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毁于一旦是贬义词吗【汇集20篇】

浏览

3630

作文

853

同归于尽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同归于尽褒义词,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一、同归于尽的意思:

【成语】: 同归于尽

【拼音】: tóng guī yú jìn

【解释】: 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出处】: 《列子·天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近义词】: 玉石俱焚

【反义词】: 贪生怕死

【歇后语】: 稻草人救火;竹虫咬断竹根

【灯谜】: 原子弹打飞机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一起死亡或共同毁灭

【英文】: fight like Kilkenny cats

【举例造句】: 只图自己安逸,那管世事艰难,弄到后来,不是同归于尽吗? ★清·姬文《市声》第十四回

二、关于同归于尽的成语及解释

【不分玉石】: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

【昆冈之火】:昆仑山失火,将玉和石头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同归于尽。

【昆仑失火,玉石俱焚】:昆仑山失火,将玉和石头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同归于尽。

【犬兔俱毙】: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玉石俱焚】:俱:全,都;焚:烧。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玉石俱烬】:俱:全,都;烬:灰烬。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玉石同焚】:焚:烧。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玉石同烬】:烬:灰烬。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芝艾并焚】:犹玉石俱焚。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芝艾共焚】:犹玉石俱焚。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同“芝艾并焚”。

【芝艾俱焚】:芝艾: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芝艾俱尽】:芝艾: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芝艾同焚】:犹玉石俱焚。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同“芝艾俱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见风使舵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使舵,贬义词,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变。

一、成语的解释

【成语】: 见风使舵

【拼音】: jiàn fēng shǐ duò

【解释】: 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举例造句】: 他们也就见风使舵,凡事一混了之。 ★朱自清《闻一多全集编后记》

二、成语出处

1.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解释为根据风向来操纵船舵,比喻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改变方向或态度。也可以说是人处事圆滑。现在多含贬义。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注意一2.朱自清《论且顾眼前》:“他们也就见风使舵,凡事一混了之。”

3.文长宗《张勋丑员》:“曾经极力支持张勋复辟的各省督军,这时也~纷纷改变腔调。”

4.徐铸成《怀念沈志远》:“他参加政治活动多年……始终保持书生本色,不趋时,不媚时,不~”

三、成语故事

清朝时期,浙江刘中丞被御史告状,朝廷派钦差大臣去查办,该大臣到了浙江后采取“只拉弓,不放箭”的办法,想叫刘中丞贿赂他,于是让学生拉达对过道台说要二百万两银子就能过关,过道台写了字据给拉达,禀告刘中丞,刘中丞叫他见风使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问:大模大样是不是贬义词?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答:大模大样是中性词

〖释义〗 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出处〗 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三出:“又见他烈烈轰轰,呼呼喝喝,大模大样,前遮后拥,把那街上闲人尽打开。”

〖示例〗 安禄山,我且问你,这般大模大样是几时起的?(清·洪升《长生殿》第十三出)

〖英文〗with a swagger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人与动物

〖近义〗趾高气扬、神气活现、旁若无人、无所忌惮

〖反义〗低声下气、自惭形秽、小手小脚、蹑手蹑脚

〖使用〗常用

〖歇后〗门框脱坯

〖谜面〗巨型翻砂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形容人品的贬义词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1、横行天下:横行:纵横驰骋,毫无阻挡。形容遍行天下,有受阻碍。亦形容东征西战,到处称强,没有敌手。

2、横行不法:横行:行动蛮横。肆无忌惮,专做违法的事。

3、遮人耳目:遮:遮掩。遮掩他人视听。指玩弄手法,掩盖真相。

4、蛮不讲理:态度粗暴,不讲道理。

5、上楼去梯: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

6、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7、为鬼为蜮:蜮: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动物,比喻阴险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

8、横加指责:横:蛮横。不讲道理地批评或挖苦别人。

9、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10、用尽心机:心机:心思。用尽了心思。

11、横行霸道: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12、横行无忌:横行:指行动蛮横;无忌:无所顾忌。指倚仗暴力,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13、称王称霸: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14、明争暗斗: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各用心思,互相排挤。

15、造谣惑众:制造谣言,迷惑群众。

16、人面兽心: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象野兽一样凶狠。形容为人凶残卑鄙。

17、撒娇撤痴:撒:尽量使出来或施展出来;娇:娇气;痴:憨痴。形容仗着受人宠爱,故意做作。

18、贼喊捉贼: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19、专横跋扈:跋扈:霸道,不讲理。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

20、居心叵测: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推测。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21、害人不浅:给别人的损害非常之大。

22、谋财害命: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

23、借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24、鬼头鬼脑:鬼:形容人阴险狡诈。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

25、包藏祸心:包藏:隐藏,包含;祸心:害人之心。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

26、鬼鬼祟祟:祟:古人想象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祸人。指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27、强词夺理:强词:强辩;夺:争。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28、装神弄鬼:比喻玩弄手段蒙骗人。

29、阴谋诡计:诡:欺诈,奸滑。()指暗地里策划坏的害人的坏主意。

30、移天易日:易:更换。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31、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

32、做神做鬼:指鬼鬼祟祟;使用欺骗的手段。

33、诡计多端: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34、造谣生事:制造谣言,挑起事端。

35、血口喷人:比喻用恶毒的话污蔑或辱骂别人。

36、心术不正: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盛气凌人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盛气凌人贬义词,指以威严或骄横的气势压人。出自《赵孟頫行状》:“ 李 ( 叶李 )论事厉声色,盛气凌人,若好己胜者,刚直太过,故多怨焉。”

一、盛气凌人的意思:

【成语】: 盛气凌人

【拼音】: shèng qì líng rén

【解释】: 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

【举例造句】: 共产党员决不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以为自己是什么都好,别人是什么都不好。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二、关于盛气凌人的成语及解释

【骄傲自大】:盛气凌人,过分抬高自己。

【气焰熏天】:气焰:气势。形容盛气凌人,十分傲慢。

【盛气临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亦作“盛气凌人”。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富贵骄人】: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呼么喝六】:幺:骰子上只有一点的那一面;六:骰子上有六个点的一面。原指赌徒掷骰时粗鲁喊叫,后指举动粗鲁,盛气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骄傲贬义词的造句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1. 刚取得一点小成绩就骄傲的人是不可能有更大的进步的。

2. 你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切记不可骄傲。

3. 骄傲的人会越来越远离成功。

4.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5. 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6. 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7. 骄傲是只拦路虎,常挡在成功的道路中间。

8. 百合花,虽然长得美丽,但她不骄傲。

9. 秋色渐浓,荷塘早已是一片残败,曾经的骄傲已随着秋风凋零。

10. 失败是一味良药,可以治好你的骄傲。

11. 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12. 成功对于永不懈怠的人是里程碑,对于骄傲自满的人是包袱,对于不求进取的人是祸害。

13. 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

14. 不要用借口搪塞失败,不要让骄傲占据心灵。

15. 虚心的人,常想自己的短处;而骄傲的人,却常炫耀自己的长处。

16. 骄傲是胜利的敌人,努力是成功的朋友。

17. 她骄傲的听不进去任何人的意见!

18. 他这个人特别骄傲,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19. 他这次虽然表现得很好,但是他太骄傲了。

20.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1. 得到了老师的夸奖后,小明就立刻骄傲起来,不把其他同学放在眼里。

22. 他这次考试又得了个高分,他很骄傲。

23. 他特别骄傲,而且还看不起人。

24. 他得了一个奖,就骄傲了,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25. 他骄傲的扬起下巴,轻蔑地看了我一眼。

26. 小明考了个100分就很骄傲。

27. 小明的考试成绩一向不好,偶然考了100分,十分骄傲,看不起别人。

28. 小型考试考了一百分,他骄傲了,结果第二次只考了70分。

29. 小敏上次考试考了第一名后就骄傲自满,结果这次只得了第16名。

30. 他太骄傲了,所以这次考试没及格。

31. 看他骄傲的,有什么了不起!

32. 因为她那骄傲的个性,以为又会在考试中获得第一名而顾着炫耀却忘了温习功课,导致她在这次的考试中成绩不理想。

33. 他太骄傲了,都认不清自己的位置了!

34. 太骄傲对自己的前途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35.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推波助澜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推波助澜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推波助澜

【色彩】贬义

【拼音】tuī bō zhù lán

【基本解释】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二、成语造句

(1)优美的文学尽可搁在一边,让他自然发展,不必去推波助澜。

(2)这些谣言所以传开,就是那些小报推波助澜的结果。

(3)由于他从中挑拨,推波助澜,他们闹得更厉害了。

(4)事态已十分严重,他怎能还推波助澜,从旁搧风点火呢?

(5)这件事不需要你来推波助澜。

(6)由于有人推波助澜,使本可以解决的问题成了难题。

(7)此事与你无关,而你为何要推波助澜呢?

(8)他们之间已生嫌隙,旁人不宜推波助澜,让误会加深!

(9)少数新闻单位在这场有奖销售的活动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败俗伤风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bài sú shāng fēng (ㄅㄞˋ ㄙㄨˊ ㄕㄤ ㄈㄥ)

【成语简拼】bssf

【成语繁体】敗俗傷風

【成语解释】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成语出处】参见“败俗伤化”。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corrupt public morals

【俄语翻译】моральное разложение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近 义 词】败化伤风败俗伤化 伤风败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一丘之貉是不是贬义词

全文共 1239 字

+ 加入清单

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小编收集了一丘之貉是不是贬义词,欢迎阅读。

典故出处

《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近义词

一路货色、泾渭不分

反义词

黑白分明、是非分明、泾渭分明

英文翻译

birds of a feath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成语举例:否塞晦盲,真若一丘之貉。(严复《救亡决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貉,不能读作“hè”。

成语辨形:貉,不能写作“鹤”。

成语辨析:见“一路货色”。

成语谜面:一路货色

成语故事

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惮,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人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汉宣帝时大将霍光谋反,杨惮最先向宣帝报告。事后被封平通侯,当时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贿赂之风极炽,有钱的人可用钱行贿,经常在外玩乐;无钱行贿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没有一天休息。杨惮作中山郎后,便把这些弊病全部革除,满朝官员都称赞他的廉洁。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劳,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结果与太仆长荣(长荣是宣帝旧友,最得信任)发生意见。有一次,杨惮听见匈奴降汉的人说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杨惮便说:“遇到一个这样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给他拟好治国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自白送了命,就像我国秦朝时的君王一样,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贞的大臣,结果国亡了。如果当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现在国家还存在。从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产的貉一样,毫无差别呀!”就这样,杨惮被免职了。自古君王勇于改过,不信馋言者能有几人,杨惮仅被勉职,已是不幸申之大幸了。唉!“前汉书”:“杨惮传”的原文是“古与今,如一丘之貂。”丘,土阜也,四边高,中央低的土堆;貉,音鹤,俗称树貉,状似狐小,毛黄褐色,深厚而温滑,可做皮袍。后来的人将这两句话引申成“一丘之貂”一句成语,来此喻同类没有差别,像在同一个山丘里生长的貂一样,形体都是相同的。这成语在应用时,都是用来形容反面的事物,即使是形容否定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谈和讥诮的口吻。例如说有一群人专门造谣生事,无事生非,故意与人为难,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是好人,就可说:这批东西都是“一丘之貉”,那有一个是好人呢!。

造句

1. 林彪、"四人帮"及其爪牙都是一丘之貉。

2. 别指望他会主持正义,他们是一丘之貉。

3. 这些流氓犯、盗窃犯、诈骗犯都是一丘之貉,应严厉打击。

4. 审理这件案子的官员虽然手段不同,但都是一丘之貉,每个都贪赃枉法。

5. 这群人不是抢就是骗,都是一丘之貉,实在没出息。

6. 何须多费唇舌解释,摆明的,你们就是一丘之貉。

7. 梁山泊好汉在官府来看,都是一丘之貉。

8. 你不用再狡辩了,你和盗匪根本就是一丘之貉。

9. 在我看这群人都是一丘之貉,无一例外。

10. 小明和小李真是一丘之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忘乎所以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忘乎所以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忘乎所以

【色彩】贬义

【拼音】wàng hū suǒ yǐ

【基本解释】因过度兴奋或骄傲而忘记一切。也说“忘其所以”

二、成语造句

1、他俩争辩不休,竟然健忘乎所以了。

2、一考完试,小明就忘乎所以地玩。

3、有的人一旦功亏一篑,就忘乎所以了。

4、不要忘乎所以!冷静一点。

5、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他这种不知羞耻的行为,令人嗤之以鼻。

6、取得一点小的成绩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乎所以。

7、每当谈到自己喜爱的小说,他就开始兴奋得忘乎所以,不顾场合的开始高谈阔论。

8、弟弟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到处显摆,一点也不谦虚!

9、听说他的偶像要来开演唱会,他忘乎所以得跳起来,完全忘记了自己腿上的伤疤还在隐隐作痛。

10、她跳舞得了第一名,高兴的忘乎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不逞之徒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不逞之徒是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不逞之徒

【色彩】贬义

【拼音】bù chěng zhī tú

【基本解释】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二、成语造句

1、这些不逞之徒,一有机会便想浑水摸鱼,蠢蠢欲动。

2、只有严惩这帮不逞之徒,才能维护社会治安。

3、今陛下晨往宵归,臣恐不逞之徒,妄生矫诈。

4、厅长据报后,查其举动情形,显有一般不逞之徒,溷迹其间,藉端兹扰。

5、伯爵大人,现在都局势不稳,有些不逞之徒企图秘密破坏国家,妨害帝国总体战略的政策。

6、今小人作孽,已伏宪章,恐不逞之徒,犹未能息。

7、这是赈灾使张山甫的好意,怕那些灾民中的不逞之徒铤而走险,才借给了我这些跟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骂人的贬义词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狗仗人势 猪狗不如 禽兽不如 忘恩负义 人老珠黄 人云亦云 处心积虑 阴险狡诈 鼠目寸光

为虎作伥 恶贯满盈 作恶多端 无恶不作 装疯卖傻 装聋作哑 财迷心窍 好吃懒做 离经叛道

纵虎归山 按图索骥 暗送秋波 装模作样 装腔作势 恩将仇报 掩耳盗铃子虚乌有 指鹿为马

贼眉鼠眼 勾心斗角 爱慕虚荣 独善其身 粉墨登场 规行矩步 另起炉灶 绵里藏针 穷形极相

舞文弄墨 朝三暮四 赔了夫人又折兵 惹是生非 自以为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坐井观天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坐井观天贬义词,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一、成语解释

【成语】: 坐井观天

【拼音】: zuò jǐng guān tiān

【解释】: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近义词】: 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管窥蠡测

【反义词】: 见多识广、包罗万象、无懈可击

【歇后语】: 蛤蟆落在吊井里

【灯谜】: 青蛙测气象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见识少

【英文】: look at the sky from the bottom of a well

二、成语典故

【出处】: 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举例造句】: 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配之辈。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

原文:

“子独不闻夫埳(xiàn)井之鼃(wā)乎?谓东海之鳖(biē)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zhòu)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jué)泥则没足灭跗(fū)。还虷、蟹与蝌蚪,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海,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翻译:

你难道不知道在一口浅井里有一只青蛙吗?它对从东海中来的大鳖说:“我多么快乐啊!出去玩玩,就在井口的栏杆上蹦蹦跳跳,回来休息就蹲在残破的井壁的砖窟窿里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水刚好托着我的胳肢窝和面颊;踩泥巴时,泥深只能淹没我的两脚,漫到我的脚背上。回头看一看那些赤虫、螃蟹与蝌蚪一类的小虫吧,哪个能同我相比哪!并且,我独占一坑水,在井上想跳就跳,想停就停,真是快乐极了!您为什么不常来我这里参观参观呢?”

海鳖左脚还没踏进井里,右腿已被井壁卡住了。于是,它在井边犹豫地徘徊了一阵就退回来了,把大海的景像告诉青蛙,说道:“千里的确很远,可是它不能够形容海的辽阔;千仞的确很高,可是它不能够控明海的深度。夏禹的时候,10年有9年水灾,可是海水并不显得增多;商汤时,8年有7年干旱,可是海水也不显得减少。永恒的大海啊,不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涨落。这才是住在东海里最大快乐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伶牙俐齿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伶牙俐齿,褒义词,形容会说会道;灵活乖巧而善于应变。也作“俐齿伶牙。”成语出自《红楼梦》第一二〇回:“ 袭人 本来老实,不是伶牙俐齿的人。”

一、伶牙俐齿的意思:

【成语】: 伶牙俐齿

【拼音】: líng yá lì chǐ

【解释】: 伶、俐:聪明,灵活。形容人机灵,很会说话。

【出处】: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干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损人行止。”

【举例造句】: 碧莲本来生得伶牙俐齿,最会随机应变,把个言中丞及四姨太太巴结的十分喜欢。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

【近义词】: 聪明伶俐、玲珑剔透、能说会道

【反义词】: 笨口拙舌、呆头呆脑、张口结舌

【灯谜】: 有口才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口才好

二、成语典故

1.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讲三干四。”

2.《红楼梦》第一二〇回:“ 袭人 本来老实,不是伶牙俐齿的人。”

3.欧阳山 《高干大》第一章:“碰巧那 马吉儿 又伶牙俐齿,样样都能解答,真使他喜上加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十个贬义词成语解释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你需要十个贬义词成语及其解释吗?看看下面为大家带来的十个贬义词成语解释吧!

【操纵适宜】:操纵:原意指收与放,引申为掌握处理。对某事的掌握处理适度。多用天贬义,含把持的意思。

【平淡无味】:本指质性平和无味。后含贬义,多指平平常常,缺乏特色。

【自以为得计】: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市井之徒】: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搔头弄姿】:原指梳妆打扮。后形容女子卖弄姿色(含贬义)。

【自有肺肠】:肺肠:引申为心思。指做事有自己的用心。含贬义。

【顺风使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同“顺风转舵”。

【莫测高深】: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指处世的态度、或说话、文章的内容(多不用在正面,带贬义)。

[十个贬义词成语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惊恐万状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惊恐万状是一个贬义词,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成语】: 惊恐万状

【拼音】: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解释】: 惊恐: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近义词】: 胆战心惊、心惊胆战

【反义词】: 不动声色、处之泰然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害怕

【英文】: be in a blue funk

【出处】: 宋·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举例造句】: 大家定睛看时,原来是一群野雉,象是大敌袭来,惊恐万状地向南飞去。 ★曲波《林海雪原》三十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惹草拈花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一、【基本解释】

惹草拈[rě cǎo niān huā]

【解释】惹:招引,挑逗;草、花:比喻好;拈:捏。比喻男女调情。多指调戏妇女。

近义词】:沾花惹草、偷鸡摸狗、惹草沾花

【反义词】:忠心耿耿

成语造句:这个人水性杨花,经常在外面惹草拈花。

成语辨析:~和“偷鸡摸狗”均可以指男女生活作风不正;乱搞男女关系。但“偷鸡摸狗”强调“偷”和“摸”;带有隐蔽性;偷偷摸摸地进行。而~不强调此意。“偷鸡摸狗”还可指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范围比~要大。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英文】: dally with women

二、成语典故: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似恁惹草拈花没掂三。”(没掂三,不仔细思量。)也做“拈花惹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巧言令色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巧言令色,贬义词,指用花言巧语和媚态伪情来迷惑、取悦他人。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巧言令色

【拼音】: qiǎo yán lìng sè

【解释】: 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出处】: 《尚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举例造句】: 你敢于巧言令色,惑吾众听耶?(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

【近义词】: 花言巧语、甜言蜜语

【反义词】: 推心置腹、开诚布公

【灯谜】: 七月谈秋景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迷惑人

【英文】: artful words and insinuating countenance

二、成语出处

传说舜帝时期,皋陶和禹一起讨论治理国家的大事,皋陶认为按先王之道处理政务,大臣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作为帝王还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待人宽厚仁慈。禹补充说还要知人善任,有智慧的人才能用人得当,不会害怕那些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常见贬义词-狐假虎威

全文共 3173 字

+ 加入清单

基本释义:狐假虎威,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狐:狐狸。假:借助。虎威:老虎的威势。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中文名:狐假虎威

外文名: Borrowing power to do evil

拼 音 :hú jiǎ hǔ wēi

出 处: 《战国策·楚策一》

情感色彩: 贬义

用 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

产生年代 :战国时期

释 义 :仰仗或倚仗别人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近义词: 狗仗人势、驴蒙虎皮、仗势欺人、狐虎之威、攀高结贵、拾人牙慧

反义词: 独步天下、独擅胜场

歇后语: 狐狸跟着老虎走

灯谜:风顺腋臭浓

成语例举:

他把中人就自看做一半债主,狐假虎威,需索不休。——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狐假虎威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谓己功名,难居物下;曾不知狐假虎威,地凭雾积。——北齐·魏收《为后魏孝静帝伐元神和等诏》

你只会拽耙扶犂,抱瓮浇畦,万言策谁人做的?你待要狐假虎威!——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

十七八个 宋 家人,大人孩子,都有点狐假虎威,现出一派扬眉吐气的神态。——曲波《桥隆飙》九[2]

造句:

小狗看到主人在身边,马上狐假虎威地对大狗叫起来。

自己有真才实学才是硬道理,光靠跟在领导身边狐假虎威是没有前途的。

寓言故事:

中文版本: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经问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它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猾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帝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帝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它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它,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它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它们没走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四散狂奔。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它并不知道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凭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 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 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英文版本: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hungry tiger walking in the forest. He saw a fox and decided to catch him and eat him for lunch. He does that swiftly and without much difficulty.

"No no. Dont eat me please. I am sent by the god, and if you eat me, you are violating the authority of god." cried the fox, helpless and wigling in the tigers mouth.

"I have doubts about that." replied the tiger.

"Here. Ill show you. Why dont we go for a stroll in the forest." exclaimed the fox, desperate now.

So the fox and the tiger went walking through the forest with the fox up front with his head held high and the tiger behind, with his attention focused on the fox so that at any sign of escape would be caught and prevented. As they were doing so, the animals in the forest fled away in all directions.

"See, I have great power and authority here." said the fox.

And so the tiger let him go, not knowing that he had been tricked by the fox.

成语启示: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绝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的下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又嘲讽了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昏庸之人。

揭示道理: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成语造句:

1、伪军狐假虎威,跟日本侵略者一起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扫荡”。

2、他哥哥当还乡团团长,他狐假虎威仗着他哥哥的势力,横行乡里,无恶不作。

3、发生战争的时候,往往有人狐假虎威,仗著敌人威势反过来欺压自己同胞。

狐假虎威成语造句

狐假虎威成语造句

4、主管狐假虎威,欺压属下,我们这些小职员每天过着仰人鼻息的日子,能不处处小心谨慎吗?

5、旧社会,汉奸狐假虎威欺压人民,最终没能逃脱历史严正的判决。

6、哼!他以为有个总经理岳父,就可以狐假虎威乱欺人?

7、小狗看到主人在身边,马上狐假虎威地对大狗叫起来。

8、他只是董事长身边的司机,却常狐假虎威地发号施令。

9、我实在看不惯他那狐假虎威的丑态,恨不得给他一巴掌!

10、做人应该要独立,不要做狐假虎威依附领导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臭名远扬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臭名远扬贬义词。《宋书·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忍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丑声远播。”

一、基本解释:

臭名远扬chòu míng yuǎn yáng

【解释】: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辨形] 扬;不能写作“杨”。

[近义] 臭名昭著 声名狼藉 臭不可当

[反义] 驰名中外 名扬四海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臭名昭著”;都含有“名声很坏”的意思。但~强调坏名声传播得远;“臭名昭著”强调坏名声谁都知道。

[英译] One’s bad reputation is spread abroad

二、成语造句 :

1. 阿克拉臭名远扬的贫民窟真是恰如其名。

2. 尽管南非在民主方面取得了种种成就,但仍因劫车、断电和依然存在的种族隔阂而臭名远扬。

3. 4月16日,金州最臭名远扬的帐篷城市最终关闭,所有的居民搬到更健康的地方。

4. 记者为了能得到好的报道而从不在乎危险,他们也因此臭名远扬。

5. 那时,日本因生产低劣商品而在西方国家臭名远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投机取巧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投机取巧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投机取巧

【色彩】贬义

【拼音】tóu jī qǔ qiǎo

【基本解释】指利用时机和巧妙手段谋取个人私利,也指不愿下苦功夫,凭小聪明侥幸取得成功。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

二、成语造句

1、做事应该踏踏实实,不能投机取巧。

2、资本家经常采取投机取巧的办法,囤积居奇,牟取暴利。

3、考试应凭实力,不可投机取巧,心存侥幸。

4、搞学问,需要扎扎实实下工夫,一步一个脚印,不容许投机取巧,弄虚作假。

5、做工作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投机取巧是行不通的。

6、他老想着怎样投机取巧,却不肯按部就班来努力。

7、小明做事总是脚踏实地,投机取巧的事他绝不肯做。

8、他能够这么快发财,全靠投机取巧,不择手段,所以他的名声很不好。

9、他老是喜欢投机取巧,从来都不曾苦干、实干过。

10、考试应凭实力,不可投机取巧,心存侥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