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端午时吟【精品20篇】

浏览

7434

作文

811

乡村的端午

全文共 1239 字

+ 加入清单

对过节的兴趣越来越淡了。春节便春节,随便去买点东西吃下就是。中秋便中秋,买来月饼也不吃,做做样子罢了。可是今年有些不同了,粽子的香味越飘越浓的时候,我们刚好学到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鸭蛋》一文,平淡幽默的语言,侃侃而谈中流露出对故乡和儿时生活的眷恋,这种情愫抓紧了我,让我也深深的陷进了对家乡的怀恋之中。

家乡的端午节是有很多讲究的。包粽子,粽叶有要求,新鲜的芦苇叶,碧绿碧绿的,或者是槲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蜜枣,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劳的女主人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线层层缠绕,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煮粽子不能心急,小火慢慢煮,老年人爱用火炉,前一天晚上把粽子放在炉子上,能焖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孩子们一起床,揭开锅,就是热腾腾的粽子,屋子里,院子里顿时都弥漫着芦苇叶和粽子的香气。除了吃粽子,还要吃煮熟的大蒜,鸡蛋。这几种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扁圆的白玉般的大蒜,肉红色的椭圆的鸡蛋,碧绿的不规则形状的粽子,从颜色的搭配到形状的组合,都煞是好看。熏艾蒿,我们这里离山远,艾蒿都是从集市上买的,在端午节这天挂在门楣上,过几天干透了,取一两只在屋子里点燃熏一下,至于熏的目的是什么,我是不很清楚,有人说是熏蚊子的,我想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比如蜈蚣,蝎子什么的,大概类似其他地方的熏五毒吧。带香包,鲜艳的布料做成各种形状的饰物,里面放上香料,就成了孩子们心爱的饰物,挂在脖子上不时的嗅一下。系五色线,手腕脚腕都要带。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黎明时分却去田野里拔“圣草”了。这里说的圣草,加引号,是我实在想不出当时大人们怎样说的。

长辈告诉我们,月宫里的嫦娥,年年不停地捣药,这些药是要在端午节前夜,洒在各种草木上,河水里。在端午这天太阳没出来之前,这些药还停留在草上,如果这时拔回来,熬制成水,用这水来沐浴,可以治好百病的。小孩子当然非常相信,天蒙蒙亮,我们就呼朋引伴的出发了,向着蒙着神秘面纱的田野,我们要替家人完成一件神圣使命。农历五月的黎明是美好的,空气凉凉的,清爽滋润,周围都静悄悄的,你无意的一台眼,也许就逢上邻家来挖野草的孩子。相视一笑里,多少欢悦在其中。早晨的田野在这一天提前被惊醒了,那茁壮的青草上,露珠还在转动,我们需要的草是有讲究的,如猫猫眼,一摸眼就红的那种草,今天不怕它,就采。还有车前草,节节草等,不能磨蹭,一定要在太阳出来之前采回家,这样那些神秘的药才会有效啊。慌慌张张的回家去,抬头看看天空,战胜了太阳般的自豪。现在想来,还觉得那种神秘如格林童话中的哪一篇,太阳一出,万物回复原貌的神秘。

又要端午节了,谁还会去野地挖草呢,给孩子洗澡,有专门的沐浴露了,粽子也懒得包了,吃不了几个,干嘛那么费劲,买几个就好了嘛。可是,可是在这种过程里藏着的浓浓的乐趣、亲情可以买的到吗?如果有条件做的话还是不要去买了吧!简简单单的一个人”买“字让我们失去了多少欢乐多少温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粽飘香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肉粽飘香,端午节随风而至。妈妈却抱怨现在的节日越来越没有“节味”了。

外婆说:“今年的端午节,我们自己包粽子吧!”周末,我们在礼嘉的嘉陵江边采了一些毛竹的叶子和一些艾叶。妈妈说:“毛竹叶子是用来包粽子的。”回家后把毛竹叶洗干净放入锅里煮了一会,外婆把泡好的糯米有的和上了腊肉粒有的和上红枣。接下来,包粽子的重头戏就开始了,妈妈拿起一片竹叶,把它裹成漏斗的形状,然后把和好的糯米装在漏斗中,合上竹叶,系上棉线,一个圆锥形的粽子呈现在我的眼前。看上去很简单嘛,我也学着包了起来,可是竹叶都在我的手里坏了好几张了,粽子呢?却一个都没有包好。我失望极了。妈妈说:“要耐心,左手把竹叶固定好,右手把糯米放入竹叶中,然后包好系上棉线,系线上力度要恰到好处,太紧,叶子会坏掉;太松,粽子要散掉。”用上妈妈说的方法,一个丑不拉几的粽子在我的手里诞生了。

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煮熟。还没有放凉,我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吃了起来。也许是自己包的,感觉特香特好吃。在门外挂上了艾叶,心里虽高兴,但正如妈妈所说:“少了一点过节的味道。”突然想到了“传承”这个词,真希望中国节能过的比“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有味道,过得有浓浓的中国味。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得到传承。

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端午节流露的是地道的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钦佩,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多彩的端午六年级话题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母亲节、劳动节、端午节、儿童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父亲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是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江自尽。

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江,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父亲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母亲喊道。我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母亲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母亲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母亲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行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

”我按照母亲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啊,后来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母亲边说边包地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母亲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我们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哇!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假期作文400字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三天长假,我玩的相当快活。

第一天,我写完作业,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终于做完了,打开电脑玩了一会儿,写了一篇文章,玩了一会儿,又写了张卷子,真是高兴啊,晚上妈妈回来了,我告诉了他我今天干了甚么,妈妈让我玩电脑去了,我打开CF(穿越火线)玩了起来,这两天高手如云,我原来在北京网通一很立足,高手来了以后,真不行了,闪狙、跳狙、甩狙用的发发毙命,我现在只能是被杀得料了,一局杀人上不去四十了,你说这真是,单挑时我还沾光,两人打,不会别偷袭啊。不过也很少赢(不是说不赢)。不得不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第二天清晨,阳光升到了半空中我才起床,起床与爸爸妈妈去参加婚礼了,大吃了一顿,相当痛快,只是没有不散的酒席啊,结束后我没有回家,而是去了舅舅家,和舅舅玩去了,晚上又把诛仙小说看了大半篇,玩得好痛快。

第三天了,中午一个人请客,我们大吃了一顿,这不什麽都痛苦,因为大人有个习惯,吃起来就没完,我们吃完后又是端茶又是敬酒(我们喝饮料),吃完后我变再回去的路上搭了顺风车,回家了……

这两天忙啊、累啊、快活啊,说实话,痛快的给自己放松一下也很不错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的味道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周末的清晨,太阳已升了半截,我才迟迟醒来,房间里有人来过,窗帘已经拉开,阳光照进来,被太阳照得发亮的飞尘在空气中轻松地飘着。昨夜睡得很饱,我伸了个懒腰,准备起床时,一股淡淡的苦味钻进我的鼻子,我不禁皱起了眉头,一会儿那苦味又成了轻微的香气,在鼻孔里打转,我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艾叶的香气。

走出卧室,奶奶早已在客厅了,见我忙过来问:“你醒了!今天端午,我煮了艾叶水,快来洗把脸!”

我走进卫生间,镜子前摆着一个水盆,盛着墨绿色的艾叶水,我俯下身子,捧起一把来洗了把脸,顿时神清气爽,从头到脚整个人都清醒了过来。

洗漱完毕后我便走到客厅活动一下,看见奶奶正坐在几个大铁盆前,盆里盛着糯米,包粽子用的粽叶,红枣等材料,“你去学习吧,中午给你蒸粽子吃!”奶奶一边用雪白的糯米塞满粽叶,一边热情的对我说。我点点头,就进屋学习了。

中午,到了饭点,爸爸妈妈也下班回家了,一家人团坐在桌前,等着端午的粽子上桌。一会,奶奶便端着一盘粽子快步走了过来,把盘子往桌上一端,就坐下来和我们一起开始吃。

我终于按耐不住吃粽子的迫切之情,抓起一个,捧在手心,拆开外面的白线,扒开粽叶,露出亮红的晶莹剔透的红枣和被粽叶染得白中透绿的糯米。一口咬下半个,香甜的糯米在口中绽开,滑嫩的红枣也将自己的甜腻占据了整个口腔,奶奶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一面兴奋地说着自己用了多好的粽叶,红枣又是从哪买的,脸上红红的,像喝了酒一样。

端午的味道是清新淡雅的,像清晨的阳光,微苦的艾叶;端午的味道是幽香四溢的,像清香的粽叶,馥郁的香包;端午的味道是甜蜜美好的,像香甜的粽子,团圆的一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浓浓端午情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浓浓端午情,粽香四溢,欢声不断。

刘老师手拿青翠的粽叶,向同学们介绍道:“它又叫箬叶,靖江话叫‘nia子’。”我们都操起不太地道的靖江话鹦鹉学舌。看,讲台上还摆放着一个个篮子。红色的枣儿散发着甘甜的香气,钛白色的糯米圆润而又饱满,肥而不腻的腌肉是肉食主义者的最爱……

材料被分配到九个小组,我拿起箬子,铺开,双手合作,向里一卷,一个锥形出炉了!装好米,正欲将锥形封口,不曾想“哗哗……”,米洒了出来。我不服气地又试了几次,结果均以失败告终。大家也都是包了散,散了包。我突发奇想:“我们来一回匠心独具地创新吧!”结果获得了一致赞同。我重新拿起箬叶,在桌上铺成“十字”,在两片叶子的重叠处放上糯米和红枣,用箬叶“长长的尾巴”将它包裹了起来,一个正方形的粽子成型了。

咦,没有线了,我灵光一现,急中生智,拿起一条筷子粗细的粽叶,打了个蝴蝶结,哈,我的粽子完成了!近看,它就像是被压坏的盒子;远观,它就像个破败不堪的沙包——丢一下,它定会散架。无所谓啦,吃货是不会在意这种“小细节”的,就算是颜值负分,味道应该还是很不错的吧!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端午节不仅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也是为了纪念救父投江的东汉孝女曹娥,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以及一代忠臣伍子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二年级作文情寄端午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的家乡有许多丰富的佳节习俗:元宵节要吃汤圆、炸癞虱;中秋节要吃月饼、供月华……而今天我要说的,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

那么,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让我来告诉你,端午节那天我们要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吃咸鸭蛋、挂艾草……习俗多种多样。其中,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数吃粽子和赛龙舟了。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还有一段传说呢!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积极革新政治,却受到陈封旧贵族的打击,最终于五月初五怀着悲愤、绝望的心情投汨罗江。善良的老百姓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躯体,纷纷用箬叶包粽子,投入江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在端午节这一天裹粽子、吃粽子。

粽子不仅来历奇异,而且馅的种类也有很多。粽子内咸馅儿有蛋黄、猪肉等等,甜馅儿有红豆沙、枣子等等。种类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垂涎三尺。眼花缭乱的粽子,个个都是我的最爱。

说完了那香喷喷的粽子,再来说说精彩纷呈的赛龙舟活动吧。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是令人振奋。

龙舟赛开始了。舵手们意气风发,随着鼓手击打出富有节奏的激越鼓声,划船的姿势整齐有力,小舟如离弦之箭飞速向前,令人不由地生起一股敬佩之情。两岸上挤满了观众,呐喊声如同响雷一般,震耳欲聋。噼噼啪啪的鞭炮也响起了,热闹的气氛顿时涨到了最高潮,我陶醉了,陶醉在龙舟赛力与美的比拼中,陶醉在声震云天的鼓声中……

端午节,一个热闹的佳节,一个蕴含着丰富民俗文化的佳节。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记忆里的端午作文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中的农历五月初五,没别的,独有满屋子的粽子,太香了,这也注定了我与粽子间的不解之缘。

很小很小的时候,最期待的莫过于端午节。等到了那一天,外婆总是忙里忙外地包粽子。而我就站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觉得这就是生活最大的乐趣。看着外婆娴熟的动作,将芦叶卷好,把糯米倒入其中,用绳扎好,这样,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完成了,看着看着,我也有点儿耐不住性子了,也学着外婆的样子,将芦叶卷好,倒入糯米,只是芦叶卷得不严,漏洞自百出,害得糯米掉得满地都是,到了扎绳子的步骤,又是手忙脚乱的,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外婆就会开心地笑着,并认真地教我,于是形状各异的粽子就从我手上诞生了……待粽子香飘满屋时,我就迫不及待地品尝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到了再大一些的时候,没有时间看外婆包粽子了,只是等到了粽子飘香时品尝几个,不过,此时的心境不同了文章高一作文--关于粽子情的作文700字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1430233332500.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有一次,我天真地问外婆:“为什么要送粽子给屈原呀?”外婆笑笑说:“他很善良而且爱国呀#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www.gkstk.com end#,善良的人永远是值得纪念的。”于是,我开始了解屈原的品质、屈原的精神内涵。之后,品尝着清香醉人的粽子,静静地体味着历史的沧桑,还会不时地在心中默默地想起劳动人民的淳朴与善良,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啊!

而现在,端午节的时候,已不能在家中与父母团聚了。回想起童年包粽子的趣事,回味着外婆那句纯朴的话,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对屈原的了解,我心中顿时百感交集,一阵阵甜蜜涌上心头

今年的端午节我又回家了,外婆仍然在忙着。我悄悄地弯下腰,像小时候那样,学着外婆的样子包粽子,于是就有了方粽、菱粽、子母粽……仔细一看,比以前的美观大方多了。

我又品尝着自己包的粽子,一种熟悉的滋味涌上心头,如同粽子里的糯米那样味道醇厚,又如芦叶般清香脱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趣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早晨,正在睡梦中的我突然闻见一股淡淡的清香,我连忙睁开眼,穿好衣服,朝着味的方向跑去。啊!原来是妈妈正在煮粽子呀,那一阵又一阵的香味,真是让人垂涎欲滴。我大声喊道:“粽子好了没有,我快要饿死了。”妈妈从厨房里探出头来说:“你真是个小馋猫,粽子马上就熟了。”吃完早饭后,端午节美好的一天就开始了。

我们先一起去探望了家在乡下的外公。外公带我上了山,山上一派风景:小草争先恐后地从地里探出了头,有的竟长得比我的膝盖还高;杏树上长满了硕大无比的杏子;桑树上的桑葚颗颗圆润饱满,活像一串串小型的葡萄。外公一会儿指指这个,一会儿指指那个,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述田野中的农作物。最后,我们停在了一株植物旁,外公伸手摘了一片叶子,夹在我耳旁,并说:“这就是艾草,你如果一直带着它,带一天,这个夏天就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在外公家的这段时间,真是使人受益匪浅!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山庄。那里不仅可以吃饭,还有不少娱乐设施,如网红桥,水上秋千,划船等。网红桥建在沙地上,两面各有一个石墩子,中间架一座桥。人们站在上面左右摇,总免不了有一些人因为没把握好平衡而掉下去,而掉下去的人也会受到大家的嘲笑,我虽然也摔了几跤,但是后来终于掌握了技巧。水上秋千,顾名思义是架在水上,在荡的时候,总有一种失重的感觉。那天去,就看见有人在荡的时候哭爹喊娘的,甚至眼泪都流了出来。那样子真使人忍俊不禁。

今年的端午节不仅使我得到了无限的乐趣,还让人受益匪浅。我真希望下一个端午节早日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今年的端午叙事作文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今天,穿着新衣早早地来到了外婆家。

刚到,便看见外婆、表姐、表弟正在插艾草。我看了挺感兴趣,也加入到其中来。听外婆说,端午节拔来的艾草杀菌驱邪效果最佳,把艾草插在门口,既能杀菌,又可以避邪驱鬼。记得去年外公拔了一大捆艾草回来,我们姐弟三抢着插艾草,别提多有趣了!可惜,今年外公不能和我们一起插艾草了……

插完艾草,外婆进屋拿了几个粽子给我们吃,自己拿着个盆子不知在忙活着什么。我刚想一瞅究竟,外婆神秘地一笑,“待会儿你就知道喽!去吃粽子吧!”我无奈,只好忍住好奇心耐心等待。等了一会儿,外婆端着一盆黄色的液体走了出来,我们围了上去。表姐大叫:“奶奶,这是雄黄酒吧?”“雄黄酒?”我疑惑着。外婆放下盆子,用一把小扫帚点了点雄黄酒,甩在外墙上,“雄黄酒是用雄黄,淘米水,酒再加上捣碎的大蒜做成的。像我这样,用扫帚沾一点洒在屋外的墙上,可以防止虫蚁蛇爬进屋内!”外婆跟我们说到。表弟开口说:“奶奶,这不是要喝吗?”外婆摇摇头:“不能喝!以前古代人是有喝雄黄酒的习俗,不过,这以后就不喝了!现在有专家说啊,这雄黄酒有毒,喝不得!喝这个,就等于是吃砒霜咧!”外婆边洒边说。我们三个人恍然大悟,看着外婆洒得那么起劲我们也忍不住上前帮忙了。后来,外婆抹了些雄黄酒洒在我们鼻子和耳朵上,哇,有股怪怪的味道,真不好闻!

在外婆家吃完午饭后,我们去了叔外公家。一提到叔外公,我就想起去年端午节到叔外公家吃饭,看见叔外公一边喝酒一边拿大蒜当下酒菜。哎呀,想想那个感觉肯定很辣吧?叔外公怎么吃得下去呢?也许是个人喜好吧!听他说,可以排毒呢!

没停留多久,我们又转程去了奶奶家。奶奶见我们来了,马上出来迎接。和爷爷奶奶聊了一会儿,爸爸妈妈炒了四个菜,虽然不太丰盛,但也确实吃得津津有味!

[今年的端午叙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食粽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记忆里的端午作文

全文共 2321 字

+ 加入清单

下午,就周末了,也是端午的假期,三天,准备依旧回家乡村庄的老家去过端午。

而和一个亲戚在先前也约定,如果天气晴好,还想翻越秦岭,去西安转转,只是,看了预报,大概天气不好,要下雨了,下雨了,出去到处湿漉漉的的,终归是没有意思,这约定,怕难以成行了。不过,也好,就安心的在家乡村庄的小院里,在雨中,感受村庄的幽静,或者看人打牌,或者和人聊天,或者和人喝酒,也是别有情趣的事情。

因为下雨,不但不能和亲戚实现约定,而这个端午,过的怕也就与以前过的端午有所不 同。

记忆里,每逢端午,天气总是很好的。天碧蓝,碧蓝的,村庄四周的群,绿的旺盛,村庄里的树木,叶子也茂盛,碧绿,果树的叶子间,藏着青涩的果实。田地里的玉米,长的绿油油的,河边的水草,也油绿,油绿的,野柳,拖长了柳丝,长着细长的柳叶,给人轻柔的感觉。芦苇,也茂密,碧绿,像绿色的墙夹持着河流,河水清澈,在绿色中,哗哗的欢快流淌,河里,有鸭子在嬉戏,水中,有鱼儿,在悠然的游着。村庄在绿色的掩映中,在河水的映衬下,充满了幽韵。

早晨起来,村庄的人就忙碌着,去扯了艾蒿,和菖蒲回来,插在了门楣上,窗棂上,村庄里,就蔓延着节日的气氛。

再忙,节日里,村庄里的人,都会闲下来,这天是不用干活的,要过端午。

早晨,随便的做了饭吃了,就忙着准备过端午的饭菜。

那乡间的路上,就行走着女人,背着孩子,挎着包儿,那是在端午的节日里,回娘家的人。

阳光撒满了村庄的时候,群山就绿的充满了生机,泛着绿色的光芒,村庄也就在节日的气氛里,富有田园的气息,充满了韵致。

女人在家里忙着准备饭菜,男人就和关系好的人,下河去弄鱼了。

有的人,是钓鱼,有的人有铁椎砸石头震鱼,有的把那河流旁的小支流堵了,让水干枯捉鱼。还有把手伸进石头洞里去摸鱼,还有给跨篮里装了青草,放在石洞前,用棍子捅石洞,鱼儿就进了有水草的篮子里捉鱼。还有的找了山坡上,一种树木长的叶子,那叶子很是苦涩,把叶子捣乱了,推进河里,鱼儿河了叶子的汁水,就发闷,泛白了,人们趟水捉鱼。那时毒鱼儿的农药,还没有放开了买,能买到的,都是有权力有钱有势的人,把那种药水倒一点儿在河里,河里的鱼儿,就纷纷泛白,用这样的方法,捉鱼容易,捉的也多。为了过端午,家乡村庄的人,真的是用尽了各种的办法捉鱼。

也许,捉鱼并不是目的,而是在这样阳光明媚,温暖,河水也温热的时节里,在河里边趟水,边捉鱼,捉了鱼儿回来过端午,桌子上就有了一道鲜美的菜,也享受了趟水的乐趣,仿佛回到儿时,无忧无虑的时代,那温热清澈的河水,也涤荡去了一身的疲惫,和尘世里, 落在身体上,内心里的浊气。

鱼捉回来了,在小河边,就坐满了各家的人,在边剖鱼儿,边说着话,说捉鱼的乐趣,也说各自家里怎样过端午,河边,就充满了端午的热闹气氛。

家乡的河里,有麻鱼,有红尾巴泥鳅。体型都不大,麻鱼因为背上是麻的,因此得名,家乡人就这样叫,麻鱼做成了汤,味道鲜美,肉质细腻。做了面鱼儿吃,焦脆,喷香。泥鳅细长,尾巴是红色的,也因此得名,家乡人这样叫它。红尾巴泥鳅,做了汤,味道也鲜美,肉质细腻,而炸了面鱼儿吃,肉质细腻,嚼起来更劲道。而两种鱼,如果晒干了,麻鱼儿脆,红尾巴泥鳅劲道,有嚼头。

不过,家乡人除非端午前一些日子就捉的有鱼儿,晾晒干了,可以吃干鱼儿。端午现弄的鱼儿,就只有做汤,或者面鱼儿了。在河边,热闹中剖完了鱼,就各自端着各自的鱼儿,回各自的家里做菜,过端午了。

每每在家乡过端午,在晴好的天气里,我也总是享受和家乡人,在小河里,用了各种方法捉鱼儿的生活,仿佛回到了儿时,也让河水的清澈,涤荡去了一身的疲惫,尘世落在身心里的浊气。

午后的时候,各家的菜就先后做好了,村庄里,飘散着饭菜的香味,充满了浓浓的节日的气氛。

各家回娘家的女子,带回来的孩子,就和自己家的孩子,也感受着端午的气氛,在场院里蹦跳,乐呵,无忧无虑中,一样的高兴。

菜做好了,端上了桌子,一家人围坐在桌子上吃饭。小孩子,也上了桌子,总是先迫不及待的吃,吃一阵子,大人在喝酒,他们却吃不了,依旧去场院上蹦跳,玩泥巴,抓石子,做他们喜欢的游戏,或者沉醉在所做的事情里,静默着,或者哈哈笑着。

屋里的人,依旧沉醉在节日里,放开了喝酒。不过,喝酒前,喝了雄黄酒,把雄黄酒给眼睛上也抹了一点。说这样可以辟邪,一年里人总是有好运气,文字也不会进眼睛。孩子不能喝酒,但是,给孩子的眼睛上,也摸了雄黄酒。

饭在吃菜,喝酒,说话中进行着,说的是关于生活的话语,对未来的渴望,以及各自家里的日子,在诉说间,有了了解,更增加了亲情。

就这样边吃边喝边聊,气氛一直达到了高潮后,就逐渐结束了,各自的家里,端午节,就在这样喜庆,热闹里过了。路比较远的女子,会在娘家歇一夜,路近的,就说家里有事,门没有人看,就背着孩子回去了。那挎着的包儿里的东西,送给了娘家,而走的时候,母亲又给装了许多的东西,包儿依旧沉甸甸的的,在这些东西里,寄托着浓浓的亲情。

人们就聚集在场院里说话,说捉鱼的事情,说过端午喝酒的事情,村庄里就格外的热闹,蔓延着端午的气氛。直到暮色里,兴尽了,各自散去,端午,就成了美好的记忆了,留在每个人的心中。

家乡村庄的人,没有什么文化,只知道端午的节日,是前辈就过的,这样流传下来的,人们只享受这节日里的喜庆,快乐,而没有去考证,也不知道,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个诗人,是为了屈原。

不过,这并不妨碍家乡人在端午节日里的快乐。而家乡人朴素里去河里捉鱼儿,虽然没有想到屈原,却无形中与屈原有关,避免那投江而死的屈原,不被鱼儿吃掉。让诗人的诗歌,和诗人,永远的活在人们的心中。

我就这样想着。只是,面对这个端午,如果下雨,这样的情景,就不会再有了,那过往的晴好的端午,就是心里,最美好,最温馨的记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雨中端午,清丽山河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晨起,夏凉细细霁霏霏。烟雨中,五彩缤纷的葫芦淌下殷红的泪水。只将那风雨中摇摆的美丽变成一串串美人胭脂泪,彩蝶梦里飞丛去,一曲橘颂绕耳旁,思思缠满端午节的绿树红花,弥漫成殇。

好多年不曾有过雨中挂葫芦赏鲜花插艾蒿的情景了。

忆及当年,家乡炊烟香河,弯弯的流水流淌,牧人清晨一声吆喝,便有全村人出来送鸡蛋递香囊赠粽子。牧人满载着笑容,赶着猪马进山了。直到傍晚,满身湿淋淋的将捆扎好的艾蒿,挨家挨户一把一把地分给每一户人家。端午节这天,孩子大人就用艾蒿泡水洗脸,为了驱赶蚊虫驱病禳灾。接着,就是带上鸡蛋或鸭蛋,乐呵呵地上学了。

大家带着煮熟的鸡蛋,到学校碰鸡蛋去了。一群男生在一起一帮女生在一起,相互地用手中的鸡蛋碰撞。碰破的就吃掉,没有碰破的就继续比赛,直到最后一个没有碰破的鸡蛋王诞生为止。大家纷纷来祝贺,然后将这个鸡蛋送给班主任老师。这份尊师的方式有些特别,但那是我们最朴素的情感。老师推辞不过说些下不为例的话,收下了,我们一片欢呼。

那一年,风云突变暴风骤雨过后,突然下起了冰雹。蛋黄大小的冰雹满校园跳跃飞舞,去厕所的孩子们个个抱头鼠窜,被打得泪流满面,雨伞打出窟窿,有的脑袋给打出母指肚般大小的疙瘩。我们种植的菜园子,满园的秧苗都朱颜白发一地残花败叶,光秃秃一片。就连教室的洗脸盆都打掉了漆,面目狰狞。盆里清水悠悠,晃动残破的影子,有点儿倩女幽魂的惊悚。那一年,家乡的牧人去世,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下放改造。发生的事儿,让我心惊肉跳。

后来,又有一年风雨端午节。在凄迷中,在夕阳晚晴里,在笙歌的河畔,我们驻守。我们那学生时代的记忆,在岁月的冲刷里,淡了,清了,却难忘了。不管风风雨雨,陪伴你的,总是那份情意。

艾叶弥蒿阵阵香,枝条杨柳挂锦囊。

江边琴瑟嘉树在,屈子不屑烂词章。

霏霏细雨听橘颂,离离绿叶果流芳。

嗟叹幼志终不改,自艾自怨亦有光。

俗世横欲金灿灿,唯有橘色不趋黄。

秉德无私参天地,遗品高洁颂未央。

今朝念此思倾世,天南海北端午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三学生对端午主要详细抒述日记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端一盘粽子,呈一枝艾叶,与你一起过——端午。 End a plate of dumplings, showing a leaf, spending it with you-Dragon Boat Festival.

自多了端午节假日,端午的“节”气立时浓了起来。这也让现时代的人们,体味到了旧时中国的传统意味。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在中国,流传至今的节日“四大名旦”,当属春节、中秋、清明和端午。而这四者中,端午名气相对最小,但它又是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自然,它的“中国味”也是最浓的。端午的习俗来源,最广的说法当属屈原投江忌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这一日,划龙舟,包粽子……而从历史渊源上讲,正是纪念屈原这一点,让端午变得丰富和更有价值。

农历五月五,本不是一个“好日子”。在国人的传统上,5月及5日,属“恶”月与“恶”日。因此,5月5日之端午,辟邪驱恶,成为端午的重要内容。

为什么选择5月5日作为“端午”?在时间上,5月初,正是“五毒”从冬日复苏,开始活跃,容易对人造成伤害的时节;而5月,则是气候多变,各种瘟疫最为流行的季节。这也是认为5月是“恶”月的一个原因吧。

是日,家家门前挂上菖蒲、艾草;孩子的额上,用雄黄画一个“王”字或一个点;或在孩子的手上,圈一个五色线。这都是在辟邪驱恶呢。

大约在50年前,如此习俗,无论是穷人还是富家,都会这样做。后来,明显少了许多。近些年,虽然传统越来越有回归的意思。但人们,大概很少想起要靠这些方式驱毒。它只是一个象征,是人们寄托美好的愿望的方式。

端午,最是忆江南。采一把芦叶,以长江的江草作线,严严地裹实粽米;深夜了,母亲升一台灶,火融融的;第二天清晨,孩儿醒来,整个屋充盈着芦叶的清香;镜前的自己已是一只虎——额上有一只大“王”;门前挂着长长的菖蒲、艾草,手腕绕一串五色彩线。而这个时节,正是啖黄鱼的好时机,再穷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斤左右的大黄鱼。可惜,这样的大黄鱼,在市面上,已经有20年不可见了……

毕竟,那一代人还有端午之“忆”。令人欣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的许多传统,包括传统节日与习俗,不能丢。那是渗入中国人骨髓的根。

就让我们以这样的心境,度我们的端午。而这枝艾叶,算是百度人寄予各位的小小心愿:甲型流感来了,艾叶会给所有华人辟邪消灾。祝大家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趣事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的端午节,是诗人屈原的纪念日,这本来是个严肃而又悲伤的日子,而我家却在这种情况下冒出了三大趣事

第一件事:按照习俗,每家每户都要买来粽叶,加工糯米,亲自制作美味的粽子,本来我也想自己亲自包一个,可是大人们说:“没有老人在家,我们又做不好,还是买些速冻的吧!”,于是我们采购了速冻粽子在家煮着吃,粽子煮熟以后,爸爸对我说:“格格,你把粽叶剥去以后再包上,感觉一下包粽子的方法,这样不也是自己包的粽子?”,我心想:“是呀,把问题反过来之后,不就是他的形成过程吗?”,说干就干,我把粽子先剥开,然后再包上,这样,反反复复几次,包的粽子还真像回事,我也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感到了乐趣,学到了知识。

第二件事:我崇拜屈原的爱国精神,有时总想看看这位伟大的诗人长什么样子,传说中诗人屈原葬身于河中,如果向河中投入好吃的食物,就能看到屈原的影子,于是我就让爸爸带着我到河边玩,并向河里投放我喜爱的零食,等了好久诗人屈原也没现身,嗨,真烦,不过也挺好玩。

第三件事:听说这天在家门口上插上艾叶会保佑全家平安,可我不知道去那里弄这些东西,听说市场上有卖的,可大人又不让买,正当我无计可施时,看到院子里有位老奶奶拿了一大把,我急忙下楼向这位老奶奶要了一支插在墙上,咋一看很像植物标本,哟!有意思吧!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说一说这三件事是不是很有趣儿,今天我度过了一个充实、有趣、又有收获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二年级端午作文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中,端午节是最令人愉悦的节日。它没有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的喧嚣,没有清明“路上行人断魂”的悲凉;也没有中秋“月有阴晴圆缺”的怅然。

端午未至,但街角的粽子铺早已开张,粽香萦绕,我不禁忆起了曾经的端阳……

外婆家,一个木盆,盆中盛清水,水中是碧绿的粽叶,粽叶新鲜,颜色嫩绿诱人,嫩得能掐出水来。每当我看到木盆中碧绿的粽叶,心中便是一阵清凉和满足。

外婆麻利地取两片粽叶又在一起,卷成一个漏斗状,放入糯米、蜜枣、卷好,用绳子系好。很快,一个个青翠可爱的粽子便从外婆手中完成,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外婆包粽子时,我便坐在一旁,偷偷拿一颗蜜枣丢进嘴里,甜蜜在舌间绽开。外婆总会嗔怪我:“看你个馋虫,蜜枣都要给你吃光咯!”我依旧往嘴中送蜜枣,我挡不住这甜蜜的滋味。

我最爱的是煮粽子,虽然很慢,但煮好后就可以听吃粽子了,我看着粽子静静躺在水中,水在翻滚,氤氲的热气从灶台向上爬,粽香溢出,钻进我的鼻子中,和着糯米清香。粽叶悄悄变黄,粽香起来越浓。

好一会儿,粽子才煮熟,从水中捞出一颗粽子,刚刚剥开,粽香四溢,尝一口糯米,软而糯,还夹杂粽香。煮熟后蜜枣融糯米中,粽子清香甜蜜。浓浓的枣汁与清香的糯米再和着粽叶的香气,记忆中端午的味道总是忘不掉的。

我大块朵颐,外婆刚坐在一旁一脸满足地看着我。满屋粽香四溢,热气萦绕。我看着锅中热气腾腾的粽子,恨不得一口气全部吃进肚中。锅中的水已微微泛绿,充斥着端午的味道。向窗外望去,家家的艾叶迎风起舞。家家的烟囱热气氤氲,是否都已品尝到了可口的粽子?

多年已过,外婆身体欠佳,端午也不再包粽子了。我吃着买回来的粽子,仔细品味,却怎么也不如外婆亲手包的粽子好听懂。似乎粽叶没有那新鲜,蜜枣没有那么新鲜,蜜枣没有那么甜,糯米没有那么软,粽香也没有那么浓了。

端午将至,我看见粽子铺前排满了长队,他们看锅中的粽子,却没有了那种期待的目光。

粽香萦绕,热气氤氲,却少了家和亲情的味道。曾几何时,我还能在端阳吃上外婆亲手包的粽子?

又是一年端阳至,真正的粽香只悄悄地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的粽子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人间最有味的就是这清淡的欢愉!

——题记

又到端午节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忘不了那糯糯的、飘着清香的粽子……

去年的端午节,我回到老家过节,我最爱的就是奶奶包的甜粽子了。脱去外皮那一层层绿绿的粽叶,一个个香甜可口的粽子就展现在你的面前,咬上一口,可好吃了。可这次当我准备去吃奶奶包的粽子时,却发现这次奶奶包的是咸粽子。我最讨厌咸粽子了,因为里面都是肉,太油腻了。于是我把奶奶给我的咸粽子扔在了桌上,回到房间。

奶奶看我连最爱吃的粽子都没吃,就走进房间问我:“你怎么不吃粽子了?”我不耐烦地说:“我要吃甜,咸的难吃!”听完,奶奶急匆匆地向外走去。

我在房间里无聊地坐着。回头一看,只见奶奶戴起老花镜,坐在桌前,继续包还没包完的粽子。我心想:“我都不喜欢吃咸的你还包?”只见奶奶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漏斗状的圆锥形。接着,奶奶在里面插上一根筷子,拿调羹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拨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最后,奶奶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看着也无趣,我便躺到了床上。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了奶奶煮粽子的声音,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清香的粽叶味!没过多久,奶奶就拿着几个刚煮好的甜粽走到我面前,对我说:“这是我刚煮好的甜粽子,你最爱吃的甜粽,快吃吧!”我听了十分开心,但又有些愧疚:奶奶年纪大了,更何况已经包了一早上的粽子,累得腰酸背痛的,可就是因为我不吃咸粽子,又让奶奶再去包了几个甜粽子,而奶奶却没说一句累……我吃着喜欢的甜粽子,心里甜蜜蜜的,但有一丝苦涩的滋味在心头!

有一种爱,不求回报,却一直给予。这就是奶奶对我的爱,并且这爱今天都藏在了这端午的粽子里。

中夏已至,粽子飘香。对奶奶,我将怎样回报以爱呢?(公众号:涵城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走进端午”主题班会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为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我班将于端午节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班会。现将班会方案制定如下:

一、班会目的

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抒发爱国主义情怀为主题,以端午节主题系列班会为载体,不断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幸福生活,增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二、班会时间

20xx年6月x日至6月x日

三、班会内容

1、开展节庆民俗文化班会。结合端午节的特点和内涵,组织开展“粽叶飘香”包粽子比赛、观看龙舟比赛、端午歌谣传唱、织香袋等班会,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依托“道德讲堂”组织端午节民俗讲座,开展以爱国名著、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诵读班会,使学生用心体会端午节蕴涵的意义,激发爱国爱乡情怀。

2、开展志愿服务班会。端午节期间,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进社区、进乡村,开展村居清洁、节日慰问、助残爱幼等志愿服务,为留守儿童、贫困生、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等送去慰问金、粽子等,陪他们共度端午佳节。

3、开展校园洒扫班会。从科学角度分析悬艾草、挂菖蒲、佩香囊、饮雄黄酒等端午传统习俗,普及日常卫生保健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大扫除,整理个人卫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4、制作节日小报。积极组织学生将端午节的内涵、民俗及参与端午节班会的感悟制作成节日小报,并开展节日小报评比和展示班会。

四、班会要求

充分挖掘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把端午节主题班会与“中国梦”学习教育班会结合起来,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的班会项目,增强学生参与班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新传统节日文化班会的形式和载体,体现人文关怀,倡导文明新风;全部班会过程确保安全、有序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的快乐四年级必备描写日记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始于中国,最初是我国人民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星期天,我们学校提前给我们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上午,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茶叶蛋,整个教室飘满了茶叶蛋的香味。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午睡过后,我们便开始忙碌了。把四张桌子拼接起来,成了一组。在桌子上铺好台布,再拿出托盘﹑剪刀,还有最后一样,就是麦花皮了,因为我们今天要剪麦花。大家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茶叶蛋﹑麦花。先把正方形的麦花皮对折,变成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两边往里剪,摊开,然后抓住中间的小正方形一抖,一只漂亮的麦花就诞生了。王老师的做法更美观,一直斜得剪下去,然后把一条拎起来,摁一下,就变成了一个圈,反复这样的动作,一只麦花就做好了。连我们的英语老师——Miss

Jin,也来助阵。她的麦花好似一朵花,盛开在托盘中。勤劳的同学们帮我们把麦花拿到楼下食堂去炸。我们在等麦花的时候,一直在分享美食,有粽子﹑绿豆糕……。麦花来了,大家你争我抢,麦花又酥又脆,好吃极了。

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高速免费通行时间共计20天端午、中秋不免费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据央视消息,今年全国各地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时间确定,共计20天。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假期,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费通行高速公路;而端午节和中秋节,高速公路并不免费通行。具体免费时间分别为:

春节期间:2月18日(除夕)0时至2月24日(初六)24时,共七天;

清明节期间:4月4日0时至4月6日24时,共三天;

劳动节期间:5月1日0时至5月3日24时,共三天;

国庆节期间:2015年10月1日0时至10月7日24时,共七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代的端午习俗及变迁

全文共 195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的每一个精彩,都离不开民间的创造,每一个民间的创造,又都是历史的观照。

端午节历经两千多年,代代相续,何以会这样经久不衰?得归功于民间的推动。

“端午”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可见在当时,早有过端午的习俗,少不了要烧野鸭之类的猎物,还要包粽子来吃。

据徐杰舜主编的《汉族风俗史》,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历代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虽大同小异,但也在不断演变、不断创新。

魏晋南北朝时,大致有竞渡、吃粽子、辟瘟祛毒、踏百草等活动。竞渡就是划船比赛,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区。江南多水乡泽国,这一天,人们划着一种叫飞凫的轻舟,分水军、水马两种,展开竞赛。当地的官员、百姓聚集水边观看。划船比赛(后来演变成赛龙舟),有一个寓意,伍子胥自刎后,被吴王沉尸江中,后来被百姓奉为神,每年五月五日,百姓划船于江中迎伍君之神。端午竞渡是一项历史非常悠久的传统习俗。吃粽子的习俗,一般都与祭祀怀念屈原相联系。辟瘟祛毒,主要源于民间认为端午是毒日,所以要驱邪避恶。于是后来有挂菖蒲、艾叶,同时延伸出踏百草这样一种既是辟邪又是娱乐的活动

唐代以后,端午一词普遍流行。起初每月的初五都可以称为“端午”,后来逐渐专指五月初五。唐时,端午节又称中天节。唐代沿袭汉魏以来过端午的习俗,不过吃粽子与耍龙舟,已失去往日祭祀迷信的风味,而演变为民间的欢乐活动。如传统习俗称五月为恶月,五日为恶日,有许多禁忌,但唐代不甚讲究,这与唐朝相对开放的社会风气相关。到了端午日,社会上充满着欢乐的气氛。这种转变,唐以后一直成为端午活动的主流。唐太宗还别出心裁,御笔书写“鸾凤蝶龙”扇面赠文武百官,寓意“扇动清风,以增美德”。民间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特别是南方水乡,赛龙舟的规模和场面远超汉魏。

到了宋代,开始固定以五月五日为端午节,也有端五、重五、重午之称。元时也称午节。宋元时,端午节庆活动基本相同,其活动内容与魏晋、唐五代时基本上差不多,但祭祀的对象、活动的规模、项目则更加丰富多彩。

宋代,祭祀的对象有屈原,还有伍子胥、曹娥、张天师等。宋人特别注重祭祀张天师,意思是请张天师辟邪,驱逐病害。我国自古有端午避“五毒”之说,宋代这类活动极盛。南宋时的都城杭州,端午日,家家门上要插菖蒲、艾草,人身上佩戴香袋以辟邪。

宋代端午节也依然以包粽子为主要特色。《西湖老人繁胜录》讲到,京城有将粽子包成楼阁、亭子、车子式样,开铺子卖,来吸引顾客,“多作劝酒,以为巧粽”。这大概是宋代的一大特色了。

另外,当时南方很多地方以赛龙舟为乐事,不管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赛龙舟活动,其规模比之魏晋时更大、更奢华。西湖竞渡自二月八日始,到端午尤盛。可以设想,初夏时的西湖之上,龙舟竞发,人声鼎沸,万人空巷的热闹情景。

元时。在民间于端午前一天,人们用艾叶做虎形,或剪裁为小虎,戴头上或悬门上,用以辟邪。这个与现在江南农村还盛行小孩子穿老虎布衬衫、戴老虎头帽子等一脉相承。可见,这种风俗习惯由来已久。

明清时期,端午节为一年之中三大节之一,风俗习惯与宋代时也差不多,明清时在端午节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端午节辟邪也很重视,农家以风化的石灰,洒于户外之门槛下避蛇。同时悬挂钟馗像于堂中辟邪。此时增加了一些活动,比如端午节送礼、讨账。自五月初一起,各地亲友互相馈赠物品,谓之送节礼。江南地区以幢篮两架,各储两种食物,令男女仆人挑而送之。但收一两种,随即答礼。商家即于此日起收讨平日之赊账。另外,清代前期还流行染指甲之俗,端午日,年轻妇女摘凤仙花捣成汁,涂染指甲,旧俗也以为可辟邪。但我觉得求好看的成分居多。这种爱美之俗,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依然流行,直到指甲油出现之前,它一直是流行着,也不单单只是端午。但起兴还是端午,因为这个时期,凤仙花是最好看的季节。

清末民初,端午习俗因旧制,各类活动长盛不衰。当时比较完整地归纳为吃“五黄”、驱“五毒”。杭州习惯上要吃“五黄”。“杭人谓五月为五黄月。雄黄之外有黄鱼,有黄瓜,有咸鸭蛋中之蛋黄,又用黄豆瓣裹粽子,是曰‘五黄’。”端午节驱“五毒”、辟邪之俗更是花样百出,但万变不离其宗,驱“五毒”最终目的是预防保健。端午节龙舟之戏也一样热闹非凡,尤其是杭州西湖龙舟竞渡加上彩船表演,更是闻名遐迩,划船像盛会,吸引无数人观看。由于看的人太多,清道光时,湖中竞渡,溺毙多人,官府不得不发出禁令,之后不再举行龙舟赛。

清代端午节各种辟邪物,更是花样增多,不胜枚举。除了前代已有的朱索桃符、艾人、五彩楼之外,还新增了天师符、彩葫芦等,贴于街面店铺、挂于姑娘、小儿头上,不一而足。

纵观汉族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及演变,我们可以看出,自古以来,中国民间百姓敬畏天地、祈求平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世代相传的种种习惯成为自然的行为,有些风俗直到今天,依然鲜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