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议论文写作教学课堂实录【经典20篇】

逆境出人才,只有经历了逆境的磨炼,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坚强。这里开学吧给你们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议论文写作教学课堂实录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6047

作文

226

探险议论文写作素材:有关探险的名人名言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1、只有在探险中,一个人才成功地认识自己,找到了自己。——AndreGide

2、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

3、有探险才有希望。——[古罗马]塔西佗:《历史》

4、勇士面前无险路。——英国

5、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者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志。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林语堂

6、危险面前测勇气。——欧洲

7、世界是用来探险的,规矩是用来违背的,手洗干净是用来再弄脏的。——蔡康永。

8、诗人的创造,哲学家的辩证,探险家的技艺这就是组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材料。——季米里亚捷夫

9、生命是一种探险,那些柔弱的小茎能在风中成长,我又何必在急长长的风季。——佚名

10、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重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汪国真

11、人生的精彩在于探险。——霍金

12、能勇士面前无险路。——英国

13、探险的步骤通常会有成功的结局。——[波兰]显克微支:《你往何处去》

14、探险常常带来乐趣。——[英国]培根:《随笔集·论爱情》

15、读书是至乐的事,杜威说,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法郎士也已说过,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见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杜威《读书的艺术》

16、当你第一次背起背包踏上远方的路,就永远都不会停下来!——佚名

17、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徐霞客

18、“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重视教学预设把握课堂生成优秀作文

全文共 1809 字

+ 加入清单

生成是指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是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被重视,是一种灌输学习;如果有了预设,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就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学生的主体性被重视;如果在预设生成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非预设的生成,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在主动思考,这样能让我们的教学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的智慧。

一、开发生成资源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课堂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的相互作用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目标。在课堂上生成的目标是着眼于其自身内在需求,这样的目标更具诱惑力。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年、月、日”时,教师教完例2 :“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准备探索下个环节,就听到一位学生大声说:“为什么有闰年和平年之分?为什么会四年一闰?”教师开发并利用这一生成的资源,在黑板上画出了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演示、说明,地球在绕太阳转的同时,自己还不停地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就定为一天;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所需的时间是一月,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是一年。并带学生研究了为何公历规定有平年闰年之分,结合地球绕太阳公转研究了为何有“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些较深奥的知识。

本来这个问题不属于本学科的知识,不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但这正是学生在课堂动态生成的目标,教师没有搪塞过去,而是及时地调整教学目标,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虽然预设的教案搁浅了,但顺应了他们的需求,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素质,使学科之间进行了有机整合。

二、留足生成时间

生成需要时间,时间是生成的必要条件。老师在学习活动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要因为和老师的表达有分歧时,怕浪费时间,要让学生充分地活动,从活动中去寻找答案,去理解、去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在知识的发生、拓宽、应用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课堂上,教师不是选择逃避或强制学生同意大家的看法,而是给足时间,让学生再次进行摸球活动,以事实为依据。第二次实验,收获的不只是那个倔强的孩子,每个同学各有所得,他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会更全面,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也会更合理。通过教师的引领,使课堂中生成了有价值的信息。

三、加强生成指导

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也是教学的生成资源。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学习中出错的过程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尝试和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及时抓住这一宝贵的时机,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生成的有效资源。

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在看图简单认识几分之一后,教师发给了每位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要求学生折出这张纸的 ,并涂上颜色。“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成果贴在黑板上展示。”教师语音一停,很多学生都高兴地把自己的杰作往黑板的高处贴去,但只有一位学生出乎教师的预料,把自己折的 也贴到了黑板上,这时,教室里哄堂大笑,并传来了“不是”的叫喊声。此刻,老师和蔼可亲地走到折错的同学身边说: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折的吗?“我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就折出了 ,老师我折错了。”这位同学的声音很轻。老师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接着教师说:你知道自己折了一个 ,说明你听懂了今天的课。教师一边指着黑板上折出的 ,一边说,大家看看黑板,怎样在 的基础上修改一下得出这张纸的 呢?

教师的层层呵护,教师的谆谆指导,一次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把“错误”留给学生,促使他们的反思,使他们的思维更趋向严谨与科学,把问题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究中不断修正,妙解在对话中逐渐生成,使他们找到了“找与一个分数相等的许多分数”的规律。

总之,动态的课堂不仅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传递信息的场所,更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画面。教师胸中要时刻装着学生,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让有形的预设在无形的动态教学中生成。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捕捉学生的灵感火花,使学生的潜能得以绽放,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场所,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重视教学预设把握课堂生成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的理想作文教学实录

全文共 1711 字

+ 加入清单

师:同学们能说出一些关于理想的名言名句吗?

生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生2:美好的生活不花代价是得不到的。(斯大林)

生3: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

师:你从袁隆平的梦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人们都有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和蓝图

师:对,人们都需要理想,那么什么是理想呢?

生:理想是人们对自己未来的蓝图和设想,对自己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和憧憬。

师:回答得很好。

师:请问你的理想是什么?

生1: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宇航员。

生2: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生3: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电脑设计师。

……

师:看来大家都有很远大的理想,希望大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师:冯婷婷先后有哪些理想?

生:教师——作家——护士——警察——经理——记者

师:为什么冯婷婷会有这些变化呢?(讨论回答)

生1: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对理想的认识会不断加深。

生2:理想也随知识、年龄、环境而不断得到调整。

师: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人生是丰富多彩的,理想是五彩缤纷的。

师:鲁迅三易其志的经历说明了什么?(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

生1:理想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生2:个人理想的确立,应从祖国的需要出发

……

师:回答得很精彩。是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以及对理想的认识不断加深,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理想源于观察,个人理想的确立,应从祖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只有不断奋斗的、坚强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师:从达尔文和周恩来的事迹中你得出了哪些结论?

生1:理想对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生2:不同的理想造就不同的人生。

师:理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理想能激励我们前进。

师:以上两个观点你赞同哪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赞成第一种观点,因为有了理想才有奋斗的方向。

生2:我也赞成第一种观点,因为没有理想生活就没有动力。

……

师:读了马加爵事迹的材料,你有何感想?

生:如果人生失去了理想,就失去了追求目标,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我们应该树立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们的远大而崇高的理想。

师:从上面的故事中,你怎样帮助“理想”回答他们呢?

生1:拥有我的人,不会随便随时抛弃我。

生2:拥有我的人,需要通过克服困难,努力奋斗,坚持不懈,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把我变成现实。

师:是的,拥有理想,还需要我们有实现理想的方法。要实现理想,我们就要努力拼搏,积极进取,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

师:(结束语)同学们,理想是我们前进的指路明灯,是我们人生的灯塔。诗人冰心曾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出现时的明艳,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撒遍了牺牲的细雨。”愿我们大家都记住这句话,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三、教学反思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现在很多青少年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帮助青少年树立理想十分重要,本节课的设计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的。本节课的设计中贯穿学生主体的自主活动,需要学生投入情感与理性思辨。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所付出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以及所作出的探索、思考创意等,深入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学设计立足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去体验教者的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去掌握知识,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认识。

通过这堂课课堂教学来看,学生对什么是理想以及理想是变化的这两个知识都容易理解。对理想与幻想、空想的区别掌握得还不够好,好像似懂非懂,如果在讲这一知识时教师或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加以说明可能效果会好一些。比如说举个人有理想、有热情但没有好的方法,从而使理想变成空想的事例,或者举面对困难,意志薄弱、不愿继续奋斗,从而使理想变成幻想的事例。对理想的实现这一知识,学生从理论上明确了需要努力拼搏,积极进取,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但是否能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也就因人的意志力品质而定了。

总之,我认为本节课从学生积极性,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等方面看应该不失为一堂成功的课。最关键的还要在生活中引导学生真正树立理想,并把这节课所涉及到的有关理想的理论知识贯穿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和他人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考议论文写作之切题、析理与有序

全文共 2328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高考写作越来越关注思维与表达,而且越来越聚焦于理性的思辨与表达功能的具体实现,这既是对写作测试认识的进步,也是高考命题理性的回归。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考议论文写作之切题、析理与有序,欢迎阅读。

所谓“理性回归”,不外乎两点,一是合目的性,二是合规律性。高考写作,当然要服从于考试选拔人才目的;测试的是写作,也必须遵循写作的规律。而议论文的写作是一种认知活动,它关涉思维与实践; 所以说,高考议论文的写作本质上是一场出题者基于选拔人才的目的,在规定时间内,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游戏。基于这样的认知,我认为,要很好的应对高考议论文的写作,就要做到切题、析理和有序。所谓切题,就是要符合作文题的意旨。一篇不切题的高考作文,即使文采斐然,思维清晰也是徒然。所谓析理,就是分析说理的过程要有分寸,所谓有序,就是一以贯之的表达。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高考作文一般不在是否切题上为难考生,而把主要考查的重点放在理性思辨和一以贯之的表达上。下面以“玫瑰花与卷心菜”为例,具体谈谈何为议论文的切题、析理与有序。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伊甸园里,一颗大树对一朵玫瑰说:“你虽然很漂亮,却没什么用。要想活得有意义,光有美丽的外表是不行的。”于是这朵玫瑰找到上帝说:“请您把我变得有用一些。”上帝同意了。从此以后,世界上有了第一颗卷心菜。

【解题】

抓主体,概括情节

伊甸园里,拥有美丽外表和独特芬芳的玫瑰,在大树的一番“外貌无用论”的建议下,便祈求上帝赋予自己有价值的人生,于是变成了一颗“实用”的卷心菜。

抓主体,概括情节

伊甸园里,拥有美丽外表和独特芬芳的玫瑰,在大树的一番“外貌无用论”的建议下,便祈求上帝赋予自己有价值的人生,于是变成了一颗“实用”的卷心菜。

【析理】

你如何看待玫瑰的这番人生选择?

正向赞同:

玫瑰花勇于追求价值人生的初衷

玫瑰花敢于抛却浮华外表的勇气

反向质疑

玫瑰追求实用却失去自我(追求实用要以“真”为前提)

外表的美丽同样价值非凡

上天自有巧安排,万物存在皆有其价值,因为价值决定存在的意义。每一个生命都会顺应自然拥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与生活轨迹,正如玫瑰的芳香,是恋人心里的浪漫,是点缀生活的赏心悦目,正如卷心菜的美味是实实在在的果腹之用。

结论:

真正的美,不在于对事功的汲汲营营,更不在于为了别人眼中所谓的意义而失去真实的自我,而在于在接纳自我真实的前提下对丰盛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毕竟,没有真,何来美?没有美,我们又要“意义”干什么呢?

在追求生命价值的路上,我们不能因要变得务实而否认一切形式的虚无之美,也不能因实用主义的价值而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唯如此,方可驾驭形式与实用的翅膀,翱翔于生命价值的苍穹。毕竟,真正的实用,是以真善为前提的。没有真善为信仰的实用主义,只是清寂的旧代朝服,表面看去精美绝伦,可稍一触碰便尘埃满地。毕竟,在真善与实用相遇的地方,便是实用主义的边界,便是实实在在的价值人生。

由果探因

玫瑰花为什么会变成一颗卷心菜?

外界价值的指引

玫瑰对自我价值的不自知

结论:盲目迷信外界的评价是断不可取的。面对外界不同的言论和价值观,惟有听之而不任之,勇敢地秉持自我省察和定位,才不至于在他人价值的光圈里迷失自我,才能“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两个真理走到一起。一个来自里面,一个来自外面。在他们相遇的地方,你就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有序】

愿每一朵玫瑰都被温柔以待

穆罕默德说:“如果你有两块面包,请用其中一块换一朵水仙花。”而我要说,如果我们有两颗卷心菜,请用其中一颗换一朵玫瑰。因为生活的意义除了面包、卷心菜的实用,还有水仙花、玫瑰花的美好。但凡美好,定有其意义。所以,我想,当美好的玫瑰花变成实用的卷心菜,这是玫瑰的悲哀,亦是上帝的悲哀。

人们常言实用,于是唯“物”主义的大旗倒向我们,务实主义的时代冉冉升起。务实,当然好,然过分务实,便是功利,便是不美。

当代新生写手郭敬明放言拍电影就是商业行为,目的就是捞金,而其作品的粗制滥造和赤裸拜金的价值追求却再一次拷问国人的灵魂底线。因此,过分务实会破坏事物的美感:目的是达到了,但其形式的丑陋和价值的扭曲却毫无意义。

然而,这并不是说卷心菜和郭敬明的实用没有意义,我只是为玫瑰感到可惜。她自是人间一株芳华,妖冶生长,姹紫嫣红,本身就有无穷的美和无穷的意义;然而她被“意义”二字所裹挟,抛弃独有之美,成为功利主义的牺牲品,虽开创“卷心菜”的新时代,却也沦为可悲的行尸走肉般的异己存在。

那么何为美?美的意义,不在于对事功的汲汲营营,更不在于为了别人眼中所谓的意义而失去真实的自我,而在于在接纳自我真实的前提下对丰盛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毕竟,没有真,何来美?没有美,我们又要“意义”干什么呢?

如木心所言:“美学是我的流亡。”庄子的内心宁做曳尾于涂的王八,也鄙视展翅万里的鲲鹏,何也?这恰恰是因为真实的庄子人生选择便是对丰盛精神的追求。这样的庄子,虽然有人质疑其生命的虚无,然而在我看来,这正是庄子的美,这正是庄子的可爱之处。倒是儒家的功利心态应该值得我们反思。先秦中国哲学达到巅峰后三千年的文化空白,与儒学中过分的务实不无关系。

尼采说:“任何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而我要说:任何一个对美的唾弃,都沦为“意义”的奴隶。但凡有点所谓虚无的“美”,就将其定义为“没什么用”,就想当然地认为“美”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便是兽的习性,那便是缺少人类高贵的审美灵魂。

所以,相比起卷心菜的果腹之用,我更希望用玫瑰花丰富生命的灵魂,举着穆圣的水仙问问苍茫大地:孰言美即无用?只愿不负芳华!愿每一朵玫瑰都被温柔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反思三:九年级英语写作教学反思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我校九年级学生,有80%完全不会写作文,即除了“My name is XXX.”“I will. do,” 一个正确的句子都写不出来,剩下的5%也在以下方面存在一些常见的错误:

1、没有理解英语的基本句子成分是“主语”+“谓语”

学生经常出现主语跟谓语不一致,包括句子的谓语用得不恰当,谓语用词跟主语不搭配,一个句子没有主语,或多个句子杂在一起。

比如:学生想说“我母亲总是不让我看电视”,写出来的是“my mother always not be allowed I watch TV.”根本就是直接从汉语逐字翻译成英文的。

出现这样的问题,显然是由于句子的基本结构没有弄清楚。看来在今后教学中还要继续强调,并配合造例句练习。

2、动词短语搭配不准确

比如:“I’m not allowed watch TV.”正确的短语“被允许做某事”应该是“be allowed to do…”。

3、丛句语序和连接词问题

很不理解,为什么强调了那么多次,学生在写作文时,丛句语序还会写错?后者连接词和引导词也老师出错。对于连接词,我在讲的时候也感觉到学生没有理解。我讲解的方法就是把课文里面的丛句拿出来分析其语序和联系词,然后再讲相关语法点,最后举例子让学生造句。语序问题,我还会在将来碰到一次强调一次,相信会有效果。但是联系词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让孩子听懂了。

比如:“I don’t know that what should I do”“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should I do?”正确的句子应该是“I don’t know what I should do.”“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at I should do?”.

以上这些问题让我对如何增强学生作文表达能力有了一个不全面的思考。我觉得,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必须从七年级入手(小学重点在听说,只需知道what 和 how,不需求甚解;到中学阶段就必须知道why了)。

4、句子使用的句型单一

例如;在一次模拟考试当中英语的考试题目就是如果我当选了班长我会怎么做,做哪些事情,九年级五班的英语课代表张雅就一直用一个句型来写“I will do”,虽然全文当中没有一个错误,但因为句型单一所以值得8分,因此在老师教课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给学生讲 作文序加以变换句型且需对语句加以润色。

针对以上问题我以后在讲课文和精读篇阅读理解试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利用课文逐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英文句子的基本结构,即“主语+谓语”;

2、要求学生把有用的动词短语、名词短语以及插入语记牢记清楚。

3、每单元的语言目标,一定要理解并记忆。

4、是学生学会句子的变换使用,有必要时做些句型转换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第二:文章要运用议论文常见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写高考作文,和过去写八股文一样,一定要讲究方法,按照议论文固有的写作方法谋篇布局,不能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你是高兴了,你想过老师怎么判卷吗!平常要磨练一套议论文的常规的布局方法,考试就依葫芦画瓢。

第三:写来写去必须要“立德树人” 3: Write it to write "Lide Shi"

考题千千万万,其实就一个“德”?如何立德?而我们的回答,无非就是爱自己、爱亲人、爱社会、爱国家、爱我党,步步递进,层层向上,不管你怎么写,记住一点,落脚点一定是“高大上”,把自己和自己的思想,往圣人上写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议论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1引——从材料中引出论题或论点

或开门见山,或边联系实际边叙述感受,或述读材料,或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提出论题或论点。需要注意的是,“引”的语言要精练,概括力要强, 80字左右为宜,否则,会让人觉得拖泥带水,不简洁。“论题或论点”从材料中“引”出,是一种高层次的紧扣“材料”。

简言之,开头要概述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

2议——分析议论材料

通过分析议论,可以挖掘材料的内涵,强调论题或论点。这一部分可以弥补引出论点时因过于概括而造成内容上的突兀、断层等方面的不足。

简言之,详细论述中心论点想要表达的内容

3联——联想议论

“引”“议”之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演绎社会生活,透视社会生活的过程,是理论作用于实践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进行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进行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主体,要求思路开阔,语言概括,重点突出。正反结合。需要注意的是,由“议”到“联”,过渡要自然、贴切。

围绕自己的中心论点提出不少于三个的分论点,并以论据加以分析论证

4辨——辨析辩证

这是行文思路严密的补笔。通常这一部分不是行文的重点,文字不宜多,可以用“当然”“固然”等词语来畅通行文。

这可使自己的论证更严谨全面

5结——给文章下结论

通常要紧扣“材料”照应开头:开头提论点,结尾提怎么办;开头提论题,结尾作出结论并简要说明怎么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素材:蚂蚁的分工与合作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小小蚂蚁只因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合作,所以整个家族就拥有了强大的生存力量。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蚂蚁是我们最常见的昆虫之一。在不大的蚂蚁家族中,有着复杂却又严格的分工与合作。蚁后,也叫蚁皇,是一族之主,专管产卵繁殖,一般一群只有一个。雄蚁,专与蚁后交配,交配后即死亡。工蚁,是蚁群中的主要成员,专司觅食、饲养幼蚁、侍候蚁后、搬家清扫等勤杂工作。兵蚁,个头较大,两颚发达,是蚁群中的保卫者,担负着本蚁群的安全,如有外蚁入侵,或争夺食物时,必誓死决斗。蚂蚁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既不多做也不少做,缺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行。蚂蚁家族正是凭借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精神,才能生存下去。

【温馨提示】小小蚂蚁只因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所以整个家族就拥有了强大的生存力量。运用这则材料时,我们不但要点明蚂蚁之间的分工,更要说明蚂蚁分工之中的互相合作。我们还可以进行迁移联想,蚂蚁都懂得合作对于生存的重要性,那么我们人呢?以蚂蚁的这种现象来反观我们的人类社会,进而从中得出自己对“合作”的独到思考。这则材料适用于“分工”、“合作”、“团结”、“阅读自然”等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开放作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全文共 2932 字

+ 加入清单

摘 要: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开放的思想来引导与组织;要向学生的心灵与情感开放,体现真实性;要向学生的生活与经历开放,体现体验性;要向经典与名人开放,体现思考性;要向时代与未来开放,体现时代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有事可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理可言,作文也就不会再是一件难事。

关键词:作文教学;开放课堂;措施

大海之所以辽阔,是因为它容溪流,容小河,也容奔涌的大江大河。作文教学课堂也应像大海一样,容情感、容生活、容心灵,向经典、科学、名人、时代、未来开放,才能使学生写出有深度、广度,有意义的文章来。

一、向心灵与情感开放,体现真实性

作文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让学生学会表达感受、领悟、体验情感。因此,情感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又是作文教学赖以实现的手段。基于此,笔者从来不放过课文的空白处,总是在课文的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渗透人文精神。如,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为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在危难关头船长大义凛然的精神品质,我和学生一起设计了一道课外练习,我称之为"爱的风帆",让学生回家问自己的家长在遇到那样的危险时自己会怎么样,同不同意船长"哪个男人胆敢冲在女人面前,就开枪打死他"的做法。中午来到学校后,学生纷纷汇报了自己的收获,有学生说,自己的爸爸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会这样去做——保护弱小。也有学生说,自己的妈妈愿付出生命代价救自己,救丈夫。这分明是一曲爱的赞歌,父母的爱的赞歌,爱情的赞歌。"假如老师跟你们在一条船上,你们先会救谁?""老师,那我们把逃生的机会让给你。""为什么?"我料想学生肯定回答把机会让给我,原因一定是:因为你是老师,还要教很多学生;或男生会说,因为你是女人……当朱一民(化名)站起来回答了我的问题后,我的心灵被震撼了:"因为您有孩子,有老公,他们需要你的爱和照顾……"

我只觉得自己的眼眶湿润润的,嗓子也被什么东西似乎塞住了,我的学生懂得人间最朴素最真挚的爱,还有什么能超越这份朴素的回答和他们给予我的爱以及他们对爱的理解呢?()以此为契机,一篇篇"为爱逃生"作文呈现在我眼前,学生的作文给了我无限的遐思。

二、向生活与经历开放,体现体验性

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堂呈现出一副死气沉沉的局面:教师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去进行作文指导,作文题材相对固定,不灵活,一学期就八个单元;而且有些作文题材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无话可写。因此,把作文看做是学生生活感受、主观情感的抒发,作文课堂应该向动情的瞬间、精彩的时刻、痛苦的时间全面敞开。当我沉浸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发现从"道士塔"到"笔墨祭"再到"华语情节",每一篇文章的选材、每一个生活的经历在作者的眼里、心里都充满了诗意,都是文化的积淀,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行走在这些文章中,我们仿佛行走在那里的时间、空间、文化、历史之上,而这些看似平淡甚至无意义的材料在作者的妙笔中有了千种风情、万种姿态。面对今天丰富的生活,网络、游戏、电视等丰富的生活资源,学生依旧无话可说,无情可表。究其原因,不是因为生活不美,而是学生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所要做的首先是带领学生从平淡的生活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挖掘它们的情趣和意义,以丰富学生的感知和心灵。同时,还要把采撷生活浪花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观察、感悟、思考。譬如,比赛输了、学习上遇到困难了、满山怒放的山花、调皮的同桌等等,没有不给我们启发的,就看学生会不会把它看成是生活的经历,就是要教给学生从中去感悟生活。

三、向经典与名人开放,体现思考性

听演讲,看文章,最忌讳的就是空洞的说教。每逢节假日,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我们的思念之情多了几份苍凉和浪漫。当《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乐声流进我们的心田时,淡淡的忧伤、恬淡的乐声会净化我们的心灵。

因此,把经典引进作文课堂、引进学生的作文内容里,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作文有了思想、深度和广度,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引用,学会了思考。如,学完课文《最后的辉煌》一文时,诺贝尔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为了世界科学的发展和和平设立了诺贝尔奖,学生被他伟大的人格所震撼。为表达对名人的敬仰,激发学生无私奉献的情感,组织开展"我敬仰你,伟大的人"的作文比赛,就可取得良好成绩。因此,把名人请进课堂并与学生对话,学生不但又多了一份写作的方法,而且在对名人的了解中就形成了人格与品质。

四、向时代与未来开放,体现时代性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时代感的渗透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2001年全国卷的作文题目"诚信"、2002年的全国卷作文题目"心灵的选择"等,都向学生提出了深刻的问题:他人的利益重要,还是自己的利益重要?为了祖国是不是该牺牲个人的利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不是要坚持?面对这些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作文命题距离我们太过遥远。因为我们的学生生活在时代之中,我们又怎么能教我们的学生对所处的时代熟视无睹呢?电脑作为具有时代意义的产物,好多新的语言也是新时代的产物,而新时代新气象、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我们不能和学生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关起时代的大门来造车。例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作文是"看图作文":图上是学生在教师节这天为老师送上自己采摘的野花。这项作文主题很鲜明,但与城里的学生却拉开了距离。因此,按教材编写要求走,城里的学生大多都在编。

现代社会强调公平正义、和谐民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理解作文教学的人文性,就应该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作文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语文教师要在作文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说前人没说过的话,敢于向书本的"定论"提出挑战,敢于对不合时宜的权威解释说"不",敢于坚持独立思考和积极的争论。就是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以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进入学生的作文中,才能真正丰厚学生的人文内涵。因而,让"宽容、理解、自信、乐观"等主题进入作文课堂,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能面对社会的人。那么在学校,要训练学生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很好地调控自己。这样看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善良、学会心存感激、学会善待他人、学会鼓励自己、学会面对失败等,都是语文教师所应该关注的重大问题。同时,作文教学还要面向未来。想象作文实际上就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作文训练。学生如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就不会有创造力。因此,让学生在作文课堂把理想放飞太空、把时光隧道提前、把未来生活规划,都是有趣的事情,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对此,语文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敢于幻想,敢于大胆一些,敢于不切实际一些。

总之,作文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真实思想的表达、观点看法的书写,教师必须以开放的思想来引导、组织:向学生的心灵与情感开放,体现真实性;向学生的生活与经历开放,体现体验性;向经典与名人开放,体现思考性;向时代与未来开放,体现时代性。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引进汩汩不断的活水,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有事可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理可言。在学生做到有事可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理可言之时,作文就不会再是一件难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课堂实录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师:同学们能说出一些关于梦想的名言名句吗?

生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生2:美好的生活不花代价是得不到的。(斯大林)

生3: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

师:你从袁隆平的梦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人们都有对自己未来的设想和蓝图

师:对,人们都需要梦想,那么什么是梦想呢?

生:梦想是人们对自己未来的蓝图和设想,对自己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和憧憬。

师:回答得很好。

师:请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生1: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宇航员。

生2: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生3: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电脑设计师。

……

师:看来大家都有很远大的梦想,希望大家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师:冯婷婷先后有哪些梦想?

生:教师——作家——护士——警察——经理——记者

师:为什么冯婷婷会有这些变化呢?(讨论回答)

生1: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对梦想的认识会不断加深。

生2:梦想也随知识、年龄、环境而不断得到调整。

师:两位同学回答得很好,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梦想是五彩缤纷的。

师:鲁迅三易其志的经历说明了什么?(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

生1:梦想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生2:个人梦想的确立,应从祖国的需要出发

……

师:回答得很精彩。是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以及对梦想的认识不断加深,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梦想;梦想源于观察,个人梦想的确立,应从祖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只有不断奋斗的、坚强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师:从达尔文和周恩来的事迹中你得出了哪些结论?

生1:梦想对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生2:不同的梦想造就不同的人生。

师: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梦想能激励我们前进。

师:以上两个观点你赞同哪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赞成第一种观点,因为有了梦想才有奋斗的方向。

生2:我也赞成第一种观点,因为没有梦想生活就没有动力。

……

师:读了马加爵事迹的材料,你有何感想?

生:如果人生失去了梦想,就失去了追求目标,失去了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师: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梦想?(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我们应该树立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们的远大而崇高的梦想。

师:从上面的故事中,你怎样帮助“梦想”回答他们呢?

生1:拥有我的人,不会随便随时抛弃我。

生2:拥有我的人,需要通过克服困难,努力奋斗,坚持不懈,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把我变成现实。

师:是的,拥有梦想,还需要我们有实现梦想的方法。要实现梦想,我们就要努力拼搏,积极进取,有足够的勇气和动力。

师:(结束语)同学们,梦想是我们前进的指路明灯,是我们人生的灯塔。诗人冰心曾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出现时的明艳,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撒遍了牺牲的细雨。”愿我们大家都记住这句话,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超实用的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3096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超实用的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一、议论文的结构合体

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

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 ”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

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

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

二、思路入格

议论文是论述问题的,当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议论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我们知道,议论文是论证问题的,你在提出议论文论点后,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你提出的论点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因此,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就应当是因果联系,即中心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这个因果联系就是议论文的思路之“格”.作为一个高中生的议论文作文,最起码要做到在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 ,论点和论据之间要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学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稍加分析,就可发现这个观点是在说“坚守”的重要性,于是,分论点就要回答“为什么坚守很重要”这个问题。那么就可从“为什么”和“何果”这两个向度来立分论点。如“坚守是一种执着,使绝望变成希望”,“坚守是一种信念,使普通变得高尚”,“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如果我们要检验这三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话,只需在这三个分论点之前加上“因为”,在“坚守很重要”之前加上“所以”,再连起来念一下即可。

同样,分论点和议论文的论据之间,也应当是因果联系。如在“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这个分论点后面,就可这样展开论述:“边防战士的坚守,使国家安定祥和;人民教师的坚守,使桃李满天下;白衣天使的坚守,使病魔为之屈服。”又如在“自由是思想的漫飞”这个分论点下可以这样展开论述:“行动可以受制于客观现实,思想却永远享受绝对的自由。有了这份思想的自由,才有了集豪放与浪漫于一身的诗仙李白;才有了身陷囹圄还在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魄后主李煜;才有了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才诗人海子。总之,因为这份思想的自由,社会才会在其牵引之下不断地进步,才会创造出一个个永载史册的人类奇迹。”

三、粘连有术

一篇像样的议论文,除了议论文的结构合体、思路入格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论点的恰当阐述和对论据的中肯分析;没有这样的阐述和分析,议论文论点论据就不能粘连起来,而这个粘连是有“术”的。

(一) 观点+过渡+事例+分析

这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过渡”和“分析”.所谓“过渡”就是要在观点和事例之间,用适当的词句来勾连,以接通文气,使观点和议论文材料在语言形式上畅通无阻。所谓“分析”,就是事例叙述完之后,还必须对事例进行适当的分析评论,指出其本质特点,使事例和论点在内容上联结在一起。

(二) 观点+过渡+论据+分析+归纳

这种议论文论证方式就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归纳”.所谓归纳,就是从多个事例中提炼出必然性的东西。既然要从多个事例中提炼,那么,“论据”部分,就应是两个或三个以上。

(三) 一般道理+个别道理

即“演绎推理法”.前面的分析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而演绎推理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用普遍性的真理(论据)来证明特殊的论点的方法。

如果完成了以上三步走,大概就能写出像样的议论文了。

优秀范文:教育公平与分配正义

一组言简意赅的漫画,直指教育的核心目的,引人深思。漫画中,考过100分的优生因退步两分而受惩罚,而原只有55分的差生因考了61分而受到奖励。表面上是在讽刺当今教育的不公平,实则是在扣问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精英或是鼓励差生?

我的回答是后者,教育的目的不应简单地以功利主义的结果论来裁决,而应以培养并激发普通人的潜能使之有能力追求更高的美以及更幸福的生活为宗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98分的优生考得比61分的差生好却遭到惩罚。因为教育的初衷是让他们突破自我的桎梏,而非同他人比较。

这组漫画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莫过于今年沿海地区高校招生名额向西北内陆转移而引发的史上最大的家长维权活动。表面上看有能力考98分的考生无法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而仅仅只考61分的西北地区考生却能轻松上名校是一种不合乎逻辑的行为,是违背教育资源分配公平的行为。然而,细剖背后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以及道德哲学的充分考量。我们必须承认:这是完全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以及分配正义的要求的。

西方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曾指出:“社会公平的基本原则就是分配正义。”这其中的“社会公平”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教育公平的问题。当前中国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政策的倾斜看似荒谬不合理,实则是为了最大程度上地维护教育公平分配正义。我们不能否认沿海考生的努力及成就,但受制于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的影响,让沿海考生与西北内陆的考生同台竞技,无疑只会加剧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和不同地域关系的紧张程度。因此,适当地“照顾”西北考生,是我国教育理念的一次提升和进步。这说明传统的“择优取士”已逐渐向现代教育理念靠拢——无论是考过100分的优生,还是只有59分的差生,卷面的分数已不再是衡量教育成效的尺度,卓有成效地挖掘每个个体内在潜能并赋予个体追求自我幸福生活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而要达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论高度,就必须努力推广教育资源的公平以及分配正义的理念,让不同水平的人,不论是100的优生还是55分的差生,能享有同样的机遇去发挥自我的潜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忽视优生的培养,只是在一套相对公平的体制下,每个个体都能因自我的突破而获得嘉奖和鼓励。也需要有人鞭策退步的人奋发图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与分配正义。

亚里士多德曾言:“教育活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培养具有美德的公民。”惩罚98分的优生和奖励61分的差生,都应在于培养共和国的公民,使之具有更高级的道德追求,而不应一味鼓励高分而扼杀天性。教育公平与分配正义的理念应当体现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如此,方能有道德完善素质良好的公民撑起共和国的大厦,推动中国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考议论文写作常见问题

全文共 1991 字

+ 加入清单

诚然,在特定的考场要写出一定水平的议论文,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关键还在于我们学生思想的深度,要敢于大胆地论证,不能只求保守式地作文。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考议论文写作常见问题,欢迎阅读。

一、惯性写作,文体走样。

有些学生写议论文时,常把议论文写成纯粹的记叙文或带有议论性的哲理散文。比如,有些学生写的议论文常常是前半部分叙事描写,后半部分议论说理,结果把议论文写成了既非说理又非叙事的四不像文章。此外,还有不少学生由于分不清夹叙夹议类记叙文与议论文的区别,结果把议论文写成了记叙文。因此,必须明白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区别——记叙文主要运用记叙、描写、状物等表达方式,追求以情动人,而议论文则主要采用议论为主的表达方式,追求的是以理服人。

二、拟题不当,文题空泛。

文章的标题犹如屋之窗或人之眼。好的文题不但能统摄全篇的思想内容,达到题文合一的效果,而且还能润物无声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常见的议论文标题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论点型标题,即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如“开卷有益”等;另一类是论题型标题,即标题已经指出论述的对象、话题或范围,如“说宽容”等。学生写议论文时,不管采用哪种类型的标题,都要将追求“简明而不失深意,新巧而不乏韵味”当成拟题的基本原则。

(当然,我们将组织议论文拟题的专题训练。)

三、雾里看花,观点隐晦

写议论文,论述某一问题或分析某一现象时,不仅要有明确的观点和主张,而且观点和主张还应当正确、鲜明、深刻、新颖和有强烈的针对性。学生当领会“义理”在议论文中的核心地位和灵魂作用,明白写议论文坚持“观点正确,态度明确,论证充分,论据有力”可以很好地解决写议论文无观点、观点散或观点隐晦的问题。此外,可掌握“开门见山立论”“行文中间立论”“卒章收束立论”等写作技巧,也可以有效消除论点模糊或零散的弊端。

四、“骨”“肉”分离,事例论证乏力

写议论文,论据只有紧扣论点才能达到观点与材料统一,进而为主题服务。此外,论据只有准确、典型、新鲜才能使说理更充分,论证更有力。许多学生写议论文,进行事例论证或事理分析时,由于没有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论据内涵的丰富性,或没有精心选择和巧妙剪裁论据材料,常常因无法找到观点和论据的契合点,结果使文章的“骨”(论点)“肉”(论据)貌合神离。具体地讲,就是论据不能有力地佐证和支撑论点,而论点也不能水乳交融地统率和包容论据。此外,还有许多学生用事例论证论点时,所用事例往往流于俗套,不是千人一面,就是老生常谈,既缺乏历史的厚重感和浓烈的生活气息又缺乏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个性特征。具体地讲,就是所举事例不是琐碎肤浅,就是常以部分代替整体,或以个别现象代替一般规律,结果使事例既缺乏广泛的代表性又缺乏深刻的典型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深入挖掘课本和读本资源,重视课外阅读,走出书本和课堂,融入社会生活中,关注各种媒体信息,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广泛涉猎,加强积累,探究材料内涵的广义性,捕捉论点和论据的相关性。

五、事例论据叙述冗长

议论文中的事例是作为论据使用的,叙述方式与记叙文中的不同——记叙文里的叙事必须完整具体,而议论文中的事例论据则应简明扼要。因此,议论文中的事例论据应该用概述法或截取法叙述。由此可见,明确叙述方式在议论文与记叙文中的不同特点和功能,仔细揣摩叙述方式在议论文与记叙文中的不同处理技巧,是解决写议论文事例论据叙述冗长问题的关键。

六、转移论题,节外生枝

“一议一话题,一话题一中心”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可是,议论文写作中,却有许多学生由于审题不仔细,不是开篇就转移话题,与命题意图和写作要求南辕北辙,就是写至中途便信马由缰,与文章的中心论点渐行渐远,或者是干脆就抛开文章的中心论点一气呵成,结果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由此可见,议论文写作中,既要看清题干,读懂题意,明确要求,还要注意行文中思维的收与放和张与弛,即既要利用发散思维适当拓展,又要利用聚合思维适时收束,切不可天马行空,题外生题。

七、表达偏颇,宽严失度

写议论文,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看待问题,即要辩证地分析问题,因此议论文的语言表达应当准确、严密、富有逻辑性,切不可只见彩虹不见阴霾。可是,议论文写作中,却有许多学生忽略了这一点。比如,要么是仅凭自己的主观好恶评头论足,结果在表达上不是随意夸大就是肆意贬损;要么是孤立、静止或片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结果不是在文中说了一些过头的话,就是推论出一些难圆其说或前后矛盾的脆弱观点和结论。

表达宽严失度和语意疏漏有隙,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小问题,但实质上却是认识水平的大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和显性表现,语言表述粗糙实际上是思考不够缜密和严谨的结果。写作中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掌握一些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和方法,去审视和评价生活与学习中碰到的一切事物和问题,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议论文写作提纲范本以宽容为话题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论点:生活需要宽容

分论点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构件

论据:六尺巷的故事。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分论点2、宽容是人与人友好交往的桥梁,是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

论据: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

分论点3、宽容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论据:唐太宗容忍魏征的事例

分论点4、缺少了宽容,人们将在斤斤计较中与人结怨,在睚眦必报中与人结仇,在水火不容中同归与尽。

论据: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过于斤斤计较的反面事例。

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1-3并列,与4正反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奇妙的对联教学实录

全文共 3967 字

+ 加入清单

对联在我们中国一早就存在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奇妙的对联教学实录,欢迎阅读。

一、谜语导入:

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说: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

谜底是什么?对联?注意“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准确地说应该是什么?对了,谜底就是――“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的特点?该怎样张贴?如何尝试创作简单的对联?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奇妙的对联”世界。

二、对联常识:

同学们都看过对联,都记得一些对联。谁先来把你最熟悉的对联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找三到四个同学)请你们结合生活,再说说你认为什么是对联,好吗?

结合P77,请两学生分别回答ppt3、ppt4:

1、对联,也叫__、__、__等;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

2、对联由__和__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3、对联讲究平仄,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__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__声;

4、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___   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__(填“加”或“不加”)标点符号;

5、对联张贴时,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__边,下联在__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请学生齐读“了解对联”。

三、对联特点: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64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044年了。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对联有什么基本的特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请在座的各位当回医生,给下面这幅对联号号脉,看它对仗是否工整?

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联:冰消雪化梅花万朵扑鼻

有什么问题,怎么改?刚才这几位同学指出了这幅对联的两个问题,也提出了两条修改意见。第一是下联少了一个字,最好是添加一个 “香”字;第二是下联的“梅花万朵”与上联的“千条杨柳”是数量词对名词,名词对数量词,对仗不工整,要调整为“万朵梅花”。这样,数量词“万朵”对“千条”,名词“梅花”对“杨柳”。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对联的两个特点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上下联字数要相等(板书)。就是上联有几个字,下联也要有几个字。大家记下来,对联基本要求一,“上下联字数相等”。这个要求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违反这个规则就不成对联了。

我们可以得出的对联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对,就是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性要相同(板书)。

我们将我们自己修改好的对联齐读一遍: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我们再看这幅对联字数是否相等,词性是否相同?

上联:天增岁月娘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红满门

如何改?(学生讨论后小结)

“红”是形容词,而“娘”是名词,要把形容词“红”改为名词“福”或者“孙”,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性才相同。

我们再看,改为同样是名词的“爹”,行不行?

上联:天增岁月娘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爹满门

不行。所以我们在追求词性相同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联的意境。“娘增寿”可以,“爹满门”就不行。

大家看这幅对联有没有什么缺陷,如果有,你能迅速的找出来吗?

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水果

下联:牡丹杜鹃芍药,皆是江北名花

这副对联表达了什么意思,谁来说说。

小结:上联是说荔枝呀,龙眼呀,木瓜呀,都是水果,而且出自岭南;下联是说,牡丹呀,杜鹃呀,芍药呀,都是有名的花,而且都产自长江以北。

有什么缺陷,怎么改?

小结:上下联第七第八个字都是“皆是”,读起来没有味道。最好是把下联的“皆是”改为“同为”或者“全是”。所以我们就得出了对联的第三个特点,“用字不重复”(板书),当然这是指在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重复。如果上下联用字可以重复的话,那天下就没有我对不出的联了,你出个什么“福如东海”,我也对个“福如东海”,能行吗?不行。

以上这三个特点是对联在形式上的基本要求。那么,对联在音律方面又有什么要求呢?请看:

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

下联: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李商隐《无题》里的名句。古代的音律比较复杂,现代汉语的音律相对比较简单。现代汉语的音律可以分为平和仄,大家还记得吗?其中“平”声就是哪两个调?阴平和阳平,也就是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呢?就是上声和去声,也就是第三声和第四声。

这里,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中,“春”是平声,“蚕”也是平声,“到”是仄声,“死”也是仄声,“丝”是平声,“方”也是平声,“尽”是仄声;也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是仄声,“炬”也是仄声,“成”是平声,“灰”也是平声,“泪”是仄声,“始”也是仄声,“干”是平声,也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记住,平对仄,仄对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平仄相对” (板书)就是对联的第四个特点。

比如:“云”是平声,对――雨,“雪”是仄声,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 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这是《声律启蒙》中的一小段。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一副对联在音律上做到了平仄相对的话,读起来就琅琅上口,韵味十足。

问一下同学们,过年的时候,大家都贴过春联没有?贴错过对联没有?大家是怎么分辨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的?

我经过高三年级的某个班级,门上贴着这样的一副对联,大家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上联:男儿立身当自强

下联:先生抱才终大用

横联:天不负人

假如要你张贴,你该怎么改?

调换为上联:先生抱才终大用

下联:男儿立身当自强

为什么这样改?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要遵循对联的第五个要求“仄起平收”(板书)。也就是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仄”声,而下联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平”声。上联在看联者的右边,下联在左边。

农村房舍的神坛前有一副这样的对联:

上联:祖德流芳远,

下联:宗功庆泽长。

上联最后一个字“远”就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长”就是平声。

我们再来看一下对联在内容上还有什么要求呢?请看下面这幅对联:

上联:反对侵略

下联:学习下棋

它有没有问题,错在哪里啊?错在上下联内容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内容相关”(板书),这就是对联的第六个特点。如果改为:

上联:反对侵略

下联:学习射击

这样,上下联就有了目的关系。要“反对侵略”,就要“学习射击”;“学习射击”的目的是为了“反对侵略”。内容在逻辑上就有必然的关联了。

到现在,我们就了解了对联的六个基本特点。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能记住这六个基本特点吗?

我们一起齐背一遍。“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字不重复,平仄相对,仄起平收,内容相关。”

四、大显身手

1、读对联:

从前有个贪财的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两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说:“你写的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兴旺,店里还没有老鼠。”

那个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是:酿酒多似水陈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财主很高兴,连声说道“好对联,好对联,吉利、吉利!”。请问:财主是怎样断句的?

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是: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这时候,财主的老婆出来了,一看对联,大骂道,“什么鬼对联,晦气、晦气!”。请问:财主的老婆又是是怎样断句的?

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联: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

横幅: 人多病,少财富。

你看,一副对联,却可以读出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境,你说对联“奇妙”不“奇妙”!

2、对对子

下面让我们先易后难地创作简单的对联。“失败”对――“成功”,“失败者”对――“成功人”,“昨日失败者”对“今朝成功人”,“没有昨日失败者”对――“哪来今日成功人”。

大家思维敏捷,真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提醒注意避免上下联相同的位置出现相同的字。

3、对联寻亲

上联:霍去病,

下联:高渐离

下联:李太白

下联:辛弃疾

最恰当的应该是辛弃疾。这样字数相等,词性相同,仄起平收,最符合对联的要求。

4、尝试创作

这里有三幅上联,请你和前后座商量讨论,给它对个下联。每四个同学一组,讨论有结果之后,请推荐一个同学,将你们用心对出的下联写在黑板上。

东风吹柳绿,(                        )

祖国江山好,(                        )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

“东风吹柳绿”有同学对出的下联是:       。别的班级也有人对了两个,大家欣赏欣赏。一是“春雨润花红”,一是“明月映湖清”。

“祖国江山好”有同学对出的下联是:       。别的班级也有人对了两个,大家欣赏欣赏。一是“民族气象新”,一是“百姓衣食丰”。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有的同学对为“乡文明,村文明,乡村文明”,有的对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还有的对为“人有福,民有福,人民有福”,都是不错的好下联。

五、课后拓展:

古人留有一上联,至今仍没有征得最好的下联,你想试试吗?

上联为: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提示:这副对联很奇妙,妙就妙在在“梅花”“竹叶”既是“霜桥”的风景,又是“鸡”“犬”的脚印;妙就妙在在“鸡”“犬”俗到了极点,而“梅花”“竹叶”又雅到了顶峰。

六、结束语:

对联,是汉语言文字特有的一种形式。它同中国的古典诗、词、歌、赋一样,有的写景咏物,有的借景说理,有的叙情抒怀,有的评人论史。它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字字珠玑,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

因此,希望大家平时多积累,多欣赏,多写作,让我们“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泛游联海竞逐群雄高中湘南状元。”

[奇妙的对联教学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高考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2669 字

+ 加入清单

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小编收集了高考议论文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一、写好字

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如果“面目”(字迹)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评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试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卷者打分的情绪。美观整洁的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卷者评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笔划要清楚。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要适中。字体过大,卷面有拥挤繁乱之感,观之不雅。字体过小,阅读起来如觉蚁行,极其费神。再次,尽量少涂改。要涂改也须规范地涂改,切忌乱涂乱画,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之感。

二、拟好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者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如《诚信不可抛》、《科技与人文齐飞》、《移植的记忆,创新的杀手》、《坚强--我不朽的信念》等文题,均是鲜明、夺人眼目的好题目。在鲜明的基础上追求形象、生动和富有个性,则是议论文拟题的更高要求。这类文题能抓住阅卷者的视线,使之观其题便欲睹其文,效果奇佳。如文章中心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拟题为《学会在别人的唾沫中游泳》,别致中显出几分幽默,令人产生一睹为快之感。

三、开好头

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四、中间段写好首句和末句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因此,写作议论文要尽量符合这些标准。

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同时,它可使阅卷者能便捷地依据评分标准,在中档以上分项计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个人评分因素出现。

五、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其实,这些论据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六、结好尾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七、语言形象畅达

语言项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常摆出说大道理的架式,将哲学原理和辩证法的术语一股脑搬出来,以求说理的充分、透彻,但效果适得其反。

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如一篇评论加入wto后中国文化将怎么样的文章,其引语:“wto之后,全球的文化随着雄厚的资本入境,迎接或抵抗着民族主义的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如何享受资本之中的快乐。”这段话虽简明,但失之简朴,如果稍加修饰,顿觉满目光华:“wto之后,全球的文化携资本的凌厉之风而来,迎接或抵抗着不再具有史诗般英雄色彩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文化人需要学习的,是在资本之中快乐地舞蹈。”同是说理,修饰之后,用语虽繁,但神秀意满,令人赏心悦目,毫无枯燥之感。

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会有长进,写出让人如仰巍巍高山,如逐滔滔江河的说理雄文、美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作文议论文写作素材:负重前行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们可以把“压力”理解为“责任”,肩上有责任,心中定有压力。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一艘货轮卸货后在返航途中遇到了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慌失措,经验丰富的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年轻水手嘟囔道。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水手们还是照做了。随着船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往下沉,依旧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在一点儿一点儿地减小,货轮渐渐平稳了。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说:“百万吨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轻的小船。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则是最危险的。”在某山区的着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鬼谷”的危险路段,路窄坡陡,两边是万丈深渊。每当导游们带队来到这里时,一定要游客们挑点儿或者扛点儿什么东西。“这么危险的地方,我不拿东西都两腿颤抖,再负重前行,那不是更危险吗?”游客不解。导游小姐嫣然一笑:“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起事故,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一不小心掉下去的。当地人每天都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却从来没出过事。当你意识到危险时,再负重前行,反而会更安全。”

【温馨提示】材料中的两个事例说的都是同一现象,即“压力效应”。我们可以把“压力”理解为“责任”,肩上有责任,心中定有压力。只有胸怀大志,背上有沉甸甸责任感的人,才能从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过“鬼谷”;而那些得过且过没有一点儿责任感的人,就像风暴中没有载货的船,往往一场人生的狂风巨浪便会把他打翻。除了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外,你还可以搜罗历史上的人物来证明观点或演绎故事。这则材料适用于“责任”、“成长与压力”、“经验”、“信心”、“心态”、“智慧”等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议论文写作基本知识介绍

全文共 1206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写作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比较有难度,那么如何写好议论文呢,下面是关于议论文写作基本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议论文写作基本步骤

(1)第一步,段的首句:开门见山,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分论点。

(2)第二步:引用名人名言。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即理论论证。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

(3)第三步:列举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要紧扣分论点。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

(4)第四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那么怎样进行分析呢?常用的有两种分析说理方法,即因果法和假设法。

(5)第五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这样一来,本小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如何选取与使用论据

就议论文而言,论据是证明观点的依据,能否正确地选取与使用论据,直接关系到观点是否有可信度。一篇文章,观点可能很正确,论证方法也不错,也运用了足够的论据来进行论证,但还是缺乏一定的说服力。究其原因,就在于对论据的选取与使用不当。那么,该如何选取与使用论据呢?

一、准确是前提

所谓“准确”,就是要做到论据的真实、可信、确切。这就要求同学们在选取、运用论据时,引用的名言、俗语等要准确无误,列举的事例、人物要真实可信,且论据在内涵、意旨上与论点要契合,能够确切地用来论证观点。缺乏可信性的虚假论据即便用得再多,也不能令人信服。

二、典型是基础

所谓“典型”,即论据经典,具有代表性。要做到这一点,同学们须注重从不同的角度选取论据,所选论据具有分量,以达到论证的全面、充分。一般来说,名人事例的分量要大于普通人物的,大事情的分量要大于小事情的,经典名言、格言、俗语、寓言故事等的分量要大于平常事情的。只有选择具有权威性的材料,注意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背景下选用,才能使论述令人心服。所选事例的角度越全面,越能显示出论点的不可批驳性。

三、简颖是突破

所谓“简颖”,就是论据要简练、新颖。议论文中所列举的事例,只是用来阐明道理、作为论述的依据,过于详细势必冲淡和削弱论述的力度。因此,论据应尽量少写或不写细节,避免具体的铺叙和描绘,用概括、凝练的语言把事例讲清楚即可。此外,陈旧、司空见惯的材料,会给人“流俗”之感,影响议论文的整体“形象”。因此,在选用事例时,也应力避“雷同”,尽量选取一些较为新鲜的事例。

四、分析是关键

横看成岭侧成峰,一树梅花万首诗。就充当论据的材料而言,它往往具有多义性,可以用来论证不同的观点。因此,使用论据时,应对它进行必要的分析,把论据与论点内在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达到论据与观点的统一,这样才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就议论文而言,“摆事实”只是手段,“讲道理”才是目的,两者应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议论文的思路如何展开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这里重点谈谈议论文思路展开的问题。议论文的思路简单地说其实就是三个短语,小编收集了议论文的思路如何展开,欢迎阅读。

1、总分开路。开头总提问题,然后话分两头剖析,结尾归纳论点,全文构成总分总的关系。中间分说依据一分为二、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2、纵深开路。根据论点逐层论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考。一般用于需要深层剖析事理的文章。

3、横向开路。围绕论点向横的方向思索,把论述的广度逐步扩大,最后再收拢来。一般用于议论文的事实列举。要注意的是:一则必须紧扣论点展开,一则不能堆砌,展开的各面务必分属不同角度。上举佳作《我们》即是这一思路。

4、纵横交错开路。一般用于比较复杂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全文的间架上,在一个段落内极少见到。

5、对比开路。其中一个方面是正面的,一个是反面的。往往是用反面的来突出正面的。行文过程,一般是先正后反;但如果是用正面的来论证反面是错误的,行文过程又往往是先反后正。

6、类比开路。通过讲故事、打比方或引用成语典故,对某些属性相同的事物进行比较,阐明问题,论证论点。行文结构,一般总是先概述用来类比的故事、寓言、成语典故,再引申到要说明的道理上来,进行类比阐发。最关键之点是借以类比的事物和所要说明的道理之间要有共同的属性,要类比得合乎逻辑,要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材料作文基本采用这种思路。

7、逆转开路。先从一个方面论述问题,后面忽然来个逆转,否定前面的看法,论述另一种看法,思路发生了大转折。一般常用于对某些错误认识的分析批判。

8、生发开路。有些议论文,上文从正面立论,直接阐明了作者的主张或见解,下文针对某些人不同意作者主张的看法进行驳斥,从而间接论证作者的主张,我们把这种思路称之为生发开路,或叫“生发开,驳异论”。这种辩证开路不但使正面立论更充分更周详,而且有妙笔生花之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人作文课堂教学实录

全文共 1337 字

+ 加入清单

师:上一堂课我们讲到了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抓住了人物的特点,我们又如何把人物写生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一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在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先来做一回小老师,请大家议一议,评一评下面两段人物描写有什么不同,谁好谁劣,“好”的好在哪里,“劣”的那里不足。

片断一:“李云是一个机灵、淘气的孩子。长着一对乌黑的大眼睛,睫毛长长的,黝黑的,腮帮鼓鼓的。他喜欢穿一些图案动感十足的运动衫。”

片断二:“李云是一个机灵、淘气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穿一些图案动感十足的运动衫。他那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乌黑调皮的大眼睛,油黑闪亮的长睫毛随着眼帘忽闪忽闪的。碰到困难的事儿,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生:第一段只写出了李云的大眼睛、睫毛、腮帮等容貌特点,而第二段还抓住了“睫毛随着眼帘忽闪忽闪的,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这些情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这样就把李云机灵、淘气的性格特征写得活灵活现。

师:讲得非常好!抓住了人物的情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就能把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得活灵活现。这确实描写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板书:抓住人物情态描写

生:第二段描写:“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把它的眼睛写得具体很形象。

师: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来描写人物外貌往往能把人物写得具体、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不愧描写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板书: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描写。

生:作者虽然抓住了李云的眼睛、睫毛、腮帮、穿着特点来写,但只抓住了人物的静态来写,没写出的动态情况,只显示出人物的“形”,没有传物的“神”,显得比较死板,人物“活”不起来。而第二段不仅抓住了人物的容貌静态特点来写,还抓住了动态特点写。“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 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把李云机灵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了,而且还把他遇到困难是那种肯于动筋的内心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师:讲得非常精彩。采用动、静结合,描写人物外貌,不仅把人物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了,而且还把人物的内心情感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这又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描写人物的一种好方法。

板书:采用动、静结合描写

师:今天我们学了好几中描写人物外貌的好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到的这些方法来修改一下自己上次写的的作文。比一比,看谁修改得好。修改完后请大家上台,把自己原来的作文和修改后的作文念一遍,看谁修改得最好。

生:原文:“我的表姐今年十八岁了,高高的个儿,白皙的面皮。厚厚的嘴唇上涂了厚厚的一层口红,头发长长的,眼睛黑黑的。身穿一件红色的西服,脚上还穿这一算共色的高跟皮鞋。

改稿:“我的表姐今年十八岁了,高挑苗条的个儿显得非常修长。她身穿一件红色的西服,脚穿一双红色的高跟皮鞋,沿着一条线儿往前走路,远远看去仿佛一个标准似模特。白皙细嫩的面庞,白得像冬瓜,嫩得像白豆腐。厚厚的嘴唇上涂了鲜红的一层

显得格外的耀眼,长长的乌黑油亮的头发,披在肩背,不停地左右摆动显格外漂亮,黑亮黑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看起人来炯炯有神。

[写人作文课堂教学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课堂有效教学提升语文素养之基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可以决定着他的成长方向,甚至成功与否。

语文素养,可以让一个人变得知书达理;语文素养,可以让一个人懂得换位思考;语文素养,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成熟自信。但是,如何才能提升语文素养呢?

材料中提到,对于中学生来说,提升语文素养有三个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我认为,课堂有效教学是非常切实可行的途径。如果没有老师条分缕析的教学,没有老师激情飞扬的讲解,没有老师循循善诱的点评,我们的语文素养不会提升得那样快,对知识点也不会领悟得那样深。所以,课堂有效教学,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是重中之重。

课堂教学是增加语文知识的战场。在课堂上,教师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教材和相关书籍教授语文知识;学生通过听讲、摘记等方式掌握语文知识,在老师的引导指示下学习、领悟语文,这就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意义。例如,学习古代诗词歌赋的特点与写作要领,掌握古代散文的精妙内容和艺术手法,了解《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理解《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被“逼上梁山”的根本原因……这些知识都是在课堂上得来的,在老师的讲解与点拨下掌握的。所以,领悟课堂教学的内容,会让我们的语文学习事半功倍。

课堂教学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领略历史文化魅力的舞台。在课堂上,学生们了解一些历史、文化名人的简历,领略他们的人格魅力。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或了解作家的简历,或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此时,学习的过程,是领悟的过程,是丰富阅历的过程,是提升素养的过程。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孔子与各位弟子畅谈远大志向时,会反思自己现在是否已立下远大志向;在了解苏轼历经数次贬谪后仍然矢志不渝地抗争写作——一蓑烟雨任平生时,会思考假如自己遭遇坎坷会如何应对;在学习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时,会感悟到李白蔑视权贵、无视宦官专权的潇洒任性的生活态度;在学习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时,会反思自己的处世态度。这些历史文化、历史名人,带给学生无数的熏陶感染,涵养了学生成熟的气质,调整了学生的生活态度,丰富了学生理解人生与社会的经验。如果没有课堂上的认真学习,又怎么会有积淀很深的语文素养呢?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学习语文、享受语文,提升语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想象作文《亚马逊河探险记》教学实录

全文共 3568 字

+ 加入清单

课前预热——谈话切入,确立探险意识

(学生课前背了五六首古诗,其中一首是《题临安邸》,刚巧的是,上节课全国教学比武一等奖获得者王自文老师上了《古诗二首》,其中一首就是《题临安邸》。)

师:同学们,我怀疑你们刚才是不是也在跟王老师上课,怎么那么巧合啊?

生:(摇头)

师:他们刚才学了两首古诗,其中一首就是《题临安邸》,学得非常棒。咱们有没有学过这首诗吗?在课外背的吧?来,我们把感情调动起来,试试看,能不能背得比他们更棒?

生:《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我在想啊,要是你们刚才也在王老师的课堂上,也一起学的话,肯定,背得跟他们一样好,或者说不定比他们背得更好!

(主持人介绍上课老师及相关班级)

师:好,同学们,听到了刚才主持人的这段话吗,知道了我叫什么名字了吧?

生:叫张祖庆(信)

师:庆,大庆的庆,你再叫一遍好吗?

生:叫张祖庆(信)(笑)

师:庆,大庆的庆。觉得我的名字怎么样?

生:我觉得你这个名字很特别。

师:为什么特别?你说说看。

生:听到这个名字,我联想到了祖国庆祝。

师:联想到祖国大庆,名字多么的通俗易懂!是吗?广东的孩子,说话特别甜,我怀疑你是不是早晨吃了甜的早茶了?(笑)

师:同学们,我已经是第三次来广东了,接触过广东的一些孩子,我觉得广东的孩子跟咱们杭州孩子相比,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广东话说得特别好!(笑)但是,我觉得你们和杭州的孩子相比,还有一点,感觉好象不如我们杭州的孩子——不是杭州话说得特别好,而是胆子比杭州孩子小。你相信不相信?

生:不相信。

师:用你的行动来表示,站起来,大声地说。

生:不相信!

师:我举个例子听了也许你会相信。有一回,我在杭州另外一个学校上课,也跟大家聊天,我介绍了自己姓张后,问孩子们姓张的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有个孩子说张学良,我问张学良谁知道呢?有一个女孩子也大概和你差不多个儿,把手举得最高。我让她站起来回答,她大声地说:“老师,我知道,张学良有个弟弟,叫张学友(哄堂大笑)。”笑了是吧?我表扬了这个孩子,我夸她有五大优点。第一听得认真,要不认真说不定回答是刘德华呢!(笑);第二,声音响亮,让每一个老师和同学都听到了!第三注意力集中,第四尊重每一个人;第五,更为难得的是自信,敢于表现自己!同学们,这就是杭州的孩子,胆子大!知道的敢举手,不知道的也敢举手。

师:好,你们敢不敢挑战杭州的孩子?(敢)好,我开始提问题了!提几个难一点的问题。

师:第一个问题是——你们是哪个学校哪个班级的孩子?

生:(没有举手,直接回答)

师:举手啊!把你的勇气表现出来!

生:我们是永康小学六(3)班尖子班的学生(由于广东孩子普通话不准确,“尖子”听起来像“天子”。)

师:什么?天子班?哪个天子(笑),长大了当皇帝的班级?(笑)

生:是尖子!六三班尖子班!

师:哦!尖子班,尖端的尖,子弟的子。哈哈,我从你的身材上就看出你就是尖子!(大笑)(该学生比较瘦!)

师:这一回,我要问一个和这节课学习有关的一个问题。在古今中外的探险家当中,你最佩服的是谁?举手!

生:我最佩服的是鲁宾逊,他是一个探险家。

师:为什么佩服他?

生:因为他在一个荒岛“下流”了二十八年(师插:是漂流,不是下流——笑),在一个荒岛上漂流了28年……(师接然后活着回来了,你特别佩服,是吗?)你看这位同学,越说越自信,握一下手——为自信握手。还有谁说?请五个同学。

生:我最敬佩的是德.立昂这位探险家,因为他为了寻找传说中的不老泉,虽然他没有找到不老泉,他找到了一个神秘的小岛(师:叫做?)叫佛罗里奇!

师:是佛罗里达,不叫佛罗里奇,你给他改了个名字。这个小岛叫阳光国度。我觉得你的回答也非常的阳光——尽管错了一个字。

最后还有三位同学,机会留给勇敢自信的孩子。

生:我最敬佩的探险家是叫露丝的一位探险家,因为她遇到困难的时候勇敢地面对。我记得他是和一个(学生想不起名字——师提示:你忘记名字的人,是吗?),当他面对困难的时侯,虽然有火蛇突然救他,但他还是坚持地活下去。(师:希望你待会儿在探险过程中向她学习。)师:还有一位,还是两位?两位,好!

生:我最佩服的人是麦哲伦。因为他绕地球航行。

师:最后一位孩子,把手举得最高。我要找一个眼睛里写满了自信的孩子。

生:我最敬佩的探险家是何露娜(音)!

师:你敬佩的是探险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是吗?虽然是个虚构人物,但是你认为他就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好!

师:孩子们——你们的表现,一下子让我改变了对广州孩子的看法——比杭州孩子只差了一点点,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超过杭州孩子。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自信走进课堂。

(师生问侯!)

第一板块——创设情景,诱发探险欲望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聊了探险家的故事,看得出,同学们对探险家都很佩服。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个梦——那就是探险的梦。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圆这个梦——进行假想探险。到什么地方去呢?知道吗?大声说?对,亚马逊河。(板书)师:同学们,探险可不是无计划的冒险,我们首先对要去的地方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的关于亚马逊河的资料。那么亚马逊河原始森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影响?用一句话或两句话来说。

生:亚马逊河是一个非常神秘非常美丽的地方。(师:神秘而美丽)

生:我认为亚马逊河是一个药材的大宝库,因为药材有99,9%,(师:这句话好象没有表达清楚,想想能否表达清楚一点,再说一遍,好吗?——学生第二次还是没表达清楚。)

师:还是没表达清楚,你的意思就是:世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药材出自亚马逊河,是吗?这是医生最喜欢去的地方。

生:我觉得亚马逊河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师:为什么呢?生:因为那儿的许多动物和昆虫都会对人类造成一定的伤害。师:会给我们人类生命造成危胁。

生:我认为亚马逊是一个有很多猛兽的地方,但是又是一个非常葱绿的森林。师:葱绿,这个词语用得真好啊!)

生:我认为亚马逊河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因为它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物种。

师:是的,那里的物种很丰富。看来大家对亚马逊河了解得可真是不少,相信,接下来看了老师为你们制作的这个片子,大家对亚马逊河了解得一定会更加真切。(课件播放亚马逊河的风光片和《冲出亚马逊》电影片段剪辑。教师结合课件画面叙述):

这,是风光旖旎的亚马逊河。

这,是资源丰富的亚马逊河。

这,是神秘莫测的亚马逊河。

这,是危机四伏的亚马逊河。

师:呵呵,有些同学看得连大气都不敢出。我要考验考验同学们,现在谁还敢去亚马逊河的请举手。(举手的只有三五个——台下老师笑了)是不敢去了吧?(笑)我再问一遍:敢去亚马逊河的请一齐用声音来告诉我,敢不敢?(大部分学生很犹豫地说“敢”,还有个别说不敢——台下又一阵笑声)。好象被老师逼的!再问一遍,敢挑战自己,敢去探险的,响亮地说,敢不敢?(有几个学生大声地说敢,但是底气还是不足——老师又一阵笑声)。有几个孩子确实不敢,(来到第一排第一座,问一个男孩子)你不敢是吧?(生:是不敢)为什么不敢?

生:因为猛兽太多了。(笑)

师:你怕一不小心,回不来了,是吗?(笑)是的,人不管做什么事,应该考虑自己的生命安全。但是很多同学想去,你,我建议你,等会儿他们在探险的时候,你留在大本营,好不好?生:(犹豫地)不好!师:不好,是不是?那好,一起去。“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呢”?为他这份马上转变的态度鼓掌。(凑近这个孩子关切地)待会儿老师会保护你的。(笑)

师:大家对亚马逊河有了一个了解,咱们在精神上已有了一定的准备,现在该做物质上的准备,咱们能不能空手而去?生:不能!师:那应该带一些什么工具呢?老师为大家提供一个工具超市。咱们到里面去看看。出示屏幕:在下列物品中选择三件,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件作为探险工具。大家要选确实最重要的三件工具。前后四个同学很自然地组成一个探险小队。你们首要任务就是:选定最重要的三件工具,同学之间商量一下,想想为什么这三件工具是非带不可的?

生:(在探险小队里讨论带些什么工具,气氛热烈)生:我们小组认为带消毒垫子,手电筒,麻*枪。师:说说带的理由。生:消毒垫子的作用是对友要是被咬伤,可以马上消毒,不让毒性扩散全身;带手电筒是因为亚马逊河那边是非常黑的(师插:森林里遮天蔽日);带麻*枪,用麻*枪射猛兽。

师:打断一下,你为什么不带攻击力更强的冲锋枪呢?

生:因为我觉得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伤害他们。

师:多么善良的孩子!这个小组的孩子都很有爱心。带枪的目的不是伤害动物而是为了保护自己。

师:你们小组带什么?

生:我们小组决定带指南针、小篷帐(师插:小帐篷,而不是小膨胀,帐篷膨胀起来可不好——笑)、麻*枪。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在迷路失散的时候,找到出口;帐篷可以让我们在露营时预防那些蚊子、吸血蝙蝠。麻*枪(停,刚才讲过了,不讲了,讲一件和别人不一样的。)

[想象作文《亚马逊河探险记》教学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