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天祥【汇编20篇】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1]字履善,后改字宋瑞,自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下面是小编收集来的文天祥,相信各位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浏览

2026

作文

45

文天祥起兵的爱国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40 字

+ 加入清单

元兵乘胜南下,进逼临安。四岁的皇帝赵显,只是挂个名的。他祖母谢太后和大臣们一商量,赶紧下诏书要各地将领带兵援救朝廷。诏书发到各地,响应的人很少。只有赣州的州官文天祥和郢州(今湖北钟祥)守将张世杰两人立刻起兵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从小爱读历史上忠臣烈士的传记,立志要向他们学习。二十岁那年,他到临安参加进士考试,在试卷里写了他的救国主张,受到主考官的赏识,中了状元。

文天祥在朝廷做了官之后,马上发现贾似道和一批宦官都是些祸国殃民的奸臣。有一回,蒙古军攻打南宋,宦官董宋臣劝宋理宗放弃临安逃跑,文天祥马上上了一道奏章要求杀掉董宋臣,免得动摇民心。为了这件事,他反被撤了职。后来,他回到临安担任起草诏书的工作,又因为得罪贾似道,在他三十七岁那年,竟被迫退休。一直到了南宋王朝快要灭亡的危急时刻,他才被派到江西去担任赣州的州官。

文天祥接到朝廷诏书,立刻招募了三万人马,准备赶到临安去。有人劝他说:“现在元兵长驱直入,您带了这些临时招募起来的人马去抵抗,好比赶着羊群去跟猛虎斗,明摆着要失败,何苦呢?”

文天祥泰然回答说:“这个道理我何尝不知道。但是国家养兵多年,现在临安危急,却没有一兵一卒为国难出力,岂不叫人痛心!我明知道自己力量有限,宁愿以死殉国。但愿天下忠义的人,闻风而起,人多势大,国家才有保全的希望。”

文天祥排除种种阻挠,带兵到了临安。右丞相陈宜中派他到平江(今江苏苏州)防守。这时候,元朝统帅伯颜已经渡过长江,分兵三路进攻临安。其中一路从建康出发,越过平江,直取独松关(今浙江余杭)。陈宜中又命令文天祥退守独松关。文天祥刚离开平江,独松关已经被元军攻破,想再回平江,平江也失守了。

文天祥回到临安,跟郢州来的将领张世杰商量,向朝廷建议,集中兵力跟元军拼个死战。但是胆小的陈宜中说什么也不同意。

伯颜带兵到了离临安只有三十里的皋亭山(在今杭州东北)。朝廷里一些没有骨气的大臣,包括左丞相留梦炎都溜走了。谢太后和陈宜中惊慌失措,赶紧派了一名官员带着国玺和求降表到伯颜大营求和。

伯颜指定要南宋丞相亲自去谈判。

陈宜中害怕被扣留,不敢到元营去,逃往南方去了;张世杰不愿投降,气得带兵乘上海船出海。

谢太后没办法,只好宣布文天祥接替陈宜中做右丞相,要他到伯颜大营去谈判投降。

文天祥答应到元营去,但是他心里另有打算。他带着大臣吴坚、贾余庆等到了元营,见了伯颜,根本不提求和的事,反而严正地责问伯颜说:“你们究竟是想跟我朝友好呢,还是存心消灭我朝?”

伯颜说:“我们皇上(指元世祖)的意思很清楚,并不是要消灭宋朝。”

文天祥说:“既然是这样,那么请你们立刻把军队撤退到平江或者嘉兴。如果你们硬要消灭我朝,南方军民一定跟你们打到底,对你们未必有好处。”

伯颜把脸一沉,用威胁的口气说:“你们再不老实投降,只怕饶不得你们。”

文天祥也气愤地说:“我是堂堂南宋宰相。现在国家危急,我已经准备好拼一死报答国家,哪怕刀山火海,我也毫不害怕。”

文天祥洪亮的声音,庄严的语言,把伯颜的威胁顶了回去。周围的元将个个吓得惊奇失色。

双方会见之后,伯颜传出话来,让别的使者先回临安去跟谢太后商量,却把文天祥留下来。文天祥知道伯颜不怀好意,向伯颜抗议。伯颜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您别发火。

两国和议大事,正需要您留下商量嘛。”

随同文天祥到元营的吴坚、贾余庆回到临安,把文天祥拒绝投降的事回奏谢太后。谢太后一心投降,改任贾余庆做右丞相,到元营去求降。伯颜接受降表后,再请文天祥进营帐,告诉他朝廷已另外派人来投降。文天祥气得把贾余庆痛骂一顿,但是投降的事已无法挽回了。

公元1276年,伯颜带兵占领临安。谢太后和赵显出宫投降,元军把赵显当作俘虏押送大都(今北京市),文天祥也被押到大都去。一路上,他一直在考虑怎样从敌人手里逃脱。路过镇江的时候,他和几个随从人员商量好,瞅元军没防备,逃出了元营,乘小船到了真州。

真州的守将苗再成听到文丞相到来,十分高兴,打开城门迎接。苗再成从文天祥那里知道临安已经陷落,表示愿意跟文天祥一起,集合淮河东西的兵力,打退元兵。

文天祥正在高兴,哪儿知道守扬州的宋军主帅李庭芝听信谣言,以为文天祥已经投降,是元军派到真州去的内奸 命令苗再成把他杀死。苗再成不相信文天祥是这样的人,但是又不敢违抗李庭芝的命令,只好把文天祥骗出真州城外,把扬州的来文给他看了,叫文天祥赶快离开。

文天祥没办法,又带着随从连夜赶到扬州。第二天天没亮,到了扬州城下,等候开门进城。城门边一些等着进城的人坐着没事都在闲谈。文天祥一听,知道扬州正在悬赏缉拿他,不能进城了。

文天祥等十二个人为了免得被缉拿,改名换姓,化了装,专拣僻静的小路走,想往东到海边去,找船向南转移。

十几个人走了一程,正遇到一队元朝的骑兵赶了上来。他们躲进一座土围子里,幸亏没被元兵发现。

文天祥等日行夜宿,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在农民的帮助下,从海口乘船到了温州。在那儿,他得到张世杰和陈宜中在福州拥立新皇帝即位的消息,就决定到福州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名人故事:文天祥面向祖国而死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275年,元军侵略南宋。元军在元朝统帅伯颜的率领下,离南宋的都城临安只有30里路。大兵压境,南宋朝廷无计可施,决定求降。伯颜声明,只有南宋的丞相才有资格与他谈判。

这时,南宋朝廷的左右丞相都闻讯逃跑了,朝廷只好让文天祥为右丞相,去和伯颜谈判。

文天祥见了伯颜后,义正词严地问:“贵国是要与我国交好呢,还是要灭掉我国?”

“我们不想灭掉宋国!”

“既然如此,请你们后撤百里,以表诚意,否则我们将以死相拼!”

伯颜感到文天祥像是向元朝下挑战书的,就扣留了他,并让其随行人员回去传话说,如果南宋不投降,元军马上就发起进攻。

南宋朝廷在伯颜的威胁下,向元军投降。文天祥得知真相后,痛哭流涕,仰天长叹。

四年后,文天祥带兵到广东潮阳抗元,全军覆没,文天祥被俘。

元世祖很钦佩文天祥的忠心,把他软禁在大都的“会同馆”里,每天派人去轮番劝降,但都被文天祥骂走了。元世祖见劝降不成,就把他移送到兵马司衙门,戴上脚镣手铐囚禁起来。在狱中艰苦的环境下,文天祥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其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了几年,元世祖决定亲自劝降文天祥。

文天祥见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元世祖和颜悦色地劝说道:“你的忠心,我非常佩服。如果你能改变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旧让你当丞相,怎么样?”

文天祥慷慨地说:“我是宋朝的宰相,怎么能再做元朝的臣子?如果这样,我死了以后,哪还有脸去见地下的忠臣烈士?”

元世祖说:“你不愿做丞相,做个枢密使怎样?”

文天祥看了看元世祖,斩钉截铁地说:“我别无他求,只求一死!”

元世祖知道劝降已没有希望,就下令把文天祥处死。

刑场上,文天祥面色从容。他对监斩官说:“我的祖国在南方,我要面对南方而死!”说完,整整衣冠,朝南方拜了几拜,仰天长叹道,“我事已毕,心无悔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文天祥

全文共 2271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十九岁时获庐陵乡校考第一名,翌年(宝祐四年)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中选吉州贡士,并随父前往南宋首都临安应试。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宋理宗亲拔为第一,也成为权相贾似道门生,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但四天后父亲不幸病故,文天祥归家守丧三年。开庆初年(1259年)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宦官董宋臣请理宗迁都以避敌锋,文天祥上疏请斩董宋臣,以振人心,并献御敌之计,未被采纳。后历任签书甯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书左司郎官、湖南提刑、知赣州职等。咸淳六年(1270年)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罢斥。

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招募当地豪杰,起兵勤王,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口号,组织义军三万,开赴临安。宋朝廷委任文天祥知平江府,命令他发兵援救常州,旋即又命令他驰援独松关。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然最终因为孤立无援,抗争失败,到最後仅馀六人。

次年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都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右相是长江防卫使赖旦臣,督导襄阳作战),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希望以谈判的方式来刺探蒙古军情,在谈判过程中,文天祥据理力争,怒骂伯颜。但与此同时,南宋朝廷却派人前往文天祥军营,宣布解散文天祥的军队。伯颜得知文天祥军队已经被解散,故下令逮捕他。此时元军占领了临安,但两淮、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完全控制和占领。于是,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当文天祥被押送到镇江的时候,得当地义士相救脱险。这时,南宋朝廷已奉表投降,恭帝被押往元大都,陆秀夫等拥立7岁的宋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于景炎元年(1276年)五月二十六日奉诏入福州,任枢密使,同时都督诸路军马,往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建立督府,派人赴各地募兵筹饷以继续抗元战争。秋天,元军攻入福建,端宗被拥逃海上,在广东一带乘船漂泊。

七月文天祥对张世杰专制朝政极为不满,又与陈宜中意见不合,于是离开南宋行朝,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聚兵,指挥抗元。

冬十月,文天祥转移到汀州,莲城等地,派使参赞吴浚取雩都联络各地的抗元义军,坚持斗争。景炎二年(1277年)元兵入汀关,文天祥欲据莲城拒敌,汀州守将黄去疾闻帝驾下海,拥郡兵有异心,文天祥逐屯兵朋口转到龙岩。二月,文天祥率军攻复梅州,四月斩杀跋扈大将二人后.至夏,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此时各地豪杰响应抗元,号令通于江淮.在雩都(今江西于都)获得大捷后,又转战至赣州,以偏师进攻吉州,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元江西宣慰使李恒在兴国县发动反攻,文天祥兵败,妻妾子女失散,收容残部,奉老母再入莲城,请命益兵再举,后转战至循州。

祥兴元年(1278)夏,文天祥得知端宗已死,继位的弟弟——赵昺移驻崖山,被任命少保,信国公。为摆脱艰难处境,便要求率军前往,与南宋行朝会合。由于张世杰坚决反对,文天祥只好作罢,率军退往潮阳县。同年冬,元军大举来攻,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的途中遭到元将张弘范的攻击,文天祥军在五坡岭造饭时被元军攻击,兵败,文天祥吞下随身携带的冰片企图自杀,未死,但却昏迷过去,在昏迷当中,文天祥被俘。

文天祥遂被张弘范押往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写《过零丁洋》廿天后,南宋在崖山海战惨败后,陆秀夫背着八岁幼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灭亡。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路上绝食八日,不死。被关押在北京府学胡同。

元世祖忽必烈爱其才,首先派降元的原南宋左丞相留梦炎对文天祥现身说法,进行劝降。文天祥一见留梦炎便怒不可遏,留梦炎只好悻悻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对赵显说:“圣驾请回!”赵显无话可说,怏怏而去。元世祖大怒,于是下令将文天祥的双手捆绑,戴上木枷。关进兵马司的牢房。文天祥入狱十几天,狱卒才给他松了手缚,又过了半月,才给他褪下木枷。元朝丞相孛罗亲自开堂审问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枢密院大堂,昂然而立,只是对孛罗行了一个拱手礼。孛罗喝令左右强制文天祥下跪。文天祥竭力挣扎,坐在地上,始终不肯屈服。孛罗问文天祥:“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可说?”文天祥回答:“天下事有兴有衰。国亡受戮,历代皆有。我为宋尽忠,只愿早死!”孛罗大发雷霆,说:“你要死?我偏不让你死。我要关押你!”文天祥毫不畏惧,说:“我愿为正义而死,关押我也不怕!”

从此,文天祥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延伸:文天祥是个怎样的人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是南宋状元,其才情自不必说,从后世流传下来的诗歌也可看出文天祥这个状元名符其实。不过,成为状元的文天祥,仕途并不平坦,因为他不愿对奸臣妥协。文天祥在朝中属于主战派,他多次上书理宗皇帝杀掉提议迁都的董宋臣,但得不到回应。后来,权臣贾似道以告病回乡要挟皇帝,文天祥又起草制诰讽刺贾似道,因此被责令退休,时年三十七岁。文天祥的正直不阿虽然给他的仕途带来羁绊,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其正直可见一斑。

实际上,文天祥不仅是一名正直的臣子,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文天祥的后半生几乎都在军旅中度过,他的家小也随军转战南北。有一年,文天祥驻扎于丽江浦,当时军中流行疫病,士兵死者数百,他的母亲和独子在这个时候一起病死了,文天祥心中的悲痛可想而知。被捕之后,文天祥在大都被关了三年,始终拒绝元朝的诱惑。元朝统治者为了逼他就范,将他的妻子和仅剩的俩女柳娘、环娘没入宫中为奴,文天祥在给妹妹的信中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没有妻儿骨肉之情呢?但事已至此……奈何奈何!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为人父者,见女儿受难而无能为力,心中苦闷可想而知。但文天祥不愿因家人而屈服,他死后连元世祖也颇为可惜,叹道“好男子,不能为吾所用,杀之诚可惜哉”!

[文天祥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碧血丹心——文天祥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1256年,20岁的文天祥由理宗皇帝亲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入仕后因奏迕宦官董宋臣、权相贾似道,被罢官。

1275年,元军攻破长江天錾,文天祥散尽家私,组织义军赴临安勤王。次年,元军兵陈临安,当朝派文天祥出城讲和,被扣留,在押解北方的途中脱逃。1277夏,文天祥率军由梅州出兵,进攻江西,陆续收复了许多州县。

1278年冬,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时兵败被俘,服毒自杀未遂,被押送到大都。这时许多投降蒙古的南宋大员前来劝降,皆被文痛骂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的说:“圣驾请回!”文天祥被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就是在狱中所作。1283年文天祥被押解到北京柴市口刑场,临刑前文天祥跪拜南方,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时年仅47岁。一介儒生,铮铮铁骨,由此威震霄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文天祥新年诗词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yuwenmi小编整理了文天祥新年诗词,快来看看吧。

《正月十三日》

去年今日遁崖山,望见龙舟咫尺间。

海上楼台俄已变,河阳车驾不须还。

可怜羝乳烟横塞,空想鹃啼月掩关。

人世流光忽如此,东风吹雪鬓毛班。

《除夜》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元夕》

南海观元夕,兹游古未曾。

人间大竞渡,水上小烧灯。

世事争强弱,人情尚废兴。

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久矣忘荣辱,今兹一死生。

理明心自裕,神定气还清。

欲了男儿事,几无妻子情。

出门天宇阔,一笑暮云横。

《登楼》

茫茫地老与天荒,如此男儿铁石肠。

七十日来浮海道,三千里外望江乡。

高鸿尚觉心期阔,蹇马何堪脚迹长。

独自登楼时拄颊,山川在眼泪浪浪。

《满江红》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

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

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心目中的英雄文天祥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寒假,我每天都沉浸在书的海洋里。书中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故事让我享受,也有许许多多的人物令我感到敬佩。书让我知道了怎样做人、做事;知道了许多名人的成长经历和他们的人生格訁;知道该怎样孝顺父母、对待朋友、尊重老师、报效祖国;知道了要知恩图报,不可以做损人利己的事。

在书中,使我深受感动的是“留取胆心照汗青”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南宋末年元朝军队大规模入侵,很多朝廷官员都望风而逃,文天祥却捐出全部家产作军费一直顽强抵抗。皇帝派他到前线抗战,一度率领士兵收复了很多失地,但是由于其他官员贪生怕死,不肯帮助他,最后吃了败仗,被元兵俘虏。

文天祥是有名的忠臣,元朝皇帝十分欣赏他,多次派人到牢中劝降,但是文天祥始终不肯背叛宋朝。为了表明决心,他还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胆心照汗青”这样慷慨激昂的诗句。元朝皇帝得知后非常愤怒,下令将文天祥处死。最后,文天祥在大都(今北京)英勇就义。

文天祥写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我国的千古名句。他的这种爱国精神和坚强意志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文天祥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他深深地活在了人们心中,被后人歌颂。文天祥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是:生命并不是像古代君王所希望的那样不老不死、与天同寿,而是以光辉的形象永远的活在人们的心里。

时代在变,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改变。但文天祥的经典名句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文天祥用自己的生命教会了我们做人要有志气,不可以贪生怕死,也不可以唯唯诺诺,要忠实与自己的国家,不可以做卖国贼。

我也许不能像文天祥一样气壮山河,但我一定会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文天祥的爱国故事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从书中我了解文天祥的事迹。

文天祥,出生于1236年,是现在的江西县人,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端,号文山,是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保佑四年时,文天祥考取了年进士第一,因为父亲逝去所以未受官职。后咸淳六年1270年,文天祥因得罪奸相贾拟道而遭到罢斥。可是,好人多磨难,文天祥最终还是没能摆脱命运的折磨,家离破碎,国家又快要换皇帝了。可是,文天祥就是文天祥,即使是在南宋危亡之际,也仍然领兵抗敌,可最终兵败被俘,身陷囚禁,但即使在最终临死之际,也仍然不肯向任何元朝官员下跪,最后引颈就刑,从容就义。

文天祥就这样就义了,但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吉安文天祥纪念馆观后感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纪念馆真是一个美丽的公园。一进入文天祥纪念馆的大门,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文天祥的雕像,他出生于1236年至1283。我走过临安桥,来到正气广场,抬头一看?正气浩然?四个大字,两旁有一副对联0人找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我立刻走进正气堂,正气堂的大门两旁画着八副壁画,分别是竹居苦读、大魁天下、痛陈时弊、起兵勤王、镇江脱险、开府南剑、过零丁洋、时穷节见。看过一展厅,引我注意的是一块石头,一块石头有什么好奇的。可上面刻了?终南?二字。我疑惑不解及看了上面的意思原来?终南?文天祥在朝阳莲花峰以剑刻石,?终南?是他南行的终结?。

从一展厅走过就是二展厅,《永镇江南》这本书放在展厅的正中央,文天祥所书旁边军了?不指南方不肯休,臣心一片磁针石?这幅对联。

花园的右边就是三展厅,文天祥还说过这幅对联: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展厅中心有个黑方块,我走过去一看,上面写着舌战群酋。忽然舌战群酋亮了,吓我一跳,原来这和一个大电视一样,是说文天祥被金国抓走当俘虏时的情景。

走进四展厅,文天祥死前说过?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

绕过四个展厅就来到纪念馆的后园,最引人注意的是仿古船。我站在船上,踏着木板,扶着栏杆,很自然就想起当年文天祥当天南征北战的战船,向右看最引人注目的金碧辉煌的一座金庐阁耸立在半山腰上,低头看湖水上长满了青飘,向左看就是一片树木,仿佛每一片树叶上都有生命在颤动,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向后看就是田园幽居。

文天祥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清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读文天祥有感500字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一篇关于文天祥的爱国故事,文中的故事情节让我深受感动。

南宋末年,朝廷已经十腐败。蒙古贵族的元朝举兵南侵,宋朝的文臣武将个个胆小如鼠,不是不战而降,就是弃城而逃。一时之间,朝廷内外,人心惶惶。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文天祥毫不犹豫地变卖了自己全部家产,充作军费,招募义军,文天祥带领他的军队抗击元军。然而蒙古族的士兵个个武艺高强,骁勇善战,把文天祥的军队打败了,文天祥被俘。面对元军的糖衣炮弹,软磨硬泡,文天祥宁死不屈,在又臭又小的土牢里关押了四年之久,最后被执行死刑。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问:为什么别人选择逃跑,选择投降,选择去元朝做高官,去过锦衣玉食的生活,而他却选择变卖自己的家产,招兵买马与元军抗争?那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国的心。

文天祥为了祖国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我想起了刘胡兰,刘胡兰为了国家,和那些伤病员,宁死也不告诉日本人伤病员在哪儿。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面不改色心不跳,昂首走向敌人的屠刀被敌人杀害了。她的血染红了天空和大地,那年她年仅15岁。

15岁,这是个多么惊心动魄的数字啊!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美好的年龄呀!小小年纪的刘胡兰,从哪来的勇气,毅然志向断头台的?我想这时刘胡兰一定这么想的:“如果我一个人牺牲了可以换来别人的生命,死而无憾!”小小年纪居然有这样的爱国精神,真是了不起啊!

我们一定要向爱国英雄学习,保卫国家,建设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文天祥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当读起这首悲壮的诗篇,我便不由得想起了伟大的爱国主义人士文天祥的光辉事迹。

文天祥,出生在被战争与硝烟所笼罩着的南宋。当时,宋朝正与实力强大的元朝军队做斗争。不幸的是,宋朝被元朝所击败,被抢去了许多城池和土地。文天祥听说以后,非常气愤。他毅然变卖家产,联合各地的反抗群众及政府,顽强地进行抗争。元朝统治者很惊恐,急忙派出军队进行围剿及反扑。文天祥所率领的部队虽然英勇顽强,但由于实力薄弱,在大海战中被击败。

战役失败后,文天祥被押到广州。元朝将领张弘范对他说:“宋朝灭亡,对皇帝的忠孝也已经了解,即使杀身成仁,又有谁把这事写在国史?文丞相如愿意转而效力大元王朝,一定会受到重用。”文天祥把头一扭,义正言辞地讲道:“不能解教自己的国家,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能再怀二心?”元朝政府为了使他投降,使用了各种利诱手段,甚至连元太祖都来亲自劝说都没有动摇文天祥。最后,文天祥只说了一句话:“我只求一死!”

见无法动摇文天祥,元朝政府下令把文天祥斩首。南宋的老百姓围拢到刑场旁,见文天祥最后一面。走向刑场时,文天祥神态自若,步态安详,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随着指挥者一声令下,文天祥从容就义,年仅47岁。老百姓们见了,都默默的檫着眼泪,为这位保家卫国的大英雄默哀。

“英雄不死,浩气长存!”文天祥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那顽强不屈、正义凛然的精神一代接一代的传了下来。中国只是有了这些正义之士,才更加富有希望。作为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不畏恶势力,勇敢的抗争,才会是祖国的未来更加和谐、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吉安文天祥纪念馆观后感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乙未年四月初,我和堂哥相约共访吉安。虽然我在童年曾居吉安年余,但早年的印象己如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如今还得重新游历。

我们第一站便是拜谒文天祥纪念馆。馆在吉安县,离市火车站12公里,距井冈山站和井冈山机场均为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整个建筑采取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由南而北、渐次升高构成仿古建筑群。雄跨松竹葱郁的山岗之上,依形就势,气派非凡。进入高大精美的牌坊,跨过临安桥,登上47级石阶,便是雄伟壮丽的文信国公殿。此殿为二层楼阁,红柱黄瓦,挑角飞檐,底层中央为文天祥塑像。

主体建筑为正气堂,坐北朝南,红墙黄瓦,气势恢宏。周围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碧水荡漾,步移景换,文天祥生平展览区由正气堂、西厢、西庑、诗屏、东庑、东厢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四合院。正气堂为序厅,有文天祥塑像,高6.4米,庄严威武。四壁嵌8幅大型壁画,描绘文天祥生平佳绩。序厅设有一全馆整体模型盘,指导游人参观瞻仰。4个展厅,分东西厅,西厢房为书画珍藏厅及文天祥生平事迹展览厅,四周亭廓环抱,馆内有中心花园。

全馆分五个展厅、六个部分,通过文物、文献、图片、绘画、雕塑、碑刻、蜡像等实景布置,艺术地展示了文天祥光辉的人生里程。

文天祥(1236--1283),小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为名,改字履善;后又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宝佑四年(1256)状元。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任湖南提点刑狱,次年调任知赣州,得元军渡江的消息,立刻组织万人起兵勤王。德佑二年(1276)正月,谢太后向元军投递降表,文天祥被派往元营谈判,被扣留,押解北上,后设法逃脱,再组织民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收复兴国等县,包围赣州,军势颇盛。不过,文天祥组织起来的民兵,战斗力不强,很快就被元军击溃,文天祥的妻子也被元军俘掳。

他只好收拾残兵奔循州,驻南岭。后在广东的潮州、惠州继续抗元。祥兴元年(1278),宋廷封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十二月,元军从海陆大举进攻,文天祥撤出潮阳,转移海丰。因叛徒的出卖,他在五坡岭再次被元军俘掳。他被押北上,于至元十六年(1279)十月初一抵达大都(今北京)。前宋丞相留梦炎向他劝降,被其拒绝。他身在狱中,但诗句墨迹传遍京城,被视同珍宝。又在狱中写下千古传颂的《正气歌》,历数各代不畏强权、不怕牺牲的人物,以明自己准备随时为国捐躯的决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1283),在柴市就义,年四十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文天祥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抗元英雄,吉州庐陵人,原名云孙,字天祥,中举之后,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佑四年中状元后改字宋瑞,号文山。

文天祥少年得志,20岁状元及第,一举成名。然而生逢未世,朝政黑暗,被权臣贾似道排挤,37岁便被免还乡闲居。虽然闲居在家,文天祥仍然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变幻,希望能有机会一展抱负,德佑初,元军攻破宋长江防线,临安告急,皇帝下诏起兵勤王,文天祥发动家乡豪杰勇士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山民,组织了万条人的军队奔赴临安抗副使,知赣州,他的朋友劝他明保身,“令蒙古军队之路并进,已经接近临安,相公只有万余乌合之众,何异于驱群羊而博猛虎?”文天祥并未退缩,知难而进,“对面前形势我也是清楚,但我最痛恨的是国家养育臣庶300余年,而一旦有难,诏天下勤王,却没有一个一骑而应,所以我不自量力,让用表率,或许天下忠义之士会闻风而起,这样的话,社稷或许可以保全。”文天祥家道殷实,自实招勤王以来,把全部家当都贡献出来充做军资。

在崖山一战,张弘范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但文天祥将自己前些日子写的《过伶仃洋》一诗抄录给了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情不自禁的赞道,好人好诗。此后不再逼文天祥,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处理文天祥之事。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并将他送到大都,企图加以劝降。文天祥到了大都,拒绝元朝的利诱,被关进大牢。最后被元世祖杀死,在狱中写下了这《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日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宁死不屈,大义凛然。引颈就刑,其高风亮节代代相传,令人景仰敬佩——文天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心目中的英雄文天祥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宠辱不惊,犹留正气参天地;去留无意,永剩丹心照古今。-------题记

我是一个士兵,元军的士兵,正在押送着一位将领,南宋的将领。

风,停了,叶在空中如蝴蝶般飞舞而轻盈的飘落,恰好被他筋骨嶙峋的双手轻轻地接住,看着这历经了无数日日夜夜的黄绿相间的叶,他回眸长叹:“唉,可惜我南宋江山,当年何等威风,可如今,却已……”夕阳下,他慨然长叹,深邃的眼眸眼眸中饱含着悲怆。

历史的车轮在不断的滚动,岁月的脚步在不断的前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帝王的昏庸,朝廷的腐败,定会引起民愤,民反,民胜。你又为何如此执着,如此固执?

我出生南宋,是南宋的将领,我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为的是南宋的江山,为的是南宋的人民,生为宋活,死为宋死,有何执着之说?又有和固执之说?”夕阳下,他愤然慨叹,深邃的眼眸中饱含国家的山川河流。

“大丈夫能屈能伸,现在的南宋已是回天乏术,纵然你有满腔热血报国安民,可还会有什么改变呢?还会让时光倒流么?都是徒劳罢了!当年的秦王有了谋士商鞅而一统六国,称霸九州;当年的刘备三顾而得谋士诸葛孔明,形成三国鼎立之势,一统天下。将军您的智慧可与诸葛孔明媲美,武艺可与张飞相较,若我们大王能得益于您的帮助,必定如鱼得水,一扫天下。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都如空气般寻常,可您现在…,何必呢!”

“荣华富贵,”他冷笑着,“这些对我来说微不足道,不值一提。我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纵然诱惑万千,我的忠心也永远不变!这条路上虽布满荆棘,但我是一名武将,我会与我的剑同生死,共患难,披荆斩棘、勇往无前,这条路总会平坦。再者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兴照汗青,即使死,也无后悔之说。”夕阳下,他侃侃而谈,深邃的眼眸中饱含坚定。

我惊鄂,顿在原地,看着眼前的他一席布衫,一柄佩剑随着他颀长而挺拔的身影渐行渐远,若影若现。心中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此真将军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忆文天祥700字作文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首悲壮的诗,一曲难忘的歌,皆来自文天祥的爱国情怀。

朦胧中,我听到了你的声音,仔细一看,噢是你——文天祥。我紧跟其后,只见你走到悬崖边上,振臂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时的你整日被幽禁起来,无任何自由而言,身为右丞的你怎奈何得了金人铁骑踏上宋的辽阔土地,将宋子民变为奴隶。

当元世祖忽必烈派元丞去劝诫你时。元丞让你给他下跪时,你竟不碍于时局,告之:“吾为南丞,汝为右丞,南北之丞,何足跪之”气的其仓皇而走,而后,忽必烈多次派使臣去劝解他,但多次未果。

你依旧不为之所动,整日闲所适得,真如岳飞所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般的壮志凌云。

一群孤雁,一段幽笛,难鸣天祥心中之志哉。你难忘亡国之耻,正如陆游所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走着走着,只见你顺崖边向东逝去,一缕白发轻轻的抚着你的面,你心中的怒火无人能知,但你依旧思念故国,正如陆游在临死前所言:“家祭无忘告乃翁。”

真如一只青鸟从崖边掠过,将天籁之音从东方带来,滴滴洒落,颗颗晶莹,噢,那只青鸟便是你精神的化身。就如精卫填海的那份执着,就如愚公的无私,就如晏子的舍身为国护法。一点一滴,难忘已哉。

渐渐地,你离我远逝,虽时局动荡,但你依旧那么灵敏,那么睿智。难忘已,那一阵阵振臂的高歌,描绘了你对亡国亡民的思念之情,真如张养浩所言:“赢,百姓苦;输,百姓苦。”

一阵青烟掠过,你消失在了崖边,“士为知己者死。”恰似卧龙的坚贞,岳飞的精魂。噢,不,你又把它升华了,难忘哉。

是你——文天祥使我懂得了坚贞的含义,是你是我懂得了什么是忠于职守,一字一珠,一点一滴,见证了那一段痛苦不堪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眼中的文天祥作文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它使我敬仰,更使我骄傲。

你是我心中的勇士,我爱你!公元1274年,忽必烈大举伐宋,南宋朝廷惊慌失措,宋恭宗的祖母太皇太后,下一道:“哀痛诏”命令各路勤王之师速到救驾。各地方官或将士是观望或降元,最后只有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张世杰奋起抗争,历经劫难与元军大战。

你是我心中忠于事业的将领,我爱你!文天祥流亡小朝廷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他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下四处联络和组织义军,寻找北上的好时机,文天祥知道元军实力强大,占据了大片的国土,但他没有失去信心,带领着抗元队伍与元军苦苦转战,百折不屈,这期间,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了“生元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赋”的句子。以示自己虽不能灭元,但自己的爱国之心将永流世间。

你是我心中坚贞不屈,热爱祖国的名士。我爱你!文天祥的名字一时间在人民之间广为传颂,许多忍受不了异族压迫的人纷纷参加了他领导的队伍。元朝统治者大惊,他们派出大批军队,围剿文天祥部。在敌人的凶猛,残酷的功势下,文天祥的军队遭受了“重创”。许多人壮烈牺牲,公元1278年,文天祥不幸被俘,文天祥部队在广东潮阳被张弘率领的元军突然包围。公元1278年,文天祥被押送上船,从水路北上,在经过珠江口外零丁洋时,文天祥面对浩瀚无比的海面。奋笔疾书《过零丁洋》一诗:

辛苦遭逢起一丝,干戈寥落四周屋。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争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所做的一切,充分表现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坚贞。他坚贞不屈,热爱祖国,热爱民族,一身浩然正气,文天祥你是我心中的英雄,你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我爱你……

您不但有崇高的民族正气,而且有面对困难不放弃,不屈不挠斗争到底的勇气。岁月轮回,沧海桑田,您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永远是中华民族英雄的象征。

我爱您!文天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浩气长存的文天祥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过零丁洋》是1278年文天祥战败被俘后,拒绝元人威逼利诱所写的一首“明志”诗。每当读起这首诗,脑海中便会出现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凄惨之景,但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又教人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求“忠义”与气节长存。

文天祥是个文人,文弱、清贫,却在国难当头,山河破碎之时,担负起挽救社稷苍生的重任。他不辞劳苦,散尽家财,临危受命,一边保护幼主,一边与元军进行殊死抗争。最后,他挽救不了气息奄奄的南宋。好友张世杰战死沙场,陆秀夫背负幼主投海自尽,南宋灭亡了。

蒙古人看重他的才华,妄图招降他。元军统帅李罗亲自审问他:“文天祥,自古以来共有多少皇帝?”文天祥严厉地回敬道:“一部十七史,写得清清楚楚,我是来受审的,不是来应考的!”李罗原想使他屈服,却让文天祥来了个下马威,气得他吹胡子、瞪眼睛。后来蒙古人又派留梦炎来劝降,文天祥大声呵斥这个无耻的叛徙。无论是高官厚禄还是酷刑逼供都不能使他屈服,他在潮湿阴暗、满是老鼠臭虫的牢狱中写了荡气回肠,流传千古的《正气歌》。最后元世祖亲自招降他,他拜见元世祖时只是双手作揖,左右的人要他跪下,这个弱不禁风的文人说什么也不肯屈一屈他的膝盖。“一臣不侍二主”这是他留给元世祖的话。

1281年,文天祥在大都菜市口被斩首,临死之前,他问人们南边在哪儿,、众人指给他看,他从容地向南边拜了三拜就离开了。假如他屈服于蒙古人,像留梦炎那样,要捞个一官半职并不难。然而锦衣玉食,对于视名利为粪土的文天祥来说,这一切毫无意义,于是文人选择了死亡。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文天祥不畏强权,忠心耿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不仅反映了文人的骨气,而且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像文天祥这样的骨气的文人不愧为“中国的脊梁”,他们的正气、骨气、胆气、侠气丝毫不逊于舞刀弄剑的侠客,他们热爱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和祖国,用柔弱的双手撑起另一片天?一个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一身浩然正气,坦坦荡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文天祥-后世评价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系宋朝理宗时的状元,官至丞相,被封为信国公。当都城临安危急时请缨卫城未成,又奉命去元营议和,因据理论争被扣留。冒死逃脱后转战赣、闽、粤等地,以图复国,後乒败被俘。文天祥被押解途中,船经深圳南山海域伶仃洋时,曾以《过伶仃洋》一诗斥答元敌的劝降,留下了浩然正气、凛冽千古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

在他被拘囚的四年中,每日面南而坐。统治者施尽伎俩对其百般折磨,在生死存亡间他坚贞不屈,矢志不移,四十七岁时慨然赴难。七百余年飞逝,伶仃洋潮涨潮落,惶恐滩春来冬去,文氏祠草枯草荣。

文天祥的忠贞报国,为真理而战的“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的民族气节,必将对海内外旅游者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用,从而振奋民族精神,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得以加强。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除夜——文天祥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未央。

《除夜》一诗,没有雕琢之语,没有琐碎之句,更无高昂的口号式咏叹。只表现出大英雄欲与家人共聚一堂欢饮屠苏酒过元旦的愿望,甚至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一丝寂寞、悲怆的情绪。恰恰是在丹心如铁男儿这一柔情的刹那,反衬出勃勃钢铁意志之下人的肉身的真实性,这种因亲情牵扯萌发的“脆弱”,更让我们深刻体味了伟大的人性和铮铮男儿的不朽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文天祥纪念馆游记_600字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文天祥纪念馆真是一个美丽的公园。一进入文天祥纪念馆的大门,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文天祥的雕像,他出生于1236年至1283。我走过临安桥,来到正气广场,抬头一看?正气浩然?四个大字,两旁有一副对联0人找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我立刻走进正气堂,正气堂的大门两旁画着八副壁画,分别是竹居苦读、大魁天下、痛陈时弊、起兵勤王、镇江脱险、开府南剑、过零丁洋、时穷节见。看过一展厅,引我注意的是一块石头,一块石头有什么好奇的。可上面刻了?终南?二字。我疑惑不解及看了上面的意思原来?终南?文天祥在朝阳莲花峰以剑刻石,?终南?是他南行的终结?。

从一展厅走过就是二展厅,《永镇江南》这本书放在展厅的正中央,文天祥所书旁边军了?不指南方不肯休,臣心一片磁针石?这幅对联。

花园的右边就是三展厅,文天祥还说过这幅对联: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展厅中心有个黑方块,我走过去一看,上面写着舌战群酋。忽然舌战群酋亮了,吓我一跳,原来这和一个大电视一样,是说文天祥被金国抓走当俘虏时的情景。

走进四展厅,文天祥死前说过?孤臣腔血满,死不愧庐陵?

绕过四个展厅就来到纪念馆的后园,最引人注意的是仿古船。我站在船上,踏着木板,扶着栏杆,很自然就想起当年文天祥当天南征北战的战船,向右看最引人注目的金碧辉煌的一座金庐阁耸立在半山腰上,低头看湖水上长满了青飘,向左看就是一片树木,仿佛每一片树叶上都有生命在颤动,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向后看就是田园幽居。

文天祥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清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故事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283年十二月初九,即元世祖至元十九年的一月九日,是南宋名相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日子。这一天,已经被历史铭记,被后人刻在心中。

公元1278年,元至正十四年,文天祥在广东沿海被元朝将领张弘范俘虏,于次年送至京城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对文天祥的事迹早有耳闻,想要让他投降,于是在宫中召见了这位南宋官员。当时,元朝宫廷礼仪是下跪,而南宋的礼仪则是作揖。文天祥见到忽必烈,只是按照南宋的礼仪作揖,却不肯下跪,忽必烈也没有强求。忽必烈让文天祥投降,表示只要文天祥肯投降,原有的官职待遇可以维持不变。文天祥不愿当元朝的臣子,于是被关进了大都柴市的一个胡同里。

在文天祥被关押期间,元政府多次派人劝降,文天祥都没有答应。最后,忽必烈出于文天祥的号召力,还是决定杀掉他。文天祥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显得从容不迫,神态没有丝毫改变。这一天,关押文天祥的地方布满岗哨,老百姓听说文丞相要被处斩了,纷纷奔向刑场。快到行刑的时候,监斩的元朝官吏问文天祥有何话说,并表示回答就可免于一死。文天祥没有回答,向南方下拜后从容就义,终年四十有七。

文天祥就义后,家乡的学堂将他的画像和欧阳修像挂在一起,供学子们顶礼膜拜,而他那威武不屈、忠贞爱国的精神也得以流传后世,至今流芳。

展开阅读全文