》一文的第二段是按空间顺序写的: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
按作者的观察顺序写。如《长城》一文是按观察顺序写的。远观:“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近观:“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2、理清文章层次。
就写景文章的结构来说,主要有两种:一是常见的总分总结构,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另外一种就是移位换景,就是随着作者的脚步来交代眼前所见的景致。前者简单明了,容易掌握,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总—分—总的写作顺序;移位换景结构就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这时文中一般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我们作者位置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清层次。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按游览顺序(金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来写。
3、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
为了更好地说明景物的特点,作者往往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写作手法来突出文章的中心,我们要注意分析、总结。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写道:“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这句话就用了比喻的写法,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形状。而把“西沙群岛”比作“南大门”,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是意义和作用。运用夸张手法,可以生动、形象、深刻地表情达意。“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两句都是对“密度”的“高”进行夸张,说明鱼和鸟数量多。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类文章中作者并非为写景而写景,总是会抒发自己的感受和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文章的思想感情。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是情随景生,有的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这是我们阅读写景类文章时应把握的重点。
篇18:浅谈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2345 字
+ 加入清单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把作文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部分。考生要想在高考中语文获得高分,作文就不仅要符合基础等级的要求,更要符合发展等级的要求。发展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没有基础就不可能有发展,要在重视基础的同时追求发展。如果把作文比做姑娘的话,基础等级的作文就如一位姿色平平的女子。那么怎样才能让她靓丽起来,光彩照人呢?
一、美化形象
1.拟好题目。一个好的题目就好比一个姑娘有了一双有神的眼睛,光彩照人;好的作文题目会让阅卷者眼前一亮,对文章的好感油然而生。平淡的题目丝毫不能引起阅卷者的注意,更不能激起阅卷者对作文的阅读兴趣和好感。
2.设计精彩的开头。开头要写得像姑娘的脸蛋那样美丽,且能引人往下阅读。方法有:用优美简洁的语言开头。可用整句写,也可用整散结合的句式写;或式引用诗词,或用描写的方式写等。
3.简短有力的结尾。方法有:画龙点睛式结尾,即结尾点题。这种结尾能使文章主旨明了。点题的方式很多:抒情式,希望式,推理式,感悟式,比喻式,歌曲名言式等。呼应开头式结尾,这种结尾能使文章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记叙事件式结尾,即以事情的结局作结尾,这种结尾能使文章显得含蓄蕴藉。描写景物式结尾,能对主题起烘托作用。
4.一身漂亮的衣裳。语言通顺,这是作文的最低要求。要想拿到发展等级分,文章写得通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文采。有文采,表现在语言方面就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即要在选词择句、修辞运用等方面多下工夫。但有文采,不等于堆砌辞藻,也不等于掉书袋。文采产生于文化的底蕴。只有厚实有物,文句见情见美,读来方能有滋有味,耐人咀嚼。语言要有个性,要独特,要能给人新鲜之感。在高考作文中,只要有某一点出彩的地方,就会被阅卷者肯定。
二、丰富内涵
丰富内涵,主要指的是作文的内容和材料方面。作文材料要足够,没有材料的文章就是一个空架子。材料要够用,这是基础等级的要求。不仅如此,还要做到材料丰富。
1.针对记叙文而言。记叙文叙事要善于选材,巧妙构思,做到曲折有致,情节富于变化,引人入胜,避免平铺直叙;写人要懂得刻画形象,描写具体逼真,细节生动典型,丰满可感,避免程式化;景物描写要很好地为主题服务,或营造氛围,或衬托渲染,或寓意象征,或意境深远,皆以佳景真情取胜。
2.针对议论文来说。论据要典型、真实而准确,最好有时代感和新鲜感。这些在行文中的道理引证、类比事例、数字资料等要充分有力,避免空洞的分析,不泛泛而谈,不人云亦云。充实的论据来源于对生活、对社会的关注。但这里要强调的是作文中用的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所用材料要为论点服务,列举材料后要紧密联系论点作精要恰当的分析议论,万不可把材料堆砌在一起后不管不顾,更不能选用与论点关系不大的材料。那样的材料再多再好也不能选用。
三、与众不同
基础等级要求作文中心突出,切合题意。一篇偏离题意或中心不明的文章得分是很低的,是不能算作符合要求的作文。一篇合格的作文首先要做到的是中心明确,审题准确。在此基础上作文想再上一个台阶的话,那就要追求与众不同了。要想卓尔不凡,就要求深和新。
1.深刻
(1)透过现象看本质。纷繁复杂的事物无不具有各自外部的表象和内在的本质。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就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有了若干这样的过程,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2)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果索因法,是作文立意式分析论证的常用方法。一个矛盾的产生,一种现象的出现,总是有原因的。分析它,发掘它,弄清来龙去脉,就能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矛盾的症结点,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找到某种原因,比不揭示原因深刻;找到根本原因,比找到一般原因深刻。
(3)观点具有启发性。这是指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思想能使读者引起联想并有所顿悟。写议论文,能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或者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激浊扬清,拨乱反正,充满对社会进步的真诚关注,表现出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性思考,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写记叙文,取材要鲜活,小中见大,充满情感,卒章显志,从而催人奋进,使人产生联想,通过关注周围的人、事而产生共鸣。这些都是富有启发性的。
2.创新
(1)见解新颖,材料新鲜。写议论文,观点要新,例证要新,不能人云亦云;写记叙文,故事要新,立意要新,不能因循守旧。新的见解,新的材料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从个人的感悟中来,而不能照搬照套。
(2)构思新巧。同样的题材,因构思之巧,就会各领风骚。同是《咏梅》,毛泽*与陆游迥异;同是写灯,巴金与柯罗连科各异;同是写《乡愁》,余光中与席慕蓉各有不同。构思无定法,但以下几点要注意:①要刻意挖掘事物内涵,追求立意高远;②要学会蓄势,写出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开头;③要写出落地生根、余音绕梁的结尾;④要学会运用抑扬、张弛、正侧、起伏等手法。
(3)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想象是创造的开始,是腾飞的双翼。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和描述,就是一种独到之处。推理,也只有抛弃人云亦云,才能独到。独到,是根植现实而又有超越,因而它不是违反生活逻辑的瞎说或荒诞。
(4)有个性特征。写作是一种生命运动,是最富有个性色彩的劳动。承认个性、张扬个性,是一种人本的回归。要想写出有个性特征的文章,依据笔者个人数十年教学和写作的经验,似乎可以归结为一句:用自己的言语写自己对生活的独到感悟。抛开这一点,很难有个性可言。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追求,应试作文尤其如此。对于发展等级,每位考生,不论原来水平高低,都应该追求到一定的发展等级分,不应放弃。发展等级四个方面的要求都能达到,固然很好,但就多数人来说是不切实际的。高考作文阅卷评分时,只要考生的作文能突出发展等级中的一两项就能获得高分。
篇19:语文高二作文写作大全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青春是一帆帆航船,正是大海给予它力量,使他它向前;青春是一片片飘散的落叶,正是风拥抱了它,才使它在空中翩翩起舞;青春是一片片星河,正是黎黑的夜空,才衬托了它的璀璨。
青春是我们人生中精彩而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努力,青春才能不负前行,只有拼搏,青春才能更加辉煌,如果你努力去发现青春,青春也会发现你,你不负青春,青春也不负你,只有洒下了辛勤的种子才能长出丰盛的果实。好好珍惜青春吧,去感受青春清晨的甘露,晚风的吹拂,星河的闪耀。
不负青春,就好似当一块大石头挡在我们前行的道路时不要害怕,也不要用脚去踢,那样只会伤害自己,应该把它挪开,帮助了自己的同时也帮助了他人,在我们青春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决不辜负父母的血汗,老师的教诲,同学的期盼。
青春是当倾盆大雨来临时,角落里一把沾满灰尘的雨伞,当你忘记带或撑不开它时,便只能接受雨水的调戏了,所以呀,青春就是你打算去做的事情就必须去做,不能忘记,而且得坚持,才能成功,就如这个学期期末考你说你想要考班级前3,希望你不止是想,没有谁是一路顺风的,青春道路上总有些磕磕绊绊,但只要坚持下去,即使走得很慢,但你离成功是欲来欲近,而成功不会走远,加快步伐,我们便能追上它,你会发现,青春正在向我们招手。
青春便是不负众望中的付出的努力,洒下的汗水,收获的果实,学会了一道数学题的喜悦,鲜花不止盛开在春天,河流不止流向大海,只要热爱,山海皆可平,不负青春,那就努力吧,别给自己青春留遗憾,懵懂无知的儿时少年,回忆起时也是一个精彩的片段啊。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不负青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坐上青春的航船,遨游在炫烂的太空中,加油吧!青春道路上的少年。
篇20:2024年全国新高考Ⅱ卷语文精选作文:志作垂天之羽,创为飞云之楫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必伫飞云之楫。”而人之进步,国之发展,正如运海乘流。惟有以志作垂天之羽,以创为飞云之楫,择心之所向,创时代新机,方可远赴星河,开启未来。
怀昭昭之志,择心之所向。
《人民日报》曾在给青年的八封信中写道:“你的梦想有多雄奇,中国就有多美丽。”探见当下,无数青年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其写下回信:留守少女钟芳蓉,选择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时代抬头看月亮,高分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耶鲁村官秦玥飞,选择投身乡村、拥抱泥泞,让黑土麦田成为自己更高的人生殿堂;天才少年曹原,选择将探索的热情注入年轻的生命,在实验室里书写着“不是后浪,是巨浪”的传奇……“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青年的小梦想,集结在一起,便是伟大的中国梦;青年的小呼告,汇聚在一处,便是时代的最强音!我辈青年,愿怀昭昭之志,以择心之所向,同拥皎洁明月,共见大美中国!
持冥冥之心,创时代新机。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先贤之言,振聋发聩。从“人字形铁路”到京张高铁,从杂交水稻到海水稻,从只能依靠国外技术到自主研发鸿蒙系统,从“千城一面”到“千城千面”……我们从未停下创造的脚步。因为我们深知,作了茧的蚕,便无法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只有高瞻远瞩的创造者,才能开拓崭新的辉煌。选定了人生的方向,创造便成为了我们前进的罗盘,持冥冥之心,创时代新机,我们终将抵达梦想的彼岸。
立赫赫之功,赴星辰大海。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疾风骤起,新的世界加速拼图,不会友情提示。历史正在流淌、奔腾、冲刷,淘荡出新的河床,镌刻出新的走向。何处是生门?何方有出路?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在自问。然而回首百年,重遇先辈,我们发觉自己早已明了问题的答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甘心当一辈子无名英雄”的邓稼先,“大湾村一户不脱贫就不撤岗”的余静,“身披白衣,心有锦缎”的钟南山……他们将自身的热爱与国家的使命相结合,将旺盛的创造力焕发为光与热,以志作垂天之羽,以创为飞云之楫,终立赫赫之功,赴往星辰大海。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经说过:“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病毒肆虐之时,洪水汹涌之中,我们愈发明白这个道理。在大旱之际,每一个“小我”都是甘霖,都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磅礴伟力!“小我”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大我”才能成就一片光明;“小我”负起坚实的责任,“大我”才能拥有宽广的陆地。
且让你我开“小我”之苔花,绽“大我”之芳华,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的蓝图中,将创造的热忱注入民族的血脉里,以志作垂天之羽,以创为飞云之楫,而远方不远,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