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乡情民情作文(精彩20篇)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情民情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5999

作文

444

2024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驻村工作已经五个多月了,作为一名扶贫驻村工作队员,精准扶贫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好贫困村的脱贫目标任务和目标责任,如期摘帽?在村级基层工作中既要宣传贯彻好国家的扶贫方针、政策和惠民政策,又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怎样做好群众工作呢?通过在基层驻村5个月对扶贫工作的学习、认识和思考,我认为,在精准扶贫攻坚中要成为一名好干部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必须在基层坚持学习。用理论学习武装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认知。

二是一切学习都来源于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并指导好群众工作,让我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理解了“府下身、静下心、向基层干部学习和向群众学习”的真正含义。在基层,只有带着感情,谦虚谨慎的去学习,才能指导好农村工作,包括干群关系、工作方法和实际效果,基层干部和群众是我最好的老师。

三是基层群众工作,要落地气。要经常去与群众拉家常,做群众的知心人,让群众放心;要有亲民爱民为民之心;要想群众所想,盼群众所盼;需要加大对广大群众的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正确引导;带领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带头,解决大家所关心的实际困难。

四是基层干部要认真履职,做一名好干部。(1)以较强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履好职用好权,要有仁者之心,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办事公道正派;(2)做到行为正,办事公,处事明;(3)抓感恩教育,引导好群众,做到对经济发展和设施建设的了解和支持;(4)结合“两学一做”教育活动,讲正气、树新风,做合格党员,教育和带领群众,促进经济发展;(5)严格依法办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6)要讲团结,讲奉献,发挥好领导班子成员作用;(7)想办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文化建设。

五是工作要有思路,大胆发展,要有敢于创新的思路和担当风险意识。查找至今尚未脱贫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带领群众找致富办法,引领群众脱贫奔小康。

这是我扶贫驻村5个月来对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的一点粗浅认识和体会,村级群众工作是我的弱项,我会加强学习,借鉴经验,协助扁里村“两委”贯彻落实好脱贫攻坚的各项措施,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扁里村的脱贫摘帽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新农村指导员民情日记

全文共 1523 字

+ 加入清单

3月31日 星期一 天气:阴

早上,我与杨华和尚支书到叶家坪5组,实地查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车水马龙的沪昆高速公路南侧,广大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逐渐从传统的种植玉米、高粱等作物转移到大葱、土豆等蔬菜作物,可以真正做到增收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绿油油的菜叶挂着露珠,仿佛预示了今年又是一个号的收成。

沿着泥泞的乡村公路,尚支书想带我们去看看2012年打下的一口机井,在步行5分钟后,在一块平地中央,一个80公分见方的水泥平台,把一个大碗粗钢管死死封住,尚支书给我介绍了这口井的来历和基本情况,我了解到井深达到95米,日出水达到450吨,如果能把井的作用发挥出来,叶坪村全体居民的饮水和灌溉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存在的困难是缺乏安装电力、提灌和配套设置资金,我问尚支书全部建好存在多大的资金缺口,他告诉我至少还得5、60万元,前期协调水利局,他们的答复是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从尚支书期待和忧郁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几分不安。在与尚支书交流过程中,其实我们都很清楚,需要资金投入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如果没有项目的支撑,单靠一个单位来投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后来,我了解到前次沈书记来村调研,老党员姚子明汇报的水库问题也是如出一辙,在水库建好后,却没有沟渠,每次灌溉,群众得把水泵架到堤坝上,从水库中抽水。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水利是农村的命脉,各单位在解决农村用水过程中为何都只做了上篇文章?打了井无设施,修了水库无水渠,农民看到水却不能用,到底是项目本身的问题还是村里的问题,到底是规划的问题还是拍脑门子工程,难道当初设计的时候就只做了一半的预算吗,这些问题不仅造成项目和资金的浪费,还严重的影响我们党和政府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真希望农民盼望的水利工程,不要成为伤心的眼泪。(日记

4月9日 星期三 天气:阴

上周,在人防办领导组织召开的驻村推进会上,我汇报了当前叶坪存在的办公经费短缺,办公条件落后的实际情况,刘江年副主任当即协调科研设计所,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答应为村购置一批办公设备。由于今天安顺市计划生育工作检查组要来村检查,早晨我提前到村,了解各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对一些工作细节作了进一步强化,确保工作组在检查中不出现问题,在检查组到来的间隙,经征求尚支书、王主任意见,由于去年驻村工作组配置了2台电脑,他们的想法是想添置1台打印机。另外,由于村没有活动场所,每次组织召开人员稍微多一点的会议,基本的桌椅都成了难题,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显得很寒酸,他们还希望我能为他们解决一套会议座椅,在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后,我决定尽快将这件好事落实。

上午11点,工作组离开村后,我随即与刘海波站长联系,他所在的毛栗园村需要添置电脑和打印机,我们准备直接赶到贵阳老百姓电脑城,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在电脑城下的牛肉粉点吃了一点东西,在了解了相关行情后,我们挑选了一家性价比比较高的电脑店,在确定配置,装好系统后,我们准备第一时间将所有事情落实,由于叶坪村需要购置会议桌,在贵阳问了就几个厂家,如果他们送货还得多加几百元的运费,我们商量后,觉得还是到平坝县城看看有没有更为合适的。

15:35分,我们装着电脑和打印机,直接奔赴平坝县,由于路线不熟悉,在经历几个回合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家比较大的家具商城,考虑叶坪会议室的具体情况,如果购买整体式会议桌椅,将来办公室搬迁后可能会造成浪费,在电话征求尚支书的意见后,我们综合各方面因素还是觉得组合式的桌椅比较方便适用,当交完预付款,确定好送货时间,走上大街已是晚上7点多钟,沿线昏黄的路灯亮起,我们才奔波在回村的路上,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为了村里的发展,只要能为村办一些实事,劳碌奔波,也蕴含着无穷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双联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3月8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杨克忠在下河清组织召开“双联”活动座谈会,明确通过联系单位帮扶、村民参与共建,在十月一日前修建完成五坝村十二组4公里长的村民道路,让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一个大的改变。作为帮扶单位,**公安分局在公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拿出了10万元支持村民道路建设。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不知这路修的怎么样了,今天,处理完日常事务,我踏上了前往五坝村的路途,想看看工程进展情况。

来到施工现场,那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路已不复存在,映入眼帘的是各种机械道路施工的一片繁忙景象,路面已铺上沙石,路基已明显加宽,有十几名施工人员正在铺设路肩两边的道牙砖,我们的车走在上面,已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颠簸感。回想起当初刚来这里时,记忆似乎已模糊了些许,脑海中深深记得的只有哪车辆驶过时的尘土飞扬和老乡脸上忧郁无耐的表情。看到我来,五坝村陈书记上来和我打招呼:“李局长,你来了!”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他告诉我,这条路的基础工程已完成,剩下的就是将路肩整好后罩面。当我问起村民们对修路怎么看时,陈书记说:“除了沙石料、道牙砖、泥清等物资外,修路所用的人工全都是十二组的村民自己出的,村民们热情高的很,感谢你们的帮助”。

来到我的联系户茹作全家中,两口子刚从地上干活回来,看到我来,亲切的称我“城里的领导亲戚”,一再感谢我开春时给他们送来的农用物资,和我拉起了家常。谈到修路,茹作全告诉我,过去,本组唯一一条通往外乡的路非常难走,尤其是下雨后,道路泥泞不堪,车辆行人根本无法行走。“双联”活动开始后,对这条路进行了重新修建,大伙都非常高兴,这条路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是啊,这是一条希望之路,也是一条拉近干群关系的连心路,我的心情是喜悦的,“双联”行动在不断深入,路还在修建,希望还在延伸,农民致富增收的路还很长、很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10月24日,阴。

今天,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向罡对我们的民情日记进行了第二次点评,我清楚的记得在第一次点评意见中,向部长明确要求我要全面加强群众存在问题的解决力度。这句话一直在提醒我,工作要敬业,更要务实。当我再次打开日记时,向部长勉励我:“要把记民情日记作为自己成长的必修课,认真、长期坚持下去。”对于这一新的服务群众方式,村民、百姓也给予了高度肯定,老党员姚安国说道:“通过民情日记的‘倒逼’,现在已变成了温暖人心的‘亲民行动’,干部和百姓的心贴得更近了。”的确,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特别是群众工作,仅靠热情是不够的,好的方式、方法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工作才会有收获,群众才会认可和满意。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民情日记”定将陪伴我日日夜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民情日记

全文共 1486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党政主要负责人,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根据镇党委安排,本人严格贯彻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扎实开展了下村入户、蹲点调研各项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蹲点调研情况

今年以来,本人以“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及落脚点,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针对群众所反映的突出问题,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排民忧、解民难,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一是自北师大附中项目在大堡子村落地以来,根据村民与开发商在征地问题上引发的矛盾,先后三次组织村民及开发商进行座谈协调,现问题已解决。二是为全面了解辖区农业发展情况,对各农业园区生产情况调研五次,吧浪村特色养殖二次,详细了解各园区的生产情况及带动农民增收情况;同时,针对留守老人及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的实际,对辖区养老院调研二次,了解养老院在吸收留守老人等存在的实际困难。三是因晋家湾村粮油中转站的修建,导致临近村民房屋在施工中震坏,使民房成为危房,村民反映强烈,在二次与施工方协调后,目前,被破坏的房屋已被修复。四是根据大堡子镇辖区居民用水难的问题,经过二次深入调研,将调研报告报送至市节约用水办,目前,辖区人畜饮水正在解决当中。五是朱南村与宏业公司因土地问题引起的纠纷,经过前后八次调处,目前,宏业公司已于村委会签订协议,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解决。六是针对协调解决临近大堡子村因养羊散发难闻气味、影响社区居民生活问题,先后赴实地调研三次,经过调查了解,2011年西宁绿田种植公司因经营不善,将用于农业项目的32栋温室承包给现在的23户承包人,用于牛羊育肥养殖,现有育肥羊2万只,承包年限为2011年至2016年。我镇工作人员就此事与绿田公司协商后,已于2013年12月20日书面通知养殖户只销不进,春节后往别处迁移,介于目前情况,我镇已会同村委会,正在积极与温州商会协调中。七是结合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开展,与驻村帮扶工作组开展了对吴仲村的帮扶工作,研究制定了50万元帮扶专项资金使用方案,并针对吴仲村温室问题三次召开座谈会进行协调,目前该问题初步得到解决。

二、意见建议征求情况

四风方面: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围绕“四风”,通过对镇机关、各村社区进行民主测评,初步征求意见建议如下:在镇机关,还存在个别机关干部在思想上还存在懒散现象,还在持观望的态度;农村大病医疗报销需上报的材料过多,等待办结的时间过长;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工作热情等现象。在农村社区,由于农村老党员多,年轻党员外出务工,不能很好地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部分党员的积极性不够高; 由于群众对政策的掌握不多,需大力加强宣传教育;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等现象较为普遍。

改革发展方面:在乙其寨村调研时,通过座谈入户了解到村民希望在五四西路延长段完工后,为乙其寨村修建一条与该路连通的便道,方便村民出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卫生清扫人员严重不足,希望解决卫生清扫人员的工资问题。村级小巷道缺少路灯,村民夜间出行不便,希望能为乙其寨村加装路灯,做到覆盖全村。乙其寨村没有上下水管网,村民仍然饮用地下水,水质差,希望区政府尽快为村民立项开通上下水管网。在一机床社区调研时了解到:因本地区无工商银行情况,退休职工群众存取款难,所修过街天桥楼梯陡、没有无障碍通道;303路公交车不使用老年卡,老年人出行遇难题等诸多问题。

针对征求的意见,已经建立整改落实台账,明确了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期限,目前正在整改落实当中。下一步,我将继续按照群众路线相关要求,深化领导带头这个重要载体,率先垂范、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双联双帮民情日记

全文共 1776 字

+ 加入清单

和马主任一家吃过早饭,我又跟着马主任到他家的玉米地里掰玉米。农村工作不象机关,我们工作组约定每天在村里集中的时间为上午十点。马主任家的两个儿子都在县城打工,家里的农活都是他夫妇二人完成。大儿子已结婚了,可是儿媳妇不会下田劳作,只能在县城租房居住当“家属”。所以,我总在早晚闲暇的时候帮他们到田里掰会儿玉米棒子。

刚到田里掰了不到一个小时,仲副乡长打电话说乡党委马书记要来村里看望我们,顺便还要督促一下近期的秋季覆膜工作。我想马书记来了也好,顺便汇报一下我们帮扶组近期的工作。快到十点时马书记和我们的其他同志都到了。到马主任家后,马书记察看了我们的住处兼驻村帮扶组简易办公室及有关资料和民情日记。之后,我们召开汇报会,向马书记汇报工作。作为帮扶组组长,我简要汇报了驻村帮扶组近期在村内开展工作的有关情况,特别是对村民们提出的整体移民搬迁、村道硬化、学校教育等问题作了重点汇报。听了汇报,马书记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我们反映的问题一一进行了答复。关于整体移民搬迁的问题,他说去年县扶贫局已向省、市打报告,申请列入易地移民搬迁项目,但至今没有下达;关于硬化村道的问题,他说县上虽然列入了“十二五”规划,但为了早日下达,希望我能帮助争取。我也说明了我的打算,即通过我们的人大领导,给我以前化隆的领导,也就是如今的省交通厅副厅长陶永利说说,能不能特事特批,早日下达。关于学校的问题,马书记表示近期和乡中心学校校长商议解决。同时,马书记要求我们加紧开展就秋季覆膜工作,为确保明年的农业丰收打好基础。对此,我当即表示明天到乡上领取地膜,后天正式开始。

开完汇报会,马书记一行走了,我们继续走访农户。今天我们走访的是二社和一社的农户。在去往一社的路上,我们看到路上沿有一个布局整齐的大院子,里面是一排不算太旧的瓦房。包村干部老谢说那是前几年的学校,可惜以前卖给农户了,要不然可以直接利用起来,修建村级活动室。xx村没有村“两委”活动室,这也是一大困难,我也在常常思考。虽然村民们没有提出,但是作为一级村级组织,没有活动阵地影响村级工作,所以我们把此事也列入了近期工作计划。从这个大院前继续前行,到了清真寺。清真寺后边又有一个院子,听老谢说那是清真寺的。但是院子的最里有三间破平房,老谢说那是原先的村党员活动,如今已废弃。我心想,假如村里有钱建个村级活动室,可地点是个大问题。

随后我们在沿途走访了马有福等四户农户。这些家庭大同小异,家家都种着30来亩地,而且养了三两只骡子、毛驴等劳动用的大牲口和为数不多的绵羊。走访到老党员马忠福家时,天也不早了,但是这个老党员非要让我们留下来吃饭。听老谢说这个老人当过村支书,人又通情达理,在村里很有威信。我说那就和他好好聊聊。老党员说他今年76岁了,是八十年代当的村支书,家里如今有8口人。今年他家除了耕种17亩承包地外,还耕种了23亩他人的撂荒田。他还说种全膜玉米好,去年种了13亩,明年准备种20亩以上。说到这里,我们不失时机的鼓励他的儿子马吉虎今年多覆膜,争取明年播种50亩以上,乡上和我们全力扶持。他没有表示,我们留了电话,让他好好考虑考虑。聊起村里的工作,老党员很感慨!他说:“我们那时候的党员是真正的党员,可是现在的党员不行啊!如今我们村里的党员和干部大多都享受低保,这说不过去啊”。我赶紧给他解释说村里的低保马上要调整,我们会尽力做到公平的。关于调整低保这个事,乡上也交代过我们要抓紧进行,因为去年xx村许多村民为此事到县民政局上访了。这些天我也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曾问过村支部马书记,他说他家也享受低保,但他表示真应该调整村里的低保了。在我们聊天的中间,老党员的儿媳妇端来了一般洋芋菜和馍馍。老党员很热情,三番五次的让吃,我们有点不好意思了。临出门时,我给老党员说:“你是老党员、老干部,我们非常看重你。在今后村里的工作你要继续发挥作用,支持我们的工作”。他连连点头。

因为是星期五,我们走访完后准备回家。可是,因为仲副乡长今天在乡上接受计划生育工作验收,我们回去时没车。我说大家今天就走走,走上一个小时就到山下了,那里有班车。大家都同意。刚走出村子,村委马主任来电话说有个便车,他说好了,拉我们回去。不一会儿,一辆桑塔纳轿车停在路边,让我们上车。我们人多,车里很挤。可是在说笑中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到乡政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领导干部扶贫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我参加下基层帮扶活动的第一天,说实在的,对于这项工作心里还是比较模糊的。

到达目的地后,发现眼前的景象的确可以用破败、萧条来形容。几辆接送职工的大客车安静地趴在路边,车身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厂房的大门紧锁,窗户上的玻璃几乎全部破损,四面透风。办公楼的楼梯上有些水泥已经脱落,钢筋裸露在外面,就像是历经沧桑的古代栈道。楼道里的地面坑坑洼洼,几盏钨丝灯散发着昏黄的灯光。会议室里的墙面斑驳,桌椅陈旧。这和我之前所想象的国有大型企业完全是天壤之别,看来要想帮扶这样一家企业走出困境可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在了解完该厂的详细情况后,发现要想彻底改变兰棉厂的面貌,让这个曾经的棉纺织龙头企业气死回生,扭亏为盈,仅仅给予资金上的帮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扶持以及进行体制上的改革。

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这也许才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慰问老党员民情日记

全文共 125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单位为庆祝建党92周年展开的系列活动之一,到挂钩扶贫村慰问党员并列席参加老屋村党员民主生活会,同时到村开展调研工作的好日子。上午8时,我们准时出发。

7月的巧家是碧绿的,而昨夜大雨过后的清晨更是清新而翠绿,柏油路两侧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绿油油的庄稼。刚出城不久,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车窗,尽情享受着自然界赐予的夹杂着各种绿叶植物清香的湿润气息,感觉格外舒适。脚下的这条公路和两边规划得整齐划一的房屋,我亲自见证了从天堑变坦途的建设过程和新农村发展建设的点点滴滴,这一切让我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城市和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

行车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老屋村。首先要去的是海子社老党员普朝荣和李发元家进行慰问。现年74岁的普朝荣已有 35年党龄,曾担任老屋村支部书记18年。现年86岁的李发元已有58年党龄,1950年参军,并参加过剿匪战争。刘松院长亲切地与两位老人拉起了家常、谈党的发展史,并向他们了解对十八会议精神的掌握情况。他们表示现在农村的政策一天比一天好了,这都是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自己作为一名党员深感自豪。刘松院长还亲自向他们送上了党章一本,慰问金200元,并祝愿老党员健康长寿,希望他们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离开了两位老党员家,我们走到了村里的田间地头,看到田地里的玉米等庄稼长势非常喜人。老屋村谭支书带领我们实地查看了我们单位出资帮扶种植的玉米样板科技种植示范地,样板地里的玉米苗长势比其他地块的玉米明显更好,叶肥杆壮。谭支书说:这几年实施的示范地给当地群众科学种植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

到村公所后,我们将带来赠送给村公所的一面党旗,一幅入党誓词牌匾挂在了村党员活动室的墙上,整个活动室骤然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心中的精神指引。当看到这鲜艳的红旗和庄严的誓词,作为一名党员,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在谭支书的主持下老屋村召开了党员民主生活会,我们给参会党员每人发送了一本最新修订的党章。之后,刘院长带头同参会党员一起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2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骄人成绩,学习了云南省委关于党的群众路线“四群”教育实践活动会议精神,还结合近年来巧家县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情况作了拒腐防变警示教育。指出作为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切实起到基层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时刻站在对党负责,为人民服务的高度上,大力支持党委政府政策,提出好的发展建议。参会党员纷纷表示:感谢法院这些年来对老屋村的帮扶,老屋村人民受益很多,今天刘院长带领我们学习了文件,还给我们赠送了党旗、入党誓词和党章,意义重大。党员们结合个人实际,畅谈了自己对党的认识和感情,提出了如何发展和创富的建议。并表示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一定要发挥好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帮助老屋村谋动经济发展,努力化解社会矛盾,争创和谐富强的新农村。

会上,在老屋村谭支书的带领下,全体参会党员举行了入党誓词宣誓活动,重温入党誓词,时刻不忘身份和使命,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领导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今天的走访,让我真正了解了基层,真正听到了一线的呼声。回顾今天的走访,短暂而又难忘,让我对走访有了更深的感触,同时也有不少收获。

收获之一:走访调研密切了干群关系。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正是依靠群众我们党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走访调研架起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走访调研,深入基层、集思广益,服务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对进一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有着重大意义。

收获之二:走访调研发现了真实问题。在走访慰问中,群众说的最多的话是感谢,而我却亲身感受到了困难群众生活的不易。近年来,虽然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问题依然突出,路难走、水不畅、环境差等现象还普遍存在;虽然我们加大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生活困难的群众每年都发放低保资金、一次性生活补贴,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看病贵、就医难等问题,仍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

收获之三:走访调研明确了努力方向。此次走访调研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这让我想起了邓小平同志的那句话: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想,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快发展,造福群众。因此,我们要牢记“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全力以赴搞好“四化”建设。

为官一任,发展一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无论居于何职,都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民情。基层是一个大舞台,更是一个传递百姓心声的平台。今天的走访,感人肺腑,受益匪浅。基层是我家,群众是亲人。我想,身为一名党员干部、人民的公仆,不仅要带着责任和义务,更要带着真情和祝福走进基层,走进我们的亲人,那样,才能走的更真、更实、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驻村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省局薛建英局长带领省、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开展帮扶工作,邀请省、市烟草公司相关负责人参加。

在深入隆兴镇莲池村、三龙村、浣溪村,上坝乡八一村,玉溪镇淞江村、巴渔村,县国税局实地调研,听取道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后,薛建英表示,省国税局将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有效资源,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长期帮扶规划,力争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做到帮忙而不添乱、到位而不越位,坚持一帮到底,不脱贫不放手;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重点,采取部门联动、招商引资等方式,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一项一项地落实,一件一件地办理,把好事办得更好、实事办得更实,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加大民生建设力度,与道真干部群众一道完成全面小康历史任务。同时,省烟草公司烟叶基础设施办公室主任朱诗恒表示,公司将从烟水配套、烟区公路、烟草新农村建设和烤房等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最大限度地给予政策倾斜,帮助道真发展烤烟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此次帮扶,共落实或意向落实项目4大类10余个,涉及金额5000余万元。

驻村感言: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都离不开项目,通过多方争取协调项目支持道真发展。我坚信,道真创建全面小康大有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郭海凤灵台县蒲窝乡政府的果业技术员姚卫星联系的贫困户是韩家洼村东头社的韩效敏。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姚卫星先后几次来到老韩的家中走“亲戚”。

年过半百的韩效敏和养子韩永福相依为命,借居在邻居家的房屋里,靠几亩庄稼维持生计。

2月28日,姚卫星第一次来到韩效敏家里了解情况后,写下了下面一段民情日记:“今天是我首次深入帮扶户,尽管一直在村社跑,但对贫困群众心里的所思所想还真了解不多。只有深入到群众中间,和老百姓交朋友,才能了解他们需要什么,该怎么帮扶。”

韩效敏去年一次性定植了6亩果园,这也是他们家致富的希望。这些天,姚卫星一有机会就来到老韩家里,和老韩探讨交流。

在随后的几天里,姚卫星在民情日记里陆续写道:“3月2日。今天下村,顺道在集市上帮老韩买了袋化肥,开春了,他种菜、种玉米应该需要的……”“3月4日。我去老韩家给他补了一堂果园管理技术课,老韩的悟性很好,一点就通……四五年后,果树挂果了,老韩家的日子就能真正好起来。”“3月7日。老韩说今年想在果园里套种黄豆,还问起黄豆的市场价是否稳定,经过上网查询和几番打听,觉得还不错,决定就种黄豆……”

韩效敏的长远计划是盖一院像样的房子,能给养子办一间小卖部。3月10日,姚卫星在日记中写道:“我帮老韩制定了一份发展计划,在帮他务果园的同时,还想根据他养子的情况让其适当地参加一些技能培训,有自己谋生的本领……帮群众致富,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话题,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驻村民情日记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对我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回想起去年的今天,我来村里报到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到今天已经整整一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300多个日日夜夜在不知不觉的忙碌中匆匆而过。一年来,我肩负着组织上赋予“第一书记”抓好党建,促进发展,保障脱贫的责任和重托,带着省民委刘明主任和各位领导对全村父老乡亲的情感和支持,带着家人、朋友对我的想念和牵挂,真心付出,真情融入,坚持党建和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实现了“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宗旨和任务目标,巴彦他拉村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级党建形同虚设的不利局面,村“两委”班子终于能够在全村党员和父老乡亲面前抬起头来,重塑信任。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产业项目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种变化,不仅是村民,只要是对巴彦他拉村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为之惊叹和赞叹。

回想刚刚到村,召开的第一次党员见面会,当时的情景依旧清晰可见。记忆最深的就是寥寥无几的党员,充满怀疑的眼神,不着边际的交谈,略带讥讽的言词,还没有等村书记宣布会议开始,大家就已经默默离场了,就是这样一场几乎没有开始就结束的会议,深深地刺痛了我。翻开当时的心路历程,我清楚的记着,当天晚上我在日记本上写上了这样一段话,“党建就是人心,抓好党建就是抓住了人心,如果连组织党员开会都这么难,就更别说依靠党员为全村的发展出谋划策了;如果连党员都不支持,那么还谈何发展。打蛇要打七寸,病根找到了,就要对症下药。我的工作就要从全村的党员开始,巴彦他拉村脱贫致富就要从抓好村级党建开始。”这就是我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我驻村工作的真正起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就会有回报。通过努力,我建立并完善了“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并且身体力行,严格督促村“两委”班子,坚持每周召开一次村“两委”班子成员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全村党员代表会议,学习“精准扶贫”、“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及时通报全村当前的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广泛征求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号召大家献计献策,群策群力。一年来,全村累计争取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600万元,其中,包括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200万元,省民委支持近200万元,当地政府支持近200万元,累计硬化村内巷道8.4公里,新建休闲广场和便民服务室各1处,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新打抗旱井12眼,得到了全体村民的一致认可。

我认为之所以会取得这些成绩,都要归功于党建,抓好党建就是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抓好党建就是拿到了破解瓶颈的金钥匙,只要把党建牢牢地抓在了手上,就相当于抓住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那么就会真正做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村官入户走访民情日记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多云

多日来的入户走访,多天来对先进典型雷洋洲同志的事迹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多领悟,利用今天的空余时间,将这些领悟与感受记录下来,为成长的我留下一些记忆的火花。

村官,虽是个不起眼的芝麻“官”,但却是最贴近百姓、离群众最近的“官”。在基层,村官就是老百姓的保护伞,村官的使命就是为百姓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为民排忧、为民解困。责任与情感融为一体,是我作为大学生村官最大的收获。

61岁的雷洋洲担任支部书记36年来,不光学无止境、干无止境,为民服务更无止境,在重重的困难之中义无反顾的担负起带领群众致富的重任。我所要学习和继承的就是这种义无反顾、义不容辞的精神。

作为大学生村官,调整心态,摆正位置,让自己真正融入农村,先当好百姓,再当好公仆。村官面对最多的是具体矛盾,要解决的也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要练就解决这些问题的本领,就要知群众的酸甜苦辣,要解群众的喜怒哀乐,要想群众的冷暖温饱,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谨记为民服务的宗旨,为群众办事耐心细心,不厌其烦,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全程代理”。百姓是水,我们是舟,只有水丰盈、平稳,才能乘风破浪扬帆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村干部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4月13日,我办的全体班子成员,一早就乘车到马迹塘镇的九岗山村进行民情调查。

八点过几分,我们就到达了九岗山村与村干部会合。顿时,天开始下雨,在支书的带领下,我们脚踩着满是泥泞的山路,冒雨前行,走访了全村的近百户农家,听取了群众的反映、意见和建议,同时对该村的重点困难户进行了走访。

通过走访,让我们真正感受了生活在农村最低层的农民的清贫和困苦。他们的现状需要改变,他们的贫寒需要温暖,他们的心里喝望关怀。我是带着一颗沉重的心走访完这些特困户的,他们的可怜,他们的无奈,他们充满救助的眼神……,至今都留在我的记忆里。

九岗山村金筑二组的杨树春,四十零岁,之前是一个当地小有名气的泥水匠,家境还算可以。好汉只怕病来魔,一场重病,让他这个家彻底垮了。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相继失学,到外面打工自谋生路去了,积蓄多年准备建房的近十万元存款,也因病早已花光,现在已是债务累累,年近八十的母亲也是有病在身,就他四十零岁的体弱小巧的妻子承担着这个家庭的全部责任,家里可说是一贫如洗。

我们来到他家,给了他慰问金,并说明:这次大走访民情调研活动是县委、县政府响应党中央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号召,访贫、问苦、抓落实,搞民情调查,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心人民疾苦……这时坐在椅子上的杨树春很吃力地试图想站起来感谢我们,可他的腿己经基本瘫痪,站不起来了,顿时,他哭了。他告诉我们,他病了近六年了,这些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政策的优越,他早就没在这世上了。每年县、镇、村三级把他作为重点困难户照顾,不论是平常还是过年,民政的救济、政府的慰问、社会的捐助,他都享受了。他说他虽困难、贫穷,可他却感受到了党的政策的优越与温暖……。

最后,我们离开他家的时候,杨树春硬要他的家人,将一个山间挖的竹笋送给我们,当我们拒绝时,老杨再次流泪了,他说他虽是一个瘫痪了的废人,但他内心里感到了我们是他的亲人,如果我们不收下他的心意,他很难受……看着他种充满救助与无奈的眼神,我怕拒绝会伤了他的自尊,只好连同他的情意一同收下,捧在手里沉甸甸的。我知道,我接过的不只是竹笋,是信赖,是希望,是一份充满着血肉情谊的责任。

我听了他心存感激的话,接过他情重如山的竹笋,我也让他感动了。我想我们的群众是如此的朴实,他们虽在生活的最低层,常伴他们的是清苦、贫寒,可他们知道感恩戴德,他们对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是那样的坚信,那么充满寄望。这样使我更感到作为人民的公朴责任重大,我们的责任与任务,不只是去看望与救济他们,更多的应该是如何关心人民疾苦,带领人民群众改变现状,脱贫致富奔小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党员三进三帮民情日记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在双沟镇镇区绿城名都小区,我们(县委统战部)来到了村民老赵的家里,老赵的妻子给介绍说,原来住在老屋子里,没有什么外债,开销也小,如今住进了小区,居住环境好了,生活更方便了,但是开销也变的更大了。家中两个男孩,大的刚初中毕业,尚未就业,小的才7岁,还要花钱上学,老公在外照顾家也不方便,生活步入了困境。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能帮他家孩子找个工作,能有一份收入补贴家用。镇里县里在春节期间举办了“春风行动”就业招聘会,送就业岗位,办技能培训班。如今他家的孩子学得一技之长,在某饭店做厨师,扛起了家里的担子。

农民进城,不能只是简单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不能只是从平房住上了楼房。当土地流转,当村民不再依附于土地,如何实现进城村民的充分就业?成为摆在我们政府面前,摆在我们“三进三帮”工作组面前一份实实在在的问卷,我们要把这份问卷做好,让有需求的人都能实现就业,让有想法的人都能得到技能培训能力提升,鼓励有条件的人自主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只有这样才是实现精准扶贫的良策,才是“三进三帮”的要求所在,才能让老百姓满意。

心若在,梦就在。希望在未来,乐业才能安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甘肃省精准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7月4日———7月10日 兰州

由于要参加第二十一届兰洽会,不能驻村了。根据驻村工作队请销假制度,队长必须向镇党委书记请假。履行请假手续之后,和招商局刘局长商谈,暂由继军局长替我驻村工作。

虽然这几天在兰工作,但心一直牵挂着核桃峪村,一直想着我的驻村帮扶工作,想着我发动社会力量开展扶贫工作的事情。

自消息发出去后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甚至有点后悔了。因为有人在认为为学校或者学生改变办学条件是政府部门的事情,不应该我们去做。还有人在不断的怀疑我,认为我是微信骗子。我一时感到很纠结,不知道删还是不删朋友圈的消息。7月4日0:53,师范同学毛亚敏表示要给我捐24个全新的腰鼓,下午3点多,江苏扬州栾五福捐款200元!对于这两笔捐赠,我计划给孩子们买20根跳绳,给孩子们大课间活动排花样跳绳,用腰鼓给孩子们排舞蹈,教孩子打腰鼓。我把我的计划公布在微信圈,立刻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认为这是爱心延续,或许就是这个小计划感动到大家了,迅速掀起了捐赠高潮。当善款累计到4000多元的时候,我在网上查了学生桌椅的价格,我坚定了给孩子们换桌椅的信心!我公布了桌椅价格,马上有人响应并行动起来……我把我的微信圈面向所有人公开,开始加任何请求加我的好友,我对所有人亮明我的身份,职业,名字,电话,微信号……每个人都在询问我,我不停的回答各种问题……

很快我募集了12170元,我感觉还会有人捐赠,我有点担心,害怕我控制不了局面。马上把事情的原委向镇党委魏书记汇报,魏书记肯定的说这是好事,教育扶贫也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魏书记说和募集多少钱没有关系,主要是思路好,方法好,是扶贫工作的一个创新!这下更坚定了我的信心,我暗自下定决心,我一定要探讨、摸索更多、更有效、更具操作性的扶贫工作方法!相信我,一定可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群众路线教育民情日记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2014年1月29日 腊月二十九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大雾弥漫。我准备到**村三组**老人家去看看,**老人今天81岁,是**村“空巢老人”,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在深圳务工,今年过年不能回家。

下午一点左右,我来到**老人家,老人正在做中饭,锅里正煮着一锅豆腐鱼汤。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在大过年的时节里,未免显得冷清。老人视力已经退化,见有人进来,眯着眼睛看得吃力,但是仍然一眼就认出了我,我紧紧地握住了老人颤巍巍的手说,“徐大伯,听说您的两个儿子过年不能回家,所以专程来看看您,看过年还有什么需要没有?”说完,我将500元钱、一袋粮、一壶油、10斤肉等过年物资送到徐大伯的手中。

徐大伯说:“两个儿子虽然都不能回,但都提前跟我说了,也寄回了我过年需要用的钱。各级党员干部也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人。前天村书记徐家国给我送来200元钱和新棉被,还问我有什么困难。今天是腊月二十九,郭书记你还到我家来,真是让我感动。可以说,尽管儿子没回,但我的心情很愉快。”我指着老人房间里墙上的照片“这就是你的儿子儿媳吗,想他们吗?”老人说:“想,当然想了,但我也能理解,都是工作需要,只要他们干好本职工作,也是为祖国作了贡献呀。你郭书记不也是没有回家,今天还到我这个老人家里来看我吗?我能理解!”话是这样说,但我仍然看出了老人脸上露出的思念之意。我说:“老人家,其实党和政府就是你最亲的人,有什么难事就找党委政府!”老人听后连连点头。闲聊之余,我用手机跟**老人的大儿子徐亮取得了联系,向他介绍了**今年来发展的成就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希望他能返乡创业,参与家乡的经济建设。徐亮当场应允。

回来的路上,我陷入了沉思:农村现在像**这样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加快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刻不容缓。我们洗马镇“幸福福利院”正在抓紧建设,在实施五保集中供养的同时,可以多吸收一些“空巢老人”入住,让老人们安度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乡镇干部民情日记

全文共 1308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下来一场雪,今天早上天已放晴,大地白茫茫一片,正可谓瑞雪兆丰年。

今天是我们第二小组要去下基层、访民情的第四家企业。

上午8时30分,我们从办公室出发,乘车前往位于城南新区的一家民营企业——柴达木羊绒有限公司。

9时整,我们到达了企业。公司副总王明矾、办公室主任张唯义以及西宁市区、园区工会委员会的负责同志早已等候在公司大院。公司领导引导我们先去了公司二楼会议室,听我们简要说明了来意,公司负责人对活动安排情况也作了说明。随后我们来到羊绒几个梳理车间和拣毛、洗毛车间实地察看,并特意去羊绒化验室参观了一些精密仪器设备和化验员的工作。

9时30分,我们穿上工作服,来到第三梳理车间,和职工一起干起了活。据介绍,梳理车间的主要任务是将分拣、洗好的羊绒经过开松、平疏程序,送入四个分梳环节,最终形成绒产品。相当于毛纺车间的毛条产品,将中间产品销往鄂尔多斯、上海等地,再进行新的工序上的生产加工。

这个车间的职工大多是来自本地总寨的农村青年妇女,她们在公司工作有的一年左右,有的已经三年多了,都已经成为了这个车间的骨干挡车工。

我主动到一位女工身边,与她一起干起了活。这儿从原料输入到最终疏出羊绒全是机器自动输送的,活也比较简单,将待梳理的羊绒摊匀、输入分梳机器,并将第一道程序中的下脚料加入分梳中,最终形成需要的羊绒产品。

这台机器属于长车,需要工人看着。一会儿填绒,一会儿摊绒,工人师傅十分繁忙。我也帮助填绒,一边协助摊绒,尽量找机会与她们交谈。她们是刚进公司不足两年的职工。公司实行的是产量工资,每人每天大约能完成100公斤左右,熟练一点的能达到140公斤。每月工资1800元上下,实行8小时三班倒,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公司食堂为员工提供午餐,质量不错,公司还为职工每餐补助3元伙食费。此外,公司为职工提供了公寓、食堂、澡堂等,节假日能发给一些礼品盒过节费。由于大都是附近农村来的,大家对目前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劳动定额、劳动保护、劳动时间基本满意。我们再三问她们还有什么诉求和想法时,都说没有。

我们大约干了近2个小时。尽管工作强度不大,但累得满头大汗。由于羊绒生产加工需要较高的温度和空气湿度,车间温度高,湿度大,身体很不舒服。加上空气中的扬尘颗粒物,鼻腔气管还是很不舒服。我想这种环境对职工的健康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时针指向11时30分,我们结束短暂的劳动,按计划慰问了3户困难职工,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

中午,我在职工食堂和职工一起排队打饭。饭菜不错,有辣子炒肉、豆芽炒粉条和炒洋葱,主食有米饭、馒头。我和几位女职工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了解了一些情况。

下午13:30分,召开了职工代表座谈会。14名来自第三梳理车间的职工参加了座谈。有的职工提出,职工活动特别是文体娱乐活动太少,应该更加丰富,建议“五一”节搞一次活动;有职工提出,每年的“十一”国庆节应发过节费;希望公司在车间设立一间更衣室,方便职工上下班更换衣服;节假日公司一旦放假,职工就没有工资,建议照常发放。我想,这些来自农村的农民工、特别是女性农民工,能够提出这些诉求实属不易。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从农村到工厂,容易满足,加之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更多地去思考自己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干部三进三帮民情日记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年关将至,宿迁移动公司总经理徐洪清一行来到挂钩帮扶的仓集镇夏洼村,慰问看望贫困农户,把脚印留在乡村地头,把暖心留在农民心中。

“谢谢你们,还给俺家送来了大米和油,谢谢,谢谢……”村民夏学会激动的握着徐洪清总经理的手连声道谢,数次哽咽。夏学会体弱多病,徐总非常关心,专门安排带他到医院检查买药治疗,如何不感动。而这只是宿迁移动公司开展“三进三帮”工作的一个缩影。

勤走访。自“三进三帮”工作开展以来,公司坚持从长远着眼、从细节入手,深入每个贫困农户家中走访,嘘寒问暖,了解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鼓励积极面对生活。截至目前,宿迁移动共走访农户176户,排查问题数23个,即知即帮问题11个。

帮就业。趁春节期间群众返乡时机,公司及时开展“春风行动”,将招聘信息、政策汇编打印成册,在走村串户中将材料送至农户手中,同时认真为他们解读政策内容。对于缺乏收入来源、有创业需求的农户、尽可能地为他们量体裁衣,提供就业、创业帮助,增加他们的“造血”功能。送年货。为了让贫困农户过一个喜乐祥和的春节,公司领导和员工携带过节的红包和年货,登门拜访向帮扶对象拜早年、送温暖。虽然天气寒冷,却无法冻结流淌在村民心中的阵阵暖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扶贫驻村民情日记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徐道明口中的苏书记,是去年5月被派驻沙湾镇安村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苏仁华,驻村后,为尽快掌握全村基本情况,他利用一周时间走遍了村里的11个村民组。在大坡村民组,他看到一条通组公路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只能通摩托车。村民徐道明想发展养猪,但饲料运不进来,贩运生猪困难,发展养猪未能如愿。像徐道明这样欲发展养殖业的村民不在少数。修路,成了村民们的普遍愿望。

要致富,先修路。苏仁华同村两委商量,决定为徐明道所在的大坡村民组扩宽通组公路。他走东家、串西家,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同村民一起研讨磋商。一个月时间,整合“一事一议”专项资金25万元,由村民出让土地并投工投劳,扩宽全长1164米的同组公路。路通了,徐明道实现了多年发展养猪奔富路的愿望。

为解决村民不懂种养殖技术这一普遍性问题,从遵义师范学院毕业的苏仁华,经他牵头,安村村同遵义师范学院科技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该村种养殖业进行供销一体化培训,并就种养殖业技术进行专项指导。现今,徐明道的生猪养殖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以后养猪再也不用担心技术问题了。”说起今后打算徐明道信心满满。

村民蹇书贵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葱大户。去年6月,一场大火几乎烧光了他全部家产,由于缺乏资金,让一心想扩大葱种植规模的蹇书贵问题难解。苏仁华得知后,帮他以1亩700元年租金流转村民土地160亩,同当地工商部门联系,帮他申办遵义市建绿发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如今,蹇书贵种植的160亩葱,月收入2万元m带领村民致富是苏仁华驻村工作的主要任务。他为安村村申报了1000亩保供蔬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积极协调团区委和镇团委对村里4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补助;对接北京智通科技有限公司,集资3000多元,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老党员、贫困户、高考学子等11户家庭进行帮扶;并为两户贫困户争取“母亲邮包”。对村里仅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2户83人,让其年底如期脱贫,苏仁华对此信心满满。

在他办公桌上,民情日记里满满记载着他驻村以来的一件件大小事。“我也是农村人,能为村民多做一点算一点。”苏仁华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脱贫下乡民情日记

全文共 1136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6日星期三 天晴

入乡驻村已到第三天了。今天我们按照乡上的安排,去xx村下边的陶家村观摩学习秋季双垄全膜覆盖技术。因为那里有个种植老板承包了千亩撂荒土地,准备在明年开春时种植马铃薯。正好这些天他在组织劳力开展秋季覆膜。和我们一同前往的还有乡政府梅乡长和县新闻中心的小钟记者。

走出乡政府大门往县城方向走了一公里多,车辆拐弯跨过米拉沟走上了一段崎岖的山路。路面不宽,斜跨在陡峭的山坡上,坑坑洼洼十分难行,从车窗望右望去,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随行的钟记者吓得的眼睛都不敢睁。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到达了洋芋老板的“大本营”。其实那是个窑洞,因为那是在土崖上挖出一个深坑,然后在上面搭些木棒,上面盖些草和土,就成了简易的房屋洞。我们下车时,窑洞门前支着一口大锅,听洋芋老板说锅里是在煮洋芋。车辆无法继续前行,我们稍稍休息后,跟随洋芋刘老板徒步向山上行走。山路曲曲弯弯,比较难走。不过政府梅乡长似乎走惯了山路,走得很轻松。对于这点山路,我也很轻松,一直快步走在大家的前面。约莫走了40来分钟,我们终于走到了山顶。向下望去,刘老板所承包的大部分耕地已翻耕并进行了秋季覆膜,白茫茫的一片连一片,好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池塘。从山梁继续前行一公里左右时,一大帮农民群众正在田里用机械覆膜。我们来到田边,和农民们一阵寒暄后,一个个都拿起铁锨,和田里的老农们一齐跟随覆膜机开展覆膜。以前没见过覆膜机,开展覆膜一直是用起垄机起垄,用手工覆膜。现在的覆膜机十分灵活,除在地头需要对地膜压土外,起垄、撒肥都是自动化。梅乡长和我们驻村帮扶组工作人员一齐从老农门手中接过铁锨,一前一后地跟在覆膜机后边往铺好的地膜上压土。压土的技术不难,每隔一米左右压上一道土,害怕刮风后地膜被卷走。在和老乡们说说笑笑的干了20来分钟后,没有劳作习惯的我们似乎有点累了,一个个气喘吁吁。随行的记者不断地抓拍我们劳作的照片,但是大家都似乎有点难为情,也许是认为有点做作吧。对于我个人而言,这点劳动真的算不了什么。因为我从小在家帮助家人下田劳动,这么一点劳动真是小菜一碟。

道别田里劳作的乡亲们后,我们下山。比起上山,下山较为轻松。可是对我们随行的小钟记者来讲,这一上一下的徒步行走已够受了。到山下刘老板的大本营时,门前大锅里的洋芋已香气扑鼻。揭开锅盖,一个个又大又圆的洋芋绽的开了花。大家乐呵呵地大吃起来。味道真的很香,以前不怎么爱吃煮洋芋的我,今天却一连吃了三个。吃过洋芋,我们开始坐车返回。可能是累了,大家都不怎么说话。望着窗外的大山,我在想近年来干群关系疏远甚至恶化,与我们的广大干部不能很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很大的关系。这次选派干部开展的入乡驻村活动如果能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将对改善干群关系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